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29: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物联网消防工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物联网概念自1999年提出,目标是使用各种感知设备和无线传感器网等将物品连入互联网,以便对其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被称为是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在各国都不断提出物联网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方面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从而导致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家教委于2010年启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中提出物联网专业。迄今为止,众多高校申报成立该专业并获得批准。新专业的成立,必须研究并建立包括专业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在内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物联网涉及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非常广泛的信息技术,而且从当前发展来看,物联网应用系统更多是集成现有成熟技术进行的应用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因此,物联网专业究竟应该培养哪个方面的人才,如何进行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相关专业学生相比,就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都非常值得研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业界对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他们具备实践动手能力,还进一步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而且优秀的工程人才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工程型人才培养是在对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各种工程素质,即工程技术人员在决策、实施工程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充分接触企业的工作岗位,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充分掌握企业岗位要求的技术和能力。如何培养物联网专业创新工程型技术人才,成为当前急需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1、物联网应用系统技术需求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出的人才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理工类高校更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业界提供需要的技术人才。物联网行业提供的典型应用遍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安全防护、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这些应用涉及的技术通常可以分为3个层面:感知层(或感知控制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主要工作流程为首先通过感知层技术和相应设备对物体的状态、位置等信息进行收集与简单处理,然后通过各种网络传输技术将信息汇聚到一起,采用数据挖掘、信息融合、智能决策等信息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进行实时展示。部分系统还将根据预先设置的条件或人工操作进行反向控制,即将控制信息通过网络反向传输到感知层,感知层通过执行机构执行控制任务(这时候的感知层也可以说是感知控制层)。
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类信息采集技术,如各类传统的传感技术、录音录像技术、RFID等新型物体标示和自动识别感知技术。对于需要进行反馈控制的系统,感知层还集成诸多自动控制技术。传输层则主要包含2个层次,即涉及2大类传输技术:①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Networks,WSN)、红外传输、蓝牙等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专门用于将数据从感知层设备传输到互联网的边缘设备;②互联网传输技术,包括广播电视网、双绞线、光纤等支撑的有线互联网技术,Wi-Fi、Wi-MAX以及电信2G/3G/4G支撑的无线互联网技术,将信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进行传输。应用层则通常由已有的软件技术实现,包括智能算法、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网页技术等。这些物联网系统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应用系统的开发,需要具有这些方面技术的大量人才。
2、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
目前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主要集成现有成熟技术,这些技术分布在大学多个专业中,如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精密仪器等。没有哪个专业能够涵盖物联网系统涉及的所有技术,而且其中各类技术都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有限,因此一个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技术。物联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时的专业优势在哪里?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对技术选择有所侧重。否则,学生如果什么都学,却什么都学得不深入、不专业,那么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在众多研究中,文献提出很好的人才培养定位思路,即应该遵从2个原则:①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单位现有学科基础与优势;②从学校办学方针和主要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出发,反推培养目标并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果物联网专业建设单位在电子学科和自动控制领域具有优势,那么较好的选择是重点培养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器件、自动控制设备和底层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人才;建设单位如果在计算机软件研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那么可以重点培养物联网系统应用层软件开发技术人才,并增加云计算和大容量信息处理等具有物联网时代特征的技术课程;建设单位如果基于通信或计算机网络等优势学科进行物联网专业建设,那么可以重点培养物联网信息传输相关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基础条件,包括该专业的师资、实验环境和现有优势技术领域等方面支撑条件;确定该专业学生主攻哪个层次的技术,建设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开设一些物联网体系的理论性课程和基础性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整个物联网技术和应用领域,从而培养出能胜任企业具体岗位需求的学生,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和优势,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和实践
3.1 现有支撑条件和培养目标定位思路
正如各个大学计算机类专业的特色和技术优势都不相同,各个学校的物联网专业也在根据自己单位的现有优势进行建设。重庆理工大学物联网专业在计算机学院开设,以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嵌入式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管理等各专业师资和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进行建设。因此,物联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应该强调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而且必须体现与现有各专业技术特色和优势的差异性。另外,当前计算机专业对人才的技术能力需求明显增加,而物联网行业并没有特殊技术需求,我们还应该让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学生同样具备满足现有业界对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能力。这样才有益于提升考生对该专业的报考信心,使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广泛适应性,兼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深度和就业面的广度。
3.2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与方案制订实践
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起支撑作用的底层感知、控制、传输等智能设备开发,通常都是以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为基础、以软件开发技术为核心。目前,高校计算机学院专门开设嵌入式专业的相对较少,但社会对这类毕业生的需求较大,并且物联网应用的大力推进将进一步增加社会对该类毕业生的需求。基于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开发领域的雄厚师资和实践教学资源,我们确立课程体系以感知控制层智能设备开发相关知识和技术为重点,以物联网应用案例项目开发中各层次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目标和专业特色。不同学生对各方面技术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智能设备开发技术,同时兼顾部分对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或网络技术更感兴趣的学生,以及一些愿意做系统维护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的学生,让他们也可以从课程体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考虑到就业面广度和学生特征,在总体培养方案中,我们根据总体目标和重要性精心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提供多条技术路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
综上所述,我们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思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强调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突出物联网应用领域行业对嵌入式人才需求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系列专业课程;体现几条技术路线,合理设置相应课程。表l所示的物联网专业和新课程体系案例具备如下特征:强调学科基础课程,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体现与硬件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培养和软件开发能力培养2条路线;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培养方面,硬件知识学习和以C语言为主的软件技术学习并行,在硬件开发相关课程中得到融合;在软件技术方面,我们根据各自特征选择系列课程重点是c/c#方向还是Java方向;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每个课程设计相关技术都有相应的工作岗位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每个环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方向,从而深入研究物联网底层设备和应用开发、网站开发、桌面应用软件或移动应用开发等多个不同方面的技术。
3.3 实践教学思考与设置
物联网专业培养的是能集成现有技术以实现物物相联应用的专门人才,更需要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因此在该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设配合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环境和环节。
在实践教学理念方面贯彻“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训练动手的问题,首先培养动脑的能力”的思想。学生如果没有理解知识和掌握实践过程,那么在动手过程中就只能照本宣科,而且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动手”,在实践过程中出错也不知道该如何调试和解决。因此,进行理论课特别是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有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及如何指导实践讲清楚,让学生形成实践中的系统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1.1发现问题
在消防工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基于工程规模大、设备多以及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对工程今后的使用造成影响。若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只能等到问题出现时才能采取措施,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对消防工程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在其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对管理人员出示警告,管理人员在看到后,能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完善,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1.2分析灾情
建筑工程在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需要结合着灾情中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对灾情做出判断。传统的判断模式多采用人工式的探索,这种探索模式对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通过监控设备,对建筑物内部的灾情做出准确的分析,为消防人员提供大量的可靠信息,同时也为消防人员下一步的救援工作做好了铺垫。
1.3确定方案
针对不同的灾情,消防人员需要确定不同的营救方案。在确定救援方案的过程中,消防人员能够通过网络技术中的相关显示,及时确定灾情发源地,并通过网络中的监控技术,对灾情进行准确的判断,将火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2网络技术在消防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火灾报警中,主要包括两种报警模式:一种是有线报警模式。这种报警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将电话线连接到消防指挥中心,在发现火灾时,消防指挥中心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营救。另一种模式是通过有线报警方式,与电话线报警模式不同的是,无线报警模式主要通过GPRS或CDMA两个程序,对整个消防工程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在发现火灾时,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监控画面找到准确的火灾发源地,并通过周围的画面监控,确定火灾的实际影响范围,确定科学完善的救援方案。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传统消防报警不同的是,消防远程网络监控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消防监控质量。
3在现场灭火救援方面的应用
针对不同地点的火灾救援,消防官兵在清理现场时,也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大量的化学品。针对这些化学危险品,若采用传统的救援方式,将会造成化学品外泄,导致环境严重的污染与人员大量伤亡。若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将会发生爆炸的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由此就需要消防人员在现场救援时,能够及时的对化学品的相关性能进行分析,在确定其化学性能的同时,还要明确这些物品的储存形式,以便在转移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化学品泄漏对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整个救援活动中,都需要现场消防管理人员与上级各个部门随时进行信息沟通,以便在救援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救援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
4网络技术在消防社会化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防社会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成员共同努力构建。教育与宣传作为消防社会构建的核心部分,能否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将直接关系着消防社会的构建效果。然而在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传统手段比较单一,除了对一些特殊人群进行短期的讲座培训外,就是利用一些节假日进行一些宣传活动。这种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却无法保障长时间的使用与宣传,且覆盖的人群范围也比较狭窄,宣传效果可想而知。而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则能凭借网络的传播范围广、覆盖率高以及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在扩大宣传教育范围的同时,还能形成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资。而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消防部队与地方可以共同开发宣传资源,建立起通用的“信息库”,并将现有的硬件资源存储到“信息库”中,人们可以登录“信息库”来了解相应的消防知识,且可以下载下来进行研究、学习。然而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及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设计原则进行构建,以此来确保信息库的真实性。其次,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及公共场所中,都配置有集成控制的广播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将其主控计算机连入到互联网中“,资料库”中的相关资源就可以通过广播进行播放,在扩大传播范围的同时,还能提高人民的消防意识。最后,在进行消防宣传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在社区、医院以及一些公众场合,通过该地区的公共板报进行宣传,并结合着周边的消防事故,在引起公众注意的同时,还能提高公众的警惕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社会转变成一个消防“大课堂”,消防宣传工作的社会效益可想而知。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现状及问题
(一)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现实状况
建筑工程的消防验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验收工程,建筑不得防火措施和设施对建筑的使用寿命、年限影响深远。做好消防验收工作是有效抵御和防范火灾发生的前提,在提高消防工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对社会经济效益做了一定的贡献。在我国这项验收工程也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重视,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就对我国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并形成了规范化的法律体系。与此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为了适应本地区的特殊情况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验收规章,对法律体系进行了补充,使得验收工程的理论知道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实际的工程消防验收当中,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是整个验收行业的验收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违规的操作验收方式也引起了不少问题,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二)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中的问题
(1)不按照规定标准验收
建筑消防设置的复杂性和零散性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消防验收工作的繁琐性。在建筑施工动工前就要完成整个建筑的消防设计以及消防方案的施工规划,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同步进行施工。但是,在大多数的消防规划的施工中,这项繁杂而又零散的施工方案常常不受重视,施工人员对于消防设计方案也没有进行足够仔细的研究,而建设方面,为了节约资金,更是忽略消防验收环节或者随意进行验收,甚至对施工图纸弃而不顾。
另一方面,消防验收工作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验收,但实际验收中,经常出现不按照规定标准进行细节上的验收的情况,导致消防验收工作落实不到位。而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也会出现用质量地下的消防产品代替质量合格产品的情况,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排查,则会造成建筑严重的消防隐患。例如:电线电缆,这类产品是最容易以次充好的,如果不在验收环节进行仔细检查,很容易引起今后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火灾,而这种隐患恰恰是可以通过消防验收进行排查的。
(2)消防验收意识淡薄
消防验收工作毕竟不像整个建筑的验收那样具体可考,立竿见影的,因此在验收中也具有它的局限性。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资金,最容易忽略的验收项目就是消防验收这种对未来的使用有影响的项目,因而大量削减消防验收财政支出的现象此起彼伏。有时建筑单位即使知道消防工程施工不到位也会进行及时的修正,这也间接导致了消防验收工作人员的不积极,很难对验收工作进行良好的评估,更不用说积极向相关部门提供材料了,对于验收工作经常以走形式的态度完成,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3)验收资金不到位阻碍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为了提高中标率,常常隐瞒实际的工程量,尽量报低价,造成工程资金短缺,而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最先节省的就是消防工程。在资金短缺的状态下,由于聘请不到专业的施工队伍和消防工程设计人员,建筑的施工不能得到保证,消防工程更加的不到保障。这一现象也间接导致了消防设计和施工人才点人短缺和验收设备的落后,一些消防设计人才由于没有市场需求而被迫选择了其他的领域或者其他的行业。
二、改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工作措施
(一)改善审批制度
建筑工程验收工程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应当加强相应的组织资料审批和审查力度,将审核工作的责任重心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在实地审查通过后方可通过审查。对于建筑工程的消防验收要从源头上进行把关,做好每一步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杜绝一切违法、违规的验收操作,在充分保证验收工程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完成审批工作。另外,消防验收的审核标准应当在较高的标准上,设备施工和安装以及相关人员的施工资格都要进行审核,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能够有效提高消防验收的效率,提升对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法规制度,改进验收模式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已自成体系,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验收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比如针对消防用水问题,消防水源要充分利用水池,但也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消防水池进行检修和施工,因此,在实际的验收操作中一定要遵循验收法规进行操作,升级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相关验收标准和经验。
在管理模式上要做到补充现有漏洞,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管理技能,建立一套能够应对各种突况的先进管理模式。在先进的管理模式下,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将消防验收工作做到进一步提升,在验收中要特别注意消防用水的验收和检验,施工单位没能达到标准要求的,要及时上报,并督促其重新施工。
(三)提高自动化管理
在如今信息和网络大力发展并占市场和生活主导地位的现状下,利用互联网系统对消防验收工作进行管理和规划是一向明智之举。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中,可以采用互联网系统进行检测,对技术进行控制,实现消防验收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减少验收工作中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问题,保证验收工作的公平和安全。
在利用互联网对消防验收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验收系统成为主要问题。消防验收的互联网系统一般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工程中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数据中心、中心服务器、设备接口以及终端设备。在难以实施消防施工的现场监控的情况下,远程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从各个终端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监控,大大减少了实时监控的复杂程度,验收人员可以经过终端传输的数据利用中心处理器进行审查,有效提高了验收的效率,用这种方式进行消防验收不仅仅对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对施工完成后也能够起到验收作用,起到了过程监督和验收审查的双重效果。
(四)将消防质量体系与保险挂钩
消防验收的质量保证体系在传统模式的操作下难以保证消防验收的质量,要提高消防验收的质量就必须采用新型的消防质量保证体系,在长期的经验中总结和制定出完善的验收制度。另外,将消防验收与保险挂钩能够更进一步保证评估的安全,于此同时还有效保障了工程安全保险。消防验收与保险业的结合,不仅给消防验收工作提供了保障,给消防验收工程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新的道路,还给保险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验收业的长远发展。另外,消防验收与保险业的结合从另一方面来讲,促进了人们消防意识的提高,从建筑工程角度来说,也增强了消防验收工作人员对消防验收工作的重视程度,粗而促进了消防验收工作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业带动了包括消防验收设备生产相关的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建筑消防验收是一项复杂的验收工程,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补充制度和规章,但是在实际的草种当中,一些违规、违法的操作现象仍然很普遍。要改善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其次从管理上开始完善,最后从行动中进行完善。消防验收要从验收意识的提高到验收行为的提升和验收人员素质的提升需要一步步的完善,为我国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在职业分类体系中都设置了较完善的消防职业,其基本特点是:涵盖从“预防”到“扑救”的全过程国际消防职业的设置,普遍体现了事前预防与灾后救助并重的思路,尤其突出火灾预防,普遍在社会消防管理、消防技术服务和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职业。在社会消防管理方面,普遍在“管理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高、中级两个层面的消防管理类职业。高级管理类,主要工作是参与制定、解释和执行政府消防政策法规,并就消防工作提出建议、进行监督,如《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和加拿大的“高级政府官员”中均有“消防局长”;中级管理类,主要是各类消防机构的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包括对防火、灭火救援行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指挥、评估,如韩国的“消防机构管理人员”、美国的“消防部门管理人员”。在消防技术服务方面,为体现消防工作的专业技术特性,普遍设置了专门从事消防设施安装维护保养、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消防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职业,并根据不同的技能水平要求,分设于“专业技术类”(或“工程类”)和“安保服务类”(或“辅助技术类”)两个层面(即通常理解的“白领”与“蓝领”)。如美国的“消防检查和调查人员”、“安防和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人员”;加拿大的“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人员”;韩国的“消防技术士”、“消防设备技士”、“消防设备产业技士”、“消防设施管理士”,日本的“消防设备士”、“消防设备点检资格者”等。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领域,普遍在“安保服务”职业大类下设置了“消防员”,基本工作是从事火灾预防、扑救以及参与处置其他紧急事故,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实施救援行动。
随着灾害事故种类、形态的复杂化,灭火救援的内容也日趋复杂,消防员职业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职位明显多样化。如加拿大的消防员包括建筑消防员、铁路消防员、机场消防员、船舶消防员、企业消防员、军队消防员、见习消防员等共24个具体的职位。在消防教育培训方面,加拿大在“社会科学、教育”职业大类的“专科和其他职业教育讲师”下设置了“消防人员培训讲师”和“灭火救援讲师”;韩国设置了“消防安全教育士”,根据韩国消防法,取得消防安全教育士职业资格的人员可在韩国国家消防防灾厅、各市道消防本部、消防署、韩国消防安全协会及各市道分会、韩国消防产业技术院等机关和团体就职,从事面向社会公众和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融入相关职业大类除从事火灾预防、应急救援等工作的“消防人员”职业类别(一般从属于“安保服务”职业大类)外,普遍在其他相关的职业类别中设置了消防职业:工程技术类消防职业。《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在“技术人员和辅助技术人员”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检查员”和“防火专家”、“火灾调查员”;美国在“建筑工程”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工程师”、“防火工程师”;加拿大在“自然和应用科学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人员”;韩国在“专业技术”职业大类中专门设置了“消防工程技术人员”细类,包括“消防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消防设施施工技术人员”、“消防工程监理人员”等职业。技术服务类消防职业。加拿大在“自然和应用科学类”职业大类中设置了“火灾报警系统安装和维护保养人员”、“火灾报警系统技师”,在“贸易、运输和设备操作”职类大类中设置了“消防设备维修人员”、“消防设备保养人员”;韩国在“专业技术”职业大类中设置了“火灾预防专家”、“减灾防灾专家”。机械装备生产、操作类消防职业。消防设备特别是各类自动消防设备的生产、安装和操作,在具有机电设备生产安装和操作共性的同时,必须充分体现其涉及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美国在“安装、维修”职业大类下设“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人员”,在“生产”职业大类下设“防火门制作”、“灭火器检验”、“消防水带制作”;韩国在“设备操作安全”职业大类中的“金属、机械零件组装人员”职业中专门设置了“消防设备生产工人”。其他产业类别中的消防职业。
加拿大在“第一产业”职业大类的“林业人员”职业小类下设置了“森林消防员”和“森林火灾瞭望员”;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在“办公和行政支持”、“商业、金融和行政”职业大类下设置了“911系统操作人员”、“911调度员”等火灾接警、调度职业。“二元化”分类原则国际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均强调两个关键指标:工作和胜任该工作需要的技能,体现了工作性质与技能水平相结合的“二元化”分类原则。其演进趋势是:根据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坚持工作性质相似性的同时,强调职业对技能水平的差异化需求,将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由原来“工作性质”的单一维度,发展到目前“工作性质”与“技能水平”相结合的双重维度。工作相似性是职业分类的根本依据。每个职业都是由一系列具有相似性的工作组成的集合,能否将不同的工作归并为一个职业,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工作性质的相似性。按照这一基本原则,国际消防职业体系普遍分列了不同的消防职业。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为例,将与灭火救援有关的工作设置为“消防员”,将主要从事防火检查的工作设置为“消防检查员”,将主要从事消防管理的工作设置为“消防专员”、“消防机构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相似性是构建职业体系的主要依据。在根据工作性质相似性确定了不同职业后,如何将数以百计的职业分门别类,合理组合到不同的大类、中类、小类,从而构成完整的职业体系,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各个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水平的相似性。“技能”可从“技能水平”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两方面衡量,其中,“技能水平”是指与任务和职责的复杂程度和范围相关的执行能力;“技能的专业化程度”由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加工和使用的材料,以及提品和服务的种类确定。#p#分页标题#e#
以《新加坡标准职业分类》为例,该标准将“技能水平”划分为4级,如表2所示,“消防安全检查员”归入技能水平为“3级”的第三大类“辅助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消防员”则归入技能水平为“2级”的第五大类“服务人员和商店与市场销售人员”。引领消防职业社会就业从国际趋势看,职业分类不仅是人口普查、行业调查等统计分类的工具,更在引导社会就业、开展职业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职业分类在引导社会就业方面的应用日益普及和广泛。1998年,美国劳工部基于《标准职业分类系统》,开发了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NET(OccupationalInformationNetwork)。作为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NET能够及时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不仅包括工作任务、工作活动以及从事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技能、知识和人格要求等内容,还用规范化的指标体系衡量所有的职业,发展了跨职位的指标描述系统,为描述不同的职位提供了共同语言,有利于各职位之间的比较,其作用主要包括:就业和再就业、薪酬调查、企业岗位重组等。求职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能胜任的工作。同时,O*NET还标志了绿色职业(有助于环境保护、减少能耗、生态修复等的职业)、朝阳职业(就业需求在未来可能明显增长的职业)等。在O*NET网站搜索“firefighter”(消防员,职业代码33-2011)和“First-linesupervisors/managersoffirefightingandpreventionworkers”(消防指挥、管理和防火人员,职业代码33-1021),即可方便地查询到消防员人员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使用工具、工作时间等),以及该职业的专业训练、从业资格、晋升条件、就业规模、薪酬收入、职业展望等内容,如表3、表4所示。由于消防员的就业规模在2008-2018年可能增长19%,因此被标志为朝阳职业。
对我国完善消防职业体系的启示
当前,在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滞后、社会消防从业人才奇缺,是“短板”中的“短板”,原因之一就是尚未建立适应消防工作社会化、现代化进程需求的消防职业体系。《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大机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运用科学的职业分类理论和方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消防职业体系,是关系消防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对于深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和全面加强消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意义重大。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注意问题分析
1.1高层建筑电视工程类型的弱电系统中的施工设计
弱电系统在电视中的运用使得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有限电视技术,弱电系统通过视频信号等各种途径的转换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根据信号传输的特征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电线以此保障信号的有效传输。不同类型的电缆对信号的传输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弱电系统中电线选择和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信号的具体情况和传输的距离等,选择符合基本要求的电线,实现弱电系统工程的良性循环工作。传输距离远和信号质量高的电视工程弱电系统往往需求能耗低、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电缆,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因素等,兼顾安装成本。
1.2高层建筑通信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通信工程作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层建筑设计需要符合通信工程对弱电系统在安装设计方面的要求,因此在选择互联网、电话光缆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所涉及到的信号传播需求特征,保障信号传播的安全性、私密性以及质量可靠性。
在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消防系统(火灾预警、消防控制等相关电子设备)的特征与要求,由于电缆需要具备较高的敏感度才能实现消防信号的及时有效传播,才能及时将潜在的火灾隐患传播出去,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物在进行消防工程弱电系统安装的时候选择高质量和高标准的光缆,保障电缆传输速度、安全性以及耐热性。
1.3从整体上看弱电系统安装施工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的关键前提在于科学合理地布置线路,与此同时弱电工程系统的布线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实现布线工作的合理性才能让弱电工程系统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由于布线工作从工程角度来说都是处于墙内的工作,因此在高层建筑最开始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布线合理规划问题,以此保证高层建筑物设计、弱电系统运行以及布线系统协调统一。在高层建筑进行布线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线路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准线槽,让弱电系统能够实现线路的良好运行。同时在布线过程中需要做到施工严格,避免布线混乱等类似问题的出现,并因此影响到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弱电的布线应该考虑到与强电的科学配合布局,防止弱电受到强电的干扰。
2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建议
2.1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布线安装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中应注意:(1)需要关注布线工艺,布线需要与高层建筑土建设计相配合,先从水平出发,然后再开始做主干布线,先做水电设施确定,然后再做布线,先从重点出发,然后从一般出发。布线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交叉,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提前做好布线工作和各项预埋工作。(2)做好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这项工作应该与土建施工项目同步进行,在土建工程项目完成之后,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应该开始与相关管道安装工作继续同步,合理布局二者的相互位置,在这些工作之中需要注意暗管沉降的时候做一些科学处理,干扰性较大或者重压大的时候可以进行接地,需要特殊保安的场所可以做穿管设的方式进行保护等等。(3)安装防火封堵、线缆敷设以及防雷相关系统,应该在检查了电缆外观和质量之后保证线缆有合适的松紧,高层建筑的防火封堵安装内部应该采用有机堵料等相应的材料进行防火封堵。(4)应该在多家施工单位协调合作的情况之下实现弱电系统布线工作的完成,有效克服弱电系统竖井等布线混乱的不良现象。
2.2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施工安装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安装的施工工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合理安装机架设备,在生产厂家安装规定指导之下调节好机架设备的垂直水平度,垂直的偏差度尽量控制在三毫米以内,机架设备要留有清晰完整的标志,确保零件部没有任何的损伤或者留有杂物在内,机架设备与墙体的距离应该控制在0.8米以内,保留1.5米的空间便于人工操作;(2)有次序步骤地实现管道和桥架的安装施工,线缆桥架有着灵活、简单、结构合理等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问题,可以为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带来通用安全的功能;(3)科学合理安装信息插座盒硬件等设备,它们作为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和标准对信息传输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二者的型号规格需要与接线模板匹配。
2.3高层建筑弱电电缆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首先电缆系统需要进行自行检测,在施工工艺相关标准流程之下进行,作业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管人员需要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报验。其次,对弱电电缆系统进行验收,并计算其保修期,然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讯以及网络等相关方面进行调试开通,移交给相关建设部分。
2.4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机柜安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已经安装完毕的交互设备放在标准机柜中维持平稳,使得交换机可以非常大众方便地安装在不同类型的机柜中;(2)在高度兼容的网络环境下与各类交换机实现特性符合,并对网络设备进行反复调试。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弱电系统的安装可能会存在各种类型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设计,做好合理科学的规划,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质量、效能最优化,并往高标准、高技术的弱电系统技术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一、火灾报警系统控制器的设计选配
火灾报警控制器目前均采用总线制,从技术层面上看,将来可以作为建筑电气的一部分。
1. 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分级(特级 . 一级 . 二级),选择相应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一般来说,建筑电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或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容量选择与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5.1.2条有规定,在消防工程中选择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时,可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重要程度,预留一定余量,可按照火灾报警控制器额定容量或总线回路地址编码总数额定值的80%~85%来选择,以便于以后的系统发展和维护。对重要的建筑物,火灾报警系统的主机宜设置热备用。
3.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之间的联络与控制:当采用多台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时,所有报警控制器组成环形网络。互相间可通信并显示。消防控制中心应能显示其它消防控制室各类系统的相关状态,其它消防控制室应能将所控制的各类系统相关状态和信息传输到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可对其它消防控制室保护区域进行消防对讲、消防疏散广播,各消防控制室之间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
4. 通信界面: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中,明确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机应有可汉化操作的界面,并预留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通讯接口,也就具备了与建筑电气中其它控制系统的通信界面。
二、 消防联动控制
1、消防泵的控制。某工程中消防泵为一用一备,设在空压站内。 控制分为就地手动控制、各建筑单体内的室内消火栓按钮启泵、消防自动控制和消防应急手动控制。
1)就地手动控制.通过设在空压站内的消防泵控制柜上的按钮直接启动消防泵,一般调试泵时使用,较为简单。
2)消火栓按钮启泵。消火栓按钮同时具备动作报警和直接启泵的双重功能。 该工程消火栓按钮采用按下式启泵方式,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3)消防自动控制。现场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报警信号和 70℃防火阀的动作信号均通过报警总线送至消防值班室, 经确认后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联动总线自动发出启泵命令。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 RS-485 通信总线与手动直接控制器相连, 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按预先编制的程序通过该手动直接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
4)消防应急手动控制。手动直接控制器设有自动和手动输出功能,当手动控制时,消防值班人员根据现场报警信号,直接操作手动直接控制器上的按钮发出启泵命令。 消防自动控制和应急手动控制均通过专线启动、 停止消防泵,并接收其反馈状态与故障状态。 这既满足了规范的要求, 又简化了控制线路, 消防值班室仅需敷设一根 7芯控制电缆至消防泵控制柜即可。
2、 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
由于主厂房中的六色彩印机房、二个涂布上光机房均设有中央空调机通风系统,因此若发生火灾,烟、火会沿着通风管道迅速地蔓延,所以对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出每个机房的风管上均安装了 70℃动作的常开防火阀,当风管内的温度达到 70℃时,该防火阀自动熔断关闭,其动作信号通过输入模块与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均送入到总线报警回路中, 在消防值班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显示,然后安装于六色彩印机房、涂布上光机房、通风风机房中的联动模块动作,关闭相应的空调、通风机组。
三、应急联动系统
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中,要求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防系统为基础,构建应急联动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联络,可视频监控;门禁管理系统可与火灾报警联动,火灾报警时迅速解除消防通道上所有门禁的闭锁。
四、建筑电气综合布线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布线建筑电气中采用综合布线,有的设计选用截面积为0.40~0.65mm2的双绞线,如用于支持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有些设备(如广播、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保安监视、共用天线电视等子系统),存在局限性和不足。应改用线径较粗的双绞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特殊性,使得它的布线安装方面有别于建筑电气的其它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了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条件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外,还要满足有关消防线路的敷设要求,不与其它传输网络共用线槽。消防广播线和消防电话线应单独穿管敷设,当与其他线共槽时,应用金属板分隔。目前建筑电气内,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
五、控制室设置
建筑电气为了实现整个建筑弱电系统的信息共享和集中统一管理,有的设计将消防控制与智能化系统合用控制室。此时应特别注意在建筑电气中消防控制室的设计,应当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等有关要求,且消防设备在室内应占有独立的区域,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结论综上所述,现阶段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于特殊的管理要求,从布线到控制,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但是,随着建筑电气的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日趋成熟,二者在应用上的集成将越来越密切。
六、某高层办公建筑群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设计简介
1.工程概况
该办公建筑群由五栋高层建筑和一个地下室组成(如图1所示),总用地面积91188㎡。SOHO新空间,建筑类别一级,总建筑面积57288㎡,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57288㎡,地上19&20 层,建筑高度92.7m&95.5m;投资服务中心,建筑类别一级,总建筑面积86942㎡,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86942㎡,地上31层,建筑高度129.9m;超越大厦,建筑类别一级,总建筑面积30684㎡,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30684㎡,地上20层,建筑高度68.60m;地下室,建筑类别一级,总建筑面积29397㎡,地下一层,地下建筑面积29397㎡。地上部分共用人防地下室。此建筑群功能较多,平面复杂,使用人数众多,所以消防显得更为重要。
2、系统形式的选择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投资服务中心为特级保护对象,其他建筑物为一级保护对象。设计时考虑到该建筑群建筑规模大,建筑防火等级高,消防联动控制功能多,故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于此建筑群中建筑物多,建筑面积大,无疑给施工及建成以后的消防系统的监控管理、维护、维修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整个建筑群连成一个网络进行集中管理。
设计简介
地上每座高层建筑都单独设消防控制室,地下室车库值班室消防兼用。SOHO新空间的一个消防控制室为控制中心。各建筑物根据各自性质组成独立的火灾报警系统,各消防控制室管理各自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各自消防设备,共用消防设备分别控制。地下室的火灾报警系统由各火灾报警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气体灭火联动控制台,应急通讯系统,电源设备等组成。投资服务中心和SOHO新空间的消防控制室设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气体灭火联动控制台,应急通讯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组,电源设备,在各层主要出口设置火灾显示盘。超越大厦的消防控制室设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应急通讯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组,电源设备,在各层主要出口设置火灾显示盘。
(二)各消防控制室控制器间对等组网,通信总线为2总线。(如图2所示)采用ZR-RVS 2X1.5线传热镀锌钢管SC15,沿消防桥架经弱电井之地下室后,在地下室内在沿金属防火桥架至消防控制中心。
对等组网的优点
联网的各台控制器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操作,例如在任意一台控制器上可以监视网络上所有控制器的火灾,故障,联动等信息。各消防控制器间可相互控制。
任何1台控制器出现故障或关机,都可以通过接口屏蔽掉,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和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3、各消防控制器间不分主从关系,任一台控制器所带设备报警,其它控制器同时报警。
4、本建筑内的报警信号线、联动电源线、广播线、手动控制线等不需要再外引,室外管线少,方便施工与后期维护。
(四)主从联网方式(如图3所示)该联网也可每个单体建筑内都设有1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消防控制中心设1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这样每个单体建筑内可不设值班人员,只在消防控制中心设人员管理即可. 将各单体建筑中的消防信息传输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形成星型联网方式。该种方式中,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间不可以互相显示消防信息,也不能互相控制,但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控制所有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并显示它的消防信息。满足规范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5·2·4·2条规定:“系统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不为信号和联动控制状况信号。同时,消防广播主机和消防电话主机随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消防控制室内,其它单体建筑内只安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使消防值班人员掌握各建筑内的报警信息.这样联网的改变可以用最少的值班人员集中管理最大化的建筑空间,也减少了建筑方的消防设施的成本投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舒适、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运用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要使其在建筑电气的中成熟运用,还有一个较为长的探索过程,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去应对,随着不断的探索,我们一定会实现火灾报警系统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成东.建筑电气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174-02
1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高层建筑系统弱电系统指的是应用到建筑系统中较低电压的电子应用系统,包括通信、广播、电视以及消防等各个方面的电子相关设备,但是从理论的层次来说,可以将高层弱电系统分为通信、楼宇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三大系统。弱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应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成果,弱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弱电系统涉及到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对建筑物的安全便利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因此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的设计需要在科学合理、实用的情况之下展开,考虑到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的系统复杂性,因此需要将各个部分有效配合起来,保障弱电系统各个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和高效操作性,实现弱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得到最高效能的运用[1]。
2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注意问题分析
2.1 在高层建筑电视工程类型的弱电系统中的施工设计
弱电系统在电视中的运用使得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有限电视技术,弱电系统通过视频信号等各种途径的转换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根据信号传输的特征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电线以此保障信号的有效传输。不同类型的电缆对信号的传输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弱电系统中电线选择和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信号的具体情况和传输的距离等,选择符合基本要求的电线,实现弱电系统工程的良性循环工作。传输距离远和信号质量高的电视工程弱电系统往往需求能耗低、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电缆,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因素等,兼顾安装成本。
2.2 在高层建筑通信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通信工程作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层建筑设计需要符合通信工程对弱电系统在安装设计方面的要求,因此在选择互联网、电话光缆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所涉及到的信号传播需求特征,保障信号传播的安全性、私密性以及质量可靠性[2]。
在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消防系统(火灾预警、消防控制等相关电子设备)的特征与要求,由于电缆需要具备较高的敏感度才能实现消防信号的及时有效传播,才能及时将潜在的火灾隐患传播出去,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物在进行消防工程弱电系统安装的时候选择高质量和高标准的光缆,保障电缆传输速度、安全性以及耐热性。
2.3 从整体上看弱电系统安装施工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的关键前提在于科学合理地布置线路,与此同时弱电工程系统的布线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实现布线工作的合理性才能让弱电工程系统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由于布线工作从工程角度来说都是处于墙内的工作,因此在高层建筑最开始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布线合理规划问题,以此保证高层建筑物设计、弱电系统运行以及布线系统协调统一。在高层建筑进行布线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线路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准线槽,让弱电系统能够实现线路的良好运行。同时在布线过程中需要做到施工严格,避免布线混乱等类似问题的出现,并因此影响到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弱电的布线应该考虑到与强电的科学配合布局,防止弱电受到强电的干扰。
基于上述分析的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在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将就此提出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在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具体操作建议,从而保障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正常良性循环运作[3]。
3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建议
3.1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布线安装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中首先需要关注布线工艺,布线需要与高层建筑土建设计相配合,先从水平出发,然后再开始做主干布线,先做水电设施确定,然后再做布线,先从重点出发,然后从一般出发。布线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交叉,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提前做好布线工作和各项预埋工作。然后,做好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这项工作应该与土建施工项目同步进行,在土建工程项目完成之后,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应该开始与相关管道安装工作继续同步,合理布局二者的相互位置,在这些工作之中需要注意暗管沉降的时候做一些科学处理,干扰性较大或者重压大的时候可以进行接地,需要特殊保安的场所可以做穿管设的方式进行保护等等。三是安装防火封堵、线缆敷设以及防雷相关系统,应该在检查了电缆外观和质量之后保证线缆有合适的松紧,高层建筑的防火封堵安装内部应该采用有机堵料等相应的材料进行防火封堵。最后应该在多家施工单位协调合作的情况之下实现弱电系统布线工作的完成,有效克服弱电系统竖井等布线混乱的不良现象[4]。
3.2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施工安装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安装的施工工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安装机架设备,在生产厂家安装规定指导之下调节好机架设备的垂直水平度,垂直的偏差度尽量控制在三毫米以内,机架设备要留有清晰完整的标志,确保零件部没有任何的损伤或者留有杂物在内,机架设备与墙体的距离应该控制在0.8米以内,保留1.5米的空间便于人工操作;二是有次序步骤地实现管道和桥架的安装施工,线缆桥架有着灵活、简单、结构合理等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问题,可以为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带来通用安全的功能;三是科学合理安装信息插座盒硬件等设备,他们作为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和标准对信息传输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二者的型号规格需要与接线模板匹配。
3.3 高层建筑弱电电缆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首先电缆系统需要进行自行检测,在施工工艺相关标准流程之下进行,作业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管人员需要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报验。其次,对弱电电缆系统进行验收,并计算其保修期,然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讯以及网络等相关方面进行调试开通,移交给相关建设部分。
3.4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机柜安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已经安装完毕的交互设备放在标准机柜中维持平稳,使得交换机可以非常大众方便地安装在不同类型的机柜中,除此之外需要在高度兼容的网络环境下与各类交换机实现特性符合,并对网络设备进行反复调试。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弱电系统的安装可能会存在各种类型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设计,做好合理科学,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质量、效能最优化,并往高标准、高技术的弱电系统技术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清.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监理措施[J].建设监理,2007(10):113-114.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pecial steel enterprise's complexity, fire control safety problem increasingly, this article from a cold rolled steel company carbon steel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of fire contro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eel industry enterprise fire risk analysis,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linkage control system, fire region, and power system and grounded.
Keywords: steel enterprises,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control system, fire area linkage division
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钢铁企业迅速发展,钢铁企业的规模在逐年增大,然而在钢铁企业多起特大型火灾事故和各类中中、小型火灾事故却给企业管理者、工程设计师、消防监督部门等提出了警示,钢铁冶金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式不动容乐观。尤其是钢铁企业电气设备众多,电缆使用量规模较大,由于电器设备短路,电缆过负荷等造成的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等电气类火灾,令企业停产,损失重大。这充分说明了钢铁企业防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防火措施。
二钢铁工业企业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在钢铁企业工业现场存在大量的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电气室地下室、各类油库、液压站、高低压配电室、电气室、监控中心、调度中心、操作室、计算机室、控制室等火灾危险场所。
1、电缆隧道、电缆夹层及电气地下室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电缆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种:内部火源和外部火源。内部货源主要是指电缆传输电流过载,电缆接头处阻抗大,致使电缆表面产生温升,是电缆绝缘层和保护层产生阻燃,伴随大量热量和烟的产生,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火灾。外部火源是指电缆隧道及电气室地下室内其他火源及隧道外其他各种火源。外部火源可使电缆表层着火,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和烟。有关资料指出,在我国电缆隧道及电气地下室火灾事故中,30%是由内部火源引起的,70%是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电缆火灾传播速度很快。实验表明,电缆火灾传播的速度可达20m/min,这是由于电缆绝缘材料(主要为聚氯乙烯)燃烧时会释放出高度可燃气体,改其他的燃烧火焰温度高达100ºC。在特定气流的影响下造成火灾迅速蔓延。电缆火灾将导致三重损失:火灾中燃烧电缆发出热量造成的直接损毁;燃烧电缆发出的气体或在150ºC(或以上)所溢出气体造成的简介损毁;在设备重新投入运行后未查出的损毁客导致设别和装置损坏,酿成再次停工及生产上的损失。因此,电缆隧道、电缆夹层、及电气地下室存在很大的火灾危险性,为达到“早期预测,快速响应”的目的,需设置必要的火灾自动探测报警设备。
2液压站及油库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液压站及油库运行过程中,如果泵、管道、容器或其他部位发生泄漏,特别是泄漏压力较高,泄漏量较多时,遇火点燃(点火源可能多方面的:电机及其他电气火花、焊渣等),若扑救不及时或扑救方法不当,则可能导致火灾的极大蔓延,危及相关的其它设备或区域。另外液压站、油库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库内除了可能存在的B类火灾(主要得火灾危险:液体燃料火灾)外,还存在较多的可燃固体物质,如电缆,电机等,即存在A类火灾。也就是说油库火灾往往是A类火灾和B类火灾交叉进行。并且由于油库内两类火灾物质的布置往往呈空间立体形式,故火灾也呈立体空间特点。双重的火灾也进一步造成点燃源和起火部位的多方位性。由此可见,液压站及油库的火灾隐患也极为重大。
3高低压配电室、电气室、监控中心、调度中心、操作室、计算机室、控制室等建筑物内安装着各种规格的电气盘柜,由于电气设备内部短路或故障引起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这类场所同样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为了更好地防范钢铁企业火灾事故的发生,现结合某钢铁公司碳钢冷轧项目消防工程,谈一谈钢铁工业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三工程概述
此碳钢冷轧工程包括酸洗、冷轧、精轧、平整、热镀锌、重卷等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冷轧工艺流程及总图布置的特点,将整个冷轧区域分为5个探测区域,分别为酸洗区、镀锌区、罩式炉区、重卷区和公辅区。该公司已在全厂建立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内设置工业消防安全网络化控制主站,冷轧工程上述区域内设置工业消防安全网络化控制子站。各子站设在各区主要操作室、或控制室内等有人值守处,同时各子站通过光缆与控制主站联网。
四工程范围及内容
通过对钢铁企业工业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该钢厂碳钢冷轧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范围及内容包括:
报警分区的划分:在需进行灭火的区域,报警分区与灭火分区相对应,在仅需探测的区域,报警分区按楼层或防火分区划分。
探测器的配置及选型: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应选择不同的探测器及感温电缆。在车间相关控制室等处设置点式报警探测器(一般选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在车间主电室电缆夹层,电缆隧道设置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冷轧轧机区及烟气排放系统设置温度补偿金属感温探测器;在液压站及站油库设置可重复利用缆式感温探测器和多频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
以上报警分区均安装相应数量的声光报警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五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概述
1 系统工艺流程
系统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运行方式
(1) 自动运行方式
当被保护对象区域发生火灾时,区域会发生烟、温、光等火灾参数变化;当区域温度上升达到报警温度或产生烟雾机光达到探测标准时,探测器动作,向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发出火灾信号。对于设置了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的区域,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火警后,控制中心将发出控制信号立即联动防火门,通风/空调、防火阀等设备,并启动细水雾灭火系统实施灭火。
(2) 手动运行方式
当整体系统处于系统手动状态时,所有的报警信号将汇总到消防控制中心,值守人员可以通过操作联动控制设备直接启动相关设备进行灭火;另外,当监控系统出现故障,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消防控制中心的手动直接控制装置或在火灾现场操作紧急启动装置直接启动灭火。当现场人员发现火灾后,除了可以按下手动报警按钮外,还可以通过现场紧急启动按钮,启动细水雾系统实施灭火;当发生误报警后,也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紧急停止灭火动作。
(3) 火警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
在整个报警灭火过程中控制中心将完成如下一系列工作:首先是将各中重要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并做报表等处理,完成一系列显示、提示、打印、记录、保存等功能。
2 火灾自动报警配置及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组成
该冷轧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由监控站点、联动控制柜、信号传输控制电缆、各类火灾探测器、各类模块、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联动控制箱、区域显示盘等设备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消防水泵和排烟阀采用多线制直接控制。
系统在火灾确认后,现场相应区域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相应监控站点发出火灾声光报警,火灾信息显示,火灾打印记录等,同时还将进入消防联动模式,即对消防设备进行监控。火灾报警后,通过监视、控制模块或联动控制箱联动有关部位的自动防火门、防火阀、通风风机和空调系统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给消防广播柜发送指令,消防广播设备根据指令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其相邻防火分区的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主机接收报警电话并自动录音。细水雾灭火区域探测器双回路均报警后通过雨淋阀控制箱按要求打开消防泵和相关区域雨淋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如发现未按预定要求启动,可由值班人员在控制器上手动启动。
(2)系统特点
系统在结构和设备选型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工业火灾和环境的特点。形成了转门用于工业消防的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开放性,即:①消防系统可以接收工厂的过程运行数据和采集相关的的对象环境数据,辅助火灾识别和火灾扑救;②易于扩展多个子站系统或通过计算机与其它工业以太网连接;③可以形成高效的消防信息咨询中心。该系统具备有效地集中管理、分布式控制模式,利于系统可靠运行;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消防系统管理,利于火灾扑救中充分发挥中心作用的目的。
六电源与接地
冷轧工程电力部门向消防控制中心提供2路独立单相消防专用电源,在消防控制中心火灾报警控制盘内设电源切换装置,经切换后馈电电源供电至各区域报警子站。
该系统采用单独接地装置,接地电炉不大于4欧姆。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均需接地保护。
七结束语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个企业保障安全生产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通过这一措施避免或减少现场因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及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前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以被监测的各类建筑物或场所为警戒对象,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早期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的自动消防设施。当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及火灾特有的气体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与正常状态阚值或参数模型分析比较,给出火灾报警信号,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声光报警显示出来。同时,(1)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启动警报装置,告诫现场人员投入灭火战斗或从火灾现场应急疏散;(2)启动断电控制装置、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消防电话等减灾装置,防止火灾蔓延、控制火势和求助消防部门支援;(3)启动消火栓、水喷淋、水幕及气体灭火系统装置,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现状
目前国内应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上以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其安装形式主要为集散控制方式,报警系统均是现场报警,即当现场有烟雾或高温时,立即发出声、光、电报警信号。这种系统一般都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不能实现系统间的资源和服务共享,发生火灾时不能自动向城市“119”消防指挥中心报告,不能反映具体起火部位、火势大小等现场情况。而很多发达国家(如德国)和地区(如香港)等,已建立了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网络,重点保护单位(如医院、幼儿园、老人院)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直接与消防指挥中心联网,并由指挥中心负责管理网络和处置报警呼叫。我国此项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但在近些年计算机、通讯、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消防报警联网得以发展。
2.消防自动化设施的发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智能建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进步性及发展方向表现为报警时间提前、报警可靠性提高、特殊场所火灾的探测报警、报警系统网络化、消防联动控制智能化、消防通信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接警指挥管理等。
2.1报警时间提前
现在使用的激光式、吸气式高灵敏度火灾探测器和气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等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产品,采用激光粒子计数、激光散射原理监视被保护空间,以单位体积内粒子增加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可能发生火灾,可以在火灾发生之前的几小时或几天内,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实现超早期火灾报警。
利用气体和气体成分对火灾早期阶段生成物或构成火灾的要素进行探测,也是超早期火灾探测的研究领域。如利用可燃气体浓度变化,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故障和火灾爆炸危险性等方面预测的线型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它采用光学原理,利用不同气体光谱特性的差别进行气体浓度探测,从根本上解决了点型可燃气体传感元件稳定性差、寿命短等缺陷,在对大面积可燃气体探测报警时,性价比较高。
2.2 报警可靠性提高
提高报警的可靠性主要是采用多信息(数据)技术。基于新型探测原理的传感器件(如气体传感器等)和复合探测器,对火灾过程的多参数进行监测,配以智能判别技术,可以减少误报,提高探测可靠性。
此外,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高新技术用于火灾的判别,也可以大大提高火灾探测的可靠性。如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利用两个红外传感元件在两个不同特征波段上对火焰信号和背景光干扰信号的辐射变化做出响应,由内部微处理器实时采集两个信号处理通道的数据并进行运算、处理、分析和判断,其判断结果作为探测器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从而有效地提高可靠性。
2.3 报警智能化
智能型火灾探测传感器的判别功能和判定决定权由软件控制,能排除干扰,识别真假火灾,实现火灾智能判定(判断)。通过两级(或多级)判别,以提高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此外,细微特征的辨识也是从提供信息角度识别火灾的一种方法。如采用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探测器,可以打破采样受控制器控制的被动局面,主动获取对于识别真假火灾非常重要的细微信息。
2.4 报警系统网络化
将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应用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使控制器之间或探测器之间、系统内部之间和系统外部之间通过网络协议交换数据信息,可以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层次功能设定、远程数据调用管理、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和网络通信服务等功能。网络化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的方向。
3.综合性消防信息系统的发展
3.1 消防信息系统智能化
伴随着智能建筑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消防以智能建筑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以突飞猛进。智能建筑消防的基本原则,除了必须遵循“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人防和技防结合”行之有效的传统原则外,把消防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作为消防技术发展的重要基本原则。这是适应智能建筑的发展要求的。智能建筑是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建筑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建筑。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由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计算机网络系统(CNS)、综合布线系统(SCS)等构成。其中,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消防自动化系统(FAS)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建筑中一个重要子系统,为火警预报、火灾扑救、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智能住宅方面,则表现为网络技术应用和控制方式的变化:建筑电气接口标准化、设备控制智能化、系统功能集成化。
3.2 消防信息系统远程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进步,国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也开始向网络化发展,建立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管理系统已成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通过使用VPN等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消防专有网络;楼字自动化的实施以及烟感传感器、光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等都为城市消防系统的自动报警、远程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特别是由于目前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安防、消防监控设备的共享、联动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使这两者在安装、管理、监控等方面的整合应用成为其共同的发展趋势。如此将更有利于社会单位安全防范技术的全面实施。
4 .“四新”技术增加了消防综合能力
4.1自动灭火技术的进步
自动灭火系统是火灾时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灭火效能的关键在于充装的灭火剂和系统所采用的技术。研究开发扑救特殊火灾的新型灭火剂及其应用技术,是目前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课题。
4.2 新材料或新工艺的使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向高可靠性、高灵敏性、低误报率、系统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扑救A类火灾的“水添加剂”型新型灭火剂,哈龙替代物——洁净气体。也发展了气悬体消防系统等新型灭火技术,该气悬体消防系统能够在火灾时自动动作,灭火粉末能够以气悬体的形式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能抑制可燃物复燃,灭火效果大大提高。还有细水雾灭火技术,它具有灭火快、用水省、水渍损失小等优点,有的产品还具有抑制火灾烟气浓度、提高火场能见度的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5.结语
随着三网融合、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等迅速发展,建筑消防自动
化必然是向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通过现有的“三网”环境,以物联网的传感技术把数字城市中的信息集成整合,进行智能化管理,最终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智能化是建筑消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参考文献
[1] 赵英然.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实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 荆胜男等.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期:51-52.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军革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消防领域顺应时展趋势,加快推进消防信息化建设,提高消防信息化水平,提升灭火救援综合保障能力。结合消防领域的实际,谈一下信息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火灾统计上的应用与发展
消防信息化缘起于火灾统计的计算机处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火灾统计工作,80年代末实现了火灾统计数据的初级汇总。90年代中期,部分消防局组织开展了火灾统计计算机系统并配发各地,系统的应用全面提高了火灾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火灾报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火险隐患不断增加,重特大火灾发生机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在各建筑物内安装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设施,在早期发现火灾警情和预防火灾方面发展了重要作用。早期火灾报警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设备管理、警情处理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火灾探测报警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现代通信和网络传输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火灾报警联动监控技术,可以确保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消防安全设施正常运行并发展其应有作用,通过传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设备运行数据和报警信息,为消防监管和灭火救援部门提供强有力支持,实现缩短报警时间,准确迅速扑救火灾,提高整体防灾减灾技术水平。
三、信息技术在火灾仿真技术应用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火灾规律的了解加深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火灾烟气规律的仿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数学模型方法而言,可实现现有的数学模型的计算,进行火灾烟气流动的仿真实验。利用现有的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图形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对仿真实验的整个过程达到人机交互界面(用户界面)动态显示出来,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人们对整个火灾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对火灾烟气流动性的分析。火灾数学模型在火灾特性的了解,为消防队和有关部门提供火灾预测,为灭火和救援的战术技术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火灾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将会得到不断提高。
四、信息技术在消防指挥建设中的应用
当前,以计算机控制为中枢的消防指挥系统越来成为现代消防工作的必要装备,成为现代消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由现场评估、处置方案、应用计算、毒物查询、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该系统根据现场地理和气象条件及事故化学品相关信息进行危害评估,并将危害范围、程度、蔓延速度和方向自动显示在地图上。同时预测伤亡人员、所需消防车辆、灭火器材、灭火药剂的数量,生成包括化学品理化性质、危害特点、战术要点、处置程序和方法及所需力量等内容的现场处置方案,其中的现场评估和应用计算种类全面,计算精确;毒物查询在消防部队处置化学危险品的泄漏、燃烧、爆炸事故中发挥了很大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经多方搜集和统计,应用该系统成功处置各类化危品事故就达上百次,为降低危害程度、挽救国家财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有很多,如:器材装备、车辆、人员、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等,能利用现有的系统数据直接导入,则可达到共享的目的,从而降低各基层消防部队的劳动强度,为消防队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二)119接处警指挥系统。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利用这些成熟的技术建设119接处警指挥系统,完成快速、准确和有效受理警火警工作。119接处警指挥系统包括录音录时系统和通讯系统。119报警电话接通后,系统启动,将报警电话号码、报警时间等信息自动储存系统,并将通话录音自动生成话音件,并存入计算机硬盘,用户可随时进行查询存档、删除、播放查听录音文档等工作,实现接处警方式的计算机化,灾情判断智能化,指挥系统网络化,指令下达自动化,力量调度集群化,辅助功能联动化,各种信息实时化,火灾档案标准化,便于事后资料查询分析,为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和调度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消防地理信息和GPS定位系统。消防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市通信指挥系统,主要局限于二维的电子地图,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立矢量化电子数字地图数据库,将辖区地理位置、消火栓分布、重要建筑分布、行政划分、公路铁路交通线网络、水系分布、重点单位分布信息建立生成相关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库,具有多级缩放、漫游、开窗放大、分层显示、报警点显示、着火点标注,并将着火地附近各种情况资料直观显示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或通过打印机将图形打印输出。在消防车辆上安装GPS终端,结合消防地理信息系统,使消防车辆能感知自身位置,并自动在GPS地图上动态标注和预计到达时间并选择最佳路径到达火警点,在发现车辆行进方向或行车路线错误时及时更正,进而完成消防车辆行车路线、路径轨迹、所处状态(如出动、到达、修理等)全面管理,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制定灭火作战计划提供增援灭火力量情况资料。在灭火作战、抢险救援中起到辅助决策指挥的作用。
(四)重点场所的图像监控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对重要建筑物和重点场所,将图像监控系统联网,并对各监控点的图像进行采集,实时地将信号传送到指挥中心,在指挥大厅的电视墙上显示出来,使指挥人员能够快速直观地了解掌握现场实际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指挥调度系统主要由监控点终端采集设备、光纤传输和接收设备、电视显示设备和有关控制分配设备等组成。完成实时定位、调度监控、远程监控、历史查询的功能;消防管理部门对各消防单位安全管理的监督能力;提升城市及行业综合防灾能力。
(五)应急卫星指挥系统。应急卫星指挥系统是应急卫星通信指挥车在系统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车载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及传输技术实现指挥车与现场工作人员的通信联络、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是针对大型现场、群众疏散、抢险救援的移动应急指挥中心,也是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具有数据通信功能、车载计算机处理功能、车载摄像频监控及图像无线传输功能、车内外照明功能、电源保障功能、办公会议功能、生活保障功能、集中操作控制功能、警示功能、安全保障功能等。整车性能实现了全天候、快速反应突发事件的信息处理和应急调度指挥的需要,使其具备事故快指挥功能,并以GPS地理信息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为平台,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起了重要作用。
五、信息技术在消防业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消防业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消防业务信息平台是综合防火监督管理、通信调度指挥、消防训练与培训、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火灾统计、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消防队伍的后勤管理、人事管理以及日常办公自动化等消防信息化应用平台。它以消防业务工作为主线进行。把消防工作中的个人事物、单位事物、车辆管理、预案管理等业务紧密结合,实现了消防业务办公自动化和消防业务信息共享及综合利用,建立了消防部队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消防部队预防和扑救火灾以及处置其它灾害事故的实战能力,大大优化了消防业务工作流程,实现了消防业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网络编制灭火预案,绘制电子地图,熟悉道路、水源及重点要害部位等功能,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严谨办事程序,实现消防业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即预案制作电子化、熟悉道路日常化,工作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的目的。
六、信息技术在消防知识宣传中的应用
进入90年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安消防部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过步。消防宣传社会化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早在建国初期,消防宣传只是以简单的宣传口号、标语等为形式,宣传的内容和方法也比较单一,宣传的目的就是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侧重在“防”上做文章。到了六七十年代,逐渐出现了电视媒体消防宣传。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广泛运用,消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都主动参与消防宣传,逐渐从个体或个别的宣传行为演变成为社会普遍的、自觉的宣传活动。可以说,消防宣传社会化主要就体现在从个体消防宣传意识到群体意识的转化过程上。消防宣传作为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方法及形式上亦不断丰富,依靠的主要宣传媒体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群众性消防宣传活动不断增多,宣传内容趋向多样化,既有“防”又有“消”,既贴近客观实际又贴近百姓生活。借助“因特网”的便宜利优势,建立起消防宣传站,把消防宣传活动送进各家。这样,既可发动广大公民共同参与,增强群众的积极性,又可通过互动等方式实现宣传的科学化、立体化,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大众,采取多种形式相融合的手段,使消防宣传升升到一种高级的综合形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消防领域上的应用十分广阔,包括火灾统计、火灾报警、防火监督管理、通信调度指挥、消防训练与培训、灭火救援辅助决策、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消防队伍的后勤管理、人事管理以及日常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与资源共享是消防管理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黄文谊等,《计算机仿真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年.
[2]谢红等,《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杭州消防支队,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