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7:08: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影学发展前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英语学习是困扰多数中国学生的一大问题,然而电影自从1895年12月28日诞生至今,却一直是备受学生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鉴于此,如果能将英文电影合理的运用到英语学习过程之中,必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
1、英文电影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兴趣
英语的学习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是很难达到质的提升的。知识的原始积累本来就是一个漫长艰辛而又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如何使得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英语学习势必很难得以持久。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使得英语学习变得有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并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文电影既有电影的本质艺术特性,又有画面和声音的完美结合,这就使得英语学习从传统的书本学习迁移到了英文电影学习中来。在观看英文电影的过程之中学习英语,不仅可以使得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可以有效的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培养起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
2、英文电影为英语学习提供了逼真的语言环境
电影是声音和画面通过蒙太奇组合而成的一门艺术。电影的最大特色就是声音和画面,英文电影的声音和画面可以给英语学习带来一定的视听感受。在英文电影中学习英语,不仅可以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感受到逼真的语言和环境。语言环境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创造出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才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通过电影的试听语言深刻的感受到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这样的语言学习才是真真正正符合语言环境的学习。因此,在英文电影这样的语境下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学习到地地道道的英语发音,而且可以学会不同场景和不同环境下的语言选择和语境运用。这样长期以往,伴随着英文电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的学习英语,必将使英语水平和运用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3、英文电影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交流欲望
英文电影画面直观、发音准确,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配上相应的中英文双语字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无尽的求知欲,以它特有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打动学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到相应的英语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电影源于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影像呈现。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可以感受到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会促进学生与电影人物的情感共鸣,并以此激发学生内心深处一种强烈的交流欲望,当然这也正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最终目的。因此,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学习英语,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使得学生可以逐渐消除内心胆怯,进而敢于发声,敢于说话,敢于分享、敢于交流。如此,对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交流对话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将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1、合理选择英文电影应用于英语的学习之中
电影以其独特的声画组合形式在短时间内迅速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备受学生群体的喜欢。因此在将英文电影运用到英语学习之中的时候,一定要对其电影素材和资源进行全面的考量与认真的选择,同时要根据英语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合理适当的取舍,不能随意选择或者全片从前到后依次观看,这样的话往往就会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沉浸在电影情节之中而不能自拔的现象。所以,在应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学习时,对于英文电影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合理的选择,才能确保良好的学习效果。
2、培养科学的观影学习习惯并制定目标任务
运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学习之前,除了做好英文电影的选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其目标任务对英文电影的观看做好相应的设计和安排。因此,在选择到合理的英文电影之后,一定要明确通过本部电影想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通过何种观看的方式才能达到预设的学习效果,观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带着那些思考问题去观看,这些都是需要在观看英文电影进行英语学习之前做好合理科学安排的。只有培养科学的学习观影习惯,并根据不同的电影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任务,才能使得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发挥出更高的价值。
3、按照既定目标检查调整学习方法及其进度
电影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艺术,由于人们在思维观念中长期以往已经认为电影就是一种娱乐,所以,在运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学习时,一定要纠正并严防这样的错误认识或者观念出现。为此,就必须定期按照既定目标检查调整学习方法及其进度,以确保学习有效果。每一次英文电影学习之后都要做到及时总结反思,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为了发挥英文电影的多元功能,在英文电影观看完后,也可策划相应的活动去开展二次学习。如可通过模拟英文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来锻炼学生的英文口语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策划不仅可以有效的检查学习效果,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价值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讲,英文电影促进了英语学习方法的多元发展,有利于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让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长期以往,在中国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结果都变成了“哑巴英语”。在英语考试时,学生往往可以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但是一旦在实际的交流沟通中,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大胆开口,运用自如。在当下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哑巴英语”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和现实的要求。因此,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必将为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注入一股全新的血液,必将会使得英语学习的方式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也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
其次,从实践角度来讲,英文电影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促进了英语课堂气氛并为其提供了虚拟的语言环境。中国的“哑巴英语”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英文电影学习打破了传统学习方法的局限,他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突出了其特有的优势。这种学习方式能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从而培养其英语电影的欣赏能力,提高英语语言的模仿和表达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由于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理论目前还比较少,发展时间短,因此这一学习方式在当前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如此,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必将日益显著,其应用也将更具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英文电影在英语学习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科学合理的选择英文电影运用于英语学习之中,必将会使得英语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玉红.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J].教学与管理,2010(9).
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和把握往往是研究的开端和必须。笔者将结合对视听语言和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动画以及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后面的论述坐下铺垫。尽管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之迅猛,但是电影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非常的重要,对一些老年朋友他们甚至扮演者更加重要的陪伴角色。视听语言的产生就是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地成熟的,它的产生是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完美结合的产物,基本的特征就是将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通过银幕或者是屏幕进行准确的表达和艺术化的再现。而影视语言的出现则是更高形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毫无疑问它的最终创造过程就是人类利用对现代会的科学技术的掌握和驾驭,在依靠眼睛和耳朵两种感官进行沟通交流时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它的构成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来进行感情和思想的沟通与交流。从动画的本质而言,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的影视艺术,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假定性,即它其中所包含的环境或者是角色因素都是想象的产物,而不是现实中所存在的真实的场景和构建的产物。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思维基础就在于形象思维,它与形象思维构成表象形式上的表里关系。从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机构来分析,它与自然语言有着相似的分析逻辑,故对于自然语言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拿来分析视听语言。如视听语言的层级机构就在于镜头,镜头组,镜头句,镜头段等相关的结构的组合,在构成上的相互关系上也有组合和聚合两种关系,作为一种语言,它也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规则上的要求和规律,当然也有自己的修辞上的特色。其基本功能与自然语言大致相同,即是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性的价值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作为语言的基本的表意功能并没有丧失。
二、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现状
一、民族观念:告别昨日,重新开始
身份非天然生成,乃由后天建构而来。
中世纪的基督徒将自己认定为上帝的子民,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后,人便
坚定不移地将自身视为民族的一份子。这种民族身份的认同,一方面为民族国家的稳定团结提供精神支持,另一方面也成为国家战争和国内冲突的根源之一。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不要把身份看作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在外部构成的再现。”①民族身份显然并非变动不居的。或者由于政治性因素产生明文式的变动,或者如霍尔所说由于新的文化实践而产生观念性的变动。
民族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核心,而电影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力求创造或维持每个公民(甚至包括侨民、侨胞)的民族身份认同,而无论是否有官方力量的支持。新世纪以来的台湾电影清晰地显现出民族观念新的变化。
从台湾新浪潮电影中以历史回忆的方式试图找回自身的身份归属。“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是此类言说的标志性作品,该影片第一次突破历史大叙事,以台湾本土家庭为视角展示民间的关于台湾“二·二八”前后的记忆,开启台湾历史记忆尤其是日本殖民记忆的个体化叙述先河。”②而《戏梦人生》、《童年往事》以及王童的《无言的山丘》等都表达了正视历史、寻求归宿的严肃的态度。那么2000年之后的台湾电影,则淡化了这种历史使命,只是把历史作为叙事的背景,如《海角七号》中,导演描述了台、日之间前生今世的两段爱情,历史和当下以交错的方式出现,并没有如老一辈导演试图借助历史来进行身份定位的尴尬。
新世纪台湾电影中,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历史回忆来寻根式的寻求身份认同,而渐渐地将立足点放在台湾本土,确立一种有限的身份。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开始确立,一种并非原生,而是杂交的文化开始为台湾人所普遍接受。一百周年的纪念更加强了台湾人的自信和坦然。如李道新先生所言,“2008年的台湾电影,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在于以‘在地’的生活、情感与历史、文化为中心的族群叙事。在《海角七号》、《一八九五》、《扃男孩》、《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和《停车》等影片中,台湾电影的本土意识及台湾形象的电影呈现,均得到了较好的表达;‘在地’的美丽与忧伤成为这一个特殊族群以及2008年台湾电影最为动人的精神文化品质。”③如《单车上路》、《练习曲》、《沉睡的青春》、《九降风》、《星月无尽》等探寻台湾美丽风光,为一个台湾人眼中的新的台湾提供了目标指向。
“在台湾新新电影的历史言说中无论是有关乐此不疲地召唤‘日本记忆’还是以种种方式对‘本土经验’的寻觅……隐含着以日本文化以及所谓在地文化对抗中国文化,以文化混杂对抗纯正正统炎黄子孙的企图。在地以及日本的想象成为‘完成台湾身份想象的重要文化资本’从而松动‘文化中国身份认同的稳固性’,以回应大中华文化传统。”④台湾新新电影以重构历史的策略,试图建构一种台湾的主体性身份。这种看法不无对“”的恐惧色彩。
台湾电影放弃了历史寻根,拒绝修复原有的民族身份认同,成为其主体意识的觉醒的关键一步。
二、不羁的青春
青春电影一般指以青少年的青春成长或校园爱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这种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普遍。近年,台湾青春电影的流行,逐渐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在总体上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低迷状态,然而,青春电影却一枝独秀,尤其以《海角七号》的横空出世为标志性事件。根据台湾电影管理机构公布的数据,在2000到2009年这十年间拍摄的全部226部剧情片中,青春片竟然高达20多部,拥有近10%的比例。⑤青少年的成长和爱情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以《光阴的故事》(1982)和《儿子的大玩偶》(1983)等台湾新电影,之后《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一一》、《麻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开启台湾青春影片的热潮,并一直延续至新新电影。
2001——2011年台湾一共拍摄了《蓝色大门》(2002)、《十七岁的天空》(2004)、《单车上路》(2006)、《盛夏光年》(2006)、《不能说的秘密》(2007)、《蝴蝶》(2008)、《功夫灌篮》(2008)、《九降风》(2008)、《带我去远方》(2009)、《听说》(2009)《艋舺》(2009)《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翻滚吧,阿信》(2011)等多部明显具有校园生活和成长经历特征的青春片。许多青春电影在银幕上呈现出一个充满了自然气息、乡土味道和具有都市特色的台湾形象,以及土生土长的成长经验,主角或者是漂泊的浪子孤儿,或者是具有叛逆暴力特征的少年,在经历困惑迷惘甚至伤害后,最终长大独立成人。
青春电影中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形象与以往的不同。台湾新浪潮以来,杨德昌、侯孝贤们以批判父权制入手,试图确立自身独立的身份认同。而传统父权制下具有威严和强权的父亲形象不复存在。比如《蝴蝶》中软弱的父亲不愿承担责任,被儿子一枪打死;在蔡明亮的笔下,父亲有时是同性恋(《洞》),更多时候则是缺失的(《你那边几点》);《当爱来的时候》中的父亲则外强中干。儿子经历青春成长,从父亲治下的弱小者,成为一个不再从属于强权的独立的个体。“独立的人”的主体意识,同台湾人群体对待历史和民族身份的疏离态度相互呼应。
此外,青春片中对各种酷儿现象,包括同性恋,异装癖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在这十年间的20多部青春电影中,有《蓝色大门》(2002)、《十七岁的天空》(2004)、《盛夏光年》(2006)、《少年不带花》(2007)、《爱的发声练习》(2008)、《渺渺》2008、《乱青春》(2009)《带我去远方》(2009)等将近一半的影片热衷于表现,或者大篇幅地涉及复杂而微妙的同性情感体验。”⑥在西方,2004年的台湾影片《艳光四射歌舞团》(周美玲)大胆展现了异装癖。电影讲述了蔷薇、丽丽、璐璐等几位男性异装癖者的爱情与生活故事。2010年王小棣执导的《酷马》中主人公糖果同样无法用传统性别界定,虽然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她(他)穿着男性的衣服喜欢飙车,举手投足尽显阳刚气质,其母都不知道用女儿还是儿子来指称,呈现出明显第三性的特征。
女性主义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自然联系予以切断并指出女性是被文化建构的他者。同样异性恋霸权也造成了对男性、女性及其性关系的身份建构。这种建构同父权制对父子关系的建构是相似的。
三、结语
笔者以为,新世纪台湾电影美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变化便是主体意识的觉醒。
抛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教条,剩下的便是主体意识,它是唯一值得认同的。意识到主体的身份,便是觉醒与复苏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刘骋.身份认同与想象中的台湾新新电影[J].当代电影,2011(4).
[2] 李道新.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2009年台湾电影的情感诉求及其精神文化特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
[3] 詹闵旭.从〈海角七号〉谈草根台湾想象的形塑[J].电影欣赏学刊,2010(2).
[4] 根据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的划分,台湾电影分为剧情片、纪录片、短片、动画、实验电影五个部分,2000—2009年间,台湾生产的剧情片一共有226部,这其中反映青少年成长经历、校园生活的青春电影有21部左右[OL].http://info.gio.gov.tw.
[5] 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3).
[6]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M],转引自罗岗、刘象.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注释:
①[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M],转引自罗岗、刘象.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08.
②刘骋.身份认同与想象中的台湾新新电影[J].当代电影,2011(4):144.
③李道新.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2009年台湾电影的情感诉求及其精神文化特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1).
④詹闵旭.从〈海角七号〉谈草根台湾想象的形塑[J].电影欣赏学刊,2010(2):132.
⑤根据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的划分,台湾电影分为剧情片、纪录片、短片、动画、实验电影五个部分,2000—2009年间,台湾生产的剧情片一共有226部,这其中反映青少年成长经历、校园生活的青春电影有21部左右[OL].http://info.gio.gov.tw.
⑥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3).
结果与分析
1.国内跑酷运动的开展形式
俱乐部形式:俱乐部是跑酷存在并开展的基本形式,据统计,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跑酷团队数目相对较多,而如、新疆、甘肃、吉林等地的跑酷团队数目相对较少。由此可以推断,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可能是限制跑酷运动发展的主导因素。以商业为主要目的表演形式:跑酷团队是由许多跑酷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团队也有一个很酷很炫的名字。跑酷运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涉及自发组织的训练、表演、影视、广告等各个领域,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能够筹集一定的资金维持团队自身的运转。目前,国内的各大城市都有形形的跑酷团队,有些团队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竞赛形式:随着跑酷运动在国内参与人群的不断增加,跑酷运动的相关赛事也逐渐开展起来,比赛以精英赛、交流赛、公开赛等形式为主。比赛的项目设置主要有个人技巧、团队技巧、个人计时、团队计时、个人表演和团队表演。比赛举办主要是以民间举办赛事为主,通常会受地域的限制,参与人数较少。影响力不大。直到2009年10月31日,官方才正式组织了全国首届极限跑酷大赛。
2.国内跑酷运动的发展前景分析
城市群众体育中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参加跑酷运动的社会人群来自各种不同职业,有公司白领、工人、自由职业者等。跑酷运动在发展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地点,降低跑酷运动的难度,使更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加入到这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来。学校体育中的发展前景:2007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杜易泽自发的组织成立了中国跑酷俱乐部,成为“中国跑酷第一人”。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很丰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跑酷运动“跑进”大学学校体育提供了保障。当今大学校园规划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呈现“花园式”。校园跑酷运动正好可以把偌大的“花园式”校园作为训练场地,并且学校所有的栏杆、屋顶、墙壁、树木、花丛等都可以作为被超越的对象。因此,校园的场地设施为其在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竞技体育中的发展前景:跑酷运动传入国内的时间较短,有关部门应尽量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对该项体育运动进行广泛、积极的宣传,使更多的人知道它的存在,为跑酷运动在国内的由民众体育向专业竞技体育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国内跑酷运动的开展形式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训练、表演、比赛、影视、广告等,大多以比赛和商业为主要目的。跑酷运动的发展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并根据不同的练习人群改变跑酷运动的难度和比赛规则,要根据大学校园的建筑特点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该项目的难度设置,同时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开阔眼界,将国外跑酷运动发展方式带进国内。
一、什么是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中期的好莱坞,是相对于当时好莱坞所谓“电影公司”提出的。好莱坞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 “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最早的独立电影,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托马斯·爱迪生与竞争对手美国幕镜和拜奥公司共同创建的电影专利公司,在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底片格式方面垄断电影的拍摄与放映体系,而部分小型业者起而对抗。在中国,独立电影的制作更多指一个行业体制内制作相对应的行业体制外的制作模式。该类作品尚未进入体制内审批程式或无法在主流媒体中播放。独立电影要依靠制片人或者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本文主要论述的独立电影是指以此为职业的青年导演进行的创作。
二、中国独立电影发展史
历史上,青年导演一直为推动电影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电影史上最出名的一次电影运动——法国电影新浪潮——就是由青年导演发起的,在世界电影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独立电影始于1989年由张元导演自筹资金拍摄的影片《妈妈》。随后,王小帅、何建军、贾樟柯等导演用同样的自酬经费的方式拍摄了《冬春的日子》《悬恋》《小武》等影片。这些电影以全新的纪实手法,独特的观察视角,非专业演员表演的制作方式,摆脱了中国电影长期以来被16家制片厂垄断的制片局面,给中国电影带来无限生机,并在国际各类电影节展露头角。截止到2000年,中国独立电影问世将近30部。其中在国际影展上入围的已有20多部,获得各类奖项(包括几项金奖)的已达10余部,将近占独立制片总数的一半,赢得了良好的海外声誉。
这批青年导演的创作开启了中国独立电影制作的先河,不管是否出于电影美学观念的自觉或者下意识的择取,青年独立导演以“民间”作为都市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价值支撑点,关注城市边缘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源自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政治转型广泛而深刻的影像,而且也反映出独立导演面临国际、国内文化现实与市场生存压力的自我叙事调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民营开放了电影制作,电影工业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许多更年轻的电影制作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在国营电影体系之内工作,而独立导演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借助民间电影“俱乐部”、网络下载和盗版影碟市场进行播散。[1]他们所选取的题材,力求生存还原,自觉摒弃民族神话,关注当下个人的情感表达,将个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展现生命的真实体态。他们着重表现时下小人物的困惑及窘境,以一种疏离的视点面对世间纷乱。其中,有些情节的连接毫无逻辑,但正是这种毫无逻辑,成了这一批青年导演的某种叙事风格,这种叙事风格正趋向于成熟。
数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拥有一部DV再也不是十几年前遥不可及的梦想。高清摄像机越来越普及,文艺青年人手一台单反照相机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为青年(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的独立电影制作提供了全新的传播途径。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激发了青年创作者的拍摄热情。这种个性化的影像表达似乎也成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途径。一些专业院校的学生依托学校提供良好的器材与拍摄条件,为我们呈现出不少佳片。例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内咸在2010年拍摄其处女作《待业青年》。影片讲述常常喜欢在楼顶上坐着的大学生小吉,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作出了退学的决定。他厌倦了在学校中生活里遇见的很多事物,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不知道人为什么而活着。小吉不甘心于从出生就被规划好一切的生活轨迹,他决定要用一年的时间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始用DV去记录身边很多人的生活,去观察他们的每一个举动,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青春的意义。影片结构别出心裁,采用半记录半剧情的方式,记录部分与剧情部分来回穿插,结合章节体的分段方法,将几十个似乎毫不相关的小人物命运串到了一起。他关注的焦点集中在“80后”这一群体中,探索其自身价值以及在成长中遇到的种种窘境。《待业青年》荣获土豆影像节最佳影片奖,导演张内咸被《旅伴》评为北京十大新青年。
三、中国独立电影面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分析
(一)面临困境
事实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影坛,大多数中国青年导演早已接受了人生的残酷。“客观上,市场空间对小片不利,市场份额每年就这么多。大片占得多,小片就占得少。”青年导演张扬说,“但实际上这还是电影发展到什么阶段的问题,艺术片应该有艺术片的渠道和空间去发行,否则就淹没了,这本身是不合理的,是有缺陷和局限的。”中国独立电影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筹集资金是青年独立导演面临的最大困难。他们的作品并不以商业利益为第一目的,因此,他们想尽一切方法节约成本。《冬春的日子》前期资金依靠一些朋友拍广告片的收入补贴,导演王小帅逃票到保定低价买回了黑白乐凯胶卷。[2]拍《小山回家》时,很多拍摄器材都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贾樟柯听说有单位新买了一部摄影机,他就想办法借出来,每次只能将就着用五天。[3]从这些导演的例子可以看出,拍摄资金支撑整部片子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再好的构思也无法得以实现。
2技术条件面临考验
随着数码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DV、单反等数码产品的拍摄效果已经可以与16mm胶片摄影机相媲美,成为新的影像叙事介质。随着DV、DC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独立短片的制作当中。然而,一段影像的叙述主要还是依靠后期剪辑来完成,因此,后期制作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拿最熟悉的Adobe Premier、Edius来说,其功能满足独立影片的剪辑需要。然而,如何使剪辑技术与影像的表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发行渠道不畅
在2004年上海电影节上,一度遭遇封杀的“地下电影”导演王小帅、贾樟柯等人集体亮相。这场从“地下”到“地上”的集体“浮现”,再加上2003年底电影局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的“七君子事件”,公开宣布第六代导演正式回归中国电影市场体制和文化认同体系之内。[4]随着各大高校影视相关专业的开设,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投入到了独立电影的创作之中,他们不乏好的创意和好的思想。他们大多熟悉影片的构思与制作,但对于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作品推向市场显得准备不足。因此,将好片子推出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与商业电影相比,独立电影偏重对艺术的探索和对现实的伦理关怀,但缺少最起码的市场竞争力。有的影片费力挤进院线,却只能在“一日游”或“三日游”后就匆匆下线。[5]第六代导演在发行渠道上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过程,影视市场涉及多方面因素,他们需要时间来找到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
(二)解决途径
当前,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与问题,但是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独立电影突破“瓶颈”,走出发展困境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合作,构建交流平台
高校相关院系应加强与影视公司或新闻媒体部门的合作,使在校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为影视公司注入新生力量。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于2007年联合成立的“高校视友联盟”,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建立了一个专业、开放、健康的网络视频互动平台。与国际上的独立电影支持计划相比,国内的独立电影支持计划发展较晚,数量也比较少。目前国内主要的独立电影支持计划,包括:栗宪庭电影基金纪录片项目支持计划,草场地青年纪录片训练计划和CNEX纪实影像项目计划。这几个计划均仅面向纪录片,并不能满足独立电影的发展需求。同时,各媒体部门应加大重视,增强宣传力度,为独立电影的宣传作出贡献。近年来,各大视频门户网站的发展壮大,为独立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例如,土豆网于2008年3月发起了首届土豆网电影节的评选活动,除了常规的最佳剧情片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动画片奖之外,还设立了最佳分享大奖、最感动大奖、土豆大明星奖等。这样的活动一来向全国各地的优秀独立电影制作者提供了增进交流的平台,二来对独立影片的推广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政策鼓励,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应设立相应的鼓励政策,拓宽优秀影片的发行渠道。其实,培育市场应与培育观众素养可以同时进行。我们不妨调动所有可调动的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或寻求多宗渠道。让独立电影到大学、中学、小学去放映和研讨。一方面宣传了影片本身,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观影人群的素质。电影制片厂、制片公司、电影资料馆、电影博物馆、放映厅以及各团体电影放映场所,都可展开这些独立影片的义务放映和宣传。既分享了优质电影,又将其传递到下一代年轻观众中,成为新的电影生力军的电影艺术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5]
3积极参展,扩大海外市场
随着电影文化事业的兴盛,全世界范围内影展的数量越来越多。前文提及过,截至2000年以前,中国有20多部作品入围国际影展,其中获奖作品达10余部。2000年以后,中国独立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加强,获奖影片数量相比之前的10年亦翻了几番。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王全安《图雅的婚事》获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李欣的《自娱自乐》获美国好莱坞贝弗利山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其中,纽约独立电影节是被界内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的节日。它以“独立电影的新声音”而蜚声世界。由孔令晨、谭琛联合执导的中国纪录片《你听我跟你说》在2008年纽约独立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国际艺术纪录片大奖,也是当年中国参展的惟一一部电影。国内方面,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3年成立,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电影节,也是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多举办并参加类似的影展不仅可以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独立电影的发展和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鱼爱源.看不见的中国电影[J].上海文学,2004(01).
[2]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312.
[3] 贾樟柯.我独立表达我所看到的世界[N].新快报,2003-11-11.
“票房神话”似乎成为近几年中国电影的一个耀眼的关键词,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一部票房高得让人看不懂的影片,而且一部比一部“离谱”,登峰造极之作当属今年9月16日下档的刷新无数项票房纪录的国产片《捉妖记》,该片狂收24.38亿元票房,一举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这也意味着被进口片长期霸占的票房冠军的宝座,如今终于历史性地易主国产片。而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亦被今年暑期档的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以9.5亿元的票房佳绩从《功夫熊猫2》(6.1亿元)手中夺下。
从票房纪录的更新速度来看,《变形金刚4》刷新《阿凡达》的票房纪录用了长达四年半时间,而《速度与激情7》改写《变形金刚4》的票房纪录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而《捉妖记》只让《速度与激情7》当了短短三个月的票房纪录保持者。虽然很多人质疑《捉妖记》延长档期搞所谓“公益场”的种种做法有胜之不武的嫌疑,但这样一部中等规模投资的国产喜剧与好莱坞大片的票房至少可以说“有得一拼”,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大进步。
一些好莱坞观察家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未来五年内将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而美国《好莱坞报道》则预言“目前已居全球第二的中国票房将在2018年取代北美”。无论是三年还是五年,“赶英超美”似乎已无悬念。
作为电影繁荣的最新印证,曾经被冷落多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今年火爆异常,许多场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王兴东感慨,这种盛况让他想起年轻时全民投票金鸡百花奖的“大众电影”的火红年代。
各种迹象表明,如今中国电影市场正进入“野蛮生长”期,正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票仓”,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中国电影人在欢欣鼓舞之余,却也不乏冷静思考:票房井喷背后有多大程度倚仗影片内容,多大程度是依靠市场波动?又有多大程度是借助“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改变人们的观影习惯而带来的红利?中国电影快速成长背后的动力、继续发展所需的耐力和领先世界依靠的潜力又都来自何处?
“小镇青年”偏爱青春爱情片
陈咏(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讲师):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类型电影的发展在当下中国内地尚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商业地产的开发,依附于购物中心的电影院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得到长足发展,于是青春爱情片这种投资风险较小的电影类型终于在“小镇青年”身上获得了共鸣和喜爱。其次,由于我国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的文化消费方式较为单一,话剧演出和体育赛事等相对较少,或者根本没有,于是那些被网络文化和手机视频熏陶长大成人的八后、九后的“小镇青年”,往往将去影院观影作为自己的首选娱乐方式。此外,由于我国三四线城市相对闭塞,中小学校园的封闭式管理和两性情感教育的缺失,从而使得这些被称作“小镇青年”的年轻人对国产青春爱情片有着一种本能的渴望和喜爱。
青年观众重塑电影主流消费模式
刘帆(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不断创造新的经济与文化景观,“看电影”重新成为主流的娱乐休闲方式。19至30岁、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青年构成了电影的主体观众,而这一批青年观众的网络化生存、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和重塑着电影的主流消费模式,他们对于电影的需求、态度及其消费模式,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的主流意见。对这些需求、态度和意见的研究无疑对中国电影的工业形态与文化模态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民营公司成为影市产业中流砥柱
周斌(复旦大学教授):近年来,民营影视公司已成为中国影视产业和影视创作的中流砥柱,在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当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小规模民营影视公司的生存状况、发展前景及其应对策略,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中国影视产业能否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以及影视创作水平能否得以有效提升等问题。中小规模民营影视公司既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努力创建企业品牌,也要注重确保作品的艺术品质,努力争取多出精品佳作;既要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企业的体制机制,也要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市场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中国动画更大潜力需要挖掘
赵远(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近年来动画电影似乎又回到了大银幕,《冰雪奇缘》横扫世界在全球创造超过1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借助这部影片老牌动画品牌迪斯尼又焕发新生。另一方面,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迅速,更大的潜力需要挖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被称为动画业标杆产品的《魁拔》系列在坚持7年的发展后,宣布暂停该系列电影的制作。研究《魁拔》系列的发展历程,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借鉴的案例。
“互联网+”改变电影生态圈
刘藩(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目前,我国的电影产业链正在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被重塑。未来,在“互联网+”的辅助下,电影产业的生态圈会持续优化,电影产业的产业链竞争会升级为生态圈竞争。有了互联网的加持,本土电影产业面对好莱坞的竞争,将不仅仅是电影产品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还将是以本土用户为基础的电影生态圈的竞争。在“互联网+”的变革之下,泛娱乐生态圈以及其中的电影生态圈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生态圈再生的趋势。“互联网+”的“连接一切”将造就纷繁复杂的电影生态圈。用户思维催生中国电影与本土观众的沟通共鸣能力。
电影媒介塑造新的“日常”
项仲平(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全球传播格局中两个最为显著的变动趋势:一是随时、随地、随心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渗透;一是本土话语、本土意识崛起下,新传播形态带来的社会变迁与汇聚。两相结合,伴随“互联网+”时代的迈进中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从全球到本土更为广泛的传播趋势。作为现代文化建构的重要部分,当电影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塑造新的“日常”时,我们看到它正决定性地改变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改变人们想象自我和想象世界的方式,成为担负时代使命,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丰富人民内在精神需求,满足对外传播民族文化内涵,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使电影营销进入新时代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全面介入电影产业,使中国电影的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国电影产业较传统电影产业呈现出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电影资本运作发生了新变,具体体现为产业之间的并购以及出现了以众筹为主的投融资新模式;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推广层面也在电商预售等新的营销方式的推动下呈现出新变,“互联网+”使中国电影的营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互联网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产业也存在着新的问题,如互联网电影企业内容资源匮乏、对外传播中的某种急功近利以及大数据对电影创作的操控等,这都需要业界认真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互联网使电影产业扩大发展空间
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互联网公司投资中国电影产业,扩大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与融资的渠道。互联网让普通人用众筹方式投资中国电影逐步成为现实。互联网传播中国电影,扩大了中国电影市场,从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互联网推动了电影植入广告的发展与完善。互联网提高了人们媒介思维的能力,使中国电影产业扩大了发展的空间。互联网催生了网络电影的出现与发展,使中国电影产业增加了新的内容。
电影营销要到互联网中寻找观众
周怡(淄博大学文学院):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一种“超快速消费品”,营销在其产业链上的价值日益凸显。一个社会网络的时代,人人都在寻求社会存在感,电影核心观众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媒体,以人为本的营销要到互联网中寻找用户。善用社会化媒体营销,将社会化的营销思维渗透到电子商务中,渗透到线上线下的联合营销中,是新媒体时代电影营销不可或缺的思路。
电商介入电影可能带来业态重组
舒克(电影业内人士):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流行的时期,电影市场拥抱互联网、与互联网联姻,是一条不能回避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以往业界没有想到的问题与变化,比如已经习惯的运作模式有可能被新的机制所取代,比如有可能出现的业态重组等等。有一点是肯定的,电商介入电影,其渗透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对固有业态的改变,不可逆转。但这种改变,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形成更真实、更便捷的国际化进程,具有更佳效果!
中韩电影合作以期互补共赢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近年来,韩国本土电影遭遇市场狭小的瓶颈,寻求突破。中国电影产业强势增长。中国电影产业与韩国电影产业比,市场大、资金雄厚、出品数量多、国家支持力度大,当然管得也多。相较于韩国的国力、人口、电影人的数量和产业资本而言,中国电影工业在某些方面需要向韩国电影学习。中国电影除了制片制度、明星制等存在问题之外,相较之下,韩国电影在题材和类型丰富多元性方面也存在明显优势。因此中韩电影合作是条路径,韩国电影业具有人才优势和剧本优势,中国的市场优势和资本优势更为明显,寻找互补共赢模式,是中韩电影合作的当然主题。
中国特色的电影市场初步建立
赵宁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市场不电影,无电影不市场。因为有了市场,华语电影走出了困境,接连造就票房神话,不仅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甚至在2015年创造了单月超过北美的票房纪录。因为有了电影,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四面开花,风格轮动,中国特色的电影市场初步建立。几多恐惧,几多安慰,几多想象。随之其后的,是大批业外资金、人员跑步入场,温度骤升,炙烤电影。游资热钱的涌入,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推手,拓展了电影运作的思维方式,改变了电影的内容和质量,也产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产业的发展自有规律可循,但其间的种种异象,却又呈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状态,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电影产业的本体亦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异。
票房险胜不能代表整体水平
蒲剑(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关于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票房之争,既是一个经济话题,也是一个政治话题。中国民族电影的勃兴不仅是电影人的愿景,也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中华文化,提振民族自信的重要载体。尽管这些年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总是险胜好莱坞电影,但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与好莱坞电影质量的差距,电影人还是有共识的。我国电影制作专业人才目前存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少技能型、技术性的管理人才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电影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组织管理模式,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电影理论研究亟需创新丰富和深化
动漫产业是人才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开拓潜力庞大的新兴产业。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电影、电视、舞台剧等产品的生产、出版、播出和销售等的产业。此外,动漫产业还衍生出了一些与动漫形式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成品。
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了它所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挖掘动漫人才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2009年在杭州召开的中国第五届国际动漫节的活动之一,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栏目专门打造了题为“动漫总动员”的节目。在节目中许多动漫界人士认为,动漫产业最缺的是人才。[1]下面具体列举动漫产业最缺的三种人才:
(1)缺乏以形式为讲好故事的创作动漫的人才。动漫是个创意的产业,本来中国从不用为没有动漫素材而担心,因为我们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可以作为动漫素材,但为什么我们的动漫始终不能在国际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呢?为什么美国人反而能利用中国的文化素材拍出《功夫熊猫》和《花木兰》,从而占领全球的市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或许就是我们的动漫产品缺乏扣人心弦的故事描述形式。正如《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说的那样,拍好动画片的关键是故事、讲故事、讲好故事。因此,我们的动漫产业急需一种能以讲好故事的形式创作动漫的人才。
(2)缺乏动漫产业的运作人才。以动画片的制作为例,我国缺乏动画导演和动画制片人。在我国拍电影的家喻户晓的导演很多,如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等。但在动画界,目前还没有比较著名的导演,更没有运作能力很强的制片人
(3)缺乏动漫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人才。首先,动漫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而当人们想把它变为商品时,必须考虑它的市场有多大。其次,当人们在决定创作一部动画片前就必须明确以什么方式盈利。因为就盈利的方式来说,动画片与电视剧或者电影就有很大的区别。如:除去一些动画电影外,动画片盈利的70%是来自于其衍生的产品。因此,在动画片成品前就需要对该动画片进行营销和衍生产品的研发,而在动漫产品成品后也必须有恰当的营销方案。所以动漫缺乏开发和营销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盈利,随之动漫产业也就发展不起来。因此,我们的动漫产业急需一种动漫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人才。
另外,现今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多,本来能够逐渐地适应时事所需,但事实上,动漫产业人才的匮乏依然非常严重。因为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院长孙立军教授和北京辉煌动画公司的袁志刚都曾说过的,许多动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最终都没有加入动漫同行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行业的付出与薪酬不成正比且压力大。从而使动漫产业人才更加稀缺。
毋庸置疑,动漫产业亟需大量的人才。那么,除了改善动漫行业的薪酬和改变动漫高材生的就业观念外,我国的动漫教育是否能提供相应的人才呢?
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出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社会对其发展前景过度渲染,二是夸大了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使得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现象。据央视统计,当前中国的动画产业假如以实际需求产量25万分钟来计算,我国则需要接近9万的动漫人才。这个假设虽然有一定的根据,但其问题在于这个假设是与发达国家同行业做对比的结果,而不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这必然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我国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使很多院校在没有分析清楚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下,盲目争相开设动漫专业。这样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学会因为没有定位好动漫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设置好合理的课程而处于设备简陋、师资不足、教材缺乏、定位混乱的无序状态。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真正吻合动漫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谈不上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大量的动漫人才必须依赖高校的培养。因此,在这样被委以重任的情况下,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优秀的符合动漫产业需求的动漫人才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我在调研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与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关建议:
第一,确立动漫是一门大众艺术的观念
二、我国喜剧电影现状分析
近几年,国产喜剧电影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开始备受瞩目。据电影票房数据库统计,从2004年到2014年,这十年的时间中国电影市场的电影票房增加了大约十五倍。2015年截止十月底,全国票房已经达到36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了50%①,其中国产喜剧电影功不可没,占据了高票房的半壁江山,它已经成为电影市场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产高票房电影占据市场,喜剧电影正以其本土化的幽默,容易迎合市场的需求在今天取代了悲剧成为了主导的文化范畴,在当下的电影领域呈现出了一个最繁荣,也是最复杂的姿态[2]。
三、票房大卖的原因
(一)喜剧电影影片本身的卖点
现如今的国产喜剧电影似乎在极力走出“低俗”一说,除了让人笑到喷饭的桥段,不得不说作品能带给观影者的共鸣才是极大的成功。另外在制作成本方面,也并不是投入的越多,就一定代表电影会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些早就在徐峥的电影里得到证实。电影投资方大多也指出,他们投资影片主要是看内容,并不是根据现在的市场热度一味投资喜剧题材的影片。其实我想人们对故事情节及人物的关注是喜剧电影必不可缺的。一个演员演技再好遇到一个不好的剧本始终是发挥不好的,电影归根结底,除了炫技、特技,观众想看的还是电影的故事本身,所以剧本是成功的关键。
(二)人们生活的需要
俗话说的好:“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免也在加快,娱乐消遣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就是去影院看上一部电影,当然能看一部喜剧片来开怀大笑也是不错的选择。今年无论哪个档期的电影市场都是喜剧片的天下。导演车径行表示:“观察当下的电影市场,戏谑搞笑的喜剧片和追求轻松娱乐心态的观众正成为供需双方的主力军。”
(三)成功的商业运作
1、档期的设置和排片率。每部电影的上映都是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时候在全国上映。一部电影的空间横向市场是发行区域,那么一部电影的时间横向市场就是档期。“档期营销”主要是指影片对于上线档期的战略性选择,是作为影响票房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2、制作团队和影院的营销。在《港?濉芳唇?上映期间,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导演、编剧、演员的徐峥已经在各大电视节目中频繁出现,包括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金星秀》,最近很火的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等都能看到制作方的卖力宣传。针对电影本身的内容,影院也可以通过阵地广告、映前广告等向观众传达影片信息,或通过排片来影响观众的观影选择。
3、目标群体选择精确。时至今日,80后、90后观众已迅速成长为大银幕消费的主力。青年和大学生如今也是二、三线城市电影票房的主力军,艺恩数据同样显示,今年上半年喜剧在三级城市所占比例为34.97%,四级城市33.86%。
4、口碑营销。这几年“口碑营销”开始备受关注,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无疑是国产电影崛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往往这种“小人物”、“接地气”电影的大卖都源于比较大众化的表达。像《港?濉非吧硎怯伞度嗽?逋尽贰?《人在?逋局?泰?濉范?来,在上映前期,人们早已对这部影片有所期待,电影《港?濉吩诓呋?这场口碑营销的时候,为了引起观众的热烈讨论和积极评价,选择了多种途径,比如在博客、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平台上引发大量的话题,获得了几乎全面的好评,总之最大程度的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这样一“闹腾”,排片量也上去了。好的演员有票房号召力,这也是口碑在促使的结果。《夏洛特烦恼》在宣传力度上远远不及《港?濉罚?但是就是凭借它的口碑解救了它的排片率,因为开心麻花团队本身也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一致好评的。口碑是它逆袭成功并赢得票房的最大基础。所以我一直认为成功的口碑营销是国产喜剧片的制胜法宝,这是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5、借助互联网+。“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3]。互联网公司熟知用户需求,擅长和用户互动沟通,有可到达的营销执行力,他们将这些优势与影片点映、巡回路演、口碑传播、网络视频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结合,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四、国产喜剧电影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缺乏创意,太过“山寨化”
在国产喜剧电影的世界里面,产品就是电影故事本身,就目前情况看来,国产喜剧真的还是太少了,好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正如电影学者尹鸿所说的那样:“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喜剧片的普遍成功,很可能会带来中国中小成本电影越来越喜剧化的倾向,过多的影片互相模仿,题材缺乏创意,将产生大量垃圾作品。”我们不得不承认营销的基础一直都是内容为王。
(二)互联网弊端重重,营销手段夸张盛行
可以说没有大规模的宣传就没有媒体关注和观众关注。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和影片宣传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影片开始依赖互联网这个平台,互联网营销的确给影片宣传带来很大帮助,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电影营销的问题。俗话说:“电影需要营销,营销大于电影”。每部电影上映前夕,路演必定盛行,微博营销、淘宝营销、粉丝营销、微信营销也一同砸开锅,虚张声势无限噱头,“恶搞”一度成为宣传者的一大法宝,但影片上映后口碑严重跳水,换句话说,观影前影片能吸引观众眼球,观影后影片常常给观众带来的是无限失望,这种落差感有时甚至会大打折扣影响电影后期发展。
(三)电影带给人们的精神意义及传播价值太低,太过商业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一点在目前国产喜剧电影上并没能够得到体现,在国产喜剧电影一切以娱乐化为导向的大环境下,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便成为了一种附庸,电影并没能够真正的反映现实生活。就拿《夏洛特烦恼》中所表达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自己没有爱情,就断言爱情尽是虚妄;因为自己一无所成,就认定理想不必追求。看完整部电影,你会发现其实夏洛的什么问题都没得到解决,什么也都没有改变。唯一改变了的就是夏洛从对自己一无是处的不满与不甘,在最后成为了以阿Q式精神胜利欣然自居,仅此而已。
五、解决国产喜剧电影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监管力度,抵制盗版,深度思考后大胆创新。
电影产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只有不断去完善,加大监管力度,抵制盗版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国内电影知识产权的运行环境。当然发现好的剧本也是导演的一个重要使命,在抵制抄袭的基础上,要有创新。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喜剧电影为了满足青年的需求,未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大量的单单通过强刺激、重口味的方式吸引眼球且没有文化价值的喜剧电影。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电影的制作人要全面关注观众和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国观众的心理契合,大胆创新,全力提升喜剧电影的叙事品格,用独特的亲和力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间,最后通过深度思考努力创作出一些能够发人深省或者有哲学思考的电影,使电影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二)正确借助互联网,将营销传播进行整合运用
国产喜剧电影大多是小成本的喜剧电影,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与商业大片比较,资金不足,宣传规模也没那么大,所以只能在宣传策略上花心思了。要想电影的媒体及观众的关注度大幅提高,那就必须加强影片的营销意识,借助互联网工具,筛选多种宣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特色、切合自己的实际的宣传模式和营销模式,争取能够节约成本,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融合探索,科学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本土品牌
在国产喜剧电影票房大卖的同时,仍需要冷静的思考背后的问题,让国产喜剧电影产业走的更远、飞得更高,因此如何提高喜剧电影的质量、保持并巩固喜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喜剧电影的受众面成为喜剧电影创作不可忽视的部分。喜剧电影创作要将商业化和创新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观众需求、满足观众期望的同时,也要适当创新,同时,重视喜剧电影的内容,追求电影的内在蕴含,体现出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其次,合理科学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六、总结
近年,我国电影产业制度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在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大关,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看似一片繁荣景象的背景之下,经过冷静、理性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电影产业仍有许多方面不尽人意。其中,存量电影现象越来越严重,这需要我们电影产业研究者对其进行认真的调查与研究。
存量是指在某一指定的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①中国电影市场虽一片火热,但中国存量电影却无法为观众所了解。历年来存量影片数字巨大,电影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对中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一、造成存量电影出现的原因
1.粗放型产业模式
目前,我国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于印度、美国之后。在数量上虽称得上是电影生产大国,但离电影强国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在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中,中国每年获得广电总局的审核通过并颁发《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在500部左右,但最终获得院线上档机会的影片不到30%。②一方面,因为我国一部分电影的生产者不够专业,电影内容题材陈旧,叙事结构老套,场面不够震撼,在质量上差强人意,缺乏对观众心理需求方向的准确把握,难以满足观众对电影的审美关注,从而沦为存量电影。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的发行者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够,在市场的宣传力度和策略上存在问题,错失良机,因此无缘在院线放映。2010年我国电影产量虽比2009年有所减少,但总体来讲,我国电影产业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拉大了与其他电影强国之间的距离,严重阻碍了电影市场的空间拓展,使得电影的流通产业链不顺畅,影响到电影资源的高效利用,造成存量电影的大量囤积。
2.大片垄断市场
一提到国内电影,人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等大片,而对于一些中等投入和小投资的影片却知之甚少。不可否认,这些大片由于投资成本高、明星阵容强、导演名气大、画面制作精美、宣传渠道多样等因素确实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但是在我国中等投入和小投资电影中也有不少优秀力作,甚至有些电影还曾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比如获开罗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的电影《父亲》等,在市场竞争中却节节败退而成为了存量电影,这与大片对市场的垄断有着必然的联系。
3.不以盈利为导向
有些电影的拍摄,并非以盈利为导向。我们知道,电影具有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属性,而这里所强调的不以盈利为导向,并不是针对电影的艺术性范畴,而是指电影生产机构对电影拍摄的相关尝试和探索。虽然这种投资无法从短时间内得到利润回报,但是从电影生产机构的长远发展来考虑,这些尝试与探索是值得电影产业部门对其进行支持和鼓励的。从这一角度说,这些电影的生产从拍摄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存量电影。
二、改善存量电影现象的方法
电影理论学者石川提供的数据表明:在中国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只有224个城市去年有票房记录,意味着中国目前1800家影院的近6000块银幕都仅仅集中在这200多个城市里,特别是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和重庆8个票房重镇。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开辟存量电影的多种流通渠道,让更多的存量电影进入人们的视线,尽可能的实现存量电影的价值。
1.网络途径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区域广、传播方式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一些观众由于工作繁忙没法在电影院观看,希望能即时在网上观看电影。现在,许多电影也在积极的向网络领域进行渗透,期望在网络领域占有电影市场份额。但获得院线上映的电影需要守住电影院观众这一主要消费群体,不得不在网络放映这部分进行延时,舍弃了网络放映的优先权,一般都在院线档期之后,而且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付费收看。所以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一般都不是近期最新最热门的电影,再加上需要付费收看,观众对电影的期望值会有所下降。电影的院线阵地和网络阵地没法同时占有,而存量电影不需要考虑到院线与网络顾此失彼的难题,因此存量电影在网络上播放会较院线放映的电影有更多的优势,如内容新颖、放映及时等。存量电影可以以较小的宣传成本来实现电影观看人数的最大化,通过网络播放机构购买存量电影的播放权和插播广告等多种方式进行盈利,这样一来反倒规避了自身的弱势,获得一定的电影市场份额。
2.手机播放
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尤其在一二线大城市,许多白领在上班路途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通过手机看电影成为他们主要的消遣方式之一。近几年,我国虽有专门针对手机拍摄的电影,但数量极其少,远远无法达到手机电影消费者的需求,而中国目前现有的庞大存量电影刚好可以弥补这种需求。中国目前已是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官方统计已经接近3亿,而可以观赏电影的手机型号超过2000款,并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上升,他们将是手机电影的最早观众,也是手机电影发展的潜在动力。中国用户每年的手机更新速度非常快,而具备多媒体播放功能的手机无疑将成为许多换机者的首选。因此,将存量电影通过手机观看来实现其商业和艺术价值,这一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3.分众消费市场
目前中国电影业主要由制片公司和院线构成,制片公司与院线之间的交易合作都是单向并且不对等的,由于院线发行方的人力和资源局限,因此造成众多影片尚未进入观众视线就已刀枪入库,同时目前的院线还是垄断性的以经营者决断为主,尚未形成细分市场的专卖连锁影院。在我国,部分影院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软硬件设施欠佳等因素,无法与大型影院相媲美,随波逐流的经营方式留不住观众。因此,在同一个档期里虽是播放与其它影院一样的电影,大型电影院的观众挤的水泄不通,一票难求;而小型电影院的观众人数却寥寥无几,票房收益不容乐观。倘若将这些经营惨淡的影院在经营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对电影消费市场进行细分,购买一些存量电影的放映权,进行特色宣传和个性经营,在分流观众的同时也培养一部分新的观众群体,通过一步步发展和壮大后,拓展存量电影的市场占有空间,逐渐形成存量片专卖连锁影院。这样,既及时挽救了这些影院的命运,也到达了实现存量电影重见天日的效果。
三、总结
一直以来,由于很少有人和相关机构对存量电影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目前中国究竟有多少存量电影,任何人都不敢妄下结论。因此,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存量电影现象是不可能的,存量电影的调查与研究任重道远。这需要我们长时间的通过对存量影片的数量和质量的分析,为今后存量影片流通市场的开拓提供可靠的研究报告。只有不断研究完善影片流通服务的产业链,盘活库存影片,为国产影片的发展出谋划策,中国电影产业才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
注释:
①转引自:
参考文献:
[1]邓铭光.构建以市场为中心的电影流通体制[J].当代电
一、“寻根觅祖”研学线路的特点和作用
“根”在汉语词典里有“事物的本源”的意思,我们把它理解为追本溯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努力找寻古老文化的根源。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本性、一个情结、一份真情。有些人离乡多年,有些人在外地长大,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故乡,这时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寻根”游便应运而生并且流行起来,寻根游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可以只是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旅行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但在西方,寻根很多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对比之下,我们带领学生的“寻根觅祖”研学之旅在游的同时就应该更加注意“研究”和“学习”重要。寻根问祖的研学过程,也是寻梦之旅。它不仅仅是寻找族谱,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寻找亲人,也是寻找家族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一种家国情怀。或为过去繁盛的家族而骄傲,或为祖先的创业而感动,或为长途的迁徙而震撼,或为百折不回的壮举而崇仰,得到的是祖先创业不易、后人定当珍惜的结论,产生的是惟有勤勉才能生存、惟有奋斗才能兴业的省悟,激发的是不忘祖训、振兴民族的内生动力。
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需要代代传承。家族意识和孝悌观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心中有家才有国,小到家族,大到国家,正是宗族和血缘让人们的认同感、荣誉感凝聚在一起,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也正是优良传统,让我们又一次得到培育和传承,既让在外的游子落叶归乡,又让传统文化加以熏陶,还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微电影课程的含义和其与研学旅行的联系
微电影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的“短片”。其“微”的含义就在于:微投资、微制作、微时长,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因微电影来自各种参差不齐的短片,各种相机、DV、手机等程度不一的设备,所以拍摄的内容稂莠不齐,但是真正能将微电影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类似于“天堂鸟影视”这样的专业机构,渐渐微电影从个人随性的表达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所谓微电影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诠释个内容丰富的故事,不但浓缩了电影的细节而且考验了演员表演功底和创作者的专业素养。所以换种说法微电影也是电影市场的另一种营销模式。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更加平民化,使草根阶层得到更多的机会,在流行性、娱乐性与交互性上展现了巨大的优势,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参与体验的机会与途径。但是,由于微电影主要是在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进行播放,受到屏幕的限制,画面一般不采用大全景和大场面,更不会有动作空间的大幅度变换移动;这就要求微电影更注重故事本身的叙事性。微电影这样一个具有平民草根性质的新兴的工具,为数量庞大的大众的族群提供了一个特别方便的机会。它本身具有的灵活的影像叙事形式,契合了现代人审美和接受的习惯,成为最能代表普通大众心声的一个文化载体。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微电影也不例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让微电影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大众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由想象变成了可能,简单化的技术是最关键的因素。可以说,技术的发展为微电影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微电影的群体都是七零后、八零后为主,而这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方面他们非常了解网络媒体技术,另一方面这种即时自主的传播方式更吸引他们创作自己的作品,特别是年轻导演。
由于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微电影中不需要高难度的技术含量,甚至不需要影片拍摄的基础技能,故而对于影片的故事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就很高。短短几分钟的影像表达,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更要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中融入观众熟知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激起观众心中的认同,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姚斯接受了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卡尔•麦恩海姆所采用的“期待视野”的观念,并且在接受美学中提出了“期待视野”的观点,用来说明读者阅读作品的主动性。如果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期待的相一致,读者便会感到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无味。相反,作品意味如果大出意料之外,超过了期待视野,观众就会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
如果将这样的理论分析引入“微电影”中,则能更为清晰地看到,观众对于几分钟之内的故事的“期待”是否满足,对于影片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微电影的互动性让观众参与微电影的创作,观众更想要看到自己的思路如何呈现在影像中,这样的期待视野会让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微电影能够提供参与、互动的平台、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和娱乐的空间,冲破了电影等媒介文化的阻碍,是现如今媒介文化的新宠,主要的特征概括为:模糊的身份、多彩的内容以及贴心的服务。微电影兴起的原因,是因为其陌生化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认为观众对于传统的媒介文化产生了审美疲劳,微电影是一种众声喧哗的狂欢电影,所以备受推崇。认为微电影现在的副作用是加剧了人的同一性,使人变得浮躁了
在这种随意的、自由化的空间和时间选择中,应该拥有怎样的创意才能吸引观众,达到这种“注意力经济”的实现,就要求创作者更多的观众微电影内容情节的设置。
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教授的分类方法,微电影可以被认为是第三电影,第一电影是大银幕电影,就是常规的影院电影,也是基础性电影。有长度,有常规制作,发行渠道主要是院线,收入主要是票房;第二电影主要指的是电影短片,包括故事短片(动画短片)、短纪录片、专题片、新闻片、短资料文献片,科教片,以及电视、影院里播放的片花、广告片、专题片。既有一千在影院放映故事电影前方的新闻类、政治类的短片,也包括后来盛行于网络、手机上的各类视频短片。第三类电影指的是微电影,融入了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基础性电影的功用性电影。
第三类电影的放映途经较为多样: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电视、只能手机、移动电子显示屏、平板电脑等诸多小屏幕镜像观看,这种多样的媒体分割着观众的观看视野。
微电影这种发行渠道的的多元性和特殊性,使得发行渠道的成功便成衡量微电影是否成功的标准。微电影的发行,主要是通过网络的点击率提高知名度,从而由微电影前面的贴片广告获得经济收益。同时,影视公司的发行和营销也变得至关重要。
草根化、个体化的影像表达,大师和草根同一个平台的展现,使得艺术的平等化得以实现,不同文化创新表达实现了可能性。通过微电影的影像画面,不难看出,其中的光线和镜头并没有那么细致讲究,更多的接近生活气氛。生活场景的再现,晃动镜头的表达,成为微电影大众化的典型标签。个体价值观表达、情感诉求是微电影发展的人文基础。小人物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通过影像真实地进入大众视野,吸引更多了在网络互动中观看、讨论微电影,提升了社会对影视行业的关注。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是神奇的也是平凡的,平凡指出在于艺术已与大众密不可分,大众不仅“欣赏艺术”而且还创作艺术,传播艺术。[2][2]
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让普罗大众真正的开始参与感受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文化。每一个个体变成了文化感受者和创作者,构成了一种文化的健康的生成机制。
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3][3]微电影缩短了这个动力学过程,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整个社会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多元化的趋势,过去观看某一媒体而万人空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微电影创作的全民性与草根性,决定了所需的外部软性条件,如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视角和多样化的诉求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正喷薄而出,成为创作微电影的艺术源泉。[4][4]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才能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一个更利于发展的大环境。
电影学者胡克认为,微电影的创作、制作、放映、传播自成一个系统,而且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其中参与者是动态的,并不固定。而千千万万人的参与聚合,等于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电影业和电影圈。[5][5]隐私化的生活表达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传统电影中无法呈现的故事情节,都可以在微电影中得以表达。
微电影从诞生伊始就具有亲民的特性,对于观众而言,不仅仅较易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画面,更为重要的是,观众清晰地知道微电影的创作者同自己一样,都是普通人,这种天然的亲切感是观众喜爱微电影的重要因素。美国刚刚出现微电影的时候,是在咖啡吧或者地下室放映,创作者会随意的出现在观众的周围,可以自由的交流和畅谈。
相对于传统院线,电影人和观众之间的隔阂和疏离,微电影是生活化的、亲切的,更容易走入观众心里的。
基地“微电影”课程的内容各方面都体现着它的这一系列时代特征,传播特征,同时,“微电影”课程的内容可以在我们研学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渗透,因为“寻根觅祖”这一研学主题,更多的是在讲故事,向今人讲述古人的故事,通过故事把古人的生活,展现在今人眼前,然后让今人通过一个个故事找到自己身上古人遗留下的影子,微电影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的载体,它不同于讲解员纯粹文字化的叙述,而是可以以画面、声音、情景再现等全方位的体验方式,让研学的过程更加新颖,更加与基地课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紧密相关。
具体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向,
1、探求电影艺术的发展在我们家乡走过了怎么样的路程,寻找古迹中和电影艺术有关的物品,故事,人物
2、利用微电影的方式,再现古代先辈的事迹,亲身经历宗族经历过的历史变迁
3、利用微电影的拍摄方式记录学生进行寻根觅祖研学行的全过程
4、利用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使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将寻根觅祖研学行的影响扩大至更大的范围
微电影是新媒体出现和网生展的必然产物,因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和艺术内涵,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相信它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社会媒介文化的丰富增添色彩。
[1][1]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上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2][2]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