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38: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的基本使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009-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品牌生态视阈下名牌群落效应对区域品牌培育的影响机理研究”(批准号:11YJC630117);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医药产业名牌企业群落培育机制与对策研究”(批准号:20120655)
【作者简介】关晓睿,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学、品牌管理;
盛亚军,吉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吉林长春130117)
一、名牌群落的概念
(一)品牌、名牌的概念及生态学在品牌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关于品牌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早已比较成熟和统一。Philip Kotler将其界定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抑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作用在于使人易于辨认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本文所讨论的名牌特指名优品牌,即西方学者一般所指的强势品牌,其全部内容包括质量、品种、效益、市场、产品信誉和企业形象等诸多因素,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大而言之,生态学是研究事物关系的科学,其目的是使关系和谐。生态学自产生以来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指导人们认识和解决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环境的现象与问题。最早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Schumpeter的经济进化论,是他率先引入产品从创新到消亡的“周期概念”。1950年,Armen Alchian阐述了企业与生物演化的相似性思想。David A.Aaker(1998)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学中的种群和群落概念引入品牌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品牌问题的全新角度。美国著名品牌专家LynnB.Upshaw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指出品牌生活在经济、社会和竞争形成的生态环境中,并形成具有极复杂市场行为的品牌生态系统。2004年,张焱、张锐出版专著《品牌生态学》,系统论述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奠定了品牌生态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地位,标志着我国品牌生态学研究的日渐成熟。
(二)群落和名牌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层次,它强调了不同生物能在有规律的方式下共处,而不是任意散布在地球上,是生态学重要的概念。生物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和其他生物单元一样,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而形成的。
借喻生物群落,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名牌群落的概念。虽在名称表述上尚有差异,有名牌群落、名牌群体、名牌簇群等几种不同称谓,但是对于概念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群落”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将若干名牌在同一地域出现看作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生态过程。我们采用“名牌群落”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即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所组成的若干名牌群体,它们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是彼此有序协调地聚集所形成的群落现象。
二、名牌群落衍生过程的生态学隐喻
(一)群聚现象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发现群聚现象普遍存在于地球生物环境中,并认识到某一地域内的生物总是相互依存,在一定规律指引下有序地生活在一起。同样,群聚现象也存在于企业生态系统中,即某些从事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有时会集中于同一特定区域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很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名牌产品或名牌企业诞生,并且名牌聚集化成长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也是通常情况下该区域能够平稳渡过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生态学原理,生物群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由多种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群落的物种对环境要求大致相同,或者一个物种依赖于另一个物种而生存。根据生态隐喻的方法,产业区域内名牌企业的聚集过程与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的聚集十分相似。区域内各产业中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成员就好比散布于生态环境下的各个生命个体,不同的产业就好比不同的生物种群,这些不同产业内的名牌企业种群根据产业链条之间的配给关系在产业区域内生存与延续,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构成区域名牌群落。
主导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的协作是企业生态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在群聚区域内,既有主导企业,又有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机构组织。群聚恰恰可以提高企业间分工和交易的便利性,使区域内的企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色,获得突出优势。在这样的生态集群中,正如生物种群一样,有竞争,也有协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但这种竞争通常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的是协作关系。
(二)名牌群落的衍生过程分析
从其产业集群内名牌企业聚集化成长的过程来看,与自然界中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的演替过程十分相似。生物群落的演替是在同一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渐代替上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某一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
名牌群落的衍生,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即无品牌阶段、领导品牌阶段、品牌丛林阶段、品牌种群阶段、名牌群落阶段。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个阶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群落。在资源丰富、工艺领先的某一地区,当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聚集达到一定数量和程度时,随即形成了一个简易的企业群落。随着群落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长,少数企业自创品牌,成为群落内的领导品牌。其他伴生企业成为群落内的建群种或优势种,而领导品牌企业则成为其中的稀有种,它们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群落内部的仿效、吸引、优胜劣汰,企业群落表现为丛林式和梯队式。依据企业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群落成员不仅有优势种、稀有种,还有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等。市场需求的分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企业群落中的相似个体集合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种群,而品牌种群正是企业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种群组成的不同是区分不同企业群落的主要特征。企业群落中名牌企业的出现为名牌群落的最终衍生奠定了基础,呈金字塔状分布的品牌价值使名优品牌得以凸显。作为企业群落发展的高级阶段,名牌群落标志着某一区域产业集群走向成熟。
名牌群落的衍生就是企业群落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随着结构的变化,企业群落的功能也变化。尤其是名牌群落阶段,群落在不断为内部企业单位提供资源、市场、信息,完善群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前提下,也为它所在的产业集群或企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名牌群落的基本特征
作为类生态群落,产业集群中的名牌企业群落除了具有品牌理论中所指出的单体名牌的效应以外,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类生物特性,这些类生物特性对于探究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问题、打造强势区域产业品牌、树立区域整体形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本研究根据我国典型产业群中名牌群落的发展特点,并结合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发现,作为类生物群落的名牌群落同样应该具有生态群落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特征
生物群落中的个体,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密度,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即外貌。例如,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定高级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产业空间聚集体内,由于各企业经营业务的基本类型及范畴决定了其所处行业的基本特征,各产业内部的名牌企业由其发展及经营的基本状况决定其名牌的影响力度和辐射范围。名牌企业群落作为类生态群落,相对于产业集群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具有产业集群中企业群聚的基本特征,同时更为突出的是其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对外部产生的累积影响力。名牌群落以其业务范畴及名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呈现出一定的类生态外貌特征。
(二)名牌群落由一定的品牌种群组成
每个生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名牌群落是由产业价值链相互衔接的若干品牌种群组成的生命有机体,这些品牌个体以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相同而构成同一种群。如同生物群落一样,品牌种群的产业经营范畴是区别不同名牌企业群落的首要特征,各个名牌种群经营的范畴及群落内不同名牌企业的数量及质量,是度量名牌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三)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类群落结构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营养结构等。名牌群落依靠产业价值链的衔接有机构成其群落成员组成。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不同等级的名牌企业并存,形成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名牌企业群体。各种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名牌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互补与竞争关系,共同生活在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
(四)名牌群落是产业区域内各名牌企业之间的有序组合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才能形成、维持和发展,而非物种的简单任意组合,名牌企业群落亦如此。群落内产业链上各环节名牌企业种群之间通过内外合作与竞争维持其产业链上的相对位置,产业链衔接不顺畅的环节及不能满足上下游基本供应需要的企业将被群落淘汰,名牌群落最终通过不断地适应产业环境要求而维持有序的生存与发展。
(五)名牌群落影响产业环境
生物群落会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群落环境。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包括光照、温度、水与土壤等在内的环境因素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名牌群落内部的名牌企业成员依其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而互补共生,其所在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环境、产业制度环境以及群落外部面临的市场环境都具有该名牌群落独自的特色,并为适应其有序发展而适时调整。
(六)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特征
名牌群落往往由于地理或历史的原因,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的名牌群落所分布的范围和环境也不相同。但是总的来看,名牌群落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不是任意的随机分布。分布范围的确定使名牌群落有了明显的边界特征,群落内外环境梯度变化的缓快,决定了边界的粗细。在多数情况下,名牌群落之间或名牌群落与其他外部区域都存在过渡带,称为群落交错区。在边界较粗也即过渡带较宽的交错区有着明显的边界效应。
(七)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发展特征
任何一个群落包括生物群落和名牌群落在内,都像一个生物个体一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都有它们发生、发展、成熟和衰败的生存阶段。所不同的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名牌群落在成熟阶段的后期,面临着死亡和变革的选择,变革的唯一手段就是创新。名牌种群如果能通过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和更广阔的环境承载量,就能在蜕变中得到新生。
(八)名牌群落中不同企业种群有着不同等的群落重要性
在名牌群落中,大多数一般的企业种群对整个名牌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稳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还有一些企业则处于附属和次要的地位。而少数名牌种群则决定着群落的性质,它们的变化有时会主宰名牌群落的进一步演替。因此,名牌群落作为一个整体,不管内部企业种群是否发挥着大小不同的重要性,必须朝着对多数个体有益的方向发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杨晓哲的博客——《追问把握学科本质》。文章例举了一节语文课《月食》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用了很多技术,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语文课本身,忽略了语文课重在文字分析、重在文字表达的培养,忽略了文字的精妙本来就在于表达情感。文中原本是讲述天狗食月的故事给主人公带来半信半疑的种种情感,这里只需要学生根据文字去遐想、揣摩、体会,然而教师却把重点放在了月食图的分析上,语文课变成了地理课或技术课也就成为了必然。
杨晓哲认为,符合学科本质是一节课的内在基本要求,明确学科本质非常重要。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的确,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它上成了语文课或美术课,同样也是偏离了学科本质,同样也是本末倒置。
我在农村中学听过两节课,一节历史课、一节信息技术课。同样的常规课,同样的探究课,结果却大不一样。
历史老师在上课前已经在黑板上写下了几行漂亮的板书——探究1:佛教思想传播到中国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2:道教思想传播的原因,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探究3: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史记》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这似乎暗示着这是一节探究课。
教学从两位学生以互问互答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开始,通过问题“《西游记》中的唐僧信奉佛教还是道教”, 引出“活动1”:快速阅读P92~P93内容,并思考问题——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其思想如何?传播原因如何?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进而引出本节课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和新知的传授,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道教的兴起。教学方法同上。然后,围绕着佛教和道教的异同分析、《史记》给我们的启示、宗教和的区别等问题,最后小结出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学习司马迁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整节课所有学生都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结合起来,的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大胆地运用探究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课后,我们来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新课导入从“2014元旦贺卡”开始,进而引出了“请柬”这个概念。什么是“请柬”呢?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开始齐读教材中对“请柬”的定义部分。接着,教师用了至少5分钟阐述了“请柬”的分类:成品的、手工制作的、电脑制作的等。并且,教师还通过PPT对三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电脑制作的最好,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担当沟通小使者”。
接着教师还用PPT表格形式展示了“请柬”的写作格式,从结构、标题、称谓、正文、敬语和落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还给出了一个“请柬”的例子。教师讲完这些以后,要求学生开始完成“任务一”:探究“请柬”写作格式。
为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技术支撑,教师还下发了三个搜索引擎地址,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查找。我发现坐在我周围的学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有的聊QQ、有的在玩游戏、有的浏览新闻。5分钟后,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似乎是对“探索一”活动的小结。
教学进入了第三个环节——探究“请柬”的几种版式。学生还没有探究,教师就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版式,包括横式、纵式、单页、双页、多页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再次上网进行探究。于是,学生们再次兴奋,再次自由……
完成了格式和版式的探究似乎还不够,还要探究“请柬”的色彩问题,红色与黑色如何搭配,红色象征着什么,等等。
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教学最后的大任务是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完成“请柬”的结构草图。快下课了,教师提问了几个学生,还是几个女生比较听话,似乎完成了本节课的最终任务。
从听这节课开始,我就一直困惑: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美术课,或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退一步说,我们承认它是一节信息技术课,但从标题上又很难猜测它的内容。此时我坐在机房里,只能在信息技术课的范围进行遐想,PPT?flash?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我又错了。从第一个活动任务来看,教师要求学生探究“请柬”写作格式,似乎预示着要学习网络搜索的相关知识,但令人奇怪的是并没有涉及搜索的任何知识,包括“关键字”构建技巧等。第二个活动也是这样,既没有难度上的递进,也与学生的需求脱离甚远,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一点儿兴趣。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在培养“请柬工作室”的专家,学生即使需要掌握这部分的内容,也应该是语文课或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显然,这种探究已经严重脱离了信息技术课的本质,其结果流于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我们不反对在作品制作前进行规划,但绝不能让规划占据了主角的地位。
历史课和这节信息技术课都属同样的教学方法,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学生真正参与了活动,围绕着问题寻找答案;后者学生把探究变成了“自由活动”,因为所设的问题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学设计如果以教材、教师为中心,忽略了中学生技术基础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时,“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上机实践的任务不是源自学生自身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果探究缺少挑战性,缺少趣味性,缺少思维的梯度,学生不积极也就成了必然。
课后,信息技术教师似乎也很有委屈,“教材的确就是这样写的,我要尊重教材”。当时,我找不到更好的证据来推翻他的观点。
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课前导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学指南
这四个环节在课前由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完成,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以学定教,切入新知
师:同学们,昨天你们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大多数同学认为分数和整数除法一样,也有这样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说明:教师回收课前导学指南,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了解梳理,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二、交流验证,揭示新知
1.交流验证。
师:这三个图形,你能根据要求先涂一涂,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涂色)
师:比比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看一看它们的分子、分母,又是按照怎样的规律变化的?
(2)揭示规律。
师:通过大量的验证,现在这个问号可以擦了吗?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为什么要“0除外”?
生:0不能做除数,也就是说分母不能为0。
师:今天同学们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猜想,并且经过了积极的探索、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让我们回到起点,你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师(小结):对了,分数的分子就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得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说明:课前,学生初步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体验充分;课中,学生围绕自学情况交流、质疑,思维活跃。同时,教师给予适时的强化、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三、应用扩展,巩固新知
1.填一填。
5.开心一刻。
师:说得非常好!是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瞧,猴王也深谙其中的道理,利用这一性质帮小猴公平地分好了蛋糕呢!
多媒体出示:一天,猴王带小猴去逛街,它买了大小一样的三个蛋糕,准备给小猴们吃。猴王一进家门,小猴们就嚷开了:“我要一块。”“我要两块。”“我要三块。”……猴王二话没说,就把第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猴莉莉一块;把第二个蛋糕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猴贝贝两块;又把剩下的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六块,分给小猴沙沙三块。小猴沙沙高兴地说:“我分得最多。”
师:你们同意小猴沙沙的说法吗?
【说明:设计的练习扎实、灵动,既夯实基础,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由于课前导学充分,新课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所以练习容量得以加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孔子告诉各位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对于学习要永不满足,努力学习,决不厌弃;教育他人要永不疲倦,认真施教,情绪饱满。荀子在《劝学》这一名篇中,第一句就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明确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上述孔子和荀子的话,其意思,就正是当今全世界都认同的一个教育思想:“终身学习”。
教师的使命之二,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可以已。”要“终身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们“终身学习”。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条。每个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教师首先要学,然后才能教;学好才能教好,善于学才能善于教。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是一致的。为学之道是什么呢?儒家经典名篇《大学》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学习的规律,首先要明白做人的美德,亲近民众,回归生活,努力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教师的使命。“明德”“亲民”“至善”,成为师德的标志,成为教师这种职业的要求。
儒家经典名篇《中庸》里将学习的基本程序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广博地学习,认真地请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踏踏实实地实行。“学、问、思、辨、行”五者要统一起来,一以贯之,永不停止。
奥尔托加·加塞特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政治家等多种职业,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敏锐的思维使他具有一般学者所不具备的广阔视野,并在众多领域取得成就。《大学的使命》是他在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紧扣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痛快淋漓地剖析了当时欧洲大学的弊端,进而提出与论证了自己独特的改革思路。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剖析了欧洲社会与大学存在的弊端:“欧洲大学忽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大学所培养出的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是有知识无文化的新生的野蛮人。”“欧洲正经历着一个极度无文化的时代,社会形势动荡”。他由此提出要对大学进行改革,要加强大学的基础功能尤其是文化传授的功能。笔者由《大学的使命》联想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加快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
奥尔托加·加塞特关于大学文化传授功能的阐述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到,大学的职能除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新科学家的培养之外,还有文化传授的职能,文化传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奥尔托加·加塞特从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来阐述文化传授的重要性。
首先,奥尔托加·加塞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的特性。文化不是科学,文化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文化作为一种包容各种信仰的综合体系带领人们走向启蒙,使人类生活免于陷入纯粹的灾难之中,使人类过上一种不会发展无谓悲剧或内心感到耻辱的生活。他认为,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像手是人的一部分那样,人没有手就不再是正常人而是残疾人,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与中世纪的大学相比,现代的大学已将专业教育这颗大学唯一的种子演变成了一项巨大的活动,并增添了研究的功能,使现代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这样的变更是有害的,如今的欧洲正在自食其果。造成目前欧洲形势动荡的原因,事实上是由于普通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缺乏文化修养,他们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关世界和人类的基本思想体系一无所知。这样的普通人是属于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而且既原始又落后,与其自身存在的既现代又冷酷的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野蛮人毕竟都是专业人员,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但同时更没有文化修养,如一些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
其次,奥尔托加·加塞特主张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他所说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要培养基本的文化修养,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装饰性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理智。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涉及传授一些重要的文化学科,即世界的自然体系(物理学),有机生命的基本主题(生物学),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学),社会生活的结构与功能(社会学),一般概念的体系(哲学)等等。没有物理学、历史学与生物学概念以及缺乏思辨哲学思维的人,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除非他碰巧具备了某些超常的素质,否则,从完全意义上说,这种人是不太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好法官、好的技术专家的。
奥尔托加·加塞特的思想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授的责任,不能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满足,而应注重将培养一种有文化品味的、有教养的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首先,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大学要有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大学通过履行不同的职能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是文化传授是大学最基本的、首要的功能。除了文化训练之外,大学要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普通人培养成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文化传授与专业教育是任何层次的大学都必须承担的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这一使命。
其次,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掌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之外,必须是一个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应将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教育,这既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适应未来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变化的人才的需要。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找到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能力、素质孰重孰轻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高职教育一度曾提出“知识本位”的目标,继而提出“能力本位”的目标,如今又提出“人格本位”的目标。无论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加强文化传授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野蛮人’,或者是不能成为真正好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承担起文化传授的使命。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要提高文化品位,必须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与大学环境文化的建设,积淀与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优秀的职教人才。
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进行文化引导。最能体现学校文化水平的制度建设在高职院校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状态,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文化定位进行制度建设。一是在制度建设中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强化制度自身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学习、理解与落实制度的规范中获得文化熏陶,使制度成为一种人化的制度。二是要通过制度的规定对文化的意义与地位进行强调,使文化建设成为管理的重要目标,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制度文化,并以这种文化为基础,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蓬勃地开展起来。
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高职院校存在着文化淡漠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一是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引导者,教师对知识进行文化的提升,通过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形成一种文化视野,再运用这种文化视野进行具体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文化修养的形成,使教师由知识积累到文化修养的过程得以实现。二是要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要使学生具备文化修养,必须强化他们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才能通过多层面不同知识的组合与渗透形成文化修养。只有师生具备了共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逐渐形成文化意识,才能搞好校园的文化建设。
再次,要开设人文类课程。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对高职院校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对过去文化基础欠缺的弥补,也是对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准备。在具体实施中,要从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妥善处理,对于文科类专业,要强化专业课程的文化意义,强化培养想象力课程的开设;对于理科类专业,则要注重人文修养的培养,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对学校文化的整体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要强化文化建设的氛围。文化氛围的建设对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文化作用于人的特殊性,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人的塑造,因此要求在强化文化建设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校硬件的文化氛围,如学校校园的设计与规划等等,同时还应注重学校软件文化氛围的加强,如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中知识的文化提升等等。软硬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设计的整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G641
一、引言
历史使命,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时代和国家赋予个人或集体的社会历史责任。所谓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即是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激发学生社会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活动,在当代中国,大W生接受历史使命感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开展对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开展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新形势下开展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意义
1.事关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早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公民道德建设话题,英文中的历史使命感一词译为“Mission Education”,意为社会责任。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确定了公民历史使命感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发展方向,主张教育应使每一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5年美国建立了非营利组织ESR(Educator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旨在面向全国儿童开展历史使命感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高等教育开展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紧跟全球教育趋势、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具有战略性意义。
2.创新高等教育理念,提升人才品质
随着教育环境和教育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也在逐渐经历由智力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促进了高等教育由智力培养向能力发展的关键转型,对于提升人才培养品质、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集中反映了合格人才的时代感和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重要对策研究,为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坚定的教育载体。
三、开展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1.发挥课堂教育阵地作用,增强外部影响能力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历史使命感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开展历史使命感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有效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大学中国近现史纲要、大学形势政治分析等课程,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使学生树立起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系为一体的思想理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大学中国近现史纲要、大学形势政治分析等课程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重点突出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课堂风尚,使这些教育观念走进学生内心,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价值观念。
中国近现史纲要和形势政治分析课程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国家和民族从忧患到发展的艰辛历程,是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与分析,学生的忧患意识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助于激发学生保卫祖国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形势政治分析,当代大学生可以正确、理性认识到国家和民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使命感。
2.挖掘社会思想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共建平台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教育同样对学生思想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开展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动员多方教育主体参与到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工作当中,形成多元教育力量参与的历史使命感教育共建平台。
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教育氛围,真切感受到使命环境,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与各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人士的交流机会,以实现对学生进行历史使命感激励的教育目标。例如举办名人讲述活动、历史使命感讲座,让学生在听名人讲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形成榜样参照,使他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反射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之中。
开展历史使命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将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在行动中体现思想教育力量,践行历史责任。除开展名人讲述活动和历史使命感讲座之外,学校还应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让大学生亲自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帮贫扶困活动之中。在清明节、母亲节、建军节、国庆节、禁烟日、环境保护日等纪念性节日,学校可开展纪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自身努力做实事、做好事。
四、结束语
历史使命感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加强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组织课程教学改革,团结各方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努力增强全体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当前各高校在开展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遭遇到一些挑战,众位教学工作者要上下一心,端正态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教育经验,排除万难,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充满自信、希望、力量、创造性并具有光明内心、挺拔人格的人,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句话,基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何谓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其2011年的新书《持续的幸福》中,提出了幸福生活的五个要素:积极情绪、沉浸其中、人际关系、意义与成就。换言之,快乐的、沉浸其中的、有意义的、有成就的和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显而易见,幸福生活的心理基础便是心态积极,包括积极观念、积极思维、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等,其核心就是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其最大价值是具有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牵引”个体向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功能。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品质,既是个体人生成功的基本保证,更是个体一生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基础教育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以形成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以此“潜在的积极力量”作为人生的“心理背景”,进而去指引人生的自我建构和人生的价值走向。在这一意义上,积极心理培养既是基础教育的必然使命,也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教育是对人的成全,那么基A教育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无疑就是这一“成全”的基石、核心和载体。基础教育理应致力于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成长过程中的持续的幸福。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素质教育、德育抑或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缺陷的,也不符合当代基础教育的积极取向和发展趋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儿童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不是原谅他们的一切缺点和错误,也不是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无休止的说教……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断地使这些品质得到巩固。”这段话对本文论题似乎也是一个很好的注释。也正是基于此,近年来盛行的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应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早在20世纪末,就有学者预言未来的21世纪,人类即将迎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然而,当我们身处在这个年代,才真正感受到爆炸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知识经济、信息互联、大数据等新型词汇已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知识成为了一种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相应地,人才作为传承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对象,是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主要力量。然而,“人才的培养不是始于工厂或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承担着作为保护、促进、推动和丰富知识与文化、以及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学教育的职责在于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有了学校的提升和飞跃。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仅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然而,随着知识的商品化、资本化、现代化以及生活化,它们的更新速度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已有职能范围不足以概括大学教师的全部职责和使命。围绕“知识爆炸”这一时代背景,为了让大学教师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培育能够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传统职能,大学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职责和使命:
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成为研究型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观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正在加快,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抱着自己的学历、躺在曾经的功劳簿上,用已经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培育学生,其结果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终身学习是21世纪基本生存素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我国已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向集约型模式,这就需要大批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从而达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基本要求。例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解答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拥有“一碗水”的教师就不需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了。那么,教师只有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技术和教学技能,才能延续职业生涯,防止逐渐枯萎。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传承、知识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用尽自己一生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基于职责和使命。
二、勇于探索创新,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创新型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抓住机遇、推进自主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持续创新力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教授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为建设国家培育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的创新型人才。用于探索创新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教师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更应该具备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等可贵的创新品质。
三、学会学习,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引导型教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不但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应该学会怎么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然可以自主学习,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随着我国迈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的传播形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的书本、口授等学习途径和方法逐渐扩大到了网络、讲座、视频、研讨、实践等形式,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条件,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地学习并且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依赖课本转变为关注社会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由盲从权威转变为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转变为注重认知、兴趣、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参考文献:
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机构在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生成现代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担负着极为重要和极其艰巨的新使命。既要立足国情,紧跟现代大学教育创新实践的发展,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发展规律和新特点不断拓展自身职能作用,修正发展定位,为学校的教育创新和全面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文要揭示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学校图书资源、凝聚学校科研成果开创大学图书工作新局面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使命渲染
在现代大学全面发展中,图书馆的使命是应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除了具有一般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外,还负有现代大学发展要求所赋予的特殊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在大经济、大教育和大科研的框架内,对原有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模式进行重新整合,生成与现代大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机能。
1.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服务器。图书馆应是现代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的服务器。当前,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标准的多样化人才是现代大学的基本价值和主体职能。多样化人才培养使现代大学出现了多样化学生群体在校内不再是整齐划一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还包括成人教育、高职教育、高教自考等等不同类型教育的学生群体。然而,由于不同学生群体不但在综合素质、社会经历、职业年龄等方面存有差异而且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这些学习目标与学习需求必然要求图书馆这个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责任与使命强烈要求大学图书馆对原有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进行革命性变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一个目标明确、资料丰富、信息宽广的引导平台,成为现代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高端服务器。
2.现代大学科研创新的推进器。科研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发展基础和立身之本,而为科研创新提供科研导向和学术导航正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使命。现代大学科研创新实质上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互动过程,以时代的标准和宽阔的视野对学校以往的科研成果进行理性梳理与哲学归纳去粗取精,提练焦点、集合亮色,巩固和提升已有的科研成果,再用现代思维和世界视角.在”扬弃”的层面上.发扬光大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格物致知”的求知精神、“求真务实”的实验精神在跌宕起伏科研发展历程中凝练优势与特色,进而取得原创性成果和实质性进展,生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研生态。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是大学科研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3.现代大学文化生态的变频器。图书馆作为大学校本文化传承与积淀的特殊平台,通过对学校历史和现有的文献、文物、图片、图书资源的收集、整理、传播,承担起沉淀与光大优良校风、生成与弘扬传统校本精神,对接与延续名师文化、萌芽与涌动文化新思潮的使命与责任,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变频加压,提供不竭的物质动力和精神源泉。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光靠现有的课堂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把图书馆建成所有大学成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精神园地,以卓有成效的图书与信息资源服务让所有大学成员都可以在这里汲取丰富的科学文化营养不断丰满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形成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知识体系,成为激励他们自觉自律投入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二、、影响大学图书馆使命的几个因素
现代大学图书馆有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并轨的社会背景,要完成时展所赋予的新使命更显得任重而道远,不仅要直面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矛盾.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老问题、新老矛盾的交织对高校图书馆现实使命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1科学化管理体制缺失。我国许多大学的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与实现使命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图书馆一体化”管理机构缺位或职能虚化。管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社会化融投入机制缺失,学校、有关部室、各教学院系对图书馆工作的组织领导出现断裂或阻隔,对学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一些图书馆工作中的重大实际问题难以协调解决。二是大学图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或内容陈旧。制度体系建设是大学图书馆馆建设和实现使命的基础与前提,制度建设应是图书馆使命任务、目标的规范和固化.光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是不能完成使命的,即使取得了某些成效或成果.如果没有长效和科学的制度建设和制度保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不能得到巩固和推广。
2现代化服务手段缺位。拥有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手段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完成使命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不少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迟缓,服务与管理还是以纸质和经验为主不能把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优良传统、先进经验、成果成就,特别是馆藏的丰富历史文献与自产文献,包括孤本、善本历史文献资料和现代学报、学位论文、教师或科研人员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进行组织、收藏的同时进行数字化,大大限制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层次和水平。二是图书服务与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大学图书馆整体上看,只能单一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去覆盖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的需求这必然产生服务与需求间的落差与矛盾。
3可持续发展资源匮乏。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图书馆完成使命的主要途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的支撑和市场化的资源调节机制,就意味着发展活力的窒息和原动力枯竭。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所需资源和经费几乎完全依赖政府和学校拨款在资源融投资、经费管理、资源更新等诸多方面,缺乏主动权和自。另一方面,大学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收益分配方式不甚科学合理,有悖于在市场化和社会化条件下服务的基本规律。目前.几乎所有大学图书馆的分配都沿续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全部上交学校,图书馆除了行政办公费用外,可用于发展的基金几乎没有。
三现代大学图书馆使命的实现方略
现代大学图书馆要实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前期我国大学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难得机遇制定符合国情、省情、校情,具有自身优势和自身特色的发展方略,以”三个建设”为重点.对图书馆工作进行高效创新和变革。
历史教育的使命既然已明确,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也就得以确定。由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尤为重要。因为正是高中历史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公民们的精神风貌。如果一个民族注定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那么历史教师理应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职业使命感需要涵养,也需要守护。除了“天生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来自后天的工作经历,这是一个涵养过程。职业使命感会受到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内心世界变化的影响。不少教师正是在“待遇不公、信念被毁、负担过重、孤立无助等消极因素”[4]的纠缠下,职业使命感被逐步挫耗。令人忧虑的是,对如何涵养与守护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据笔者所见,系统性的实践研究并不多,已形成有效路径的更是有限。
因此,笔者基于自身近三十年的专业发展经历,基于培育本市优秀高中历史教师团队的经验,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学习与借鉴,关注和思考着涵养与守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并努力将这种思考与日常的教研、师训工作相结合,以期从实践层面为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涵养与守护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回溯探索之路,笔者概括了以下6条具体路径。
一、组建以“携手登高”为宗旨的高中历史教师团队
笔者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笔者以为,在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较多的时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们普遍需要一股能振奋其精神的力量,需要一个能鼓舞和支持他们思考与行动的集体,需要能提供平等对话与坦诚交流的平台。为了达成涵养与守护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重要目标,笔者主持的培训团队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运行机制:
(一)实行“导师制”
具体而言,在组建专业团队时,将全体参训学员按“就近”和“小型”原则分成若干研修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本市的优秀历史教师(一般是核心团队成员)作为指导教师,具体指导该组的研修活动。这些导师都极具人格魅力,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自然能赢得学员们的由衷尊敬,指导效果因此逐步提升。当然,导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获益匪浅,这将有助于他们继续涵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个人研修、小组研修与集中研修三个层次互相支持
个人研修是最基础的方式。我们要求参训教师按时完成培训团队布置的研修任务,借此逐步养成自主研修的良好习惯。小组研修在三个层次中处于桥梁地位,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举行研修活动,给研修成员提供互相学习和切磋的机会,这也是团队形成凝聚力和有方向感地行动的基础。集中研修意在通过交流与展示,提供思想碰撞和发现其他成员长处的机会,这种发现有助于强化参训教师“学习是我生命的内在需要”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确立将对教师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集中研修还有统一安排、及时明确研修重点与方向的作用。
(三)切实保障每位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
我们始终将唤醒教师内在的研修需要作为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从配备导师到小组构建,从活动组织到评价,都注意切实地保障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员在参训过程中成为能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深度参与者,而不只是当啦啦队式的观众。我们明确,导师或研修小组组长,只是活动的协调人而不是领导;小组活动的主持人应当轮流担任;每位学员在小组研修中都应当承担具体的任务。每次集中研修都要安排小组研修情况的交流;集中研修的主要项目要基于小组研修的成果,要尽可能让学员承担具体的任务。
上述安排意在使团队具有凝聚人心、明确前行目标与路径、抱团取暖、共同守护职业使命等功能,使参训教师的心灵与情感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在共同体逐步形成的同时,个体与团队能形成良性互动,个体的特色也逐步地更为鲜明。“组员团结协作性比较强,交流热情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只因我们有共同的目标”等类研修体会可以说是参训教师的共同心声。
二、发挥核心团队成员的榜样力量
我市目前有高中历史教师近280人。在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下,经十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职业使命感强、专业水平高、影响力较大的核心团队,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市名教师5人。笔者意识到他们的特殊价值,注意充分地挖掘并运用好这种价值,以引导教师涵养和守护职业使命感。
(一)让核心团队成员担任“导师”
我们将7位核心团队成员配置给培训团队中的各研修小组,让他们在指导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由于导师们对学员的专业成长具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共识,所以在指导过程中,特别重视职业使命感的涵养,加上又是现身说法,参训学员在耳濡目染中不断进步。
(二)让核心团队成员基于自身的教育人生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