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1 17:19: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态博物馆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09-02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概念解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后人对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中,其不仅包括宏观层面,如世界、国家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包括微观层面,比如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博物馆是指对社会风俗、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进行综合有效保护的一种博物馆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这种保护致力于进行保护其现状,调动一切资源,尤其是当地居民进行保护,力图保护其原生态,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和谐共生。①在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的主人能够能动地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保证文化的完整性、发展性和地域性。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是指生态博物馆在初始建设和建成后的维护和运营中能够从始至终符合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实现对文化原住地的文化景观的系统和连续保护,不至于在建设和后期运营期间因为理念不清晰,维护资金缺乏,建设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生态博物馆建设不仅起不到生态博物馆应有的作用,反而破坏原住地的文化生态系统,瓦解文化环境,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造成生态博物馆昙花一现或名存实亡。

二、制约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民众的文化自觉性不高,文化保护意识薄弱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社会与自然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这是生态博物馆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不同的地方。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当地居民是主体,是主要参与者,是当地文化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承担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大任。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最初,应该由当地政府和专家协同当地民众制定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核心、方法、模式等,培养当地民众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其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行列,因为文化是变动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器物。只有这样,即使外来力量退出,生态博物馆也可以依靠当地民众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深刻的文化自觉和科学的文化保护方法,实现健康、活力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建设理念不清晰,建设方法不科学,规划不合理

篇(2)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不断深入、创新和拓展,安吉生态博物馆在建馆的过程中本着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推动当地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理念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同时,安吉县于2008年开始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计划通过十年时间将187个行政村打造为“美丽乡村”,争创中国美丽乡村样板。美丽乡村的创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与十提出的“美丽中国”理念不谋而合。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共同推进。当下随着安吉“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立体式格局的建立,生态理念得到了切实的拓展和贯彻。

本文就对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进行分析。

1.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人提出的,其中的“生态”的含义不仅包含了自然生态,同时也包含着人文生态。其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强调的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中的真实性、原生性和完整性[1]。目前,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发展的非常迅速,其中安吉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个生态博物馆群。

2.安吉生态博物馆的概况

2.1地理、人文优势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这是唐朝诗人周朴对安吉的赞颂。安吉地处长三角的中心位置,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竹乡”,“中国转椅之乡”,“中国白茶之乡”,2012年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安吉”取自《诗经》“安且吉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安吉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形成了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昌硕文化;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子文化;扶贫帮困,和谐发展的孝文化;雷厉风行、不辱使命的邮驿文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竹业椅业文化。

2.2馆群介绍

安吉自2008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以及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根据浙江省委打造生态浙江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立足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宏观布局和实际,在浙北安吉进行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创新实践。根据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及《安吉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和《安吉生态生态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安吉生态博物馆采取“中心馆+专题馆+村落馆”格局(见图一)。

中心馆——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项目选址于安吉县城昌硕公园区块。中心馆总建筑面积15414㎡,主要建设集收藏、展示、研究、休闲一体的功能。中心馆建设满足山水园林城市定位相一致的要求,是一座既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功能的城市会客厅,使之成为研究南太湖、西苕溪历史文化和中国竹乡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心馆的设计理念为“城市方印——承呈吴越遗风,镌苕溪历史,神隽味永,浑穆古朴”和“章法自然——以绿为底,以水为墨,写就灵动山水”。

12个专题馆,包括①上墅生态农业博物馆②天荒坪生态能源博物馆③安吉竹文化生态博物馆 ④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⑤鄣吴竹扇生态博物馆⑥安吉白茶文化生态博物馆⑦安吉移民文化生态博物馆⑧郎村畲民生态博物馆⑨马村蚕桑生态博物馆⑩ 永裕现代竹产业生态博物馆⑪龙山古墓葬生态博物馆(在建)⑫安吉古军事防御生态博物馆(在建)馆。专题馆挖掘地方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内容涉及安吉的茶文化、书画文化、蚕桑文化、扇文化、造纸文化等多种具有安吉地域特色的工艺、传统。

村落馆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为丰富美丽乡村内容,挖掘乡村文化记忆,反映乡村特色的多个乡村“民间博物馆”,如①安吉桥文化展示馆②大河皮影戏文化展示馆③安吉古驿文化展示馆④鹤鹿溪名人文化展示馆⑤黄杜白茶诗书文化展示馆⑥龙王山根雕文化展示馆⑦上墅龙王手工造纸文化展示馆⑧尚书垓尚书文化展示馆⑨杭垓竹帚产业展示馆⑩桐杭军事文化展示馆⑪孝丰孝文化展示馆⑫吟诗农耕文化展示馆⑬孝源孝文化展示馆⑭银坑影视文化展示馆⑮迂迢农民书画展示馆⑯中张畲民文化展示馆等。

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将县域范围内最具特色的人文、生态资源纳入展示范围,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等各个方面较好地融合,以系统的观念展示安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图一:安吉生态博物馆馆群结构

2.3建馆意义

故宫博物馆院长单霁翔先生对安吉生态博物馆给予了高度评价:安吉县从传统博物馆的“馆舍天地”走向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面对多样化的文化资源,进入无限的发展空间,这种将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融于一体,将馆内宝贵的藏品与馆外原真、活态的陈列品紧密相连,突破了传统博物馆与环境之间、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物品之间、信息与实物之间的障碍,让全县人民成为博物馆管理的主人,是中国博物馆建设模式的重大创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使我国的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上、原始中的活态的保护,将这种保护的到不断的延续和持续的发展,同时对我国农村社区文化的魅力进行着优良的展示。

主入口透视图

3.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3.1文化景观原状态保护理念

安吉生态博物馆的的使命和宗旨就是将安吉原有的景观状态进行保护,将当地在文化、政治以及经济上的很多方面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互动,在活动中融入自然景观,培养当当地的居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从而改善安吉居民的生活环境氛围以及自然景观的品质,在此基础之上来满足安吉生态博物馆在今天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不是将安吉的生态环境搬入到馆中,而是将一个自然环境保留在原生态地,以博物馆的管理方式进行运营,这表现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保护含义,才是生态博物馆的生态内涵,其所体现的才是正确的文化内涵。安吉生态博物馆在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传承和普及中,一直是以当地的居民为首要的推动力,动员当地的居民通过应用本地区的资源、技术来对当地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3]。

3.2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理念

安吉生态博物馆所倡导的是对整个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理念,保护的是安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优势。从对安吉生态博物馆和当地的民俗来看,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按照整体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原则来实施的,整体建设的思路是将生态文化和文化生态相融合,注重对安吉人们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将自然和文化、传统和现代、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态文化进行整体的保护。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所体现的是安吉居民在长期生活中的生存智慧的成果,处处展示着他们在生活中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极具当地的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作为包含着安吉的建筑、民风民俗、传统技术,同时还包含着人们赖于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都是需要保护的,对其中的一项没有做到位就会影响整体的效果。

3.3文化景观的动态保护

博物馆一般所展示的都是一些文化古迹,生态博物馆也不例外。安吉生态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内容就是安吉居民在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珍贵的文化财富。从安吉的文化特征来看,其生态环境极具多样性,这是安吉的地理特征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所遗留下来的,当然在社会的发展中它们还会跟着变化和发展,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不可能说这些景观处于一个一直不变的过程,同时生态环境也是一个活的姿态,它为大家所展示的是安吉的生产活动、人文活动,以及生活中相关的诸多因素,人们在视觉的享受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走进这个社会,在体验这份感受中就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社会影响力,以此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从这些情况中就可以看出,对文化景观实施动态方向上的保护是非常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景观的保护[4]。

3.4文化景观的传承保护

在安吉生态博物馆中,竹和茶文化的保护是最为突出的,这和当地的生产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浅层次来说这就是当地景观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安吉生态博物馆中,竹文化和茶文化都是安吉的老前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他们对这些生产文化的传承都有一定的流程。就像茶叶的制作,不同的方法所制作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生态园中的这些文化都需要传承,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根据每个生态中景观不同的特性、生产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自然生态区、历史文化区和现代生态区,系统的划分形成独具安吉特色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在对安吉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做好传承的工作。

3.5文化景观的居民自我保护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规划管理,但是生态资源却是当地的居民在不断的保护、不断的传承中所留存下来的,所以建馆的决策需要当地居民在共同决策的基础上才可以实施的。生态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将居民的力量进行了凝聚,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当地居民的共同实施和决策,这是生态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将文化得以发展的一项必要的条件。在这个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当地的居民通过对自己思想的传达和规划,体现了自己、展示了自己,让当地的居民知道自己就是文化的主人,这种主人公意识的培养对安吉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感的交流使当地的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保护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

实景照片

4.结论

综上所述,安吉生态博物馆的的建设理念就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的保护,在这个理念之中,安吉生态博物馆发挥了多方的力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安吉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中的遗产都进行了保护,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结合,一直以“坚持生态立省,推进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为指导,激励着全社会在生态意识上的培养,这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着一份坚实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博物馆管理资料索引(1—25卷)[J].中国博物馆.2010,(02):134.

[2] 单霁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3]胡骏.中国博物馆事业宏观管理中的一个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9,(02):267.

[4] 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2011,(04):79-81.

篇(3)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的发展沿革

博物馆发展已经有了几个世纪了,但最开始博物馆没有展示的理念,根本没有展示。公元14世纪人类就开始有博物馆的雏形,到17世纪80年代世界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在英国建立了,标志一个时代的到来。19世纪博物馆经历一定阶段的发展,具有了展示的理念,逐步开始进行展示,博物馆资料向人们开始公开。进入新世纪以后,全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国家特色的博物馆,现代博物馆都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文化的标志。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博物馆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触摸展示、动态展示、互动展示,激发了人们对博物馆展示的渴望,现在社会上有更多人的原意参观博物馆,喜欢博物馆,促使博物馆的展示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提升博物馆的发展空间,促进博物馆展示不断创新。

二、新博物馆学理论及其展示观

博物馆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改变了以收藏为目的,现在已经开放普及工作知识,起到重要教育作用。新博物馆学理论是相对旧博物馆理论而言,新博物馆学没有明确定义,但其宗旨是“以人为本”,改变博物馆传统理念,对博物馆的展示有了深刻理解,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博物馆陈列要进行科学分类,体现出社会职能,每个展馆都需要一个明确主题,所有内容根据主题设计,符合现代博物馆发展需要。(二)在陈列内容上要与社会需求接轨,侧重社会未来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展示环境的重要性。(三)新博物馆学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整体性保护,包含自然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整体性保护对今后对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四)陈列展示是一项持久工作,对陈列展示的评价要科学,但要经常进行评估,对提高展示水平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符合现代博物馆发展。(五)改变讲解方式,让讲解员成为引导者与组织者,让观众积极思考,激发其潜能和想象力,注重休闲娱乐,符合现代博物馆学发展。(六)陈列思想要动态转变,陈列理念需要变化,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自然环境变化、人文环境变化,理解陈列主体含义,改变其思想意识。(七)注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手段利用,有助于提高展示水平,激发人们去参观博物馆,认识博物馆,提高博物馆普及程度。

三、新博物馆学展示观对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理念的影响

(一)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博物馆在展示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这是陈列中重要内容。在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上,设计师在准确表达陈列主题的同时,开始关注情感的传达,展示空间不再是冰冷的陈列室或者说教式的叙述空间,而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体验,博物馆通过立体的展示和空间氛围的营造,激发观众对陈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观众是博物馆陈列的主体,能让观众满意,提高博物馆陈列的社会服务职能,起到教育职能作用,充分体现了博物馆陈列的价值。

(二)扩展了展示空间和藏品的内涵

新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即致力于营造一个自由舒适的展示空间,由观众自己通过自身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是味觉、嗅觉来体验陈列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每一件展品的内涵"这种展示方式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使得博物馆的教育模式有了突破性的改变,过去观众被动接受的形式转变为在体验中激励观众主动地感受!学习,并有所反馈的双向传播学习模式。博物馆的藏品要具有一定内涵,体现出一个时期在某个领域的价值,激发人们欣赏的兴趣,表现出藏品内涵的价值,提升博物馆品质。

(三)新博物馆学展示观自始至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世界重视的项目。博物馆展示出绿色生态环境设计,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博物馆展示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中,提出了“绿色生态设计”。绿色生态展示设计在展示设计理念上提倡一种均衡的生态意识,综合考虑展示中涉及的人、展品、展示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在展示设计中注重环保材质的使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适度消费观念等。总之,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打造健康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进行环境教育是博物馆展陈设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注重生态环境,提倡出教育职能,对提高社会的服务职能,进行人类生存环境的应用,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符合新博物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范晶.论博物馆的现代化[J].采写编,2016(01).

[2]魏子元.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5(00).

[3]李敏行.博物馆门票与博物馆行销[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0).

[4]唐国尧.加美博物馆考察随笔[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1(00).

[5]张杰.公共艺术与博物馆展陈———论博物馆的公共性[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7(00).

[6]陈雨蕉.从新博物馆学谈“物”的概念———以多样的新型博物馆为例[J].首都博物馆丛刊,2010.

篇(4)

一、遗址的定义

关于遗址如何定义,Angkor认为遗址是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在建设发展、艺术和景观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遗迹。Peter Howard认为遗址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筑等物质形体几乎破坏殆尽,且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遗迹。赵宇鸣认为“遗址”是考古学概念,一般而言,“遗址”是指古代人类通过有意识的生产、生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建筑活动的基址。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原因,我国古代人们的建筑活动主要是土木建筑结构,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历史上的土木建筑结构只有它的基址部分得以保留下来,考古学的概念中称其为“遗址”,如城市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建筑物基址等。国际上通用的是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址的定义,将文化遗产分为三类,遗址是其中之一,是指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二、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遗址博物馆就是在遗址空间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以它所在的遗址及遗址内的遗物和遗迹作为其藏品结构和陈列展览的核心和基础的博物馆。建造遗址博物馆的目的是保护文化遗产,并向人们展示。梁乔认为遗址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遥远的、生疏的,需要一定的展示空间和手段使人们对遗址有所认知,博物馆展示空间形象与意境的构建是和遗址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人们通过对特定历史意境的感受而逐步认知遗址。

目前国内已建造了许多遗址博物馆,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北京琉璃河燕都遗址博物馆和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博物馆等。

三、遗址公园的概念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林,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遗址公园既是“遗址的”,又是“公园的”,即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资源而规划设计的,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创新等一系列手法,对历史的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生,既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的景观设计思路。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是弘扬古文明、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遗址公园模式是针对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的一种方法。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是目前国内外对遗址进行保护、发掘、研究、展示的较好模式。遗址公园理念的核心是现场保存展示,即以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身临其境时达到有所观,有所感,有所体验,有所领悟,达到重温历史、增长知识、荡涤心灵的目的。

四、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在上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遗址、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两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五、结束语

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作为两种不同的遗址保护模式,它们修建的目的同样都是为了保护遗址,并向人们展示,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这两种遗址保护模式的选择,应视遗址本身的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模式,或者将两种模式相结合进行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但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来看还处于低龄化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如在国内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展示设计的教科书,内容大多是笼统的空间、材料、色彩等理论知识,实际案例很少,实践性的方法也很少,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研究则更是一个真空区。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定义与发展历史

博物馆展示空间是在固定的环境基础下将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安排在内的构建出具有展示性的场所,这种展示场所也可以称之为展示性空间,它是人们生活的映射,体现了公众所处的某个时间段的行为与审美方式,也是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并且将其与公众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得到美的享受。博物馆展示设计属于室内空间设计的一部分,都是利用空间分割和透视法则,把有限的空间变得丰富而又有层次感,以创造更为立体的空间体验,实现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追求的目标。

最先把展示设计运用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中的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展示形式多是与标本结合出现的景观场景,复原动植物的繁衍生长过程,如江西省博物馆的恐龙世界、生态鄱湖展区等,都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设计表现当地的自然风貌。这种设计方式表现手法直观形象,科学真实,受到观展观众的喜爱,后来逐渐被运用到各类博物馆中,如民俗类、历史类、军事类、纪念类博物馆。

三、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类型和特性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类型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类型有再现式场景、复原型场景、表演式场景、展演式场景、情境演示型场景、景箱式场景、景观式场景等。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特性

1.展示性。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其中融入了设计师理性与感性的分析,源于空间场景设计对展示的要求。他的展示性充分表现在对文物藏品直观的表现上,让观众更容易了解场景中所展示的主题思想、叙述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空间情趣。

2.时间性。有人说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是没有时间的、静止不动的,只有空间概念。但是,笔者认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空间场景是带有节奏韵律的,整个场景的节奏感都是通过空间风格和所展示的藏品来表达。在这个空间中,设计师统筹了时间、空间两者的关系,考虑观众的审美要求及视觉习惯,将时间、空间、观众三种关系合理糅合,以最好地诠释所展示的文物藏品

3.叙事性。叙事性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对这个展览主题的一个描述表达。对需要展示的内容,主题设计师一般会通过一个个的场景复原来叙述,通过不同场景的转变来描述不同的故事内容,如江西省博物馆自然馆的“生态鄱湖”展区内就通过不同的场景复原表现了赣鄱大地一年四季的环境特征,加以文字说明,配合音频渲染,达到寓教于乐的表现目的,把原本枯燥的文字内容以轻松、充满趣味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4.艺术性。博物馆展示的对象除了历史考古价值极高外,其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去考究,文物藏品既是历史的见证人,同样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品。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怎样把文物身上的文化艺术性表达出来,用何种方式表达,既要理性思考,更要关注观众的心理、情绪等因素,囊括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影像艺术、生态艺术,融入文学、绘画、雕塑,以及当代影音学、光学的技术,不难看出,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以说,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场景创作须先整体,后局部,以艺术原则为指导,以文物藏品内含信息为纲领,组合整体与部分,从而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展示空间艺术性原则要求设计师首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和审美意识,其次更要敢于创新,体现自己的创意。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的艺术性不是简单的外墙装饰、孤立的墙面风格组合,应该是一个局部复合整体,形式与主题内容统一构成的场景空间。此外,对于人流量比较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来说,也是有着自身特殊性的,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公共安全问题,如盲道的设置、专门的升降电梯、应急通道等,这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前,就应充分考虑到。

5.临境性。临境性也可以称之为观众的“沉浸感”。展示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观众是否有沉浸感。沉浸感,简单来说就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优秀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环境可以达到让参观者难以分辨真假的效果,令参观者有强烈的视觉、听觉、触觉冲击,利用VR技术还可以虚拟现实,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中。

四、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未来展望

面对当今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对于总被扣上“古董”帽子的博物馆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进行变革创新。首先,要在保证文物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转变观念,更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其次,改变展示设计方式,强调服务第一的原则;第三,在展示设计中利用高新的科技手段,使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更加智能化,实现博物馆数字化,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由静态展示升级为动态展示,告别以往单一、僵化的展览,使设计更加灵活、开放多变。综上所述,创新时代,博物馆展示空设计必须大胆变革创新,首先在展示理念上转变,在展示内容上不断扩充,在展示设计方式利用新技术创新,保持博物馆良性发展的态势。

五、结论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目标是服务整个展览这个主题,使内容与形式更加统一,达到主题突出,令空间场景更有韵律和节奏感,让观众得到更多审美享受,获得更多的文物藏品的内含知识信息。本文通过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到特征性分析,以及对后期的展示设计的展望,清楚分析了展示设计对于博物馆展览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尊重展示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设计的发展脉络,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给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6)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51-02

一、湿地文化生态旅游与生态博物馆

湿地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它是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它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之地和滋养空间,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旅游也称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的旅游活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认识到保护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也开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一种将民族传统文化预期所在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一保护的理念在欧洲逐渐兴起,并且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很快传入我国。我国的生态博物馆是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物保护顾问海先生所倡导发起建立的,在他与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的主持以及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在贵州省建立了中国乃至在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所在地居民以及向参观者展示自身的文化,是对自然和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形式。生态博物馆被定义为“为了将来而保护和理解某种文化整体的手段”,并且坚持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某种意义上,社区区域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总之,生态博物馆是作为一种为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关系的一种新的方式和理念。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与人类对环境意识的觉醒及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可分的。人类文明需要进步,旅游业需要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涵和外延。对此生态旅游学者们也都提出了学术观念,即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有利于保护生态及维护人们的文化与生态观念。

哈尔滨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现有湿地面积12.5万公顷。本文欲通过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研究,使建设湿地生态博物馆的构想成为现实,为哈尔滨湿地文化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湿地是哈尔滨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各个湿地有不同特色,比如哈尔滨太阳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湿地建于2008年,面积约为88平方公里,西起松北肇东,东至滨州铁路桥。太阳岛湿地是松花江哈尔滨区域内最大的湿地,在全国也可以说是面积最大。其现形成了“一湖三岛”的秀美风光。雨阳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部,其总面积达4.9公顷,其中湿地为1.6公顷。金河湾湿地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建于2008年初,是哈尔滨原生态湿地水生生态系统。滨江湿地也是哈尔滨一处湿地旅游景观。呼兰河口湿地总面积约为19 262公顷,其位于松花江北部,园内有萧红故居、呼兰天主教堂等景观。白鱼泡位于道外区聚源镇白鱼屯北部,面积约10万平方米,湿地盛产白鱼。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园内面积约达60多万平方米。园内有大片湿地,有一些园林及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等一些俄式建筑。

由于近年哈尔滨大力开发湿地旅游项目,努力建设湿地生态,使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初见成效。首先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为大力发展湿地文化旅游资源,特组建专门的旅游研发小组对哈尔滨湿地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其次开发效果颇为显著。围绕丰富的湿地资源,哈尔滨湿地地带正在逐步完善,生态环境的原貌加上旅游的需要,经过改造,已经逐步成为哈尔滨市水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

三、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正在逐步完善,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规划与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我们看到,应哈尔滨市关于“生态”开发建设要求,各相关部门已经做了相关的规范政策的编定,水务局编制了《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百里长廊总体规划》,旅游局编制《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开发策划》,城乡规划局编制了《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不同的机关单位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的规划不同,对湿地重点区域的确定及景区名称的确定,对湿地旅游的定位都缺乏一致性,这样就造成对湿地开发的配套政策会很难有评估系统进行准确评估。

2.湿地旅游中人为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生态环境在湿地旅游中比较脆弱。近年,哈尔滨生态环境人为破坏得很严重,有些人开荒种地、放牧、私建房屋、挖塘养鱼等,致使生态环境急剧破坏。由于人为因素使然,已经导致蒙古图雅、三家子滩等滩地常年被水淹没,其平均高度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设计水位相同;万家滩因为人为活动频繁,已失去湿地的明显特征。从哈尔滨湿地旅游目前情况看,整体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湿地旅游景区道路不畅,路况较差。景区内,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吃住玩一条龙式的服务设施差。

3.内部管理机制需协调、缺乏专业人才指导

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哈尔滨市组织了有关小组管理湿地建设,但是各成员单位对湿地文化旅游的认识不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造成部门利益较重,彼此难以沟通甚至有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专家组也应该加入一些研究文化的专家,这样能够保证对文化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的提出及实施。

四、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湿地文化旅游中的实际运用对策

从贵州省开始建立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开始,随后在广西、湖南等地纷纷建立生态博物馆,其落户中国的时间还很短,由于它在模式上的独特性和实践上的有效性,实际操作中会有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这里就依据在其他省市建立的生态博物馆的基础上应用到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未来管理有所借鉴。

1.注重湿地文化旅游内涵。湿地旅游并非单一产业,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内涵,注重挖掘相关的金源文化、京旗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借助湿地景观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凸显哈尔滨湿地生态保护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特质,也向湿地生态博物馆靠拢。另外,要利用一些节日民俗活动,要深度挖掘在哈尔滨土地上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让游客前来能够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体验,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和趣味性。

2.建立专门组织机构管理。建立权威机构,增强执行力度。要想对湿地文化有效开发、保护和研究三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就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生态、湿地、动植物、旅游、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评估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顾问。

3.湿地文化旅游资源实行法律化、制度化。湿地生态破坏很严重,所以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严格按照湿地景区内的规划进行旅游开发,重点建设湿地景观。其次,对景区内各种声音、水质、废弃物品的治理,要采用人工船运输,减少使用燃气类物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后,成立执法小组。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湿地文化旅游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进行监管和处罚。

4.湿地文化旅游中建立生态博物馆要注重展示文化要素。生态博物馆本身就具有保护文化与保护生态双重任务,如果当地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有很多值得保护的地方,有较多的遗产价值,我们就可以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并展示。在实际运作中,展示什么和保护什么,却是组委会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事情。比如,我们在保护文化时,是否保护文化及生态的本真性而不改变原貌。如果改变了就失去了原生态的意味,但如果不改变似乎难以作为旅游景区展示给游客。在建设生态博物馆过程中,类似的文化争论会有很多。文物是反映某一时间断面的静态的文化状况,而生态博物馆是反映活态的文化。我们在建设生态博物馆之时还要为本地区的社区居民考虑,不要因为要保留原生的文化和生态就创造利益的牺牲者。

5.文化生态与发展旅游平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措施。到底是以文化生态保护为主还是以旅游发展为主,这是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从眼前既得利益出发,急于发展地方经济,因而都大力倡导旅游开发,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旅游项目也举不胜举,商业气息浓重,这样的结果是使得文化生态保护失衡,原本的文化魅力荡然无存,作为文化生态的湿地就失去原本意义。生态博物馆本来的理念就是不破坏文化生态,不过多干扰社区居民的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尊重当地居民,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及文化的提升。所以,要适度地、可持续地发展湿地旅游,这样才会永续发展。

6.量化环境承载力。关于具体承载力,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数据,但是对于生态博物馆我们就应该重视其环境容量,这是关系到湿地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前提重要条件。在保证游客观光的同时,不损害生态利益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各游区的旅游容量。

7.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湿地文化旅游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的专业人才也较多,政府必须提高专业队伍的建设,对从业者给予定期培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要全面展开吸引游客,可以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从太阳岛的文化风情到金河湾的金色沙滩再到伏尔加庄园等,可以形成一条湿地文化旅游带,扩大影响力。

五、结语

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博物馆形式,为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无论它是作为一种创新的理念,还是单纯的就是一种博物馆形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中都曾取得过很好的成效。我们把这种理念和实践应用于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将是一种全新形式,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是整个社区的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自然环境、社区居民、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等都是在保护之列,也就是说生态博物馆就是对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无论是文化保护还是对生态保护都是处于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原貌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其所承载的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即保护它的完整性。如何将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保护方式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值得我们政府、专家、学者依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好进一步对实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篇(7)

中图分类号:G269.2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47-06

新农村建设在民族地区探求的“新”,关键是对民族地区村寨资源的再认识和合理利用,不能简单地模仿东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战略:建设工业型、贸易型、城镇型、现代农业型等等新农村的模式。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正确利用民族地区的内在优势,从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带动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新模式之一,是将遗产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村民的生活方式等等传承下去,形成“―个正在生活着的社会活标本”,展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尊重村民的文化选择权。生态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保护文化遗产服务,为保护生态,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最好关系的一种新思维、新方法。1998年,贵州建设了中国和亚洲的首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形成了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核心理念,此后在贵州相继建立了镇山、隆里、堂安等几个生态博物馆,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结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有重要意义。

一、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原则与模式

生态博物馆强调以社区(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建设和保护,整座村寨的建筑、民俗、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等等都是保护和展示的对象,社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文化景观。贵州已建成的生态博物馆有6座:中――挪文化交流项目建成的梭戛、堂安、隆里和镇山村四个社区生态博物馆,分别保护、传承和展示苗族、侗族、古老汉族和布依族的传统文化;由香港企业资助建设的地扪侗寨生态博物馆;村民参与为主的郎德上寨露天民俗博物馆。通过近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贵州探索出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原则和模式。

(一)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

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是在挪威专家的指导下,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1 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 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

3 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4 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

5 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

6 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

7 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 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9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原则的1、2、3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也是文化变迁的主人,他们有权利对自己的文化做出解释和选择。原则4、5、9是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反对不遵循文化变迁规律的短期经济行为,强调发展权与文化遗产保护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原则6突出社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原则7、8涉及文化尊重与文化多样性。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贵州模式”

根据“六枝原则”,贵州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没有机械地照搬国外高度自治的社区自建和自主管理模式,而是采用遗产专家指导、地方政府推动、遗产地居民参与的多方共建模式。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中,遗产专家是总设计师,是生态博物馆理念引进中国的先行者,有很高的文化自觉性。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导致的文化同一化的忧虑,文化遗产专家提出生态博物馆理念,旨在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当地知名度,通过文化旅游活动把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体现出来。适宜建馆村寨选择、村寨文化遗产保护论证、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展示和社区居民文化培训等等,都是在遗产专家专业指导下进行的。

贵州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和领导生态博物馆建设。生态博物馆把传统的社区文化、文物、自然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都转化为当地永久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带动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在资金配套、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占用、农业景观建设、遗产保护措施等各方面配合生态博物馆建设。

遗产地居民是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村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者,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载体”。村寨居民的参与是生态博物馆展示的核心和基础,居民自觉地学习、弘扬、传承、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态博物馆才可能成为永久性的旅游资源。

二、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强调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村寨居民将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遗产地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生态博物馆建设使村寨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的一元结构向农业――服务业的二元结构,甚至手工业的三元结构迅速转变,对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使生态博物馆保护的遗产地社区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改变,背离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使生态博物馆演变成一般的民俗旅游村。

(一)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面临的问题

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后,文化旅游经济迅速发展,遗产地社区面临两个主要难题。

一是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遗产地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上的加速改变。贵州生态博物馆多建设在内陆山地的民族社区,如梭戛、堂安,村民过去与外部世界缺少交流,依靠传统生产、知识和技能生存,大多数村民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生态博物馆建设后,一方面使遗产地村民迅速改变了依赖传统农业生存的局面,旅游商品和服务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生计模式和消费能力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游客带来的外部文化的示范效应改变了村民对社区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开始追求和模仿外部文化形态,改变了社区原因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使生态博物馆变成一般意义的民族旅游景点,失去原真性的保护价值。如梭戛村民从建馆之初难以启齿向游客出售自家的产品,变化到追着游客高价出售外地生产 的伪劣民族旅游商品。镇山村变成贵阳郊区“农家乐”最集中的村寨,70%以上的村民以经营饭馆为业。堂安遭受火灾后,村民都不愿意建设传统的吊脚楼。隆里村民都想把新房建在村外,或是希望政府同意建新式样的楼房,而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打工,也不想回村发展。

二是遗产专家、遗产地地方政府和遗产地社区居民出现了需求不一致。面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文化形态的变化,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各方的差异性明显表现出来。遗产专家是生态博物馆理论和实践的创始人,第一目的是为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文化遗产社会价值与长远利益的代言人,他们不能接受生态博物馆建设带来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变迁,强烈要求回归到生态博物馆引入中国时的理论界定。遗产地地方政府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支持者,第一目的是将文化遗产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文化遗产地方利益的捍卫者和间接经济价值的追求者,他们更多关注生态博物馆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上,积极支持对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甚至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的变化持积极的态度。生态博物馆内的社区居民是文化遗产的主人,第一目的是获得丰富的、持续的经济收入,是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短期和直接的收益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比较淡漠,更看重短期内的经济收入和更舒适的物质生活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有较大的一致性。因此,不同利益主体形成博弈关系。在各方博弈中,后两者的力量通常大于遗产专家的力量,使贵州生态博物馆逐渐演变成民族旅游村寨。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问题的主要成因

生态博物馆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态博物馆建设忽视了贵州社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贵州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2007年,GDP总量为2741.9亿元,占全国的1.1%,排全国第26位,人均GDP贵州为6915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52,排全国倒数第一,全省绝对贫困人口216.14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达388万人,占全国的1/10,解决贫困问题是政府现阶段的急迫的工作任务。漠视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对的发展诉求,片面强调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社会公益价值,必然造成地方政府与遗产专家的利益诉求的对立关系。

二是对村寨文化旅游消费方式及其影响缺乏研究。中国旅游消费主体还是观光市场为主,以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为主的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刚刚兴起,还没有出现具有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旅游消费群体。大多数游客以先进文化代言人的姿态出现在生态博物馆,很难实现生态博物馆倡导的文化尊重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导致村寨文化遗产演化成庸俗的旅游收入工具,加速了社区文化遗产特别是精神文化传统的消失。生态博物馆建馆于民族特性保存完好的古老社区,现代教育刚刚普及,缺乏用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去界定和解释自己文化的自觉性。生态博物馆建成后,游客消费方式的示范效应和持续增加的旅游现金收入,很难使村民产生真正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如,年青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统服装成为旅游服装,甚至进行了时装化的改进;一些神圣的宗教活动被世俗化地反复表演等等现象,都是村寨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对生态博物馆本管理模式本土化研究不足。生态博物馆是欧洲新博物馆运动在中国的实践,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是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这种“保护”行为本身并不是来自当地居民自发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愿,而是一种纯粹的“政府+专家”的行为,对当地居民来说,整个保护的过程都是被强加的和被动接受的,这是一种满足外部要求的“保护”。“六枝原则”中,引入社区参与、社区文化自决权、人本主义等西方式民主价值观,创造性的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代表和专家参与的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但实质上,在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很难建设多方机会均等的参与机制。由于利用诉求的差异,遗产专家由生态博物馆的倡导者变为最激烈的批评者,诟病社区居民与基层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损害了生态博物馆的原真性。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不能认同“生态博物馆=过去的生存方式”,期望生态博物馆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龙头,增加村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演变成出现生态博物馆建设速度越快,文化遗产破坏速度越快的尴尬局面。

三、新农村建设方针指导下的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略是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随农业文明而产生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经济越发展,嬗变越深刻,文化生态越退化,文化多样性空间越狭窄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博物馆使民族文化遗产转变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统筹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方针,也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指导,把文化旅游作为遗产地社区主要替代生计模式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根本保障。那种静态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应转变为动态的文化遗产发展性保护观,摆脱“保护文化遗产”就是维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的思维方式,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出发,树立“保护为发展,发展为更好的保护”理念。对于以社区和人的生存方式为保护主体的生态博物馆,更应优先考虑人的发展权,遵循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不能将生态博物馆等同于“保护过去的生存方式”,拒绝因社区接受和追求现代物质文明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带来的文化生态和形态的变化。

解决生态博物馆社区农户的贫困问题,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贵州对生态博物馆建设不能回避的客观要求。坚持将生态博物馆建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才能将民族文化遗产转变成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使社区单一传统农业生计向文化旅游业和民族手工业生计模式转变,实现增加农户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通过遗产地社区旅游乘数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和自觉地保护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实现遗产专家、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利益的统筹兼顾。

(二)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指导,实现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社区传承

村落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历史沉淀,是一个群体成员生活方式的汇总和村落历史的真实反映,这其中包括行为规范、信念、价值观、世界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价值。生态博物馆保护的村落文化景观包含的自然生态智慧、社区协调机制、村民行为特征、生产技艺以及传统的歌舞、服饰、建筑和农耕景观等等,都是“乡风文明”的核心部分,是建设新农村的神圣精神力量。

生态博物馆建设在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民族地区,当地政府和部分村民对“生态”、“博物馆”、“文化权”和“参与性发展”等等“进口”概念的认识模糊,对本地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认识不足,漠视文化资源的价值规律和动态演化规律,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重视文化遗产浅层次市场开发, 解构村落文化核心价值,使村落文化自尊泯灭在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之中,对村落的传统社会价值造成巨大冲击。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提出,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要求地方政府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保护,防止不文明和文化异化现象的出现,不能以发展经济为借口把村落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精神价值商业化利用。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必然推动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建设,实现村落文化遗产的社区传承。

“村容整洁”是要为生态博物馆社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露天厕、泥泞道、肩挑水、鸡鸭院、垃圾堆”,是对农村社区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解决社区村容整洁为目标,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通过文化旅游示范户建设,逐步改变社区农户不良生活习惯,建设好生态博物馆的环境卫生。

(三)以“民主管理”为指导,实现村民参与为主导的生态博物馆建设

“民主管理”就是要在农村社区建立村民参与的村落管理体系。根据六枝原则,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代表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村落文化景观的主人是村民,他们是生态博物馆保护和展示的具体对象,是村落中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天然的真正主人。他们不仅拥有认同与解释自己文化的权力,更拥有保留或抛弃自己文化传统的天然选择,任何强制的外部力量都只能短暂的保留部分文化符号,而失去文化的传承人。因此,以“民主管理”为指导,尊重文化主人的权利,让村民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管理中,使生态博物馆建设切实的尊重文化变迁的客观规律,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同步,最大限度地保留社区文化积淀。

篇(8)

黔东南这个令人瞩目的文化基因库里,最为宝贵的是传承千百年至今依然鲜活的原生态文化

即使从最单纯的生态环境来看,黔东南也早已是令人心动的旅游目的地。这里,在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已达62.78%,莽莽苍苍,绵延数百公里的苗岭、月亮山间,分布着贵州省80%的林业重点县;黔东南是绿色的王国。在这个我国南方重点林区,2900多条河流环绕山林村落,山清水秀,令人流连忘返;黔东南是生动的生态家园。

但黔东南的魅力远远不止于此。

在现代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的今天,农耕文化的许多文化因子已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唯有黔东南保留最完整,人类文化学家因此赞誉黔东南为“人类农耕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文化基因库”。

黔东南这个令人瞩目的文化基因库里,最为宝贵的是传承千百年至今依然鲜活的原生态文化。

原生态文化,一般指初始、质朴,原生性的,更接近其源头状态的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广义的原生态文化,更包含传统服饰、传统节日、传统生活习俗礼仪等等。

黔东南是全世界少数民族文化最多样最集中又富于原生态特质的地区。如今,生活在这里的苗、侗、汉、水、布依、畲、仫佬、壮、瑶等33个民族人口总数4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1%,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全州苗族人口约占全国苗族人口20%,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人口48%,是全国苗族、侗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区域。千百年来,在这个和睦的多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异彩纷呈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如今,全自治州有民族村寨3296座、文化旅游乡镇20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100个;珍藏着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有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东南民族服饰有64大类200多个品种,是中国民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黔东南是中国民族音乐富集地,保存有上千种苗侗等多民族原生态歌曲,芦笙舞、锦鸡舞、木鼓舞、板凳舞等极具魅力,蜚声中外;黔东南一年四季有重大节日200多个,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

1997年,黔东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1998年,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将黔东南列为世界18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近年来,世界旅游组织以“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最集中、最具多样性、最具吸引力”的评语评鉴黔东南。

黔东南苗、侗等各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传承至今,不仅有利于了解苗、侗等各民族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更因其富有活力的和谐内涵,彰显出独特的时代价值。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与当地各民族血脉相承的载体,是塑造民族心理,形成民族性格,确定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寻找民族归属感所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础,因此,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还具有强大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黔东南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就是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文化动力,吸引海内外人士对原生态文化多层次关注和参与、体验的一个鲜活的范例。

黔东南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催生了通过体验生态博物馆来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从1998年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贵州六枝梭戛建成至今,生态博物馆已成为中国保护多元民族文化的新模式;黔东南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催生了通过体验生态博物馆来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生态博物馆是在原来的地理,社会和文化条件中保存和介绍人类群体生存状态的博物馆。1971年第九次国际博物馆会议上,法国著名博物馆学家雨果•戴瓦兰最早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并在法国、加拿大进行实践,随后诞生了法国克勒索蒙特索矿区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索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保存在农业社会中长期形成发展的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更长远而言则是如何在这个日益全球化和商业化的世界上保持文化多样性。生态博物馆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人有物,有静有动,朴实自然,和谐共生,突出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向社会提供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区的环境、经济、文化的整体,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多年以来,黔东南一直在寻求将丰富的原生态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浓郁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优势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的路径,如今,通过生态博物馆建设为抓手的“旅游活州”战略,一条使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离土不离乡的转产就业道路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黔东南生态博物馆层次丰富,类型众多。国际性命名的有“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生态博物馆”;国家命名的有“中国贵州雷山上郎德生态博物馆”、“雷山西江生态博物馆”;社会力量命名的有“黎平地扪侗族生态文化博物馆”、“锦屏文斗生态博物馆”,以及“黄平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台江刺绣博物馆”等专业博物馆。条件已经成熟,等待命名的生态博物馆还有岜沙、小黄、银潭、占里、季刀、南花、卡拉、石桥等上百个各具特色的典型民族村寨。

北京奥运会环境顾问、北京地球村村长廖晓义教授说:“生态博物馆的基本含义,就是由原住民在原地进行真正的原生态保护,并通过这种保护,给当地原住民带来经济上的改善。”作为国际知名的环境问题专家,廖晓义认为,整个黔东南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博物馆”,而且是“中国最美丽的天然博物馆”。

以此观之,黔东南堪称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中国最大生态博物馆。

体验生态博物馆是指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性强的旅游活动方式。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通过参与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演绎等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受益,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在这一受益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宝贵价值,获取文化自信,进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本民族、本社区文化财富的保护与传承中,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真正的主人”。对外来游客而言,他们一方面亲身参与当地居民的文化实践活动,考察文化、参与文化、体验文化,从而感悟到民族文化的真谛。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找到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重压下“疲惫心灵的憩息家园”;另一方面,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为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提供资助,作出贡献。

已成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重要举措的黔东南生态博物馆建设及其体验旅游模式,既是创新之举,又是务实之举

篇(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一)地域分布广泛,以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最为集中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盟市(除乌海市)都有分布,分布范围广。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最多,分别达到47项和46项。超过20项的盟市有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是旅游业重要的资源基础,一些已经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种类丰富,以艺术类和民俗类为主

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为完整。从列入到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看,涉及到8大类;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涉及到全部的10类;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内容的解释,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文学类、艺术类、技艺类、民俗类和体育游艺类。纵观3批内蒙古国家级和2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见艺术类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

(三)文化价值较高,旅游开发基础较好

内蒙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较高,诸如列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就展示了蒙古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除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有列入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列入到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项,列入到第三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项目3项,此外还有梅日更召信俗、蒙医药(蒙医传统正骨术)、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包头剪纸等9个项目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51项。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参与性较好。诸如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歌舞等都可以让游客在参与中体会文化的价值。

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博物馆静态展示模式

博物馆面前是非物质文化展示的最主要方式和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博物馆可以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详细、长期的展示。

优势:

1.国家强有力的人、财、物的保障。

2.带来大量的游客,一般游客都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博物馆内的展品是当地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具有权威性,游客愿意到博物馆中参观游览。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展示的完整性、系统性、原真性突出。

劣势:

1.是没有形成数字化的现代展示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加反映精神文化的遗产表现不足。

2.是展示基本以静态展示为主,以实物、图片、文字介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或者游客参与式的展示方式很少。

3.专题型的博物馆展品少,得到的财政支援也少,主要是一些学者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热心的组织成立的。

4.一些博物馆没有与旅游结合起来,没有被纳入到旅游线路中,这样一方面没有满足游客了解非物质文化的旅游需求,又使博物馆缺乏一定的经济支持和舆论支持。

如今内蒙古已经初步形成了综合性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并存的局面。综合性的博物馆以内蒙古博物馆为代表,在其展品中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服饰文化、工艺精品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博物馆有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起了一座高水平的马头琴博物馆;有2009年开馆的我国唯一的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北方狩猎民族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应该鼓励综合性博物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列和研究,扶持专题博物馆。

(二)旅游节庆模式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庆与旅游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旅游开发模式。以民族节日为主题,开展大型庆典活动,在庆典中展示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宣传吸引旅游者观赏、参与。

优势:

1.利用已有的传统节日的知名度可以较容易的树立品牌。

2.参与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现存的薄弱环节就是缺乏参与性。游客只能静态观赏,无法亲身参与其中。而旅游节庆可以让游客深度参与。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上游客就可以参与到骑马、摔跤、射箭、奶食品制作中。这样可以加深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了解与喜爱。

劣势:

1.时间、地点分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庆有着自己分布的地域,节庆也有着固定的时间,不一定与旅游旺季相一致。

2.附加在传统节庆的经济价值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商品化趋势。现在的那达慕大会已成为集市贸易、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

内蒙古旅游节庆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应该系统开发各地的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地域分布上合理,尽量与旅游旺季结合或者力争打造新的旅游业增长点。

(三)生态博物馆模式

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至今,中国先后建立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广西“1+10”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内蒙古达茂旗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优势:

1.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生态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村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建筑、服饰、饮食及信仰、工艺等自然展现在游客面前,无需大量投资兴建宾馆、饭店等。投资少,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2.原真性强。生态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村落基本设立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完整的、系统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人民按照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受到现代文化冲击较少。

3.对非物质文化展示深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舞台展示等模式虽然集中、灵活,但是毕竟属于脱离现实生活的表演,对于宗教、庆典、祭祀等深层次的文化必须让游客置身于一定的文化氛围内,才能更好地感受与理解。

劣势:

1.交通不便。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地区往往偏僻、交通不便,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游客的进入。

2.开发失当容易损坏非物质文化生存环境。旅游的开发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旅游者对非物质文化的欣赏会增加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自觉性,但是如果开发不当,超量的旅游者的进入会带来强大的现代文化示范效应,居民会效仿,会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破坏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

2009年在东乌旗和敖鲁古雅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我区生态保护区试点。这类旅游开发模式在平时的生活中延续着传统的习俗,是值得提倡的开发模式,各盟市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

(四)演艺展示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艺展示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实景演出;一类是依托一定景区的演出展演。

优势:

1.生动、娱乐性强、经济效益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歌舞、曲艺、手工技艺用传承人或者演员展示出来,加上现代的舞美、灯光等,会生动、传神地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丰富游客旅游生活,增加停留时间。非物质文化展演会增强对游客的吸引能力,扩大知名度。此外一般的演出均设在晚间,有助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

劣势:

1.投资大、风险高。内蒙古的旅游业季节性很强,一般的演艺展示方式存在着投资大、风险高的风险。如果观看的游客数量少,那么演出人员和演出项目就会减少,演出项目的减少又会使得游客观看的效果打折扣,形成恶性循环。

2.语言及精神、信仰的表现转化有困难。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蒙古族和三少民族创造和传承,如果在舞台上表演就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毕竟大部分游客听不懂蒙语和三少民族语言。此外较深层次的精神信仰、宗教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会出现展示不完整、不深刻的情况。

3.过度舞台化会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展演模式立足于让游客短时间内,以各种灵活、生动的舞台表现形式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如果过度舞台化就会损害原真性。例如蒙古长调在某种程度上游客将其理解为“劝酒歌”,这种行为使得长调的艺术魅力无法全部展现,失去了原真性。

(五)旅游商品模式

目前内蒙古的旅游商品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开发。

优点:

篇(10)

进入21世纪,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新亚欧大陸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步入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她在我国现代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其远景性的开发建设,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奇迹的区域——环海州湾经济区。

当我们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而热烈企盼之际,一个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也就落在我们肩上,那就是既要快速崛起,超常发展,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千万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对资源的野蛮攫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带来的恶果的教训;千万要吸取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个别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教训;千万要牢记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理。无论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上,还是在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都要做到环保优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努力,把一个山海相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连云港规划好,建设好。

在建设这样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国际性海滨城市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公众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应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这不仅是博物馆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问题,更是她的责任之所在。博物馆因拥有与其它文化单位不同的独特的文化资源配置,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也就是有独特的话语权。

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有哪些?

首先是文物藏品。藏品是博物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文物藏品的数量、品类、品味又是博物馆外在的文化品质的表现。当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藏品概念包括:1、有形的宇宙星际物(如陨石);2、自有地质年代以来的自然物标本(如动植物化石、矿石);3、自有人类以来,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留物;4、当代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物品;5、能够说明上述品类的科学资料和历史文献。正是基于这种表达,我们认为博物馆藏品所蕴含、承载的自然的、历史的知识信息,通过科学研究手段得以解读出来之后,对于探讨地球生命史和地球生态环境演变史,乃至对于具体到某一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例如我省考古工作者1993、1994年两次对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发掘,根据对遗址文化层中的动物遗存及地层岩性的分析,证明其变化反映的气候特征与同一时期(7500-5000ab、p、)全球气候是一致的。龙虬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存环境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环境,这对研究遗址所属的江淮平原的古地貌、古气候、古动植物种群无疑具有极高价植。

所谓生态环境系统是指由水、土壤、空气、森林、动植物等组成的“综合体”,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中动植物所体现的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有序、良性循环或无序、振荡、恶性衰变的标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97年将其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它的构成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面,其中景观多样性中除自然景观外,还包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上述四个层面都能够在博物馆藏品中找到科学和文化的物证材料,而这正是博物馆能够参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物质保证。

其次是科研。科研是博物馆解读藏品的基本手段。博物馆科研手段是多方面的,除了一般社会人士所知道的传统的地层学和器型学的综合比较研究,用于鉴定文物年代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碳14测定、树轮年代校正、孢子花粉测定、光谱成像技术,超声波探测等一系列高新科技引进博物馆文物鉴定和器物修复中去。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阐述文物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则可归入博物馆的藏品文化学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环境考古学,则为博物馆引进了一个全新的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器物的造型、质地、纹饰、图案以及与历史的关联等问题的兴趣,而是把文物藏品的地位和价值放大到地球生态环境中去考量,反映出科学向人文的回归。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博物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动植物化石)只不过是一件件“半成品”,在获得出土文物的遗址、墓葬、地层、地表位置等科学资料后,科研人员运用古地理学、古气象学、水文学、动植物学、土壤学、岩体学、生物遗传学等多种学科手段,同类排列,异类比较,乃至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处理,使文物自然的、历史的、生态的知识信息被解读出来。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代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治理水患,遏制沙化,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筛选农作物品种等,提供了可信的参考意见。当代社会,学科门类的分工愈趋细密,但每一科研成果的产生又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这就是当代学科领域的“分”与“合”,它是计算机网络和资料数字化处理技术所引发的一场科技信息革命的产物。博物馆之于生态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意味着博物馆一定要完全地具备多学科的科研人才,但博物馆可为多学科研究搭建精英平台,组织社会性的分工协作,科技攻关。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现,随之进行试掘进而全面发掘的连云港开发区中云乡藤花落新石器时代遗址,我馆正在组织馆内外科研力量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可以预言的是其最终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我市云台山地区7000-3500年前(北辛—岳石)的古气候、古海岸线、原始农作物品种等生态环境要素有一个科学的说明,而这必将对我市环境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再次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资源,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举办文物藏品为主体的陈列展览。因此,文物藏品以及科研成果乃是博物馆的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的基本的文化资源;库房、展厅以及陈列所用的设备、设施则是社会教育赖以实施的物质保证;专业化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人员和宣教人员又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

博物馆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中如何运用文化资源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1、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以拥有的文化资源转换为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有较大的主题选择空间。一般来说文物藏品所蕴含、承载的知识信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不同类的成系列的组合式的文物藏品,所反映的自然界和历史文化的内容就更丰富。地方博物馆传统的基本陈列主要是地方史陈列,这种只限于陈述地方历史的陈列模式往往使文物藏品的丰富内涵被过多地限制在历史文化范围内,而很少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至少是一种资源浪费。如能在地方史陈列中同时有机地“嵌入”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说是地方史陈列内容更具拓展性的选择。此外,也更可以在博物馆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专题展览或系列展览。除了举办陈列展览,还可以举办像“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未来”这样的科学讲座;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举办“环境科学家与青少年朋友对话”这样一类活动,还可以编写出版反映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图册,以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和范围。

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传统,也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学术倾向。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思想观念也体现出这种人文关怀。其共同点都是把人类活动(历史的和现实的)纳入生态环境系统来考量。目前,国际上通常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环境或称原生环境;第二环境或称次生环境。前者主要指自然作用下的环境问题;后者则主要指是人类活动留下“印记”或施之以影响力的环境问题。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显然主要的是指后者,博物馆生态环境教育也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后者。

生态系统是一个运动着的动态平衡系统。在系统的运动中,它的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使系统整体上保持有序、趋于优化。地球上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需要自然界的物质支持,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它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的各种自然要素,而且包括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与自然和社会相互结合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人类活动之于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影响力,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有序、优化至关重要。由于人类活动具有目的性、能动性和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所以人类行为的自觉程度显得极为重要。不幸的是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认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时间太长了,只是由于在人类行为超出了自然界可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开始以“报复和惩罚”的方法——全球气候反常、土地沙化、水资源枯竭、空气污染、酸雨、赤潮,蓝藻、致命性传染病肆虐等等——来否定人类的行为,使人类感受到生存危机时,人类才真正开始思考必须节制自己的行为,转而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问题;认识到进行经济增长的数据统计时,必须考虑到环境成本,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对生态环境无害的。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为了当代和后代,保卫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紧迫目称”的口号,使人们开始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它的直接背景可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的变黑发臭,以及欧洲许多国家上空经常感受到的北非撒哈拉沙漠沙尘暴的悬浮物。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设,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生存焦虑而提出的理性应对。它由美国著名环境专家LesterRBrown于1981年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一个社会学理论模式,并将其归入“国家安全”的政治范畴,之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即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宣言性的解释:“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联合国42届大会上通过;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有国际法效应的一系列文件。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175个国家批准了上述文件,庄严承诺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共同责任;2002年9月,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世界许多国家的首脑参加由联合国组织的环境与发展峰会,共商可持续发展大计。由此表明当代人类对于自身行为之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目的性、能动性和可预期性的影响,有了共同的认识,并已付诸行动。

强调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人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生态坏境的恶化,对子孙后代负责,是博物馆从事生态环境教育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它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依然是人。教育对社会来说从来就是现实的、功利的,其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思维模式符合教育目标,从而有利于社会。当然博物馆从事的生态环境教育只是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指望博物馆毕其功于一役,而应该全社会动员,形成合力,坚持不懈。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多种教育形式,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道德风尚。

2、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参与功能

博物馆以其自己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去并发挥她的独特作用:

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供咨询服务,以利于规划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作出正确的取向。例如在目前东、北、西三个方向的建设开发已形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挤压情况下,博物馆以其对云台山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而颇具权威性的发言权。可以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规划制定者提出东、北、西三面适度开发,留有缓冲地带,保留南云台的原始风貌,拒绝大型工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建议;进而提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片区用地规模,保护森林植被和名胜古迹;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主张,又如对新浦民主路旧城区的改造。这里曾经是新浦地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金走廊,它那一座座中西合璧式的楼房建筑标示的是新浦这座现代城市的原始雏形,尽管它在周围栉次邻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映比下显得几分寒酸和凄凉,但它是历史的记忆,是几代人温馨的乡恋。许多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剩下的几座楼房似乎已被分割包围成孤立无援的堡垒。对此,文物部门需要大声疾呼: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划出建设控制地带,并把对它的抢救性保护纳入城区规划中去。这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并不是什么怀旧的乡愿情结。深圳、珠海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建成的国际化都市,许多所谓“城中村”就是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他们视之如珍宝,每发现一处就保护一处,修旧如旧,“依然固我”。在报章电视上频频报道,竭尽谥美之能事。因为他们的思维定势是: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是苍白无力的。生态环境学之所以强调人文景观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面,因为人文景观是反映人类文化的一些特征表现出来的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层面一样,文化多样性对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会有所帮助。我们应该向深圳、珠海学习,对遗存在城市里的文物古迹的保护,除了文物工作者要尽其所责,城市规划部门和决策领导的自觉认同同样也是重要的。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活动。当代博物馆是一个开放体系,参与社会活动是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又一种形式的利用,也是博物馆价值取得社会认同的表现。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欧洲的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中,就有许多博物馆人士参与其活动。该组织成员达350万人,其活动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该组织的主旨是将环境保护与争取世界和平结合起来,主要致力于阻止气候变化、保护森林、拯救海洋,防止核威胁、鼓励可持续贸易等等。该组织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拒绝任何政府资助和商业赞助,以保持其组织的纯结性和在环境问题上行动的公平性。博物馆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如鼓励和策划环保自愿者的各种公益活动,指导社区的环境整治,参加地区的“国际环保日”和“生物多样性日”的各种纪念活动等。

3、推动生态博物馆的创建

在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中,博物馆应该积极地倡导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博物馆,并以自己拥有文化的资源帮助和促成此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创建起步较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我国首先在贵州,尔后在云南、吉林等边远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十几家生态博物馆。关于生态博物馆的内涵,目前国际博物馆界尚无统一定义,不过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政府对原生环境区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加以保护,禁止外人涉足,只限于专业人员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各种变动数据,如水质、土壤成分、空气质量、生物种群的变化定期观察、采样、分析、积累资料,以期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如湿地生态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区、特殊地貌生态保护区均属此类。例如我省盐城滩涂湿地保护区、拟建中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贵州特斯喀地貌保护区可归此类。这类自然生态保护区虽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但已具雏型。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保护区边缘地带选址建设生态环境博物馆,除了参观动植物标本,检索科技资料,参观者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摄像设备传输来的实况音像,具体地观察到保护区的原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场面。甚而,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人们可以无需电视荧屏而在感观上“进入”此类保护区。另一类就是具有人文价值的生态博物馆。选择原生态环境中的村落,保持原住民的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使用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原生态”,直至保持民族语言、婚姻方式和。实际上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活标本”。参观者可以进入或留居此处,体验生活。如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西定乡章朗村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创建于2006年1月,被描述为“自然的恩赐和多元文化的滋养,村民生活得和谐幸福”;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的村落博物馆、澳大利亚毛利人保留地的聚落博物馆、我国台湾省阿里山高山族原住民生活村都可视为这样一类的生态博物馆。它被特别地强调其文化人类学的意义,即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对应,文化多样性的时空价值而被西方学者在理论上要求保持其“原生态”,拒绝现代生活方式的任何“进入”。但现代生活方式通过旅游者的涉足和商业交往终究开始了“侵蚀”的步伐,而使文化向多元迈进。如何既保持其文化的原生态,又让原住民充分享受到现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种种便利,今后仍将是文化人类学家和博物馆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可能成为一个研究范例。

对于像我市这样已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原始生态环境大大变化的地区,显然不可能建立像西双版纳布朗族那样的生态博物馆,但以我市拥有的山、海、河、湖、森林、滩涂,以及云台山的丰富的植物种群和鸟类种群,再加上位处东海县洪庄的“亚洲第一井”钻探所获取的5000多米深距的不同地质年代的岩芯标本,市博物馆可以策划推动创设云台山自然生态博物馆、海州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浦东湿地生态博物馆、东海地质博物馆。也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模式,在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传统风俗得以保留的山区或海岛,创建具有连云港人文和自然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这类博物馆的兴建,将使我市博物馆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得到较大的改观,对于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包括旅游业)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我们不禁想起了市博物馆于1982年在六朝古镇——凤凰城(今南城)发现的一块清代石碑,此碑位于原恬风渡渡口旧址处。碑的内容是告诫来往于渡口的人们要爱护渡口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立碑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被称为“古海州环保碑”。先辈们给我们以示范、以启迪,那就是在我们昂首阔步奔小康,努力实现“两个率先”之时,要更加爱护我们的家园,珍惜我们的青山秀水,碧海蓝天。

参考文献:

1、付保荣、惠秀娟主编:《生态安全环境与管理》

2、韩世泳:《新浦史话》

3、李民昌张敏汤陵华:《高邮龙虬庄遗址史前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生活》

上一篇: 监考制度和规则 下一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