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困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7 17:29: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发展困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发展困难

篇(1)

(一)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另外,国家对农业的土地所有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比如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占用农民耕地,并未能给与足够的赔偿,这也在一定程度成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含量总体比较低,缺乏竞争力。我国农村人口多、比重大,是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式经济。仅有的可耕地不可能完全吸收农村劳动力。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乡镇企业一般是面向农村生产初级工业制品。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的生产效率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并不稳定,刺激农村经济效力不强。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农村工业,有上边分析,农村工业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限。另外就是通过进城打工。由于农民身上所蕴含的人力资本不高造成农民进城打工的就业渠道非常有限。其次,我国城乡户籍制度对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有一定限制。再则,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深化”的局面,资本对劳动力产生了替代。

(四)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非常小、合作层次过低。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很庞大,都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然而,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偏小,通常,都是仅限于本乡或村的范围内的服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获取的资金主要来自成员自己的筹措、外部的股金和自有资本的积累,资金问题很严重,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太弱,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自我发展机制很难形成。农民之间存在的不信任以及农民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感,这种不利的文化氛围严重破坏了农民之间的平等、互惠的发展。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一)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研发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循环农业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篇(2)

少数民族和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事业,是一直以来着重强调并重视的民族理论的政策原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国家里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根本的有效途径。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决定着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低下、文化教育落后、高技术人才的匮乏也从客观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也起到了制约作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受到了影响。由此可见只要一步步解决这些制约因素,从教育文化、人才引进、科学技术这些方面加以改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族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引进人才,培养高科技人才,民族区域经济必定能快速的发展起来。同时不断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使人民共同进步,为实现国家的共同繁荣富强创造良好的条件。

2.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既能给民族经济带来利益,又能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根本利益,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建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区域人民的热情参与与支持,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势资源的重要作用,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林业、畜牧业等是少数民族区域中重要的经济构成,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构成部分。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来说区域经济发展迟缓。在西部地区中,一些城市的经济由于交通便利的条件发展的相对较快,但是大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则相对缓慢,城乡贫富差距较大。这些差距的存在虽然是历史的、现在的以及未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但是我国需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由此可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事业的发展是是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同时也有益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从根本上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进度。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不仅代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从目前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处于滞后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例如:教育文化事业的落后,人才综合素质的低下,投资的力度不够,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这些都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国家曾经有一位经济学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教育、人才、科技比喻为三辆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事实上,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这样相同的问题,人才匮乏严重,科技技术的投入不到位,劳动力低下。由此可见,要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教育、人才、科技是缺一不可的。同样,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到来的今天,也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人才、科技这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然而,经济全球化并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世界一体化,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低下。在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由于存在自然和历史的因素,导致民族区域经济与内地经济水平上的差距逐渐拉大。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消费、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水平均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

2.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社会文化心理较低。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民群体里,有一大部分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都处在一个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状态中,并且带有严重的封建色彩与小农意识,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形成了思维定式,不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社会观念。

3.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基础的落后,同样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差、区域内人少地多、生态环境脆弱等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难题。近些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投入了较大资金,但是有一些基础设施上仍然相对落后,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差。虽然国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但是投入和产出的价值比仍然较低。同时农民通过劳作生产出来的物资运送不出去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4.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些基础设施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交通和通讯方面,民族地区通讯线路少、通讯质量低下、导致整体通讯能力差,这是少数民族地区进出建设滞后的重要体现,通讯设施的建设急需完善。

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加强退耕还林、建设天然保护林,植树造林,减少地质灾害、沙化等造成的环境问题。加强农田水利、乡村公路、房屋改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抵抗自然环境灾害的能力。我们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改善,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转换为有利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温饱问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条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环境。

2.加强人才培养计划,解决人才匮乏的难题。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只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在人才发展上,我们不仅要引进优秀外来人才,同时也要从提高本地文化教育水平,对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加强培养区域内居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优秀的当地人才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同时,在文化资金方面的投入要加大,并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来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效用的最大化。

3.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体质改革

资源开采加工问题和农产品流通体制问题一直是少数民族区域经济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优势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大优势,然而资源开采加工体制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这些资源的国家所有制和资源的优势没有办法与区经济优势和利益优势相转化的矛盾问题。由于资源国有体制对资源的所有权、购销权、深加工权、开采权这些主要的资源品种采取直接或者间接的计划控制,从而造成了资源所在地失去了这一大优势。

4.强化优势产业建设,加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各种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不仅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也为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能源、矿业、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地理优势,加快经济贸易的往来,实现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的互通,促进民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民族地区还具有丰富的人文优势,比如民区传统、地域因素、特色文化等优势。这些人文优势也是提高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人文社会优势,一方面是有利于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积累低消费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模仿创新

作用、内容、困难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看重模仿创新

欠发达地区为什么要看重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落后者在模仿学习率先成

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思想与行为、经验与技术、方法与设施等一系列成功因素的基础上再行谋求改革创新,从而达到跨越式赶超率先成功者之目的——笔者认为:模仿创新是欠发达地区赶超发达地区,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途径,其理由如下。

近年来,我国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总体上仍保持着原有的发展差距,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方面、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对此,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些成果表明:当前多数欠发达地区是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主要借助于比较优势战略来发展经济,这可能是多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较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在制订经济政策时,应着眼于当地的优势资源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但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有一些运用的前提条件。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农业经济时代, 具有优良的经济发展效果;但运用于工业化时代,效果将会处于递减之中;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优先发展战略对人财物的集聚效应、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率,都超过了仅着眼于当地现有资源的比较优势战略。因此,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在当今世界与中国经济的转型时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上,必须着眼于科技创新,实施科技优先战略,只有这样,才可能力争在科技上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到在经济上赶超发达地区的目的。

实施科技优先战略的途径之一是科技自主创新,但是,现在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到区位、人才、资金、设施、观念、制度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目前还不具备合格的、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即使在某些欠发达地区拥有较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但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松散;体制约束、改革滞后,使市场机制在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中的作用很弱,或者其科技研发及其成果的市场适应程度不高,或者其空有精尖的科研成果,但却找不到充足的投入。结果表明科技自主创新在欠发达地区行不通。

当欠发达地区以比较优势战略来发展经济,却使多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当又试着想以科技优先战略的途径之一,选择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来发展经济,仍然走不通之时,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应指向何方?笔者认为:科技优先战略的途径之二是科技模仿创新,应该走科技模仿创新之路,它最贴近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际,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赶超发展的一条捷径。何谓科技模仿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在科技模仿的基础上作出科技创新,当欠发达地区以发达地区丰富而众多的、贴近市场需求的科技研发方式及其成果为主要目标,首先进行模仿,然后实施创新,这便是科技模仿创新。

然而,发达地区的科技水平之所以较高,这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科技水平是由整个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是综合运动的结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制度、管理、政策也是生产力;中国不正是推行了市场经济制度,借鉴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才激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生产力吗?所以,当欠发达地区实施科技优先战略,以发达地区丰富而众多的、贴近市场需求的科技研发方式及其成果为主要目标,进行科技模仿创新之时,也要对发达地区的制度、管理、政策等诸多发展因素进行模仿创新。如果不这样做,则如同只想将A地的果苗移植到B地,却不考虑在B地营造出一个与A地季节土壤气候相似的生态环境,B地的这种移植是不会成功的——结论是:局部的科技模仿创新问题其实质必然是一个整体的模仿创新问题,对以科技为中心的整体的模仿创新探讨就是对科技模仿创新进行探讨,既然如此,本文下面将以科技发展为中心,综合性地对整体的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实施作用、实施内容、实施困难作出探讨。

二、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作用

模仿创新作为一种生活与劳动的技巧,虽然原本存在于人类的一般生活与劳动之中,但其大量应用主要是在企业之间,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策略,随着模仿创新在企业界的辉煌成功,今天这种策略已被人们举一反三,推而广之,被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战略之中。在欠发达地区,如果能正确实施以科技优先战略为目标的模仿创新策略,它必将给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以下方面的促进作用。

1、实现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指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并存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学习发达地区的科技成果、制度管理、结构调整,还可以承接产业资本的转移。

后发优势有两种形态:潜在的形态与现实的形态。潜在的形态是已被认知的后发优势,现实的形态是已被实现的后发优势。已被认知的后发优势并不等于是已经实现了的后发优势。如何将已被认识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呢?

从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走向崛起的历史实践来看,模仿创新是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唯一捷径,舍此之外,别无他途。许多事实证明,日本经济强大,但它由后发劣势国家到先进优势国家的转化,是靠模仿创新起家的,并且在很多领域已由模仿创新跨进了率先自主创新的行列。韩国也是通过模仿创新,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一跃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强国。

以科技领域为例,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模仿创新所起的作用可以分析为如下方面:①模仿创新使 “后发者”能够“后发制人”,在新技术面前, 能够冷静观察率先者的创新活动,研究不同率先者的技术动向,向多个技术先驱学习,从而避免了大量技术探索中的失误,降低了研发过程与目标的不确定性。②模仿创新充分利用了率先创新者技术方面的溢出利益,包括免费获得大量技术和成功经验,以及以远低于实际研发价值的价格购买率先者的专利技术或许可,因而使创业投资大为节省。③模仿创新还能够充分学习、吸收率先生产者的经验教训,通过大量使用新装备、大力推进工艺创新使生产过程更趋优化,物质和劳动消耗更为节约。④模仿创新还节约了大量新产品市场开发的公益性投资,有效地回避了新产品在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确定性和大量风险,从而只把精力集中于拓展市场,挖掘新的消费群体,使新产品市场迅速扩大。

2、降低创新成本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系几乎崩溃,战争结束后的日本没有多少钱来自主开发新产品,也没有钱去进行技术投入,但日本人对美国的产品进行了全面“仿制”,当然在仿制时他们没有忘记对产品的改进。这样的模仿创新,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往往是美国人花大量经费研制新产品,日本人只用很少的钱来研究如何对它进行改进,从而使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大大地超过美国同类产品,并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现在的日本已经通过模仿创新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我国改革开放前,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发展迟缓。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但由于经济落后,经费紧张,加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量产品也是靠模仿创新搞起来的。如彩电、冰箱、空调等产品均是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很多产品的核心技术最初也是买来的,通过我国企业的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家电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产品的水平,不但将许多外国同类产品逐出了中国的市场,而且大量出口到国外。事实证明模仿创新的创新成本是最低的。

3、增强创新能力

模仿创新对创新能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篇(4)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育人作用不明显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资助工作也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然而,在目前以经济资助为主体的资助工作中,育人作用并不明显。从表面上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是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经济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反映了个人自信心、综合能力、意志力、品质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在资助政策制度上侧重于经济上的帮助,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也没有起到育人成才的作用。另外,受资助学生没有参与到资助分配的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受助者,难以增强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影响了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有些受到资助的学生,视作理所应当,不懂得感恩,甚至出现拿着助学金请客吃饭现象,完全违背了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开始,也是资助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目前,高校对于认定标准只是抽象化的描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的关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标准不统一。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困居民的低保标准也不一样,这就对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材料存在造假现象。对于在认定困难生资格中所需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等重要材料依据,可信度参差不齐,这在审核材料时就有发现。有的基层政府部门经办人,不经审核就在证明材料上盖章,还有的仅仅盖一个公章,对于签署意见、联系电话、署名等都不填写。还有假经济困难生通过托关系取得困难生证明材料等。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不规范。由于没有规范的可以量化的认定体系,在班级的评议阶段会存在“拉票”现象,这就存在着评议小组成员的主观推断和情感偏好等情况,难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良思想有所增多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奖、助学金为辅,“奖、贷、勤、减、补”有机结合的多元资助体系,从体系来看,资助的方式多样化,其中,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都是无偿资助的。从结构来看,现有的这种资助政策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直接资助的力度,虽然更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这种直接的无偿性的资助,容易使一些受资助的学生出现依赖的思想,产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来自于家庭、经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要高于一般的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的挫折感也更大,这个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心理素质不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我封闭、意志消沉、敏感小气、多疑嫉妒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阻碍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于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种种心理问题,渡过心理难关,目前高校缺少有针对性的做法,更缺少有针对性的研究。

(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度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资本、资源的缺乏,以及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普遍存在着就业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比解决其生活困难更为重要,因为困难生就业牵扯到个人、家庭和社会,更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的稳定。目前,虽然有些高校也开展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但没有形成稳定的就业援助体系,其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 发展性资助的内涵及意义

发展性资助是指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注重其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把资助与学生的成才相结合,坚持资助与培养并重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创新资助载体,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尽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条件、机会及平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并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我解困,改善自我、改造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从而促进资助育人的科学发展。

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以“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为理念,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大局,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和资助工作实际,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科学化、人性化”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系统构建,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发展。

(一)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性资助体系在帮助解决学生物质困难的同时,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凸显资助育人功能,有利于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发展性资助体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发展性资助成效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动脑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加强实践能力,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发展性资助体系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个人选择,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三)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建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措施,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持续发展的能力,备受社会的关注。发展性资助体系依据每个人的不同起点、不同水平、不同需求、不同目标进行项目设计,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资助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实现了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措施的思考

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优化科学有效的资助模式是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的重要基础。发展性资助是体现资助理念的载体,坚持“以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本、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服务、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成才”的原则,着眼于资助对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资助是指通过物质资助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它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功能,无论资助理念、资助方式怎样改变,这一功能都应放在首位。精神资助是指大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远、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它是发展性资助不可缺少的功能,也是发展性资助的重要内容。精神资助包含心理辅导、感恩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高校应当在资助政策、资助资金的保证下,坚持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逐渐从助困走向助学,提高助困的水平,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必不可缺的环节,高校应当坚持每年新生入学后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结合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团体辅导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宿舍、班级、院系多级心理防护和预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和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备心理调适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2.建立高校感恩励志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资助工作在经济帮扶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工作引起重视。感恩励志教育以育人为核心,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只有将经济资助与感恩励志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高校应重视这一方面,倡导各个院系、社团、党支部等群体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制定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具长期性、多样性,并将感恩励志教育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客观真实性,仅由学校资助工作人员负责审核,难度很大,可行性程度低,因此,在资助工作中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唤醒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诚信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诚信档案,同时营造浓厚的诚信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搭建实践平台,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摆脱自身和家庭的贫困环境,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条件,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因此,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应以平台为基础,注重对其实际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首先,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学校应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拓展多种校内外勤工助学的岗位。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得到了报酬,另一方面自我素质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培养了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其次,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社会独立能力。在组织校园内外的各种活动时,应积极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生参加,培养其组织协调、沟通协助、交际决策等各种个人素质和团队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独立能力,提高其自信程度,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三)针对贫困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和创业指导

学校通过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就业选择,可以通过校内外兼职岗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用人单位见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适应能力。

一方面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就业统计,建立就业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实习关系,搭建学生实习锻炼的平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另一方面,针对有创业意愿的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论证评估,做出建议方案,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针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学院可以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健全和完善创业导师机制。设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区,对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各种政策优惠措施,保障其顺利成长和壮大。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抓住“育人”这个资助工作的灵魂,以发展的思维来建设资助体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或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而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形成全面而综合的能力素质。

总之,建设发展性资助体系是为了将高校资助工作合理优化,确定资助工作重点和方向,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资助效率,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不够

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师资专业发展总体是比较滞后的,长期以来严重阻碍了云南农村教育的发展。这种滞后,既表现在师德素养上,也表现在业务素质上。在一些贫困民族农村中学,教师中接受过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寥寥无几,大部分还是中等师范毕业,接受过专科教育的几乎没有。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代课教师的比例较高,由于代课教师的起点低,人数多、来源渠道多、文化水平低,有的没有受过师范教育,再加上贫困民族农村图书少、信息闭塞,教师的业务水平很难有保障,年复一年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教育就步入了恶性循环。

(二)掺水文凭、教非所学使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低

为了提高贫困民族农村师资水平,云南广大农村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进修函授、自考和“三沟通”等学历教育,虽然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相长,学到了高一层次的知识,但确有一些浑水摸鱼者,如中师函授集体报名,开卷考试、人人过关,个个拿证,一下子将村级学校80%以上的教师学历提高了一个层次。近些年来,上级对中小学教师又提出高一个学历层次的要求。于是,云南的各级各类大学办到了家门口,个个交费,集体办班、部门发证,变相集体买卖文凭。群众评价说,“正牌军”驻城、“杂牌军”进镇,“土八路”下村。形象描绘了城、镇、村教师三个层次的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的较大落差。造成“教非所学”现象相当普遍。

(三)教师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人才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经济落后地区本来就脆弱的优秀师资队伍,还在向大中城市、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受财政经济状况的限制,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去从教。这样导致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云南有些村小学只剩下一个“留守”教师。在目前的教育环境、经济待遇和职位现状条件下,随着入世后行业利益的变化或加剧,一批高职位、高回报岗位的产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必将引发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尤其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其他行业,这是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队伍受到的最大挑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

二、影响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地区历史形成的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偏远闭塞的地理位

置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口文化素质差和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地区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几乎没有自由发展的能力,其贫困是不言而喻的,贫困制约了人们实现教育的需求能力,而缺少教育使人们继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继续着封闭的思想,这种落后的生活,封闭的思想又阻碍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这些地区教师与外界联系较少,交流机会少,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极深,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安于现状,较为重视短期效益问题,教师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对教师专业发展非常不利。

(二)经济因素

没有资金,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办法提供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师仍然在破旧的庙宇、濒临倒塌的危房中上课,许多教学中应该使用的教学设备、仪器、图书资料少得可怜,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部分山村小学,尽管接受了社会的各种援助,有了计算机、电视机等教学设备,但是,山区供电不足,根本没有办法使用,这些设备就成了一种摆设。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长期生活在交通比较闭塞、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教师接受教育观念的机会不多,许多新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没有听说过,更无从理解和应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吸收和培养现代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课程观,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教师的知识水平

这里的“知识”既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也包括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民族农村地区教师选择参加函授、自学考试作为提高自己学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开展和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知识水平逐步凸现为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和主要障碍。

(五)管理制度

许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十分不健全,没有合理的奖惩制度、考核制度,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管理全凭经验、靠个人情感,不能有效的实施学校科学管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积极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负面影响。

三、促进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国家应对贫困民族农村教育继续实行较大的财政倾斜,加大对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教师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缩小城乡教师之间收入的差距。在现有的财力下,国家可以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师工资分担比例,建立相应的监督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为贫困民族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师范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要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①各级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要认清形势,针对当前贫困民族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要,调整师范教育功能定位,变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为农村教师接受正规的教师专业教育提供广泛的机会,以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贫困民族农村教师要强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找生活的满足。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和进修同自己的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的生活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能独立于教师的生活实践。农村教师要有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意识,积极投身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生命。

(四)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促进个体专业成长

由于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使农村中小学校不仅仅成为培养学生的场所,更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环境和重要基地、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

(五)完善农村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政府要建立农村教师合理输入与补充机制。国家和地方要通过优惠政策,包括一定的强制措施,有效地吸引和鼓励城市、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促进教师向农村地区的流动,保证一定数量的新教师或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农村教师队伍。此外,贫困民族农村学校应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原则,制定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制,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又注重教师参加培训后运用新知识或新技能改进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既大力支持教师的教学科研,又重视对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使教师始终保持不断的探究教学实践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注重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也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从而激发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意识作用。②

篇(6)

关键词: 湖南;文化产业;问题;对策

Key words: Hunan;cultural industry;ques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54-01

0引言

文化产业的兴起与繁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作用于社会大众的经济社会、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回顾湖南省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如:2005年以来,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快乐女生”创下我国传媒史上的奇迹,近几年来,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体育湘军、文学湘军等一批知名品牌驰名全国,这些都是湖南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在可喜的成绩面前,一些不争的事实仍摆在我们的面前:湖南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总量不是很大,对现行的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得太少,且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过大,发展严重失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协调。且受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逐渐显现,湖南省虽是内陆大省,经济外向度不高,但受“连锁效应”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难以独善其身。当然,金融危机背后也隐藏着巨大发展机遇:缓解金融危机的宏观利好政策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1当前湖南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1.1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仍然薄弱近二十年来,湖南省的基础文化设施得到了不断地改善。以长沙为例:在“十五”以来,长沙市完成了一大批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如:定王台书市、体育文化中心、大剧院、贾谊故居等等。目前,长沙市已经形成集娱乐文化、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旅游、 文博会展、文教体育、卡通动漫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体系。虽然湖南省的基础文化设置正逐步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2 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当前,湖南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是一大批企业集团,如: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出版集团等,还有一些较有实力的公司,如三辰影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些湖南文化产业的骨干力量它们有着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经营特色比较突出。但是“一支独秀不是春”,从总体上讲,湖南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1.3 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体系落后目前,湖南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吸引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使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受到限制,文化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这样就严重障碍文化产业的发展。

1.4 文化产业的结构层次不高随着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领域得到扩大,而结构层次却不高。目前,湖南的文化产业已经涉及到文化用品贸易行业、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等领域。从整体结构来看,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占整体的比重较大,时尚产业和产品以及服务所占的比重较低,且档次偏低,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快,规模较小。

2发展湖南文化产业的对策以及措施

2.1 重心定位,创建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部长孙家正说:“文化是城市生长的灵魂和生命力”,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城市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同样,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应该在中心城市率先崛起,让产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合力与品牌,然后再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在中部六省崛起的宏观背景下,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高水平基地,将长沙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文化中心城市,以长沙为中心向南辐射,带动和推进湘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省文化产业的繁荣与昌盛。

2.2 培植市场,引领消费,树立全球战略文化产品与有形产品不同,它们绝大部分属于服务性的无形产品,它们的质量在消费之前难以鉴定,这就增加了文化产品营销工作的难度,同时,文化产品的推荐和营销成了文化艺术产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将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创建或依托一批文化产业中介公司和文化经纪公司,发挥招徕生意、推销商品、引导消费、培植市场中的积极作用。以引领和刺激有效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带来活力,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对外开展文化交流是必要的,现代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成为全球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2.3 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目前,湖南文化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因为资金短缺,许多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业技术改造项目难以启动。要打开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实施金融介入。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体制,将文化产业纳入信贷范畴,同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彩票,缓解文化企业的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就是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除有关的特殊领域外,都可以向社会资金开放。在公平合理的竞争的机制下,拉动社会投资,扩大利用社会资金的规模和水平。

2.4 打造文化产业链,提升经营层次当前,把湖南现有的优势文化领域继续做大做强,然后发挥其品牌效应,开发相关联的或由其衍生的产品,打造湖南文化产业链。如,充分发挥湖南卫视、金鹰节、动漫城、超级女声、快乐女生、休闲娱乐等品牌效应,带动湖南的旅游、餐饮、休闲、商业等部门的发展。通过优势媒体扩大湖南企业的影响力,提高文化产业部门的经营层次,激活文化企业的潜力,释放企业的经济潜力,通过文化品牌树立企业品牌,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让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闪光点。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旅游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将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各界消费群体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互联网+旅游”将成为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云南省旅游自然资源丰富、游客需求旺盛,是云南省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它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促进作用,许多产业已逐渐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尤其是在旅游行业上,网络旅游正成为全球网络金融第一行业,许多年轻游客已经把互联网当作旅游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发展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势在必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在这方面的建设已有一定成效,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云南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总体呈现起步慢、层次低、规模小的现状。由于云南省地理位置和经济建设的局限性,使得旅游基础设施不足、资源配置效率偏低、旅游发展问题严重,更导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较发达地区明显滞后,并且大多数旅游企业的网站只涉及对旅游景点信息的初步查询,没有进一步对旅游资源利用、旅游项目规划、旅游产品营销等方面的进一步建设,游客无法从网络获取更多旅游信息,丧失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以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营销的大好机会。此外,多数旅行社各自为政,旅游资源互不融通,造成旅游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低、旅游欺诈等现象频发,制约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互联网经济的主要问题

1.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据悉,云南省旅游企业数目众多、规模不一、运营机制多样,多数旅游产品的营销采取旅行社网点实地报名方式,少数靠网络营销在招揽消费者,可见旅游企业对于网络金融的认知程度较低,且重视程度不够。在对旅游企业网站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云南省内旅游企业网站内容大多雷同,信息陈旧更新不足,访问量几乎为零,更有一些企业没有进行网站建设。这样的现象不但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而且还可能损失消费者的资源,导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使旅游产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以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2.消费者对旅游业网络金融认可度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得许多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也同样引起了消费者对于网络营销产品质量的担忧。旅游产业网络金融的网络技术大多仍停留在探索阶段,缺乏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以及行业本身规范性、科学性的发展规划,导致在线交易、电子支付、信息咨询等方面问题频发,使消费者丧失对于旅游业网络金融的认可程度和使用频率。

3.我省对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缺乏总体规划。首先,互联网交易的法制环境不完善。网上交易的法律问题是目前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不仅存在于旅游产业,还存在于其他的所有网络交易中,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法律环境来保障互联网交易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信息安全问题,第二是网络支付安全问题。目前多数旅游企业采取网络预订和线下付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程序繁杂且容易造成相信错误,这也造成了网络运营在旅游行业的尴尬地位;其次,欠缺对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宏观调控。目前来看,云南省在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建设较为落后,且多数旅游企业属于小微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应用能力较弱,造成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整体建设的杂乱无序和效率低下。

4.传统旅游束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方式,已成为人们固有的行为习惯,使得人们对于网络经济中的虚拟产品,以及电子货币的使用存在疑虑,因此,许多人在网上浏览过旅游产品信息后,还是选择传统的旅游方式来购买。可以说,真正的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还任重道远。我国旅游产业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旅游企业对于旅游产品的信息透明半真半假;消费者旅游产品消费不是线上支付,而是先网上预订再实地现今支付,甚至不使用信用卡消费;机票也不是电子机票,而是付费上门送货。因此,我国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冲破传统旅游带来的束缚,一方面改变旅游企业的传统营销观念,致力于企业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让人们认可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5.旅游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缺乏,是云南省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最大的困境。云南省旅游企业多为小微企业,且多为粗放式经营,员工人数一般在20人以下,且大多数员工是挂靠的导游,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无论是企业运作管理还是人员管理都较为松散,不成体系。

三、结论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已经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国内和国际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云南省旅游产业应把握住这个契机,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目前来看,云南省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困境较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发展,但是,困境只是暂时的,我们坚信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会越来越好。云南省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规划体系,有效整合旅游产业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达到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8)

现有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之间矛盾突出。首先,社会保障资金覆盖面广,涉及所有干部职工和弱势群体,审计户数多是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主要特点。其次,社会保障基金种类繁多,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基金。第三,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渠道复杂,基金来源有各级财政拨款、单位及个人缴纳、社会捐助及基金银行利息收入和基金投资收益等,基金支出有养老、医疗、失业、低保、救灾、扶贫等。第四,管理和经办机构多,涉及部门多。社会保障工作涉及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人民银行、税务部门等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受人力资源和时间所限,审计延伸调查的面相对狭窄,纵深度不够,如果不改变以往的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手段,以现有的审计力量将难以有效开展社保审计。

新时期社保审计涉及的范围广,政策变化快,审计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审计人员在社保审计中面临的往往是新兴事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学习政策;另一方面,每项政策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和客观原因,需要审计人员长期了解和掌握社保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加以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对审计人员的专心性和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

目前社保审计的组织管理和方式方法制约着审计成果的转变。一是计划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不利于审计成果的转化。二是社保审计反映的问题多而散,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三是社保审计未形成合力。社保审计要追求规模效益,单一确定被审计对象或小范围组织社保审计没有太多的积极意义,要主体突出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联动。四是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立法不健全,政策存缺陷,审计评价难。五是社保审计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指标,绩效审计开展困难。目前评价指标仅限于保障水平、参保率、赔付率等简单的指标,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二、社保审计转型发展的路径

新形势下社保审计要紧紧围绕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特点,从社保资金的特殊性质出发,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审计方式四个方面做出调整和改革。

正视社保审计现状。树立正确的社保审计价值观念。社保审计工作是否有价值不在于工作量的大小、项目多少、不在于发现多少大案要案,而在于为老百姓解决了什么问题,要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需不需要作为评价标准。新时期的社保审计要树立“民本审计观”,审计的最终委托者来自于人民群众,受托者要对委托者负责,即审计监督要对人民群众负责,审计监督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当好人民群众的“保护神”,通过各种渠道,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加强制度审计,将促进完善社保制度作为社保审计的重要目标。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整合,改变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现状,打破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人群分割的状态,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在特定发展阶段,这些制度和政策大多是城乡分别设计和实施,统筹和融合度相对较低。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和居民在城乡之间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涉农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不足矛盾凸显,重复参保、重复建设、公平性欠缺等问题初现端倪,这就需要在政策、体制、制度层面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二要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梯次保障结构,促进各相关政策措施在保障对象、保障政策、保障标准、保障资金、服务管理网络等环节的互联、互动、互补,形成整体合力。

在审计内容上,注重宏观性和建设性,为宏观决策服务。当前的社保审计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着眼于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推进财政政策与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和有效落实。要克服传统社保审计就项目审项目、就事论事的缺陷,发挥审计监督面广、监督层次高的特点,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其他经济监督无法替代的综合性作用。开展对社保资金归集征缴、投资运营、待遇支付的运营全程审计。通过对大量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从微观中找出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倾向性和政策性的东西,实现个别到一般、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管理、制度上发现和揭示问题,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发展的趋势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向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社会保障资金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推动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审计方式方法上,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方法:

一是宏观布局,发挥审计整体合力。定期组织一次“大兵团”作战,打破现有组织架构,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情况,实现广覆盖。在审计方式上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

报告和统一审计处理,发挥审计的规模效益,形成整体合力,针对社保审计涉及范围广,涉及人社、卫生、民政、公安等各行业数据的特点,探索开展“统一分析、分散核查”的审计模式,即整个项目一盘棋,统一指挥调度、统一质量控制、上下联动、集中分析、分组核查。 二是加强中央审计与地方审计,以及地方审计之间的联通协调机制,将社保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现“整体”功能,并建立各级审计机关社保审计信息共享机制。

三是完善审计计划管理。强化年度计划与规划相衔接的同时,避免和减少审计交叉重复,关注社会保障审计覆盖面,努力实现社保审计全覆盖,确保不留空白和死角。关注热点、难点、焦点等民生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保审计价值。

四是不断创新计算机审计方法,创新审计信息化机制。不断创新计算机审计方法,通过研发审计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组建数据分析团队及构建数据模型等措施,在审计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对社保资金审计的效率和效益,探索以社保信息系统审计为特征的社保审计信息化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审计署与省、省与市、县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审计数据库,逐步建立联网审计系统,促使计算机审计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

篇(9)

作者简介:贺晓丽(1977-),女,河南延津人,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翟晓飞(1983-),女,内蒙古多伦人,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天津 30038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1JDSZ3010)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27-03

高校经济困难生(以下简称“困难生”)是一个特殊且敏感的群体,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为5%~15%。[1]国家对困难生资助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不断提高资助帮扶力度,力争做到应助尽助,困难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困难因此得到极大缓解和解决。在此基础上,困难生对自立、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高校学生工作应该顺应困难生需求,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对困难生的资助从经济资助逐渐转向发展资助,工作重点逐渐转向对困难生的发展辅导和教育引导上来。发展性辅导是一种全新的学生工作理念,目标在于预防和及时排除发展障碍,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2]其对困难生开展发展性辅导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发展性辅导的理念

学生辅导通常有两种模式,即障碍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障碍性辅导指为有心理、学习、职业选择等问题的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和治疗,以消除各种障碍,促进其健康发展。障碍性辅导是面向少数问题学生,目标是解决已出现的问题。发展性辅导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适时地给予引导和辅导,主动提供给学生与其阶段性有关的学习、社会、情感、人格等各种经验,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解决冲突和困惑的方法,避免或预防学生出现各种困难和障碍。[3]

二、对困难生开展发展性辅导的意义

1.开展发展性辅导有利于提高困难生经济资助质量

高校应调整困难生经济资助政策,兼顾帮助困难和支持发展,变单纯的资助经济困难生为资助学习态度端正、肯于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以实现自立自强的经济困难生,将资助导向转移到鼓励学习、鼓励拼搏上来。具体操作中应在困难生享受资助政策和取消受助资格上形成闭环,提前告知学生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以享受国家资助政策,但若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学校有权取消其受助资格。若困难生学习态度转变、刻苦程度提高,仍然可以获得经济资助。使资助学生的过程同时成为困难生受到警示、受到教育的过程,有利于困难生克服依赖、惰性心理。态度端正、刻苦努力、成绩优良的困难生享受国家的资助会在全体学生当中发挥积极正面的示范作用,同时能实现国家资助政策帮助学生困难和支持学生发展的目的。

2.开展发展性辅导有利于促进困难生学业、人格和能力发展

发展性辅导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业辅导、人格辅导和生涯辅导。辅导的基本目的是:预防潜在的学业、心理和成长问题;帮助学生达成相应阶段的发展任务;健全学生人格结构;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生涯规划,开发潜能。

发展性辅导注重从早开始、注重全体性和预防性。从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入学绿色通道开始,学校就可以识别一部分困难生,加上随后的新生班会、学生班主任了解、学生会走访等环节,新生入学一两周内学校基本可以锁定困难生范围。从入学第二个月开始,各学院即可开始对困难生开展摸底调研工作。调研内容基本分为学习方面、心理方面、自我管理方面和职业方面。学习方面主要了解困难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如英语听力口语基础差、化学基础差等;心理方面主要了解困难生性格特点、有无人格障碍或交际困难等;自我管理方面主要了解困难生高中阶段的自我管理情况以及效果、大学的自我管理设想等;职业方面主要了解困难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学习的目的和对未来职业的设想以及职业困惑等。通过摸底调研工作,基本可以将困难生按照容易出现问题的类型分类,如易出现学习困难类、易出现心理问题类、易出现自我失控类、易出现目标缺失类等等,对不同类型的困难生分别采取侧重点不同的引导、辅导和管理方法,提前预防各类问题的出现。

三、发展性辅导的体系构建

1.组建“多方参与”的辅导队伍

“成立一个中心”,即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发展辅导中心,中心的任务是:负责经济困难学生的识别、认定、管理、资助、教育、辅导、服务等。“组建两支队伍”,即一支涉及多个层面、来自不同工作领域、具有不同辅导特长的发展性辅导教师队伍和学生自我管理社团队伍。辅导教师队伍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学籍和课程管理的老师、分管困难生资助工作的辅导员、负责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教师和学生本专业的指导教师(班导师)。学生自我管理社团队伍包括大学生诚信自律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和大学生勤工助学社团。发展性辅导的组织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2.搭建“多元化”的辅导平台

发展性辅导区别于障碍性辅导的形式在于不仅仅采用单向灌输的教育引导方式,更多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双向的交流和活动的表现中起到辅导的作用。多元化的辅导平台包括学业互助平台、课程引导平台、个性辅导平台、实践锻炼平台和监督服务平台。[4-5]辅导平台的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辅导平台设计

学业互助平台 课程引导平台 个性辅导平台 实践锻炼

平台 监督服务平台

一、二学期 班级学习小组 《职业生涯规划》 团体辅导

专题报告 社会实践 经济困难生数据库

三、四学期 本科生导师制 《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辅导

团体辅导 勤工助学

社会实践 学习困难学生数据库

五、六学期 本科生导师制 《创业实训》 生涯规划比赛、职业测评 勤工助学 职业测评服务系统

七、八学期 本科生导师制 《就业指导》 就业服务、应聘技巧 生产实习

就业实习 职业测评服务系统

3.设计“科学合理”的辅导内容

发展性辅导主要体现预防性,时间以一、二年级为辅导重点,以经济资助、学业辅导、人格完善、自我管理、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对困难生实施适合其成长阶段的辅导内容,目的是使困难生掌握避免问题、解决困难的方法。具体的辅导内容见表2。

4.构建“立体交叉”的评价体系

为了总结发展性辅导开展的效果,积累辅导的经验,在研究和具体辅导过程中,要及时建立困难生发展性辅导反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纵向评价体系和横向评价体系。纵向评价体系是指每名困难生在不同年级所接受的辅导内容、学习成绩、学籍状态、心理状况、学习规划、学业能力成就、就业及发展等方面指标的变化情况。横向评价体系是指同年级接受同样内容辅导的不同困难生之间的对照比较情况。评价体系在辅导的过程中起到密切关注困难生并及时反馈的作用,当困难生毕业后,汇总后的辅导规律起到指导以后辅导工作并调整辅导策略的作用。

四、辅导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多方参与”的辅导队伍是发展性辅导的实施者,“多元化”辅导平台是实施辅导内容的载体,辅导教师依托辅导平台实施辅导内容,通过“立体交叉”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和反馈辅导的效果。

对全体经济困难学生,分管资助的辅导老师应该从入学起就让他们了解相关资助政策、识别困难生的原则、各项奖助学金的设置和评定、取消受助资格的条件等。在整个资助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取消受助资格制度,凡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混学分、旷课严重、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成绩达到预警线的,学校一律取消其当年受助资格,使学生承担自我松懈带来严重后果的责任。困难生除了享受奖助学金外,要积极参与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锻炼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

对易出现学习困难类学生,分管教学管理的辅导老师在第一学期内组织开展大学学习特点和学习经验交流会,组建高低年级困难生之间学习互助小组,定期和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困难生课堂学校效果,及时帮助困难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制定适合困难生学习阶段的辅导目标。第一学期的辅导目标是课程不挂科,让困难生能够持续保持高考时期的自信。第二学期开始实行学业规划辅导,由专业教师向学生介绍所学学科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和存在的差距,引导学生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第二学期的辅导目标是不预警,使困难生顺利度过一年级这个最关键适应期。[6]学有余力的困难生在三四学期基本能适应和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方法,可以独立开展学习,此时将学习互助小组升级为科研合作小组,小组成员可以进入同一课题组开展科研工作,保证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按照本科生导师制的要求,科研合作小组由本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困难生直到其本科毕业。根据调研以及实际工作的总结,工科学生在大学第四学期学籍预警率和异动率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有的学生在度过紧张的适应期后思想上出现了放松。因此针对这一时期学生思想上的松懈我们将二年级确定为加油期,旨在为学生加油鼓劲。第三学期的辅导目标最低确定为不预警,第四学期的最低目标确定为不异动。最低目标以上有多层次目标,由低到高分别是围绕英语四六级开展的辅导、模拟、交流学习活动,围绕学科竞赛、科技竞赛进行的组织、组队、研讨活动,围绕早进课题组、加入专业社团、参与实验、申报创新项目进行的招募、选拔、展示活动等等。总体目标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困难生在一二年级出现降级或退学等严重后果。经过前两年的适应和探索,进入三年级的困难生大部分会对毕业后的去向有明确的认识和自主的选择,我们称三年级为自主期。困难生由于经济的原因选择出国留学的很少,基本在考研和工作两者之间选择。由于学生自主性高,学习动力足,这一时期是辅导最轻松的时期。只要多进行高年级考研学生的考研心得和学校选择的展示,再做好考研学生的服务工作就可以了。即使在前两年中出现了不及格课程的困难生,由于程度较轻,加上三四年级课程量减少,难度下降,困难生逐渐会补齐不及格课程,仍然可以按时正常毕业。

对易出现心理问题类困难生,负责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辅导教师依托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开展积极心理学知识普及活动,介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开展专题团体辅导活动,如“信任之旅”、“我是家长”、“戴高帽”、“面对诱惑”、“无家可归”。[7]举办心理剧展演。开展宿舍文化节和以宿舍为单位的趣味活动,增进困难生的人际关系,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依托新生入学心理筛查、心理预约咨询等手段锁定重点关注对象,对重点关注对象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合理安排宿舍、巧妙设计集体活动,让其担任教师助手、参与社会工作、定期心理咨询和测试等,使他们在实际参与的体验当中体会信任、懂得感恩、增长自信、改善交流沟通技巧、实现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

对易出现自我失控类困难生,重点是帮助他们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以前生活环境相对简单,并且高中学校管得过多过严,学生很少自主学习和生活。到大学后,同学之间生活条件之间的差距加大,学生素质也有很大差异,生活环境也更丰富多彩。有的困难生因为自卑而逃避现实,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满足在虚拟世界的成就感;有的困难生面对宽松的学校管理不会学习、不知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辅导老师应该尽早了解困难生高中生活情况,在一年级使用类似高中的管理方法,严格纪律约束,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和“学习困难学生数据库”,及时监控困难生学习情况,让困难生顺利度过从习惯被管理到自主管理的过渡期。到二年级辅导老师应该帮助困难生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制定自我管理、实现目标的计划,定期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估,让困难生体会到自我管理带来的成就和满足。如果困难生能够顺利度过一、二年级,基本上就可以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对之前学习不到位的地方会主动补漏,对新的学习内容会认真对待。困难生本人的自信心也会增强,可以形成自我管—取得成绩—自信—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

对易出现目标缺失类困难生,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和与之相关的职业情况。专业教师要在前两年不间断介绍专业发展情况和相关职业情况,让学生热爱专业,坚定从事该专业工作的决心。负责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教师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职业测评服务系统和自我探索等专题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性格、兴趣与职业特征的匹配程度,鼓励个别学生重新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尽量适合个人爱好和特点;在坚定专业理想职业理想基础上,努力提高职业能力;在三四年级增加学生接触工作现实环境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职业想法,有助于端正困难生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王雄.做好高校经济困难生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中国青年研究,2007,(9):80-81.

[2]王秀彦,晋媛媛,王立勇.探究以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发展辅导[J].北京教育(高教),2011,(2):53-56.

[3]曾昭皓.大学生发展辅导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53-154.

[4]冯霞.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体系模式的构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45-47.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160-04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是我国的贫困地区,具有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尽快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具有突出地位。然而,在这些地区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当地的生态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似乎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两难悖论。本文以典型生态脆弱区怒江流域的水能开发为例,试图在研究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寻其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思路。

一、怒江水电开发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之所以在怒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由该地区资源富集与贫困长期交织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方面怒江蕴藏着世界级的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既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而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水能资源更是怒江地区最大的优势资源:怒江干流年径流量大,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达280亿立方米,占云南省各水系径流总量的13%,干流水能资源待开发量在国内众多江河中排名第二。怒江不仅水能资源丰富,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搬迁人口少、淹没土地少、开发成本低、开发目标单一等优势。另一方面,怒江州至今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1/3,云南省的1/2,人均纯收入低于924元的贫困人口还有29.8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0%。除了经济上的极度贫困而外,怒江州社会发展进程的缓慢程度及其封闭状态也是极为令人震惊的。怒江州总体上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社会发展进程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目前,怒江州4个县中还有3个县未实现“普九”,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9年,仅为全国水平的50%。到目前,怒江仍严重缺路、缺水、缺电、缺医少药,大部分群众还没有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全州城镇化水平仅为14.6%,是小城镇发展水平最落后的地区。到现在全州尚无一寸国道穿越,沿边三县仅有一条等级公路,晴通雨阻,通达能力极差,55%的农村运输以人背马驮和过溜索为主。而生存发展空间的狭窄更加剧了当地群众的贫困程度:怒江两岸98%以上的土地面积是高山峡谷,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6%,很多群众只能靠陡坡垦殖、广种薄收的方式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原始的“刀耕火种”居然是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整个怒江地区资源的富集和极度的贫困形成强烈的反差,而经济的极度贫困和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又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性: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怒江峡谷的生物多样性和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任务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远远超出了自身承受的能力,任务重、投入少、管理乏力。很明显经济的贫困与生态环境的脆弱相叠加,已经造成了经济与生态之间的恶性循环。

因而,正是在怒江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富集,同时又是经济贫困与脆弱生态的复合地区,开发怒江水能资源在当前怒江缺乏支柱产业,而旅游、矿业等其他产业缺乏支撑在短期内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情况下不仅是国家能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也是加快怒江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当地经济与生态恶性循环的重要切入点。

首先,水电与火电等高耗能、高污染能源相比是相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怒江水电是把云南建成国家“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以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电力缺口、实现新世纪我国能源平衡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改变我国能源消费中过度依赖煤炭,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及改善我国东、中部地区能源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而对于财政自给率不足15%的怒江州来说,水能资源的开发首先带来的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巨大增加。

据专家预测,怒江两库十三级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仅发电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在300亿元以上。就当地经济而言,怒江州每年因此得到的财政收入预计将超过10亿元,而这是该州目前财政收入的10倍。除了直接财政收入以外,伴随开发而来的巨额投资将会使怒江极端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改善,还可以此带动州内其他产业如矿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所以,急于改变困境的当地领导,都把开发水电作为了振兴当地经济、使怒江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其次,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看,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改善由于当地土地资源极度匮乏、生存条件恶劣,群众为生存而进行大规模人为活动而已经变得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通过库区移民,能极大地减轻人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使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原始生态得到有效保护。而水电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水电后可以减少对下游河段的污染,有效保护怒江流域的环境,而且电站建成后,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变很多山区群众饮煮、取暖、照明以木材为主的燃料结构,仅以电代柴工程,便可每年保护林木50万立方米,年减少林木资源损失4亿多元。

二、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两难悖论

不可否认,开发怒江水电是把怒江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但是同其他工程开发建设一样,怒江水电开发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一般而言,水电资源的开发通过建坝截流发电,将会改变流域的水文情势、河流形态,进而使原本依存于流域的物种构成、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怒江流域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境内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的东方大峡谷构成了当地魅力独具的旅游资源,而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地区,怒江流域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价值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因为此,在该地区进行水电开发在改变流域的水文、水流、水温、地质、植被等方面生态系统状况的基础上,将可能影响到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降低当地旅游资源的品质和价值,丧失其独特性、自然性和完整性,再加上怒江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水电开发更存在着使现有环境朝不良状态演化并导致流域生态恶化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两难悖论由此产生,自2003年以来针对怒江水能资源开发的争论可以说正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这个“两难”问题的典型范例。确实,在传统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是一对“两难”矛盾: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要保护生态就只能遏止经济发展,二者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环境经济学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在这样一个理论体系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一是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只能呈现出一种必然的“两难”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发展必然只能以环境的污染、恶化为代价;二是无论环境污染、破坏多严重,生态环境都是可逆的、可恢复的,因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大可采取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只要等到拐点到来,人均收入或财富的增长就自然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乃至恢复生态。

虽然环境的这种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曾经是不少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过的道路,但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作为一种经济学假说,它并不是一个环境污染的普遍规律,我们更不能把其作为发展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理论依据。实际上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科学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已经认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并不是一对非此即彼、不可调和的“两难”矛盾。当今人类环境的持续恶化很大程度是人类制度上的失败,政策上的失败。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是人类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作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产品,也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则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

三、破解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难”悖论的对策与建议

就怒江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致富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两大难题。如果只考虑生态环境不考虑经济开发,势必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生存;如果只考虑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将导致更严重的生态恶化。在以往的现实经验中,人们往往更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此种做法带来的当然只能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如影随形。然而,通过我们上述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辩证关系的分析已经知道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不当造成的。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处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前期发展条件相比具有后发优势:后来者在同一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必重复先行者的发展历史,通过尽可能地采用先行者改进了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选择恰当的经济增长方式,避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中经济发展初期必然伴随环境恶化,缩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区间,扩大“双赢”区间,实现二者从相克到相生是可能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由“两难”到“双赢”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怒江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与人民极度贫困相叠加的典型民族地区。由于流域梯级水电建设影响范围广、因素复杂、周期长,有些影响具有累积和滞后效应,甚至还有一些不可逆的影响,因而在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中,保护是第一位的,应以生态为基础,经济发展为支撑,实现当地生态、文化、经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保护问题涉及面广、周期长、难度大,仅从短期或局部去考虑问题,不可能取得成效,在怒江水电资源开发中为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至少应在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做好以下工作:

1.着力解决当地生态环境建设与有效防止大坝建造中、建成后对生态影响的技术问题

在以往的水电开发中,实施者考虑的主要是建坝技术和资金的制约问题,对相关的生态影响研究不够,重视也不够。鉴于过去一些水电水利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实现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共赢,应在开发建设的源头就严格控制生态破坏,改变过去单纯追求建设速度、节约建设费用,忽视生态保护的做法,实行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在技术层面上应强调三点:

(1)要把水电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放到水电设计的重要位置来考虑。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具体分析、预测和评估,并以这种评估为基础,全面权衡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之间的利弊得失,以避免为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

(2)在水电设计方案上,要更多的利用环保技术,加大环保技术的应用,提出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使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优先于水电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当地水环境和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具体到怒江的实际情况,考虑因素应包括: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和河道生态用水、为鱼类洄游和产卵需要设计合理的鱼道、找出解决规划中水电站可能淹没和影响的野生稻抢救办法、对流域文物景观和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怒江中下游河段生态功能区的划分等方面。

(3)电站建成运行期间,应考虑改变过去按照发电需求进行水库调度的传统调度方式,积极探索适应河流生态保护需要的水电应用型方式,尽可能地按照河流天然形态、流量变化进行发电调度。此外,应充分发挥水库防洪、泄洪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效益,控制泥沙排放,加强库区崩塌、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

2.探索建立水能资源开发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国内外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了在环境与生态的保护问题上制度往往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当前在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中,为实施生态保护战略,以下制度的建立和政策创新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1) 建立和完善水电生态补偿机制

水电生态补偿机制,是水电相关产业和开发受益者对流域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及生态环境本身支付相应费用的固定做法。它的建立,促使人们由“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向“谁受益谁付费”理念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会打破最初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使生态保护不再停留于政府的强制和社会的公益,更会通过经济手段将生态保护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不仅有利于生态保护资金的筹措,也可以缓解社会发展同环境的矛盾对立与冲突。长期以来,生态保护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少是怒江流域生态脆弱、生态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极度贫困的怒江人民承担了大量的生态保护任务,怒江全州50%的国土面积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采伐,但是,国家并未给予补偿,保护经费主要靠地方自己解决,这对于一个年财政自给率不足15%的贫困地区来说其保护义务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因此,通过开发怒江水电,建立水电生态补偿机制是再造绿色怒江的强力保障和长效之路。

在怒江水电开发中牵涉的利益主体众多,水电开发企业、怒江州政府、水电输入区域以及中央政府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水电开发结成利益关系。因而在怒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中应建立企业、区域、国家三位一体、各有侧重的生态补偿方式。在这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在怒江水电的开发中,生态补偿主体应包括:一、政府。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主体地位。由于怒江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低,自身进行生态保护的能力较差,因而目前比较合理可行的生态补偿应以国家补偿为主,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上给予相应补偿,特别是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直接用于生态保护的比例,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二、水电开发企业。水电开发企业是直接经济得利者,同时其开发行为是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因而水电企业是水电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主体。水电企业对怒江生态保护的补偿数额应与水电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在工程盈利前按工程规模,在工程盈利后按开发收益提取一定比例的环境建设基金,按期投入沿江地区的生态建设。而在水库区及怒江两岸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坡改梯田、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生态建设费,也应作为开发成本,列入电站建设与运营的概算中。三、水电资源受惠地区。怒江水能开发建成后将大量电力输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按照“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原则,东部受惠地区应对水能开发给怒江带来的环境损失给予补偿,国家可从受惠地区利用水电资源受益的企业缴纳的相关税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作为对怒江地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

(2)完善环境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奖惩制度

人们的积极性和效率之所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关键在于制度是否创造并提供了一个持续的奖惩机制,使做得好的得到相应的奖励,做得差的受到应有的惩罚,改变环境执法中存在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在此要强调的是,奖惩并不只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无论奖励还是惩罚皆由责任而起,怒江州政府作为当地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生态保护奖惩机制的对象。正是基于此,应建立对当地领导干部的“生态审计”制度,把当地的空气质量变化、水环境变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及当地政府对中央政府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指标作为考核官员政绩、评价当地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对于当地的环境、国土资源等管理部门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生态建设目标责任追究制度,使这些管理者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环境、生态保护的管理者、检查监督者,同时也是责任人,在一定时期完不成既定目标,不但企业要受罚,管理者也要受罚。

(3)建立水电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哺机制,加强怒江自我发展和保护的能力

目前,怒江经济发展滞后与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现状,决定了在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与民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只有在加强怒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当地生态保护和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民众也才有参加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性并形成长效机制。因此,实施怒江水电开发中的生态保护战略说到底离不开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水电开发的确能给地方财政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以往的一些水电开发建设中曾出现过富了电厂,穷了百姓的教训。所以,建立水电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哺机制是实现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利共赢的关键:(1)建立确保移民生活得到切实改善的长效机制,把水电开发收益中更多的比例用于移民区的建设和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投资型移民应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解决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库区移民享有的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为股本,把移民由原来单纯的利益受损被补偿者变为电站的投资者和建设者。(2)水电开发主体直接参与流域当地经济建设,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水电开发除了应在拉动怒江当地的道路交通、输变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外,还应考虑采取多条渠道、多种方式让利于当地居民,使怒江当地人民更多地享受到资源开发的权益。如可以通过提供廉价电力供应的方式,吸引有实力的各方对当地有色金属加工业的产业投资,改变无序性的掠夺式矿产开发,推动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可借鉴欧美国家的某些做法,在电站的运营中直接拨出专项资金,资助怒江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等,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基金、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

应该说,只要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怒江水电开发成为利用水能资源、发挥综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何耀华,冯建昆.科学发展观与怒江水电开发水电开发省略,2004-10-13.

[2]李慧明,卜欣欣.环境与经济如何双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引发的思考[J].南开学报,2003,(1).

[3]汪恕诚,论大坝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关系[J].专家论坛:中国三峡建设,2004,(6).

[4]包广静,吴兆录,骆华松.怒江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经济影响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12).

[5]董哲仁.怒江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J].生态学报,2006,(5).

[6]吴涤宇,陈晓龙.我国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7,(5).

The Paradox and Explanation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of Southwest Borderland

――Taking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Development in Yunnan Nujiang as an Example

FENG Yun

上一篇: 近年来经济发展 下一篇: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