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1 17:19: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

篇(1)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改善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只有提升了学生们的数学综合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1]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没有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导致数学学习不仅变得枯燥无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只能运用到考试当中,而不能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现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老师通常在课堂上更注重于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课堂氛围的营造,这就严重导致数学课堂趣味性不强,学生没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汲取,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标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加快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一定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上可以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地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进而高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让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以得到有效构建。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愉悦数学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学生思维发展活跃,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堂知识的汲取,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完课堂知识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课堂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缓解数学课堂的压力。如老师可以把每一竖排都分成一个小组,然后老师给每个小组第一个学生出一道乘法计算题,等该学生算出得数以后再由该学生给小组第二位学生出一道乘法计算题,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位学生回答出上一位学生所出的乘法计算题,最后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我们通过这样的互动小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利用情景创设进行课堂导入,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离不开良好的课堂导入,在课堂开始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开展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一课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以下教学情境:小白兔过生日了,兔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小白兔可高兴了,但是兔妈妈告诉小白兔说,你只可以吃二分之一,但是小白兔觉得二分之一太少了,他想吃四分之一,兔妈妈听了笑着摸了摸小白兔的头,“傻孩子,那就让你吃四份之一吧。”小白兔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四分之一的蛋糕时却并不开心,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吗?老师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讨论,然后老师再拿出一张蛋糕的图片,通过折叠的方式进行演示蛋糕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分别是多少,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有趣的问题情境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断探索实践、进行知识的验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以此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加快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巧妙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加强学生深度理解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2]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展示相应的教学问题:小白兔、小花狗、小熊他们三个一起去郊游,一共带了10个面包和7瓶水,他们应该怎么来分配这些食物呢?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探究,让学生先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然后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加强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来,有效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置,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加快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地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

(四)利用微课引导课前预习习惯,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生成

篇(2)

一、活动时间、地点:10月18日(周三)下午2:00

武功县普集街中学多媒体教室

二、活动形式:微型课示范课、说课展示、专家点评、现场互动研讨

三、参与人员:姚迎工作室全体成员、武功县教研室相关领导及专家、普集街中学全体英语教师及其他没课的老师、武功县其他学校英语教师。

四、活动步骤:

1、观摩示范课:

省级教学能手谭伟鸽老师讲授《Lesson 16 Happy Thanksgiving》

省级教学能手文娟娟老师讲授《Lesson 15 A Present for Li Ming》

省级教学能手亢寒青老师讲授《Lesson 18 Li Ming’s Birthday》

(备注:授课教材均为八年级上册)

2、示范课说课:三位授课老师分别进行优质说课展示。

3、专家点评:专家就如何让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结合 三位老师示范课进行点评说明。

4、互动研讨:专家与参与教师就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展开研讨互 动。

五、活动要求:

1、参与活动的老师务必于当日下午1:40准时在普集街中学多媒体室李荣利老师处签到。

2、参与授课班级的英语老师请于下午1:50,将学生带至多媒体门外等候,协助授课老师发放资料,并协助授课老师组织学生有序就座。

3、参与活动的老师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写好活动反思,并将电子版交至教研组长处。

六:工作人员安排

主持:宋青(副校长)

接待:鲁新党(教导处主任)、张雅(教导处副主任)、朱云云、王潇

后勤保障:董耀斌(后勤主任)、赵卫峰

会场布置、教学楼及多媒体会标、照相:黄俊、朱云云

篇(3)

一、核心素养对小学科学的意义

(一)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育人要求

小学新课标指出:“学习科学这门学科,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能力的形成,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自然观,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动手活动的乐趣,多方位发展学生性格。”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科学的教学就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只有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科学学习中的任务,得到全面发展。

(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小学生的教育,核心素养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文化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基础知识体系,用自己的思维代替教师的表达,培养自身的学科逻辑思维;自主发展要求学生对知识要有一定的拓展,不应满足于教师传输的知识,有能力将知识运用到生活或学习的实例中去;社会参与要求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响应社会活动[2]。核心素养提出的每一项要求标准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当代的小学科学教育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使学生获得探究科学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三)提升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科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探索精神的提升。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思想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势必会调整学习的态度,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科的学习质量。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开展策略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能稳定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发展思维,学会合作思考。高效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学习任务。但当前的科学高效课堂体系还不够完整,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较单一。下文将重点强调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方式。

(一)创设环节,提出问题

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基于一定的教学氛围。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更愿意在充满讨论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应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出适合上课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积极响应课堂,配合教师的教学路线。以广东科技教育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光》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引入光的传播原理、小孔成像等有讨论性的问题,让各小组成员展开激烈讨论,并在讨论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建立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4)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不等同于数学知识技能,是高于数学的知识技能,指向于学生的一般发展,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及其赖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学生终身和未来发展。在中小学课堂深化改革的推进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高效课堂。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备课,结合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难点、重点,并结合课程标准、中考大纲要求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便学生回顾旧知识、衔接新知识,快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下面,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要求,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教师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构建高效课堂出发,做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课堂教学的推动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生活中认识的图形带入课堂,然后带着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一些源于生活实际的几何应用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物图与几何模型图分析出来,即进行生活原题的几何化思考。例如,在教学“圆锥侧面展开图”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大屏幕把圆锥的相关课本内容以立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圆锥的特点,并直观展示出圆锥展开图的形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尤为关键。同时,作为该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目前的生活实际情况,以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学观为出发点,关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地位。

二、实行个性化引导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背景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很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精髓,教师应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个性化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参与相联系,保障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挖掘个人的学习潜能,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要求。例如,“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BD=CD,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DB的延长线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同样的速度沿着DC的延长线运动,作PEAB于的延长线于点E,作QFAC的延长线于点F,请问t秒后,PE与QF相等吗?(先作图,再作答)这道试题涉及一些动态运动方面的内容,一些学生看到后会产生畏惧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内容,将题目中的动态与静态信息区分开,如动态信息语句为“以1cm/s的速度沿着DB的延长线运动”“以同样的速度沿着DC的延长线运动”,其他语句都是静态的。这样,教师就能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提升个性化引导的有效性。

三、设计实践活动探究

数学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之后,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逐步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下面这道例题:如图2所示,某地区有A、B、C三个小村庄,如今要在这个地区挖一个深水井P,让深水井P到三个小村庄的距离都相等。请问如果你是施工人员,这个P应该设在哪里呢?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进行示范操作。教师用3条橡皮筋一端系在一起作为P点,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C点,一边不断地移动点P,一边向学生提问:“PA、PB、PC的长度相等吗?”经过教师的几次移动尝试,很多学生认为单靠观察显然不靠谱,与数学严谨性的学科特点存在相违背的地方。这时,教师不妨适时进行点拨:“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就易如反掌。”最后,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学生知道了如何准确地确定点P的位置。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篇(5)

“三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我校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本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好。“三为主”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五环节”指的是:新课导入、目标认定、导学达标、课堂小结、达标测评。以下是本人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下实施“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

“三为主、五环节”的模式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思维。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提高学生这一能力尤为重要。在平时课堂中,我们应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它。如经常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与提炼等。同时还应注意在课堂上留出相对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自主体验,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知的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理解观点,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外显。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有压力感,教师应该让他们放下教材及相关资料,来回答问题。

二、精心设计教学的主线,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和综合思维

“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以练习为主线”,即练习将贯穿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我们把贯穿于五个环节中的练习命名为“学案”。我们知道,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由于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学生要学会学地理,就得先学会看地图,同时读图能力也是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技能,因此,地理练习的设计肯定少不了读图练习。如: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堂课是学生通过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第二堂课开始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地图“三要素”,且能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地图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也就是说,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育应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通常会设置一些让学生学会在地图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发现问题。同时,反思自己设计的练习是否已经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

三、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初中生的空间视角

“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我觉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多时候都可以通过练习这一主线体现出来,利用学案作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使用学案,表面上看只是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实本质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其本质是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学习方式。

四、课堂小结环节的设计要体现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首先,知识结构图是指把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制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然而。地理学科正是一门内在联系紧密,客观规律明显的学科。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地理知识的巩固、深化和应用,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一节时,我就让学生通过知识结构图小结,思考过程。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清学习内容的思路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其次,绘图列表式小结就是运用图示或表格等形式总结当堂所学知识,或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变零为整,化繁为简,使知识之间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例如:在学习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后,我引导学生使用了绘图列表式的小结,通过罗列哪些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线大致重合,以便更好理解其地理意义。

总之,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能够养成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践,不断反思。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地发F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永保生机和活力,我们的课堂课堂才更高效更完美。

篇(6)

怎样的一堂课能称之为成功的一堂课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于成功的课堂定义都有所不同。有时听不同老师上同一节课,方法手段大为不同而效果却一致地好,其原因就在于“术”殊而“道”同,所以成功的课堂总是相似的。在我看来,那些上的好的课,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老师上的很轻松,学生学的也很容易。我们很想在课堂上作一名“安安静静”的教师,不要声嘶力竭的吼,不要不停重复还没人听,不要那么累。所以,我们得打有准备的仗,我们自己需要先知道,我们要教什么内容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教给他们。而在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正式完整提出“学科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引领,对一线教师极具指导意义。从我自身来说,接下来从课程标准、学情、教材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建立高效实用的小学英语课堂。

一、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对“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理念是这样界定和说明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是学习到一项语言技能,同时应注重通过外语学习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借鉴,促进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英语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综合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学情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课堂教学前提,针对学情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从学校来看,学校着力打造英语学科的良好环境,看中英语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然而,学校的急速发展,师资力量并没有及时跟上。全校英语教师一共三名,包办了所有的英语课。一二年级虽然开设了英语课,但每周只有一节英语课,并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习惯,打好基础。因此,三年级开始,每周两节英语课,还是需要老师从头教起。有限的课时,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老师也力不从心。很多时候也无法将课堂放手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更糟糕的是,大部分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教师只能抓紧课堂上有限的时间。

2.面对转型中的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应当端正自己的心态,正确分析利弊,顺应客观条件,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学会积极宣传,寻求支持,无论是学校的支持、科任老师还是家长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英语课堂定能事半功倍。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Z氛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3)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改进教学模式。

(4)对学生要重点关注,有针对性的训练,毕竟学生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5)要多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三、教材分析

落实到具体的教材、具体的课堂、具体的教学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接下来,我将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六册Module7为例,来具体解读。

1.第七模块的教学内容是谈论活动、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时间。Unit1课文情境是:Daming和Fangfang在上学路上谈论自己的父母每天几点上班,工作是什么。第二单元课文情境是:Sam、Amy、Ms Smart轮流给Mr Smart打电话,询问他将在几点到家Mr Smart回家之后,大家给他一个生日惊喜。

2.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本模块的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目标语言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 看起来比较简单,那我们就先化简为繁。从本册书来看,前面一个模块是过去时,本模块主要是运用一般现在时,和将来时谈论家人通常在某一个时间做某件事,二单元中的will除了是将来时之外,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将要怎样,还有意愿的表达。又与后面一个模块想关联,Will you help me?

那从整套书来看,家人是三年级上册第九模块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册第五模块中已经学过了goes to work,家人一周的计划和安排,时间的表达是在五年级上册第八模块中教授的,但是数字是在三年级时学过1到10,五年级上册学习了10以后数字的表达。四年级上册第8模块学习了用将来时表达计划,will的出现则是在四年级下册第三模块。需要学生整合所掌握的旧知,再次系统的学习如何谈论某人在某个时间做某事。

3.接下来就要化繁为简。如何分解降低难度?我们通常的做法从板书就可以体现出来:

其实这就是意群。什么是意群? 表达一个意思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就是一个意群。

篇(7)

1.总结研讨阶段

1.1 研讨主题。如何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提高学科课堂的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2 研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

1.3 研讨要求。每年3月初至4月上旬为校本研讨阶段,各校要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广泛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比活动。构建本校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各校要在活动中总结各学科教学典型,推选出能代表本校教学水平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师各一人,参加全县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交流。

2.交流展示阶段

2.1 活动形式。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全县21所小学分为四个区域进行各学科的集中交流展示。

2.2 活动内容

(1)课例赏析:赏析各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前教学模式阐述不超过3分钟)

(2)素养展示:①知识素养现场答题。现场抽签选题,考查教师本学科专业要求应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及技能。②书写展示。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粉笔字书写。③才艺展示。可选简笔画、朗诵、书法、唱歌、乐器等等,时间不超过5分钟。

(3)研讨交流:各校由一名业务领导现场抽签评一节课。(准备时间10分钟,评课不超过5分钟。)

(4)专业引领:学科教研员点评。

2.3 评价反馈。通过研讨活动,将同步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标兵、优质课、高效课堂教学优秀校评比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2.3.1 评比比例:各科课堂教学标兵评比比例占参加讲课人数的10%;优质课评比比例占参加讲课人数的30%;高效课堂教学优秀校评比分城镇组和农村组进行评比,评比比例分别占农村和城镇学校总数的20%。

2.3.2 教学标兵、优质课评比方法:在全县交流活动中,教学模式阐述占10%,课堂教学占70%,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占10%,书写占5%,才艺展示占5%。

2.3.3 高效课堂教学优秀校评选方法:参赛教师平均分占90%,业务领导评课占10%。

3.分享提高阶段

每年10月下旬,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各学科选出能代表全县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各一节进行集中交流展示。这一阶段的目的在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以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课型模式为载体;以课堂教学、素养展示为基本形式。突出校本研修,体现团队协作;彰显学科特点,体现教学特色;促进校际交流;体现专业品位。推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活动内容为:

3.1 课例赏析:赏析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五节课堂教学。(课前教学模式阐述不超过3分钟)

3.2 素养展示:

①书写展示。作课教师、学科教学标兵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粉笔字书写。

②才艺展示。作课教师、学科教学标兵现场才艺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80-01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和体会,我认为,高效课堂贵在如何达到高效,而不是实行某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难道都是低效或无效?教学的高效性一直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可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太多,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室布局,发几张导学案,教师少说几句就可以的。

一、高效教学首先要认清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两者之间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高中教学又必须面对高考,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强力灌输、机械重复与题海训练的课堂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彻底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只剩下应试。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素养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命题要求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例如,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活动:围绕渗透作用原理可探究如何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探讨如何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何判断某盐碱地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因此,抛开应试而谈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是悲哀的。我们不能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但如何追求两者的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这个交集越大,我们的学生就会越全面。

二、高效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彻底优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高效教学就需要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什么才是高效的教学方法?有位教育学家说得好:“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比如,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短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特点,但却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学生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讲解法具有信息量大、系统、逻辑性强的优点,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因此,要使提高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发挥好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可以有两种基本的学习方法:一是先给出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本质;二是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传递可能使后

的性状遗传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规律。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归纳的思路,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思路,这两种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

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课堂看似热闹,学生个个参与,但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会有效,更谈不上高效。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个个在积极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就是高效的。

篇(9)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预示着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从表面形式的课程改革回归到教育本质,即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抓住育人根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的成长为根本,向学生的未来成长方向前进。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主要是放大了化学的应试,弱化了化学自身的学科素养培养。初中化学老师长年经营于一个年级的教学当中,教学经历和教学视野注定了教师自身素养很难达到很高的高度,不少初中化学老师不能将化学教学建立在大学科领域去培养学生的学科r值、思想方法以及学科知识体系。

所以,我认为学科启蒙性这一基本目标应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关注点,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从学科本源和学科本质的高度立意,追求有学科品质的教学。

在这种教育期望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彰显四个关键特征,以满足教育本质的现实需求。

一、明确的教育对象和内容

化学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学生,教学改革,是为了改掉现存的不合理的部分,剔除功利的、浮躁的追求,并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完善和修正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从现存的实践出发,回到“人”这一主体对象,才能确定改革的真正目标和方向,也才可能开展有效的改革。

化学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学科知识、核心思想和基本概念等这些更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部分,开展教学首先当围绕这部分进行。

就初中化学而言,氧气性质和实验室制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都是重要知识。物质的转化、分类及物质结构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与物质间相互转化,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点,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观点,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相互联系的观点,化学变化中能量与质量守恒的观点,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观点等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形成的核心学科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清楚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可就事论事,应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原子论、分子论及元素周期律的发展,透过整个研究进程就发现互相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更看出化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化学对人类进步做出的推动。

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近年来各种教学模式甚嚣尘上,洋思、杜郎口以及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等,大量无效的讨论引入课堂,热闹之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学活动把改革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混淆,模糊了课堂教学方法与目标对象的不同。

化学教学当回归本质,形式模式不重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无外乎提高兴趣和培养能力。

针对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化学学科兴趣培养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一是实验教学。实验可以增强学习兴趣,现场体验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更何况这些附加值会反过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二是化学教学不能只是讲题。化学课堂除了讲题应该还有其他很多知识需要传授。比如化学历史、化学与社会、优秀化学家故事、化学发展等等,包括各种化学情境,情境可以是实验性的,可以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可以是科学史料或前沿科技的。即使做题也该是在情境之中完成,而不是孤立的为做题而做题。

三、高效而明晰的教学过程

彰显教育本质的化学课堂教学,其过程应该是高效明晰的,目标明确,对象清楚,没有太多的形式和炒作,也不需要过度的复杂机械。简洁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去除修饰,平淡是真,顺应学习规律,老师做好引导。其次,明确具体的聚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根本。第三,把握基本的核心要素,适合是最好的选择。

四、愉悦的感受,合理的学习收获

每件事情都有其自身规律,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要让师生做到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或者沉浸在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感觉要自然。这种自然的感觉使人精神轻松、身心愉悦,既能更好地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也有助于师生水平的更好发挥,核心素养的自然渗透。

篇(10)

一、高效的课堂不一定要场面“热闹”,应该有“深度”

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改的本质所在。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只追求热闹而忽视效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合作学习中由于人员集中,七嘴八舌,甚至有辩论等,显得课堂很热闹,好像学生都动起来了。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学生动起来。但是,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进入研究――得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只有思维真正地动起来,才会带动口、眼、手动起来,课堂才会真正充满活力。

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配置,对独立思考和同桌合作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扩大到小组,防止假热闹与低效益问题出现。我们切不可注重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进入状态。正如周玉仁教授所说: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以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会。因此,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热闹”,但应该有思维的深度。

二、高效教学需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三、高效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当教学的目标确定后,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 下一篇: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