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的研究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1 17:19: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物流工程的研究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物流工程的研究意义

篇(1)

(Jinsh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Zhenjiang 212000,China)

摘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的形式、功能日趋一致。企业要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就应该及时掌控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适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缩减产品的总成本,做到快速反应和低成本运作,依靠高效益的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来保持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products are more and more consistent. In order to gain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market, the enterprise should timely control the changes of market demand to provide the products to meet consumer demand, reduce the total cost of the products, quickly respond and operate with low cost, maintain and improv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by the integrated ope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with high benefit.

关键词 : 供应链;业务流程;业务重组

Key words: supply chain;business process;business re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020-02

作者简介:袁杰(1984-),男,江苏镇江人,助教,国家二级物流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1 供应链一体化概述

供应链是以企业为核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渠道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接成的一个整体的增值网链。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的管理。

2 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明显的改善。

3 基于一体化供应链的优化策略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方案

3.1 快速响应策略实现供应链的客户满意目标的有效方法 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是企业与客户建立良好基础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进行业务重组的目标。企业建立快速响应一体化供应链,可以降低供应链的运作成本和企业社会总库存,增强供应链成员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变。

3.2 供应链一体化的协同计划和连续补给策略是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方法 供应链是条连接供应商一直到最终顾客的物资链、信息链、资金流,是一条不断实现顾客让渡价值的增值链。供应链结构中组织成员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协同采购、合作预测与补给、共同管理库存和供应商管理库存。

3.3 信息支持策略,是重组企业业务流程的主要工具 信息技术是企业供应链一体化的主要工具,企业可以依靠信息技术来改善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3.4 外包策略,是企业业务重组流程的有效途径 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需要企业花费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成本,企业应该从节约成本,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将其它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

4 沃尔玛和宝洁公司的供应链一体化的产销联盟

4.1 联盟背景 沃尔玛公司创业于1962年,积极推行零售改革,建立高效的供应链。1982年,沃尔玛公司开始实施采购销售时点系统研究,1985年,沃尔玛公司实现与制造商的订单明细单和受理付款通知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缩短了订货周期,提高了订货的速度,降低了订货的成本。其后,沃尔玛公司又在建立行业同意EDI标准和商品识别标准基础上,通过EDI系统向供应商传递POS数据,使得制造商能够及时掌握沃尔玛公司商品销售的实时状况,掌握需求的变化,从而使供应商能够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库存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现在,沃尔玛公司把进货和库存的控制的职能转嫁给供应商,通过一体化的信息处理,制造商自我控制库存,并实现小批量的连续补充库存。

4.2 沃尔玛与宝洁公司产销联盟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策略 作为美国大型生产商的宝洁公司和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沃尔玛公司,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产销合作的关系,通过联盟的形式,借助计算机开始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宝洁公司可以掌握沃尔玛的销售和库存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生产和出货计划,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对整个业务活动实现全方位的管理。

通过信息共享,宝洁公司除了掌握沃尔玛物流中心的纸尿裤的商品库存情况外,还能实时了解商品在沃尔玛各销售点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沃尔玛的各个店铺制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库存量下降到低于安全库存,设在沃尔玛的计算机通过通讯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的纸尿裤工厂下订单订货,宝洁公司在接到订单以后,将及时的将订单商品送到指定店铺,并进行管理。这其中包含的资金的流动,两个企业之间的财务决算也采用了EFT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来完成,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结算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两个企业的成本。

宝洁公司与沃尔玛的产销形式采用直接交易的形式,打破了当时在美国流通领域占统治地位的以双环节为主的多环节流通体制。单环节的直接交易形式,使产销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信息管理系统,使产销双方都能对市场的变化化做出及时反应,降低库存。

宝洁公司和沃尔玛公司的联盟业务重组后的模式可以用图1表示。

4.3 沃尔玛基于供应链一体化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益处 ①通过EDI系统向供应商传递POS数据,使制造商及时了解沃尔玛公司商品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并在接受货物时,通过对读取商品包装上的物流条形码与订单核对,如果一致,并利用电子支付系统(EFT)完成商品的货款的支付给供货商,从而使沃尔玛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作业成本,降低了库存水平,提高商品的周转率。②通过MMI系统实现自动进货。可以使沃尔玛降低物流成本,也可以使沃尔玛大大缩短整个业务流程的时间。③采用了EFT系统,提高企业间的结算效率,降低了两个企业的间接成本。④使供应商生产更加贴合市场需求。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供应商可以及时了解到销售商的销售数据,使得高层管理人员与第一线作业、业务人员和顾客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供应商可以更直接、有效、及时地获取一线人员的调查和研究信息,和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反馈信息,及时的调整经营策略。⑤最大限度地压缩了生产和经营成本。通过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实现了企业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传递,降低了生产成本。⑥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服务质量。企业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的建立,要求企业中所有的员工都把满足顾客需求作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标,员工的工作态度及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原有的供应链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环境下,对于企业合作和企业控制成本的需要。企业应该从自身供应链自身的特点和业务流程出发,对企业的薄弱环节进行实现业务重组,以满足客户需要,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为目标,实现企业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管理和业务运作保持持久的动力,为企业竞争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2)

Key words: cigarette logistics; controllable cost; lean management; PDCA

0 引 言

烟草行业不仅属于我国的利税大户而且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烟草行业在提升服务竞争力的同时,造成了管理环节的浪费。由于烟草行业的垄断性,整个行业在盈利的同时,很容易忽视许多管理环节的成本浪费问题。针对企业生产及非生产环节造成的浪费,部分学者提出将精益管理思想应用于制造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中。唐魁敏通过分析精益管理的特点和内涵,指出精益生产在企业生产和非生产环节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并提出精益管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对策[1]。李永祥提出将现代流行的各种先进管理思想与精益生产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构筑先进的精益管理模式[2]。国家烟草专卖局李克明副局长在2013年全国烟草行业企业管理现场会上提出推行精益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是行业发展转型的需要,是挖掘行业发展潜力的需要,并提出了五个精益:导入精益思想、推行精益方法、建立精益组织、形成精益流程,实现精益目标[3]。华一锦围绕昆明卷烟厂的管理、工艺现状,将精益管理应用于昆明卷烟厂运营的各个层面上,并对阶段性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提出优化建议[4]。高鹏程探讨了精益管理在烟草行业的应用探讨、实施方向以及突破点,并提出了适合烟草行业各自特点的精益管理体系[5]。

物流环节作为第三利润源,自然而然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可以作为精益管理的突破口,以有效提升效率。本文主要通过针对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可控成本控制,构建精益管理体系,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精益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极大提升企业竞争力,使贵阳烟草企业进一步适应烟草行业国际化竞争趋势,对其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 烟草商业企业公司物流现状

1.1 贵阳烟草企业物流现状分析

(1)配送中心规模大。贵阳市烟草公司卷烟配送中心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道,距离市区约18公里。配送中心总占地面积为55 1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 824平方米。贵阳烟草配送中心目前是贵州省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配送中心,集仓储、分拣、配送、信息处理等多功能一体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2)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高。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实施科学化管理,拥有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作业中心基本实现全自动化,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使得仓库利用率和运作效率较高。

(3)配送服务范围广。贵阳烟草配送中心配送范围较?V,依托其发达的配送网络体系,配送中心除了承担贵阳市城郊配送任务以外,还承担了开阳、清镇、息烽、修文三县一市的配送任务。

1.2 贵阳烟草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贵阳烟草企业的核心部门,在其储配、分拣、配送以及综合管理环节的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客观或主观地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尤其是可控成本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1)物流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贵州山区道路差、客户散等客观原因,导致卷烟物流中心的运输、配送成本高。另外还存在一些主观原因,比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没有规划好合理的配送方案和路线,导致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的现象,使其时间成本及配送成本较高。

(2)对物流成本管理的不重视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在市场上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利润较丰厚。物流成本只占烟草营业收入的一小部分,对该企业整体营业水平没有造成影响。因而,该企业忽视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高物流成本,对物流成本管理采取不重视的态度。

(3)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大多制造企业不太重视物流成本的核算,按照会计准则对其进行核算,将本属于物流费用的费用计入其他科目,导致物流成本不清楚,不能很好地分清物流成本。由于企业没有采用专业性会计核算准则,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在统计物流成本的过程中,忽略了物流成本的可控性。

(4)对可控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

企业在统计运营成本时,没有对成本进行细化,没有明确分离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没有意识到可控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另外由于企业统计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不健全,将本属于物流的成本统计到其他科目中,忽略了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企业将可控成本分离出来,进行精益管理,对企业提高运营效率、节约经营成本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2 推行精益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衍生于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基于可控成本的控制,在贵阳烟草企业的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推行精益管理,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推行精益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推进企业精益管理的意见》强调,各单位要把推进精益管理作为“管理创一流”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安排好、组织好精益管理工作。国家烟草专卖局以及贵州烟草专卖局都将精益管理视为烟草行业发展中生产和非生产环节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在烟草行业的运营现状和所处的商业体系下,以及在国家局的要求和指导下,将精益管理思想运用于贵阳烟草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可控成本的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贵阳烟草企业属于国企,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属于该企业的核心,贯穿着整个烟草企业运营过程。企业力图改革创新,将精益管理这种新思想运用于企业的核心部分,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具有极大地推进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故在企业的重视下,基于可控成本的控制,推进精益管理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2 推行精益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烟草行业作为我国的垄断行业,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资源浪费现象。由于烟草商品的特殊性,地方市场竞争力较弱,利润较丰厚,企业没有重视运营环节中的可控成本的控制。另外,烟草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物流成本占比较小等原因,企业忽视了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其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且由于卷烟产品的特殊性,贵阳烟草企业的卷烟物流由自己的运输车辆进行配送,没有将其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其卷烟物流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物流作业环节中,部分物流作业环节造成了浪费,可控成本的控制对减少企业物流成本、优化物流作业环节、提升作业效率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因而,将精益管理运用于可控成本的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3 基于PDCA的精益管理?w系建设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最早由休哈特提出,后被称为质量管理运动之父的戴明进行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的通用模型,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ion(处理),这四个阶段是个不停顿、周而复始地运转过程,是符合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要求的[6]。本文以可控成本控制为目的,根据PDCA循环理论,构建贵阳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精益管理体系。首先提出烟草商业企业的精益管理体系建设的计划方案,其次构建精益管理体系,接着对构建的精益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最后对精益管理体系构建方案进行改善。以可控成本控制为目的,基于PDCA循环理论,构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精益管理体系,使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能够得到精细化管理,其运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3.1 P阶段―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方案计划

(1)确定战略目标

贵阳烟草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贵州省会的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应以“卷烟上水平”为整体战略目标,以一体化建设为服务宗旨。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应以可控成本的控制为目的,以提高作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等为运营宗旨。

(2)确定建设方案

贵阳烟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要严格遵循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要求,按照烟草行业准则、烟草行业安全规范、烟草行业物流标准等来制定贵阳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精益管理体系构建方案。综合国家、社会、企业以及消费者的要求来制定建设方案,确保精益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一致性,以保证每个阶段工作成果可衡量。

3.2 D阶段―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实施

一是编制卷烟物流中心精益管理战略路线。围绕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战略目标,设定企业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目标,遵循精益管理的原则,编制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精益管理战略路线。

二是落实精益管理体系保障。落实精益管理体系保障,需从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理论保障等方面着手。落实组织保障;培养专业团队;强化人才支撑;加强领导力的注入。政策保障:在国家政策以及贵州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科技物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建设指南》等,推进贵阳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精益管理体系构建。理论保障:根据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实际情况,将价值链管理、作业成本法等现代管理思想与精益管理思想相结合,对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各方面落实精益管理体系保障,推进精益管理体系的建设,优化精益管理实施方案,保障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是实施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在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战略目标及精益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基础上,以及各项政策的保障下,以可控成本控制为目标,推进精益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储配、分拣、配送以及综合管理环节,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对各作业环节进行分析研究,以提升运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3 C阶段―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成果评价

有学者在构建精益管理成果评价体系时,引入了集对分析方法(set pair analysis,SPA),同时,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确定指标的权重[7]。为了达到贵阳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对可控成本进行控制的目的,需要科学设置贵阳烟草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成果评价体系,全面搭建量化评价模型,使各阶段建设成果可衡量。

一是全面梳理贵阳卷烟物流中心的管理流程,建立全面的精益管理网。为了达到贵阳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对可控成本进行控制的目的,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要采用合适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目前,物流行业比较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是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可对各环节作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操作流程,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围绕作业流程,试图实现全面精益管理,覆盖贵阳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各作业环节。

二是建立多维度评价指南,确定精益管理实施评价体系的指标。对卷烟物流中心各作业环节构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指标的权重,设置多维度评价指南。制定诊断评价细则,从不同的维度,建立精益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是分析薄弱环节,确立改善目标。根据评定细则,按照评价模型,诊断每个流程作业节点的表现,判断该流程作业的表现情况。通过评价、分析、比较,找出各流程环节中的薄弱环节和精益管理过程的短板,确定改进的目标及方向。

3.4 A阶段―精益管理体系建设方案改善

建立精益管理成果评价体系后,根据评价结果,找到精益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对于优势地方,进行推广和持续的固化。对于短板地方,分析不足的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制定新的建设方案。对整个流程的精益管理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各个流程环节达到最优状态。充分利用资源,将浪费现象降到最低,是贵阳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构建精益管理体系的核心所在。

4 贵阳烟草公司精益管理体系推进的保障措施

(1)注入领导力

领导力是企业进行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企业在进行精益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必须注入强大的领导力。公司领导参与到精益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带领员工进行变革,创造优秀企业文化。

(2)构建培训体系

构建精益管理体系,需要有完善的培训体系来支撑人才培养,以满足精益管理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构建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一方面为企业培?B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内外培训,使员工的思维更加开阔,提升员工自身素质。

(3)推行标准作业

规范物流作业的时间节点、运输路线,推行标准化作业,以对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可控成本进行控制。通过推行标准化作业,可精简作业环节,进而提高作业效率、整合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得可控成本得到控制。

(4)构建精益服务运营体系

篇(3)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正处在改革阶段,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对现代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日益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不仅使得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还使得公立医院逐渐要受到民立医院、外资医院等其他资本形式医院的激烈竞争。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结合现代管理方式,有必要在医院引进现代企I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并且有效优化医院的经济活动流程。而医院经济活动中财务工作流程是关键环节,对财务工作流程的内部控制是国际市场上对传统管理模式弊端的有益尝试,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内部控制体系在医院财务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1.明确目标,理清职责

首先由医院管理者与财务部门通过沟通交流,依靠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来达成医院财务工作短期、中期或长期的发展目标。其次,医院财务工作的职责分工比较复杂,各项岗位分工既独立但又有联系,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来理清医院财务工作流程中的各项职责,明确其岗位的责任控制,针对各个岗位的责任控制确定其工作内容和范围,准确制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以及协调机制,确保医院财务各岗位能够紧密配合并保证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同时使各个财务工作岗位都能清楚地明确职、权、责,做到专责,管理标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将医院直接财务工作流程纳入控制体系

比如对医院财务收入支出的控制,医院的收入项目多且复杂,既有医疗业务活动相关的收入,又有国家财政的拨款和科研基金项目的资助,种类非常多。财务内部管理所针对的收费项目,需要配合强化凭证、票据管理等措施,提高收入管理水平。医院的支出管理则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以确保各项经济业务开支的规范化和合理性,并且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和内部监督部门配合进行双重监督管理。另外,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体系更是至关重要,进行科学的财务预算,通过财务预算对医院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约束,并且在预算体制下明确考核依据,都需要对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3.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医院其他部门工作流程与财务工作有机的联系,既保证全院工作的流畅,又能互相制约,规避风险

如对医院资产的控制,医院资产主要包括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由后勤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通过既有联系又有制约的控制流程对这些医院资产实施风险控制,确保医院资产管理中的账务情况与实物支出情况保持一致。还有医院合同管理,在合同流程中增加财务控制,既能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又可以减少医院的经济风险,保障医院的经济利益。

4.通过风险控制体系,尽可能规避财务工作风险,保护财务人员

由于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基本都与财务工作有关,因此财务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就会很大,而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识别出医院工作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分析的结果,制订风险应对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提升医院整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财务工作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另外通过风险识别,明确责任主体,也能保护财务人员,避免其受到不合理对待。

二、改进前医院财务工作的现状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前的医院财务工作流程繁杂,一般按财务工作岗位来确定各自的工作流程,根据某医院相关制度查验财务工作流程至少有现金出纳工作流程、银行出纳工作流程、银行支付业务审核流程、会计凭证录入工作流程、往来账核销工作流程、记账凭证审核工作流程、工资奖金发放流程、科研财务工作流程、报表上报工作流程、基建财务工作流程、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等等,这些工作流程各自独立运作,条理性较差,也较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而根据上述这么多工作流程又需要设置各式各样的财务工作岗位,比如现金出纳、银行出纳、凭证录入、凭证审核、核销人员、工资人员,等等,在人员编制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一个财务人员要承担几份财务工作流程中的职责,这就使得有些财务人员职责不清晰,容易出现不相容岗位无法分离的情况,可能导致舞弊现象的发生。

另外,财务工作流程与医院其他部门工作流程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前还会发生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实际应该由其他部门负责的事项因医院长期形成的习惯,变成了财务部门应承担的职责,而一旦财务部门承担了该项职责又可能会造成财务部门自身岗位的不相容,从而产生财务风险。比如由于长期工作习惯,某医院财务人员单独承担了人员工资奖金的计算、发放和记账工作,造成本应相互制约监督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监督。

三、改进后对医院实际财务工作流程的影响

(一)加强流程管控

加强财务工作流程的管控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使得财务工作流程尽可能的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具有合规性。在流程改造过程中,医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从而使财务工作流程不再是针对某个单独的财务工作岗位来确定,而是为了控制不同的风险点来设置相应的流程,这样使得财务流程更具有条理性。另外,改进后的财务工作流程将不相容责任岗位明确表述出来,也就避免了财务人员的职责不清晰,并且权责分离也使岗位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制约和监督,从而减少财务风险。

(二)分清相互职责

医院组织结构一般按照职能部门设置和分布,医院职能部门包括院务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科研教育处、人力资源处、采购处、后勤保障处、绩效处、财务处、信息处等。这些繁多的职能部门有着各自的业务流程,而各职能部门只要有经济业务就会与财务处的工作流程发生联系,因此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和业务流程,避免各职能部门和财务处之间的职责不清,防止出现一涉及到经济业务方面的问题就认为是财务处的责任这种情况,实现部门间的互相牵制,权责对等,不能由某个机构或个人单独进行重大决策。就拿前面提到的改进前某医院由财务人员单独承担人员工资奖金的计算、发放和记账工作的业务流程为例来说,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内控人员识别了这个风险缺陷,从而改进了相关业务流程,由人力资源处和绩效处分别设置控制岗位承担工资和奖金的计算汇总工作,计算后的工资和奖金通过系统直接委托银行,财务处则是根据银行回单进行记账工作,这一简单的业务流程改造,分清了人力资源处(绩效处)和财务处之间的职责,规避了原来财务处因职责不清可能产生的风险。

(三)提高运行效率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之前,通常会看到医院工作人员拿着单据找各级领导审批,财务人员需要不断为医院工作人员解释和提供咨询指导,由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利于单据审批和财务审核工作的开展。建立内控制度体系以后,有利于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内部控制手册使得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能熟悉财务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使财务管理制度能生动全面地展现出来,也为财务转岗人员提供了帮助,大大缩减财务人员的转岗适应周期,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四)节约人力资源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且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还能简化工作流程,大幅度降低医院内部的沟通成本以及信息封闭所造成的内部舞弊。财务信息化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流程再造,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财务流程,既明确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也减少了财务工作中的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整理汇总各方信息分析医院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数据,并以此作为分析对象,实现对财务内控工作动态的实时了解,更便于加强控制监督工作。

四、结论

当前,医院正处于国家医疗改革的特殊时期,一方面面临着老百姓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医院面临的风险和竞争环境又使医院发展要迎接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从内部的角度来看,医院的资源有局限,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医院财务工作流程改进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篇(4)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篇(5)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篇(6)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篇(7)

1 北京市邮政物流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作用和意义

伴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作为技术支持的邮政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每年的业务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人才是邮政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在对北京市邮政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符合邮政物流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教学实践改革,推出定点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企业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完善面向邮政物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邮政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北京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有两大块业务是企业利润主要来源,那就是速递业务和一体化物流服务,从人才需求上来看,也主要侧重于这两个领域来组织招聘员工。首先,速递业务方面,企业需求主要有速递营业点物流管理;物流网络节点优化和配送网络优化;物流分拣技术优化和人机工程领域的人才。其次,一体化物流服务方面,企业需求主要有库存存量分析与控制;外运物流公司考评、监督和协调;物流流程及货物存储、运输状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从这些需求看,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有如下两个基本要求:(1)对邮政物流企业的业务和设备比较熟悉,能够很快投入工作;(2)具备相当的物流管理、物流流程优化、库存分析优化和物流仿真等知识。

目前,从事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教学的高等院校很多,其中,开展物流本科教育的全国就有200所左右,但多数院校培养的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或采购管理等专业的通用人才,而立足于邮政物流的人才培养目前在本科层次上基本上是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物流工程专业邮政物流方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2 北京市邮政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2.1 解决北京市邮政物流人才需求现状问题。目前制约邮政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物流人才的匮乏。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涉及的不单纯就是一个简单的运输学科,它还包括各种复杂的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根据这一需求现状,培养符合邮政物流业务需求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2.2 为本科物流工程专业探索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大多数的本科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够明显,为了适应北京邮政物流的社会需求,体现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特色,以企业需求作为我们人才培养的方向,依托北京邮电大学的邮政资源,结合北京地区的邮政物流,在10级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邮政特色的培养方案。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保持总学分不变,增设或替换原有课程共10学分,主要适应于邮政一体化物流业务、区域配送业务、中邮快货业务与货运,如邮政物流概论、邮政物流技术与实务、邮政物流系统仿真、邮政物流企业运营与实务等课程。在10级学生修完第6学期的课程后,选拔优秀人才在第7,8学期进入北京地区的邮政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自拟题目,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

通过这种模式,不仅为北京市邮政物流企业引进更多的高级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也为高等学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就业提供广阔的平台。同时,这种模式的成功也会为物流工程专业其他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 国内对邮政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超大型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稀缺、交通压力巨大,虽然北京物流业目前已拥有了一定的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并形成以高速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为远程辐射,海运为重要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北京市物流总体水平,推动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中国邮政资产状况以国有资产为主

当前北京的物流业以国有资产为主,如邮政物流、招商局物流等,传统国有企业在发展物流业上存在一定优势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优势是国有资源的充足性;另外,传统的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国有资产虽然占有很大比例,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浪费现象。有一部分资源不仅没有在物流发展中起作用,反而成为一些企业的包袱。如邮政物流经过近百年的建设和实践已形成了自己的庞大网络,包括物流运输网、信息网和金融网。这三网构成了邮政开办物流业务的基础和优势,形成了沟通城乡、覆盖全国、联系世界,集水陆空多种运输手段和投递方式于一体的散集式立体实物传输网。

2.2 邮政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邮政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19%,而且物流专业毕业的人员不足1%,物流人才的匮乏限制了物流业发展的步伐。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邮政物流人才培养理论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高校高层次邮政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空白,急需填充。

2.3 国内已有已开设邮政物流人才的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当然,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对于邮政物流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尝试。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隶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我国培养邮政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邮政物流人才有两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和定制式培养。

2.3.1 学院与各省邮政企业、邮储银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为邮政企业培养科班人才的功能定位,从2004年开始,面向邮政基层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邮政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已在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育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订单省教育厅领导对订单式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学院根据邮政企业的需求确定招生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考生自愿报考;学生入学后,企业全方位跟踪和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企业、考生以协议方式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内容的落实;邮政企业为合格的毕业生安排到基层就业。对于学院,实施订单培养将充分发挥企业办学和学院邮政特色教育资源优势,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岗位“零距离”。对于学生,避免了就业的后顾之忧,可以较早地了解邮政企业特色和企业文化,毕业后能够更好、更快的融入企业。

2.3.2 学院与北京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启动与北京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是学院与企业共同进行教育培养与接收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制式人才培养在学生大二学年下半学期进行,培养流程包括企业宣讲、暑期到企业实地观摩实习、确认报名,面试选拔、编入定制班学习、技能鉴定考核、顶岗实习、签订协议等环节。

订单式培养模式已经趋于成熟,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效果;定制式培养模式在初步尝试阶段,反响良好,得到了企业的积极评价,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领导的高度认可。

综合以上分析,高校邮政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定位在专科层次,而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还是空白。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以北京邮电大学为学科基础,探索北京市高校本科邮政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 邮政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和发展趋势

3.1 邮政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

邮政物流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广、跨行业经营的大产业,这样,就必须要有一个完整 的学科课程体系作为支撑的基础。作为引进.后发性的邮政物流产业,邮政物流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应当科学合理,邮政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规划邮政物流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和结构;(2)确立从职业教育到大学专科、本科的邮政物流课程体系结构;(3)建立邮政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合理化运行方案;(4)建立从邮政物流情报研究到设计规划、物流技术装备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体系,作为邮政物流管理课程建设的基本资源。

3.2 邮政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进度计划

3.2.1 研究内容。(1)针对北京市邮政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提出分析报告和解决的方案;(2)为本科物流工程专业探索一种适应北京市邮政物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高de等教育与企业合作,体现应用型人才的订单式培养的优势。

3.2.2 研究方法。在现有的物流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在2010级大三的专业课中增加邮政物流的专业方向课程;在大四的相关课程中加强于企业合作的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工作。

3.2.3 进度计划(含预期目标、阶段成果)。

3.3 邮政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今后的发展趋势预测

3.3.1 邮政物流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趋势。邮政物流教育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必然会缩小,将来的邮政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适应的熊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3.2 邮政物流专业教育内容的国际化趋势。在世界经济市场化、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物流的国际化、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现实,因此,中国的邮政物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国际化的趋势就要求未来邮政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必然设置国际化的内容。

篇(8)

关键词: 物流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校特色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 program;curriculum system;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61-03

――――――――――――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物流教指委项目(JZW2012083)和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项目(A-2600-12-0000-19)资助。

作者简介:李军涛(1974-),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 “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备受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仅有72所[1]。由于各高校依托的基础千差万别,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且当前教学计划的制订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重复性和零散性,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持续进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1 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缺乏系统;课程与教材不匹配;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1.1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2月,简称高校物流教指委)多次组织和指导有关专家学者对国内各高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物流类专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外在环境制定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

1.2 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 物流工程高校教学计划大都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组成。物流工程类设置课程门类较多,系统性欠缺[2]。没有紧紧根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确定其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往往按照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的。这样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过分注意了专业的知识点,而缺乏系统的整合,导致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随着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高校数目的迅速增加,物流类教材建设步伐尤为加大,各出版社、各层次的学校、各层次的编著者、各相关专业均竞相制定不同名目的系列丛书,虽一时缓解了教学燃眉之急,繁荣了图书市场,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3]。

1.3 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能力的综合提升 虽然多数高校院校对物流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室投入不足,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过去,在相关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多把实验环节设置在具体的专业课内。例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等课程,每门课均设有6-8课时不等的实验课,实验教学显得很分散、不系统,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4][5]。

2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上海市教委对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进行了检查,为了促进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加强本科生的培养,利于学生就业,我们根据物流行业人才需求要求,集中调研、明晰定位,对“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总结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本着体现本校特色的原则,通过多次开会讨论,听取专家意见,制定了新的 2012级物流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较相关院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可见,加强制造业领域中物流的研究与发展对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根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指导性文件中,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调研了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同济大学(定位:轨道交通物流)、上海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西南交通大学(定位:铁路物流)、大连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定位:制造业物流)。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定位和食品学科优势,明确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培养面向制造业、食品行业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使之具备从事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以及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

2.2 课程体系中课程融会贯通,形成课程群 依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中有关课程的设置要求,以及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在对有关高校调研的基础上,我校把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梳理分类整合为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培养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具体操作逆向进行。由此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消除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也必将是一种比较优化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整体的优化。

根据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及我校培养计划中三大能力培养的要求,按照三大能力培养模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和调整。

①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

调整后,新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机械制造技术”、“人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物流装备”以及“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绘图”、“食品包装技术”。学分:28,学时:448。

②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

调整后的方案中,支撑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据库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代自动识别技术”、“控制理论基础”、“物流自动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冷链物流”。学分:2时:464。

③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

新的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为:“管理学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与运作管理”、“现代流通学”、“国际物流学”、“物流法律法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食品仓储与配送”。学分:29,学时:464。

结合三个能力的培养,调整后的培养计划中,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情况与教指委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对应情况,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也较好地满足了物流教指委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匹配度好。

在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基础上,本着“体现特色”并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错位培养”的原则,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原则,依托学校在“食品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体现“食品冷链物流”学科发展特色,力求满足食品行业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直接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为:“食品仓储与配送”、“食品包装技术”以及“食品物流管理”,“冷链物流”。学分:6学时:96。

2.3 综合实验的开展能力的提升 物流是实务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专业,因此学校的物流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物流人才。物流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设定物流实验课程体系,并建设满足培养目标的物流实验室是其中的关键。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158学时的独立课程实验外,还有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物流工程认知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物流机械与技术课程设计”(2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践”(2周)、“物流系统仿真”(2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2周)以及“物流工程毕业实习”(3周),“毕业论文”(20周)等实践教学内容,满足了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满足了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要求。

同时加强建立实习基地,直接和专业相关的4个企业签约学生实习基地,加强了教学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在学生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高,切实达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

3 结语

目前,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受物流教指委2012年基金课题(JZW2012083)的资助,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对物流工程培养计划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鼓励,但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绝不是一劳永逸,应当根据时代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实践,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慧.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8):80-81.

[2]王忠伟,庞燕.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6-148.

篇(9)

中图分类号: U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物流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融合了现代化及系统化管理理念,还引入了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以及现代装备技术等,而且在先进理念以及先进技术的前提条件下,借助现代物流设备统一规划、运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流网络及系统。物流工程对于物流业发展,提高物流经济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快物流业发展步伐,应该不断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完善物流工程建设。这就要求能够充分了解物流工程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了解物流工程技术创新的要点。

1.分析物流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1.1基础工程

物流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属于基础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支撑以及运营工程。

1.1.1基础信息工程

具体划分成公用信息平台、专用信息平台以及连接信息平台。①公用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海量的物流信息,同时也支持物流信息分析、储存、检索等诸多功能,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物流企业的信息需求。②专用信息平台。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专用信息平台具有一定的独特功能,比较具有个性,主要功能是对物流信息进行监控和跟踪。③信息链接平台。主要是指比如像中心平台、EDI平台等相关的信息通讯平台以及信息交换平台等,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支持有线、无线交换服务,还支持远程信息交换服务。

1.1. 2基础支撑工程

这个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物流方案、规划具体的物流工作实施方法及步骤、收集相关的物流信息、深入研究创新物流科技、实施物流教育等。基础支撑工程的每一项内容都具有系统化、工程化的特点,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物流信息,培养更多优秀的物流人才。

1.1.3基础运营工程

主要是指公路、水运、管道、铁路、空运等工程,也就是物流网络中可以运送商品的工程,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运营工程,可能很难顺利开展各项运营工作。

1.2设施工程

在整个物流工程发展过程中,设施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物质基础,可想而知设施工程的重要地位。想要进一步完善、优化设施工程应该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物流设施设计及规划方案,比如,改进物流网络,选择更合理的物流中心位置等。物流效率设施工程建设的关键,搬运物资的工具以贮存设施的工具对于物流效率有极大影响,通常都需要结合运输物资、搬运物资以及存储物资等多方面要求选择合理的搬运工具以及贮存设施,尽可能将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物流效率。其次,对设施工程中的运输、搬运、包装等设施进行有效设计以及管理,还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质量以及物流效益。

1.3管理工程

物流工程中的管理工程主要包括基础性管理工作以及工程构建管理工作。其中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是负责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以及设计,提高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运营成本管理体系的工程化、系统化、标注化、规范化。而工程构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1.4技术工程

针对技术工程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技术以及物流技术支持两大方面内容,其中设施设备技术主要是指设计标准、工程材料技术以及装备技术等等;物流技术支持主要是指为物流中心的规划布局、物流运营的配套设施以及物流装备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5运营工程

运营工程主要功能是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并且为系统运行提供相关的服务。运营工程根据不同的层次可以划分成低端和高端两种运营工程。其中低端运营工程的大众化以及产业化特点比较突出,面向一般的用户,因此对于运营并没有很大的要求,运营的覆盖面较广。高端运营工程必须依赖信息网络以及IT技术的支持,主要是为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客户提供运营服务,精细运营以及增值运营往往是高端运营工程的运营条件。

2.分析物流工程的技术创新

2.1关于技术创新的几点要点

根据相关的实践研究表明,必须不断创新物流工程技术可以将物流工程各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物流工程的技术创新。现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快,现代化科技水平日益提高,这也为物流工程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笔者认为,物流工程创新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物流工程技术必须要求具有一体化以及高度集成化的特点,这是因为物流技术和军事、生产以及流通等领域有一些联系。②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目前在物流工程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到管理系统、集装系统、定位系统以及RFID系统等各种现代化科技技术,这样可有效提高物流工程的技术创新能力。③具备跨学科特征。因为物流工程涉及到多学科领域知识,在吸收这些不同学科知识后,再组合、创新、利用后所得,因此在创新工程技术的同时,也要保证其跨学科的特征。

2.2信息技术应用

为了真正落实物流工程技术创新,应该积极引入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在物流工程中引入射频技术可有效减少物流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有利于促进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物流管理的动态化、整体化程度。又比如,在物流工程中应用条码管理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扫描,因此常用于物流仓库以及管理物流供应链环节;应用GPS技术可以对运输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可有效监控运输管理过程。

总而言之,物流工程对于物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对物流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进一步完善物流工程,进而有效提高物流的实际运营水平,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篇(10)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56-02

物流企业包括正向物流企业和逆向物流企业,逆向物流是从消费者市场购买废旧物品,然后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可利用物品进行回收购买,再进行加工生产,最后销售给二级市场再针对消费者市场进行流通。本文通过AHP方法对逆向物流评价指标进行排序,确定其每个指标权重,为逆向物流绩效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奠定基础。

一、逆向物流评价指标及AHP方法

由于逆向物流企业经营是指逆向物流企业行使运输、仓储和配送以及产品处理等功能的能力,因此本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财务、再制造、仓储和配送等四个方面的指标。层次分析法是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它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起来,能有效处理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的复杂的多目标问题。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每一层逐步进行分析并将人们的主观判断数量化。用加权和的方法计算出各个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其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二、基于AHP的逆向物流评价指标排序

三、结语

应用AHP方法进行排序,逆向物流企业财务收益率即Y1的权重最高0.467,货物运输安全率即Y7权重最低0.008,通过上述确定的权重指标,可以方便地进行逆向物流项目的评价,对发现逆向物流项目所存在的问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维印.对绿色再维修与再制造工程的认识与思考[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5,(5).

上一篇: 海绵城市的效益 下一篇: 团队建设重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