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2 16:38: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的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文化的特征

篇(1)

现代包装设计的整体理念来源于西方设计体系,它是商品消费时代大市场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与公共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包装设计的服务对象呈几何级数增长,其领域也更丰富更敏感,更宽泛和更多元化,其核心概念也逐步向文化消费方向过渡,也就是说,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支撑使得包装设计变得更时尚化、快餐化、流行化和视觉化。

现代包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垃圾艺术”,因为再吸引人的包装也最终会被消费者丢弃到垃圾桶,虽然这对包装设计师来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但这就是消费社会的法则——即艺术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是社会精英独有,它依附于商品之上而成为大众消费品,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也是包装设计师存在的文化价值。

1.包装是体现大众文化审美的载体

从社会学角度看,不同时代的文化审美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现代包装设计由于集合了当代的工艺技术手段和审美意识,充分地映射出现代社会的文化取向。这种文化取向由少数的强势文化阶层控制和,弱势文化如要进入这种主流必须接受某种程度的改造和转换,以符合消费时代的价值观,于是,这导致商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审美具有强烈的同质化倾向,商品社会所推崇的个性表现也只能是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Www.133229.cOM

现代包装设计无疑会成为后人观察研究当代社会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的最直接的文化标本。

现代包装设计与大众文化审美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导向性

现代营销的整体性观念造就了如耐克、可口可乐、宜家等旗下产品的销售神话,这些品牌借助强大的现代媒介敏锐地把握消费文化的脉搏创造出自身的品牌文化,反过来又利用这种文化影响和引导大众审美意识,左右大众的价值取向。其产品形态已逐步从有形转向无形。他们宣称:“我们卖给消费者的不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口号正体现了文化消费时代最典型的特征。

现代包装设计是商家实现“文化买卖”,引导消费审美的终端环节,是商家承诺的新的“生活方式”的视觉载体,其形式、语言的时尚化,多变化和潮流化必须依附于品牌的整体文化之上,以利于品牌全方位的、多角度立体化和低成本的对消费大众进行持续信息轰炸,从而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大众审美取向。

(2)审美针对性

商业社会强大的侵略性已经使得大众审美口味变得相对同质化,纽约与上海的建筑形态如出一辙,肯德基在巴黎和北京出售的炸鸡口味也无多大的差别,但这并不等于商家放弃了对消费市场和消费大众的细分,充分利用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取向、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喜好,性格甚至属象星座等等带来的种种个体差异性,分别进行审美导向分析和细划,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消费审美引导,通过包装设计传播有针对性的文化审美意识,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和文化忠诚度。

(3)审美信息的简洁性

在一个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信息摄取量每天都在成倍增长,快速和多变成为时尚审美潮流的根本原则,体现在包装设计上,则是包装的设计周期和上市周期变短,包装设计载体化、媒介化,信息传播简洁化、准确化和有序化,视觉形态强烈化,包装结构人性化,加工生产集约化等等……所有这些现代包装的特征是由消费社会的特点和当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同商业品牌文化对大众审美意识产生的反影响一样,这些特点同时又反哺现代社会这一母体,现代包装设计和所有流行元素一起,与大众文化价值取向形成一个庞大的太极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构建了当今社会的时代审美特性。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现代包装设计与大众文化审美之间的关系,对于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转换也可以依据这三点作为基础,即导向性、针对性和信息的简洁性。我们有理由意识到,这种转化必须是建立在对现代包装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现代包装设计在今天的社会中,无论从内涵到表象,都在扩充着原来固有的定义。传统元素在向具有当代大众文化审美特征的转换中,无疑不再仅仅是一般的符号性意义,而是针对其内涵精神的扩大与重构,是对其意蕴的尊重而绝不是简单的照搬和套用。简单的照搬和套用常常不分时空背景,以古典传统元素召唤消费者文化亲和的向往心理,仿佛回到了“桃花源”的意境,就是回到了传统文化。种类繁多的传统元素被套用到设计中去,虽然花花绿绿煞是热闹,但实际上却成为了一种当代社会文化的矫饰现象。

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进程是一种文化性质的转化,是对传统样式的形态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以获得革古鼎新的效果,这种转换体现了传统民族文化在时间性、空间性上对“全球化”的某种延承。

2.现代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杜会文化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对“包装”一词的解释为:泛指包装商品的东西,如纸、盒子、瓶子等。其意直指包装原始的最最基本功能——保护性功能。而在文化日益成为消费主体的今天,保护性功能已是现代包装设计最基础的平台。而现代包装日益凸显的是它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文化功能角色。

(1)传播功能

在现代广告推广概念中,任何构成现代社会的物质结构均可成为广告创意的推广媒介。于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无孔不入的负载着广告信息的非传统媒介,大到户外高楼观光电梯、小到卫生问拉手、电影票根甚至手机铃声。而包装最初的设计形态是缺乏信息载体这一文化功能的,它强调的是产品的保护、运输、贮藏等物理性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完全可以把包装看作产品的视觉载体和传播符号。可口可乐独特的瓶型和张扬的红色与流动的白色带状线已经成为普通碳酸水的激情披挂,处于销售终端的包装被赋予了塑造并传播产品文化的主导功能。产品包装强大的信息传播性被发掘出来。

如果把现代包装看作是一种传播符号,那么包装包含着信息编码和文化编码两个方面。前者为显性,明晰地传达产品所要传达的商业信息,而后者通常表现为隐性,是说明前者的手段或体。受众在解析、接受信息编码的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解读着传播符中的文化编码。因此,可以说产品包的传播性是一种文化中介,包装和受不仅构成价值关系,而且构成一种文关系。虽然单一产品包装影响似乎很限,但在我们的生活时空中总量巨大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其在反复的传播过程中行使文化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

因此,民族传统元素要进行“现代性”转换也要面临着包含信息编码和文化编码的现代传播符号的改造。

(2)推动文化变迁的功能

任何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在潜意识中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排他性和侵略性。在现代商品中这种排他性和侵略性体现在产品的异质化追求上,而这种追求是基于现代社会愈来愈激烈的商品竞争。产品迫于生存压力或打压对手而创造和积累的某种个性文化,它包含了技术个性和视觉审美个性两个部分。当技术个性的开发达到某种程度的饱和后商家必然转向对视觉审美个性要求的塑造,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以谋取市场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大众消费转向文化消费的根本原因。

产品包装承载着这种文化个性的具体视觉化形态,成为商品文化个性推广和形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极强的功能。文化具有运动特质,既纵向传播,又横向扩散,与不同文化碰撞,始终处于流变状态。它的运动有其内在动力,也依赖外部力量的助推。商品的个性文化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动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入人们生活的深层,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是一个高度封闭和保守的形象,几千年来它只有通过内部的机制运动,调整,变化和完善,当其存在的土壤根基消失后,它必须加强内在的运动特质,在与不同的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中获取新生。而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有机运用创造“本土化”的个性设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与整合具有强烈的实验意义。

3.构建符合时代文化审美的现代包装信息传播体系

消费方式的革命决定了传统民族元素作为信息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全新构建原则,这种原则是与产品特性、媒介和受众的时代审美特性紧密相关的。

对于传统文化符号,中国历来较多从“源”、“流”角度进行认识和分析,西方符号学理论更多关注于“术”“用”的探讨,这种研究方向的不同体现了东西方思想方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图案的诞生和繁荣带有强烈的“集体表象”色彩。“这些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的,它们在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弓{起该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对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感情。它们的存在不取决于每个人,其所以如此,非因集体表象要求以某种不同构成社会集体的各个体的集体为前提,而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个体本身的途径来得到理解”。(列维·布笛尔著(原始思维>)。而同时传统图案创作的思维方式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即以思维者本身的感悟为中心来对待对象世界作整体式的把握,其主体是思维者而非对象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缺乏对对象作出一种穷根究底的分析和思辨,是以一种笼统的描述方式将对象形象地展示出来。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常常表现出整体性,形象性和腺胧性,不重科学分析,大而化之,笼而统之。

体现在具体的视觉元素上,则是以一种“象法天地”的设计方式构建了物态化的感情体现和视觉表现,缺乏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的形式。

西方思维方式则是一种理性分析和归纳方式,具有源远流长的科学传统。其根本目的是求知,因此对所有问题要究根求源,都要经过形式上的逻辑思辨来把握,表现出严密的系统性,分科性及理论结构的庞大。

视觉传达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传播过程,传统民族元素需要融于这种过程就必须要对其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信息表达准确的可能性进行理性梳理与分析。因为现代包装设计的信息传播体系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构架由信息源、媒介和信息受众三者构成。主体的设计过程实际是在第一个环节中完成的:设计师在了解发送者的信息要求后,再根据媒介的载体特点与信息受众的特性综合整理信息结构,设计出恰当的视觉形态。这是一种思维视觉化的过程,是一种视觉编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两种必要的要素,即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视觉审美性。

(1)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不传递信息的设计是不存在的”,作为承载商品文化的外在视觉载体,包装首先要完成传递商品信息,营造品牌文化的首要功能,它必须要通过图形、色彩、版式、结构、材质等形象化的视觉元素来达到准确和简炼的信息传达。如果拿形象化的视觉元素与文字这种表述方式相比较的话,前者在信息传递上具有更多的多向性,模糊性和非精确性。但在引起视觉注重的强度上和造成阅读心理的愉悦感上以及快速和节奏上则远远高于文字。因此,设计的过程其实是基于一种约定俗成基础上的、对视觉元素信息精确化的过程。

传统民族元素要完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转换必须经历有利于商品信息结构的过滤与加工,使其呈现商品信息所要表达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2)视觉审美性

每一个时代的审美都有其时代特征,每一个不同的群体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包装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与大众审美的相互作用在前面已经作过表述。以欧美为核心的现代设计格局经历了“装饰就是罪恶”的现代主义之后,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人性情感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等于装饰主义的重新泛滥,而是在纷乱繁杂的现代社会中体现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视觉元素丝毫不缺少这一点。对于在设计表现中呈现的视觉审美性上,任何对传统民族元素的重复和挪用都会使得设计作品只是前时代审美的克隆,缺乏快节奏生活下的后现代大众审美的共性语言——简洁。

简洁是现代设计最最重要的语言,这是由消费时代的文化、信息快餐化所决定的。现代设计所崇尚的简约图形以及注重信息传意的功能性表面上与中国传统极具装饰性的图案格格不入,但是,通过对后者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意象的重构、移置与形态的提炼和它所具有的装饰性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陈绍华先生设计的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利用传统的盘长造型为基础以流畅的现代性手法表现五环、五星和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人形,挖掘了盘长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特有的运动精神和意象,丰富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体育精神。其视觉语言精炼简洁,信息传递准确,符合现代的大众审美共性,具有强烈的国际性色彩,成为本土设计师将传统民族图案成功进行形式的简约性转换与内涵精神的意象性传达的里程碑似的案例。

篇(2)

1.南涧彝族“跳菜”现状审视

1.1南涧彝族“跳菜”的表现形式

南涧彝族“跳菜”是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一种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民间舞蹈。据史料记载,公元800年《南诏奉圣乐》书中所说的“抬菜舞”,经千余年演变,发展为现今的南涧彝族“跳菜”[1]。南涧“跳菜”的套路可分为“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两类[2]。“宴席跳菜”根据抬菜的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跳法可,见表1。

“舞台跳菜”又分可再分为“表演跳菜”和“广场跳菜”两种。可见表2。

类并不是单一的,每种跳法都有一定的难度和独有的特点,南涧“跳菜”的表演者,通常都穿着彝族节日盛装,也可根据舞蹈节目的需要适度夸张,但又不失“土而美”的本色。演出中常常采用“揉、狂、猛”递进的艺术手法,融传统的“跳菜”、“十二兽神舞”、“打歌”、“哑神之舞”等为一体。“跳菜”音乐始终保留彝族“自吹自唱”的风格,并把南涧近几年来音乐创作成果中最有影响、观众最为熟悉、传播最为广泛的优美曲调融入其中,使之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亲和力、感染力。

1.2南涧彝族“跳菜”的保护发展现状

2008年6月,南涧“跳菜”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1月,南涧县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文化艺术之乡”,在此之前南涧彝族自治县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挖掘与保护工作[3],见表3。

南涧县对“跳菜”的挖掘与保护做了较大的努力,南涧民族民间跳菜队曾先后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比赛906场,观众达632.5万人次,从而使南涧“跳菜”登上了大雅之堂,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南涧举全县之力,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点来抓,全力打造南涧独有的彝族民间民俗――“跳菜文化”和“跳菜经济”。首先,全面推广和普及“跳菜套路”,抽调大批民间跳菜艺人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和农村培训跳菜,形成村村寨寨学跳菜的良好氛围;组织专业队伍编撰“彝族跳菜广播体操”在各中小学作体育必修课推广;在县职业技术中学成立跳菜培训中心,开设民族歌舞中专学历教育。其次,南涧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用于精心创作和编导“跳菜节目”,争取出精品节目。再次,成功组织和举办“跳菜艺术节”,把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依法确定为“跳菜艺术节”。最后,科学策划和申报“跳菜之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南涧县委政府先后命名了无量乡等8个乡镇为跳菜打歌民间艺术之乡,瓦折村委会等40个行政村为跳菜民间艺术村,罗文贵等32户为跳菜世家,罗家富等36户为音乐世家,成立“南涧跳菜艺术团”,由艺术团全权负责跳菜艺术的继承、发扬以及对外交流工作。南涧“跳菜”经挖掘整理和精心加工之后,已从山间田园跳到广场都市,从锅台饭庄跳进了艺术殿堂,充分展示出东方人的幽默诙谐,是舞动着的人体艺术[4]。

2.南涧彝族“跳菜”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分析

2.1独有性

南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跳菜”是南涧彝族特有的古香古色的饮食文化,它把粗犷豪爽、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会其中,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5]。南涧“跳菜”由衷地表达着彝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片深情厚谊,和彝家人火一样的热情。

2.2民俗性

“跳菜”是彝族举行喜庆、婚礼、丧事等活动之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相传这是古代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彝族村寨,逢喜事,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以“跳菜”化悲。男子剃光头发,亲自下厨,舞着托盘,跳着上菜,令人眼界大开,食欲大增。此外,南涧县蜜蚂郎村的《十二兽神舞》和盖瓦洒村的《哑神之舞》等文化与彝族打歌,均属“跳菜文化”大圈的派生物,其推崇的面对死神而友爱相帮的精神,与“跳菜”“天人合一、不畏艰险、与天地同存”的原始宗教精神是一致的,都遵循了融会人与事、亲与仇、友与敌、古与今、美与丑、生活与生命、平凡与伟大的道教原则。

2.3原生态性

南涧“跳菜”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民间。跳菜雅称“奉盘舞”,俗称“抬菜舞”。野风所撰《定边纪事》记载:“跳菜”艺术源自彝族原始宗教――古道教文化,曾是原始母系社会时期狩猎与战庆活动过程中的进奉行为。野风认为:“原始跳菜即‘母虎日历’的起源时间在公元前约9000―6300年之间;‘十二兽历’则在公元前约7000―4300年之间。”[6]

2.4活态性

篇(3)

现代包装设计的整体理念来源于西方设计体系,它是商品消费时代大市场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与公共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包装设计的服务对象呈几何级数增长,其领域也更丰富更敏感,更宽泛和更多元化,其核心概念也逐步向文化消费方向过渡,也就是说,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支撑使得包装设计变得更时尚化、快餐化、流行化和视觉化。

现代包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垃圾艺术”,因为再吸引人的包装也最终会被消费者丢弃到垃圾桶,虽然这对包装设计师来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但这就是消费社会的法则——即艺术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是社会精英独有,它依附于商品之上而成为大众消费品,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也是包装设计师存在的文化价值。

1.包装是体现大众文化审美的载体

从社会学角度看,不同时代的文化审美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现代包装设计由于集合了当代的工艺技术手段和审美意识,充分地映射出现代社会的文化取向。这种文化取向由少数的强势文化阶层控制和,弱势文化如要进入这种主流必须接受某种程度的改造和转换,以符合消费时代的价值观,于是,这导致商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审美具有强烈的同质化倾向,商品社会所推崇的个性表现也只能是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

现代包装设计无疑会成为后人观察研究当代社会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的最直接的文化标本。

现代包装设计与大众文化审美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导向性

现代营销的整体性观念造就了如耐克、可口可乐、宜家等旗下产品的销售神话,这些品牌借助强大的现代媒介敏锐地把握消费文化的脉搏创造出自身的品牌文化,反过来又利用这种文化影响和引导大众审美意识,左右大众的价值取向。其产品形态已逐步从有形转向无形。他们宣称:“我们卖给消费者的不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口号正体现了文化消费时代最典型的特征。

现代包装设计是商家实现 “文化买卖”,引导消费审美的终端环节,是商家承诺的新的 “生活方式”的视觉载体,其形式、语言的时尚化,多变化和潮流化必须依附于品牌的整体文化之上 ,以利于品牌全方位的、多角度立体化和低成本的对消费大众进行持续信息轰炸,从而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大众审美取向。

(2)审美针对性

商业社会强大的侵略性已经使得大众审美口味变得相对同质化,纽约与上海的建筑形态如出一辙,肯德基在巴黎和北京出售的炸鸡 口味也无 多大的差别,但这并不等于商家放弃了对消费市场和消费大众的细分,充分利用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取向、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喜好 ,性格甚至属象星座等等带来的种种个体差异性,分别进行审美导向分析和细划,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消费审美引导,通过包装设计传播有针对性的文化审美意识,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和文化忠诚度。

(3)审美信息的简洁性

在一个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信息摄取量每天都在成倍增长,快速和多变成为时 尚审美潮流的根本原则,体现在包装设计上,则是包装的设计周期和上市周期变短,包装设计载体化、媒介化,信息传播简洁化、准确化和有序化,视觉形态强烈化,包装结构人性化,加工生产集约化等等…… 所有这些现代包装的特征是由消费社会的特点和当下 的生产力水 平决定的,同商业品牌文化对大众审美意识产生的反影响一样,这些特点同时又反哺现代社会这一母体,现代包装设计和所有流行元素一起,与大众文化价值取向形成一个庞大的太极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构建了当今社会的时代审美特性。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现代包装设计与大众文化审美之间的关系,对于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转换也可以依据这三点作为基础,即导向性、针对性和信息的简洁性。我们有理由意识到,这种转化必须是建立在对现代包装设计和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现代包装设计在今天的社会中,无论从内涵到表象,都在扩充着原来固有的定义。传统元素在向具有当代大众文化审美特征的转换中,无疑不再仅仅是一般的符号性意义,而是针对其内涵精神的扩大与重构,是对其意蕴的尊重而绝不是简单的照搬和套用。简单的照搬和套用常常不分时空背景,以古典传统元素召唤消费者文化亲和的向往心理,仿佛回到了 “桃花源”的意境,就是回到了传统文化。种类繁多的传统元素被套用到设计中去,虽然花花绿绿煞是热闹,但实际上却成为了一种当代社会文化的矫饰现象。

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进程是一种文化性质的转化,是对传统样式的形态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以获得革古鼎新的效果,这种转换体现了传统民族文化在时间性、空间性上对 “全球化”的某种延承 。

2.现代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杜会文化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对 “包装”一词的解释 为:泛指包装商品 的东西,如纸、盒子、瓶子等。其意直指包装原始的最最基本功能——保护性功能。而在文化 日益成为消费主体的今天,保护性功能已是现代包装设计最基础的平台。而现代包装日益凸显的是它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文化功能角色。

(1)传播功能

在现代广告推广概念中,任何构成现代社会的物质结构均可成为广告创意的推广媒介。于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无孔不入的负载着广告信息的非传统媒介,大到户外高楼观光电梯、小到卫生问拉手、电影票根甚至手机铃声。而包装最初的设计形态是缺乏信息载体这一文化功能的,它强调的是产品的保护、运输、贮藏等物理性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完全可以把包装看作产品的视觉载体和传播符号。可口可乐独特的瓶型和张扬的红色与流动的白色带状线已经成为普通碳酸水的激情披挂,处于销售终端的包装被赋予了塑造并传播产品文化的主导功能。产品包装强大的信息传播性被发掘出来。

如果把现代包装看作是一种传播符号,那么包装包含着信息编码和文化编码两个方面。前者为显性,明晰地传达产品所要传达的商业信息,而后者通常表现为隐性,是说明前者 的手段或体。受众在解析、接 受信息编码 的时,也在 自觉不自觉地解读着传播符中的文化编码。因此,可以说产品包的传播性是一种文化中介,包装和受不仅构成价值关系,而且构成一种文关系。虽然单一产品包装影响似乎很限,但在我们的生活时空中总量巨大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其在反复的传播过程中行使文化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

因此,民族传统元素要进行“现代性”转换也要面临着包含信息编码和文化编码的现代传播符号的改造。

(2)推动文化变迁的功能

任何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在潜意识中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排他性和侵略性。在现代商品中这种排他性和侵略性体现在产品的异质化追求上,而这种追求是基于现代社会愈来愈激烈的商品竞争。产品迫于生存压力或打压对手而创造和积累的某种个性文化,它包含了技术个性和视觉审美个性两个部分。当技术个性的开发达到某种程度的饱和后商家必然转向对视觉审美个性要求的塑造,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以谋取市场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大众消费转向文化消费的根本原因。

产品包装承载着这种文化个性的具体视觉化形态,成为商品文化个性推广和形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极强的功能。文化具有运动特 质,既纵 向传播,又横向扩散,与不 同文化碰撞,始终处于流变状态。它的运动有其内在动力,也依赖外部力量的助推。商品的个性文化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动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入人们生活的深层,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是一个高度封闭和保守的形象,几千年来它只有通过内部的机制运动,调整,变化和完善,当其存在的土壤根基消失后,它必须加强内在的运动特质,在与不同的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中获取新生。而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有机运用创造 “本土化”的个性设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 与整合具有强烈的实验意义。

3.构建符合时代文化审美的现代包装信息传播体系

消费方式的革命决定了传统民族元素作为信息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全新构建原则,这种原则是与产品特性、媒介和受众的时代审美特性紧密相关的。

对于传统文化符号,中国历来较多从 “源”、“流”角度进行认识和分析,西方 符号 学理 论更 多关 注于 “术”“用”的探讨,这种研究方向的不同体现了东西方思想方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图案的诞生和繁荣带有强烈的 “集体表象”色彩。 “这些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的,它们在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弓{起该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对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感情。它们的存在不取决于每个人,其所以如此,非因集体表象要求以某种不同构成社会集体的各个体的集体为前提,而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个体本身的途径来得到理解”。(列维 ·布笛尔著(原始思维>)。而同时传统图案创作的思维方式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即以思维者本身的感悟为中心来对待对象世界作整体式的把握,其主体是思维者而非对象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缺乏对对象作出一种穷根究底的分析和思辨,是以一种笼统的描述方式将对象形象地展示 出来。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常常表现出整体性 ,形象性和腺胧性 ,不重科学分析,大而化之,笼而统之。

体现在具体的视觉元素上,则是以一种 “象法天地”的设计方式构建了物态化的感情体现和视觉表现,缺乏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的形式。

西方思维方式则是一种理性分析和归纳方式,具有源远流长的科学传统。其根本目的是求知,因此对所有问题要究根求源,都要经过形式上的逻辑思辨来把握,表现出严密的系统性,分科性及理论结构的庞大。

视觉传达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传播过程,传统民族元素需要融于这种过程就必须要对其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信息表达准确的可能性进行理性梳理与分析。因为现代包装设计的信息传播体系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构架由信息源、媒介和信息受众三者构成。主体的设计过程实际是在第一个环节中完成的:设计师在了解发送者的信息要求后,再根据媒介的载体特点与信息受众的特性综合整理信息结构,设计出恰当的视觉形态。这是一种思维视觉化的过程,是一种视觉编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两种必要的要素,即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视觉审美性。

(1)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不传递信息的设计是不存在的”,作为承载商品文化的外在视觉载体,包装首先要完成传递商品信息,营造品牌文化的首要功能,它必须要通过图形、色彩、版式、结构、材质等形象化的视觉元素来达到准确和简炼的信息传达。如果拿形象化的视觉元素与文字这种表述方式相比较的话,前者在信息传递上具有更多的多向性,模糊性和非精确性。但在引起视觉注重的强度上和造成阅读心理的愉悦感上以及快速和节奏上则远远高于文字。因此,设计的过程其实是基于一种约定俗成基础上的、对视觉元素信息精确化的过程。

传统民族元素要完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转换必须经历有利于商品信息结构的过滤与加工,使其呈现商品信息所要表达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2)视觉审美性

每一个时代的审美都有其时代特征,每一个不同的群体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包装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与大众审美的相互作用在前面已经作过表述。以欧美为核心的现代设计格局经历了 “装饰就是罪恶”的现代主义之后,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人性情感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等于装饰主义的重新泛滥,而是在纷乱繁杂的现代社会中体现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视觉元素丝毫不缺少这一点。对于在设计表现中呈现的视觉审美性上,任何对传统民族元素的重复和挪用都会使得设计作品只是前时代审美的克隆,缺乏快节奏生活下的后现代大众审美的共性语言——简洁。

简洁是现代设计最最重要的语言,这是由消费时代的文化、信息快餐化所决定的。现代设计所崇尚的简约图形以及注重信息传意的功能性表面上与中国传统极具装饰性的图案格格不入,但是,通过对后者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意象的重构、移置与形态的提炼和它所具有 的装饰性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陈绍华先生设计的 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利用传统的盘长造型为基础以流畅的现代性手法表现五环、五星和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人形,挖掘了盘长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特有的运动精神和意象,丰富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体育精神。其视觉语言精炼简洁,信息传递准确,符合现代的大众审美共性 ,具有强烈的国际性色彩,成为本土设计师将传统民族图案成功进行形式的简约性转换与内涵精神的意象性传达的里程碑似的案例。

篇(4)

一、 建筑、构造细部与文化

“文化”一词有广泛的意义,历史上关于文化的语义解释多达 2 00种以上。由于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 ,它涉及到哲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诸多人文科学。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曾指出:从广泛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社会成员所得到的其它能力和习惯的那种复杂的综合体。《辞海》是这样注释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 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连续性基础,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其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作为人类社会进化的物质产物,建筑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建筑被认为是文化的载体,其构造细部则是记录这些文化信息的语言词汇,表现出与整体相适应的文化特征。从运用的材料、构造方式、纹案、色彩等等方面人们能够获取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今天,世界各地之所 以能有这样多姿多彩的建筑,其文化内涵的传递主要就是通过构造细部来完成的。如同人们区分同样是一个领子,两只袖管的西装与中式马褂那样,从它们的领形、袖子与农身的连接方式,以及纽扣的式样这些细节可以很轻松地辨别出来,从构造细部中也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中国的皇宫还是欧洲的宫殿。因此,构造细部在传递建筑文化信息时起着重要作用 ,成为建筑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二、传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连续性基础。建筑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传统建筑是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建筑 的整体布局,造型构图及构造细部都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 内涵。由于传统建筑主要由工匠手工筑造,其构造技术与细部形态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中,凝聚了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情感,也积淀 了深厚 的历史发展文化和丰富的社会意识形态。

(1)中国传 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

传统构造细部具有与社会和经济状况联系紧密的特点。我国唐朝前期百余年,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的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得到巨大的发展和提高,形成了唐代建筑气魄宏伟 ,严整而又开朗的特点,在构造细部的处理上注重体现材料本身的受力特点,使人感到构件本身的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斗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 明,华拱是挑出的悬臂梁 ,下 昂是挑出的斜梁 。

传统构造细部在营造过程中常常将严密的技术与审美艺术结合。中国的传统建筑十分注重构造细部的表现,构造细部很强调营造性特征,认为这是建筑筑造和表达的结合 ,许多源于实用功能的构造形态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不仅被赋予美学内容,也不断被赋予象征性的内涵。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构件,它在柱与屋面交接处起着联结的作用,可以将屋面的荷载通过斗拱传至柱子上。因斗拱在不同的联结部位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这种基于承重作用的构件在营造过程中逐渐地被赋予了艺术的装饰作用。作为承重构件,在《营造法式》中对斗耳、斗平、斗敬的高度等各部分作了比例规定(图1),对各种拱的长度、卷杀亦有详细规定,从形状 、比例来看都符合受力特点与审美情趣。此外,斗拱又被赋予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意义,它一般用于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在建筑的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等级来采用。

兽吻的出现是一个由构造细部表达的对权利、地位的象征以及普通百姓心理祈求的例证。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鸱吻和宝顶的出现最初是因为木构架坡屋面在顶端两脊或三脊相交而必然形成一个集中的节点,对这个节点进行一些必要的功能上的处理就是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加以美化处理。做成动植物或几何形体,就产生了鸱吻和宝顶 (图2)。由于中国木构建筑易遭雷电,许多重要的宫殿寺庙被焚毁,因而在古代巫术及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下,脊饰又被融进了新的内涵而产生了新的形象。据记载:“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 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 (《营造法式》卷二转引 《汉纪》说)。这里 的鸱则为鹞鹰 早期正脊的两端,采用的鸱尾其外形和装饰较简单,到了宋代则 已有 了鸱尾、龙尾和兽头等几种形式,至明清,鸱吻的形象又有改变,且兽身多附雕 小龙,背上出现剑把,名称改为兽吻或大吻 (图 3、图4)。经过历代工匠的再创造和社会思想的演化 ,鸱尾被长久地放置在建筑的屋脊上,成为一种社会企盼附会于建筑装饰物的象征 。

这些构造方式解决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斗拱的形式包含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反映了人与人的等级差别:而兽吻则表现了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利用其象征含义来消灾解厄,企盼好运的心理。

(2)国外传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

建筑的构造细部处理中深深地留下了社会生活和时代的烙印,也镌刻了人们对生活的哲思。传统构造细部呈现的文化特点在世界各地区建筑中同样都有表现柱式是古希腊辉煌文化的代表之一,这一杰出作品也是在希腊的社会体制背景以及人们对科学、理性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希腊古典文化时期实行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自由民有高昂的创作热情,同时它们崇尚人本主义世界观,其重要美学观点就是认为人体是最美的东西,古典时代的雕刻家费地 (PHIDIAS)说:再没有比人形更完美的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所以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读到的是这些神灵不仅有人一样的尊卑、个性和情感,同时也有人类男人与女人的优美形体。威特鲁威在 《建筑十书》中记载的一则古希腊故事说,多立克是仿男体的,爱奥尼是仿女体的。在这种世界观影响下,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在风格上表现了刚健雄健的气质:粗壮的比例,厚重的檐部,柱身凹槽锋利的交角;爱奥尼柱式则体现出柔和雅致的韵味:修长的比例,轻巧的檐部,柱身凹槽柔和的交角。不仅如此柱式在各部分的尺度上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这同其美学观中对 “数”的理解是分不开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 “数为万物的本质”,“美是 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人体的美也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因此柱式的这种比例亦是根据人体的比例来定的。在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理性思维的审美世界观雕琢下,原本用作承托上部重量的垂直支撑构件被赋予了人性的拟态与灵魂 (图 5),也因此创造 了辉煌的希腊文化。尤其令人赞赏的是这种柱式体现着严谨的构造逻辑,每一种构件的形式完整,适合于它的作用。在这里功能与艺术得到完美的结合。

建筑文化是民族文化特点的反映,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构造细部同样向我们传达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例如,茶道是日本的民族文化特色,日本的禅僧们在茶道里深深注入了寂灭无为的生活哲理和不分贵青黎庶一律平等的思想。同时,日本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对大自然的亲密感,因而为茶道而兴建的茶室建筑就表现 出淳朴淡雅 的风格(图6),各种天然材料在茶室建筑中被极致运用于表现之中,顶部防水和空间分割的构筑材料常采用草项和泥墙来构筑,进出建筑的踏步采用不加斧凿的毛石,柱、粱、凛、椽往往是带皮的树干。

三 、结语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建筑的构造细部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它们凝聚了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情感,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发展文化、丰富的社会及人文意识形态。正是因为构造细部在功能以外呈现出社会的、民俗的、制度的内容,使它具有了多样性、丰富性、地域性的特 征,成为我们理解传统建筑 的语汇,欣赏传统建筑 的视角,也是我们评价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粱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同济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南京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编.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篇(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K01 5CZY096。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40-01

文化的植入好坏相对决定了人格的优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就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人格,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文化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延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

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

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

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

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

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综上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贯穿着人格的养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至大至刚的人格,乐天坦荡的性格,天性仁厚的性情,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高尚人格的形成。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不仅要吸取丰富的世界文化,更要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格和人格教育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国娟.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04:64-69.

[2]张应平.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理论教育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14,08:98-99.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 唯实,2008,03:32-35.

作者简介:

篇(6)

而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笔墨,它所蕴含的意象性特征承载着我国古老的文化以及先人的智慧,这无疑促使设计师将其作为一种特有的符号,把传统艺术的触角深入到现代设计中,体现出我国特有的文化语言与价值取向。

笔墨意象性特征在产品文化理念中介入的必然性

自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至今,明显地感觉到文化艺术成为新的焦点,思想文化成为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敲门砖,设计师努力改变单一的生产模式,使产品由外而内,以其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1. 强调设计的思想性,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则

产品在第一时间能否打动消费者,首先取决于形象与情感所形成的审美意象。也许不同的人对产品的形象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形象与情感的相契合,能够使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产品所传达的内容,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2. 走向文化的最深渊,是产品设计的立足点

文化的传达至关重要,但也值的深思。思想的表露,并不是直观再现,应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但风格的复杂化容易令人费解,不会存在太多令人回味的东西。可见,将传统文化间接地融入形象中,让大众“品”其神韵。

3.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实现产品设计长久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传统艺术作为哲学思想的延伸,可以说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有力方式,而这种表现也不是单一的形式,而通过多种途径来传达思想观念,这与产品的功能性能产生互补,使感性与理性、传统与现代相互作用、共同提高。

传统笔墨意象性特征在产品文化理念中介入的可能性

同时应注意到,不同的国度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征,而中国正是因为传统笔墨艺术所特有的意象性特征,为当代产品文化理念的树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 运用传统表现增强现代产品民族韵味,使之更具吸引力

产品现代性,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笔墨的意象性特征不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打破了真实物象,创造出特有的审美趣味。此外,古人与现代人在情感上是相通的,审美意识也具共同点。将笔墨的意象性特征与新媒介相结合,既蕴含民族意味,又容易唤起大众对于古老文化的怀念。

2. 发扬民族思维方式,增加产品设计的传统文化内涵

若想要我国的产品设计能与世界接轨,那不能仅停留于视觉语言,应从根本上触及民族文化的精髓。笔墨的意象性特征可以说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升华,与西方人“人物分立”的思维趋向不同,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在产品的设计中应得到特别的关注。

传统笔墨意象性特征在产品文化理念中的应用原则

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产品设计,它们都在追求一种沟通:作品与大众的沟通、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而这种古老的笔墨在经历了各个时期后,所创造的意象性特征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促进有效沟通。可以说,对产品理念而言,最传统的精神是不朽的。因此,将笔墨的意象性特征恰当地蕴含于产品设计中,以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1. 随象运思的创作理念,在产品设计中回归中国的美学文化

笔墨艺术特定物象的表现具有特定象征,可以将这种特殊的意象性精神运用于设计中,毕竟这种特殊的符号既具有古典的情愫又含有情感的抒发,是传统精神与现代商业的有力衔接。但值得注意,这种符号语言的运用要和产品具有吻合性,根据产品的功能以及消费对象,选取相关联的物象以及媒介来构造造型,追求一种“量身定做”的产品设计模式。

2. 尚简的艺术形态,营造具有中国审美文化的产品设计

简洁生动的线条、单纯丰富的水墨形成一种简约但却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在产品设计中,将简约的风格融汇进去,既产生一种隽永清新的意念,也具有东方文化的意蕴,形成一种返璞归真的简约艺术之美。既符合当今人们所倡导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也展现出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淡泊的智慧。

3. 含蓄的表现手法,在产品设计中形式美感、文化美感相融合

毛笔是形象、情感、哲理的融汇,这种含蓄的表现不论是对古人还是对现代人而言都影响至深。当今的设计,外形美观不一定就是成功,文化理念必不可少,但理念的树立并不代表于直接昭示,应像笔墨中留白的空间一样,产品设计也应留给消费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将文化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将形式美与文化美真正做到相契合,这样所产生的审美意象令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

篇(7)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

千百年传承形成的、适应各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民居空间布局,仍然可资现代建筑借鉴。闽台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所产生的地方建筑的构造处理及施工经验,今天仍有使用意义。闽台传统民居独特的形式风格,继续激发当代建筑师的灵感。民居中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剪粘等装饰艺术,是闽台传统艺术宝库中精彩的部分。

1 闽台传统建筑类型特征

1.1 反映“佛教文化”的建筑模式——寺院

佛教文化自汉朝传入中原, 并向着全国各地传播,大雄宝殿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神像, 成为中轴线上的构图中心。佛教文化在闽台两地表现了与其他民间的融合, 呈“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现象。闽台两地人民崇尚佛祖的同时, 更多是敬奉观世音菩萨, 成为影响最大的神祗之一, 尤其是千手千眼观像, 倍受爱戴, 还专为此建了“圆通宝殿”。在福建众多的寺院中, 泉州开元寺是严格按照佛教密宗的规仪进行建筑与佛像的供列, 大雄宝殿中平列五尊大佛, 称“五方佛”, 具有唐代风采, 配祀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以及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和善才、龙女, 与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这种佛教密宗的规仪, 在国内亦很罕见。安海龙山寺奉祀千手千眼观世音作为台湾龙山寺的祖庙, 不管是寺院格局, 还是祭祀方式都承袭祖庙的特性。福建“开元寺”与安海“龙山寺”的命名在台湾都能找到同样的称呼, 在台湾以列入一级古迹的台北艋舺龙山寺和鹿港龙山寺为佳。

1.2 反映“海洋文化”的建筑模式——妈祖庙

妈祖本名林默娘, 是福建莆田望族林氏后裔, 因救助海上遇险船只而深得沿海渔民尊敬, 并立庙奉祀, 自宋朝下诏赐“顺济”匾额, 到清朝颁诏天下“春秋谕祭”, 编入国家祀典, 成为与祭孔、祭黄齐名的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妈祖成为闽台子民走向海洋的保护神,心中的精神支柱, 赴台众多移民在聚居地建祠奉祀, 成为开发台湾最重要的神祗之一, 这是闽台海洋文化造势的结果。在福建众多的妈祖庙中, 莆田湄洲妈祖庙是妈祖庙, 也是世界上所有妈祖庙的祖庙, 正殿主祀妈祖,寝殿内两尊明朝的妈祖神像, 前一尊称“巡天妈祖”,可起驾出游, 后一尊为“镇殿妈祖”, 不能起驾出殿。莆田湄洲妈祖庙与泉州天后宫, 均建有梳妆楼, 成为台湾最早出现的澎湖天后宫及其后建的妈祖庙进香“分灵”之庙宇, 庙址几乎都靠近河流(或面海)布置, 且方位直对码头, 表达了与海洋的联系, 而庙宇格局与祭祀方式都承袭祖庙的特性, 更反映出闽台地域文化的相融性。在台湾以列入一级古迹的澎湖天后宫与北港朝天宫为佳, 除主祭妈祖外, 配祀神祗众多, 呈现出多神共庙之格局与台湾庙宇之特色。

1.3反映“儒家文化”的建筑模式---文庙

孔子是一位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儒家思想的缔造者, 被尊为“万世师表”。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居于主流文化的地位, 北宋至南宋以朱熹为代表“闽学”学派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闽学”向着全国各地传播并融合着海外文化, 对台湾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 开始了帝王祭孔且确立春秋两季的国家祀典规定, 孔(文)庙由此而产生。文庙是一种礼制建筑, 包含祭孔庙宇(大成殿)与官学教化之所(明伦堂) 学行合一的两条轴线。以“大成殿”院落的祭祀空间为核心, 与“明伦堂”院落的内庭空间为次中心组成了内庙外学、前庙后学、左学右庙、左庙右学等文庙建筑不同的院落空间基本模式, 几乎各地文庙都采取这种相同的建筑模式。在福建众多的文庙中, 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府文庙、漳州府文庙、福州府文庙、安溪文庙最为突出, 在台湾以列入一级古迹的台南孔子庙和彰化孔庙为佳。大成殿在福建文庙突出“北屋居尊”的布置, 而台湾孔庙总平面“回”字型空间则突出“居中为尊”的布置, 两者同构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 即讲求中和、平衡。大成门门扇有红底金色采门钉108颗,门簪以龙首为饰, 不设门神, 所有的柱子与门窗都不作镌刻, 而屋脊设有通天筒, 喻为藏经筒, 这有别于其他庙宇建筑, 呈现出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

2. 1 民族性文化特征

闽台传统建筑如同中国传统建筑一样, 无论民居、宗祠, 还是寺庙、会馆等, 它们都是由“间”构成幢而成为空间的基本单元, 形式简单且具有通用性。再由单幢建筑围成“三合”或“四合”的方形或长方形院子, 数个这样大大小小院子串联而成庭院, 它们以群体的方式展现和谐的空间形式和外貌。当一个庭院不能满足需要时, 空间的构成讲求纵向扩展, 同时也采用横向扩展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2. 2 地域性文化特征

福建传统建筑是以方言为特征的七大建筑支系,而台湾汉族移民在与当地高山族同胞的融合中也呈现出以方言为特征的四种建筑类型, 但联系最为密切的属于福建闽南建筑与台湾的闽南建筑类型。这种历史渊源关系取决于台湾汉族移民中80% 属于福建闽南泉、漳人, 早期传统建筑的营建工作多仰赖于闽南匠师和福建的建筑材料。闽台传统建筑都不以宋式之“材”、“丰刀木”, 清式之“斗口”作为基本模数, 因此, 斗木共使用很自由, 依需求而设, 斗木共在台湾的屋架中, 有纵向的斗木共与横向的斗木共且各自独立, 未见有“昂”, 而福建则有不少纵横向的斗木共相连, 结构的整体性强, 斗木共中有“昂”, 但也罕见。台湾独创的椭圆八角藻井, 不施顶板或平板, 而将所有层层出跳之斗木共暴露于外, 展现其结构之韵味。台基部分福建寺庙建筑有设须弥座, 其题材多为佛教故事或信物, 如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座刻有力神、佛教故事等, 而在台湾则没有。福建闽南建筑之泉州人在建筑墙体上用红砖、屋面用红瓦, 檐墙、门、柱等也用朱色, 即使地面也用红地砖的这种习俗也传入台湾, 构成传统民居与宗教建筑的基本色彩。而建筑的细部装饰与色彩, 尤其是叠斗式将梁架上的“瓜柱”改成相叠之斗木共后, 增加了其雕饰的分量而展现雕彩的艺术。屋顶的正脊脊头、脊身、脊顶与垂脊的堆剪, 以及正脊两端近燕尾处堆剪不同姿态的龙饰, 其色彩浮华而繁杂。

2. 3 传承性文化特征

闽台传统建筑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梁柱结构, 因而室内空间的分隔极为轻便而灵活。但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上突显匠师的作用, 这种世代相传, 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 呈现出独特的地域工匠技艺。台湾早期建筑中的石、木、泥水三匠以及建筑材料, 绝大多数是由闽地延聘施工的, 形成居民祖籍与建筑风格互相对应的关系, 各派匠师手法与风格的差异, 木匠可由“瓜柱”之造型看出, 石匠可自柱础之造型看出, 泥匠可自“燕尾脊”饰或泥塑看出, 因而颇具特色。匠师在闽台传统建筑中既是创作者, 又是营建者,而台湾寺庙建筑常见“对场”或“拼场”之营造方式, 使一座庙宇呈现局部、细节做法与风格之差异。既使在台湾也有泉、漳匠师风格之分, 木作、石作、泥水等匠艺也随着清末之后, 台湾大木结构之构件的装饰化之趋势更加显现出来。

3 结语

台湾不仅在上源自福建, 而且在传统建筑的形制、风格及其营建方法上也承袭了闽南建筑的传统, 台湾传统建筑平面的类型几乎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移植, 但表现在建筑细部处理上的不同, 反映了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篇(8)

1.满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1.1竞技外延性与军事传承性

竞技性是满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涵盖生产、狩猎、商业、交通、服饰、饮食等方面,贯穿于满族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满族长期从事狩猎,并且能征善战,是个精于骑射的民族,骑射后来渐渐演变为一种体育活动。除此而外,满族的体育活动还有赛马、跳马、跳骆驼、冰嬉、秋千、滑雪、赛船、角、击球、采珍珠等。

满族军事体育包括实用军事体育围狩,竞技军事体育冰嬉、打滑哒,军事游戏项目冰上蹴鞠,军事表演项目摔跤等。北方寒冷的气候,狩猎的生活铸成了满族人坚强的体魄和剽悍的性格。骑射、狩猎的技艺以及角力等很容易转成一种优势的军事武艺,他们一般都施行一种“全民皆兵”的生产与军事体制。如今,八旗军事组织制度对满族思想意识、风情习俗等文化活动的传承、沿袭与交流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军事传承性,如赛马、射箭等活动,就是按世代承袭的传统方式进行,即使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变化,其变化也相对一致。目前各地的比赛场地和比赛方法仍然是基本一致的,而且其竞技性的功能仍然没有改变。此外,在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如婚丧嫁娶、育儿、游戏、竞技中也无不显示出满族崇尚武勇重、视骑射的风尚,体现出了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较强的军事传承性。

1.2狩猎民族性与生产实用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产属性正是由人类在创造体育文化过程中遵循文化发展的结构规律,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提炼体育成分,并逐渐从生产中剥离体育活动,派生出具有独力、完整的体育文化之表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体育文化原始成分保留最丰富的一种形式,它最能反映体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里程,比如传统武术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生产的痕迹。满族发祥于长白山,尚武的习俗直至清末仍保留在一些满族聚居的乡镇中。如满族传统体育中的珍珠球,就是人们在水中捞取珍珠的劳动过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体育项目,源于生活、鲜明生动、多姿多彩。被调查的居民也普遍认为生产因素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灵魂,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他们能轻易地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亲切感受。民间体育中,也多含军事训练性质。骑射是北方狩猎民族满族与蒙古族的共同爱好和特长。满族古时出于狩猎和军事的需要,把骑射作为每个青年男子(包括部分妇女)的日课,其后多在节日举行。据《金史》记载,满族先民女真人自皇家兴起,每逢端午及重阳,都举行骑马射柳和骑马击球活动。很多源于生产生活的东西经过满族人民的挖掘、整理,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

1.3性与民族融和性

由于宗教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所以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力是其他文化现象无法比拟的。满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就是来源于,甚至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些体育项目甚至直接源于宗教仪式或迷信活动,并逐渐演变为游戏、竞技活动,最终发展为传统体育活动。满族信奉萨满教,由万物有灵观念生发出种种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是人们对某一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自然崇拜的主要对象是对生产有积极作用的自然界――天和地,如对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林树木、江河湖海、飞禽走兽等的崇拜和信仰。图腾崇拜是原始民族认为所崇拜的事物和自己的氏族、部落有“亲族”血缘关系,其崇拜物以动物居多,兼有植物和其他。祖先崇拜是由古老的图腾崇拜演化而来,它是人类自身的崇拜,是社会发展后人类认识能力提高的体现,是在灵魂信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祖先灵魂的敬仰。满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宗教的仪式,如满族的射柳习俗就是源于满族先人对天的崇拜,是祭天祈雨的一种仪式。满族的先人女真人每年都有重五射柳的习俗,这一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满族骑射的一部分,作为满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项目而被保留至今。满族另外一种古老的游戏打得栲,源于满族“驱邪”的宗教活动,把穷神饿鬼的名讳写在栲牌上以石击打,进而演变成打得栲的球类项目。由此,可以看出满族传统体育带有的文化特征。

1.4大众生活性与休闲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满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寓竞争性、技巧表演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有许多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和游戏项目,如抓“嘎拉哈”――又称抓子儿。“嘎拉哈”,满语称“色尔图”,是用动物獐、狍、鹿、猪、羊等的骨头(趾骨)制成,常涂有各种颜色。玩法多种多样,室内、室外、地上、炕上都可以玩。《清文江书》中归为两种玩法:抓背式骨(接马儿);抛背式骨(打玩马儿)。女孩子一般在室内玩弹嘎拉哈、拉珍儿、抓对等,男孩子一般在室外玩打嘎拉哈、击嘎拉哈,玩时常常还伴有“布口袋”、“钱马子”等辅助玩具。赛威呼、雪地走、双飞燕、踩高跷、老鹰抓小鸡、跳绳、跳房格等,这些活动形式主要流传于民间,以消遣娱乐为主。今天这些项目仍在辽宁满族地区流传,已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跑马城、撞拐、老鹞子叼小鸡、满洲棋、二贵摔跤、翻绳、踢毽子、打瓦、角等,其中有的游戏是学习汉族的游戏。

1.5区域封闭性与冰雪地域性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身原有的风貌,比如满族木兰围猎古风依然,充分反映满族的特点。布库、二贵摔跤古朴无华,规则限制很少,每逢重大节日传统体育活动便如火如荼1。原汁原味表现出的封闭属性源于客观的自然地理因素,在人类社会尚未出现交通、通讯工具的时候,人们与外界交流十分有限,文化的交流只能是局部的。民族体育文化同样不能达到广泛地交流,只有在区域范围内自我萌发、自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注重的是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自我保护的意识强烈。在一个民族文化刚刚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假设没有相对的封闭,民族文化可能难以形成其独特风格的独立体系。封闭环境可以不断地自我发展,充实文化的底蕴,增强文化的能量,积累文化的实力。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上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2。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某种技能有机会加以表现和发挥。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成分,体育生活社会氛围浓厚,自然对人们的体育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形成所谓的社会遗传。满族好“动”善“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生活的社会遗传造就了相应的环境,因此体育活动的社会遗传就有可能变成了一种必然现象。在封闭的环境中,这种社会遗传的可能性被放大,表现更为深刻、广泛。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篇(9)

[中图分类号]I3/7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25-02

一、犹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下的犹太文学特点

犹太民族自公元七十年被罗马帝国赶出家园,就一直在流浪,他们生活贫困,但却崇尚知识、擅于精神探索,二战后美国文坛犹太裔作家人才辈出,各领,形成群星璀璨的格局。他们的创作主要是以犹太人为题材,专注于再现美国社会中犹太人的生活,这种“越民族化、越世界化”的文学现象透过以犹太人为代表的现代人生活,反映的不仅是某个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境况,而是现代人生存的普遍状态。

美国当代文坛中第二代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以及艾萨克•辛格虽然大都出生在美国,但都对犹太文化怀着深深的眷恋。他们从传统中吸取养分,在作品中宣扬和捍卫传统道德价值。虽然作品色调灰暗,但却流露出他们对人性的乐观和肯定,集中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他们对传统道德与自我本质的种种思考,承载着他们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犹太作家贝娄于四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被批评家们誉为福克纳、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文学继承人并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贝娄以城市街道的动乱作为小说背景,人物多数是城市中的犹太人。他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古老的传统,大量运用犹太人的寓言和传奇,同时又在作品中体现了美国犹太人寻找自己新的命运时错综复杂的心情。不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更加融入了福楼拜、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所著欧洲小说的传统风格。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亦可谓独树一帜,其主要作品均是以意第绪语写成,与犹太人正式场合下使用的希伯莱文相比,意第绪语更加活泼、生动,词汇丰富,生活气息浓厚。但真正使得湮没的希伯莱古老传统重又焕发光辉的犹太作家当属马拉默德,他与贝娄等同批作家相比,更多采用意第绪语的口头传统,犹太人的苦涩、含混的笑话以及远古时代的抑扬陈词,犹太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等,这一切无法使人不意识到当今美国现实中犹太人的存在。他的作品在背景人物、主题上都具有鲜明的犹太特色。

二、厚重的历史文明传统下的犹太人物塑造之凄美

一个民族人物形象的塑造必然植根于其民族传统,犹太人几世纪以来,生活在半封建的孤立状态中,饱受贫困压榨之苦。他们笃信宗教,崇沿道德法规,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丰富久远的传统。自移居美国以来,犹太人逐渐失去他们本族的文化。大战的浩劫将这一文化在欧洲的残迹涤荡一空。因而他们有如流浪异乡的孤儿般割断了与过去的联系,而战后美国的繁荣对他们来说却无缘无份。在物质生活上,他们处于被剥夺的地位,在精神上处于无所依恃彷徨的状态。犹太知识分子在现代世界中处于困境:思想上、政治上的理想破灭;与过去历史切断关系后在日亦繁荣的社会中所处的孤独状态;与美国社会的格格不入。在战后数十年间犹太作家创作的小说中,主人公几乎都是孤独无缘、飘忽无依、摇摆不定的人。“异化”、“牺牲品”、“边缘人”、“受难者”、“傻瓜”和“倒霉人”等等成为描述犹太人敏感性的最流行的词汇,“犹太人”也成为人类普遍被隔绝的形象。

凄美的犹太人物首先以“傻瓜”、“倒霉人”的形象来塑造,这是战后犹太作家经常描绘的一类文学人物。这些注定失败、一贯把事情弄糟糕的倒霉人,他们的失败不仅是由于他们作为犹太人或外来移民所处的阶级地位,还由于他们本人内心复杂的神秘莫测的性格。伯纳德笔下的主人公多是犹太移民,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主人公多是些小人物,却如他本人一样,在与不可捉摸的苦难命运做斗争,从而让我们从这些小人物的身上看到了人的尊严和伟大。了解到普通犹太人在旧大陆的生活思想和情怀,以及身处新大陆的犹太人的彷徨困惑。一贯倒霉的人物在马拉默德的作品中也显露无遗。《魔桶》的主人公列奥是位力图逃避过去、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但他追求新的生活却被恶梦缠住,没人爱他,他也不爱别人。这个被世俗抛弃的寒酸书生,没有朋友、没有社交、更没有金钱。而当代犹太小说中,“倒霉人”的原型是辛格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中的主人公,小人物吉姆佩尔,善良天真,被世人捉弄,在生活中四处碰壁,正如贝娄《只争朝夕》中的威廉,由于过分单纯常常被人欺骗,却从不肯放弃对人的信任。“傻瓜”这一形象,源自意第绪语的口头文学传统。犹太人在自我解嘲中化解生活加诸的种种不平,在洞悉自己的困境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在“傻瓜”看似笨拙的外表之下,藏着圣徒般的心。“信”,不是因为他们呆,而是因为他们执着于信仰。“碰壁”,在他们看来是上帝安排的考验。只要坚信善的存在,人性的美好,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到净化升华。

无论是傻瓜吉姆佩尔,还是列奥、威廉,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都属于一种“受难者”“牺牲者”的形象,这是犹太文化衬托下的又一类典型文学人物。尽管犹太人自称是“上帝的选民”,两千年来,他们一直在异族的统治下求生存,社会地位低下,饱受歧视。尤其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种族灭绝的大屠杀,犹太作家自是不可能漠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大浩劫。在他们看来,犹太人是世上一切“受难者”的代表。“受难”,不仅仅是犹太人独有的生存状态,而是现代人不可回避的命运。现实虽然残酷,犹太小说的主人公却在默默忍受苦难中,领悟到了生存的意义。犹太文化认为生活的重心在未来,人就要在今生中不停顿的自省中获得思想的净化与升华。犹太人相信舍已为人,人是应该受苦的。马拉默德所说的“人人都是犹太人”的经典名言。在他的短篇小说《魔桶》中,犹太经院学生列奥找媒人介绍婚姻,却爱上了媒人粗野堕落的女儿,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拯救她,并在受难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

“边缘人”亦是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贝娄《只争朝夕》中的汤米•威廉便是这类人物之一。这一形象也能从犹太历史传统中寻根溯源,找到根据。我们知道,犹太人的历史是流浪的历史,失去了故国,被迫与其他民族杂居,为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受尽了歧视和压迫。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无法融入主流文化。这种被排斥的地位让他们对异化、孤独等西方当代主题早已有了深刻认识。在美国式生活方式的侵袭下,随着犹太社区的解体,他们面临着丧失传统的危险,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本质危机。他们与逝去的历史传统产生了隔膜,却无法毫无顾忌地投入美国社会,是名副其实的“边缘人”,精神上彷徨无依。威廉就是这样一个处于社会边缘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物。他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为追求自我价值毅然弃学,奔向好莱坞。但七年后才发现这只是一种幻想,朦胧地得知自己的失败后,他转而成为一个儿童玩具推销员。这是一个稳定的工作,但又因小小的赌气,愤愤不平拂袖而去。他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不昧良心很难生存,但他又怀了一种“对真理的情感”宁做一个“受苦的人”而不愿意“清醒”。在如今的金钱世界中,汤米固执地追求“真正的自我”,拒绝出卖给虚假的价值,其结果当然只能是软弱无力与孤苦无助。而他的父亲阿德勒医生的形象却截然不同,阿德勒医生年过八十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永远是衣衫整洁,“站得笔挺”。而汤米在小说中处处显得萎靡不振、邋里邋遢。二者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他的父亲是社会主流的弄潮儿,成功者的代表。那么他对这种“边缘人”的态度如何呢?父子亲情能否超越这种社会定式?事实上两种人水火不容,老医生对儿子的痛苦不闻不问,汤米在困境之下求助于他,他却抱了坚壁清野、滴水不露的态度。汤米成了金钱世界真正的受害者。他感到纽约简直是一个“父不父、子不子”的地方。“边缘人”在金钱泛滥的社会里连亲情的纽带都不能维系。

三、小结

透过犹太作家的小说作品,犹如体验了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一位杰出的犹太作家亦是一位道德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重要的不在于所呈现的各种感情,而在于人物面临的各种抗争。作品洞悉了世代犹太同胞的悲惨际遇:他们虽囿于环境,却有着人的尊严,找到了再生之道。他们身处充满敌意的荒芜世界,却在利他主义和自我分析中获得了精神力量,精神上的皈依、道德上的重生。

正是这三位个性文学天才对犹太文学的不同理解和执着追求,也正是他们所竭力挖掘的道德和世俗这两个性质相反的生命元素的对立所形成的张力,才使得犹太文化和历史成为了世界化的文学现象,并因此被世人所认同,而他们作品人物的内心斗争与思想升华传达了无尽的人生意义,使得犹太文化所隐含的艺术价值难以被后世所忽略。

【参考文献】

[1]Michael P. Kramer.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Ezra Cappell. New Directions in Jewish American Fiction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2.

[3]虞建华.美国文学词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李鑫华.论前景化在魔桶中的表现意义[J].国外文学(季刊),2001(3).

On the Embodiment of Jewish Culture in Text Creation of Jewish Literature

WANG Yu xia

篇(10)

乌兹别克民族不仅具有农业民族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具有商人的机智和一种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当今特殊时期协调和平衡不同派别关系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许涛:

我总体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可以完成权力的平稳交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发挥着作用,这就是深厚的民族政治文化传统。乌兹别克族比较早地由游牧转为农耕,发展起定居的绿洲农业。同时,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和中转站。所以这个民族不光具有农业民族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具有商人的机智。其他中亚民族认为乌兹别克人的性格中具有一种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当今特殊时期协调和平衡不同利益集团关系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乌兹别克民族的另一个社会特点是国家管理中的长老制传统,或者说是长老文化。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在这个传统基础上建立了马哈拉制度,形成乌国家管理体系中的鲜明特色。乌兹别克斯坦全国实行三级管理制――州、市、村,基层就是马哈拉。“马哈拉”来自古阿拉伯语,有村落、公社和自然居民点的意思。它是一种民间自治机构,类似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和农村的村委会。卡里莫夫总统颇具智慧,他把民族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下来并为己所用。苏联解体后,他将马哈拉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乌兹别克斯坦这么多年受极端主义影响,社会危害不轻,但是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乱,这与他采用了这个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其中,长老在马哈拉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民间机构,马哈拉组织生产,组织救济,搞慈善,搞街道卫生,调解家庭纠纷。这种传统是自下而上的,并体现在国家政治中,势必在这次最高权力的交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9月19日,中国军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的“和平使命―2016”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乌兹别克斯坦宪法规定,总统去世后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权力,但现在已经是破例了,总理米尔济约耶夫出任代总统,并被推举为总统候选人。从卡里莫夫总统逝世后的一系列重大国事活动来看,乌兹别克斯坦未来基本的人事安排已经清晰,并已经被社会各层面平静地认可。

上一篇: 村级档案管理 下一篇: 土木工程概算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