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1: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经济发展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
2、颜帮全,蒲晓东.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化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
尽管很多地方高校提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为什么要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等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的角度人手,对地方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
一、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1、学校定位
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指导方向,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办学定位时要考虑到自身的办学传统以及区域经济环境,结合自身优势和环境给予的机会确定办学定位。大部分地方院校地处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区的城市,这些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人才吸引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教学资源以及学科实力等方面处于弱势,因此区域之外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将办学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明智的选择。
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融入当地社区,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一旦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其社会声誉也会得到提高,而社会声誉又直接影响着生源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才能以鲜明的特色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快捷更直接地进入生产服务领域,达成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只有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与区域经济实体之间才能形成良好互动。
2、人才培养目标
如果将学生视为“产品”,那么学校就是“企业”。要想产品适销对路不但要市场定位准确,还要生产出符合市场规格的产品。办学定位需要差异化,而产品本身的特性是差异化的体现。人才培养规格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办学定位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地方本科高校应将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的本科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人才类型上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更注重知识的转化效率和效果,适合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的需要。其次,人才层次上定位于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在我国,高职高专最早把培养目标指向应用型人才。但是本科的应用型人才与专科的应用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比专科教育的要求高。本科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在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此外,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也需要本科层次的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最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
1、关注特色产业,依据市场需求构建培养体系
为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应建立在经济发展需要的准确把握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特色领域。这些特色领域应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关注点。例如,省内的石化、医药、建筑建材、食品、纺织等依然是传统优势产业。区域内的优势产业有: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涿州精细品种钢产业、廊坊信息产业、唐山陶瓷产业及特种钢、秦皇岛特种玻璃、冀东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冀南新材料产业。此外还有一些新兴产业如:邯郸的药业、保定的新能源、秦皇岛的数据产业、承德市的钒钛产业同样需要大量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加入。这些产业不只是在河北是新领域,有些产业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新的领域。因此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脉搏,建设相关学科,培养专用性人才,不但会成为省内特色,在全国内也会形成优势学科。
2、夯实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凸显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强调应用性、技能性和创新性。建立“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实现“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体系要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陶冶,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专业知识的积累。实践教学体系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增强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获得行业执业资格”为导向,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应加强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设计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对实验项目选修,又可预约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将毕业设计和论文与相关实验结合。加强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技能。
3、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办学定位
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加强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首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供平台。其次,建立教师入企业锻炼的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关键是教师要掌握新技能。因此要让更多的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相关岗位对人才的技能需求,锻炼教师的技能操作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再次,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横向课题的数量。鼓励教师建立横向课题,深入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能帮助企业解决运营难题,也能帮助教师及时把握生产、管理或服务一线情况,增强教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激发教师开拓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视野,提高指导学生开展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从市场需求的岗位分析该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然后围绕如何培养这些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展开建立培养模式。
知识结构主要侧重于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组成。通过由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模块课教授。能力结构主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通过由实践课程来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应能主持新产品的开发,能解决生产第一线出现的工艺、技术、管理问题。素质结构主要强调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此外还有一些思想政治、人文以及科学素质。素质是人才评价的综合指标,是知识和能力内化的结果和综合的体现。其中,知识为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是培养的核心,形成素质是培养的最终目的。某个专业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依靠专业培养的职业目标进行设计。
2、教学体系构建
(1)完善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当今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更新带动了新兴行业和新职业的出现。首先,地方性本科院校应摆脱传统学科建设的模式,在学科建设上进行
创新,培育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以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其次,优化已有的学科体系。加强对应用型学科的投入,提高学科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实用性。再次,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经济社会中有很多岗位需要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单一专业性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因此加强知识的价差和融合更有利于专业的特色的凸显,更有利于学生就业,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2)优化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要基于胜任岗位的要求设计,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岗位要求的应用能力。课程内容上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包含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理论课程注重以理论技术为主,注重技术原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应用能力。在授课方式上专业课教学内容要注重以项目、专题、问题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加强教师的技能学习能力,增加所受内容的前沿性和技术含量。实践课程包含基本技能实训、专项实训、岗位综合实训。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智力技能为目的,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要以实训为重,要求实践教学学时占教学总学时的40%以上,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加强两课之间的联系。
(3)加强实训实践教学。校内实训课程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校内实训课程按照再现职业场景、反复训练基本技能、逐步配套与办学规模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外实训基地要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将教学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将课堂带入企业中。以工作现场的认识和工作实习为主,加强学生对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或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组织现场生产,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应制定好实践性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当对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有一整体认识和规范设计,使实践教学程式化和系统化。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并非实验室、车间与设备的集合,而是一种特别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影响。因此除了模拟教学环境还要注重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使得实验室能让学生有现场实践的感觉,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教学的质量监控系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教学的质量监控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学的评估,包含学位评估和本科教学评估。另一方面来自地方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靠外部压力来提高,只有自己有质量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持续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意识。全体教师要建立起教学为本的观念,教学是教师的根本。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发展,全体教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其次,建立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相关的院系、督导监督管理制度。除课堂教学外,还要对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建立起质量评价和监控体制。再次,建立质量评价的结果运用体制。将教学质量监控结果与教师个人及院系考核、职称职务聘任、工作量计算挂钩,优秀学生和奖学金评选等相结合。最后,终端监控。由于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毕业生质量与社会人才需求比较后的偏差反馈上,这一反馈有利于直接调整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因此,对毕业生进行终端监控、跟踪调查,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卢学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2]杨素明,贾桂芳.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的评价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0(8):5-8.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程度相近地区的经济接洽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地位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全部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东部沿海地区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腾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础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比重愈来愈大。
(二)西部地区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几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国民币,五大标记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巧产业都涌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革等基础设施推动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三)东北地区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会。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宏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本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用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革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代替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用多渠道筹集方法,包含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别较大
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履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地位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别。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宏大差别,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产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二)中部经济凹陷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革”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降落。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前途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涌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点不显著
1、重复建设,这不仅涌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
2、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接洽还要小于与国际的接洽。
3、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程度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限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施展,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进步。
(四)地方保护现象比较严重
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方式,或以隐蔽的方式进行地方保护。如区域间为争取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施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掩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大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三、完善区域经济法制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fited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y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ed experience, in view of our country’s actual situation, how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propose own view.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
山区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高职师范教育水平相对低下,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教育师资上都需要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需求是高职师范教育失业的软动力,而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硬动力来自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时,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引发人才的教育需求。
1.2 山区经济结构升级需要高职师范教育人才的推动
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大力发展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培养高职师范教育人才。
1.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需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师范教育需要适当扩大规模,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而同时高素质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会促进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输出,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2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综合环境较差
虽然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多年,但由于山区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仍然相对低下,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读书无用,不如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之类的落后观念,同时,部分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无力支持学生持续接受教育。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教育难度和周期都有所提升与延长,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对高科技的接受和应用周期也相对较长,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2.2 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
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现状的限制,财政教育经费支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低,且教育投入多针对义务教育。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办校建学、基础设施建设、学习资源购置、实习资源联系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加上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更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局面。
2.3 师资力量薄弱,吸纳人才能力有限
基于社会现状,山区内独立设置的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部分建立在原中专基础之上,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很难满足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在人才引进条件和措施设置上能力有限。
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更新教育观念:抓教育就是发展经济
改变一个地区的观念必须从领导者入手,要想转变山区落后的教育理念,必须转变地区领导者抓教育的观念。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发展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必须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的社会进步,要加快高职师范教育发展,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2 加大教育投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近年来,我国财政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山区政府也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切实加大对高职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对高职师范院校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其次,注重学生学习资源的购置,加大购置资金投入,购置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最后,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适当增加人才引进的福利条件,利用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安家费等条件引进人才。
3.3 外聘校外导师,改善教育实习模式
针对于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山区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可通过聘用校外导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首先,在素质培养上,将校外导师请进课堂,以课堂为教学平台,或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与资深教育专家以及优秀一线教师的交流与探讨;其次,与基础教学实验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到基地观摩、学习,了解有关教育教学如授课、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认识;最后,还要就学生的实踐能力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授、介绍教学经验,教导示范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能力。
3.4 适应经济发展教育,优化专业设置
政府投资在地区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对市场经济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政府要有一定的投资政策和完善的投资体制,来确保地区产业结构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最大程度体现出好的影响。一旦地方政府投资影响了地方的经济增长,相关负责人员一定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政策。
一、地方政府投资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1.过渡招商。招商对地方经济的增长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也背负着发展当地经济与对抗其他地区竞争的双重压力,同时地方存量资本和资源的有限性又制约了地方财政增长,为了在较短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招商引资效率,致使各个地方政府推出大量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然而这些政策有些甚至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社会矛盾的加深。
2.盲目投资和重复性建设。近年来中央对财政实行了分权,所以地方政府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地最大利益,也推出了很多有利于扩大自身利益的发展政策,如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在任期内实现政绩的快速增长,更加倾向于增加项目投资和选择较大规模的项目,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规模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造成了大规模的重复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也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3.地区经济的粗放增长。由于地方政府具有投资审批的权限,所以对当地国有资本投资决择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多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站住脚,也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和政府搞好关系,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才能有更足的底气上项目,这种现象就会导致地方经济粗放增长起来。
4.低效益投资,风险加剧。不少地方政府主导进行的投资和建设通常都会受到预算和资源的约束,违背市场规律,缺乏可行性论证,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又缺乏明确的问责机制,这些都可能导致政府投资效益不高,出现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另外,在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资金短缺,在城市基础建设时不得不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如果举债投入的项目出现问题,那么政府所承担的债务压力就增大,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二、对完善地方政府投资的一系列建议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消除改革现有的体制障碍,才能真正使投资体制改革深入下去。经过多次改革,我国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职能转变也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改革体制的加深,政府在职能方面必然会面临更高的要求。在政府机构调整和部门职能划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促进政府职能的履行为前提,切实解决一切阻碍体制改革步伐的问题,政府的主要工作在于调控、监管和服务上,只有政府的职能真正得到发挥,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确定好地方政府适度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前,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财政情况,再结合产业结构是否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因为政府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所担负的责任很大,因此要尽量投资一些周期短、效益高和竞争性小的公共产品以及支柱产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强对经济效益好、见效快以及对环境污染少的项目进行政策性支持。投资规模上,应先综合考虑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资金,正确区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身份,政府自身应退出一般经营性项目,注重政策工具的运用,用较小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的注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3.对不同产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上,政府则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吸引资金,扩大资金的投入来源,积极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基础设施短缺的状况,如许多发达国家的民间资本也可以参与一些国家垄断项目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支柱产业的投资上,地方政府可以统一协调和规划本地的产业布局,增强投资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投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上;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政府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完善的股权投资以及一些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完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民间投资要进行积极引导,选择实力较大的公司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同时还可邀请海外风险投资进入地区市场。
4.打开融资渠道,解决融资困境。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属于民营,大部分的民间资本可以说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要想推动民间投资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为了体现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更好地获得信贷服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创新,如项目投融资模式;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但同时应完善制度,以规范融资行为。
二、形成和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关联产业的聚集能够促进知识的累积、技术创新和扩散。因此,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对园区的资源优势进行客观分析,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型企业的形成,特别是大型技术企业。广西目前已有南宁、桂林、柳州等几个国家级的高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区最多的财务省份,经过20年的发展,这些高新区为区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其中南宁、柳州两个高新区成为了广西两个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工业园区。但是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园区内部产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强,产业链不完整,专业化分工也有待提高,在这个阶段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管理部门要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加强园区企业间的竞争与协调机制,鼓励人才流动,放宽用人审批制度,加强对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职业化培训、建立公平竞争的信息平台和良性的竞争氛围,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引入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技术,支持各类管理咨询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平衡发展,为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和发挥提供环境和政策条件。
三、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创新
对工业园区而言,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存量往往是有限的,大多数企业自身科研经费投入是很少的,因为新技术的研发是有很高风险的。园区内或园区所在区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增长的重要来源。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致力于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与研发促进高新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因此,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在园区内建立并实施积极有效政策促进创新资源高速流动,此外还要建立起开放的区域创新网络,充分发挥区域技术优势。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税源经济为主,以商务楼宇、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类企业,从而引进税源,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进一步提升我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适用对象
2、在开发区办理税务登记并纳税的入驻楼宇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商务楼宇开发主体和营销主体。
三、政策措施
3、鼓励持有自主产权并经营商务楼宇。对持有自主产权的商务楼宇开发主体,自商务楼宇开始租赁经营起三年内,按其租赁收入形成开发区地方财力的30%给予扶持。
4、鼓励中介机构(会计、造价咨询、法律、勘察测绘、设计、监理等)、金融保险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典当、财务公司等)、研发、投资、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会展旅游、商贸等企业(含总部型企业)入驻商务楼宇。
对入驻商务楼宇的企业,从开业之日起年度内所缴税收开发区留成50万元以上的,按其当年纳税地方留成的20%予以奖励(不含房地产企业),第2年和第3年,每年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环比增长额的30%予以奖励(不含房地产企业)。
5、对新注册并在开发区纳税的商务楼宇入驻企业,凡购置商务楼宇500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200元/平方米一次性奖励。
6、对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务楼宇,在建成后两年内出售、出租面积达到70%及以上,同时入驻企业中在我区登记注册并纳税的企业比例达到80%及以上的,给予商务楼宇的营销主体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7、鼓励物业管理公司为楼宇入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受到入驻企业好评的物业管理公司,三年内按其实现税收地方留成的50%给予奖励。
8、对楼宇经济发展和培育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实施扶持和奖励。
四、组织领导
一、带来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增长
由于地区经济自益性的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研究具体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其经济增长问题。而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可见要表述为经济增长加经济社会进步等于经济发展。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量的个性,而进步是其质的特性。所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应注重增长问题的研究,才能运用其运动规律,通过产出总量的增长,为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化发展使传统的发展战略所需的政策工具日益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传统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重要性降低。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论在主观需要还是客观条件上,我们都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通过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并与自身资源相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推进起了巨大作用
从进口贸易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作用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口贸易通过需求信号刺激区域供给机能发挥作用,推动区域新产业的滋生和成长,进口区内所没有的产品使消费者偏好逐渐向这些新产品转移,导致区域内需求结构发生变动,当这种需求刺激信息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吸引区域内投资于这类产品的生产:二是进口贸易通过引进国内外的技术或引进生产线,可以加速区域产业的成长。引进先进技术将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活的生产力因素,从而使区域经济活动集聚和吸纳功能不断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系统优化功能的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出口和进口不是孤立的对区域产业结构起作用,凡是成功地实施外贸推动经济起飞和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其进、出口之间都有很密切的经济联系。区域内部可有效地利用进、出口把区域内相对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较高的互补关系,不仅可以极大地实现地区的比较利益,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提高了区域内部就业水平
解决就业问题,不应是一个被动安排现有劳动人口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努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过程。根据贸易和就业的关系,当出口大于进口时,按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贸易顺差越大,一国国民收入增加量就越大,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在通常情况下,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会促进就业较快的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就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要把就业放在世界范围内考虑,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国际交换,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争取把更多的就业岗位配置到我国来。就区域内部的情况而一言,“发展是硬道理”并不简单等同于GDP增长是硬道理。GDP规模再大,若就业规模没有相应的、按一定比例的增长,那么社会稳定就无法保证。因此,面对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区域内部,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开放服务业,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的市场,积极吸引FDI,这样可以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为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劳动力丰裕是区域内部的优势,通过扩大劳务输出可以减缓就业压力。通常在进出口贸易中扩大劳务输出有两种措施:一是隐性劳务输出,在出口商品中提高物化劳动含量,在进口商品中提高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生产,充分利用对外贸易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国际贸易扩大潜在的就业含量;二是显性劳务输出,即劳务出口,让劳动力在境外工作或进入国际劳务市场,后者发展潜力很大。
四、加大了FDI的引入
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金短缺是不发达经济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任何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资本的流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成为资本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贸易量越大在现实条件下与其可得的外资流入量就越多,但在不发达的区域内部,其出口向资本品转换能力很弱,使之在获得资本品的国际借贷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大量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不但弥补了省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带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区之间利用外资的差距比较大,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加速,区域内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支持与倾斜,在利用外资方面得到了重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形势更趋多样化,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弥补和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促进了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上面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以上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反过来又可以综合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区域内部地区开放经济体制下利用外贸作用机制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表现。我们要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探讨区域内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利用外贸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