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卷调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6 11:08: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

篇(1)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众多文献,提出很多对策。但这些对策的有效性如何,就鲜有后续研究成果。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成员在阅读大量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遴选出较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共20条措施,编制成问卷,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有效性评价的调查研究。

1 调查对象

1.1 对象概况

随机抽取陆河县农村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共向初一、初二和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发出问卷1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7份,问卷有效率83.72%。其中:留守儿童897人,占样本学生数59.52%;小学留守儿童145人,占留守儿童数16.16%;初中留守儿童752人,占留守儿童数83.84%;男留守儿童391人,占留守儿童数43.59%;女留守儿童506人,占留守儿童数56.41%。

向四所学校教师共计发出问卷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问卷有效率98.65%。其中:小学教师37人,占样本教师数16.9%;初中教师182人,占样本教师数83.11%;学校或部门领导16人,占样本教师数7.31%;班主任88人,占样本教师数40.18%;一般专任教师115人,占样本教师数52.51%。

1.2 对象界定

本研究所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一年中,半年以上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2 调查方法与工具

2.1 方法

问卷调查为主,以心理健康测验和访谈为辅。

2.2 工具

2.2.1 问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等五个问题,每个问题呈现A、B、C、D四项备选措施,要求被试针对每个问题就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项“最有效的措施”。

2.2.2 心理健康测验。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测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折半信度为0.91,结构效度大于0.516),适用于小学四年级直到高中三年级学生。本测验共有100个项目。除总量表分外,还包括8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和1个效度量表(即说谎量表)。心理测验采用整群抽样、集中施测的方法进行,测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学校和部门领导选择人数最多的是A(具体措施的四个选项依次为A、B、C、D,下同),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则为C。(见表1):

表1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是否有特别要好同学或同伴”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验结果作t检验发现,有特别要好同伴留守儿童(n=797)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内容量表分上得分低,其中在孤独倾向(t=-4.65,P=0.000)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差异显著:p

3.2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不同对象的措施选择人数前两位的都依次是C、B,并且超过31%的领导还选择了D。(见表2):

表2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是否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心理测验结果作t检验时发现,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n=244)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4个内容量表分得分较非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其中,孤独倾向(t=-3.96,P=0.000)差异极其显著。

3.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50%的领导、36%班主任选择A;有44%留守儿童选择D。(见表3):

表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

3.4 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不同对象的措施选择人数分布较分散:超过56%的领导选择A,超过42%的班主任和留守儿童以及超过31%的领导选择了D,超过27%的班主任选择了B,超过25%的留守儿童则选择了C。(见表4):

表4 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与父母一方一起生活和未与父母双方一起生活心理健康测验结果作t经验发现,在总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6个内容量表上得分低,但未达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3.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不同调查对象都有超过53%的人认为A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还有超过28%的班主任选择了C。(见表5):

表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是否经常和父母联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验结果作t检验时发现,经常和父母联系留守儿童(n=491)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5个内容量表上得分低,其中在孤独倾向(t=-2.83,P=0.005)、身体症状(t=-2.39,P=0.017)因子上差异达到显著以上水平。

4 讨论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教师)――客体(教育内容)――主体(学生)”交往实践关系[2]。学生的主体间性具有交互性,师生在相互作用、影响、认可、理解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观点与行为。师生或基于以往经验、或基于理性思考、或基于情境诱发,面对备选策略四选一,如果更多的领导和班主任与更多的留守儿童作出的策略选择一致,我们就可以据此认为该策略有可能是最为有效的策略。

4.1 关于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56.25%领导认为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队伍加强管理最为有效,且31.25%领导认为配备专职教师和专业设施最为有效,这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普遍未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援助机制,缺乏必要设施与专业教师,导致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工作必须做、愿意做,但力不从心的困难现状有关。

结果显示: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分别有44.32%和46.6%认为“建立教师指导下的同伴帮扶制度”最为有效。心理学研究证明:同伴关系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到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3]。对儿童人格健全发展影响深远。教师指导下的同伴帮扶,有利于促进积极同伴关系的形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也证实“有特别要好同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总体水平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方面好于其他留守儿童,尤其是孤独倾向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留守儿童。

4.2 关于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领导、班主任、留守儿童以认为“丰富有益心理健康的课外文体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最为有效的人数最多,分别达到37.5%、56.82%和46.6%。健康的课外文体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交流、增进友谊、培养归属感,有益于缓解焦虑。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结果表明,“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内容量表得分低于其他留守儿童,尤其是孤独倾向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留守儿童。

4.3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50%的领导和36.36%的班主任选择了“通过家访”这种直接的方式,但44.37%的留守儿童却选择了“通过社区”的间接方式。访谈发现,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家访已经很少了,教师“无事不登三宝殿”,找上门来,就是学生出问题了。

4.4 关于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56.25%的领导认为家长主动寻求学校支持以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最有效;42.05%的班主任和43.03%的留守儿童认为,家长多与孩子团聚最有利于加强家庭亲情教育。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结果表明,至少“与父母一方一起生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他留守儿童相比,差异虽不显著,但也表明跟父母在一起,有利于缓解留守儿童心理焦虑。

4.5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75%的领导、53.41%的班主任和59.31%的留守儿童认为“主动与父母交流,积极面对留守生活”最为有效。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有那些为留守儿童所认同、接受并愿意努力付诸实践的教育影响,才有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预期的观念与行为变化。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结果表明,“经常和父母联系留守儿童(n=491)”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5个内容量表上得分低于其他留守儿童,其中,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留守儿童。

5 结论

建立实施教师指导下的“同伴帮扶”制度机制,丰富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家长争取更多时间与子女共同生活,留守儿童主动与父母联系、积极面对留守生活,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育”联动共育机制等,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57-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监护;人格;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留守现象使儿童产生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人格特征[1]。亲子分离,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国内外专家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2]。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一中、长兴县虹星桥中学、温州闹村中学、湖州南浔区练市小学、丽水市缙云长坑小学、温州市洞头县城关二小共6所中小学校,从中抽取800名留守儿童和80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379份,其中留守儿童756名,非留守儿童623名。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281人,隔代监护374人,上代监护49人,同辈监护52人。

1.2 方法 采用自编“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简称CPQ)对被试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状况、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见表1,2。

2.2 单亲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留守儿童中,属于单亲监护类型的占37.17%,其中由母亲单独监护的留守儿童占77.22%,是父亲单独监护的3倍多。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单亲监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只在“躯体化”和“焦虑”2项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8,2.91,P值均<0.01),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只有“恃强性”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t=-2.02,P<0.05),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上代监护类型的比率最低,占6.48%。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留守儿童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及“总分”、“症状指数”、“痛苦水平”、“阳性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同辈监护类型的占6.88%。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只在“抑郁”、“恐怖”2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2,2.05,P值均<0.05)。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且隔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如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较低,而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焦虑感、神经过敏感性较高。相比而言,单亲监护和同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差异较小。结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结果[4],笔者认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关:一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50.89%的隔代监护和24.49%的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较少关心。进一步调查发现,隔代监护人中68.98%是农民,学历层次普遍很低(51.09%为小学学历,35.60%为初中学历),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很低,不可能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又由于年岁较大,力不从心,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无精力管教。二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交流不足和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等问题,如53.35%的隔代监护人和50.00%的上代监护人平时不能倾听儿童的烦恼,导致能主动向监护人倾诉的留守儿童也较少(隔代监护为14.21%,上代监护为14.29%),而19.30%的隔代监护儿童和24.49%的上代监护儿童有了烦恼选择沉默忍受。在与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90%上代监护儿童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遇到烦恼容易选择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三是2种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溺爱、迁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的教养方式。

4 参考文献

[1]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2] 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篇(3)

实验中,本研究一共要选取180名留守儿童,分别在两个社区各自选取90名留守儿童,在一个社区实施干预,另一个社区不实施任何干预,即确定干预对象和对照对象的来源。在180名留守儿童中,男孩、女孩各占50%,年龄在6~11岁之间,6岁儿童30名,7岁、8岁儿童各20名,9岁儿童36名,10岁儿童34名,11岁儿童40名。

(二)干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干预方案,其内容以学校的参与型活动为基础,再深入社区开展相关活动,营造社会关注和爱护留守儿童的气氛和环境。活动前,教师要与校方充分沟通,明确本研究与教学的关系,这样可以保证干预活动顺利进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校分年级开展参与型活动,包括图画、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讨论、心理训练等众多干预方式。干预方案包括:学校干预活动,按年级分组,由各科教师协作完成,将干预方法与活动应用到其日常教学中,并开展相关的干预活动。社区干预活动以静宁县的社火队为主要力量,借助社火队每当逢年过节举办的社火活动,开展倡导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宣传活动。同时,广泛召集社区居民举行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讨论会,探讨迫切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以便提高社区居民对留守儿童及其心理问题的重视与认识,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研究坚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开展相关干预活动,教师制作具体的干预活动方案,以便学校更好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协作者的身份,主持和引导讨论会的举办,社区居民是讨论会真正的主人和参与者,他们在会上的发言和讨论是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干预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评估方法

运用检验法,对比干预前后两个小组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析干预方案与措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何种作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对留守儿童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周步成教授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以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个社区儿童进行考察,问卷回收率100%。具体内容参见结果部分。

二、干预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在实施干预措施前,两组的检出率,除总焦虑倾向外,其余8个分量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前两组心理问题比例大体相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如表2所示,在实施干预措施后,除总焦虑倾向外,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MHT的8个分量表检出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干预措施对干预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三、结论

以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学校为中心,以社区为辅助的干预模式,对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成效显著。本次干预方法中充分结合本地人文特色,根据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制作针对性的方案。当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干预是一项长期工作,政府、学校、监护人和社区都应发挥自己相应的作用才能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作者:陈世闻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威戎小学

篇(4)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60

儿童学龄前期,特别是4~6岁是形成良好的性格行为的特殊时期。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学龄前期的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减少儿童心理行为偏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笔者于2011年9-10月对4024名学龄前期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沙井街道32所幼儿园大、中班幼儿及家长,其中集体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29所,问卷的幼儿年龄分布为4~6岁,共4024名儿童,分两个年龄组,4~5岁组2504人(男童1168人,女童1336人),6岁组1520人(男童856人,女童664人)。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评估法,调查表采用目前国内有常模可信度高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及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量表内容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家庭生活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儿童社交能力、行为问题(113条为重点)等。CBCL中国标准化版中任一行为因子分儿童常模或(和)总分4~5岁组男童>42分、女童>45分;6岁组男童>42分、女童>41分即判断有行为问题[1]。由专业儿童保健医师在幼儿园家长联系会上向老师和家长详细讲解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家长填写调查表,一周后老师回收,专业保健医师将结果录入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用上海惠诚儿童青少年心理测试系统软件录入评价,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对影响儿童行为的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调查表调查情况 发放调查表43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4份,有效率93.58%(4024/4300)。来自主干家庭2304份,核心家庭1656份,单亲家庭36份,其它28份。独生子女3234份,占80.37%(3234/4024)。男童2024人,平均年龄(5.23±0.45)岁,女童2000人,平均年龄(5.18±0.42)岁。4024名儿童中有行为问题者有504人,检出率12.52%(504/4024)。其中男童296人,女童208人,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4.62%(296/2024)、10.40%(208/2000),男童和女童问题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17,P

2.2 男、女童不同年龄组各因子得分情况比较 各年龄组男女童行为问题在前三位的因子依次如下:4~5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抑郁,女童为攻击、分裂、体诉;6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违纪,女童为攻击、体诉、社交退缩,见表2。

2.3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影响因素 有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区环境、幼儿园心理干预、医院心理咨询等,见表3。

3 讨论

3.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沙井街道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52%,且男女童在性别、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家庭模式以主干家庭为主,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家长过度保护男童,使得男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低于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女童高。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女童情感的易变性和冲动性在学龄前的后期,可部分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稳定性有所增强,开始发展社会性情感,行为问题明显减少,而男童却随着年龄增大,受特殊地方的保护,缺乏自律能力,滋生自私、激惹等心理行为问题,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3.2 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序列不同,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密切相关。男女童在学龄前期性格有所分化,从社会行为发展看,在4岁左右,男童已发展了其进取性的50%,女童发展了其依赖性的50%[2]。男童主要表现为外向性性格,女童主要表现为内向性性格,故男童在攻击、多动、违纪等到方面高于女童,而女童在分裂、体诉、退缩等方面高于男童,这与国内报告基本一致[3]。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需求不同,逻辑思维活动增强,自律性逐渐改进,儿童行为偏离也将不一致。

3.3 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提示了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4-6]。父母责任感强,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子女教育,与孩子平等沟通,以身作则,及时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儿童行为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沙井街道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父母工作不稳定,经济、文化层次低,住房拥挤,父母关系不融洽,父母及祖辈教育方式不统一都会导致儿童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重,行为偏离,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学校或医院的有效干预,接触到不良的社会习气,更增加行为问题的危险性。

3.4 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早期干预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将影响其学习、情绪和人际关系,有些症状可能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妨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健全[7]。这就要求幼儿园重视儿童心理保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专案管理,家长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正确教育引导,给儿童创造适应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过分严厉或放任自流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学校、医院、社区相互协助,开展心理咨询讲座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对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给予心理疏导、感统训练及个性化行为矫治等措施,纠正儿童行为偏离,根据儿童个性特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2] Martin M.Solve your child’ school-related problems[J].Harper Perennial,2001,16(1):142-144.

[3] 潘清文,黄柏青,郑艺霞.3-7岁儿童气质与儿童行为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201-202.

[4] 曲红明,李芹,刘静,等.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状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165-167.

[5] 付本燕,高寒,尚云峰,等.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4):301-303.

篇(5)

一、背景

随着社会变迁,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此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6~16周岁)。

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发育缺乏相应的理解和认识,在融入集体方面还不成熟,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3]。保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南中心,由于地域问题与历史问题,一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家里的孩子,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留守儿童”群体。因此,此次调查地点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制订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试图归纳总结出促进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保定市5个县的10所小学为目标群体,将学校在册的4~6年级儿童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439名(67.2%),作为对照组的非留守儿童214名(32.8%)。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同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4],由100个项目,8个分量表组成。凡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共收回问卷682份,有效问卷653份,有效率为95.7%。并通过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 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

三、结果与分析

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上,留守儿童8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总焦虑倾向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差异显著。

对于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同。若两两比较显示,总焦虑倾向单亲看护小于隔代看护、同辈看护和亲戚看护。

对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存在统计学差异(P

四、研究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发现6年级留守儿童学习焦虑比4、5年级要高,主要是由于6年级功课更重,更是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期,心理正处于发展期,学习上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打工时间一年以下的儿童焦虑更严重是因为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开还不适应,没有好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困难。同时,女性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原因可能是女性本身的情绪敏感性以及社会上所处的弱势地位,也导致他们的心理不适。

(二)对策及建议

为推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政府、家庭、学校应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是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工作志愿者协会,二是加快户籍改革,三是完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法律监护制度。家庭方面,一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经常以打电话、发短信的形式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二是监护人务必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如有问题加以引导。三是加强设施建设,如寝室楼内配备留守儿童专用电话。学校可以借助多方面资源进行心理教育。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个人n案,分别给予每位留守儿童以不同的方案指导。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爱与帮助。三是设立亲情热线,时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同时,学校也应偶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最后,社交媒体应大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亟待帮助。大学生社团组织也应深入调研,推动建立良好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问题调研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篇(6)

中图分类号:B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也变得愈来愈普遍。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的身份,可将其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同辈(自我)监护四种,其中单亲监护又可分为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近期才开始得到重视,黄爱玲(2004)对99名留守儿童和117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人际关系和强迫症状等方面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男生比女生更严重;李宝峰(2005)对271名留守儿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吴艳(2014)对21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断裂,心理失衡、生活目标模糊、不良行为习惯凸显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综合以往研究可发现,大多数研究用SCL-90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而SCL-90的测量对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且大多用来测量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并不适合于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另外以往研究大多也只是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很少涉及到不同监护类别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因此,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大连市周边地区,用信效度较高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研究。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04名大连市周边地区儿童的监护类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比较。

1.1研究被试

从大连市周边地区(庄河、瓦房店)抽取2所小学,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五、六年级小学生共1104人为研究对象,男生649人,女生455人;四年级308人,五年级435人,六年级361人;非留守儿童869人,留守儿童235人,其中父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36人;母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140人;祖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59人,本研究中无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0岁到16岁(12.3?.01)。

1.2研究工具

1.2.1自编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

自编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年级班级、性别、监护类型等条目。

1.2.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翻译并修订的,量表共100道题,适用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测查。它由一个效度量表与八个内容分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构成。该量表的信度为0.91,效度大于0.516。八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一个效度量表用于测查所答问卷是否有效,若效度量表的得分在7分以上,可考虑将该份答卷作废,效度量表中第84、94、96题为反向计分。

1.3研究过程

主试仔细阅读问卷指导语,然后逐一阅读问卷题目,被试被要求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188份,根据效度量表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核审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1104份,回收率为92.9%。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讨论

2.1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

大连市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如图1,图中数字均为该类型儿童人数所占总被试人数的百分比。

由图1可知,大连市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人数占总儿童人数的21.29%,其中母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12.68%;父亲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3.26%;祖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占5.4%。

2.2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差异

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One-Way ANOVA单因素变量分析(将不同类型的儿童作为自变量,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同时对三种类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其中得分越高,表明在该因子上的症状越显著。

由表1可知,四种类型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身体症状上四者得分达到边缘显著;三种类型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中的得分均大于父母监护类型的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达到显著性水平,在身体症状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66)。

2.3四种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多重比较

对四种类型儿童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LSD)结果如表2,表2中数据分别为父亲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母亲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祖辈监护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的得分。

由表2可知,祖辈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均显著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5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

3建议

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儿童在童年期就与父母或父母一方长期分离,缺失父母的关爱与支持,缺失与父母正常的感情交流,那么对儿童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祖辈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可能因为祖辈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普遍较低,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观念陈旧,祖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代沟,且祖辈监护人能为儿童提供的大多局限于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照顾,疏于对儿童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的培养。而父亲监护类型和母亲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相对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是特别明显,说明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要比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祖辈监护情况好。

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学校方面,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用开设讲座、举办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聘用心理教师并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做“临时父母”的活动,动员教师积极扮演缺失的“父母”角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增加与留守儿童联系的频率,研究表明,每月4次以上的联系频率可以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有利于降低其各种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此外,很多留守儿童监护人由于是隔代抚养过度可怜儿童对留守儿童采用溺爱型教养方式,他们甘愿自己受苦受累也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儿童出现问题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予以正确指导,长此以往,儿童便养成骄纵任性、自我中心等(下转第7页)(上接第5页)性格特点;也有很多监护人受父母之托认为应严格管教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要求儿童唯命是从,按照自己固有的观点和期望要求儿童,对于儿童应有的奇思异想给予否定,这样,儿童在监护人的管制下逐渐失去了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性,更不会在探求和思索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容易形成懦弱自卑、缺乏主动性、不诚实等性格特点。显然,这两种教养方式均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监护人应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处理好限制与自由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给予儿童积极的指导。

在社会方面,各社会工作者应对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托、入园、入学问题不要制定一些歧视性政策或提出苛刻的条件,而要为其提供便利,制定优惠政策,使儿童尽可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结论

祖辈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显著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p=0.051);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在八个量表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监护的非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 刘晓慧,王晓娟,杨玉岩,哈丽娜,李秋丽,戴秀英.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

[2]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3]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

[4] 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5] 吴燕.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6).

[6] 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逐渐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出现了“民工潮”现象。他们去外地工作,使得农村中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1]。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进行推算,全国留守儿童规模为6720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5483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因群体数量庞大且成长环境特殊,在受教育机会、营养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行为与学业发展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又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被忽略,部分留守儿童会因缺少必要的关爱与监管而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长期不良的思维方式会促使其发生厌学逃学,沉迷网络,甚至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因此,留守儿童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失,而且其规模有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2-3]。安徽省是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安徽省留守儿童的问题尤为突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情况,并将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研究他们成长问题是否存在差异,对于安徽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4]。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现状,特选取某学校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本次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在安徽某农村学校不同年级各抽取一定比例的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为95%。2.方法:选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1)基本信息调查(性别、年龄、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是留守儿童等);(2)心理健康情况调查,选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该量表由8个维度组成,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每个分量表采用3点计分模式,即选择“没有”计0分,选择“偶尔”计1分,选择“经常”计2分。将各个分量表分数累加,即可得到量表的总分。总分在65分及以上,一般可以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若一个维度的分数达到10分及以上,一般可以认为存在该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5];(3)留守儿童社会关系状况,包括心理需求和与父母、老师的交流情况。3.质量控制:在进行设计阶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并咨询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并当场收回,每次调查问卷完成后由检察员对问卷进行现场审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不合格问卷,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统计分析:将所有调查问卷统一编号,采用EpiData3.0软件创建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双次录入并检错,以保证数据质量。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率表示。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篇(8)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篇(9)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39-02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其在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上易出现偏差,这一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下面仅以笔者所处的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两岔河乡、大圩镇两乡镇为例来简要谈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留守儿童现状

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抽样数据,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已达到2290.45万。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使他们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两岔河乡、大圩镇基本情况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77.5万,其中儿童人口130.39万人,农村留守儿童26.41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5.97%。

两岔河乡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部,与大圩镇相通;大圩镇位于江华县南部,两乡镇是留守儿童高比例区。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两岔河乡山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大圩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35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法。以问卷调查法走访每户进行调查,以询问监护人的方式了解更多关于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细节问题。走访山区调研时间为期共7天,共采集有关留守儿童有效调查报告405份。

2、数理统计法。使用数据统计法,根据监护人类型的不同,将所调查的两岔河乡与大圩镇留守儿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单亲监护型;第二类为祖辈监护型;第三类为亲朋监护型。

表1

类型12单亲监护12祖辈监护12亲朋监护人数128人12264人12133人比例121.97%1265.19%1232.84%三、统计结果分析

(一)由三种类型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浅析其性格及心理特点

1、单亲监护型家庭的留守儿童应该是三种类型中与父亲或母亲接触较多的一类,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两岔河乡山区的留守儿童都普遍存在内向、害羞、不善言谈的性格特点。

2、调查对象中的留守儿童更多的是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此类型的监护人员多半是老人。因为身处山区,生了病也难以下山治疗,照顾起孩子来便更是吃力。在教育方面,祖辈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在成长与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孩子们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调查中,与长辈交流沟通方面:

表2

烦恼来自家庭12常常感到孤独12不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31%1222.6%1224.5%另外在学习上:

表3

学习成绩中等以下12学习很不好12学习压力大12读书没什么用81.3%1236.3%1284%129.3%留守儿童的压力一是来自学习上的缺乏辅导,二是由于自我心态没有及时进行调整。

3、对于“亲朋监护型”,亲戚对所托管留守儿童不敢严辞管教。调查中,对于此种情况,部分父母长期在外,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增加孩子的零花钱。这样,极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以及潜意识里的读书无用思想。

表4

篇(10)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出国)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群体正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及身心发展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孤独、自卑、焦虑、冲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存在心理健康隐患[1]。延边地区朝鲜族父母大部分出国(韩国)打工,留守儿童数量剧增,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绪极不稳定,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有研究显示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较国内任何地方都严重[2]。对此2013年9-10月,本院心理科受延吉市人口和计生局的委托,在延边地区七所朝鲜族小学,共计3319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留守儿童1854名,非留守儿童1465名,进行“小学生情绪稳定测验”。旨在调查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有效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延边地区朝鲜族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延边大学师范分院附属小学、公园小学、延南小学、新兴小学、建工小学、中央小学、延新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情绪稳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研究人员或经过培训并熟悉问卷的责任护士说明填写问卷的要求,统一指导语,然后由学生自行填写问卷,研究人员将学生填写好的问卷当场收回,回收问卷3319份,回收率100%。来自3319份调查对象其样本如下:男1577名,占47.5%,女1742名,占52.5%。年龄10~12岁之间,四年级1187名,五年级966名,六年级1166名。留守儿童1854名,占55.9%,非留守儿童1465名,占44.1%。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工具采用“小学生情绪稳定测验”,该量表适用于六年制小学生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以及五年制小学生的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分数在44分以上,表示情绪稳定;分数在38分以下,表示情绪不甚稳定。该量表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使用的问卷经过试测和修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稳定测验评分情况比较 根据留守儿童情绪稳定测验平均值划分为三组,稳定组(44分以上),中间(44分~38分),不稳定组(38分以下)。情绪稳定得分越低,个体的情绪属于不稳定状态。下面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稳定测验评分情况比较。经调查,非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率低于留守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882,P=0.019),见表1。

3 讨论

目前,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探讨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许多人将留守儿童问题视为“问题群体”提倡对留守儿童问题特别对待。然而,留守儿童群体规模越来越大,留守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朝鲜族社会也普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在朝鲜族学校居于多数,全州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在校比例为61.3%,个别学校比例已经达到70.0%以上,而且大部分朝鲜族留守儿童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3]。朝鲜族留守儿童之所以处于情绪不稳定状态与亲子长期分离有关,朝鲜族留守儿童父母多为跨国劳务,因此儿童与父母常年多分离,有一部分学生父母去国外长达10年之久,又不常回家,使许多留守儿童十分思念和渴望与父母团聚,亲子长期分离对儿童的情绪情感、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如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非常强调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并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情绪发展上的创伤性后果,研究还发现不仅是早期亲子分离对儿童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而且分离时间越长这种消极影响越大。如小学生留守儿童人格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更多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百多年前,在心理学的早期发展阶段,威廉姆·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情绪是由生理反应造成的。同时丹麦的心理学家卡尔·兰格(Carl Lange)也同时提出了这种观点,所以这种理论便被人们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James-Lange theory)[4]。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引起人的诸如高兴、愉快、满意、爱慕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5]。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和愿望时,会引起人的诸如生气、苦闷、不满、憎恨等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本文用“情绪稳定测验”量表对留守儿童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情绪稳定方面有差异,女孩的情绪稳定得分上均明显低于男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1 原因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教育与关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发展受到阻碍,最终产生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1]。当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如父母外出打工)发生时往往最先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而引起不良的情绪问题。处于身心飞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学校学习的压力,生活节奏的高度紧迫感,父母过高的期望,不良的同伴交往关系等多因素,使他们不时经历情绪,情感上的困惑,受到孤独、忧郁、焦虑、愤怒、嫉妒等不良情绪的侵袭而情绪不稳定。如,小伙伴闹矛盾,吵架等。如果引发强烈情绪的情况持续不断,危机反应会消耗你的精力,并导致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听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3.2 对策 在儿童人格形成过程中,亲子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8]。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同时,该过程也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人。监护人不能仅仅以能够使孩子吃饱穿暖为标准。如果监护人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建议父母中的一方留下来照顾孩子,尽量稳定留守儿童的情绪。应当让父母看到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让他们了解他们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真正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在他们想通过拼命挣钱,为孩子铺就成才之路的误区中醒来,看看孩子是最需要什么,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引导,尽可能使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给孩子最贴切的帮助和指导。学校和家庭应该去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性格,让他们在困难、挫折面前不退缩,父母不在身边是个考验,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点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同时多给留守儿童一份爱心、一份理解,使留守儿童感觉被人关心、帮助,消除不稳定情绪。

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那些处于不利环境条件下的个体,社会支持更是一个重要的应对资源,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保护性作用[8-9]。首先,政府要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品格问题都必须依赖政府制订更有利措施。政府利用节假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各界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绝对子活动。政府部门需加大力度宣传留守的危害性,以各种方式让父母认识到留守对孩子的不利影响,父母尽可能不让孩子“留守”[10]。对于学校,应该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老师应该把爱播散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效果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对于留守儿童,应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使其更加理解父母外出的动机和对自己的期望。社区还可以为留守儿童建立信息卡,以便留守儿童有了问题及时与父母沟通。同时,社区护士应听取留守儿童的心理感受,教会留守儿童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如宣泄:让留守儿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鼓励宣泄、释放压力。转移:教会留守儿童产生不良情绪时,利用读书,看报,听音乐,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来分散对应激源的注意力,以帮助留守儿童接受留守的事实,调整心态,适应角色,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总之,留守儿童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在情格塑造和品德培养上也处于关键点。此时若能对他们的情绪问题及时了解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和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医护人员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留守儿童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侯洋,李施漫,李毕琴,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效果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19-221.

[2]葛秀杰,李春玉.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3):760-761.

[3]朴婷姬,安花善.积极心理学视觉下的朝鲜族留守儿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1):58-63.

[4]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安·韦伯.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327-328.

[5]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21-22.

[6]范杰慧,江鹏程,杨晓,等.我国农村留守心理问题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1(4):1573-1574.

[7]张帆,刘琴,孙敏红,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症医学杂志,2011,11(8):849-857.

[8]何国平,赵秋利.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2):367-369.

上一篇: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下一篇: 关于土木工程的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