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38: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22-01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物本管理,档案员工作重点在于整理、保管档案和日常利用工作,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档案工作的核心应该转到服务上来,其目标是让利用者满意,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新服务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从管理与服务的内涵出发,人性化要求符合人的需求的行为,人事档案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是上级和下级之间,档案员和使用者之间在档案工作中的互动形式。一方面,以尊重、关怀使用者为宗旨,与使用者进行心贴心地沟通、交流,建立相容、平等、互利的关系,创造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中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配合才能正常运转,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与服务能够在组织机构的运转中发挥作用,使组织的正常功能得到高效发挥。
一、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
人本管理作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辩证关系,重视人的智慧、创造力及其主导、能动和决定性作用,将人作为“活力源”而形成的关于人的科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则是将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作为关注中心,把调节、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看作是管理好整个组织系统的关键,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看作是搞好整个管理工作的根本。
1.管理方式的变更。传统的管理把人视为经营的手段、人仅仅是机械的延伸、研究人只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而在人性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目的,以“人”为中心,把人各层次需求的自我实现作为管理的核心,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和积极发展的氛围,使之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望,使组织成员自发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及组织潜力的外化,形成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的创新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虽然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但也存在着个人目标与组织愿景协同一致的问题,重视情感管理,营造舒畅、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样显得重要。通过情感管理可以激发人的动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2.管理制度的柔化。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档案管理层级在人员、组织方面存在着有利条件,比如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强,应用上更显直接;工作开展灵活性高,往往一人身兼多职,责任划分清晰,不易相互扯皮推诿;人员结构层次少,便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传递信息及时有效。结合这些特点,更应该发挥灵活高效的优势,引入柔性管理手段,为各项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除了针对各级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还有面向使用者的一面。在目前表现得较为突出的矛盾通常集中在制度层面。比如档案借阅时对借阅者戒心重,处处登记,时时监督,手续繁琐,使利用者处于被防范的地位,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引入柔性管理,在具体的条款内容上,既作出严格规范,又要采用委婉、温馨的语句取代“不准”、“不允许”、“严禁”、“不得”等强硬语句,以提醒的方式沟通,切实体现对使用者价值和权利的充分认同,将人文关怀外显于各个业务环节和服务细节中,这样才利于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才能将硬性的规章制度柔化为人性化的基于自律的管理模式。
3.管理人员素养提升。档案管理建立在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和信息技术上,但最终还需要既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拥有专业档案管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并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工作人员来实现。档案员的素质应当不断地通过岗前培训、日常业务培训、双向交流、派出学习等方式提高。档案员所具有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礼仪等对使用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服务过程中不仅有“百问不厌”的服务精神,而且具备“百问不倒”的服务素质,态度和蔼、诚恳,服务积极、认真,说话和气、礼貌,这种和谐的人际氛围很自然地会被对方所接受、所感染,服务的价值也将得到提升。另外,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穿着打扮,空间利用等在内的非语言因素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职员的职业素养。在建立培训交流机制的同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也是各级档案员素质提升的有力保障,通过对工作的完成情况、绩效结果、群众评议的考核考查,可以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也是增强档案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内在动力,主动地提升自身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
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它以尊重、关怀使用者为宗旨,与使用者沟通、合作,提高使用者对档案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档案所承载信息效用的最大化。有学者将人性化服务的特征归纳为:服务理念的人本化、服务态度的人情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服务设计的人格化和服务环境的生态化。
1.服务理念变革。传统的档案管理以“物”为本,重“物”轻“人”的现象由来已久。人性化服务理念要求服务从以档案为中心向以使用者为中心转移。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实现其价值就必须树立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档案员要从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和利益出发,理解、关心和尊重使用者。服务导向要求档案员不仅要以现实需求为主,还要能够预见和挖掘服务对象潜在的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协助使用者准确表达信息需求,进而将档案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具有科学依据的分析判断之上。例如本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保存在上级管档机关,不方便及时查阅,提供信息时,本单位可以与人事档案相对应,为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技术档案,提供考核、学历、职称、奖惩等方面的信息材料,可以保存重份人事档案材料或档案复印件,为职工提供及时方便的信息查询服务。
2.归档方法改进。人事档案是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及工作经历、德、能、勤、绩、奖惩状况的综合记录,是历史、全面地记载个人综合信息的载体,是各级组织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信息和依据,它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考核等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归档材料一直以来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收集和管理的。这种“背靠背”方式形成的个人档案,难免发生错误。因此,归档内容的透明化也成为档案人性化服务的一个改进方面。收集个人信息要公开,收集的方式方法程度要让当事人知道,人事档案的建立者和管理者应以适当的方式告知当事人其人事档案的建档的程序和内容,当事人知悉有关个人档案的建立、处理、保存和利用的情况,当事人如有需求,可以查询本人档案目录。这样做利于消除个人对人事档案的神秘感,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1 引言
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然而,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其实,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档案工作作为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银行和客户权益、打击经济犯罪、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信息支持和保障作用。
档案工作在银行各项业务发展中,如何能充分发挥服务功效,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2 现在银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银行档案工作的服务功效不能更好的发挥。
部分分行比较重视会计档案、文书档案,忽视其他门类档案的管理,而其他门类档案管理的疏忽又影响了档案管理整体工作。由于重抓业务、滞后档案工作等原因,造成档案库房不达标、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按规定归档等现象。多年以来,重视业务发展,而滞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经常安排档案管理员补缺其他紧急的工作,而应付档案工作。
3 提高银行档案工作服务功效的解决方案
3.1 提高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
3.2.1 更新完善银行档案
更新完善银行档案,文件资料归档范围是当前档案工作开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源头问题。2012年12月,国家档案局颁发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要求各企业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这项工作,将进一步规范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保管期限“恰如其分”。目前,总行已经发文,新疆区分行已通过总行审核,将于近期发文。
3.2.2 规范档案业务管理制度
在银行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门类专业档案,如: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合同档案、集中采购档案等。为确保各门类档案有章可循、管理规范、便于利用,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在制定档案管理总的办法下,要进一步完善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制度,从制度上规范管理档案。
3.2.3 全面推进依法治档
在新形势下,银行档案管理部门要强化依法履行监督指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要奖惩分明,通过约谈、通报、处分、追究责任等方式,严肃查处不按时归档、不按期移交档案、档案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伪造涂改档案、损毁丢失档案、泄露党和国家秘密等各类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建立完善检查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2.4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各门类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从归档范围、整理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指导,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从档案的收集、分类开始,指导人员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各门类档案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各门类档案。
3.2.5 重视档案安全管理
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给档案工作以惨痛教训。为了银行的根本利益,要将档案资源、档案利用和安全建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首先从承重达标等库房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要素考虑,做到档案实体在加工整理和利用等环节中的绝对安全。建立预先防范机制,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技术因素毁坏的各种准备,建立应急反应机制,提高临险处置能力。抓紧实施异地异质备份工作,充分利用档案复制、缩微、数字化等方法,形成不同载体形式的多套备份。
3.2.6 严格审验把关移交入库档案资料
档案资料移交入库的审验标准重点突出为:审核文件是否为原件;审核归档文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审核文件中的数据是否存在涂改现象;审核文件中是否存在不耐久字迹现象;审核声像和电子档案是否规范且有效等。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是每一名档案管理员在档案收集归档中履行的职责。在档案资料移交入库的关键环节,对归档资料进行再次审核,严格执行移交登记是档案管理部门为各门类档案的规范管理起到监督指导作用,为整个银行信息资料安全、完整保存履行职责。
3.2.7 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档案数量越来越多,仅仅靠传统的手工检索和查找已不能满足利用的需求。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创造条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便于检索。
3.2.8 创造良好的库房条件
1 档案信息管理的现实反馈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架构和基本的信息记录反映,档案记录与管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及对往经验的总结有着重要的影响,集成化的信息档案数据不仅是人员及事件的实时数据库更是基本的数据测恒保值的重要指标,可以集中反映人员及事件的发展动态及社会群体组织的静态平衡,不仅有着现实的数据指导意义更有着数据保值,现实数据恒定的单位值衡量的意义,由此可见,做好基本的档案信息归类和基本的数据档案分析,对于促进社会组织的现实指导思想有着极大的价值。相对来看,来源于现实数据的实时记录不仅是社会群体组织衡量自身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国家对于社会群体组织进行基本数据管理的有力参考,通过实时的档案数据记录,可以对历史进行经验总结,对于现在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规划,从而促进企事业单位能够保持恒定发展速度和稳定的增长规模。
2 基本档案信息规划操作体系的建立
在档案信息领域发展中,系统的目标是多元化发展步骤的集中表现,同时,目标立足于层次化,具体化是保证针对不同形式下模式组成进行因条件进行目标调整的基本前提。目标的制定是整体系统发展过程的向性规划,对整体任务安排有着引导功能,其具体的定位设计决定着全方位的规划能否顺利实施。针对系统发展模式转变受传统制度制约这种状况, 完善目标的转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要把目标与规划工作进行统一,以便更好地对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要深入了档案信息状态及发展态势,制定出实际需要的方案,进行实践性操作从而提高对系统目的具体性认识,做出相应的规划安排。2.在相应的进度安排下,运用目标选择对系统进行优化,同时保持其进度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深入系统实践。并且在设计方案时,需要不断地根据进度进行安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变更。3.由于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还要把握好整体效果,顾及好现状,协调多方面积极因素进行配合,实现对过程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对进度的更好掌控。同时;建立“规划性”档案信息管理模式,那么在现实数据反馈下下计算机与智能化导向命令要进行充分的互动,计算机居于命令传授的引导位置以准确的指令向智能化操控模式发出命令,使信息计算机的系统思维由被动形态的接受转变成主动状态下灌输,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首先,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操作思路,以精确的系统语言为引导,提高系统的智能转化,从而保证数据综合分析的准确无误。
3 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
服务工作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社会群体之间、社会物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通过服务为彼此联系的纽带,维系着彼此的存在与发展,是维持社会机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档案管理科室及档案管理机构,是历史数据查询的重要地方,同时也是相对社会领域的历史信息汇总记录的地方,对于社会信息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职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满足受众者对于历史信息的需要。体现于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立足于服务。要想充分的搞好档案信息的服务的工作就需要有着高素质的人员来担任管理员,只有高素质的人员进行管理工作才能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在档案信息服务结构管理方面,系统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人员为责任主体进行逻辑链条的结构的经营模式链接,人员起着管理发展的直接性引导作用。在实际档案服务主体规范性分析,还需要对信息管理的职能进行从不同角度的细致划分。首先,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管理的客体包括档案信息管理与组织管理,由管理搭配的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产生的,当各类的服务模式与到其中的时候,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化管理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机能的有效运行。
4 档案信息管理的数据创新化需要
在社会知识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大型的档案管理中心来说,档案是技术竞争的核心,档案管理是知识效益竞争力的标准。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数据化技术体系的优化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档案阅读控制的范畴之中而是人们获得历史数据的战略竞争力的核心。档案的数据化管理以技术和信息的基本化管理为数字化驱动的背景,对常态化数据的运作和绩效评估进行详细的记录,在记录数据的核心前提下,建立数字化管理的体系,将所有的档案类目的项目分化瓦解到相应的管理环节和知识普及之中去,大大提高了档案创新化服务的速度。同时,系统与其他的技术应用模块进行优化搭配,形成垂直管理的计算数据库,提高数据的集成运用性,对各个种类的档案信息进行协调化的搭配管理,形成独具项目个性的管理模式,对提高服务模式的科学性、正确性,提升档案管理中的创新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
5 档案管理的特色化发展趋势
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服务模式改变的时候,也要在创新服务的综合带动下,改变自身发展的方向,树立特色服务发展的目标,建立特色服务体系,综合影响和服务因素,带动特色趋势的发展。其特色趋势发展的方向包含三个带动点,首先要综合开发本单位的特色信息服务,建立特色信息服务体系,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树立创新的特色发展模式,确立特色信息发展的引导地位。要努力建设自身的特色信息服务的体系,构建自己独特的信息服务风格,占据信息人才独特培养的培养的地位,形成特色产业服务。在服务项目的选择和信息价值定位的过程中,要统筹全局的发展思路,转变工作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经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优化管理档案系统信息,形成自己鲜明的产业特色和档案服务的风格。要规范信息健康发展,减少发展的阻力因素,推动体制的深化改革。要积极发展行业的创新业务,将新的手段技术与服务相结合。但是创新的此举,预示着未来发展的中心和活动行为需要选择,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未知性,因此要创新产品,一直要做好全面的准备。要对各个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客观的预测分析,不可单纯靠人为,从长久发展着手权衡利弊,分析信息的优缺点对于信息来说得多还是失多。在一定的创新规划性指导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一定的量化分析,从而进行特色体系创新机制的建立。
6 结语
新常态下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结合于各方面的资源和积极办法进行根本的管理性变革,同时在满足于信息集中化需要的前提下,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的特色化创新和新特色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打造,努力的促进档案管理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医院文书档案是医疗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一部分公文档案,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开发利用、销毁等一系列工作。文书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发展的真实记录,既能指导现实工作又能为查考历史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材料的收集整理是做好医院文书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材料的收集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第一步,档案人员由于参与了文件形成和办文的全过程,掌握了文件的形成规律,加上了办公室的综合智能就更便于收集档案材料,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在办理上级文件过程中,档案人员首先要做好收文登记工作,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批办、承办、催办和签注。然后要对文件的内容、要求、时间有一定的掌握。文件传阅时,要提示领导及时阅办,领导批示的文件要及时传阅,做好上情下达的落实工作,并催促办事部门及时做好文件的落实和文件的回收工作。
对于医院下发的各类文件,利用管理医院印章,把好档案收集的关口。我院的印章工作是由档案员专人负责,对需要用章的文书材料给予严格把关,留下档案材料。领导不签发,手续不齐全的不予用章。
2档案的立卷归档是做好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关键和保障
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要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归档文件整理概述》等档案管理标准,认真对照执行。
把握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文件材料完成现行阶段任务的, 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 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 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
保持立卷归档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卷宗的入口关, 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把具有内在联系、同一主题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这样既能提高档案利用价值,又能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完整、清晰。直接划分文书档案保管的具体年限,分为永久、30 年、10 年,可以使到期档案得到更明确的鉴定时间, 把对档案的前期鉴定改为分阶段鉴定, 这样有利于保存齐全, 定期剔除无保存价值档案, 便于档案的管理、查阅、统计、利用等工作的开展。
3档案的开发利用是做好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目的和归宿
医院文书档案要为领导决策和职能科室服务,为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文书档案的服务性体现在围绕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积极开发信息资源,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医院在迅速发展和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件材料,包括:等级医院评审、资格准入、学科水平认定、专科建设以及基础工程建设评审等,这些文书档案具有行业特点又有巨大的利用价值,是一个医疗单位综合水平的体现,也是领导决策所用的精华信息。
随着医院医疗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大,证件类文书档案的利用率不断上升,因此开发和利用证件类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这些档案的作用,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档案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及时提供所需的有关证件,提供原始档案和凭证档案信息服务,解决争议性和历史遗留性问题。同时为确保这些重要档案文件的完整与安全,档案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明确职责,加强对借出的证件类档案的跟踪与管理,将复印件与借出的证件的收据等一起组成保管单位专门保存。
总之,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业务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档案人员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医院文书档案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标准性、保密性和服务性,保证档案案卷完整化、保管利用价值最大化和检索利用便捷化。
参考文献:
[1]王丽云.浅谈中医院文书档案的收集和利用[J].档案学研究,2014,1:62-64.
[论文关键词]文秘工作档案管理
一、提高对文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文秘工作是以领导机关工作有效运转和为领导者决策服务为宗旨的,辅助于文件、会议、办事,为其做好参谋,处理好事务性工作。文秘工作既区别于领导工作,又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工作,同社会改造活动一样,文秘工作具有特定的规范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秘工作的从属性。文秘工作历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领导机构的。它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着领导机关和决策者,为保证顺利工作而提供方便条件的。在实际工作中,文秘及其他工作人员需要为领导思维、决策提供信息,提供方案,做好决策前准备工作等;需要及时抓住市场信息,如客户来电话咨询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客户前来咨询工民建或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关问题,及时与领导、工作人员联系或直接给予解答;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抓住商机,为领导机关的工作运转和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辅工作。
二是文秘工作的综合性。文秘工作大多很被动,很少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安排工作,常常是来了电话处理电话事务或收发传真,有了文件取送处理文件,来了客户接待客户。协调上下级事务,这也是文秘工作从属性所决定的。但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凡事超前储备经验,进行预测,有多种准备和处理方案,就有望把被动变为主动了。
三是文秘工作的服务性。文秘工作的服务性也是事务性,服务性是由从属性决定的,这是文秘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文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秘部门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极为关键。
首先,文档工作离不开档案管理。文秘工作的性质在实践中凸显档案信息的重要,文秘工作必然涉及许多上呈下传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要及时递呈领导批阅,然后催办、归档,会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够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部门的精神;为设计人员提供学习进修的信息,使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可以说,文秘工作的优质服务对垦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基础档案管理为起点,规范运作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文秘工作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
其次,搞好档案管理能够保证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重大活动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档案资料科学性、准确性增强,全面性、可选性扩增,是文秘工作科学、准确、全面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是新形势下对文秘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和工作任务。
三、文档工作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文秘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建设,明确分管部门,为档案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并着力开展档案管理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保证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的方向性和准确性。
二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努力做好档案“三网”(局域网、党政网、互联网)“一库”(数据库)建设,保证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决策方案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三要及时做好电子归档及规范管理工作。主动介入本单位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建设,通过技术支持与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文件归档机制,加快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为领导工作和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四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保障制度。如档案信息的专报专题研究制度,编辑、指导、筛选、送审以及追踪反馈制度等。
五要严把工程档案归档质量关。这是做好竣工档案管理的关键。高质量的工程档案来源于领导的重视,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群体意识,来源于工作程序的合理和管理制度的健全。在领导重视的良好基础上,档案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科研成果鉴定,参加新设备购进开箱是“三参加”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重点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因为要做好重点工程档案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质量标准,把住重点工程竣工档案的归档质量。黑龙江省农垦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具备国家甲级资质、城市规划具备省乙级资质、公路行业具备省丙级资质。该院领导十分重视设计工程竣工档案归档工作,每项工程从初设到竣工验收都层层严格把关。
其主要内容是按合同要求,在合同任务书、地质报告、设计方案、报批图、施工图、效果图、质检、档案、设计资质等方面,要求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水暖电气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都必须肩负起责任。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文档工作人员必须严把设计竣工档案的归档质量,归档的设计竣工档案必须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完整的标志就是指按照要求,将形成的各种形式、种类载体、各种内容的归档资料从建设项目的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形成的应归档的文件都要收集齐全;准确的标志是指档案的内容需真实地反映工程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过程,归档的竣工资料与实物一致,图物相符,账图相符,技术数据可靠,签字手续完备,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按有关规定进行个性补充或重新绘制,不允许有任何差错;系统的标志是指文件材料的整理要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排列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领导和部门有效的服务,更好地优化档案管理,做好文秘工作。
参考文献:
[1]徐艳.试论档案工作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2005,(02).
[2]高德武,周爱东,李文.档案工作创新思路[J].科学与管理,2005,(02).
1、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1.1 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收集地区农垦发展工作的相关资料,如地区农作物种类变更和发展资料、农垦产值资料、农垦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资料、农垦面积增长资料和相关农垦行业的建设资料等,这些资料为地区历史回顾提供基础;第二,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存档,并在日常工作中对档案进行安全维护和保养;第三,提供档案服务,即对档案借阅者提供相关的档案,在农垦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给出基于档案材料的建议和帮助。
1.2 提升农垦档案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农垦档案管理能够使相关负责部门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为当地农民和农垦相关企业的建立提供便利,因此,提升农垦档案管理的水平,也就是提升政府对地区农业的全局性掌控水平、提高与农垦相关的各行业的科学、合理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提升农垦档案管理水平是相当必要的。
2、目前农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服务性低
农垦档案对现实的农垦发展工作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使档案发挥“存史鉴今”的功能。但目前农垦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如废旧农机的过度使用、农垦科学性差、农垦产业行业过于密集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农垦档案管理未能发挥其“借鉴性”的服务作用相关,档案管理服务性低,是目前档案管理水平落后的表现形式之一。
2.2 档案管理方式落后。目前农垦档案资料多为纸质,在一个农业大市找到十几年前的农垦档案资料十分困难;并且,纸质资料保存要求严格,农垦资料多有损伤、很容易遗失;另外,纸质资料搬运费时费力,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造成负担,这是由档案管理方式落后造成的。
2.3 档案管理内容范围狭窄。农垦档案管理要想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指鉴性作用,就必须提供较为丰富的、详尽的资料。但目前农垦档案资料大多数还都是关于农业土地开垦、农垦企业建立审批的公文性资料,这些资料细节性不强、可利用性低,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大大降低。
3、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普及档案管理知识。农垦档案的服务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档案利用率不高造成的,而档案利用率不高则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农垦档案使用者对农业档案的使用价值忽视导致的。很少有档案管理工作者将“发挥农垦档案对农业的发展的指导、借鉴作用”作为工作目的的一部分,而农垦工作者如普通农民、农垦行业企业家等也很少重视到农垦档案对农垦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普及档案管理知识是必要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强化自身的档案编制、更改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确保档案编制的科学性,而这也能够确保对其使用的便捷性。另外,档案馆也应该对可能使用到农垦档案的人员进行档案知识普及,例如开设讲座、编制档案使用手册或引发宣传单等,鼓励农业从业人员对农垦档案进行调用和使用,以使农垦档案能够为农业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3.2 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性低的另一个原因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有关系,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行调整。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如档案的保存方式、档案信息的流转程序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定,避免出现由于不统一标准所带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3.3 增加档案管理资金投入。农垦档案管理方式落后主要是由于档案管理设备落后导致的,这与农垦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有关。要使农垦档案管理走上先进档案管理道路上来,真正为农业行业提供资料查询和借鉴上的方便,就需要有关领导对这部分工作提高认识,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并真正实施,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购置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最基本的办公室常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电脑和相应的资料收集、管理软件都要配齐。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工作需要哪些设备,并做好相应的预算,将预算及时、合理上报,为档案管理工作进入科技化、信息化提供便利,争取更有利的工作条件。
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人事制度处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人们对人事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依照实际情况来分析,目前有些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缺陷,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作用,积极加强人事管理工作的优化力度,从而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有效保障。
1档案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首先,行政档案管理主要是以国家相关事业建设的需求为基本目标,有效指导、监督以及统筹全国和地方档案的工作,因此,档案行政管理是我国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次,档案行政管理特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档案行政管理的执行性特征,行政机关属于我国权利机关之一,所以,行政机关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主要依照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来具体实施;第二,档案行政管理的政治性特征,依照思想,政府机关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利益而实施建设的组织,所以,其重要使命是执行国家的权利,因此,具有国家机关的重要特征,具有政治性特征;第三,档案行政管理具有服务性特征,档案管理工作属于服务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档案能够顺利实施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服务性特征,其次,档案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属性来自于服务性因素。
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现状
依照实际情况来分析,目前我国实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另外一方面是实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和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两个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划分个人的身份,因此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难以实现统一的管理,严重时甚至出现管理分崩离析的现象,同时,涉及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实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依照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从而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3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1有效落实各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在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从业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因此,在具体实施人事档案管理时,行政档案管理部门能够对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实施统一的管理,从而有效了解人事档案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情况,并了解参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技能水平,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和实施,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其次,积极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为国家和党保存文化财富,同时能够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客观与真实的记录,特别是一些专业型人才档案,这些人才的人事档案不仅对其个人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对国家和单位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人事档案属于人文资源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字财富价值,因此要积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力度。
3.2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分析
在实施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实施个人人事档案管理,同时要加强整个部门的管理力度,从而保障人事档案主体部门的基本利益。首先,有效实施人事档案管理的收集工作,在实施档案管理过程中经常存在资料不齐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出现几张简历,因此难以体现出一个人人事方面真正的情况和历程,因此会针对个人人事档案的资料进行有效收集,从而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人员的人事档案资料,有效丰富档案管理内容;其次,有效实施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行政管理部门会依照档案管理需求来针对性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培训工作,并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水平,从而促进其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贡献更多的能力和力量;最后,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积极更新档案管理设备,从而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充分发挥人事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
4结语
档案行政管理是我国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照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来具体实施,对档案管理人员实施统一的管理,从而有效了解人事档案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情况,并了解参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技能水平,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和实施,因此要积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档案行政部门的管理作用,从而优化人事档案工作的质量,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海燕.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优化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4):226-226.
档案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重要的工作之一。新时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个个前人没有触及过的挑战和阻力。如何充分利用机遇,突破一个个挑战,夺取档案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的大问题,也使我们每个档案工作者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来迎接机遇,突破挑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想和大家在一起,试谈一下,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仅供参考。
一、要有与新时期主旋律相合拍的政治头脑
档案工作者应该是政治头脑非常清醒的群体。其一举一动都应该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的指引下进行。否则,就会坠入“盲人骑瞎马”的危险境地,使档案工作误入歧途。怎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呢?笔者认为必须与新时期主旋律相合拍。
二、要有与新时期档案事业相适应的知识层面
(一)档案专业知识
档案工作者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档案学知识,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实践技能。档案学理论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档案工作实践又迫切需要档案学理论的指导。档案工作者要了解和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一方面,档案是一种知识载体,档案工作者要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就要熟悉档案的内容,掌握档案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在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编研、提供利用中始终贯穿着分析、研究、综合、判断等各种科学的研究活动。档案工作者只有熟悉和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相关科学文化知识
1.掌握文史知识。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地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著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2.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日益加强,档案工作者应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现代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贸、法律知识。
3.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建设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缩微、音像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要有与新时期档案工作相需要的职业道德
(一)热心服务,不为名利,甘为人梯
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手段决定了它本身是一项服务性、条件性很强的工作。而档案工作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不同在于它不能通过服务对象直接产生效益,而是通过服务对象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体现。不为名利、勤奋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地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二)尊重档案,尊重历史
档案职业道德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维护档案和历史事实的原貌,既不能任意篡改和歪曲档案的内容和特征,也不允许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地鉴别档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坚持据实立档,据实用档,尊重历史,忠于职守,维护党和国家档案的历史真实面貌,同一切篡改档案、歪曲历史的行为作斗争。
(三)遵纪守法,严守党和国家秘密
由于档案工作不同于其他服务性工作,档案工作者对于利用者不能“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必须克服主观随意性,按照法律和工作纪律的要求正确处理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当前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在日益扩大,外事活动不断增加,这给国外敌对势力窃取我国的高科技技术提供了可乘之机。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严格的保密观念和良好的保密习惯,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确保档案在政治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29-01
一、要有与新时期主旋律相合拍的政治头脑
档案工作者应该是政治头脑非常清醒的群体。其一举一动都应该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的指引下进行。否则,就会坠入“盲人骑瞎马”的危险境地,使档案工作误入歧途。怎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呢?笔者认为必须与新时期主旋律相合拍。
二、要有与档案事业相适应的知识层面
(一)档案专业知识
档案工作者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档案学知识,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实践技能。档案学理论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档案工作实践又迫切需要档案学理论的指导。档案工作者要了解和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一方面,档案是一种知识载体,档案工作者要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就要熟悉档案的内容,掌握档案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在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编研、提供利用中要始终贯穿着分析、研究、综合、判断等各种科学的研究活动。档案工作者只有熟悉和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相关科学文化知识
1.掌握文史知识。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地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著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2.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日益加强,档案工作者应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现代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贸、法律知识。
3.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建设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缩微、音像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要有档案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
(一)热心服务,不为名利,甘为人梯
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手段决定了它本身是一项服务性、条件性很强的工作。而档案工作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不同在于它不能通过服务对象直接产生效益,而是通过服务对象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体现。不为名利、勤奋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地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二)尊重档案,尊重历史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是真实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是每个单位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人事档案管理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日益受到各界普遍关注的当今社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相对薄弱、滞后、缺少活力,令人隐忧,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一些高校没有明确制定出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完备、系统的规章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
1.2由于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很少有人过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1.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随着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职工人事档案数量增多,个人材料进档频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高校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导致高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
1.4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矛盾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引发出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为高校人事、组织以及其它方面的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阐述如下。
2.1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性与软硬件缺失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人事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诸多的行为过程就是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参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这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使用人事档案资料,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性,准确利用档案中所记载的信息来考核人才,为学校或学院领导在任用学科建设带头人、干部人选等决策方面提供确切详实的数据和记录,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时代使命。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性与档案工作软硬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软硬件的缺失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对于人事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与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在信息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应该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迅技术,通过网络管理,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共享。当前,许多高校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人事档案管理:没有馆内局域网和档案馆网站或主页;未实现档案的全文录入和扫描;没有建立档案数据库。换句话说,在档案查询方面还停留在纯手工操作的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未起步。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档案功能的发挥。档案管理手段的陈旧落后,整档工序的繁琐复杂,直接造成档案材料使用的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2.3人事档案信息的局限性与社会需求透明化、服务性需求扩大化的矛盾。人事档案由于自身特点,在提供信息方面往往存在部门自我服务多,为社会提供得少,保密性强,服务性弱等存在局限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人才流动频繁等情况的出现,人事档案信息局限性与透明性、服务性需求扩大之间存在矛盾。比如,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对人事档案功能认识不足,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有些学校甚至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只要能过得去就行,又加上前文提到的人事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少,工作量大,导致档案手续不全、材料不全、材料失实,材料简单化或者雷同化等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多,这就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利用,很难适应高校人事管理的需求。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人才选拔、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积极有效地解决人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3.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