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

篇(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科都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逐渐产生变化,体育教学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体育教学得到了应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对体育教师在职业素质与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尽快地适应这种需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以体育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诉求为己任,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校课程中得以落实,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身体素质

    体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了体能与技能。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各方面也应有良好的素质表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练习,还要坚持在课外的辅助练习,这也是保持稳定运动技术、技能的需要。

    (二)知识素质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荐的今天,德智体美各方面教育交叉融汇,不同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影响,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为密切的接触学生,各方面交流也更丰富,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顺应时展的新知识的储备、新教学理念的执行、新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施以积极的影响,获得学生的尊重。

    (三)心理素质

    相对智育、德育,我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社会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学校对体育教育资金投入少、教育训练条件差、工作十分辛苦。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不能撂担子、满腹牢骚、一蹶不振,而应该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高校体育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使命,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条件差、社会认同感不强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最核心的体现是意志力。教师的意志自觉性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上,工作态度的明确上;意志的果断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中突况的处理;意志自制性体现在体育教师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应对困难。

    二、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与其他门类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是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而且学生以群体的方式接受长时间的室外教学。也正是由于体育教学有这样的特点,突况、外界干扰较易发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教师不能单纯得按照教案机械得进行授课,导致遇到问题毫无对策,而应时刻保持警醒,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突然问题。这种应变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自身开阔视野多学习、多了解。

    (二)教学研究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能力;2、基本教学计划的制定、掌握教材教法、全面的运动技能、正确的示范、组织竞赛、裁判等;3、参与比赛、指导训练能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分析比赛情况、运用技战术、临场指导的能力。体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体育教师教研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上好一节体育课,让学生通过课堂身心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师要通过每一次的体育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用这样的理论再去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整个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受到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很多高校教师更注重的是评级、评职称。因而,教学研究反而成为教师投入较少精力的方面,以致教学研究室的基本职能缺失,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更注重自身积累,使高校体育教学保持活力,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监控等课题大有学问可做。加强教学研究,无论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还是学术素养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预测能力、调查能力、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大多在学士以上,但学历只能说明专业素质的水平,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完整,大多缺乏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因此,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广泛的学习的知识,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提升专业素质更要更新教育理念。

    四、总语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是新课标的执行者,需要不断的实验、完善和丰富新课标。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拥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和广博的业务素养,始终走在体育教学知识的前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08-03

一、引言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办好一所学校的主要依靠力量。随着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学校的主力军,成为学校发展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任其自然和任其自动适应的倾向,有的甚至还认为青年教师不需要培训,所以就致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在对青年教师的使用上,多数高校分配给他们的工作量都较大,并且还多是新课程的开设,所以就造成了本该在新入职后就应有一段时间来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的青年教师,却因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而陷于被动应付的状况,从而使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过程处于一种不仅缓慢而且被动的状况。因此,高校必须重视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这个问题。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

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可以划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能力衰退期和职业结束期等阶段。所谓职业适应期即个体在走上职业岗位后逐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所要经历的时期。对教师而言,其职业适应就是指教师个体在职业思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达到与教育工作要求相适应的程度。由于教师职业有其特定要求,所以当一个社会角色在进入教师这一特定职业岗位时,他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因而就要求他要能快速地适应职业环境,要求他要能尽快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否则,不仅会造成他与其职业环境的矛盾,甚至还会影响他在职业方面的发展。目前,一些青年教师即使在一种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下,也难以形成或维持自己的职业心态和职业能力。其原因主要是:1)职业取向不稳定。目前在青年教师中,未能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优先选择的不乏其人。相当一部分人之所以把教师职业作为选择,是因为受到父母或老师的影响,或是在找不到自己更满意的工作的情况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些人在工作后,会逐步修正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会更多地关注到他们的诸如经济收入和职业的自我发展等,他们不一定能认同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与自己未来的发展缺乏坚定的信念。这对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会有较明显的负面影响,会导致他们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观念时不时地发生动摇。这也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定向不明确,所以也就很难保证他们的职业定向的长久性,一旦遇到适应困难或挫折,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职业选择,或者是整天疲于应对,得过且过。2)因职业情感矛盾而造成对学生与对职业的情感分裂。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从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师爱倾注在职业生活中。但调查发现,也有56%左右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职业并不满意,认为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自我价值不能得到体现,经常处于心理矛盾和苦恼之中。但是,他们虽然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满意,但仍能勉力做到为人师表。3)职业能力不足,职业技能有待提升。调查显示,目前青年教师最关注、也最感困难的就是自己职业能力提升的问题。从教学常规到教育机智的形成,都需要他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强烈的自我提高的意识,这样才能尽快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4)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压力大。目前青年教师在处理各类职业关系时,都不同程度地会遇到一些问题。青年教师自尊心强,进取心切,敢想敢干,乐于接受新事物,往往会对自己所处环境存在的保守倾向、论资排辈的用人办法、不尽理想的教研氛围等产生不满。尤其是当他们初上工作岗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尚不完全熟悉时,往往会感到自己的工作和成绩得不到客观而公正的评价,生活中的困难得不到关照。当他们感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时候,在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中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沮丧、失意和痛苦的心理。这种心理若长时间地存在,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失望乃至抵触情绪。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形成的机理分析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有关青年教师培养的问题也一直是教育界人们在不断探索与研究的一个问题。顾颖先生(1998)曾提出了“内化—自律和物化—他律”的说法;王子遒先生等(2004)也曾提出了他们的“以老带新结对子”等说法;石佳先生(2007)从对压力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他的“应建立一种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的设想;吴秀峰先生(2011)从自我修炼出发,认为青年教师更应注重自己情商的培养,以使自己能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能较顺利地融入集体;李炎、叶淑玲等(2011)则提出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师德教育、探索制度创新、关注教师的现实需要、重视培育教师文化等主张。可见,尽管围绕青年教师成长这个问题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但从职业适应角度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很少。为此,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构建一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模型。职业适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个体入职开始直到其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职业准备期和动态适应期。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适应期指的都是后者。对于一个刚刚迈入校门的青年教师来说,一方面,他要肩负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他要尽快地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在面临繁重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他又难以清楚自己应该怎样来适应教师这一职业。针对青年教师一般常会遇到的在职业适应上的困惑,笔者认为,可以以职业规划为先导,然后采用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深入情境教育和优化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办法,以让青年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等对自身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再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设法尽快地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 青年教师职业适应机理如图所示。

1.健全入职教育,保证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起步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体达成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职业适应是教师在进行角色转换时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调查显示,有高达91.8%的教师认为入职培训对自己尽快适应教师职业有帮助。通过访谈也了解到,大多数青年教师在入职前就已开始寻求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的途径和方法,争取早日适应工作。他们主动适应教师职业的愿望是明显的,但自我摸索的结果则是欠理想的。究其原因,一是就职学校在对教师的入职教育中没有明确教师的职责范围,缺乏针对性,培训流于形式;二则自己就读的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就职学校在对教师的人职教育中未能做到相互协调。因此,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将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列为三方共同的责任。同时,三方的培训要相互配合,各有侧重。毕业院校的培训应重在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应重在教师职业资格的养成,就职学校的培训则应重在使新教师熟悉工作环境和学校文化等。

2.建立制度化和普及化的职后培训制度,促使新教师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的要求

根据青年教师成长的规律,一个人从高校毕业到职业适应一般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角色转变的难度较大,需要在思想和行为等多方面有所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若能设法引导青年教师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就会缩短他们的适应期,使他们尽快走向成熟。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学习和借鉴国外职后培训的经验。其次,应研究教师成长规律,应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新教师的培训。分阶段就是要根据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有针对性就是指要针对教师职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来进行培训,并且应做到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常规培训与弹性培训相结合。依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Donald E.Super)的职业发展阶段的理论,青年教师新入职时正处在职业理想确立阶段,所以对他们的培训主要的就应是帮助他们学习职业技能,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协作和与人共处。

3.帮助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和体验教育情境,使之能获得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

能有计划地实现自己人生各个阶段要达到的发展目标是“生涯成熟”的一种表现。30~40岁这一阶段属于教师职业的“稳定期”,也是作为一个教师全力发挥和贡献自己所能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多元倾向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所要求的奉献精神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就需要帮助他们深入教育情境,需要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使青年教师能获得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机会。这可以使青年教师为发挥自己的潜力奠定基础,并使他们在组织中学到各种有用的知识,从而增加青年教师自身的竞争能力。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教师会把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或者攻克了难关,解决了难题,他们会从中得到乐趣。如果教师具备了这种成就的需要,那么就可以部分地抵消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可以使他们焕发出对职业目标热烈追求的精神。

4.优化教师的职业环境,强化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归属与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它可以使教师将自己的抱负和希望植根于学校的土壤之中。教师在其职业环境中需要适应和调适的主要是其所在学校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师本人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在公务与非公务交往中都能达到心理互换和心理相容。心理互换就是说彼此间能将心比心;心理相容就是说彼此间能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和支持。建立这种关系,有赖于学校领导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青年教师,有赖于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要给予信任和支持,要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提供条件,要注意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使青年教师能处于一种学有所得和教有所进的状态。教师之间的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及其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即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间没有宗派倾向,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彼此友好相处,能彼此悦纳、相互配合。这种人际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学校领导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学校中正式与非正式教师群体间的关系,有赖于学校领导设法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把个人需要与组织的目标联系起来。师生之间的关系的理想状态是: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尊敬老师,对老师有敬佩、敬畏而又依恋的情感,师生之间融洽、团结、愉快。这种人际关系的形成,关键是教师对工作要认真负责,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要亦师亦友,亲切和蔼,公正无私,通情达理,努力形成爱生引起尊师、尊师促进爱生的良性互动效应。

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形成的路径

教师职业适应是教师个体在思想、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与教育工作对自己的要求达到协调和统一程度的体现。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提升的途径主要就在于应具备三种机制,即由个人、团队到组织的内在牵引机制、外在推动机制及建立一种以组织文化为导向的职业适应能力的规范机制。

首先,在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学校为之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氛围,需要学校依据自己的条件及青年教师个体的情况,帮助青年教师设计出适合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使这个规划能成为培养青年教师具备职业适应能力的牵引力,从而激发青年教师自觉地进行学习,自觉地开展科研工作。通过学习,青年教师将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将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并把工作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自己能在学习、生活和创造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适应岗位的要求。

其次,高校应重视加强高校的团队建设,应设法通过团队建设形成一种促进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形成的机制。采用这种办法,就是以教学团队或科研团队为载体,引导团队成员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形成一种崇尚学习、促进交流的文化氛围。在团队中,大家相互传授知识与技能,实现青年教师间的知识共享,使之将个人学习能力凝聚为团队学习能力,从而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

最后,是构建一种以组织文化为导向的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规范机制。构建这种规范机制,一是在硬件建设上要添置一些有利于青年教师自主学习的硬件设施,同时营造一种让青年教师能乐于学习和安心工作的氛围;二是要重视学习激励机制的建设,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来激发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五、结语

步入一个新的职业领域,总会有一个从陌生到适应再到成熟与发展的过程,适应是成熟与发展的基础。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其职业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熟与发展。所以,必须系统而全面地考察青年教师在职业适应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首先是从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等方面考察他们在观念与情感、道德与技能以及在环境适应等方面的适应过程,看他们在这些方面能否与教育教学的要求相适应;其次,应从完整的教师教育的体系着眼,应关注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教师职业的准入、教师的岗位培训及对教师进行的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其职业适应,尽快走向成熟。这样,才能不断满足青年教师对不同层次需要的追求,才能满足他们归属的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子遒,居艳,李曜.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0).

[2]石佳. 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分析及策略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9).

篇(3)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47-03

作为一种专业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在近几十年引起了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兴趣(Minami,2002),也受到我国非外语专业高校的普遍关注。用“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教学用语,在完成非语言类学科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创造良好的二语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二语能力,使学生既能读懂本学科的外语资料,又能用二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已成为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通过二语学习学科知识”,对教师而言,则是“通过二语教授学科知识”。显然,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强弱就成为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而教师对双语教学这一模式的认知水平是其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

一、教师认知理论

所谓教师认知,是指教师对教学各元素,包括教师、学生、学习、课程、主题、材料、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形成的观点、知识、理论、态度、感受、猜想、概念及认识等(Borg,2003)。概括起来讲,对教师认知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即教师对教学认知的内容、认知的发展与形成、认知与教师培训的关系以及认知与教学的互动关系等(Borg,2003)。作为教学活动的决策者、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认知是基于对个人的知识体系、实践经历、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综合而形成的,这种认知直接影响和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对教师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

依据教师认知形成的特点,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形成其对教学的最初认知,这一认知是其开始教学生涯并进一步接受教师职业培训的认识基础。虽然早期学习经历形成了教师对教学的基本认知,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职业培训后,大多数教师的认知均可发生不同程度或方式的转变,有的表现为认识重组,即对教学中各因素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则表现为对以前认知的彻底改变(CabarogIu and Roberts,2000),因此,教师的职业培训是影响教师认知的第二个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影响教师认知的第三个因素是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认知与教学对象及环境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认知始终指导着教学实践全过程,而教学实践则通过教师反省和总结而反作用于教师认知。

二、部分高校教师双语教学认知状况考察

本研究针对部分高校教师双语教学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考察,受试是近两年在某外语培训机构接受短期外语强化培训的4个批次共206名高校教师。从年龄上看,有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也有教龄已长达20余年的相关领域专家;从来源上看,涉及计算机、自动化工程、医学、法学、管理学、建筑工程、农林、交通等十余专业;从职称上看,正高职12名,副高职36名,中职125名,初职及初任教师的院校毕业生33名;从学历上看,博士28名,硕士128名,本科40名;从性别上看,男教师114名,女教师92名。在接受了一个学期的外语强化培训之后,这些教师参与了针对双语教学认知有关问题设计的问卷调查,就双语教学的目的、实施现状及模式等问题较客观地反映了各自的认知。

(一)对双语教学目的的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40名教师认为非外语专业高校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被实践证明较难普遍提升学生的二语水平,教师应当尝试实施双语教学,其中,49名教师认为应彻底改革高校现行的效能较为低下的应试型二语教学模式,坚决主张实施双语教学。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既区别于语言教学又区别于专业教学,是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外语运用能力,且提升外语能力是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附带目标。同时,也有66名教师对实施双语教学持怀疑或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由于专业课时量有限,多数教师自身的第二语言水平也存在缺陷,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不大,因此,在双语教学中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提高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目的及效果很难完全达到,起码在现阶段较难以达到,急于推行双语教学,既是强教师所难,也会误导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维和理解,冲击专业学习。还有个别教师甚至认为目前开展双语教学,只是跟风走形式、好看不中用,客观上还会造成职称门槛的提升。

(二)对双语教学现状的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6名教师中,已在各自院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双语教学的有63名,占30%,拟于近两年陆续开展双语教学的88名,占43%,仍在观望或没有心理准备的55名,占27%。在已开展双语教学的63名教师中,45名为非英语专业,有英语专业学历教育背景的教师18名。调查结果还显示,教师对目前在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持“满意”态度的占12%,“基本满意”的占29%,持“不满意”态度的占32%,持“不好评价”态度的占27%。总结起来,对双语教学实施现状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首先,教师二语水平普遍难以满足双语教学要求。从教师角度看,精通专业且二语水平较高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多数教师对双语教学存在畏难情绪,对从事双语教学缺乏自信,认为双语教学课堂上能够给学生的专业信息量明显减少。已开展双语教学的63名专业教师中,有约28%的明确表示,囿于二语水平的原因,双语课堂教学常常存在“硬着头皮说二语”的问题。其次,教学对象二语水平不均衡发展影响双语教学实施。根据问卷反馈信息,82%的教师认为在课堂双语教学中,面对二语水平不均衡发展的学生,常常面临深浅难以把握的困境。因为对二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阅读篇幅较长、知识面宽的英文原版专业教材和资料较吃力,很难有效地吸收专业知识,听力水平的不均衡发展也局限了部分学生在双语教学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此外,多数学生二语口语表达能力弱,不敢开口讲,课堂上只能做听众,元法参与问题讨论交流,导致课堂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二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往往会对课堂双语教学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再次,双语教学难以选择较为合适的教材。调查中了解到,为使学生接触到本专业较为地道纯正的英文表达,不少高校在双语教学中引进了原版英文教材,但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一些教材的内容还不能与国内课程标准和课程要求配套,语言难度不能与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某些内容甚至脱离我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此外,绝大多数

国外引进教材价格不菲,给教学保障带来困难。在有的专业,还存在可引进的适宜教材少、选择余地非常小的现实问题。最后,双语教师劳动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一是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交替使用母语和二语进行讲解,费时费力,有限的专业教学时间受到挤占,导致教学对象能够接受到的专业信息明显减少,专业教学受到影响。有的教师明确认为,“专业教学中推行双语教学,是种了外语课的庄稼,荒了专业课的田”;二是高校教师评价并未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所大大增加的备课工作量,教师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有的教师提出,对并不特别精通专业外语的专业课教师而言,双语教学的备课工作量往往数倍于单纯的专业课备课工作量,但受各高校重视程度、评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无论在工作量认定上,还是在教师物质或精神回报上,都明显体现不足,出现付出与回报严重不平衡的情形。

(三)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认知。国外双语教学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浸入型双语教学,强调完全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二是保持型双语教学,强调在部分学科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而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三是过渡型双语教学,指由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在对此三种双语教学方式的认知上,75%的教师倾向于选择保持型双语教学,明确认同“国内双语教学并非在全部专业都可以开展”的主张。此外,面对国内双语教学的三种常见典型模式,43%的教师倾向于eoncllrrent approach模式(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母语和二语之间频繁转换,对同一信息用母语和二语分别作以传输),25%的教师倾向于al.temate-language approach模式(即将日常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两种语言按时间、授课内容、科目或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区分实施),23%的教师选择preview―review approach模式(即先用二语或母语大致介绍即将讲解的专业知识,之后用二语讲解课程的主体部分,然后用concurrent approach模式对已学内容进行回顾),有9%的教师选择了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多数教师肯定了母语在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中相对于二语的绝对地位,尤其是讲解那些较复杂、逻辑性和推理性强的抽象内容如数学模型等时,更是离不开母语的运用。

三、提升高校教师双语教学认知水平及教学能力的着力点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当前各高校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和实施双语教学的能力状况并不乐观。能否尽快提高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知水平,提升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实际能力,是摆在各高校双语教学改革和实践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依据教师认知理论,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认知水平及教学能力,可以从双语教师职前教育经历、在职培训、实践锻炼和双语教学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

(一)职前教育经历是教师双语认知及双语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职前教育经历主要指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前接受的普通高校二语型、专业型或二语加专业型学历教育经历,这一经历构成了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基础能力。二语型教育经历主要指以英语语言作为专业的学历教育经历,专业型教育经历指非英语专业学历教育经历,二语加专业型教育经历指近年兴起的同时注重英语及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经历,如商贸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目前,我国高校双语师资的实际情况是:专业教师驾驭二语能力不足,尤其是口语水平差,而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又较缺乏,难以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比较而言,二语加专业型教育经历师资是目前最适宜从事双语教学的人选。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日益紧密的国际交往也迫切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二语加专业的学历教育背景。据此可以认为,在普通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大力推广二语加专业型教育模式是迫切需要且具有广阔前景的。就师范类院校本科教育而言,可打造“双学位”模式。

篇(4)

高校体育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健康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传输运动健身知识的过程,这对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体育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和完善,这就意味着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特征,然而任何一名体育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掌握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所有知识。笔者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师所应掌握和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实施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实践性知识是核心,合理运用实践性知识以不断提升执教能力是关键。

一、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及内容

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关于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和体能训练的特定内容体系,是从事体育教育和体能训练工作所必须的专项理论,也是高校体育教师所特有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及其自身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体能训练学相关知识,还须具备特定运动项目的组织和呈现、练习中的困难解决等丰富经验。

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都应具备以下实践性知识,并能够将其转化为执教能力:一是高水平的体育专项技能,包括向学生传授体育专业知识、高水平协调指挥能力、渊博的体能训练知识和方法论。二是管理和领导能力,尤其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的能力。三是规划设计体能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结果有效控制、临场指挥、专项技能迁移、个体化运动训练、享受运动健身等能力。四是记录、归纳、阅读教学及训练比赛文件的能力。五是与其他教师协调合作的能力,以及构建或参与学习型组织、研究型团队的能力。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途径

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在教育教学和运动健身实践中积淀、提炼而成,通过吸纳和消化相关理论,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日渐丰富。换言之,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实践经验、同事间的互动与专业对话、教育科研人员的协助也都是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途径。

高校体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必须借助一定的表达方式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在实践中寻找理论依据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进而转化为实践行动,以突破经验常识的困境,是高校体育教师扩展视野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说,高校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的来自于经历经验,有的来自于对学生的认知和互动,有的来自于学校要求与相关的政策制度规定。其中有个人意义层面的自我实现,有集体主义层面的互动与协作,也有与周围环境及人员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所有这些方面不断交互作用,横向的合力作用与纵向的接力效应,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的不断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策略

(一)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是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研究实施的重要举措。制度框架大体由管理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及保障体系三方面组成。其中管理体系是关键,教务教学体系是核心,保障体系是保证。具体而言,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应规定必修内容,例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数理统计与管理、动作学、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知识。应提高体育教师培训的时效性,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其教学实践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技能性短训,借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执教水平。

专题讲座是岗位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大部分实践性知识不可言传,培训者应切实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培训的出发点,这其实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原动力,他们总是有着自己的预期目标,常常带着问题参加培训,习惯于把培训内容和个人职业发展和内在需求相结合,更加注重的是培训的时效性和知识的实用性。因此,专题讲座应符合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实际和心理特点,使他们在参训后能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工作实践,这才算达成了培训的目标,这样的岗位培训才有实际意义。

(二)不断学习专项教学训练知识和运动健身基础理论

如何通过专业训练以提高体育教师执教能力,现已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调查发现,我校体育教师全部认为专项教学训练知识(专项训练基本理论、训练计划的制定、内容选择与方法采用、过程调控与效果评定、大型比赛经验知识与裁判知识)最为重要,高校所有体育教师都应具备。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运动健身基础理论知识(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知识)也很重要,必不可少。超过半数的体育教师认为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也比较重要,也应该掌握。由于体育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育教师要从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必须将实践性知识转化为执教能力、进而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三)构建或参与学习型组织和研究型团队

高校体育教师应以教研室为基础建立学习型组织、研究型团队,彼此合作、互相促进,要经常外出考察学习,实现经验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尤应注意在赛与练的实践中学习,积极开展案例研究,升华实践经验。

积极扩展对外交流学习的渠道极具现实意义,然而高校体育教师很难有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笔者通过参考、学习有关先进经验,认为现实可行的模式是:教师可基于网络化学习,构建或参与体育学术论坛、体育博客(Blog)和体育QQ群等,与一线体育专家结成教育科研共同体。体育学术论坛的参与人群多样,区域无限制,凸显多元化。也可借鉴鱼化龙文苑的自媒体对接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求,选择适宜的博客圈、微信公众号和QQ群,使之成为在线学习的重要互动平台,其最大的优势是:迅速、便捷和互动性强。仅以QQ群为例,其类型有普通群、高级群和超级群,群友可以传输并共享文件和视频资源等,通过开展主题讨论分享经验。

另外,高校应不断完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引导体育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档案,不断学习掌握实践性知识、提升执教能力和教育水平。提升水平与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高校体育教师要懂得职业能力"嫁接",从各种渠道"嫁接"自己所欠缺的实践性知识,并善于应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从而促成实践性知识和执教能力的良性互动及协同发展。

篇(5)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在教育,科研,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的时代,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到重要的高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备应有的素质,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创造型英语人才。英语是21世纪人们必备的重要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型能力,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2.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组织教学能力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就必须在学生中树立起信仰坚定、品德端正、学识渊博、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形象。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完善,使自己的学识、人格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这样的英语教师才具有积极向上的感召力和无穷的人格魅力。

2.1. 思想道德素质

键康的身体,良好的师德,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感,为人师表的自我修养,热爱学生的道德原则是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它对学生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是其他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表现在以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与环境,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有了这样的素质,教师才会对本职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强烈的事业心。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去关爱学生,才能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品质健康发展。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其人格的感染力,做学生的表率。

2.2.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素质指的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英语国家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外语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认知理论、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实践能力。

高校英语教师作为高学历高起点的语言教育者,必须对语言学及其教育学以及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理论,如应用语言学、心理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等有所了解,有了理论的基础才能有效地指导语言教学。高校英语教师还应了解国内外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其相关的教学理论,了解不同的教学法及其特征,具有综合各种教学法并灵活运用它们的能力。

高校英语教师除了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外,还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对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历史地理、法律伦理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对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历史地理概况都应加以学习和了解,才能胜任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质量。

2.3.教学能力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英语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实践训练。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机械地作笔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多采用课堂提问,提交作业等方式。由于时间,地点和学生人数等因素的限制,教与学之间缺乏交流,而教材的内容大多数也都是描述性文字,学生只能顺序阅读,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相关资料的查找费时费力,听力训练也同样是由教师播放视听材料,学生听后做指定练习,然后由教师给出习题答案。虽然教师也作了一些积极的努力,但总离不开教材的限制,可以说教师被教材牵着走,学生被教师牵着走,教与学的双方都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单调重复,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应用型人才,英语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放手帮助学生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用英语表达,交流思想,用英语组织一切课堂活动。学生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语言是客体,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教学活动构成最基本的语言环境,把英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然有序的学习英语的机会,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氛围,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一直处于活跃的地位。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个性。创造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进取心,冒险能力,表达欲,想象力,敏感性,幽默感等等。发散思维和创造个性是国际上通用的两个创造力指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创造力,将决定能否走向世界的前列。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创新教育,致力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1.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受学习动机支配的,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动机因素是多方面的,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学习的成就动机和学习的兴趣是形成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愿望的、主要的、积极活跃的因素。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就是指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而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的动力。

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又有远期性目的动机和近期性目的动机。远期性目的动机主要是指学生对社会、对国家意义的认识以及个人理想、志向相联系的动机,它能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热情。因此,要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动机同人类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志向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

近期性目的动机指的是学生对具体学习活动目前价值意义的认识和个人当前需要及兴趣相联系的动机,它对学生的学习能立即起到作用,所以教师要把具体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确定的学习目标,这种近期性目标动机往往会成为学生从已知探求未知,形成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愿望的直接动力。

3.2.自学能力的培养

语言从根本说是学习者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母语学习是这样,外语学习也如此。因此,在英语学习能力的结构要素中自学能力是第一重要的。教育学从学生智力发展的角度,也特别强调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英语自学能力包括独立阅读学习材料和研究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要点、联点成线、联线成面和联面成体的能力,循序练习和重点练习的能力,及时复习和及时提高的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首先要靠学习者关心自己的学习,从而不断地研究自己的学习,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概括地说,学习中的问题有三类:一是学习信心问题,二是学习技能问题,三是学习方法问题。学习信心问题往往产生于刚开始学习时,由于发音不准和生词记不住而感到焦虑不安。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学习者认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学习技能的修炼和成熟。开始学英语时,在学习方法方面首先要注意敢于开口和及时复习;在学习技能方面则要注意纯熟的拼读技能和快速的书写技能,以及朗读技能。这几项既是语言基本技能,又是学习基本技能,两者是统一的。另外,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还有赖于学习者善于学习成功的学习者的经验,化他人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不断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3.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应充分贯彻交际性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把语言训练与使用语言环境密切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尽量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语篇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以句子为单位的训练,还要发展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

所谓交际能力主要是指交流,沟通思想,传递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既强调口头语言的能力,也强调书面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主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以目的语言能力为前提,正确掌握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知识并能灵活,恰当地运用,这是交际的基础,离开这个前提和基础,交际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如果一个英语基本知识很差的人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际,那么这种交际就很难获得成功。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文化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因此,要获得交际能力,还必须会用所学语言看待事物,观察世界,反映该语言社会思想,行为习惯,也就是还应具有文化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体现为两个方面,即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密切结合融为一体,才能形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学习一门语言就是了解一种文化,而了解一种文化又可加深对语言的掌握。因为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篇阅读材料中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之与语言知识相结合,向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在对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 结语

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应在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自学,自练的最佳模式。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鼓励者和合作者,是学生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课堂教学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训练,实践,独立地去获取知识,从而受到教育,得到发展。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去质疑,有疑问敢于大胆提出并进行阐述,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辩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从而能更主动地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艺术,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吴琼《学习动机与大学英语教学 》〔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3

篇(6)

一、“全科”教师的角色定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课主要设置在“大学音乐”这一总课题之下,绝大多数是以乐理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欣赏课类型。这种情况造成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随意性大、因人设课等情况。

同时,普通高校音乐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应该是有特殊技能的教师。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师似乎应该称为艺术教师。这是对其知识结构的一种要求,而不是把艺术这个概念作为音乐的统称。艺术教师应该比一般教师拥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深厚的文化修养。

因此,对于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不断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时代赋予音乐教育更丰富的内涵和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比较宽泛的人文学科知识,有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培养思想敏锐、知识广博、能力全面、敢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的高校,教师不仅要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来鉴别、评价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等各个方面来理解,还要能够将新型学科、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艺术与科学学科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这样音乐教师的作用已经超出音乐教学本身的意义,而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决定教育发展的关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意识。首先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很难想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次具备必要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整合多种学科与音乐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多元化的音乐知识结构、研究整合音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创新理念与意识

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音乐教育只要能适应大学生的水平和要求,因材施教,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普通高校公选课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实际上就是要使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审美意识得到全面提高。

但是,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非审美化的误区。所谓非审美化,指的是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把音乐作为技术、职业去训练,片面地注重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音乐审美本身。许多学校还选拔有音乐才能的尖子生,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训练和培养。表面上看似乎贯彻了音乐教育的方针,实际上这种教育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普及功能,使之过于专业化,在实质上延续了专业音乐教育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培养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歌唱家及音乐教师。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培养和提高,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欣赏品位,从而使之具备更全面的文化素养。可见,音乐修养是大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片面追求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和智力开发功能。道德教化和智力开发功能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即在认识、理解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不能离开音乐教育本身的目的去片面要求音乐教育担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或者过分追求音乐开发智力的作用,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不但削弱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音乐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也同样难以实现。

我国最新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课题,要求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学生树立平等的音乐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我国有56个民族,学习和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对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闭关自守”,盲目地排斥国外的音乐文化。我们应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大胆兼容、吸收、消化外来的优秀音乐和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

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重点在于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加深他们的社会体验,使他们尊重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形形的人。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渐频繁,多元文化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无疑应该走到这股潮流的最前端。音乐教育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我们在公共音乐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用宽容且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这样才能做到与世界接轨。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全面的认识。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那些能够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音乐,让学生从中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会以发展、和谐、合作的态度去对待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传统。

普通高校必须设立多元文化音乐课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并不是要另外设立一门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或者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更不是将所有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现有课程,而主要是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融入学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以反映音乐文化整体的多元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能力与态度。同时在世界民族音乐经典作品的内容中,增加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习俗和文化传统的章节,使得学生通过音乐这个窗口能够欣赏和关注到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异同。课程的开发以音乐为主线,以文化为核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和宗教习惯等。在注重整体课程规划中,要强调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的布局,形成全民立体化的教学气氛,而不是单一的课堂与教材模式。

在普通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因素。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还要有相应的能力和高标准的要求,即教师要具备前沿的学术意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科专家,还应该是学科教育专家。因此,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师只有具备创造精神,才能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相一致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系统;才能探索课程改革,吸收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养分,使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符合世界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同时也具备音乐教育的中国特色。

三、形成全方位多系统的培养机制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包括认知、情感、技能和审美这些领域。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者,为了实现这些领域的目的和任务,具备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时代赋予音乐教育更多和更丰富的内涵和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宽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比较宽泛的人文学科知识,有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培养思想敏锐、知识广博、能力全面、敢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的高校,教师不仅要能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来鉴别、评价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等各个方面来理解,还要能够将新型学科、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艺术与科学学科之间的关系。这样音乐教师的作用已经超出音乐教学本身的意义,而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师资是保证。建立一支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的关键,因此设立一种专门培养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和完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师资势在必行。

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系统。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目前基本来源于高师和音乐学院这些专业院校,如果按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求,无疑是不符合其基本教学和素质要求的。因为当前的音乐院校的学生基本上是按照“音乐工艺模式”培养的,单一的知识结构将无法胜任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师资是倾向于“音乐文化模式”的能力构成。

在这方面国家和部分学校已经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开设了培养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值得我们借鉴。很多学生刚刚入学时特长很单一,毕业时则成为综合艺术特长的通才,不仅具备多样的知识能力,而且同时成为能传授美的教育的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开设了音乐副修专业,使那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同时,也能够副修音乐的本科学分,获得音乐副修的学历。这种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不仅适应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为将来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师资提供一种良好的培养模式。

更值得欣慰的是,教育部于2003年在全国六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设立“公共艺术教育”硕士点,进行专门针对高校的公关艺术教师的硕士培养,这是国家对高校艺术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美国在这一专业已发展到博士层次,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达到这一层次。

对大多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来说,关键的还是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意识,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得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教研活动交流非常关键,尤其是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处在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为音乐教育学科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内容和课题。因此,不仅要加强学校间的教学教研活动,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性质、内涵和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大学生的素质与音乐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包括教材和学生评价的措施,还要定期在全国或部分地区举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交流和论坛,推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发展,使之纳入规范的教学体系。同时应该创办以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为主体的报刊,及时反馈和交流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 :高职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标准

课 题:本文为廊坊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130219)的阶段研究成果。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技术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质。如何发展教师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评价学习的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建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但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关于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高职院校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对象,还是教学手段都和中小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上述标准。所以,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使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加快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

一、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曾发生过多次变革。过去,教育技术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因此为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的教学场景时常可见。如今,教育技术的内涵得到了崭新的演绎,教育技术的范畴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同时,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和意义也相当明晰,即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除了必备的一些基础性能力之外,还应具备一些职业特点,主要包括: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内涵,具备从事职业教育的技能,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意识;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专业工具的使用,并能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教师能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职业技能的快速转化能力,可以进行信息化的专业课教学。因此,在制定相关标准时要特别重视这些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构建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构建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开放性的、粗线条的,因此,在具体应用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主要从两个层次进行设置:第一层次是基础层次,主要包括必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4个维度;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次,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3个维度。两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层次

(1)态度和意识。①对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有清晰的认识:要积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转化,要能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加强学习,更新专业理论。②具备主动将教育技术引入教学活动的意识:拥有自行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识以及将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传播的意识。

(2)基本理论知识。①具备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相关的基础理论,明确教育技术面向的应用对象。②具备教育技能知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常见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能达到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要求。

(3)技术技能操作。①能操作不同类型的教育媒体:了解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组成,对各个设备能进行安装与使用,可以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并进行有效教学。②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过程:管理、获取或开发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能将有效的信息资源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果。③能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能够快速选择媒体并恰当使用,对各种软硬件环境非常熟悉,可以随时根据教学环境需求选择辅助软件;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教学的学习环境。

(4)信息化教学能力。①教学设计中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基于基本理论并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过程,使得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要素合理转化为信息技术的表现。②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调整角色,在教学中体现信息化手段,能合理使用相关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③引入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对比传统教学并进行反思;明确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评价,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价,并及时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进行总结与反思;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能正确分析,优化调整教学方法。

2.提高层次

(1)教师成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引领和示范者。①展示熟练的技术技能和对新技术学习的主动性。②示范利用多样化的媒体与学生、同事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③示范利用信息化工具与学生、同事及其他成员进行协作,以激发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④示范和促进已有的和新兴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使用,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分析和评价,从而对研究和学习提供支持。

(2)设计和推动信息时代的学习体验和评估。①设计或改编融入信息化工具和资源的学习体验,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新鲜感、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开发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满足学生促进自主发展的需要。③针对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利用评估结果反馈学习和教学情况。

(3)促进和激发学生以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创造性。①支持、促进并示范有创造性的、创新性的思想和创新能力。②促进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反思,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获得成长。③鼓励学生参与探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信息化的工具和资源解决这些问题。④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根据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能进行科研,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技术进行创新。

四、小结

教育技术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助推器,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清晰的分析,不仅能更有效地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服务于教育。上述这个标准还十分粗糙,但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关注此问题,不断完善标准,使得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教师专业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郑志平.美国新版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10).

篇(8)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各级部门和高职学院的高度重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对现代职业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教育理念更新不快。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能掌握和认识不充分。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只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媒体作为教学演示的工具,没有用来解决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用,没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处在一般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非常有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在教育技术学界,教育技术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界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积极讨论、研究。从AECT94发展到了AECT2005,在2005年的《教育技术的含义》一书中,AECT20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2)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创建、运用和管理。(4)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领域:研究和实践。(5)教育技术的三个范畴:创建、利用、管理。因此,为提升教育绩效,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素养和能力。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必备素质

当今,我们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信息化,在信息化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及时地搜索、分析、整理、应用有用信息,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实践证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恰到好处而又富有创造性地制作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提高教学课件的教学性和艺术性。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程度,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在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在培训方式上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培训小组

学校应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成立专门的培训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成立由分管院领导亲自任组长、教务处牵头、人事处协助、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培训领导小组,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应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或课程,成立具体的培训小组,该小组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拥有一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的培训小组,发挥这支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这些方面的工作,专门承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师资培训任务。

3.2明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目标

在每次培训之前,培训小组应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调查各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的高低。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确立准确的培训目标。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特点,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面和使他们掌握好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调控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优化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效果测评技巧等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意识,侧重理论同时兼顾实践。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是文科类教师,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培训的目标就要定位在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会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培训内容侧重实践,目标应侧重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评价考核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学院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可采取一个学期考核一次的方式,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纳入年终考核与晋升晋级的条件指标之一,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围,以鞭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技术水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岗前培训时,应对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并严格评价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补课补考制度。

3.4采取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法

(1)举办专题讲座。根据培训的具体目标,培训小组可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强化教师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2)采用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析、评价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不能随意捏造。案例要和培训内容相一致,培训教师则要组成小组来完成整个过程,包括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案例,及时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并争取做到以此类推。(3)实行师徒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一位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或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负责指导的“师傅”的任务是教给受训教师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意见,并对受训教师进行鼓励。这种方式一定要有详细、完整的教学步骤。这样能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一旦师傅有人动时,学校就能够让训练有素的教师顶替他的工作。通过师傅的带领,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以此来促进徒弟的教育技术素质发展。(4)鼓励教师自学。鼓励教师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征订一些专业报刊杂志和购置一些专业书籍,发放给广大教师,对积极学习者和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探讨会、交流会、进修教育技术硕士。根据自学成绩,分别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考核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李代勤 曹虎山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4(1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45-04

一、学校青年教师自然现状分析

1.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分析。结合青年教师的成长情况,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将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①新手和实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始于教师独立地承担备课和教学任务,直到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融为一体,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信。这个阶段通常在入职后的两三年内。学校处于新手和实习阶段的青年专任教师的来源有几方面,包括刚刚毕业的师范生、来自企业的青年专家、来自学校内部各行政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来自辅导员系列的在岗人员。青年教师的来源的途径较多,各类人员的特点和特长有所区别,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方面参差不齐。②专业阶段:教学方面更为自信,学生的反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这个时期建立得非常牢固。③专家阶段:能满足国家对教师各项要求的高标准,也是所有教师想要达到的目标要求。④杰出阶段:他们的教学已经超出了现行的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已经成为专业的领导者。他们能影响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教育相关政策。⑤荣誉退休阶段:一辈子从事教学,退休后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他们通常还会以导师、教师和指导者等身份继续服务于教育。本文主要针对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前期所要加强和巩固的核心素质与能力进行分析和给出建议。

2.学校青年教师数量和年度增长情况分析。①青年教师数量统计。据学校相关部门给出的截至2013年9月份的专任教师数量统计情况,学校在岗的专任教师的数量为354人,其中青年教师131人,青年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量的37%。各个学院青年教师数量如表1所示。②青年教师数量年度增长情况分析。通过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增长情况分年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几个结论:青年教师的增长趋势呈现总体递增态势;青年教师的增长量在某几年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部分二级学院青年教师增长量非常大,新兴的、热门的专业青年教师增长较快。学校青年教师的增长呈现以上态势。

3.青年教师专业及学历情况分析。①青年教师专业增长情况由上述的表1中可以体现。②青年教师学历情况:选聘青年教师学历要求。学校在公开选聘专任教师岗位时,选聘的条件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到2012年,学院选聘专任教师的具体学历要求是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30周岁及以下;专业对口。特殊说明:具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年龄为35周岁及以下;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年龄为35周岁及以下。转岗青年教师学历要求在学校辅导员系列工作满5年者;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对口且所转专业面临教师缺口,可转岗为专任教师。在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5年,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证书、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具有转岗为专任教师的资格。

二、学校青年教师核心素质与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教师的核心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教学组织、专业基础、职业态度和个人修养。教师核心素质与能力是蕴涵于教师能力内质中、在教师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教师持续发展并在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的专业能力。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对于青年教师的核心素质与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定量调查和分析。①课时量。理论知识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历都在硕士以上,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扎实。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课堂讲课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培养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教师的课时增多,在课时津贴等项目的驱使下,部分青年教师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容易忽视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接收的知识含金量降低。②科研工作量。学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热情和投入方面呈现增长的趋势,就申报学校内部课题举例,青年教师课题总量占全部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现实情况是,媒体就曾报道过关于高校教师存在剽窃、抄袭、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个别青年教师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③社会实践。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规定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也鼓励40岁以上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实践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校规定,每个青年教师一年累计要安排不得少于1个月的时间参加实践锻炼。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具体时间,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各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情况、结合专业实践内容和实践方式的要求,分阶段完成。经过调查学校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情况,发现有一半以上教师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少数教师社会实践不足的情况。

2.定性调查和分析:教学组织、专业基础、职业态度和个人修养。本部分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途径包括三方面:在校学生,其中学生分年级、分专业分别调查;青年教师所在二级学院,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学校的督导室,采用座谈的形式了解青年教师授课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①教学组织。从调查来看大部分青年教师能较好地组织教学过程,具有课堂驾驭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学生角度和从督导角度反馈问题比较典型,主要问题有:部分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禁锢了部分学生的兴趣点,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缺乏师生互动,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式教学还客观存在,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缺乏案例,教学组织过程乏味、无新意。②专业基础。从调查来看各个口径结果趋于一致。青年教师基本上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知识结构新,专业基础好,思想活跃,创新思维强,接受新事物快,富有朝气,精力充沛,但教育教学经验少,教学技能不高。③职业态度。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对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态度进行了调查后,分析结果表明:青年教师的职业态度总体上是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④个人修养。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五个方面,青年教师的思想修养、理论修养、能力修养、方法修养和品行修养。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青年教师大多数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养,但也有修养较差的人。青年教师距离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为高大的形象、具有一种旗帜性的作用而被师生视为学习的榜样、仿效的楷模、崇拜的偶像的程度还有一定距离。

三、分析制约学校青年教师核心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因素

1.教学组织方面的制约因素。①非专业或非师范类教师在教学组织环节存在不足。学校的青年教师的来源途径决定了部分青年教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毫不逊色,但是在教学组织环节略显薄弱,表现在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方法选择的能力、教学的机智及教学后的自我反思等方面,少数非专业或非师范类青年教师缺乏对教学过程的系统系的操控。②授课人数或班型制约着青年教师的预测能力和评价能力。授课人数较多或班型较大,影响着青年教师对学生授课情况的预测和评价。再者,长期的教学效能感的低下,将会使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加重,尤其是在中青年教师中体现得最明显。

2.专业基础方面的制约因素。①跨学科授课,影响着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一个教师的学科专业功底对其教学能力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性的。少数二级学院由于师资紧张,一名教师一个学期要上三四门课,这样做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所授课程是否精通,是否影响着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效果,是否影响着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论证。②专业前沿知识涉猎不足,知识储备缺乏“时效性”。青年教师通过在大学里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因此,自身可能存在一定的优越感。可是踏上工作岗位,在实践层面上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新的课程理论。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新事物、新理论层出不穷,抱着固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育人的需要。

3.职业态度方面的制约因素。①教师责任感、使命感模糊,职业态度有待端正。从教师的职业态度来讲,一个年轻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少数教师对于教育事业没有上升到教书育人的高度,敷衍、混世的态度还是存在的。②缺乏自我效能感,处事不能以身作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态度教育,培养青年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强调教师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个别青年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还需加强。

4.个人修养方面的制约因素。①人格力量尚待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往往能够表现出比较强的人格魅力。他们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为高大的形象,被师生视为学习的榜样,仿效的楷模,崇拜的偶像。这些都为青年教师人格力量提高指明了方向。②理论修养尚待补充。理论是思想的先导。理论上的明白才有思想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提高才有认识上的深化,理论上的坚定才有行动上的果断。因此,加强理论修养是人民教师自我修养的重要课题。理论修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教育理论修养、道德理论修养和专业理论修养等等。这些也是青年教师核心素质与能力提升所必须跨越的“门槛”。

四、提出符合我校青年教师特点的核心素质与能力提升对策

结合本次研究对象――青年教师的特点,针对调查问卷反映出的现象以及制约青年教师核心素质与能力的因素分析,给出如下提升对策。

1.建立常规培训机制,齐抓共管促提高。建立常规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培训的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基本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基本能力包括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等;科研能力包括参与科研项目、(著作)、发明专利等;专业能力包括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参与企业现场实践调研、下企业实践、专业技术资格提升等。培训的途径或实施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走出去,参加有关的专业培训,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的国家级培训或实践,机会难得;二是请进来,定期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内训,有条件的学院也可聘请相关的咨询机构帮助组织或现场指导。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要多部门齐抓共管促提高。培训的质量主要包含教师培训的考核成绩、内部教学督导和外部满意度测评等三项内容。可以拟定人事部门、科研部分、教务部门负责教师培训的组织和成绩考核;各二级学院负责督导和执行;督导、学生部门负责培训的参评和考核。

2.定期开展听课观摩,取长补短打基础。公开观摩课能够让青年教师吸取他人所长,避己之短,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形式。定期组织公开课对青年教师具有积极的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从公开课里吸取营养,避免公开课徒有形式而少有成效?观摩公开课听些什么?不是“听热闹”,不是“听精彩”,而是要“听学生”。教育界认为,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因此,青年教师核心能力的内涵在于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就要求观摩公开课时注意师生互促,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去实施教学。当然,现代教学辅助技术的多样性对教学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是观摩的全部。各二级学院可以单独组织公开课,青年教师多听取本专业专任教师的授课,即使不是公开课,观摩资深教师的授课也会有收获。听完公开课,要组织研讨,学了什么,受益了哪些,需要总结。专业带头人要给与青年教师以指导。另外,建议学校组织的定期公开课要按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安排,不能如八股文一般死板,怎样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是值得青年教师学习的重点。

3.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充电站。学生的自主发展与自主学习必须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为前提。这种平等对话的过程,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全面要求。观察、分析、比较和评估自我,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自我革新的能力,更是一种可以促进教师核心能力得到提升的专业思辨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较多,校企合作的积极开展会是一条捷径,可以提升专业水准、获得持续发展,解决了青年教师知识存在的“时效性”的问题。加大校企合作的途径,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对教学模式、实训等环节进行指导;也可以实行青年教师在职的企业挂职锻炼,有目的的学习,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理念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实效;还可以实行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双证书制度,即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方向,以便保持职业学校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可以主动联系职教集团,及时请教智囊团专家,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克服教学中专业知识方面的障碍。为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议由学校牵头,积极争取校企合作的机会,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提升搭建平台。

4.合理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拓宽师生交流渠道。青年教师核心素质与能力内涵包括职业态度的养成、个人修养的提升。怎样能让青年教师增加责任感、使命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大师生的交流,认真听取学生反映的问题,主动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激发责任感、使命感。具体可以校内搭建交流平台,依托青年教师班导师制度,通过平台,加大师生间的交流,也是师生融合的有效方法。网络平台的搭建,还有其他的作用,包括教师间的交流、公开课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的讨论、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等,总而言之,此平台为了教学,联系了学生、提高了教师,保证了教学。

5.推行合理的约束机制,多方监督保质量。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任何个人或单位,如果处在一个无规则、无纪律、无秩序的社会环境中,看似最自由,实际是最没有自由保障的地方,也就是最没有自由的地方。无论前面讲到的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机制,还是定期进行公开课的观摩,还是校企合作的推进,还是师生交流平台的搭建,所有这些都需要对青年教师参与的结果进行考核和约束,可以是规章制度的约束,也可以是绩效的考核,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想要青年教师的核心素质与能力得以提升,需要学校统一牵头,多部门通力合作,实行监管、约束,并把它作为一项常规的、长期的工作去做好。

篇(10)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指审美施教者通过创造、提供、选择和运用审美媒介,组织、引导受教者参加审美活动,从而诱发和唤起审美感受、体验及其效应,是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多种心理要素综合运动的结果。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通过学习、理解和体验才能够获得。而在众多的培养途径中,艺术教育被公认为是最适合、最有效的培养方式,其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获得真、善、美的陶冶,继而获得审美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和价值

(一)以情怡心

情感性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每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创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凝结。也正是这种情感性,能够给学生的精神、情绪、心情等带来积极的影响,获得以情怡心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而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时间,将会对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加一些带有娱乐和审美趣味的实践活动,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以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还能够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终生喜欢艺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以情启智

除了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放松之外,艺术教育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特别是能够使掌管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平衡发展。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还能够启发人们的直觉或灵感,培养学生理智直观和自由创造的能力。历史上很多成功的科学家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既是科学家又是画家的达・芬奇、喜欢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都从艺术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灵感。所以说,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这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尤为必要。

(三)以情导善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能够以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效果,给学生以巨大的情感感染力。这一点也是针对高校德育而言的。德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难免会带有说教性的色彩,使教育效果难以真正在学生心中扎根。而艺术教育则不同,其不但没有任何强制性和功利性,而且能够将一些行为和道德规范以一种审美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所以效果更加深入、自然和持久。比如通过合唱活动,就会让学生树立起一种集体的观念,认识到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并感受集体成功的喜悦。这种教育效果显然是传统德育所不能及的。

三、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容和途径

(一)审美认知力的培养

所谓审美认知能力,主要是一种认识和辨别美与丑的能力。要想通过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培养的就是这种认知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了解这部艺术作品,认识到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否则后续的审美活动就难以展开。而这种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对某一种艺术形式的基本学习来获得。比如在对音乐的学习中,应该先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教学,包含什么是音乐、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不同音乐的分类及风格差异等。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的作品,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到各种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和表现。比如进行曲和摇篮曲,之所以能够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两者在速度和力度上的差异。教会学生这种基本知识,就像是给了学生一把入门的钥匙。又比如在对美术的学习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印象派的艺术追求,就很难体会到印象派绘画审美价值,反而觉得其平淡无奇。而如果事先了解印象派绘画是以表现真实光色变化为主要追求,那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说,应该将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综合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一步,通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让学生能够从专业角度对艺术品有最基本的认识,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为后来的审美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既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之美呢?结合当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来看,艺术鉴赏正是一个有效和便捷的方式。前面提到,通过对艺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对艺术作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在具体的鉴赏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激发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作品结合,并在脑海中形成新的意境和意象,从而获得艺术美的感染和润泽。比如在欣赏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前,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张若虚的同名诗歌,通过诗歌获得最初的审美感受,然后再在具体的鉴赏上予以验证和丰富。相信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月升东山、小舟荡漾、花影轻摇的大自然夜色美景。除了学生自主的想象之外,教师还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这种体验。比如在欣赏完某一部艺术作品之后,教师就可以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题研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为这种感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一种丰富和借鉴。教师要秉承无错的原则,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比如在音乐鉴赏中,可以通过大屏幕来播放和作品相关的画面,而在美术鉴赏中,则可以利用音响设备来播放切题的音乐。这样就把单独的听觉或视觉体验变为了视听结合,而且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本身就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从而使学生获得的审美感受更为丰富和深刻。

(三)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所谓审美创造力,是指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的条件上,进行全新、独创审美活动的能力。马克思曾说:“只有学会了审美创造,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所以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审美能力培养系列中的一个高级目标。而如何实现这种培养呢?具体来说,主要是两个渠道。首先,是艺术技能课的开设。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开设一些艺术技能类课程,如声乐、器乐、素描、油画、舞蹈等。开设这些课程,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能够达到多高的技能水平,而在于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艺术创造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钢琴学习后,能够流畅地演奏一些流行歌曲,这就是一种属于自我的艺术创造,而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音乐美的陶冶和润泽。所以要求学校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诉求,以便于他们自主的进行审美创造。其次,是艺术活动的举办。相关艺术活动的举办,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如果能够给学生以更多的自,则更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创造的平台。比如一场美术展览的举办,从地点、时间、作品的选定,到每一幅作品的摆放、对观众的引导等,都需要学生进行通盘的考虑,也只有在这个实际操作过程中,才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又比如校园歌唱大赛的举办,可以模仿当下备受学生关注的音乐选秀类节目,比赛从海选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经过层层选拔,直至选出最后的总冠军,并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学生们会由此得到创造的快乐,自然获得了创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所独具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以及通过艺术教育所获得的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我们也欣慰地看到,通过艺术教育和活动的举办,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鲜明的提高,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明确方向,树立信心,坚定地将这项事业开展下去,高职院校也必将会因此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艺术教育视阈下的90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QN-527]

参考文献:

[1]张雅洁.素质培养情境下的艺术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2]李彦明.论艺术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百家,2003(2).

[3]赵慧琴.对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再认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上一篇: 关于劳动教育的问题 下一篇: 现代渔业信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