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19: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教育心理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前言:现如今,国内的高等院校都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为教学理念,为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高校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关注。当前社会节奏发展飞快,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已经受到多元文化潮流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没有确立清楚,所以采取教育心理学才增加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也是属于心理学的一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学习和教授在教学环境中会发生的基本心理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这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老师和学生是组成教学心理学的人物。很多的古今的思想家对教育心理学都十分重视,认为成功离不开心灵的强大,而教育心理学会提升人类的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现如今试用在高等院校思政课,主要用来研究思政课上心理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在思政课教学中,使用教育心理学能够更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也能更好的知晓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得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使其能够更好的完善教学模式,妥善,准确的使用教育心理学,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就不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二、思政课中教育心理学实施的意义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民众的思想也逐渐开放起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势必会影响到高等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外来文化的由于其新奇性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教育机构要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不要任其发展,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和素质。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心理学的加入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教育工作在教学中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运用会发现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弥补自身教学结构的不足。在教学中要利用感觉、思想、记忆、想法的心理方面的知识,使得思政课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高校工作的教学思路。
教育心理学能够在教学中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应经成年,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教师在教师与生活中没有揣摩到学生的心理,非常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恶化,而教育心理学对于减少师生之间的代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整体,这就等于间接了解了学生的动向,增加了对于学生的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就有了很好的依据,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教育心理学如何运用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育心理学的加入会使其开展的更加顺利,但是如何运用使其加入到其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最关键的还是情感,做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不投入感情,做出来的成果也会离完美差一点,非常的缺少的创造性。这就表明要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的投入,使学生能够从情感上更加的热爱这一课程。还有就是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高校思政课在加入教育心理学后虽然会改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要在实践中不斷的改善完善优化,制作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流程。
其次,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在谈话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鼓励,不光是学习成绩方面,这样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换位思考,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增加教育工作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最后,针对学生的主动性也要参与到其中进来,学生要正面自己的问题,不要不接受有缺点的自己,也要欣赏自己的优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发言,展示自己的风采,通过发言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强自律能力,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要监督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宝贵的品质对其一生都会有帮助。
一、引言
在2008年首届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上,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最新的要求和标准:思想上要开放化;方法上要多样化;能力上要专业化;态度上要人性化。“四化”的提出,使得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的工作中的重要性显现的日益明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动机理论。任何人的举动都有一个原始的出发点,人们将这个出发点称之为“动机”。大学生的热情在高考结束后已经消失殆尽,在这个时候,如果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动机,就会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消极玩乐心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引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大学生建立最新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动机培养和成就动机培养是现今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经过对教育心理学案例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第二,迁移理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从学生生涯更好地过渡到社会实践生涯中,这个过程就是迁移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在这一迁移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就会在大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上起积极作用。
三、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代高校学管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教育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这些信息有时会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思考做事,且不计后果。所以现在的高校辅导员要在以前的方法上突破创新,做到审时度势、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2]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引导就显得无比重要。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高校辅导员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但可以让学生得到心理疏导,还能对他们的学习起到帮助。因为教育心理学提供的疏导方法可以增强学管工作的科学性,可以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在人们自主开展学生工作时,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可以行之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不单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辅助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端正三观。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去跟辅导员交流沟通。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且适时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多倾听,切重点,示理解,努力让学生豁然开朗,调整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生活情趣。现在屡见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的各种自残自杀等憾事新闻,足见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促进班级的管理更好地进行。辅导员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适当地制定一些学生管理守则、制定班级目标、建立班级学分奖惩机制等班级动力系统。在这种动力系统下,学生会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动作有考量,如遵守班级制度、配合班级管理等。在一个集体下,学生行为动作的出发点往往会跟从大流,这是由学生不愿在集体中被当作“异类”的社会心理决定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还可以从此方面出发,建立健全学生榜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据激励理论,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从提高学生需要层次、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出发,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为核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需求就越多,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人的主观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决定因素,所以对学生进行诱导,转变其在满足主观需要时的行为态度,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强化其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质量。第三,通过心理暗示增强心理素质。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提高个人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心理问卷调查掌控学生的心理动向;通过心理模拟实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的交流谈话中,将一些积极的事例或者人生道理暗示给学生。有时心理暗示的作用会大于传统的谈话灌输。第四,平等交流。在大学生活中,以寝室或有共同利益的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是非常常见的。但也与一些人游离在这些团体之外,孤身一人在大学的校园里行走。此时,辅导员应该与那些游离与群体之外的学生进行心灵间的交流,打破学生的心理防备,换位思考理解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好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情况越加复杂的情况下,学生的问题情况也就越多。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越加重要。辅导员在应用教育心理学时,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方法,为国家的建设创造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源源,张巍.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学校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就是负责班级的管理工作,在平时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级作风的过程中,应该善于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促进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健康心理是民办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性格友好,态度积极乐观,人际关系处理圆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游刃有余。但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心理处于亚健康或者是不健康的状态的学生,经常会表现出态度消极,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抗挫折能力差,没有同情心,不自信,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这些现象。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不得不面临着两大双重压力:文凭和就业。这些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仅来自于社会人才的强烈竞争,还有来自于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过高的期望值等等。在这种高负荷的压力下,高校学生只有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会正确的面对压力,合理的释放压力,科学的转化压力,积极地面对这个到处都是竞争的社会,才能够健康的成长,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现阶段,民办高校主要是从事专科教育层次和自学考试的辅导班,入学的门槛普遍较低,甚至根本就没有,只要报名就可以了,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高考分数偏后,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民办高校的学生入学之后通常表现出的学习状态、行为举止、心理观念等各个方面与公办高校的学生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心理负担比较重。
民办高校的学生经常认为自己之所以上民办学校,是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公办大学,觉得自己所就读的学校的档次比较低,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心理多多少少会表现出难过、失落的状态,进而很有可能产生心理负担。
(二)学习积极性比较差。
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高考分数比较低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有很多学生认为上大学就可以不用像在初高中的时候那么刻苦努力学习了,对学习不重视,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偶尔会产生厌学的心理,逃避现实,不主动地去接受新的学习生活。民办高校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与目标,上大学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而是为了应付父母的强烈要求,学习上没有积极性,则常常会表现出上课不遵守纪律、睡觉、说话,不按时交作业,不理睬老师的教学活动等现象,更有甚者会逃课,放弃学业,没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懒惰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学生学习方式欠佳。
大学的学习特点具有专业性、自主性、探索性及广泛性,学习课程的数量较多,难度较大,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少,更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明显不同与高中的学习的。可是民办高校的学生步入大学之后,仍然采用高中的学习方式,还是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写作业、定期复习来应付大学里的常规考试,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应用专用知识,拥有高水平的实践技能。
三、教育心理学原理在民办高校班级管理的应用
(一)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哪一个离开家庭、父母的学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上、精神上、生活上都希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这种想法就会愈加的强烈。因此,民办高校的班级老师在平时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一颗温暖的心去感化学生、温暖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老师的这种关心要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只有这种情感上的沟通,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地向老师吐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这样便于老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修正学生偏激的想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划。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班级体是一个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成员所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老师应该善于发掘学生性格心理的发展变化,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具有针对性的组织和激烈学生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比如新生欢迎会、校园文艺汇演、社团活动、寝室文化艺术比赛等,各个班级的春游、秋游、主题班会、文艺晚会、农家乐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尽情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天赋,让学生找到优越感和自信感,使得那些平时因成绩不好或者是纪律较差的学生能够摘下“差等生”的帽子,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勇气、自信。班主任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还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人们的很多行为是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而学习得来的,高校的学生正处于年轻阶段,具有超强的接受能力、想象力、模仿力和可塑性,他们很容易被环境周围人物的人格、思想意识和行为所影响。据资料显示,学生模仿的对象通常是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同学。所以,班主任老师应该为学生设置不同方面的榜样。第一,班主任老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高尚品德、良好情操的形象,潜移默化中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第二,在现实生活中要大力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和成功人士;第三,在学生中,要树立一个表现突出的人物,表彰先进的,彰显榜样的作用,以学生榜样去带动学生积极学习、乐观生活;第四,班主任老师还可以根据近期的影视作品、小说杂志等,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去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模仿去学习。通过这些人物的影响,可以使那些缺点比较多的学生有紧迫感,会积极主动地克服自身的缺点,赶上先进的行为和愿望。比如说分寝室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把表现突出的和纪律性差、成绩不好的学生安排在一起,通过此种方法来带动共同进步。
(四)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都具有相对的可塑性和稳定性,对于犯了不同错误的学生,不应该采用同一种的教育方法,要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表现还是比较好的,由于他们的胆子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一旦要是犯错误了,会比较敏感、多虑、心理波动起伏大,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感,若对这样的学生严厉管教的话,很容易会造成他们的负面情绪,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直接关系到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耐心的教导,以一个信任的态度,亲和地指出他们错误所在的同时,要肯定一些平时好的表现,主要是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他们平时性格开朗活泼,遇事乐观,反应敏捷,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但是由于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经常会犯错误。对于这样的学生,在教育他们的之前,要整理他们犯错误的可靠证据,使得批评能有理有据,使得他们心服口服,更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评时要明确指出他们所犯的错误,并且批评的时候态度一定要严肃。在平时的班会上,可以拿他们这样性格外向的学生做典型例子。
四、总结
总的说来,班级管理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作为民办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老师,不断探索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并且善于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并恰当地解决问题,必定会获得一个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在班主任老师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班级工作管理水平,重视学生心理的动态变化,积极主动关心同学的身心健康,切实保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陈秀珍(1976- ),女,福建福清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海南 海口 57112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98-02
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也越来越沉重。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习惯了众星捧月,成长之路一直顺风顺水,因此在面对巨大的求职压力时,不是手足无措,就是陷入巨大的失落和恐慌之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如果出现心理问题,不仅会使自己失去自信、产生极度悲观的情绪,还可能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因此,要重视求职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一、求职压力下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1.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国家分配制度影响下,大学生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进入不同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相对稳定,竞争压力较小。90年代中期开始,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体制被打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具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有自由选择人才的权利,学校承担推荐的职责,国家不做过多干预。自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开始走向市场,而市场经济也开始登上引导就业市场发展的舞台。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人才配置的关键因素,要求大学生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学生除了在某一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些高校未能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对口就业;有些高校虽然进行了专业调整,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人才供应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等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以上这些都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求职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误区
1.大学生求职表现出严重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过于关注那些效益好、社会影响较为良好的职业,总是向往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外资、合资企业,其次是事业单位、国企,最不愿意去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或者刚刚起步的企业。大学生最向往的城市一般为经济较发达或者东南沿海的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广州等。
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拿到可观的报酬,从而回报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这本来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学生如果就业期望过高,就会陷入心理误区。这是因为环境优越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学生在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样的职位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毕业生。
2.大学生求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目标选择,不敢积极面对求职竞争,总是依赖于亲友、老师或者学校等的帮助。之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人和亲友等的帮助,面临突如其来的求职压力时,他们只能选择依赖他人。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简单,只限于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可是如果大学生将职业选择权全部交与他人,这是完全错误的,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等靠心理,如果不彻底消除这种依赖心理,不但不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定要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3.大学生求职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不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情绪状态,研究人员做过一项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普遍表现出一定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而且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心理水平。从总体来看,男生的焦虑水平比女生略低,而抑郁水平要比女生高。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情绪异常,不仅是因为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也是由当代大学生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不高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不敢积极面对社会、害怕交际,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表达自我、更全面地展示自我,因此必然会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4.大学生求职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从众倾向。大学生求职时往往具有从众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准确认识自身的实际状况,如专业认识、发展前景、职业兴趣和追求以及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因而在选择职业时会有盲目的从众心理。看到他人想去沿海发达城市,马上认为自己也应该去沿海发达城市;看到他人选择时下比较流行的金融行业和计算机行业,马上认为自己也应该在这些领域选择职位。拥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对他人的选择给予特别的关注,却很少考虑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不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实际求职过程中,这一类大学生一般会更容易遭受挫折,无法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
三、构建新形势下的教育心理体系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意愿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不能不切实际,应该适当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大学生的视野也要开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另外,自大学生入学第一天起,高校就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并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制定多个具体目标,以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大学生之所以在求职压力下产生心理误区,与其自身社会阅历低、知识结构单一以及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原因分不开。因此,高校要针对学生就业开展指导工作,不仅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还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面试技巧,提高他们对职业选择的认识等。高校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心理测试活动,使大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认识,准确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大学生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
第一,自我反省。当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一定要准确认识自我,并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如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哪一行业领域是自己所擅长的,自己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样的,未来应该制定出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等。大学生只有冷静客观地评析自己,对自己形成准确的认识,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社会比较。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下的群体,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价之前,一定要选好参照物,即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社会其他人员的比较来辩证地认识自我,可以根据社会其他成员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
第三,心理测试。为了准确对自我做出评价,大学生可以借助于心理教师的帮助,选择相关测量表进行心理测验,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测量结果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走弯路。
3.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调节:
第一,情绪转化法。大学生求职受挫后,可能会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情绪,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转化情绪,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转移视线,减少不良情绪的危害,如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与同伴一起去野外郊游等。
第二,情绪宣泄法。大学生求职受挫之后,不能将不良情绪埋在心底,应该学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因为不良情绪在心底压得时间越长,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进行自我宣泄,比如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也可以参加爬山、骑车等体育活动。
第三,心理暗示法。尽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还是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求职活动中。
第四,自我安慰法。大学生求职屡受挫折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安慰自己不要过高地要求自己,这样能够使自己尽快接受求职失败的现实,并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误区。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相应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从而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6(1).
[2]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7(2).
[3]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创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了重点关注对象。因此,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感教育心理学,积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有足够的交流沟通和学习空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通常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工作者在自觉的情况下所衍生出的一种产物,将主观的政治思想与客观的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我们将此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确切的说,思想政治教育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思想政治路线,即政治教育者本身为静态,而实现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具体措施即为动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政治思想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处理好学生内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长久发展。同时,政治思想、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均受其影响,并起到了调节和管理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不仅仅是喊口号,它是对学生思想的包装,并存在一定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努力实现创新型教学模式[1]。
二、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心理学一直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它不仅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还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并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但是,想要教育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好地配合。情感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心态积极与否,如果受教育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配合教育者,那么必定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心理法,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的主动性和教学效率,并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状况,这样更易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情感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教育方法,并成功地将教育理念转化为理想理念,使学生具备成熟的思想意识和学习目标,进而具备更加完善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三、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育的主体就是学生,因此,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质,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使学生的思想境界达到更高深的层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换位思考,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满足其思想政治需求。
(二)对性原则。
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的原则即针对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两点:第一,推陈出新,对过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采取的教育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根据以往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解决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矛盾。
(三)能动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高校学生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便是能动性的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并激发高校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四、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一)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树立完好的自身形象,更必须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原则。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制度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创新,高校可自行组织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技能,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可开展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以便对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准确的掌握,增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
(二)组织课堂竞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所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竞赛活动,让课堂氛围变得紧张激烈且趣味性十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随之提高。
(三)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
情感的感染力是极强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这一优势。首先,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乐观向上的心态走进课堂,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运用到课堂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激情。课堂语言也应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需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和身体语言,给学生平易近人、乐观向上的印象,如此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加完美。每一方讲台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他们的舞台,是否舞得精彩,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前,教师应当提前备课,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可通过幻灯片将课前准备的所有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可通过播放视听资料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总之,单一的教学手段早已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丰富教学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水准。
结束语:
情感教育心理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适当运用情感教育心理学,能够改善思想教育者们固步自封的教育状况,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2提升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水平的措施
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育心理学既注重理论知识也注重实践运用,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无形地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其中。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心理学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升其水平至关重要。第一,要着眼于理论指导实践,提升高职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源于教学实践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当今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而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实训课,它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学生,真正才能提高高职教学的水平。第二,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现在很多的院校都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心理学在大家心理的认知程度。课堂仍旧是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当代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我认知的积极性有关,因此,越积极自我认知的人,其专业水平就越高,而教师仅仅只是给予指导作用。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来。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举一动都与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真正提升教学队伍水平。
一、引言
为了促进高校心理学教育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当前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在提高高校心理学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情化、个性化以及原则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是健全心理学教学体系的重要方面
随着不断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各个高校中也开始逐步地完善和优化心理学教学体系,但是就心理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还需要加强关注。就心理学教育教学来说,最关键的需要加强对有效教学实践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引导学习进行体系性的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循序渐进,通过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因此加强心理学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促进教学体系健全的重要方面。[1]
三、是提高心理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对于高校心理学教育教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和逻辑性,但是由于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传统,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2]对于这一知识体系来说,包含着较多的理论知识点,如果仅仅只是简单讲解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另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心理学教学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显著提高,比如设备技术落后、教学课时短、创新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能够促进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四、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第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如果想在心理学教育中加快多元化发展,各个高校首先就需要做好基础课程工作,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保证所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同时对于心理学教学内容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而且也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共组,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提问教学模式的应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学生自己也需要树立主体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这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第二,加强系统性学习。为了保证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教师需要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通过对这一学科整体结构提纲和布局的学习,就能够树立整体学习观念,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还需要加强互动和配合,结合心理学教学内容的特征,来进行层次性学习和层次性教学,注重相互之间的协调统一。[4]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更实用、更全面、更适合的原则,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知识素养。更实用原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充分地结合生活实践,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全面原则指的是教学内容需要更加的全面,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只是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还应该适当地拓展课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适合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育环境,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活跃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中国高校中开展心理学教育教学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个方面还不健全。为了更好地发展,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西方成功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根据中国的教育环境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所有教学活动都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各个高校还需要促进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芮雪.基于社会性视角的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向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2):122-124.
[2]山林林.鼓励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心理学分析[J].求知导刊,2016(10).
道德接受是指在道德领域中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道德立场或者某种原则给予全盘接受并主动奉行的一种特殊状态。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道德接受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和接受机制十分顺畅。因此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他们不但能够依赖道德的影响力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给予一定的影响和变革。而且这些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利用工作基础的一个重要条件。并且这对学生的影响也会随着德育教育的实际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学生心理阻抗和心理障碍成为影响整个教育工作的关键原因,并且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心理阻抗和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相应的解析。而且这些研究过程也可能成为提升道德接受能力的关键原因所在。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导致一些学生对已经成型的德育模式产生和审美疲劳,而且这些影响因素也逐渐成为导致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所在。可以说,学生对于德育课程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所谓德育课程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拿学分的工具,而且德育理论对他们的行为指导效果非常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心理阻抗和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对德育知识的接受。
二、心理障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机制
受教育者的心理障碍是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短板以及心理教育科研工作的不力,导致高校德育工作无法从心理学角度给予深入的剖析和全面的解决。具体而言,高校德育部门应当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心理因素对德育工作的影响机制。例如在研究工作中我们还应当以更加有效的机制和层面对整个教育工作给与全面的重视,在工作中能够以更加有效的层面和心理措施给学生进行全面的疏导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从而形成对德育知识的全面深入接受。心理障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机制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德育课程本身的枯燥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接受没有满足大学生追求新事物的心理特征。而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机制和因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能很好的面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提携重要障碍性因素。此外,德育工作和教学人员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的授课方式的新需求也是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程度无法全面满足要求的重要基础,而且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产生各种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对他们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搞下德育工作应当从更深入的层面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全面分析,首先应当知道学生心理现状,他们对德育工作行程的心理接受定势是否正确。而且这种影响机制和因素也是非常不利与德育教育工作机制和水平的。
三、解决道德教育低效的措施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
德育教育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在这种心理过程中还应当对造成这些心理特征的原因做深入的分析。这些工作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内完成,同时也可以在德育工作框架内完成。但是无论在哪个方面完成都需要结合德育工作的实际要求,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情况下完成这些教育内容。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应当对这些教育内容给予更为广泛的支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就是要不断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注重以心理疏导教学排除学生道德接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此增强德育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分深化和利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作用。
(二)着力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德育工作当前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障碍。他们无法一正确的形态对待德育课程,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没有形成很好的教育机制。因此着力破除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障碍是影响他们工作先进性的重要基础。而且这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基础和具体措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同时这些教育作用和教育心理学对整个课程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深。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高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由建设阶段迈入优化阶段。那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优化?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专题学术会议交流、教师间讨论、师生访谈对话、查阅相关文献等多种形式探索后发现,尽管我国各高校的办学层次与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及生源等不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良莠不齐,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却是相通的,为此,本文仅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探讨如下。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把握尚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课程性质有专业化倾向。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课当作泛专业基础课,有的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上,还有把授课对象当成医学院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待。二是偏离教学目标。一些高校违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本质要求与内在规律,没有把重点放在更多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及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上,而是放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方向上,这样实际上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效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性教育,以发展与预防为主,防大于治,需要咨询与矫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2.教材内容重理论且更新缓慢
教学中发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多偏重理论。无论是本科院校统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是自编教材,普遍存在偏重理论倾向,专业性太强,学科化太浓,且缺少可读性与趣味性。二是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需求,内容偏陈旧,且针对性不够强。三是教学内容和其他课程有重叠现象。如思想政治课中所涉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心理健康标准、恋爱等内容;再如,就业课中关于大学生人格气质和就业心理内容;还有其他专业课中也包含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等。尽管各个学科教材所涉及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侧重点不同,但还是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
3.重视不够,安排欠合理,教法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性、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应该与其它一般学科有所不同。即既要求教学方法和形式应灵活多样,也要求必须进行行为训练及互动体验,才能达到其教学目标要求。调查发现,一方面,目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相当多的高校采用两周一次课,这种隔周上一次课的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觉上造成学校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而且这种形式的确也导致因课次之间的时间偏长,使学习内容不连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采取大班或合班授课方式,有的班级的授课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由于这种大班授课形式不利于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师生互动体验开展,致使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只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法。这种授课形式只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的目的,无法通过行为训练及体验互动等形式渗入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却难以满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情感体验、人格优化、心理韧性及构建积极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此外,该学科普遍存在学时不足,高校教师又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面面俱到,导致授课内容的深度不够,还停留在心理教育的浅层次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4.师资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担任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师资配备而言,一方面,由于受限于高校办学条件,人员编制及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担任心理健康课的专、兼职老师与大学生的配比还没完全达标,一些民办高校则更为突出。以河南省为例,相关文件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职老师与学生的配比是:1︰5000,兼职配比标准是1︰500,但实际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并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配比,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好多来自民办高校其他学院部门的兼职,如有思想政治专业老师、专职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另一方面,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基础薄弱。由于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其理论功底较薄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入和系统,加之其原有的认知模式往往容易把一些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等,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二是不利于开展本学科教学研究。由于部分外聘的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分散于不同部门或外单位,既不便于组织与管理,又不便于开展学科的教学研究。三是缺乏心理咨询方面的经验。由于一部分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实践经验,不仅无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而且授课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讲课空泛,反过来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5.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涉及的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独特性,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不仅需解决其理论知识学习效果,而且对实际技能考核评价也应有所体现。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传统考核形式,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或40%,主要包括课程考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期末成绩占70%或60%,主要是以出卷书面考试或写结课论文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缺失学生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考核内容。在当代社会注重学生由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的今天,如何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形成评价,也是有待改进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对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为前提。要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错误导向,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是一门普及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技能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课程,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来对待,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解决心理问题的“病态”上。并要摈除学科化导向,应尽量减少过于专业化的理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次,教学目标定位上,在原有基础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重点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与发展,以优化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科学、创新、实用与针对性
一是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自身特点,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并力求解决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二是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那些更贴合高校大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3.提高认识,合理安排,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观,站在未来社会发展高度来认识和开展这一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改进办学条件,开展小班上课。利用小班上课这种教学环境,使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测验、行为训练、心理体验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大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安排教学进程不能只为排课方便,应重心放在便于学生学习上,逐步解决隔周上课的方式,提高知识的连贯性。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把握课程的全局,更要突出重点、要点、难点章节学习。三是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特点,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次,应选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利用组织小组讨论、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主题演讲、团体训练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实施与达标的关键之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加大师资队伍配备力度。具体做法上,(1)应按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配置人数符合师生配比。(2)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配置合理。(3)严把教师准入关。如通过把控入编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新进教师试讲认定等相关硬性条件,列为担任该课教师的基础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教师基本待遇,建设一支符合要求且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二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为提高师资水平,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认真研究培训内容,缺什么培训什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在夯实教师的心理学专业基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等方面做好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研室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教学问题;开展学科示范课推广,进行经验交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从示范中得到提高;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讲稿、ppt课件的检查工作,确保教师教学文件的质量。四是保证教师心理咨询实践时间。每学期应妥善安排每位心理学科教师开展一定时间的心理咨询实践,利用心理咨询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5.建立科学有效学科考核体系
课程的考核应当能够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在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因此课程考核须改变传统用考试分数评价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尝试将考核分成三块:一是注重平时教学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主动性。二是案例分析与团体活动体验分享,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应用和在团体活动中个人能力和素质。三是课程知识考核,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保留原来基本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技能考核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拟定技能考核方案,制定实施方法。逐步实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2]卫丹,赵毅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教育,2016,(0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