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1: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体育教学的研究方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体育人文思想的健康属性
健康是人类古老而常新的话题,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四维健康观念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同时也证明了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现代四维健康指标已达到对人的全面评价的水平。学界曾经存在着另一种观点,20世纪60年代由吴蕴瑞、袁敦礼撰写的我国体育名著《体育原理》虽然是一本经典体育读物,但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却另有论述,书中曾提到“体育非健康目标,健康属卫生的范畴,体育与健康不能混为一谈……”[2]。如此观点在现在看来主要是当时以生物健康为前提,当时健康的范围还末涉及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此外,当时体育的竞技性和健身性的功能也还尚未明确区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代表了体育健康,这显然不妥。当今体育已明确地将人的身体极限超越和技术挑战交给了竞技体育,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健康交给了大众体育[3],在这些概念明晰的情况下,大众体育目标为健康理所当然,体育人文思想的健康意义就更加彰显。体育的人文思想应该从小学开始倡导,但如果说小学到中学学生更多地接受形式体育,培养运动习惯,促进生长发育为目的。那么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体育人文思想必须融入到体育项目学习中,并需要为健康的养成而专门进行课堂设计。使体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一样不仅让学生知其学习之然,更需知其所以然。高等学校的体育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成人”过程中接受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并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对生命的关注和幸福感的养成。这是体育教育关于健康的不可忽视的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
2体育人文思想的教育属性
我国体育课程目标从实现“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体育“三基”教育到现在“健康第一,终生体育”全面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有了根本的转变,但体育课的教学环节、课堂组织以及考核内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第一轮体育教学改革以游戏代替技术的极端转向改革失败后,以选项课为主要形式的运动技术重新主导着高校体育课堂。十几年来在新课标的五大目标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完成其中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三大目标?体育课程中技术教学和人文思想教育是否形成相互贯通的合理教育局面?这些都值得探讨。可实际上“多动手少动脑,能健身乏益智”的体育课还是不少见。毕竟让学生做到“身体练习”容易,让学生做到有“身心共鸣和心灵觉解”不易。因此,体育课堂积极传授人文思想的做法渐渐淡化。这种泛意识而求形式的体育教育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体育课程中,不免让人思考体育教学与个人的体育锻炼有多少区别,长久下去体育课程无疑可以被体育俱乐部和课外活动所替代。体育人文思想的教育属性要求:体育课不仅需要身体练习,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结合对人的素质教育内容,每个项目练习和活动应主动考虑到健康教育功能。否则经过十多年的体育教育之后走上社会的学生仍然无视健康,缺乏健康。
3体育人文思想的社会需求属性
社会现象折射着学校的教育。近30年来,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目标价值方面的单向偏移。“实用知识”成为老师和学生从一而终的追求,因此大学生在获得“实用知识”压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忽略了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的人文知识,成为同龄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高危族”。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们所意识到,体育具有的独特自然亲近、直接真实、非说教式等教育特点为学生所接受。体育成为学校和社会干预亚健康的有意义课程。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知识的社会人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与责任,学生健康程度的提高,直接影响未来社会健康,社会表现直接反映了高校体育人文思想教育的质量。
体育人文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证方法分析
把体育人文思想融入高校体育并非操作困难,而是需要教师共同的思想认识并建立适应新目标的体育教育行业标准。
1体育教学中关于健康的人文教育案例(长跑教学)
一方面学生害怕中长跑,其主要原因是跑步中伴随着的痛苦感影响着他们,每当想起跑步,跑步中呼吸困难、心力交瘁等难过的情感记忆恐吓着他们。另一方面,许多体育老师纯粹是活动量的安排,只是简单告之运动的好处,在学生不明白身体机能的情况下练习,造成“长跑”与“痛苦”为伴的练习结果,练习结束并没有对学生后续身心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图1)。体育人文方法指导下的长跑练习首先是明理,运动前需要详细说明中长跑运动特点、告之身体在长时间耐力刺激下的反应以及运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让学生明白事理并做好身心准备;其次,降低运动强度。运用间歇练习法,允许学生在身体不适反应时以走代跑,生理反应消失再转为跑,改变“长跑”与“痛苦”为伴的练习结果;最后,跑步结束后老师需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练习体会和感受,并给予分析和指导,让学生从了解身体、尊重身体、锻炼身体以及强健身体这四个层次上感受体育学习的重要性。练习后大家分享长跑的过程,特别是身体感受,这一环节是重视运动刺激是否产生身体副作用的自查过程,是尊重生命的一种表现。教师与教练相比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更擅长转化运动过程中“痛苦”为“快乐”,尽可能地让学生保留着运动的快乐记忆,逐步地强健身体(图2)。
2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案例(素质拓展)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纲要目标之一。大学生中常见的亚健康表现: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同学间难于产生相互信任;对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弱;遇事畏难心态等。本实证案例是以开设一年级新生的户外素质拓展运动为例。在体育教学中以素质拓展运动对新生进行团队训练,使新生间快速认识,快速形成新集体,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和信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大学新生来自各地相互不相识,大学新生中时常连同班同学都叫不出姓名,更有甚者同班四年都不曾交谈过。交流障碍、信任危机、冷漠集体等不良心态困扰着当代大学生;另一方面,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直接进入技术教学,对学生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表现没时间给予关注(图3)。目标设计步骤(12周):同学间的快速认识、创建新团队、培养团队默契、队友之间交流合作、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凝聚力、感受创新与拓展的快乐、学会分工与合作。教学方法:先行设定系列目标。假设情景进行团队游戏,游戏后学生分享游戏体验,把游戏中的体验迁移到正确的为人处事心态,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亲近,相互需要的关系,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感受,从团队游戏中得到心智的启发(图4)。
3体育与行为礼仪养成的人文教育案例
1.1 实验研究法
本研究于2003年2月28日至2003年7月30日开展实验。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石家庄市师大附中、第40中学、第9中学3所中学初二、高二年级145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15.73±3.42)岁。
1.1.1 主要运动处方及教学方法 教育干预前,研究者在多次征求教育理论专家及中学高级体育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实验地的经济、文化背景、学校教学情况、实验课教师的特长及学生的兴趣,选取体操(含健美操)、武术、球类(篮排球为主,结合各种小球的选修)为主体课程资源,结合素质练习和各种体育游戏,设计Ⅰ型健身(身体素质)系列运动处方和Ⅱ型健身(运动技能及健康教育)系列运动处方,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1.1.2 实施方略 根据美国健康教育学家凯尔曼的“服从、同化、内化”的态度转变三阶段理论,将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结合,在体育课上学习新知(技),发展能力;在俱乐部中巩固技能,提高素质。使两个学段的体育活动相衔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内化,兴趣逐渐养成。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不同处方的教育目的以及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将不同内容的体育课程资源按比例分配到体育课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
(1)实验前,对学生进行综合体质测试。采用身体素质测评法,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4项素质进行测试,并按体质标准分和学生性别,将试验班学生分成6组,即男/女体质优组、男/女体质中等组和男/女体质弱组,每组10~12人。由学生选出组长并进行同伴教育。教师按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质状况安排每一锻炼单元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2)实验中,各实验班按每周2次课、2次俱乐部活动、每月1~2次讲座的进度进行教学,并安排因地制宜的实践活动。对照组学生与本年级其他班学生一样,仍按照原体育教学计划上课。
(3)教学内容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在教育干预过程中,把课程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6~8周;其中穿插理论和知识介绍的室内课6次,开展全校性健康讲座6次。理论课教案全部制成PowerPoint、Flash或Action课件的形式,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
(4)探索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调查和健康传播。由于教育具有滞后性,干预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未来的生理、心理、学习、生活产生良好的后续效应,所以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认识的程度、掌握强健身心的方法、提高自我锻炼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让学生开展小范围社会调查、健康知识技能传播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些活动,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程度。
(5)与相关学科教师开展横向的综合教育。本研究开展学科联合教育,以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对试验组学生进行多角度综合教育。主要包括与班主任配合,组织以体育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开展校际《体育与健康》作文竞赛和学生漫画展;与生物教师一起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在校报上设立“体质与健康论坛”,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和方法等。
1.2 调查法
(1)本研究中所用测量工具见表1。干预前、后、回3次测量的有效问卷数共1250组。有效率分别为85.46%、86.37%、86.26%,平均有效率分别为86.03%。本研究用于定量分析的资料符合测量学统计要求。
表1 各量表(问卷)基本信息一览表量表名称
研制者
项数 同质性信度
相关报道
效度
测量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MHI-60)
王极盛1997
60
0.65~0.84
0.72~0.91 0.79
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
北师大辅仁应用心 15
0.72~0.85
0.73~0.85 0.84
评定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整体发展水平
理发展中心
体育锻炼感觉量表
Gauvin Rejeski1993 12
0.72~0.85
0.76~0.82 0.82
测量体育锻炼心理效应及锻炼后心理
(EFI)
感觉
体育与健康KAP问
自编
78
0.65~0.79
0.65~0.79 0.89
评价目标人群体育与健康的知、信、行
卷
状况
(2)目标人群访谈与调查。在干预教育前、中及回测时分别对学生、教师、家长3大目标群体进行座谈和访谈,同时采用电话、电子邮件、信件等多种形式与重点目标人群保持联系,了解干预进程及效果。
(3)专家访谈。干预教育前走访了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研究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专家和部分中学体育高级教师,就中学生身心健康研究的现状、方法、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走向、运动处方的设计和实验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和求教。
(4)数理统计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F检验的两两比较,One-way ANOVA、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体质干预效果的评定
2.1.1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由表2可见,干预后试验组学生身体素质优秀率由实验前的10.03%提高到18.73%,良好率由26.99%提高到45.13%,不及格率由16.96%下降到8.11%。对照组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幅度没有试验组大,实验后两组的测试结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回测时,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都有一定的下降,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仍然显著。从后测和回测的身体素质分级情况来看,试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表现为由干预前在“及格”水平聚集上升为在“良好”水平聚集的现象,而对照组学生的3次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均表现为在“及格”水平聚集的现象。这也说明干预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效应,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使身体素质水平得以提高和保持。
表2 干预后、回测时中学生身体素质分级比较
干预后
回测
内容
等级
试验组
对照组
P
试验组
对照组
P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A优秀
59
8.70
41
7.17
52
7.67
37
6.47
50m
B良好
326
48.08 162
28.32 * 315
46.46 154
26.92 *
C及格
232
34.22 305
53.32
246
36.28 314
54.90
D不及格
58
8.55
64
11.19
65
9.59
67
11.71
A优秀
56
8.26
28
4.90
49
7.23
26
4.55
1000/800m
B良好
360
53.10 135
23.60 * 356
52.51 135
23.60 *
C及格
190
28.02 310
54.20
200
29.50 311
54.37
D不及格
72
10.62 100
17.48
74
10.91 101
17.66
A优秀
147
21.68
95
16.61
140
20.65
91
15.91
立定
B良好
308
45.43 192
33.57 * 303
44.69 184
32.17 *
跳远
C及格
177
26.11 241
42.13
186
27.43 254
44.41
D不及格
4
6.78
43
7.52
48
7.08
44
7.69
A优秀
247
36.43
93
16.26
241
35.55
85
14.86
引体向上/
B良好
232
34.22 156
27.27 * 221
32.60 154
26.92 **
仰卧起坐
C及格
156
23.01 214
37.41
171
25.22 224
39.16
D不及格
44
6.49 108
18.88
44
6.49
108
18.88
A优秀
127
18.73
64
11.19
120
17.70
59
10.31
合计
B良好
306
45.13 161
28.15 * 299
44.10 156
27.27 *
(平均)
C及格
189
27.88 267
46.68
202
29.79 276
48.25
D不及格
55
8.11
79
13.81
57
8.41
81
14.16
(注:*:P<0.05;**:P<0.01)
干预后的锻炼感觉测试表明(见表3),试验组学生在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两个维度的比较中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安静感均值下降而疲劳感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学生积极的锻炼感觉表明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心理状态,也是运动习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3 干预后、回测时中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变化比较
后测(M±SD)
回测(M±SD)
维度
P
P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精神振作感 8.36±2.80 5.34±2.67 * 7.81±3.09 5.32±2.64 *
安静感
5.40±2.47 5.47±2.47 4.71±2.32 4.60±2.57
疲劳感
5.75±2.84 5.14±2.94 5.35±3.02 4.91±2.75
积极参与感 7.88±3.53 6.60±2.71 * 7.72±3.50 5.94±2.59 *
(注:*:P<0.05;*P:<0.05)
2.1.2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表4表明,实验组学生干预后知识得分增长最为显著。与前测得分相比,干预后知识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7.15%提高到84.19%;信念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7.98%提高到92.03%;健康行为的参与率由干预前的35.97%提高到88.17%。
表4 干预后中学生KAP问卷知晓率比较
测试内容
实验组(M±SD)
对照组(M±SD)
知晓率%
知晓率% 率检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男
女
男
女
健康观
5.59±1.36 5.50±1.45 92.33
2.11±.65
2.25±1.24
36.33
**
生理
7.40±1.43 7.74±1.72 84.11
2.83±.36
2.91±1.72
31.89
**
知识 身体素质
5.49±1.57 5.80±1.88 80.71
2.42±1.34
2.28±1.34
33.57
**
奥运
4.82±1.68 4.74±1.90 95.60
1.98±1.59
1.77±1.58
37.60
**
一般运动常识
4.68±1.55 4.86±1.14 95.40
3.24±1.07
3.06±1.27
63.00
*
体育与学习
5.52±0.50 5.89±0.21 83.00
4.65±1.38
5.50±0.62
82.50
*
信念 体育锻炼误区
7.65±1.87 7.73±1.33 82.89
6.58±1.39
6.72±1.37
84.22
*
体育与心理健康
1302±1.94 13.23±2.36 87.47
6.57±2.23
6.43±2.47
42.53
***
锻炼态度与兴趣
8.52±1.78 8.82±2.02 96.33
5.86±2.18
5.99±2.12
64.56
**
运动频度
6.02±1.74 5.92±1.93 85.29
5.85±1.99
5.30±2.17
79.43
*
行为 运动处方
6.02±1.43 6.79±1.01 91.43
2.97±1.00
2.64±1.04
39.86
**
运动参与
13.02±1.85 13.09±2.35 87.00
4.68±2.41
4.90±2.42
31.87
**
K
知识总分
27.98±4.36 28.68±4.75 84.19
12.58±7.00 12.27±7.14
38.84
***
A
信念总分
35.02±4.36 36.76±4.01 92.03
24.66±7.18 24.74±6.57
60.85
***
P
行为总分
26.02±4.35 25.12±4.05 88.17
13.50±5.40 12.83±5.63
45.31
**
KAP 总分
89.02±.736 90.52±8.52 89.77
50.74±19.58 49.84±19.34 50.29
***
2.1.3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把“自然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表5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无论与自身前测结果相比还是与同时段对照组学生相比都有显著增长(P<0.05),处于“较好”等级学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7.8%上升到73.59%;“较差”等级学生的比例下降了8.06%。
表5 干预后及回测时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分级比较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合计 对照合计
时段 等级
初中
高中
初中
高中
P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较好 248 70.48 251 74.70 108 37.01 108 38.57 499 73.59 216 37.79 *
后测 中等 68 20.00
60 17.97 134 45.89
12 47.28 128 18.99 266 46.59 *
较差 26
7.52
25 7.33
50 17.10
40 14.16
51 7.43 90 15.63 *
较好 245
71.3 247 73.43 104 35.66 106 37.77 492 72.53 210 36.72 *
回测 中等 69 20.22
64 18.99 135 46.21 134 47.69 133 19.61 269 46.95 *
较差 28
8.15
25 7.58
53 18.13
41 14.54
53 7.87 94 16.34 *
回测时,试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较好”等级学生的比例保持在72.53%;“较差”等级学生的比例保持在7.87%。且试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试结果与自身后测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学生相比,优势仍然明显(P<0.05)。
体育教育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群体活动。几乎所有的练习过程都是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交往中,师生、学生之间身心的接触频繁发生,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习效率,也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奠定基础。
(2)心理健康。由图1可见,干预后试验组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有明显改观(P<0.05),尤以初中学生干预效果较为显著(P<0.01)。试验组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由6.93%下降到6.19%。而对照组学生在后测时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人数有上升趋势(7.19%8.22%)。
人际
学习 适应 情绪 心理不
强迫 偏执 敌对
抑郁 焦虑
心理
敏感
压力 不良 波动 平衡
前测 34.37 16.96 11.95 13.57
7.08 14.45 29.79 8.26 13.86 15.63 6.93
后测 20.5 9.73 6.19 10.77
5.46 12.68 23.01 7.52
6.61 11.21 6.19
回测 23.01 9.59 6.93 10.18
6.93 14.75 24.34 9.14 10.18 8.41 7.08
本研究中接受干预教育的试验组学生在干预后除焦虑和学习压力感两个维度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八个维度差异均比较显著。按各维度中无问题学生干预后增长比例进行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理不平衡、焦虑、敌对、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偏执、学习压力。按各维度中中度及以上问题学生干预后减少比例进行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强迫、学习压力、偏执、情绪波动、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不平衡、敌对、适应不良、抑郁。
从回测时各维度保持情况来看,中度及以上问题学生比例继续下降的依次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敌对、心理不平衡、抑郁;而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出现反弹的依次是学习压力(-5.31%)、适应不良(-2.95%)、情绪波动(-2.48%)、焦虑(-0.59%)、强迫(-0.45%)、偏执(-0.15%);整体心理健康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也由干预后的6.19%上升到7.08%。说明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在干预教育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够学到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体育活动排解心理压力,也认为体育课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学校里缓解心理紧张、增加与同学交流机会的最适当的场所(89.44%)。
2.2 对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教育干预过程的评价
本研究对试验组进行了5个月教育干预,在干预过程中和结束后,研究者、任课教师和实验组学生对实验中教学内容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师授课能力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有83.26%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可以接受,89.32%的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上这门课,通过学习,共有94.7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收获,其中分别有52.19%、23.71%和18.84%的学生表示有“很多”、“较多”和“一些”收获。
2.2.1 专家教师对干预教育过程的评价 干预过程中,聘请实验学校中三位高级教师(教育巡视员)对实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具体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状态、课上紧急或特殊情况处理能力、课后小结情况等进行评分。在“评价标准”一栏中,每项满分为5分,合计100分。从实验结束后的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实验教师总平均分88.85分,且得分情况表现为由前到后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能够很好地胜任干预教学工作。
2.2.2 学生对干预教育过程的评价 实验结束后,由试验组学生填写《体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评价表》,对实验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情况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即时效果5项。二级指标每项总分为10分,合计100分。实验教师平均得分为87.42分。 2.2.3 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关系 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价表》中,按百分制,让学生对自己在体育学习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收获进行了自我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收获很大。结果表明,试验班学生得分均值最高分为87.52分,最低分为79.34分,平均得分为84.62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检验不同授课教师对不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收获、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4个方面的评分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8个试验班在4个方面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实验教师水平相当,教师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分析学生的收获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的关系,以学生的收获为因变量(Y),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分(X[,1])、对教学方式的评分(X[,2])、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分(X[,3])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选用后退法剔除变量,剔除标准为F>0.10,结果显示,各变量间的相关较为密切,除X[,1]:Y外,相关系数均大于0.5(见表6)。三个自变量均被选入方程。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857,决定系数为0.841。回归方程为:Y=1.547+0.464X[,1]+0.955X[,2]+0.781X[,3]。以上方程说明三者对教学效果均有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得分越高,学生的收获越大。其中教学方式和教师授课能力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较大。
表6 多元回归分析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Y
X[,1] X[,2] X[,3]
Y
0.000
X[,1]
0.489
1.000
X[,2]
0.611
0.517
1.000
X[,3]
0.555
0.835
0.520
1.000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法对中学生体质进行综合干预研究,并就教育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的综合评价。结论如下:
(1)经5个月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长显著,试验组学生优秀率提高了8.70%,不及格率下降了8.85%;学生体育知识、信念、行为的综合得分大幅度提高,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7.05%、24.05%、32.2%;采用健身运动处方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锻炼感觉。实验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感觉具有密切的依存关系,良好的锻炼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健身习惯。
(2)干预教育后,试验组学生心理健康无问题的人数较干预前上升12.72%,有中度以上问题的学生下降0.74%,社会适应能力与前测相比提高8.65%;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幅度显著。结合定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是有效的。
(3)中学生对健身运动处方的内容是有选择的,组织者必须结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精心选择锻炼内容,科学组合。
(4)采用多种器械和运动组合,结合实用健身技能和时尚健身方式的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建议大力推广。
(5)在课内外体育锻炼中,应用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技能,提高体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2]邢文华,季成叶,廖文科.中国学生体格发育状况动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2):77-80.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4]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周登嵩.我国优秀体育教师的成才之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0,(2):19-20.
[6]田继宗.运动处方教学模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2.
[7]黄玉山.中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应用研究[J].体育学刊,2003,(6):90-93.
[8]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张民选.对“行动研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1):34-37.
[10]Marcus B H.Exercise behavior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J].Res Q Exerc Sport, 1995, 66(4): 319-323.
现阶段,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医学从传统的临场治疗学逐渐发展成为“预防医学”“健康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需求之一,体育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医疗康复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上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之下,“文明病”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超过70%的人群都处于亚健康状态,15%左右属于非健康状态,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体育锻炼,将体育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二、体医结合改革方向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体育教学
1.加大研究力度,明确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地开展体医结合工作,切实推进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相关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要加大研究力度,形成以医为主、体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医学与体育的相互渗透融合。基于此,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体育教学改革小组,由学校领导,相关专家为成员,开展专题研究,为体医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实际的体育教学之中,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医学、健康有关的知识技能,使其成长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找准体医结合的渗透点
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等其实都属于体医结合的产物,学校在推进体医结合,开展教学改革时,可以以它们为突破口,在体育课、医学专业课教学之中渗透康复医学、保健体育等理论知识,让医学专业的学生切实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课,开展保健运动、健身运动处方等项目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运动处方、体质测试等知识内容,在未来的工作之中,能够指导病人或者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
3.突破教学模式
为了切实推进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学校必须积极更新落后的教学模式,在安排教学时要增加体医结合内容的知识,打破传统,改变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结合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情况,开展适合医学专业学生身体、生理特点、职业要求的体育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机统一起来,课堂之上重视学生体育知识、健全人格的培养,课外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自由练习。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还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医学体检等,以巩固学生的专业能力。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改革进程,因此,学校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要重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要能够利用医学专业的资源优势,针对教师开展与体医结合有关的知识技能培训。比如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参加由专家开设的医学知识讲座。学校的体育教师及医学专业教师要加强日常的交流沟通,医学专业教师也要积极了解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熟悉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为体医结合工作的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切实增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国家教育部门就体育教学做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各级院校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医学专业比较特殊,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自然也与其他专业存在不同之处,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必须积极推进体医结合,文章主要就体医结合改革方向下的高校医学专业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关方法进行简单的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人员的工作有所启发。
1.1 突出个性,坚持改革与体育发展的战略相结合
因为受到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高职院校体育发展也各不相同。个性的本质在于创造,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要进一步突出各所高职院校个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突出教学改革的个性,突出教学改革的创造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要确保总目标的引导地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各所高职院校的独特特征和条件,充分发挥其优越条件,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将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和该校体育发展战略相结合。而高校体育发展战略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与所采取的策略。教学目标是指参与教学工作的人对实践所期望取得的结果。一个国家、省市、地县乃至学校,尚若没有制定出和自身体育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具体战略,对自身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体育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所要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所要发展成什么样子都没有予以考虑的话,必将使得体育改革走向迷茫,迷失方向而驶入盲目之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改革的内容、手段与方向,有着导向、激励以及动员的强大作用。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不仅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而且还是促进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战略,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一切与战略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加以清楚与改革,特别是传统的指导思想、观念导向、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各种阻碍性规章规定等。总的来说,唯有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该校体育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改革过程中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具体方向,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高度把握,对于改革途中的种种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2 改革过程中注重对课程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开发,坚持“健康第一”教学
高职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注重对课程资源的科学、有效而合理的开放与利用,那么这就需要对传统运动技术教学辩证看待。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身心都相对比较成熟,都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因而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始终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术和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确保“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身属性在于身体的练习,身体练习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手段的学习方法,具体而系统的运动技术和锻炼形式有助于确保体育教学活动健身塑体功能的充分发挥与实现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在改革方向中要着重把握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格遵循运动的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方法,从而将身体教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快乐,这不仅是体育运动的功能所在,而且也是“健康第一”这一思想得提出的源泉,这一思想可以使得体育教学由表象变为具体。然而对于脱离体育性质而开展的课程资源开放与利用对“快乐体育”思想观念的贯彻来说是不利的,很容易使得其变成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因而,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与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对“健康第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加以重视,明确改革的中心、主题与方向,避免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指导思想上有所混乱,以免人为地给体育功能贴上标签,从而限制了体育的范围。
1.3 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体系中,充分发其激励作用
现阶段,因为深受商品经济、升学率以及明星体育等方面的影响,不少学校体育在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之间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名不副实。再加上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态势越来越严重,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注重德育和体育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在招生过程中,体育和德育没有受到像智育那样得到各级各类高校的重视,更不用说严格考核了,理论上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再择优录取”,可是实际情况是录取全凭智育而定。换句话说也就是我国教育政策还不是很完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而理性的指导,关于党的教育方针在全面落实与贯彻上也显得步履维艰。而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体系中,明确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方向,不仅可以充分发其激励作用,而且还可以确保体育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相一致,有效维护了国务院颁布《体育工作条例》的法律地位和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2 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起步事件相对比较晚,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则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与新角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明确其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以及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总体方向,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主流和脉搏,从而促进学生体制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确保学生在大环境大背景下个性化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在《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第四条中明确提出: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放松整理活动是消除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的“运动状态”,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的积极性方法。调查发现,在现行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基本部分的教学,往往忽视了放松整理活动,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体育教师不理解放松活动的科学道理及重要性,导致不重视放松活动;(2)体育教师基本功不强,课堂组织不严密,放松时间被基本部分教学内容占用;(3)由于教材中没有规定其内容,又缺乏教学经验,组织放松活动的办法不多。这样做的结果,一是长期如此容易造成学生肌肉僵硬,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不利于学生养成运动后整理放松的好习惯;三是学生在身体和心理还处于“运动状态”,就进入了紧张的文化课学习,影响了其学习效果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市部分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师和七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本文参阅了国内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研究放松活动方面的论文,并对此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
(2)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题目是“你在体育实践课上重视放松活动吗”。共发放问卷985份,其中,教师85份,学生900份。收回答卷981份,去除无效答卷11份,取得有效答卷970份,其中,教师84份,学生886份。统计结果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是比较重视体育课的放松活动的,“很重视”和“较重视”的人数分别有46人和19人,各占54.8%和22.6%;但还有19%和3.6%的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学生中,“很重视”的人数有429人,占48.4%;“一般”和“无所谓”的人数分别有145人和208人,各占16.4%和23.5%。从该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不重视放松活动的人数比例很高,这与我们目前提倡的“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3)教育实验法
从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在本校七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采用对比实验法,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均按材内容进行学习,实验班营造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照班则按照原来的模式上体育课。首先对两个班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表2。
从统计结果上看,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测试成绩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对体育实践课的课堂教学进行摸底统计和观察,结果表明两班的基础基本相同,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和结果采用IBM-PC微机和deli-DL-1122计算器进行了统计处理。
(5)逻辑推理法
对调查研究的数据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相关理论按演绎与归纳推理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学生的体质水平全面提高
在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不存在明显差异,起点基本相同。在实验后,实验班的各项体质测试指标均超过了对照班,身高、体重指标和坐位体前屈指标尤为显著,这说明重视体育运动后的合理的放松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学生的柔韧性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体质水平。
2.实验班学生对放松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
观察发现,实验班的学生无论是上体育课还是参加课外锻炼,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放松练习。
3.实验班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求知欲显著增强
实验班的学生普遍渴望学习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有不少学生开始主动查找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而对照班的学生普遍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只能被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失去了锻炼的主动性和热情。
4.实验班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体质,而且学会了与他人交往。
四、结论与建议
1.根据不同的活动选择不同的放松练习
一般说来,从事径赛、球类等项目练习,主要是引起下肢肌肉疲劳;从事体操运动的单杠、双杠、倒立及投掷练习时,主要是引起上肢肌肉疲劳。因此,在体育课中,可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一些缓和性身体放松练习,这样可避免在运动后因肌肉突然停止活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肌肉和关节的牵拉、屈伸就是很好的方法,可根据参与活动的肌肉疲劳感做不同的练习。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要考虑到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放松肌肉。
2.心理放松也是体育锻炼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教师在组织整理放松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动机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干扰的特点,多采用正面引导、鼓舞性的语言,主动关心、帮助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潜力,提高其自信心,消除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讲笑话、猜谜语和做滑稽动作等,使学生在情不自禁的笑声中调节和放松恐惧的心理,从而转移他们的肌肉疲劳感,达到消除心理疲劳的目的。
3.积极的自我暗示、呼吸调节、听音乐和放松性游戏等也是体育锻炼中放松的重要手段
自我暗示应以学生内心默认、心领神会为基础,如果没有内部条件为前提,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例如,在长跑测验前,为了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可以让学生闭上眼,配合有节奏的缓慢的深呼吸,暗示自己在森林中漫步,迎着风,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学生的紧张情绪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音乐是“调味剂”,它能调剂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习生活趋于和谐。放松活动时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更能达到有效的放松目的。
4.放松整理活动在课后也应有延续,如合理的生活习惯、合理营养、物理疗法等
生命的存在、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各种生理活动及体力活动的进行,都有赖于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体内进行的物质代谢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新物质,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取。恢复体力的食物不仅仅是针对运动后的,平时锻炼完后也同等重要。青少年学生应该及时补充每天所消耗的肝糖、水分和钾等营养素。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食谱,尽量做到营养的全面均衡,从而保证正常的学习、锻炼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素质教育,即“育体”和“育心”
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我们要为青少年学生在学生时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负责,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尽贤,毛振明.明确课程性质 把握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解读《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2]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
法科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2-0017-01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社会、家庭等多方面教育主体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丰富和完善了一部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又根据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地开创了许多新方法,但从实践层面总结来看,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从教育者主观方面看
1. 重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理论宣教中的灌输作用不容置疑,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太注重灌输教育也存在许多不足,产生一些弊端。一是理论宣教的内容存在理论与社会现实、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使一些学生产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喊口号的感觉,对现有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甚至存在厌恶情绪。二是理论宣教形式相对单调,忽视了其他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对象,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主体的一面。
2. 重言传、轻身教
“身教示范”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是既重言传又重身教的榜样示范。但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却只重“言传”,而忽视了“身教”,课上课下、工作里外出现言行不一者比比皆是。另外,随着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延伸到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或多或少地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根本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3. 重传统轻现代和重现代轻传统现象并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理应成为一股合力,各自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共同应对和解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然而,事实上,在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却存在着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惯用传统方法,对现代方法利用不充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单一化、空对空、说教式的模式,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二是,现代方法被过度应用,使传统方法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排挤。
二、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层面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发展是为其在实践中正确应用而服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落实到实施过程中,并发挥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能够做到拿之即用,用之有效。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客观实施效果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在。但从各高校的实际层面来看,一些新方法、新举措、新主张在实施层面上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中缺乏可操作的规范和指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有着居于不同层次且差异显著的具体方法,能够透彻理解和把握这些方法体系,并熟练掌握每一种具体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是方法实施的基本前提。由于实施层面的这些限制,使得许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为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概念或假设,而不是现实可行的实施举措。
三、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身的结构和内容方面看
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已形成了自身完备的理论基础和体系框架,但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方面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只从宏观上关注理论基础和方法的体系化、全面化建设,对具体方法研究不够,对各类各种方法在方法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缺乏必要的厘清,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地位及实施要求亟待确认;另一种是重视具体方法的研究,却缺乏理论概括和深入,而且很多研究或是经验的总结不具备普遍适用性,或是涉列面过窄不够全面等等。总之,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可以适用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思想教育方法存在的以上问题和不足,认真查找原因,逐步加以完善,并努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张福记.李纪岩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图分类号] TB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5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课程的板书教学被多媒体教学取代。流体力学作为机械、土木、能源、采矿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内的流体在静止和运动时的力学规律及其与固体壁面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一门科学。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有所不同,其主要反映在用场论的观点处理力学问题上。
流体力学中介绍了拉格朗日和欧拉法之间的区别,我们原来都是用的拉格朗日法来解决问题,即对物体的某个质点属性进行研究。而由于流体力学中的研究对象流体具有易流动性,因此某个质点的研究就不能代表整个流体,此时我们引入了欧拉法,即将物理参数(速度、压强、动量等)通过空间点的属性来进行研究,这是在学习中容易造成混乱的一个地方。此外,流体力学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分别都做了各种假设条件。例如,N-S方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般解的存在,那么在对N-S方程求解时,就必须做一些假设来简化该方程使其求解,这也是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个地方。
流体力学被认为是高等数学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因此,要想学好流体力学,首先要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及大学物理的基础。流体力学还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如什么是黏性,在流体中体现在什么方面,黏性随温度、压力变化的关系等都需要教师去认真细致地讲解。所以学习流体力学首先要改变观念,要有比较强的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能力,这样才能学好这门课。那么如何教授这门课、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容易理解的物理概念,并让学生理解且记住,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了。
一、板书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板书加讲解,有的时候会用到一些教具,但这些都是静态的,对于一些抽象的难理解的概念很难表达清楚。流体力学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只能口述进行概念讲解,学生看不到实物,即使和实验课相结合,有部分概念还是无法表达清楚。而且除了概念以外,该课程还有大量的方程推导,很多的文字说明、画图等需要大量的板书,每次课几乎都是在不停地写、不停地擦,不仅教师感到筋疲力尽,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反应流体力学是很枯燥无味的一门课,但是很重要,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现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现在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在幻灯片中放上讲课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放出来进行“照本宣科”,有的干脆只是课本的扫描,上这样的课,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昏昏欲睡。
多媒体教学不仅是幻灯片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应该包括二维及三维动画的演示,甚至是视频或者实验录像、现场工程录像等。多媒体教学为理解难懂的概念、定义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尤其是丰富的现场工程、实验的图片、录像等不仅丰富了课程的信息量,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但对于流体力学这样的课程如果仅有幻灯片加板书的内容,那么对公式的推导也不能很全面地讲解。我们知道,公式推导就是边讲解边思考边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如果省略板书学生对于前因后果都不太容易理解,且信息量大,没有思考时间。
如何将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并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很多高校教师在研究的问题。
三、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对于制作的课件(包括幻灯片、动画、影片等)应该与课本结合紧密,包括章节名称、讲解顺序、重难点等都要根据课本内容在PPT中按照板书表达出来。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能一次出现整页的文字,这样不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也没有时间思考,直接就能看到结果,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应该逐字逐句通过人为的控制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讲解边让学生思考,逐渐地出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当然这样做需要很多的时间,但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下面具体说明怎样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首先,对于第一章绪论部分的讲解,可以结合大量的实例,如都江堰、大禹治水、足球射门、火箭升空、消防等动画或视频对学生讲解本门课程的目的、学习方法和意义,以此可得出该课程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对流体力学课程产生兴趣,感到该课程并不难。
其次,对于难理解概念的讲解,可以制作动画来表现。例如,流体质点,我们定义的文字叙述是指体积无限小的流体微团,即宏观尺寸充分小,微观尺寸足够大。那么如何来理解这两句话呢?如何利用动画来表示?我们首先可以在一个流体中取出非常小的一个点,指出该点就是一个流体质点,由于是一个点我们可以说它是没有尺寸的,这个尺寸指的就是宏观尺寸。再利用放大功能将该点无限放大,此时该点的区域内部存在无限多个细小颗粒(点),这无限多个点就代表了足够大的微观尺寸,再将放大镜去掉,那么就又回到了宏观上一个无尺寸的点。通过这个动画很好地表达了我们的第一个概念――流体的研究对象:流体质点的定义,形象直观,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其他的内容,如拉格朗日法、欧拉法的说明,以及流线、迹线等概念的解释都可以用动画来表达清楚。这样,学生对于这个生涩的定义就有了很好的理解。
再次,对于公式推导方面的讲解,可以和板书相结合。例如,在讲解静止流体对平面壁的作用力时,用幻灯片给出已知条件即平面壁面积,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重心、型心所在的高度等,以及示意图。但是,公式的推导过程必须使用板书,推导时给示意图添加一些当时所需要的力或假设条件,得到结论以后,就可以通过幻灯片对每一个物理量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例如,平面壁上的总压力P=γhcA,这里说明A是淹没面积,此时根据需要,幻灯片上的淹没面积就可以用另一种颜色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对公式的每个数学符号在计算时就不会带错值,对公式也能有很深刻的认识。
另外,对于实验方面,可以将动画和实验视频相结合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讲解。以雷诺实验为例,可利用flas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描述,再逐一播放动画使学生了解层流和紊流的定义,以及各自存在的条件。等学生有了最初的印象后,再播放整个实验过程的录像。这样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能对该实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真正实验时就能更好地记住实验的条件、过程以及结论,并能很好地记住该实验的结果及一些注意事项。
最后,对于例题、作业的讲解,如果是选择题、填空题都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如果是计算题、证明题可以和公式推导类似,大屏幕上显示题目和图,利用黑板进行讲解。
四、结语
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摒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对于流体力学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更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到流体力学这门课上起来是生动有趣的,让教师感到一节课下来是轻松惬意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忠宝,王梓.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12,(12):79-80.
[2] 陈二云.多媒体技术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47.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交融的地带,这一特殊地区单亲家庭孩子数量不断上升。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突然遭受家庭变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由于父母的忽略,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其中我所任课的一个班级就有九个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了解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话题是沉重的,单亲家庭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单亲家长很少能像家庭健全时那样关心子女的生活质量、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不可能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及时予以纠正。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则是自顾不暇。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和细心观察,并参阅一些相关的书籍,了解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大合群,性情孤僻。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家庭不健全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他们很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别人瞧不起他、嘲笑他。所以,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喜欢与同学交往,逐渐变得性情孤僻,冷漠。
2.意志薄弱,消沉厌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再没有了温馨的家庭,原先惬意舒适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甜蜜地撒娇,幸福的生活没有了,美好的憧憬消失了。这种消沉低迷的情绪使他们变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进而产生厌学、逃学,毫无朝气,暮气沉沉。
3.叛逆不羁,以自我为中心。家庭的破裂,导致他们心中几乎没有了亲情、没有了信任。他们不接受批评,有典型的逆反心理。他们在扭曲了的心理支配下,为所欲为,以此来发泄愤恨不平的心情。如骆同学,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单亲孩子,上课时故意发出怪叫声扰乱课堂纪律,常常睡觉,作业不做,撕烂教科书。不做值日,乱丢垃圾。学校段考时骗家长说放几天假,自己赶集去了。还常常拿同学的钱,有一次还偷窃小卖部二十包鸡腿……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感化、挽救他们的艰巨的任务。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学校教育对策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其成长的足迹。当学生一步入初中学校的大门,学校应及时调查了解单亲学生的人数,建立其成长档案袋。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用耐心、爱心、恒心教育他们,使其初中阶段健康地成长。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处理的就及时疏导处理,不能一下子解决的事情,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孩子的心理矫正和学习辅导。
2.双管齐下,极力争取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本地由于政府开发新城区,征收了学校周围村庄大量的田地,一些家庭日子宽裕起来,不大重视孩子的教育。再就是本地是旅游胜地,很多家庭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对孩子的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人的观念是孩子在学校读书,不指望他学得多好,反正将来找碗饭吃也不难。家里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这些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纪律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必须与家长沟通好,孩子在学校读书,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学习。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都不能缺席,必须履行好教育的职责,不能扔给学校不管或父母间互相推诿。
3.爱心抚慰,严格教育。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若发现其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4.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每位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应认真全面地掌握这些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阴影,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
5.激励孩子树立起信心。单家庭的孩子,情绪消沉、低落,失去信心。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励志故事,如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高位截瘫仍然笔耕不辍;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一出生就遭遇不幸,却不懈努力,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他们身边同类学生的事迹等等。通过经历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从而消除心理困惑,重新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60-0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视角。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就这一论题所展开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相对零散、经验化的层面。当前,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完善的必要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意义
有效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和科学衔接,是整体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此,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大中小学《德育大纲》开始,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文件和通知中就曾多次强调,要重视解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衔接整合问题,注重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功能。2005年,教育部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以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观点。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观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着力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但直到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构建和有效衔接实践中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无法突破,致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功能发挥的目标还没有真正实现。因此,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有效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就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极其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从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范式与视角,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问题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近年来,这一问题又被作为一个实践问题提出来,并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围绕着一些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探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规律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由于认识偏差、研究兴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要素结构优化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多,研究也更为充分,而从纵向的学段衔接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也还很不充分。目前,仅有的从学段衔接角度进行的研究,大多散见于有关教育衔接、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等问题的研究中,鲜有单纯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并且,目前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衔接问题的仅有研究也往往只是就问题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对问题发现者多、呼吁者多、指责者多,但真正把它作为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却较少。虽然在相关研究中不乏一些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也同样存在缺乏系统性,没有摆脱形式羁绊等诸多不足,没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研究视角上看,现有研究大多以中小学为封闭系统或以中学和大学为封闭系统,鲜有将大中小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教育内容的衔接整合问题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入研究的视野;从研究路径上看,由于研究队伍的视界和能力所限,现有研究多为一些“书斋式”的个别性、随机性和经验性研究,往往仅从理论层面上对问题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缺乏建立在系统实证调查之上的实质性研究,因而也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易导致研究流于形式或陷入浅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问题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段衔接整合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相当重要。
总体而言,当前无论是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都显得相对欠缺与薄弱。因此,当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比较深入和系统地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段层次衔接及优化整合,无论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的全面建设,还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论域
所谓论域,就是指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域,就是指由特定研究对象所构成的集合,其重要功用在于使我们对研究的论题有一个宏观与整体的观照视野,从而赋予研究以深刻性与全面性。任何研究都需要有特定的论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正如前文所指出的,虽然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就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相对零散、经验化的层面。而导致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现有的研究是在缺乏较为严整的研究论域的情况下展开的。因而,要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提升这一论题研究的理论层次,就必须首先要确立严整的研究论域与研究框架。鉴于研究内容的特点,笔者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基本论域应该从以下四个相互联系、逐一递进的方面展开。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学理探究
有效的研究奠立于对特定论题所内含特殊矛盾的把握之上,奠立于对特定论题核心范畴内在本质的把握之中。因此,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学理探究,就成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前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学理探究”所要回答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其核心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概念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和形式,概念的界定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因而,要深刻探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就必须首先对作为研究起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本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为,正确理解和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概念与内涵,“既是对以往认识成果的小结,又是进一步认识的阶梯”[1],是研究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但客观来看,当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涵问题尚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易导致理论探讨的歧义与误区。因此,从一个更为科学的角度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本身以及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准确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在建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只考虑社会要求的必要性而不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可能性的倾向。这导致了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具有稳定性,总是一时一地的内容多于长期有效的内容,并且也往往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限制扩大。这样的种种做法,其直接后果就是使人产生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消极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限扩张,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泛化。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了一个大的拼盘,也严重地增加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担,导致教育者和学生产生无所适从之感。因此,要实现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就必须对其确立依据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否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历史回溯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任何一代人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去进行创新活动。不了解历史、不全面深刻地把握历史经验,就不可能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也就不可能去创新。因此,对于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发展脉络的梳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是: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历史梳理可拓宽我们的理论视野,并且可以使得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历史梳理可以给予我们一种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指导;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历史梳理也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反思自身、提升自我的一个良好契机。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的历史回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厘清建国以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二是探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的基本经验。首先,我们按照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期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了六个基本阶段(建国初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十年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新世纪以来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并对每个阶段和时期内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一简单梳理。其次,在基本历程回溯的前提下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形做一个简单的评判,力图全面总结和正确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六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实践解读
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体系,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这既是正确认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的延续,也是真正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对于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实然的解读就成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核心与关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实践解读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一是对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材内容的梳理。思想品德教育课是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总称,它既包括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也包括中学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更包括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教育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要解读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体系就必须首先对当前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考察。对于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的解读,要坚持以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的梳理为主线,以对思想品德课实际教学内容体系的把握为补充,力求准确、全面地把握当前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二是对当前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考察。所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中除思想品德课教学等课堂教育之外的,通过平时经常进行的、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决定了对于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解读,除了要对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体系进行梳理之外,还要将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考察作为重要补充,从而通过对各学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正确把握切实保证对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解读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构建
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践。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目的不仅在于要正确把握原有内容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新形势创新性地构建一个全新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理论上内容整体构建的创新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因而,以上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诸问题的研究,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整体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一归宿性问题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部分研究的核心,在于要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为目标,以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教育规律和原理为比照,经过研讨提出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与有效衔接的设想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探索内容整体构建的依据与原则,从而为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提供科学的原则指导。认为,任何实践活动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凭空随意的,而是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也是一项实践活动,因而也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标准,遵守一定的原则与规范,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具有科学性的基本保证。二是根据内容整体构建的原则,针对当前内容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构建的具体路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是一个充分显示整体性、层次性和教育阶段性的科学体系。因此,如何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与理论,建构一个准确界定不同教育阶段内容属性的科学性、合理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整体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因而对我们的研究而言无疑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难点。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方法借鉴
深化论题的研究既需要确立严整的论域与框架,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与方法。因为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研究方法是研究能够得以有效推进的可靠保证,其科学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具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主要拟在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现实的维度对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剖析,因而在研究方法方面将主要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方法:
1.系统研究方法
系统研究的方法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所要运用的首要方法。系统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法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和深化,是研究事物整体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始终坚持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是要求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从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进入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以得到最优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鉴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将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作为整个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方法
任何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在研究中,我们力求针对研究问题搜集相关教育文件和研究文献,并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资料做重点阅读和学习,确定研究视角,梳理提炼升华,吸收、借鉴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不断进行深化研究。
3.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的前辈小巴林顿・穆尔曾经指出:“比较的观点可以导致提出一些十分有用并且有时是全新的问题。”[2]这就启发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强调借鉴和使用这种方法。研究中,我们力求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的方法,试图展示建国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特点及其演变,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从中得到借鉴。事实上,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中,就是要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进程同我们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进程的认识统一起来,在尊重、梳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事实基础上,在逻辑上揭示、复现这些历史事实背后所隐藏的客观规律。
4.实证研究方法
当前,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基本的研究路径:一是理论研究工作者所进行的研究,二是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前者作为正式的研究人员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思辨与分析,但往往存在“长于思辨而疏于实证,重抽象的定性概括而缺乏具体的定量分析”[3]的倾向,容易导致研究陷入“书斋式坐而论道”的偏颇;后者克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但却可能因为自身理论基础的不扎实或者研究视野的不开阔,导致研究的普适性不够或研究内容的深刻性欠缺。有鉴于此,我们将把研究建立在一定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到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对于笔者而言还是一个需要不断认识和把握的研究领域,笔者的思考也只是初步和零散的,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漏和错误。但希望笔者所提出的这些问题能够成为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研究的一个动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0.
[2] 苏振芳.比较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6):3.
[3] 黄再胜.实证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合理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39.
(1)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建,同时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先生曾经提出:“教学的艺术本质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术,其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鼓舞和激发。”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鼓舞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多媒体教学模式恰恰是其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解《保护智力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山寨”商标现象进行展示,例如“雕牌”和“周佳牌”“小天鹅”和“小夭鹅”“康师傅”和“康帅博”等,由此引入课题,之后向学生介绍智力成果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进入分析阶段。由于学生对上述名牌产品十分熟悉,容易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本课时的学习中来。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为教学重点的强调与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充分利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运用充足的网络信息资源,从而使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积累量有所增加,这样一来可以更有力地强调教学重点,并能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为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与引导。
例如在讲解《上网的利与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上网利与弊的漫画与信息,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图片的观看来加深对网络利弊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明白过度地沉迷于网络,不但会直接导致学业荒废,还十分容易误导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充分地理解网络人际交往和现实交往的不同,避免了学生因上网交友受到身心上的伤害,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来做一些有利的事。
(3)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使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所理解。由于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且该学科中的知识点有很多带有抽象性,如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无法理解其中抽象知识点的基本含义,同时还会直接导致知识点显得更加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从而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抽象的知识理论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视觉与听觉上的感观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标志性事物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充分感觉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较为抽象的“文化”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