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29: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气工程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控制理论和电子网理论是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理论基础,而电子电力技术则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所依赖的手段中最重要的一个,除此之外,也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使用最快的效率将工作完成是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实就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用少量的人力甚至是不用人力,主要是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进而促进工作的完成。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加以利用,在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工作质量,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也正是因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这么多的有点,才得以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2.1发展过程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信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系统与电气自动化领域的融合,诸如通过向测控仪表内加装电子微处理器后,实现对数据的分析、计算和传输等,大大提高了信息解译和传输的效率,也改变了以往手算的劳动模式,减少了劳动成本;但由于不同厂商生产的仪器、仪表标准不同,所以信息的可共享性有待加强,从这一方面来看,电气自动化发展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2.2信息共享化
21世纪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这二者都依赖于信息共享的实现。实现社会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是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一大目标,信息共享有利于企业之间和其与子公司之间的资源配置和战略决策;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搭建,能够为企业的交流提供更加畅通的通道,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
2.3集约化和智能化
电气自动化向着集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提升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中对电气的保护措施正从传统的仅仅依靠继电器向依靠网络技术发展。传统的继电器保护对人力和物力都有极大的浪费,管理起来极为麻烦。现今,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督及控制,这便是电网调度。电网调度的顺利施行依托于当今发展十分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据此电力管理部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使电力管理实现通信及调度方面的联系。由此形成的巨大的网络体系便是一个对工作十分有利的信息监控及数字化服务系统。
2.2在电气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项科学技术都在猛力发展,这其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更是取得了极大改进,我国传统上对电网的管理方式是利用压力、温度及液位仪表等来进行的,而现今则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完成大量的数据统计,而且所需的时间极短,统计的压力、温度及流量等数据都很准确,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省去了大量的物力及人力,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资金。电力事业的顺利发展为我国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前进则是为电力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2.3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变电站自动化运行。在变电站建设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集成化向二次开发状态转变,信息的传输是通过电力信息光缆来实现的,这样便使统计记录及运行管理都向自动化发展。上述过程中,利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还能实现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管理及监督,当系统出现故障后能进行自诊断,这种特点对于客户比较人性化,对于电气企业,可以对客户提供更完善的电力供应服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2.4在化工生产单位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要想实现对生产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监控,必须利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这样可以清楚地监测生产过程和线路,并可以完全控制远在现场的传输路线、仪表甚至工程师站。这些相较于传统的电气监测系统有很大的进步。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3.1科研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科研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自动化技术的操作者以及研发者,可以直接影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应用范围。因此,为了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应该重视对科研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并鼓励他们不断创新自动化技术,从而使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3.2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独立平台
当前,由于企业类型的不同,就使得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存在些许差异,并且各大企业之间缺乏联系,都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进行科研活动,因此,导致企业的经济成本不断增加,对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企业内部的科研人员就应该突破科研环境的限制,加强各大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案。从而确立研发目标。
3.3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踊技术的网络系统及系统结构
为了进一步确保各大企业之间交流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我们就需要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网络系统及系统结构,以此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要想全面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就需要使其自动化系统通用化,以此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各行各业的建设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工业领域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也逐渐根深蒂固。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程度也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前言
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技术,电气工程自出现到现在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已经有了突破性的提升了。为了能够跟上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多的先进领域技术也被应用到电气工程行业里来了,其施工阶段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都在逐步提高综合技术水平以保证电气工程施工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
一、电气工程施工阶段基本特点
由于电气工程施工阶段具体工序比较复杂,施工环节众多,质量要求高,因此其施工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表明电气工程施工阶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有各种因素出现影响到工程效率和质量。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加强对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的全面监督,对每一个细节部分都详细检测查看,做到工程质量控制无死角,为其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电气工程施工阶段每个工序流程连接都非常紧密,一环套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所以电气工程施工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就是连续性。往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任何一处出现不安定因素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给工程整体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从细节入手,保证施工阶段的连续性,就成了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二、电气工程施工阶段技术应用
1、施工技术图纸审查
在电气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首先应该对接下来将会应用到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工作的重点是看看施工图纸要求与行业内部质量标准是否一致,还有施工图纸能否达到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质量安全保障最优化的目标。在对图纸进行审查时不能只对预先确定了的图纸进行审查,还要综合几个候选的图纸同时讨论分析,力求找出其中配置最优化的图纸来进行施工。对具体供电系统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查时,一定要交由专业的电气工程师和相关检测审查部门共同完成,以保证施工图纸审查的专业性、精确性和技术性,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施工图纸设计误差。
各个部门要做好施工技术信息交流沟通,一旦发现施工图纸有任何问题,立即反映给相关设计施工部门,尽快做好图纸的复查和改进、完善工作,将其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降到最小。
除了要保障施工阶段的进度、工期和质量安全以外,还要加强对其施工成本的检查,力求在达到上述各项要求的基本前提下缩减成本至最低,杜绝一切浪费现象的出现,对各种材料设备也要物尽其用,将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在电气工程的施工阶段应用技术来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一般来说也分为三个环节,即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施工中期实施阶段以及施工后期验收阶段,其技术应用也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1)前期准备阶段
在电气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前,首先要做好材料、设备、人员和计划方案的准备工作。这里最主要的就是人员,只有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所有施工技术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并发挥出它们的实际效用。在对施工单位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根据他们的专业资格证书和相关电气工程施工经验来综合考虑,尽量采用技术水平高、专业素质强、出错率低、认真负责的施工队伍;对一些重要施工环节的施工人员要进行相关电气技能考评,确认他们都有从事电气工程施工的专业证件,做到施工人员上岗规范化、合法化。其次就是对材料设备的检查,在保证其基本施工质量以外还要符合施工要求,在运输和存放的途中也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处理,避免在这些环节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损害材料设备质量。
(2)中期实施阶段
在电气工程的施工阶段中,中期实施阶段是所有相关技术应用的主要阶段,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施工技术应用和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具体施工步骤应该保证施工方案的忠实性,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或添加、减少施工工序,保证施工操作全过程的规范化。在施工技术实施阶段,其原材料的质量往往直接关系到整个电气工程的基础质量,因此对原材料的检查要非常详细严格,尤其是其中电气线路管材和配电盒的质量更要严格把关,严禁一切形式的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定期开展施工过程检修和维护工作,将所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隐患都彻底排除,给电气工程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3)后期验收阶段
当电气工程施工完毕以后,就要进入最后的验收阶段。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其施工成果和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测试,通过分析发现工程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技术的具体应用还有哪些不足或者遗漏之处,哪个具体环节还留有质量安全隐患,然后一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以达到完善工程施工的基本目的。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一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测试,全面保证验收工序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为电气工程做好万全的施工技术保障。
三、合理应用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电气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它的日常工作需要强大的电力供应,其主要工作部件也是功率很大的电气设备。电气工程在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同样在其施工阶段也会有不小的危险性。如何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来尽最大可能降低电气工程危险性,保障工程人员和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是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简要说说在电气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到的具体技术措施。
1、配备专业防护工具
首先,要为全体工程人员都配备上专业可靠的安全防护工具,并教给他们正确使用的方法,以便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工程人员能够使用这些工具降低事故对他们的危害,减少工程人员伤亡,为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普及安全意识
然后,就要对工程人员定期开展大范围的施工安全意识培训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为自身的安全也为工程的整体利益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并积极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实行规范化施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相关安全事故逃生讲座也是必须的,教给工程人员全面科学的安全事故逃生方法,使得他们在事故来临时沉着应对、不慌不忙,将人员伤亡数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既能减少工程的损失,又能及时组织有生力量将事故彻底根除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3、.第三方监督
最后,工程有关监管部门一定要行使好监督职责,以强制性手段保证施工安全条例法则落实到位,给工程安全打造有力后盾。
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在电气工程施工阶段合理应用相关技术,就能在保证其施工质量、工程安全的同时达到施工效率最大化、成本利用率最大化,实现电气工程的资源配置最优化,最终推动电气工程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广敏.浅谈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科学之友,2010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工业电气工程;特点;应用及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自动化技术不断加深与各学科领域的紧密结合,电气工程发展不断创造质的突破,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更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自动化控制技术又进一步促进了行业之间的的交流与发展,进而推动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在商业领域的普遍应用,带动了经济高速发展。电气工程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自动化技术在实践领域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为电气工程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高效的应用工具和优质的处理手段。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在生物学、光子学及机电系统领域的拓展与融合又成为电气工程始终走在科技前沿的保证。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满足了工业自动化发展需求,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电气中的特点
1.低成本,高效率
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电气中采用远程控制方式,有效的节省了材料、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并且通过灵活的组合减少各种安装费用,结余了电缆。其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在特定设备上操作指令,完成指定工作。因为操作时指令传输转换的即时性,也保证了操作的精确性,有效的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失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如今,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电气工程中。
2.削弱限制因素,完成高难度任务
长期以来,传统的电气工程作业中,一些特殊环境下工作,容易使工作人员身体受到影响,有危险系数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自动化技术设计方便,便于系统维护,能够克服高强度辐射及紫外线和超低温等人体难以承受的恶劣环境,完成人工难以完成的高难度任务,在工业电气工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3.智能控制,缩短周期
自动化技术通过智能化控制,减少大量的模拟量变送器、端子柜以及间隔设备等,完成对所要操作对象的智能控制,其强效的数据反馈系统进一步保证了电气工程中控制的高效性,缩短了整个系统更新周期。通过和监控系统的连接以及网络连接的`活组合,还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气工程高效运行提供了保证。
三、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诊断病因,完成实时监测
电气工程故障诊断中,传统的人工法诊断方法对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诊断起来复杂且可靠性低,数据问题以及设备问题有时处理不够及时。自动化技术则通过电子操控,大大降低了以上问题的发生概率。在电气工程电网调度中自动化技术通常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运用局域网技术进行监控,及时调度电压信息,同时,根据监控反馈的可靠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比对。这样,在整个系统中电网调度系统完成自动预测,从而在可控范围内第一时间锁定故障并且排除故障,继而提高电网调度的运行效率、运行环境以及运行的敏感度以节约成本。
2.优化设计,实现操作智能化
电气化时代要求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知识的融会贯通,电站运行的高效与否就取决于这些自动化技术能否在电站中充分运用。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结合以上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反复研究与改进,探究出一套能够有效解决复杂问题的设计系统,用最便捷有效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提高运行过程中采集数据的精确度,改善设计样式,保证工程的自动化运转。另外,通过通过有效的设计,完成计算机设备、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的智能化操作与装置的自动监测。从而解决一定程度上的人力资源浪费,节省出来的这部分人可以运用于更有价值的地方。其次,改善了人工效率低,危险系数大的问题,提升了变电站数据提取的准确性。这也是电气工程追求安全化、智能化、稳定性目标的体现。
3.强化智能系统建设,实现控制自动化
传统的电气工程控制环节多,并且需要人工后台操作,在故障检测也只能通过逐一检查发现,找出故障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加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系统中的应用,实现自动化控制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智能化系统建设包括三方面:专家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其中的神经网络控制层次多、结构复杂,对其进行反向学习算法来判断和调控其中的子系统,实现信号处理精确化,效果显著。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管理后,通过计算机设备、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的智能化操作,及时发现故障点,通过智能化监测对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且能快速的解决问题,提高供电效率。
四、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电气中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比起传统操控技术更趋向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一定程度的无人化操控通过调节下降和响应时间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既节省人力又能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无需控制模型,使得自动化控制器大大提高了它的紧密系数,提高了评估、预测的可控范围。此外,自动化系统在处理不同数据时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智能化。具体表现在对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评估上,通过其他技术与设备的帮助,自动化系统准确评估所输入的具体数据,经过快速处理实现准确的评估。在遇到控制对象不稳定的情况时,自动化系统常常以其多样化处理方式取胜,但因为现实状况的复杂性,自动化技术在整体的控制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技术上进一步的突破。
2.一体化
人与系统的一体化。系统控制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还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助人员更好的进行工作。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制造的时候,实现了人和整个系统的协调性,同时在管理和控制方面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电气工业自动化在功能方面实现了代替人员体力劳动的作用,但这仅仅是自动化功能目标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自动化的功能表现在很多的方面,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
整个运作过程的一体化,从整个工业电气动态运作的过程来讲,自动化技术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首先是程序单元,在这个基础单元中确定做什么、怎么做。其次是作用单元,主要是通过施加能量来进行定位,确保第一时间获取可靠信息。第三是传感单元,对性能和状态进行深入检测。第四是制定单元,通过制定单元筛选信息、监测信息,并对接收到信号的做出相应指令。
结语
自动化技术因其智能化、一体化的优势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广泛。加之其控制便利,操作简单,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力,提高了电气工程运作系统的效率,保证了整个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意义,也是促进我国电气工程走向健康、持续、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
[WT]文章编号:1672-1098(2011)02-0026-05
收稿日期:2011-03-25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J2009A093)
作者简介:李敬兆(1963-),男,安徽淮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
WT3BZ]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QLite Database in Electrical Engineers PDA
LI Jing-zhao, REN P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The electrical engineer PDA was developed for solving electrical engineers need to look for a lot of technical information, edit formulas, measure electrical parameters, and so on. The PDA hardware is made up of ARM core microprocess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circuit, and touch screen / LCD display circuit. The embedded database SQLiteis used and transplanted to the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S3C2440 and Linux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embedded databases are analyzed. Waveform storage table, electrical parameter measurement record table and electronic formulas table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PDA. The PDA data sheet’s field, electrical technical data query module database table creation and database design of electrical data query module are mainly analyzed. Linux operating systems and SQLitedatabase are transplanted to the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electrical engineers PDA application software is designed, and online calculation, editing and querying electrical data, etc are realized. The design request of this PDA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Key words:PDA; embedded systems; SQLite
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IT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作为嵌入式系统的高端产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基于ARM核微处理器和源码开放的Linux 操作系统的逐步流行,PDA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通用型的PDA较多,而专业型PDA则较少。为此,作者对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用的专业PDA进行了研究,其集万用表、示波器、常用电学公式计算、电气技术参数资料手册查询等功能于一体,可将电气技术人员从多仪器携带、大量的资料查询、繁琐的公式计算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电气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该PDA具有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因此在研制过程中基于ARM-Linux平台,移植了嵌入式数据库SQLite进行应用程序设计,本文主要对嵌入式数据库在电气工程师PDA中的移植与应用进行分析。
1 PDA的结构与功能
电气工程师PDA的电信号测量通过底层数据采集模块获得,系统控制信号由触摸屏触发,用户通过触摸屏进行操作。该PDA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PDA的系统结构
电气工程师PDA的主要功能如下:
1) 万用表。可测量常用电信号和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频率等,还可在线进行交流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功率因数、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参数的综合测量;
2) 示波器。以波形和数字显示被测电信号如电压、电流、各种功率的波形;
3) 公式计算以及在线编辑。可以进行常用电学公式的计算,用户可直接将测量值代入PDA上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并保存,同时还支持公式的在线编辑,从而使电气工程师PDA更具通用性;
4) 电气技术资料查询。用户可按标题或关键词通过精确查询或模糊查询来查找所需的电气专业技术资料;
5) 语音导航和GPRS通信等功能。该PDA具有语音导航使用操作功能,可使用GPRS来实现网络通信,以便浏览、下载数据或上传个人数据。
电气工程师PDA的功能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模块图
2 嵌入式数据库分析
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嵌入式系统特殊的开发环境决定了其对数据库的需求有如下特点:
1) 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占用非常小的内存空间,应尽量避免产生冗余数据;
2) 嵌入式数据库应具备良好的实时性,以保证运行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上,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实时性能;
3) 由于嵌入式系统会不可避免地与底层硬件打交道,要求嵌入式数据库要有底层数据操作与控制能力。
常见的基于Linux平台嵌入式数据库主要有PostgreSQL,MySQL,mSQL,Berkeley DB,SQLite等[1]。
MySQL 在保持中等体积的情况下提供了较为适用的功能,已经成为中小规模数据库应用的首选,但商业应用也要收费,而且对于嵌入式开发来说空间占用仍然太大;mSQL是一种简化的SQL数据库,短小精悍,开发方便,适用于嵌入式开发,但它只有30天的使用期限,并非完全的开源;PostgreSQL体积较大;Berkeley DB会加大开发成本。SQLite支持绝大多数标准的SQL92语句,采用单文件存放数据库,速度快,存储量大。在操作语句上类似关系型数据库,使用非常方便。另外,SQLite的版权允许无任何应用限制,包括商业性的产品。在PHP5中已经集成了这个轻巧的嵌入式数据库产品[2]。所以本文选用了SQLite进行电气工程师PDA的数据库系统系统开发。
3 SQLite的移植
SQLite嵌入式数据库提供了以源码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对源码进行交叉编译即可实现移植,电气工程师P用SQLite,其编译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下载SQLite源代码包,建立目录。将其解压后将生成sqlite目录,新建并转到一个与sqlite目录平行的同级目录,以便将编译结果单独存放。输入$tar-zxvf sqlite-325.tar.gz,将在同级目录下生成sqlite-3250。将arm-linux-gcc的目录加入到PATH环境变量中[3]。
5) 在PDA上运行SQLite。将SQLite交叉编译出来的库文件libsqlite.a添加到文件系统中的lib目录下,修改权限:“$chmod+wx libsqlite.a”,这样,就可以使用SQLite提供的库函数进行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开发了。
4 嵌入式数据库设计
电气工程师PDA中数据库的设计包括数据库中表的设计和数据表中字段的设计两部分。
41 数据表的设计
根据对电气工程师PDA的功能分析,系统主要分为示波器模块、万用表模块、电学公式计算模块和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模块四个模块。示波器模块需要实现波形的存储和调出显示,在此模块中需要建立数据表来保存波形及相关信息;万用表模块需要建立数据表来保存各种电测量值和测量信息以供保存和查询。故电学公式计算模块需要实现公式的编辑和保存,需要建立数据表来保存电学公式,该模块还应有计算结果保存功能;电气技术资料模块的数据量大,主要为电气技术人员常用的资料。
经过以上分析,系统数据库可分为四个功能模块,为每个模块设计相应的数据表。
示波器模块建立波形存储表,字段包括测量时间、x轴单位刻度、y轴单位刻度和波形等;万用表模块建立电参数测量记录表,字段包括测量时间、电物理量和测量值等;电学公式计算模块建立电学公式表,字段包括计算物理量,电学公式,相关电物理量;另外,还要建立计算结果存储表,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保存和查询操作,字段包括计算时间,使用公式,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存储表要与电学公式表进行关联。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模块建立电气资料表,字段包括资料类型、资料标题和资料内容等。
电气工程师PDA数据库eepda数据表的字段及功能如表1所示。
波形存储表保存示波器模块的波形测量时间、X轴刻度单位、Y轴刻度单位、波形
测量存储表保存万用表模块的测量结果测量物理量、测量时间、测量值
电学公式表保存电学计算公式计算变量、公式
计算结果表保存电学公式计算结果计算时间、使用公式、计算结果
电气资料表保存电气资料供查询资料类型、标题、内容
42 电气技术资料数据表中字段的设计
在SQLite中,建立数据表时并不需要指定字段的数据类型,数据表中可以存储所有的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字符型、长文本等,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输入设置数据类型。在设计数据库时就不需要考虑字段的数据类型,只需考虑合理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即可(见表2)。
字段名字段说明备注
资料类型分类型查看资料可以缩短查询时间
资料标题每条资料的标题电学资料表键值
资料内容资料的具体内容用户要查询的内容
5 SQLite在资料查询中的应用
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模块对数据库的操作主要是资料的查询和数据的导入。根据用户选择的资料类型和用户输入的关键字或标题,对电气技术资料进行查询,查询可以使用精确查询,也可以使用模糊查询。
51 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模块数据库表的建立
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模块涉及到数据库部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将数据写入数据库,提供给应用程序进行查询;二是对这些数据的操作,让处理后的数据能显示在系统需要的地方,在本模块中为多行编辑框,利用SQLite提供的API函数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4]。
首先建立数据库,在shell终端下键入:“$sqlite3 eepda.db”, 完成数据库建立,接着就可在数据库中建立电气技术资料数据库表。输入“create table elecinfo(title, type, info)”,就建立了一个名为elecinfo的数据表,里面有title、type、info三个字段。
在系统运行之前,需要将常用电气资料导入数据表,包括用户进行查询时选择的资料类型、资料标题,系统根据用户的选项查询数据库,并将查询结果显示在LCD上。
“sqlite3 eepda.db 'insert into eledcinfo values”这个语句就可实现把一条记录插入到elecinfo表中,其它记录也可以用相同方法导入(见图3)。
图3 电学资料数据存储过程
在电气工程师PDA中对数据的操作主要通过SQLite中提供的各种库函数来实现,包括sqlite3-open, sqlite3-exec, sqlite3-snprintf、sqlite3-close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语句sqlite3-snprintf(sizeof(zSq12), zSq12,"insert into elecinfo values (' %q', ' %q', ' %q') ",在应用程序中对汉字的处理过程中显示为乱码,经调试发现,将汉字转换为GB2312格式就可正确显示,所以在插入数据的SQL语句中应该用‘%q’进行格式转换[5]。
系统主窗口加载时,需要在主窗口过程函数的MSG-CREATE消息代码中添加数据初始化代码,如应用sqlite3-open(eepda.db,&db)函数打开数据库等。
52 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模块中数据库查询设计
在进行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时,首先从组合框中选择资料类型,然后选择资料标题,比如要查询“模糊控制”分类下的标题为“模糊化”的资料内容,用户要从“资料分类”组合框中选择类型“模糊控制”,在资料标题组合框中选择标题“模糊化”,单击“查询”按钮就可以进行查询了,查询结果显示在多行编辑器中,当文本较长时,用户可以利用滚动条来阅读资料(见图4)。
图4 数据库处理过程
电气技术资料查询对话框加载时,在对话框窗口过程函数的MSG-INITDIALOG即对话框初始化事件中调用sqlite相关的API函数对电气技术资料查询模块中的数据库表进行初始化,并将数据库中的所有的电气资料类型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检索的条件由SQL语句决定:
select distinct type from elecinfo
这个SQL语句从电气资料表elecinfo中查询所有的资料分类,distinct参数用于返回唯一不同的值,以保证查询结果中的资料没有重复。
如果数据库查询成功,则将查询出来的所有电气资料分类填充到组合框控件IDC-TYPE中,通过SendDlgItemMessage函数向窗口中的该列表框控件发送一个CB-INSERTSTRING消息,该消息用来向列表框中插入新条目。
最后,释放SQLite的查询结果,并向控件IDC-TYPE发送消息CB-SETCURSEL,让组合框的当前选项为查询到的第一条数据[6],组合框数据填充设计如图5所示。
图5 组合框数据填充过程
资料标题组合框的填充过程与资料分类组合框一样。当用户选择一个资料分类后,触发资料标题组合框的nc=CBN-SELCHANGED事件,执行select语句查询出该分类下所有资料标题,显示在资料标题组合框中,供用户选择。用户选择标题后,单击查询按钮,触发查询按钮的单击事件,即BN-CLICKED,在MiniGUI程序代码中添加查询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并加入select info from elecinfo查询语句,如果找到匹配的记录,则资料内容显示在多行编辑框中,否则返回-1,最后系统调用SetWindowText函数来显示查询结果。
6 结束语
通过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嵌入式SQLite数据库进行电气工程师PDA的应用软件设计,已在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40的开发平台上调试通过,大大加快了程序开发进程和项目进度。
参考文献:
[1] C M WU,C W SU.Design of a PDA-based Asthma Peak Flow Monitor System,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J].IFMBE Proceedings, 2009(23):501-504.
[2] ICK HOON JANG, CHONGg HEUN KIM, NAM CHUL KIM. Region Analysis of Business Card Images Acquired in PDA Using DCT and Information Pixel Density[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Advanced Concepts for Intelligent Vision Systems,2005 (37):243-251.
[3] ACK GANSSLE.The Art of Programming Embedded Systems [M]. Beijing: Posts & Telecom Press,2009:122-136.
前 言:
铁路电气化能够综合利用能源,减轻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大大提高运输能力,适应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如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由此,有必要对铁路电气化工程造价的特点和控制的要点进行分析。
1.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控制
1.1造价控制的要点
在铁路电气化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受设计深度的限制,编制投资估算的重点在于,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功能要求,确定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对提出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方案论证,提出推荐方案,根据推荐方案计算主要工程数量,确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用正确的投资测算方法进行投资估算,其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现场调查和运量分析,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论证。
(2)对提出的几种牵引供电系统方案( 包括枢纽地区)进行技术经济条件比较,通过优化确定推荐方案。对牵引变电所的分布和安装容量,接触网导线类型的选择,在充分考虑运量增长和行车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条件比较与分析,并确定工程数量和技术经济指标。
(3)对特殊地段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应采取特殊设计,并控制地基处理费用。
(4)对线路技改工程和桥梁工程,应做好现场勘查和调查,根据确定的技改方案和桥梁加固方案,计算主要工程数量。
(5)对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如箱式分区所!变压器在线色谱检测!动态电容补偿技术等,在论证其技术先进!可靠!适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性比选。
(6)当采用已建类似工程估算指标时,如主要技术标准或地质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应结合本工程实际对估算指标进行换算或调整。
1.2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分析和确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做好投资估算的前提。所以,应根据推荐的牵引供电系统方案和工程特点,首先建立确定技术经济指标的方法,并分析和研究其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设备价格的统计与分析。设备价格是编制牵引变电系统投资估算的基础,应统计不同时期。不同建设项目的设备( 特别是非标设备!新型设备)价格,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价格变化趋势,为确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依据。与已建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是分析所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合理的有效途径。在统计已建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时,应注明建设项目类型,采用的牵引供电方式!技术标准,编制投资估算的办法和年度,采用的估算指标及市场价格水平等,以便于分析估算指标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2.铁路电气化工程造价的特点
铁路电气化项目的修建,无论是新线一次同期电化配套,还是在既有运营线上进行电气化改建,扣除新线一次电化的站前与站后工程相互交叉施工干扰及既有线电化施工与行车相互千扰、既有线站前技改规模繁简程度之外,它都是从无到有的一次性投入资金进行单一的建筑安装施工、调试直至验交开通,移交固定资产为止的铁路基建项目。铁路电气化工程设计的内容按国家计委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批复的可研报告所确定的设计范围以及现行概算编制办法、设计文件组成内容规定,其相应的费用有:
2.1电气化主体工程的费用
除了牵引变电工程(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自祸所、调度所等)、接触网工程、供电段,以及为适应电力机车检修和整备作业的机务段改建或新建主体工程外,还应该包括将来为运营单位维修所配备的各种工区、领工区、轨道车库及岔线、生产生活设施以及移交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专用交通工具和检修、测试、抢修车组等相关费用。在概算章节中,它包括了二至九章(除隧道、通号外)的铁路各种正式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和一章及十章以后相关计算的全部费用。
2.2通信、信号、电力
在电化区段因牵引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影响而需要改造或配套的主体设施,以及与通号主体工程相配备的工区、领工区、信号楼、行车室、通信站(段)的生产、生活房屋、移交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交通工具等相关的费用。它包括了六至八章铁路正式工程费用及一章和十章以后相关计算的费用。
2.3供电设施
电气化牵引供电设施进行运营,需要外部电源引入,没有电源,电力机车运行则无从谈起,按设计质例和国家统筹安排,外部电源、用电指标及投资由国家计委分列下达,即牵引变电所院墙外面110kV(或其他电压等级)第一根杆塔(含杆塔及接线绝缘子)以外应由能源或电力部门依据牵引供电交桩资料,供用电指标协议书、变压器容量、年用电量、负序和谐波参数以及国家另行下达的基建配套投资提前建成。
2.4把好外业现场调查、搜集资料关
外业现场调查是设计概算编制重要环节,一定要注重索取资料的准确无误,有根据,来源清~楚,绝不能别人提什么就编什么。比如征地补偿费用,也不是越高越好,应该依据国发C1982]80号文公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所规定的土地补偿费标准、安置补助费标准以及青苗和所征土地附着物补偿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进行调查核实,并征求所在铁路局地亩管理部门意见综合确定,比如有的路局地亩科希望征地单价计列适度为好,因为他们还有今后其他基建项目相互平衡问题。地价列高了,建设单位其他项目不好办;列的太低(假如概算不调整),势必多支用预备费。再如,在既有运营铁路上进行土石方填筑,要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尽量采“以挖做填、取土有源”。铁路两侧的留用,据原政务院1950年的《铁路留用土取地气地办法》的规定:“铁路路基高度在3公尺以内者,双轨线自线路中心起,两旁各留地30公尺;单轨线自轨道中心,两旁各留地20公尺;铁路大桥头两旁各留地60公尺。特殊地形之桥头及路基、与路基高度超过3公尺者,按实际需要增加用地。”这些留用地,是工务段修建排水系统,日常取土修路,造林绿化,稳定、巩固路基之用。因此,要详细向工务部门了解铁路留用地范围,但是在场坪土方设计中,既使工点用地划在铁路界内,虽然可节省购地费用,也要考虑土源、运距和运输方法,必要时,对大量填方场坪酌情考虑买地取土。
另外,对概算编制办法及概预算定额等规定之外的所需调查的资料,如拆迁、赔偿标准,地下管线埋设物,行车对数,租用路用车辆、开“天窗”或要封闭点、当地料单价及综合运杂费指标等,都要做到宁细勿粗、宁全勿缺,适用。
总 结:
在工程建设中,控制工程造价贯穿于各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效果,但关键的阶段是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标准化程度越高,产品制造越简单、生产批量越大;设计工作量亦越少;产品的通用程度越广,便于运营单位维护和更换;维修工作简化,电气化和运行可靠性也相应增强,这是提高可靠性、上新台阶的关键一步。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知识和思想”。当时彼得?德鲁克所指的“知识型员工”是经理人或执行经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型员工的范畴也越来越宽。工程设计企业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前期可行性研究、整体规划、设计等技术服务,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设计师”是实现这一转换过程的关键,他们也就是彼得?德鲁克所提到的“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区别于普通员工,具有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及企业家们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
研究工程设计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可以为工程设计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以下从个性特点、专业特点、工作特点三个方面,对于工程设计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个性特点
1.自主性较强。知识型员工自主性强,他们往往掌握企业生产手段意义上的知识,倚仗这种技能,他们不喜欢受制于人,倾向于拥有高度宽松、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自主地从事各项活动,注重强调工作中的引导和自我管理,愿意对各种可能性作最大的尝试,期望得到企业乃至社会的认可。而且能力越强,自主性倾向越强。
2.目标导向明确。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教育背景、知识能力、工作方法的与众不同,其个性鲜明,对事物有自己深刻的认识,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与其要求他们服从管理,不如引导其自我管理。只有将员工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融合,鼓励自我控制和参与决策,从“管理者要”转变为“我要干”,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完成从个体目标的实现到组织目标的实现。
3.成就欲望较强。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往往对于知识型员工已基本满足,他们更注重的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成就感的渴望更强烈。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组织和社会的认可,渴望承担有挑战的、创新型的工作,对于成就感的渴望往往大于对于金钱等物质的渴望,事业的成功也是其个人价值的最好展现。
4.流动性较强。知识型员工因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对于企业的依赖性低。他们大都清醒地知道其专业能力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程度起决定的作用,他们对于专业的忠诚往往高于对企业的忠诚,他们一旦有了更高的追求而企业又忽视或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就会产生离职倾向。而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渐成熟,企业间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只有在建立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发展规划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对企业的忠诚。
二、专业特点
1.具有专业忠诚性。知识型员工往往接受过某一专业领域的系统学习,他们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对相关专业有所了解,具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强烈而持久的承诺,专业忠诚度较高。
2.知识更新意愿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为了和专业发展保持一致,重视对所从事专业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他们乐于不断更新知识,希望经常更新知识,以提高其所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能力和被认可度。
3.知识具有非消耗性。知识型员工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灵活处理各种可能产生的情况,进行创造性劳动。知识不会因为在工作中运用而消耗,与此相反,通过工作中的知识运用知识型员工可以更加深入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可以不断积累提高知识与经验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不断从工作中学到新的知识,知识运用是非消耗的。
4.知识共享性。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主体,从根本上说,正是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其参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意愿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DZ公司作为工程设计企业,知识的积累与共享十分重要,任何一个设计师都是在前辈们积累与共享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造与发挥,他们受益于知识共享,也参与到知识共享。
三、工作特点
1.工作创新性。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某种神秘知识,而是他们具有创新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加以创新,不断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2.工作过程内隐性。知识型员工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过程往往是无形的思维型活动,劳动成果是某种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等,往往是不能直接物化或测量的。而且,他们的工作往往没有固定的程序与步骤,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或任何场所,对于这种内隐型工作过程的监控既难以操作,又没有意义。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源于他们的自觉行为,所以,如何使他们产生原动力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Abstract: the landscape waterscape art is a highlight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design, its light mapping "appearance" of the city's industrial background. Say simply, garden waterscape design is based on nature, combined with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 requirements, creating artificial fountains, waterfalls, rain pavilion, streams, springs, rockeries, etc., and join the flowers, grass, fish, birds, animals and plants such as elements, building common noise and dynamic water scen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waterscape engineering in the ro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landscape, and the key points in the design of waterscape engineering analysis.
Keywords: the botanical garden water scene; Ecological; The waterfall; Fountain; Wate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景概述
水景作为园林景观中最具魅力的审美对象,是园林造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尤为明显。水是园林景观的血脉,不仅具有动态美、色彩美等外在美,还是园林景观意境美的所在。只有富有生命活力的水才能给园林带来生气,将整个园林景色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经过规划的水景工程不仅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还比自然景观更具观赏性和空间氛围,使其发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水景工程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
(一)基底作用
视域平坦开阔的大面积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托浮水中或岸边景观的基底作用。同时,当水面不大,但整个水体空间具有面感时,仍可作为水中或岸边景观的基底,产生倒影,进一步丰富和扩大空间氛围。例如,位于西班牙柘榴院中的水面,虽然面积不大,但其宁静的水面可以将整个城堡倒映出来,使其显得更加完整动人,若没有如此这般面感的水面,整个景观的质量则要逊色很多。
(二)系带作用
水体是整个园林景观的灵魂,具有将不同园林景观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感的效应。因此,园林创作多以水体作为主体,其他景观则围绕水体来进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将园林空间中形象各异的景点串联起来。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其众多景观均以水体为底,水面聚散有致,聚处辽阔深远,散处曲折盘桓,虽然水面形状大小不一,但又由于它们都具有水这一共同的因素而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三)焦点作用
水以其动态形式,如跌落的瀑布、喷涌的泉水等声响引起游人的关注,吸引游人驻足观看。在水景工程的设计中,除应处理好水体的比例关系及环境尺度外,还应对水体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通常将其安排在轴线或向心空间的焦点处,并将视线容易集中处或醒目处设置成水景的焦点。一般可以作为整个水景工程焦点的设计形式有:瀑布、喷泉、水墙、水帘、壁泉等。
(四)保护生态多样,还原自然风光
水景的形成维持了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并且绿化了当地的环境,利于人们统筹兼顾、合理科学地开发自然资源。水景艺术的元素离不开溪流、瀑布、湖水、鱼池等,这就是生态的多样性,满足了现代化文明构建的需求。比如,在隆重的奥运会和亚运会中,可以应用水的重叠和雾化的效果、历史悠长的石头路、生态湿地的结合,还原了最原始的自然风光特色,蕴含着中华名族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的名族文化,体现出自然界生态的多元化,创造出无限的自然风光宝藏。
三、园林水景工程应具有的特色
(一)形态
水的形态是随其水体的形状而定的,风景园林中的静态湖面,多设置堤、岛、桥、洲等,目的是划分水面,增加水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空间感;或者是为了增添园林的景致与趣味。城市中的大小园林也多有划分水面的手法,且多运用自然式,只有在极小的园林中才采用规则几何式。
(二)声音
水本无声,但可随其周围的景物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产生丰富多姿的水景。王维的“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是动与静的对比,也是石与林的交替而产生的一种水景。而在现代水景中,能够利用现代科学化的喷泉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水声效果。还有音乐喷泉,不仅有音乐配合,还可以声控使水体翩翩起舞。
(三)光影
1、倒影
四周景物反映水中形成倒影,使景物变一为二,上下交映,增加了景深,扩大了空间感,一座半圆洞的拱桥,起到了功半景倍的作用。水中倒影是由岸边景物生成的,故园林水面之旁,一定要精心布置各种景物,才能获得双倍的光影效果,取得虚实结合,相得虚实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2、借景虚幻
由于视角的不同,岸边景物与水面的距离、角度、和周围环境也不同。岸边的景物设计,要与水面的方位、大小及其周围的环境同时考虑,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这种借虚景的方法,可以增加人们的寻幽乐趣。
3、逆光剪影
岸边景物被强烈的逆光反射至水面,勾勒出景物清晰的外轮廓线,就会出现“剪影”,似乎产生出一种“版画”的效果。
四、现代园林水景工程设计的方法
(一)水景构成元素的设计方法
1、水
水是水景设计的功能主体,水景的美学性质和观赏性,大多是通过水的动、静两种状态来体现的。动态的水主要包括:水流、喷泉、瀑布、泉涌等形式,静态的水主要包括池水、潭水等。园林水景多数用自来水作为水源,少数用地下水及天然水作为水源。这里主要介绍常见的两种水体形式:喷泉和瀑布。
(1)喷泉
喷泉是园林水景的一种重要形式。喷泉提供的动态水景可以为园林增加魅力 ,并且可以丰富城市的景观。喷泉水景一般都被可以作为园林的重要景点来使用。另外,喷泉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改善园林的环境质量。
喷泉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可分为:用于普通装饰性的喷泉,这种喷泉由各种普通的水花图案组成并且喷水形式固定;与雕塑结合式喷泉,喷泉的各种喷水花与雕塑、观赏柱等共同组成景观;水雕塑。用人工或机械塑造出各种大型水柱的姿态;自控喷泉,一般用各种电子技术,按设计程序来控制水、光、音、色,形成多变奇异的景观。在选择喷泉位置,布置喷水池周围的环境时,要考虑喷泉的主题、形式,要使它们与环境相协调。
(2)瀑布
李白曾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说的就是瀑布的气势和引人入胜的观赏性。水景园艺中的瀑布大多是人工建造,可分为:幕布式、滑落式和阶梯式几种形式。需要注意的是瀑布滑落的山体和墙面不能太陡,不然,水不会沿着墙体和山体落下,所以通常需要将墙面做成坡面,对山体落水口处石头作卷边处理。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瀑布高度不宜超过1m,对于阶梯式瀑布,还要注意控制各阶梯的高宽比。
2、喷头的选择
营造特定的水景效果,喷头是关键。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和水景在园林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水景效果分析,选择合适的喷头,有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民间风俗一同考虑。漫天飞舞的水景效果加以优美音乐的配合,往往能引人入胜。
动植物
动植物是为水景增加生命感,也是直接体现水景生命活力的事物,现代园林的设计人员必须以各方面的实际条件为基础,充分做好对于水景中的动植物选择与搭配。
就动物方面来讲,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小溪、湖泊等水景,选择符合审美习惯、易于养殖且又具有艺术美感的鱼类、水禽等。而就植物的设计来讲,设计人员可以打造以单一的植物(比如荷花)为主题的湖泊,并在湖泊周围种植垂柳、迎春花等植物,使整个水域景观实现灵动性。同时,设计人员还要通过对植物进行枝干探向水面的构图设计,以营造一种画面感。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将水边垂柳设计成柔条轻拂流水的姿态,使水面传达出自然灵动的视觉效应,尤其要避免对水边配景的植物进行整株或定型的修剪。
4、水景建筑
以水上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最为重要,其次,从建筑美学方面设计外观。水景桥,是跨越水域的一种建筑,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木桥、石拱桥、铁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木桥,在追求艺术性方面可以对木头适当进行雕琢,木桥的承载能力有限,跨越距离也有限,这是在实际设计建造中需要注意的。走廊、舫、水边建筑的建设在遵循国家建筑安全标准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设计意图要明确。建筑要突出园林水景主题,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二)驳岸工程
园林驳岸是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湖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驳岸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经济要求来选择其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 ,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
(三)护坡工程
护坡工程用于在岸坡较陡、风浪较大的情况下或是因为造景的需要。护坡设计要考虑的只是:如何防止陡坡的滑坡和如何减轻水土流失。园林护坡既是一种土方工程,又是一种绿化工程。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应当仔细踏勘坡地现场,核实地形图资料与现状情况,针对不同的矛盾提出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特别是对于坡面绿化工程,要认真调查坡面的朝向、土壤情况、水源供应情况等条件,为科学地选择植物、确定配植方式以及制订绿化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四)水池工程
水池工程在现代园林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讲的水池是有别于天然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的,水池面积相对较小些,多取人工水源,因此,必须设置进水、溢水和泄水的管线,有的水池还要作循环水设施。水池除池壁外,池底亦必须人工铺砌而且壁底一体。同时,水池的选址、大小和形状要与其所处的园林景观、艺术风格相一致,比较精致又尽显特色,并符合现代园林中土地利用的总体原则。
水池在现代城市园林中用途很广。它可改善小气候条件,降低周边气温,增加空气湿度。布置在广场中心、门前或门侧、园路尽端以及与亭、廊、花架等组合在一起的水池,又可起到美化市容、重点装饰周边环境的作用。同时,水池中还可种植各种水生植物,饲养观赏鱼类,布置喷泉与雕塑,堆砌假山和景石,设置各种色彩的灯光等,以充分体现现代园林水景工程的无穷魅力。
结语
综上,园林水景工程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可以满足人们亲水性需求。水景工程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园林设计丰富的设计内涵。园林水景工程如何更好的融入自然,是值得我们去考虑和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清坡,杨永涛.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对于企业控制投资方面会起到特别重要的参考性作用。建筑项目的投资费用与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要在保障建筑物高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竣工结算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决策阶段等。
2 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2.1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大额性
任何一个可以发挥投资效益的单项建设工程或者建设项目,动辄就是数百万、数亿,特别巨大的可以达到上百亿,由此可见造价高昂,与此同时,这些建筑实物形体庞大。建筑工程消耗资源多和造价大额性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造价的特殊地位,关系到有关各方的重大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2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阶段性
即便是同一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其造价作用、内容、名称都是完全不同的。
如建设工程处于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和项目建议书阶段,尚未确定建设地点,还不具体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自然工程造价没有必要做,即便做,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不用做细。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上就是设计总概算或者单个项目设计概算,设计概算要随着扩大初步设计和改动技术设计而不断进行修正、调整,也就进入到了修正设计概算。在设计完成之后,就将加入施工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相比,施工阶段的工程对象更为明确而具体,可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施工图的具体内容来计算工程量,从而确定工程造价,这个阶段又叫做施工图预算。
2.3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这是因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涉及到了多个类型,成本因素复杂,与施工机械、材料、人工等密切相关。同时,往往是由多个单项工程来组成一个建设项目,尤其是体现在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方面,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一般都具有5个不同的层次,而每一个层次中,又具有不同的内容,较为复杂。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
3 如何有效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3.1 工程造价管理应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各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全过程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意识,加强合同管理,对年度工程造价绩效进行考核。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切实控制工程造价,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大回报的项目中去,以增强项目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3.2 选好工程管理人员
一个懂业务会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不仅能控制工程造价,而且在管理过程中能平衡各种关系,在结算中能按规范要求办事,在扫尾时不留尾巴。因此选调工程管理人员要因才选人,而不是因人选人,因人选人只能浪费国家的财力。当前工程超概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用人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人才不是一天形成,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而成,工程管理就是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的把握,当前工程建设任务繁重,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只能靠培训来解决,通过培训使他们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3.3 控制好工程建设中的超概算现象
工程建设量多、面广、投资大,每年都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由于业主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施工队伍太精明,中介机构管理不力,前期造价管理控制不细,标后管理不严等原因,导致工程超概算项目十分普遍,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超概算主要是标前标后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正常的工程变更有以下几种:①施工图和实地的差异;②施工图和标书没有考虑到的;③隐蔽项目不可预见的;④政策处理遇到难度需改变的;⑤物价上涨上级有明文规定的。第二,非正常工程量变更有以下几种:①工程单价和工程量的差异使施工单位有利可图的;②没有特殊原因要求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的;③工程个别单项计量和监督有难度而要求增加工程量的;④材料只涨不降的。第三,无可奈何增加工程造价的:①政策处理增加造价;②工程管理费用增加。
根据工程管理的规律,就交通而言,工程概算和标底一般下降10%左右,标价中还有10预备费,招标时还有下降率。不管政策处理和管理费用如何增加,工程超概算属不正常范围。稍微管理一下,节约5%完全可能,节约10%以上要有专业管理能力与水平。
3.4 优化设计,控制源头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龙头。对此,在工程建设中应该始终坚持“安全高效、经济适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系列措施,严格设计招标,鼓励竞争、促使设计单位改进管理、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造价。并在设计招标中提倡采用两阶段招标,通过多方案选择和竞争,择优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另外,还应该进一步优化工程总平面布置、工艺系统选择、设备选型、结构布置等设计方案,推广使用有助于节能减排、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从工程设计源头起控制好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刘仁豪,董峰.试析如何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J].商情(财经研究),2008,(05):125-128.
[2]曲京涛.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及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2009,(01):145-148.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行建设监理相关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在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非常重大的改革,同样也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和外资利用方面以及国际交往方面不懈努力所取得的结果。自从1988年我国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其在我国工程建设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在对工程的质量方面、造价方面、工期方面的控制效果也非常显著。然而因为我国所存在的建设监理相关制度起步比较晚,传统的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还占据着我国相关体制的一大部分,限制了我国的新监理制度的正常发展,工程建设中的监理相关法规制度也不够完善,监督引导的机制还不健全,对我国工程监理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监理人员需要的条件理解不深刻,导致我国工程建设的监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们加以改善。
一、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目前的状况以及特点
1.建筑工程中监理队伍的相关问题
因为建筑工程具有显著的系统性与复杂性,所以在对工程监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筛选时,其要求也应该高一些。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监理队伍自身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的监理队伍中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监理人才非常少,在监理行业中这一类人才还是非常缺乏的。在我国,有很多地方的监理人员几乎都是由两种类型的人组成的,一种是一些施工或设计单位中退休的老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虽然这些人的相关经验非常丰富,但是因为其年龄普遍偏大,在被当地的监理公司所聘用之后,在一些较为重要的相关工作中因为缺乏年轻人所具有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相关的任务。同时,老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因为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不敏感,所以其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也很低,这样会导致整个监理队伍都受其影响,从而使当地的监理行业发展缓慢。另一种则是各个高校刚毕业的学生,这一类人虽然都很年轻,对工作也非常热情,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但是缺乏老工程师和老技术人员所具有的工作经验,在施工现场也没有老前辈所具有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毕业生在公司中只能担任一些监理员的职务,一些较为重要的职位还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担任。其二,监理队伍的内部管理较为松散,我国各个监理单位之间,其经营管理的模式是各不相同的,且相应的管理水平也不相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单位所施行的管理制度还比较严格,绝大多数的单位中所施行的相关管理制度都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所以大多数的监理人员都得不到规范的培训和再教育,在工资奖金方面也没有标准的分配制度,从而导致了很多单位中工作人员们对工作的热情不高,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这也限制了我国的监理行业的发展。
2.监理中相关的责任权力利益没有落实到位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中一直存在着责任权力利益三方面无法明确的问题,这也制约了国内的监理行业正常稳定地发展。目前国内的一些和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和条例等虽然对建立行业中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特别在一些监理合同的相关条款中对其规定更加具体,但是现实中按照这些合同中所设定的规定进行工程实施的项目微乎其微,同时业主方面也给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另外,从监理本身来看,最近几年很多较小的监理公司正在迅速发展,监理相关市场的竞争也因此变得日益激烈,这严重地影响着监理招投标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行,使得一些单位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视一些业主所做的不合理行为,导致施工现场中的监理强度不够高,在出现工程事故之后,业主们却将矛头指向了监理相关人员,指责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监理工作没有做到位,这就使得权力责任利益这三方面中,只有责任与监理有关系,而权力和利益两方面不能得到保障。另外,在一些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监理工作做不到位、监理水平低与责任心差等情况,这样会使业主们对监理工作产生不信任的心理。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在目前的监理工作中,权力责任和利益不能落实到位的问题是很明显的。
二、建筑工程监理相关的发展对策
1.加强其外部环境的建设工作
外部环境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一种外在动力,所以人们应该对其采取相关的措施从而进行加强。国家应该先对其建立相关的建立准则和机制,并将其完善,从而能够对市场进行规范,提高监理行业管理的强度。在监理行业的收费方面,行政主管相关部门应该与物价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制定出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从而防止一些恶意的压价竞争等现象发生,同时也使监理单位之间能够公平地竞争,进一步在监理行业中建立起正确的竞争理念,使我国的监理行业能够正常地发展。
2.做好内部的管理工作
内部管理在我国监理行业中同样非常重要,它是监理行业中的一种内在动力。所以,人们应该对监理公司或者单位中的内部管理相关的工作进行加强和完善,从而使得监理行业内部的运行可以稳定持久。首先,在监理单位中应该实行多样化的服务形式。监理单位实际上就是给人们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一种机构。因为它具有服务性的这种特点,所以人们在监理工作中应该尽量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在工程方面,客户最大的需求则是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就需要监理单位在进行监理工作的工程中将客户的利益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监理工作中,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给工程建设人员们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来使所建设的工程更加经济适用。其次,应该提高监理工作人员们的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在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中,人们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多,项目也很复杂,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们具有较高的相关学历与各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并且能够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方面的招投标、设计以及施工技术。另外,监理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对新的技术和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及时地了解。在监理企业和单位中,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出相关的激励机制,同时建立一些技术素质培训机构,使工作人员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从而在监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对其进行正确地监理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只有人们对监理工作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其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正面的作用,才能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和监理行业共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小告,詹炳根.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师公正性的变化及对我国监理制度的启示[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王秀丽.包头地区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10)
[3]宋振晖,赵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目标体系[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03)
在当前的化学工业领域,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然而因其过程特性复杂、规模小、大多采用间歇批量生产等特点,其生产过程在综合自动化方面看普遍低于石化、石油及基础化工等大型化工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经济效益及技术水平带来了影响。由此可见,对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特点及其控制技术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促进精细化工过程综合自动化水平的有效提高,这都能有效的促进精细化工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技术价值。
一、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技术及其特点
1.品种多、批量小、产品换代快
精细化工产品与30多个行业有关联,种类多,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并且应用范围是特定的,用量较小。受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的影响,使精细化工产品市场寿命不长、换代速度快,小批量生产。产品品种繁多的特点与其专用性和小批量的特点都是有关联的,并且是针对应用对象对产品性能的多种需要而定的。由于市场需求在不断的、快速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开发和研究更快速、高校的精细化工生产过程,要在最大限度减少实验次数、缩小实验规模的基础上对现有工艺过程做到尽快的转化,促使其速度和效率的提高。因此,针对工艺过程中的测量及数据采集的手段应进行加强,以使更多有用的数据通过更少的试验和生产而获得;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进行深化,为工艺过程建立起模型,在工艺设计、研究及开发中更多的应用模拟仿真、优化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验也尽量利用仿真技术作为辅助,对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化技术展开研究,结合工艺过程系统共同接受仿真试验,以使控制系统的设计更为有效,对控制参数实现控制,最终达到安全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工艺过程。
同样是受市场需求快速多变的影响,生产装置要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各种形态规格产品的生产,因此要尽量实现生产过程的柔性化,对柔性生产过程的控制方面进行研究。为了更好的促进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柔性的提高,能满足多目的、多品种的生产要求,可以借助计算机集成批量配方进行控制。按照产品及其生产工艺路线和操作规程的不同,对不同的批量控制配方软件进行开发,借助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运行,这样工艺过程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就会与产品实现对应,实现柔性化的生产。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时间的缩短、生产效率的提高,促使其更好的与市场快速多变的需求相适应。
2.较强的非线性、时变性,间歇及半连续过程对
生产批量小是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一个特点,也正是因为其这以特点决定了其多运用间歇及半连续工艺,这种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是一批一批投料,在历经合成反应、精馏、提纯、干燥、出料等环节完成批量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生产随着时间发展其参数不断在该变着,过程中呈现着大范围、动态的变化,工作点不稳定,因此要求工作范围更宽、适应性更好的控制系统。并且通常情况下精细化工产品的附加值会随其纯度的提高而提升,如果对产品纯度要求高,就会运用到精密精馏等生产工序,使其具备更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由于很多精细化工过程都表现出明显的时变、非线性等特性,使得很多过程特性参数测量难度大,操作约束多,干扰多,并且无法对过程进行逆转、无法进行补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精细化工过程的控制难度。然而因为精细化工过程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不断重复批次生产,因此可以对之前的批次生产进行总结,从中获取经验,以促进工艺操作的改进。对此,合理的对过程重复性进行利用, 批次一批次迭代学习控制这样具有一定智能特性的先进控制策略应用价值很高。
3.劳动强度大,操作步骤繁琐,工艺流程复杂
间歇及半连续工艺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较多运用的方式,整个过程会经历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起来十分复杂,自动化水平很低,给工艺人员带来了高强度的劳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总是要历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一些反应本身就很复杂,有可能是串联、链反应、平行或可逆等等。有时通过一个反应可能会有多种异构物产生,不单单会生成主产物,还有很多副产物共同出现。工艺介质就有多样化的相态,一把情况下是非均相物料体系,均相物料体系较少。生产工艺过程大多数是复杂难以操作的,很容易出现错误,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浪费原料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引发安全事故。针对这一类型的工艺过程,为了推动精细化工过程测量、记录及操作的自动化,可借助以ISA? SP88间歇过程控制标准模型为基础的配方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严格遵照工艺操作规程规定的工艺步骤和运行条件来实现集成控制。对此,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国外就已经在工业生产中运用这一技术,当前,我国国内也有一部分企业实现了这一控制方式的运用。
二、结论
更新换代快速是精细化工产品一个典型的特征,受其影响普遍情况下选择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形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其生产中有较多的间歇及半连续工艺过程,具有较强的时变性和非线性;它要经过复杂的工艺、繁杂的操作,高强度的劳动,同时其工艺介质都是易燃易爆、具有一定腐蚀性和的产品,生产中要严格保证安全。因此,针对精细化工过程开展的测量和控制工作会面临很多问题,同时又受到来自市场需求多变的需求,这都使研究和应用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面临了更高的挑。
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细化工过程的控制技术在国内外有如下的发展动向:自动批量生产逐渐取代简单的程序控制、顺序控制;DCS控制、计算机控制逐渐取代仪表控制;生产质量和生产工况的综合性统计过程控制逐渐取代简单的参数控制;先进的迭代优化控制逐渐取代人工控制、常规PID控制等。由此可以想到,推动这些新型控制技术的发展,并且扩大应用规模,能够很好的促进精细化工过程的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快速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