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1:08: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无论从现在还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在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就对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建新房、修新路、换新颜,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观念新、精神面貌新、知识水平新和生产技术新的新一代新型农民。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技能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现代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而且也有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因此,它既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认识。一方面应处理好经济发展教育的关系,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现代社会中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重视教育工作,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教育创新,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使之充分发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农村教育事业投资体制,不断拓展投资渠道。第三,调整结构,积极推动农村不同层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超前、经济的远程教育,并尽可能免除成人教育的一切费用,以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不同层次要求的劳动者。
农村各级人口学校有着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的管理网络和科学的教育制度。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培训广大群众人口政策、计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现代科学知识教育,使人口学校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摇篮。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对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设农村先进文化,首先应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应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以巩固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其次,应正确对待农村中的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汲取其中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坚决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理的、不利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大力建设先进文化。第三,加强农村各种文化设施建设,使之切实发挥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尤其要建设好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农村人口文化大院、文化广场,配齐配全各种设施,并经常开展各项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25- 02
城镇化是一国现代化发展中的必然过程。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标志着城镇化不仅是支撑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动力,也暗示着城镇化将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但对于我国多数地区而言,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过程中,确实面临着共同的决策难题——如何处理加快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如何处理现有传统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关系,如何处理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如果处理不得当,极容易导致区域发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者以停滞经济发展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或者进一步加剧对资源环境的损害,这显然背离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并非城市人口或城市面积的简单扩张,而是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质性转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是新型城镇化得以真正实现的前提条件。
政绩观是对如何履行政府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发展模式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带来的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一些地方出现的以“拆—建”的方式换取GDP增长的现象,城市建设中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乱上项目等现象实质上都与政绩观不端正密切相关。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转变发展理念,消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兼顾的传统观念,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和方向进一步深化认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目标,不提哗众取宠的口号。这样才能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第二,注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根本转变,即不再是以往的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而是以创新和效率的提高作为主要推动力。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产业和第二产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能简单地仿效某些城市“退二进三”的做法,不顾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盲目追赶潮流,引进和发展一些新兴产业,与本地区市场条件、人才基础、产业基础不相适应,造成城市发展的“空心化”。
因此,无论发达地区的城市转型,还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都应重视“以技术创新提升存量”的发展理念,即针对本地区已有一定基础的行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已积累的人才、产业配套能力、市场渠道等优势条件,重点采取以下3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本地区行业内部企业创新的动力,引导产业向高技术化、高集约化、高加工度化转变,实现产业链的升级。二是利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之路。三是加强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区域聚集创新要素的能力。通过加大对行业技术研发所需要的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的支持力度,构建区域性的创新服务平台,将工作重心置于优化本地区的创新发展环境、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上,以此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第三,提高城市化的内在品质,这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将加快城市化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城市化并不是城市规模的简单扩大,城市化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作支撑。如果超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就有可能演变为冒进式的城市化,不仅会加剧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的矛盾,也会激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奠定城市长远发展的基础,弱化对城市化率和速度等目标的追求。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财政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更应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来推进本地区的城市化。将提高城市中心地区的功能、提高重要交通节点的容积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各种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应充分发挥中长期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努力做到用规划来指导和约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事务。着眼于城市品质的提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在拓展城市空间的同时,特别重视对旧城区以及城中村的改造,逐步实现城市建设向精细化和高品位转变。这不仅显著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扩大了城市容量,防止了城市化过程中的无序蔓延式扩张,推进了城市的集约紧凑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通过一系列的改善区域公路交通环境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五全综”、韩国的国土规划重点内容都是对公路交通的规划与设计。总体来说,国外关于公路交通业的研究具有以下结论:(1)公路交通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与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2)公路交通运输业的灵活性与成本的廉价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财富;(3)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是区域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具有较强调控能力,也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4)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的关系,因此,公路交通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路交通的发展超前与滞后都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晚于国外,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较慢,造成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导致公路交通的研究也较晚,纵观我国关于公路交通的研究主要有交替推拉、相互作用、外部效果三种理论。“交替推拉理论”指的是随着区域城镇化速度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区域发展需求对公路交通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公路交通在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催生出一批新的产业与行业。在此阶段,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种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支持经济增长上,还表现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好的发展机会。“相互作用理论”是指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首先,公路交通成为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
最终会引起区域交通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地区公路交通业的发展。“外部效果理论”认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生产活动的工厂对其周边公路交通的要求较高,但公路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外部效益。项目的开发对于一定区域公路交通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使得原来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业有机会进行开发,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公路项目“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外部效果,也就是提高交通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偏向宏观,而对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微观角度研究不足,如运用经济地理的增长极理论、涓滴效应、梯度外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2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及减少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益,如果将一个区域看做生态系统,为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分清区域这个系统的结构与配置,只有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是处理好系统内部产业与产业的衔接,只有高效的衔接才能够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与基础;最后是协调好区域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减小区域间的竞争,增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无不贯穿着公路交通的巨大作用。
(1)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公路交通的发展会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一方面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佩鲁“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初期的增长一定是不均衡的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先有后,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心地区地租的增高,生产成本的提高,经济后出现扩散现象,而在扩散过程中公路交通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2)公路交通改变区域区位条件,改善区域融资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一个区域的融资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融资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良好的融资环境,而公路交通是创造区域良好融资环境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融资环境起作用,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为区域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另一方面是良好的公路交通条件可以促进区域可进入性。一般在进行产业投资之前,一个区域应该具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因此,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时间上其实是早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的,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
(3)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加快地区城镇化速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8%,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而良好的公路交通设施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城镇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人口职业的转变,人口职业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非农业生产活动;其二为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主要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城市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其三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转变。公路网的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地区与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大农业信息交流,有助于农村地区群众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3区域经济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
公路交通是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两个功能:首先,公路交通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这是公路交通存在的根本价值;其次是公路交通的出现或者完善又不断引导或促进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不保障,也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原因。
(1)公路交通运输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相互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而公路交通业为这些物质要素流动的载体,可以说公路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但区域经济差异或不均衡或造就不同水平的公路交通设施,表现于经济发达地区公路交通的道路通达性与道路密度都较大,而欠发达地区常常表现为道路通达性较差,道路密度也较小。所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路交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相辅相成。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公路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区域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对其系统发展快慢与规模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以及该区域经济总量的大小,如地区GDP、人均GDP等。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区域交通基础条件发展的快慢,从根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才是决定这个地区公路交通业发展快慢的直接因素或重要因素。
4结论与对策
(1)科学定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公路交通结构要坚持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位,只有全面科学定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才是地区建设公路交通的“指南针”,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其生产要素不同,而生产要素的不同决定着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与层次不同,只有紧紧扣住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公路交通系统才能够准确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概括而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实现公平正义,保持安定有序。这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法制建设应当使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目前,在经济领域,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保护产权、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公平交易和市场秩序等制度的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制度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空间,从而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而在社会领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制度更为侧重于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主体主动创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法制建设应当有利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利益关系的平衡。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因此,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处理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兼顾公平正义,是制度建设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这些年,我国的法制建设是比较重视体现公平正义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比如,教育和卫生事业关乎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市与农村、城市不同群体之间受教育、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又比如,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的城乡收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扩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收入分配调节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法制建设应当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各得其所,安定和谐,秩序井然,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境界。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有:一是,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的制度不健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便捷、及时的反映,滋生不少矛盾。二是,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逐渐多样化,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呈现出利益性、群体性、危害性强等特点。及时化解纠纷、保持社会稳定,需要建立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在内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但还不够完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的压力过大,其他矛盾调处方式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成本很高。三是,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没有形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和事故灾难也逐渐增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年,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中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缺乏明确规定,公民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缺乏明确的法律救济渠道,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危机意识有待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
二、加强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工作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首先要求要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说,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就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法制建设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作用。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责任,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发展社会事业,并不意味着要自己建学校、办医院,而是应当充分运用经济扶持(花钱买服务)等手段,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事业主体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一些社会事业领域也要引入必要的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要妥善处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原则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 自主解决的事情,不要由政府管理,尽可能留给社会自律解决;应当主要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也要尽可能发挥社会自律的作用,彻底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充分考虑、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按照上述指导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力口强法制建设,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法制建设。要建立健全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和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加强科技制度建设,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要加快公共卫生制度和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完善社团、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管理制度。要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它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完善收入分配调节制度。要强化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切实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要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法,完善社会补偿、社会救济方面的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当前,要进一步抓紧制定、完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要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或者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我国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应当在明确各类社会矛盾解决方式性质、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它们在整个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处理好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保证整个机制有效运作。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制度,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及时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首先,要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支持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研究解决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其他民间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次,要完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行政机关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关于行政裁决,在完善有关行政裁决组织、行政裁决程序等制度的同时,要重点研究行政裁决与诉讼的衔接问题。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度建设和重大决策要切实做到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实珍惜民力。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在经济领域,要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致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社会领域,要切实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公共利益。需要强调的是,公平是再次分配的生命所在。制度建设要特别注意避免再次分配中的不公平,从根本上消除教育、医疗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现象,
高职院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口素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根本目标;另外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并回馈地方社会,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也是其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标准,更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质量的标志。高职院校应最大程度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促使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相互共赢。
1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目前公认的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以理性的态度,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各自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名校。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持续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熟练劳动者和中、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就要求高职院校适应这种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和科学实验设备设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这是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扶持高职教育的根本动力。
职业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和学校自身的双赢。
2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准确的办学定位 高职学校具有自身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发展的基础,准确的定位有助于高校明确身份和发展方向。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大学在世界、国家、地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所处位置。地方高职院校定位,首先要确定“地方性”、“职业性”、“高等性”三方面具体内涵,从而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专业类别、服务方向等具体内容,做到各安其位。
2.2 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 高职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贴近市场,满足市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管理中还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服务的观念,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搞科技服务自身不具备实力、是浪费办学资源。部分高职院校领导重视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却忽视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没有主动融入的意识。缺乏服务的机制,在社会服务方面不能做到在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长远规划,没有从区域范围内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不能做大做强自身的品牌。一些高职院校“关门”办学,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科研的应用性不强,与相关产业结合程度差,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尚待建立、健全等等。
2.3 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总体规模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但这种跨越式的、带有拔苗助长性质的发展方式,势必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是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办学理念还存在原来单纯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低下,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师资力量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建设团队。
2.4 办学特色不明显 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偏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考虑能够为地方和行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贴近地方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高职院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地方性”、“职业性”、“技能性”。“地方性”就是紧密接合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性”和“技能性”是指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但目前看来,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向于小而全、小而散,人才培养趋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地方行业、企业互动不够,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不够,没有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
3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和机制
3.1 要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建设服务,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一般高职院校,由于科技力量弱,应该更多的把目光瞄准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小型项目上。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政府、企业商户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高职院校通过搭建这种产学研平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将产业、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高职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走向,变简单、被动适应为深刻、主动适应,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在科技服务、学生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和企业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唯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实现创新,形成自己的活力和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下,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双赢。
3.2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职业高校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动力,建立适合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做到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打造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3.3 创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 地方高校是政府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园地,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文化兴市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孵化器”。职业高校与地方合作创建共赢的机制和平台,是职业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保障。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搭建良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高职教育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走到经济建设的前沿,了解经济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高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姻。学校有先进的科学试验仪器,企业有生产实践车间;教师理论水平高,企业的科研人员实践能力强;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团队,企业能够捕捉市场的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方向。学校与社会之间,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像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当地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面向社会开放,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质。同时,高职院校还可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后发展国家发展困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首要任务,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当前,我们正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起点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这个阶段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对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改革的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对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五是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对强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编制发展规划、确定奋斗目标必须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制订政策性意见的着眼点、研究工作方法的出发点、推进工作的落脚点。
总书记提出的“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要求。“思路、模式、质量、基础、后劲”,是我们必须致力研究的具体工作切入点。根据省市的发展思路,结合我区实际,我们要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兴区、科教文卫体强区,创建中国模具产业升级示范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而增强发展后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正确的政绩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树立打基础是政绩而且是最重要政绩的观念,树立解决积累性问题就是政绩而且是最重要政绩的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基层来说,既要明确总体目标和长期任务,又要制订阶段性目标,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打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发展速度。经验表明,投入产出之比的要求越高,能源和环境容量占用越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合理投入,又要加快发展,打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投入提供有力支撑。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尤其是工业性投入的增长,这是落实发展思路的重要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基本动力、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举措、夯实发展基础的内在表现、增强发展后劲的根本标志。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生产要素投入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事业的超前投入和积累性问题的及时解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自主创新投入是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措施。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硬环境。在环境建设上,既要防止“见物不见人”,也要防止“见人不见物”。要从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标本兼治,软硬兼施,努力营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良好环境。
科教强:进入全国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文化强:把文化打造成支柱性产业
百姓富:城乡居民收入要翻一番
生态美:首次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从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陕西省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西部落后省份,到阔步迈入全国中等发达省份,这5年的每一个脚步都走得无比坚实,每一个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异常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陕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转方式和调结构为主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着力推进“西部桥头堡”建设,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陕西因其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被列为“金砖四省”之一。2012年5月初,迎接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系列新闻会首场会披露,近5年是陕西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水平最好、民生改善最多的5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位居全国第四,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4个百分点,首次实现了连续5年稳居全国增长较快省市之列,是全省历史上发展最快和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在全国位次由第二十位上升到第十七位,人均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0、4000、5000美元,标志着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突破。
陕西党代会:把“金砖省”建成“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
站在新的起点上,陕西省迈入中等发达省份、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2012年5月7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以《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为题作报告时提出,今后5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这个目标承前启后、催人奋进,接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衔接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中等发达省份,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这5个方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构成有机整体。
赵乐际在党代会上提出的“三强一富一美”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强调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不能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民生保障;不能只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目标体现了从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围绕“建设西部强省”这个目标的又一次在认识和行动上的跨越,体现了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一个渐进过程。2002年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2007年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西部强省,这比之前的目标字数上少了两个字;这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在字数上又多了两个字。单从字面上看,只是增减两个字的区别。但正是这“细微”的差异,却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清晰无疑地反映了陕西在探寻强省之路过程中不断把握客观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实现科学发展的真实脉络。
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这个目标主要针对陕西当时自然禀赋好、科教优势强,但经济总量相对较为落后的状况提出,突出了率先发展经济的要求。经过5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到了第十一次党代会时,提出了“建设西部强省”,在内容上除了“经济强”,又加上了“科教强”、“文化强”,体现了在对“建设西部强省”的认识上更进了一步,仅仅只有“经济强”是不够的。这次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全面”二字又是一次在认识上的跨越,在具体目标上除了延续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强”,还加了“百姓富”和“生态美”,成为“三强、一富、一美”,体现了发展理念的不断跨越。其中“百姓富”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彰显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从更广、更深的战略角度,为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指明了一条现实的路径。
发展意识:“抢”字当头
会议强调,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把握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了“抢”字当头的发展意识。
回眸2007年,全省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7%左右,是2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美元,标志着贵州迈进了总体小康的新阶段;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和贵广快速铁路项目先后得到国家批准立项;荔波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贵州大学农药学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改写了我省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历史;全省所有年均纯收入低于700元的农村绝对人口全部被纳入低保范围,形成了从制度上抑制贫困和从制度上扶贫的新格局……
从总体上看,2007年全省经济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大事,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的,许多发展机遇是我们“争”来“抢”来的,而不是靠等来的。
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尽管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在全国及西部地区的发展位次仍然靠后。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重点领域投资减缓,确保投资合理增长的机制亟待完善;物价涨幅扩大,改善民生工作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环境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些,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
会议指出,做好2008年经济工作,总的来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并对发展的紧迫感给予了充分重视。比如,在强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时特别提出:思想上要放心、放胆;政策上要放宽、放活;工作上要放手、放开。围绕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形势和新问题,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贯穿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敢于克服攻坚,勇于承担责任,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绝不能畏首畏尾、安于现状、裹足不前。必须吃透中央有关精神,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必须吃透贵州省情,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利用制度上的后发优势,缩短前进中的探索实践。
发展理念:“好”字优先
会议指出,当前,我省正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2008年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着重强调了“好”字优先。
十七大报告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发展方式”取代“增长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正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在2008年的经济工作中,重点强调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一是强化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的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走具有贵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会议指出,面对提高质量效益和加快壮大经济总量的双重任务,必须始终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以好促快。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系统地思考发展战略,系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更加注重增加新的动力源,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二是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今时代,人类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只有不断巩固和增强生态文明优势,才能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直接进入生态现代化的最新阶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我省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方式和路径,就是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强调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也不能为了保存生态而停止发展,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实施项目建设时,必须算生态效益账,坚持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
三是强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动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省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和开放水平不高是带有根本性的因数。后进地区要赶上先进地区,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是根本动力。会议指出,我们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积极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市场为主体、政府为先导的发展原则,以创新为突破,用好后发优势,务求在经济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开发、资本市场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等大的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后来居上。
四是强化改善民生的发展目的,把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水平作为一切奋斗和工作的根本目标,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议指出,在发展过程中,要把提高城乡居民净福利水平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一些片面的增长指标,也不能等着发展起来了才去大幅度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而是应该通过整体制度安排,一步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净福利水平。放弃以“物”为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避免只着眼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争上大项目,忽视发展能使群众普遍就业的项目和特产、农产品加工项目。
发展举措:“改”字保证
会议指出,做好我省2008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十分重大。在发展的具体举措上,一系列以“改善”、“改变”、“改革”、“探索”、“试点”等体现改革创新思路的部署成为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根据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会议提出2008年主抓的五项重点工作中,有许多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亮点。
在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方面,会议指出,坚持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突出加快交通、水利、信息三大建设。要加快建设以贵阳为枢纽的现代化运输网络,加快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2008年重要任务有抓好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的建设,力争贵广铁路尽早开工,启动并完成全省高速路网规划修编工作等。在水利建设方面,2008年将启动150座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治理工作。
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会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更加注重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我省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强创新型社会建设,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其中,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加快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打造“贵州白酒”整体品牌,加快形成一批产业基地,建设白酒产业集群、贵州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民群医药产业群、新材料产业基地、制造业集群。在创新型社会建设方面,抓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一大契机。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2008年我省将启动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在着力加强“三农”工作,切实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方面,会议指出,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从我省的特殊省情实际出发,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富民兴黔进程的双轮驱动,努力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其中,会议强调要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业,2008年新增45个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着重做大做强茶产业,培育37个茶叶专业县,集中力量培育5个左右茶叶品牌;探索信贷扶贫工作,推广“一借双贴”等有效模式,认真搞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探索财政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新路子;开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建设试点,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城镇集群;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推动城镇户籍、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
这些研究或探索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经济法产生、形成的部分原因,但经济法之所以能够产生、发展,有其更为普遍的或一般的原因:规范市场、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乃至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事实上,促使经济法于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决不限于单一原因,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是由于政治、经济(包括经济危机)、社会、思想、文化、法律乃至战争等多方面因素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归根到底,经济法的产生是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我国的经济法的产生几与改革同步,应该说经济法本身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改革的需要催生了经济法的诞生。其根本历史使命在于为改革从计划到市场的成功转型保驾护航,特别是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及制度上的支持。通过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与国家投资经营活动反国有资产滥用和流失行为,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公平自由竞争行为反限制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通过规范国家主体的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反任意经济干预行为,从而配合民商法———市场运行基本法的地位与作用,达到有效培育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市场运行机制功能不足的目的。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总之,由于中西经济法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和基础并不相同,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法体系建设(包括经济法学理论体系建设)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缜密规划和设计,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之路。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法发展之根本动力
经济法作为法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于并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为其服务。经济法在我国是改革开放以后始出现的,它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通常,我们说,法律是社会关系的稳定器,是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特别是经济生活关系的反映,必然会随其发生而发生,随其发展而发展。从根本上说,现实的经济生活关系是法律发展的真正源头和根本动力,没有了千变万化与活生生的社会经济生活现实,法律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经济法的发展同样如此,它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它是以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为己任,坚持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把现当代人的高速发展与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以构建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为其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可以说,经济法发展前进的每一步、每一过程和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对经济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和调整,现实经济生活发展变化始终是经济法发展变化的基础、源泉和动力。中西方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共同归宿印证了经济法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点。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法追求之终极目标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目标具有综合复杂的特点,并不限于某一特定的方面和某几种价值观。如,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当中,应包括秩序、效率、公平与正义,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与社会总体经济公平。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观应是安全、发展与公平。其中公平尤其实质公平是经济法的最主要价值。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观应是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和谐)统一。
首先,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来看。经济法之所以最初在西方产生,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就德、日两国来说,是为了战时经济统制及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即“实行全面的经济统制”,以限制自由竞争;就美国而言,则是为了“反垄断,以维护自由公平竞争”,从而弥补市场功能之不足。但无论德、日还是美国,其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缺陷,使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必要。而在我国,经济法的产生是基于改变计划体制从而培育市场体制,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由过去计划体制下包办一切的作法转变成以宏观经济调控为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自身的能动作用,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培育市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补上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好几百年的商品经济这一课。因而,现阶段政府的职能重在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从而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其次,从经济法的理念来看。所谓经济法的理念,经济法学家漆多俊先生认为,是指人们关于借助于经济法可以实现理想的社会经济生活目标模式的一种信念,包括所欲实现的理想及实现理想的办法两个方面。经济法理念所欲实现的理想目标模式是:有着个体经济自由、经济权利同社会的协调、和谐的秩序;具有个体经济效率同社会总体和长远经济效率相协调的效率;体现着个体经济公平同社会公平、机会公平同分配公平及结果公平、形式公平同实质公平等相兼顾和一致的公平;昭示出经济生活中更为高尚的社会正义。经济法从社会经济总体角度规范和保障新的社会调节机制即现代国家调节,协调经济个体与社会总体、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矛盾冲突;民商法侧重于从个体和微观经济角度进行规范和保障。两相结合,便可实现新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达到理想的社会经济生活目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