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1: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媒介素养教育空缺中成长起来的高中生一批批走进了大学校园,逃课上网、网上冲浪时的不道德表现、广告诱导下的高消费攀比、处事中滥用暴力等与媒介负效应有关的“失范”行为已呈现出来。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不可能对媒介采取一概抵制的态度,净化整个信息环境也不是一下子能做到的。要减少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能单从媒介这方面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当前在我国除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外,国内其他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寥寥无几。山东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通选课,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为山东省内高校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做出了有益尝试。根据2005年山东大学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小组对山东大学学生进行的媒介素养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在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方面,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特点,大部分把了解信息、消遣娱乐作为媒介接触的主要动机。大学生接触媒介渠道更加多元化,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均有良好的驾驭能力,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媒介接触的新宠,但媒介消费还缺乏理性。
2、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还比较模糊,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自律意识较薄弱。
3、在利用媒介资源能力和参与媒介成品制作方面,大学生对新闻、娱乐媒介工具较熟悉,但对学术资源工具的利用还相对陌生。在媒介成品制作和媒介工具选择上,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学生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此外,大学生主动参与媒介互动的人数比例也相对较低。
4、在媒介认知和媒介批判方面,大学生对媒介类型、介质特点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但对媒介历史了解不够。大学生对媒介的商业属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却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大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却相对忽视媒介对价值观等其他深层次的影响,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自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许多是盲目的、不系统的、不健全的。因而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情况,高校构建合理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并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尤显迫切和必要。根据现状,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1、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类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介质特征,认识媒体类型(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运作体制(私有制为主体的商业化、公私并举的双轨制、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行),并且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制度下的媒体规范理论。
2、让大学生了解媒介节目形态(新闻报道、戏剧、纪录、综艺)、信息类型(广告、新闻、娱乐、教育),并且让大学生知道媒介信息制作过程中的“把关”机制、明白媒介信息不仅反映现实也建构着现实,增强他们对媒介信息的洞察力。
3、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避免他们利用媒介传播不良信息、购买盗版制品、侵犯知识产权、学术剽窃等行为。
4、培养大学生参与制作信息制品的能力,让大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介的操作技能,知道媒介信息制品的生产流程,提高大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和反馈能力。
5、向大学生传授符号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批判力。让其明白媒介的商业取向、社会操控功能、媒介符号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对性别、族群、阶层的刻板印象。
以上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五个方面实际上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最重要的层次,一是让大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及媒介的环境,二是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对媒介的需要。掌握好这两个层次,通过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基本可将大学生从一个相对盲目的信息受众逐渐培养成一个成熟、主动和理智的信息公民。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
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有关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30年代始于英美国家,而以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正式纳人公共教育当中,则是8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进行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尝试,进入90年代在欧美国家得到进一步推广,使这项新兴的教育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加拿大是开展此项活动最先进的国家。从过去的教育实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新闻传播学课程,相关的研究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二是把它纳人到其他的学科领域教学当中,如语言课程的国语课以及外语课,研究则侧重于媒介素养教育对于该学科的教学体系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媒介信息,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与媒介接触的常识,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在邻国日本,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纳人国语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与此同时,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日本语(第二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教育者尝试性融人了媒介素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这说明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外语界的足够的重视。然而,从外语教学的学科特点来看,它与媒介素养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图的,媒介素养是媒体社会语言教学不该回避的一个领域。无论从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效果来看,媒介素养教育都会给外语教学带来一种有益的刺激。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了,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领域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另外,以这些新兴媒体为依托,媒介素养教育得以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常常被误认为就是多媒体技术或多媒体教学。的确,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包含活用媒体、制作媒体等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对既成媒体的批判性、建设性的解读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它不单纯是掌握一定的技术以便灵活操作信息承载机器或软件。此外,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媒体,如新闻报道、报纸专栏、电视剧、网页等等,都是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利用的,其目的是利用一些图文并茂的素材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双重刺激,使其在精神兴奋的状态下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从效果来看,多媒体教学只停留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的表层,没有从培养批判式思维的更深层次挖掘,而媒介素养则是对媒体本身制作方法的评价、分析与鉴赏以及对媒体制作意图的解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会了解到以下内容:(1)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构架;(2)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二)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全球化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具有广泛的、一定深度的关于对象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即文化理解能力,而语言实践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的综合构成了时下外语教学所强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全球化时代外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它要求交际者不仅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意识以及多元文化认同意识。从这一角度看,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有着近乎一致的结合点。
1.对媒体文本的解读既是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语言意识的过程。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而媒介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意图的,语言与媒介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媒介素养可以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培养,反过来媒介素养又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意识。以加拿大为例,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材主要是报纸,学生同时阅读几种报纸,从标题词语的运用到版面设计再到文本的配图,对不同媒体的制作形式进行评价、分析和鉴赏。通过这个过程不难发现,这是集审美意识、思维意识及语言意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而这里所谓语言意识,是指对于媒体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是对媒体文本的深层次理解,需要调动学习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式思维,而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称为语言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增强语言意识,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取向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语言信息的内容和意义,而以往的外语教学却很少触及到这种深度。
2.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多元文化认同意识的有效途径。多元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宽容,是对多元价值观的承认。多元文化认同是对“他者文化”持有的客观态度,不会因该文化处于弱势而固执地排斥,也不会因为其处于强势而盲目地崇拜。在跨文化交流中,多元文化认同是消除交际摩擦、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前提。由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引起外语教学领域对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外语教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将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然而,如果将目光转向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正是文化传播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任何一个媒体文本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文化,不同的文本展示了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学生通过阅读媒体文本可了解到多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与比较,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进而反思“自我文化”,消除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并逐步建立起多元文化认同的意识。
3.媒介素养教育是外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外语教育还是国语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始终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性格、气质与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高境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使媒体信息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辨水平与鉴赏能力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欧美一些国家,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那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当具备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还应在视、听音像方面有较高的欣赏水平。毋庸置疑,在当今媒体社会中,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念
关键词:媒介素养 艺术教育 完善自我
媒介教育又称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一、艺术的传播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 艺术在教育生活中的地位
艺术本身是不现实的东西,常常为艺术之外的现实目的服务。像书法家写字,画家作画,作曲家作曲,及我们对他们的作品的欣赏。柏拉图和墨子是中西方对艺术的功利性典型的代表。而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中也是不折不扣的贯彻柏拉图和墨子的思想主张。就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术课程总是处于被边缘化,认为是浪费时间,所重视的是高考所涉及到的课程。我相信大家一般有这样一种看法:艺术确实是某种令人愉悦的东西,可与现实中的诸多急要务相比,艺术终究是无足轻重不可同日而语的。
2、艺术存在的现实价值意义
1)现在社会下的学习要求把德育学习放在首位。美育与德育则犹如孪生的亲姐妹,它们互相影响,互相间渗透。审美能力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化素养,常与人们的道德行为连在一起,所不同的是运用的手段与方法不同。德育是采用说服、监督、奖惩等方式,美育则是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以诱发、感染陶冶等方式诉诸人的审美情感。因此它的功能是独特的,也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
2)艺术欣赏是评价国民文化素质与智力的标准。艺术学科尽管操作性强,但文化智力的比重也相当大,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的高低都将能听懂交响乐、合唱的人数比例作为主要标准之一。其实,正是由于艺术学科操作性强,如学一件乐器,口、眼、手和脑等各生理器官都要同时运作,因而能极大的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能使孩子变得聪明起来。
3)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艺术形象能给人提供丰富的无穷无尽的联想世界,从而极大地开发人的想象力,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才有创造力。目前社会上常见到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尽管在校学业优秀,可工作后几年不能出科研成果,问题就出自这些人缺乏应有的想象力,从而导致创造力的低下。1957年,前苏联发射卫星与宇宙飞船都早于美国发射成功。当时曾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经过反复论证,终于查出落后的原因:美国的艺术教育大大的落后于苏联的教育。苏联的近百分之三十的科学家都是音乐家,其他的科学家艺术修养也相当高,所以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富于创造性思维。为此,美国近千名科学家联名上书国会与总统,要求在全美加??艺术教育。美国从五十年代末期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开设艺术课。
二、媒介素养下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卢梭曾经夸张地说明:“自然的一切都是好的,到了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话虽夸张,但要看到这句话带来的警示: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要因为歪曲和干涉自然的发展过程而发生对于我们不利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青少年对艺术认识的基础:家庭教育。首先要端正其教育孩子的态度与目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其次,树立家庭艺术教育的信仰。从尊奉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历史悠久的科举到现在教育学生要有“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学习精神,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学习是斗争痛苦的而不是愉快的。豪不过分的说,我国家庭艺术教育有相当部分急功近利成分。没有平衡远期与近期艺术教育的态度关系。将素质教育扭曲的观点实施到自己孩子身上,把孩子尚未健全的思想意识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剥夺了孩子对艺术渴望需求的判断力。最终导致其成了“天才式艺匠”,可能造成其终身从事音乐职业而内心不喜爱音乐艺术的可悲结果。
2、深化青少年艺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学校教育。我们看下西方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游戏和艺术成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教室和走廊里到处都陈列着学生的艺术作品。如果我们问他们的学生最喜欢的功课是什么,十之八九的回答是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等等。对于我们国家的课堂教学效率而言,西方不如我国。正当我们老师在为学生不能背诵99乘法表头疼时
[1] [2]
,西方的课堂收获像是游戏与艺术的附属品,可奇怪的是,学生一旦到了高中的最后一年以及上了大学之后,就突然紧张起来,并且主动积极地开展创造性的研究活动,于是大批的科学家和学者就从这些年轻的学生中涌现出来。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前面都已经说过,既然如此重要为什么在学校实施起来却受阻斑斑呢?自从减负加强素质教育开始,我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但伴随而来的是相反结果。在一次的谈话节目上,一位母亲说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有更多的功课需要完成;一个在校大学生说学校的艺术活动只是让他们感觉到忙和累等等。这不得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冷静的思考下。
1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
媒介素养,指的是在我们接触现代媒体时,具有的对其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的思辨、反应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指导下,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大众传媒,并且能够建设性的使用这些资源,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具备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进而在媒介资源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的完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公民,然而在系统化、常规性的教育中却少有媒介素养的课程。
我国当前的媒介教育以单一媒体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传媒化进程的主要形式。早在1987年代,我国一些儿童电影工作者发起“电影课实验”。实验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截止2007年,全国范围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的3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相继进行了这一实验,其中超过600000的青少年学生享受了快乐电影教育,其中涉及到了超过240000部的优秀电影,他们分别出品于112年来的30多个国家。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的“电影课实验”实施情况是:每学期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励志电影两部,深受学生欢迎。我国的“电影课实验”在促进媒介教育的举措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总之,我国青少年媒介教育整体现状如下:城市青少年媒介素养较高、媒介素养教育机会多,但农村青少年接触媒介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青少年,其接受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少之有少,城市和农村的媒介分布产生严重的不均等现象,影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对新媒体感兴趣,大部分拥有手机,会上网聊天搜索信息等,但对于新媒体的利用上仅停留在娱乐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全面性,对信媒介的运用上存在严重的片面性;整体来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我们国家整体上缺乏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忽视媒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影响。
由此,移动学习无疑是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策略。
2 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特征
移动计算技术(mobile computing)的快速繁荣,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从技术角度看,移动学习通过IA设备能够进行数字化学习,这些IA设备包括Palms、数字蜂窝电话或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等。移动学习指的是运用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突破了时间地点的局限,这种移动计算设备一定要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同时能够让师生间进行双向的交流。
移动学习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移动学习,特殊之处就在于“移动”二字,除具有数字化学习特点外,还有其举世无双的“移动性”。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如电脑桌或书桌前)的束缚进行各种方式的学习,以便更好的达到学习目的。无论是科研人员、教师,还是经理、公司职员,学习的主体都是移动的。比如,在对陕西省第四十八中学生的采访中,就有同学表示,现在在学习当中,当碰到不懂的问题,或疑惑的知识点时,他们慢慢的倾向于利用手机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其次,节省时间,学习效率高。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进入了“快餐化时代”。而移动学习,为学习者节省了不少时间。当我们在学习或在对知识的运用中,需要尽快补充知识库,不使工作或学习受阻时,移动学习,可以只凭一部可以连接上网的手机就帮学习者解决问题。不用花大量时间翻阅书籍,不用专门去找老师求教,不用找台电脑。这不但节省时间,学习效率也高。再次,数字化学习是移动学习的基石,是对数字化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它和普通的学习不一样。在实现方式上,移动学习依靠的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即移动互连技术;采用的是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能够携带,设备体积小、比较轻,携带很方便;具有无线性(wireless),即设备不用连线;具有移动性(mobility),就是说使用者在移动时使用效果也不错。通过对一些学者、技术人员的研究进行分析可知,目前支持移动学习的IA设备主要是指WAP蜂窝电话、PDA和混合设备。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推动下,以当下的技术设备为基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新型设备产生,为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使移动学习更加具有广泛性。
3 “移动学习”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简介:胡言会(1979―),男,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小娟(1981―),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
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
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
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
调查显示,每天上网 1 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 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 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
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
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
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
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
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
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
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媒介素养教育”,欧洲一般称之为“媒介教育”,美国和加拿大则称为“媒介素养”,西方也有人使用“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媒体识读”或“媒体素养”,我国香港地区习惯使用“传媒素养”。在中国大陆,目前比较通行的用法是“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1]其实,媒介素养、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在本质上是同一概念,只是在运用上各有侧重罢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是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在欧美各国日渐流行,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等发表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并首次就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做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建议。20世纪下半叶,媒介素养教育走进了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学校课堂,成为这些地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媒介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关媒介的社会影响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也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随之也展开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如何在新的媒介语境下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许多从事教育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内容。
媒介社会与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马克思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主,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是媒介,媒介是信息赖以传播、交换、储存的设施和通道。社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大众,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媒包围的世界,传媒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媒介时代,人们通常是在信息中获取意义,形成人们的经验知识和某种看法,这就对信息内容的真实与否提出了要求。其实,媒介事件与人们亲历事件之间存在着差异:“媒介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仅吞噬意义,而且在拼贴意义、制造意义,实际上,它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把非真实事件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电子时代真实和意义被瓦解的基本方式。”[3]
媒介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需要媒介社会中的个体有一定的抗拒和辨别媒体的内容等一系列能力,也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有能力去运用(access)、分析(analysis)、评估(evaluate)各种媒介信息,并达成沟通 (communicate)的目的。[4]而媒介素养教育关注媒介的特性、媒介的运作,以及媒介传输信息、娱乐大众的功效。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使人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的媒介信息、媒介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还力图使信息社会的人具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5]
媒介素养教育是传授和学习媒介相关知识的过程,它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大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尤其重要。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1997年,卜卫在她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媒介素养”在西方演
变、发展的过程。随后,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也在悄然展开。1997年6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播研究所成立了“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卜卫在中青网“少年园地”频道开设了“媒介课堂”栏目(省略/kids/yuandi/021.htm);2004年10月1日,复旦大学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省略.cn);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的一些高校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选修课程,但教学总体水平还很低,加上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是对国外研究与实践成果的译介,本土化水平还不是很高。[6]这些都制约了大学里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而有关大学生媒介自身媒介素养调查也显示了大学生媒介素养不容乐观的状况。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2005年3月,刘佳主持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2008年6月,毕秋敏的“昆明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2008年9月张男星等人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是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尽管这几个调查的时间、区域有所不同,但几次的调查内容都涉及到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媒介传播能力等媒介素养,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
关于接触媒介的动机,刘佳的调查显示,上海的大学生中,近一半选择“了解信息”作为其最主要的消费动机和心理需求;35%左右的人选择了“休闲娱乐”;而选择“学习知识”、“打发时间”、“与人交流”的人都在8%以下。[7]其他调查的结果也大致相似。
对于媒介的认知的调查涉及到对媒介组织、媒介结构、媒介功能以及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判断、鉴别能力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调查显示,82%的大学生认为报纸对自己“有重大积极影响”或“有一定积极影响”,影响程度:网络80.4%、杂志77.8%、电视75.7%。[8]而“对媒体在报道任何新闻时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看法”调查上,选择“同意”的占66.28%,“不同意”的占19.84%,“不清楚”的占13.88%,这也说明大学生缺乏对媒介信息反思能力。[9]
对于参与信息传播能力的调查表明,27%的人从未参与任何形式的媒体互动;49.6%的人曾经有过网络留言;22.5%的人参加过短信竞猜;14.5%打过热线电话;12.1%的人点过歌;10.2%投过稿。可见,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参与程度比较低。网络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的参与,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的人数也是十分少的,数字显示,55.4%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媒介内容制作;21.2%的人曾制作个人网页;17.9%曾编辑制作数码图片;7.5%的人曾制作BLOG;6.5%有在媒体实习的经历;6.2%的人曾制作DV。[10]
从媒介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际和大学媒介素养状况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任务是十分急迫的。其一、中国的大众传媒发展速度十分快,特别是一些新兴媒体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媒介信息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大学生需要良好的媒介素养以区分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有害的信息。其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比较差。其三、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起步晚,受重视程度比较低。其四、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符合中国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媒介素养教育也只是应景式的,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在大学里全面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每个从事传媒教育和传媒研究的人无
法忽视的问题。
实行多管齐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11]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利用大学中的各种教育方式和大学各种媒介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
借助校园的各种媒介,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大力宣传媒介素养意义、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如校园广播、电视台、校报可以通过介绍,或者举办活动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利用记者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制作内部刊物或宣传资料,并在校内分发和传阅,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并强化媒介素养的意识。
加强师资培训和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媒介素养课程教学水平的好坏,对于国内大部分高校来说,媒介素养教育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媒介素养课程的师资比较缺乏,而且总体水平偏低,所以师资培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培训、进修、或者学术交流的方式可以培养媒介素养教育的紧缺人才。此外,对媒介素养理论需要深入研究,强化老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给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如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媒介素养研究小组、申报国家课题、或者是联合其他高校共同推进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和探索等。
开展多层次的课程教学。目前,国内各高校系统而规范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大学生对于媒介传播的认知,更多的还是散见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各门专业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要从专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公共平台,成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这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名至实归”,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之义”。[12]比如,在刚刚开始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可以开设选修课、或者通过大学生的活动、兴趣小组增强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而在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学校,应该将媒介素养课程转变为必修课程,成为大学生的通识课程。
明确教学目的,注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增强教学效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形式多样、又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以达到最佳课堂的效果。此外,分析当天报纸的版面设计、评价当天媒体所报道的事件、邀请媒体资深业者授课或讲座等,这样的具体活动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进而培养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媒介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经之路。校内各种媒介尽可能为大学生媒介实践提供相应的空间。如校园广播、电视台和校报、记者团等组织和机构,可以给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记者、编辑及其它自由撰稿的机会;宣传栏上的海报制作也是一种参与媒介的实践行为;另外,还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成立读报评报会,共同交流和讨论等,这些都不失为参与媒介实践的表现,而这些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和思想,并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甚至综合素质。当然运用网络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渠道,而且许多学校也在努力着手这方面的教学实践。
高校与媒体组织及社会的联动。这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另外一种途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高校单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将服务于媒体机构以及全社会。因此,在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媒体或社会有责任与高校相互配合,甚至可以建立一个联动机制,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并赴媒体进行实践,而社会则也要尊重处于实践期间的大学生所具有的作为媒体专业人员的某些权利等。此外,媒体通过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或制作相关节目等形式来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媒介素养。通过社会参与的模式,把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13]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素养、技能素养、道德素养等各项素养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说,媒介素养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影响并制约着高校学生其他基本素养的获得与养成,是素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所必须实施的基础性教育。■
注释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9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204.
[3]汪明安.文化研究关键词 [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06.
[4]W.J.Potter(1998).Media literacy.Thousand 0aks,CA:Sage:3.
[5]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6]朱毅峰.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J].新闻界,2007(8).
[7][10]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3).
[8]毕秋敏.昆明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J].东南传播,2009(1).
[9]张男星,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
[1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0:426.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媒”关系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范龙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提出“人媒交互与共生”的观点,即认为“人与媒介,注定永远处在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交互生成’的关系之中:人通过使用媒介而使媒介成为‘媒介’,媒介则通过被人使用而使人成为‘人’——人与媒介各自本质的获取,是双方彼此赋予的结果”[1]。这种“人媒交互与共生”是“人—媒”关系应追寻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培养媒介化社会中个体的媒介素养是极为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当前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虽成长于媒介化社会,但由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故对媒介的认识与使用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对他们适应当前的媒介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在于促使其成长为人性完整而丰富、超越时代、与“媒”共生的未来人。联系我国实际,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尚未普及,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学校较之于家庭、社区等更具现实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相继出现。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有关“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旨在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简要总结与评述。
一、研究背景
1.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有待完善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欧洲,至今国内外均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英国学者DavidBuckingham提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2]我国学者张开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通过教育手段应该掌握的一种体验媒体、解构媒体、分析媒介讯息和制作媒介制品的技能和素养。”[3]媒介素养教育,即促使个体具备这种素养的教育,其在1997年由卜卫系统地介绍入我国。在这近二十年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研究数量——伴随媒介影响力的深入,相关研究整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如表1);第二,研究内容——涉及概念界定、内容建构、施行原则、推行意义、问题反思、发展趋向等;第三,研究方法——既有理论思辨研究,又有实证调查研究;第四,研究思路——既有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又有对本土化理论构建与实施的思考;第五,研究视域——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初步体现跨学科视域的聚焦与融合;第六,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整理2001年至今的460余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的主题,发现研究关注对象的多样化(如表2),特别是对于学生受众的研究,涵盖了“学前儿童”、“中小学生”、“青少年”、“高中生”、“独立学院学生”、“研究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英语专业学生”、“高职学生”、“军校学员”、“医学院学生”、“公安院校学生”等众多视角;第七,研究风格——选取的切入口较具体,贴近时代生活与研究热点;第八,研究呈现“不均衡态”——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关注“受众”较多,特别关注“大学生”与“青少年”群体。有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远多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即有关研究中具体到学校教育角度的较少,反映出研究“泛而不深”的特点;研究的地域差异较明显,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等。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开展起来。
表1 2001—2012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表2 2001年以来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期刊论文的关注对象类型统计
2.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不仅是完善学术研究的需要,而且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大众传媒正在快速发展,甚至已成为国民经济第四支柱产业。”[4]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缺位。特别是在媒介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教育的“缺位”,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接触”媒介时,为其成长埋下隐忧——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对媒介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下图);因“媒介问题”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增多等。学校对于中小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中小学学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性、持续性、强制性、制度化等特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展开了研究。
图 未成年人最常用的电脑功能
数据来源: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于2004年11-12月所开展的“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
二、研究内容
1.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方面更为匮乏。因此,我国当前的研究仍在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媒介特点
媒介的形象化、娱乐化、商业化,同质化等特点[5],使青少年在面对媒介及信息时遭遇新的挑战。
(2)媒介接触状况
戴怡平提出:“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效果是累积的,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影响其观念和行为的形成。”[6]当前中小学生接触媒介,特别是接触新媒介的人数、渠道、频率等均明显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7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1.62亿网民当中,青少年学生比重已达35.8%。
(3)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中小学生所处的心理时期是复杂的,表现为:他们的社会性与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但自制力欠缺,易受影响而盲信盲从;思想活跃、敏感,好奇心强;易偏激、冲动,产生逆反心理等。
(4)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当前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表现为:在思辨层面,对媒介信息缺少辨别能力及主体性批判意识,进而导致非理性认知及行为;在技术层面,片面使用媒介的娱乐化功能,沉迷于“追星”与“网络虚拟世界”,而利用媒介获取、加工、创造、传递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
(5)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政府认为:“如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与学生的基础教育正确结合,就能对他们成年后的‘公民性’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7]美国社会学者英格尔斯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众传媒接触与人的现代性有显著的相关,而人的心理素质或人格力量是国家获得现代化的基础。[8]现代社会在科技发展、媒介全球化与市场化的综合影响下,出现了去中心化、意义碎片化、商业利益化的传播浪潮。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中小学生更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以促成自己现代公民身份的转变。
(6)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伴随教育研究的深入,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真正作用不是让学生认识媒介并运用媒介,而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主体自身及主体间的多向度理解,体验视域交融的生命质感与美感,进而收获全面而丰富的生命内涵。
2.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整体上仍处于准备阶段。尽管一些中小学作出了积极尝试,但是影响尚未扩大。主要问题有:重视程度不够——迫于升学考试压力或受限于眼界;概念界定不明——例如,将“媒介素养”等同于“信息技术素养”等,而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其实施方向;具体规范缺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仍未建立规范;机制保障欠缺——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估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资源匮乏——必要教学设备等硬件资源与专业师资、课程教材等软件资源配置亟待完成;师资培养不足——教师在职培训与师范生教育缺少系统性;社会协力薄弱——缺少相关社会力量的配合,较之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团体及社区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显得力量单薄。
3.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1)宏观层面——引导与支持
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相应的教育政策,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从法律与制度的层面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予以保障。具体来说,应引导传媒产业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监督,从而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应提供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施行的宏观框架,建立媒介素养考核评估机制,支持完善相关资源配置,从而为其推行构建适宜的内部环境。
(2)中观层面——指导与辅助
①高校:应在研究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有益经验的同时,研究其本土化推行路径;积极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质资源与理论指导。
②社会组织: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应加强[9],不仅调动媒介机构的力量,还应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与教育组织,以辅助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开展。
③社区:应成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我国,社区在媒介素养教育推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甚微。伴随新媒体的出现,有学者还提出通过“实际社区方式”与“虚拟社区方式”共同推进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10],富有启发意义。
④中小学学校:是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主要场所。应加强与高校、社会组织、社区等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培训体系;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将教师与学生的媒介素养测评纳入到已有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媒介素养拓展平台,如,鼓励其参与校园广播台、校报、微博及网站管理等工作。
(3)微观层面——转变与交往
在“参与式文化”与“后喻文化”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应以真正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为前提,采取超越“保护主义”的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往而非单纯的说教来实现,关注学生主体性反思意识及互识、共识的理解精神的生成。与此相关,周大勇提出青少年自主建构媒介识读体系的四个步骤:“知晓—分析—反思—行动”[11],对中小学教师具有启示意义。
4.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设计
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即可概括为媒介的“认识”与“运用”两个层面。[12]戴怡平认为其包含五个方面:媒介结构;媒介类型;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13]张新明等认为其包含三个方面:媒介知识、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媒介信息意识和伦理道德。[14]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讨论,还未具体到中小学层面,但均可体现教育内容对“媒介”本身的超越。
5.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建设
(1)独立模式
宫淑红认为:“随着媒介消费的日益增加,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15]张开等认为:“在小学阶段,媒介素养可以独立课程的姿态加入小学课程体系,这样既能达到小学阶段教学互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分辨力和综合素质,又能达到丰富小学生生活和减负的目的。”[16]有学者提出:“媒介素质教育的所有目标只有在将其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时才能有实现的保障。”[17]在该模式下,还可讨论课程类别,如主修、选修、辅修等。
(2)融合模式
有学者认为,就我国实际而言,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更适合融合在国家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推行。陶营田提出:“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小学的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已经包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18]已有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所作出的研究——李海源谈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李凤芹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也有学者探讨媒介素养教育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3)渗透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可通过“隐性课程”渗透实现或是融合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例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报社等。
6.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模式
一是“网络型”,即由下而上自发推进;二是“纵向型”,即由上而下指引推进;三是“放射型”,即主要由个别机构推进,而后逐渐在中小学中推广。目前,“纵向型”模式得到较多学者认可。即应将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指导中小学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越性,上下协力承担此教育重任。
7.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享有媒介自由的同时,不为这种“自由”所奴役;促成教育的理解性[19]——由师生主体间理解发展到主体与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由人对媒介的理解拓展到人与媒介的交融与共生;促成社会的和谐——在社会参与中享有理性的自由与自由的理性。
三、研究不足
我国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表现为相关论文、专著、论坛会议、调查项目、研究机构等的出现。例如,中青网开设“媒介课堂”专栏;“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召开;深圳举办“媒介素养进百校”系列培训讲座;上海成立首个媒介素质“青少年教育基地”;张洁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与黑芝麻胡同小学展开合作;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在长春市四五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
但整体上看,相关研究亦存在不足:起步晚,数量少,反映关注度较低;论述西方相关概况的理论研究较多,针对我国实际的实证研究较少;感性认识较多,批判性理论论证较少;热衷于关注新兴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忽视对传统媒介影响力的研究等。
四、研究趋势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应在进一步明晰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开展,以全面理解媒介素养教育为前提,其中包括正确对待媒介的发展趋势。鉴于其重要性与迫切性,相关研究可能呈现出数量上增长的趋势;并应增加更多的实证调查研究;伴随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应逐渐转向重视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推行路径的构建;日后的相关研究会愈发体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与优势,特别是心理学,其可能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开辟出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范龙.“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人媒交互与共生[J].国际新闻界,2011.7.
[2]蔡帼芬等.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7][16]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军林等.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6][13]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
[8][17]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3.5.
[9]刘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10]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1]周大勇.在信息解构中确立主体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与步骤的探究.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12-7—9.
[1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
[14]张新明,朱祖林,王振.我国未成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M].中国电化教育,2006.6.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变化的时代,认识媒介,选择和接触媒介,解读、甄别和判断媒介信息,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一分子,无时无刻不在与媒介接触。外语教师也同样面临着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要求。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培养。全面分析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研究现状,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水平,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希望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目前外语教育质量,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理念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
媒介素养,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于公民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教育者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逐步培养对于媒体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参与社会发展。
二、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
1993年,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但就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各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的主体还是各级学生及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鲜有文献涉及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我们利用中国期刊网进行了文献调研,按篇名和模糊匹配,从1999年到2007年全部进行搜索,查看有关媒体素养教育方面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和方向。从文献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到目前“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献相当多(占到64.9%),说明它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04年10月,“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2006年8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的“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也将“公民的媒体素养”列为会议的十个专题之一。
目前,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媒介素养的内涵,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探讨、途径、方法的研究;在学校教育层面研究比较集中在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和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上。在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还未有人涉及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表明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大多还停留于对学生的媒介素养研究,这说明社会和学术界、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存在空白,这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将严重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影响外语教学理念和外语教学改革的实施。
三、培养和提高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意义
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加强外语教师对于媒介的接触和认识,客观、合理、高效地使用媒介,促进自己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对于提高目前外语教育质量和促进外语教育的改革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对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实现教学手段和内容的丰富、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培养素质和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运用各种媒介技术,能够创设最佳情景,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同时能加强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增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位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并能利用电子学档技术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进而促进学生培养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更好地体现外语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体,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信息的处理方面和媒介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也就会形成信息鸿沟和相应的弱势群体。如果加强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可以使教师能够利用媒介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关心,提供各类信息资源,消除学生的“知识沟”问题,实现基于网络的教育援助,让每一个学有困难的个体都能及时地获得帮助,进而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三)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对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
在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由管理者、传递者转化为指导者、课程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环境的建构者等新型角色。世界信息化趋势是把现存的各种媒介整合到一个信息更加密集性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这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角色发生变化:师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人。
(四)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外语教师利用媒介进行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利用相应的媒介技术进行科学或课题研究;并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实现课程在线观摩,并利用网络技术支持构建虚拟教研组和群体协作网络互动平台,实现教师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作教研;还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如BLOG构建教学反思平台。这些都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做法,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和需求,以下提出我国实施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策略性建议:
(一)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使教师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二是要让教师批判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三是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二)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从世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实行由政府或政府委托某些机构来组织实施是必要的。
2.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师培训中的地位。
首先要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在英语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地位。一方面要借助环境、渗透在生活中的大众媒介来宣传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媒介素养逐步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追求。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扶持和与之相配套的由政府启动的媒介素养培训项目来实施和落实,并有明确的组织者、实施者。
3.开发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
首先要编写规范的培训教材。其次要坚持灵活性原则,多渠道地获得教学素材,如可从报刊、杂志、影视、因特网、手机等媒体获取。再次要建立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库和设计与开发支持平台。
4.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教师需要在学生的作品和材料的分析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技能。教师要促使学生去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体验各种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媒介素养只有在学生不断试误中才能养成。
5.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
为了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一方面,可依靠师范院校,广播、传媒、新闻等大学或学院来直接培养。另一方面,采取在职培训、假期进修等方式来培训在职教师。此外,还可采取大学与中小学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来共同促进一线教师媒介素养的发展。
6.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
我们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估标准,并且定期进行评估。
总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业界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我国的传播学学者和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例如为一些传媒大学或师范大学中的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对英语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具借鉴意义的经验。但如何把这些好的经验移植到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中,让英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工作尽快、全面、系统地展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美]约翰・奈比斯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3.
[3]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87.
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信息时代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学语文课堂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在于:伴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勃兴,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无处不在的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学生却缺乏对媒介的基本认知,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即媒介素养,导致了泛滥的媒介信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开放的,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将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提供新的思维。
一、媒介素养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在信息社会的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当时,广播、电影正势不可挡地闯入人们的生活,英国学者发现大众媒体带来的流行文化和新兴价值观几乎无处不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有悖于传统文化和正统观念,于是媒体被认为是传播“文化病毒”的根源。他们认为媒体破坏了文化原有的高雅性和本真性,文化一经媒体传播,就会出现低俗枝蔓。因此,一些英国学者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希望以此教育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媒体的消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开始走出象牙塔,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媒体并非一无是处,它能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和多元思考,这些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学者提出媒体是个复杂的系统组合体,需要批判地分析。此时,媒介素养教育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传媒语言所构架的拟态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差别上,希望通过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媒体的力量,了解媒体的传播特性,并由此探讨媒体与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指人们面对媒体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①它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是人们传统素质(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约束指导公众正确认识、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媒介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它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
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像一双巨大的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暗示着、拨弄着,或者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精神与意义上的日常生活。②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则认为,媒介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③大学生是媒介的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网民数字中,18岁至24岁者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④他们此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阶段,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媒介通过各种语言传播的各式各样负载着特定文化的信息。不可否认,由媒介所营造的社会文化在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此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将对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其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语言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就是要为每个人构筑一个精神家园,让人们在这里学会对人类普遍价值、对真善美的认同;培养出人的良知和正义感,也就是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是建立在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崭新课程,是对学生人文修养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层面。⑤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以传授人类文化成果,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己任。财经类高校由于是非综合性大学,学生大部分从事经济学科的专业学习,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级人才文化素质培养中的综合性价值。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中的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本身就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媒介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各异。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介的使用者应该识别语言形式背后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介信息的内容、意义等,这都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批判思维等,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作为语文科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对语言能力的高层次――语言意识的培养。另外,媒介信息之中往往蕴涵着经济的变动。财经类高校学生必须学会从媒介信息中提取到影响经济发展的信息,敏锐地发现媒介信息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把握媒介语言背后的意义。只有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和足够的语文知识才能抓住信息实质,既能促进财经专业学习,又能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符合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入口,因为文学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大学语文教育应侧重在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当前,大众传媒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覆盖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文学,表现为媒介新文体的出现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视野;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写作素材等方面。这些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东西。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不仅仅用经典作品陶冶学生,更注重用身边发生的诸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指导学生阅读,这就提出了在增加媒介文学阅读的同时提高媒介素养的问题,否则学生只是对媒介内容采取“拿来主义”,缺乏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方法分析
在母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早在1989年就在英国开始实施,很多国家都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英语教学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并且从小学坚持到大学阶段。在澳大利亚甚至还通过法令将媒介素养教育放在英语课中。在加拿大的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报纸与文章所使用的标题、语言,以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区分事实与意见的不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⑥这些国家成功的例子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启示: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是面对信息时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媒介高度依赖的一种正确应对,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避免被不良的媒介文化信息影响。
目前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引入媒介教育有很多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首先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从当前媒体中选取,选取原则为体现媒介的新颖性,具有时代感,而且和学生的切身经历相关,符合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当前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保、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一般文章或者文学作品,让学生认识当前社会的文化特征,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采取把立体教学,把报纸、网络、电视媒介结合起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注释:
①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②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场域.省略/zhuanjia /article/20112072357.htm.
③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图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