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服务流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3 16:46: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老年医学服务流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老年医学服务流程

篇(1)

据2010年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北京市在第6次人口普查中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人占12.5%;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1.2老年医学

老年医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老年医学是一门针对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学科,老年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到2020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17%,总数达到2.48亿[3]。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老年医学,培养更多、更好的老年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3教学实践

老年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需要探索与改进的地方[4、5]。人体各脏器老化及退行性变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加之复杂多变的疾病状态,这常常是老年科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6]。各种疾病交织在一起,既存在疾病管理的问题,又不单单是单一专科疾病的诊治,诊疗思维有所不同,这相应的要求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与专科的教学实践有所区别,有所强调,有所转变。这是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更新与改进的地方。为了促进老龄社会健康稳步的发展,培养熟练全面掌握老年医学知识的人才,需要我们不断根据老年医学发展特点改进教学实践工作。

2老年共病管理理念与教学实践

2.1老年共病的特点

据统计,在65岁~69岁老年人群中有32%的人患有3种及3种以上的慢性病,在80岁~84岁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则上升到52%。这使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死亡率、住院率升高,更易出现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之间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7-9]。老年共病的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种类多,数量大,服药时间及服药剂量不易掌握,差错率高,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增多,容易出现肝肾代谢负担,药物蓄积等不良反应[8]。同时,有的老年患者共病中的每个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互矛盾,如某位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冠心病和消化道出血,此时,抗凝与止血治疗需权衡利弊,以期降低医疗风险,取得对患者预后最佳的效果。

2.2老年共病的管理

2012年,美国老年医学会首次提出了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并于同年编辑出版《老年共病管理策略》的指南[10]。该指南强调了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遵照患者意愿,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考虑预后,权衡利弊等因素,管理共病。该指南强调了个体化建议,并指出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患者实际情况,更加贴合实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老年共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共病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主要包括疾病状态、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心理等方面。其在疾病的诊治与教学实践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11]。

2.3共病管理与教学实践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即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一个老年科医师天天面临的医疗问题;是老年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是人文关怀与循证医学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我们需要思索与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可以提高老年医学教学实践效果,可以更加明确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需要全方位评估,多学科考虑疾病管理,通过强化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可以使学生对老年医学有更深入的理解,能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老年医学整体治疗观念,为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实习学生毕业工作后,不从事老年科工作,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在各个不同专科工作的医师,都将面临着老年患者,这些老年患者中也将存在老年共病患者,这些患者是不同专科医师处理的难题。如果能够在教学实习阶段就有共病管理的思维及实践基础,则能更好的应对后期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预期的治疗效果。这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有必要将共病的管理理念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使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1提高教师对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认识

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宣传与学习,使广大老年科医务工作者乃至各专科医务工作者,熟知老年共病管理的概念与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塑造科学管理的氛围。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必备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氛围,必要的知识储备,明确教学观点,才能有的放矢的培养医学人才,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践的效果。

篇(2)

通过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推进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先政策,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和环境,提供老年友善服务,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维护和保障信息化时代下的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看病就医满意度。

到2021年,5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二、创建范围

2021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圣和老年病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必须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鼓励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到2022年,县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三、具体措施和创建内容

(一)老年友善文化

1.各医疗机构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老年友善文化氛围。

2.机构愿景或文化中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内容。

3.职工手册、行为守则等规范中有对老年人态度、行为和用语等要求。

(二)老年友善管理

1.建立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

2.建立具有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持续改进机制。

3.建立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知识、技能等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4.建立老年患者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的协作管理模式。

(三)老年友善服务

1.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畅通老年人预约挂号渠道,为老年患者就医提供方便。根据老年人患病特点和就医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医联体的核心医院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预留一定比例的预约号源,方便老年人通过村(社区)预约转诊就医。

2.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确保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有专/兼职社会工作者承担老年人服务相关职责,挂号、收费等设有人工服务窗口及现金收费窗口。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机构入口可通过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通道、配备人员帮助老年人进行健康码查询等方式,协助没有手机或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通过手工填写流调表等方式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

3.县内各二级综合性医院要在老年医学科或内科门诊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有条件的二级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到2022年,县内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要积极开展老年专科门诊、用药咨询、营养评估、护理门诊等特色服务。开展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对老年患者高风险因素给予早期识别与干预,保障医疗安全。

4.拓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县中医院要以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或老年病科为依托,综合性医院要以中医科为依托,加强中医特色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村(社区)、向家庭、向养老服务机构延伸。

5.大力发展老年照护服务。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可通过签约、巡诊、健康扶贫、老年健康管理等多种方式为确有需要的老年人开展上门诊疗、康复、照护、失能评估、医养结合等个。鼓励县内各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富余编制床位开设康复、护理床位。

6.注重对老年综合征、衰弱、失能、失智的评估与干预,开展多学科合作诊疗,鼓励患者及其照护者参与照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7.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风险筛查,重点开展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项目,建立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高风险筛查后知情告知制度。

(四)老年友善环境

1.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便利性、适老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

2.机构内标识醒目、简明、易懂,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3.机构内地面防滑、无反光。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门宽应当适宜轮椅进出。

4.适老性病房温馨整洁。病房中应当配有时钟和提示板,温、湿度适中,家具稳固。

5.门急诊、住院病区配备有辅助移乘设备(如轮椅、平车等),并方便取用;主出入口处有方便老年人上下车的临时停车区和安全标识;所有出入口、门、台阶、坡道、转弯处、轮椅坡道及信息标识系统等的设置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四、创建标准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价标准由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印发后另行印发。

五、创建程序

(一)医疗机构自评。各医疗机构对照本方案进行自评,自评合格的医疗机构,填写《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申报表》,2021年3月底前向县卫生健康局申报。

(二)县级初审。县卫生健康局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对初审合格的医疗机构,在《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申报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并上报。

(三)市级复审。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局)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对初审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复审。2021年7月10日前,对复审合格者上报省卫生健康委。复审合格者作为“敬老文明号”等评先评优重要参考的基本条件。对达不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标准的单位,将适情况取消“敬老文明号”等相关荣誉称号。

(四)省级审核。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对复审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核,审核确定为“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向社会公布。

篇(3)

3月25日,该院对外消息,该院攻克了三氧化二砷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时对患者心脏存在较大毒副作用这一世界性难关。研究人员揭示了三氧化二砷对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机制,并在不改变三氧化二砷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给药速度,可减少毒性而不减弱疗效。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利用机器人一次性清除3病灶

3月5日,该院普外科、肝外科和胸外科联合,完成了世界首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技术,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完成直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灶切除术和肺转移灶切除术。此术式避免了患者3次手术,还减少了因仅切除原发灶后,肝肺转移灶迅速增大的风险。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

3月13日,该院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治愈一名43岁的晚期肝包虫病患者。医生首先将患者的肝脏取出,在体外进行肝脏分离,切除病变部分,利用剩余的两个肝段及重要管道结构进行修补、成型,最后将修补后的肝脏植入患者体内。

4中国人民总医院

利用机器人技术完成贲门食管肌切开术

近日,该院普通外科医生运用机器人技术,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贲门食管肌切开和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手术。该手术仅用1小时30分,术中出血量仅20毫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很快下地活动行走,现已康复出院。

5天津市胸科医院

一站式完成首例心肾杂交手术

近日,该院完成天津市首例一站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此次手术将传统的两次手术合并为一次,以实现心脏血管及肾动脉血运重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风险,也可使患者远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Management管理

6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国内首创“唯一病人号”制度

由该院工程师和临床医护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国内首创了“唯一病人号”制度。患者在门诊进行挂号、检查,在住院部进行入院登记、手术麻醉,直到最后出院结算,都将使用唯一号码。医护人员只需用扫描枪一扫患者手上的腕带,就可读取患者的全部信息。

7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携手联想成立智慧医疗研究院

3月28日,该院与联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疗研究院。研究院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开创医企联合新模式,共同打造智慧医疗架构及解决方案,实现医院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

8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牵头成立老年医学研究中心

近日, 由该院发起、上海市多家三甲医院参与的复旦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在该院挂牌成立。目前,该中心下设老年神经精神病研究、老年感染与免疫学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抗衰老的基础和新药研究、老年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研究共5个课题组。

9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成立国内首个肾脏病管理中心

近日,国内首个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治疗、饮食搭配规范化指导等一体化的管理中心在该院肾内科成立。中心由肾内科高年资的专家教授、护师、药师、营养师共同组成,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做出细致评估,根据上述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篇(4)

二、融合老年友善管理先进理念,打造智慧化机构养老品牌。面向老年人专业化养老需求,XX医院对接XX旅居养老十大品牌--XX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医院内合作举办XX养护院,建立老年患者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的协作管理模式。养护院建筑面积7500平米,设有床位210张,有机融合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行日巡诊制度并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建立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实现“重症快速进医院、康复立即回机构”。引入“慧济国际”养老管理团队和智慧化管理运营模式,建立具有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持续改进机制,严格按照国家最新的适老化建设规范,配备最先进的智慧化养老管理系统,从基本自理、部分自理、无法自理直至安宁疗护逐级设定11类护理标准等级,大力发展专业化的深度照护服务,失能、失智老人占比达到90%以上。同时,建立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知识、技能等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推出慧济舒适照护、慧济食坊、时间银行、志愿者之家、老幼同乐、宠物疗法多种特色智慧化服务,成为兖州机构养老的优质品牌。

三、推进老年友善服务,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针对大部分老人习惯居家养老的现状,在区中医院建设医院、机构、居家“三位一体”的智慧化居家医养服务平台,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并将电子病历系统与全科医生助诊系统融合对接,打造了线上线下联动、院内院外协同、机构居家融合的信息化居家医养服务模式。通过组建以医师、专业护士、康复治疗师、专业照护师为主的居家医养服务团队,建立多学科诊疗体系,自主研发实现十多项常规检查的便携式“全科医生助诊包”,让移动巡诊、移动护理、药品配送等入社区、进家庭、到床前,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查体、疾病治疗、健康管理、功能康复、预防保健、生活照护等连续性医养服务。

同时,积极引导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XX医院合作、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XX老年公寓合作,联合推行街道社区医养模式,打造医疗养老联合体,将智慧居家医养信息平台与基本公共卫生平台进行对接,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老年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进行定期回访、科学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生活照护、身体指标监管、紧急救助及慢病管理等个和远程诊疗服务,形成“居家体检医疗-健康数据上传-异常信息预警-专业团队跟踪服务”智慧型养老医疗服务链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全时段保障居家老人生命健康安全,切实增强医疗服务精准性、及时性、专业性。

篇(5)

我国是世界上实际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服务体系,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应对老龄化社会最经济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仅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大大提高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率,而且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关注老年人生存质量、提高老年人卫生服务水平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解决老年卫生保健问题的根本途径。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体系的具体工作,要从以下方面具体开展工作。

1强化政府功能

1. 1 推动社区卫生发展。政府应将社区卫生和老年卫生保健工作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和社区建设重要内容,努力为民办实事,逐步完善老年服务事业。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空间,老年人的生活居住、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社会参与等基本上都发生在社区。因此,我们将社区卫生纳入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来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依托社区人群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业,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动社区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服务的发展。

1. 2 提供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老年弱势群体,政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老年人健康的“守门人”。

2 转变服务模式,建立新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转变使得原有以面向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已难以适应人群医疗保健的新要求,因此,在改革完善健康保障制度的同时,卫生部门要转变医学模式,改革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让老年人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与上级医疗防保中心合理分工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3. 积极培养全科医学人才

3. 1 制定完善标准。要研究和制定家庭、社区、护理院、康复院、临终关怀院、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等各级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的软硬件标准,包括生活起居条件、无障碍设施、家庭和社区康复标准、人员设备配备、诊疗规范、服务模式、就诊流程和统一出入院的标准,使老年医疗服务进入一种规范化管理状态。

3. 2 提高技术水平。从老年人群的卫生需求来看,他们的生理功能相对较弱,而病因往往又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卫生服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观念、知识、技能、态度,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较高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宣传说服的能力,还要掌握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技术。

4.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功能

4.1 建立健康档案。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将基本健康情况建立管理档案,进行归类管理,制订管理方案,培训居委会干部,要求他们主动学习社区卫生服务知识内容,掌握本居委会老年人健康情况;主动参与老年人健康保健管理工作,掌握本居委会重点老人、“五病”老人情况:主动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本居委会老年人对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的要求,掌握本居委会重点危重老人监测人数。积极配合全科医师对丧偶独居高龄老人的定期巡访,对虐待老人、影响老人身心健康家庭子女的进行教育工作。

4. 2 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每月为本社区老人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讲解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及老年期的保健知识、卫生常识、家庭急救、穴位保健等,帮助老年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 3 开展老年人心理卫生咨询,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老年人由于退休、丧偶、子女、住房、社会经济的变化,器官的衰退,疾病的出现,使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产生障碍,他们非常需要有人关心、理解、帮助。全科医师应用心理学原理和知识,针对老年人产生的心理变化特点,有计划地在各居委会开展心理卫生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中,全科医师必须尊重老人的人格,耐心倾听他们的谈话,让他们发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及对健康需求,从中帮助老人发现问题的根源,同时发掘老人自身的潜在能力,调动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老年人心理防御能力,为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5依托社区推进健康老龄化

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日益进步的时代,人们不仅希望延长寿命,更希望拥有更高的身心健康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我们要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卫生和福利设施的资源,形成社区老年疾病预防、老年保健、老年医疗、老年康复网络;利用社区各种传媒,大力开展老年健康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为低收入老年人因大病、重病导致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设立“义诊”窗口,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谨,谢军.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依赖于全科医疗[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7,13(1):45-46.

篇(6)

关键词: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

0引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更加成熟和完善,网络教育也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慕课的本意是大规模在线开放式课程,也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1]。慕课将以视频为主,同时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到互联网上,让全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者去学习,在我国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慕课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热点和重点。

1慕课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慕课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教学资源共享和课程模式的互动。慕课课程可以分成线下和在线课程。线下课程具体包括学习社区、翻转课堂、讨论区、固定地点、时间的课程解答和其他形式的互动等。在线课程则包括教师制作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者参加构建的课程内容,具体包括考试题、简短测试题以及课程视频等。慕课不但改革了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改变了现代教育体制、观念、教育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等。慕课的本质其实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现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慕课能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全程参与,慕课的在线课程能有效实现共享,同时学习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慕课的学习方式符合现代数字化时代的碎片化学习特点,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2-3]。

2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医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建立医学教育慕课资源共享平台前,应该对我国现阶段的医学高等教育现状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我国医学院校的优势和定位进行明确。通过相关组织的统一协调,来建设医学教育的慕课资源共享平台。国内的医学院校之间应该要加强合作,形成完善的校际联盟,对医学教育慕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设计和规范进行完善,加强医学院校之间的信息融通,并慢慢建立完善的医学教育慕课公共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让医学院校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能真正实现共享[4-5]。在建立了完善的慕课资源共享平台后,要加强和成熟慕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合作,最终为我国医学教育教学而服务。

2.2建立完善的医学慕课课程资源

在慕课平台中,优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构建慕课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根据国内外的优秀医学教材,整合国内外的专家资源,积极组织学科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讨论和研究,根据医学慕课视频资源的开发流程、标准、结构框架和设计原则,制定完善的规范;另外要重视微课程的设计,加强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对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缺陷进行克服。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慕课对医学教学模式进行较大改变,因此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慕课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不管是课程选材、课程实现、动画配备以及后期制作等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所以教师应该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制作医学慕课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才能更好解答学生的疑问[6-7]。医学慕课课程的授课教师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并对问题、答案进行合理设计,而且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进而来对教学质量进行改善。建设医学慕课课程不但需要优秀的授课教师,同时也需要专业的团队。医学院校应加强慕课授课教师和专业团队的培训,更加深刻的认识慕课技术和理念,进而为慕课课程的建设储备良好的力量。

2.4转变学生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客体地位,学生仅仅是简单的进行知识记忆,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进取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不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式教学,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慕课课程则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但是课程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和主体意识[8-10]。

3结束语

慕课为现代医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很好的契机,更加医学院校的实际教学特点,对医学慕课进行科学发展,最终来更好改革医学教育教学,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泓,李宏增,张昕,等.慕课对老年医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0):1701-1703.

[2]温静,李小艳,梅爱红,等.MOOC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启示[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9):881-883.

[3]慕颖,邓尧,王长青,等.浅谈如何实现病理学与中医的结合[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15-116.

[4]Nina,Tumosa,KathyJ,Horvath,Terri,Huh,ElayneE,Livote,JudithL,Howe,LaurenIla,Jones,BJosea,Kramer.Healthcareworkforcedevelopmentinruralamerica:whengeriatricsexpertiseis100milesaway[J].Gerontology&geriatricseducation,2012,33,(2):133-51.

[5]LS,Kozina.Charteredspecialisttrainingingerontologyandgeriatrics.DissertationCouncilno.601.001.01workingpractice[J].Advancesingerontology=Uspekhigerontologii/Rossi?skai?aakademii?anauk,Gerontologicheskoeobshchestvo,2014,27,(2):353-7

[6]RonaJ,Karasik.Engagedteachingforengagedlearning:sharingyourpassionforgerontologyandgeriatrics[J].Gerontology&geriatricseducation,2012,33,(2):119-32.

[7]AdamLee,Gordon,Adrian,Blundell,JugdeepK,Dhesi,Calum,Forrester-Paton,Jayne,Forrester-Paton,HannahK,Mitchell,Nicola,Bracewell,Jocelyn,Mjojo,Tahir,Masud,JohnRF,Gladman.UKmedicalteachingaboutageingisimprovingbutthereisstillworktobedone:theSecondNationalSurveyofUndergraduateTeachinginAgeingandGeriatricMedicine[J].Ageandageing,2014,43,(2):293-7

[8]孙阳,王晓明.基于全科医学理念开展老年医学PBL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4,02:412-415.

篇(7)

美国在养老及医疗服务方面,特别是在老年人群连续性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及养老护理服务认证准入制度方面,对中国目前倡导的医养融合服务产业不无参考意义。

美国: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

在美国,几乎所有老年人都有固定的家庭全科医生,负责其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年度体检、慢性疾病管理以及常见急性病症诊治。遇有特殊或疑难病症,则负责安排专科医生转诊;对于紧急病症或严重病症,则负责安排转送急诊室或住院治疗,而每个家庭全科医生都有固定的合作医院。全科医生为老年人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在各个社区的诊所内完成,采用24小时接诊制,全天候为所管辖的患者解答与医疗有关的问题,并对其随访或转送急诊室作指导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区老龄化的趋势,许多诊所相继开设了针对老年人的老年性疾病服务项目,比如老年性痴呆、平衡障碍、大小便失禁病症等。

全科医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由医院全科医生组织团队负责老年患者常见急性病症由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诊疗过程。若病情需要,则安排协调专科医生会诊。患者出院前,由全科医生为主的团队,包括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病案管理者,对患者做全面安全性评估,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安置,比如居家、养老院、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其中,病案管理者一般由专职护士担任,与患者及其家属及保险公司沟通,而其与养老院和护理院的沟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对于出院返回居家但需要特殊随访或护理的患者,则由病案管理者负责安排居家护理或居家康复治疗服务。此项服务的费用一般由保险公司支付。最后对于临终患者(一般指生命时限少于6个月),则由全科医生和病案管理者在居家或养老院安排临终关怀服务。近年来,按照奥巴马医疗改革的要求及出于对减少医疗成本的考量,美国许多大型医疗机构,正着手推进居家医疗和家庭病房计划。

由此可见,由全科医生组成的团队在老年人群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急性病症处置以及转诊转院,出院后安置、出院后随访、康复护理,乃至临终关怀等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但是,在美国,这种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地域障碍,即居家、诊所、医院、护理院、康复中心等,分布在社区的不同地域,大大降低了服务效率,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患者的额外负担。

美国:养老护理服务的认证与准入

在美国,养老与护理分属不同的服务体系,需要不同的认证准入制度,但两者又不可分割。美国许多大型养老机构同时开设附属护理院。

美国在养老和护理服务方面,制定了非常完善的认证准入制度,对相应的服务规范,包括入住人的权益、服务内容及要求、服务人员规范培训、医护人员资质、养老与护理机构质量评估与监管等都有严格界定。要说明的一点是,美国的护理院是为所有在返家之前需要短期护理服务或康复服务的出院患者提供的一个过渡场所。

严格的认证准入制度,对老年人群在养老院和护理院的权益、安全以及所应享受的协助服务和医疗服务提供了保障。

首先,由美国卫生部制定质量保证与改进指南,其宗旨是“通过对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的持续关注,来改变住户的人生”。该指南对机构系统设计、服务团队组建、数据库建立、项目执行以及系统改进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次,由美国卫生部下属职能部门――老年照顾与低收入保障服务中心,制定出详细的服务规范以及严格的准入标准。该准入标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住户入院前全面健康状况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疾病风险评估、住户档案建立、住户权益、认知障碍人群特殊照顾要求、设施要求、住户健康状况监测、日常生活照顾要求、饮食营养、数据收集与使用。其中,100多项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的质控指标作为机构认证与准入的可靠依据。

最后,由美国各个州政府,依照联邦老年照顾与低收入保障服务中心制定的准入标准,以立法的形式,制定详细的准入细则与操作流程,然后由州卫生厅及下属社会服务保障局对各类养老机构与护理机构进行评估与准入认证。此外,养老机构与护理机构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还要受到州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审查与评估。州卫生厅下属的社会服务保障局,每15~18个月对养老机构与护理机构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对公众公布,以确保养老机构和护理机构的服务质量,从而对养老机构与护理机构形成一套完整的认证准入体系。

中国:构建医养融合服务体系

目前中国所倡导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对解决老年人群目前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医疗问题是一个创新,为解决碎片化服务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如何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特别是医疗服务的各环节有效对接,为老年人群提供标准规范化服务,是今后面临的挑战。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99-02

2012年11月9日下发的《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中,确定了我院为 “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这既是国家、省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对我院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肯定,也是我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应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对学生在校三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并且在后二年进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实训基地建设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1 我院临床实训中心建设的现状

实训基地是为实训所提供的空间与设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场所。我校的临床医学校内实训基地是为前期教学提供教学实验和临床仿真模拟操作训练的主要场所,现开设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心肺腹检查综合训练实验系统等几个实验室作为校内重点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附属医院和教学实习医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临床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学校学校建立了1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成立实习管理科,具体负责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2 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想

主要包括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和临床医学实训中心两个部分。

2.1 医学基础实训中心

2.1.1 解剖学实训中心

进行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实验,通过多媒体教学、人体标本识别和配置挂图模型等教学手段,实现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理论课和实训课一体化教学。

2.1.2 人体机能学实训中心

进行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实验教学,紧密结合临床设计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参加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2.1.3 药理学实训中心

进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有一定药学知识和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2.1.4 生命科学实训中心

进行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微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教学。

2.2 临床医学实训中心

2.2.1 预防医学实训中心

通过预防医学实训,培养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达到改变社区农村基层人群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预防疾病的效果。

2.2.2 诊断学实训中心

利用角色扮演,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结合各项检查指标,做出初步诊断,并能够书写临床病志。通过腹穿、胸穿和腰穿等操作模型掌握临床常见技能。通过心电图、影像学课件加深对器械检查结果的理解。通过心肺腹检查综合训练实验系统巩固所学知识。

2.2.3 妇产科实训中心

掌握产科腹部检查方法,骨盆测量方法,各种径线的名称、起止点及正常值。熟悉妇产科的基本检查方法。

2.2.4 儿科学实训中心

掌握小儿体格检查方法的要点及手法,各种阳性体征。掌握儿童心肺复苏、通气、除颤等操作。

2.2.5 手术室实训中心

规范外科手术教学中对无菌概念,掌握学生外科基本技能整体流程训练,掌握基本的手术手法。

2.2.6 急诊实训中心

掌握急救止血术、家庭意外急救、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外伤急救基本技术、气管切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等实用抢救措施。

2.2.7 老年医学实训中心

具备老年医疗基本理论和实践工作技能,满足老年人健康及医疗的需求,同时培养关心、爱护、尊重老人的良好职业道德。

2.2.8 康复实训中心

包括PT 治疗室、OT 治疗室、语言治疗室、理疗室等,为神经科、骨科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培养学生康复理念。

2.2.9 社区医学实训中心

掌握社区工作和社区健康管理方法,学会建立健康档案。熟悉社区妇女、中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掌握社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方法。

3 校外实训基地的设想

3.1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目前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单位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在内、外、妇、儿科的轮转基础上,适当安排学生在急诊、皮肤性病科、中医等科的轮转。开展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2 实施临床现场教学

毕业实习阶段,利用教学医院的条件,实施以医院为基地的临床现场教学,定期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模拟查房,学生分组进行,提高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3.3 临床和社区轮转

把社区纳入临床培训轮转安排,了解社区工作特点和社区基地培训经验,有利于构建整体性全科医师培训网络体系,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4 社区实践活动

利用社区实训基地开展社区实践性教学[2],授课阶段可以在讲授临床课程的过程中安排社区医疗实践活动,使教学与社区、家庭、患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性质和特点有初步认识,了解农村、社区居民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状况,为以后工作提供优质、全方位的基层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章晓幸,吴玲玲.国家示范性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65.

[2] 简亚平,陈晓育,阳晓等.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253-254.

作者简介:

篇(9)

【中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52-01

跌倒(Falls)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1],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2],在我国,目前有老年人约有1.3亿,每年有2000万老年人至少发生2500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人民币[3]。在美国,跌倒已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六大原因[1]。高血压患者是老年人中的特殊人 群,因疾病本身或并发症等原因,使他们跌倒的机率比正常人高了4倍,成为易跌倒的高危者。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9月住院高血压患者262例,年龄60-92岁,符合我国目前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准入标准”,患者发生跌倒事件10例,发生率3.82%。患者不听劝告私自外出,被车或人碰跌2起;夜间自行打开护栏坠床2起;服用安眠药物自行入厕无人扶持或扶持不当跌倒2起;床铺太高未坐稳而跌倒2起;洗澡时间长、体力不支跌倒1起;称体重陪人扶持不当跌倒1起,其中1例造成左下股骨折,1例造成头皮裂伤,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造成疼痛不适及心理恐惧。本科从2011年1月-9月对所有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与2010年度相比,跌倒发生率下降了30%,取得满意效果。

2高危因素分析

2.1内在原因

主要指能影响任何系统的功能,以致机体稳定性降低的因素。高血压患者对心、脑、肾等全身器官均造成严重影响,引起各种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变高发生率构成了意外跌倒发生明显增多的病理学基础。

2.2外在原因

主要指影响活动的环境因素。如夜间灯光昏暗、地面光滑、鞋码不合适、鞋底不防滑、坐椅或床铺太高或太低等,引起跌倒。老年高血压患者,退行性变化较明显,且由于年老体弱,适应性差,常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对外界变化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最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被物品拌倒、在室内地面潮湿而滑倒、冬季路面湿滑、穿着不适当鞋袜也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2.3药物不良反应

大量或多种药物混杂作用可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并随药物种类的增加呈倍数增长。高血压患者因服用降压药、安眠药等药物不当,易影响血流灌注和氧的供应不足,容易导致头昏、头痛、无力,甚至体力不支而发生跌倒。

3护理

3.1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高危患者的交接班流程、跌倒的应急预案、防跌倒健康宣教制度等,规范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标准,高危跌倒患者的预防措施及落实程序。每3个月集合全体质量管理成员,对各项制度进行评价并不断完善。

3.2提高护士对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防备能力

组织全科护士系统学习跌倒的原因、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自制意外跌倒评估表,评估表的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有无跌倒史、意识状态、活动状态、身体平衡性、步态、合作程度、与疾病相关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症状等。在实际工作中对跌倒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宣教到位,及时除去各种不利因素。质量控制组长随时深入病房检查健康宣教的落实情况、患者自我防范技巧的掌握情况等,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3.3合理应用药物

严密观察药物反应,对于口服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的患者,嘱其遵医嘱使用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有需求及时呼叫护士。同时,指导患者不要乱用药,擅自增减药物。让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自己有哪些跌倒的倾向因素,给予预见性的指导,有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

3.4提高患者及陪护对跌倒的重视程度

从临床资料中可以看出,患者不听劝告私自外出或独自入厕,因陪护未及时陪同扶持造成跌倒有5起。针对这一现象,本科着重对老年患者、家属及陪护工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跌倒的危害性,采取口头、书面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教会患者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如生活起居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适时使用拐杖,保持稳妥的坐姿、卧姿,外出活动勿单独进行,需结伴同行或陪护扶持等。

3.5避免诱因

向病人阐明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急症,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绪平和、轻松、稳定,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平时多与患者交流,主动询问患者所需,并及时解决。

3.6改善住院环境、消防安全隐患

配备夜间照明,注意及时清除走廊的各种障碍物,注意各通道畅通,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在清洁地面的同时放置醒目标记牌进一步提醒,在浴室地面上放置防滑垫,在走廊及浴室安装安全扶手,并贴上慎防跌倒的醒目标识。加强防护措施,对于个别高危跌倒患者在其床头悬挂“慎防跌倒”的醒目标识,以强调关注;可在楼梯口设椅凳,以备患者行走时可以短暂休息;南风天加强地面的吸水、干燥工作, 走廊两头放“慎防跌倒”的醒目标识,并加强防跌倒宣教。

3.7指导安全运动

日常活动量对跌倒的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活动量的增加能改善老年人的肌力、协调性和精神面貌,另一方面,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也增加了患者发生跌倒的机会。因此,要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3类运动,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170减去年龄,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至5次,每次持续30至60分钟。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4小结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日益增多。预防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跌倒,关键在于全面的护理评估,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提供便利措施,使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a)-0013-03

Analysis of Hypertension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Urban Aged People

LIU Ying1, XU Zhong-yang2, ZHU Shi-ming2

1.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Ji'nan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13 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Ji'nan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hypertension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urban aged people. Methods 2 450 cases of retired cadre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ged more than 65 cases with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a group,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lood pressure, weight index, blood sugar, TC, TG, Bun, Cr and UA was given the T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BMI, blood sugar in the hypertens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group,[(77.42±3.24),(26.75±3.28),(6.69±1.54)mmol/L vs (76.24±4.05), (21.52±1.74), (6.25±1.83)mmol/L], and the morbidity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group with hypertension family history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without family history,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C, TG, Bun, Cr, UA between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ge, BMI, high salt diet and hypertension family history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of senile patients(OR >1,P

[Key words] Senile patients; Hypertension; Risk factor

高血菏亲畛<的心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其患病率逐年增长,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研究整群选取济南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2 450名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选取济南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2 450例,年龄66~92岁,平均年龄(76.8±3.2)岁,男性1 864名,女性586名。

1.2 检测指标

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计算体重指数(BMI),询问吸烟饮酒史、钠盐摄入情况及家族史。

1.3 检测仪器

Dimension RXL Max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

1.4 判定标准

高血压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吸烟根据吸烟调查方法标准化建议[2];饮酒为>1次/周,每次>50 mL/次[3];高钠饮食为连续3 d食盐量>10 g/d[4];家族病史为父母亲中>1名患病。

1.5 y计方法

对数据采用SPSS 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全变量法对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

2 450名老年人中,非高血压528名,高血压1 922例,其中男1 468例,女454例,患病率78.4%,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792例占总人数41.2%。

2.2 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组在年龄、血糖和BMI 指标大于血压正常组(P0.05),见表1。

2.3 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的影响

表2、表3分别列出了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及高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的SBP、DBP和PP与无家族史人群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较后者有增高趋势。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为87.1%明显高于无家族史人群(77.1%,P

2.4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将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BMI 、吸烟、过量饮酒和钠盐摄入设为自变量,以全变量法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中年龄、高血压家族史、BMI、吸烟、过量饮酒和饮食偏咸与高血压的发生呈正相关(OR>1,P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人口死因第一位,它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且患病率呈增长态势。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仍处较低水平[5],与同期美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82.8%、75.7%和51.9%)相比[6],差距较大。积极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该研究中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伴脉压增大,占41.2%(792例),与国内报道一致[7-9]。高血压组患病危险因素如年龄、BMI 和血糖与血压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10-11],田华伟等[12]报道BMI 与血压存在正相关。腰围和体质指数动态变化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进一步表明肥胖、胰岛素抵抗使组织糖脂代谢和调节血压的相关作用削弱,导致高血压、高血糖和超重[13]。

目前认为,高血压家族史是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为87.1%,明显高于无家族史人群,与上述观点一致。国外报道高钠、低钾膳食与血压水平存在正相关[14]。文献研究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 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 mmHg 及1.2 mmHg[15]。该研究发现,高钠饮食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观点相符。吸烟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中度以上饮酒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已为许多流行病学横断面及前瞻性研究所证实[16]。

年龄、腹型肥胖、高盐饮食及高血压家族史均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家族史属于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在进行高血压防治干预时,要采取综合措施,生活方式调整是所有高血压治疗的基础,限制食盐摄入,控制BMI和血糖,同时注意合理膳食,限制烟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稳定的情绪也有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和保健意识,提高其积极参与积极性,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可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对肥胖、高盐饮食患者及时改变其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更有效的防治高血压。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 翁心植.心肺血管学报[J]. 心肺血管病杂志,1984, 3(1): 21.

[3] 胡大一.《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编写组. 如何防治高血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5):420.

[4] 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1-166.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6] Nwankwo T,Yoon SS,Burt V,et a1.Hypertension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2011-2012[J].NCHS Data Brief,2013(133):l-8.

[7] 安志宏.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及防治[Z].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9): 615-616.

[8] 姚婧[,杨骏,贾娇坤,等.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第四部分)[Z].中国卒中杂志,2014(4):328-330.

[9] 中A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Z].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7):689-701.

[10] 贾俊婷,井淑英,徐忠良,等.天津市某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175-177.

[11] 王耕,李立明,胡永华,等.上海市社区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与患病关系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 34(4): 307-310.

[12] 田华伟,刘盛元,郑南,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5):76-77,87.

[13] 骆文书,郭志荣,胡晓抒,等.腰围和体质指数动态变化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1):1012-1016.

[14] Hummel SL,Seymour EM,Brook RD,et a1.Low-sodium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iet reduces blood pressure,arterial stiffness,and oxidative stress in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ypertension,2012,60(5):1200-1206.

上一篇: 大学生身心健康知识 下一篇: 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