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7 17:29: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

篇(1)

关键词:建筑类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129-03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精神、强化大学生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社会环境变化导致了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设计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因此,结合自身特点改革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新形势下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统毕业设计模式的弊端

(一)指导教师因素

要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指导教师是关键。指导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建筑类院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来讲,还需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而实际情况是在各建筑类院校中具备这些素质的指导教师相对匮乏。

国内各高校在向各自既定发展目标迈进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这在高校教师中产生了“指挥棒效应”,直接导致

部分指导教师不重视毕业设计,削弱指导教师的责任心。高校教师同时承担大量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指导教师用于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被迫压缩,指导效果难以保证。

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历不足以单独指导毕业设计。随着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的发展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而要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必须保证指导教师和学生比例,才能保证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教师资源相对缺乏,一方面增加了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另一方面,一些不具备足够教学经验和基本工程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也被推上了毕业设计指导岗位。因此,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

(二)毕业设计选题因素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选题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质量,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尤其是建筑类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更应多下功夫,以保证毕业设计这一重要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目前,建筑类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毕业设计选题脱离工程实际,与行业脱轨[2]。一方面,由于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自身缺少工程实践经验,难以结合工程实际选题,仅凭理论知识和主观臆断随意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导致毕业设计变成了“闭门造车”,严重脱离工程实际,对学生培养产生较大副作用;另一方面,一些毕业设计题目多年重复使用,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到的是旧知识,甚至是已淘汰的知识,从而与行业被动脱离,使毕业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毕业设计选题同质化程度高,差异性不足。由于师生比例问题,很多建筑类院校毕业设计选题种类较少,题目同质化程度高。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互相“依赖”,彼此“借鉴”,导致较多毕业设计成果相似度过高,难以达到较好效果

(三)学生自身因素

在多数国内建筑类院校中毕业设计为本科阶段最后一个环节,大多安排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由于高校扩招和经济危机影响,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学生急于落实工作单位,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3],学校往往为了保证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默许学生的这种做法,导致毕业设计时间缩短, 毕业设计成果质量有所下降。也有部分建筑类院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不到位,再加上学生本身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某些高校甚至出现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外出休闲旅游的情况。

二、改革传统毕业设计模式

针对国内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以建筑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提出并构建“三阶段两能力”学用递进式建筑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三阶段”即将人才培养划分为基础、工艺实践阶段,技术、工序实践阶段和工程、项目实践阶段;“两能力”即对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4]。

这种人才培养理念,将毕业设计阶段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阶段,强调毕业设计对学生“两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具体做法上,倡导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引入校企合作机制,利用学校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全面深层次联合开展毕业设计,保证学生毕业设计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前沿性和创造性。以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化解传统模式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最近几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自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600万人(611万)后,2010年达630万,2011年达660万,2012年增至680万;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因此,对于广大工科学生而言,当前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整整一个学期时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而从最近几年我们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来看,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意,甚至出现严重下滑。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看法。

1 当前本科毕业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难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

大部分学校的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8个学期,在此期间,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毕业后的去向,他们或就业、或出国、或读研。

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准备各种应聘资料,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参加各种单位的面试,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大事。而近几年毕业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的同时,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往往需要参加十余场招聘会,被面试十多次,耗时数月,才可能最终就业。对于此类学生,在其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基本上没有心思去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对于选择出国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将外语学习、出国考试和联系导师的工作排在毕业设计的前面,即便奖学金、导师之类问题都解决好了之后,他们还要为出国做很多准备工作,也很难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选择读研的学生来说,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报考生,这类学生在幸运地达到初试成绩后,还要面临复试,大部分学校是在每年的3月底才能全部完成研究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因此,在此之前报考生的主要精力都是准备复试,复试通过以后,大约还有两个半月的时间可以安心做毕业设计;另一种是保送生,这类学生是真正能够投入大部分精力到毕业设计环节中,实践表明,他们的毕业论文大多完成质量较高。

1.2 受到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对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是必须的,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实验室的容量有限,难以保证学生的实验条件和时间;除了硬件条件跟不上,大学教师人数并未按扩招比例而增加,以笔者所在的教学单位为例,10年前,平均每位教师带2名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而最近几年,平均每位教师所带毕业设计人数在6~10人之间。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和教师人数的短缺,一方面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教学效果差,另一方面教师难以保证对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指导时间,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

1.3 指导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国内高校环境下,项目和论文是评价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指标,其不仅决定了大学老师的职称晋升和学界影响力,也直接影响大学老师的收入,而从事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绝大部分难以对指导教师的项目有实质性贡献,学生的能力也不足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而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优劣也一般不会对教师的晋升和资薪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在这么一个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强的高校环境下,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基本上是靠教师的“良心”来保证,责任心强的教师用自己的项目经费为学生创造试验条件;而有些老师则由于上述原因,可能一个学期难得和学生见几次面。另外,某些教师,特别是带有行政职务的教授,由于项目、会议众多,也很难保证足够的指导时间。

1.4 评价与考核制度执行不到位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评价考核制度来保证其质量,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在笔者所在的学校,评价毕业设计的制度非常齐备完善,学院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还特别制定了小组末位二次答辩的规章制度,尽管如此,还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环,其质量的好坏是通过“评议”来决定的,而不论是学校、学院还是老师,都不愿在这一个环节上“卡”学生。对于学校和学院来讲,学生的按时毕业率和就业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毕业设计不通过的学生人数显然会拉低上述指标,因此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发生有关领导因为某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问题给指导教师打电话情况;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大部分情况下也不愿过分较真,原因很简单,减少被领导“教育”、被学生反复纠缠的麻烦。因此,毕业设计的评价和考核不严,会助长学生学习的惰性,甚至也会造成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影响教学最终效果。

2 提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1 以需求为向导,推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现有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沿袭十余年前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如下:教学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实验室,毕业设计课题由教师指定,学生选题前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基本没有沟通。此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投入其中。因此,应当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向导,推进灵活多样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针对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学生,毕业设计如果可以为他们的正式工作(或意向工作)提供良好的实践训练,必然会大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投入的精力。要到达这一效果,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地点,将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场地进一步延伸到企业,学校需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和知名企业建立教学合作关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从而让学生尽快接触实际应用需求,同时也可为对口企业针对性培养人才,附带还解决了学校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不够的问题。

除此以外,还可以探索由学生自主选题的教学模式,经过大学三年半时间的学习,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已有了初步规划,对于此类学生,完全可以由他们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毕业课题,其课题方向甚至可以允许超出自己的专业范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任何学生愿意投入足够的激情来参与自己选择的毕业课题。

这几年来,选择毕业后读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于此类学生,毕业设计的最重要作用是可以让他们为日后读研做好准备。由于这类学生不需要投入精力找工作,因此可以让他们提前进入感兴趣的课题组,比如从第七学期开始进行,可以让学生早日进入科研状态,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并且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学习长达一年,有可能对指导教师的某个项目或课题有实质性的贡献,肯定会受到指导教师的欢迎。

2.2 扩大研究生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作用

教师队伍相对学生人数偏少在大部分学校是不争的事实,一名教师有时候需要指导多达十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因此,完全依靠教师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很难保证。在读研究生可以在这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在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项目经验,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的国内外进展和有关具体细节甚至比导师掌握得更多,对于各种实验设备的使用都已经非常熟悉,因此,在指导教师定好课题方向和各阶段的任务要求后,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指导本科生进行具体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和整理等,必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发挥好研究生在本科设计中的作用,还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严格挑选优秀的有经验的研究生,比如,研一的学生本身还在科研入门阶段,不宜参与这一环节;二是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必须定期交流讨论和检查进展;三是要有适当的激励措施来鼓励研究生投入精力和时间参与到这一环节中来,比如通过助教岗位来招募优秀研究来参与,对获得良好效果的研究生给予适当形式的鼓励等等。

2.3 强化过程管理和考核机制

本科毕业设计的周期长达一个学期,在整个过程中,强化全周期管理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手段。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如下几个环节的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开题制度,开题报告是学生在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毕业开题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进展的顺利与否;二是建立定期的讨论和汇报制度,导师要定期检查进度,学生要定期汇报进展,及时就课题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三是严格进行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时间过半后,进行一次正式中期检查,该环节既是对前期的工作作出总结,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篇(3)

以此调査研究结果为参照依据,我们对以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进行了相关改革,毕业设计阶段,根据学生将来从事岗位情况,实行“分流制”模式,尤其特别加强了毕业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到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咨洵公司、房地产公司、设计院等单位“进行带薪顶岗实训”从书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设计、预算、测量、质量检验、资料整理等岗位工作和实践的锻炼,从而可使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际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为毕业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才真正实现高职高专所致力追求的培养闷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即使我们的中业牛.在刚参加工作之际,就立即能胜任工作。下面就此项改革做法进行具体论述。

2改革的学方法及弊端

2.1改革前的教学方法

改革前,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毕业设计阶段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所有的毕业牛.都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为避免抄袭,根据不同题目,分不同的小组,然后绘制建筑施工图,计算承重构件的内力、钢筋配置,最后绘制部分结构施工图。毕业设计的成果是部分建筑施工图,部分结构施工图和一部分构件的计算书。

2.2产生的弊端

在毕业设计阶段,所有毕业生都从事建筑工程设计,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去向,对专升本学生或毕业后到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学生,比较适合。但对毕业后到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单位工作的学生非常不利,而这部分学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90%以h,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在毕业设计阶段没有接触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在刚参加工作之际,感到陌生,一切从头学习,工资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这种毕业设计做法既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学成绩优与劣的差别,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从而导致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和部分不喜欢建筑设计的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出现应付、抄袭现象,最后致使他们的毕业设计成绩较低,甚至不及格。

3改进方法和步骤

3.1改革的方案

针对上述弊端,我们确定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完成了即将从事工作的实习过程,熟悉实际工作的程序、内容、方式,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在刚参加工作时,即能成为一个熟练的、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而也能得到较为优厚的待遇、较高的薪酬。

基于上述改革目的,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阶段的内容进行重点改革:打破以社.那种不分学习程度好坏、不考虑学生就业的方向、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部学生都做建筑工程设计的“一刀切”模式,而是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采用‘‘分流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即就业意向,采用设计、施工、监理、预算、测量、盾量检验、资料整理等方向性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毕业后的工作意向,自由选择毕业设计阶段的内容。为保证此项改革起到实效,我们实行“自愿报岗,岗前培训、顶岗实训、穿插讲座、定期汇报、校企共管”。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兴趣爱好都有了施展的空间、避免了以往那种值化的“一刀切”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所带来培养“千人一面”的弊端,实现了“个性教育”和“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

3.2具体实施步骤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填报毕业设计志愿,每人允许申报两个自愿;

(2)根据学生所报情况,进行分组,分为设计组、施工组、监理组、预算组、测量组、质量检验组、资料整理组等。

(3)根据老师的特长,确定各组的指导老师,与教师签订毕业设计目标责任书。

(4)根据学生填报志愿,聘请各方向的企业专家,对各组学生先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培训。

(5)指导老师拟定本组毕业设计的任务书,负责安排所指导学生到工作一线顶岗实训,负责本组学生的毕业设il?指导、管理工作。

(6)设计结束,组织学生参加省建设厅组织的“五大员”考试,每个学生毕业前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

(7)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分组进行毕业答辩,毕业答辩组分为设计组、施工组、监理组、预算组等。

4目前改革的效果

4.1建立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拥有专业教师18名,其中双师型教师14名,双师型教师占72.2%。另外,我系聘请十儿家设计院、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单位的总工、技术员作为毕业生在现场实习的指导老师,为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4.2拥有十几家长期、穂定的实习地

我系与十几家设计院、?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单位签订长期合同,作为我系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训提供良好的环境。

4.3突出了特长教育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毕业设计的内容。在学习成绩优秀或专升本的毕业生中,80%的学生选择了建筑工程设计,其他毕业生,选择了施工、监理、预算、测量、资料整理等毕业设计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毕业设计的内容。60%的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毕业设计的内容。

(3)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毕业设计的内容。70%的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了毕业设计的内容。

4.4达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贏”的效果

在毕业设计改革中,学生的受益最大,既学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又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学校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企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因此,此项改革达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贏”的效果。

4.5真正解决了学生就韭的难题

毕业设计阶段的改革,使学生掌握了即将从事工作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能够遵守规章制度,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好问,表现良好。因此,毕业后50%的毕业生留在毕业设计阶段所在单位工作,其他毕业生也很快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

5总结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ype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ion Design

AN Daoxiang

(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Abstract The comple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ion design directly affect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work or in the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you are far from ideal actual effect, to meet the intended purpose. This paper analyses pres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project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project proposal is presented.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0 引言

大学理工科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旨在检验学生大学阶段所积累的学习成果和已具备的研究能力、工程素养及表达能力。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字表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检阅和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本科毕业设计,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参加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目前各高校均重视毕业设计质量,动员教师和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到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中。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毕业设计改革和质量提高进行了研究。

然而,目前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中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课题设计不合理,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学生存在抵触情绪、态度不端正,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粗糙、应付了事等等,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效果,使其难以达到提高锻炼毕业生能力的目的。这些因素里有老师的责任,有学生的责任,也有一些是由于不合理制度所引起的。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己近年来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经历,分析了理工科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对策。

1 理工科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或进一步深造学习前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大作业”,目的是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岗位或科学研究工作。然而,当前本科设计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却未必尽如人意,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1.1 制度方面

在本科毕设管理方面,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制度,规定了本科毕设的组织形式、本科毕设进度节点、完成时间、监督手段和考核标准等等。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的本意是指导、监督本科毕设,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然而,一些高校制定的制度不够科学,有待完善。例如,目前大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时间从大四下学期才开始(约2月中旬至3月初),而在6月中旬之前完成论文答辩,因此学生实际完成论文时间不到4个月。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这其间需要完成文献查阅、撰写开题报告、文献阅读、开展研究(包括试验验证或工程实现等)、毕业论文撰写及论文排版、汇报多媒体制作等工作,一些高校的学生还需完成规定字数的外文资料翻译。此外,为了追求所谓的毕业设计“高质量”,部分高校故意提高毕业设计难度,加深理论研究内容。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毕业设计中通常包括仿真试验或数据处理,编写程序代码等工作。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上述所有工作难度非常大,只有少数能力很强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大多数学生则难以严格按照拟定的进度计划完成毕业设计。

1.2 指导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承担着为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等工作。因此,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到学生毕业时,师资力量即显得紧张。为此,一些老师需要同时指导3~4个本科生。对于那些只从事教学的老师来说,仅仅是选择足够数量的适合毕业设计的课题都很困难。于是乎,一些老师将一个课题反复布置,造成“物是人非”的怪象。对于理工科来说,科技发展很快,如果毕设课题过于陈旧或是年年都一样,则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造成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下降。

此外,一些老师为了减轻工作量,将自己负责的学生进行“二次分配”,交给博士生或硕士生来带,而自己仅仅是挂名,全程不闻不问。有些学生甚至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未曾见过自己的“亲导师”,从而挫伤了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1.3 学生方面

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还要面临就业找工作、到单位实习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这都与毕业设计之间存在着时间冲突,导致学生精力分散。因此,一些学生(特别是那些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开始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有些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毕业设计成绩不影响毕业分配,从而消极对待毕业设计环节,对毕业设计的投入明显不足。加之任务量大、时间紧,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的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激情。有些学生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态度,与其完不成,干脆不做;有些学生则请他人或花钱雇“”来帮自己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而自己的能力丝毫没有得到锻炼。

2 理工科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建议

2.1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毕业设计应该给予学生更加充裕的时间。笔者建议可将毕设时间提前至大三。在本科四年学习中,学生在大一、大二主要学习基础课,大三逐渐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并逐渐接触到了专业课授课教师。在这个阶段,教师即可开始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进而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开展相关研究。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科研小组中,在教师和相关研究生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工作,使其逐步了解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提升其个人学习和实践能力。毕业设计时间延长后,教师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设计的进展,适当调整设计的难度,从而设计的质量和深度必然会提高。

其次,本科毕设的地点不应只局限于校园内。对于那些已经联系了工作单位的学生,应鼓励学生到日后工作单位内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导师亦可以通过学生与其单位主管联系,思考联合开展本科毕业设计,从学生的日后工作岗位中提炼适合研究的课题,并共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这样就增加了本科毕业题目的实际应用背景,改变学生认为本科毕设“华而不实”或“学而无用”的态度,提高学生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的热情。而对于那些尚未确定工作单位和即将读研究生的学生,导师在确定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时,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在设计题目时,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未来的工作内容或研究方向,让学生感到本科毕设能够学以致用。

最后,本科毕设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严格化。本科毕业设计形式不应该都是统一的“毕业论文+PPT汇报”的“八股文”考核模式,应鼓励存在其它形式的毕业设计,例如由学生独立或作为骨干参与完成的发明创造、工业设计、试验研究以及高级别竞赛获奖等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特殊人才脱颖而出。此外,应加强毕业设计考核的严格管理,避免出现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

2.2 提高导师指导质量

如果毕业设计选题偏离实际需求,学生则会认为毕设课题对自己以后工作帮助不大,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果毕业设计选题太难,则会打击学生信心,而太简单,则又起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一部分将离开校园参加工作,一分部将留在校园继续深造。对于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实践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而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他们是否已具备继续深造的能力。因此,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设置恰当的课题。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应设置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题目,比如以工业标准流程或企业标准流程来完成一份企划或是小型的科技类作品等等,通过完成毕业设计使他们了解并掌握未来工作中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而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则应选择与他未来继续深造拟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且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样通过毕业设计使他了解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从而为他日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此外,高校应根据毕业学生数量和老师数量合理分配每个老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应避免出现一个老师指导多个学生和由硕士生或博士生全权托管进行指导的现象。

2.3 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在本科生开展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或纠正学生的错误。应避免老师与学生间开题时见一面,毕业答辩时见一面的“两面之缘”现场。如果老师不能与学生经常交流,会使学生感觉自己被忽视,无人关心,无人监督,从而产生消极态度,降低积极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造成临近毕业时的“临阵磨枪”现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人师者应切实体会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只有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树立良好形象,使学生能够肃然起敬,学生才会积极配合老师开展毕业设计,从而达到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3 结论

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利用种种科技手段、行政规定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作用。端正教师的态度,以培养学生为己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勤勇.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2.9.

篇(5)

2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2.1选题是关键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关键,好的选题可以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一是以就业或顶岗实习工作为突破口,将毕业设计与就业或顶岗实习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其内容进行选题,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例如,网络技术方向的毕业生,可根据实习单位的设备进行选题,利用实习单位的设备进行相关的实验和验证,从实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软件技术方向的毕业生,可先了解企业的开发环境和流程,对毕业设计进行规划,根据所学专业知识选题,设计出实用的系统,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二是以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为基础,逐步创新和完善.学生就业后,首先要能对现有设备或系统进行正常操作和使用,然后在其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终在本岗位中升级并应用.选题时,指导教师可直接将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交给学生,让他们首先要看懂别人的设计内容和思路,然后,再对其提出的要求,促使学生进行创新和完善,最后形成自己的、具有创新内容的毕业设计.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一是学生可直接借鉴现成毕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学习到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二是在别人毕业设计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创新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全新理念,如果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那么设计出来的作品就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将真正达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目的.例如,网络方向的毕业生做毕业设计时,第一步是搞清楚毕业设计中所使用的网络设备,对其性能及相关参数进行了解,找出其优点和缺点.第二步是根据设计要求,改进缺点,对相关的设备更换或替代.第三步,对更换的设备或改进的技术进行测试和调试,得出结论,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后,写出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再例如,专业软件技术方向的毕业生做毕业设计时,首先搞清楚毕业设计的开发环境,然后对设计的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并在指导教师的建议下,对系统中优点进行细化,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最后,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功能的完善.

2.2管理上要加强

思想上高度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多数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与顶岗实习阶段交叉,这就更需要学校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设计教学.学校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开专门动员大会,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毕业设计当作一门课程来对待,明确告知学生,毕业设计将记成绩,如果毕业设计不合格,这门课程不合格.加强毕业设计的跟踪指导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监管,制定毕业设计跟踪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对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防止毕业设计走过场.建立和健全毕业答辩监督机制毕业设计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和措施,真正做到全方位监控,全过程管理.学校在毕业设计教学之初,召开专门的动员会,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监管,形成一整套毕业设计管理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对毕业设计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和跟踪;在毕业答辩时,加强毕业答辩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优秀的毕业设计给予表扬和表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要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要求其限期完成,不能完成者,以不合格记载到成绩册中.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47;TU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3604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题目是毕业设计的源头和基础,毕业设计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能否有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以下简称给排水)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等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毕业设计教学的有效开展,亟需进行改革。

一、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

(一)x题重复

由于工程设计在设计内容和设计标准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在设计步骤、计算公式上有相对固定的套路,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集中在给水工程(给水处理厂)、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三个大方向。每年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只是简单修改几个设计数据,便拿来作为新一年毕业设计题目,因此每年的设计内容极其相似。同时,由于毕业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的电子化,使得学生之间的抄袭也非常便捷容易。

(二) 设计题目、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

部分毕业设计内容相对陈旧,与社会工程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如毕业设计图纸绘制深度不足,达不到扩大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标准。新的污水处理

厂设计出水水质普遍要求达到一级A标准乃至地表水IV类水的标准,而部分毕业设计还一直沿用原来的一级B标准,设计标准严重滞后。大量污水处理厂需要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而涉及升级改造的毕业设计题目却很少。在排水管网设计中,《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对雨水管道设计思路和设计计算方法都有重大调整,而部分毕业设计还在沿用传统的设计计算思路和方法进行设计。在给水工程中,原水水质普遍较差,而毕业设计仍按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进行设计;过滤工艺中V型滤池等新型滤池已普遍应用,而学生还在按普通快滤池选型设计。

(三) 选题难度不一

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主要分为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三个方向。因为专业方向的差异,各专业方向毕业设计的难度和工作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涉及的处理单元和单体构筑物多,新工艺新设备多,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工作量大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可以通过天正给排水等专业辅助软件绘图,并导出计算书,

与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相比,绘图的工作量减少了许多,难度也大大降低。

(四)选题时间安排欠妥

一般在第七学期期末或第八学期期初开始毕业设计选题,而此时大部分学生在考研复习、考公务员、联系单位实习、找工作,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1],毕业设计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五)学生选题盲目性较大

学生选题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己可能的就业去向或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选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目前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学生选题的随意性较大[2],真正考虑个人职业方向而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依靠个人的直观兴趣,或对指导教师的喜好进行选题;也有一部分学生是遵循要求低、易实现、易通过答辩的原则进行选题。

二、毕业设计选题的改革与实践

(一) 以最新的工程实例为参考设计选题

给排水专业工程技术发展活跃,实践性强,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教材和设计手册的内容和要求严重滞后。因此,在设计选题时,应以最新的工程实例作为参考,重在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跟踪学习最新的工程设计思路。如笔者指导毕业设计时,要求学生从最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寻找工程实例,以工程实例文献为参考拟定毕业设计选题。此种选题方法:一是切切实实达到了一人一题的要求;二是学生自己的设计计算与参考实例相互校核,能够避免出现大的设计计算错误;三是教会学生怎样利用文献资料;四是学生能够跟踪学习到最新的工程设计工艺和设计思路,如多模式AAO工艺、反硝化脱氮深床滤池、连续砂滤池等。设计此类选题需要注意甄选工程参考实例,同时需要加强指导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 以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设计选题

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生产课题往往

来自科研一线或社会实践一线,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基本能力或工程实践能力上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以选拔一些基础理论扎实、钻研精神强的学生提前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不但可以避免因为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实施周期过长,与学生正常毕业产生冲突,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入专业领域,为继续深造打好基础。如毕业设计结合生产课题“低温低浊度水的混凝”,对混凝剂的选择和适用条件等进行实验研究;结合学校所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确定选题,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设计。设计此类选题要注意选题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先进性,避免学生仅仅成为普通的技工。

(三) 以实习基地为依托,以校企合作课题形式选题

目前本科教学主要是理论教学,虽然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但学生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还是很肤浅,不能够把所学理论架构在实际工程上。毕业设计如果能够以稳定的实习基地为依托,能够以校企合作课题的形式来组织,则毕业设计选题就能够建立在实际工程环境中,满足课题的真实需求[3]。如笔者所在学校与六安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这些基地有污水排放标准从一级B提标到一级A的改造、新建污泥处理工程、厂区运行的节能减耗等来自实践的课题。这类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对实践能力要求高,学生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可以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同时,参与真实课题的研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设计此类课题需要注意选题的难

易程度,避免选题过于简单或过难,以达到切合学生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

(四) 结合顶岗实习选题

笔者所在学校为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与就业单位的沟通,在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安排有半年的顶岗实习。在该教学环节,学生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在实习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工作(实习),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顶岗实习岗位上,学生参与很多与专业相关的工程项目,可以要求学生从实习岗位的真实项目中遴选毕业设计题目[4],

既能保证选题真实可信,贴近工程实际,学生对此兴趣也高,还能够综合锻炼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此类选题的毕业设计可以从实习单位聘请工程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是:实习单位的工程人员一般实践能力较强,但可能存在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够系统的问题,学校教师应多从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方面给予指导。

(五) 提前介入、早做准备

学生往往因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和就业实习等原因,Ρ弦瞪杓仆度胧奔浜途力不足,可以通过提前介入,早做准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1. 对前期课程设计进行组合、深化

毕业设计是给排水专业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已讲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训练。给排水专业在整个本科阶段有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水资源利用与取水工程课程设计、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等。这些课程设计均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而简化的工程设计案例。在课程设计阶段,其设计深度一般达到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深度,而给排水专业的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对设计深度要求更高,能力训练更加综合。对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将整个工程项目切分为不同的设计模块,将这些设计模块有机融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课程设计阶段进行方案或初步设计,毕业设计则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然后通过“装配”“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

2. 设置导师制专题实践课程,引导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提前进行科研训练

通过设置导师制专题实践专业选修课程,采取“导师提议、学生自愿”的双向选课办法,科研课题主持经费在一定金额以上的教师可申请承担该课程。教学内容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学生可以承担采样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工艺运行管理、资料收集整理等相关的科研活动。在导师制专题实践课程结束后,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以前期工作为基础,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此种选题方式的作用在于:一是对学生提前参与科研和提前介入毕业设计(论文)给予课程学分认定,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二是导师制专题实践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能够充实教师的科研队伍;三是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流程和程序;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将课堂所学知识加以验证,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以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学科理论。

3. 以培育优秀为目标,鼓励提前申报项目

优秀毕业设计培育,即以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社会咨询服务项目、工程设计项目或其他有价值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为依托,以学生为项目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通过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在科研选题、调查研究、实验设计、综合分析、数据处理、文字表达、工程咨询服务、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优秀毕业设计培育一般从在校三年级本科生开始申报评选。笔者所在学院通过优秀毕业设计培育,一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评选的“优秀毕业设计”称号,多名学生成果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奖励。

(六)改革毕业设计成果形式,以参加竞赛等形式代替传统的毕业设计

目前各类专业竞赛开展得较为活跃,如 “‘概念厂・水未来’――我心中的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校园创意设计大赛、给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相关专业在校生研究成果展示会、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等相关专业竞赛。同时学校也在组织学生以项目形式申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研究性学习项目等,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兴趣很高,竞赛对专业综合训练要求较高,因此在选题时也可以以竞赛项目代替毕业设计[5],引导学生以创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以项目主人翁的态度完成竞赛项目,进而达到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对于替代性的毕业设计题目,需要注意对题目的专业性和深度训练的综合情况等进行把关。

(七)以联合毕业设计形式进行选题

联合毕业设计主要有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和多校联合毕业设计两种形式。通过联合毕业设计形式,达到多专业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相互协调、共同提高的目的和效果。

1. 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

一项实际工程,涉及专业多,内容复杂,一般由多个工种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一个工程项目。以一个公共建筑为例,由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机电专业(给排水、暖通空调、电力等)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设计。可以在毕业设计中模拟设计院工作流程,这样可以通过多专业学生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一项工程设计。此类毕业设计选题需要注意多专业之间的进度配合问题。

2. 多校联合毕业设计

多校联合毕业设计一般是由多校一个或多个专业共同完成一项指定的工程设计任务。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地缘、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学习氛围、不同的专业特色,在共同完成一项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可以通过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组织,如在关键节点集中汇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答辩等阶段),其他毕业设计过程则由各个学校分散指导。

三、结语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选题是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毕业设计选题要遵循把握学科方向、深入实践、切实有效等原则,可以以最新的工程实例、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企业生产实践课题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基地、实习岗位为依托,通过提前介入、优秀培育、专业竞赛、联合毕业设计等方式,改革传统的僵化的毕业设计选题,深化毕业设计内容,加强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科学性、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范立南.工科类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9(4):67-70.

[2]张彦平,李静.提高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2):159-161.

[3]舒赣平,卢瑞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2):105-112.

[4]张起祥,李祖欣.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改革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9):163-165.

篇(7)

一、毕业设计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核心是确保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其本质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在认证标准毕业要求12条中,“复杂工程问题”被多次提及。在毕业生的能力达成评价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核心所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识别、问题表达(建模)、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现代工具使用、结论综合评价(局限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评价)等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理论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必需的工程知识,而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也是学时最长的一个教学环节。一直以来,毕业设计是评定学生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目前,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通常采用项目课题式的教学方法,即指导教师拟定一个课题,然后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围绕课题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设计,最终得出结果并进行评价。这样,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如果指导教师拟定的课题能够很好地包含一个复杂工程问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个复杂工程问题开展方案分析、设计和评价,提出对整个复杂工程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学生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发挥毕业设计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工科专业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毕业设计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毕业设计选题不合理。毕业设计课题的拟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但目前来看,指导教师选题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复性选题过多。很多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课题的基本内容和往年相比几乎改动不大,导致多届学生题目类似甚至雷同。由于本科生知识体系的限制,课题内容存在部分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但一些过于老旧的题目,已经不符合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此外,课题内容的重复将带来论文抄袭和重复率较高的问题。这反映出指导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在日常教学和科研中缺乏深入思考。(2)选题不符合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毕业设计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那选题就必须涉及一个实际的复杂工程问题。但目前一些选题并不符合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指导教师对什么是复杂工程问题理解不深刻,或者无法将复杂工程问题和专业知识相联系。其本质在于指导教师自身工程实践研究的经验和能力不足,无法发现和准确描述自己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3)选题不符合本科生知识结构。一个好的选题,课题内容需要对应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一些教师往往是根据个人喜好和科研方向确定选题,内容范围超出本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学生无法理解课题内容,因而也达不到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目的。(4)选题难易程度不合理。课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决定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部分指导教师的选题过于简单,甚至是专业课程设计题目的变形,学生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课题。而部分指导教师的选题过于复杂,来源于所带博士或硕士课题的部分内容,包含大量理论分析或复杂的数值模拟,本科生会感觉无从下手。2.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和考核,也是学生和老师就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但这一重要过程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达不到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目的。这种不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题时拈轻怕重,尽量选择简单的课题,而这类题目往往不能体现复杂工程问题;认为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即将从事的岗位关系不大,不愿深入理解课题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敷衍了事;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足解决问题,但学习主动性不足,依赖指导教师。3.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不规范严谨(1)选题审核不严格或审题无依据。一些毕业设计选题并不符合专业认证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的要求,但题目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下发供学生选择。同时,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审题依据,也会导致审题人员不能很好地对题目进行审核。(2)指导教师投入不足。指导教师还承担着其他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部分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学生遇到困难时,无法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全凭自己的理解开展课题研究,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过于松懈。毕业设计没有固定的教学地点和时间,除了开题、中期考核等仅有的几次检查以外,缺乏更多的组织管理,这导致部分学生放松自我,毕业设计完成不好。(4)毕业设计考评过于宽松。过于宽松的考评制度,让学生认为只要参加了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最终都会顺利通过。这导致部分学生对课题设计结果的好坏不够重视,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改革措施与实践

篇(8)

作者简介:吴永红(1968-),女,江西吉安人,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和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59-03

高校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针对某课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的设计活动。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最后环节,是对学生所具备的专长与技能的全面展现,是学生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对学生整个专业学习的总结和检验及对专业教学效果的的综合评估。本文拟探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组织模式,以优化教学组织过程,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创作出新颖、时尚、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

一、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培养目标是在展开教育活动之前,在教育管理者的观念中存在的教育结果,是对教育结果的一种设想[1]。从大设计的专业范畴来说,高校的毕业设计着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创新及实践的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思想和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说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服装艺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完成服装产品的系统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服装市场,完成系列服装设计、制作等,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服装的设计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毕业设计当中,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2]

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投身实践、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与设计制作能力的机会。因此,其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不同于专业课教学,一般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师除了必要的指导和跟进检查讲评之外,应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3]

二、重视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

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的关键。首先,要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建立毕业设计的指导规范。服装设计专业教研室根据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组织教师讨论并制定毕业设计指导书,对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体内容及其规范要求、时间安排、作品数量、作品的质量要求等做出周密的部署。

其次,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时间的合理安排与否直接影响毕业设计作品的效果。一般毕业设计主要集中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而言,他们除了要完成一个系列(5套)的服装设计及制作外,还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作品的展示,任务非常繁重。在这个学期,他们还要参加各类就业应聘会,很多学生因为忙不过来而匆匆完成毕业设计,根本没时间去精心修饰作品。因此,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提前安排,要将印有毕业设计各项任务、具体进程的《毕业设计指导书》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末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春节长假这段时间考虑毕业设计选题,开展社会实践、市场调研等前期工作,为第二学期开学后毕业设计的正式启动做好铺垫。[4]

再次,需制定相应的方法措施,来实施毕业设计中间各环节的检查工作。服装毕业设计主要包含选题(大主题下可设小主题)、前期社会实践与市场调研、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方案构思和筛选、定稿、制作、撰写和整理毕业设计文档、作品展示这些过程,具体环节可分为以下四个:

(一)构思方案: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结合市场调研情况,对支撑主题的素材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制订设计方案,确定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向。

(二)定稿:学生根据拟定的方案,画出几个系列服装的草图,并说明创作思路和意图,指导教师给予有价值的建议,根据效果、面料的可选性、加工等因素选定一个系列作为最终方案。

(三)绘制效果图和结构图:将选定的一个系列服装画出效果图,注明设计构思,并绘出结构图,在教师指导下作必要的修改完善。

(四)裁剪与制作:制作一个系列5套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按照设计方案,实现并完善设计构思,准确表达设计意图,配上服饰品,以形成完整的服装系列。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是检验学生将构思转换成服装成品能力的关键。

根据以上环节,服装设计专业教研室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同时进行检验,一方面对学生的过程成绩进行评定,作为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责任心也进行如实考核,作为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依据。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市场调研、设计方案、成衣制作和作品展示等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把握选题的难度和深度,以及解决学生在服装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5]

三、采用主题教学法

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主题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主题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主题教学法为发达国家实用艺术类学科的设计教学所普遍使用,它以培养综合学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与方法的掌握。

主题教学法的实施就是选取某一切入点(即主题),导引思维向更加广泛、更深层面拓展,此间可借助合适的媒介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使学生以探索、实验的态度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最终形成能够体现主题、有个性、有原创并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例如,以“建筑”为主题的毕业设计,教师讲解以“建筑”为主题如何进行服装设计的立意、思考和创作,要求学生必须把新的理念和思想体现在服装的款式上。教师在导入主题时,可以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方面启发学生全方位感触建筑的有形和无形,指导学生从颜色、面料、廓形等方面去考虑建筑元素的表达效果,并要求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信息,进而形成全新款式。主题教学法要求学生颠覆固有的思维框框,一切从“零”开始,通过观看各种建筑图片,或者是带有经典建筑的影片,体会各种建筑的外形构造和气质神韵,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概念: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有中式的有西式的,有复杂的有简练的,有精致细腻的有粗放豪迈的,不一而足,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产生活跃的思维态势,结合服装要素,创作出富有特质的作品。[6]

主题教学法教授的是一种具有原创性和实证精神的设计方法,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传统格局,寻求的是一种思维方法,使学生养成发展的、思辨的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非常符合设计教学的规律。主题教学法的选题思路很重要,服装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服装能迅速准确地传递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我们应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动向来拟定选题,结合社会热点来做设计,以顺应时尚潮流。

四、与企业和市场结合

为了让学校教育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必须根据行业与市场的需求来确定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受高校的学术氛围影响,学生喜爱设计概念性的、造型夸张的“奇装异服”,为此,可以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分为创意服装设计和实用服装设计两大方向,引导部分学生朝与企业、市场接轨的实用服装设计方向发展。创意服装设计方向比较注重展现学生的创作才华,注重个性,但是创意服装设计不能脱离人体和服装本身,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对实用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生,指导教师可通过一些知名服装品牌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确“设计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对于实用服装设计,学生必须充分意识到所谓“实用”不等于不要艺术性和创意,它同样讲究精彩的构思与创新,只不过更加强调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契合,要求服装设计与企业、市场接轨,能够占据市场份额是其终极目标。

许多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主动到自己心仪的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他们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入企业,在此期间,学生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经过较长的毕业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了解比较深入、具体,为选聘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采取这种方式选聘人才,相比用考试招聘的方法成功率要高得多。[7]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还可把服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或者需要解决的难题作为内容,学生根据服装企业的产品定位设计新产品,企业出资、出设备,并派技术人员指导,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既有经济收入,又可以尽快了解企业运作,适应企业要求。学生在与企业磨合的过程中,还能改变其设计产品一味追求个性而不顾及生产与市场的弊端,提高作品的采用率。同时企业也得到新思想、新设计或者解决难题,一举多得。[8]

五、与服装设计大赛接轨

与服装设计大赛接轨是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服装设计大赛也分创意类设计和实用类设计,符合以上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分类。通过服装设计大赛,师生能分享参赛学校的服装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尝试将毕业设计教学与国内或国际性的服装设计大赛接轨,将毕业设计的主题选定为某个或某些大赛的主题,运用主题教学法,教师通过解析大赛主题,启发引导学生构思、表现、完成服装作品。将毕业设计与参加比赛结合起来,可激发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提高毕业设计作品的效果和质量。如果学生能在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其获奖的作品不仅可成为学生择业时含金量较高的自荐资料,而且对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都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同时也能激励后来的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设计大赛中,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将毕业设计与服装设计大赛接轨,学生不但可以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毕业设计,而且还能够把凝聚着心血与智慧的作品送上更有影响力的舞台,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即使在大赛上没能获奖,学生也能够从中积累一些经验,为今后更好的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要结合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精心筛选大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导,达到综合考察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

六、举办毕业设计交流展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最后环节就是对毕业设计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这既是学生们几年专业学习的成果汇报,也是展示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可以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来表现效果,分别体现舞台大效果和近距离逼真效果,各有千秋,相互补充。通过举办毕业设计交流展活动,可以使毕业设计成果检验更为直观,学生通过展览交流设计经验,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学校方面也可以借此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并改进教学组织模式,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相互的比较中找出差距,从模特的动态展示中发现服装的美和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毕业设计成果不仅面向学校展示,还可走出校园到社会的舞台去亮相,甚至可专门邀请本地区的服装企业和媒体现场观摩,这给学生提供了向社会、向企业直接展示专业能力的机会,也宣传了学校的专业教学成果,一旦企业欣赏某些学生的作品有可能直接吸纳到企业工作,促进了学生就业。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使他们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独立实现系列服装从构思到成衣的完整过程,充分运用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几年学习成果的大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个铺垫。因此,高校不断研究和改进毕业设计组织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顺应服装人才培养规律和方向,结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组织并管理好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以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这是需要高校服装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0-176.

[2][3][5][7]洪春英.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组织与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篇(9)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对所学的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预算技能等方面知识的一次较全面训练和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选题方面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然而许多毕业设计的命题要求往往只停留在方案的初步阶段,对实际工程中综合问题的考虑较少,脱离了实际,没有实质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注重对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时还存在不少假题目,学生只能假题假做,不能突出高职教育“项目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宗旨。

(2)时间方面

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多与毕业实习、就业冲突。面对当前竞争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大部分高职毕业生的主要精力开始转向就业需求。因此,也就造成了毕业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工作中去,对毕业设计工作产生敷衍的心态。[1]

(4)学生专业学习方面

有的毕业生直到毕业设计阶段,许多专业基础问题仍未能很好掌握,专业基础薄弱。例如,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的方案设计思维能力仍然没有形成,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常用的园林树种,但是对于树种的使用和搭配仍然不清楚,还有的学生没能熟练掌握毕业设计中常需要运用到的专业应用软件AutoCAD,Photoshop,3DMax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毕业设计的成果。

(5)考核制度方面

考核制度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把控不严。一方面,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没有一个规范的检查制度,或是落实不够,没能很好的辅导学生和督促学生的进度;另一方面,对毕业答辩的考核不严,没有一个很好的考核模式,学生一般都能通过答辩,使得答辩工作流于形式。

2 提高高职园林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做好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是一个较为烦琐和繁重的工作。针对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应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合理选题

教师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力求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其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将来就业的方向。例如有些学生希望能去园林施工单位就业的,那么可以考虑拟定一些施工图绘制或是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毕业设计题目。

另外,选题尽量做到真题真做,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必须尽可能地紧扣设计工作中的问题,按照实际的设计工作流程和要求来进行毕业设计。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中的其中一项选题为位于南宁市郊的某果园景观提升改造。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基地环境;与果园业主进行交流,获取果园的景观改造设计要求。获取一手资料后再进行进一步分析,构思和设计。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握进度

为缓解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使学生能有一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设计中,建议毕业设计准备工作提前1至3个月展开。另外,教师要做好时间上的把控,将毕业设计分阶段开展,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避免工作虎头蛇尾。例如,可以将毕业设计分为项目前期阶段,方案构思阶段,初步概念设计阶段,方案定稿设计阶段,效果展示表现阶段,答辩前准备阶段等。每个阶段都需要学生进行阶段性汇报,既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方案汇报的能力。

(4)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同学擅长3D效果图的制作,并且也希望将来能从事3D效果图制作方面的工作。那么在毕业设计阶段,就可以让他主要负责后期效果图部分的内容。有的同学方案能力比较强,可以让该同学担任毕业设计小组的设计主创。而有的同学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就需要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带动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升,引导每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为学生进行辅导,又要使教师由传统的“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规范答辩

毕业答辩是高质量毕业设计的成果保障。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具体内容应包括工作量、设计水平、独立工作能力、答辩情况等。[2]上交的成果必须规范,要有统一的规格和装订。图册必须完整,例如设计方向的成果需包含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效果图,总平面效果图、鸟瞰效果图、功能分区、道路分析图、景观分析图、局部效果图等内容。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简明扼要的而有系统的阐述毕业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能熟练地,确切回答问题。

3 小结

毕业设计是一项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直接手段和途径。因此,要求学生和教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规范实施,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工作模式,构建更为科学、先进的毕业设计工作模式,在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管理以及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与改革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1毕业设计的选题模式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的第一步,毕业设计首先应在选题模式上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的多样性、实战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多样性的要求,毕业设计课题必须具备多样性。除了工程设计类课题以外,还可以有科学实验类、软件开发类等典型课题。积极探讨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而又社会急需的其他类型的设计课题。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毕业设计课题必须具备实战意义。毕业设计课题应当尽量取自于实际科研项目,或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真题真做。

近年来,我院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结合我国信息学科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当代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确定各学科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并能充分反映出选题的时代性。所确定的选题充分反映了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毕业设计选题还应考虑难度与份量的统一,设计难度主要要求学生能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开展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尝试,让学生得到基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我院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能从教师科研课题中产生。比如,2005级毕业设计的1165个题目中,结合工程实际的课题为998个,占86%。学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创新思路,在综合训练中完成毕业设计。根据选题类型,逐步进行查阅相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确定实验方案、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适时调整研究方案、直至得出结论、撰写论文,提交导师评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处事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全面训练,使学生得到了工程能力的初步训练。

2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

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提高毕业设计效果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需要探索新的指导模式。

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设计阶段及不同的问题对学生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进行指导。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在民族班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采用指导小组的模式实施指导。总体上遵照学院有关毕业设计的要求与培养目标,但结合该班实际,强调要熟悉一种流行的开发工具(Java、、C/C++等),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系统开发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开设一门“软件环境与工具”课程(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是:系统总体设计、建立系统开发环境、开发环境与工具的应用、系统模块设计、系统测试与调试技术。此项改革取得较好效果。

3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管理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并决定了毕业设计的进程和质量。为了保障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序进行,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须研究更为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

(1) 毕业设计监控的组织模式。明确学院、系以及院专家检查小组的职责,及其工作模式,保障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学院积极开展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好毕业设计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前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教师毕业设计实践条件,特别是逐份检查毕业设计任务书,确保毕业设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教师的指导情况,及时掌握全院毕业设计的整体进度;后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实验结果、程序的上机演示及调试结果,检查毕业论文质量。并安排学院组织院专家组、各系(中心)负责人、骨干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全面的审查,根据学生论文的质量,按照“按时答辩、修改后答辩、推迟答辩、不能答辩”确定学生论文等级和学生答辩资格,为本科论文质量把关。例如,2008年学院组织了130多人次对本院1265份毕业论文进行全面审查,确定了140多位学生因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推迟答辩,其中,至少12位学生不能参加答辩。

(2) 科学制定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估体系。考虑在设计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工作质量、物质保障质量、设计成果质量、毕业答辩质量及组织管理质量等方面制订指标体系。评估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应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并能真正保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学院成立了健全的毕业设计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管理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监控毕业设计过程。如设立院级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毕业设计专家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等机构;编制了“毕业设计指导书”,对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任务书填写、毕业设计指导以及答辩评分和毕业设计过程监控等有关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学院召开了各系(中心)负责人会,指导教师会,毕业生动员会,明确提出了毕业设计各阶段对指导老师的要求,对学生的任务要求。毕业设计质量监控过程如图1所示。

4改革效果

由于把关严格,我院各专业毕业设计与论文质量普遍提高,优秀良好率为73%。2003年学校、湖南省和教育部抽查毕业设计成绩吻合率达99%以上。2008年有5名学生获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一等奖,17名学生获得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二等奖。2003~2004年在湖南省毕业设计论文抽查中,我院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毕业论文获得教育厅专家的一致好评。例如,湖南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200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抽查,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抽查之列。在湘教通[2004]25号文件中,对我院的毕业设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专家评审意见为“管理规范,选题较新颖,论文技术含量高,能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毕业设计,文档资料齐全,文档格式较规范”。

上一篇: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 下一篇: 组织学案例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