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经营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1 17:19: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养老院经营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养老院经营管理

篇(1)

该岗位要求护理人员有一定的医疗卫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老年人护理的经验,但该工作时间长、辛苦劳累,职业风险也比较大,愿意从事的人比较少。

“开养老院不愁没人住,只愁找不到工作人员。”该投资公司负责人士表示。

从业者重经验重爱心

由于养老院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要求都比较高,一旦护理不当风险很大。养老托老服务虽然也是照顾老人,但与一般的家庭护理有很大区别,不仅要有爱心、耐心,更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最好有医院护士、护理、医疗工作的相关经验。无论是养老院的经营管理者,还是聘用的服务人员,都需要了解一些医疗知识、护理知识、养生之道,还应熟悉老人心理以及老人饮食知识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院内的护理人员通常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然而,下岗、失业和无业人员中,50岁以上人群已接近老年,无论是管理上还是服务水平上,己难以融入这个行业;40多岁的人群近年来大多已实现了再就业,社会闲散人员越来越少;30多岁的人群由于就业范围还较宽广,养老护理职业对这一年龄段不具吸引力。其次,护理人员待遇不高,月薪大约在800-1200元左右,且工作辛苦,因此不但难招,而且流动率高。护工队伍不稳定、不专业,已经成为困扰养老院经营者的一大难题。

篇(2)

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准备选择去养老院养老时,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样的养老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但是很多老年人在考察和了解了一些养老院的情况后,反而拿不定主意了,在家养老、去养老院养老,去公办养老院养老,还是去民办养老院养老,成了他们左右为难的选择题。

事例

一床难求,一房更难

83岁的周奶奶为了能给独生女儿减轻点负担,物色养老院已经有些时日了,但是半年时间过去了,周奶奶还是没想好要去哪家养老院。原因是,公办养老院过于拥挤,想要一个单间或者双人间都太难了,她看到很多老人都是四五个人住一个房间,这对于在家有单独房间的周奶奶来说,没了私人空间,也就多了很多的不方便,因此周奶奶心里很难接受。而民办养老院有空余的单间,但收费又过高,这对周奶奶来说有压力。因此,周奶奶依然住在女儿家,继续物色合适的养老院。

事例

伙食单一,口味不同成遗憾

79岁的柳大爷是湖南人,从小爱吃辣椒。虽在广东生活了几十年,但对辣椒依然情有独钟。去年,老伴儿去世后,柳大爷就想去养老院,柳大爷身体虽不错,但偶尔也会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一个人住,倘若突发疾病或者死了都没人知道,他想到养老院,至少有人给做饭、洗衣服,有人照顾。但柳大爷考察了两家养老院后,都对养老院的伙食单一感到遗憾,广东的饮食都偏清淡,而他口重,且一日无辣就觉得度日如年。虽和养老院的负责人建议为个别入住者开小灶,但养老院考虑厨师人少,大锅饭都忙不过来,即使开小灶收费也会过高等问题,没有达成一致。

事例

离医院过远,求医不方便

在一些环境优美的郊外,民办养老院安逸舒适的环境成了很多老人的首选。邓阿姨就选择了这样一家养老院。

在采访中,邓阿姨对记者说:“住进来以后才知道,养老院离家和医院远,存在诸多不便。我现在最遗憾的就是时间长了,想回家看看,交通不方便所带来的烦恼。还有去医院也不方便,我春节期间脑血管堵塞,如果能尽快送到医院,治疗的效果会比现在还好。”

最后,邓阿姨建议一些想入住养老院,特别是身体不好的老人,一定要选离家近,离医院近,交通方便的养老院。这样,住到养老院里,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1.民办养老院价格应该规范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是社会发展方向,但有些经营者一边表白自己从事的是慈善福利事业,一边又高收费,低服务,从中牟取利润,明显构成了市场行为。

有关专家认为,一些养老机构受市场影响和利益驱动,存在收费过高、与其规定服务不相符等问题,给养老事业社会化带来潜在危机。因此急需出台有关法规,规范民办养老院的价格和服务,并予以监督管理。

2.完善配套的医疗服务设施

民办养老院医疗能力是许多老人关注的焦点。调查报告分析,很多民办养老机构虽然有生活护理,但没有附设康复治疗医务机构,即使有要么是离得太远,要么就是不属医保定点单位,给很多老人看病带来麻烦和困难,像前面提到的邓阿姨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养老院的老人大多行动不便,但又必须经常外出到其他医院康复治疗,为了能解决他们乘车、排队、就诊的方便,建议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完善配套的医疗服务设施。

3.提升品牌效应有利形成规模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品牌意识还比较弱。为什么养老行业也要向品牌经营过渡呢?一方面在大众消费心理中存在一种崇尚品牌,信任有良好形象的品牌倾向。另一方面,当品牌在消费者心理产生归属感以后,有利于推进品牌的规模扩张和连锁经营,进而促进养老机构的产业化进程,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养老集团。这样,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条件和环境,同时可以引导养老消费市场更趋于合理,抑制乱收费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有利于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4.落实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民办养老机构比重已超过60%,但经营管理情况存在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地理位置优越,档次较高的民办养老机构有所盈利;而少部分位置偏远、新开张的福利院由于交通、成本等问题,入住率低,亏本负债经营。

一位从事老年工作的地方官员透露,公办养老院收费较低,环境较好,故很多人争着住进去。但真正能住的只是少数,且多是干部,那些真正困难而又不具备经济条件的,并无合适的养老机构可住。

该官员同时透露,也并非这些公立养老机构不亏损,而是国家为了保证福利性质的养老服务,“不计成本”,所有亏损由政府财政兜底和补贴。而与这些公立福利院相比,民办养老院获得的补贴力度很小。所以,加大和提高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尤为必要。

篇(3)

在突破养老服务瓶颈探索过程中,苏州市沧浪区区政府、区民政局最早提出了虚拟养老院的概念,在运行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赞誉并逐渐为其他省市区所借鉴、推广和试行。

一、虚拟养老院内涵和特点

虚拟养老院是指政府建设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一个电话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1]这一模式由政府牵头,企业运行,兼顾社会效益和积极效益。虚拟养老院利用其信息化系统进行个性化管理和服务,通过服务专线与老年人取得服务关系。

由于在虚拟养老院推动、创建与运营过程中,政府只是扮演者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真正管理和运作的主体是企业,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可以说虚拟养老院是民营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这样一种创建、运作模式就赋予了虚拟养老院整合国家、企业和社区资源、吸收民营资本等优势。

二、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推进策略

(一)做好自身定位,拓展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结构

虚拟养老院是在政府、社区、市场和老年人之间架构起来的服务网络,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借助于发达的信息技术,通过老年群体和市场的各取所需来完成政府的社会管理目标。因而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方式将不同于其他养老模式,走的会是一条市场化的实现路径,不仅受到政府宏观上的引导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因素。此外,虚拟养老院是由加盟企业运行,企业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虚拟养老院的整体水平,由此需尽快建构专业严格的准入机制,于众多企业中选择兼具实力、品质和声誉的企业,从源头把关虚拟养老服务的质量。

虚拟养老院在设计之初便是考虑到突破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局限性,迎合老年人需求的特殊性,将生活护理、精神慰藉、情感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让老年人不离开家也可以享受到生活照料和不改变生活习惯。但是因为虚拟养老院施行时间不长,服务上的结合程度不高,服务内容较单一,生活护理仍旧占据主要地位,然精神方面的需求较少顾及到,为有效满足老年人各方面需求营造生活的幸福感,有必要丰富服务的内容和注重生理同心理上服务的结合、群体性和个别的结合,让老年人可以在居家之外通过接触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避免与集体和社会的脱节,创造老年群体间的互动机会,满足老年人交流的需要和渴望。[2]

现有的许多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对象较多局限在特定的享有政府补贴的弱势老年群体,服务对象单一。要使虚拟养老院长远发展,需要对其他老年群体开放,针对老年群体结构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同时注重提高其产业化程度和完善该产业链以拓宽资金来源,维持其养老服务的长久发展。

(二)提高社区、家庭、社会力量等资源的整合程度、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一些养老机构曾看到某些低龄老人为中高龄老人提供相应的服务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有的子女考虑到其老人在养老院中孤独寂寞,也会在机构内找寻一些有经济需求的老人照顾自家老人而付与报酬。那么在社区的老年群体中也有不同的年龄结构。充分利用老年群体的时间、精力、特点和意愿可以建立老年互助机制以降低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成本。例如低龄老人可以自愿为高龄老人服务,由相应人员记录其服务时长,待日后其自理能力下降,根据之前的服务时长享受其他低龄老人的服务。另外,也可以通过社区的中介,架构起社区老人的经济和服务需求信息传递渠道,让有服务意愿和能力并有经济方面需求的老人到中介处登记,中介根据此处记录的有服务需求并愿付与一定经济报酬的老人信息给予分配,使双方各取所需。

虚拟养老院服务网络下的该社区设施等资源分布不平衡、服务实力不均,需要架构起社区间资源共享机制、信息交流平台,依赖于已有的娱乐设施、文化活动、老年中心等资源有效降低养老服务成本,规避养老服务设施再建的成本,最大限度实现同一虚拟养老院服务网络下各社区间高效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使用效率。[3]

尽管虚拟养老服务网络的运作主体在于加盟企业,当在其成长过程中社会力量诸如非营利机构、社会组织等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企业由于追逐利益的天性,面对虚拟养老院的投资收益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加盟企业的参与力度并不乐观,主要还是从事于料理家政类的服务中心来承担。因而虚拟养老院作为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兼顾、整合来自各方面资源的服务平台,需要在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其协调各方利益,并将社会力量所掌握的资源譬如资金、服务和管理经验、人才、理念等融入虚拟养老院的运作,帮助虚拟养老院走出困境。

(三)加强相关财政补助项目审查及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

当前一些企业在政策支持项目和能够拿到财政补贴的项目,盲目进行投资而忽视了自身是否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如此导致了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补助资金的滥用和浪费,也助长了企业投机的行为。在此相关部门理当出台相应的虚拟养老院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让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开、透明,规范各项专用资金的使用。同时还需加强对项目的审查工作,严格把关企业进入虚拟养老院服务领域。政府对于养老机构建设等财政补助资金,需避免放在养老机构经营者的口袋里,而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护理人员的补助上,如购买公益性护理岗位,给护理人员购买社保等,投入到迫切需要的地方。

参考文献:

篇(4)

2、市场有多大?养老院的目标客户

3、功能定位,现有面积的收支比例分析

4、老年服务项目

5、周边老年愿意接受哪些服务项目?

6、市场获利分析

7、制定什么样的价格?如何制定价格?老人接受范围

8、养老院周边老人经济收入与人员职业分析

9、养老院如何广而告之?公众宣传

10、如何经营管理养老院?

11、员工来源,员工工资标准

12、日常各项开支与第一年总费用支出的匡算

13、经济收益保本点和经济保本运作需要多长时间

14、装修设计与费用

15、设备、设施、器具种类与费用计划

16、投资计划(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分配与使用计划)

养老院可行性报告现在是市场经济,与其他行业一样,要办养老院,也要进行市场调查, 进行可行性分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开办养老院, 仅有爱心是不够的, 抱着赚钱的目的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养老服务是微利甚至是不盈利的。 当然, 也确有人投资建养老机构纯为回报社会, 不为赚钱也不图虚名, 即使如此, 养老机构开办以后, 也还有个维持良性动转的问题,即如何保持其自身发展。所以,在开办养老院之前要做个详细的养老院可行性报告,做到心中有数。

一:办院可行性分析

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投资回收周期比较长的行业, 对此, 投资者要有清醒的认识。 进行可行性分析要考虑的因素有: 目前本地区同行业总量 (床位数)及分布情况, 本地区老人及家庭经济状况, 尽可能了解和收集其他养老机构的入住情况,地理位置的交通和环境情况等。

盈亏的主要因素是入住率和服务成本, 这里的服务成本是指为老人服务所必需的,有房租、防暑降温取暖费、水电煤气费、工资、 办公费用、 维修费、 大型资产折旧费等, 都要考虑在内。 其计算公式为(预期入住人数╳收费)-服务成本即为盈亏,收费项目主要有床位费、 生活费、 取暖费三项, 养老机构也可就其他服务项目收取约定的费用。

办院的主要风险在于, 一是入住率的不足, 房租、 人工费和取暖费等硬性开支不能得到有效摊薄, 导致开办一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处于净投入状态,不能实现资产的良性循环。二是入住老人的收费风险,由于老人及子女的财务状态恶化等原因,造成入住老人不能及时续费, 养老机构又不能强行将老人赶出门, 造成垫付费用的局面。 三是老人的意外伤害风险。老人属高发意外伤害和突发死亡率较高的人群, 一旦产生纠纷, 诉讼和调解对养老机构都带来人力和物力上的负担。

下面拿深圳市作为例子,就深圳养老院现状,试做开办养老机构可行性分析如下:

一、 从市场角度

深圳是个适合老年人养老的的城市, 各种公共设施以及一些收费较高的主题公园对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深圳养老。目前深圳实际人口 1200 万,其中老年人口占到 102 万,占到 9%多。全市现拥有养老机构 86 家, 床位共计 3500 余张, 刚刚达到老年人口千分之二的最低要求, 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 目前深圳市内养老机构发展评价

深圳市养老机构应该说从数量上发展较慢, 但总体运营水平不够高, 特别是缺少象郑州和佑尊长园、北京双井恭和苑、 北京太阳城银铃老年公寓这样行业领军型的养老机构。具体来讲:

1 、百床以上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收费较低(全部费用 800 元以下) 的入住率一直很高, 床位全年紧张。 办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前期投入较大,一般需要建设专门的院舍,配套设施齐全。

2 、 百床以上收费在 1000 元左右的养老机构, 在深圳市场目前属于中档以上养老机构, 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入住率不足, 经营情况多在盈亏平衡点以下。 但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是外地来养老的老人的首选,市场前景看好。

3 、 30 张床位至 100 张床位之间的中等规模养老机构是深圳市养老机构的主流。 这部分养老机构, 由于床位数达到了规模效应的要求,硬性投入和老人生活费用都得到了合理摊派, 机构管理还处在简单层次控制的范围之内, 用人成本较低。 这种养老机构经历前期的经验积累期,多数都实现了盈利。需要特别提出的是, 这部分养老机构多自觉不自觉将服务群体逐渐定位在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群体。这一群体服务需求层面较少, 日常消耗低, 且收费较高。 只要辅助于较好的医疗, 是目前盈利概率最高的院所类型。

4 、30 张床位以下的小型养老机构,也称家庭式养老院,这种院所经营形式灵活, 前期投入较小, 特别适合生活小区内建设。 经营这种类型养老机构的关键是争取物业和居委会的支持, 在房屋租金等方便实现优惠。 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到福彩基金的投入, “星光老年之家”用这种方式争取到前期经营者少投入,再辅助于水电暖方面的优惠,压缩一下前期投入得不到摊薄的风险。 经营这种养老机构可以附设开办学生餐桌和居家养老老人的午餐派送,以弥补盈利能力不足。目前这种养老机构在本市经营平均状况较差, 对经营者的运营水平和承受压力的能力挑战较大, 每年都有不能通过年检被淘汰的养老院。 迫切需要专业人士介入, 对这种养老机构财务运营进行专业指导,或采取集团式经营方式, 统一采购、 统一配餐、 统一调配医护康复设施,达到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

二:收支情况分析(以 50 张床位,四人间养老院为例)

一、开办养老机构前期投入

50 张床位的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在 700 平方米以上,合理租金控制在年 10 万以下。

2 、房屋改造和简单装修费用,约投入 6 万元。

3 、基本设施配备。

a) 床、床头柜和一人一格的衣橱,约计 800 元×50=40000元。

b) 床上用品 700×50=35000 元

c) 室内每人一个圈椅 200×50=10000

d) 电视每房间一个 1000×15=15000

e) 活动室设施家庭影院一套, 麻将桌 2 个, 健身器材 2 件,预算约 10000 元。

f) 餐饮设施,灶具二套,餐具 60 套,消毒柜一个,冰箱一台,总控制在 8000 元。 (可在开业时争取区政府或赞助单位的捐赠)

g) 洗衣设备,预算 20xx 元。

h) 洗澡设备,预算 5000 元。

i) 办公设施,电脑、打印机各一台,面包车一部。 (可时机成熟时再到位)合计最小投入 280000元。

4 、开业仪式和相关宣传费用,约 20xx0 元。

以上租金+装修+设施+宣传=300000 元

二、养老机构年度运营投入

1 、员工工资。

院长(兼会计)1 人计 4000×12=48000 元

副院长 兼采购 1 人计 20xx×12=24000 元

护理员 5 人计 1000×12×5=60000 元

厨师 2 人计 1200×12×2=26400 元

以上共计 9 人计 158400 元。

2 、伙食费成本 300×50×12=180000 元。

3 、水电费 400×50=20xx0 元

4 、取暖费 700 平米×20=14000 元

5 、办公费用 600×12=7200 元

6 、设备耗材、维护等 20xx 元

7 、租金 10 万元。

以上投入合计 4820xx 元。

三、养老机构收入预测(按 80%床位利用率,680 元收费)

1 、床位费四人间 200×12×50×80%=96000 元。

2 、服务费 200×12×50×80%=96000 元

3 、餐费 260×12×50×80%=124800 元

3 、水电费 20×12×50×80%=9600 元

4 、取暖费 80×3 ×50×80%=9600 元

以上收入计 336000 元

四、经营评估

1 、此种规模设计养老机构盈亏平衡点为全年平均入住率 55% 。

2 、可期达到全年平均 80%的床位利用率,每年做 1 万元的资产折旧,5000 元意外损耗,保守收入 280000 元。

3 、每位老人入住时收取 5000 元意外保证金,可暂收付 20xx00元,可 60%用于抵付前期投入,其它做为周转资金和出院返还。

三:开办养老机构相关手续

(另见:十六步详解如何申办养老院登记证书)

一、开办养老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当地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规划;

(二)有规范的名称;

(三)有固定的场所和服务设施,有室外活动场所;

(四)有相应的资金(前期投入约 1 万元/床) ;

(五) 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医生护士可通过与属地医院诊所签约实现) 。

二、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办组织或个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构章程;

(三)资金状况证明;

(四)场所证明;

(五)消防安全、卫生防疫证明;

(六) 与养老服务机构所在地的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的提供医疗服务协议或者内设医疗机构的批准证书。

三、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办理如下手续:

1 、 市和各区 (市) 人民政府以及非本市组织、 个人开办养老服务机构, 申办人直接向市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本市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办养老服务机构, 申办人应当向养老服务机构所在地的区 (市) 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区 (市) 民政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报市民政部门。民政部门审查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申请的时限为自接到申请之日起 20 日内。

2 、核准开办养老院的,申办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民政部门的要求进行筹建, 经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 由市民政部门发给登记证书。

3 、申办人取得登记证书后,应当按下列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一)利用非国有资产开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凭登记证书到开办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二)利用国有资产开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凭登记证书按事业登记管理的规定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三) 开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 申办人凭登记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四、养老机构享受优惠和社会资源利用

1 、养老机构用水、电、安装电话实行居民价优惠。需每年到民政部门审批一次。

篇(5)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龄老人、失独老人、慢性病老人等不断增加,其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服务的重大发展与转变,是应对未富先老状况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与失能化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一种有效运用企业存量资产、发挥企业医疗资源优势、实现企业服务社会、创造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而该养老机构往往经营活动的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需求相对较小,流通过程中成本较高,利用国家政策的灵活度较低,这给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

二、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投资回报率低

养老行业本身具有前期投资大,见效慢,资金回笼率较低的缺陷。按照目前养老产业普遍较低的投资回报率计算,普通养老机构收回成本至少需要10-15年。并且,与公办养老机构不同的是,民营养老机构没有政府提供免费的办公大楼,也没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支持,因此,民营资本为主的养老企业生存更为艰难。

2.民间资本投资较小,以观望为主

由于当前的民营养老机构有着之前提过的投资回报率低的现状,并且在各个方面仍然比不上公立养老机构,市场认可度较低。对民间投资者来说,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使手中的资产不断增值,所以投资养老机构这种低收益的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低。一些主动将资金投入养老机构的资本所有者的目的甚至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慈善行为,但仅仅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并不能够很有效的促进民营养老业这一产业的发展。

3.成本管控力度不足

长期官办养老机构的行业主导形成对成本的管控力度不足,事实上,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成本控制。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立养老机构不同在于,民营养老机构最终目的还是尽可能的获利,也就是利润最大化。在市场价格没有很多优势的情况下,企业通过直接控制成本能够直接明显改善盈利质量。

4.缺少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当前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各级政府也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但是,由于国家准许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政策出台时间较短,一方面,大部分有关部分没有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导致政府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当前民营养老产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深入,在利用国家政策方面灵活度较低,忽略了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三、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方式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强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私立医院、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业合作。

在政府相关负责人的监督下挑选合适的合作厂商,形成“投资―分销―均利”的合作模式,拓宽引资渠道。同时了解国家政策,购买有相应国家减免或补助的医疗药品以节省开支。,同时与医疗器械供应商合作,通^网络等相关渠道购买医院更换淘汰下来功能齐全的二手设备,在保证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功能的同时节约资本。

2.运用适当的营销策略维持并且逐步增加民营养老机构的客源。

民营养老机构要想盈利就不应该仅仅考虑从成本上进行控制,减少开支,还应该主动招徕顾客。如,运用人员推销策略,聘用合适的老年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人口相传地向其同龄人宣传入住该养老院的优点好处。运用广告策略,在老年人汇集的老年文化中心设立广告牌宣传,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当地政府合作,定期组织参观医养结合型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以提高养老机构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3.探索“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

针对目前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依然照搬公立养老机构较为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结合目前国内,尤其是重庆市经济仍处于较为快速的增长期,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中服务类,尤其是高端服务类消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中产阶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赡养老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断加重,而公立养老机构为主体的现有养老机构仍主要提供的是中低端的养老服务,高端养老服务较为空白,所以主要前期将主要的资金、资源投入到高端养老领域,从养老院设施和人员服务两方面入手,养老院设施主要参考国外较为优秀的民营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同时与重庆市南岸区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价格定位于高端市场,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之后,利用良性的资金周转,早日实现盈利。

在本市高端养老市场初步取得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地位后,有稳定的现金流的前提下,可以将盈余资金投入到中端养老市场。适当扩大养老院的占地面积,购入质量较优的内部服务设备,并对中端服务客户限时开放高端服务设施的使用。同时,扩大服务人员队伍,适应中端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在建设中端市场时,也要注意维护高端市场客户的核心利益,开放的高端服务要有计划和限度,防止高端客服的流失。

四、结语

总之,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缓解依赖于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民营养老业是我国养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养老行业起步较晚,民营养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在一些现有的好的基础上,比如医养结合模式下,民营行业积极参与和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并且灵活运用民营资本的优势,利用现代管理知识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民营养老行业会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晔.浅谈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同发展.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

篇(6)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5日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为1.77亿,将近占人口总数的13.26%,并且老年人口数量以3.4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48亿。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以及“421”家庭结构的日益增多,相对单一和落后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满足不了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养老地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因此,分析及构建适合我国的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对于促进养老地产更快更好地发展,解决老年住宅需求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养老设施现状及养老地产市场前景

(一)我国养老设施现状。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养老模式,但是不论是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还是其提供的床位和接纳的老年人口数量,都远远不能解决庞大的养老需求。我国的老年设施相对单一,大部分是靠政府或社区投资建立的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其管理水平很落后、规模小,设施陈旧。我国现有养老院大约42,000多所,另外加上社会兴办的其他老年机构,现在收养的老人总数还不足100万,远不及我国老年人口的1%。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养老机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从质量条件上来看,设施和简陋、服务水平较差,只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对于精神和医疗服务等特殊需求还无法满足。

(二)我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分析。现如今,我国众多家庭已经演变成“421”的家庭模式,即一对青年夫妻要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并抚养一个孩子,在现在的社会经济下,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赡养老人力不从心,同时也造成了相当部分的“空巢老人”,无人看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我国的养老需求。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9064”养老模式结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即90%的老年人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这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模式建设,表明了政府从强调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重大转型,因此养老地产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养老地产不同于普通商业地产,它的开发要涉及各方主体,包括政府、开发商、保险机构、医疗卫生及其配套服务机构等各方,还需要整合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所以运营过程很复杂,而且由于养老地产不只是提供住宅,更注重的是后期配套服务的盈利,所以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再加上我国对于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仍处在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商业模式,所以养老地产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综合来看,我国养老地产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三、国外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

在上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对养老地产的运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其养老体系建设已日渐成熟,值得学习借鉴。

(一)美国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美国施行以机构养老为主,政府立法鼓励并监督的方式。养老机构主要有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模式,前者主要由政府或宗教机构投资建立;后者多为私人开发商建立。养老住宅的形式主要包括:健康老年人住宅、集合式老年住宅、护理型老年人住宅、综合性住宅社区等。

一方面美国养老地产主要是通过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来实现其融资、运营管理、医疗护理、餐饮等项目。这样就可以解决开发商缺乏运营经验的短处,通过专业的管理公司可以使得后期配套服务做的更加完善,获得更好的入住水平。营利性养老地产大多采用“一次性会费+月服务费”的收益模式,此种盈利模式既可以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太多的问题,收回部分资金,又可以实现后期连续性的服务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通过“倒按揭”的运营模式来实现以房养老,从而解决了大量拥有私有住宅的老人的养老问题。“倒按揭”指的是老人可以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然后定期从金融机构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是接受老年公寓提供的服务,等房主逝世后,其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倒按揭的形式有三种,即房产抵押倒按揭形式、商业公司倒按揭形式、政府担保倒按揭的形式。

(二)日本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日本施行以政府扶持为推动的养老方式,注重以补助扶持的方式来推进养老事业,对于老年住房改扩建给予扶持,发展老年公寓、对老年人实行补助,而且对老年住宅的建设给予财政金融支持,以吸引开发商进入养老地产市场。

日本养老住宅的运营模式大多是出租并收取服务费的形式。盈利模式主要是与消费者签订出租合同后的后续养老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所需的养老服务,然后与经营者签订独立于租房的合同,这样个性化的服务,更能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同时,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益,日本很多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全国连锁经营的方式。连锁养老机构不仅为常住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还对周围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托或是短期入住服务,这样就可以利用现有养老设施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还能提高收益。

(三)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启示

1、政府支持是开发养老地产的有力保证。在我国福利制度和金融市场较不完善的背景下,养老地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应加快完善建设福利保障制度,增加老年人养老资金来源。其次,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开发养老地产。同时也应该建立监督保障制度,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2、施行“倒按揭”养老方式。倒按揭即以房养老,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老年人有房产,而我国有众多的有房产但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以房养老正是解决这部分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有关倒按揭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具体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倒按揭养老方式的施行提供保障。

3、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咨询公司来运营。我国养老地产的开发与运营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开发商缺乏养老地产经营管理相关经验,通过专业管理咨询公司负责养老地产的融资、运营、医疗护理、餐饮等的运作,可以很好地促进养老地产开发项目的实施。同时,实行养老服务机构全国连锁经营的方式,以节约成本,扩大品牌知名度,培养专业管理团队,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我国养老地产经营模式构建

(一)我国养老地产管理模式构建。养老地产管理模式主要根据运营主体的不同分为开发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和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分离的两种模式。

1、投资开发与后续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1)开发商管理模式。开发商管理模式是指养老地产开发完成后,其后期管理与运营由开发商直接负责。这种管理模式下,消费者只需面对单一经营者,有利于沟通和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开发商管理模式下,开发商除了前期的开发建设,还要负责后期的运营管理,所以更适合有物业管理服务优势且社会资源整合力强的开发商。

(2)战略联盟管理模式。战略联盟管理模式是指开发商与提供各方面专业化养老服务的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共同负责养老地产的日常运营,以此构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这种战略联盟的管理模式,开发商可以和一些竞争力强、品牌知名的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从而打造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品牌影响力,建立住宅和养老服务一体的养老地产。

2、投资开发与后续经营管理分离的模式――专业公司管理模式。投资开发与后期运营管理相分离的模式指开发商只负责前期地产开发,不对后期运营进行直接管理,而是通过引进专业管理公司来负责养老地产的日常运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净出租模式。净出租模式指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将物业租赁给管理公司来运营,开发商通过每年收取固定的租金来获得收益。运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和风险等均由运营商承担,运营过程中所获得收益也属于运营商所有。采用这种模式,对开发商来说风险最低,收益也最稳定,但后期运营过程中的附加价值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2)委托经营模式。委托经营模式指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将物业委托给管理公司运营打理,每年支付给管理公司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而后期运营过程中的费用和各种风险都由开发商承担,但开发商也可以获得后期运营带来的收益。此种模式下,开发商的收益大,但面临的风险也高。

(3)出让模式。出让模式指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将物业经营权益出让给运营商,以此获得一次性的收益,后期运营过程中的收益和各种风险费用均由运营商承担。这种模式下,开发商可以一次性回收投资并获得利润,但是后期运营过程中的附加值也没有体现出来。

(4)出让+委托经营模式。出让+委托经营模式是指养老地产开发商将物业的部分权益出让给管理公司,并将物业委托给其管理运营。这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折中,运营商可以获得管理费和出让部分的权益。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开发商出让部分物业权益给运营商,可以充分调动运营商运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物业收益。

(二)我国养老地产盈利模式构建。养老地产相对于传统地产来说,社区配套成本和后期持续运营成本有很大的提高,所以选择合适的盈利模式对于开发商回收成本获取利润尤为重要。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要考虑到后期服务方面,总结起来包括销售、出租、租售并存、会员制盈利模式和“倒按揭”模式。

1、租、售、租售结合、会员制盈利模式

(1)全部出售的盈利模式。全部出售的盈利模式指开发商出售养老地产的全部产权。其优势在于快速回笼前期投入的资金,开发风险小,但是也放弃了由后期配套服务所衍生出来的利益增值。

(2)只租不售的盈利模式。只租不售模式的长期性收入来源,包括租赁项目的出租收益和配套设施的经营收益。这种盈利模式体现了养老地产的核心意义,即通过持续经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稳定的收入,而不是像一般的房地产通过销售房产来获得收益。由于前期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再加上后期经营过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因此这种模式适合有资金实力的开发商运用。

(3)销售与出租结合的盈利模式。租售结合盈利模式的收入来源包括一次性收入来源和长期性收入来源,一次性收入来源是指独立住宅的销售收益;长期性收入来源,包括租赁项目的出租收益和配套设施的经营收益。这种盈利模式是前两者持有和销售模式的折中,是针对前期资本投入回收和后期服务盈利问题而产生的一种两者兼顾的盈利模式。此种模式下,销售和出租的合适比例需要开发商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决定。

(4)会员制盈利模式。此种盈利模式是指销售会籍,先缴纳一定的定金入会,然后每月交取一定的服务费,最后定金返还的一种入住方式。此种盈利模式既可以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太多的问题,运营开始便可以收回部分资金,又可以实现后期连续性的服务收益。这种模式适合资金实力不具优势的开发商运营。

2、倒按揭盈利模式――“以房养老”。倒按揭盈利模式,指养老机构在获得老人允许后,由其或是委托给金融机构将入住的老年人的住房出租,通过获得的租金收益来入住养老机构;或者采取置换的方式,将老年人的住房与老年住宅进行等价对换,直到老人过世之后,再将原对换的房产折价返还其法定继承人。倒按揭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中低收入但有房产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五、结语

通过对国外养老地产成功经营模式分析与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养老地产的管理和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分为投资开发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和投资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分离两种模式,具体包括开发商管理、战略联盟管理、专业公司管理三种管理模式,并根据委托方式的不同将专业公司管理模式分为净出租、委托经营、出让模式、出让+委托经营四种模式。盈利模式,包括租、售、租售结合、会员制和倒按揭盈利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康琪雪,张恒铭.居民购买养老地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13.12.

[2]鹿麟.我国老年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J].广东经济,2011.2.

[3]马明,韦颜秋.我国养老地产商业模式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3.5.

[4]陆秋虹,邓用林.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建筑经济,2012.362.12.

篇(7)

根据20__年__市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从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略有加深,全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3万人,比去年增加2.44万。据20__年数字统计,__区共有老年人53657人,占总人口的17.1%,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6所、老人照顾站10处。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建筑先天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__区的6家养老院中,就有5家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先天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火灾隐患突出,诱发火灾因素增多。从检查情况来看,考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也容易诱发火灾事故。

(四)老人床位供不应求,建筑局部违章搭建多。由于老人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局部搭临时建筑,由此带来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未及时跟上等消防隐患。

(五)人员密度大,老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__区6所敬老院共居住老人约820多人,其中有420人为无法行动的特护老人,而且老建筑大房间都在比较高的楼层,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及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六)安全投入少,隐患整改困难。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微利的行业,稍微增加成本就难以为计,再加上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整改,经济投入大,而且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三、养老机构行业的火灾防范对策

(一)坚持源头把关杜绝先天隐患。虽然现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行政前置取消了,但社会养老机构申办要经过民政部门备案。消防部门可以把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和管理要求书面提供给民政部门,从选址上进行把关,杜绝先天患产生。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行业,再加上检查出来后隐患整改难度大,一些基层消防部门和派出所怕隐患查出后整改不了,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要切实从关爱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出发,以解决最大的民生问题的态度,切实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一些确实整改不了要及时报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篇(8)

以北京太和盛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和盛世)为代表的养老信息化企业,正致力于保障养老机构的高效率运行和提高养老机构的高服务水准。通过对养老领域多年的研究调研,太和盛世研发了专业的智能养老管理软件,能够帮助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地产养老、旅游养老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机构全方位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需求很紧迫

随着国内养老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日益增长,养老机构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深入了解自身管理模式和应用服务的特点,从性价比、安全性、可行性等多方面总结出一套针对实际业务的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选型标准。

目前来看,我国养老信息化市场上的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国内养老行业无论是机构组织养老的形式还是社区、居家的养老形式,信息化的普及工作不仅在资金投入、重视程度上存在欠缺,也在相关管理规章和规范标准上存在欠缺。不过,近几年来,一批养老机构通过高效、合理的管理经营,规模上正逐渐从小到大。而随着这些养老机构的发展壮大,管理层也不断提升管理信息化意识,甚至已经在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此外,在投资新建养老机构的投资者中,也有一批投资者原来就具备一定的信息化项目实施经验,在养老机构新建前和在建过程中都能考虑到老人护理和机构日常管理在IT方面的应用。并且,养老信息化产品更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相关养老政策、法规等来开发,既包括养老机构基础管理系统,也要配置高标准的养老机构养护、医疗等管理系统和智能专家管理系统作为后续支持。

二是需求正从广泛、分散走向标准和统一。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通常会包含各种管理模块和相应的各类型产品。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系统模块和功能产品却并未形成规范的、统一的信息化实施标准。由此导致的是,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建设前期,实施过程极为简单,但后期对于系统上线后的管理效果评估、系统设备维护、系统更新升级等环节均缺乏良好的执行环境。当养老机构组织部门、服务、应用和其他相关项目逐渐细化和衍伸,原来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系统急需转型为统一的、标准的新型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随着社会各界对养老行业的重视,包括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两种形式兼备的各种养老企业逐渐林立,养老信息化服务商也将整合各方面技术资源和硬件设备,建立可统一管理的养老、养护平台作为可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优先解决方案。

三是要保障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老年人档案管理、养护日志、医护日志是老年人接受护理过程中的实时记录,也是将要执行的养护操作的依据,所以在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性能上与其他行业相比要求更高。养老机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对不同的使用人员授予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不允许无权限的人员阅览、窃取和篡改电子档案养护记录、医护记录等信息,因此老年人电子档案系统必须要建立一套高度可靠的安全机制,应具有可提供用户名+密码身份认证、用户身份锁二次认证、分布式权限分配机制、数据库安全性、表单安全性、文档安全性、域安全性和系统加密锁等多层次的安全设计,确保养老系统在养老机构安全运行。

四是要实现高兼容性和可扩展。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要与其他相关管理系统保持良好的兼容性,通过提供多种开放性强、扩展性大、形式灵活的接口,让数据在系统之间畅通无阻地流通。此外对于机构前台、老人养护和医护等个别相对独立但仍与主信息化系统保持业务关联的其他系统,能够做到数据的格式兼容和可自由调用。而对于医保、社保、农保等其他系统也要预留外置接口。

五是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已成硬指标。服务能力是养老机构选择IT供应商、信息化服务商时最为重视的因素。养老机构在选型过程中,会比较看重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所以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商的软件开发能力、商服务能力,尤其是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支持力度,会影响机构的采购决策。

核心竞争力需好产品支撑

了解当前养老信息化市场上的主要需求后,太和盛世为养老机构特别设计、打造了太和养老管理系统软件。该管理系统软件独有的一系列优良特性和多元化功能体系,在该业务领域独树一帜。

太和养老管理系统软件的全面问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社会养老机构低效率、资源浪费和管理无序等问题,全面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将科学管理理念带入养老机构,全方位实现各职能部门、服务单元和外部市场的有机结合,可进行快速、高效的信息收集和业务处理,为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提供适时、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太和养老管理系统软件是太和盛世开发的、专业的养老院管理软件产品,集入住接待与协议管理、收费管理、生活照料与护理服务管理、老人档案管理、仓库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统计分析等管理组件为一体。通过该系统,养老院可将各职能部门、服务单元和外部市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增强养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篇(9)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加剧,养老机构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床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近年来养老机构发生的火灾越来越引起大家关注。特别是今年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城西琴台办事处三里河村一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死亡近40人,引起各界关注。都是所谓养老机构,其主要人员很多是有生理性问题的人,如老、弱、病、残、孤、寡、呆傻、独居等人群。如何将民生工程打造成为一个安全工程,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不仅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责任,也需要我们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人员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高度去关爱老年弱势群体,认真分析行业特点,查找火灾原因,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本人立足淮北市养老机构特点,现结合养老机构的火灾特点探讨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旨在找出加强和改进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一、养老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多。 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更加是监管盲区。

(一)建筑先天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很多养老院中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先天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养老机构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意识,更不要说开展相应的逃生和应急演练。

(三)安全投入少,隐患整改困难。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微利的行业,稍微增加成本就难以为计,再加上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整改,经济投入大,而且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从检查情况来看,考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也容易诱发火灾事故。

二、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的对策

鉴于养老机构身份特殊,要让他们远离火灾危害,不是某一阶段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延伸监管领域,把养老机构场所纳入消防监督视线。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计生、安监部门要分别依据民政、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消防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对存在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责令改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场所,报请政府挂牌督办,彻底整治。对非法违法场所,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取缔。对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拒不整改的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同时,全面推行养老机构“包片联户”责任制,各区、市、县消防部门根据辖区实际划分若干片区,由每个消防监督人员负责联系指导派出所,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和社区民警对具体的老年人等弱势人群进行全方位帮扶。在实际工作中,对养老机构开展“必访、必问、心记”;每月对帮扶对象的用火、用电、用气、用油消防安全情况必问,配备消防设施和使用情况必问,对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必问;对困难家庭情况必记,居民互助服务必记,家庭走访情况必记。

(二)打牢火灾防线,推进管理人员“四种能力”建设工程。通过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的进行教育,弱势群众家庭亡人火灾进行分析,火灾原因几乎都是由于卧床吸烟、用火不慎、家用电器使用不当等简单因素引发的,而且一旦发生了火灾惊惶失措,缺乏自救和逃生知识,且不会报警求救于他人,在这三个环节上步步错过逃生机会而葬送生命。消防部门要会同民政局定期召开养老机构负责人会议,集中学习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联合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场所日常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结合国家、省市级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将为孤寡独居老人家庭燃气以及电气线路改造列为消防安全实事项目;开展老年人消防“结对子”活动,防火参谋、社区民警分别对口联系养老和福利机构,实现消防安全监护无缝对接。

(三)建立档案底数,强化帮扶指导。建立养老机构弱势人群基本情况登记档案,包括准确的住址、年龄、身体状况、有何嗜好以及帮扶人的姓名、联系电话。通过安装在特护家庭中的一个呼叫器或电铃,为特护者提供报警和紧急呼叫服务,危急时老人只需按动呼叫器或遥控按钮,就可与社区消防工作站、义务消防员、邻居取得联系,获得救助。同时建议民政部门为每个特护家庭配备一具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扑救。

(四)加强消防硬件设施建设。消防部门要联合民政局、街镇开展敬(养)老院、福利院消防安全调研,全面排摸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现状,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在养老机构、福利院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对已装报警系统的场所实施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联网;提请政府专项经费购置灭火器、逃生面具(器)、单点式报警器,配发到各养老机构、社区活动室以及孤寡独居老人家庭,不断提升全区老年人场所火灾防范能级。

参考文献

篇(10)

据统计,在过去的五年内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快速,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已达到了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而城乡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约为3300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9%,并且老年人人口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肯定会导致养老服务场所数量的大大加多,提高养老服务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尤其是改善养老服务场所的消防安全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笔者根据养老服务场所的现状,分析其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一、养老服务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养老服务场所的类型主要包括:接收自理老年人为主的养老服务场所、接收不能自理老年人为主的养老服务场所、同时领取养老机构证书和护理院证书的服务场所、农村敬老院、老年社会福利院、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嵌入式或微型养老机构。通过对这些场所的调查研究,目前养老服务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主要是由其建筑隐患、火灾隐患以及安全管理隐患三个方面组成的。

(一)建筑隐患

由于很多养老服务场所用房多为既有建筑改造而成,公办养老机构场地资源一般通过整合地区内闲置厂房、学校、办公楼等存量资产,调剂余缺等途径获得,民营场地设施也多为租用一些旧厂房、招待所、闲置办公楼、居民住宅等建筑改造而成。这些既有建筑改造而来的养老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先天性建筑隐患,部分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疏散通道的宽度及安全出口数量不足;部分建筑与居民住宅贴邻而设,防火间距普遍不足;社区小巷的道路由于历史原因,先天消防通道宽度不足,导致发生火灾时消防车俩不能直接到达起火建筑,严重影响了灭火救援工作。

(二)火灾隐患

1.疏散通道堵塞养老服务场所的业主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率,将一些公共物资或设施设置或堆放在疏散通道上;个别老年人有在疏散通道上堆放物品的习惯,有的老年人会将塑料瓶、纸板、旧衣物等一些可燃的杂物收拾好摆放在房间里,有的甚至直接堆放在走道上或楼梯间内,一旦起火,大量的杂物极有可能堵塞逃生通道,导致人员无法顺畅逃生。2.用火用电不规范由于既有建筑改造而成的养老用房使用年限久远,电线电缆陈旧,此类场所电气线路老化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建设较早的养老院,原设计的用电负荷较低,近年来由于空调、微波炉、电暖器等大用电设备的增加,用电负荷激增,给用电安全埋下了隐患。许多养老院的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范,而且房间内还存在乱接乱拉的现象;老年人年龄较大,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用火用电不当也较多,比如使用蚊香、蜡烛不当、卧床吸烟这些都极易引起火灾。

(三)安全管理隐患

1.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未制定多数养老服务场所没有设立专门的消防组织、制度,明确消防岗位职责;未按规定制定灭火及应急疏散的预案,有的制定了预案,但也未定期进行演练。由于人员的配置及资金问题,部分养老院、敬老院的消防安全制度还停留在纸面上,夜间防火巡查制度、日常防火检查制度未能完全落实,导致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整改隐患。其次,大部分养老院、敬老院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可操作性差,未能针对老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落实火灾疏散时相应的护理人员。此外,部分养老院、敬老院内护理人员消防技能较差,其消防宣传培训工作落实不够。2.养老服务场所人员消防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养老服务场所属于微利甚至没有营利的行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以下岗职工、农村人员居多,女性占比大,年龄结构也偏老化,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扑救初期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发挥有限。相关人员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民办养老服务场所专业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短缺,公办养老服务场所管理人员较老化,不能较好地使用消防设施器材,需经过专业的培训考核,但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无法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

二、养老服务场所消防安全对策研讨

(一)紧抓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员工的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火灾事故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消防培训和预案演练,使每位员工做到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逃生自救,确保消防安全责任、防火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火灾,尤其是杜绝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

(二)狠抓消防隐患治理,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要加强政府主导,积极推进民政部门监管,消防部门及公安派出所按消防监督分级管理原则,加强对养老服务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第一,对于存在隐患,但是通过积极的整改可以达到消除隐患安全运行的场所,介于养老事业的特殊性,作为归口管理部门的民政部门,应当对其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加快整改速度,在不影响养老服务场所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要逐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场所的基本建设性补贴份额,对建成的民办养老服务场所视服务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安保经费补贴和对于安防人员的考核,防止已经整改的隐患,因资金不到位和管理不落实而死灰复燃。第二,对于存在先天隐患而后天无法整改到合乎消防要求的养老服务场所,这些单位要坚决予以取缔。同时要加强对派出所、街道社区、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强化各部门对养老服务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和消防隐患的督改,对于火灾多发的时节要增加检查的频次。

(三)升级场所消防设施标准,消除先天性建筑隐患影响

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建规》)的修订可以看出对养老服务场所的消防设施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行业部门及监管部门可以借助新规的督促养老服务场所升级现有的消防设施,提高扑救火灾能力。1.根据《建规》第8.3.4条和8.4.1条,总建筑面积超过500㎡的老年人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有老年人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投入使用的养老服务场所应结合后期改造考虑逐步增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正在建设的养老服务场所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双自动系统。2.完善消防给水及室外消防设施建设,养老服务场所应通过市政供水或自建水池,确保消防水源充足。有条件的要逐步设置室外消火栓,偏远乡镇养老院应配备移动式的消防水泵。3.养老服务场所的内装修在现行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内有明确要求,应根据不同部位积极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部分养老服务场所存在的塑料扣板吊顶、未穿管的电线应按照规范要求改造解决。

(四)增强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消防部门要协助民政部门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场所负责人、从业人员及居住的老年人开展防火、灭火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消防部门要协助养老服务场所针对各单位实际及老人的认知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落实疏散时护理人员的配比,切实做到一旦出现火灾,确保人员能够快速的疏散逃生。

(五)强化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消防安全自救能力

养老服务场所要按照要求成立志愿消防队或微型消防站,配足装备、消防设施,充分利用护理值班人员和岁数偏小、身体较好的老人作为灭火队员,满足第一灭火需要。各养老服务场所应建立和完善防火灭火预案,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消防部门定期组织对志愿消防队或微型消防站人员进行消防业务和技能的培训,组织开展消防演练,不断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

(六)依托行业部门监管,落实互查互改制度

结合区域联防工作要求,在各县区内完善养老服务机构区域联防制度的建立。每个县区依托民政局督促各养老服务场所成立区域联防组织,将辖区内所有养老服务场所纳入区域联防中来,每月定期召开联防会议,组织养老服务场所相互检查,相互提高,将消防安全隐患消除掉,将消防安全管理抓上来。

三、结语

总之,在老龄化的今天,养老服务场所的健康运作对社会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作为消防人员,我们必须及时掌握养老服务场所的现状,督促指导好养老服务场所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切实防止养老服务场所火灾的发生,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的养老环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大事。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上一篇: 农村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下一篇: 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