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粮食问题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粮食问题研究

篇(1)

近年来,在先后多次对全市粮食系统开展的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少数单位存在违反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规定现象。一是个别企业销售的政策性粮食,没有列为“三重一大”事项,由企业少数领导做出决定而不是集体做出决策;二是存在承储库点购买本库竞价销售的政策性粮食,出现“转圈粮”的违规行为;三是存在政策性粮食交易规定的有关费用之外,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其他费用;四是存在违反规定人为设置障碍阻挠购粮企业竞买粮食;五是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六是存在以各种借口干扰、拖延出库进度等问题。

影响政策性粮食出库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有企业改制原因、有粮食保管方面的问题、有物价上涨问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一是由于有些仓库建于五、六十年代,保管条件很难达到要求,造成粮食水份增减量、自然损耗;这部分的损耗要由企业来负担,企业又负担不起,要求买方补偿,引起纠纷。二是通往仓库的道路大部分要经过乡村,道路承载能力差,现在出库时使用大吨位车辆造成库区道路损坏,群众意见大要求赔偿,出现拖延出库、阻挠出库等行为;或要求人工搬运、小吨位车辆搬运,增加了买方成本,引起纠纷。三是因政策性粮食出库后,导致仓库闲置而没有保管费用,有的出现干扰交易,做买方的工作不要竟拍,造成流拍。四是粮食质量因起纠纷,同一批粮不同仓库,同一仓库不同廒因仓库保管条件,出现质量问题。 五是因企业改制效益差,个别单位把政策性粮食通过拍买变自营粮,以营利为目的影响宏观调控。

我们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及时出库投放市场,是保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保证。

篇(2)

1.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粮食产出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增长。同时,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贸易额的迅速提高,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潜在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笔者研究①发现,目前中国粮食政策所导致的产出增长主要来源于中间产品投入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忽略了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随着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必然提高粮食产业的成本,进而影响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中国粮食产业的高成本、低效率和农民低收入等问题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中外学者密切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其分析框架和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互相连接构成一个经济系统,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所有产业部门;反之其它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反作用到农业部门的产出、就业和收入分配等。因此,目前国内学者基本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方法分析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并具体分析了粮食价格、产量和农民收入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但是,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个线形体系的模型,而在现实社会中非线形却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同时投入-产出模型还是一个价格固定和需求驱动的模型,这就暗示投入-产出模型忽略了生产供给能力的限制。因此,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克服投入-产出模型的上述弊端,需要寻求一个更加全面、优化的分析框架。为此,本文在采用最新GTAP(GlobalTradeAnalysisProject)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分析中国粮食问题的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CGE)模型。CGE模型具有如下主要优点:①经济范围内协调一致的相互作用机制。CGE模型能够按照协调方式同时考虑整个经济范围内的相互作用机制,且定量解释所有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②替代可能和非线形关系。CGE模型使国内产品和进出口产品之间的不完全替代、国内销售和出口之间的不完全转换等替代成为可能。③价格内生和混合经济体制。CGE模型包含了通过价格激励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工具,可以刻划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的相互依赖性。

这样当经济受到冲击时,运用CGE模型就可以全面考察该冲击对经济总量、结构、相对价格等方面的影响,而不局限于局部。

2.建立一个适用分析中国粮食问题的CGE模型

2.1粮食CGE模型具有的新特色:粮食CGE模型是在新古典CGE模型(Dervisetal.1982)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进一步扩展形成的。本文模型具有如下新的特色:首先在政府预算账户中引入一个外生变量-政府补贴,主要用于分析生产补贴是如何影响粮食成本、产出和农民收入。

其次,本模型的数据库是笔者依据最新GATP相关数据编制而成,包含六个农业产业及六个非农业产业③,一方面可以用于分析农业产业内部及非农业产业对农业部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非常重要,但常常被一些农业政策的局部分析所忽略;另一方面主要用于分析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间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农民福利的影响。

再次,劳动力被进一步细分为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主要用于分析外部冲击对非技术劳动者在农业产业内、农业和非农业产业间的流动效果,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产出和收入的影响。

最后,进一步细分制度部门。在粮食CGE模型中,制度部门分为三部分:居民户、企业和政府。其中,居民户和企业又进一步细分为农村和城市两种类型。主要目的用于分析外部冲击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和收入变化引起的对农产品和非农产品消费变化的间接影响。

2.2粮食CGE模型的数据库和方程式体系。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建立一个最新的包含六个农业部门的中国粮食社会核算矩阵(SocialAccountingMatrix,SAM)。这个SAM的建立是把来源于GTAP数据库以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通过RAS的方法编制而成的,它构成CGE模型的基础数据库。

粮食CGE模型的方程式体系中,用CES生产函数代替C-D生产函数,剔除了C-D生产函数中存在的不完善成分。另外,在国际贸易部分,采用了CET函数形式。

3.模拟分析

针对目前粮食产业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本文提出三套解决方案即:增加粮食部门的生产补贴,提高粮食品种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贸易的自由化。由于CGE模型具有经济范围内协调一致的相互作用机制,CGE模型能够考虑整个经济范围内的相互作用,定量分析所有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

在模拟方案1中,政府给粮食部门增加20%的生产补贴,导致较高的粮食产出。这是由于此项措施通过有效地消减成本进而降低粮食生产价格,从而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扩大出口,同时也相应地刺激并增加了国内的粮食消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0.7%,这主要是由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了2.57%拉动的。另外,政府给粮食部门增加20%的生产补贴,此项措施对农民收入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农户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其工资水平的提高。相对来说,相同收入增长水平下的农村居民户消费量会高于城市居民户,因此,农村居民户收入的增加有效地刺激了消费的增长,明显地支持了非农产品的产出。

相应地,生产补贴也产生了一些间接影响。首先,在政府账户方面,为了支付生产补贴,政府不得不提高借入额。虽然,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税率在模型中保持不变,但是增加的居民户收入和消费需求可以使政府收入通过直接税和间接税有所增加。其次,在投资方面,由于政府补贴的增加,导致政府帐户支出的增加。在政府其他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政府投资的减少。这样对资本密集型的投资产业比如说建筑业,机器设备业等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生产补贴这一方案在短期内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投资增长的降低将直接减少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资本存量,从而影响经济系统长期的增长潜力。

3.2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效果(方案2)。本文假定模型中技术变化是中性的,我们通过改变CES函数中的参数值评价各个粮食品种由于TFP改进对粮食产出和收入的影响。这个模拟结果如表3所示。

描述了生产率增长对粮食产出和收入的影响。由于农业部门内部以及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的相互关联,TFP增长对粮食部门以及非农业部门的产出增加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其中唯一例外的是建筑部门和采矿部门,这是因为二者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消费间的关联程度很小的缘故。

另外,粮食部门TFP增长引发了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由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高于农业部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移动。一方面,导致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下降趋势,其中在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相对于资本密集型部门需求更多的转移劳动力,从而引起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的产出明显增加。从非农业部门整体而言,由于整体产出的扩张效果,由此引起的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另一方面,在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移出,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两方面综合效果导致农业部门及非农业部门的总体工资水平上升。值得指出的是,通过对TFP改善促进了总体的收入水平,但针对于农业户及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却有所不同,其中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更高一些。综上所述,此方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现存的高度不平衡的城乡收入差距。

通过对TFP改善促进了GDP的增长,五种谷物的TFP同时增长的综合效果引起GDP增长19%。

3.3粮食部门TFP增长和贸易部分自由化的效果(方案3)。这一部分,主要运用粮食CGE模型分析在未来贸易进一步自由化背景下,模拟和评价粮食部门TFP增长的经济效果。

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这一部分模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50%的综合影响。在生产部门中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受益者是贸易出口部门和进口依赖部门(例如能源、机器设备产业等),粮食产出明显增加。

(只模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情况)的模拟结果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其中,要素收入相对增加,并且收入分配趋于改善。这是因为根据目前的经济结构,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有利于农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只模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情况),非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相对于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有较大比例的增长,这个结果暗示着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收入在不同居民组中的变化表明贸易自由化具有较强的促进“平等”的效果。其中,农户收入增长最大,这种情况和模拟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农村居民收入的改善程度优于城市居民的。可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受益于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贸易进一步的自由化(关税消减50%),而目前的贸易政策格局对城市居民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由于关税消减政府收入下降5.8%。这意味着关税消减带来的收入损失大于由于进一步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贸易税的税基扩大及企业、居民收入增加带来的收入盈余。

贸易自由化对GDP的影响相对明显。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50%的情况下,GDP上升2.55(只考虑粮食部门TFP增长的情况)GDP上升1.96%。

上述的模拟结果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贸易自由化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在目前阶段,一个主要的影响是能够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背景下,有效地促进和协调“增长和平等”两个目标。

4.结论

目前国内学者基本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方法分析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并具体分析了粮食价格、产量和农民收入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但是,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个线形体系的模型;同时投入-产出模型还是一个价格固定和需求驱动的模型,这就暗示投入-产出模型忽略了生产供给能力的限制。为了克服投入-产出模型的上述弊端,本文在采用最新GTAP(GlobalTradeAnalysisProject)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粮食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CGE)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定量分析和评价解决粮食潜在问题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本文研究发现:

4.1增加粮食部门生产补贴的政策可以通过消减成本有效地降低粮食产品的生产价格,从而增强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扩大出口,同时也相应地刺激并增加了国内粮食产品的消费量;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7%,农民收入增加,国内的整体消费需求增加2.57%;可见,生产补贴这一政策方案的短期效果比较明显。但从中长期角度分析,由于投资下降会直接导致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资本存量的减少,从而影响经济系统的长期增长潜力。

4.2提高粮食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促进了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研究发现,由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高于农业部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移动。一方面,导致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下降趋势,其中在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相对于资本密集型部门需求更多的转移劳动力,从而引起非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的产出明显增加。从非农业部门整体而言,由于整体产出的扩张,导致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最终引发非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另一方面,在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移出,农业部门的工资-租金率上升;两方面的综合效果导致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整体工资水平上升。值得指出的是,TFP的改善虽然提高了整体收入水平,但对于农业户及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却有所不同,其中非农业户的受惠程度更高一些。这个结果暗示,此方案会加剧我国现存的高度不平衡的城乡收入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论与局部模型得出的分析结果相反。

4.3在提高粮食部门TFP的情况下,模拟部分贸易自由化政策的结果表明,要素收入相对增加,并且收入分配趋于改善。这是因为根据目前的经济结构,在粮食部门TFP增长的同时,关税消减有利于农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同时对比第二套政策方案(只提高粮食部门TFP的情形),非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相对于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有较大比例的增长,这个结果暗示着在当前的经济结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limeng(2006)

②由于根据目前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投入产出表》尚没有对农业部门中的种植业进行细化,因此本文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来源于GATP数据库

③12个产业部门分别是:大米、大麦、其他谷物、蔬菜和水果、其他种植业、其他农产品、能源和矿产品、食品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贸易和流通业、服务业

④目前的粮食政策所导致的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间产品投入的增加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随着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逐渐上升,必然推高粮食产业的成本,进而影响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概括地说,目前我国粮食产业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和农民低收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善同、翟凡、徐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2002,2:21~26

[2]Arrow,K.J.andIntriligatior,M.D.(1985),HandbookofMathematicalEconomics.North-Holland

[3]Dervis,K.,DeMelo,J.andRobinson,S.(1982),GeneralEquilibriumModel-ANewApproach.London:OxfordPress

[4]Ezaki,Mitsuo(2001),“AsianEconomyinFuture:AnEconometricAnalysisofGrowthPerspectives”,EconomicAchievementinAsia,Tokyo:Toyo-Keizai:171~196.(inJapanese)

[5]Fisher,F.M.(1966),TheIdentificationProbleminEconometrics.NewYork:McGraw-HillBookCompany

[6]Gunning,J.WandKeyser,M.(1993),AppliedGeneralEquilibriumModelsForPolicyAnalysis.HandbookofDevelopmentEconomics

[7]Jorgenson,Dale.W.andGriliches,Z.(1995),TheExplanationofProductivityChange.TheMITPress

篇(3)

根据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国家粮食局调控司与2004年提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认为粮食安全从本质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满足粮食需求的能力,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状况有密切的联系。这一概念与世界粮农组织(FAO)定义的粮食安全稍有不同,但更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据此,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生产、进口和储备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机制和途径。本文将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对策。

一、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总量安全,人均占有量达到国际安全标准。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自2003年来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突破5亿吨,2011年达到5.7亿吨,2012年为58957万吨,除大豆外,其他种类粮食自给率均高于95%的安全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一个国家人均粮食年占有量400公斤定为粮食安全的标准,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2010年达到409公斤,2011为425公斤,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

数量安全但质量不高。无论是米面油等直接消费的粮食产品,还是肉蛋奶等经转化后的间接消费的粮食产品,近年来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比较典型的如2013年5月的“毒大米”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2009年轰动全国的“三鹿”事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使得土地、水源等受到污染,粮食质量受到影响;二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粮食中残留过多有害物质;三是由于监管不力,使粮食在储存、加工、销售环节被污染,最终导致问题食品流向民众的餐桌。

二、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一国的粮食总产量取决于耕地数量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其中耕地数量是保证粮食生产最基本的因素。

耕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在一国范围之内是有限的。耕地总量的减少是对粮食安全最大的威胁。数据显示,1997~2007年,中国平均每年减少的耕地面积高达1132万亩。中国的耕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2010和2020年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这是中国耕地保护的“红线”,也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证。2012年12月,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耕地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耕地保护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人口增加,城市化的发展,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生态退耕使耕地数量减少;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耕地抛荒严重。

提高单产受多种因素制约。耕地质量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单产还受到复种指数、化肥使用量、农业科技贡献率、水利设施、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农科院屈宝香等(2009)对影响中国粮食增产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提高单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提高单产最直接的方法。有研究认为,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理论值可达198%,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是,复种指数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片面提高复种指数会透支土地肥力,使耕地质量快速下降,还会导致化肥的过多使用,对粮食生产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大部分的粮食主产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农业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基础配套设施严重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下。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繁,这些因素都极大限制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人口增加的刚性。粮食的需求量取决于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都是刚性增加的。虽然近十年来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57%,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到100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人口高峰将出现在2032年左右,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4.7亿人左右。

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提高。人均消费量包括人均口粮消费量及饲料粮、工业非食品加工粮等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直接消费粮食的数量停止增长或者开始减少,但是肉蛋奶等畜产品消费急剧增加,畜牧业生产所需的粮食需求爆发性增长。一般来说,猪肉的粮食转化率为1:4,鸡肉的转化率为1:2,牛羊肉的转化率为1:7。以2009年13.35亿人口为基数,如果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肉类消费,粮食消费会增加52.8亿公斤,相当于2010年新增粮食产量的34%。据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2000)计算,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人均粮食需求量达483公斤。亚洲发达经济体如日本、新加坡等在人均GNP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粮食需求量达到550公斤左右。虽然我国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国际安全标准400公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需求量会长期保持增加趋势。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末总人口134091万人为基数,当人均粮食需求达到483公斤时,全年粮食总需求量为64766万吨,相当于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的基础上增产9.9%(5809万吨)。人均粮食需求量达到550公斤时,全年粮食总需求量为73750万吨,相当于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增产25.1%(14793万吨)。

三、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判断是谨慎乐观的。目前中国的粮食供需平衡是一种脆弱平衡,随着人口和人均需求量的刚性增加,这种脆弱平衡必将会被打破。粮食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上的粮食贸易。要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只能不遗余力地提高粮食产量。以保护耕地为基础,提高单产为目标,确保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加强对抛荒地、闲置地的管理和利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化对土地的占用等多种因素,人地矛盾尖锐的情况只会愈演愈烈,耕地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复种指数,控制化肥和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耕地质量。有研究显示,全国农田只有49.6%实现了有效灌溉。如果能够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灌溉问题,粮食产量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全国耕地有2/3为中低产田,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特别是对良种研究推广,新型耕作模式及灌溉技术等能直接提高粮食产量、节约能源的研究。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建立有效的农业利益补偿机制,增大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转移支付,研究对部分人群征收粮食消费税的可行性。2011年,中央财政全面取消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此举大大减轻了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负担,促进了粮食安全。2005年两会期间就有专家提出开征粮食消费税的建议。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中,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再次提出,我国应该探索建立“粮食消费税”,将征收来的税金用于支付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建设。有学者认为,粮食消费的最大群体恰恰是中低收入群体,高收入人群的粮食消费非常有限,因此在全国范围开征粮食消费税,会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负担,实际上是“劫贫济富”。粮食消费税的征收是否有可行性,税基和税率如何确定,征税对象的范围如何划分,怎样才能真正起到补贴粮食主产区农业建设、促进粮食安全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大才.粮食安全的模型、类型与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2]余振国,胡小平.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3).

[3]王国敏,卢婷婷.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复杂矛盾[J].社会科学研究,2011,(5).

[4]张全红.我国粮食总量安全现状分析与政策启示[J].农村经济,2011,(8).

[5]高淑桃,任福全,王晓.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理论探索,2010,(4).

[6]曾靖,姜学勤.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2,(3).

[7]王兆华,褚庆全,王宏广.粮食安全视域下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再认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

[8]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9]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4,(09).

[10]居占杰.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1]金姝兰,侯立春,徐磊.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与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农学通报,2011,(17).

[12]李英,陈立华.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1,(12).

[13]王雅鹏,王薇薇,吴娟.我国粮食安全的热点问题辨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

篇(4)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粮食物流指为满足粮食客户需求,采用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以粮食为内核的原粮、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粮食产地到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全过程流动管理。粮食物流作用在于能立竿见影地降低粮食经营者的边际成本与增加边际收益,从而拉动粮食经营者总利润迅速增长。

一、粮食物流问题

(1)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粮食生产总量不稳定,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在于:第一,一则耕地惊人的速度在减少,意味着粮食生产无法通过扩增耕地面积来实现粗放型增长,二则当前粮食生产技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决定着粮食生产技术系数不变,从而导致粮食集约化生产引起的总量增长乏力,因此,技术与耕地现状难以支撑粮食高产量形成。第二,粮食生产者的收益偏低扭曲生产激励。虽然,当前粮食价格理性回归到市场较高价位,但是由于生产成本近年来一路攀升,使粮农纯利润仍然较低,诚然,目前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在一定程度缓解了粮农生产成本的压力,但是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刚性上涨,必然对粮农产生不努力生产的负面激励,从而引发粮食生产萎缩。第三,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无力支撑粮食产量稳定与增长。以水利设施为例,我国水域分布特点是缺水地区往往是粮食主产区,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粮食集中消费地区,因此,粮食主产区的水利设施的优劣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然而,大部分设施多年来由于年久失修,基本上失去灌溉农田的功能,从根本上制约粮食产量的稳定与增长。

(2)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一则流通成本偏高,当前此项成本高于国外同行10%以上 [1],仅储藏保管费用年均就高达100亿元。二则流通环节中浪费严重,年均总计损耗总量高达568亿公斤,平均损耗为总产量的12―15%。三则,粮食物流在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不足,结构性非均衡建设问题彰显。以储存设施数据为例,储存设施是粮食物流业设施与设备建设的主体,当前房式仓库占43.8%,土圆仓库占15.3%,简易仓库占2.8%,露天存放占40%[2],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一组数据在直接佐证粮食储存设施总体建设不足的同时,也印证了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的不足。虽然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于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但是资金主要投向骨干粮食物流企业,带动其现代化储运基础设施与设备建的演生,然而,对于其他一般粮食物流企业来说,简陋传统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仍然是“山河未改,面貌依旧”,尤其是在粮食物流初端,即农村的基础设施与设备更是异常缺失,从而在结构上形成良莠不齐的建设格局。五则公共品成为瓶颈性约束强,主要体现在公路、铁路及信息网络等公共品对粮食物流作业效率的制约。从全国情况来看,南方高速公路与国道建设好于北方,而铁路建设的优势则体现在北方,这就意味着南方粮食流通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而北方主要依赖于铁路运输,南北地区都不能同时实现铁路与公路的运输,从而制约粮食流通效率大幅度增长。

(3)加工环节中存在问题。加工环节基本功能是增加粮食产品附加值,扩增粮食经济利润空间。目前粮食加工环节主要体现在分捡、包装、原粮脱壳以及在配送中所进行的简单加工,此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为以下四类:一是加工人员机会主义观念严重,频繁引发粮食以次充好的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例如,霉粮、陈化粮渗进优质粮食的事件屡见不鲜;二是加工业总体而言仍然沿用传统粗放型经营方式,只有零星的大加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约化经营,因此,粮食加工业整体作业环节科技含量偏低,尤其是信息技术严重缺失,导致粮食附加值增长不但总量不高,而且增长乏力;三是加工损耗偏高,例如,加工损耗年均高达20.6亿公斤;四是加工环节没有改变粮食初级原材料的属性,无力促成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成。

(4)粮食物流节点上存在的问题。物流节点是指物流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对周围联系的密切程度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点,主要包括物流集聚区、物流基地、综合物流中心、综合物流配送节点、专业物流节点,目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指各类节点一则总体上建设不足,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网络一体化格局;二则各地区建设规模不同,规模大者粮食流通能力过剩,规模小者流通能力不足,因此存在相互协调配合的硬;三则降低流通成本作用于不明显,目前发生在流通费用已占粮食销售价格的30%―35%。

二、对策探析

(1)增加投入,稳定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的主要风险有二,一是自然风险,二是市场风险,而这两类风险的弱化都要依赖于资金的投入,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基础异常薄弱的农情,应该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对于投入来源而言,目前至少应该包含三条主渠道:一是政府财政投入,二是社会资本流入,三则农民自已投入,而且,社会资本流入应该成为未来投入主流,因为受资本逐利天性趋使,社会资本能使粮食生产效率达到最优,同时也是为政府财政减负的有效对策和粮食生产获得充足资金的保证,因此,培育与打造社会资本成为粮食生产流入主体地位是“一石多鸟之举”。

(2)提高粮食物流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加公共品供给。粮食物流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改物流业的生产函数,意味着食物流产业朝着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各环节作业的模式生产与固化经营,最终引起总收益由线性增长偏向于指数增长,在提高物流业整体利润的同时也带动了粮食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然而,食物流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只是使上述分析理论结果成为可能,它的实现还要依托于公共品的供给水平,例如,公路、铁路、水路及信息网络建设等都是粮食物流产业的资本品发挥潜能的硬性约束条件。鉴于当前上面述及的公共品供给不足现状,政府应该加大公共品供给,为粮食物流乃至整个物流业铺垫良性发展条件。

(3)矫正加工厂商不良观念,实现粮食加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粮食加工厂商不良观念不但直接抑制粮食物流整体信誉的建立与维系,也制约粮食加工业的长足发展,尤其是个别厂商投机行为是其它厂商获得负外部性收益的根源,因此,加工行业应该矫正厂商的不良观念,规避由于个别厂商观念而带给整个行业的利益损失。矫正加工厂商不良观念的对策,固然可以选择教育、处罚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对策,厂商产生不良观念的成因在于他们想获得更多的边际收益,如果能找到经济方法来诱发厂商主动地放弃不良观念,那么,此结症便可以得到根治。本文认为此种方法在于粮食加工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取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不利于加工业边际收益大幅度跃升,也不利于行业整体利润蛋糕的作大。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直接拉动边际收益的增加,而且增长方式转变所引起的收益增量额将大于投机所带来的增量值,显然,这对于粮食加工业具有强劲的吸引力,由此牵引着厂商主动放弃不良观念。

(4)按一体化要求强化粮食物流节点的整体建设。第一,粮食物流节点要按全国粮食物流网络布局来首先确定节点功能,其次构化作业辐射半径,在此基础上确定节点的建设规模;第二,排除省际之间的保护主义制度,尤其是要防止相互掣肘问题的演生,按上下游内部关系区化粮食物流作业领域,相互建立起纽带关联;第三,按一体化要求来规划区域具体的二级、三级等细化节点;第四,各类各级节点建设虽然应该按照先重点后次要的原则进行非均衡建设,但是这种非均衡程度要保持在一定合理范围之内,短期内实现整体建水平设稳步攀升。

作者单位:尹义坤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胡胜德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2]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01)[2013-03-11]..

[3] 2012年山西省粮食外购情况点评分析[EB/OL].(2013-04-20)..

篇(6)

为了加快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提升粮食经济运行质量,国家启动了粮食物流园区建设,并已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规划建设了数十个项目。由于粮食物流园区投资大(一般投资在5亿至20亿元人民币)、项目构成复杂和建设周期长,导致项目投资易超出概算,即建设行业的“三超”现象。本文结合上海某大型粮食物流园区(以下简称“A园区”)概算的调整,分析导致超概算的原因,并提出调整概算原则和调整的主要内容,从而对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1超概算原因分析

1.1人工、材料及设备市场价格的变化

由于近几年国家发改委价格指数为零,编制概算都不计价差预备费。概算从编制年到项目实施阶段要经过一定的年限,这期间建筑材料、燃料、钢材等价格都会发生一定变动。如就“A园区”而言,初步设计概算依据2004年7月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编制,施工高峰期为2007年,此期间人工、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1.2建筑规模、标准和内容变化

工程建设单位为了提高建设标准以及应对工程建设内容的变更,追加投资,增加赔偿和征地数量,有的甚至刻意超前设计,追求大而全、高标准和高档次,从而超过概算。

如“A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超出批准范围而建设的项目有:输油管架及基础、大米加工区缓冲仓、综合服务楼、长江码头疏浚工程、打包车间、散粕筒仓及提升塔等。扩大建设规模的有:精炼车间的建筑面积从2664m2调整到4639m2,浸出车间从2760m2调整到3251m2,粕库从2304m2调整到10177m2,小包装成品库从3888m2调整到16632m2等。

1.3设计深度不够,随施工不断变动

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将项目投入使用,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和经济规律办事,任意简化和减少基本建设程序和环节,压缩设计时间,弱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边设计、边施工,造成投资决策失误,设计深度不够和设计更改频繁,致使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出入较大,工程造价无法得到控制。

1.4施工合同简单,建设管理不力

由于建筑行业项目建设周期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干扰因素,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相互扯皮,钻空子增加造价,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合同过于简单,对施工期风险和各种变更增加的费用没明确的约束力。另外,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如不熟悉相关业务,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时,对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和依据没有充分考虑,造成实际建设费用超过概算。

1.5造价控制环节脱节

目前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部门都采取分段式的管理方法,与之相应的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也是分段编制的。设计单位一般负责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算一般都不参与,造成投资控制的脱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更新,价格不断变化,定额调整滞后,对工程造价的约束力降低,预算和结算差距不断增大,如果设计单位缺乏信息反馈,不了解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做不到评价前阶段造价的控制,更无法进行事后分析。

2概算调整的原则与依据

2.1调整原则

调整概算是一项难度大、政策性强的工作。它既不同于初步设计概算又不同于施工图预算,调概关键在于“调整”二字,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调整概算增加概算投资,不但要有增加投资额,而且要有详细的原因分析说明,实际上是为增加投资提供依据。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图包括施工现场设计变更,与初步设计进行比较,既有量的变化又有价的变化,同时调整政策性和非政策性两方面发生的费用。在调整过程中应以原编制概算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发生、现行政策及物价水平,编制出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概算调整文件。编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符合现行政策、法规文件要求,符合建设过程实际物价情况与目前物价水平;②纵观全局,全面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③符合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情况;④全面考虑、统筹协调原概算中子项的已建、在建、待建内容,已定增加子项的已建、在建、待建内容,为整体功能发挥及提升功能需要拟再增加的子项及专业内容。

2.2概算调整依据

概算本质上是对建设成本的预测,是项目法人(业主)用于控制建设成本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概算调整的依据如下:

①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强制性标准;②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③单位估价表及经授权部门批准的补充定额单价;④材料价格;⑤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⑥其他有关的计价取费规定。

“A园区”在进行调概时主要依据有:调概委托书;沪建建规[2005]283号文“关于A园区(库区生产设施)初步设计的批复;沪建交[2006]93号文“关于A园区初步设计的批复”;中标书、合同书、预算书等有关资料;《上海市建筑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2000)、《上海市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0)、设备厂商产品询价及类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2004.7-2009.3)。

3概算调整的范围及内容

3.1概算调整范围

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经批准后,就成为国家对该项目的投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予调整,但调整概算在工程建设中常有发生。在进行概算调整时首先明确调整的范围:

①初步设计批复概算投资范围内项目,简称批复项目。②初步设计批复内项目,但由于受投资所限列为缓建,简称缓建项目。③初步设计批复项目之外增加的项目,简称增建项目。该部分项目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随着设计的深入及细化,为使项目更加完善与功能提升而增加的、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本项目经济效益而配套增建的子项及专业内容。

3.2概算调整内容

调整内容包括:工程费用(含建筑工程、工艺设备及安装、电气设备及安装)、其它费用、配套费用和独立工程费等。

3.3概算调整的计算方法

工程项目进行概算调整时根据项目的进程和分类确定计算方法,依次如下:

①已决算或已完成施工的项目,按决算价或结算价;②已签合同或已施工但尚未完成的项目,按合同价、变更及签证计价计取,同时考虑涨价因素。③尚未施工或刚开始施工的项目,按初步设计概算、调整后(现在的)规模和目前材料及设备价格(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2009年3月)计算。④尚未实施的子项,按目前建筑材料及设备市场价格(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2009年3月)套定额计算。⑤工程建设其他费,其中:调整后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文件计取;调整后的设计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取;调整后的监理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取;其余已发生的按实际计入,尚未发生的暂按原批复概算费率计取。⑥工程预备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其中:尚未完成结算的子项按5%计取;已完成结算的子项按3%计取。⑦工程建设配套费用,已发生的按实际计入,尚未发生的暂按原批复概算费率计取。

4结语

粮食物流园区通过概算控制可以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提高投资效益,避免浪费现象发生,避免造成宏观上基建规模的失真,有助于国家经济良性运行;同时能够使很多施工企业、制造企业的承包款、售货款及时落帐,避免三角债现象,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

参考文献:

篇(7)

一、威海市现阶段粮食补贴现状

威海市自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缓解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威海市有关部门将于2010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农民每种一亩小麦,可获得83.15元财政补贴,其中,粮食直补15元,农资综合直补68.15元。另外,对小麦种植面积在100亩(含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再给予10元的奖励。

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持续实行,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威海市近38.24万户种粮农民种植小麦112万亩,共可获得补贴资金9326万元,市财政于3月初已将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各市区。各市区财政部门将于3月底前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一次性兑付给种粮农民。

其中,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下,今年文登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近4000亩,总面积达到41万亩。据介绍,今年文登粮食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葛家、高村、泽头等基层粮管所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协调质监部门对收粮的所有秤磅进行了重新校验。文登市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了3分钱,国标三等白麦由每市斤0.87元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在粮食部门的督导下,各购销企业通过自筹、贷款和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等方式,目前共筹措收购资金6000多万元,以保证夏粮征购资金及时全额兑付给售粮农民。农发行文登支行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

二、威海市粮食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威海市粮食直补政策已实施了6年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市粮食直补在补贴方式、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粮食直补效应难以发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1.政策变动频繁,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政策一年一变,政策缺乏衔接。甚至一年多变。一年内政策分批分季落实,不便于乡村统一布置工作。就负担卡填开来讲,极不方便,面对不断变动的政策,威海市地方基层无所适从,不易准确把握政策,执行起来就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政策缺乏衔接,制度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门分散,缺乏衔接。在一年内发放到同一农户的各类补贴,财政部门内负责执行的就有几个科室,这些科室往往不是协调一致行动,给基层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二是收支并存,缺乏衔接。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而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涉农收费,比如水费。一些地方基层因继续向农民收取水费,而将应发给农民的补贴存折留扣在手,使得补贴落实大打折扣。其实在加大支农支出的情况下,这些落后的收费项目完全应当取消,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真正对农民实行“零负担”。三是制度组合,缺乏衔接。其一,补贴目标定位过高,当其他制度是处理同一目标的主要地位时,粮食补贴政策就应当着眼于简化和完善操作方面,这是当前补贴政策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其二,现行制度环境也在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同时也影响了补贴的监督效果。

2.按承包耕地面积和现行标准补贴,不能刺激农民多种粮

威海市实行的粮食直补方式主要是按农民承包耕地的面积进行补贴。这种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甚至不管是否耕种就直接补贴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粮食直补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是“按亩分钱”,致使部分农民群众误解为按人头发放补贴,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不利于鼓励种粮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当前粮食直补绝对数额较小,每亩补贴才13.5元,占粮食价格的比重极小,起不到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农民群众普遍反映补贴标准低,有的说:“一亩田补十几元,还抵不上化肥涨价的钱。”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一些农民弃粮种经济作物。

3.农业生产资料费用呈上升趋势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支出增加

自2008年上半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带动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攀高,加重了种粮农民的负担。据对山东省各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表明,2006-2008年,威海市农业生产成本年均分别上升了24.0%和10.8%,其中2008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4%和37.0%。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原因是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资费用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

4.农业补贴额度过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目前财力有限,威海市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额度太低,远低于粮价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目前农业补贴发放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补贴资金没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农民补贴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发放,每户补贴额度多为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相对于农机具的价格微乎其微,所以许多农民把补贴款只作为一笔意外之财,很少真正用于发展生产,影响了现土地耕种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补贴的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1.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整补贴结构,完善补贴种类

威海市应在国家财力的允许下,继续逐年增加农业补贴数额,改进补贴方式。进一步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和导向,逐年加大对综合性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增加农机补贴数额,改变农机补贴方式。通过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使农民购机补贴的覆盖面逐年扩大,最终使这一政策覆盖到每户农民。还可新增如农民转岗,创业技术、技能培训等增强“三农”软实力方面补贴等。

2.完善补贴发放方法,提高效率,加强监督

完善直补资金的发放办法,加强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建议财政、农业等重要部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告示制度。乡镇财政部门不仅应该在补贴发放前对补贴发放范围、发放办法进行公示,还要将补贴项目、金额和存入时间公示。通过发放通知书或明白卡等方式及时告知农户,便于互相监督,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升级“一折通”计算机管理软件。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项目多、涉及面广,将目前所有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纳入软件系统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

3.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继续执行政策宣传单、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一册通发放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农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封闭运行。二是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示制度。健全政策公示、数据公开和网上查询制度。三是在简化对农民直接补贴项目的情况下,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控制程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搞好培训辅导和调查研究,善做政策探索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勇做改革先行者。

此外,除完善补贴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外,还需要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具体实施监督时,政府各部门可以统一行动,各部门发挥各自监督优势,各负其责,这样可以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把粮食补贴这项民心工程办成顺民心、合民意的工程。

4.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农业生产规模优势

惠农政策应综合运用。农业补贴政策应考虑与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和农资最高限价等政策相协调利用,综合分析他们之间的的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建立弹性联动模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在粮食价格和农业成本经常变动的情况下,补贴政策能快速调整,发挥积极作用。从发展来看,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不可避免的。农业补贴政策导向上应顺应这种转变。配合土地经营权流转,明确补贴资金是发给最终的耕种人的,减少补贴发放过程中的矛盾。农业补贴政策应对种粮大户给予倾斜和照顾,对达到一定规模种粮大户按实际面积给与补贴、农民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应给与补贴。补贴政策使耕地多的农户收益较多,耕地少的农户受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考虑到要建立“和谐社会”,建议农业补贴政策也应适当考虑耕地少的小农户,尤其是耕地少的贫困小农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穆月英: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的思考 理论探讨 2010年第1期

篇(8)

一、威海市现阶段粮食补贴现状

威海市自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缓解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威海市有关部门将于2010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农民每种一亩小麦,可获得83.15元财政补贴,其中,粮食直补15元,农资综合直补68.15元。另外,对小麦种植面积在100亩(含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再给予10元的奖励。

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持续实行,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威海市近38.24万户种粮农民种植小麦112万亩,共可获得补贴资金9326万元,市财政于3月初已将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各市区。各市区财政部门将于3月底前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一次性兑付给种粮农民。

其中,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下,今年文登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近4000亩,总面积达到41万亩。据介绍,今年文登粮食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葛家、高村、泽头等基层粮管所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协调质监部门对收粮的所有秤磅进行了重新校验。文登市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了3分钱,国标三等白麦由每市斤0.87元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在粮食部门的督导下,各购销企业通过自筹、贷款和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等方式,目前共筹措收购资金6000多万元,以保证夏粮征购资金及时全额兑付给售粮农民。农发行文登支行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

二、威海市粮食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威海市粮食直补政策已实施了6年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市粮食直补在补贴方式、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粮食直补效应难以发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1.政策变动频繁,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政策一年一变,政策缺乏衔接。甚至一年多变。一年内政策分批分季落实,不便于乡村统一布置工作。就负担卡填开来讲,极不方便,面对不断变动的政策,威海市地方基层无所适从,不易准确把握政策,执行起来就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政策缺乏衔接,制度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门分散,缺乏衔接。在一年内发放到同一农户的各类补贴,财政部门内负责执行的就有几个科室,这些科室往往不是协调一致行动,给基层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二是收支并存,缺乏衔接。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而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涉农收费,比如水费。一些地方基层因继续向农民收取水费,而将应发给农民的补贴存折留扣在手,使得补贴落实大打折扣。其实在加大支农支出的情况下,这些落后的收费项目完全应当取消,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真正对农民实行“零负担”。三是制度组合,缺乏衔接。其一,补贴目标定位过高,当其他制度是处理同一目标的主要地位时,粮食补贴政策就应当着眼于简化和完善操作方面,这是当前补贴政策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其二,现行制度环境也在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同时也影响了补贴的监督效果。

2.按承包耕地面积和现行标准补贴,不能刺激农民多种粮

威海市实行的粮食直补方式主要是按农民承包耕地的面积进行补贴。这种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甚至不管是否耕种就直接补贴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粮食直补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是“按亩分钱”,致使部分农民群众误解为按人头发放补贴,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不利于鼓励种粮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当前粮食直补绝对数额较小,每亩补贴才13.5元,占粮食价格的比重极小,起不到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农民群众普遍反映补贴标准低,有的说:“一亩田补十几元,还抵不上化肥涨价的钱。”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一些农民弃粮种经济作物。

3.农业生产资料费用呈上升趋势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支出增加

自2008年上半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带动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攀高,加重了种粮农民的负担。据对山东省各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表明,2006-2008年,威海市农业生产成本年均分别上升了24.0%和10.8%,其中2008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4%和37.0%。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原因是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资费用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

4.农业补贴额度过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目前财力有限,威海市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额度太低,远低于粮价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目前农业补贴发放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补贴资金没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农民补贴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发放,每户补贴额度多为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相对于农机具的价格微乎其微,所以许多农民把补贴款只作为一笔意外之财,很少真正用于发展生产,影响了现土地耕种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补贴的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1.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整补贴结构,完善补贴种类

威海市应在国家财力的允许下,继续逐年增加农业补贴数额,改进补贴方式。进一步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和导向,逐年加大对综合性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增加农机补贴数额,改变农机补贴方式。通过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使农民购机补贴的覆盖面逐年扩大,最终使这一政策覆盖到每户农民。还可新增如农民转岗,创业技术、技能培训等增强“三农”软实力方面补贴等。

2.完善补贴发放方法,提高效率,加强监督

完善直补资金的发放办法,加强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建议财政、农业等重要部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告示制度。乡镇财政部门不仅应该在补贴发放前对补贴发放范围、发放办法进行公示,还要将补贴项目、金额和存入时间公示。通过发放通知书或明白卡等方式及时告知农户,便于互相监督,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升级“一折通”计算机管理软件。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项目多、涉及面广,将目前所有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纳入软件系统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

3.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继续执行政策宣传单、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一册通发放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农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封闭运行。二是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示制度。健全政策公示、数据公开和网上查询制度。三是在简化对农民直接补贴项目的情况下,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控制程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搞好培训辅导和调查研究,善做政策探索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勇做改革先行者。

此外,除完善补贴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外,还需要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具体实施监督时,政府各部门可以统一行动,各部门发挥各自监督优势,各负其责,这样可以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把粮食补贴这项民心工程办成顺民心、合民意的工程。

4.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农业生产规模优势

惠农政策应综合运用。农业补贴政策应考虑与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和农资最高限价等政策相协调利用,综合分析他们之间的的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建立弹性联动模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在粮食价格和农业成本经常变动的情况下,补贴政策能快速调整,发挥积极作用。从发展来看,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不可避免的。农业补贴政策导向上应顺应这种转变。配合土地经营权流转,明确补贴资金是发给最终的耕种人的,减少补贴发放过程中的矛盾。农业补贴政策应对种粮大户给予倾斜和照顾,对达到一定规模种粮大户按实际面积给与补贴、农民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应给与补贴。补贴政策使耕地多的农户收益较多,耕地少的农户受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考虑到要建立“和谐社会”,建议农业补贴政策也应适当考虑耕地少的小农户,尤其是耕地少的贫困小农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穆月英: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的思考 理论探讨 2010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西南地区 粮食安全 影响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粮食是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根基,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但由于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开始,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总量基本平衡、丰年还有结余,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很容易被忽略。但中国是一个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的国家,同时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研究如何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对本国以及国际都有深远意义。此次我们采取两种调研方式:团队、个人。历时一个月。经过统计、整理、分析得到大量有关粮食安全方面的数据信息,从中归纳出了有关威胁粮食安全西南地区存在的各种因素,为解决和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二、 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生产情况

西南地区地形气候差异较大,因此不同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种类不同。我们重点调查了四川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四川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薯类、玉米、高粱、大豆等。据相关数据,近几年西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图2—1为四川省近五年粮食种植面积情况。由图表显示从2009年农业经济恢复增长以后,2010、2011又呈现下降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为200万公顷,占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的30—40%,稻谷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是四川最高产的作物。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1800万亩,占20—30%,总产60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西南地区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则大幅度上升,据团队小组成员自行调研反馈的信息,四川很多地区都引入了特色农业。

三、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务农劳动力状况及其影响

劳动力作为最基础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重点调研了岳池县大石乡游家沟村。全村226户,总人口851人,此次总共调查访问了105人。调研结果显示主要务农劳动力出现有以下情况:一、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游家沟村外出打工人数达4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7.24%,每逢春种秋收季节都会出现严重的“农工荒”。二、农村劳动力劳动能力弱。主要劳动力年龄分布为70—60岁占45.6%,50—40岁占36.2%,40—30岁占16.1%,30—20岁占2.1%。三、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由于不懂科学文化知识,当遇到病虫害或其它自然灾害时,无法及时找到处理措施,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二)自然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影响显著,特别在西南地区。由于西南地区自然灾害抵御系统的不完善,更多的地区甚至没有抗自然灾害系统建设,从而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供给的安全性。

图3—1为四川省5月部分地区自然灾害情况及影响。据民政部公布中国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336.1万人次受灾,465人死亡,9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因此自然灾害不论是旱灾还是洪灾,都对粮食安全构成了直接挑战。

四川省2012年5月自然灾害情况及影响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其影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大规模的调研数据显示,西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较差。据在大石乡游家沟村的调研分析发现其村基本上没有水利设施,因而在洪涝灾害时期,农民毫无办法,依然“听天由命”。同时当地交通极不方便,全村耕地661亩,公路总长仅为1.76公里。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大量的农作物无法运输出去,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

(四)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政策及其影响

政府在农业上的正确合理的政策引导,对本地的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四川省遂宁市东新乡水源不足,平地少而山地多,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当地乡政府于1996年向成都龙泉驿引进水蜜桃,大规模种植,因地制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96年以前的年人均收入几百到如今的一万左右,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很多地区,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入新的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同时在农民遇到一些自然灾害时,政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游家沟村调研时,当地农民给我们估算了他们种地的成本(当地主要种植水稻):首先是机械耕地30元/亩,种子费用为200—300元/亩,化肥费用100—200元/亩,农药费用约为150—250元/亩,收割35元/亩。当地水稻常年亩产量500—600千克,售价1000元左右。在人工劳动力成本不算的情况下每亩收入只有100—200元/亩左右。因此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无利润而言。

四、西南地区粮食的交易情况

稳定的粮价将使国内国外的米业市场的正常供应,对维护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走访了当地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和当地地方粮食收购站后了解到,农民有两种处理新粮的方式:一,将粮食储存起来,价高出售。二,直接将新粮出售。在粮食购买方面,城镇人口多愿在超市直接购买,而农民则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图4—1为四川省2012年上半年主要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价格有一定的波动幅度,但今年粮食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对国家的粮食收购价格不满意,抑制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经济作物产量的下降和交易市场的炒作,导致价格偏高,使得人们的购买力相对下降,降低了经济作物的流通性。

五、西南地区国家粮食的储备情况和调控方式

中储粮以“国家队”姿态介入国内粮食市场,作为中央批准立项的市场调控项目,并配备相应的运输配送和批发市场等平台,对维护农民利益,维护市场稳定,服务调控能力有着巨大作用。据岳池县国家粮油储备局负责人介绍,其主要储备粮食为小麦和水稻。同时四川粮食产量较低,粮食储备来源多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和东北三省。该负责人强调国家粮食储备关系国家稳定,因而储备相当严格。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入库储存的粮食有严格的标准,图5—1为其中一个粮仓的储备登记情况。在储存方面要求也很严格,通过电脑掌控粮食的温度、湿度以及病虫霉变等情况。

5—1中央储备粮专卡

六、解决西南地区影响粮食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四川近六成的耕地集中在山丘,人均耕地不足0.7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占全国2%的耕地却要养活占全国人民8%的人口。四川耕地承载的压力大,基础设施又比较落后,粮食生产任务特别艰巨。针对此次粮食安全调研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应根据西南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入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作物

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深入研究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引入适合其生长的农作物。要学习国家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的生产模式,并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同时加大农业体制的改革,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尽快构建比较完善的骨干水源工程体系。根据西南5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尽快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小水库、打井工程的骨干水源工程。同时在山地修建大量的储水池及相关的渠道,预防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进程。

(三)培养创新人才、引进高科技技术

篇(10)

中图分类号:F326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来年间,包括“十一五”与“十二五”阶段,农业与农村从自身的角度发展形势总体较好。至2013年,粮食总产量实现了连续10年增长,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10年快速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不错,有三大标志: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二是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发展情况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情况主要看三大标志,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情况,二是农民收入情况,三是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情况。

(一)农产品供给情况

从农产品供给角度来说,2003年以后十来年间,特别近几年,连续大丰收。2012年粮食总量达到了11171亿斤,即5.9亿吨,按我国人口2012年13.5亿计算,人均占有粮食430公斤,全世界2012年人口总量是70~71亿,2012年全世界粮食总量35亿吨,人均占有量330公斤。中国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人均水平100公斤。有些媒体报道,中国以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成就很大。2013年畜类 (猪、牛、羊肉等肉类)总产值8384万吨,人均60公斤,而全世界的人均占有量为40~45公斤,我国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15公斤;2012年水产品总量为5906万吨,人均43公斤,全世界人均占有量为20~25公斤,我国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占有量10公斤。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有较大差距。美国约有3.1亿人口,常年粮食总量为3.5~4亿吨,人均粮食1200公斤,我国的人均占有量只占美国的1/3;美国畜类人均占有量80~120公斤,是我国1倍以上。

(二)农民收入情况

2010、2011、2012近三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扣除物价因素后,连续超过城市居民。2012年,农民收入增长率为10.7%,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为9.6%,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高1.1%;2011年,农民收入增长率为11.4%,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为8.4%,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高3%。2010年,农民收入增长10.8%,城市居民增长7.8%,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高3.1%。城乡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1:3.33缩小至2012年的1:3.1。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城市居民,但3年超越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小。以上数据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仍较低。且从更长的时间段来说,农民收入长年增长缓慢。

(三)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情况

农村的民生事业发展健康、可持续,成效显著。农村的民生事业用十个字概括,即“水、电、路、气(能源、沼气)、房、教、科、文、卫、保”。前五个字反映的是农村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后五个字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标准。近年来,这十个方面的发展,显著地领先于国民经济其他事业的发展。例如,2006年始,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生书本费,对学生进行补贴,还原了真正的“义务”原则;2003年以后,对农村地区实施合作医疗救治制度,由老百姓自行解决医疗问题逐步过渡到政府解决。2003年开始从农村地区试点至2012年基本覆盖了全部农村地区、全体农民。农民缴纳一定的费用,可以获得政府的医疗救助。即农民每年缴纳40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缴纳200元作为医疗缴费共计240元,2013年缴费费用调高至300元,农民的缴纳标准不变,剩余由政府相应提高。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可达到农民纯收入的6~8倍,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927元,即农民住院后可获得4~5万元的报销款。2010年开始,政府普遍实施农村养老制度安排。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个月可以获得国家55元的养老补贴,一年可以获得660元补贴,由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政府养老过渡。还致力于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解决了3亿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二、农村农业经济形势发展对国民经济与全球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农村农业经济形势发展不仅对农村农业本身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农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农村农业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于“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意义重大。1978年至今,我国GDP增长率为9.8%,2008年以前从未担心过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但2008年以后,认为中国经济要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率的机会不多。2012年至今,GDP增长呈持续下滑状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于GDP是促高或促低的问题,也就是说,粮食与农产品的发展对于GDP的增长不做正贡献即做负贡献。2012年下半年,早稻、夏粮均持续增长(10年来我国粮食只增不减),对国民经济GDP增长的促进是正面的。粮食、包括禽肉、牛、羊肉,蔬菜、水果供给充裕,价格才不会大幅度涨或跌,CPI表现为在可控制范围之内。2011年为5.4%,2012年为2.6%,2013年为3.5%。农产品占CPI的1/3,2013年上半年GDP下降,对农业影响很大,体现在禽类产品价格一直走低。因此,农村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长远来看,调结构、防风险意义重大。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二)对全球农业的意义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好能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对全球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中国粮食总量5.9亿吨,全世界粮食总量23.5亿吨,中国的粮食正好是1/4,中国粮食总量稳定,全球粮食贸易才会稳定,才不会产生所谓的“中国粮食”。中国解决了自己的粮食问题,对于平抑世界粮食贸易中的粮食价格也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国粮食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举足轻重,如果大买家需求量大,价格就会走高。

三、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支撑

中国农村农业未来发展的问题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支撑。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前,先对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的概念进行区别。现代农业是一种产业形态,对应的是现代城市与现代工业。而农业现代化指的是一个过程,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过程。

(一)发展现代农业与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人类目前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社会,农业在全球的表现与科技、工业和其他领域一样,经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史,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本身也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尽管说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从“现代”这两个字的要求来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能说过去与现在的概念是一致的。过去的现代农业可能可以定义为“机械化与化学化”的结合,但今天以同样的指标来衡量发达国家的农业,显然内涵是不够的。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能发展到今天,现代农业在各个国家的表现也是迥然不同的。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禀赋条件不同,现代农业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已经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目标模式。这种目标模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现模式多种多样,但从最基本的内涵来概括,主要有以下三大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模式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地多人少,侧重用机械代替劳动力。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头号农业强国。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可贸易量的1/3粮食、1/3棉花、1/3大豆都由美国供给。美国农业是显著的资源密集型农业,美国总人口约为3.1亿人,耕地面积为24亿亩 (中国耕地为18亿亩)。美国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特别强调以机械代替劳动,特别强调劳动生产效率,即一个劳动力、一个家庭农场每年创造多少农产品,这是其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2.以日、韩为代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土地产出率的现代农业模式

日本、韩国地少人多,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土地产出率。日本、韩国虽然科技较为发达,但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构成了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另一个模版。农村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资源相对丰裕,但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特别强调土地的产出效率与土地的配置效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强调的是农产品的生产总量,而日本、韩国则强调的是一块地产出的农产品数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强调的是劳动生产效率,日本、韩国强调的是土地生产效率。日本、韩国平均耕种规模为2~3公顷,美国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是200公顷,处在二者之间的是欧洲国家,主要在30~50公顷之间。

3.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化与发展生物技术并重的现代农业模式

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农业模式,既注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注重发展生物技术。既强调美国、加拿大式的劳动生产效率,又强调日韩式的资源投入效率,劳动技术投入效率,是一种中间模式。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之外,取决于这三种模式最核心的因素是:资源的禀赋。

(二)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从资源角度尤其是农业资源角度来说,我国无法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国相比。例如,巴西以土地面积为标准,将家庭分为大农、中农、小农、微农,家庭土地面积10公顷为微农,政府将对其进行扶植。俄罗斯的耕地总量为世界第三,生命资源、水资源、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且人口较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量少是中国农业资源的主要特征。

1.目标要求多重化

中国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是多重化的,既要保证粮食的自身供给,保证增加收入,同时还要保证环境不受污染。美国、日本、韩国等的目标是单一的。如,美国只要保持粮食、棉花、大豆几个重要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即可,而日、韩保持大米100%能够自给,其他农产品依靠进口可解决问题。荷兰全世界花卉生产能力最好,只要保持花卉在全球的竞争力,其他可以通过欧洲内部协调可以解决问题。而中国无法与这些国家相同。一是13.5亿人靠农业提供农产品解决吃饭问题,二是数以亿计的农民需要通过农业来提高收入,三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做出正面贡献的同时,要讲究持续发展。

2.产业类型多样化

中国的现代农业从产业角度来看,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产业类型需要多样化,需要农、林、牧、渔产业以及更多样化的农产品。农业、林业、蓄牧业、渔业对我们这么大的国家,13.5亿这么多人口来说,哪种产业都不能少。而多样化的产品靠贫瘠的农业资源来生产,压力很大。

3.发展模式多元化

正因为中国的产品要求,产业要求与目标要求如此之大,在中国的资源环境状态之下,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美国是大规模农业,日本是精耕细作农业或者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中国由于各地有各自的要求,资源从总量上来说是稀缺的,而中国的地形、地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个方向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均农业资源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差距很大,但与日本、韩国相比,回旋的余地要大得多。决定了中国的农业发展是独一无二的,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中国东北地区与中国的东南地区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要体现为:东北规模化农业、江浙集约化农业、城市都市化农业等。

第一,东北地区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现代农业模式与美国模式没有本质区别,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东北农民的农地较大,买玉柴拖拉机器500~600马力,一次性投入200万元,一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次可完成耕地、播种、平地3000亩。

第二,江浙地区为代表的集约化农业。与此对应的广东、浙江、上海这些城市郊区的农业,包括沿海城市,注重土地产出率与农业资本投入。如广东养鱼采取的是集约化养鱼办法;从以色列、德国、荷兰引进过来的玻璃温室,一亩地投资几百万元十分普遍。当然,玻璃温室只能用来培育名贵的花,集池养鱼养的是名贵的鱼以保证效益。

五、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我国农产品供给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紧平衡状态对于买方来说是不利的。如何解决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安全问题?

(一)加强资源保护

中国的农业资源捉襟见肘,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资源的绝对减少不可避免,减少的速度能否缓解,减少的程度能否放慢?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占用了耕地,而且是好的耕地,离城市越近的耕地质量越好。资源分布不均匀,对于农业的约束较大。四川平原、江汉平原,包括上海苏南地区每亩地的产量远远高于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降雨量很充沛,但降下后没地面无土,有山地和丘陵,“有水没土”,土地都是1平方米/块,1亩地分布为27~28块,贵州多数是喀斯特地形地貌。甘肃、宁夏地区则是“有地无雨”。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耕地保护”的国策,18亿亩耕地作为红线,不可破坏,同时坚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

科技发展的流程是研发――转化――应用――新产品。第一环节是研发,“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袁隆平是世界粮食安全之父,他解决了数以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农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美国1亩地单产平均玉米700公斤,中国1亩地单产玉米380公斤。畜牧业差距更大,因为中国历来是以种子业优先的,畜牧业是经济发达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头奶牛在中国的产奶量4~5吨/年,发达国家平均8~10吨,我国一头母猪产仔量最多18头,丹麦一头母猪平均产仔25~30头/年;肉牛生产同体重140公斤,发达国家同体重300公斤,因此,科技支撑非常重要。技术研发出来以后需要转化,中国科研机制、人才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数量成为人才测评的主要标准,而不是以转化的生产率为标准。第三是推广问题,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证监业、保险业,最低工资是农业工作者,差异为4~5倍。第四,农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应该受到关注。

(三)完善扶持政策

农业扶持政策主要价格政策与补贴政策。价格政策方面,对农产品有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未能反映成本、供求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最低收购价在全球一体化与WTO的背景下,不能一味地高。如果价格过高,过分扶持,造成竞争不平等,会受到遏制。补贴亦然。但没有足够的价格政策与补贴,农民没有生产粮食的动力,一亩粮食年均收入500~600元,等于打工一个星期的收入。如果补贴跟进,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自然提高。如,河南、吉林、江西、安徽主要生产粮食,其他重点进行工业建设的地区,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保障这些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这样,粮食主产区的政府才有抓粮食建设的积极性。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钢材、水泥、铝等均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一方面资源短缺,一方面环境置换的代价太大。这与政府GDP考核机制密切相关,大多从事以生产为主,资源耗尽型的生产。多余的钢材、水泥可以用到农业中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国家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均给予扶持或者是高额补贴,如水稻田的划块,沟渠均是水泥砌出来的。现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包括苏南地区在内,农田水利建设除了大江大河以外,也将钢材水泥运用于田间建设中。中国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需要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是农村,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消费钢材水泥最好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箭双雕。认识到这个问题还不够,只有对政府GDP考核机制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的生产能力,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红宇.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张红宇,白天山,宋国兴,佐常升.国民经济成长中的中国农业[M] .新华出版社,1995.

上一篇: 国债期货交易策略 下一篇: 语文的教学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