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46: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酒店管理基本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2-00000-00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已成为企事业组织最重要的资本,知识的急剧增长、快速传播和交流使原有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知识管理已经在国内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
但传统的知识管理存在着以下典型问题,严重影响了知识管理的效果:
1)缺乏统一的知识模型,容易造成对同一知识的描述各不相同,影响用户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共享。
2)缺乏统一的知识存储形式,这就造成各个知识的存储形式各不相同,妨碍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应用和交流,从而形成知识孤岛。
3)知识检索和查全率和查准率性,检索到的知识缺少语义和上下文支持。[1]
通过本体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体最早是一个哲学的范畴,后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被人工智能界给予了新的定义。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普遍被接受的是Studer给出的定义:知识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规范说明。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发挥本体的优势,改善传统知识管理系统中利用传统技术难以检索和融合相关资源的状况,使得系统在支持相容匹配、涵义领会、作者自行建立和维护本体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将对2003-2009年国内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进行总结。
1 文献研究统计
在中国知网CNKI以“知识管理”和“本体”为关键词搜索,共收集到2003-2009年7月关于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研究文献资料149篇,它们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中文文献集合。为了分析目前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研究重点和趋势,本文对149篇文献的关键词及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目前的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研究仍集中于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约占35%),知识存储(约占32%),知识重用(约占31%)三个过程的研究.其中随着W3C对语义web在全世界的推动,基于语义web的领域本体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2 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本文对149篇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分析,目的是分析目前对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研究情况,找出哪些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哪些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深入,为进一步的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研究提供依据。
通过对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大致可将文献的研究视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和主要技术之一,包括知识提取和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两个方面。其中知识提取是指从原始数据信息中按照本体定义的概念进行知识的抽象化过程;而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的技术又可称为知识检索,就是用户通过知识管理系统获得所需相关知识的过程。[2]
在相关文献中,从知识提取的视角,秦炜等(2003)提出了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使用本体完成知识的获取的方法;王鹏(2005)提出了一个允许知识工作者向知识库中添加新的知识或更新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知识的开放的知识获取系统框架并实现了其中的核心部分;曾志(2008)用Java语言的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特点及J2EE构件化开发技术,结合知识管理与工作流技术的理念,提出了一种集成企业平台的知识获取应用模型;陈锦禾(2009)提出一种着重解决在线Web知识获取的基于知识挖掘的Web商务智能平台(KB4W B I)。
从知识检索视角, 沈卫华(2005)根据本体的知识表示形式,利用概念和知识特征的相似度、相关度,进行知识的智能检索、聚类和匹配等,从一种更为智能的角度对设计知识库进行使用和维护。刘柏嵩等(2006)提出一种基于本体、以面向任务情景的结构化描述作为信息体内容的语义索引的双向扩展检索方法,通过相容匹配和知识联网两种机制实现了扩展检索;通过知识地图导航和自动检索两种方式完成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的知识检索;
2)知识存储
知识存储的过程就是将知识获取阶段获取的知识录入到本体库的过程。首先通过匹配机制,将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匹配,即寻找同一用户关心的知识,建立用户、原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关联,使得同一用户关心的知识存储在同一个对象中,以方便用户检索。[3]
王鹏(2004)把web数据库与xML数据库进行结合,为知识存储提供了新的途径; 袁磊等(2006)基于面向领域知识表示模型的共性与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XML表示框架模型;凌锋(2007)依据语义网的核心思想,通过XML语言、RDF和本体对知识进行存储、表示和共享。
3)知识重用
知识重用分为两个层次,狭义的知识重用与知识获取方法的重用。
狭义的知识重用又可以分为两部分:知识的增量扩充和领域专家知识获取。知识的增量扩充指在文本提取知识的过程中,领域本体知识的特征肯定会不断增加。需要对文本不断地学习,得到不同特征。当得到一些固有的特征时,针对于其他文本可以重用这些得到的领域本体知识特征概念。领域专家知识获取指随着对知识库的使用,一定会有很多新的领域专家意见诞生,需要将这些领域专家的意见提取成为有用知识,加入到知识库中去。
知识获取方法重用主要包括有两部分的重用:程序重用和经验重用。建立某个领域本体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其中知识重用能够降低领域本体构建的成本。而程序、经验的重用能够加快前进的步伐。[4]
在相关文献中,张波(2005)指出多本体系统是组织决策支持系统中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通过各类本体的定义,知识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与重用;吴江(2005)提出一种由知识体和应用本体构成知识库的基于本体非结构化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可有效解决知识的重用问题;陶然等(2007) 认为基于本体的企业知识发现(OEKD,Ontology-based Enterprise Knowledge Discovery)能有效支持知识的共享与重用; 杨杰明(2005)借鉴“知识螺旋”思想解决了在电力企业知识内部如何进行知识的转化和传递,从而解决知识的共享和重用的问题;边文钰(2007)提出已有知识是否能进行重用,取决于其知识情境与要解决的问题知识情境的相似程度。根据知识情境相似性匹配获取相关知识,可提高知识可重用性;
3 结论
从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领域本体的构造和基于本体的知识的获取与重用,是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它也正式是开发知识管理系统的难点。未来,结合语义网进行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研究必将成为研究热点。随着越来越多本体开发具的问世,利用语义网技术开发出高质量的领域本体将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也将探索出更加智能的知识的获取与重用方法,从而实现越来越多的智能知识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姜丹.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2] 徐丽平,姜利,群赵亮. 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 电脑应用技术,2007, 69:1-4.
一.机电工程施工准备与施工管理
(一)施工前的准备
机电工程项目与其它大型的施工项目一样,在施工之前都要会审施工图纸,认真审查图纸中的重要指标,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修改;其次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的实施,检查无误后才能给予批准,进而进行交底;然后到现场检查施工场地的平整度,水、电、路以及排水渠道是否满足开工后的施工机械连续施工的需求;检查工程施工合同是否签订完毕;领完检查施工组织机构是否已经建立,查看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满足此项目的施工。
(二)施工中的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项目的安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工序控制、材料控制、管道控制以及施工现场的电气控制,尽量降低成本,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利益。另外要强化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员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工作,提高集体的凝聚力,使整个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
二.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目标管理
1.成本目标
在项目合同要求与预算范围内,科学、合理的运用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消耗,按时请款,合理安排材料以及人员的进出,减少资金占用,使整个项目的实施以最高的性价比为目标,建立经济型施工典范。
2.进度目标
在项目管理的额统一协调下,合理控制工程进度,使施工按照一定的程序有序的进行。实现计划工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提前完成合同工期。
3.质量目标
施工质量要在国家相关专业设计、施工规范基本要求以及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下,实现施工组织中质量控制的目标,满足预定的使用功能要求,使整个项目达到预定的生产能力和使用效果,安全、高效的完成施工项目。
4.安全目标
安全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主要控制内容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环境”,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约束,使整个施工过程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完成。
5.现场目标
在施工现场要科学组织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要合理摆放,做好现场管理的消防保卫工作、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劳动人员的生活日常管理工作等等。是工程施工在一个融洽、和谐的环境下进行。
(二)现场施工管理内容
1.项目质量的管理
合格的质量是一个项目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在工程施工中,质量是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控制的内容。怎样才能做好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就需要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注意重点控制对工程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个环节,按照质量标准与各分包商签订质量保证合同,包包工程质量。
(1)图纸审查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的关键首先是施工图纸的审查,它是熟悉设计图纸、了解施工设计意图、工程特点以及工程质量要求的重要手段。
(2)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有这样一些工序,它们比较容易被下一道工序所隐蔽,对于这类工序的质量控制要做到技术检查与验收,在下一道工序进行之前就对其进行检验与验收,对做好监督工作,这样就不会遗漏关键点,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安全。
(3)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所运用到的原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重对原材料的监督与检查,确保使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4)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控制
技术资料的主要用途是记录工程技术、质量以及工程经营活动等内容,在施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工程档案的一部分,反映了施工活动是否科学、合理,施工过程是否严肃和完整,是同时也是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真实展现,是评定工程质量的基础。
(5)施工质量的检验与评定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项目经理除了要做以上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检验与评定,保证工程在相关标准下合理施工。它是反映工程真实情况、判断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2.项目进度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把控工程进度,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要尽量缩短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提前完成工程进度目标。在项目的施工中相关人员要合理协调整个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综合效益等,是工程能够高效、安全的运行,协调好工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使部门与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项目进度的实施。
3.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的另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是成本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要位置,只有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实现工程效益的提高。
(1)前期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直接关系着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尽力必须重视前期工程的成本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控制,首先做好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项经理要积极参与项目投标活动,了解工程的整体概括以及整个市场的动态信息,在投标中合理选择,尽量使成本降到最低;另外,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项目经理应该把安排好各项工作,把具体工作分到具体的部门,并开展各子项目的分包工作,形成各个部门相互工作、相互监督的形式。
(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中也有两个成本控制要点,首先是材料采购的控制,在项目施工中,原材料的采购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非常大,采购的价格以及施工中材料是否合理应用等都关系着施工总费用的多与少;其次是施工中的变更控制与风险控制,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造成工程变更,从而影响工程进度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成立专门的机构从更审核工作,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变更问题,总承包商进行严谨、合理的检查,打击弄虚作假现象,严格执行合同内容,按合同规定进行变更服务。
(3)竣工成本控制
工程完成后的成本控制主要是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工作,这也是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建设单位要与总包单位做好施工验收以及竣工验收工作;另外还需要与各分包单位做好竣工交接工作,避免过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4.安全管理控制
安全是施工中应该特别强调的问题,一切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安全为核心。在工程施工中,应该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体系,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工作就无法有效的开展,人的行为、机械的状态、材料的质量等问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约束和保障,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方面也应该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设计专门的环境机构,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整理、回收与应用,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扬尘进行达标排放,防治重大环境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总之,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能否科学、合理的进行各项工作的实施,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质量的高低与进程的快慢,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法与方式,对于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协调好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工程项目安全、优质、高效的竣工。
参考文献
0 引言
电气安装工程的项目成本的控制,决定了电气安装企业参与市场核心竞争力,是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部分。本文主要从土建以及电气两个方面出发,主要阐述了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在理论上对变电站施工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变电站施工单位方面来对变电站施工进度的管理方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显在的以及隐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阐述了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策。
1、 变电站安装施工管理系统的设计
1.1 设计思路
变电站的施工主要是围绕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效益四个方面进行的。这就是变电站设计时的“四位一体”,四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真正地从根本上实现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就应该从源头上、从细节着手,加强变电站电气安装的全过程控制。变电分公司施工管理系统一般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即电气安装管理、变电站土建管理、变电站的调试及运行三个部分的内容。变电站施工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变电站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水平,加强生产效率及效益的不断提高。此外,在变电站实际设计过程之中,应该对如下几个部分进行设计,即施工项目的计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信息管理控制等方面进行周密的安排及策划等。变电站的施工管理贯穿于变电站的整个过程中,主要包括施工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以及变电站的施工投产运营三个流程,每一个环节均非常重要,均需要进行高度地重视。变电站安装施工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思路就是如上所述。
1.2 变电站施工管理系统的构建
具体而言,变电站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1.2.1 前期准备及开工
对于变电站电气安装施工而言,首先应该具备相关的前期准备,然后才能够按照事先的准备流程来进行实际的施工。
首先,应该了解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报审的主要标准及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等书,此外还有一些关键技术的参考资料,如《特殊施工方案》、《质量验评范围划分表》等书。施工前期,应该对项目进行周密地策划,对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对工作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加强管理。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制定总的设计计划、单位工程计划、分部以及分项工程计划等,制定上述几种计划,能够很好地对变电站的施工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及安排。
其次,应该加强前期所涉及的资料进行管理。我们知道,在前期准备阶段,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为了能够更好地规范电网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加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建设项目档案的保持完整性、系统性以及准确性,不仅要做好硬件设施的建设,而且还应该做好资料整理、收集以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管理,是变电站前期准备资料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再次,加强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按照安全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一整套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实施细则,这个细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案、安全文明施工检查与考核办法三个部分。在管理方面加强控制,并制定出各种应急及其响应的预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变电站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突发性的事件时能够有应急预案。此外,还应该编制各项安全培训计划、预案以及演练、变电站各项男权方案、措施等。对于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变电危险源辨别、风险措施计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变电危险源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1.2.2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主要是从未进入施工现场开始,直至整个变电站施工工程竣工为止。主要包括变电站施工过程的计划制定、各个施工工序的交接、调试过程控制、安全环境、自检与专检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包括工程投入运营之后的资料归档、达标投产以及创优的整个环节。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即(1)施工过程的资料管理。这里的资料主要是包括施工过程的管理文件、技术资料、设计变更文件等方面的资料。(2)机械设备材料的控制。主要包括建立机械设备材料采购的过程管理、完善登记制度以及材料设备的交接验收等。(3)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联系单以及变更设计的落实以及工程施工管理、所有实验记录等。(4)工程竣工验收启动。
2、 基于LCC的变电站成本控制分析
LCC(Life Cycle Costs)足指设备在预期的寿命周期内,为其论证、研制、生产、使用与保障以及退役处置所支付的所有费用之和。下面主要是基于LCC对变电站施工的成本控制进行着重地阐述。
2.1 LCC的组成
变电站LCC指的是变电站经济寿命周期内,所支付的总费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次投资成本(Investment Costs),简称IC;运行成本(Operation Coats),简称OC;故障引起的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ailure costs),简称FC;另外,还应加上设备的报废成本(Discard Costs),简称DC。因此变电站寿命周期成本可写成:LCC=IC+OC+FC+DC 。
2.2 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1)全寿命周期(LCC)电力_丁程造价模式的实施需要具体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对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细节有清晰的认识。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断提高,这个条件会逐步具备;2)全寿命周期(LCC)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实行需要详细的历史数据支持。历史数据的存储和统计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实际情况,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而言,不仅仅需要从土建的角度来考虑变电站的施工管理情况,而且还需要从经济学或是工程造价方面对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这是确保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顺利进行以及取得最大效益的一个根本性的保证。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变电站施工管理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变电站施工的有序、规范以及顺利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新昌.如何降低工程造价[J].冶金信息导刊,2004(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34-01
在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两大宏观背景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面向社会。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它们同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软学科专业,毕业学生所服务的社会企业都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行业。因而密切联系相关企业,充分考虑企业反馈意见――即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特点,成为这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主要参考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参考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说明》,以及教育学领域研究成果,制定出这两个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调整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均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行业,强调对顾客享受需求的周到服务。虽然不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工作要求不同,但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密切接触与深入了解,我们概括总结出该两大行业对员工素质的客观要求基本相同。具体概括如下:
(1)员工服务知识。具体包括:企业及企业所处环境的基本情况;员工应具备的文化知识;员工岗位职责的内容。(2)员工从业能力。包括:驾驭自如的语言能力;牢牢吸引客人的交际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记忆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3)员工从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服务企业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有效防止员工在工作中的消极行为,而且有助于使员工的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意义。(4)员工从业心理。员工应当具备的从业心理包括态度;意志;情感。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反馈信息,我们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按照(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客观要求,通过相关行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业服务与部门管理基本知识,进而提升学生行业知识应用能力(从业能力),并同时跃升学生的行业心理品质,最终成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其中行业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服务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关键,而良好的行业心理品质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旅游与酒店行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可概括如下:(1)掌握旅游与酒店行业基本知识:工作单位基本环境情况、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行业的相关岗位职责。(2)具有较强的从业能力:可概括为通用能力、基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通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外语应用等。基本专业能力:达到行业部门的岗位职责要求。核心专业能力:驾驭自如的语言能力,牢牢吸引顾客的交际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记忆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3)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可具体分解为从业观念与从业心理两部分。从业观念:大局观念,主人翁观念,商品经济观念,市场观念,质量与效益观念。从业心理:态度,意志,情感。
三、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结合能力与素质教育理论,我们结合不同专业课程主要特点,将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如下:
(一)旅游管理专业
(1)必备知识为主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心理、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原理。(2)必备能力为主课程:形体训练、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英语、旅游公关礼仪、旅游市场营销、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台服务与管理。(3)延展提高类课程:高等数学、旅游景区管理、生态旅游、中国历史文化、中外民俗、客源地概况、旅游规划与开发。(4)必备心理品质为主课程: 旅游市场营销、企业实习、专业实训、素质拓展。
(二)酒店管理专业
(1)必备知识为主课程:饭店管理原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中外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2)必备能力为主课程:形体训练、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酒店英语、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台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酒水知识与酒吧经营、酒店公关礼仪、现代饭店营销。(3)延展提高类课程:高等数学、中外民俗、客源地概况、茶艺与茶道、酒店公共关系部运营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4)必备心理品质为主课程:现代饭店营销、企业实习、专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19-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就是国际贸易的不断繁华,这都促使酒店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国际化的星级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都为酒店英语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与此同时,人们由于经济水平提高,跨国旅游成为一门热门产业,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出一批既具有酒店管理与服务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尤其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实用型人才。下文将从这两方面出发,探讨高职高专院校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培养一流的酒店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相结合
1.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酒店英语课程的专业多为酒店管理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在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该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每周四个课时,共计72课时。该课程主要使用的教材是《酒店英语会话》,该教材比较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使用。
2.这个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与服务的专业知识,能够掌握酒店业中的迎送服务、前台服务、入住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各项专业技能。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初步具备在星级酒店接待外宾的各个环节的基本英语对话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英语会话,了解其专业中出现的各种英语术语,但由于教材知识与实际应用无法衔接,很多学生无法把已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酒店会话中。在兰州外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会在大学第五学期进行校外实习,主要实习地点为兰州市的组工大厦和宁卧庄宾馆,及北京上海的合约酒店。针对上述情况,酒店英语课程应以学生在酒店的具体实习情况进行相应改革。根据学院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组工大厦和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宁卧庄宾馆实习的情况的调研,学生对酒店管理中的迎送服务、入住服务、客房服务掌握较好,能够将课本上所学的酒店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在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教材《酒店英语会话》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便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2014年5月28日,“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在兰州举行,我院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商务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志愿参加外宾接待工作,并在英语口语、酒店交际能力等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同时也说明,酒店英语教学与培养一流的酒店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的高度结合。
三、酒店英语教学改革与培养英语口语流利的实用型人才相结合
1.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一直存在很大的障碍,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无法掌握课本所要求的各项知识,加之甘肃各生源地的学生在初高中时期很少进行英语口语对话练习,很多同学连最基本的日常口语对话都无法完成。这都导致酒店英语授课的难度加大。因此,酒店英语课程改革要建立在培养学生能讲流利英语口语的基础上。
2.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英语很无聊,不感兴趣的问题,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校园里举办英语主题晚会,建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英语诗歌朗读比赛等,让学生自觉地爱上学习英语。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从今年起,为了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外教的组织下每周举行一次大型的英语口语角活动,很多同学都反映通过参加口语角活动,英语成绩提高很快。
3.根据酒店英语在酒店业的具体应用,建议将酒店英语课程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可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所讲的基本知识,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相应对话的模拟示例,加深学生对该项对话的理解。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是否完全掌握课本上所讲授的各方面知识。在兰州外语职业学院,针对酒店专业,学院设有酒店实训室,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掌握的各项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酒店管理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旅游饭店职业英语会话》一学期后,能够在实训室进行下列具体操作:
(1)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模拟进行前厅接待,包括迎送服务、咨询业务、预订业务及办理入住、结账离店等手续。学生在这章节中,基本掌握如下对话:
a.―Good morning,sir.Can I help you?
―Yes,I’d like to know…
b.―May I help you,sir?
―Yes,I’d like to reserve a room.
c.―What kind of room would you prefer/like?
―A double/standard room,please.
d.―Welcome to Shangri-La Hotel
―Thank you
e.―How would you like to make payment?
―By credit card.
(2)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模拟进行餐饮接待,包括迎送服务、预订餐位、中西餐点餐、自助餐、酒吧服务、预定宴会等。学生在这章节中,基本掌握如下对话:
a.―Would you like a table or a private room?
―I want my dinner party arranged in a private room.
b.―This is banquet department.May I help you?
―I’d like to arrange a wedding party in your restaurant on 28th this month.
c.―Excuse me,sir.Are you ready to order now?
―Yes.What are the specialties in your restaurant?
d.―I want to have a breakfast here.What do you serve here?
―We have Continental and American Breakfast.
e.―What’s your house wine?
―Our house wine is a very nice non-alcoholic cocktail.
f.―When is your happy hour?
―Wine,cocktail and draught beer are all half-price until 6:00.
(3)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模拟进行客房接待,包括迎送服务、介绍房间设施、整理客房、介绍洗衣服务、介绍叫早服务等。学生在这章节中,基本掌握如下对话:
a.―Yeah,welcome to Beijing hotel may I help you sir?
―Yes,Yeah.I’d like to check in please.
b.―Here is our hotel’s service Information Brochure.It gives you an idea about our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Wonderful!Thank you.
c.―May I make up your room now,ma’ma?
―Certainly.Please make up the dresser.
d.―Excuse me,miss,have you any laundry?the laundry man is here to collect it.
―No,not now thank you.
e.―I wonder if your hotel has a morning call service.
―Yes sir.Would you like a morning call?
四、小结
根据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制定的酒店英语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酒店英语课程应以考察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听、说、会话能力等为主要目标。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一批适合社会发展和酒店行业要求的懂英语的高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熟练的酒店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因此,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的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达到酒店行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杨雪霁.分析酒店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改进酒店英语课程设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
酒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因为酒店行业涉及的行业是比较多的,酒店管理工作只有做好才能提高酒店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由此可见,酒店管理工作,需要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一、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酒店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当前的酒店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大部分酒店管理人员都没有专业的技能,在进行管理时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并且管理方法是比较落后的,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即使一些酒店管理人员掌握了一些酒店管理的基本知识,但是在酒店管理工作中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酒店管理缺乏专业的人才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会公众对酒店管理工作没有全面了解,所以只有一些酒店管理本专业的学生会从事酒店管理工作,非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去酒店工作。
(二)在酒店管理中缺乏成熟的酒店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如果没有成熟的酒店管理模式,酒店的经营管理就会处于一片混乱,缺乏整体协调性。当前,一些酒店管理人员虽然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但是在酒店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不是成熟的,一些酒店管理者虽然借鉴了其它企业的管理经验,但是存在一个严重的错误,并没有认真分析本酒店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情况,而且制定的酒店管理制度是不符合本酒店的发展的,因此很难高管理质量。
(三)在酒店管理中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
当前的酒店管理者只是重视酒店的效益,忽视了对酒店的企业文化建设。酒店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不会形成主体的企业价值观,员工就没有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导向,很难形成员工在酒店企业的凝聚力。无论是酒店的管理者还是酒店的员工,只有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对酒店产生认同感,会用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企业一旦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撑,严重影响了酒店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二、当前酒店管理创新策略
(一)在酒店管理中注重酒店管理职业化人才的培养
酒店拥有了专业的管理人才能提高酒店管理水平。酒店应该定期给酒店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酒店管理基本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让酒店管理人员通过参加培训能够丰富自己的酒店管理知识架构体系,提升自己的酒店管理工作技能,为酒店管理工作提供动力。酒店管理人员不仅要定期参加酒店组织的培训,还应该通过自主学习,学习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向其他有丰富经验的酒店管理人员学习,增加对酒店管理的深入理解,才能使酒店管理者拥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管理者的酒店管理水平才能够追赶时代的发展,才能为酒店的管理工作奉献自己的价值。
(二)在酒店管理中建设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酒店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产生认同感。有的酒店管理者建设的企业文化不仅没有促进企业的成功发展,反而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些酒店管理者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有时因为员工小心把餐具摔坏,酒店管理者就犀利地当着其他员工的面,让员工索赔,这种方式不仅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这样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的管理。酒店管理者在员工出现错误时,应该私下和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鼓励员工改正错误。这种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形成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可见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酒店管理者也应该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工作,也是需要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在建设企业文化中需要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让广大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通过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寻求大家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战斗力。这样的企业就是一个强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拥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是酒店管理成功的关键,是留住客户的关键。例如,酒店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可以开展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等,员工通过参加这些娱乐性的活动,可以促进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一个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同时能让员工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指导员工科学工作。这种团结协作、和谐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感觉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可以激发员工中的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利因素,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三)在酒店管理中建立适合信息高速流通的现代化酒店管理体系
加强酒店和酒店之间,酒店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帮助酒店建立适合信息高速流通的现代化酒店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对于酒店的长期稳定盈利和提高酒店管理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果酒店企业想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是需要建立个完善的现代化酒店管理体系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酒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作为一个兼具实践操作性与知识探索性的应用型专业,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能够从事酒店一线工作,并且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能力的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服务与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多家已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虽然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和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大胆吸收和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模式,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实现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
一、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目前,在实际的酒店管理本科教学过程中,国内对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基本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大量借鉴酒店管理高职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讲授酒店的对客服务技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技能的学习与操作,将本科生等同于高职生一样,轻视了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新知识的探索,忽视了对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识等能力的培养。尽管酒店管理本科生在进入酒店后,刚开始要从基层的实践操作岗位做起,但是其培养定位于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更高要求,这种混同于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本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第二种模式表现为: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点借鉴普通经管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在课程讲授中,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或轻视对学生服务技能的培养。这种倾向认为对客服务技能很简单,没有必要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酒店对客的实践中能够轻易掌握。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酒店管理本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进入工作岗位后,因为缺少必要的服务技能和应对顾客需求的能力而很难较快进入角色。第三种模式表现为:上述两种模式的问题显而易见,在此基础上,不少院校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教学改革,希望能够在本科教学中兼顾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受制于教学计划和实际操作的难度,大多数酒店管理本科教学实际的改变不大,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比例仍旧很大。此种教学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往往是在机械地模仿教师向他们传授的技能,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探索与创新,并且强调统一的教学与考核评价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通常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很难将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与未来的工作场景联系起来,严重缺乏将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能动地应用于实际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能力。酒店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对不同的客人需要提供标准化加个性化的服务。影响客人对酒店评价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受客人自身的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因素影响外,工作人员对日常服务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影响客人印象的关键之处。这就要求酒店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对和应变能力,而这些在上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完成的。
二、传统PBL教学模式优点与局限性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供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选择的现代化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霍华德?巴罗斯教授(HowardBarrows)针对传统医学教学方法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弊端,探索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是把所有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具体病例为研究对象,自己提出恰当的问题,并自己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1969年,霍华德?巴罗斯开始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实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2]。PBL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被其他教育教学领域采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法,PBL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点[34]。(1)以问题为学习起点。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师设计的、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经老师提示、学生感兴趣并自行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2)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要解决所设计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团队小组讨论、师生沟通等多种方式,通过系统的思考与努力活动才能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学生为中心。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程学习的主角,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角,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充分体现和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尽管这种传统的PBL教学模式存在以上诸多优点,但是在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传统PBL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集中表现为主要适用具有研究性、探索性的专业课程。在这种研究性、探索性的课程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基本上不涉及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等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于未来酒店工作场景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因此,需要对传统的PBL教学模式加以创新,以适应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要求,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与场景类型
在PBL教学模式中融入“工作场景”的思路与理论是情景学习理论与情景式教学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rownCollin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中首次详细叙述了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从此,情境学习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和正在形成中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5]。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学习具有情境性。知识是一种学习者在某一情境中通过与他人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中而获得的。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中学习,这种背景可以是真实情境,也可以是虚拟情景。情景式教学理论是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且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最恰当的情境是学生未来将要面对的“工作场景”。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工作场景中进行学习,既克服了传统课堂学习环境的单调性,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佳的环境氛围体验,增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式向主要探索式学习转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当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工作场景学习中时,对于自身所经历的事件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还可以促进其进行学习与反思,进而形成有关的感觉、技能、知识及思想,便于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未来相似的工作场景之中,提升显著教学效果[6]。在酒店管理本科教学中,融入教学模式中的“工场场景”主要有两种类型。
(1)现实工作场景。现实工作场景就是实际中经营的酒店的工作场景。现实工作场景最突出的优点就是真实性,长处是能够充分考验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即时应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教学也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后,才能适应现实工作场景的要求,这对于刚接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本科生很难达到。同时,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实践学习时,不允许出现较大的失误,而且学习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场景很难进行重复式教学。因此,为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还要配置虚拟工作场景。
(2)虚拟工作场景。虚拟工作场景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工作场景。传统虚拟场景主要对借助实物工作道具实现。目前,作为建立虚拟场景的虚拟现实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多种现代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可以生成一个逼真的多维虚拟世界。在这样虚拟工作场景环境,学生能够获得更接近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氛围和体验,获得更好的技能学习效果与职业认知思考。并且,专业教师对于虚拟工作场景具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可以进行重复式教学,使学生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组织
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是PBL教学与“工作场景”式教学的有机结构,基本的教学流程环节、主要内容与组织工作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专业课程模块开发。专业课程开发以满足酒店对中高级管理人才需要与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出融入“工作场景”PBL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的出发点是岗位工作环境,基本步骤包括任务分析、工作分析与课程设计。在课程模块开发课程的时候,逐级细分成若干子模块,每个细分的子模块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各子模块有清楚的起点与终点。例如,针对酒店服务与经营工作岗位,可开设前厅服务与模块、客房服务与管理模块、餐饮服务与管理模块。针对酒店管理工作岗位,可以开设酒店营销管理、酒店人力管理和酒店财务管理等课程模式。客房服务与管理模块可以细分成客房清洁服务与管理、公共区域保洁服务与管理、客房设备操作保养与管理、洗衣服务与管理子模块,构成独立教学单元。
(2)确定专业课程学习目标。确定课程学习目标是PBL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以此目标为起点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课程学习目标从内容上来说,应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场景目标;从呈现上来说,应能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符合学生的未来发展的要求。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同时,由于学习目标的确定是学生的参与下完成的,学生对学习目标有认同感,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专业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讲授。专业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讲授是学生开展场景式自主探索式学习的基础。对于酒店管理本科生来说,由于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基本的了解,让其完全进行自主式学习,很难实现课程学习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初始阶段还需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当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了一定了解的时候,再进行以问题为目标,以场景为手段的自主式、探索式学习。
(4)创设工作场景与问题。创设工作场景与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在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工场情境,让学生在分析场景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另外,工作场景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针对某种现象或某种任务,设计并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对问题的界定,进而按照界定的问题创设工作场景,最后展开相应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例如,在酒店前厅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接待醉酒客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工作场景细化设计,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5)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是PBL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和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把整理后的新信息与原有信息进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研究、交流、质疑、辩论,教师进行辅助式的指导。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形成针对工作场景中的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整合与内化。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6)虚拟工作场景展示研究成果。在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每个小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首先,需要进行工作场景的布置,然后以合理方式,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技能,展示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方案。例如,在虚拟出前厅工作场景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方式,通过现场表演,展示出“如何接待醉酒客人”。每小组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技能训练,其他年级的学生在旁边观看,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时的不足,而且可以参与评价,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与提高。这样的成果展示活动既可以被教师用来评价学生对有关内容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现实工作场景体验式学习。由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景是在顾客的参与下进行的,顾客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使现实工作场景变得难以预测与完全虚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还需要学生在酒店现实工作场景中,在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这时,学生将面对现实的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与问题,即时构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对于培养学生未来酒店工作中所需要临场应变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关键。另外,学生在现实工作场景的体验式学习,还可以发现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与问题,使未来的学习更有动力与针对性,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此外,可给学生配备专业课程教师或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的酒店工作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帮助解决课程实践遇到的困难与疑惑,显著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8)课程学习评价与反思。每次专业课的场景体验式、问题探索式的学习活动结束后,要对学习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评价与反思的内容主要有:探索方法的科学性、探索过程中的参与度、学生合作意识与态度、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问题的解决情况、学生的发展与提高情况等。学习活动评价方式既可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评价与反思,既能够使学生发现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所取得的成果,还能使学生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与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在吸收PBL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融入了“工作场景”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酒店管理本科生培养质量,切实完成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是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作者:裴正兵 俞继凤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程兴中.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384386.
[2]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7274.
[3]赵君英.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内涵、特征、优势[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919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71-01
1 酒店管理概论的课程特点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既专业性强,又涉及知识面广,对于初涉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演绎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精髓;同时要求学生出课堂学习之外,更多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酒店调查了解,并从各种渠道获取有关酒店、酒店管理和酒店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以更好消化、理解并运用课堂所学知识。
1.1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涵盖多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对酒店和酒店专业进行介绍,包括酒店基本知识、酒店管理理论、酒店经营战略与决策以及酒店未来发展趋势四大模块,具体教学内容为:酒店概述、酒店管理基础理论、酒店组织管理、酒店计划管理与控制、酒店战略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信息管理、酒店公共关系管理、酒店安全管理、未来酒店发展趋势等。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涵盖多,要求讲授的教师具有的知识面要广,并且能够将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各自分立,做到各章节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一定的难度。
1.2 要求教师讲授方法多样课堂信息丰富化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不能仅靠传统板书,以及多媒体技术加以辅助讲授,必须将将案例法、项目训练法、启发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演示法等方法融合到教学实践当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换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模式,才能更多的摄取大量的专业知识。
1.3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门课程是大一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初涉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仅仅靠课堂上讲授的信息量,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利用更多课余时间深入酒店调查了解,并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酒店、酒店管理和酒店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以便更好的消化、理解并运用课堂所学知识。
2 多种教学方法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2.1 岗位工作描述讲授
第一节课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前,将近期知名酒店的各个岗位的招聘启事展示给学生,酒店岗位共分为七个等级:服务员、主管、领班、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副总监、总监,将不同酒店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描述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岗位对何种能力的要求,同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这四年如何学习专业课程以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四年后的就业提早做准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结合与一体,让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提升自我。
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每一节课程都可以用一个案例展开,例如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章节,找一个成功的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之道,然后回忆其住酒店的经历,自己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究其原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注重知识注重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与思考,学生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探讨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将相关理论再强化讲授,以加深学生印象。
2.3 项目教学法
项目训练教学法是将与实训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试验、工作实例或训练任务等各种活动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将项目的实践融入到理论课教学之中,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实训项目,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教师成为辅助角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教学方式。
首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十位同学,同学们自己成立组名。同时让每组成员推选出项目小组组长,负责小组项目的组织管理。
其次安排项目训练题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进度来安排题目。其中,教学目标是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训练结果的依据。例如在讲授第一章酒店概述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章节课程时,要求每组学生选取一个三亚著名酒品牌店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拍摄视频与图片,同时上网收集相关材料, 了解其文化价值观、酒店装饰与设计、酒店定价、客房设计、餐饮部门、规章制度等,将整理的材料做成课件。
进行项目训练成果展示。学生们可以以各种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也可以根据项目训练课题的题目用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示成果,这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状况。
最后由教师对训练结果分析评价。分为教师评定学生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2.4 角色扮演法
即模仿实践,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用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机会,除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针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章节时,可将角色扮演法运用于招聘技巧的教学,将学生以五到七人为一组分为若干组,模拟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每个小组选择自己负责的部门,并在自己负责的部门中选择一个具体的岗位,之后所有的工作就围绕着自己负责的岗位展开。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普遍反应对所学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在扮演角色中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2.5 现场教学
即根据某些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学生带到酒店现场,进行现场参观、考察和讲解,或请企业专家现场讲学。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缩小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考虑到大一学生有认知实习课程,将部分章节实践安排放到学生大一暑期认知实践中,通过实践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可将三亚知名酒店高级管理人员请进课堂,讲授相关章节知识,弥补教师实践能力薄弱不足。
参考文献
一、引言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旅游涉外饭店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现代饭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较快 适应现代酒店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传统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幻灯、挂图、黑板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课,结果是部分学生为通过考试取得学分(成绩)而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按照三个阶段,六个学期进行,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交叉进行如表1。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进思路
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将会同企业一线专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酒店的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将对多门主干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情境英语等)进行重组或整合,并对核心专业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案。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立足培养两种能力:一是较强的服务技能,二是基层或中层管理技能。并开展优质核心课程及项目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实训课程、确立课程的实施方案。
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一)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1.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酒店管理专业所有的教师中,做到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所能提供的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授课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演绎、归纳等思维能力,需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组织活动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各项任务,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二)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1.认知实训
为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初步认识,根据计划,新生在入学后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主要由老师带领他们参观酒店和风景区使学生大致了解行业的特点,酒店的环境,建立基本的专业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操作实训
学生在校外参加酒店的上岗实际训练,进行客房、餐饮、前台、导游情景模拟、调酒、烹饪等;深入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实习,通过学生在酒店各个岗位的操作实习,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专业的实际氛围,学习到实际操作的技能。
3.模拟现场实训
为增强教学的实际性和直观性,教师在一些专业基础课堂上,应适当运用模拟训练,如设计场景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环境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充分考虑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也根据学生的表现教育学生完善学生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素质。教师应认真了解学生的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他们对未来就业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心理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2体育旅游的自然资源及适宜开展的体育项目
2.1体育旅游的定义
体育旅游属于社会体育的一个产业分支,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种旅游的一种,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施行旅游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2]。
2.2自然资源及适宜开展的体育项目
(1)平原适宜开展:赛车、赛马、风筝、热气球等。
(2)山地适宜开展:登山、攀岩、定向越野等。
(3)高原适宜开展:骑马、骑车穿越高原和民族传统项目。
(4)河流适宜开展:漂流、龙舟、划船、潜水、游泳。
(5)湖泊适宜开展:游泳、潜水、垂钓、划船、赛艇。
(6)海洋、海滩适宜开展:日光浴、冲浪、沙滩排球、足球。
(7)冰雪适宜开展: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花样滑雪等。
3从事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的体育教学内容
3.1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
将来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学生,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可根据现有条件选择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网球、体育舞蹈、围棋、太极,将游泳课尽量在体育课上开设。一般来说对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学生形体要求较高,特别是女生,应增加舞蹈和健美操,正确的基本身体姿势应该是颈部伸直,沉肩挺胸,直背收腹,收紧腿部及臀部,身体挺拔。要达到上述要求,在进行基本姿态的练习的基础上,应该练习体育舞蹈———交谊舞,使身体姿态在移动中得到巩固,还必须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