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篇(1)

具体工作目标是:2012年农业总产值增10%以上,农业增加值增9%以上,基础设施投资达到6000万元,新增入园项目5个,新开工产业类项目2个、竣工1个,引进省级或市级2家以上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到2015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家庭承包面积的60%以上。

2 基本工作方法

2.1 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策略,争取中央和省市县予以更大的政策和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形成聚焦园区建设的优势力量。

2.2 坚持建园即建成理念,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高质量进行招商引资,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农旅结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园区向现代化城市复合功能区转变。

2.3 坚持优势资源整合利用,以政府为主导富集区域内最优越的农业集约化生产要素,形成园区建设良好的宏微观环境和强劲的内外部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园区实体化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收益,增强发展后劲。

2.4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方式有序流转。让土地向大户集中、向企业集中、向园区集中,发展规模农业。提升土地节约化、集约化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

3 具体工作措施

围绕目标任务,立足园区开发建设需要,全力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突破四大难题,破除瓶颈制约

3.1.1 争取各级更大支持,破解建设资金困难。力争上级按照“国字号”标准给予资金项目及政策支持,力求中央和省级相关部门对重大建设项目立项扶持;整合农口资金项目聚焦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产业发展;此外,协调促进政银合作、政企合作,推动金融业银行的贷款融资,以及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金进行园区开发建设

3.1.2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体制,破解项目审批难题。编制园区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协调县发改局、国土局、石林风景区管理局等部门将园区控规纳入乃古石林景区规划进行报批。入园的38个企业按类别由行业主管部门逐级向市、省、国家申报项目,实行重点项目申报,争取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建立园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园区快捷的审批流程。

3.1.3 多争取园区建设用地指标,破解用地难题。积极与省、市、县国土部门协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为泛亚农产品交易中心、苗木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条件。抓住桥头堡建设战略中建特色优势农业生产加工中心的机遇,利用石林在滇中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争取列为省级重点项目,尽快建成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就业。

3.1.4 加大政府主导推动力,破解招商引资选择难题。继续扶持各乡镇分园区和功能分区建设,拓展空间引进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高效、强势产业,纵向拉长产业链,横向提升聚焦规模效益。政府制定项目审批、土地利用、融资贷款、扶持企业等一系列详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投资兴业软环境,吸引世界和国家500强企业、龙头企业入驻。联合石林风景区包装招商引资项目,共同打造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

3.2 全力培育产业,增强园区经济实力

3.2.1 引进壮大龙头企业。引进省级或市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争取新开工产业类项目2个、竣工1个。培育壮大万家欢生态园、云烟印象科技园等大项目,扶持扩大爱生行微藻、新天特色风味食品、圣宴鲜味饮料等高新特色项目生产规模,加快杏林国际养生度假村、春喜科技孵化中心、王府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园区、泛亚农产品交易市场、苗木交易市场等支撑项目尽早建成,形成一批产业基地。

3.2.2 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紧扣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和休闲旅游养生度假两大主题,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配送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主导产业,以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为手段,扶持发展以万家欢生态园和杏林国际养生度假村休闲度假、云烟影响科技园区科普体验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以锦苑、新和、棕榈等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以生物技术为主导产业,纵向拉长产业链条,横向壮大产业规模,构建强势、高效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3.2.3 着力提升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生态为特色,发挥园区现代农业产业聚集优势,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以园区产业、劳动力、乡土品牌、营销、生产空间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仓储物流渠道,拓展原材料市场和销售市场,促进投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和品牌竞争力。

3.3 整合优势资源,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以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为先导,以基础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政策指导、布局引导、特导和刚性约束的建设模式,进一步完善水、电、路、通信、绿化等生产性设施;同时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逐步开展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3.4 推进重点,统筹全面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招商引资为最现实的举措。进行重点招商、行业招商、以商招商,拓展招商思路、转变招商策略,提升招商层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扩大项目建设增量。

篇(2)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27-1

1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湖南省县域经济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实力不强,发展比较滞后。产业发展慢,水平低,是制约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1.1 县域经济总量明显不足

据统计,2010年,湖南省县域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450.0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5.7%,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湖南省县域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3%以上。两相比较,说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处于上升态势,但速度缓慢,且县域经济总明显不足。这种巨大的差距值得各级领导反思和研究。

1.2 县域经济结构中农业比重大,产业层次低

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与弱质产业。目前,农业仍然是湖南省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时,县域经济中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县域经济总体上产业层次偏低。湖南省农业发展存着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方式仍比较落后、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县域经济基础不牢,制约了发展潜力。

2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

从全省来看,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往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很低,“三农”问题突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机制制度等软环境水平较低,对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及强农惠农政策的掌握和实施存在缺陷,企业负担较重。因此,各级部门在支持农村、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力度不足。

2.2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距大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环长株潭(3+5)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湘西地区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但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人均资源相对较少,能源日见紧张稀缺,资源环境消耗较大,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瓶颈制约与传统发展模式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2.3 认识不够,观念不新,制度不完善

各级领导干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它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情来抓;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导致措施不力;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还没有完全树立“跳出农字抓农业”的大农业观念,没有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明确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从而导致支柱不强,加工不深,效益不高,二三产业发展不快。

3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是中部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强调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县域经济。结合湖南省实际,必须把建设、发展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工作、关键环节和根本措施来抓。

3.1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首先,针对某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少的实际,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推进短期内保农业丰收、长期内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来源上,要坚持农村投融资体系的深化改革,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入齐上,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

其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做好良种引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委托、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劳务输出。

3.2 提高认识,坚持人才兴业

应大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可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工程,提高农村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建设,增强农村干部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大局掌控能力和细节实施能力。

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结合“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大型公益事业,根据本地区实际,增加对农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进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各行业、各层次的培训机构的力量,形成合力,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4 总结

县域经济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全面协调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使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小枫.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2,(10).

[2] 武力.中国经济发展史[J].中国经济出版,1999.

[3] 周符波.县域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J].信息导刊,2004,(14).

[4] 宋洪远.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J].农业部农业经济探究中心.2008.

[5] 邱志忠.湖南县域经济与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篇(3)

Abstract: the county economy is China'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 of the most basic level and the most basic uni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FuNong, the county economy had the very big development, also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gradually.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as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s main city,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must be developing county econom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four measures, for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province will improv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liaoning; County economy; Som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地域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对外开放为纽带,以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为己任,优化配置资源,围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主体市场竞争力两个中心,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

首先,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它是以县为空间活动范围,县域经济内的各种经济关系以及经济组织进行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基本上也是局限在县域范围内,因此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其次,县域经济是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第三,县域经济是有层次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内的层次性是多方面的,按照地区属性可以分为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按照县域内的行政组织划分,县域经济又可以分为县城经济、镇域经济和村域经济。第四,县域经济是开放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内实行的也是市场经济制度,而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截止到目前为止,辽宁省共有县和县级市共44个,县域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9.2%,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6.1%[1]。所以,无论是在土地面积,还是人口规模上,我们都足以看出县域经济在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江浙一代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县域经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基本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县域经济实力总体不强

有资料显示:辽宁省各县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2073.4亿元,到2007年增加到4077亿元,年均增幅为14%,尽管成绩喜人,但与国内同类地区30%到40%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另外,财政收入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额相对较低,这些都表明我省县域经济具有“短板”效应,实力总体不强。

(二)缺乏特色和支柱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取决于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考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均有特色产业,例如太谷县形成了以蔬菜、养殖、红枣、苗木花卉为主体的“绿色”产业,该县也因此被确定为“绿色小康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0年太原高新区区内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值12.8亿元,成为盘活和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我省部分县的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产品产业结构趋同,龙头企业和精品名牌产品少,科技含量不高,参与市场竞争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特色优势竞争力不明显。

(三)中心城市主导作用不明显

纵观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路径与模式不难发现,依靠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而崛起已经成为经济强县发展的共有模式。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并列第一的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就是由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所围成的苏南经济强县组团;巩义、偃师、新郑、荥阳、新密、禹州、登封等7个市依托“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而崛起,构成了全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强县中原组团。我们辽宁的实际情况却是沈阳、大连、鞍山等这些经济强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主导作用非常有限。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鉴于我省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实际状况和县域经济的历史基础,目前辽宁各县呈现出土地分散、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民力量弱小、资金与技术短缺等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成为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阻碍。

三、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引发对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的思考。

(一)充分利用省内资源,提高县域经济总体实力

丰富的资源是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大的优势条件,鞍山和阜新的矿产资源、铁岭的农业资源、大连的旅游资源、抚顺和盘锦的石油资源等都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另外我省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位置,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形成依托地区资源而生的各种产业,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风,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快速提高我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

(二)大力发掘并扶植特色产业发展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我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否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为辽宁县域经济服务,这就是政府和管理层面的问题了,所以,我省各地方政府及基层单位应该充分分析现有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找好行业定位,大力发展并扶植地区特色产业,例如辽宁铁岭本是农业大县,近几年,随着本山传媒的影视剧《乡村爱情》、《马大帅》的热播,已经成为了旅游度假的休闲地,那么,我们就应该将旅游产业纳入铁岭发展的规划当中,并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植,以帮助铁岭建设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推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以点轴开发模式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

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模式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一是为形成极点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积累有利条件,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外部竞争能力;三是乘数效应强化了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将积极动力和创新成果扩散到广大腹地,促使腹地的经济增长,从而使整个经济通过增长极的带动呈跳跃式发展。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呈斑点状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接起来形成轴线,这种轴线首先为经济增长极服务,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并形成新的增长点。比如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将辽宁定位为沿海开放省份,把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沿海市区贯穿成线,从整体上加以规划,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思路,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使辽宁的发展方向明、起点高、有后劲。

所以,辽宁县域经济的崛起,除了要做大做强沈阳城市圈外,还要加快推进其他城市的建设,依靠这些区域性城市,有效拉动周围县(市)的发展。尤其要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依托,加速沿海城市的开发。

(四)大力发展农合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虽然新型农村合作社在我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速度和效果都证明了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组织保证,并且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平台,其所举办的各类企业培训、社会培训,组建农民培训班和专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知识和非农业人口的专业技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各县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应积极借鉴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实践证明,政策优势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落后地区而言是最大的外部机遇,政策的倾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现包容性增长。如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政策扶持,国家惠农政策的施行有利于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总体目标,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特色产业的培育为主线,以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发展多种经营为手段,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构建核心竞争产业主体,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经济活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的自成长能力。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篇(4)

一、甘南县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甘南县引进、培育、壮大了以乳、肉、酒、葵花、马铃薯和中草药为主导的“六大”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自2011年到2016年的五年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增加值年均增长14.6%。

产业体系不断转型升级。2016年,甘南县被国家确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延伸试点县,二次产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甘南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质量效益县,财源建设十强县,财源建设先进县。

二、甘南县培育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

1.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夯实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甘南属奶牛生产的“黄金地带”,寒地水稻等农作物优质高产地带。全县围绕市场需求调结构,突出发展水稻、葵花、杂粮杂豆和奶牛、生猪以及北药种植,为拉长产业链条奠定了基础。

2.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甘南坚持扶持现有项目提产能,规划产业项目储备,切实抓好服务扶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几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培育、壮大以食品主导产业为主以及配套集群企业,涉及食品加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

一是坚持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为龙头企业发展搭建硬件平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800万元,产业项目到位资金60亿元。园区已升级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

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引进培育汛罅头企业。以资源优势定位招商。引进了国内最大专业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地的飞鹤(甘南)乳品有限公司,为奶牛养殖业培育了龙头企业;引进台资企业嘉一香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生猪养殖加工找到了出路。以主导产业配套定位招商。引进的宏通物流有限公司,凭借营口港的区域优势,运输网络辐射全国。以市场需求定位招商。甘南是国家命名的节水灌溉示范县,引进百川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设了以生产水利灌溉设备、农机具为一体的新型工业综合体。

三是注重抓好政策服务,积极营造便于投资兴业的人文环境。甘南县注对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实行全程代办、悉心服务、强化监督,形成了有利于承载主导产业、吸引投资、便于兴业的重商、亲商、助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3.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层次

甘南大力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成为全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整体推进县。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企业积极投入技术改造资金,升级改造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积极引进企业、农牧业、互联网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积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发展迅速。

三、关于甘南县主导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甘南主导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区位优势不明显,地方性政策惠及有限,资源与周边区域类同等问题,导致部分主导产业呈现规模小、项目建设进展慢,产出效益较低等问题。

一要深入明确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甘南县已经确定了“六大”主导产业。在上述“六大”主导产业中,还要从主导产业基础、主导产业升级、主导产业转移以及区域分工协作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优中选优,确定甘南的更加优势主导产业。要把具有差异性、比较优势、发展潜力的葵花、中草药作为主攻方向、规划新的重点项目,在系列开发和深度开发上下功夫。

二要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引导农业生产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要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紧盯市场需求变化,实行农民合作社、农村供销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三位一体,推动农产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走出一条产品向中高端延伸、结构布局更优、质量效益更好的现代主导产业体系支撑的新路子。

篇(5)

许昌位于中原之中,市区距河南省会郑州仅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50公里,有高速公路直达机场。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311国道从许昌通过。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许昌—尉氏—日照高速公路许昌段、许昌—禹州—登封高速公路、许昌—周口—亳州高速公路、郑州—禹州—石人山高速公路、禹州—襄城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许昌将成为中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枢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经过许昌境内。

(二)自然资源优势

地处中原,地势平坦,境内绝大多数的土地处于平原地带。许昌市境内已知矿藏,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粘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等,已探明煤的储量约36亿吨。

(三)旅游资源优势

许昌旅游资源丰富,古遗迹众多。汉魏故城、关羽挑袍辞曹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曹操射鹿的射鹿台、曹操练兵台、曹丕登基受禅台、神医华佗墓、夏启昭告天下“废禅让而家天下”的古钧台、禹王锁蛟井、西汉灌婴的思故台、乾明寺等,都具有较高的观光与考古价值。

(四)人文资源优势

县域内有许昌三国文化,禹州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腊梅文化、烟草文化等。

二、许昌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一)禹州:工业强县型

禹州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产业曾经是禹州的支柱产业,但煤炭产业曾经盲目无序的发展给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近年来,禹州市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经济质量,采取了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等措施,推动了禹州工业经济乃至禹州整体经济的发展。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二是拉长产业链条。三是强力招商引资,严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型产业的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产业积聚区。

(二)许昌县:农业产业化带动型

许昌县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许昌县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许昌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麦、大豆、食用菌、木材加工为主的四大农副产品加工支柱产业,大大推动了许昌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许昌县采取的做法有:一是建设生产基地。二是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创农副产品加工业知名品牌。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三)长葛:民营经济带动型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兴盛,推动了长葛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长葛市发展民营经济,所采取的做法如下: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二是培育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建立工业园,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四是深化改革,鼓励科技创新。五是优化发展环境。

(四)鄢陵:特色产业带动型

鄢陵, 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盛誉。近年来,鄢陵县以花木为依托,以生态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强力实施开放带动、特色拉动、产业联动、城乡互动,积极建设花木名县、生态美县、旅游强县、工业大县、宜居花城,走出了一条以花木产业引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被誉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鄢陵模式”。其做法如下:一是抓示范带动,推动花木产业全面发展。二是抓龙头培育,推进花木产业化。三是抓科技投入,提高花木产品科技含量。四是规划建设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五是以花木为背景,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展业和休闲商业。

(五)襄县:工业强县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襄城人民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波三折,既有过耀眼的辉煌,更有长期的徘徊与迷惘,最终通过坚定工业发展之路,实现了新时期的重新崛起。其采取的做法有: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建设产业积聚区,促进产业发展的集群化。三是着力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经济发展平台。五是提升政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贾玉清.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新选择,2006

年,第02期,第4-5页.

[2]袁宝根.鄢陵花木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花卉园艺,2009年,5月1日,第09期.

[3]许昌年鉴.2009.

[4]石明臣,贾耀钟,杨红卫.葛天壮歌_从民营企业成长看长葛县域经济活力[N].许昌日报,2008-6-16.

篇(6)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政权所领导的,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县域经济有明显的区域界定,具体由县级经济、乡(镇)级经济和村级经济所构成。

屯留县地处东经112°28′―113°3′、北纬36°13′―36°30′之间,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东临长治市郊区,南连长子县,西与安泽、沁源两县接壤,面积1184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94个行政村,境内309国道横穿东西,208国道贯通南北,长治到太原、长治到邯郸高速公路从县内东部绕边而过。屯留以前一直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大县,2000年,全县GDP为5.94亿元,财政总收入仅41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0元。从2001年起,全县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全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2005年GDP达到18.8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2元。

1 屯留县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形成了园区经济、煤炭产业、农业产业化为主的经济格局。

1.1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迅速。

所谓园区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群集大量企业,以产业群集聚或产业链耦合为基础,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规模效应的区域性经济高地,它吸纳生产要素集中投入从而形成区内经济增长乘数效应的经济组织,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发展规模工业的新兴载体。现代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集群经济理论和增长极发展理论,都强调提高生产要素的聚集度。园区经济作为一种再生的组团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县里已经形成了康庄高新工业园区、渔泽能源化工工业园区、麟绛电力工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

康庄高新工业园区始建于2001年,目前是县里规模最大的,被山西省命名为示范园区,被列为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它地处屯留县城东南部、紧临长治市区,208国道横贯园区,太原到长治的高速公路在其旁边经过,北京至澳门、青岛至新疆红琪拉普高速公路在园区立交互通。其产业以医药、食品轻工、轻工机械制造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项目为投资入园方向。目前吸引了太行药业、康宝制药、昂生药业、三宝制药、双鹰动物制药厂、康宝绿多维饮品公司、膨化食品公司等30多家企业入驻。

渔泽能源化工工业园区位于该县渔泽镇。园区以长治钢铁公司、潞安矿物局所建项目为主,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集群。西部以潞安矿物局建设集团投资为主建设“潞安世纪工业园”,目前有潞安煤化有限公司、潞安碳黑科技有限公司和兴旺焦化公司三家企业,其中潞矿投资建设的电石厂、炭黑厂、焦化企业形成了电石――炭黑――碳纳米管煤――焦――化工产品两大产业链条,东部以长治钢铁公司投资为主建设“长钢工业园”,其中有长钢投资建设亚洲最大的百万吨瑞昌百万吨水泥厂。

麟绛电力工业园区是以长治市电力公司为投资主体的以生产洁净能源新型建材为主的高新工业园区。园区内以容海集团投资的磊鑫硅镁公司为主体,另外电极糊、树脂厂等项目正在建设,长治市电力公司其它项目正陆续入园,逐步形了硅镁――金属镁――镁铝合佥――合金铸压件和电石――电极糊――树脂――塑料型材两大产业链条竞相发展的格局。

1.2煤炭产业。

屯留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储量为146亿吨,含煤面积达938平方公里,煤层平均厚度6米。目前县内主要有以设计生产原煤60万吨/年(主要生产环节按90万吨/年建设)的县营郭庄煤矿和已经投入生产的潞安集团所属屯留矿,它预计于2008年达到主要以优质动力和化工用煤为主,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的大型国有煤矿以及在建的预计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年的古城煤矿。

按照“煤焦――煤电――煤气”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县里相继完成了对中小煤矿的改造力度同时加快了屯留煤矿、郭庄煤矿技改及铁路专用线的建设步伐,加快了屯留热电厂、祥瑞煤气化发电、兴旺焦化二期、寺底世纪焦化等项目的建设,另外屯留矿“煤基合成油”国家生产基地的奠基、生产30万吨甲醇和2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的引进对延长县内煤炭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1.3以龙头企业为主,按照公司+农户为模式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喜人。

屯留县在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采取以龙头企业为主,按照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带动下,企业和农民达到了双赢,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县里形成了以中国种业50强企业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带动的玉米制种涵盖蔬菜制种、油脂加工、药材种植、种子包装等相关产业;以奶制品厂、饲料加工厂、优质牧草场、种牛繁育场、乳品研究所、奶牛技术服务部中心的大型现代化涉农加工企业的山西鸣源奶业公司股份制公司为主的奶牛业生产基地;被列入山西省“1311”调产重点扶持项目和长治市“百强调产”龙头企业,以种兔繁育、商品兔养殖、饲料精细加工、兔肉系列品种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养兔场的建民兔业、全国最大的养鹿基地,以梅花鹿、鹿产品研究开发、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麟圆鹿业、以朗德鹅养殖及深加工项目为主的仙都农业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为主的大批特种养殖;以青椒、尖椒、萝卜、白菜、西红柿、豆荚等蔬菜的大规模种植;以核桃等的干果经济林和柴胡、黄芩、板蓝根、生地等中药材种植,此外县内以盘秀山杂粮为龙头企业的小杂粮种植也成了一定规模。

综观屯留这几年经济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和发展较快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三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整体带动全县经济发展能力不强,县内煤炭产业链纵深发展起步不久,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到位,实现能源生产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压力非常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强等问题还比较多,所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摆着了面前。

2 优化屯留县域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2 .1要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到屯留投资办厂,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同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屯留县工业园区经济刚刚起步,三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整体带动全县经济发展能力不强,因此要加大宣传、重视对外交流合作,优化招商引资的动力、压力、机制和方式、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以吸引省外、国(境)外的企业、项目、技术和资金入园来屯留投资兴业。同时加快在建的屯留煤矿、古城矿的建设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工艺的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形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管理有序,产业关联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和发展格局经积培育煤炭下游产业,变单纯的挖煤到综合深化利用上。

2.2立足屯留优势农产品资源和现有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依托国家认证的11绿色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加工转化增值,把其建成长治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要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力度,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品牌,目前县内大大小农业产业化企业很多,除了屯玉种业是中国驰名企业规模较大外,其他企业都规模较小,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若组成大企业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增加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2.3县域经济中的县城经济发展不够,县城的吸引力不够。

屯留县2003年总人口25.5045万人,而城镇人口3.4124万人,城镇化率才13.4%,城镇化水平过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接合部和交汇点,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以城镇为平台,可以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形成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方面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同时县内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煤、焦等传统产业在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较大,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因此提高城镇化率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步伐能够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80-03

县一级处在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县域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七台河实施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区位、资源、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统筹发展的内容、方式、方法,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实施城乡联动机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而七台河县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大幅度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

1 七台河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1.1 发挥以工促农的结构优势

七台河作为一座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比重低,仅占全市GDP的9%;农业人口少,仅占全市人口的40%,城市化程度较高。近几年工业整体实力不断攀升,带动农业发展的优势更加突出。仅2012年全市强农惠农补贴和社会各界支持“三农”工作的资金就超过3亿元,促农力度之大位于全省前列。在耕地多处于浅山区、半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形成了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的传统习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培育出了远近闻名的岚峰红小豆、汇丰鹿产品等特色品牌;“五方牌”猪肉、“雪鸟牌”肉鸡享誉省内外;近年来又打造了一批特产之乡和特产之村,茄子河区宏伟镇被誉为白瓜之乡,抢垦乡吉祥村的“三辣”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我省只有10个村镇入选)。这些传统优势是七台河以工促农发展所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1.2 县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近些年来,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扩建乡镇级寄宿制学校2所,新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55个、文化广场8个,解决了40个村屯、3.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农保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90元,参合率达到99.34%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村村都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目标。在坚持“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原则下,动员各方力量,加大新农村建设和投入力度。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54.9千米农村路面、3万米路边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泥草房5000户、危房513户。红光村和正阳村分别投资5800万元和2518万元,建设农民住宅楼16栋,可入住农户2540户。开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栽种花草树木16.3万株,修建栅栏4.7万延米,修葺边沟6.4万延米,安装路灯502盏,新建垃圾中转站、填埋场7个,增设垃圾箱、垃圾点177个,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1.3 把握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先发优势

七台河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户籍制度、低保标准等八个方面的政策统一,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农村医疗、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30多万农民享受到了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带来的实惠。继续巩固和深化这些改革成果,对于促进“三农”工作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新入学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 13 年以上;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城乡养老、失业、医疗 保险基本达到全覆盖,保障标准高于周边地市。就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0%以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人口总量达到 96 万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6‰以内,新出生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4 岁。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周边地市。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全面提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政府工作法治化程度全面提高。

1.4 县域生态环境得到积极的改善

“十二五”时期作为七台河市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点突破期,节能减排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约束目标。五年来,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安排部署,全面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黑龙江强市”战略。淘汰焦化落后产能149.5万吨。单位GDP能耗降至 2.56 吨标准煤,比 2005 年下降 25.8%,累计节能 200 万吨标准煤。实施了 82 个 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7 个污染减排项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成,桃山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累计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 17426 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057 吨。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 88%,比 2005 年提高 8.2 个百分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 73%,比 2005 年提高 3 个百分点。在抢抓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期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单位 GDP 能耗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再降低 19%,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承载和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加强森林公园和城市园林建设,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态退化和局部生态恶化趋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所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向生态、文明、宜居城市转变。

2 七台河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层次较低

通过对七台河地区基本县情的分析,七台河作为一座煤炭城市,在煤炭这种自然资源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也同样使得七台河县域工业经济长期依赖于地下矿产资源,作为主导的工业,其他优势主要集中于采煤和火力发电这两个行业,而在县域的中小企业都以生产煤炭这种初级产品为主,这个县域在工业和产品结构上突出的表现为附加值低的特点,从工业结构来看煤炭采掘的比重高达97.2%,而农副产品等原料产品只占1.87%,而从产品结构上来看,结构性偏差更为明显,轻、重工业的比例是 7.3∶92.7,而在高新技术的产出比例上陶瓷、电瓷、灯泡等工艺落后陈旧的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更低,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较为困难,限制了竞争能力的提升。

2.2 二元结构特征限制城乡统筹的进程

七台河作为一个土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都比较差的山区县域,境内多属土石山区,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生产的土壤中土层薄、坡地和台地占总耕地的 75.4%,农业短腿问题突出的表现为农民增收渠道狭窄、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这已成为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21元,县域地区农业GDP增加值为1.3 亿元,占 GDP 的 15.9%,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7.85%,整体上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县域农业的产业程度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引进有效的生产要素来提升产业效益,农业产业化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但是,农业自身没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等技术及产业结构上得到升级,城乡二元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3 以城带乡形成机制不协调

城镇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达程度的关键,而在城镇化进行中农村现有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却是停滞不前的。2012年七台河县域各级政府积极的推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整村推进、土地整理等农业基础性生产的同时,也集中对农村生活中安全用水、农村沼气、节水灌溉等农业项目的投入与推广工作,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维修和改造,城区现有县属小学15所、幼儿园 18所,2012年县域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 44.69%,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 年,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仅占到3.46%,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3.6%。七台河矿区职工子女的就学、教育等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教育资源的缺失使得县域的社会卫生事业较为落后,虽然对煤尘污染和解决城镇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工作较为突出,但是城镇的整体品位仍然较低,没有实现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地区扩容提质。

2.4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近些年来,七台河县域地区积极的培育农村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来加大以工哺农力度,在增加配套基础设施中,改善农业条件。但是农业的产业发展缓慢,整体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化发展没有与市场体系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没有发挥出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2012年七台河县域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70%,现有耕地 47.04 万亩,人均 2.72 亩,农业总产值不足 4000 万元,农民人均从中收益仅有310元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3.7%,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园区建设也没有形成工业化的农业理念,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缺乏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农业园区没有成功实施集约化的管理不足以支撑农村的全面发展。

3 七台河实现县域城乡统筹的对策建议

3.1 从县域特色资源上实现统筹

第一,依托煤炭资源来实现县域工业化的统筹。在现有的煤电产业这一块,七台河县域在全市的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也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和经济总量的一个支撑。在利用地区资源的比较优势中,突出地方的特色优势,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培育优势产业。明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必须立足煤炭资源的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利用煤化和煤电等优势产业,打造煤电和煤化强县,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转型,优化以工哺农的结构。充分发挥城镇自身优势,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辐射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展,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后劲。

第二,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园区统筹建设发展。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的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勃利县建立煤炭—电力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模式。工业园区作为企业实现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重要载体,在煤炭—电力工业园区中,形成以资源引项目为主体,在生产中实现能源、物料循环的主链条,以存量引增量,促进煤炭及洗选过程的中煤、矸石用于蒸汽制备回供煤矿及其他企业生产用能和供暖的循环经济体。把工业企业聚集到园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风险。在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的同时,形成骨干企业支撑引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梯次跟进的企业群体化发展。

第三,加强县域产业及链条的规划性建设。七台河县域工业按照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发展的需要,加快县域原有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依靠煤炭资源来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考虑资源的节约、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资源的各种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条。这样,一旦资源枯竭,已经发展起来的其他产业,可以支撑地方经济的继续发展。此外,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需要对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实施规划性建设。工业园区在能源生产、消费上工业废物循环利用链条的扩展,实现煤炭、电能、蒸汽等能源就近利用,降低输送损耗。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矿井水,可用于洗煤,或用于电厂用水,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3.2 要切实加强以城带乡的力度

第一,加强县域城镇的规划建设。统筹县域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规划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要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第二,加快城镇扩容提质。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广大偏远乡村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用足用活国家各项政策,把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基础和公共事业上,勃利县抓住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倾斜和煤炭市场趋旺的机会,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国道沿线的“一城四镇二乡”建设步伐,将其建成了县域结构调整的示范区、城镇建设的样板区、先进文化的弘扬区。

第三,推进城镇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继续通过对上争取、财政投入、村企共建、单位包保、农民自筹等多渠道增加投入,提升示范村、中心村建设水平,加大条件较差村屯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搞好农村泥草房改造,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在年底前消灭全市的农村泥草房。完成红旗镇的红胜村、红鲜村,宏伟镇的富山村等3个村整村搬迁,推进桃山区万宝村、良种场村等5个城中村整村改造,培育茄子河区五星村、龙头村等一批新典型,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对现有的七个试点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配套设施,要在完成廉租房、煤矿棚改房建设的同时,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对人流物流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完成在建56万平方米城市棚改房建设,力争再开工150万平方米城市棚改房,2014年完成全部平房改造。

3.3 加强农村各项事业的综合整治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要稳定优质粮食作物生产。依据市场需求,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突出发展水稻、玉米、大豆等优良品种种植,高标准做好备春耕生产,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以上。二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尽快完成汪清水库、九龙水库配套工程建设,争取2013年年底前汪清水库工程竣工。推进倭肯河治理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鼓励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现有的14个大型农机合作社要分别拿出1000亩集中连片耕地推广玉米大垄双行栽培等先进技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农技和农机部门要加强合作,科学制订方案,做好技术服务,确保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达到预期成效。

第二,拓展相关农业项目。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要积极谋划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制定出台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的具体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土地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市直中省直有关部门要做好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规划,建立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储备库。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广阔、带动规模种养殖能力和农民致富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农业产业化大项目、好项目,把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第三,要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作为有效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经不能适应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的需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势在必行。按照党的十提出的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今后我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27-02

资源型县域是指矿产资源富集,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矿业经济在全县经济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县域。四川省筠连县作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的组成部分既被国家列为“十一五”规划发展重点区域,也是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区和四川省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撑地,在全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县域。

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县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凝聚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强大合力。以“强工、重农、活商、开放”为核心,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使“绿色煤都”真正成为川南滇东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强工――彰显资源型县域经济特色

工业是经济的骨架,是脊梁,是腾飞的发动机。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没有不断扩张的工业实力,经济不可能健壮成长。因此立足本地资源状况,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工业立县的经济发展战略,选准主导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从煤炭产业发展来讲,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将是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煤炭循环经济是对煤炭行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一方面通过前向关联延长资源产品链,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增值,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企业外部不经济性最小,将环境成本降至最低。为此,作为资源大县的筠连应围绕煤炭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三大产业链”:一是煤向电转化,发展载能工业,形成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二是煤、煤电、煤制油、煤化工产品一体化开发,形成煤电油化产业链;三是发挥煤、石灰石等多种矿藏并存、资源组合配置好的优势,生产水泥、矸石砖等建材产品,形成建材产业链。通过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不断连接新的环节,延伸产业链,挖掘实施循环经济的潜力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打造“绿色煤都”这一品牌发展战略。这将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助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品牌也必将牵动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对筠连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从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来讲,培育上市公司将是县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引擎。县域工业企业、特别是正规工业企业,是县域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石。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县域经济企业改革比较主动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包袱就比较轻,活力就大,后劲就足。因此,筠连县工业企业应将改革作为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改革促发展,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公司治理,培育和壮大骨干优势企业,通过企业上市、增资扩股、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培育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县域经济“航母”。只有将优势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大胆实施资本运作,才能有利于企业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进行资产并购、重组和行业整合等资本运作;有利于企业利用自身现有资产融来几倍于己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上新项目。现有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所新上的项目,在全县项目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必将为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促成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从工业园区建设来讲,着眼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良性互动发展。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外力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产业集群则强调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依靠内力发展为驱动。如若园区产业定位不准确,区内行业分散、集中程度低,企业布局不合理,乱而不集,集而不强,这将无法培育产业集群,从而失去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筠连县工业的支柱产业是煤炭产业,在构建“绿色煤都”和发展煤炭循环产业经济链的战略下,工业园区在项目引进、布局上,应以原煤开采、火电开发、煤化工、建材等为产业链的煤炭综合开发和煤炭产业配套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完善产业生态环境,使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

二、重农――提升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特色+绿色”战略助推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

目前,筠连县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它们分别是以富硒茶、苦丁茶、烤烟、香桂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为代表的资源主导型特色农业,以肉牛、黑山羊等养殖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特色农业和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科技主导型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要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而“特色+绿色”的发展战略将是筠连县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日益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绿色食品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为此,一是要把握住绿色产品日益走俏的趋势,下大力推进绿色茶叶、绿色蔬菜、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使绿色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把产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继而巩固、扩大国内的优势。二是以规模生产发展为主导,扩大养殖业。要突出肉牛、山地仔猪、乌骨鸡的生产,重点发展安全、营养、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畜禽产品,在良种、养殖技术、加工等各环节上按国内、国际有关标准生产,力求产品质量同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市场竞争力。

“特色+绿色”的发展战略不仅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解决当前农特产品价格偏低、产品卖难、市场不广的矛盾,这对促进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活商――加快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1.弘扬重商的筠连县域特有文化,鼓励全民创业

筠连县正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迈进,要使发展的步伐迈得扎实稳健充满活力,文化的作用就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筠连古为南丝绸之路要津、出川入滇门户,商贸繁荣,素有重商亲商经商的文化传统。筠连县独有的重商文化和那种“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对于这些优秀的县域文化遗产,我们应加以弘扬、继承和发展。在全县营造“尊重创业、理解创业、支持创业”的文化氛围,塑造和锤炼“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文化品格,以民为本,立足全民创业,培育和鼓励人们想创业、敢创业,促使筠连县形成独有的“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氛围。

2.引凤归巢,鼓励“筠商”返乡创业

在沿海商界流传有“东有浙商,西有筠商”的说法,把来自一个县的商人与一个省的商人相提并论足见“筠商”在商界的分量。如今,“筠商”已成为筠连“四大文化名片”之一,并名列榜首。“筠商”身上所彰显出来的那种 “勇闯天下,敢为人先,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创出了筠连商人的品牌。当前,许多“筠商”事业有成之后,都不忘地处川滇山区的家乡,他们纷纷带着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返乡创业、投资发展。为此,我们应紧抓这一机遇,一方面加快改善和优化软硬环境。另一方面,立足县情,依托优势,注重特色,引导“筠商”返乡创业投资原煤开采、火电开发、煤化工、建材、茶叶、烤烟、香桂、家禽养殖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项目以及餐饮、商贸、流通、娱乐、民办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加大结构调整和投资建设力度,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发展返乡创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平台。让“筠商”这张名片在家乡这片热土上更加耀眼,名气更加响亮。

四、开放――展开资源型县域经济腾飞的翅膀

三次产业齐开放,三朵奇葩争芳菲。

篇(9)

1.1四川第一轮退耕还林四川省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经历了试点示范、全面启动、调整适应和巩固成果等四个阶段[2],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600余万农户,完成退耕地造林89.09万hm2、荒山造林93.33万hm2、产业专项造林8.73万hm2。至2012年,退耕地实现经济收益面积64.02万hm2。2001年,杨西岳[3]、李贤伟[4]进行了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相互关联的问题思考,均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思路。2006年,帅克等[5]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退耕还林主要发展模式和机制,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2009年,张洪明等[6]对四川退耕还林种植类型(30余种)、经营模式(9种)和经营机制(6种)进行了综述,认为初步形成了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有规模又有效益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体系。2011年,杜万全[7]提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培育了大量林产品资源,随着时间推移和经营管理的加强,各种林产品资源还会不断增多,必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1.2后续产业与县域经济“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形象地表达了退耕还林建设中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关系[8]。王小龙[9]指出,由于退耕还林的私人承包很难保证工程的实施具有稳定的激励相容性,农户的自利行为至少在3种场合会偏离社会生态利益目标,即多种经济林、间种或复耕、少投入,从而使退耕还林政策偏离社会最优。刘东生等在比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后认为,由经济增长催生的生态改善需求(退耕还林),最终还要靠经济增长来满足。何家理等[11]通过对秦巴山区实证调查研究认为,应发挥“自然区域为单元”的资源优势,克服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效益外显与经济效益内隐现象。崔绍芳[12]开展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相互耦合研究认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效果的巩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长期影响。刘耀森[13]认为退耕还林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4个核心关系:一是退耕还林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二是退耕还林与后续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是退耕还林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四是退耕还林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杨明等认为,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积累产业发展基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产业带,构建合理的产业链等问题的研究,促进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退耕还林带来土地生产格局的改变,承接着以生物为基础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退耕区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农业经济,拥有的基本生产资源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动力等。县域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优化配置,又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郑循刚对四川退耕还林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进行了SWOT分析,总结了四川退耕还林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运行模式、区域模式和产业模式。赵志远将简阳市作为协调型县域发展模式代表,即具有以乡镇为单位,农工商、产供销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该模型形成过程一般是以发展商品性农业为基础,兴办农产品加工业起家,然后再拓展农产品的加工链。包括纵向产业链(农产品由粗加工发展到深加工、精细加工)和横向产业链(为农产品加工业配套的包装工业、销售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四川第一轮退耕还林形成的产业资源存量,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农林产业资源,应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资源地理分布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性,物种的多样性与同构性,影响着存量资源产业价值的发挥,需要开展存量资源(物种规模)县域间的产业基础优势对比分析与研究。

1.3分析方法按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调查口径,确定产业基地物种。收集四川省2012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调查统计数据和2013年四川省林业产业年报统计数据。假定市州范围内同物种预期收益(较)大值作为区域该物种基地产业化条件下第一产单位面积年“公允价值”,规避物种价值实现的时序性、地理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并基于2013年年报的林业产业基地(含退耕还林)规模计算相关物种基地第一产的潜在价值。用2013年林业产业年报中第一产产值与同年四川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各县农林协调系数。借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商分析法开展产业物种、原料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分析。若LQij>1,则认为i物种(原料林)在j县(市州)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且值越大,表示比较优势越大,或产业专业化、或特色化水平越高;若LQij≤1,则只为县域内自给性商品生产。

2结果与分析

2.1原料基地区位分析

2.1.1基地林存量分析四川省至2013年底林业产业基地规模达831.0万hm2,基地类型的基本结构受退耕还林工程影响较小,仅有两类变幅超过1%,说明退耕还林物种选用存在产业禀赋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使退耕还林形成的资源自然地融入该区域既有的产业基地。退耕还林除未参加2007年起的珍稀用材林基地建设而外,均对各类基地规模做出较大贡献。其色经济林、笋用竹产业的贡献率表明退耕还林对林业产业有着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参见表1)。

2.1.2基地林县域区位优势原料基地生产经营属林业第一产业,具有资源密集、劳动密集的特点,是县域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产值区位商衡量着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这种优势是相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根据前述假定条件,我们测算四川省(不含非退耕还林的一般用材林)林业产业基地潜力年产值1716.02亿元,具有经营发展优势的县域拥有相关潜力年产值1367.53亿元。优势县域相关原料基地的潜在产值占全省相应产值的69.9%~98.5%,以此占比作为产业基地地域聚集度指标,则生物质能源林>食用油林>森林蔬菜>笋用竹>药材林>特色经济林>饮料林>调香林>珍稀用材林>材用竹>工业原料林>干果林>桑树及其他>一般用材林>水果林,可见聚集度越高则基地地域特色内涵越大。将潜在年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为产业发展优势,表2列出各原料林类型产业发展优势前10名相关县。

2.1.3二产结构分析根据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二产是产业升级的推动力。2013年,四川省有林产加工企业6658家,但规模企业仅391家,亿元产值以上的龙头企业124家,表现出:一般性加工比重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构成比为37.9∶34.9∶27.2[17],产业尚以提供原材料物资产品为主,属于较为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基于林业产业资源密集性和四川产业资源的底蕴,我们认为较长时间内,一、二产间联动变化不明显。利用2013年各县林业一、二产比值关系,估算各产业基地类型二产潜在产值,加工能力假定是现有规模企业实现设计产能,据此分析二产结构状态。规模企业代表着行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其贡献是二产升级的根本。分析表3可以看出,四川林业产业资源具有1499.72亿元的潜在二产年产值,其中现有规模企业贡献率为47%。实木类加工产能较好地满足了上下游市场的需求;以纤维板为代表的工业化加工产能过剩,受制于上游原料市场;以竹材制浆为代表的材用竹工业化加工产能不足,制约着原料存量的生产利用;以高附加值产品为方向的经济林加工规模尚处较低的起步区间。四川林业二产结构的升级在于竹材加工产能大幅度提升(资金密集)和经济林高附加值产品的创新研发(技术密集)的突破。

2.2产业物种区位分析

2.2.1物种区位优势分析退耕还林工程栽植的树种涉及100余种[6],纳入产业资源统计的物种(类)41种。经济林一直是退耕还林关注重点,物(品)种选择也最为活跃。四川25种具有产业禀赋的经济林物种中分布最广的是核桃,最窄的是橄榄。相关区位分析表明,具有区位优势县域最多的物种是梨。优势县域数表达了物种自然地理的属性,发展区位优势不足30个县的物种具有较明显区域特色,如橄榄、芒果。利用物种优势县数与分布县数比值做出的发展策略,比值≥75%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林,比值在50%-75%的进行专业化发展,比值<50%的进行一般性发展。以进入县域内发展优势的物种(类)排序前3名为收敛条件,可分析单物种发展产业基地的优势县域规模,花椒、梨、核桃、柑橘位居前三。将物种潜在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优势排位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程度较高。

2.2.2物种产业市场分析四川林业产业资源涉及177个县、41个物种(类),县域物种组合达2684种。借用二产企业规模产值标准,分别县域、物种进行归类。通过表5可以看出,不论是否具备区位商优势,各产值规模均有县域(物种)分布。不具备区位商优势,且有较大产值规模,似乎相悖。事实上,区位商更多地表达县域内所有发展物种间的对农村经济贡献的比较优势,产值规模与区位优势力的结合才较好地表达物种在全省的产业发展优势。物种县域产值不同,资源价值实现的市场着眼点不同。A级拥有参与省际、国际交流的资源规模,已成为或具备成为县域支柱产业,可按照全国产业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基本格局,培植或加入区域产业集群,以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参与大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如柠檬、核桃、柑橘。B级具有形成县域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的资源规模,培植龙头企业是实现(市)区域资源聚集,以大区域产业链的中间产品,或特色产品参与省内市场流通,如用材树种、笋用竹、油橄榄。C级存有输出域外的资源量,加大扶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根植性企业,以原生产品、或农副初加工产品供给市域市场,适宜各类水果。D级基本上保持满足当地需求的资源量,属于传统农业生产,应以原生产品参与域内农贸市场交易。

篇(10)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72-02

新时期,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关乎国计民生。县域经济地位特殊、作用重要,是转型发展的火车头,是跨越发展的发动机,是赶超发展的主战场。

一、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十二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面对种种制约和困难,必须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十一五”期间,芜湖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芜湖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平稳发展。从2006年到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37.9亿元增长到125.08亿元,年均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2.2亿元增长到135.05亿元,年均增长33.2%;财政收入由3.87亿元增长到20.29亿元,年均增长39.3%;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85亿元,比上年增长51.0%;实现利润总额14.52亿元,利税总额2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9%和3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8.3亿元增长到66.6亿元,年均增长45.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4.77%,比上年提高10.19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1.7:47.1:31.2调整为11.6:69.2:19.2。在全省21个一类县经济运行考核中,连续三年跃居“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一类县”前列。

2.商贸旅游业较快发展。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12亿元增长到31.7亿元,年均增长21.4%。分区域看,县消费品零售额18.69亿元,增长21.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18亿元,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2.63亿元,增长19.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24亿元,增长24.3%。全年进出口总额121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5%。其中,进口总额970万美元,增长666.2%;出口总额11169万美元,增长115.4%。县域金融机构达到13家,总量位居全省县域前列。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55.67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5.4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5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4.66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1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3处。2010年央视中秋晚会在芜湖县成功举办。

3.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3.38平方公里。全县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86公里,车辆65辆;拥有出租车189辆。县城日供水综合能力5.5万吨。全年居民用电量1.13亿千瓦时。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5.14%。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面积180万平方米,其中安置房14 519套、廉租房5 756套。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芜湖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显著改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芜湖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芜湖县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加速率先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芜湖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相对落后。近些年,芜湖县经济增长比较快,但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仍然不高。一是企业的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低,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属于初级原始型加工产品。二是高新技术和名牌产品少,核心技术依旧依赖区外,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产品不能自主研究,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是产业布局比较分散,没有充分利用各类资源。

2.大型项目及特色产业稀缺。虽然芜湖县对项目工作极为重视,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新开工项目的数量与先进地区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缺少对县域经济水平提升较大的项目。

3.农业产业化滞后。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与生产基地利益连接关系松散,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龙头企业重加工轻培育、基地建设重生产轻市场。两者尚未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三、“十二五”期间,芜湖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思路。

(一)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1.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新型城市化的引领作用。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工业化进程。

2.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新突破。一是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扩容升级现有开发区,努力把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城东新城区,积极推进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建成为国家级标准开发区,使之成为芜湖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二是规划建设纺织服装工业园,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用工结构,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提高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县域创新体系建设,集聚创新要素,加快转化创新成果,努力建设创新型社会,切实增强县域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大力营造创新文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创新平台,增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农业是根本。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县域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1.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上要大胆创新。推进承包耕地资本化,破解土地有效流转难题。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承包耕地转变成为可股份化与可抵押性的资产,鼓励工商企业、专业大户、农场工人等采取招标承包、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依法获取农户的承包地,不仅可减少农民的担心,而且有利于快速推进耕地的有效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集约节约经营。

2.积极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把农业建设成为富民产业,首先,要高度重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真正把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其次,围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在健康养殖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涉农流通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

3.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机应用、电网路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信息化、多元化、社会化的新型服务平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

(三)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坚持把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县域城镇体系。

1.发挥规划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社会总体规划之下,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和空间的资源环境要素,畅通要素配置的路径和机制,完善城乡要素配置的承接平台,建立合理合规的配置秩序,加强主体功能区、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三类空间规划的衔接和整合,推动资源要素更多地流向农村,加快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决定不同城镇规模等级及其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乃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化配置作用,建立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2.发挥产业的支撑作用。以产业和特色市场为依托,科学定位中心镇功能,要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努力促使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在城镇成长集聚,依托集聚的产业建立和发展城镇,构筑特色鲜明、富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3.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领作用。应坚定不移地把搞好劳务输出、提升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大战略、大产业来抓,坚持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分散转移与向输出基地集中转移相结合,广开转移门路,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通过政府组织、订单培训等形式,采取长训和短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等方式,强化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上一篇: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 下一篇: 低碳经济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