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素质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3 16:46: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个人素质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个人素质培养

篇(1)

① 合理的价值观体系,如道德观、是非观、审美观、社会以及科学知识等

② 合理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

③ 良好的情绪调整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素质人格

④ 良好的心理素质

⑤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基本生活能力素养

⑥ 良好的身体素质

⑦ 养成奉献,互助之精神,以及个人责任感

⑧ 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沟通能力

⑨ 良好的个人信念,与切合实际的理想追求

⑩ 良好的个人技能

1.合理价值观体系

从以上来看,将合理的价值观体系与放在首位,是因为价值观体系是人格的最基本构成,即人的精神人格。它直接关乎到人的灵魂深处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社会观、人生观等等。获得价值观体系,除了接受教育外还要将知识点进行内化,即人在成长过程中少不得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少了这些,一切知识点都不会那么稳定,更不会产生合理的意识选择与变化等。如一个人犯了错而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他就不会知道违法则的严重后果。一个人没有付出过辛勤劳动,就不会懂得爱的存在与爱的珍贵,等等。而纯粹的社会与自然知识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正确的意识构成与判断奠定基础的。

2.合理的思维方式、模式

而合理的思维方式,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薄弱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切不合理的观点、知识,以及人文精神的构建都与之有深层次的关系。这点,我在《思维与意识》《中国哲学史上的最缺—自然逻辑哲学》里都有论证和说明。思维问题其实就是一种认知方式的问题。这关乎人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对社会组织结构形态的概念,并以此建立起合理的世界观。其次,合理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点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哲学的意义上说,世界的知识无数,但是只要掌握了合理的思维方式、模式,所有的知识都能划区划块的整合起来。整体哲学的理论是,只要掌握了一个完全合理的知识点,其它的知识点都能从这个点开始发散寻找,并最终构成自己的合理知识体系。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从理论层面上讲,是可以做到的。

有了好的思维模式还不够,在教育方式上还得有所突破。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上,一直还停留在灌输的原始状态,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有直接关系,这点我在很多文章里论述过。就人来说,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性,加上个人的自尊心与荣辱感,即希望被认同来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原始本性,以及人或者动物对地域、空间扩大的本能需求,所以人应该是必然好学的。而我们现在的灌输与填压式教育恰恰就违背了这种人的自然规律和属性,我们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学习时间越多、掌握的知识就越多,并且成绩就越好。最后,很多学生即使掌握的很多知识,却根本不能灵活运用。其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点的实用性怎么样,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与生活、社会、人格、能力的关系到底有没有关系,关系多大,是否系统全面等等,这也是要求社会教育界关心的问题。因为学生学些与这些没多大关系的知识,学生就不能从教育中受益,不能受益,怎么能有学习兴趣呢?所以说,这种教学方式、学习内容与知识量在很多时候超越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也不能从这些知识上获得实际的利益享受与情感感受,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并最终演变成排斥心理。这种灌输与填压的教育方式已经在麻木或者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思维与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极其有限的,并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与求知心理的退化。所以我觉得,在对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时候,诱导与引导是最人性化的,这种教育方式不断能充分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产生知识的心理记忆,而这种心理记忆比单纯的脑部记忆要牢靠得多,在没有知识替换的前提下,基本就是永久记忆。如果经常使用到这个知识点的话,并且能有内化成为潜意识的可能性。我以前在辅导与培养学生的课程里,经常应用到的“自主学习法”,效果就很不错,对思维与思维方式的培养效果非常明显。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理解,必然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再通过排除错误方法后的合理选择,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合理化,尝试错误经历与结果必然导致的错误方法将永远不会被选择,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充分利用错误的价值,反而能取得正确选择与方法。所谓“自主学习法”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只布置好课程内容与作业,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之后让学生将理解的知识在课堂上讲出来,再利用讨论与辩论的方式做一些调整和归纳,最终形成一种知识点的共识。这种学习方式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和评判,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全面挖掘他们原始的学习兴趣与个人潜力,如此才能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做到这点,需要我们现在的老师打破很多传统的思维习惯与教学方式。我将这种教学方式归纳为“无为而教”,老师的作用就是把握一个尺度与裁判,所谓“尺度”,即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课程知识点的时候做一些引导与启发,或者是在所有的学生错误理解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做一些更正与调整。裁判的作用就是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做一些应有的表扬与鼓励,而对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做一些批评。

3.良好的情绪调控、自我管理能力

在《情感的波动与欲望的涌动》一文中,已经知道人的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毫无疑问,个人的情绪调控与管理能力是社会对人的最基本素质要求。但是怎样提高这种能力,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理性构建

产生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意识、观念的矛盾是社会人士产生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一种精神、意识对抗产生的压力,再由压力产生自我心理保护性的情绪反暴与失控,而这种情绪反暴与失控则会产生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和自我危害性,严重者会产生失去理智的伤害他人或者自杀行为。而非合理的意识选择加上强大的心理与行

为能力,同样也会产生强大的破坏行为。故而要稳定情绪,首先要做思想思维的疏导与疏通。思想思维的疏导疏通则必须要够建个人合理的理性。建立理性,首先应该从知识点与知识结构上加以完善化、合理化。俗话说“没有绕不过的弯,没有过不了的坎”,只不过就看你想不想得明白,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知识结构合理与思维方式的合理,一切意识、观念矛盾均可以化解。当然,人无圣人,不可能所有矛盾都可以化解。但是只要理性构建更合理,更丰富宽广,那么产生精神、意识对抗的概率会小很多。如此,产生情绪,爆发脾气的机会也会少很多。

加强心理抗压力

心理抗压力是人内在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个人心理抗压力主要是人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素质。人生无时不在面对高压力的学习环境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以及外部体能压力等,当外部压力与内在抗压力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各种情绪,特别是外部压力远远大于内在心理抗压力时,人便会产生情绪低落,如忧愁、郁闷,乃至于情绪反爆作为抗争等等。这都是情绪不正常的表现。但是作为社会的人,面对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合理与非合理性现象,只有加强自身内在心理抗压能力的提升,如加强自己的忍耐性等等,才能降低产生情绪的概率。其次,在面对精神、意识、观念对抗时,心理抗压力强的人也明显有情绪上的优势,情绪上要平稳很多,所以能理性的思考应对措施。针对外向性情绪障碍问题,连续抄书是一个很不错的调整方式,主要针对意志力培养。偶尔采取非合理理念培养方式或者挫折教育,则能培养人的心理忍耐能力与抗压能力。

音乐的调整

人的情绪必然的产生波动,有波动就必然的有节奏。《在音乐的张力与美的激动》一文中已经说明.

体能释放调整

人,从来都没有脱离自然的属性。故,当人的能量不能正常释放时,其情绪是很容易产生压抑、烦躁或反爆冲动的。所以在有情绪压抑、烦躁或者情绪激动时,体能释放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只不过,情绪压抑者的体能释放要适度一些,且采取的方式也不能太刺激。否则,试用者会有一种恐惧心理,或者失去理智而过度冒险。而烦躁、情绪激动者则采用短时间的强力释放。这种时间的控制是防止激动者连续性释放而自我伤害。当由精神压力产生的情绪压抑与情绪冲动被释放后,自然会回归一种常态的平静.压抑者则可以稍微过度一点,产生一种半兴奋状态。

4. 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凡生活中要接触到的客观现实,都需要相应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构建必须通过培养,这种培养犹如千层纸的铺垫,必须一层层的加强。在《论精神的实质》一文中谈到过试探与尝试的问题。试探,完全是面对一个未知事物的接触,这种接触过程就是一种心理成熟与自我心理完善的经历。一个人从小开始接触生活和接触社会,除了对生活与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与理解外,更多的收获就是心理的成熟,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如在实际生活中必然的遇到困难,战胜了困难,那么这个人除了自信心得以成长以外,另外一个巨大收获就是心理承受能力的加强,即使是小范围的失败,这种挫折教育对心理的承载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有了自信心与心理素质之后,人还应该尝试着去面对一些未知的,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这样,人便产上了创新与创造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除了理性引导外,实际的参与尝试便是最主要的一环,并由此打破人天生的恐惧心理。

接触生活与社会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社会的真实性和残酷性,从中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以及由生活压力逼迫人产生学习的动力,改变现在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并完成“学以至用”的最终目的,将人从个体向群体转变、由成长向成熟转变。我曾经在辅导课程中,将学生派到农村有目的的体验和参与生活,要求学生从农村人的经济收入与支出、选择庄稼种类目的、作息时间、劳动强度、生活态度、生活困难、个人与家庭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与娱乐、幸福指数、人际和家庭关系、行政管理体系、对政府的期望与批判、对国家的个人观点、对经济与物价的意见等等方面,做一个相对全面的信息与数据采集,之后写一个调查报告,并提出个人见解与建议,再让他们与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家庭做一个比较。在调查报告里,我并不要求建议与见解的完全正确性,但是,我培养了学生认识与理解生活广度和深度,并从中找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与社会中的位置和心理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也许不是最准确的,但是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寻找方式。人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心理平衡点,才能确定自己进步发展的方向。我们经常教导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又怎么能好好学习,怎么能找到向上的起点与方向呢?

5.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基本生活能力素养

人本是具有动物性的懒惰,任性也都是人的原始本性,加上人性的自私,所以趋利避害。一个原生态的人必然懒惰,随意性也非常明显,故培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开始。由于有些家长非常溺爱小孩,不注重从小培养小孩勤劳的习惯,必然造成小孩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孩在五岁以前是没有太多意识沟通的,所以小孩在小的时候只能靠一种硬性的训化,或者从行为上让小孩加以模仿。而那些自己本身行为习惯不好的家长,带小孩当然培养不好小孩的行为习惯。家长打麻将小孩也打麻将,因为人的最原始学习能力就是模仿。当小孩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后,就要先通过意识沟通与督促。沟通地目的是让孩子在意识上接受某个理念,督促地目的是让小孩突破人性懒惰的特性,和突破行为心理地尝试,多次重复后,必然成为行为习惯。

所谓基本生活能力素养,是指人在普通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能力与水平。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本应该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但是由于当今教育的无知,竟然把这种基本素质要求都忽略了,学校从小要求学生“全日制”学习文化知识,剥夺了孩子参与生活的时间与机会,家长要求孩子考好成绩,故而根本不注重孩子的这种能力培养,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到结婚成家时不知道“柴米油盐菜”的使用方法及价格,更不会做成一桌香甜可口的饭菜。其他家庭生活也是相当无知,如各种家庭生活的劳动技能、必要物资的购买、经济规划、基本社会关系与基本社会活动等等,所以当他们组织家庭和步入社会后,经常遇到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人为的树立一些由于简单问题产生的矛盾,并导致个人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困惑与混乱,严重者连基本生活、生存的本能都丧失了,这是多么悲哀啊!其实,在培养人的这些最基本能力与素养的同时,孩子会得到更大的收获,那就是对生活、人生、社会更多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更好的生活。个人生活好了,社会也就进步了、和谐了,因为社会是有每个个体构成的。

6. 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生命的第一平台。良好身体素质的前提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身体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的、睡眠的、工作的等。科学的身体锻炼是一个长期性的 良好习惯,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国本不是一个热爱运动的民族,所以加强身体锻炼还要从文化观念与意识习惯上开始改变。

其实,运动不仅仅加强身体素质,在运动过程中,个人能量的释放还能使人产生兴奋感与加强内循环,而这种兴奋感和内循环会导致脑细胞再生与更新,而再生与更新可以影响人的智力水平,以及情商的提升。兴奋使人产生快乐,这点毋庸置疑,这种快乐会导致人加强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接触又能加强心理素质,有了心理素质与个人勇气,那么敢于挑战与创新的原始动力就产生了,社会由此会加快进步的步伐。在对于有抑郁症的患者,采取游戏与运动的方式,必然会产生明显的缓解与培养作用。社会生活中,由于经常运动与游戏产生的兴奋和快乐,会直接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这点已经论证过的。总的来说,将人动态化,顺畅的释放能量与构建心理,那么生命的活力必然被完全的展现出来。

7. 养成奉献、互助之精神,以及个人责任感

做到一个基本合格的人格素质,即利益、人格的平等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做到奉献、互助之精神,以及个人责任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除了在平时学习时加以领悟外,个人道德感、荣辱感的加强,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其次就是团队精神的培养,这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引导。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个体的投入与付出,一个不投入与付出的人是不可能有责任感的。这种投入与付出必须是身、心的。这正如家长对小孩的责任,想让家长放弃都不可能,家长投入太多了。反过来,孩子有没有对家庭的付出与投入,则直接体现在对家庭的责任感,在责任感方面,空洞的口号是没有任何效力的。真心付出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求人有社会良知与社会责任,这点,我在《永恒的爱》里论述的比较清楚。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如果不是出自真心的爱,而是出自某些另外的原因,即使最微小的付出,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觉得付出太多了。如果出自真心的良知与社会责任,即使倾其所有地付出,也会认为远远不够,这就是有良知与无良知的最根本区别。所以,我一直认为“良知与责任”是社会人格的最核心部分。

8. 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沟通能力

成为一个社会成功人士,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是如何建立好人际关系却是一门大学问。社会的人,是由个体必然向群体转变的,这种转变就是一种融入过程,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遵守群体规则,如道德、法则等等,其次就是坚守人与人之间利益、人格的公平性、平等性。当然,这只是基本常识。要真正构建起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以第7点的“有无奉献与互助精神”开始。这方面的培养是由精神引领开始的。在实际生活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相互帮助就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之后,个人的谦虚程度、个性张扬程度也都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不谦虚,个性太张扬只会让人讨厌。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主要以设定集体任务与目标,完成这个任务与目标的过程应该是一环套一环,让参与者各就其位,知道每个人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珍惜每个个体的重要性,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团体合作能力。项目如集体登山、团体野外生存等活动。沟通能力是人与人交流的必要途径。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思辨着手,思维反应速度、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一定也要从实际生活的针对性训练中体现出来。如辩论会,写作能力的培养,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细心倾诉自己的心声等等。

9. 良好的个人创造与创新精神与切合实际的理想追求

建立良好的个人信念必须从对自己各项素质水平的合理评估开始。但是评估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主体社会的价值评估体系,这应该是完全脱离自我主观意识为前提的。社会中的人往往过高评估自己,这其中必然带有个人主观认同,如夸大自己的能力与社会重要性等。在做自我评估时,应该多咨询相应的社会专业人士以及周围的朋友,他们则是从个人的行为表现中得以总结与概括的。这个结果也许不是最准确的,但一定是最客观的。有了这个评估结果,在建立个人信念时要科学很多,这就是平时所说的量力而行。自己能力到底怎样,面对一些实际困难时能不能解决,不要等到碰了个鼻青脸肿后才知道。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没有个人信念是不可能有什么发展的,因为良好个人信念直接体现在个人的创造性与创新精神。人人都应该有理想,正如拿破伦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但是,万军之中必然只有一个将军,所以不合理的理想会给人一些不必要的精神压力,精神压力超越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并不能得到合理调整、释放与缓解时,必然会产生抑郁症或者焦虑症,严重者会痛苦不堪,有的人还会选择自杀来解脱精神与心理痛苦。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给自己定位,有时候还会导致产生狂想症;如我以前有个学生,他总认为自己在高考考试能考满分,他这是把自己当“神”了,这是典型的狂想症。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承认人性的弱点,加上错误的认识世界、社会,就必然导致不切实际的理想追求。多了解人性,多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多参与社会与实际生活,就能多一些实际的感悟和内化思想观念,就能找准切合实际的理想与追求,虽然由于社会是动态的,人也是动态的,理想与追求必然会随着动态变化不断的调整与修改,最终也是走向更实际更合理。

创造与创新精神还是个人素质中最高端的能力体现,但是怎样培养这种能力,这关乎到文化内涵与培养方式。我们知道人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人类为了超越自然状态与自我突破的理念形式,所以,利用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因人而异地选择文化形式和培养方式,大多能取得良好效果。理论上可以认为,只要能提供足够的文化形式与特定环境,可以将某个人培养成卓越的“天才”。而“天才”一定具备超越平凡人的创造与创新精神,无论在科学技术或者人文社会方面,必定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一直认为,人除了有自然的生物基因外,还具备文化基因,改变文化内涵与培养方式,就能改变人的品质,甚至能改良人的部分自然生物基因。

篇(2)

    开设《音乐鉴赏》课,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音乐与心性情感的和谐发展。音乐由于特殊的传播形式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再加上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而使音乐教育在对高职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及道德品质教育中凸现其功效。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革命歌曲,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革命歌曲的传唱在我国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形象所感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较好的基础。注重作品选择重视选择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欣赏和教唱《国歌》的时候,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的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前仆后继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不惜“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一般是教师简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然后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分段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熟记音乐主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简单欣赏,并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走进音乐,深入体验音乐。要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全过程,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环节中的“情”“境”交融,开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促进学生审美兴趣的持续发展;“视”“听”结合,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听”“说”结合,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

关系的表述缺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该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该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其中,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二、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差别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种素质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三、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一)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网络社会,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著,这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互联网的优势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延伸到各家各户,互联网的信息容量是非常巨大

的,并且随着一些交流工具MSN、QQ及人人网、开心网等各类交友网站以及微博等的普及和手机上网功能、无线WIFI的全民化,

不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跟朋友、家人联系,互联网不仅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变革,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如今网络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随着国人经济条件的大幅改善,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社会中最为幸福的一员,据调查显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几乎超过80%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其他地区在读大学生个人电脑的拥有比率也比前几年有很大的提高,除了个人电脑以外,各大高校几乎都配备了设备齐全的电子网络室,校园门口也遍布着各类网吧,这使得大学生可以说是身处一个信息爆炸、被网络包围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有着其他时代不可比拟的学习优势,利用网络可以在线观看名人讲堂,下载海量学习资料,搜索各式学习、生活中不懂的问题,跟老师、朋友进行在线交流等,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然而福兮祸所伏,如今我们国家在网络这方面尚未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许多负面的消息充斥在互联网中,这其中不乏少数的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终日不务正业,沉迷于网络游戏,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痴迷于网络聊天、刷微博、见网友等等,甚至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犯罪,这些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

响,耽误学业,不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长远来说,这也会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法律法规方面的改革

上文已经提到过如今在我国网络方面明确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很多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因素充斥在网络中,拿网络游戏来说,现在我国网络游戏数不胜数,许多商家为了在网游界分一杯羹,产生了一些恶性竞争,为了追求大学生猎奇的本性,少数不良商家将血腥、暴力、的信息融入网游中,极少数的网游玩家因为在游戏中跟他人起冲突而演变为现实中的肢体打斗。

笔者认为我国要尽快完善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坚决抵制网页中存在的不良信息,并及时制止、清除网络环境中各种不健康的信息,也可以设置网络警察,尽可能地对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教育、制止,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在学校教育方面进行改革

据调查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除了自身自律性不够以外,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讲课吸引力不够,这直接导致大学出勤率普遍降低,就算学校硬性要求将出勤率与学分挂

钩,这样还是治标不治本,许多学生虽然身处教室,但是其中睡懒觉、玩手机、聊天者不乏少数,下了课就更不会将精力投在专业课方面,期末考试前往往为了拿到学分通宵突击,考试结束后就将突击的知识忘记了大半。这样的学习态度对大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不利。

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能否认真听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任课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和专业学术技能。其次,很多大学生表示,希望讲师的讲课幽默风趣,可以经常跟大家互动,期盼自己大学的学习环境是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上课的时候就可以专注,不会因为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兴趣而睡懒觉、聊QQ、刷微博了。

所以,为了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措施。首先,可以进行大学生对讲师任课满意度的匿名调查,对某些学生满意度不高的讲师进行整体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其次,可以多多利用网络教学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沉溺网络严重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多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这对防止大学生沉溺网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举措。

三、大学生应当从自己做起,培养相关意识

就算网络法律法规做得再完善,学校的教育改革做得再出色,最终人文素质是否能够提高都取决于大学生自己,法律和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也无法时时刻刻监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要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提升人文素养,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

首先,加强自律,上网要适可而止,坚决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在大学期间,要将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上网娱乐只是一种业余的消遣。其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丰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经常参加网络上的课程培训,将网络资源合理地规划利用起来,平时可以多多参加社团和群体活动,增强团体协作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沟通能力,为以后在社会上拼搏打下坚实

篇(5)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注重德育渗透

1.努力挖掘学科教学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应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文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应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同时,注重教材与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的结合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刻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理科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需要以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为平台,科学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开设德育课程,如生命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责任培养课程、意志训练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审美教育课程。此外,还要结合本地的历史,将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写进国旗下的讲话稿,对学生进行责任培养教育;每周安排一节心理教育课,开设“心馨空间”心理咨询室,排解学生心理困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注重德育体验与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如:母亲节、教师节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迎国庆歌咏比赛、元旦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2.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学校必须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学生从小事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校要推行形体礼仪进课堂,并利用晨会、周一下午的主题班会时间,通过开展“拒吸第一支烟”“文明礼仪伴我行”等活动,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3.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每年要举办两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成立多种学生社团,如:“海之梦”舞蹈队、“我最摇摆”现代舞表演队、未来之星篮球俱乐部、毽彩飞扬的花样踢毽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4.科技实践教育活动

人文素养是多层次的,教师要将技能训练作为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日训练、周评比、月联赛的方式,不断强化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扎实学艺,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形成苦练技能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彰显学生的人文素质。

5.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要每周安排一个教育主题,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德育阵地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三、以自我管理为主线,注重道德实践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在政教处组织下,实行班级轮流值班制,时间为一周。值周班每位学生都承担全校卫生、纪律、学习、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值班期间,每位值班学生根据各自职责进行检查督促。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立体管理格局,让学生在参与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中,提升管理能力,培养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2.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在班主任组织指导下,实行值日班长制。班级每位同学负责一周的班级管理事务,班级工作由值日班长日通报、周总结,班主任每月举行最佳值日班长评选,学期末进行表彰奖励。值日班长制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班级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3.构建星级学生和技能特长学生评选、百分制评价、“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评价体系

星级学生评选从日常行为表现、各类竞赛获奖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同时关注特长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和表彰使更多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百分制评价从学生学习成绩(包括特长发展)和品德成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信息系统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中健康成长。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的结合,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德育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构建“宁静、典雅、阳光、和谐”为宗旨,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让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教学楼每面墙壁都要会说话,这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楼梯间、走廊上要分别镶挂不同的宣传版、诗词欣赏、名人名言和温馨的提示语,使人赏心悦目;教室内则设计精彩纷呈的展示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就连厕所也要装饰一新,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高品位、信得过的品牌学校。

篇(6)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问题,是人的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教育。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量投入扶持职业学校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难题与尴尬。如有的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鄙薄的心态,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面临的困境等,也将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中职学校素质教育,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本文就当前影响中职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1)中职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中职教育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强调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而目前很多人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普通的学历教育,教师在教学上沿袭了普通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过多强调传授知识及课堂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也适应不了社会对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要。在教育中,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单纯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灌输,与生活实际和生产联系不紧密,不够重视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造成一部分中职生一毕业就失业,即使勉强就业,也反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基本素质不高、适应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不强等问题。

(2)中职学生社会认同度低、基本素质亟待提高。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的“高中热”,直接影响到了中职生源的质量,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素质越来越低。调查中显示,当前的中职学生在初中班级里的综合成绩处于优的仅占6%,良的约占9%,一般的约占33%,而差的则占52%以上。个别学生除了文化基础素质差以外,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交往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方面也普遍较差。大约有10%以上的学生无心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授课也相当困难。长期以来,中职教育一直被人看成是最低层次的教育,不受社会重视和认同,在调查中有的教师和校长也认同“中职生是‘差生’”的观点,中职生被部分人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中职学生由于长期不被家庭重视,不被社会认同,自卑心理严重,自控力差,心理调节能力差,有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由于技能型人才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使大多数学生都不愿主动选择成为生产一线的“蓝领”。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也比较差,在学校学习不用心,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学习,适应不了职业学校那种自律式的管理模式。几年出来,什么都没学成,导致了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发展缺乏信心。

(3)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在培养人才上,忽视了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比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不明确,人文素养欠缺;有的学生彰显个性有余,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导致中职毕业生上岗工作时难以真正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

二、加强中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1)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转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学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抓紧抓好,才能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课程改革。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做到“按需培养,按需施教”。一方面,要压缩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习、实训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达到学生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热门抢手。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还能适应就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对部分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对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等进行优化构建,探索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地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学校应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一方面,要对新设专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课教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从相近专业选派教师送到有关高校和企业进修学习,并加强中职院校间的教育对口合作,定期举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交流活动,交流办学经验,实行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潜力;另一方面,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定期安排选送教师参加在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技术人员来担任教师,以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缓解专业设置的变动带来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困难。激励教师自觉努力、自我提高,建立一支数量够、素质高、结构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重视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学生因成长环境比较优越,遇到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环境适应能力差、意志力脆弱、自我调适能力较差等。因此,学校应将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学生多与社会交流,从中锻炼自己,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中职学校还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培养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实效性,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点课题。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吸纳现代德育理念,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在任何时候都将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大学》一书开章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惯等许多文化的因素。正如蓝仁哲教授所言:“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英美文学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实现素质拓展提供最有力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支持。那么,如何顺应时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改革英美文学教学,使之更好地完成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英美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是一个人事业成功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等。英美文学教学对加强学生语言和文化修养、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塑造完美人格、形精神、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英美文学里,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翱翔于历史的天空,亲历英美人民文明的进程。在乔叟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中古英国宗教的神圣,神权的至高无上,人类的无奈;在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歌里可以感受当时人们欢呼中世纪人文精神的萌芽、人权的高大、人对科学对知识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的文艺复兴;在笛福和斯威夫特的小说里可以体验到18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蒙、发展和腐朽;在海明威和梅勒的作品里,学生可以看到美国民主的实质、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及60年代美国进步政治力量四分五裂的现状以及20世纪帝国主义的衰败。

总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体察到人类对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也会领略到历代战争和经济危机给英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对帝国主义的嫉恶,对人类命运的迷惘和关切。在这万花筒般的天地里,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将会得到纯净升华,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辨将找到正确的航向他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将得到验证、巩固和进一步地补充发展。这对于学生完善自我、修养素质、兼收并蓄无不有所裨益。

三、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内涵缺失透析

目前,高等院校学生素质的发展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全社会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但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却举步维艰。愈演愈烈的就业压力使得“考证教育”成为主流,急功近利的思想盛行,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1.英美文学教学的功利化与边缘化。到90年代末,由于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来临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把大学生就业推向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大量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与市场关系较大、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上。在此大环境下,英美文学课或被当成语言技能的延伸课,或仍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序化教学,间接或直接剥夺了学生与文学作品直接交流的权力,学生沦为“留声机”,课堂气氛沉闷。如果再考虑到有些教师醉心于商海,无心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低迷也就不足为奇了。文学教学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其人文价值大为减弱。

2.英美文学教学方式因循守旧。从教学的对象来看,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个性化的活动,英美文学学习的本质是“习得”的过程,它必须建立在对学习素材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情境进行经验的联系和扩展,完成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建构,然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强化进行语言的规范的积累,最后在实践运用中实现内化和掌握。从教学的内容来看,英美文学教学所凭借的语言材料,饱含作者的知情意理、喜怒哀乐,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仍以教师为中心,主要模式是“教材+黑板+粉笔”的“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研究落后。相对于活跃的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研究略显不足,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单向性一元思维方式及传统的单线输入型文学教学模式有关。教师或拘泥于语言文字,把文学作品当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加以阐释从而丧失个人诠释的空间;或沉溺于文化的大海中,漠视文学作品的独创性和艺术性;或停留于文学理论的单纯介绍,使文学作品沦为形形的理论的注脚,最终丧失文学的人文内涵。

4.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观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凝聚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凝聚着对人的灵魂寄托、人生意义、人的终极价值的深切关怀。长期以来,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将参考书中对作品主题思想的阐释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思想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阐释作品的主题思想时,虽能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思想阐释预设之中,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分求同的取向,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个性和复杂的意蕴。用狭隘的二元眼光去观照具有多元意义的文学作品,必将忽视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四、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1.开展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就文学而言,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与作者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和人生,进一步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创造者、意义的建构者、问题解决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如图)。对教师来说,最主要的挑战是使学生加入一系列有意义的对话之中,将学生从被加工的客体转化为对话关系中的主体,在对话中为学生的参与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并极力肯定学生作为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作用。“一千个哈姆莱特”是由“一千个读者”完成的。此时的教师就如同乐队的指挥,协调整个乐队的活动,但他终究不能代替演奏者。如同Eisner所说:“再优秀的指挥,没有乐手的积极配合也不可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2.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升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体现为:学习资源的广泛性、丰富性、多样性。呈现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资源,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学习活动的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可以说,凡是进入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起支撑性作用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等,都在这种广义的学习资源的范围中。而正是这些学习资源的可得性增强,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学习资源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看得见的教学内容,还包括文学作品中看不见的“文学文本的未定性”。伊瑟尔因此提出了“空白”理论,将“空白”引入文本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中。文学作品中的这些空白需要读者的思索、想象和发挥。正是在这些未写出的地方,读者会发现自己的位置和才干。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去发现空白,弥补空白,进行富有想象力和批判意识的思考。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真正参与到阅读中,把文学阅读当作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将阅读变成一个主动探索意义的过程。

3.教学理念更新,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最终目的。文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即: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

以培养学习者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文学教学扎根于动态、开放、多元的文学体系,它不是试图去维持意识的淹没状态,而是要让学习者的个体意识脱颖而出;不是抑制或打击学习者的创造力,而是鼓励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干预,鼓励他们通过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自主建构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不是以考试这根指挥棒威慑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会严肃审慎地进行自我评估和他者评估。著名教育家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以完善学生人格为出发点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学习者主体意识的培养,也使学习者逐步具备文化多元意识和宽容文化多向性的情怀,从而具有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文化精神,能够触类旁通,逐步走出唯科学理性的樊篱,使学习者由“器物”复归为“完整的人”。

五、结语

文学是认识人生、丰富经验、开启心智的学问。它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学所覆盖学识之广、影响心灵之深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话就铭刻在爱默生大楼的北大门上:“哈佛为什么要教授60多种语言和许多异国文化和文明的成就呢?就是因为假如大学不能这样做,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就会失去一个巨大的人文科学宝库,而那个宝库是我们要理解人究竟是什么所必需。”

英美文学教育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深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必要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从而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英语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舸:《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英美文学教学》,《现代大学教育》,2005.1。

[2]闫大伟:《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光明日报》,2002.10。

篇(8)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29-02

受“重专业,轻人文”思想和“就业至上”现象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强化了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却弱化了对“人”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不但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专门人才的使命,而且要把大学生培养成遵守道德规范、有理想和健全人格的“四有”现代公民。为实现此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它是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气质等方面。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关于人类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辞源》解释是:一切知识从本质上说,都是人文知识。人们提起人文知识通常指的是文学、历史、艺术等相关知识。人文知识涵盖的范围较广泛,是人类文明的优秀硕果,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就形成了人文精神,它主要涉及思想道德、信仰信念、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人文精神是对人文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注重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

我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直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且重理轻文现象严重。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甚至有学生产生了只有科技是知识的误区,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学校在各方面建设中,也对高科技的实验室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忽视了人文教育的投入,这就愈发使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冷落。另外一方面,教师人文素养的欠缺也成为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绊脚石。高校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却忽视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回归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的是技术过硬同时又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新人才。

(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外语的学习和运用也脱离不了外国的文化。但是,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一直见最后把重点都放在学生英语技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培养上,很少重视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忽视了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佳契机。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但人们对于人文精神的认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角度、对问题的判断与价值等的不同,有着不同认识,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人文素质教育也尚未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给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文素质教育给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切入点。

三、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在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前提下,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把人文教育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方面。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变单一外语知识传授为“外语知识传授+人文素质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善思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更加重要。而且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时期,在这一阶段丰富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另外,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有理想有文化,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之一,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想要求学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做得好,才能言传身教。用精深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循循善诱的态度来吸引学生,同时提升个人魅力。所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关键问题。

(二)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外语教师在保证英语教学的同时加大讲解相关文化知识的比重,在点滴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普及人文知识的合理选择和有效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育已经从小学开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不断线地学习语法和词汇,到了大学阶段,这些已经不再是学习的重点,已经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加入文化元素,例如东西方文化习俗对比、宗教背景解读、优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评析和鉴赏等,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普遍现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普及了文化素质教育。

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依托具体的语境和教学内容,根据所学习材料,有意识地深层次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教育资源,介绍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成语典故的来历等,例如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故事,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融入类似的相关知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文化的传承。适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教育意义更为深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英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展开加入其他文化知识的讲解,从中西文化对比入手引入文化讲解,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赋予英语教学更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使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

与此同时,还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外延性拓展,推荐一些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布置任务,在课堂上扩充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推荐相关书目,优秀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增长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研读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教学网络平台的使用就为英语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手段,它拓展了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空间和渠道。可以在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开辟人文素质教育板块,专门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文化典故等,用声音、图片和视频配上文字说明来传达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信息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另外,还可以开辟平台上的答疑窗口,网上沟通和交流,提高答疑度,简化答疑方法,实现一对一的帮助。

结语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基础英语教育的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必不可少的英语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为培养有素质的公民添砖加瓦;并且节省专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人力物力。在基本功扎实的教学团队支持下,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兴味盎然、多姿多彩,并形成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特色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柴海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

篇(9)

[作者简介]巩在峰(1966- ),男,山东莒南人,凯里学院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学。(贵州 凯里 55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凯里学院规划课题“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142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7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形势的改变,我国当前教育机制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正是培养学生人格、情操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当今社会的复杂多变性,学生的人格素养培育面临更多的挑战,高校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毕业生,满足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把教授学生知识与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高度,建立人格素养培育的模式。

在国内外,研究人格素养培养问题的学者很少从思政课教学角度对高校生人格素养培养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探讨,所以笔者决定以“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研究”为题,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新的模式。

一、高校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性

1.高校学生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处于精神发展状况的特殊阶段,他们独特的心理活动造就了人格素养的养成与一般青年有所不同。通过对高校生人格的调查分析,我们可将高校生人格素养培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特性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其过分注重物质条件。高校生对于物质生活、精神文明的需求强烈且丰富。他们既需要衣食住行、社会的关注、教师的关怀等外在物质条件,又需要友谊爱情、为社会贡献、美德等内在精神需求。从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对社会发展利益的需求,往往忽视社会发展对于自身的需求。由于学生更加注重实惠,使得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只关注自身的发展前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缺少贡献意识。

二是由于面对各方面的压力,高校学生内心情绪波动较大。由于高校生自身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验积累的增多,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知世界、观察世界。同亲人、教师、同学之间等各种情感使得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复杂起来。在与社会、外界接触的时候,往往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矛盾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畏惧、逃避的行为。在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时,由于学生情感丰富、经验不足等心理问题,使得情绪波动较大、忽冷忽热,导致情绪与理智自相矛盾。

三是高校生责任意识的薄弱。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时,只依靠自身的感知、思想做出判断,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他人,团体意识淡薄。只知道盲目追求利益,忽视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

2.影响学生人格因素的分析。学生的人格主要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高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人格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往往忽略对学生人格素养的教育,主要表现为: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提升,而忽视人文环境的教育与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注重单向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内在的需求与内心的想法;高校的各科教学把人格素养的教育都推给思政课,致使学生的人格培养模式形成了单一引导的局面,而忽略各科的协同作用;高校只是单方面强调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忽视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教师思想道德水准不高,缺乏对教学的热情。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包含“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由于各门课程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使得思政课对培育学生的人格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分为社会人格培养与法制人格培养。

1.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人格的学生。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要重视思政课教学,积极健康地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明辨是非、勇于承担责任、创新等优秀品德的社会人格,为祖国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生力军。

一是思政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会学生诚实为人。正确的是非观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可以为我们的思想、行为提供正确的方向。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要重视对于学生是非观的教育。正确的是非观教育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正确的是非观包括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方面,这正是现在的青年学生所欠缺的地方。他们虽然拥有对生活、事业的热情与激情,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理性的引导,使得他们经常容易冲动,感情用事,行为盲目。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无法代替理性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正确的是非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获得正确的理性。而正确的认知理性可以促进学生诚实品格的形成,科学的价值理性会使学生形成奉献社会的高尚人格。当今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是教育的前提。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人格培养的模式,以正确的真理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挫折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善于探索,克制盲目蛮干的行为。在与人交往中,引导学生诚实待人,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

二是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追求的重要目标。乐于助人要求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内心和乐于施善的品质。关爱的力量可以使他人充满希望、体验到自己的力量。所以,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目前,关爱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当务之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宠爱使得他们只懂得享受他人的关爱与付出,而忘记了自身也应该为他人奉献。所以,当前思政课教学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首先,要认知和了解他人。对他人的了解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与人交往。其次,在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关心、同情的情感升华为一种爱国、奉献社会的利他情感,从而形成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信念。第三,将关爱之心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三是思政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感,即责任心或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承担责任、完成责任的心理反映。根据责任的对象涉及的社会关系,我们可将一个人的责任划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国家责任和全球责任五类。面对各种责任,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强烈的责任心。目前,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责任感、精神疲软,缺少社会义务感,只知索取、不思回报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要进行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理念,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将教育的重点放到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上。思政课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教育,使得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不到位。责任教育过于理想化,缺乏务实性。

2.思政课教学对学生法制人格的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不仅包括社会人格,还包括法制人格素养。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社会人格、良好的专业水准,更要具备良好的法制人格,以法律的思维模式考虑、处理问题。稳定的法制人格可以减少事物的纠纷,增加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法制人格的培养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第一,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的精髓,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理性面对社会上的问题,为培养学生法制人格提供理性批判与辩证的思维保证。第二,将我国的历史、国情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历史的发展选择社会主义、选择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科学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与辨别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认识到我国法制的进程,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推动法制社会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提供丰厚的历史底蕴。第三,将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建设我国现代法制社会的基础,推进建设法制社会的进程。教学中,强调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与依法治国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提供坚实的民主素质基础。第四,将法律知识、法律思想传授给学生,深入讲解法律理论、法治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的人生理想,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制观念,确立法律信仰。但是,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偏差,使得其未能很好地发挥思政课对学生法制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思政课与学生法制人格之间关系的探索,改革教学方式,增加社会的实践教学。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培育学生人格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模范作用与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品行、思想、言行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外界力量无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教师的美好情感及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得教师本身可以将坚定的政治信念与道德威信、渊博的知识与人文素养、高瞻远瞩与创新能力、和谐精神与博爱精神集于一体。

由于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广泛而全面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素养。具体包括:一是促进学生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素养,使学生的人格社会化。教师是学生人格形成的主导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过程中起着潜在的巨大作用。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会通过其言语、行为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养成,可以使学生自发地学习甚至模仿教师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品格素养。二是构建学生和谐的心理品质,养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学生的心理容易受外界的冲击,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在思政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形成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外界的不稳定因素时,可以使学生以轻松、和谐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三是提高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大部分学生的价值判断方向产生了偏差,过于崇尚外国文化。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了提升学生价值观的科学性的重要措施,而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力量。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崇尚社会主义所提倡的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价值观的科学合理性。

笔者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高校生人格素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作用,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思政教师的作用,解决了“谁来做”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面对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提升高校生的人格素养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学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高校教师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自己的品格,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与和谐、美好的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虹.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及塑造――以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12(3).

篇(10)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同时也是国家达到教育目标,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媒介和工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历史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从体例结构、内容编排到细节取舍,无不体现了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启发性等特点。作为直接施教者,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动宝贵的教育资源,领悟教材编写的精神实质,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探索史。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培养人的方向上。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东山再起”的谢安;从“还我河山”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的陈玉成;还有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教师要多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人格体验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其人格教育功能远没有得到发挥。很多老师感叹历史难教,前途渺茫,学生不重视。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老师身上。一方面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丰富而生动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太陈旧,太古板,毫无生动有趣可言。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教有定则,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历史老师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出发点等现代教育教学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多通过讨论、辩论、答辩、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列强,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等问题上,可以让学生采用“模拟法庭”形式组成“审判庭”,列强侵略者一方为“被告”,受侵略方为“原告”,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生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其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

克鲁普斯卡娅说:“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每个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形成中至关重要。那么当代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素质?我认为,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历史学科是一门教育功能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爱的暖流去启迪学生的心扉,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不可想象,一个思想政治素质较低的历史教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后果?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素质。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历史教师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认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能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胜过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一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也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养成

上一篇: 采购管理的重要地位 下一篇: 商业服务的经营范围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