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设计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2 16:38: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算机设计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计算机设计专业

篇(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各类院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计算机专业也随之诞生,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码产品、计算机影视后期等等。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的需求都有不同,在此,本文注重讨论的是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设计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许多与计算机设计相关的行业层出不穷,比如,商品的模型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的VI设计,网站设计,宣传设计;影视中的情景设计、动画设计、动画特效设计;摄影中的相片处理、图像合成;建筑行业中建筑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制作、家居设计及室内外装潢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机械工业中零部件的模型设计,教学中的课件设计与教学素材设计制作等,这些行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涨。

中华英才网的2012年9月上半月职位需求数据也表明,计算机设计类人才需求呈现上涨趋势。在该项统计中,计算机设计类人才继续以10.8%的比例把持领先的位置,互联网人才以9.38%的比例居次席,IT服务类人才以8.87%的比例位列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广告会展公关类人才的需求大幅度攀升,在广告行业的细分职位中,Flash设计师、广告设计师、2D/3D动画设计师等研发类职位占到了行业总需求的50%以上。

通过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市场对计算机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于社会优秀人才呢?这是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话题。

二、我校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中,无论是本科院校、大专院校、中专学校或是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但这些学校中的学生的层次不同,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设计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将来毕业后面向社会的工作岗位也大不一样,因此,我们要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我校是一个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计算机蓝领。其中,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能力、计算机平面设计能力、网页美术设计能力、网站设计应用能力、三维室内设计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应用人才,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所以,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兴趣地学习,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三、课程设置

有了对计算机设计类专业当前的定位认识,就可以根据定位对计算机设计类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我校中职计算机设计类专业把课程总体上分为三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1.文化基础课程。

文化基础课是我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学、实用英语、体育、实用语文、公关礼仪等课程。文化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打基础,二是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形成职业能力打基础,三是为学生继续学习升造、接受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打基础。所以,文化基础课的开设,除满足专业课的知识需求外,还必须满足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如何有效地组织各模块课程的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2.专业基础课程

1)办公软件的应用

通过Office工作环境介绍,以及对Office组件(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的深入学习,使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常用功能,能自己处理文字与排版,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及数据库建立使用,达到正常的办公人员的水平。

2)Internet基础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基础知识、连接Internet、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搜索Internet资源、文件下载和上传、使用BT传输资源、网上聊天与娱乐、网上新闻与BBS、上网安全与管理等。

3)制图标准及AutoCAD

通过对AutoCAD工作环境的介绍与设定,基本图形的绘制,辅助绘图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编辑,图层,颜色和线型的设置与使用,文字注释与尺寸标注,页面布局与打印控制,三维空间绘图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工程制图标准,能够绘制简单的工程图形。

4)实用美术基础

实用美术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技巧千变万化,实用美术的一些基础课目概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传统纹样简介、基础图案、图案色彩、美术字、黑板报、包装、标志设计、商品广告、海报设计等。

5)常用工具软件应用

着重介绍了常用的四大类工具软件(网络、媒体、图文及系统工具),这些软件均是在我们日常办公、娱乐、上网冲浪、获取信息时经常接触到的实用软件。

3.专业核心课程

1)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

使学生了解Photoshop的功能、特点、概念、术语和工作界面,熟练掌握图像编辑、通道、图层、路径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各种特效滤镜的使用、特效字的制作和图像输出与优化等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图层风格、流体变形及褪底和蒙版,制作出千变万化的图像特效。

2)桌面排版技术

桌面排版技术桌面排版技术,以文字处理为主线,全面讨论了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处理方法。排版技术主要内容有文字处理的版面结构基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书刊杂志的排版格式,计算机排版系统的组成,以及运用PageMaker对版面的文字排版、图形图像处理、颜色定义、图文输出等。

3)CorelDraw 设计基础

CorelDraw是一个强有力的图形图像制作和大型绘图开发工具,本课程讲解了CorelDraw的各种知识点以及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orelDraw基础知识、文件操作与页面设计、绘制线条和基本图形、编辑图形、多个对象的组织、色彩填充、轮廓的编辑、制作矢量图效果、输入与编辑文本、编辑和处理位图、输出及打印图像等。

4)Flas设计

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Flash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主要介绍了Flash的基础知识、绘图工具和文本工具的使用、动画的制作、动作脚本的编写、动画角色的设计、动画作品的设计和商业作品的制作实例等内容。

6)3DS max三维图形设计

本课程介绍3DS max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基本物体、组合物体、曲面、粒子系统物体的创建方法,利用空间扭曲和修改命令对物体进行变形操作的方法,子物体编辑方法,给物体附加材质和贴图的方法,利用灯光,雾营造气氛的方法,物体运动设置和视频合成等。主要内容包括:3Dsmax的最新特点及界面操作、模型的创建与修改、材质编辑、贴图、动画制作、动画器、照明与摄像机、雾的制作及后期处理等。

7)网页制作

本课程以丰富的实例、生动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网站建设的全部过程。具体包括网站设计基础知识、网站的整体风格创意设计、网站结构版式设计技巧、网页动画特效制作,以及网站上传、维护、更新的操作方法。

8)广告设计

本课程以学习广告构图与草图绘制、POP广告设计、广告设计的创意、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广告设计的视觉效果等。

9)VI设计

本课程以Illustrator中文版和Photoshop中文版为创作工具,以完整的Ⅵ设计体系为主线,既介绍了VI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又阐述了运用Illustrator和Photoshop实现企业VI设计的方法。内容包括企业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辅助色、基本元素组合规范等基本要素的设计与制作,还包括办公用品、包装类、招牌指示、员工服装、广告类、交通工具等应用要素的设计与制作。

以上三类课程都是我校计算机设计类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我们根据之前对中职学生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定位,调整了课程的内容和知识深度。但仅仅有课程是不够的,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有配套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中职的教学中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如: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等。我们无法对任课教师进行硬性的规定用某种教学法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授课的内容与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可能同一门课在不同的授课进度会用到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如: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开始的前几次课,都是在介绍PS的基本操作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这个阶段我们一般会采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到了学期中期,学生已对PS软件的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会出现大家所掌握的技术都参差不齐,这时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使学生在不断的互相沟通后,最终能把相关的技术掌握。到了学期快结束时,学生已经对PS软件的操作已经很熟了,我们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上示例为我们提供给任课教师的教学示例,基本上每一门专业课都会有教学示例提供给任课教师,但仅仅是作为参考,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

五、结束语

通过对当今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为要培养的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建立起一套符合中职学生层次水平的课程体系,我校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计算机设计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以上这些,是本人在多年的任课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体会。

参考文献:

[1]王晓敏等.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及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2007,(7).

[2]熊以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3] 余永辉,何莉,贺晓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2009(3):81-82.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9-7121-01

高校计算机机房通常划分为公共机房和专业机房,公共机房承担着全校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教学,专业机房主要承担专业课程对应的软件课程等教学。由于两种机房的功能和使用频率等不同,为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探索公共机房和专业机房合理的建设规划与规范的管理就显的尤为重要。

1 专业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规划

专业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规划从最初的经费预算开始就关系到了机房今后的管理维护工作复杂程度。机房的建设不能只追求数量,建设规划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标准,把好机房建设规划的质量关,并根据自己专业的实际情况,定好计算机机房的布局和相关配置。

1.1 专业机房的布局

机房的整体布局,关系到机房的日常的使用条件,按照最新的国家级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机房一方面要满足计算机设备和系统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一个符合国家各项有关标准及规范的优秀的科学的技术场地;另一方面,机房建设应给机房工作人员和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例如对亮度、空气质量、噪声的要求。

由于机房设备基本上都是精密仪器,由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组成,其对工作的环境要求较高,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电磁干扰、静电、外部供电电源质量等都会对机房设备的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合理的布局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的布局和其他设备的布局

1.2 计算机的布局

一般专业机房计算机的组成由教师用机、服务器和学生用机,然后通过交换机互联。服务器和交换机的安放位置对环境要求较高,服务器安放于机房通风较好处,交换机安放在服务器附近并也能方便以后的网络检测和维修。整体布局应当方便人员的进出和突发事件的迅速安全撤离。此外一般建议能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日后的设备添加和跟换。

1.3 其他设备的布局

除去计算机设备,一般常见的机房包括供电电路、空调系统等,专业机房还包括相关专业的专业设备。供电电路布局需要考虑到电路的走向、电压电流大小、电磁干扰等。空调系统的布局需要考虑机房的通风条件、温度的变化等。

2 专业计算机机房的配置

2.1 计算机的配置

现根据专业的要求配置需要的计算机数量和计算机的配置,一般根据专业软件的需要确定处理的核心数目、速度、内存、硬盘大小等,保证够用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日后的专业发展、软硬件的升级,保证能长期使用。

2.2 专业相关配置

根据专业来配置相应计算机以外的设备,一般有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演示设备、专业设备等,多媒体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人员的正常观看使用。配备相关的稳压电源和保护电路以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并能应对短路等突发状况。

2.3 专业机房的管理

专业机房的建设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机房管理的难易程度,机房管理既关系专业教学的质量,也反应了一个专业的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机房的管理必须建立完善详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地执行。包括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条例、计算机网络及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其次还需要科学的监控管理体系,才能使机房的管理高度智能化、集中化,

2.3.1 安全管理

首先要保证机房的安全,机房要注意防火防盗防水防意外,配备防火灭火设施,安装监控防盗报警设备,下班时要关好门、窗、总电源等以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

2.3.2 人员的管理

人员的管理包括管理人员和使用者,管理人员应当有过硬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在计算机和网络出现问题时候应当能迅速解决,保证机房日常运行的工作环境,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不断学习计算机新知识和计算机相关的边缘知识.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使自己成为一名有高尚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能精通计算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的机房管理员。

使用者应当根据规定正常合理的使用,保持使用过程卫生清洁,使用过程的合理规范,用电安全,严禁私自修改计算机相关软硬件设置,对于偷盗破坏等行为即使进行制止并相应处罚。

2.3.3 软硬件管理

计算机硬件对环境要求较高,为保证设备的软硬件的正常运行,就要保证机房的日常清洁卫生,以及使用过程的规范,定期对机器内部进行清洁工作,保证计算机的良好工作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出现问题的硬件可以采取替换法找出并进行维修更换。计算机的软件根据本专业要求进行正常的安装,建议安装硬件级别的保护还原卡,并安装防病毒软件,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病毒的传播。同时可以安装相应的课程记录以及相关设备使用情况的记录软件,使得机房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简便化、安全化,减轻机房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使用人员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进步推动机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0.绪言

产品的造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形象能够得到统一识别,具体指的是以产品的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性的形象设计,它可以塑造和传播企业统一的形象,显示出企业的个性,打造专属于企业的品牌,然后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盈利,而产品形象的系统评价则是在产品具体的内在形象和外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对产品造型设计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从而为产品的造型设计提供一定的专业性的理论指导。产品造型的设计在当今涉及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过程,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自动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从当下来看,增强产品的竞争优越性,也不断地推动着产品造型的设计逐渐的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向发展。

1.国内外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走向完善,特别是对于一些图形设计和处理的设计软件,其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这种变化影响到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去,使产品设计造型变的更加优秀,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这个领域与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由于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特性,我们应该根据计算机图形设计相关的经验来详细的探讨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如何有效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事实上,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在产品造型专业领域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对比和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国外产品造型设计的计算机课程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能够很好的适应新世纪的信息技术,不仅要培养出具备计算机硬件知识能力和设计技能的造型设计人才,还要培养出具有工业造型设计的创新型人才,它很好的将课程的设置和产品造型设计的学科互相的融合起来,而这一方向的主要课程则包括工业设计理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设计、传播学理论、视觉传达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当然,还有一些计算机的动画和图形处理制作技术、计算机造型设计的二次开发语言教程等。

在产品造型工业设计领域,我国从国外引入了大量的设计软件,譬如说如UG、CATIA等,但是最终的设计成果,无论是在外观上、产品的功能抑或是设计的周期上,都和国外的产品造型设计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与产品造型设计师的创意和艺术修养有直接的关系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主要就是,我们没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作为设计的基础,同样也没有很好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而为设计服务,甚至没有真正的用好从国外高价引进的计算机绘图用的软件,更没有以培养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人才为目的,而设置相关的计算机课程,绝大多数国内的产品造型计算机设计人员,仅仅只是具备了简单的计算机绘图技术,而并没有更为深层次的技术和能力,这些都在不同的方面揭示着国内造型设计师计算机能力的欠缺。基于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开设旨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计算机课程,推动国内产品造型设计领域的不断向前发展。

2.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专业趋势分析

我国教育部曾经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的计算机总上机时数做了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鉴于计算机课程在工业造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也开始对此重视起来,而我们在产品造型设计领域不断显现出来的问题,更加说明了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合理的设置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也应该欣喜的看到,随着产品造型设计在国内外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产品造型设计领域的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同样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逐渐认识到计算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媒体也将成为全球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同时,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也相应的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专业课程设置,都必须依据这个专业的特性再做出合理的判断,相关人员也逐渐认识到,相对于产品造型设计来讲,它主要希望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工能,来提升产品造型设计的效率和品质,甚至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这种设计过程的程序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广设计产品,实现交流的信息化。因此,我国产品造型慢慢的开始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技能。[1]事实上,在计算机二维、三维设计软件不断的发展的时代,关于产品造型的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远远并非一两门课就能够解决的,因此不断地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的相关的辅助设计功能,来培养学生进行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设计潜力。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大量的计算机课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应该了解到,产品造型的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其培养重点并不应该一样。

2.2注重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事实上,仅仅具备了理论知识的学生,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具备实际的产品设计的专业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不能轻易地画上等号。[2]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从根本上说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我们同时也设置了一些具备实践性的课程来加强和完善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例如,家具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产品展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课程,而我们主要是通过这样的课程来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效果图制作的能力。他们不仅拥有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论知识,同样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巩固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3课程的设置具备了一定的产品设计特性

由于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和传统的计算机设计具有很大的区别,它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来完善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而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设计水平。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的过程中,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该专业的个性与特色,而这对于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时所开设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立体设计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和计算机辅助环境设计都具备了一定的产品造型设计的特色,而也存在一些学校,它们所开设的课程都是一些极为简单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或者语言设计课,根本上不能够适应现时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要求,在教学上也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理论和语言性的课程设置的过多,分不清主次,学生的计算机设计能力很强,但是却缺乏一定的产品造型设计能力,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加强注意。[3]

【参考文献】

篇(4)

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在高中开设的所有课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当前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使用计算机为生活服务已经非常普遍。科技的发展时代潮流的推动使得人们必须对计算机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高中阶段的学生也不例外。了解计算机学会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必然,然而目前高中学校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现状并不理想。高中学校运用怎样的方式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是人们当前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是高中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走进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堂人们可以发现,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的课堂现状并不让人满意,主要有几方面的不良问题需要解决:

1.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没有真正完善

走到当前的高中计算机课堂,通常会出现两种现状,一种是计算机课并没有在微机室开设而是在普通的课堂,没有计算机的计算机课根本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另一方面,有些高中学校的计算机课是在微机室开设讲课,然而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讲课的内容要么是过于复杂或者是过于简单,根本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

2.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没有良好结合

当前的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让人担忧。高中学校开设这一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得到完美结合而是使两者完全脱节。大部分学校对计算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十分注重,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理论知识,然而没有实践的理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学生课堂上看着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然而能运用到实际生活的几乎没有。

3.高中计算机专业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目前,高中学校虽然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然而这些学校并没有明确好教学目标。例如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使用工具、学生的熟练要求等等。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得不到保证。

二、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措施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需求,高中学校必须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要运用的方式去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用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好这一门重要课程是当前的高中学校关注的主要问题。笔者针对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改变教学管理观念

良好的教学管理观念能够使课程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潜力,这对于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同样适用。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与高中的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高中的数理化甚至语文英语都注重课本理论知识,没有基础理论知识分数肯定提不上去。然而计算机专业课程却不同,高中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合格甚至优秀标准不是靠试卷上的分数,而是看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学生是否能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作品等等,因此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另外,在计算机课堂上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面对一些教学任务有些学生完成得很快,而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就很难完成任务,因此教师还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改进自己的教学管理方式。

2.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高中学校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学会使用计算机,因此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就必须结合到当前的基本生活。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应该结合计算机在生活中的普遍用途,例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网页制作、下载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等。这些都是当前人们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学生也愿意用心去学好计算机知识。

3.计算机专业课程情境与任务相结合

当前的计计算机专业课程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要让计算机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小助手,熟练掌握基本使用方法是必须的。学校在开设这一门课程时第一步就是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科技潮流,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基本使用等,结合社会因素与学生的实际后再确立教学目标。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随便确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涉及到学生的教学任务。学校的教学任务就是需要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堂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学生在听会、听懂教师的理论教学后,还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例如完成歌曲混音、串烧、剪切等。学生只有进行实践完成了教学任务才能学会应该怎样使用计算机、怎样运用计算机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

总之,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是必须的。世界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而人们要想适应时展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对计算机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高中学校应该关注计算机发展并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同步更新,而学生面对计算机应该带着一种全新、积极的目光去探索与学习!

篇(5)

目前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在艺术设计方面的运用还显得十分茫然。如何在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中,深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完善技术与创意的结合显得尤为关键。

一、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简称视觉设计,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设计图像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传播及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信息载体上,从以印刷为主的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组合的形式上发展,一些新的媒体,如网络艺术、数字媒体、影像与电子技术等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宽泛的发展空间。而电脑从最初进入设计领域,受到质疑,到成为设计的基本工具,设计师运用电脑快速地通过图形、颜色、字体、构图、肌理等实现创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设计师们利用电脑对图片、影像等进行设计、制作、合成,并在网络中进行传播推广,以光盘、网页、电子杂志等的信息载体被日益推广,计算机设计在互联网、多媒体等设计领域中成为设计的终极手段。

二、视觉传达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置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计算机辅助设计从单一的平面软件发展至以平面、网络、影视为三大模块的教学体系。

1.平面模块

设计师通过电脑操作使原生图形发展出众多的派生图形,使原本复杂的图形设计处理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图形、图像、文字处理、排版、插图创作、标志设计、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借助平面软件得到发展。Photoshop是当前最流行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强大的功能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被广泛地运用在广告出版、平面印刷等领域。CorelDRAW是当前最为流行的矢量图形软件,是从事图形处理的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同时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导入图像、利用数位板绘制图像以及对图像的保存和输出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2.网络模块

目前,在设计应用领域,动态标志、动态产品展示、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在品牌推广中,更多的商家在互联网中发现契机,纷纷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利用网络广告对产品进行宣传,并追求富有创意的个性化、交互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网页设计,而Flash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最好途径。

Flash是矢量图形编辑和动画创作专业软件,主要应用于动画设计、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创作等领域。利用Flash制作的矢量动画,文件数据小,品质高,可以以流的形式在网上传输。同时超强的交互性和个性化使信息的提供者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在此模块中除了视觉元素还应加强对声音的录入、编辑等实践教学,让视听艺术得到很好地结合。同时介绍利用FTP上传的技巧。

3.影视编辑模块

侧重影视传达的动态表现,培养学生利用技术手段达到艺术表现的能力。在目前的影视制作领域中,对计算机数码技术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无论是电视媒体为主导的影视广告,还是MTV、DVD等音像作品的制作,都令我们感受到数字视频发展的魅力。

Premiere是专业的、高效的非线性编辑工具,能够和Video Collection中的软件无缝集成,同时又能将带有图层的Photoshop文件作为独立的视频轨道置入,超强的功能使灵活的工作流得以建立,同时强大的特效增添了Premiere的无限魅力。另外为了加强影视短片的整体性,除了介绍专业的软件之外,要对素材搜集和影片的输出做具体的讲解,例如DV视频采集常用的压缩编码技术和存储技术等。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横向联系

教学计划应注重宏观把握,突出重点专业方向,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融合,以及专业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影视广告等课程紧密相连。

根据教学进度将二维构成的知识渗透到平面软件的教学中,在以电脑为主要创作手段的视觉作品中,图像、图形、文字、颜色就是视觉创作中的点、线、面、形、色,虽然视觉作品的创意手法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同时平面软件超强的功能丰富了二维构成的表现语言,使二维构成的重复、渐变、辐射等在制作中变得轻松自如。网络模块中Flash在教学中与网页设计、网络广告、动画等课程互为补充,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影视编辑模块应和多媒体技术、影视广告课程联系起来,综合处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真正实现包括DV、电脑、录像、录音等多种电子产品功能,实现图文、视听一体化。

2.纵向发展

此课程的三个教学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有必然的联系。在教学中,注重对三个内容的融会贯通。首先,明确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等的不同特点的保存格式,以及格式之间的互相转换与应用。其次,在软件的教学中应有所侧重。例如Flash具有简单的图像处理功能,但是远不如平面软件强大,所以在网络中出现的静态图像、文字处理等应在平面软件中完成,声音剪辑应在影视编辑软件中完成。再次,三个模块的灵活运用,可以创作出结合图像、动画、影视为一体的视觉作品。

四、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程序。

1.根据视觉传达专业的特点规范教学大纲

计算机辅助设计不是为了将全面掌握软件的功能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应根据专业特点对主要功能进行学习并拓展。随着版本的更新,软件功能日益强大,导致教学内容弹性很大,有些教师往往根据个人经验或知识面主观地进行教学重点的把握,导致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考试内容都有所差异。例如:在 Flash的教学中,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不应将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短片作为教学目标,应将动画在网络广告中的应用、FLASH网页、网页的交互性、多媒体设计等作为教学重点,同时突出创意性、实效性。所以教学大纲应该根据视觉传达专业的特点进行制定,突出教学重点,统一作业要求,指导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

2.编写教案、讲义、制作多媒体课件

编写教案、讲义、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且不断充实和调整,是每个老师自觉的行为。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忽视了多媒体课件的重要性,学生在实践中也没有掌握记录课堂笔记的技巧,因此造成学生缺乏对课程系统性的了解,缺乏对范例艺术性的把握,同时导致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式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课件所展示的理论教学、创意思路和操作步骤,同时可提供给学生根据自己的讲课内容、授课特点编写的讲义,使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课程发展,同时在课后操作时做到有章可循。

3.拓宽课下引导的时间

不断的实践积累才能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但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是阶段性的,往往上课阶段,学生们都会积极研习,但此课结束后,很多同学便束之高阁,很少再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久而久之连基本的操作都忘了,这就严重影响了与此课相关联的其他课程的正常教学。所以要拓宽课下引导的时间,课程结束后,定期给学生开设某些专题的制作,让同学以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并将这种方式贯穿整个学期,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同时在合作中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目前专业必修课以一两个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授课,学生由于生源的不同造成基础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从初、高中就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对平面软件、动画软件的认知已不再陌生。而有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影响,对电脑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所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可以效仿职业的培训方式,将课程分为入门班、提高班等,入门班注重工具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范例的操作;提高班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对范例举一反三,进行专题设计。

5.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视觉传达专业在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但是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能力也给设计带来了危机,学生对电脑技术的过度关注影响了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使设计原创能力逐渐下降,设计成为了制作。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充分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不同认知风格的追求。鼓励原创,并根据学生作品中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行引导,在实践中不断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配备及规范的管理制度

篇(6)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加大,究其原因,科学技术创新速度加快,若国内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则会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范围内的地位与经济实力,也同样会制约国家发展与进步。为此,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高校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想培养出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大部分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都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并且确定了该专业建设方向与目标。

1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已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但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状况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实际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并不健全,而且教学规划并不科学与合理,物联网技术方面的师资严重不足,甚至在实验室设备方面也有待完善。以上问题都对国内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教育以及培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高校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并不重视,形式化严重。根据上述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也是国内计算机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为此,要想实现高等院校对物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确保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得以科学合理地建设,就必须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效采用正确方法,不断增强高等院校观念与意识。因为高等院校是计算机专业人才集中的场所,因而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以保证学生能够更主动地探索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途径,实现该专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路径

2.1物联网发展方向的确定

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物联网技术当中包含互联网技术,同样也包含射频标签与传感器网络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物和物以及人和物之间的智能化沟通与对话,同时构建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2]。以物联网技术为切入点展开分析,要想实现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发展,就一定要有计算机设计作为重要基础,因为计算机学科是推动物联网知识完善的前提。站在物联网技术结构角度分析,物联网技术可以细化成三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实际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更关注对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引导,通常都是将设计和搭建作为核心,营造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氛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中并未得到充分运用,反而是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更为突出[3]。所以,要想将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那么专业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知识以及资料,同样也应确定物联网技术未来发展的具体方向,正确认识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补充应用层以及感知层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专业人员还需要合理借鉴传统计算机网络工程具备的优良特点,有机融入物联网技术,进而不断调整并改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内容,全面培养物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

2.2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局势变化速度较快,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各方面人才培养,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国民关注的重点。但是,因为不同高等院校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因而在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方面同样存在不同之处[4]。在这种情况下,培养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时,教育部门必须要构建更为健全的教育教学机制,同时配备充足软件设施以及硬件设施。另外,因物联网技术的实践应用范围较广,所以高等院校在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分析物联网技术,同时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必须保证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形式改革的合理性,并且因地制宜,才能够更进一步创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保证调动起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学。这样一来,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并培养专业人才才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

2.3网络工程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健全

要想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高等院校则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更加完整与健全的网络工程培养模式。根据实践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网络工程的培养模式的具体组成有四个部分,即人才专业地位、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机制以及知识结构[5]。而在以上四个组成部分当中,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机制占据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高等院校只有全面创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才能够与时展需求相适应,进而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网络模式,正确指导并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也只有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更加完善,才能够及时发现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弥补。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某高等院校为例,其内部设立了“食品营养与安全”以及“工业发酵微生物”等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并且在食品科学以及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取得了理想的研究成果。基于该院校所具备的优势学科,即食品与生物工程,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就可以将食品安全和生物发酵控制物联网作为应用领域,与食品学院以及生物学院中的专业教学资源相互结合,拓展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方向。而在诸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基础上,将轻工行业物联网的应用作为主要特色,构建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机制。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优化策略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并不仅局限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样可以将其融入到其他专业当中。为此,各高等院校应积极构建更具特色与优势的网络工程建设培养系统[6]。与培养的实际状况以及资料数据相互结合,确定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培养目标,全面创新课程体系。除此之外,还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发生的变化,适当调整计算机教学大纲,有效补充传统教学方案内容,以保证为学生创造更加理想的学习条件,确保教育教学的特色,在毕业以后学生能够彰显自身实力,提高就业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实力。

3.1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基于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应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作为重要对象,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保证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轻工行业、科研单位以及信息产业中,成长为更具专业行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此过程中,需有效培养学生的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以实现系统化地集成和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提高自身的物联网工程实践水平。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网络工程等方面的理论以及方法,并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2)全面掌握传感器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等相关物联网感知层关键技术的知识以及技能;(3)具有各种类型网络系统运维能力,并具备较高水平的分析、开发以及设计的能力,同时软件编程的能力要突出;(4)可以从事轻工行业中物联网领域的科学研究;(5)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技术标准,熟悉与掌握资料查询以及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合理运用获得所需信息内容,并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7]。

3.2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而言,其物联网方面的课程设置应将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重点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其创新思维。而学生则能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基本理论与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网络分析以及设计方法,同样具备灵活应用物联网的技能。在物联网当中,感知层的作用就是感知并采集现实世界当中的信息,所以,网络工程专业的物联网课程设置应将当前计算机物理层课程作为重要基础,有效结合通信原理、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等多方面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与物联网感知层相关的理论知识。而针对物联网的网络层,在传统网络工程专业中,已涵盖大部分知识内容,只需将无线传感网络与自组网的理论课程融入其中,即可有效增强学生对于物联网网络层的理解与认知。对于物联网的应用层,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考虑各个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充分结合行业应用的具体特点,集成相关的内容服务。与应用层特点相互结合,各个院校能够与自身的优势学科相互结合,进而设置具有独特行业特色的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以及无线自组网的应用等相关课程教学[8]。与物联网安全技术相关的课程并不仅仅包含物联网中的三个层次,同样也包含嵌入式知识课程内容。综合性考虑既有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物联网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网络程序的设计、物联网应用程序的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物联网安全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网络系统的集成、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射频技术和无线通信等。

3.3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

通过设置专业实验,能够全面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学习与开发能力,并构建综合性平台,以保证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其更加熟悉与了解网络工程以及物联网原理与实践应用。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主要包含了五个部分,即毕业实习阶段、计算机基础练习阶段、课程设计阶段、生产实习阶段与毕业设计阶段。而对于专业实验而言,则主要有面向对象课程的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的设计、物联网综合应用课程的设计以及数据结构和C语言课程的设计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联网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而人才培养是推动该行业发展的根本要素,所以,要想满足物联网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有必要深入分析并探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同时应有效结合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和学校内部优势学科,在有机整合跨学科专业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成立更具行业特色的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以及培养模式评价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推动了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样也使得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与合理。

参考文献

[1]帅军.探讨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J].科技展望,2015,25(29):7.

[2]熊聪聪,畅卫功,刘尧猛,等.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12(4):9-11.

[3]沈广东.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探讨[J].电脑迷,2016(6):126-127.

[4]许浒.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设计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3):7933-7935.

[5]邓春晖,余小华,蔡沂,等.网络工程专业下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方向课程设置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3(10):87-89.

[6]包永锋.刍议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2387-2388.

篇(7)

计算机作为工具已经在社会各行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娱乐中普及。人们使用这一工具进行学习、办公或娱乐时经常遇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故障,一类是计算机硬件受到损坏。解决计算机软件系统故障的过程称之为“计算机系统维护”,简称为“计算机维护”,解决计算机硬件损坏的过程称之为“硬件维修”,二者通常简称为“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市场需求

(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服务对象

2006年暑期,笔者走访了武汉、广州、湖北恩施等地多家从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的公司,并调查分析了恩施一家公司的业务来源,结果如下图所示:

恩施某电脑公司维修业务来源分析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的主要对象分为如下几类:

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类公司)的计算机设备往往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出售设备的公司(如惠普、ERICSSON中国公司)通常采用“外包服务”模式,保障用户能够及时得到维护与维修,这一举措使得从事计算机维修与维护的公司获得了大量业务订单。

网吧目前,国内网吧所拥有的各类计算机设备共计828.4万台,其中,大部分使用时间在两年以上。网吧的电脑由于长期昼夜运行,使得硬件在淘汰前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加。

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已经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大量计算机培训机构。这些用于教学和培训的计算机设备使用频率高、产品更换速度慢(高等院校内一套新建机房通常的使用年限是五年甚至更长),极易出现故障。对于软件系统故障,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教学人员基本能够自己解决,但硬件的损坏通常出现在硬件的保修期之后,只能求助专业维修公司加以解决。

个人如上图所示,来源于个人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业务量达到10.57%。但这部分业务主要来源于对计算机基础操作不熟悉的用户在软件系统维护上的需求,个人用户对硬件维修的需求不大。另外,通过对几个公司业务发展的纵向比较发现,这项需求已经在逐步萎缩。

(二)目前解决计算机故障的途径

在走访调查从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公司时,笔者发现,目前社会上解决计算机故障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依赖设备出售商的售后服务、淘汰更新设备、寻求专业维修。从对上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对象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寻求专业维修的设备都有批量大、使用强度大、淘汰周期长的特点,如教学培训、网吧用电脑。

(三)需要维修的主要硬件

计算机设备种类繁多,近年来,数码设备的种类急剧增加。根据对三地七家从事计算机维修业务的公司走访调查发现,计算机设备维修业务主要集中在笔记本电脑、主板、显示器、硬盘、内存条、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MP3、网络设备。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

(一)业务素质要求

走访调查的从事计算机维修业务的七家公司中,从事维护与维修业务的技术人员共37名,从学历结构上看,初中毕业生3人,中专或高中毕业生18人,大专生12名,本科生4名;从专业构成上看,37名员工中,有31人毕业于职业技术院校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两个专业,比例达到了83.8%;有21人(占56.8%)接受过就业前的维修培训,在这21人中,有17人毕业于职业技术院校。

上述数据表明,计算机维修业务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极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应满足如下要求:

1.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特别要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维护技巧。即能进行系统组装、安全与稳定性维护;能熟练安装维护计算机应用软件;熟练应用网络搜索、下载软件。

2.具备一定的电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电路维修技能。能够进行常用的电路检测;会使用焊接工具;能识别常见元器件及其质量的好坏,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能进行电路图分析。

3.从业人员要达到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在计算机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其反馈信息中有90%是用英语并以文字的形式通过显示设备表达出来的。尽管这些信息文字在语法上并不复杂,却涉及大量计算机专业术语。另外,某些辅助维修的专业软件也大都是英文版的。因此,从业者达到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对维修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4.具备某种或多种计算机设备的专业维修能力。要求从业人员至少精通某种设备的维修能力。如从事硬盘维修时,要求能够识别硬盘各元件;认识控制板结构并能进行相关检测;能进行电源电路、数据接口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核心电压、芯片、读写器、控制器件的检测与维修;能够熟练地进行硬盘低、高级格式化;零磁道损坏的修复;盘体异响、BIOS不能识别、无法分区、无法格式化等常见故障排除;误分区、误格式化、误删除等数据恢复;并能通过一定的手工操作及算法,解决独特的数据丢失问题,找回一般的数据恢复软件不能恢复的数据;能够熟练运用硬盘维修工具软件(如PC3000)。

(二)职业相关的素质要求

从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硬件本身,还需要面对诸如技术更新与学习、故障发生原因的查询等多种问题。因此,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其相关素质的基本要求归纳如下:

较高的信息素质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技术更新快,硬件产品换代周期短,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技术与方法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从业人员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方向,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学习新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就职业性质而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属于服务行业。它不仅直接服务于计算机用户,而且服务于计算机生产商与销售商,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谋取更大的合理利润,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较佳的团队协作精神每个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行业从业人员都能够轻松完成对某个硬件的某项简单维修。但要钻研某项新的维修技术或进行大批量的设备维修,从业人员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

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若干思考

(一)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行业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的维护与维修需求量必将大幅增加。本文调查结果也显示,社会对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然而,目前的从业人员大多是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培训后直接上岗,由于受到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方式的限制,这些人员在职业综合素质中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既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又具备优秀综合职业素质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应脱离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本文关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分析中可看出,社会并不要求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却对其相关的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必须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往往采用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其专业通常被命名为“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维修)”,其课程设置也只是简单地增设一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照顾到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系统维护基本技能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备计算机硬件维修技能,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专业人才在这种模式下所学习的技能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应该从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独立出来。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学制安排

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既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技能、又具备优秀综合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维护与维修技能,还要具备全面的职业素质;学生毕业后不仅可直接就业,而且在工作中应能自主学习新的维护与维修技术。为此,高职院校在学制安排与课程体系设计时,应遵循重技能,但不废理论,既降低教育成本,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作者设计了课程体系与学制安排,见“课程体系设计与学制安排表”。

(三)教学模式与毕业生就业

为达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除了需要进行合理课程设置之外,还要加强教学改革。对于专业课程,应该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模式上应大力推广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加强学校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对学生进行实施培训。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应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取得专科层次的毕业证书,同时,也应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这两个证书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如下四类:(1)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部门;(2)计算机硬(软)件制造厂商的售后部门;(3)需要大量计算机维护和维修的各类企业、公司,如网吧、银行、电信、电力系统;(4)计算机销售公司。

参考文献:

[1]中芯维修培训中心.在中国计算机硬件维修市场中外包服务发展的趋势[EB/OL]

篇(8)

信息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对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科教兴国,更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建设[1]。计算机专业是与大数据、信息化最密切专业之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则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高、创造性思维强的优秀人才的重要实践场所。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一批创新能力高、技术储备过硬的优秀人才,而且可以提高院校在同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5]。本文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给出计算机室实验室建设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举措。

1 计算机实验室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基地

计算机实验室旨在培养“高、精、尖”计算机专业人才,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计算机实验室拥有充足的实验设备、强大师资力量和良好实践环境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6]。同时,计算机实验室云计算平台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而且还带来的实践体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因此,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基地。

2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实验教学、科研和实践的重要平台,必须保证教师能够顺利教学,学生能够多次实践,而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室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2.1 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无法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为使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学校必须制定一系列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和学生行为,并有一定执行力保证规章制度严格被执行,然而部分高校没有相关政策来推动实验室制度实施,影响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2.2 计算机实验室维护工作量大,学生实践时间得不到保障

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率高、维护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导致其经常处于维护状态,学生没有充足时间去实验室进行实践,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1 )计算机安装系统软件较多,运行速度缓慢。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性强,计算机实验室几乎承担所有专业课的实验教学,每一门课程所需要的软件环境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很多计算机实验室除了提供专业课的上机课外,还承担全校的公共课上机、考试、实训等,增加了实验人员安装和维护实验教学环境的工作强度。同时,众多软件安装在计算机硬盘,硬盘负担过大,且软件之间因兼容性不同而出现冲突现象,因此,计算机响应速度慢,系统崩溃等现象常有发生。(2 )计算机病毒防护困难计算机实验室人流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不同,一些学生通过随意下载软件和u盘数据传输造成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如果杀毒处理不及时,在一台电脑上的病毒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局域网扩散到其他计算机设备中,会影响学校网络系统安全,更有甚者,会窃取学校专业数据,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3 )计算机故障多发,维护困难计算机实验室设备故障发生概率高,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所致:首先,部分学生更换鼠标键盘、偷拔网线、更改电脑配置参数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也有学生把饮料、食物残留物放在主机键盘上,致使设备造成损坏。其次,计算机安装软件过多,软件之间因兼容性不高导致计算机系统缓慢甚至死机。最后,每学期课程结束后,实验人员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清理,为下学期课程软件安装做准备,这些软件安装重复性极高,消耗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此类操作也会提高设备发生故障概率。

2.3 实验室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实践教学无法展开

部分学校对实验室建设不够重视,仍然坚持理论课主导一切,实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附属品,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致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重视,加上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在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也存在一定差距,学校很难留住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所以,实验室人员队伍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高,很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学生的实践教学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2.4 教学实验内容缺乏创新计算机专业课实践性强,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是实践能手,部分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匮乏,一些践课程面临着无人上课情况,选择优秀实践教师给学生上课更是无从谈起。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仍是以验证性实验或者演示性实验为主,对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如此反复,实验室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性引导不足,学生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密切,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3 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助推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

3.1 创新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实验室制度建设,就是在遵循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基础之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适应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着力建设和改善计算机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1 )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良好的实验室管理环境。为维持实验室教学的正常运行,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是必要前提。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只有不断完善和更新计算机实验管理制度,才能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首先,对目前实验室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对不适用当前实验室管理的制度进行删除,并对可用部分和待完善部分进行完善补充,形成基本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以后该制度的执行奠定可行性基础。(2 )计算机实验室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前沿学科,更应该顺应时代,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来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引入云桌面技术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统一化管理,实现系统部署智能化、维护更新自动化、管理的集中化。针对计算机实验室故障频发,运行速度缓慢,实验技术人员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云桌面技术的应用将高校计算机管理从传统的人工管理阶段转变到智能化管理阶段。

3.2 加强维护,减少计算机设备发生故障频率

由于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学课程较多,日常维护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其宗旨是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 )提高维护人员专业技能提高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可以提高维护人员处理计算机故障的能力,提高计算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端正工作态度,强调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培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发生计算机故障后,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缩小故障维修时间间隔。最后,强调责任意识,培养实验管理人员的管理习惯。(2 )硬件资源的管理维护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率高,人流量大,会出现踩坏电源线、插板短路、漏电、触电等风险,加上计算机设备自然损耗和实验人员的不当使用,会引发计算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对于此,定期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不定期对计算机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硬盘故障、内存故障和网络故障进行维护,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计算机设备定期进行灰尘清理,延缓机器老化,延迟使用寿命,同时提醒实验人员离开时要关闭显示器电源,带走一切饮料瓶、纸巾等,保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3 )软件资源的管理维护计算机专业课程不同,上机环境差异很大,电脑配置要求也不尽相同。为减少实验室管理人员软件安装和软件调试工作量,引入网络克隆技术,在局域网中选择一台计算机设备作为服务器,在该服务器上安装实验教学所需要的所有软件,该服务器对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SymantexGhostCase实现一对多的数据传输。同时,通过对该服务器注册表编辑功能实现对系统软件和实验教学应用软件设置不同的保护等级,来禁止学生恶意修改计算机参数配置。针对学生有意或无意使用带有病毒u盘导致实验室计算机感染病毒、学生破坏硬盘数据或者修改计算机参数配置等情况,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对计算机数据进行保护,该技术可以实现计算机系统数据不被修改,而实验人员的数据及时被清除,从而保证每次的上机环境都相同。(4 )病毒防护目前,计算机实验室病毒入侵情况常有发生,严重影响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计算机实验室要加强安全管理,除了定期对设备进行杀毒外,实验室要建立可靠的网络防护系统,做好防火墙加强工作,每天实验教学结束后需要统一对所有设备进行杀毒操作,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实验指导教师提高学生对病毒的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做好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使用u盘进行数据拷贝时,要首先对U盘进行病毒查杀,下载软件时,要选择官方网站上去下载安装,来降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最后,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病毒数据库进行更新,提高系统的防护能力。

3.3 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人力保障

随着新信息技术发展,社会要求实验师不仅要答疑解惑、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实验师资队伍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1 )组建一支素质高、稳定好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入实验队伍中,鼓励理论授课教师和上实践课程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2 )改变实验工作人员不被重视、地位低的现状。同等对待实验教师和教学教师,健全实验室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实验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有计划安排外出学习和进修机会,旨让实验技术人员学习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技能,掌握最新科学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保持知识的更新,更好地服务师生。在职称晋升中,增加实验系列高级职称评定名额和实验技术关键岗位的评聘,建立系统化的评价考核机制,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激发实验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的热情。

3.4 改革实验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之根本

目前仍然有不少高校在计算机实验室教学中,把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训练很难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为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知识融合能力。(1 )更新教学内容,多种实验类型相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课程实验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类型实验相结合,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第一阶段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步骤,理论技术验证,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第二个阶段是综合性实验阶段,将学到的基本知识综合在一起运用,完成具体功能,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第三阶段是设计性实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一个系统或者应用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强化实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三个阶段共同构成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教学过程注意因材施教,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使用多种实验方法来实现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4 结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新的历史时期[7-8],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作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9],应不断完善和建设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管理体系,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董丽萍,敖天其.“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新思路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 (11 ):26-28

[2]吕淑平,赵玉新,王显峰,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37 (12 ):245-248.

[3]朱榕.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37 (3 ):278-282.

[4]朱金龙.“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途径探究[J].科技创业,2017 ,24 (3 ):1-3.

[5]夏有为.实验室功能:发现知识传播知识(1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36 (7 ):1-3.

[6]何碰成,王斌楠,黄文豪,陈建新.“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实验室综合改革的策略与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36 (12 ):261-263+274.

篇(9)

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部分。

1、总体目标

通过营造出旅行社内勤人员实训环境,使学生对文秘工作有一个正确和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按照其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和工作流程,做好旅游信息搜集、编辑、整理和工作,配合旅游规划师组织、策划旅游线路及其推广活动,协助网管人员完成网站内容的发展规划工作,培养受训人员具备利用计算机技术履行文秘岗位工作的能力,注重教学与育人并重。

2、具体目标

课程具体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1) 能力目标分为工作能力目标和技术能力目标两类,前者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交流和应用能力,后者有五个方面:①能够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熟练操作;②能够使用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办公操作;③能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设置上网环境并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的能力;④能够判断并排除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⑤能够进行项目策划实施及全程监控。

(2) 知识目标:①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②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设置;③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网络的基础知识;⑷掌握故障判断及排除相关知识。

(3) 素质目标:①微笑积极的工作礼仪?’②全面协调的沟通能力;③高效严谨的执行力;④坚强的抗压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计

结合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需要,以“好客山东”旅游项目推广活动为载体整合计算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处理、交流和应用五部分,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专亚学习和职业岗位需要,适应学生继续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的要求。

信息获取实训,通过网络査询(主要渠道)、第三方提供和实地调研的方式来获取山东着名景点介绍、门票收人和旅游产品相关信息,训练学生信息获取和初步处理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技能。

文字信息处理实训,通过撰写、编辑、排版、设计和《山东省着名旅游景点汇编》训练学生的文案书写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掌握字处理软件应用技巧。

表格数据处理实训,通过制作、编辑、处理、分析和图表化《山东省着名旅游景点门票收人数据报表》(2009—2013年度总表、2013年月收人报表、)训练学生的表格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技能。

信息演示交流实训,通过创建、制作、编辑、播放和应用演示文稿《山东省旅游产品推介活动》(观光产品、度假产品、专项产品、生态产品和安全产品)训练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掌握演示文稿软件应用技能。

信息应用实训,通过在网络和展板上展示旅游景点、线路和费用相关信息训练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掌握网站基本制作技巧以及图文声影的处理方法。

课程内容以上五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每个模块既注重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又有所侧重,把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能力训练项目及其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强调“做中学”,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设计教学能力训练项目及其情境。

1、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山东佳期旅行社推出“好客山东”本地旅游活动,在搜集旅游信息和考察线路的基础上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向客户推荐。

课程教学之初,授课教师担任旅行社总经理角色,负责市场部片区经理的选拔,标准是不仅要具备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了解本片K的旅游景点概况。全班同学通过竞选成为山东某个片K旅游景点推介经理,其他同学向有意向的片区经理“求职”谋得文秘工作岗位并在其领导下做好本职工作。片区经理在总经理处领到计算机设备(含必要的软件)、打印机、展板等资源即可带领员工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工作。

2、项目情境设计以“好客山东”旅游项目推广活动为载体整合课程内容,由“旅游景点信息搜集实训”、“旅游景点介绍汇编实训”、“旅游景点门票收人数据处理实训”和“旅游景点信息实训”五个子项目组成,由于篇幅限制仅以第一个项目为例进行介绍。

四、考核方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考核由能力训练、模拟实习和理论测试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据总成绩的40%,30%和30%;其中前两者分别在课上由教师指导和课后自主学习完成,它们具有相同的测评指标(实训操作中的态度及独立性、纪律性占20%,项目实践完整性和实用性占50%,实训操作的规范性占30%),而理论测试成绩以期末考试的为准。

篇(10)

1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已经成为园林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其是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全方位的专业知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将在书本上学到的园林基础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制图的实践当中,进而在实践中将有关的规律知识上升到理论知识,然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制图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专业技能也是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因此,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开展是各所高校园林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活动。

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2.1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缺乏兴趣

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都具备思想活跃、个性强、动手能力强等特点,但是在文化基础课程上的学习却不够,同时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园林设计的实践,严重缺乏对于园林设计行业的真实感受和认知,导致学生在对园林设计专业的学习时严重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2学生对于专业的基本技能和规范掌握度不够

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论基础没有学习兴趣,甚至不闻不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其是未来学生就业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就是停留在上网和打电脑游戏上,根本不会一些复杂的计算机制图技巧。对于学习急于求成,把学习的重点更多地放在比较大规模的实力训练上,导致学生理论与时间段严重脱节,学习效果不够明显。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就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快捷键的使用,并没有深刻地掌握绘图的方法。计算机的知识是与园林设计专业的知识相辅相成的,而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却与其严重脱节,忽略了对于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和一些做图的规范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此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挫折的打击,便一蹶不振,学习的进度也停滞不前,甚至放弃了对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导致知识落空,没有牢牢把握。

3如何解决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3.1从专业角度加强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在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之前,应合理安排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并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园林专业的过程中更充分地掌握园林规划的设计标准、规范以及各种园林要素中的种类和尺寸等相关的园林基础知识,并且培养良好的美术功底。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训练的强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2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教学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有关园林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简单的园林平面设计图和效果表现图。而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的是掌握理论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和综合选择,尽量采取一些学生更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鉴于此,我们可以采用理论讲解和图纸分析相结合的多媒体授课形式,从实际的操作出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的绘制园林的设计图过程中,要学习很多软件的使用方法,将做图的方法应用到绘图的过程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Flash、超级屏捕Camtasia等一些相关软件,来辅助制作Pow¬erPoint课件,并结合虚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学当中的文字、语言、图像、动画等多方面的知识信息,帮助学生在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中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也可以有效地实施便捷有效的教学计划。

   

       3.3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园林资源库的建设

教师在应用AutoCAD2007、Photoshop、3dsMAX等一些专业相关的软件教学时,都需要通过很多园林中的植物、园林的装饰品、雕塑等一些图片来作为园林设计专业的教学素材,因此,建立一个拥有足够资源的园林资源素材库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购买大量已经发行的园林设计光盘,同时利用扫描仪来获取一些书刊上优秀的有参考价值的园林景观素材图片。还可以采取自己拍摄的方式,利用数码相机和一些相关的影视软件来抓取风景和一些影视图片收集作为素材。在一些与园林设计专业有关的网站中也可以下载很多图片,然后通过一些制图软件自制一些高质量的素材图片。最后,把这些收集到一起的图片通过专业的设备输入到里面,将选取的素材图片存入教学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备教师在园林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使用。

上一篇: 教育的基本使命 下一篇: 商品属性优化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