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的要素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4 17:21: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探究的要素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学探究的要素

篇(1)

用多媒体演示仪播放我国出现的一些干旱和洪涝灾害,城市缺水等电视新闻片段,学生讨论并提出如下问题:(1)水对生命活动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作用?(2)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怎样?为什么有的地方干旱缺水,有的地方却洪涝成灾?(3)自然界中的水是否一样?(4)为什么城市要使用自来水?(5)水体的污染来自哪些方面?如何保护宝贵的水资源?

二、收集证据

途径一:回忆自己以前看过的有关水的报道.

途径二:网上搜索.

途径三:查阅报纸杂志等.

途径四:社会调查:调查自来水厂生产过程,化工生产中用水、污水的净化及排放情况,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情况,城市河流的污染来源等.

途径五:实验探究

(一)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认为自然界中的水是①一样 ②不一样 ③水相同,但水中还含有的其他相同的物质 ④水相同,但水中含有的其他不同的物质

(二)进行实验

1.分别采集江水、河水、井水、蒸馏水,观察发现江水浑浊,河水、井水、蒸馏水都澄清.

2.取江水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明矾,都静置,发现加明矾的很快变清,另一份长时间后变清,再进行过滤,滤液无色澄清,滤纸上有泥沙.

3.取部分滤液、河水、井水、蒸馏水分别加热煮沸,再静置冷却,发现井水有白色沉淀物.

4.取少量滤液、河水、井水、蒸馏水放在玻片上,分别加热蒸干,都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烧杯底又凝聚成水,除蒸馏水外,其他在玻片上都留下痕迹.

5.在蒸馏水中加氯化钙、碳酸钙粉未、胆矾,搅拌后静置,观察现象.

6.在氯化钙溶液、井水和蒸馏水中分别加一些肥皂水,搅拌,发现井水和氯化钙溶液中泡沫很少,并形成白色垢状物.

7.将滤液、河水、井水、蒸馏水分别加入水的电解器中通电并观察现象,发现都有气体生成,电源正极放出的气体少,负极放出的气体多.

8.将负极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正极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三)解释和结论

由实验1、2发现江水中有不溶性杂质(泥沙),静置后会沉淀,且加入明矾时能加快沉淀的速度,用过滤的方法可除去不溶性泥砂;由实验3、4发现滤液、河水、井水中有不同的杂质而蒸馏水中没有,固蒸馏水应属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一般不是纯净物;由实验5、6可知,水中可溶解多种物质,而溶有其他物质后,其性质会有所改变;由实验7、8可知,水在电解时都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综上所述,自然界中的水一样,但水中一般会含有不同其他物质.

三、获得结论

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按下列分类进行汇总,交流讨论获取共识.(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2)水的存在.(3)水的污染.(4)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和方法.(5)水的性质.(6)水的组成.

反思与评价:(1)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物质的组成?(2)海水能否饮用?为什么?(3)如何保护宝贵的水资源?

评析:水的探究活动通过播放有关水的电视录相,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许多地方缺水,水污染,自然界中的水是否相同等问题,从而为探究活动作准备,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寻找科研课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但当我们研究它时,却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来自于社会和自然,解决这些问题获得的知识最后又服务于社会和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虽然对水比较熟悉,但其知识点比较多,且比较零散,因此,难形成全面的认识,实验的设计应将学生想到的和书本上的进行整合而得到,其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因此该探究过程要分组进行,全体学生共同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分析整理能力.

环境保护是社会热点问题,学生通过调查研究,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篇(2)

由于幼儿年龄不一,他们的认识只能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对科学感兴趣。因此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他们的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下面就以认识事物的方法为例说明:

另外,在投放材料时,让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玩具、材料。如在地面上设计各种程度不一的格子;提供高低不一,形状各异可拼凑的平衡木;在科学观察区设置参观区和观察记录区等等。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各有差异,但环境创设应努力做到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最后,材料要及时调整,幼儿在创设好的环境中,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展开活动,但幼儿的兴趣会不断发生变化,如果环境构成后就被固定保持不变,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就不能充分地展开。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到幼儿兴趣、要求、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创设环境要体现参与性。

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不仅蕴涵在环境之中,而且蕴涵在环境的创设的过程中。在科学活动中,参与性要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例如:中班《我能干》——剥蚕豆这一活动,一开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没指甲,有的用手掰,有的用手嘴咬,有的放弃了……我就为幼儿提供一些图示、工具,让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尝试,一段时间后,幼儿剥豆的方法多了,于是组织幼儿交流、演示,讨论什么方法又快又好,这样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积累经验,培养幼儿敢于尝试、敢于思考的品格,让幼儿在参与中得到提高了能力。

另外,参与共同收集有关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可以通过材料了解有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本身具有探索性。例如:“认识圆柱体和球体”这一活动中,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首先了解一些圆柱体的名称、作用;如铅笔、易拉罐、饼干桶、皮球、足球等,同时对一些不了解的的如:眼球、太阳等是什么球体也充满了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发他们继续进行探索的欲望。同时,这个过程也促进幼儿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了自信,学会了交往等等。

三、环境创设要体现多样性。

幼儿能力不同,发展的水平就不同,有高有低,正如《纲要》所说“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要考虑满足幼儿活动的个别差异,不搞“一刀切”。教师提供的材料就必须兼顾幼儿的个性特点,全面考虑,尽可能体现多样性。例如大班科学活动《球从斜坡上滚下来》一课,我们就提供了三组不同的斜坡。第一组,提供相同高度、不同材料(木条、绒条),第二组,提供了不同高度,相同材料的花岗岩石条,第三组,则提供了不同高度、不同材料(塑料、布料)等,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球从斜坡上滚下来的速度跟它们的高度、材料都有关的经验,通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让幼儿在动一动、做一做、说一说的基础上满足了幼儿探索的需要。

科学的启蒙教育应该是生动的,多样的。多样的环境创设不仅仅要体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师幼互动,还呈现在孩子的表达方式上,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如在科学活动“沙漏”一课时,幼儿在猜一猜、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的探索过程中,感知“沙漏”的原理,激发了孩子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活动结束后,有的幼儿从家里收集塑料袋、杯子等材料制作“沙漏”工具,有的利用“沙漏” 现象在记录沙漏的时间,有的则干脆在区角活动中反复玩着,并把它画成一种美丽的图案……种种惊喜溢于脸上。

四、创设环境要体现问题性。

孩子的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孩子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有不少是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自发产生的,这种产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孩子年幼、知识经验的贫乏,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篇(3)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比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前有所改观,但绝大部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还很弱,主要表现在提问意识不强烈,提问数量不够多,提出的问题质量不够高,缺乏深广度,探究价值不高。

造成学生不爱提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老师的因素。

1.1学生自身原因。

1.1.1胆子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没有自信心,害怕说错,怕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

1.1.2认为自己有问题不明白是不聪明的表现。担心自己的问题没有新意,没有探究的价值。

1.1.3缺乏提问的技能与方法,不知从哪儿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

1.1.4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

1.2老师自身原因。

1.2.1课堂气氛紧张,老师比较严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予以积极的鼓励。

1.2.2没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1.2.3没有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只好随大流。

2.对策

2.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生生关系,克服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发展。思想的火花往往在开放的环境中产生,学生才可以放开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青少年是活泼好动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好奇天真的个性,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以高高的姿态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而是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深入学生中间,有时还成为讨论小组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探求知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切忌泼冷水;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教师在进行纠正的同时也应充分肯定其主动性,保护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思维的独立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诚恳,敢说“不知道”,对于自己的错误要敢于承认。这样才能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才能敢于提问。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有耐心,做学生的欣赏者。

处理好生生关系,要求学生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发言不要无理取闹或取笑,如果要补充,那么也得等他说完了以后,你再做补充,并学会应用“我对××的发言有补充(或有意见),我想……”这样的语言,不仅仅体现了对同学的尊重,还体现了他的个性,又培养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学生提出问题时的顾虑,促使学生勤思敢问了。

2.2挖掘物理学科的特点,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提出有科学探究价值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设置各种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并非教师把问题告诉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发现问题所在。

2.2.1利用日常现象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只是没有仔细认真地进行思考。例如学习声音时教师可以先放一些音乐和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的发声,然后教师启发提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这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就放开了,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例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声音有一些什么应用?……

2.2.2利用物理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学气压强时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又如: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下落。学生提出:是什么使得乒乓球不下落?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可先做两个相关的实验:一是分别用一节、二节、三节干电池给同一个灯泡供电,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后产生电流与电压有关系的联想;二是用两节干电池给电阻不同的三个灯泡供电,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后产生电流与电阻有关系的联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类似的实验还可以用在探究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中的提出问题。

2.2.3利用图片动画现象提示学生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的?”在学习压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时,可制作一组图片或动画:胖瘦不同的两个小孩在冰面上玩耍,不一会儿胖子将冰面踩裂掉在了冰窟窿中(压力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这时岸上的大人急忙跑过去施救,结果也将冰面踩裂掉在了冰窟窿中,危急之中,有几个人匍匐在冰面上爬过去将小孩和大人都救了上来(受力面积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看完图片或动画后再让学生提出问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2.4利用相似类比的现象指引学生提出问题。

物理知识有诸多是通过相似比较而发现的,学习这些内容时采用相似类比的现象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提问。例如: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就可以将两件湿衣服分别晾在太阳下和阴凉处,让学生观察,学生自然会提出太阳下的衣服为什么干得快些?教师再顺势加以引导,就能得出其中的一个因素。又例如:学习液体压强后再学气压强时,由于空气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是否同液体的压强特点一样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提出来了,又如利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什么关系,可以引出学生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什么关系?利用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可以引出学生提出问题: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2.2.5从各种俗语现象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例如:“人多力量大”——力的合成。“如坐针毡”;“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响鼓还需重锤敲”——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光的反射。“立竿见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月有阴晴圆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重力影响。“霜前冷,雪后寒”——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坐地日行八万里”——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2.6利用科学故事启迪学生提出问题。

比如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先讲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根据电和磁存在许多相似的现象而提出了电能不能产生磁的问题,进而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生磁的现象而载入史册,学生听完故事后受到启迪,会提出相反的问题:磁能不能生电呢?

2.2.7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摩擦力时让一个大同学与一个小同学进行扭瓶盖比赛,大同学扭一个涂有油的瓶盖,小同学扭一个盖上有齿纹的瓶盖,结果是小同学扭开了而大同学没有扭开,学生们很想知道原因,从而提出小同学为什么比大同学的“力量大些”?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开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承认学生有差异,教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有价值。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同桌就不同了。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然后将问题进行综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要注意:

篇(4)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吃透它的基本要素,“吃透”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 要清楚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该途径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多个要素。曾经有教师跟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先问他有多少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有多少个要素,他的反应很茫然。学生如果不清楚科学探究有哪些要素,自然就无法自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就不可能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更不可能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明白,只有让学生清晰了科学探究的要素,在脑海中建立起了科学探究的模型,才能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自主和自觉的行为。

2. 要理解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

只是知道了科学探究有几个要素还不够,因为探究各要素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确定了整个探究的方向和主题,也为“猜想与假设”明确了范围;“猜想与假设”是在“提出问题”范围内判断可能性,也为“制订计划”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制订计划”是针对“猜想与假设”设计的方案,也是“进行实验”的活动依据;“进行实验”是在“制订计划”的指引下开展的实践活动,也为“收集证据”提供了事实依据;“收集证据”是对“进行实验”的有关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也为“解释与结论”提供了实践证据;“反思与评价”是对探究过程、探究结果和个人参与的评价,也为“表达与交流”进行梳理、整理和提炼;“表达与交流”是对探究成果的分享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教育意义的升华。科学探究的各要素之间承上启下,互为因果,理解其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建立对科学探究的整体思维。

3. 要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

在建立了科学探究各要素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提出问题”是在问题情景下,抓住问题矛盾的冲突,发现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猜想与假设”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推断问题涉及原因的所有可能性;“制订计划”就是设计验证假设的方案,包括活动方案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验证性实验,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实验方法;“收集证据”包括记录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以及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间接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就是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处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反思与评价”就是对探究结论进行可靠性评价,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表达与交流”就是对探究结果进行加工,变成作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领会了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准确把握思路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思维。

二、科学探究教学要讲究基本策略

要把科学探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做到既能熟练驾驭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又能真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就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 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完全熟悉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在脑海里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课标确定了科学探究由八个要素组成,其实就是科学探究的八个环节,这八个环节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教材设计的科学探究主题,往往只是活动探究的情景,或者是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没有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开展这些探究主题教学时,一定要把它们作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探究模型的教育机会,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全部环节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科学探究模型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 要在教学中分解渗透科学探究各要素

在教学中不追求科学探究各要素同时呈现,也不追求各要素呈现顺序固化。这与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并不矛盾,如果一味强调八要素的落实,势必会使科学探究变得僵化,使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变得被动。我们应该将科学探究各要素分解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各种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把握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有所侧重地对科学探究某些素养进行训练。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讨论的时候,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大胆地对问题可能的原因或答案提出猜想,培养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在验证性实验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3. 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

篇(5)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每一要素都有其相应的能力要求,它具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功能。目前,学科教师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不管是概念课还是专题探究课,大都能较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特别是关于“提出问题”这个首要要素。课堂上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景,并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激发学生从中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能较好地组织学生从事探究活动,并对活动进行分析和概括,形成知识。但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多数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要么对其相关要素的内涵领会不深刻、要求不能很好把握,要么机械呈现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学生的科学探究流于过程,难以发挥其科学探究应有的功效。在科学探究七个要素中,第一要素是提出问题。探究课伊始,教师虽也为学生设计提供了一些问题情景,但都不很丰富。创设的情景要么过程短暂,学生没有充分的观察思考,要么与探究的问题缺乏联系,使学生思维偏离探究主题。学生从情景中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由老师提出问题,而不是学生的真问题。此环节的过程性不强,老师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学生的问题常常是直观现象加问号,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对此,老师缺乏有效及时的引导和指导。在探究活动和交流过程中学生也都没能提出相应的问题,仍然是老师问学生答。说明老师“以问题为纽带”的科学教学观还没形成。此外,多数探究课都没有很好体现评估要素,信息交流也多停留在老师和学生之间。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情景。所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真实的物理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学生大脑产生刺激,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灵魂,也是成功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也是由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的。因此,科学探究七个要素中的“提出问题”是首要要素。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要竭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理情景,组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真观察,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从提供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说明学生全神贯注,并初步学会了观察。发现是创新的基础。这是学生学习物理应形成的能力之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情景一般可概括为以下三类:一是实物展示(操作或演示)的真实情景;二是多媒体呈现的模拟情景;三是由生动的语言描述的物理情景。我们提倡以实物提供的情景为主,这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起更强烈的刺激和认知冲突。在以实物展示(操作或演示)时,可采用“慢动作”或“慢镜头”的呈现方式,使学生能充分观察和思考,甚至可以用“哑语”的方式,更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特效功能。运用媒体呈现时,也应反复两次,以克服媒体瞬时性的不足。在情景呈现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适时激疑和质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归纳。这创设情景的目的和科学探究的源头活水,也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之源。

关于学生的具体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并对方案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外研究和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包括结构型探究、指导型探究、开放型探究三种。在这三类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直接指导和帮助相应地越来越少,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型探究教学与科学探究十分相似或接近。探究教学的开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确立的科学探究程序和学生认知方式是建立探究教学模式的两个至关重要的依据。忽视前者教学就不能体现科学探究的特性,失去探究教学的基本规范;忽视后者探究教学就会缺乏心理基础,难以落到实处。因此,探究教学应以学生发展水平为基础对科学探究程序进行优化和模拟。笔者认为,结构型探究显得教条呆板甚至有点僵化,多少有悖于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精神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在组织初中学生特别是八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应以指导型探究为主,辅以开放型探究。在学生探究前和探究过程中应有必要的面上指导和个别具体的指导,决不是听之任之的“牧羊式”的探究。否则会有相当小组的探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达不到探究的目的。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要素而不是七个环节,也不应理解为程序。应避免将“七个要素”以环节或程序的形式呈现,也不应在一个探究课题中同时要体现各要素。科学探究对学生乃至对老师都是新课题,新课程科学探究课的要求也是逐步完善和深化。并且各要素也应是隐性显现而不是机械的显性呈现。因而,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要灵活处理,避免程式化甚至“八股化”。笔者认为,不论是那种探究课题,只少应有“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和评估(评价)”三个要素的体现。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评估(评价)是培养学生甄别判断和创新能力和交流互动的有效手段。并且,合作交流和评估(评价)是伴随着整个探究教学始终,并不是游离于各要素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一个程序。

为确保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尝试出“发现探究导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其课堂结构是“情景激趣问题导引活动探究反馈交流应用活化”。具体概括如下:1.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物理情景或现象引发学习兴趣,教师设法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提出探究问题;2.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问题,形成和检验假设,解决问题,解释观察结果;3.学生分析、解释数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4.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与评价所学内容与学习方法;5.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拓宽理解,形成新技能。

一堂优质高效的科学探究课需要时间作保障,这正是有效进行科学探究课的矛盾所在。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笔者曾提出课堂教学“六优化”,乃不适为提高探究式教学效果的有效思路和措施。课堂教学“六优化”,即“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环境,优化课堂语言,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手段”六个方面。实现了教学“六优化”就可保证探究教学有效实施。这需要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篇(6)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设计并组织好课堂探究活动,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客观要求,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种多层次的活动,课堂探究的层次水平应如何把握?探究活动的层次水平该怎样调节?这是我们在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时必须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的问题。

1.探究层次的基本结构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探究活动,在基础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力度等方面对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把某一探究活动的这些要求的总和,称为该探究活动的层次水平,简称探究层次。由此可见,探究活动的层次水平是由基础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力度等结构要素的层次水平共同决定的(如下图)。

探究活动中,各结构要素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因此,要准确描述探究活动的层次水平,就必须对探究层次各结构要素的层次水平加以说明。例如,图中所示的探究活动,基础知识(K)达到了第2层次(K2)、探究技能(S)达到了第3层次(S3)、科学方法(M)达到了第1层次(M1)、科学过程(C)达到了第2层次(C2)、思维力度(T)达到了第1层次(T1),所以,该探究活动的层次水平为:K2+S3+M1+C2+T1。

与笼统的“高”、“低”相比,探究层次的这种表述方式,能够明晰地反映探究活动在基础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力度等方面的要求程度,因而,对操作实践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2.探究层次的调控目标

把探究层次置于科学合理的水平,是实现有效探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调控探究层次的目标和归宿。何为“科学合理”呢?其基本要求有四:

2.1适应性

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的“铁律”之一。我们在确定探究层次时,首先要深入进行学情分析,准确把握学生在基础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作为确定探究层次的基准,确保探究活动的层次水平能够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

2.2先导性

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探究的层次水平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而应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水平迈进。

2.3整体性

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在确定探究层次时,应结合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况,适当照顾探究层次各结构要素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努力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整体的发展,防止“短板效应”的发生。

2.4渐进性

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和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都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洞察学生水平的发展变化,适时、适度地提高探究活动的层次水平,既要防止原地踏步而阻碍学生发展,又要防止步距过大而导致探究脱节。

3.探究层次的调控方法

3.1结构要素的调整

探究层次的各结构要素中,任何一个结构要素的层次水平发生改变,都会导致探究层次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探究层次中某些结构要素的层次水平来实现对探究层次的调控。

3.2指导程度的调整

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探究层次的每一次提升,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其间,我们应安排好由“扶”到“放”的过渡,逐步降低指导程度,防止出现超越学生能力水平的形式化、表面化探究。

结构要素的调整能够大跨度改变探究层次,而指导程度的调整能够实现探究层次精细调节。教学中,我们应当把两种调控方法有机结合,配合使用,把探究层次置于“科学合理”的水平,从而确保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7)

一、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1 、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式、灌输式学习占统治地位。传统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当然,现在倡导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以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而是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优越之处。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应该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各取所长,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来看。首先,科学探究应当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物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其结果来说,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的知识体系,就其认识过程来说,其基本特征应当是科学探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奥秘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究活动,才能透过自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二,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条件与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也就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其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可见,科学探究不但是一个逻辑的实证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科学探究的意义:“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与精神。”(摘录自《课程标准》)

2、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这只是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并不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须经过的7个顺序环节。所以我们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只注重对某几个要素的过程经历与能力培养,并不强求每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

3、科学探究的选题:“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摘录自《课程标准》)

三、发挥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但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科学探究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所以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如果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片面追求自主探究,那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例如,在学习《科学探究:摩擦力》时,一位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滑动摩擦力在不同情况下大小不同之后,对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等不做指导,就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果探究活动只能停留在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感性认识上,探究任务没有真正完成。因此,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指导十分重要。对于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复杂的探究活动,可以选择在探究之前进行指导,以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探究活动,教师适宜进行即时个别指导,如在巡视时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小组加以指导,同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

篇(8)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传统科技的教育转换研究(11JJD880017);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1SKB11)等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64-01

1.引言

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Flavell)于1976 年首次提出的,3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认知的研究成果,并很快成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元认知概念应研究对象的不同存在不同的界定。我国学者汪玲等人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并包含三个要素:元认知技能、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1]此界定强调了元认知是一种活动过程而并非知识体系,恰对我国现今提倡的物理探究式教学带来了启示。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应注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标准》强调了探究过程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探究的过程亦即认知的过程,而元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认知过程中完成。可见,通过深入进行科学探究,可使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相应的,提高元认知水平又可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快而有效地完成探究活动,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科学探究是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下面结合我国初中《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分别对元认知的三要素在探究过程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探讨。

2.深入科学探究,培养元认知技能

科学探究中,元认知技能指的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整个过程中自发地对探究进行调节的技能。具体来说可分为计划、监测和调整三种基本技能[3]。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每个要素都不同程度的训练了学生的元认知技能。从表1可看出,学生对元认知各项技能的使用均暗含在整个物理探究过程的七个要素中。

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理解某个特定探究任务的活动意图并以此确定需要探究的问题,涉及了 “计划”中的“明确题意”和“明确目标”等;“猜想与假设”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涉及了“计划”中的“回忆相关知识”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需要学生对探究计划进行制定并设计实验过程,学生不仅要明确探究目标,还要选择探究策略并制定探究步骤,涉及了“计划”中的“选择探究策略”、“确定阶梯思路”等;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中,学生应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计划思路是否可行,涉及了“监测”中的“检查自己有无出错、检验思路是否可行” 等,若发现存在实施与计划矛盾之处,又会需要学生对如何调整措施进行计划,涉及了“计划”技能;在评估与交流合作时,需要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同时涉及了元认知技能“计划”中的“对认知活动的效果、效率以及收获进行评价”以及元认知技能“调整”中的“矫正错误”等。

可见,学生若要掌握元认知的三种技能,探究活动的七个要素不能独立进行,是一种相互交叉循环的活动过程:“计划”指导探究活动的进行,“监测”和“调整”调控探究活动的进度,一旦发现具体实施与计划不符,便会促使学生重新回到“计划”进行调整。另外,通过这样深入的进行科学探究,学生的元认知技能会从有意识运用过渡到无意识自发地运用,进而真正达到掌握的目的。

3.加深探究认识,掌握元认知知识

科学探究中,元认知知识指学生对那些影响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的认识。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三类[4],首先是对自己认知资源特点的认识,例如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实验操作能力,那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便会更加仔细地监测自己的操作过程;其次是对探究任务的了解。

4.重视自我提问,经历元认知体验

科学探究中,元认知体验主要指学生对探究活动有关情况的觉察和了解。这种体验可通过学生的自省式提问获得,也可通过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时提问获得。对学生在活动当下的提问,会促使学生回忆已掌握的元认知知识,进而使其有意识的利用元认知知识来指导元认知技能的使用。另一方面,这种反省性的自我提问为元认知技能的运用提供了必需的信息,使运用具有针对性。

总结

在科学探究中,元认知技能作为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起到积极控制和调节探究活动的作用;元认知知识使元认知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元认知体验可激活学生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并为元认知技能的运用提供必要信息。元认知技能、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共同作用于探究活动,通过三者的协同作用,学生得以实现对探究活动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进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汪玲,郭德俊. 元认知要素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44.

篇(9)

一、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可以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那么,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何把科学探究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呢?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1.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式、灌输式学习占统治地位。传统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当然,现在倡导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以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而是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优越之处。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应该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各取所长,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来看。首先,科学探究应当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物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其结果来说,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的知识体系,就其认识过程来说,其基本特征应当是科学探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奥秘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究活动,才能透过自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二,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条件与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也就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其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可见,科学探究不但是一个逻辑的实证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科学探究的意义:“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与精神。”(摘录自《课程标准》)

2.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这只是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并不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须经过的7个顺序环节。所以我们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只注重对某几个要素的过程经历与能力培养,并不强求每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

3.科学探究的选题:“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摘录自《课程标准》)

三、发挥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篇(10)

1. 普通中学科学探究教学遇到的困难

普通中学在实施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除了学校教学设施如实验设备、计算机和网络配置,以及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含义的理解还很不到位,师资水平也不尽如人意。目前,在科学探究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重点学校,承担研究任务的也是名校名师,用的“标的物”又都是这些重点校的优秀学生。这些基于名校名师研究出来的科学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普通中学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并不能真正适合。各普通中学又苦于师资力量不够,致使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很好地适合普通中学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也就无法真正有效开展。

2. 普通中学科学探究教学常见的现象

在物理课堂进行科学探究的形式还很单一,存在普遍的跑形式、走过场现象,很多老师在平常教学中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实施探究式教学。比如有老师说: “这节课不是探究课,没有探究活动,也不用进行探究性学习了。”他们将教材中有明确标示的探究作为探究课,而其他教学内容则视为非探究课。又如,很多老师认为物理课堂的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实验,把探究的模式片面理解成只有实验探究这种单一模式。还如,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很多老师错误理解为七个环节,每次探究都严格遵循这七个要素按部就班走一遍。但我们知道,这七个要素中,实际教学时最难把握的是提出问题这个要素,也就是第一个要素。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而且绝大多数问题与教学发展方向不一致,于是,老师们普遍感到无奈,从而失去信心。老师们认为,他们的学校设施差,学生基础差,学生能力跟不上,科学探究在他们的课堂搞不起来。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物理课堂几乎没有探究,偶尔进行也只是形式上效仿,基本脱离了学生实际,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在普通中学物理课堂进行探究课教学的策略

由于普通中学学生基础较差,接受知识也较慢,学校教学条件也普遍不足,所以在普通中学实施探究教学,就要充分结合这些特点。

1. 以部分探究为主,完全探究为辅

在探究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哪些环节作为探究内容,哪些还是应该以老师讲为主。比如,在实际教学时最难把握的是提出问题这个要素,教学中就可以由老师来提出问题。分析与验证、评估这两个要素也是学生感觉困难的地方,也主要应该由教师来讲。比如,在“探究单摆运动规律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中,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重力加速度关系时,学生很难设计出改变重力加速度的方案,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有些学习内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完成,就可以根据情况确定为完全探究。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由于学生有前面章节“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经历,其探究过程就可以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2. 利用科学史实培养探究精神

科学史能提供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现实来源和应用,这些内容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例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路来进行思考和推理、分析,这其实就是很好的探究式教学,因为学生可以从前辈大师的工作中体会到科学探究。高中物理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

3. 化整为零,将部分探究安排到各个教学片段

每一节课有很多问题需要分析解答,许多问题的分析过程都具有科学探究的典型要素,因此也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对问题的结论进行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并且对不同的回答展开讨论与评价。这样的教学过程当然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就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4. 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媒体中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能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意识。针对这些问题,要求学生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这样的过程是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一篇: 互联网医疗行业前景 下一篇: 创意策划经典案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