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1:08: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治理主要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一)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治理(governance)一词,由世界银行于1989年率先使用,已经成为政治和管理领域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会议特别指出,教育治理主要是指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组织统筹合作、各尽其能,从而实现对公共教育事务更好地进行控制和引导。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管理相比,教育治理的内涵更为广泛,其不仅包括政府维度的教育行政,更包括非政府机制,特别是各种相关的全球性和区域性教育组织的管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在此基础上,UNESCO的《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将“教育治理”作为世界全民教育发展新的关注点。报告提出,教育治理问题是全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资助治理、学校管理治理、师资治理以及教育治理规划等方面。优化教育治理与切合实际的教育政策有助于加强问责,扩大参与,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治理的路径是,加强教育政策性引导,重视教育投入的数量与公平;学校要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妥善处理公私合作关系;加强教师治理,支持学校发展;在教育治理规划与发展战略间形成一体化措施[1]。
2011年,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启动了“治理复杂教育体系”的研究项目,项目指出,所有OECD国家的政府都面临管理日益复杂教育体系的挑战,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有效的治理体系来应对这种复杂性,并为治理主体提供相关知识,使其作出科学决策。项目指出,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在一种没有一个单独主体进行绝对统治的背景下,共同治理社会的过程。教育治理包括国家和机构层面的,对教育政策发展、实施和评估的结构、关系和过程,其由一个复杂的网络组成,这一网络包括法律框架、教育机构及其与整个体系的关系、分配给教育机构的经费以及这些经费怎样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支出,还有控制和影响相关教育行为的一些不正式结构和关系。
对于OECD国家来说,怎样在日益复杂性的背景下,实现教育体系的国家目标,是教育治理的关键因素。对此,这一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两个关键环节:治理机制和知识选择。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是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对于复杂教育体系是有效的?二是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对于实现复杂教育体系的有效治理是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OECD提出了治理的三个关键因素:确定优先领域,制定政策发展领域,落实责任,这三个要素都是由非线性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独立现象。这一研究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三个问题:中央水平的政治决策者怎样在国家、地区和地方层面设计、组织及实施对教育体系的管理?多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多层面背景下组织、促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中央和地区及地方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对教育体系的管理中进行互相交流[2]?
图1 OECD“治理复杂的教育体系”项目提出的治理框架
(二)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瑞士教育、研究与创新部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是指将政策、机构和人聚到一起,在多个主体间促进协商过程的一种战略管理体系。换句话说,每个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政治治理都是社会和经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制定者、公民社会和私立部门都对不断变化的培训条件实施稳定的影响。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早发现各个主体间利益的不平衡,并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背景[3]。
非洲教育发展协会(ADEA)认为,职业教育治理需要解决如下三方面问题:政府机构怎样共同承担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为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发展及职业教育机构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机构设立了哪些国家交流、合作与协调机构;是否形成了对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总体供给情况的衡量指标体系[4]。更明确地说,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职业教育职责的分配、交流、合作与协调框架,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201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中国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大会工作报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提出,善治是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进行成功改革的一个明确先决条件。职业教育善治的关键是如何改进协调,让广大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根据充足的信息确定优先事项和确保问责。
总体来看,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条件下,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协调互动的过程。区别于传统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各主体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目标及行动方案。因此,在治理理论视野中,不仅要求中央政府而且要求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官员、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参与到职业教育决策之中。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模式与实践策略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主要模式
根据目前相关学者的研究,西方公共教育治理经历了“规制型”“市场型”“服务型&rd quo;三种治理范式的演变,每种范式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工具、治理能力方面都有所不同。“规制型”治理范式遵循国家逻辑,强调教育公平,主张政府全程控制教育发展过程;“市场型”强调市场是公共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和激励,才能提高教育绩效,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服务型”治理范式强调通过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逐步建立一种新型的公共教育市场,严格界定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的干预范围,通过政府解制以推动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教育服务[5]。
图2 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的职业教育多层治理模式
欧洲培训基金会通过对国际社会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研究表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间有效、包容、横向和纵向交流的多层治理模式,非常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和体系的效率、效力、一致性、透明性和落实性。让一些国家层面之下的实体或地区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以及确定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促进地区层次的经济增长,并实现地区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这一模式的具体机制如图2所示。
图3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四种治理模式
英国行业协会的研究认为,从实施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治理机制的建立是在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间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这些主体包括政府或教育管理者、教育与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合作伙伴(雇主或工人利益组织,如雇主组织或行业协会)等,这些主体的一方是职业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另一方是以雇主和员工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伙伴,其关键是在这些主体间形成有效的交流方式。从这一角度而言,如图4所示,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分为如下四种:一是自由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机制较弱,职业教育机构和劳动力市场间通过市场信号进行直接反馈;二是计划模式,其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正式联系或交流较弱,并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交流;三是参与模式,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或社会合作伙伴间已经形成特定的交流与作用机制;四是协调模式,主要特征是社会合作伙伴是职业教育更新过程的重要驱动者,并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研究指出,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等北欧国家实施的以“集体技能形成体系”(collective skill formation systems)为特征的协调性治理模式(coordinated model)是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注重社会合作伙伴对职业教育实施的参与,积极加强相关治理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其主要具有如下特征:有效、透明的交流过程;利益相关者(社会合作伙伴:包括政府,以雇主协会、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合作伙伴,职业学校,企业等)间广泛参与、包容性与合作机制;研究本位的决策过程;开放性、反应性、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调整职业教育的供给模式、课程和资格等,实现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有效匹配。
图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协调性治理模式
德国波恩大学Werner Eichhorst等对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后也提出,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运行效率是最高的,具体如图4显示。其主要特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切性,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雇主、社会合作伙伴和教育机构都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二是与劳动力市场建立并维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雇主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反馈机制。三是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具有必备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受过良好培训的教师。四是在培训机构间创立了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职业教育机构的有效运行。五是建立了完善、严格的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机制,能够维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六是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逐级晋升的教育路径,在职业教育机构中获得的能力和资格与在学术教育路径中获得的资格具有可比性,学生可以在两个体系间实现有效转换[6]。上述因素也都是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实践策略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最后形成的建议中,为各国改善教育治理、实现更好的教育结果提出了十方面建议:把政府权威部门的教育管理责任下放到地方和个体机构水平上;在利益相关者间建立有效的政策协商机制;形成教育发展的综合性法律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配备充足的资源;发展不受政党政治约束的教育治理体系;把学校作为行动的核心;促进专业治理能力的发展;支持教育专业发展及其收入的提高;增强所有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加强伙伴关系的构建。
2008年,澳大利亚技能署《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未来治理》的报告。报告提出,为确保对技能挑战作出有效回应,在发展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如下几点:一是形成明确的国家目标和政策领导力,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一个全球竞争的环境下运行,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一种集体性的国家目标发展,形成国家标准、劳动力规划、与行业新的合作关系,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二是确定或分析技能需求,形成经费拨款框架。三是有效管理和分配公共经费。四是运用系统的信息进行体系改革和发展。五是建立高质量的国家数据基础,促进相关决策。六是加强优异性、一致性和无缝的规范管理。行业和消费者参与对于国家培训体系的主流化、一致性和优异性是非常关键的,要通过这一点促进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的机会、信心和适切性[7]。
根据相关国际学者的研究,美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架构是:地方教育机构负有治理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责任。但地方教育机构要在州立法和规定的框架下运行,而州的相关立法又受到联邦立法的严重制约。联邦政府向州提供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资金。为获得这些资金,州必须向联邦政府提交相关计划,明确为实现联邦法律的目标,怎样运用这些经费。然后, 州再要求地方机构提交运用这些经费的计划。此外,政府资助之外的技能培训主要由由联邦劳工部下设的学徒制办公室等部门实施[8]。
欧盟用高质量、有效、吸引力和适切性来描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良好发展状态。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治理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总体运行绩效高度相关,治理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011年,欧盟的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领导力》提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呈现如下趋势: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通过一系列广泛的活动及责任分配合并成更大规模的机构;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下放到地区或地方政府、学校委员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努力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自主性;从关注输入因素(注册和参与、项目的学制和性质)转向日益关注质量保障、学习结果或成果[9]。
英国行业及技能协会的研究认为,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有:一是通过建立行业组织,在雇主、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间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在地区水平上为企业及雇主提供一个参与职业教育的平台,帮助发展相关的培训策略,以有效应对地区产业需求。二是建立对职业及相关技能进行认证的明确指标,并使这些指标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职业教育。三是政府提供对劳动力培训的经费激励,加强对与重点产业相对应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鼓励职业教育机构和大学在重要行业采取集群行动,促进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就业。四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支持和指导,并使雇主积极参与,帮助学习者实现特定的就业目标。五是政府制定积极的产业发展战略,把教育及人力资本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特别重视对中等后职业教育机构的投资。
2012年,UNESCO通过对世界各国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办法进行梳理认为,如下策略是各国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纳入一项战略;使利益相关方结成积极的伙伴关系;决定是否下放权力,以及如何下放;审查并改革资历认证制度;开发质量保障程序;为制定政策改善证据基础;将政策框架与实施战略挂钩,以实现改革。
总体来看,密切联系企业和地区经济体,与地区经济体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劳动力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设计及实施,这些是实现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关键。
三、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虽然各国对职业教育治理概念理解和具体实践策略上有所差异,但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多元参与的协调性治理体系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趋势。如欧洲培训基金会认为,“职业教育治理”是基于各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设定目标体系、实施并进行监控的职业教育决策管理的一种模型。职业教育治理的目的在于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改进政策的问责制、透明度、一致性、效率和有效性。OECD提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其主要特征包括:高质量的教学及培训水平,积极的产业政策,灵活的培训和生涯路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投资。根据国际社会的相关经验,这一高效治理机制建立的关键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政府层面形成明确的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决策或咨询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给予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机构间及其与工作组织、行业企业的交流对话,形成关于未来技能需求的有效、透明、灵活、开放的交流传递机制。
其次,从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来看,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行业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行业企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平台来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在实质上影响着职业教育从决策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因此,准确定位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权责和职能,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国际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共同特征。
根据国际社会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仍然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为主,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行业企业等社会合作伙伴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机构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治理的基础;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基本制度建设不完善,如招生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经费拨款制度、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和反馈制度等,不利于职业教育综合治理能力的提高。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是一个系统的战略发展和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国家政策、制度加以支撑。因此,未来急需设计和建立一整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促进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合作伙伴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治理,以实现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1]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8[R]. Paris: UNESCO, 2007: 21.
[2]Governing Complex Educ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Case Studies[Z].OECD,2011.
[3]Federal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ffair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EAER,State Secretariat fo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ERI Project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Call for Tenders for Leading House “VET Governance”[Z]. Bern, 16.9.2013.
本文以开放 经济 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分析了国际贸易机制对一国环境及全球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调整我国外贸政策以及相关国内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序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 发展 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硕士 论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 金融 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 历史 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4.096
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内容是人工获取发展以及生存的相关物质资料的过程。而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定义是某个国家的人民通过较长时间的建设劳动而产生的经济重要元素的分布状态,产业、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等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分。本文阐述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一些特点,并给出改进措施,旨在使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合理完善。
1 我国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经过长期的发展显现出一定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特征如下:
1.1 经济要素存在着明显集中的趋势
我国的南部、北部以及东中部地区是运输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对我国经济要素的流动与组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经济要素向沿海地区等重要轴线的持续地聚集,标志着我国沿海城市产业以点――轴为主要特征的空间开发格局初步形成。
1.2 多极化聚集的特征
国家的集聚发展可以促进某个城市或者地区的发展,在国家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出集聚发展的特征时,大量的资源会涌入处于发展中心的城市或者地区,从而促进该地区的高速发展。不过,如果经济集中发展态势没有加以控制,则容易引起离发展轴较远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空间格局政策制定较为合理的国家中,政府往往选择设计较为科学的政策,力求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集中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能使得不同地区共同发展,使其拥有较为均衡一致的生活水平与经济能力[1]。
1.3 拓宽经济活动所需空间,开展国土治理工作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采取了一系列拓展经济空间的措施,建立多个开发区聚集产业,如高科技开发区、外包产业园等生产园区。此外,国家还建立了大量的城市新区,其具有一定的产业聚集特征,拥有更为综合的功能。
另外,我国也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例如提高退耕还林、水源保护、废气减排等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健康稳定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 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1 对城乡建设用地政策加以完善
农民在我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因此,国家应当积极保障其基本利益,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政策,特别是目前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我国的城乡土地政策中的增减挂钩方式是较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制度安排,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有效地改善城乡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实现节约土地的目的。
建立完善的竞争性土地市场已是我国土地工作的重要议题,其能够实现城乡土地管理二元结构的有效转变。目前我国的征地制度不完善,因此,政府应当对现行的征地制度进行改革,使其更适用于我国的征地工作,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对征地范围进行严格的规定,杜绝违规征地现象的出现。第三方的评估机制能在保障农民权益以及促进征地工作趋向合理化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
2.2 促进城市规划管理趋于合理化
城市用地历来较紧张,因此城市要优化规划管理,尽量提高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而不是单纯地扩大城市面积。此外,城市应当完善防护林、人工水体以及绿化用地等必要项目的建设。与此同时,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违规建筑的治理力度,从而促进城市土地的使用更加合理[2]。
2.3 对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加以完善
我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对于上述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2.3.1 开征环保税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问题,因此政府可以向污染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并将税收投入到国家环境保护项目中,以此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2.3.2 完善资源保护 政府应当完善有关的环保政策,健全针对企业乱排污行为的惩罚机制,促进企业排污行为趋于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环境的压力。政府应当制定完善的环境资源价格政策,并使其具有以市场为基础的特点。
3 结语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国家而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工作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充足准备,积极借鉴相关经验,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力求最大程度地促使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趋向合理化,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涛,廖和平,潘卓,李靖,杨伟,潘美含.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评估――以重庆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
什么是学习型城市
放眼全球,各个城市在文化组成、民族成分、文明传承以及社会构造等方面各有千秋。
然而,所有的学习型城市具有的特质却是共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倡议的框架中,对终身学习作了如下说明:
一个学习型城市能动员和运用各个环节的资源;
全面提高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活跃家庭和社区学习氛围;
促进职业培训和工作场所的学习;
扩展现代学习技术的应用;
改善并优化学习质量;
创造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
并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个体能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监测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过程
学习型城市为所有人提供终身教育,实现人人享有教育权利的目标,建设学习型城市将带来深远影响。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界线对一个城市是否是学习型城市作出界定。认定一个城市为学习型城市,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作出了什么努力,而非这个城市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建设学习型城市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各个环节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是抽象的理论,而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措施。要建设学习型城市,不仅需要坚定的政治意愿和承诺,还需要一套关键指标,以监测建设过程。
简而言之,对一个城市而言,监测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过程有如下原因:
将政治意愿和理论研究转化为具体的战略和措施;
对建设过程作持续评估;
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已实施的战略带来的效益作出评估。
学习型城市关键指标可实现:
有效地支持会员城市内部和相互间的终身学习的发展;
对世界上大部分城市社区的人人享有终身教育的实施成果作出评估;
促进会员城市间的对比分析,促进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
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探索
为了探讨出一套规范的评估手段以对学习型城市作出评估,专家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和磋商。2012年7月3日至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成立了研究组,探讨并制定学习型城市关键指标的框架。部分来自学习型城市国际平台(IPLC)创始成员包括帕斯卡国际观察站、贝塔斯曼基金会、思科系统、北京市教委、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威特大学、南非西开普高等教育联盟的专家代表,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的专业人士和顾问,参与了研究讨论。
研究组从已有的概念框架中汲取灵感,借鉴了社会及经济发展评估领域的一些概念,比如:
《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相关指标(2007年);
《千年发展目标监测框架官方修订版:目标、具体目标和指标等》(联合国,2008年);
世界银行的《知识评估方法学:变量和集群》(2012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美好生活指数》(2012年);
《“里约+20”峰会报告――我们期望的未来》(联合国,2012年);
《新型全球伙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实现经济转型》 (联合国,2012年);
《2015年后发展议程:目标、具体目标和指标》(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和韩国发展研究所,2012年)
研究组也借鉴了《全球背景下的社会包容性分析与评估》(联合国,2010年)提出的一系列指标的衡量标准,同意采用以下标准制定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
重大性和可实现性――具体目标达成应具有重要意义,也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关键性――每项指标都对应一个具体值,一项关键任务或者重要问题。
相关性――每项指标都须达成一定目的,具体目标达成须对实现关键目标有所促进。
表述清楚,简单易懂――每项指标必须简单易懂,不对普通人带来理解障碍。
易于操作――每项指标都可以通过已有数据或者通过有效的调查数据进行评估操作。
结果可靠有效――每项指标提供的评估结果必须有效,值得信赖。
经过激烈的辩论和小组讨论,研究组提出了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框架草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听取专家代表的建议,制定出草案,并提交中国杭州首届建设学习型城市专家组会议,以供讨论。2013年4月至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就主要特征与数据收集可行性的相关性问题,征询了专家和部分城市的意见。2013年6月4日至5日,联合国教科文终身学习研究所在韩国济州岛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与会人员对学习型城市关键指标草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经专家组批准认定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从UNESCO区域内选取了部分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本草案即反映了此次试验的结果。
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框架组成
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框架组成借鉴了UNESCO的徽标(如图1),运用山形墙、立柱以及基座阶梯的元素搭建了框架。
山形墙――三个焦点领域反映了建设现代学习型城市带来的广泛效益:
(1)提升个体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2)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
(3)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柱――六个焦点领域反映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建设任务:
(1)全面提高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2)活跃社区的学习氛围;
(3)提升职业培训和工作场所学习的效率;
(4)扩展现代学习技术的应用:
(5)改善并优化学习质量;
(6)创造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
基座阶梯――三个焦点领域反映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条件:
(1)愿景及坚定的政治意愿和承诺;
(2)管理和各界参与;
(3)发掘利用各类资源及潜力。
当前的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草案一共包含32项指标。大部分指标是定量的,相关数据可从各个城市主管部门获取。定性指标部分可由独立的专业机构比如盖洛普调查机构进行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估,部分可由各个城市主管部门提供的专家意见报告进行评估。
制定这些指标的目的并非是对城市进行区分比较。各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方面,所以对每座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只应从其自身的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历史和传统等方面进行评估。
如何运用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1-0229-01
1 智能电网概念
目前,由于发展情况和关注重点不同,智能电网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我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非常重视智能输电网领域,以1000千伏和500千伏输电网为骨架,在国内建立了七横三纵的特高压主干电网。在中国,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主要体现在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的现有网络基础上,通过运用先进的传感、测量、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六大目标。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为自愈、稳定、包括用户、有效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质量的电能、容许多种发电形式接入等。智能电网的核心意义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互动化和自动化。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智能电网系统包括几个部分:能源输出单位(如发电厂、家庭微型发电装置等)、能源传输单位(智能变电站和输电网络)、能源使用单位(智能终端用电客户)。
2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
2.1 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1)智能电网是自愈型电网。所谓“自愈型电网”指的是在电网中运行着的有问题的元件可以被控制原件自动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以此做到不影响用户的供电需求。从本质上看,自愈就相当于智能电网具备了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也是智能电网的最主要特征。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更加精益,效率更加优化,电网的自愈功能可以节省停电时间、减少人工管理费用、加强用户供电保障。
2)智能电网能提升电能质量。目前,由于需求不同,终端电力用户对电网的要求不断增高,如何加强电网企业的优质服务,提高电能质量是根本解决之道。电能质量主要包括电压偏移、频率偏移、三相不平衡、谐波、闪变、电压骤降和突升等。用电设备不断进行数字化探索,造成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生产线停产,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电能是智能电网的又一个重要任务。智能电网最终会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质量的电能,收取不同的价格,同时将电能质量与价格关系写入电力服务合同中。
3)用户参与运行管理。在智能电网中,用户将会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和用户建立双向实时的信息互动,使用户参与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中是智能电网的又一重要特征。在智能电网的网络架构中,微电网和小范围电力系统的应用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有效利用家庭电力系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课题,发展家庭电网管理,利用清洁能源,强化节能减排效果,是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4)可安全无缝对接联网电源。智能电网将可以容许不同类型的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网络系统,简化联网过程,类似于“即插即用”。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对电网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未来改进后的互联标准将可以使多种的发电和储能系统简单接入。多种形式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不仅提高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而且减少了对外来电源的依赖,此种模式在应对战争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现实意义
1)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通过建设智能电网,为集中和分散电源并存的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一方面可以促进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同时可以有效增加能源供应总量;建设智能电网还可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优质的能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我国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全国70%以上的煤炭、水电和风等资源分布在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近80%的能源需求却在中东部地区。未来能源生产中心不断西移和北移,跨区能源调运规模和距离不断加大,能源运输形势更为严峻。电网是科学合理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重要载体,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平台。
3)提升系统的清洁能源接纳能力。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可以使电网具备接纳不同类型清洁能源的能力,从而促进清洁能源开发,为清洁能源的高效快速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清洁能源并入电网技术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在电网中占据的份额较少,未来,在资源极度匮乏的状况下,以上这些清洁能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4)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设智能电网,能够使电能在终端用户得到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引导国民建立新的能源消费理念和方式,从而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以火力发电为主要的国内电力市场现状来看,发展智能电网是解决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捷径。
3 结论
未来中国电网的最基本的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将是以特、超高压电网为主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电网为基础,同时将传统电力技术同先进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融合,通过电网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合,进一步拓展电网功能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幅度提升电网的服务能力,实现多元化电源和不同特征的电力用户灵活接入和方便使用,实现更加经济、高效、快速、安全地发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综上,构建以信息化、互动化、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是适应中国国情,满足未来各方面发展需求的战略性选择。
参考文献
[1]郑宏.谈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对建设中国智能电网的影响[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10.
1、公共危机衍生的问题语境——风险社会的到来
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历史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印证了风险社会理论的深远洞见,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我们是否真的面临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新社会。这种反思在诸如“非典”、禽流感的全球性爆发以及波及世界的金融风暴等一连串事件的背后,都似乎印证了风险社会正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换言之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风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常态现象。
风险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社会在兼顾诸多发展困境与现实挑战时,亦将不得不时常面对危机式的生存状态。与人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范畴不同,公共危机与风险社会概念上的诸多相似之处,并不能代替事实上有关这两者莫衷一是的争论,两者的同质化的区别在于:危机与化解解决、处置相对;风险与忧患意识、反思而相随。L·巴顿说:“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只能称之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的意外事故,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危机。当人们不再把危机看作确定的,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已经与它过去的主要特征决裂了。
当人类社会发展演变步入变幻莫测的风险时代,一切动荡与不安仿佛都源于人际之间、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以及维系彼此信任沟通的阻塞。风险社会亦是危机四伏,危机频发的社会,公共危机式的事件也就从单一变得不再偶然。具体到我国而言,近年来随着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我国业已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阶段,一些公共事件呈潜伏频发的态势。因此探索如何有效的处置公共危机以期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抵御风险的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2、公共危机的化解——社会管理体系的构筑与风险防范
在试图化解和降低公共危机所引发的风险的努力中,有关社会管理机制的探讨都有赖于对公民自身价值的深层挖掘。而公众的对于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同则是构筑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石。正由于公民的大众参与使得公共危机的管理不再局限于政府治理的视野。公民人际关系网络的广泛性,更容易促成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协作;政治生活中的成员资格是指公民权利,这是公民参与的前提;团体层面的社会协作主要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高度的信任可以降低合作的成本、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促使互惠行为的实现,公民参与中的信任表现为政府、NGO和个体公民等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社会规范为公民提供了参与规则,社会规范是指正式的规定和非正式的习俗,这能保证公民参与的有序性;社会网络是组织之外的各种联系,构成了公民参与的机制,公民参与使最广泛的利益得到了表达,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公民参与增强了公共危机管理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社会拥有广阔的资源,完善的公民合作网络能够调集最广泛的社会资源,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
除此之外对于营造树立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传递重要信息的传媒而言,新闻传媒在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自然成为化解和规避社会风险与危机的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由此看来在当前风险社会情况下,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新闻媒介需要积极地引导舆论,达到化解风险与危机的目的。新闻媒介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将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危机事件由于不可预知且破坏性大,对人民的伤害大,所以容易引起混乱和恐慌,而新闻媒介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防范此类危机的再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结束后,新闻媒介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危机应对中的经验、教训等进行及时的总结,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危机规避和防范意识,也将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
3、社会管理机制的构建——社会治理主体的介入
(1)责任政府的主体地位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成效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职责之一。为了强化政府管理危机的能力, 政府有必要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责任政府作为决定社会治理最终成效的主体,只有不断强化主体管控公共危机预警和预控的能力,方能使危机在大规模爆发前将其有效控制,从而避免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因为如果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危机信息,或者对危机信息判断错误,认为不会引发危机,自然就不会采取预控措施,就会造成危机突然爆发,或者危机迅速扩大,这时当然也就失去了进行危机预控的最佳机会,危机管理职能立即进入应急处理阶段。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公共危机的化解与社会管理的完美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共危机管理,实施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政府参与下的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公共危机管理。因此公共危机的化解离不开对相关制度的构建,特别是关于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性思考和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1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MOOC;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
MOOC全称为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被译作“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简称为“慕课”,是一种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网络教学形式。它将学校中的课堂,转化为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服务,向全世界的人们提供免费学习。MOOC凭借名校光环、顶尖师资以及网络便捷,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加入MOOC平台,奉献属于高等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且让成千上万的学习者跨越高校的围墙,摆脱传统学制的约束,突破时空的局限,轻松吸取了世界级学府的精华。MOOC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以传统教育体制为基石的学习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一种来自网络教育革新的严峻挑战。只有深入了解MOOC的特征,分析传统与新兴教学方式的优劣之处,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深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一、MOOC的主要特征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从单纯资源到课程与教学的转变。\+①而MOOC作为一种网络教育形式,之所以能突破以往依托互联网开设的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课程等,颠覆传统教育思维,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除了具有网络教育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独有特征。
(一)大规模
“大规模”是MOOC首字母Massive的第一个语义,也是MOOC的第一个主要特征。“大规模” 至少包含了三层涵义:一意味着这种课程学习在学习人数上没有限制,参与课程的学生可以多达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大的规模;二意味着参与MOOC平台的高校众多,截至2013 年 7 月,全球共有83所高校和机构加盟 Coursera 平台,共有 28 所顶级大学加盟 edX 平台,\+②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MOOC行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edX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有65所高校加盟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三意味着大量的网络课程面世,教育部宣布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将逐步开放1000门视频公开课、5000门资源共享课\+③。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MOOC的主要表现形式,开放即面向所有的学习者,让资源实现共享。资源共享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一种重要体现。传统教育所设置的年龄、身份、国籍、语言、地域、收入等等门槛已不再是教育的障碍,开放性意味着所有的学习者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面向所有学习者,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实际开展学习,并且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进行交流。此外,这些开放的资源大部分是免费的,其廉价的教育成本比传统课程更具竞争力。
(三)高质量
“高质量”是MOOC的主要内涵,是MOOC能够风靡全球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因素。MOOC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集结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旨在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其高质量体现在:其一,知名学府加盟。除了早期创办MOOC三大平台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外,目前100余所世界各地顶尖大学纷纷加入。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亚洲名校也宣布加入edX,而Coursera所选择合作对象是每年最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排名前5%的学校;其二,专业团队打造。要完成一门MOOC课程,需要一个专业教师团队共同完成。如MITx的“电路与电子学”这门课程,其中参与的教师共有21位团队成员。这些老师们分别负责知识讲解、制作精美视频、及时回答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在线作业、组织学习社区的交流互动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务求给学习者提供高端的学习体验。
(四)交互性
“交互性”是MOOC比传统的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更为卓越的功能特性。传统网络课程包括国家精品课程等只是单向提供课程资源,缺乏在线的师生双向交互、生生交互以及论坛式讨论答疑等协同互动学习。MOOC的交互性堪比传统课堂的交流模式,学生的课堂作业通过系统实时测评,主观问题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社区、社交网络等方式得到来自老师的反馈或者其他学习者的帮助。一名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在起身倒杯咖啡短短1分钟后,发现原本打算回答Coursera上的学生提问已经有其他学习者帮忙回答。这种即时交互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向互动中增强学习效果。
(五)个性化
“个性化”是MOOC体现以学习者为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和学习程度选择教学。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心理活动、认知能力等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针对个体差异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MOOC作为网络教育,其共享性、开放性、重复性、交互性、可控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同时,MOOC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促进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MOOC的兴起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履行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神圣使命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属于大学的必修课。目前,以“灌输”理念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仍然十分普遍,学生在传统课堂中难以成为学习主体。MOOC的兴起将有限的课堂转移到无限的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态环境,这势必对传统思政课形成不可忽视的冲击和挑战。
(一)目标价值更复杂,意识形态教育艰巨
意识形态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使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教学目标和价值观是立场鲜明的。而MOOC平台上,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这是学习知识的新形式,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新领域。西方国家凭借主导互联网技术,形成有利的话语体系,通过MOOC免费课程不仅传递有形知识,更渗透无形价值认同,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宗教救世等西方思潮提供理论依据,其蕴含的思维认知与价值导向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大学的大量人文社科类课程通过MOOC平台进行传播学习,其主讲人拥有国外知名大学的光环,并且讲解新颖生动,深受中国大学生的喜爱,听edX和Coursera网络课程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意识形态教育任务将更加艰巨。
(二)教学权利更开放,学习资源优胜劣汰
MOOC的开放性表面上是显性资源的免费开放,而其真正的价值内涵在于教师教学权力和学生学习权力的开放。MOOC以社会化学习网络为平台,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自由。教师通过MOOC进行教学,将不受归属学校的制度约束,课程也不专属某位教师,学生也可以跨校学习,教师自由教学的权利和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通过开放转化为巨大的学习资源。思政课作为所有高校的公共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共通的。鉴于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学生通过MOOC平台可以获取其他高校更好的思政课学习资源也能达到学习目标,那么普通高校的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有可能沦为虚设,其教学效果将遭遇严重挑战。学生通过MOOC平台择优而学是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这种优胜劣汰虽然会鼓励学习资源的创新争优,但不容忽视的是,普通高校传统思政课程所肩负的实践育人功能同时也会被削弱。
(三)学习方式更多样,自主学习成为主导
传统思政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依赖场地、纪律等组织课堂,无法真正体现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MOOC课程依靠网络技术推进学习,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使学习从传统的获取知识为主到更加注重发现、处理、理解、应用和创造知识。因此,MOOC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导,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第一,视频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系统。课程可以通过视觉效果突出的视频、动画、Flash等展开,学生经过自我思考建立知识联系,加深学习记忆。而传统课堂主要是学生按教师思维去掌握已构建的知识体系,这样被动而机械的记忆易遗忘。第二,同伴学习,海量学习者互帮互助。MOOC平台的学习者参与度高,如Coursera、edX、Udacity、国内的慕课网、学堂在线等都有在线讨论小组、Wiki协作、问答社区、广场讨论区等平台让学习者进行提问和讨论。“一人发问,大家来答”的同伴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自由学习,教与学都不受时空限制。传统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地点等现实资源局限。MOOC课程教学不受时空局限,教师可以在轻松的环境录制课程,进行自我发挥。视频课程碎片化,一般5到15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边角时间”也可以被用来学习。第四,个性学习,根据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传统课堂的师生比例是一对多,教师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且师生交流相对短暂。MOOC课程提供了很多线上交流平台,如国外MOOC平台可以使用Wiki、blog、Moodle、Twitter、FaceBook,国内慕课平台有QQ、微信、微博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
(四)交互形式更多元,从消费到建构课程
启发教育、个性教育等生本理念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而生本理念的主要外显特征在于“以学定教”的多元交互。多元交互是MOOC课程的一大亮点,它引发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交互形式的“质变”。从语音交互到文字交互,从人人交互到人机交互,从单媒体交互到多媒体交互,从同场交互到跨域交互,从实时交互到异步交互,从有限空间交互到无限空间交互,从师生交互到教师、学生、媒体等多向融合交互。MOOC平台向学习者提供比传统课堂更立体多元的交互形式,为学习者进行自学互学创造了更便捷的途径,体现生本理念中“学习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MOOC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生成性、多极性等特性,使网络学习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走向多向互动交互,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传播、构建、创造知识,从教学内容的纯粹消费者变成课程的重要建构者。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MOOC平台记录笔记、发表评论、交换课程资源以及分享心得体会等,这些学习行为同样为其他学习者提供新建构的资源。学习者通过多元交互,增强课程参与度,提高个体针对性,才能让思政教育理念“入心入脑”。
(五)评价机制更全面,评价内涵重新定位
学习评价是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思政课程学习一般有随堂提问测试、课后作业评分、期中期末考核等评价方式,这些学习评价基本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突出成绩结果,忽视育人过程,学生根据这些评价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MOOC的评价机制既包括教师评价,也有学习者互评。除了授课过程中设有随堂提问、课后测试和期末考核外,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对同伴作业进行评阅才能看到自己作业的被评意见,保证学习者互评方式的落实。由于思政课比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和经历,因此学习评价应该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成为学习者进行思维证实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数字判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MOOC平台能够有效跟踪学习数据,探索认知规律,调整学习行为,这种学习反馈赋予评价新的内涵,同时也推动思政课追求本真的教育价值。
[注释]
①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②陈肖庚,王顶明.MOOC 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11期,P7.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6号.
[参考文献]
[1]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
[2]刘震,曹泽熙. “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1期。
[3]方静.MOOC 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的挑战[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5月。
班级治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治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治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治理目标的设定和治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要害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治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治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级治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前苏联闻名教导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导理论认为:在集体的教导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治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例如,根据中师生培养规格,设定某班级一年级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治理目标;二年级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三年级以“树立教导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以形成专业特色为主线,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导理想为最高境界。班级的治理主要是通过管班活动使这个群体组成的异质性班级过渡成为具有纪律性和共同目标的班集体。这就告诉我们,要避免把班主任仅仅看作是一个“管教者”,纠正学生违纪行为、对学生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这只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通过集体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他们的崇高理想与职业信念。要使班级治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治理。
二、班级治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为什么要称之为“理论——操作”模型呢?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面根据班级治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治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治理,再由班委会详细参与班级治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治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治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治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治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治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治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担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治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治理。由此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治理关系的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在这个网络里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例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一些具有体育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治理者的地位。在班会活动中,一些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治理者的位置。可见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但这种模式对班主任能否起到“纲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不好学生容易处在自由状态。其要害是班主任要充分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别特征,注重在不同的治理环境中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
3.交叉模式这是指在治理过程中班级里的学生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要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等多方面的治理。这种模式是把班级治理放到学校整体环境中去考虑,因为班级是不可能脱离学校环境而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结构倾向于开放,有利于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治理和多方面规范化的发展。当然这种模式要求各方面要调解一致,否则就会造成治理上的混乱。还会形成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局面。
4.轴辐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班主任为中央,整个班级的治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央意图运作。这样在结构上就以班主任为原点将治理影响辐射到每个学生身上,形成明确的治理和被治理的关系。班主任直接参与每个学生、每个事件的治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也可以直接了当地反馈到班主任这里。其特点是:模式结构呈圆周式,带有闭合倾向。这种治理比较细致,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之处。可以及时把握班集体发展的动态,其控制性较好。但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治理目标。其操作要领是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以情感交流作为联系学生的纽带,逐步形成教师的权威性。切忌“婆婆嘴”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以上四种模式无论是从操作还是理论而言,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这里主要是以班级治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发挥的形式途径来加以区分。因此不可能是运用某一种模式就能达到既定的治理目标。除了这种构建的方法还可以根据治理者的风格、治理内容等参照标准进行模型建立和理论分析,这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倾向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主导模式操作和辅助模式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照顾多方面的因素,使操作模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如何建立具有现代教导意义的哲学层次的理论模型,这不仅是理论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更是中师教导实践有待探索的新领域。
三、建立优化模式的“质性材料”
在每个不同的班级所处的环境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影响因素。一些具有确定性的或量化的影响材料且不去关注它。这里之所以把另一些因素称为“质性材料”,正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这种“材料”有一个开发、利用、组合的过程。正如有了砖头,还需要泥浆来粘合一样,有了一定的治理关系还需要情感作为“融合剂”。在这些材料中有“显性材料”,有“隐性材料”;有“刚性材料”,也有“弹性材料”。作为“质性材料”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立治理关系、赋予基本型态。班级中的基本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来看,如组织关系、教学关系、交往关系,正式关系、非正式关系,团体关系、个人关系等。从治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治理与接受治理的关系、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成员与环境的关系、运作过程中的主从关系等。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确立班级的组织结构、目标结构、角色结构、治理关系,班级的基本形态才能形成,治理模式才能具备操作的内在机制。
二、自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
(1)大众性。从基本内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自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为大众性,也就是说现阶段的自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特征。首先,社会群众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传播的主体,可以说,自媒体的传播趋势呈现一定的公众性。其次,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在线的注册申请,这种简单的运作手段方便了不同者的繁琐操作,为新闻的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例如,现阶段的微博或者微信等沟通较为便利的互联网工具等。(2)丰富的传播内容。首先,自媒体的传播手段多样,并且传播的主要内容也较为丰富,并且现阶段的自媒体呈现了一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具体内容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途径和检查机制。可见自媒体的传播内容,与传统传播手段相比,更为丰富。(3)具体的交互性。现阶段,自主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播的范围以及效果,与传统单向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容,自媒体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主要针对数量较多的人群,开展多向的传播方式。[2]并且大幅度地扩大了传播内容的多样性,真正将内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展现给社会大众。真正发挥自身的媒体传播影响力,并尽可能实现媒体新闻的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应用运作的机制,不断完善了自身的结构模式,打破了传统具有限制性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保证了信息的流通性,掌握了现阶段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行业报与自媒体传播的创新措施
(1)更新创新理念。首先,从实际角度出发,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并摒弃传统操作的旧内容和机制,积极地吸收国外先进的行业报媒体传播理念和结构。从根本上掌握是运作规律,并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其次,应该不断落实我国在新闻产业的相关实际政策,并充分发挥当代媒体的带头作用,尽可能帮助现代媒体人从根本上掌握运作规律,制定明确的操作纲要,对员工自身的实际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打好基础。(2)坚持体制创新,完善治理结构。现阶段,我国的相关行业报应该根据实际的资产运作形式,灵活性地转换操作模式。并根据市场经营的具体情况,完善人文治理结构,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社的最新方案制定内容,吸引投资者,并且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管理手段,提高自身企业的运作效率。并将企业产品品牌策略与财务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融合,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运作的体系。最后,应该制定明确的相关管理人员实际岗位职责,并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内容,对应用范围实行合理的管理和监督。(3)坚持品牌创新。在现阶段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我国行业报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摈弃传统报纸行业的守旧,进行行业突破。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运作效率,并积极地传承行业报的优良品质。其次,应该加大自身品牌的研发力度,全方面提高我国行业报企业自身的品牌效应,并扩大品牌发展的范围,积极地开展网络音乐以及视频方面的业务,加大文化与实质内容的融合力度,扩大发展范围。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66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 “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 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 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 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 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