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札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3 16:46: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语文教学札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语文教学札记

篇(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9―0069―01

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在甘肃已实施近三年了,由于初高中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高中教师多埋怨初中教师的不负责任,很多知识没有讲或没讲透,自己必须再花上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弥补。 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能理解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个普遍的问题。很多地区,很多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都面临这个问题。近三年来,我们在高中新教材的施教中,深感高一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课时由规定的5节增加到每周6节,效果仍不理想,不少同学中考语文成绩不错,但到高一考试,成绩总是不够理想。为此,为了提高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我们学科组以此为研究课题,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所谓“初高中衔接”是指保持、强化学生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一步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首先,研究初高中语文教育目标的差异。1.现代文阅读方面:①阅读方法上,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初中“理解主要内容”,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初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高中“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2.文言文阅读方面,初中“理解基本内容”,高中“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译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由此看来,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其次,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第三,改进高一语文课堂教学。为探索适合高一新生语文学习的途径,一方面调整课时结构,我们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了调整,在高一年级试开阅读课,周课时5节,4节课完成必修本、选修本的教学任务,1节课用于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学校为此订阅各类杂志几十余种,坚持了一年之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学生学习的阅读视野开阔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集体备课,大家把自己对高一学生进行教育的理解融进课堂教学,归纳总结出:重在诵读、涵泳,重积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的课堂教学方式。

第四,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对于教材,初中阶段是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则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初中强调合作,高中更强调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自己分析判断,尽力做到“老生常读不读,人云亦云不云”。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引导学生听课时重视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提高思维能力、阅读能力。

篇(2)

一、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阅读教学的地位

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阅读教学地位的重要。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教学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既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

2.阅读教学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阅读,首先是人们由感觉器官感知语言文字符号;这些符号通过神经系统反映到大脑,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成较大的单位,成为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为复杂的思维活动,产生感情上的冲动,产生对人与事的联想、想象、评价等。阅读是人的大脑的高级功能,大脑不仅有接受语言文字符号信息的功能,而且有识别、校正、改造、重组、联想、储存信息的功能。这就是说,人们在阅读中总是按照已有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感来理解文字信息、选择文字信息、储存文字信息的。因此,阅读又包括一系列的兴趣、情感交流等心理活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作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尽量发挥大脑的阅读功能,教会他们如何迅速、准确地接受和理解文字信息、选择文字信息、存储文字信息(记忆)、加工和整理文字信息(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审美情趣和健康的情感、意志等。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诉诸于理智,而且常常诉诸于情感,因而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时写作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如何指导高中生阅读文学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有必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高中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1.多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让学生多读书,读经典,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多想,填补“空白”,以想象激活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读者的想象力是鉴赏力中的主要元素,文学阅读的创造性是读者对文本感受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

3.多比较,感受作品的深度

通过比较可以看清不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用横向比较可以对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鉴别;用纵向比较可以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剖析。

篇(3)

 

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我觉得除了初高中教师多相互沟通、合作之外,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每个学龄段的不同特点,让教学策略得以正确归位,明确初中语文学习的任务是什么,程序性操作策略有哪些,高中的学习任务又是什么,程序性操作策略又有哪些,区别清楚之后,教师拿来作为自己教学的基点之一,循序渐进,实施有效教学,必能使初高中教学各得其所,相互促进。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已经在补程序性操作策略知识,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趋实在,更趋理性,使人文性有厚重的土地可以植根,也使初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找到一个可操作的衔接点,达成顺畅的过渡与提升。比如部分初中教师,弱化部分选读课文,挤出时间恶补必要的语法知识,且基本参照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中的体系,使弱化了的语法重新被重视起来。

 

所谓“初高中衔接”是指保持、强化学生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进一步使之养成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首先,研究初高中语文教育目标的差异 例如,在现代文阅读方面:阅读方法上,初中要求“熟练运用略读浏览”,高中要求“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在理解方面,初中要求“理解主要内容”,高中要求“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分析评价方面,初中要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高中要求“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在鉴赏方面,高中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文言文阅读方面,初中要求“理解基本内容”,高中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译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其次,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一步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第三,改进高一语文课堂教学 为探索适合高一新生语文学习的途径,一方面调整课时结构,想方设法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通过集体备课,把自己对高一学生进行教育的理解融进课堂教学,归纳总结出重在诵读、涵泳,重积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的教学理念。

 

第四,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对于教材,初中阶段是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则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初中强调合作,高中更强调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自己分析判断,尽力做到“老生常读不读,人云亦云不云”。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引导学生听课时重视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提高思维能力、阅读能力。

3.指导学生高效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高一学生难点在古文阅读,因此,教师授课时要注意传授规律,如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殊句式的辨析与翻译等,学生练习时要进一步强化对这些规律的认识,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4.指导学生学会自觉读写,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尤其在指导学生用好“语文读本”与上好“青春读书课”的同时,写作读书札记和心得。

5.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比如,强调背诵、强调朗读等等。

篇(4)

唐代散文家韩愈对教师的职能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单纯的“授业”者,知识的灌输者,我们的语文教育正在越来越少地去触碰人们的灵魂,语文课堂完全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

一、改进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提高

创新性语文教学要求把备课教案改为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的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备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学法的指导上,既发展学生个性,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目标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者共同达成目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设定上限和下限,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对各层次的学生都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如高三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应该考虑到高考的命题方向,重点难点的确定要以高考为导航,字词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篇章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设计问题时更要树立高考意识,深入探索高考的命题规律,既要让学生有思考探究的空间,要给学生以答题的信心和兴趣,又要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掌握答题的技巧。这样,课堂教学落到了实处,学生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关注意外生成,启发学生心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作为90后的他们受到当今社会的影响,思想成熟,思维跳跃性也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注意教学的意外生成,教学内容应能启人心智。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在拓展思维板块里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们讨论:作品的结尾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无数的读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这时就可以问学生:你喜欢这个结尾吗?说说它的妙处。

不少同学都会说喜欢,因为结尾给人留下无限想象和回味的空间,或这样的结尾具有遗憾美,抑或这是一种美丽的忧愁。我很满意他们的回答。只有一个叫朱正义的学生,站起来表情很沉痛地回答:我喜欢这样的结尾,它告诉我一个道理——我们中学生千万不要早恋,早恋是没有好结果的!他的话笑倒了全班同学。他的回答确实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我表扬了他的勇敢表达,正好也借此拓展探讨了中学生应不应该早恋的话题,对他们来了一次心灵上的教育。

三、紧密联系生活,关注热点话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

四、强化目标检测意识,让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成就感

现在的语文学习,很难找到成就感是压抑学生学习语文激情的关键。我认为强化目标意识,细化目标,让学生学会检测自己学习的效果可以让语文学习充满成就感。

强化高中生的目标意识,老师要把阅读课,作文课等不类型的课堂学习目标具体细化,并让学生明确。如针对阅读文中的语言欣赏,可以拟订以下问题:①我读懂全文了吗?主旨是什么?②我是否考虑过这个阅读题与做过的哪些题类型相同?该用哪种策略?③我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了吗?④我总结评价我的策略运用了吗?通过自我的提问,既可以明确目标,又可以监控自己学习的效果。当学生能监控到自己的学习效果时,他们就会充满成就感。在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时,他们会自信地投入语文课堂,教学便可取得高效了。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肩负着升学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求他们进行深厚的知识积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较强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勤于钻研,愿我们的工作常做常新,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案.南京出版社,1991.

篇(5)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写作能力 发散思维 想象思维 直觉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了半壁江山的作用。而写作能力也是现在困扰高中生的一大难题,提到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高中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点拨学生,开启学生的新思路,激发其写作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创新写作的习惯。

一、高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从多个方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脱一些传统习惯的限制,走出常规的思维路子,提出新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方向思维,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很多学生往往按照常规去审题,这样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即大多数人想到的那个方面,以致于落入窠臼。这时,教师就要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思考,深挖题目的含义,从而提炼新思路、新方法和给出新的写作方案。

2.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反弹琵琶” ,从结果反向来推理,打破传统的思维程序,这样往往会出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3.运用侧向思维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避开众人关注和正面,从一般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从而寻求突破口,解决作文创新构思的问题。实际上,很多俗语、成语可能只强调约定俗成的思维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地创新,进行反面立意,想别人未想到的结论,从而写出既不合常理但又合乎情理的文章。如“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知足但不常乐”“开卷未必有益”等等。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挖掘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材料,营造一种开明、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明辩是非的前提下破旧立新,写出创新类型的文章来。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思维能力是学生写创新类作文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也是可以学会的,但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行,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新。要想创新,就一定要善于想象。想象一般指的在知觉的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使学生的作文生机盎然,才气横溢。所以,在高中写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重于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有关课文内容来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运用。课本是学校的教学之本,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课文资源来让学生进行创新方面的能力训练,如《诗经》扩写、《项链》续写…… 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再造想象。笔者经常给学生练习一些想象力作文,如 《五十年后的相逢》《假如我是市长》……还会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一些科幻方面的书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假设、推测、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给学生多创设一些情境,通过精心地设计,步步深入地引导,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进行大胆的想象,拓宽其思路,大大发挥其创造性。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抓住写作灵感进行习作

直觉是心理学范畴,即通过下意识的活动而直接把握对象,找到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方法的思维过程,常常表现为“顿悟”或“突现”。一般来说,直觉思维在语文学科的表现就是写作灵感。一般有成就的作家在写作方面都有很好的直觉思维力。在中外文学史上,这类事例举不胜数。很多作家都是在苦思冥想中不经意间突现灵感,抓住之后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直觉,捕捉灵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灵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需要我们去追求它。如果你不追求它,它肯定不会主动找上门来。因为它是在实际基础上,认识所产生的直接飞跃。灵感离不开积累和培养。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积累大量的材料,存储大量的信息。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有可能把头脑中积累的材料拿出来,进行灵活地运用,也才会产生灵感。另外,要想培养学生的灵感,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一方面是直接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间接知识的积累。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让学生真正地走出小小的语文课堂的限制,走入社会,走进书的海洋,去拓宽自己阅读的视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诗文满腹,才有可能在写作时,洋洋洒洒叙事,淋漓尽致抒情,从而一气呵成。若是学生积累得少,在写作时,一定会言之无物,成无米之炊。笔者学校坚持办校报,把每一期学生写出的美文佳作都印发给学生,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获得可贵的经验。长期的坚持换来了累累硕果。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79-01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篇(7)

(一)感受传统,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充满写实意义的《诗经》到散漫主义气息的《离骚》,再到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唐宋家,直至到艾青等的现代诗,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是值得后人所细细品味的。唐朝是我国诗歌的巅峰时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感受“诗仙”李白的浪漫和洒脱,也可以在“诗圣”杜甫的忧思之中体味爱国的赤诚;宋朝时期以词为题材的文化形式开始达到辉煌时期,家喻户晓的婉约词人李清照和爱国词人辛弃疾,用生命见证了词的发展。在高中教材或者课外诗歌练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沉浸在浓厚的诗歌文化氛围之中,怀着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受力。

(二)陶冶情操,提升正能量

人文主义是蕴含在诗篇中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诗歌语言精炼,它是作者观眼前之景,抒内心之感慨的表现形式。语文教材之中所收录的诗歌类的篇章,正是吻合了中学生的审美追求,向其传达一种自古至今的文人墨客人性的真、善、美。而今,践行“中国梦”需要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具有良好的美学观,强大的正能量,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体味诗词中所散发的爱国情怀,正是其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三)以审美情趣的提升,促习作素材积累

高中生作文水平的高低除了主要看其内容充实程度以及框架结构之外,一个重要的评阅点就是其文采水平。以“诗”入文,正如美人发髻恰到好处的一枝发簪,能够给评阅老师带来一种视觉的美感,从而提升自我的行文水准。同时,学生在品读诗句的时候,感悟到的可以是作者美化的语言,也可以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高尚的情操,这种熏陶自然会成为学生构建自我审美框架的要素。

二、以“诗性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

(一)侧重诵读,感悟诗歌语言

将诗性之美迁移到学生审美情趣的构建之中,可以将重视诵读练习作为一个切入口。本身语文教学就是一门重视语言文字的学科,而诗本身就具有一种凝练的文字美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作品所透露的作者的跌宕情感。比如,诵读食指的《相信未来》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充分了解食指创作该诗的时代背景,在1968年那段灰色的时期,作者却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在反复诵读到“相信未来”的时候,声音应洪亮、铿锵,饱含着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歌颂。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便能感受到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和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此时,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挖掘意象,体味古诗之美

古典诗词当中,创作者将自身或喜、或忧的情感,依托于具体的物象传达出来,引领学生感悟诗词之美,就需要让其挖掘出诗词意象,感受美化的诗词魅力。一轮皓月,寄托的往往是一种相思之情;一株腊梅,代指的常常是一份临寒的傲骨;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畅想巨浪拍岸的气势。学生通过把握词句意象,不仅仅激发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美的一种追寻。

(三)品味情感,升华道德品质

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充分调动其自身的情商,感悟作者酝酿于作品之中的情感;作为教授主体,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感受一种向上的道德情操,从而不断的升华其道德素养。比如,学生在品读苏轼的《赤壁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背景介绍以及情感饱满的朗读,指导学生在词人勾勒的月色山水之间,体会其旷达的人性光芒;在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的字里行间,升华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对未来的期许。师生通过互读互评的环节,来共同感受作品之中所传达的正能量,从而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精选词句,提高习作文采

篇(8)

我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诗可以兴”更是其中一个内涵深厚的理论。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诗可以兴”指教师可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课堂感染下自主体验诗歌之美、接受审美教育,它经历了由诗歌理论衍发成为教学实践的过程。

诗歌是语言艺术,因此,阅读欣赏诗歌,首先要熟悉诗人所运用的语言,对词语的音调、色彩、修辞以及联想效果有一定的敏感,即我们常说的语感。从外延上讲,纵观近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的各个版本,古典诗歌无不包含着诗、词、曲三大部分,但仅就诗而言,根据题材、格律、风格等的不同,又有许多分类。所以我们的古典诗歌教学需要从文本本身入手,让学生将诗歌由文字转为一幅幅图景,而又回归为富有境界的语言文字,在诗歌的氤氲文字之中感受古典之美。

一、剖景析物发掘美

首先,美源于“美读”。古诗词曲大都可以用来歌唱。既可歌唱者,必有节奏音韵,必有其韵律之美。而作为语文教学和应考之举,我们更应该读得有技巧有目的,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其次,美源于“剖析”。中国古典诗歌向来崇尚含蓄典雅之美,因此,只有回归文本,从字词细节入手,了解其内涵、典故、背景、艺术特色,才能由局部到整体全面感受其韵味。再次,美源于“神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古人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感觉转化成形象的图景,用形象思维、抓住美感,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古典之美。

二、激情逸思欣赏美

我们说过,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作为最早起源的一种艺术形式,诗歌也具有最精纯的文学价值。

1.形式之美。古典诗歌中,无论表达什么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个载体,语言也是我们鉴赏诗歌、分析诗歌意象时的入口。此外,诗歌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抒情叙事角度、风格流派、诗体格律句式等也不可忽视。

2.含蓄又称蕴藉。古典诗词用语含蓄,表情达意更是通过一些富有象征性意味的意象以及各种手段,如,象征、用典、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实现。

3.和谐的音律美。古代的诗、词、曲,它们或是以词配乐,或是按固定的曲调音律填词,无一不与音乐息息相关。

4.内涵之美。任何文学样式,诗、词、曲,任何文学题材,描写、议论、抒情、叙事,除了形式之美可以欣赏玩味外,其内在思想、情感及传达的哲理情思都会带给我们今人很多美感,超越时空的限制,激发出同样的所感所思。

5.人情美。文学即人学。好的文学作品必然由好的作者完成,包涵其个人思想、感情、经历、观念在里面,反映了人对于整个社会、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评价。

6.思想美。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思想感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而感情通常更重于感性直觉,思想则趋于理性思考。用诗教语言来说,感情与思想就是“诗缘情”与“诗言志”的具体阐述。

7.哲思美。中外学者通常认为中国无哲学,而且认为中国式的诗性思维无法容纳哲理,其实不然,中国古典诗歌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哲理诗的美,在于若隐若现,教师应让学生在明净澄澈的景物中,感悟蕴含其中的理性思考。

三、移情换景融入美

经历了发掘美、欣赏美,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便融入诗歌的优美意境中。

我们应该让语文课程中文本解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体会诗心,以求尽可能接近作者意愿,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全部审美经验,重新组合自己的意中之境,让意境之美成为诗歌鉴赏之后最大的美的享受。

四、吟咏性情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欣赏美,得到一时的美感,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美的熏陶,让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审美观念,养成独立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美的能力。

1.口头诵读。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学生真正体味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鉴赏能力,熟读背诵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熟读背诵,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笔头书写。高考的诗歌鉴赏最终要形成文字。让学生对诗歌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并以书面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古典诗歌之美的独特见解,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等等,养成欣赏美、鉴赏美的习惯。

3.身体力行。新课改后,教师可以利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为爱诗歌的学生开拓一片自由学习和创作的天地,如开设唐诗选读、宋词研究等课程,为诗歌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诗可以兴,兴起了神思,兴起了古典,兴起了千百年来萦绕不落的诗心,兴起了学生与古人相通、相溶、相怜、相恋的诗境。诗歌鉴赏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出发,积极探索,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语文课堂的诗意空间,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诗可以兴”理论的运用,定会为今天的古典诗歌审美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篇(9)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素材是典型例题,教师应重视并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培养语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而语言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汇的组合规则构成的,郭沫若有“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经验之谈,即是语言运用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必须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才会有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最好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在文本材料的认读和积累上下实实在在的功夫,要通读文本,注意对重点文句的品读,并在品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精彩的语句。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文体特点,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叙述类课文就要注意发现文中的精彩语段(句),在修辞手法上、在词语选用上、在语言的情感寄寓上、在词语的形象上下功夫;说理性文体要注意说理的语言特点、文段内部的层次以及说理的逻辑性与严密性等。

小说要注意人物形象刻画的语言、外貌、神态,品味其描写人物形象时的技巧、方法。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这样刻画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态,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在教读这段文本时,应让学生揣摩这些精妙的语言表达,如抓住服饰、外貌等特征来刻画人物,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技巧将人物写“活”,感受并学习这种语言技巧,提高描写人物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以此为例,要求同学们在《红楼梦》中选择一个典型人物来练笔。这样,通过文本,就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落在了实处。

二、强化课外阅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新课标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并且要求学生三年要有不少于150万字的阅读量。大家都知道,无论是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一些知名的作家,大都有过大量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如2014年江苏省理科状元吴呈杰,语文高考141分,他就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博览群书,并一直坚持做读书笔记,到高三已做了近50万字的札记。事实证明,博览群书是一个人提高语文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教学要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会阅读。如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应指导学生寻找文本的各部分间的关系,要让学生一边思考内在的联系,一边发现起联结作用的过渡段。文章第一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描述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对于科学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写马克思作为科学巨匠和作为革命家的伟大贡献,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的影响,仍然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认识课文的内部逻辑关系,明白文章的思路,进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在阅读活动中自然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老师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和阅读方法的介绍去提高的。因此,仅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大胆地鼓励学生读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够陶冶情操、体现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杂书”。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口味,又能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认识社会,为他们进一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篇(10)

充分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首要条件和必备条件。教育家赞科夫认为,阅读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感情,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智力①。

前不久听了市里组织的同题赛课,他们四人都借班执教《长恨歌》。该诗是人教社新课标选修教材中的一课,当然教者都得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是,也许是时间紧,也许是观念或授课方式未真正转变,他们让学生读诗的时间都不到五分钟,然后就或叫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诗句,或叫学生讲诗中谁在恨、恨谁、为什么恨、怎样恨等,或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合作、探究”诗句的含义、每一层的意思,或探究主题的多元说……如此课堂,学生仅仅粗略阅读,怎能产生深刻领悟?四堂课下来,没有产生情感交流的,没有看到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基本上还是被老师牵着走。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就可以扣减学生的阅读时间吗?学生对文本缺少充分阅读,未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老师的讲解、引导基本上是强加和灌输,学生依然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参与的乐趣、锻炼思维熏陶情感的乐趣。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强人所难,其所做的“合作、探究”也只是一种摆设、一种欺世盗名的表演。于漪曾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有读者的自主,文的精髓,文的语言的生命力,进不了读者的心田,读者享受不到遨游智慧海洋的乐趣,更不用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批注,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批注,也叫旁批、眉批,是读书做学问之人必用之法。古人推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读书就得动笔墨:或圈点勾画、或感悟批注、或摘抄语句。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然盛行教师讲解分析、学生边听边笔记的做法,学生依然是被动学习。不改变这种现状,自主、探究学习都只是口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批注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批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心灵与文本、作者及文本中的人、事、物对话。

批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我能读、我会读。

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孟子就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认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批注就是学生的自得过程,如果无学生的自主获得,就达不到左右逢其源的境地。

批注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读出自我。批注受读者知识、理解能力、情感体验、人生阅历等的影响,带有独特性。

批注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批注的内容很广泛:

可以是一个字。如《长恨歌》中的“缓歌慢舞”中的“慢”与成语“轻歌曼舞”中的“曼”就有差别,可以在这个字的旁边标明,且问一个“为什么”,课后再去思辨。

可以是一个词或者一连贯的词。如鲁迅小说中描写人物所连用的一系列的动词就很有推敲的必要,进而帮助认识人物性格和理解作品的主题。

可以是一个句子。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可加以批注。第一次,将所想象中能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人该有的性格与其真实性格做比较,可以批注为:出乎意料或美好性格等;第二次可批注为:一贯的性格或深刻印象等;第三次可批注为:美被毁灭或痛恨反政府之残忍等;第四次可批注为:沉痛、无助、凄苦、哀怜或愤怒、悲愤等。

可以是一段文或者情节片段。如《琵琶行》中后几段就可以连起来批注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可以是作者倾注在文章中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中的苦闷、淡淡的忧愁;《故都的秋》中所描绘出的苍凉之感和表达的神往之情。

可以是文章的主题。如《项链》的主题探究。

也可以是针对整篇的构思、技巧、语言风格、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写作背景等。

还可以注明困惑,说收获,谈感受,甚至向权威挑战,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结尾,就有同学质疑:同是中国人,差别怎么那么大?明朝时的旁观者“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极富正义感;到鲁迅小说那里,中国的旁观者就变得冷漠、麻木了呢?通过同学讨论争辩之后,我说: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是为主题服务的,这篇小说的结尾重在宣扬人们对邪恶的痛恨、对正义的伸张与维护的;而鲁迅小说在于唤醒麻木的民众的。

批注的角度也很多样:

对于一个汉字,可以联想出它的形近易混淆的一组字,且注音组词加以比较记忆;可以是这个字的读音,对多音字弄清在什么语境下该什么读音,或者标出因形体相近而容易误读的字的读音。这是打好语文基本功的最好方法。

对于词语,主要是文章中的关键词,可以从其本意、比喻意、引申意、语境意、特定意去理解,可以从表意、效果、修辞等方面去欣赏,还可以从情感、意味、主题等方面去把玩。

对于句子,主要是指文中的描写句、议论句、抒情句,点睛句、精辟句、哲理句,过渡句、总括句、总结句等等,可以揣摩其意义、意味、意境,可以指出在表意上的作用、表达上的效果、构思上的巧妙,可以引申联想、类比类推、推测假设等等。

对于段落和全篇,可以概括内容,可以说出收获,即阅读感悟(语言表达上的、构思立意上的、情感熏陶上的、人生价值上的),可以探讨主题等等。

批注的方式可以约定俗成。

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文后等处。我们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针对词句、文段,夹批针对重点字词,脚批和文后批注针对全篇等。

此外,批注也需要老师的示范和指导,特别是高一新生,如果他们在初中没有批注的习惯,一进入高中就让他们批注,他们难免有“牛肯南瓜,无从下口”的感觉,老师就应该做示范并教给方法。这种做法就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体现,即“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故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阅读和批注都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推行的基础;互评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是探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辩论和札记是探究性学习的充分体现,它们将阅读引向深入,是探究性学习的高级阶段。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批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妇产科科室管理 下一篇: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