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46: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要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按考试成绩进行分数排名。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充分发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而不能仅看到它对高考的价值。
二、调整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我们不能再采用传统“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已和当今的课改理念格格不入。在考试时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回答出来简单,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很不容易。所以,掌握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例如,问题导学法、交流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精讲点拨法、迁移运用法、情境导入法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1 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问题导入要学习的内容,不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能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转变为“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由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转变为“自学”,从而发挥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问题必须符合课标要求;第二,问题难度系数要适中,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共同进行探讨、合作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用合作探究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教师应视教学需要,适当安排。在采用合作探究法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讨论的问题应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是社会、日常生活中有讨论、钻研价值的热点问题。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发表见解,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关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③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好讨论小结,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学生错误的、片面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4-01
中学思想政治课融知识功能、德育功能于一体,其中,知识功能是载体、是手段,德育功能是目的、是归宿。在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功能。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维护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品格功能。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品格。
(三)文化教育功能。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明确地告诉我们,它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品质的形成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朝气逢勃有活力,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世界又有不成熟的一面,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义务意识薄弱,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帮助和引导,教育学生做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宗旨。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应做到以下两个统一:
(1)要把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统一起来,实现由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转变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战场、主阵地,其性质应是智育和德育的统一,以往的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践,忽视了人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的学生既高分低能,又高分低德――知行脱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其显著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能力成了市场竞争的羽翼和决定胜负的关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实现由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的历史大跨越。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和素质的提高有其独到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民主观、价值观。学生只有具备了精良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将来才能明辨是非,坚定立场,端正人生的航向。
那么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
一、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要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了解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到:不识字的人是文盲,不懂科学的人是科盲,文盲和科盲已严重阻碍祖国的社会义主建设。不学习思想政治课,不从小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废品和危险品。北京外语学院某大学生从学习尖子到校院死囚就是很好的例证。以事实教育学生思想课不学不行了。从第一节课就激发学生懂得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自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教师绝不采用学校既然设了这门课,又要进行考试,你就非学不可的强制态度,更不能认为第一节进行了学习意义的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学习意义的教育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并逐步深化,有意识的揭示的教师的社会意义无和实用价值,要善于解答学生学一有什么用的疑问,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向往。其次,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教学“引进外资”的“得”与“失”时,先引用我们现在用劳动力,同世界资本进行交换,到底是“引狼入室”还是“引羊入圈”这个问题,通过设疑,在学生头脑中掀起波澜,以促使学生思考、最后在争论中将主信号以“来料加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如同把“羊”牵进来了,羊当然要吃草才以胀膘,便羊能生下小羊羔,还能挤奶、剪羊毛,因此,“引羊入圈”合算,是得在于失,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就能引起学习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就“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学生对我闪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最多的要求就是名胜古迹懈们在教学过中一定要多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多给他们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机会,以澄清他们在思想中存在的一些对人生和社会的模糊认识,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总是教师不能回避。教师不能回避。比如在改革开放中,对党内存在腐败现象的客观现实,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牢骚了事,而应客观的、辨证的加以分析,可举一些我党惩治腐败的具有轰动效动效应的案例(如案),并更多的从下面举一些廉政实命名。使学生感到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极少数的,宫的主流是好的,从而对我党的反腐败斗争充满信心,对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谦洁奉松的的必要性的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我们讲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吸学生就表示怀疑,就会提出不少问题:资本主义在一段时期经济发燕尾服较快,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都在经济上存在一些总是两种制度到底哪种优越难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七十多年,到最后还是转向资本主义,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务淌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应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事实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03-01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的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道德课程。
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是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得以实现的,因此,对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思考与探索,有助于我们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校实现德育的整体目标。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1.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现状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注意力正在逐渐的转移;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期望正在逐渐的减弱;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地位正在逐渐的丧失。
2.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
通过和很多老师的谈话了解到,在很多学校,政治课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仍然没有把它当作德育主课程和主渠道来抓。还有就是,现行的思想政治课在教学模式上,教师总是离不开“灌输——考试”的基本模式,学生也难以摆脱“识记——应试”的被动学习局面,失去了政治课应有的德育效能。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的成因分析
1.外在的因素
(1)受应试教育残余思想的影响,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的地位重视不够;(2)受当前错误认识的干扰,对思想政治课失去了信心;(3)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偏差。不良的社会风气与中学生不成熟的分辨能力相结合,使一些学生的人生价值错位,道德认识产生偏差,也使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2.内在因素
(1)政治课德育目标的理性化与学生思想的实际严重脱节。思想政治课理性化的德育目标很难被不同的现实个体普遍接受,使政治课的德育目标往往流于形式;(2)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严重脱节,政治课教学变成了空洞的说教。理论脱离实际,使政治课失去了说服力;(3)政治课的正面说教与纪律的约束相分离,大大的影响了政治课的德育效果。思向政治课教育与评价的分离,使政治课的德育工作苍白无力,政治教师只能说说而已,并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强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使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创新中走出困境,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1.教师方面: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关键。
首先,政治课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自己的思想会影响一代人的思想,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其次,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基本原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正确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给学生,增加可信度。另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掌握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充实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发挥德育的整体效应。
再次,要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示范性是很强的。所以,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2.教学方面:改革和优化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是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主要途径。
首先,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分发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好德育的目标,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教学过程方面要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寓思想性、教育性于知识的传授之中,课堂教学在本质上的德育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其次,要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增强其德育功能,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教学内容上引导人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我们讲究通俗性教育,所谓的通俗性,主要是强调教学要为学生所能接受,学以所得,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盲目强制灌输,强调死记硬背。其次,我们要了解授课对象。我们教学的对象是知识较少、阅历较浅,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初中学生。面对这样的受众主体,如果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抽象的概念、原理,这必然会导致让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对所学困惑不解。第三,我们要结合学生特点,优化教材。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进而使其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二、在教学方法上启发人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思想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上好思想政治课,笔者从对以下几种方法作了尝试,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以活跃的课堂讨论激发人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讨论的范围可大可小,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讨论教学法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吸引力,要贴切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如初二年级在讲授四项基本原则时可以讨论“为什么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好还是不好?”,“改革开放对中国利多还是弊多?”等等,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去思考这些问题。二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踊跃发表见解。教师的引导要注意让学生讨论不偏离主题,讨论的内容逐渐深入,达到让学生启发思维,提高道德修养,深受教育的良好效果。三是教师在讨论后要善于总结,提炼,帮助学生接受教育。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很难对一个问题形成系统的认识,此时教师就要注意总结、概括讨论的成果,对学生片面的和错误的观点要及时纠正,并予以说明,使学生从思想上切实得到提升,切实领会课本内容,并将其外化于现实生活。
2.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更能够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还在于使政治理论能够在实践中予以体现,使学生切身感受其中原理的价值。这必然要求教师要注重教法改革,教法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课堂教学。现今教学设备都比较便利,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多媒体、实地参观、社会调研等多种活动进行,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既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每一个原理产生的背景和意义,更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与不学,大不相同”,进而使思想政治课产生无穷的美丽,使其德育功能尽情发挥。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育人
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一、高中生的德育状况及原因
高中学生思想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思想上仍存有诸多问题,例如:在诚信及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中,少数同学缺乏一种真诚,部分学生凡事不从自身找问题,怨天尤人的思想情绪较为严重,做事缺乏认真,投机取巧,办事无原则,随心所欲,对何为学业有成以及学后的归属问题认识上有偏差;对社会热点及钱、权的关系认识不足;为人处事缺乏礼让,心胸狭隘,不能宽以待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同时大众传媒良莠混杂,面对着迅速的社会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影响,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
其次,家庭教育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子女是家长理想实现的寄托等思想一直是困扰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而如何科学地、民主地、适宜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在知识、方法等方面都是极为欠缺的。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溺爱、棍棒教育、攀比追风、重养不重教等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而根本不去过问其所作所为是否真正为子女理解或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其结果使得不少学生性格孤僻、自私、注重享乐、内心压抑、无法与家长沟通,得不到理解,影响了其身心正常的发展。
第三,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形式的学校教育中,由于高考仍然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主要集中于知识的学习,只要学科知识成绩好便可以一俊遮百丑。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却被忽略了。
第四,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影响。随着智力的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随着智力的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质疑和争论,但由于受知识能力及社会阅历的限制,看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容易夸大对社会负面影响的理解,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材的德育观点往往持逆反态度。
第五,思想政治课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被教师不必要的讲解、纯粹的灌输、喋喋不休的讨论、翻来覆去的提问,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浪费了,以至将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割裂开来,结果导致德育效果不佳,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二、进一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中学德育工作是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 当前,德育环境和形势呈现出个性化、生活化、实践化、主体化的趋势。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道德、情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过程,它是知识传授和情感培养的和谐统一。所以,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不断地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制度和观念是制约政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摈弃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使老师和学生从考试、从分数的框框中解脱出来。
第二,教师要身体力行,教师榜样为先导。
俗话说,“才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教师先要“学高”“身正”,方可“为师”“为范”。也就是说教师要先身体力行,要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化为自觉的行动,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正确的舆论和道德导向的指引下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和浸染。如教师上课态度严谨、板书工整、语言文明得体、注意生活小节,就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三,教师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学生的心理受到压抑,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无法真正体现。新课改中的学生本位教学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它强调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适度的心理安全,让学生不再为发表己见、追问教师、质疑教材而付出代价。对教学而言,坚持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师生对话,意味着相互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坚持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坚持学生为主体意味着上课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流露的真情实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学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互相感染,又会扩大情感的受益面;师生情感相互交叉,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这一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产生出强烈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念与情感。
第四,教师要联系实际,使德育细化并落实。
新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生动、感人的特点和现实说服力,这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体验到“学而想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不是一两句话的问题,而是要将它的内容细化并融进日常教学之中,使德育和平常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适时纠正学生的不当言行,落实巩固德育成果。如处理学生乱扔垃圾的行为时,教师应该及时制止予以教育,尽可能的亲自拾起丢入垃圾箱。我在学生中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被老师制止时就已经意识自己错了,心中就已有了想改的动机。如果老师语气生硬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即使改了,也是思想意识深处认识不深刻。如老师亲自动手把垃圾捡起的话,自己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那种德育功效就大不相同了。又如,在课堂上,我采取多角度认识和评价我的学生,不单纯依靠成绩,如果一个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某节课上能够安静的听讲,我就要在班里表扬他,而且肯定他这是一次对自己进而对班级负责任的表现。结果该学生在后来的课堂上就积极表现起来,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最明显的是《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讲授,几乎每一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可以讨论一下未来的人生,说说人生理想,社会责任,记得有一次,讲到人的价值的时候,我和学生们探讨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进一步说到每个平凡的人的贡献,我问学生:爱岗敬业的普通人有没有贡献?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还有学生很着急得说出了解释:爱岗敬业就是贡献,体现社会责任,是负责任的人!我趁热打铁的又问,那我们呢?学生们的贡献呢?思考一下有学生回答:好好学习!以往,当说到“好好学习”班里就会有一阵嘲笑,可是今天没有,学生们都在思考。这时候,我说:对,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家人担心,不给社会添麻烦,我们每个人都是负责任的,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社会将自然变得更加和谐。那一节课,适时地结束了,在学生们的思考中,在我的幸福感中。这样,把道德之准则转化为学生切实可行的生活中的小事情,在点点滴滴的做法中慢慢蓄养胸中“浩然之正气”,德育成果在不断细化落实中得到落实巩固。
总之,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
行为上浪费和过度消费,叛逆,不服从管教;在情感方面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物质虽富足,但幸福感单薄;在认知上,反应敏捷、能力强,大多拥有一技之长,但不爱学习;在意志上比较薄弱,他们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目标真正联系起来,往往决心很大,行动很差,甚至有些都没有理想和目标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
1.社会因素。“90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因此,很容易走向道德偏差。
2.家庭因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更显得有些孤僻。巨大的压力使家长们把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也容易把孩子推向道德偏差。
3.自身因素。“90后”学生正处于心理和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会产生不知所措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就会走向道德偏差。
二、道德内化过程中应注意的策略
1.一个中心
人既是道德产生的原因,也是道德存在的目的,同时,人还是道德的载体。所以,从道德与人的关系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目标追求。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以本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核心作用,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
2.两个基本点
(1)寓教育于情感中。首先,教师运用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渲染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其次,教师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亲身践行一系列道德准则,充分发扬教育者的表率作用,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德育要求,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2)寓教育于活动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让道德内化。如,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活动,去调查、参观、访问等。我们曾组织学生到连云港汽车站体验“雷锋车”精神,在回校后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学生们感受很深,发自内心地表示要将“雷锋车”精神发扬光大。
3.三个手段
(1)加强“补课”,把课堂作为主阵地
这里的“补课”不是指学生补课,而是指作为教育者本身要补课,才能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德育内化。课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本身就是对学生德育要求。如果为了应付考试而忽略情感教育,那这课就是失败的。如果我们有心挖掘、拓宽,不仅能使课堂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内化。
(2)加强时政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90后”学生通过网络能第一时间了解社会上、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对于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增长见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媒体上的典型道德案例,多弘扬生活中积极向上的、阳光的一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其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研究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解释多达五十几种。在我国,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高校通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具备健全心智的人。
在国外,“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而在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德育素质失衡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尤其重要。因为心智健全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前提,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2.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
通识教育内容通常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中人文精神作为重要方面贯穿始终,虽然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引导课外阅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
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术语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3]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思政课,但是就目前思政课的教学而言,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政课与通识教育在德育功能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思政课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确立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运用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但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两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融合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可以更快更好地增强思政课的德育效果,从而建立一系列德育创新机制。
1.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目标和理念上是相通的。
通识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教学与课程,等等。其基本特征是:从大学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大学使命,不以满足大学内部需要为目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因此,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方面存在契合:第一,都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追问。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通识教育提倡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作是目的,关心人的存在的价值,提高人的存在智慧。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的教育,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与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第二,都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读一些中外经典,比如中外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及唐诗宋词等。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和道德素养,另外,通识教育中涵盖了经典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思政课同样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关注也是思政课德育培养的重点内容,这一点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第三,两者都致力于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追求,都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面、强健的体魄、能明辨是非,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课德育培养新途径。
在理论上,要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厘清,打破常规的专业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解放思想,将“通识”与“思政”更好地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在实践层面,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有学者提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首先,必须坚持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重新确定学生所必须阅读的与思政课教学相匹配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包括原始经典与阐释这些经典的经典),拟出篇目,并确定为实验教材。也可以完全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按知识领域,或按专题,或按时代,或将这些要素综合考虑在一起,以确定篇目的编排。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德育功能,还可根据各地实情,在目前高校的学分制允许的范围内,压缩部分公共课学时,从跨学科的角度编选国情经典读本,引导学生拉近自己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广大农村和社会底层的距离,促进其社会关怀。
三、“通识―思政德育主阵地”建设
要使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相互补充,成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发挥两者在德育上的功能,共同起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慎思明辨的能力的作用。建设这样一个主阵地,关键在于处理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导向功能。
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广泛吸取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对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他们在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等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思政课则从“三观”出发,使学生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形成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主义道德素养与精神,两者殊途同归,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使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拓展功能。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思政课的德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德育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多种学科,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高校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教育等方面落实德育内容为辅助途径的不足。同时,通识教育注重日常实践,不仅强调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从而,高校德育的阵地从纯粹的思政课理论培养延伸到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了两者的德育拓展功能。
3.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常态功能。
一般来讲,人的道德基本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这四种要素构成的。个体要对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一个认识,并对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形成一种内心体验,形成道德情感,以及准备履行道德原则的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成为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除了是在课堂上形成的外,更重要的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获得的。通识教育与思政课都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教育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理念和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养成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就是一种无形但却更有影响力的常态化德育模式。
4.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机制的有效整合,变德育主渠道为主阵地。
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可以把单一的思政课德育主渠道变为“思政―通识德育主阵地”。在课程设置方面,两者可以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按照科学的内容比例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充实思政课的课程内涵,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课程的重复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根据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实践环节与师生互动来进行思想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0.
[4]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2,(1).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6]黎海燕.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6).
[9]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1.
音乐在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显著的作用,贯穿整个音乐发展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理论基础。它的产生早于文字、诗歌等一切表达方式,《诗经》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它源于生活、源于劳动,当有人类存在、有劳动产生时,便产生了音乐。从古至今,无数事实表明音乐能说出非言语所能表达的东西,能够表达出任何词也无法表达的心灵状态、思想感受,不仅是用耳朵,更是用心去聆听,是一种隐形的道德教化工具,是艺术中的哲学。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分为“诗、书、礼、易、乐”等多个方面,其中“乐”在各个时代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熏陶思想的作用。从西周的礼乐制度“以乐教和、德育为先”的乐教思想到儒家的“乐统同、礼辨异”的礼乐思想,再到荀子的“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乃至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无不体现了音乐不仅仅是情意的表达和娱乐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将道德规范内化于人心,帮助了统治者统治人们的思想。这其中孔老夫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伟大的,他不仅提倡“有教无类”、“温故知新”,还将音乐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开设的六门课程“礼、乐、设、御、书、数”,乐位于第二位。他认为“乐”十分重要,“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可以改变社会风尚;“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仅要懂诗通礼,成就一个人最终的落脚点在“乐”上。
(二)中国近代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晚清时期,随着西洋乐的传入,将中国的音乐带入了新音乐时期,它完全不同于此前中国的传统音乐。以梁启超为主的一批爱国青年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学堂乐歌随着学堂的建立而兴起。我国第一次在正式法规说明音乐教育是为了塑造美德的是1907 年的为初级教育制定的《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以及为高等教育制定的《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深入阐述了其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这使新音乐赋予了时代的脉搏,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富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创作者和优秀的音乐作品。受“教育救国”思想感召的沈心工东渡日本寻找救国图存的办法,认为这种学堂乐歌朝气蓬勃、热情向上,对积贫积弱、民心涣散的中国人,不失为一剂救世良方,能够真正从思想上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弘一法师李叔同也是近代学堂乐歌的先驱者,其代表作《祖国歌》在当时颇有影响,唱词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些作品无不触动着每一位国民的爱国之心,增强了民族团结,促M了政治宣传。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存亡的关头,音乐家们披上战袍发起了“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学习的音乐观,创作能为工农大众接受的“新兴的音乐”,如《救国军歌》、《保卫祖国》等。对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起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
(三)中国当代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当代中国,国家相继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音乐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借鉴了苏联的音乐教育模式,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重视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并举,给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加速了音乐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创作出一批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朗朗上口的音乐作品,如《走进新时代》《同一首歌》等;周杰伦的《蜗牛》作为爱国教育素材还被列入中小学课本。漫步于当代中国的音乐长廊,如山阴道上,美不胜收,音乐的娱乐性、教育性等特点在广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加彰显。
二、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一)高等职业学校需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高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根据,创造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以深刻丰富的内容以及易于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因此,作为教育者应从多学科方法的交叉、整合、完善、深化原有的教育模式;改变灌输式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思政教育等方面创新教育形式。应用理论价值体系加强中职学生的“三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帮助高职学生真正理解“真、善、美”精神世界。
(二)音乐在高等职业学校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
借助音乐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音乐在实施思政教育的作用时,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而是通过优美动人的音乐语言和歌词来发挥作用,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直接于听众的心灵产生撞击,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使人得到美的滋润。音乐教育使人深深地沉浸在艺术的感染中,使人可以在美妙的欣赏中产生情感共鸣,使心灵得到进化、性格得到塑造” [2]在校园里、宿舍中、教室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用手机、MP3听音乐、唱歌,音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高职学生他们更喜欢通过音乐这种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的教育方式来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这为发挥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打下了扎实的现实基础。2016年5-7月对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发挥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问卷分析,发现以音乐教育为突破口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可行的。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68份,有效率为98%。
思想政治教育是音乐教育的灵魂,音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可忽视。音乐教育在塑造完美人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启迪健康人生等方面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开通了辅导员博客,以期通过博客加强师生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传播价值理念,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辅导员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一、辅导员博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辅导员博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传统的高校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采取的是辅导员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学生是被动接受辅导员传达的信息,主动参与的机会较少,而且这种沟通模式的效果会因时间、学生人数的限制而大打折扣。而博客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交互性,辅导员可以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想法、见解、想要传达的信息,以日志、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回复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传统的师生关系在借助网络这一虚拟环境转换成平等的“网友”关系。辅导员与学生可以在博客中敞开心扉、自由交流,而不用太受时间、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在无形之中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博客,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辅导员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到辅导员是生活在学生周围、跟学生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的“益友”,而不再是高高在上、板着脸训人的“严师”。同时,博客也为辅导员开辟了详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新窗口,便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做好学生工作。
(二)辅导员博客可以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远没有达到1∶200的标准,许多辅导员一个人负责几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繁杂的事务牵扯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精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进程。而学分制的普及也导致学生自然班概念的弱化,导致“辅导员—学生干部—宣传栏及口头通知—学生”这一传统工作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博客的即时传播功能则可以实现“辅导员—学生”的直接传达。通过博客,辅导员可以及时将各类管理规定、通知、文件等信息实时公布,学生上网就能浏览阅读,获取各类动态信息,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留言咨询并得到回复、解决。如此,辅导员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得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辅导员博客可以有效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
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高校会不定期举行辅导员交流活动。传统的交流方式往往以座谈、开会、讨论的形式展开,这种形式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较严重,而且一般仅限于高校内部之间交流,校际之间的交流则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先进学生工作经验的传播和借鉴。而博客的资源共享性和交流异步性特点则能克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心得、经验和教训在博客上公布,其他辅导员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学习,有问题可以在线留言;并且这种沟通方式不受地点的限制,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博客而丰富起来。多渠道的沟通可以使先进的学生工作经验得到有效传承,避免年轻辅导员走弯路,大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二、如何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
(一)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
辅导员博客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博客的教育引导效果。这就要求辅导员博客要有较高的质量,要把握教育艺术,将深刻的教育意义融入到博客之中。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只有内容新颖、立意明确的博客内容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浏览辅导员博客。要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应在“求短、求实;求新、求活”几个方面下功夫。
求短求实,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内容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网络快餐时代,冗长的文章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微博”能够短时间内广泛流传就是因为其内容精练、简短,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效果,一些通知性内容简练,直接列出即可;而一些个人感悟则可在文采、意境方面下功夫,使之生动有趣、文笔优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求新求活,就是要求辅导员博客要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生动活泼、易于接受。一些名人的博客点击量比较多,就是因为他们的博客有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很多辅导员发现某些文章、资料质量比较高,觉得可以给学生看,则直接将其复制过来,殊不知,网上信息很多,学生可以从多渠道得到相同的信息,时间长了便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辅导员在写博客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化,可以多发表一些点评类的内容,通过一些活灵活现的例子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另外,博客内容要力求形式多样化,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提高博客的吸引力。
(二)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
提高辅导员博客实践效果,还要充分发挥博客的交互性功能,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辅导员博客不能仅满足于被学生浏览,吸引学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种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与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对博客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同学生平等、耐心地交流;也可以在博客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广泛地进行讨论。辅导员博客内容只有经过学生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才能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辅导员本人也会在学生的不断探讨与辩论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提高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在学生的言论中产生新的想法和感悟。
另外,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还要注意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经常去浏览其他辅导员的博客,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探讨问题,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建立完善辅导员博客考核激励机制
辅导员博客不仅是辅导员个人展示个性、抒发感想的舞台,更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服务功能的前沿阵地。因此,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提高辅导员博客的质量和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评价机制,形成学校评价、院系主管领导评价、学生评价、辅导员互评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将辅导员博客的运行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并适时进行评比表彰。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应该对辅导员博客系统备案,有关负责人应定期登陆辅导员博客,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对维护较好、运行正常、学生反响比较热烈的辅导员博客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对形式单薄、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的辅导员博客予以提醒和改进。
另外,要完善辅导员博客激励机制。除对优秀辅导员博客在评价考核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外,调动辅导员主动建设维护好博客的积极性才是最关键的。很多辅导员因经验不足、技术有限等原因,导致博客质量不高,学生不感兴趣,进而又影响到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博客最后荒废,这是值得引起学校重视的。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辅导员撰写博文进行指导,成立相关技术部门,提供必要的网络技术支持,从辅导员开始撰写博客开始便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保证质量,提高吸引力,增强辅导员主动维护博客的积极性。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积极探索博客这一新兴网络文化现象,精心打造优秀辅导员博客,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辅导员博客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创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将对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产生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华.博客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