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1:08: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当前的金融形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前言
在我国日常的生活和交易中,首先应该认识清楚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尤其应该将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因素统一起来。针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式,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都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旨在保证我国经济金融更加稳定的发展。
1.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的形势介绍
目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经济金融逐渐从低谷向上走,现在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已经走上了稳定的道路;第二,通过拉动我国的内需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第三,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逐渐好转,我国的出口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宏观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二,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也促进了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第三,我国的投资领域被进一步扩大,进而不断优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第四,我国的宏观政策还有助于增加我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旨在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外,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在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通货膨胀方面的问题。即使我国的物价整体上趋于平稳,但是在很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通货膨胀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有关房地产政策的不断出台,这使得我国房地产的价格逐渐趋于平稳,但是之后又使得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反弹的趋势;第三,随着我国信贷的不断增长,导致我国的贷款变得非常难。由于我国信贷增长还是逐渐变强,并且信贷增长一直处于高位,这就导致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资金短缺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贷款难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货币宏观政策调控遇到了极大的阻碍;第四,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受到了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不足的问题一直都存在,这就导致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着缺乏持续性的问题。
2.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问题措施
2.1加强对房地产、车市等经济事项的调整
目前,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因素就是房地产和车市等重要产业,这就要求很多经济学家加强对这些领域经济事项的分析。现阶段,由于我国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等产业的宏观调控,进而使得我国的房地产和车市等价格保持的比较平稳。但是,只有国家的调控是远远不够完全保证房地产和车市等产业的价格趋于平稳,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进而就会导致人们对住房和车等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因而在经济金融调控的过程中,需要真正将我国经济金融市场中的房地产等经济事项进行改革和控制。所以,对我国的政府部门而言,还应该将房地产和车市等事项中的细节进行调控,从而保证我国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
2.2加强对创新产业的投资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现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新技术的竞争。对我国的企业来说,由于国家对创新技术的重视逐渐提高,通过创新来带动我国经济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企业还应该抓住市场中的有利因素来促进其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将企业自身的经济金融发展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结合起来,旨在企业的生产和建设过程中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创新型产业的投资和建设,并且国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同时,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中的经济细节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对促进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加深企业内部和外部更好地结合发展。因此,加强对创新产业的投资建设是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平稳发展的重大举措。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我国当前面临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现阶段有必要认真认识和思考当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为了解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而需要将影响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中的不利因素认识清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当然,我国政府也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和车市等重要产业的宏观调控,同时国家还应该重视对创新产业的支持,旨在为我国整体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现阶段研究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俊峰.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02):107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风险控制,在刚才的专题上有很多专家已经谈到了,在这里我只说怎么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振兴经济政策。农村中小金融企业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投放,加大支农的力度。
及时谋划部署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工作。围绕农业产业链细分农业市场客户群,认真论证业务发展的特点,加强市场营销,牢牢占领农村市场。在风险防控情况下,做自身能够接受和识别的业务。
大力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从银监会来讲,凡是有利于改进支农服务的方法和方式,都要大力推荐。凡是支农服务创效明显的机构,都予以大力支持。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长效扶持机制。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从客观上讲,这与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目标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为此需要积极借鉴国际上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协调出台各项扶持政策,综合发挥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扶持作用,要研究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的政策目标。适时、适度调整准入门槛,吸引符合条件的资金去农村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市场的运作投资、收购、兼并、重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健康度的同时,加大对西部农村金融的投入。加大对银行业犯罪打击的力度,从严打击逃废债行为,加强信用村、信用镇的建设,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体系,积极推进信用
文化建设,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配制优质的企业文化。
规范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三农”问题和农村金融问题,是中央高度关心、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三农”的事情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所以我们始终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制度作为首要目标,加快建立适合“三农”发展的金融体系。相信大家对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出台的内容已经很熟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两个放开,一是资本放开,二是机构放开。在资本放开方面,主要是指允许社会各类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外金融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要提高民营资本对农村金融的参与度。机构开放是支持相关金融机构去农村建设网点,我们所推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是目前农村金融以及存在农村金融机构有力的补充,并不是指农村金融的全部。试点原则方面,首先是低门槛严监管原则,适当降低机构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面。确定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金。在投资人的资格和业务准入的条件和范围,新设法人机构等权限适度降低了门槛。这里头就是在允许设立三类机构方面,有人认为,监管部门目前没有给各省积极推出小额信贷组织合法的地位,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再重新认识一下,小额信贷机构也已经推出若干年了,在我们国家也有数百家,一直在稳健运行,2008年5月份银监会和人民银行也出台了意见,政府处置风险,小额贷款公司由工商部门注册,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的小额贷款公司也是一家合法机构,这个法律地位不是说银监会能够给的,而银监会管的只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经营机构,而小额贷款公司只是一般的企业。其次是严监管。所谓严监管,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三类机构是正规机构,是涉及存款人和投资人资金安全,由监管部门发牌照,接受审慎监管的机构,这跟一般企业是有区别的。除了坚持低门槛严监管之外,还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先中西部,后内地,先解决服务空白,再解决竞争充分的问题。2006年12月,开展试点工作,到2007年在全国进行推开,到2008年10月31日,已有77家新型同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62家,贷款公司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从试点成效来看,初步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创造了农村金融运营的新模式,增强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新活力,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水平,起到了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目的。
1.银行信贷界定。信贷,即信用、借贷。 银行信贷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以银行作为中介,以有偿的利息回报为前提,将银行的部分存款暂时借给企事业单位使用,在约定时间内收回本金并收取一定的利息。在信贷业务中,银行是独立、专门的金融中介,它区别于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财务发债的国家信用、个人之间的民间信用和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信用,可与证?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相结合,并将其纳入自身循环,专司存款货币经营的间接融资,货币贷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2.银行信贷的主要资金来源和贷款对象。银行在信贷业务中主要起着中介的作用,是架接贷者与借者的桥梁。银行借贷需要募集资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六大途径,分别为各种存款、债券筹资、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和同业存放、性存款、出资人投资于商业银行的资金。其中各种存款包括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农业存款和信托存款等,债券筹资主要包括发行金融债券、国家投资债券和卖出回购债券,性存款主要包括财政性存款、委托存款及委托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基金。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具体对象就是贷款对象,主要分组织机构和个人两大类,组织机构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学校,个人主要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包括一般公民和个体经营户,其中企业是银行信贷工作最主要的对象。
3.银行信贷的主要原则。(1)企业首先需要提出申请并上报与信贷相关的文件资料。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在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的营业执照、由地方人民银行核发并在有效期内的《贷款证/贷款卡》及相关的申请材料。
(2)其次银行要对借贷企业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并进行审核批准。这项工作是信贷工作开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银行需要核查借贷人的相关申请材料及有效证件,对其还本付息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借贷人在无法偿清债务的情况下如何保障银行利益作出有效的分析,将上述的各项信息整理形成贷款调查报告,为银行的审批核实工作提供依据。银行在核实并审批贷款后需要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并办理有关的抵押和公证手续。
(3)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还本付息,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使用状况进行评估。在得到贷款之后,企业需要合理使用贷款,在此期间,银行要对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及抵押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防止不法企业滥用贷款以致丧失还款能力,直至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本付息。
二、银行信贷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营业务,关系着银行的利润收入。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人们常言“存款立行,贷款兴行”,可见信贷工作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通过对银行信贷工作进行有效改革来促进银行信贷工作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1.银行信贷审批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当前,信贷审批主要遵循贷款前调查、贷款时审查和贷款后检查的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并不能完全规避金融信贷的风险性,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审批流程过于简单,极容易被不良信贷的借贷人钻空子,形成审批工作的漏洞,严重损害银行的利益,破坏银行资金流动的平衡性。
2.优质信贷市场资金短缺。房地产市场是当前经济市场的大热行业,部分银行将大部分的银行信贷资金都投放于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股市属于高风险行业而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风险,一旦市场动荡会给银行带来严重的危机,如巴林银行和雷曼兄弟的破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市场出现大量的优质信贷顾客,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挤占了优质的信贷业务。
3.不良信贷案例频发促使商业银行必须寻求解决方案。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每年都会产生几笔不良的贷款,为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纵观银行的不良贷款案例可以发现,不良贷款主要出现于流动资产信贷方面,改革银行信贷工作,加强银行对于流动资产信贷业务的审核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三、银行信贷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信贷工作开展中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金融信贷市场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积极鼓励支持商业银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仍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面临危机时仍然沿用被动应对的方式。例如,当前只有少数银行将风险预防评估机制引入了信贷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范围狭小、深度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风险意识缺乏的体现。
2.银行信贷工作开展中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我国当前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十分粗糙,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操作流程和制度、风险监督管理机制,这严重限制了银行信贷工作开展中的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例如,在银行信贷工作风险的来源不仅有企业本身还有作为企业管理者的个人,不少企业管理者缺乏金融风险意识,不能合理使用贷款或本身存在诚信问题,对于来自贷款企业管者的风险因素,银行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对其进行合理排查 ,最终影响信贷程序的正常运转,为银行带来经济损失。
3.银行信贷部门的管理思想落后。银行信贷机构的管理思想落后是造成信贷工作落后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限制逐渐拓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一些银行为抢占信贷市场资源,一味强调信贷业务额的提高而忽略了信贷业务质量的评估,为银行信贷业务的管理工作带来难题。
四、银行信贷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措施
1.在银行信贷工作的开展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哲学原理强调了意识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银行信贷工作中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是信贷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银行要定期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2.在信贷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实现对于风险来源的识别和分析,风险来源的识别和分析可以为银行进行准确的风险预估提供依据。其次,要设置风险管理预案,建立和规范风险管理的操作流程和制度。最后建立风险管理的监督预警机制。当信贷业务面临风险时,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风险的监督预警,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淡化借贷人无法及时还款带来的影响,并且对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积极落实有效的追款措施。
二、全社会资金充裕:主要指标呈“三高”态势
目前货币供应量、贷款、储蓄三个指标所形成的“三高”增长态势,足以充分说明社会资金充裕。
1.货币供应量增长继续加快。今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5.1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M2与“GDP+CPI”增长之差为8.8个百分点。目前促使M2增长加快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储蓄和单位定期存款增长。
2.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不减。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贷款增长走旺,2002年实际贷款比预期调控目标多增4000亿元。今年前4个月,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长速度依旧不减。4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余额为15.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年初高1.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
3.居民储蓄继续增加。今年2月末居民储蓄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4月末居民储蓄余额为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8.4%。今年1~4月,居民储蓄累计增加8275亿元,同比多增1974亿元。
三、银行间资金流动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加大资金运用
1.从人民币贷款结构看,国有商业银行在新增贷款中的市场份额增大。今年前4个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加6171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的57.8%。
2.从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向看,国有商业银行是惟一的资金净融出部门。今年第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净融出资金10381亿元,同比多融出1487亿元,增长16.7%。而目前资金最大需求方仍为其他商业性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联社、政策性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四、资金配置效益明显改善:对中小企业和农业的金融支持加强
今年2月底,人民银行及时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按照新的中小企业标准,做好中小企业贷款统计工作。
在票据市场上,融资资金主要投向中小企业。近几年来,商业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与1997年相比,2002年末已签发的商业汇票和贴现余额分别为7347亿元和52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0.6%和55%。今年2月末,又增加到7774亿元和5985亿元,比去年末分别增长5.8%和15.1%,同比分别增长67.6%和84%。
运用多种手段支持农业发展。当前农业贷款是新增贷款的主要部分。去年农业贷款增加1177亿元,同比多增388亿元,分别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增加额和同比多增额的6.3%和6.4%。特别是“农户小额信贷”措施成效明显。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联保贷款为1358亿元,占农业贷款余额的21.2%,比年初增加359亿元,占农业贷款增加额的43.5%。另外,人民银行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农业银行扶贫贷款余额为929亿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余额为479亿元。
五、市场利率继续走低:支持了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
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逐月回落,回购市场利率稳中有降。今年第一季度,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交易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由1月份的2.16%和2.28%,下降至3月份的2.06%和2.04%,比去年末分别下降了0.17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
货币市场的利率走低,带动了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比2002年同期有所回落。3年和5年期的凭证式一期国债发行利率为2.32%和2.63%,分别比去年同期同种国债发行利率低0.1个百分点和0.11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对冲操作力度加大
受出口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的影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继续增加。今年第一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累计成交各币种折合美元29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成交97.1亿美元。鉴于外汇市场继续供大于求的实际情况,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增加外汇储备,由此造成外汇占款过大,基础货币吐出过多。人民银行又通过正回购和发行央行票据等方式收回资金,回笼基础货币。第一季度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1464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526亿元,累计回笼基础货币2990亿元。(摘自2003年第6期《宏观经济研究》)
另据7月15日《金融时报》:到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狭义货币M1余额为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465亿美元,比2002年年末增加601亿美元,同比增加42.7%。
・资料・
央行票据与普通短债的差别
发行目的不同。央行票据实际是一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作用是实现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的政策目标。而其他机构发行短期债券主要是为了满足临时性头寸需求或调整债务结构的需要,更合理地配置自身的资金来源,加强筹资业务的综合管理。
作者简介:何亮(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东五邑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6-04 收稿日期:2009-02-10
一、引言
自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岌岌可危。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接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全世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严重打击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自2007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全球股市因信贷市场崩溃所蒸发的市值高达11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房价与股价暴跌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致使占美国经济总量约2/3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增加。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0.3%。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2009年初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失业人数新增75万多人。同时,受经济衰退降低了美国的进口需求的影响。中国、印度等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出口减缓。实体经济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像欧盟和日本等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其出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
从目前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来看,可谓是众说纷纭,理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王漪瑁,2008;杜厚文,2008;黄纪宪,2008),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各国政府在危机应对政策方面的一致和协调性。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以及次贷危机等角度来解析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各种原因,并就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金融化的倾向,但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失衡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周军等,2008)。美国赤字增长、全球贸易不均衡、美元贬值、利率差别以及国际投资资金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其不断增长及对外过度供给给全球带来了流动性膨胀(张云等,2008)。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最终通过不断膨胀的流动性投向,导致实体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根源于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并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再经过美国经济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当前货币体系的缺陷传导到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天然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注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且美元不受黄金的束缚。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币举债的国家。这就为美元的全球信用不断扩张,全球流动性泛滥提供了可能。其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汇率的经常性变动助长了国际游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国家深受其害。此外,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在一种“无制度”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对国际储备增长的多变协调管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国家的双边谈判,这很难为平衡双边贸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吴东泰,2006)。在此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过快增长的储备货币加速流入到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使美国金融资产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可见,在“无锚”的单一货币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在联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和变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免重蹈覆辙。
2 美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政府可以在美联储货币发行的支撑下,毫无顾忌地发行债券,其商业银行系统也可以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大量放贷,为美国居民和政府进行消费而非储蓄提供了条件。低储蓄与高消费相伴随是美国经济一大特点,据统计,近年来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美国的个人储蓄出现了-1.0%的储蓄率。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居民的高消费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而在缺乏国内储蓄的条件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来证券化其债务,再将证券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来回收美元,使得国际收支保持着脆弱性的平衡。这样下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断膨胀,且急于寻找投资的标的物,美国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制造条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国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图一所示,从2000年~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更加刺激流动性的膨胀,大量的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疯狂地流入房地产行业中,造成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化。这种资产泡沫在美国外债累积效应,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刺激下必然破裂。表现在2004年6月份以后美国不断调高利率,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由此带来带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3 美国次贷危机是引爆当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和收人证明缺失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近年来迅速扩张,但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
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另外,在次级债危机中,标的资产不断地重新组合、包装,进行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多样化创新产品,这种证券化产品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但这种证券化却通过杠杆效应增大了流动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另外,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次贷产品而有意忽视向投资者说明风险,最终放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导致次贷危机从信贷危机演变为资本危机传导到全世界。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种演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张明。2008)。首先,危机先从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触发。带来了美国信贷危机;接着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这种信贷市场的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又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并扩散到全世界;最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1 次贷危机的积累与触发
2003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在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较高的事实,这给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李进等,200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趋势开始出现。在此压力下,美联储开始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基准利率,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如下图二、三所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从l%上调至5.25%,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如果下跌的价格出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本来信用就差的借款人干脆直接违约,这样信贷市场上便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
2 次贷危机从信用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
资产的证券化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孙立坚等,2008)。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等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巨大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极力推广次贷产品,并经过层层包装.原本简单的债务抵押凭证被演化成无现金投入、只承担风险并能获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对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揭贷款证券化具有极其复杂的流程结构,且每个层次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具有极高的杠杆度。信贷资产被不断打包转卖。在循环定价的作用下,初始的信贷资产价值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贷款机构及投资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增大,而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次,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扩张的过程。在整个资金链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到几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必然把原来仅限于信贷市场中的风险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上来。
3 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不断地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325个基点。从5.25%降低至2%。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图四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TED息差(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贷款的意愿)从之前的不到50个基点,一度攀升到2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采取了降息和注资措施,该指标一直在100至200个基点区间内振荡,目前仍停留在100个基点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包括贷款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由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表明了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同时,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上述的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不局限于美国国内,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同样面临着信贷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深陷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4 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经济传导到实体经济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但反过来。随着其对市场信心和对消费预期带来的冲击以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焦继军,2008)。主要体现在全球房价进一步下跌,消费和投资出现萎缩,制造业产值下滑,就业状况恶化等。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目前该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出现萎缩。如图五所示,无论是房屋开数量还是房屋销售数量在次贷危机后都显著下降。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下滑。另外,公司股票价值大幅下降,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实际上,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总额负增长3.1%.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当前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5.5%下降到3.7%,达到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四、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股票发行采取严格的核准制,发行数量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发行价格的制定也包含太多非市场因素。
1.争取股票发行资格的寻租行为。
2.现有股本结构造成的寻租行为。
3.定价发行股票带来的寻租行为。
4.政府涉足二级市场造成的信息寻租。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带来的寻租行为。
(二)信贷市场的寻租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缓慢,利率市场化迄今还未正式推出,政府主要采取利率控制和信贷配给手段对信贷市场进行干预。不同所有制企业享有不同的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信贷市场存在价格和数量歧视,造成信贷市场双轨制,导致我国信贷市场蕴含着巨额租金。
1.银行为吸纳存款的寻租行为。
2.利率政策差别引起的寻租行为。
3.贷款政策引起的寻租行为。
4.信贷配给引起的寻租活动。
(三)外汇市场的寻租
我国对外汇实行由国家外汇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具体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统一由国家指定银行――中国银行和其他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的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办理。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可以看出,我国的外汇市场和汇率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汇管制仍比较严重。人民币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再加之汇率的不完全市场性,更导致我国外汇市场蕴藏着巨额租金。
1.银行挂牌汇率与黑市汇率不同带来的寻租活动。
2.通过不同地区间的汇率差距进行寻租。
3.通过进口套汇寻求租金。
4.以出口逃汇方式获取租金。
二、寻租行为产生的经济根源
(一)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基础
1.完全竞争市场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寻租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行业没有任何进入限制,各个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没有差异,任何人都不可能影响商品的价格,企业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因而平均收益曲线(AR)和边际收益曲线(MR)重合并且同为水平线,如图1.确定为0q,并获得了矩形abcp的面积所表示的超额
在图1中,横轴表示商品数量,纵轴表示货币量,MC是企业的边际成本,AC是平均成本,商品需求曲线D与AR、MR重合,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P=Mc),把产量
相反,如果某一行业存在着亏损,这个行业的企业将纷纷退出,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直到亏损最后消失,达到图2所示的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即使是某一企业因技术创新而享有初始垄断性租金,只要没有政府干预限制进入,那么自由进入的其它会很快进行模仿、这种竞争会最终消除技术租金。因此,在完全市场中,寻租活动难以进行。
2.垄断竞争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企业,能够较为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因此竞争不可避免,同时各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使每个企业都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存在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进入该市场。随着企业的进入,每个企业所占的市场需求份额降低,每个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也随之向左移动,直到恰好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为止。
实际上,由于产品差异的存在,垄断竞争市场的进入并不是非常自由的,仍有一些进入障碍。如行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引起的自然垄断等,这些都使得垄断竞争市场上的超额利润仍会存在。因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为获得超额利润的寻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3.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意味着该行业只有一个企业,市场不存在竞争。企业产量相成了市场的全部供给量,它的多少直接对价格产生影响。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对于垄断企业而言,它们可以获得不属于机会成本或技术租金的收益,这种收益是由于垄断企业压低产量并把价格提高到竞争市场的价格水平之上而产生的。由于这种收益不需要垄断企业付出更大的努力,而是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因此这种收益被称为垄断租金。所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愿意把资金投入非生产性活动,比如用金钱贿赂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使寻租活动颇为盛行。
(二)租金的来源
租金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政府干预的理由是市场失灵,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自然垄断、公共物品等。由于政府可以凭借行政手段创造不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导致经济人对于超额利润的正常逐利过程受阻,进而产生了寻租社会。租金的来源有三种形式:
1.政府无意创租。这是政府为弥补市场不足而干预经济产生的租金,也是租金的最初来源。政府在采取行动时,并未带来如期效应,而其中包含的租金却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了。
2.政府被动创租。指政府受利益集团的左右,成为一些特殊利益集团谋利的工具。如金融家们为免受国外竞争而要求政府加强行业保护一些大的证券商向政府强调行业规模经营的重要性,而要求限制小规模证券公司进入。政府如果实施了这些方案,将给各集团带来巨额税金。
3.政府主动创租。指政府官员利用职权人为地制造租金,诱使经济人向他们进贡作为获取租金的条件。这实际上是一种由权到钱的交易过程,如故意经营许可证、设置信贷障碍等。
三、金融市场寻租的社会后果和遏制途径
(一)社会后果
1.寻租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环境。
2.寻租行为大大增加了金融交易成本。
3.寻租加剧了金融投资风险。寻租的一般规律是付出租金的人必须收回高于租金的利益,否则不会盲目付出租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的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寻租对全社会尤其是金融市场体系危害巨大,如何控制寻租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
4.寻租滋生了权力腐败行为。
(二)遏制途径
1.尽量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政府应从经济大局出发,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减少政府官员调控资源的权力,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寻租活动。
但是,2012年国内外环境变化还存在着几个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减弱,发达国家经济下行风险进一步增加,我国的外需增长环境将会恶化。一方面,受欧洲债务危机冲击和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压力下,发达国家政府公共需求萎缩,政府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下降,家庭储蓄率上升,导致私人需求不足。公共需求萎缩和私人需求不足,都会进一步减弱外部需求。与此同时,目前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洪都拉斯、越南、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正在利用比中国更加低廉的土地资源和劳动成本,生产与中国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向美欧等发达国家大量出口,在美欧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对中国形成了强大的替代效应。因此,在对我国的需求萎缩和供给替代压力下,2012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2010年2月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上调利率,另外加上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货币掉期等金融措施,已使货币供给环境由过去的适度宽松转向从紧。这使得向上的经济增长遇到了货币笼头的约束。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6月8日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同年6月26日央行又在公开市场开展的950亿元的逆回购,这些都是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开始。今后,如果货币政策不继续转向宽松,我国经济增长幅度仍可能会继续下行。
三是继续从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通过投资和需求两方面使得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自2010年1月以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以说这些政策已明显见效,2011年9、10月份全国70个城市商品房交易连续量价双降。为了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国务院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各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继续严格实行政策。可以预见2012年从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延续,限购政策短期内不会取消。因此,房地产及其关联产业增长将会继续受到制约,由此将使经济增速放缓。
四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抑制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将制约粗放型经济增长。2011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对各地、各行业下达了任务分解目标。可以预见,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2012年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势必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由此经济运行中粗放型经济增长将受到越来越严厉的限制。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会低于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缓慢回落,社会消费品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增长幅度可能会明显下滑,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能在8~9%之间。2012年,即使中国经济增长幅度出现下降,也是在高位缓慢回落,不会出现硬着陆,在世界上仍然属于高速增长经济体。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有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最担心的是宏观调控一松经济就过热和通货膨胀;而欧美日等国家缺乏经济增长空间,最担心的是经济停滞和萎缩。因此,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下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反应过度。
一、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201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88.33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9621.83亿元)的比重为25.9%,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的比重为2.9%;同比增长39.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4%)1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9.8个百分点。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宅类和商业类开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住宅类开发投资完成1642.40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速较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商业类开发投资完成410.97亿元,同比增长60.4%,增速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二是办公楼类和其他类开发投资放缓。全年办公楼类开发投资完成117.50亿元,同比增长36.0%,增速较上年降低51.9个百分点;其他类开发投资完成317.46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降低45.5个百分点。
(二)商品房供应充足,销售市场趋于平稳
1.商品房供应充足。截至2013年末,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18260.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1%,商品住宅施工面积12969.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481.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4529.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商品房竣工面积2019.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商品住宅竣工面积1576.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
2.商品房交易市场趋于平稳。截至2013年末,全省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3309.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商品住宅销售建筑面积2855.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全省商品房销售额1487.24亿元,同比增长9.1%,商品住宅销售额1192.55亿元,同比增长10.7%。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前期的成交势头,商品房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国五条”出台后,市场预期出现较大变化,购房需求加快释放,4月和5月的商品房销售速度明显提升;下半年,在前期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下,商品房销售速度下降,7月和8月出现负增长,之后逐步回升,在4季度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图1 云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局
(三)重点城市住房价格运行基本稳定
1.新建住宅销售情况。2013年12月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昆明环比上涨0.5%,大理环比上涨0.1%,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19位和第63位;昆明同比上涨5.8%,大理同比上涨5.5%,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61位、第63位。总体上看,2013年昆明和大理两城市新建住房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2.二手住宅销售情况。2013年12月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昆明环比上涨0.4%,大理环比上涨0.2%,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25位和第42位;昆明同比上涨8.0%,大理同比上涨3.1%,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排在第12位和第54位。
(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2013年,国家下达云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30.32万套,计划基本建成16万套。至2013年末,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30.36万套,基本建成23.4万套,完成投资315亿元,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全省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46.6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2.58万户,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的作用明显。
二、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贷款稳定增长
截至2013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2606.83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6.2%,占全国房地产贷款的比重为1.8%,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0.9和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3.2%,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房地产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491.31亿元,同比多增155.02亿元。全省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自2012年3月份以来逐步回升,2013年保持在21%~25%的区间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
图2 2009年以来云南省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二)房产开发贷款增速明显提高
截至2013年末,全省房产开发贷款余额625.77亿元,同比增长55.9%,较年初增加224.40亿元,同比多增138.84亿元。其中,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77.20亿元,同比增长53.4%;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136.48亿元,同比增长93.5%;其他房产开发贷款余额12.09亿元,同比下降38.8%。2013年,部分金融机构加大对商业用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及部分金融机构获得总行下放一定的商品住宅项目审批权限,得以加大对优质住宅项目的信贷投放,促使全省房产开发贷款保持高速增长,4-12月份的同比增速均超过50%,贷款增速明显提高。
(三)地产开发贷款调整效果显现
截至2013年末,全省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72.57亿元,同比下降7.4%,较年初减少13.76亿元。其中,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余额为142.41亿元,同比增长17.5%,较年初增加21.21亿元。自2012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先后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以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地产开发贷款的结构进行调整,在压缩融资平台公司地产开发贷款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使得2013年全省地产开发贷款出现两个变化:一是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持续降低,并在下半年连续6个月负增长;二是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保持12%以上的增速,占地产开发贷款的比重从2012年末的65.0%上升至2013年末的82.5%。
(四)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力度加大
截至2013年末,全省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506.47亿元,同比增长16.1%,较年初增加209.35亿元,同比多增94.72亿元。201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成交有所活跃,金融机构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力度加大,全年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1.99万笔,合计43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47.1%,其中首套房贷款10.87万笔,占全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笔数的90.7%,表明金融机构对刚性购房需求的支持力度较大。从利率水平来看,2013年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的0.98倍,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1倍。在首套房贷款中,下浮利率占23.9%,基准利率占69.8%,上浮利率占6.3%。
(五)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末,全省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余额488.57亿元,同比增长24.7%,较年初增加96.88亿元,同比多增37.50亿元。随着全省房地产市场成交有所活跃,市场对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的需求增加,拉动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快速增长。
201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交易普遍活跃,一些热点城市的住房公积金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状况。我行及时对昆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昆明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3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为54.23亿元,同比增长117.39%;年末贷款逾期率为0.03%,存贷比为62.9%,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六)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增势良好
截至2013年末,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为239.23亿元,同比增长40.5%,较年初增加69.00亿元;全年累计发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13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发放41.31亿元。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国开行、工行、农行和建行发挥信贷支持主力军作用。2013年,由国开行牵头,工行、农行和建行参与的对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银团贷款积极推进,在6月底实现放款,到年末已发放42.98亿元。截至2013年末,四家行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合计197.66亿元,占比达到82.6%。
2.信贷资金高度集中于廉租房和公租房。2013年,全省金融机构向廉租房和公租房发放贷款99.15亿元,占同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发放额的75.3%,廉租房和公租房贷款余额占比达到74.5%,“两租房”贷款在全国排名前列。
3.贷款业务主要发生在昆明市。2013年,昆明市共获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99.97亿元,占全省的75.9%;年末贷款余额200.65亿元,占全省的83.9%。全省16个州、市中,仅有普洱市和怒江州尚未发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业务。
(七)房地产贷款质量保持稳定
截至2013年末,全省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7.10亿元,较年初减少3.75亿元,不良率为0.27%,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为0.32%,较年初下降0.8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24%,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房地产信贷准入门槛,促使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三、关注的问题
(一)全省房地产市场供应增量明显,待售面积增长速度加快
从房屋供应量上看,2011年至2013年,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速分别为20.6%、30.4%和27.1%,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但3年的商品房施工面积中,住宅施工面积占比分别为75.9%、72.6%和71.0%,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省房地产市场优化投资结构的发展趋势明显。
从房屋待售情况看,2011年至2013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分别为334.3万平方米、511.7万平方米和1167.8万平方米,增速分别为52.3%、53.1%和128.2%,反映出随着房屋施工面积的快速增长,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较为紧张,融资增长势头明显
我行在2013年下半年委托部分金融机构对全省60家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企业资金链较为紧张。201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以定金及预收款等销售回款为主的其他资金占比为32.5%,较上年减少11.6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14.3%和52.7%,较上年分别提高4.2和7.0个百分点,显示在房地产市场成交较低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所上升。
(三)预期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占多数,个人住房贷款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根据我行委托部分金融机构对昆明市100名贷款购房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占54%,预期房价下跌的仅占4%,预期房价稳定的占42%。在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情况下,不排除有少数购房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提前购房的可能。在调查中,有12%的借款人房贷月供收入比高于50%,其中月供收入比高于60%和70%的分别占4%和1%。月供收入比过高,借款人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一旦出现收入来源不稳定或是住房价格向下波动等局面,贷款本息的偿还将可能出现困难,其潜在的信贷风险值得关注。
(四)购房者贷款难问题突出
据数据显示:2013年9月至12月,全省金融机构单月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笔数从1.1万笔下降到0.7万笔,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从9.3%下降到2.4%,房地产市场购房贷款难问题显现,到年底更加突出。据调查,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信贷规模较为紧张,部分金融机构把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进行统筹安排,而小微企业贷款受监管部门“两个不低于”的考核,个人住房贷款受到挤压,加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较低,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有所降低。
四、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预测
(一)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仍将趋紧。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2013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执行好既有调控措施;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库存较多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控制新开发总量。整体来看,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短期内出现调整与松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房地产市场销售也不太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从面上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回款进度难以发生明显改观。
二是房地产市场分化的特点进一步显现。岁末年初,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土地拍卖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地价高出同地段现售房价、商品房市场供不应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再度出现惜售以及云南城投进京拿地开发等新闻不断见诸媒体报道。这表明全国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聚集人口和资金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包括土地和资金等优势资源向全国优势房地产企业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而从全国来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楼市回升乏力以及中小本土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发展维艰的状况可能延续,甚至加剧。
三是全省房地产市场库存化压力与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上涨的中长期压力同时存在。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供应的连续快速增长,全省商品房的消化周期延长,给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总量基本平衡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云南省主要城市住房价格呈现逐步抬升趋势,加上城镇化带来的住房刚性需求持续增长与住房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稳定住房价格任务仍然艰巨。
四是电商的迅猛发展给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开发带来冲击。近年来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的异军突起,给实体零售商业带来巨大冲击,并由此给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带来挑战。
(二)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一是2013年底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云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云南省城镇化率的目标任务是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4.0%左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潜力,房地产业仍将在这个过程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开放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积极推进,都为云南省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2014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可见全省房地产业发展仍然有着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撑。
三是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全省150个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的稳步推进,形成有力项目支撑,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抓住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升级以及云南省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云南旅游地产正逐步成为全国旅游地产的重要板块,不但本土的城投、城建股份和星耀等实力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开发经营业绩,更吸引了雅居乐、万达、中坤、龙湖、碧桂园和华侨城等重多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云南重点旅游城市。一批有品牌、上规模、影响大的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云南省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总体来看,全省房地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将处于上升期。
(三)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综合以上因素,总体上2014年云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市场供求总量上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房地产贷款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重点城市住房价格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并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
五、政策建议
(一)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防止出现各类变相放松政策的情况,通过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等措施,提高投机投资性购房成本。加强稳定市场预期,通过舆论合理引导居民理性消费,配合对中小套型、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鼓励政策,促进自住性需求的有序释放。
(二)推动建立房地产市场多元化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2005年5月,我国开始股权分置改革,从此也拉开了融资制度变迁的序幕,股权分置下“同股不同权不同价”,企业偏向股权融资,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以往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正在慢慢改变我国的融资结构。在此期间,我国还对《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进行了修改,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融资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008年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对企业的融资决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在股权分置改革、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三方面影响下,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逐步转变,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必需对融资渠道做出理性的选择,选择最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融资方式。
一、融资渠道的概念以及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融资渠道的概念界定
筹资渠道受到筹资环境的制约,企业融资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可以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权益资本是企业股东提供的资金。企业通常可通过发行股票、吸收投资、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负债融资是指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企业通常可通过发行债券、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借入资金。
(二)企业当前的融资现状
企业融资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可以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
对于权益融资来说,我国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一直过度依赖股权融资,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股权融资偏好的研究颇多。我国企业一向过度依赖股权融资,同国外学者研究的“融资优序理论”相悖,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否。正是因为证券市场存在诸多的差异,才导致融资来源的巨大反差,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筹资环境的影响,当前经济形式正逐步转变,相信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也会理性回归。
对于负债融资来说,我国企业对发行债券没有强烈的偏好,究其原因是因为由于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发行债券的成本高于股权融资成本。对于负债融资,我国企业比较偏向于银行借款,银行借款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债务资金来源,它的一般特点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债权人是专业性的借贷机构。另外对于发行债券来说,可转换债券一度成为企业融资的“新宠”,因为在一定时间内可转换债券能够成为企业股权融资的基础。在当前金融危机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企业的融资倾向也必须逐步转变,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渠道产生的影响
融资渠道受到融资环境的制约,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对企业的融资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看一下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渠道产生的影响:
(一)股权分置对“股权融资偏好”带来了冲击
股权分置存在流通股以及非流通股之分,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不再区分流通股以及非流通股,所有股票都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由于非流通股可以上市流通,控股股东也可以享受到股票上涨带来的好处,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动机就会相对减少,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新的融资规则取消了上市公司两次发行新股融资间隔的限制,上市公司可以自主选择融资的时间,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融资。而且在配股时不能只让小股东出资,大股东也不能放弃,这样企业募集资金的行为就会受到大股东的制约,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会容忍资金从其账户流到上市公司闲置起来,因此增发、配股的意愿就不会那么强烈,控股人员会根据企业资金使用的期限以及需要程度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偏好股权融资的意愿就会不断降低,会在各种融资方式之间进行权衡。
(二)新会计准则对“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的变更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决策
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含负债和权益成分的,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在以后各期,对负债成分,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权益成分初始确认之后以后各期不发生变动。可转换债券到期以后,如果持有者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主体应当终止确认其负债部分并且将其转为权益,同时将原来的权益部分仍然保留为权益。
旧准则对于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长期负债,在“应付债券”科目中核算,转换前按照应付债券核算,转换后,按照债券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损益。
新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债券的处理方法,更加符合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可转换债券包含的负债可能一直不需要以现金进行偿付,但是将可转换债券分为负债成分以及权益成分,投资人可以从企业的报表中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是指,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可转换债券不再是减少利润的工具,投资人通过报表可以了解经济的实质,正确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因此,尽管可转换债券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也要谨慎利用。
(三)金融危机冲击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款
负债融资是指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在以往企业的融资状况下,企业偏向股权融资,在负债融资中,企业偏向于银行借款,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融资方式,企业对银行借款拥有强烈的意愿。银行借款的一般特点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银行是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代表,有能力对企业进行干涉以及对债权人的资产采取保护措施。但是银行信贷资产一旦投入企业,就会被企业“套牢”,企业往往会按照自身的意愿行事。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爆发了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存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逐步上调,银行开始对企业贷款进行严格的审核,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一般企业想从银行进行大规模的贷款难度加大,企业必须逐步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路径。
三、新形势下企业融资渠道的理性选择
在当前三大主体经济背景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必须做出理性的选择,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企业应该在权益融资以及负债融资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
(一)要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成本
应该说,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企业的两大主体融资对象,留存收益毕竟是企业融资中较少的一部分,而且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银行贷款也面临着较大的限制,企业就必须在全流通时代对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进行合理的选择。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国有股不流通的情况,国有股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当前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在融资时必需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以企业投资的项目为例,当投资的是一个好项目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项目的价值很有可能被市场中的投资者低估,因为股权融资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效果,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考虑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而且债权融资的利息可以税前计提,如果双重考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以及税收的影响方面,就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优序融资理论”,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为企业的项目融通资金。从报酬率方面来看,如果企业的预期股权投资报酬率小于债务资本报酬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能满足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应该选择使老古董利润增加较大的融资方式。风险中性时,如果股权融资后原有股东的收益小于企业债券投资后的收益,企业应该选择债务融资。如果股权融资后原有股东的收益大于企业债券投资后的股东的收益,企业应该选择股权融资。
当然并不是说企业要完全遵循国外企业的融资顺序,因为毕竟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相对不完善,尽管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股权集中度,股权融资偏好的动机降低,但是股权分置改革毕竟刚刚结束,而且债券融资渠道不够宽泛,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合理搭配股权和债券的比例,特别是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说,它随时伴有股价上扬的风险,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不能冒太大的风险,如果当前大范围使用可转换债券,那么如果经济形式复苏,股价大幅度上扬,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要在股权和债权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
(二)在债务融资过程中要注意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合理选择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正逐步向一个理性的轨道回归,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融资偏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冲击,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国际金融危机贷款利率上调令企业向银行贷款更加困难,因此,债券融资成为一种逐步完善的融资渠道。我国的新融资规则除了继续完善现有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制度以外,还借鉴境外市场的做法,准许上市公司发行附认股权公司债券,发行后分别交易,这是我国融资渠道的创新。虽然短期融资例如向银行贷款相对困难,但是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很直接的融资方式,也应该合理采纳。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融资成本最小化是其根本目标,这样企业应该努力随企业自身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其融资决策,在短期负债融资和长期负债融资做合理的选择。如果企业能够承受由于整体债务期限缩短而带来的再融资风险和利率风险的上升,企业就应该缩短债务期限,尽可能降低单位成本,享受短期债务融资带来的好处。如果企业财务实力相对较弱,企业会更愿意采用长期融资;如果企业拥有较多的增长机会,那么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借入短期债务,降低债务融资的成本,因为如果企业有较多的增长机会而又伴随着诸多的长期债务,对企业的增长是不利的;对于增长机会较少的企业来说,可以利用长期负债融资,因为短期内投资的机会不大;如果属于大规模企业,那么企业应该采用长期债务融资,因为长期债务的发行成本通常很高,大企业相对于小企业更具有承受能力和规模优势,因此如果是大企业可以拥有更多的长期债务,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可以选择短期债务。
四、结论
融资环境制约着企业的融资渠道,完美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一般遵循“优序融资理论”。我国证券市场环境相对不完善,也就形成了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单一格局。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状况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领导者必须认清形式,合理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刘银楼.论股权分置改革对融资偏好的影响[J].安徽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阮兢青.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J].浙江经济,2009,(05)
(3)黄智愚.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决策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9,(04)
经济带在世界经济领域,全球化的紧缩,被称为反全球化。具体表现有特朗普政府主导下的美国单边贸易战略、英国脱欧事件,以及全球性的各地区贸易战略合作同盟构建等。以中国为例,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也加入了“金砖四国”,目前已形成了“金砖五国”的新格局;并且通过自身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亚投行设置等,尽可能地采取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应对措施。所以有必要通过对当前的反全球化形势的解读,对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做出明晰的判断。
一、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及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
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应对策略,分析国际贸易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和作用,可以在这种动机之下说明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形成的必然结果。
(一)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
在2008年后,美元体系的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明确分析了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来自美元体系下的滥发货币之后,欧美各国纷纷开展对策研究,并拟定在全球开展多货币中心的体系,构建不同区域的新布雷斯顿体系。比如,欧洲的英国、德国、俄罗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以及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等,都可以拟定相关的某国货币中心下的区域性货币新体系。日前,以中国为首的这种实践包括加入“金砖四国”,形成新的“金砖五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亚投行等。这种新型金融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层面的反全球化趋势。再如,在政治层面,美国通过其TPP协议、俄国通过其俄白哈关税同盟、韩国以及中亚各国实施的以本地区为中心的新经济路线带设置等,均属于这种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地区性经济圈构建,之所以称为政治层面的体现,是由于它以政治力量作为主要手段,完成其贸易格局的建设。其中,最引人注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且其对相关国家所产生的传导式效应与反响,也以中国作为影响主体与中心。可以确定,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是为了共同抵御美元体系出现危机之后的共同治理。所以,国际贸易战略既是促进世界经济走出经济危机的有利因素,也是有效提升各国经济,实现各国经济走向“实体化”的重要步骤。
(二)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在反全球化形势之下,国际贸易格局中出现了几个主要方面的情况,具体如以美国为首的TPP协定在新一届的“华府”实现了重新构建,正在推进单边式的国际贸易,这属于一种贸易路径;在俄罗斯、巴西、中国、南非、印度构建的“BRICS“金砖五国属于另一种贸易路径;英国自成一体采用了美国模式,欧盟也在实质上开展了自身的贸易路径。整体上观察,在诸多国际贸易路径与形式中,国际贸易格局由于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产生了对应的变化,现阶段的格局可以概括为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即已经与之前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格局脱离,建立了新的多样化格局,除了以上国际贸易格局之外,在这种多样化格局中目前比较成功,且在较大范围类发挥了作用与影响的,是来自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格局,中国不仅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重新整合了沿线各国的资源,尤其是建立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单向、多向关联。近日在中国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会议就旨在在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二、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分析与建议
国际贸易是非常复杂的,因而在本次讨论中拟选取框架结构式的方法,对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做出分析,减少细枝末节的讨论。具体对出口、金融、“一带一路”经济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原因:一是国际贸易本质上关系出口与进口,而中国现在对于这种以资源为主的出口做出了反思,因而只讲出口;二是国际贸易战略构建中若缺少好的国内金融环境,难以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的实质性突破;三是“一带一路”既属于全球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一种,又正在成功发挥效用。
(一)“出口”方面的战略转型与发展
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在传统时期采取的是日本模式,即所谓的“神武景气”模式,这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短期发展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通过以中国本土的土地资源、人口资源作为主要取向,然后以代工生产实现本国资源的向外输出,这就是所谓的“以出口拉动经济”,是国际贸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易于成功,国际贸易方式处于初级阶段,易于在该国经济发展10年到20年之后直接产生弊端。比如,通过一般的出口计算就可以认识到其利润的来源是薄利多销,以中国人的资源养活其主要的贸易国。认识到这种问题后,我国在1993年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于2012年党的十中重新提出了正确的转型发展之路。根据现在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事实观察,贸易额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状况。从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国外一些国家自身的工业发展;二是由于中国传统时期的人口红利与土地资源已经明显出现了比较优势退潮,三是由于中国国内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有待以转型重振国际贸易。面对这种政策的转变、企业的转型发展,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以及增长方式的逐渐转变观察,当前的国际贸易,包括在新经济带中的国际贸易,出口战略已经完全发生了转变,其中的出口额与进口额正在发生比例方面的调整;一系列产业的输出与能源的引进也正在逐渐完成多样化的促进与发展。建议在这个方面,增加出口的多样化,利用“微笑曲线”或制造业“6+1”产业链快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为出口方面的国际贸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我国1998年遭遇经济危机之后的处理经验,全面促进中小企业向好发展。
(二)金融环境营建方面的战略构建
金融环境的营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中国的金融环境现状表明其并不完善,尤其是在2015年遭遇“股市滑铁卢”之后,入市的人越来越少,资本大量向楼市转移;所产生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缺少良性金融环境,企业家纷纷以实物进行资产保值。这种取向的急剧增长,既给中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直接影响,也造成了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恶化。因此笔者建议实施金融环境营建战略,构建法治化的金融环境。在实际操作方面,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导向的明确、监管的有效等。由于金融环境营建属于系统化的工程,比较复杂,加上美元体系危机之后产生的后续影响还未获得全面的释放,所以当前国内的金融环境营建还需要整体上抓住“体制改革”的本质。按照总理的话讲,即将社会的交给社会、政府的交给政府,全面地扭转传统时期政府调控转向政府干预的问题。
(三)“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贸易战略完善
反全球化形势已经形成,当前的国际贸易战略也必然会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作为这种新格局中比较成功的典范,中国有必要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利用战略方面的完善,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完善。第一,建议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沿线国际贸易中,尽可能分清主次,以电力工业产业的输出作为主要路径,再通过中国当前已经与世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或者有创新突破的产业,加大新兴产业的输出。第二,建议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拓展竞争范围,重点在沿线推进技术标准方面的竞争。根据吴敬琏的研究,中国当前的资本、技术已经能够与国际同步,但在创新领域的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因各种因素受到了阻碍,很难以技术发明完成产业链的构建、发展和输出。只有取得了技术标准的定价权,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产权输出后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自身所具备的比较优势。第三,建议在新经济带上,实施多元路径下的能源输入,减少可能出现的能源控制所产生的价格、资源垄断。尤其需要加快中国的电力工业互联网建设,只有完成了基础的能源构建,才能更好地促使“一带一路”经济带获得质的提升与发展。虽然在反球化形式下的国际贸易战略构建中,美、英、日等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不愿意承担大国的义务与职责,反而通过其具体的策略干预、加强这种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潮流。但是,中国作为开放、积极、有担当的大国,承担起了继续推进全球化进程的重任,并且在这种逆流之中,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一带一路”等可以为世界经济继续增长带来强劲动力,并推进世界文化交流,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本次“一带一路”峰会的开启与成功举办,也有力地表明了世界人民对于拥有古老文明延续血脉的东方古国具有较好的接受度与依存度,并且愿意通过与中国共同签署570多个项目的落地实践,继续合作,共同发力,以此推进全球化的进程。可见,在中国的国际贸易战略中它最重要,也最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心。从长远的作用来看,“一带一路”这个历史现代化的创新成果,必然会将中国的国际贸易理念与其它国家的国际贸易理念加以对接、融合,并且完成新一轮的国际贸易市场调整,推动国际贸易的新格局的发展,从而为人类走出困境寻找到一条光明大道。
三、结语
根据当前欧美各国的反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格局必然会导向区域性,这既是各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完成经济一体化模式转型的必然出路。这种反全球化的形势只是当前经济恢复的一个具体方法,其未来的全球化是否会重新回归,可以透过世界性的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确定,目前的框架结构与现状说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建议中国构建国际贸易战略要尽可能抓住自身的发展机遇,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发展路径,在沿线实施与各国贸易的合作,在国内推进产业的转型,借助“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快速实施,以及贸易与投资的“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凤.债务危机影响下我国国际贸易战略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61-265.
〔2〕吴豪杰.探究当前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J〕.魅力中国,2014,(3):55-55.
〔3〕江燕平.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J〕.福建质量管理,2016,(1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