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4 17:21: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交媒体的利与弊

篇(1)

在这起娱乐事件中,朱莉是策划者,并以出色的理念和诚实的态度决定了舆论的走向,在为全球提供一项娱乐谈资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普及了一种健康常识。

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入侵有利有弊,要想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首先应掌握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虚拟性特征

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更倾向于虚拟模式的生活空间,属于一种新型空间形态,其介质为虚拟状态下的电子信息,让网络使用者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互动与实践。通常而言,用户不会轻易将自己真实信息告知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在可以隐藏某种信息情况下,网络文化同样处于虚拟状态。

(二)互动性特征

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方面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并不相同。传统传播媒体通常掌握在特定人群手中,由上至下的对民众灌输文化(例如金字塔模型,从顶端向下接受范围逐渐扩大)。在网络环境中,用户的交流、信息获取渠道基本上处于平等地位,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文化、信息的者或接受者。在无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交流信息的权利。

(三)包容性特征

网络是没有民族、语言、国界等因素隔阂的世界性文化传播环境,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网络文化逐渐出现了低俗、反面的一面,影响了文化的健康性。但由于其开放性特征,网络文化对于这些反面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实现了言论自由。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提升思想道德主体性

由于网络世界中文化交流存在正面与负面两种,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过程中会逐渐掌握信息筛选方式。调查发现,约有86%的大学生认为对于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可以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看待,自主将不良信息屏蔽。在这一点上,证明了思想道德主体性能力的有效提升,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文化的优劣并选择性接受。

(二)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充

现如今大学生接受知识讯息多数通过网络实现,对于一些在没有网络条件下无法有效参与的事件也能够逐渐了解并参与。例如参政议政方面,网络文化不乏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民意调研,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程度以及知识涵盖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效率更高。

另外,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交相关因素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网络学校、电子图书馆、网络旅游、网络银行等等文化载体的实现满足着大学生交友、旅游与学习的愿望,促进了社会道德关系范围的扩大化。

(三)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性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认知世界的途径,在这个新环境中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多方面能力上均有所提升,例如其超越性、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等。可以说,优秀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正面能量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程度与实践比重。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意识失范的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意识与品德的重要阶段,在网络文化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可能由于自我控制力度的不足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传统道德规范对其的导向能力与约束能力呈明显成下滑趋势。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隐藏真实信息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自由度更为灵活。在现实束缚力下降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同样可能下滑,继而出现网络犯罪现象。网络犯罪隐蔽性强,一旦其尝到甜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自我管理意识也持续下降,造成意识失范的缺失。

(二)文化复杂性的意识腐蚀影响

之前提到,网络文化同样存在好坏之分,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但现如今仍存在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文化阴暗面的判断不足,容易受到意识上的冲击等。例如某段时间网络上组织大学生“抗日游行”,这种文化的冲击可能造成某些大学生在看完组织标语、内容后产生较强烈情绪,在没有冷静思考下参与到游行队伍中,可能在游行中发生危险或触犯法律。实质上,这种文化的恶劣影响属于大学生意识根基不稳的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下,一些西方不良思想也同时传入,刺激、奢侈、享乐等不健康信息也同时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对于一些缺乏控制力但却存在好奇心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能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积极向上与不断奋斗的意识逐渐被腐蚀。

四、网络文化在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络监管

目前大学生在校上网多数使用的是校园网,校方在此方面可从源头抓起,将防火墙软件安装至校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对迷信、黄色、诽谤、暴力等不良文化的过滤。同时注重对校园网站、BBS的监管,避免出现夸大言论、煽动情绪之类的言语,需及时清除。

(二)丰富学校生活

鉴于网络文化对学生实际生活圈子的禁锢,学校可多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各项积极、正能量的活动优化“三观”状态。

(三)校园网侧面影响

校方可将学生上网页面设置得更具学术氛围,春风化雨般的将学生思想道德引导至正确轨迹。可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正确鉴别、利用网络文化,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渗透性。

结束语

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告别了文化局限性,无论用户处于何处都能够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便是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环境下,思想道德难免受到正负两面影响。校方应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各项措施优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程度。

参考文献:

[1]兰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

篇(3)

[DOI]10.13939/ki.zgsc.2017.12.275

近几年,手机和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微信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以及消费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1 微信概述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聊天、视频、文字、图片、支付等多种形式。据调查,微信自2011年推出以来,使用人数逐年上升,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互联网应用程序,尤其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

2 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原因

(1)方便快捷。利用微信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实现远程交流,方便与同学、家人之间的交流,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2)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微信以网络为媒介,能够实现长距离、高速度传播,信息具有超强的时效性,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都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完成。互动的双向性,利用微信可以进行互动,因此微信比传统的网络工具更具优势。

(3)微信的功能强大。微信的功能不仅局限于聊天、视频,更成为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微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很多大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做起了微商,利用朋友圈这一免费媒介,宣传自己的产品,这种营销方式成本较低,适合学生操作。

(4)资费便宜。与传统的信息发送不同,微信只有在网络覆盖下,其在使用过程中是不收费的,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适应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交友途径和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步伐逐渐增快,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微信的产生可以解决人们遇到的这个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超越空间限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3 微信在大学校园流行的利与弊

3.1 微信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1)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微信作为新兴的自媒体,以网络为载体,能够快速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能够借助网络快速传播,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学习上能够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资讯,更加了解社会的变化,顺应时展的潮流,达到不出门就能了解天下事,在生活上,通过朋友圈,可以了解朋友和家长的最新动态,促进亲情、友情的发展。

(2)扩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和视野。微信可以使大学生交到更多的朋友,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发表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

(3)加快大学生的生活节奏,提高效率。通过微信,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能够节省大学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4)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大学生对于微信这一平台比较了解。微信作为虚拟交易平台可以省掉租赁店铺的费用,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广告宣传,省去了宣传费用,有效了解决了大学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微信支持图片、语言、文字形式的发送,有助于实现快速、便捷的实现与客户的沟通,并且这种沟通不需要浪费金钱和空间。微信营销支持全城定为搜素,有助于扩大客户面,锁住客户资源,借助微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相关操作,减少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浪费,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创业。

(5)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是众多的网络爱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通过平台共享给广大群众。

3.2 微信的迅速普及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资源的共享能够有效避免各类资源的重复建设,使信息资源配置合理,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和浪费。

微信给大学生的生活和交流带来了便利,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但大学生过于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1)干扰学生的学习,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微信为用户提供了聊天、视频、交友、朋友圈添加关注、语音对讲等多种功能,容易使学生过于沉溺于微信等网络自媒体,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影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部分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随时随地利用微信聊天,分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严重干扰课堂秩序,大大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2)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微信平台不但可以关注学生认识的家人、同学,也可以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等方式添加不认识的陌生人,大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社会,缺乏社会阅历,思想比较单纯,很容易让犯罪分子趁机而入,落入交友陷阱,容易上当受骗。

(3)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传播的信息形形、错综复杂,有很多不负责任的言论被广泛传播,很多消极、不健康的信息传播负能量的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使用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方法策略

(1)学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在微信群进行延伸教学。学校要充分发挥微信通信的便捷性和免费性。教师可以组织建立班级微信群,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微信可以进行图片、文字和语音的交流,顺应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潮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互动平台,通过微信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微信发表的动态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更好地因材施教。

(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社会要加强媒介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媒介的职业素养是影响网络安全、秩序的关键因素,媒体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社会要培养媒介职业素养,传播正确、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更多的顾虑国家和学生的利益,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做到自己的行为无愧于职业操守,目前很多媒体工作人员为了个人和企业利益,传播一些热度高、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都是媒介职业素养低的结果,因此,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媒介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3)借助媒体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要充分发挥微信自媒体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活动,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

(4)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相应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课程,据调查,在大学生存在很多上当受骗的事件,学校应给学生普及一定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的警惕性,给学生讲解一些上当受骗的案例,增加学生经验,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拒绝诱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犯罪分子的手段,不单独与陌生网友见面,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学生上当受骗的重要途径。

5 结 论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微信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微信对于大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浩,陈飞宇.从高校学生管理角度看微信文化的利与弊[J].亚太教育,2015(1).

[2]厉进,信息时代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思路与未来[J].科技资讯,2009(17).

[作者简介]杨静(1979―),女,汉族,内蒙古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篇(4)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4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媒介主体,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成为了大学生的宠儿,随之而来的“碎片化”阅读成为了当今社会无法避免的潮流趋势。在“碎片化”阅读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背后,我们更应看到“碎片化”阅读对于人们思想内容、思考方式以及阅读深度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理性应对。

一、阅读方式的时代变革

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青铜石碑到竹木简帛,直至造纸术及印刷术普及,先后兴起的新媒体诸如报刊、广播、电视,而今却都已成了传统媒体。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读书观念和阅读习惯进一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国民(18-70周岁)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的人群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幅达13.0%。在我国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90.6%的读者表示阅读过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同类纸质版。由此可见,阅读方式正在从实到虚,从纸质阅读转到屏幕阅读。一个以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为标志的快速、浅表性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正在加速影响着广大读者。

二、“碎片化”阅读定义及特点

微博、微信等以势不可挡之势使得大家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转而利用各种闲暇时间拿起手机打开各类软件查看五花八门的信息,形成一种新的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

1.“碎片化”阅读定义

所谓“碎片化”,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所谓“碎片化”阅读,一方面是指读者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终端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另一方面是指读者阅读的是短小的片断式内容,即随时可中断的零碎化、片段化、非结构化阅读内容。“碎片化”阅读的最好诠释就是大学生群体中受众率极高的微博、微信等软件,现在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已经习惯在课间休息时间拿出手机浏览各类信息,更有甚者俨然已经成为低头一族。“碎片化”阅读完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阅读内容“碎片化”。以微博为例,在字数140的限制下,人们总会想尽办法使语言尽量简洁以表达更多的内容。人们可以将一件事情以微博的形式切割成许多部分,随着事情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继续发微博记录事件的发展,也就是将新闻信息切割“碎片化”。而对于阅读微博的人来说也是“碎片化”的,因为受教育程度、思考能力的不同,微博用户对于同一新闻信息的理解与考虑也是大相径庭,这就代表微博信息中的内容被多元化,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各个方面,这也是“碎片化”的一种表现。第二,阅读时间“碎片化”。微博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人们打发时间,于是人们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打开微博,开始浏览一条条“碎片化”信息。人们习惯于将时间切割,在小段的时间内或浏览信息。在这些看似无事可做的短小时间内,能有像微博这样的软件让人们消遣,同时进行一定的人际交往,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是十分乐意接受的。第三,阅读形式“碎片化”。现在大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拍摄任何需要的图片,发表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些使微博信息的和接收方式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简而言之,“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体现在其内容、时间、形式的“碎片化”上,而大学生也逐渐适应这一阅读模式甚至没有察觉其危险性,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碎片化”阅读所包围,需要了解“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以便于理性应对。

三、“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1.“碎片化”阅读的利

“碎片化”阅读由于它可以随时中断,内容、时间、形式“碎片化”的特性,为适应于“碎片化”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知识、信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如今的网络用户在世界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也就说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逐渐加深。网上用户的增加,伴随着的是网上信息的多元化加剧。每个人对于网络信息的不同见解使得网络信息的更新换代加速,也让读者可以接受更多不同的信息,了解以前未曾获得的知识。

其次,知识、信息共享。网络用户们在网络上各抒己见,相互传阅各类信息,使“碎片化”阅读拥有了极高的受众率,也让阅读不再是某个群体的特权,人人都享有阅读的权利。这不仅是网络普及化的象征,也体现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不仅仅是大学生,只要是懂得网络的人,都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第三,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方便快捷。这大概是网络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的最大优势。不论你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学校里,都可以随意进行阅读,不再受制于书本,局限于地点时间。这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再背着厚厚的书本,也不用非要去图书馆借书,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信息。

第四,读者可以相互交流,参与人际交往。传统阅读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的信息无法与人交流,很难产生共鸣。而“碎片化”阅读则恰恰相反。它鼓励人们阅读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意见,并且在这种平等独立的对话中,会让人有新的启发,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更能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碎片化”阅读的主动性为读者阅读后进行交流,参与人际交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最后,有效利用零碎r间进行阅读,提高时间利用率。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人根本找不到合理的时间来进行传统阅读,而“碎片化”阅读由于其随时可以中断的特性备受青睐。读者可以在各种零碎时间进行阅读,有效利用了这些原本被荒废的时间,这也是另一种节约时间。

2.“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碎片化”阅读在时间的合理利用和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方面都是很有益处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美国科技作家卡尔认为:“我们牺牲了深入阅读的功能,变成只是信息的解码者,形成丰富的精神连接的能力被搁置。”由此可见,“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使读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信息,让人们关注的层次、方面完全不同,由此导致的对信息的注意力分散也是显而易见。阅读本身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然而在其“碎片化”特点的影响下,读者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于阅读,可想而知这样阅读的结果往往会是无用功。其次,容易使读者头脑浅薄化,思维“碎片化”。“碎片化”的信息使读者的思维受其影响,也被切割成许多部分,成为“碎片化”的模板。信息的“碎片化”、多元化其实也就意味着信息的浅薄简陋。许多网上信息都只是流于表面,单单叙述一件事情于我们的思维头脑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阅读后的反思与启发。而“碎片化”阅读恰恰弱化了这一最为重要的步骤,只是挑选出吸引读者眼球的信息大肆传播,却并没有给予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对于阅读来说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

第三,容易使读者形成惰性化依赖。“碎片化”阅读却让读者的思考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在阅读后费心去思考而是依赖于网上的见解。以微博为例,很多人喜欢刷微博,感觉这样刷了微博之后接收了许多信息,了解很多知识,然而一觉起来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并不是阅读,更称不上学习,这不过是走马观花,于我们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最后,使读者沉迷网络交流,忽视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明明家人、朋友就在身边,却非要在网络上对话,不论是一起聊天还是一起吃饭,人与人之间永远隔着手机,这样下去,人类的语言功能会不会就此丧失,只剩下手指还能继续活动?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是虚拟的,不可捉摸,根本无法与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不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交往,我们不能沉浸在网络的猎奇世界中,还是应该回到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人际关系。

四、如何理性应对“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科学技术变革与时展的产物,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快速移动,而在这移动的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多,时间也被切割为无数小块,使人们没有时间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真正阅读一本纸质读物,于是电子网络阅读应运而生。手机上各类软件,为人们提供了在零碎时间进行零碎阅读的平台,也就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既然“碎片化”阅读的大势已然不可避免,我们就不能妄图改变这一社会趋势,而应该改变自己,适应这股潮流。

首先,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依赖于网络上的知识见解,错把这些信息都当作是自己思考所得,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欺欺人,只会使阅读毫无意义,我们自身则毫无进步。

第二,我们要在传统阅读与“碎片化”中阅读中保持平衡。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然而不管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文字所承载的文字力量始终如一。不论是青灯黄卷式的纸质阅读,还是即时的在线浏览,我们都应该寻找其中的平衡,以达到阅读的目的。传统阅读的书卷魅力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经典,寻找自己的感悟;“碎片化”阅读则让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两者相辅相成,追求其中的平衡必然让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我们需要不懈地追求阅读品质。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我们都应该看重阅读品质。经典著作的生机活力源源不断,甚至历久弥新,即使已经越过千年,依然可以从中发现新的魅力,也唯有这样的书籍才能真正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开始自发的思考,从而获得启发。阅读品质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读者的精神滋养居于这些经典书籍之中,读者的反复咀嚼使这些经典焕发新的活力。对于阅读品质的追求不仅仅是对古著经典的继承发扬,更是心灵智慧与精神境界的传承。

五、结语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让人难以判断其正确性与可靠性。“碎片化”阅读在为我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唯有正视“碎片化”阅读在如今社会中的地位,懂得在“碎片化”阅读的同时,结合传统的纸质阅读,细细品味经典名著,再加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实现阅读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M].上海:南海出版社,2009.

[2]陈奕,凌梦.微博 “碎片化阅读”传播麻醉功能解读[J].编辑之友,2014(5).

篇(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Mobile Media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fe

――Tak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Tao, CUI Can, LI Li

(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 indispensable tool. However, frequent use of mobile phones over the media, so that students produce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In this paper, tak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or example, college students use mobile media to conduct field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analyze the description of mobile media on students' learning, pros and cons of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Finally,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designed to guide students to use the phone correctly.

Key words mobile media; college students; depend on

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逐渐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日常必需品之一。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是集通讯、聊天、上网冲浪、阅读、游戏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大学生对外交流的主要工具。①随着人们新的媒体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建立 ,手机将有可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 ,是当之无愧的第五媒体。②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便于交际,开拓视野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它的过度使用也带来诸多不利。本文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展开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的调查分析,并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大学生手机媒体应用调查

1.1 调查对象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进行,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达到95.7%,同时在网上发起问卷调查,全面掌握反馈动态。

1.2 基础数据概述

1.2.1 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已高达99.31%,部分大学生甚至拥有两部手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手机费用开支主要集中在30~100元,占据调查对象的69%,有20%的同学手机开销在100以上,约11%的同学每月手机开销在30元以下。

大学生每天使用娱乐功能的时间分布,选择 1小时以下的占24%,1~2小时的占37.6%,2~4小时的占25.1%,4小时以上的占13.2% 。

手机上网使用数据流量在10M以下的人数仅占4.87%,10M至50M之间占25.4%,50M至100M占38.3%,100M至300M之间占22.3%,300M以上占9.1%。

1.2.2 大学生使用手机目的性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购买或更新手机的主要目的,主要分为四大类。为与家人朋友联系方便的占50%,上网娱乐占21%,学习及查阅资料和方便工作及社交分别占8%和21%。

在受访者中,手机主要用于社交及娱乐的分别占40%及32%,看新闻和学习分别占14%和11%。

调查数据显示,不会使用手机查阅资料的仅有13名学生,仅占5%。能够使用手机查阅资料的学生有274名学生,约占95%。

1.2.3 手机媒体使用对大学生生活影响

根据回收有效调查表的反馈信息,综合整理得到各影响的重要性排序。将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分为生活影响,学习影响,思想影响与健康影响。并通过社交方面,消费方面,行为方面,心态方面,动力方面,社会责任,个人道德,心理方面与身体方面九方面诠释四大影响。

2 调查结果分析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现阶段最重要的通讯工具。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博、微信、QQ等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亲朋好友交流的平台,百度等搜索引擎和手机词典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了解资讯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手机也是一种休闲工具,上网、游戏、音乐播放等娱乐功能满足大学生日常的需要。由此人们对手机媒体的过度依赖,其负面影响也值得人们关注,过度地、不恰当地使用手机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以及健康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

2.1 造成大学生经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月的话费和上网流量都居高不下,这是需要一定的经济费用来支撑的。手机媒体的付费模式采取了预付费的形式,将现金转化为虚拟化了的套餐量,这使得话费的花销容易被忽略。大部分大学生尚无独立的经济来源,对手机的长期依赖可能导致经济拮据。

2.2 导致人际关系弱化

手机媒体可以实现及时的通讯,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容易造成人们对于手机媒体的过度依赖,减少与同学好友正面交谈的机会,剥夺了实际交往的时间,与现实生活脱离,有些大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弱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2.3 学习质量降低

大学课堂上,学生低头拨弄手机、看短信、玩游戏等现象非常普遍,问卷显示,在对287人的调查中,有135人会在上课听不进去时,选择玩手机。手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打电话发短信的时间,问卷中显示,手机放在身边很多学生不能专心的学习,总是有意无意的拿起手机,看是否有短信或是上网、玩游戏,上课时影响听课质量,自习时降低学习质量。即使表面上是在学习,而思维可能还停留在手机上,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够静下心来安心学习,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严重下降。

2.4 对大学生生理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辐射,损害人的眼睛和大脑。很多同学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不仅占据睡眠时间,手机强烈的光线还会刺激眼球,使视力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同学都没有意识到手机对眼睛以及身心的危害,但仍有同学觉得危害很大且出现眼睛疲劳和手指酸软不灵活等现象。手机媒体培养的大学生是“娱乐的大众”,在娱乐心态的驱使下,手机媒体俨然成为偷拍隐私、黄色短信、信息的主要载体,使许多大学生无意识中造成个人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③问卷中的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同学不能够辨别排除不良信息。手机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手的依赖性和个人的精神状况两个方面。当问到如果没有手机在身边大学生的感受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或感到孤独无助。这表明手机在大学生的心中已经成为随时随刻必带之物,过度的依赖手机,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使现实世界人际关系弱化,精神空虚孤独,性格内向,这种严重的依赖心理会使大学生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 应对措施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若不加以关注,终将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手机作为与互联网类似的现代社会的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在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方面,只能运用疏导的方法。因此,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是关键。

3.1 构建手机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学校方面对手机媒体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防止考试作弊和学生上课玩手机方面。随着手机媒体所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高校可以借手机平台来开拓对大学生的教育模式。手机图书馆、手机公开课、手机校园通等都可以借助手机平台进行开发,以引导学生将手机的娱乐化向工具化转变。以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为例,通过建立各班微信群,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发放各类通知。并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定期通过手机微信向全院学生推送学院新闻、学科竞赛信息、教务通知等有用信息。

3.2 建议学生正确选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合

由于手机媒体的便携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习惯性玩手机并且忽略耗费在手机上面的时间。这种影响是细微的,但同时也是巨大的。

首先,面对手机丰富有趣的娱乐休闲功能时,要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作为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不要过分沉溺于上网娱乐,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其次,注意使用手机媒体的场合,作为学生,上课时间是否一定要使用手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建议大学生们上课时间关闭手机,如果的确有重要事情,应将电话调成静音状态,以确保不影响课堂秩序和他人的学习。最后,对于排队买饭、等车等个人的碎片化时间,要有明确的概念和合理的规划,不能将所有的零散时间都交给手机。

3.3 把手机媒体拓展成学院主办活动的新载体,拉动学生走入现实社交

从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对于通过手机媒体传递信息会有一种不信任感。虽然手机媒体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是很难完全复制到虚拟的社交手段中去的。

现实的社交除了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之外,也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走进社会。学院应举办有趣有益的活动,拉动学生现实社交,减轻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以手机媒体为载体,搭建学院老师与学生互动新平台,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联系。同时为满足了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活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积极的主流文化。④

注释

① 马斌,马潇萌,朱记伟.手机过度使用危害及影响分析――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实证[J].中国电力教育,2011.

篇(6)

在专家的预言中,2014年是个自媒体爆发的高峰期,连微淘、易信、微博都推出了公众平台,四大门户的手机客户端也出了,甚至连搜索引擎百度、360都有自媒体平台。那么,为什么如此多平台都在争着做自媒体平台呢?

1、优质内容的稀缺,需要有专业于某个垂直类领域的作者来提供内容来吸引用户,带来流量,通过分享进行滚雪球式增加用户;

2、培养用户忠实度,增加粘性,按照专家所说的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媒体,圈用户,也可以理解为粉丝,例如新浪微博刚开始的明星效应,你能够在那里了解到你喜爱的明星的日常生活?新浪微博,说不定明星偶尔还会回复你,让你小激动一下,通过明星汇聚用户;

3、盈利,如何盈利?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商家。模式为:例如百家、广点通,通过用户点击广告跟入驻作者分成,只是分成的比例有高有低。

综上所述,自媒体=优质内容+吸引用户+盈利。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自媒体都是为了盈利而去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展示,新浪博客上至今活跃着大量贡献着优质内容的作者,参不参与,则在个人。许多平台推出的自媒体平台本质是为了争夺用户所布局的入口,互联网思维嘛,先圈用户,增加流量,然后广告盈利嘛。

自媒体,自电商,自明星有什么联系

自电商,首次见到于是在虎嗅网中的张旭良老师文章中所提出的,即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从事任意商品销售,人人都可以是直销者,人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产品宣传,从而提高商品转化率,这在竞争激烈,且昂贵广告费,低转化率的电商环境中显得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宣传途径。却恰恰与自媒体的概念不谋而合。

根据上述自媒体模式定义,便是从优质内容出发去吸引用户,通过多种商业模式进行盈利,而自电商给出的公式中:原有忠诚客户维护+达人经验分享+商品展示+外部新用户开拓(闭环),亦是同样的道理。例如通过百家及广点通所盈利的模式是属于自媒体的玩法,而自媒体通过某个平台推荐了商品并从中获利便成了自电商。

即:自媒体+商品展示+用户积累与开拓=自电商,多了一层商品展示环节,自电商是自媒体的衍生产物,适合电商从业者,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卖东西,不用依赖于某一个平台受到限制,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通过朋友圈营销获得不少收入。而无论是自电商还是自媒体,本质上仍是需要强大的“粉丝”基数作为支撑,依靠粉丝转化为实际购买力或是口碑传播的主力军,倘若你发的东西没人看,那么一切都是徒劳。

自明星则见于秦刚先生的文章中,自明星即“个人通过自媒体成为让大众熟知的某个领域的名人。”其发展的前提始终是依靠自媒体作为衬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专注于某个垂直领域,分享个人经验,观点等方式将自己包装成为一个明星,汇聚粉丝。自媒体,自电商,自明星三者的共同点是通过个人知识观点及人格魅力去吸引粉丝,从而进行不同的营销方式。

粉丝经济所带来的利与弊

自媒体,自电商包括自明星,都是通过相关的优质内容或产品分享去吸引相应的用户群进行营销,由于“明星效应”,达人所推出或由达人代言的产品,在品牌创始初期与其他新品牌相比,减少了传播成本,减少了用户与品牌沟通的障碍,可能更占据优势,但品牌及产品要可持续发展,必须精进产品,持续满足用户需求,树立真正的品牌,而不是依赖和透支消费达人的知名度与粉丝的信任,否则不可长久。而在看到粉丝经济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同样需要冷静下来,水能载舟,也能煮粥,当你推送了一个不好的产品或者是个人负面新闻的同时,一夜之间亦能让你打回原形。

在这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自媒体,自电商,自明星这几种表现形式门槛低,而在电商环境日益激烈,投入与产出愈加不平衡的现状,自电商此类形式更能成为许多电商创业者的考虑方向,粉丝经济在此形成一个良好闭环,通过朋友圈营销获利的大号们只是微信自电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电商极有可能成为很多达人的创业新天地。

如何做一个自电商?

根据罗胖做自媒体的定义,做自媒体需要三个要素:不靠谱+真牛逼+合理运营,套用至自电商中便是,不靠谱的是观点,真牛逼的是质量,合理运营的是用户积累及开拓。打造一个自媒体就是在塑造一个人格品牌,成为一个自电商亦是同理,亦可理解为一个放任四海而皆准的运营策略,当然说的比做的容易,看官自辨之。

1、合理的自我定位

首先先想好自己想做什么方向的自电商,并结合自身资源与经验,这些方向可以是已经存在的,或者是你自己开辟出来的。个人的对外宣传中需要一个容易让人记住的口号或者宣传标语,让人家知道你是做什么,有什么。例如在微信朋友圈中卖女装的一位淘宝店主,开过淘宝店,专注于卖森女系的服装,自己本身也是了解相关的服装搭配,“一个森女应该有的自我修养”,只做森女系相关的产品介绍及推荐,逐渐的积攒用户。当然如果你是女汉子,那么你也可以尝试着去打造“一个成功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贵在专注,而非大而空的夸夸其谈,别像我。

2、锁定目标用户

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之后也大致能够了解目标用户是哪些群体,通过你最目标用户的分析可以分为现有目标用户,潜在用户,及可能转化用户。

通过对森女系的分析可以剖析为“森女群体,大学生比较普遍,”,“想变成森女的群体,例如女汉子,绿茶婊,或者森女的朋友圈,包括闺蜜、男朋友等”,可能转化为森女的用户有“女屌丝,女汉子等”,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类别,寻找到他们的聚合场所进行营销,不局限与线上。

3、把握用户痛点需求,内容产出

这方面有点涉及到产品狗的用户需求调研,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如何了解用户需求,在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自己的推导之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他们的聚集场所呆,混,水!少男少女追求出位个性,青年白领希望关系稳定,中国大妈喜爱广场重金,不同用户群体喜爱的也不同,看他们在说什么,想要什么,或者是个水贴调查。根据微信之父张小龙所说的用户需求把握(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说的),就是直接与用户面对面交流,发现他们的需求所在,就好比去浏览用户的相关微博,博客,微信,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你可以对用户进行360度视奸,当你视奸了超过100位用户,并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那么便可以针对需求调整自身产品不足,制作内容,保证在做出了方案修改之后,产品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内容产出需要根据个人特长,鉴于女性对于图片比较敏感,特别是美丽的图片加合适的文案,一个长相甜美的少女穿着一套X牌森女服装,坐在洒满阳光的咖啡桌前抠脚,显然是一个失败的场景,如果你有冠希哥一样的摄像技术,张小娴般扣人心弦的写作能力,那么两者结合起来所描绘出来的场景应该会比我所描绘的深入与生动,而如果你不擅长摄像,文笔能力也不是很高的话,便可以去整理用户喜欢的,适当借鉴,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推送,回归本质,还是需要给你的产品赋予生命与活力,而非呆板的复制粘贴。

4、社交媒体平台的选用

“有社交的地方就有商业,有商业的地方就有淘宝。”自电商的宣传,也与其有着相似之处,倘若个人精力十足,便可在那个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每增加多一次产品的曝光便是提高产品的转化率,进而将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导入个人微信中进行维护,或者是Q群聚集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而微信为什么作为主要的自电商传播工具,首先是微信用户粘度不断增加,其次是移动端应用发展中微信依然是大头,通过微信进行CRM管理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途径。

就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商品,基于微信的手机端特性,你的原有客户不可能被淘宝网上的其他店铺分散注意力,只是看她的分享,只在她的微信上买货,除非你的用户关注了不止你一个的电商卖家。

篇(7)

(一)微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社交网络及各种APP占据了人们的智能手机,进而占据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当前的时代可以被称之为微媒体时代,所谓“微媒体”,是指以微博和微信等网络软件为代表的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共享的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型网络媒体。微媒体具有门槛较低、数量庞大,形式多样、速度极快,内容灵活多变等三个特点[1]。微媒体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对于大学生具有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导致传统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日益衰退。因此,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二)微课。自从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提出microlec-ture的理念之后,国外对于微课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目前已深入各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中,在国内的发展则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所谓微课,是指围绕某个课题或知识点而展开的、以在线视频为形式的、短小精悍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2]。微课具有时间短(5~8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内容精、资源小、目标明确以及针对性强等特点,再加上微媒体的推广,使得微课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二、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3],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一)经济学的课程性质。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程,自从1989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开始,历次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都被教育部确定为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必修核心课程,由此可见经济学的重要性。教育部之所以如此重视经济学的教学,是因为经济学是其他经济管理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学习经济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科目,以及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无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新兴教学方式,只要能够达到教学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就是好的教学方式。(二)经济学的课程特点。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标志着经济学完整学科体系的正式确立,同时形成了严谨的经济学理论体系。1.理论体系严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非常严谨,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各部分理论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任何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和掌握不到位,都会导致后续相关理论学习的困难,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理论抽象。作为舶来品,经济学不同于其它课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经济学的理论过于抽象和晦涩难懂,很多经济学的知识点看似与现实很接近,可理解起来却又感觉很难,比如需求、消费选择、效用、弹性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3.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经济学理论是对经济实践的归纳总结,微观个体的经济决策与宏观的经济政策则是经济理论对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经济理论,经济理论则指导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经济理论和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知识碎片化

(一)知识碎片化的定义。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先进网络多媒体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得益于网络媒体的帮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碎片化的知识,这种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已经深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4]。所谓知识碎片化或碎片化的知识,是为了适应网络社交媒体和微课设计的需要,把完整的知识与信息予以细分,拆解为精炼、独立的内容,将复杂的知识拆分、简化,以达到易于传播和学习的目的,从而适合微课设计和微媒体传播的要求。(二)经济学的知识碎片化。在当前科技与社会背景下,如果要对经济学进行微课化的教学改革,就需要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拆分、碎片化,以适应微课设计的需要。但是,经济学是一个逻辑严密而又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拥有自己独有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对经济学知识进行拆分和碎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以众所周知的一个经济学知识点———需求为例,如果要把理论体系讲透又要满足微课对内容和时间的要求,至少需要把需求碎片化为如下知识点:什么是需求(或叫认识需求)、需求与需要、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需求的影响因素等,如果再考虑到需求弹性的话,需要拆分和细化的内容则更多。

四、经济学微课教改的可行性

(一)知识碎片化的利与弊。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接受信息和学习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微媒体,方便利用零散的时间了解和学习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知识碎片化不但能够适应信息获取快餐化的需要,而且简化推演过程,使得知识简单化、易接受,再加上微媒体灵动活泼的特性,可以使得碎片后的知识对于受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尽管知识碎片化适应了当前社会微媒体发展的需要,对于社会发展进步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知识碎片化也存在较多的负面性影响。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知识碎片化最大的问题是把完整的理论体系拆分、破碎,使严谨的逻辑体系变成众多知识点的集合,不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知识不再像传统教学方式下那么严谨和全面,容易使受众对于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知识的进一步传承。(二)经济学微课化教学改革的可能性。经济学诞生至今240余年,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和传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自从微媒体出现、微课普及以来,新兴的教学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吸引了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给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如果还是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拘囿于正规的课堂中,通过点名、强化课堂纪律等方法保证出勤率,会进一步激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偷玩微博、微信、QQ等。当前,微媒体、微课既给经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又为经济学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如果能够处理好经济学理论的知识碎片化问题,在碎片化知识满足微课设计需要的同时,又能保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严谨性的话,通过微媒体传播进行微课教学,反而更有利于经济学的传播和提高教学效果,把学生重新吸引到经济学的学习上来。但是,经济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碎片化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一般科目,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更好地掌握自己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完美地分割、碎片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微课设计,同时设计好碎片化之后相关理论知识的逻辑关系和整合,让学生在轻松学习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把握经济学的逻辑脉络,最终掌握完整的经济学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结语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微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在此背景下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吸引并分散了大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艰涩、抽象的理论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大学生对于经济学课程是又爱又恨,甚至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玩微博、微信、QQ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广大经济学教师必须作出改变,利用全新的媒体和方式,重新把学生吸引到经济学的学习上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科目和未来进行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经济学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微课化教学存在较大的难度,其中最难的就是如何将严谨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碎片化,同时还能设法保证碎片化后的经济知识之间存在相应的逻辑关系。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克服上述困难并设计好微课,利用无所不在的微媒体进行传播,再加上课堂教学和引导,一定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徐勇 单位:大连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泽.微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1(15):95~96

篇(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77-02

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本次调查问卷共计200份,主要调查内容是:在本校大学生之间对使用人的基本信息;微信使用的基本情况;使用微信的动机;对微信的评价;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查并分析,研究了微信传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一、基本信息

据统计大学生微信使用人员主要以女生为主,男生为次,比例分别为:82%、18%;使用人年级主要为大二、大三学生,大一、大四所占比例较小,比例分别为:47%、30%、14%、9%;相较于其他通讯软件,微信所占比例较大,QQ的使用比例也不小,而飞信、陌陌等其他通讯软件所使用的人数很少甚至没有,比例分别为:53%、40%、0%、0%、7%;调查显示微信主要以大二、大三女生为主要使用人员,相较于其他通讯工具,微信已成为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了。

二、微信使用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下载了未经常使用的人较少,听其他人说过但自己没使用的人数甚少,因不是智能手机而无法使用的人没有,比例分别为:83%、15%、2%、0%;50%的人使用微信都不会过度,时间大致为1―2小时,使用微信时间长达四小时以上的人竟不在少数,达到22%,使用2―3小时的人数和使用3―4小时的人数分别占比例为:18%、10%;大部分人都会保持微信后台运行好方便随时接收消息,时间不固定和每天登陆几次的使用人占比相差不大,极少使用的人几乎没有,比例分别为:54%、25%、18%、3%。综上,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而使用微信的人当中,半数以上的人都会保持后台运行以便随时接收信息。而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微信已深入大学生群体,但是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都能控制微信的使用时间,微信使用时间过长的大学生人数并不多。

三、使用微信的动机

1.大学生微信好友的构成与联系。微信好友主要以同学等身边熟人、父母等亲戚长辈、亲密朋友和偃宋主要构成,比例分别为:29%、28%、25%,教师或领导占比较少为16%,通过微信搜索功能认识的新朋友极少,占比为2%,而在与微信好友联系的时候,所占比例为:38%、31%、28%、2%、1%。据统计,大学生微信好友的来源主要以手机通讯录添加、QQ好友推荐和添加具体微信号为主,二维码扫描、摇一摇等陌生人添加方式为辅。微信实现了现实强关系的平行转移,即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做到了将手机通讯录与QQ好友的平行转移。

2.“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功能的使用情况。对于“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功能,93%的人从未使用过,7%的人偶尔会使用,没有人会频繁使用。绝大部分人对于陌生人还不太能接受,几乎不会选择用这些方式去结交陌生人。

3.微信功能的使用原因。对使用这些新的社交方式的人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为了无聊寂寞打发时间或是出于对这种社交方式的好奇,为结交朋友、抱着猎艳心理结实异性、获取具体信息和帮助、转发一些有趣信息、展示生活、表达感情和观点的人所占比例为:5%、0%、0%、6%、14%、5%,而还有10%的人从不任何内容。由统计可见,只有少数人从不使用微信的功能,很多人都有自己使用微信的目的。

4.对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和了解。对朋友圈内容,42%的人关注且的是用照片和文字分享和展示生活,一些转发来的有趣信息和文章的内容有28%的人去关注、16%会,用纯文字去抒感和表达观点的内容有16%的人关注、14%的人去,14%的人不关注任何内容、28%的人不任何内容。

据统计:对于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状况,82%的人使用;61%的人偶尔会看一下朋友圈,22%的人会随时看;53%的人偶尔会更新一次朋友圈,29%的人从不更新朋友圈;52%的人在微信上展示出来的自己和日常生活基本一致,31%的人展示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侧面,11%的人展示出来的自己更真实,6%的人喜欢展示出美化后的自己,没有人会虚化出一个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对朋友圈的回复和评价,50%的人表现出一般的态度,很在意或是不在意的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14%;64%的人从不通过朋友圈去塑造或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11%的人有时会,7%偶尔会,14%的人趋近正常,仅有4%的人会经常通过朋友圈去塑造或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四、对微信的评价

47%的人对在微信上更能容易表达出自己想法和释放感情抱有中立态度,十分赞成和赞成的人占比都为7%,有35%的人表示不赞成,4%的人不太清楚自己的想法;关于微信交往是否比现实交往更平等、更自由这一方面,大多数人持不赞成或中立态度,占比分别为40%、36%,十分赞成和赞成的人占比都为7%,不清楚的人有9%;对于微信是否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大多数人持中立态度或不赞成,占比例分别为:46%、28%,17%的人表示赞成,9%的人不清楚,但十分赞成的人没有;对于通过使用微信使人际关系更加稳固这一点,39%的人持中立态度,32%的人表示赞成,22%的人不赞成,7%的人不清楚,没有人表示十分赞成。由以上统计数据所见,大多数大学生对微信的作用都保持中性偏下的态度,除了通过使用微信使人际关系更稳固这一点之外,十分赞成或是赞成微信某种作用的人很少,不清楚自己想法的人也不多。

1.微信与交往。50%的人在微信中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与现实中都是一致的,有21%的人完全一致,有21%的人不一致,有8%的人不清楚,非常不一致的没有。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大多数人在微信中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与现实中是一致。

2.微信是否有利于拓展你的人际关系。46%的人觉得没有影响和以前一样,25%的人觉得有利于拓展人际关系,结识了一些新朋友,21%的人觉得有利于拓展人际关系,加深了与他人之间的感情,结识了新朋友,8%的人觉得没有好处,与他人在生活的交往带来了负面影响。

3.对微信的满意情况。20%的人觉得可以节省通话和短信等通信费用,20%的人觉得可以方便沟通联系,14%的人觉得功能实用多样,操作简单方便,2%的人觉得可以认识陌生人扩大交际圈,9%的人觉得面对面交流不便或难以说出口的话可以用微信表达,8%的人觉得可以获得娱乐和消遣的满足,8%的人觉得可以获得自己关注的媒体、明星的等信息,有3%可以塑造虚拟身份与他人交流,4%的人觉得周围人都在用,这是一种潮流,11%的人觉得可以表达自己的生活近况和心情。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软件,虽然附带了很多功能,但大多数人还是为了通讯而用,其他目的的人数则相对较少。

4.微信对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的总体影响。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在微信对大学生生活人际交往带来的总体影响中,60%的人觉得利大于弊,8%的人觉得弊大于利。微信作为拥有强关系的自媒体,作为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作为自带强效的社会分享功能的软件,这种新型的人际传播环境造成的传播效果值得关注。利与弊同时出现,利处很明显,方便快捷、功能多便,符合当代人的零碎式生活方式等。但是,微信传播效果的弊处也同样明显,如使人过于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交往大量减少等。

五、结语

微信传播作为一种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避免。但根据笔者本次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使用微信时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没有脱离现实生活的范畴,并没有沉迷于虚拟的微信平台中。但是,微信这种即时通讯软件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固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由于微信的便捷性及多功能性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节奏,微信已深入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相较现实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微信所带来的方便快捷以及种种有利的功能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做出了积极影响。

篇(9)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通讯交流与沟通方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再仅仅通过书信,电话等工具来交流,更多的是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来进行沟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软件以及在不断发展与更新的网络语言。在这个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的时代,尤其是以我们高中生等青少年为代表的新一代网民,我们给网络社会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这个社会现实。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及其来源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自行创造的词组或短语,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并延伸至现实生活,表达特定的生活价值取向或社会价值取向,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短暂流行性等特征的一种语言。

(二)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及来源

网络流行语归根结底是来自于社会,它可以使社会现实的一种写照也可以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事件的一种看法与观点。诸如“富二代”、“我爸是李刚”“我妈喊我回家偷菜”等网络流行语都是网民大众们对社会热点事件及社会现象的看法与反应。一些网络流行语代表的是网民们对这些社会事件或赞扬,或调侃,或嘲讽,或愤慨的看法与心态,它们引起了社会现实的共鸣,从而其在社会上迅速流行起来。

从语言特点上来看,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极具特色性,它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从数字到谐音词汇再到英文缩写,它的表发形式更多的是趋于简介明了,时效有趣的方向发展。例如,我们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或用到“886”、“V587”、“GG”、“米兔”、“3Q”等等网络语言。这些词汇都是来自语言,它们通过简短的词语、字符与音节表达了丰富的含义,这种形式也是网民大众们喜闻乐见的。所以,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也与语言特点相关联。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备受网民们青睐,一种形式多样的新兴语言,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与特点。

(一)形式简洁,使用方便

现代网络交流沟通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快捷方便,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青睐简易快速的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中有大量采用数字、字母、缩写以及谐音的方式将复杂的汉字输入转换成快捷的数字、字母及其组合,这样的形式起来更加方面,同时又显得时尚简洁。例如,“V587”表示“威武霸气”,“666”表示“非常厉害”,“RT”表示“如题”等等。这样的表达方式在网上沟通交流时缩短了人们打字时间,同时形式简洁新颖。

(二)非独立存在

大多网络流行语都是非独立存在的,换言之,它不是大众平时所用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系统,它只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其自身不具备独立性,它没有一种语言应该包含的完整语言系统、基本词汇以及语法。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基于传统语言之上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出的幽默诙谐、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语言形式与风格。例如,“猪脚”在汉语词汇系统中表达的是猪四肢的一部分,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它表示的则是电视剧或电影乃至某个时间中的主人公。除此之外,“打酱油”、“俯卧撑”等都是如此。

(三)想象奇特,富含创新性

网络流行语可以看做是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将其与成语或歇后语做类比。成语及歇后语是通过四个字或一句话来表现一类事物或一种寓意,网络流行语可以同样看待。一句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了丰富的含义,这便是网络流行语创新性的特点。我们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天才”、“偶像”等词R,在这里它们表达的不是原有的意义,前者应理解为“天生的蠢材”,后者理解为“呕吐的对象”。这些网络流行语看似普通,实则蕴含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又譬如,“you can you up”表达的是“你有能力你就上”;“你这么腻害,你家长造吗”表达的是“你这么厉害,你的家长知道吗”;在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洪荒之力”俨然已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这些语言极具创新性,想象奇特。

(四)时效性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快,淡化消失的也快,它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之中,时效性是其一大特点。由于网络流行语都是伴随着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在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条网络流行语变得时髦,流行起来,但当与之相关的事件被人们渐渐淡忘的时候,该条网络流行语也可能逐渐被人们所淡化。例如,在2008年年末,网络游戏“偷菜”逐渐流行起来,一时间“我妈喊我回家偷菜了”、“我们偷的不是菜,是人生”等网络流行语在大众之间流行起来,但到现在,当“偷菜”游戏不再火热时,这些网络流行语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三、网络流行语传播特性

(一)传播范围广,群体基数大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网络环境之下,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将其在网络之上便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都能获知该事件,网络流行语亦是如此。在信息网络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它不受时间、空间及地域的限制,受传播人群的年龄、职业、学历等因素的影响极小,如此一来,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群体基数也是非常之大。

(二)传播方式渠道多样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与渠道变得多样化,正是因为这一传播特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才会非常之快,影响力非常之大。现代化的社交媒体软件,如微信、微博、QQ、贴吧、论坛及Twitter等大众所喜爱的社交软件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平台。网络流行语始于网络,通过众多的传播方式,其中一些网络流行语会从“网上”到“网下”,走向大众,走向人们的生活之中。

(三)传播目的多元化

W络流行语的传播目的是多元化的,网络流行语一部分是在社交媒体软件上交流聊天时所需要的,一部分是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的看法,还有一部分则是娱乐消遣之时传播开来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环境之下,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目的也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四、网络流行语带来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从产生到被人们广泛引用都有其意义,它在各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包含积极影响同时包含消极影响。

由于网络流行语新奇、简洁、独特等特点使得其在交流、娱乐、广告乃至语言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得语言形式变得多样化,更加幽默风趣,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通过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交流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此外,网络流行语同样是人们表达内心想法,或用以发泄内心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是网络流行语给我们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没有特定的规则与规定,它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违背语言的规则,存在不规范之处。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是非常随意的,这会使得人们在使用它时产生一种惯性,可能会不顾场合随意使用网络流行语,不知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流行语。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对我们学习母语时造成不良的影响。

五、结语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形式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发展了我们的语言,它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弄清它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了解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来源、自身特点以及传播特点的基础之上,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而言,要全面确切的认识他,要以正确的方式去使用,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它。懂得珍惜和利用网络流行语的有利的影响,铸造健康的网络语言环境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10-1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有6.18亿网民,在校大学生上网普及率达95%以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更加自由的交流环境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网络中法律机制的缺乏使网络中的不良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行为造成严重误导。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还影响了其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其违法犯罪。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要想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就必须要探索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网络教育水平

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量,拥有较强的网络协助、指导能力是必须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使得我们居住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高校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群体所掌握的网络技术甚至已经超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就使得教育者有时会无所适从。高校要通过培训加强对教师网络知识的培养,让他们深入学习国家各种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同时应给教师配备必要的工作电脑,以此来加深教师对网络的熟悉和认识,提高其运用网络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会运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其在网络环境中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使其正确运用网络资源

第一,要重视家庭网络教育。在信息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趋于多样化,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容易接触到一些新奇的东西,如果是不健康的诱惑就会使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失去自我,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家长的关爱中接受并正确认识网络,清楚网络的利与弊,从自身做到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培养良好的网络辨别力。家长还应该申请自己的社交账号,通过经常性的与孩子交流沟通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提高大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

第二,要注重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高校中良好的教育和引导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并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从而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对大学生进行更好地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内部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设立各种相关网络讲座,让学生明白网络除了社交和玩游戏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同时应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进行自我补充,又要多鼓励他们浏览阅读积极向上的健康网站和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信息。学校要定期进行网络知识的讲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网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网络教育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第三,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网络环境建设中。首先,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负面效应。学校可以开设“道德论坛”“服务信箱”等,就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展开论坛,从而加强和引导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网络座谈会、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有效网络信息,提高学生的网络辨别能力和自制力。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教育要综合运用多种新的方式方法,多管齐下,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针对网络的实用性,我们应该开展各种网络文化竞赛、网络创意比评、网页制作大赛、网络游戏创意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类活动将网络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挖掘网络的更多功能。最后,高校应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校园文化等需要,增强网络运用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搭建与学生讨论的平台,交流思想,从而通过丰富的网络文化熏陶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网络监管制度

鉴于网络对大学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国家与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曾经指出:“要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并建立相应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法律立法,制定相关法规,通过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同时通过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优化网络资源,利用有效资源的引导。”国家要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政策的法律法规,且有益于大学生发展成才的网络管理制度。同时,学校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上网行为规范、学校机房管理规定等制度,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进行有序管理,使大学生遵守网络新规定,做一个文明上网青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安全网络制度,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元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 初中体育教学任务 下一篇: 食品市场情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