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1 17:19: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

篇(1)

一、新媒体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去中心化、平民化、个性化、即时性、交互性和族群化。传统媒体的受众是分散的个体,但新媒体的受众之间的横向联系很强,呈现出组织化、族群化的特点。

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可以使高校共青团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以零时差、零距离的优势和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特点,深受青年的青睐。

二、“90后”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中坚力量,他们生活在现代化的中国。这一特殊时代使他们每天接收着海量的信息,感受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敏捷。青年的进步在改变着时代,同样时代也在改变着他们。

1、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当代青年,是受改革开放成果惠及的一代。他们生活的年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活跃,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他们的思想趋于自主,擅于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审视世界。他们基于自身的成长环境、知识背景和个性需求的差异,价值取向的选择也就日趋多样化。

青年人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有激情,有朝气,接受新鲜事物快,敢想敢干。然而由于他们涉世不深,缺少磨炼,市场经济延伸出的拜金思潮、利益的角逐,封建文化残余带来的迷信、愚昧的思想,也日益侵蚀着当代青年,使他们的价值取向高尚与低俗并存、差异与争鸣共生。

2、行为方式的多样化

青年人的行为方式,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们思想自由、信息丰富、生活自主、敢于冒险、勇于挑战,所有这一切,使他们有迥异于其他群体的行为方式。

(1)娱乐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性,为青年人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数字化生活,已成为他们追求的时尚。从80年代的朦胧诗、摇滚到21 世纪的网游、超女和博客、微博;从“我累、我烦、我郁闷,我要秀”、“别人都在表演,我不能当个看客”到“什么都不为,就是想折腾”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文化热点事件、网络流行文化,逐步成为青年人追逐的对象,和喜欢的表达方式。

(2)融合性。贸易的发展,讯息的交融使世界各地的青年融为一体,穿着同样的品牌,共享同样的赛事。“贸易、旅游和电视,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提供了条件,而且这种世界化、全球化的新生活方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普及着, 并辐射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①

(3)自主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青年渴望生活的世界自由、民主、和谐,精神和物质文明能够共生,并能平衡的发展。这是他们对原有社会生活的清醒反思,绝不仅仅是他们观念的一种变化,他们渴望付诸行动,使之得以实现。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和对象有很大的改变,对其行政化组织体系中的聚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更对高校共青团实现组织、引导、服务青年的职能提出了挑战。

1、信息调控机制缺乏

新技术应用下的新媒体产品,如以“陌生人单向跟随”为典型特征的微博、以“用户共建”为特性的网络视频和SNS社区等,使青年人突破了传统社会中狭小的人际交往范畴,空前强化了自主意识,信息交流变得日益广泛。②网络交往的零时空、零距离的交互模式,青年信息来源的广泛性,舆论引导的不确定性,缺乏信心调控机制的状态,使高校共青团工作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

2、工作方式受到冲击

传统团组织的工作方式,是通过行政层级的组织方式开展工作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团组织的工作方式面临着挑战。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平等性等特征,给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表达带来了新气象。网络化的青年团组织日益受到追捧,并得到越来越多青年的认可,使得高校共青团行政化组织体系中的聚集方式和工作方法受到冲击。

3、主客地位发生改变

传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采取的是组织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和口碑传播,专职团干一对一或一对多,对内容具有可预见性,占有主导地位。当新媒体出现后,改变了高校共青团的主导地位,学生的表达更为轻松。远离了团组织的权威,青年大学生更渴望自我传播和自我管理。他们在新媒体上晒心情,发感慨,新媒体因此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场所。新媒体的交流,是平等的交流,不再是团组织的耳提面命、高高在上的对话。

四、如何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顺应时代走向,拓展新的宣传和组织途径,服务青年。可采用无线多媒体传播技术通过移动通信手段搭建信息传播平台。以手机、网络等为媒介,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宣传报道,丰富宣传内容等。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在高校网络上开设专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广大青年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取有效信息;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各类评奖评优设置网上留言、投票等活动,增强参与性与互动性。

1、提高青年的媒介素养

加强对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简单的拓展青年的知识空间或增设相关课程,而应该从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文化传承的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青年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与网络宣传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和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并引导青少年科学的网络行为。在监管的同时,更需要团组织不断加强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青年辨别信息的能力,与其被动的监管,不如主动引导、告知、教育青年,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在信息化的浪潮下自由翱游,而不身受其害。

2、推动团组织融合发展

新媒体在青年的学习、生活、交流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效应,要有效利用传统媒体,不断加强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能力,使新旧媒体能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③高校共青团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新旧媒体之间的差异,充分利用新旧媒介之间的优势互补,使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新旧媒体协同作战,形成共青团工作公信力强、导向鲜明的特点。

3、尊重青年的新特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新媒体崭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不断的形成新的网络文化形态,有效利用新媒体形成的网络文化形态对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占领新媒体环境中的工作阵地,创新工作形式和方式,使交互共享、对话平等成为共青团工作的主流,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的统一。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及平台,加强舆论构建,实现信息的有效流通,不断促进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创新工作方法,营造健康的氛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最主要的群体,青年大学生们意愿的表达方式、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QQ群、MSN群、博客、微博、播客、论坛等成了青年大学生们意愿表达的路径。但其人际交往方式更多的还是发短信、打电话和QQ聊天,传统的面对面聚会、联谊以及写信等沟通方式则不受他们青睐。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根据时展,切合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运用微博、播客、飞信、博客等新的媒体形式与青年学生沟通、交流,真正实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叫好又叫座。

5、尊重学生的需求,拓展服务大学生的渠道

目前,共青团在服务青年大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但相对来讲青年大学生们对于共青团开展的活动参与度和满意度并不高,更有人不愿意参加。因此,高校共青团应该充分尊重青年大学生们的需求,利用网络搭建平台,打造精品活动,拓展服务青年大学生的渠道。青年大学生们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高校共青团应该全面把握青年大学生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参与、权利表达等普遍需求,根据其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和教育对策,以改进工作内容为突破口,实现组织、引导、服务青年的职能,把具体的工作做深做实,以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总之,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要创新工作内容,打造精品项目,拓展渠道,更好的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服务。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不是宣传、舆论引导的变化,而是面对时代的进程,高校共青团工作理念、现实的变革。只有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他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的环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使高校共青团工作贴近青年、凝聚青年和引导青年的中心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内心。

参考文献

①约翰·奈斯比特:《2000年大趋势》[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②吴雨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工作的创新路径》[J].《传媒观察》,2012(7)

篇(2)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篇(3)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在信息社会和媒介时代,高校德育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日增,再也无法躲在高校的围墙和象牙塔内孤芳自赏,自吟自唱了。大众媒介带着强势不断传播着各种鱼闷混杂的信息。强力地冲击和蚕食着学校德育固有的领域,使德育的效果大为降低,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德育的手段和方式。高校德育也是一种传播方式,只是和大众传播所借助的载体、功能、目的和价值有所不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分析和探讨。

一、媒介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的差异性

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同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过程,如由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织向社会发出的大量信息,由这些媒介发出的信息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就是媒介环境。在媒介社会,媒介信息和人们如影相随,无处不在,媒介环境在包围在人们,并时刻作用和影响着一切。高校德育环境主要指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内部环境,是相对于外部的社会环境而言,媒介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虽然都是一种环境。但还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

1.媒介环境的无限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有限性

媒介环境在空间上具有无限性,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无不被包容在其中,媒介环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媒介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巨网。对现代人而言,包罗万象的媒介事件与媒介人物正像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空气,无时无处不弥漫在人们的周围。学校德育环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同墙内的校园空间环境而言,是有限的,学校德育环境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同样处在大的媒介环境之下,并受其影响和熏陶:因此,在内部营造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应对外界媒介环境可能对高校德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2.媒介环境的长期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阶段性

媒介环境就时间而青,具有长期性。它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学校德育环境却具有阶段性。最多贯穿于人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期间的所有过程,而一旦人们离开了校园,进入了社会,学校德育环境就消失了,开始了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学校德育的功效性将得到检验,人们在学校所获得的德育价值能否在媒介环境中丧失或具有持久性,也有待观察。如何以学校德育环境的阶段性教育来应对媒介环境的长期性影响,好似一场艰难的博弈。胜负难料,值得教育者,特别是德育教师深思。

3.媒介环境的渗透性和德育课程的灌输性

媒介环境的渗透性,表现在其扩张力的无孔不入,是全天候、立体式、长期性的覆盖,令人无法躲藏和回避。正如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就是信息。在信息时代和媒介环境下,媒介与信息如影相随,信息已成为人们的生存要素之一,人们所呼吸的也仿佛都是信息。媒介环境的渗透性,还表现在其媒介表达手段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吸引性。媒介凭借其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以及故事性和娱乐性等方式,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相比之下,学校德育环境过于单纯和封闭,德育手段也比较单一,只限于课堂上的讲授和灌输。授课好的老师。凭借个人魅力或讲课技巧,也许会使课程生动些,但有些德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乏善可陈,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媒介环境的多样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单一性

媒介环境的多样性是由其中的信息的多样性所构成的,媒介环境中的信息可谓五光十色,既有正面的文化和道德信息,也有中性的各种信息,还有“很黄很暴力”的负面信息,以及“娱乐至上”的不良倾向。学校德育环境单一性主要是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在德育课的内容表达上全是正面的信息,如“又红又专”,培养“四有新人”和提倡“八荣八耻”等。德育环境的单一性和德育正面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学生的正面培养和成长,但也容易受媒介环境多样性的侵袭,效果能否持久也有待于检验。

5.媒介环境的强势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弱势性

媒介被称为“第四种权利”,可见其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从上面所分析的媒介环境的几个特点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媒介环境的强势地位。正是挟着这一强势地位,媒介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无不打上媒介信息的烙印,受其影响和控制,不管你是否情愿,所谓“爱你没商量”。德育环境的内在的弱势性在于,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德育为先”和“育人为本”的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课程无论是在学校的教学大纲上。还是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并不占有重要位置,在有些领导眼中,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老师姑且教之,学生姑且学之。德育环境外在的弱势性是于媒介环境的强势性相比较而言,这一强弱关系的对比,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在现存条件下。学会适应、突围,或强化或转型,但不能困守和自怜。

二、媒介传播功能与学校德育功能某种契合性

大众媒介有四种传播功能,一是监视环境,二是联系社会,三是传递遗产,四是提供娱乐。在四种传播功能中,传递遗产功能与学校传递知识和价值的功能相契合。传递遗产是指“建设遗产,如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这种功能过去主要由人际传播来表现。如家庭,学校中的传播都在向新一代传递社会的精神遗产,而现在传递遗传的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地转向大众传播来承担,如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在向儿童灌输知识、培养情趣、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上,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实,大众媒介不只是向儿童。而且是青年人,包括各类学生来传递遗产,大众媒介中的互联网更成为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时刻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遗产。包括道德价值的传递。只不过在媒介环境中,这种传递遗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削弱和边缘化。虽然媒介传播有传递遗产的功能,但不能因此取代学校德育功能。学校德育功能的重要性,在于给成长期的学生提供系统的基础性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支持,这是媒介传递遗产功能所无法取代的。媒介传递遗产功能,虽然也可以发挥传播道德的作用,但毕竟是松散的和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媒介传播既然与学校德育都有传递遗产的功能,有某种程度的共生性和契合性,就应探讨二者之间如何相互配合,更好地进行道德传播。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是否有一种传播媒介,不管它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在传播这个信息和影响受众方面,比其他媒介更有效?是否在传播某种信息或者产生某种影响方面,有一种媒介是最好的?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者、宣传人员和广告客户来说,特别重要。例如,如果是目的要尽可能多地传递事实性信息,那么,讲演、印刷品、电影和录音带是否更有效?如果希望改变受众的态

度,使用电视、招贴画、广播以及其他一些媒介是否更好呢?对于某一些受众,是否有一种媒介比其他媒介能达到更佳效果呢?”t’如果当我们能自如地运用各种媒介来发挥媒介传递遗产功能和学校德德育功能时,也许我们就找到了媒介传播功能与学校德育功能某种契合性。

篇(4)

何谓“角色病毒”?据医生称,这是由于患者过度接触情爱、恐怖、武侠片及电脑游戏、网上聊天所导致的心理偏差和精神异常。少儿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沉迷于某部电视片或电脑游戏所塑造的角色中,心理上就有了成为“这个人”或爱恋“这个人”的强烈念头。从精神医学上讲,就是“角色的自居”或“角色恋”――即把现实中的自我“投影”进虚幻中的角色,产生幻觉。比如一些孩子看了美国影片《哈里・波特》后,就向父母吵着要上“魔法学校”,要学影片中骑着扫帚“飞”上天去的魔技。②

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这种“角色的自居”或“角色恋”行为,是儿童在与社会联系、互动过程中,特别是与大众传媒接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病症。

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有了新的承载形式和传播渠道。电视剧、电脑游戏来自于编剧、游戏设计者的艺术创作,是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样式与现代媒体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其本质上仍属于艺术作品。

而艺术作品与读者(观众、听众)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角色来完成的。角色的强烈沟通力量是艺术作品产生感染力的基石。古灵精怪的“小燕子”、义盖云天的大侠就是沟通艺术作品与儿童心灵的桥梁。然而有影响力的角色来自于艺术家的成功塑造,并非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儿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并不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儿童在接触电视剧、电脑游戏中的角色时,往往会产生心理的投射效应。

以儿童观看电视节目为例,在观看过程中,如果他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父母家人没有提供理解电视节目的参考信息,而电视剧本身又具有模糊、含混、多义的特点,此时,儿童往往以自己的心理为依据来理解和推断其涵义,这就是投射效应。成人都知道“奥特曼”只是一个动画角色,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神奇的人物。但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儿童一边高喊“我是奥特曼”,一边模仿奥特曼在动画片里的动作。显然,儿童认为,奥特曼的确存在,甚至自己可以成为奥特曼。此时,在最低限度上,他已陷入对奥特曼的“角色恋”之中。

大众传播时代的特殊环境

接受对象(电视剧、电脑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模糊、含混、多义的,即不好理解的,这跟大众传播时代的特殊环境有关。

1.电影、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大大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角色的吸引力。电影、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视听兼备、图文并茂,电脑游戏也是如此。经此渠道传播的艺术作品如根据连环画改编的动画片,显然要比连环画本身更具有“真实性”。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儿童面前,甚至其思想活动也表露无遗,其对儿童的吸引力自然大大增强。感染了“角色病毒”的儿童多是接触电视剧、电影而致病,几乎未见有接触连环画、小人书而致病的即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2.儿童所处环境相对“封闭”,其行为方式受信息环境的控制太深。人类已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无时不刻地生产着巨量的信息,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是信息环境的出现。所谓信息环境,即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并且,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③

在儿童接触电视等传播媒介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对他的接受行为作出正确的指导。而大众媒介所营造出的信息环境却无时不刻地对儿童的行为方式施加着影响。它们把真实的、虚假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存在的,儿童可以准确理解的、不能准确理解的东西不加区分地放到儿童的眼前。儿童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只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心理对其加以区分和辨别。

3.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程度尚不足以应付如此复杂的环境,这是“角色病毒”产生危害的根本原因。其实感染了“角色病毒”的恐怕不仅仅是儿童,很多成人也会身陷大众传媒所描述的神奇环境之中。众多的网虫中,成年人占有不少的比例;因为精彩的电视节目而减少外出游玩的成人也比比皆是。但由于成人的心理发育远较儿童成熟,所以他们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免受“角色病毒”的心理伤害。而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育程度很低是毋庸多言的。针对儿童接触大众媒介的行为,若他们能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利用各种条件提高认知水平,战胜环境,其心理发展自然会因此而得到良好的促进。相反,当他们认识不到环境的复杂性并为环境所左右时,“角色病毒”便开始侵害他们的心灵。

大众传媒应尽的责任

儿童感染“角色病毒”的原因并不是唯一的,但是作为诱人角色塑造者的大众传媒,在其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中外很多学者曾对电视和广告等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过很多负责而有意义的研究。梳理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电视等媒体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其中不乏负面影响。今天,“角色病毒”的肆虐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媒体亟需承担起它的责任。

第一,媒体应重新审视自己,既要看到媒体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也要正视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切不可为保护自身利益或维护自身形象对“角色病毒”的出现视而不见,逃避责任。须知,这样不仅会伤害公众的利益,最终还会伤害到媒体自身。

第二,利用自身渠道,多宣传报道这些事例,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推动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可通过公益广告、片头提示、儿童专题节目等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指导其收视行为。

第三,有条件的媒体(如电视)可制作媒介素养教育节目,纳入儿童青少年节目体系。媒介素养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首先兴起的。最初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低层次满足”,后来转变为培养人们的媒介辨别能力。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几乎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试行媒介素养教育。

与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教育的高等教育性质不同,媒介素养教育是作为面向全社会的公民教育而出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崇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第四大影响因素,这迫切要求公民具有信息素养。④

显然,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少。在“角色病毒”肆虐的今天,从媒体自身做起,加强对人们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角色病毒”,还可推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实是媒体服务公众、造福人民的好事。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注释:

篇(5)

以上的观点对于电影媒介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是因为作为媒介教育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在对象上是全民教育(而不是专门针对学电影的大学生),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所,还包括院线观影、学校观影、互联网观影等观影方式),在方法上采取体验教育(因为电影媒介的形象直观性,更容易让受众全身心地浸润其间,实现充分的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即重在教会受众能够从电影的视听语言等形式分析入手,进而可以理解电影媒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主题意蕴乃至意识形态,形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与方法。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媒介素养养成与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少儿电影媒介教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媒介素养养成是近年随着大众媒介崛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源在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受众产生的复杂的互动关系。鉴于媒介素养不断变化的本质与使用情况,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在各种媒介语境下近用、分析、评判和创作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种媒介所能完成之事。而本文则侧重从电影媒介素养的养成角度,来探讨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养成。

受到皮下注射论和子弹论等媒介影响论的影响,过去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多倡导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美国学者波兹曼提出了著名的童年的消逝,即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 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媒介教育工作者提出超越保护主义。例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在他的《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概括性地指出,上几代媒介教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力求通过媒介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如今,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青年人接触媒介经验复杂性的了解,也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因此,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多种媒介多元共生的外部生态、媒介与受众复杂互动的关系,不再将少年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同时,强调了面对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事实,疏胜于堵。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也被纳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中,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学也开设有媒介研究课程。例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中学就增设了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这一课程也进入了全国性的考试范畴。此外,媒介研究也已成为澳大利亚部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具体包括摄影、印刷媒体和电视方面的课程。事实上,美国学界也一直注重将电影教育融入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九所大学增设电影专业,而到80 年代,美国开设电影教育课程的高校已经增至一千余所,并且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其目的并非仅在于培养专职的电影工作者,而是将电影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融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之中,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掌握新世纪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电影内容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运用影视媒体的能力。

而在我国,在1922 年中国少儿电影的开山之作《顽童》以及之后的少儿电影创作,均秉持寓教于乐的传统教育理念。而与之相关的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清楚地看到少儿电影在教育少儿方面的直观形象的优点,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而激进的左翼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家们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苏联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后,更是在体制、组织和机制上保证了少儿电影的创作、生产,如1981 年儿影厂的设立,以及设立后每年国家在政策、资金和发行等方面给予的倾斜与资助。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新闻媒介也在不断呼吁重视电影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中小学中实行电影媒介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儿影厂是世界上第二个专门为少儿创作电影的电影机构,在中国少儿电影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中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电影的媒介教育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旗帜鲜明地提倡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

作为媒介素养养成中的一种重要种类,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一)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建立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观看的片目库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因此,深入研究和确定少年儿童的内容分层就十分重要。事实上,儿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其《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认为,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儿童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年龄在7 岁到比如说17 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 年的历史。的确,如果我们完全用一个普通美国人对儿童这个词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过150 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发现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与文明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少年儿童的年龄界限的上限为18 岁。首先来看一下联合国和我国对少年儿童的年龄规定。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 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陈永明主编的《儿童学概论》中认为我们所说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的对象---婴幼儿(0-6 岁),小学教育的对象---少年儿童(6-12 岁),中学教育的对象---青少年(12-18 岁)。综上所述,一般认为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 岁以下的人群,而在这一群体中,又因为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不同以及现在全世界主流的学制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阶段:0-6 岁称之为幼儿阶段,一般对应为幼儿园阶段;6-12 岁称之为儿童阶段,一般对应为小学阶段;12-18 岁称之为少年阶段,一般对应为中学阶段(包括初级中学:12-15 岁和高级中学:15-18 岁)。

据此标准,国内主流的儿童文学理论界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是为三岁至六七岁的幼儿(幼儿园阶段)服务的文学。童年文学是为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儿童(小学阶段)服务的文学。少年文学是为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少年(中学阶段)服务的文学。 因此,在进行少儿电影教育之前,一定要将少年儿童对象清楚地分开来。可以学习少儿文学中的读者对象的三个层次和少儿阅读中的阅读分级制度,即针对儿童和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制订不同的阅读内容。在少儿电影界,也应该按照受众对象年龄的差异进行区分,如张之路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认为在中国大陆,儿童电影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在这里谈到的儿童在实际中包括了幼儿(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儿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低年级)、少年(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儿童电影也就是以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为受众的电影。显而易见,虽然他们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但在这个十几年的年龄段跨度里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结构,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判断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趣味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也有将为3-12 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称为儿童电影,将为13-20 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称为青少年电影。

以上的这些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观影需要。我们今后的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不能笼而统之的只是面对普泛的少儿观众进行电影教育,而要针对少年儿童受众的年龄、接受水平等进行细分,如针对儿童的观影和针对少年的观影侧重点不同。如果将拍摄给儿童看的儿童电影给少年观众看,少年观众会觉得不过瘾,而将拍摄给少年读者的影片给儿童观众看,儿童观众又会觉得看不懂。因此,针对少年儿童观众因为生理心理差异而导致的观影内容的差异,就更加需要懂得电影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种专家的共同参与,就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适合观看的电影进行分级指导和片目确定,最终建立适合他们观看的片目库,然后有的放矢地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和需求进行观影片目的选择。

(二)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电影资源,正是这些电影资源构成了少儿电影教育的基础,其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是指少儿电影,根据2005 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定义: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这种影片的创作,一般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特点,从选材、构思到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作品有益于儿童,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儿童片的儿童,不是指题材范围,而是指服务对象。因此,少儿电影即以少儿为本位的电影,拍摄者以少儿为本位,根据少儿的接受心理、接受水平和能力而拍摄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多,如《小兵张嘎》、《鸡毛信》、《我的九月》、《寻找成龙》等。而少儿电影的数量虽然与拍给成人观看的数量相比较少,但其绝对数字也并不少,截止到2008 年,中国少儿电影已经拍摄了五百余部,有一百五十余部共荣获国内外各种荣誉达五百余项,其中59 部在世界上25 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电影节荣获一百二十多项,显示了中国少儿电影的实绩。这些少儿影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观影材料。此外,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拍摄的优秀的少儿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观影材料。

广义是指除了以少儿为本位的少儿电影外,还包括其他适合少儿观看的电影,这些电影未必是创作者专门给少儿拍摄的电影,但因其内容与少儿生活、思想有联系,也会成为适合少儿观影的影片。这样的电影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师电影。有研究者将这类电影称之为教育电影,而我认为将之称之为教师电影更准确。因为这种电影类型的表现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其中最主要塑造的还是教师形象,这也是教师电影与儿童电影的叙事立足点的不同,即特别突出这种电影类型的电影表现的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代表作有陈凯歌1987 年导演的《孩子王》,吴天忍1991 年导演的《烛光里的微笑》,何群1994 年导演的《凤凰琴》,杨亚洲2002 年导演的《美丽的大脚》,郑克洪2007 年导演的《我的教师生涯》。除中国外,外国的教师电影有伊朗电影《黑板》、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弦动我心》、《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等。除了教师电影外,其他适合少年儿童身心观看的优秀的电影作品,经过把关审核后,均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的观影资源。

可以说,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电影本身就具备认知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四大功能。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电影自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寓教于乐的重要使命,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电影已然由最初的街头小玩意变成了今日的第七艺术,具备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技巧,同时也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时代话题的主要制造和讨论的场域。如2015 年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观影者的不同反响,话题围绕着艺术与商业、历史与虚构、看得懂与看不懂展开,挺派和倒派争论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郭敬明的《小时代4》等也均引起了相关的社会话题。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个公共话题的制造者和生产者,成为了一个时代症候式阅读的样本。作为媒介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电影在这个时代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的电影资源,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只要是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优秀之作都可以承担起媒介教育的重任。

(三)少儿电影教育的场所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联动互补

首先是最初的家庭。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他们最初亲密接触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极为深远。以前我们呼吁家庭中父母要重视亲子阅读,就是强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教育,而阅读主要是针对纸媒介而言。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发展,我们要呼吁家庭中家长要陪伴孩子亲子观影,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子和数字媒介,宜疏不宜堵,同时要积极介入,多陪同孩子一起观影,逐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批评能力。同时,这也要求家长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孩子观影并且具备初步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其次是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学校。首先是教师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学生集体观影、观影后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电影媒介观。因此,可以在师范院校乃至于非师范高校中开设电影媒介教育课程,让未来的教师们自己具备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我们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集体观影、撰写观后感、老师点评提升的模式不要轻易的弃之如蔽,应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有新的发展。如现在随着校园多媒体的发展,校园观影也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的影片,观后可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对于所观影片的反馈,教师在其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

篇(6)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信息资料的中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图书管理员每天要与众多读者接触,既要直接给与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又要间接地供给适宜的资料来源,指导读者如何从浩渺的资料中寻找有用信息。因此,人性化管理在图书馆的窗口服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互动、共享、人性化等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图书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因此,求新求变的满足读者需求便成为图书管理改革的必然路径。人本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图书馆的“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图书馆组织内部的“人”,即图书馆员,另一个是图书馆组织外部,但与图书馆关系密切,参与图书馆活动的“人”,即图书馆用户。因此,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人本思想就是要把图书馆的一切管理和服务工作都纳入到以馆员为根本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图书管理理念也是非常先进的,某些大学的图书馆“在整体设计上就已充分考虑到现代化图书馆的各种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无论是阅览室还是书库,室内、书架的整体颜色都符合人体学,避免眼疲劳;图书摆放整齐,座椅都是按照人体力学设计,随时提供免费得饮用水等。此外,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钏路图书馆,按照‘资源共享,书为人用’的原则,实行社会全开放。大学图书馆之间可以互相借阅图书资料;部分大学图书馆的资料可向当地居民开放,而且手续极简,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近年来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创新的变革。如广州一家私人图书室以“共建共享”的创新服务理念,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该馆相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在管理手法上更为灵活,更加人性,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交流与共享信息的传播特性。该馆创办人令狐小涛“在豆瓣网上以‘分享好书’为主题建立了第一个虚拟社区。豆瓣网是技术应用型网站,为用户提供以书为介质的交流区,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的用户可以随时评价图书、推荐图书,还可加入兴趣小组。”豆瓣网的宣传扩大了该馆的知名度,很快打开了市场。这家私人图书馆还建立一个腾讯QQ超级群,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充分的信息交流平台,保证了信息沟通的顺畅、及时,不仅咨询了所需信息,也增进了爱书群体之间的感情,扩大了读书人群,推广了图书的受众范围。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参与热情,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构建了和谐的网络文明与图书文化。

当然,这家私人图书馆的成功也归因于广州这个经济发达的地域环境,寻求精神寄托、渴望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得到满足是人们普遍的追求和现实需要。人们愿意通过“以书为载体,增进交流”的健康方式在交流中得到获取知识与阅读的乐趣,而这恰恰是公共图书馆所欠缺的。利用互联网互动传播方式增进读者间交流读书心得,刺激读者阅读的兴趣,让读者从传统阅听人变为主动传播者,这是互联网时代传播特性带来的变革,而这也是未来图书管理的必然趋势。 转贴于

遗憾的是,目前中国高校的图书馆服务理念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由于资金不足,多数管理人员并不是真正科班出身,本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的图书馆成了“大杂烩”。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环境,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给管理造成的落后局面。运用人本管理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重新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更多的是考虑馆舍的面积、图书经费的投入、设备的配置,以及图书的外借量、接待读者人数的多少等,一味追求各项任务指标,很少考虑馆员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在重视“物的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一重要因素。在管理和服务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和“读者第一”这两个根本所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如何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有效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因此,要提升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和信息化服务,必须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紧密联系互联网,依托互联网资源,提高图书的网络化管理,使之人性化、信息化、高效化。

一、尊重读者的意见应放在首位

无论何时,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是读者而不是行政领导,图书馆的工作就是服务于广大师生,以方便师生查阅信息为工作目的。网络化管理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校的图书馆中已普及网络查询服务,并对学生如何查阅图书馆资料做过定期培训,保证每个学生都了解到本校的图书资源。但除此而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还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缺乏反馈渠道,学生的感受和意见不能及时反馈,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便不能做出相应的改进。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应把读者的意见放在重要位置,在图书馆网页上增设读者意见专栏,或者开辟读者论坛,让读者在图书馆网页上自由发表意见,形成交流氛围,促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读者动态,提高服务质量。

二、适时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书籍的兴趣直接促使他学习的动力和质量。图书馆可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节日,如“五四”青年节或“一二·九”运动这样有代表性的,也适于教育当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节日里开展一些读书活动,通过展示这些节日背景的影视、图书资料,提升学生对历史、人文了解的兴趣,也可对相关的图书起到促销、宣传作用。此外,也可以名人为主题做图书宣传活动,青年人的偶像名人出书极易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开展相应的图书推介定能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或者可对获大奖的图书开展大讨论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促进学生读书的兴趣,也提供了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建立虚拟社区服务于读者

建立网络社区有利于人际网络的扩展。参照广州私人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可选择在大学生中人气最高的网站建立社区,吸引学生参与,让他们平时的网络接触中形成相关的“兴趣小组”,并与网络外的现实世界中的读者增加交流机会,从而使会员扩展了自己的人际网络。这种人际网络并非刻意形成,而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自然形成的。

四、图书馆应时刻关注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需求

篇(7)

关键词:阅读文化高校图书馆大学生 阅读现状

Key Words: reading culture,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graduates, Present Reading Situation

作者简介:赵丹妮,女,出生年月:1984、2,籍贯:湖南省辉县,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文化建设

一、阅读文化和高校阅读文化

1.1阅读文化的内涵

关于“阅读文化”的研究发端于八十年代。王余光、 徐雁等众多专家历时四年编纂的中国图书史上第一部以读书为主题的百科辞典《中国读书大辞典》( 南京大学出版社 1 9 9 3年版) ,标志着中国的阅读研究进入社会学与文化学领域。① 其后,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文化深入剖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他认为:“阅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基础上,受社会意识和环境制度制约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文化活动。阅读文化作为一种社a会文化系统,其结构可分为三个层面:功能与价值层面,社会意识与时尚层面,环境和教育层面。” ② 可见,王余光教授探讨阅读文化的内涵着眼于社会文化大系统中,强调在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互动中确定阅读文化意义。

1.2 高校阅读文化的内涵

阅读文化存在于一定社会背景之下,由阅读主体的阅读行为构筑。因此,校园阅读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又是阅读文化的重要方面,具有阅读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学校文化和阅读文化的交集,可理解为:建立在校园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基础上,受学校教育意识和环境制约而形成的师生共享的阅读观和阅读活动。

具体分为三个层次:校园物质形态,包括阅读场所、阅读环境以及阅读制度和规范;阅读价值观念及理论,具体内容为学校成员共享的阅读观、阅读理论;阅读文化活动,具体内容为讲座活动、讨论活动及实践活动。 ③

二、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2.1 新式阅读方式的兴起造成纸质阅读下降

当下信息技术广泛影响人们生活,为人们熟知的纸质阅读方式在多种传媒包围下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代大学生更习惯通过电子产品和借助传媒获取信息,超过了纸质阅读的影响。据 C T R市场研究媒介与产品研究所CNRS ( 全国读者调查)2008年5―10月与2007年同期数据比较。五大媒介(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中,网络用户增幅最大,受众人群80%为30岁以下的青年人,其中大学生用户不在少数。④同时,各类音像制品异军突起,在大学生中形成新的热点冲击着纸质阅读。既有《大国崛起》等制作精良、视角深邃的纪录片;也有配合影视明星宣传的CD碟、小册子出现,满足着大学生日益多变的文化需求。

2.2 “浅阅读”在大学生中盛行

“浅阅读”是近年来伴随着快捷生活方式新出现的词汇。至今学术界对此并无统一定义。但对于浅阅读快餐式、浏览式的阅读特性达成了共识。“浅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阅读的出现。作为和网络同步成长的大学生,他们主要通过访问网站、BBS论坛、电子书、等参与互动性极强的新型阅读,这种网络浅阅读集图形、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直接经由视觉感受快速完成。⑤但“浅阅读”与大学精神的要义是背道而驰的。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提升思考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而学子们热衷“浅阅读”,最终会丢弃深邃的思考和心系国运的责任感。后果不堪设想。⑥

三、发挥高校图书馆作用,构筑多彩阅读文化

3.1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文化开展中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资源,为阅读文化的开展提供了导向坐标。文献采购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线。拥有藏书资源的多寡、前沿学术资源的数量和电子资源的更新度既是衡量高校图书馆质量主要指标,也是阅读文化开展的基础资源。各大高校均投入大笔经费用于文献资源建设,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2010年,新建成的东莞职业学院投入近400万经费用于图书馆资源采购,大量资源激发了师生的阅读兴趣,在无形中塑造着阅读文化。

另外,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高校图书馆拥有更多具有图书馆专业素养,并在其他领域有所专攻的人才。高校图书馆馆员除了精通图书馆日常业务,还必须熟悉数字化信息管理,了解师生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网上读书、阅读方法指导等各种阅读活动,是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3.2 高校阅读文化开展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具有形成阅读文化的天然土壤,但要使其蓬勃有效的开展,除了遵循“阅读文化”本身存在、发展规律之外,还要联系各个高校实际从阅读物质基础建设、阅读观念和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文化活动开展三个方面着手推进阅读文化建设。

阅读物质基础建设最重要是要加强图书馆楼宇设计的科学性,以出众的环境建设吸引师生走进图书馆,感受浓郁的阅读气息,营造出舒心阅读的文化氛围。考虑到高校是知识汇聚的天堂,优秀人才的摇篮,作为高校图书馆标志性的大楼应具有庄重而不失活泼的气质。高校图书大楼作为学校面貌呈现的窗口,在设计之前就应运用调查问卷、专家会谈等形式寻求最佳方案,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馆内行走的便利、图书馆工作的方便性等因素,本着安全质量第一,功能布局为导向的原则,追求实用效果和艺术效果的统一,灵活划分功能区,实现藏、阅、借一体化。总之,图书馆大楼是图书馆存在的基本前提,质量好坏决定了日后高校阅读文化开展是否拥有一个高品质的基地,在图书大楼建设的过程中,优雅怡人的阅读环境是培植阅读文化的最佳土壤。“孟母三迁”体现了我国自古就十分关注环境对于阅读效果的影响。高校阅读环境建设应从细微景观入手,创造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美景,营造天堂般的阅读场所。同时,应发挥高校图书馆人的智慧,注重馆内文化景观的妆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许多高校让图书馆墙壁成为文化传播使者,在上面张贴名人名言、读书口号等,师生穿行其中会形成文化时刻相伴的美好感觉。另外,一些高校图书馆模仿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宣传方式,在进馆大厅设立咨询台,创办新书导读栏,营造着令人回味无穷的阅读文化。

正确阅读观念的树立和高效阅读方法的训练是实现阅读文化塑造功能的必备技能。经过高考历练的大学生虽然读书不少,但本质上并不能无法马上脱离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僵化阅读范式和思维模式,常常盲目游历于书海之中。阅读实质是一项心灵建设工程,需要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智慧与技巧。塑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文化,图书馆馆员要引导大学生从自身需要、专业需要两方面着手,明了阅读目的。图书馆馆员应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借阅情况,研究各大学生各异的阅读取向。同时应保持和任课老师及时沟通,选购各门学科经典的书籍。与此相应,任课教师应有意识的、目的明确的规定本专业学生必读书籍,通过深入阅读切实使学生从阅读行为中受益,形成求知识,重思考的阅读习惯。除了对大学生阅读需求的引导,高校图书馆员和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首先引导学生掌握快速获取所需文献的技能,可以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开展有关《中图法》查询的培训,在信息检索课上介绍图书馆系统的使用等等,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高校、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其次,开展阅读指导课,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列宁的批注阅读法、杨振宁的“渗透”阅读法、朱自清的通篇朗读法等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立竿见影的读书方法。将这些具有永恒价值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得到阅读文化不间断的熏陶。第三,要做好新进电子、图书资源和期刊资源的导读工作。导读意义重大,可以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决定是否阅读该书,极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利用网站建设、板报展示等形式做好导读工作,是阅读文化开展长期坚持的必要之举。

高校阅读文化活动定期、深入的开展是拓深阅读文化效果,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个体阅读的成果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并能和他人就知识、文化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追求推陈出新:一方面,图书馆应与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取得联系,坚持将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书籍漂流等阅读文化活动持久开展下去,并在活动后分析活动造成的影响和得失情况,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应发挥图书馆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的优势,请名师专家举行专题讲座,通过多种方法使高校阅读文化活动走出校园,与社会文化建设紧密相连,从中获取资源,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升高校阅读文化活动的档次和深入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消防安全相关知识 下一篇: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