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1:09: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074-01
一、高品质产品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接影响国民收入的水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现在正向多元化刚想发展,而高品质产品市场,正是这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所谓高品质产品,即产品的高质量要求。而在我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在许多行业与企业中甚至排在了利润、设计、营销之后。以尽可能高的频率将产品(试用品)投入市场,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在后续升级版本的产品中予以改进,已经成为很多成功企业的熟练操作模式。一些企业会认为说,极低的价格出售,极新的创意设计,怎么可能有很高的质量。这就必然使一些用户会问,谁还关心质量?这就是高质量产品市场所面临的困境。
质量究竟对一个产品来说意味着什么?美国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詹姆斯L.亚当斯说过,无论是近年来致力于重整制造业的美国,还是致力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中国,都必须审视质量的重要性,改变更快,更大,更便宜的消费品等商品从制造到销售再到消费的链条,让产品更具品质,唯有此才能保证不降低美国消费者生活质量、继续满足和提高中国消费者的体验需要的前提下,避免世界能源和环境崩溃。
二、高品质产品的市场调查以及分析
市场调查是调查研究数据支持的重要方法,对于高质量产品的调查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市场调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按选择调查对象来划分,有全面普查、重点调查、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等;第二类是根据调查对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来划分,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在这众多调查方法中,根据现有能力和实际情况,同时为了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随机抽样法和访问法。
针对被调查人群的作息时间不同,我们选择了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了随机调查与访问。分别是晨练时间的公园,早高峰时间的车站,晚间的市场,及周末的商场。根据被调查人群的年龄,将被调查人群分为四组。分别是30岁以下年龄段;30―45岁年龄段;45―60年龄段;及60岁以上年龄段。根据调查结果统计,30岁以下年龄段,有29%的人在选购商品时会优先选择高质量产品;有54%的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高质量产品与低价位产品的性价比;也有17%的人会选择价位低的产品。在30―45岁年龄段,有41%的人会优先考虑购买高质量产品,33%的人会在二者之间徘徊,而26%的人会选择购买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在45―60年龄段,有22%的人会选择购买高质量产品,53%的人会在对比之后再做选择,而25%的人会选择价位低廉的商品;在60岁以上年龄段,有18%的人选择购买高质量产品,39%的人会犹豫购买哪种,43%的人则表示会选择价位最低的。
由此可见,在我国高品质商品不是没有市场,要想扩大高品质商品的市场,产品需要在性能、成本和价格等要素之间作出平衡。要让产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便利,追求尽可能高的适合度,要追求工艺的精良化。高品质产品应在满足消费者使用要求基础上带给其情绪上的愉悦,更要确定产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出类拔萃的高品质产品,才能让高品质产品彻底走入社会生活,才能进一步扩大高品质产品的市场。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从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到了产品质量的竞争,大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各种有代表性的实验室、产品检测中心相继成立,为提高中国产品的高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品质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现代化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给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了同步推进的机会,并且我国已经跨越了经济起飞的基础时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竞争格局仍是将品牌,品质和渠道,我国的高品质产品必须要加速品牌的成长与壮大。
目前,我国高品质产品将有五大发展趋势。一、对用户体验和产品人性化的关注。二、注重高品质产品的创新以及专利的申请,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规范。三、是强调对产品细节的关注,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从细节反应消费品味,反应对产品内涵的理解。四、企业更注重品质与品牌,而不是利润。真正好品牌的内涵便是品质、耐用、持续性发展的结晶;品质才是企业的生命。
四、是环保节能与安全。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从关注发展不发展,到关注怎么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已由快慢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如何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回答的问题。新时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强调质量优先,必须把质量提升摆到更加核心、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各类发展项目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解决了规模问题后,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大众化时期谋求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尤甚。高等教育既要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借助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内涵式发展是关键,质量提升是核心。
以质量为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特色的发展,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办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和个性上。各高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既是对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积极响应,也能有效杜绝千校一面、后劲不足的低水平发展方式。
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大学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集中概括,也是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18-04
[作者简介]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夏吉莉,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重庆400065)
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党的十指出,要采取措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做好下一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关系到社会就业体系全局。近年来,我国在毕业人数快速增长情况下,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还较为普遍,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客观现实。
一、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政府、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具有可检测、可评估特性。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其质量的检验,史淑桃认为,应该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三项指标(史淑桃,2007);杨河清认为,应该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三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医疗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杨河清,2007)。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岗位层次、专业吻合度、薪酬福利、劳动权益保障和学生自我满意度等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基于这些要素,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其结论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纵向比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滑趋势。其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及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比例不断扩大。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5.2%,地级、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依次占35.0%、14.1%、4.4%、1.4%。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柯羽研究指出,在2006~2008年期间,浙江省大学生在就业区域流向上呈现向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2008年到乡镇工作的比例(18.32%)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增加了5.63%和8.97%。而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在单位性质上,三年中到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4.66%,在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5.18%,而在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了16.36%。不可否认,这些变化在解决我国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政府期望,但仅从就业质量方面而言,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滑,这种变化也并非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愿望所为。智联招聘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结果发现,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依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愿望。然而,这种愿望满足状态不佳,其中,19.0%的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而最终能到国家机关的比例仅为5.3%。期望去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9.9%,而民营企业实际吸纳的则有29.0%的大学毕业生。
2.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水平提升状况,大学生薪酬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79元,其中本科生为2815元,高职专科为2142元,月收入在前3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上海、北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1874元、65683元。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未能达到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该现状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在2012届毕业生中,65.4%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实际能到达该水平的学生仅为44.2%;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1.5%,而实际只有2.5%学生能实现这一期望。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3.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专业对口”状况是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好坏关系到学生工作后的主体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当前,面对较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多采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妥协策略,在不能获得专业技术含量高、专业对口性强的岗位情况下,转而选择销售、服务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委曲求全”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就业率,但专业对口率却因此受到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占比仅为34.3%,较2005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从事技术辅助、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人员比例却有所上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9%,6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该公司在2011年对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3.0%,其中本科的专业对口率为68%,专科的对口率为58%。这种状况也导致了高离职率的发生,在2010届毕业生中,34%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发生了离职,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高达44%。
4.部分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杨河清在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所罗列的12个二级指标中,11个指标均与劳资关系、劳动权益保障有关。说明我国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反映在性别歧视、身体歧视、地域歧视等多方面;二是单位侵权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在招聘中的内定现象、招聘宣传中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其词行为,以及在不支付加班费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三是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包括工会组织不健全、仲裁制度不完善、劳动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多方面侵犯了大学生平等就业、获取劳动报酬、获得相关保障等基本劳动权益,也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
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良好的时代机遇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内部条件”,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机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这种转变的主要思路是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系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将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将会逐步减弱。这些发展趋势为保证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毛入学率现已达到26.9%,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自《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方向开始从追求数量、扩招规模、提档升格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形成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印证了这种变化。毫无疑问,抓内涵、抓特色、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主流。此外,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改善,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也正在不断加强。这些变化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实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夯实大学生就业的根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3.较充分的就业现状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印度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9.2%,美国2005-2006年度为76%,日本2007年为88.1%,澳大利亚2007年为6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89.6%。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情况是:89.7%的人受雇于全职工作,4.9%的人自主创业,1.8%的人“正在读研”,0.1%的人“正读本科”,2.4%的人“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1%的人“无工作,未求职,未求学”。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已经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一般状况,这种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校扩招增速趋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契机。近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张凤林指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吴要武研究指出,高校扩招使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提高。在2000~2005年间,31~40岁的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由1.6%下降到1.1%,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21~25岁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则从6.1%上升到9.4%,上升了约3.3个百分点。而2005年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2%,比2000年的8.3%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扩招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何亦名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扩招明显降低了毕生的平均起薪,袁晖光的研究也表明,受扩招影响,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大学生教育后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直接表现为工资收入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实质影响。可喜的是,当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跨越式、规模式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高校扩招速度逐步趋缓,有研究指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增速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增速约为5%。这种变化正在各地、各高校中发生。以重庆为例,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招生增速明显趋缓,甚至个别高校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这种变化必将大大减轻就业人数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就业工作队伍将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促进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自2008年4月1日起,教育部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这意味着多年以来独立学院“半公半民”的模糊身份宣告结束,其正式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确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经济的发展,独立学院的不断壮大,立法环境的逐渐完备,当独立学院通过评估,摘除了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独立学院走向真正独立的必由之路。
一、独立学院加强内涵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独立学院也乘着时代的东风,一路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发展和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高等教育的这种以扩大规模为主旨的“跨越式发展”,在极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譬如学生管理失范、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权责利不清晰,等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来,“内涵发展”已成为高校当前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在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不是增加学院数量和扩大办学规模,而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这意味着独立学院要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从注重学生人数增加、校园面积扩大、办学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学院特色。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独立学院也须构建和践行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讲,一是要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扩大办学规模是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更深层意义上的发展,因此必须紧紧把握教学这一生命线,发展壮大独立学院。二是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高等教育。三是抓住“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注重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民办高等教育增强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独立学院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
既然“内涵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独立学院增强核心竞争力、应对新形势的关键之举,那么独立学院该如何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呢?
(一)确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一流大学搞科研,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大专练技术,培养一线工人。而依托母体高校发展起来的民办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呢?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市场调研,目前最缺的人才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应用型人才,企业最欢迎的就是进机关能管理,到技术岗位能设计,下车间能干活,对企业忠诚度高的大学生。而且,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十分短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这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在党的十报告中,不再用“平稳较快发展”,代之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再用“又好又快”的提法,代之以“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寓意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前进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紧迫感、使命感,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主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经过十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质量和效益上仍然远远地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虽然我们年年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讲又好又快发展,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特征仍比较明显,发展效率总体不高,发展代价过高过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十分突出,质量和效益不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形成。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国际看,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以总需求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发展方式的竞争。欧美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收缩,我国出口遇到极大的困难。要在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趋利避害,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必须加快构建更具活力更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内生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能源资源约束更趋强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等收入阶段风险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的现状,必然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经济工作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必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多年来,我校重视质量立校。2002年我校启动升本工作,申报材料就提出:“坚持走质量建校之路,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立身之本和办学之源。”学校连续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师资工作会议、科技工作会议和专业建设会议,全面部署质量建校工作。2006年初我校“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明确为“以发展为主题,调整为主线,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在奋斗目标中提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根据规划的要求,我校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教育质量年活动,主题分别是基础建设年、专业建设年和学科建设年。2007年学校召开党代会,在学校发展上突出“办学特色”和“质量建校”两个重点,明确的发展战略是“坚持准确定位,走特色名校之路;坚持内涵建设,走质量立校之路;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校之路;坚持服务地方,走校地互动之路”,并提出全面推进内涵建设,“通过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条件建设等水平的提升,尽快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根据党代会精神,我校全面组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校风创优四个行动计划,全面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2009年底我校作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合格教学评估的试点单位,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获得专家一致好评。201 1年我校“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把“育人为本”、“内涵发展”和“品牌引领”作为工作方针,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线,启动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质量工作和行动计划,学校教育质量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学书记讲话以后,我校分析了当前质量建设面临的课题,形成了我校面向新实践推进教育质量建设的新思路。
一是建设质量文化。总书记讲话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处方位作出科学判断,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把质量放在全局的突出位置,把原来重视教育质量建设发展成为推动质量文化建设。通过质量文化建设,使质量立校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品格,把质量文化贯穿在学校的每个方面,以“创建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为引领,凝聚全校人心,引领全局工作,统筹各项任务,使质量立校真正成为师生员工的文化追求,把质量文化化为全校人员的自觉行动,达到领导精力、教师精力、学生精力和资源配置等体现质量建设要求。
二是建构新的格局。总书记讲话明确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思路,即提高质量必须始终贯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基础,社会服务为方向,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形成大学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新格局。这一思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质量观,强调了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同履行社会职能联系起来。我们要按新思路规划质量建设,在全面履职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三是明确核心任务。总书记讲话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要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统筹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多元化的观念,把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强化全面教育质量建设的观念,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管理;强化全面实施素质教有的观念,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被称为是“最难就业季”。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无疑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质量的就业,既是国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也是当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个人前途、家庭和谐、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因此,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刻不容缓。
一、“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宏观方面高质量就业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围观方面,高质量就业体现在就业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否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与成就感。“更高质量就业”的特征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由低层次岗位流向高层次岗位;二是就业前景好、专业对口;三是劳动有保障、薪酬合理;四是员工要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五是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总的来说更高质量就业体现在两方面:对个人而言,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就业,并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效力于社会的进步;对社会和国家而言,高质量就业意味着人尽其才、实现平台岗位与优秀人才的完美结合。
二、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与家庭。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是决定其就业质量的内在因素。一个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的机率要大的多。其次,还有学生的家庭因素,如父母的职业,亲属的职业及社会层次等。就现实情况来看,一个父母均是国家公务员的学生要比父母仅是普通农民的学生找到满意工作的机率要大的多。
(二)高校与社会、企业。学生的就业质量与所就读的高校层次,专业前景正相关。国企,外企及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会考虑求职者院校是否211,是否为重点院校,在此范围外的学生即便再优秀,也很少有机会去申请这些职位。另外,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结构是否适应现今的经济形势都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息息相关。高校是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能否对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企业的层面来讲,因为求职者众多,而岗位少。存在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问题。因而,造成目前社会上专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研究生在做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三、当前形势下推动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具体对策
提高就业质量应坚持重规模与重质量相结合的原则,从以侧重扩大就业规模向扩规模与提质量并重转变。提高就业质量也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与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做好宏观调控与政策保障工作。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另外,还需要做好就业的宏观引导工作,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与有经验的劳动者公平的进入劳动力市场。政府还应该拓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渠道,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为城乡大学生构建公平、良好的就业平台;提高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立统一的信息于岗位匹配的平台;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基础建设;与教育部门相配合,根据就业质量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减少我国的结构性就业难题。
(二)高校设立合理的专业结构与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执行机构,高校应该使招生、培养、就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高校应认真研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上制定相应的长期发展战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招生与就业方面,应做到以出口带动入口,根据学校设置的专业的就业质量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及招生数量。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将自己打造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为提升就业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创建企业文化。从企业来说,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已经入职的学生,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员工开辟多重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和鼓励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并为员工提供培训、轮岗等发展机会,实现人尽其才。企业还要注重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创造开放的、融洽的工作环境,搭建内部交流平台,使新入职的毕业生建立归属感,提高凝聚力。
(四)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决定就业质量的根本因素。在校期间,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非专业素质,比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大学生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来适合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另外,大学生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有主动创业的意识。还要明确社会及单位的用人标准,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使自己能够达到社会与企业的要求,为更高质量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崔光宝.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J].人力资源,2013 (02).
[2] 赵雷.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3] 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趋势下行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03).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作用是让学生学会从事相应技术专业的本领,从而在社会上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职业教育对于繁荣社会经济、促进充分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它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的主方向之一。
1.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目前职业院校的发展正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建设。面对新阶段的新任务,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健全,学校先进办学模式欠缺,特别是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定位与职业岗位衔接不紧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不强。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难以适应由单一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接受良好职业教育成为民众的强烈期盼,符合国家的现实需求,为此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反映了当前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当前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效益。我们要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建立一支思想过硬、综合业务素质强的领导集体;二是落实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市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三是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目标,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规范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五是以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结合本地区和本区域的实际,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六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全面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执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实现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提高质量是我国各级各类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高等职业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作为职业院校来说,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主要从院校教育本身和社会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教育本身主要包括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社会满意度主要看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胜任本职工作岗位要求,成为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是考核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促进就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我们要树立“社会评价质量”的教育理念,由学校、行业或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考核方案,完善院、系两级督导组织,建立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督导评价、社会评价多方独立并行的质量评价系统,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照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制定一整套教学管理和质量反馈预警制度;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全面完善由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反馈机制。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把提高质量作为资金、项目和设备配置的基本依据。要制定符合职业教育质量要求的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要在专业、课程、教材、校企合作、教师队伍、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实习实训、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3.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正全方位启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立足于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贯通。试点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中高职3+2(3+3)分段培养,即中职学生在中职校学习3年,通过注册,进入高职院校相应专业学习2年或3年;二是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即中职学生在中职校学习3年,通过以专业技能和中职教育学业水平为主的测试,进入本科院校对应专业学习4年;三是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即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选拔方式由对口院校共同制定),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对应专业学习2年;四是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以本科院校招生计划在本二批次联合招生,培养4年制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在若干年的学习期间,由对口衔接的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系统化培养人才。
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类教育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规范布局,确保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而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要把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处理好专业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关系,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突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政产学研市五位一体的教育方针,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技能专业人才。所以说,职业教育的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优良素质的技术应用或高技能型人才。
要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对接产业为着力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实际、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辐射带动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强化职业道德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保证各类技能人才能“下得去,留得住”,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在岗位能力培养针对性要强,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创新人才模式,确保技能人才上手快、用得上。要教给学生较强的业务知识,为其提供继续发展的拓展空间。社会各行业或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和专业技术发展水平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目标。从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构建与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文化素质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适应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各级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要考虑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因此在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实训、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人才培养模式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以培养各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方案体系,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重,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把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劳动实践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要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中职、高职、学科型本科教育比较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甘成君.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职业,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