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的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原则的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德育原则的方法

篇(1)

在网络信息传播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网络空间逐步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境遇,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1],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德育理念、改进方式方法,做到牢固把握高校德育的主导权。我们认为,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本文将对这些原则及其工作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网络社会的崛起促使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面貌,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表现出一种与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的、更加重视主体际关系的崭新态度和行为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建构的交互性或复合性主体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教育情境中,教育者是主动施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参与活动、接受信息的客体。在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自我教育情境中,一方面,受教育者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则是具有辅助、服务功能的客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还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的德育情境之中实现着互动作用,形成了具体而并非抽象,运动而并非静止的主客体交替重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这一新型的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正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结果。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在网络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成长方面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以及接受网络影响状况的差异,做到在网络德育工作中抓住他们思想和行为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矛盾,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求,提高他们接受网络教育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有效引导。例如,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利用网络帮助自身的学习和素质发展是其主要需要,因而德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找到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引导他们参与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逐渐养成科学、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和观念,防止自身受到诸如网络沉溺、上网行为失范等网络负面影响的伤害;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在网络行为上自觉性增加、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行为不断增强。因而,教育者在工作中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民主参与观念的引导,规范其民主参与行为方式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方法上,要积极发挥正面宣传教育阵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并与现实中的沟通渠道密切结合,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民主观念,实现合理、有序的民主参与行为。

其次,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者的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鉴于网络文明条件下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状态,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引导他们在网络条件下积极参与对理想信念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人格成长等问题的讨论、探索、争辩;引导他们在网络上交流理论和时事政治问题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等等,帮助大学生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交流与辩驳以及总结提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实践表明,这是一种对大学生来说产生逆反心理最少、最有吸引力、参与积极性最高、教育效果最好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之一。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德育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尤其在网络德育活动中显得更为突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的发展及其影响在我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发展实践的各个阶段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必然处在一个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对于网络建设与应用走在社会前列的高校而言,网络的发展及其对于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需要网络德育工作必须确立实践性原则,即把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立足于网络实践的发展,针对实践发展的具体状况、实际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

网络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树立起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意识,在实践中切实适应和把握好网络时代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真正进入网络生活,努力适应网络这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并且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真正成为一个网民;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自己参与大学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往活动的主动性,真正地融入网络生活,真切地去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交流。

其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熟悉和掌握网络文化,做到在网络环境下能够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使得传统德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性的危机。教育者从不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进而难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大为减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现象说明了大学德育环境的重构和教育文化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德育工作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固于传统的话语方式与大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势必无法有效达到教育效果,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只有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体系,适应大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只有很好地掌握网络话语这一新的沟通媒介,才能够真正与大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再次,德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在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于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文化境遇。传统德育从文化意义上看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模式,教育者以权威的身份向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两者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而网络时代带有显著的文化反哺的特征,由于大学生走在互联网使用的前列,是网络社区的主体力量和文化创造者,因而在网络信息传播的条件下,大学生在某些方面反过来变成了其前辈的知识传授者和信息传播者。这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后喻文化”色彩的文化场域。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文化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充分重视与大学生在网络实践中的平等交流和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进步。

三、疏导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体现了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目的性是高校德育的鲜明特性,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网络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价值取向性,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在网络多元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做到始终坚持做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或价值观的倡导者或代言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用正面的观点去影响网络舆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对网络上的错误思想观点和舆论进行有效的批判和辩驳。与此同时,网络是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与传统的教育环境相比,有大量未知的规律性问题需要去深入研究和把握。比如:适应和把握网络文化的问题,网络文化由网民所创造,其虚拟性、拼贴性、戏仿性、参与性等特征使网络空间逐渐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如何把握这些网络语言从而创新德育话语体系,如何适应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又如,研究和把握网络技术的问题,网络技术不仅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非中心化等特点,而且使人的认知、实践能力在虚拟空间获得了新的发展。如何认识网络技术对于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再如,网络舆情的把握和舆论危机的应对问题。如何科学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提出应对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的规律性问题,不真正掌握这些规律,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实现。因此,网络德育工作既要充分肯定德育的强烈目的性的要求,更要深入分析和遵循网络环境及信息传播所特有的规律性问题,只有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主导和疏引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教育实效。

疏导性原则在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两种策略和方法,一个是先疏后导,另一个是既疏且导。

先疏后导的方法主要用以发现问题,释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所形成的张力。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是一个不存在现实利害关系的地方,大学生们可以把他们在现实中受到抑制或是无处发泄的心理情绪尽情抒发。因此,基于情绪化表达的非理性言论往往是校园BBS论坛的显著特征。在这里,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偏激的观点、强烈的情绪发泄以及相互“顶牛”式的争吵。如果排除那些别用用心的恶意攻击,这些情绪化的表达是一种有助于缓解紧张感、压力感的自我心理“释放”。正是由于虚拟网络去除了现实利益关系所形成的“压力阀”,使得各种矛盾所产生的张力能够迅速在网络空间得以释放。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网络的释放机制可以及时暴露现实中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矛盾和问题,释放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情绪潜流、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实中的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把它们解决在发展的萌芽阶段,避免那些具有爆发性、破坏性的危机事件的发生。然后,德育工作者再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进行引导和教育。

既疏且导的方法则是德育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利益冲突、矛盾问题需要沟通和解决;在社会重大事件过程中,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倾向需要说服教育和沟通引导。网络空间是这些现实冲突和思想问题集中展现的平台,也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场所。在围绕这些思想焦点和热点问题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疏导性原则,通过充分讨论、说服教育、正面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坚持疏导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校园BBS上往往会出现大量的言论,随着意见的扩散也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在这个时期,多样的意见和观点、复杂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和模糊的发展形势是网络舆论形成初期的主要特征。面对这种情况,德育工作者不能去堵塞和压制言论,采取捂盖子、掩盖问题的做法,因为这样往往会由于压制了大学生表达思想的自由而激化矛盾。其实,显而易见的是,在网络条件下任何堵塞和压制言论的做法不仅不能奏效,往往会引起学生的严重反感而使德育工作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而,要采取相反的即疏导的方法,即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以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为工作出发点,让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得以表达。而在大学生们的意见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得以真实展现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耐心观察、认真研究,密切观察事件过程中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发现事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抓住主要思想症结,展开有针对性的德育对策,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前瞻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前瞻性是与人类网络实践的动态发展密切联系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德育根据人们网络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为了未来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有效的引导,不断提升人的实践水平和思想观念,实现对现实状况的超越。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德育的前瞻性原则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网络所形成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技术架构的生存空间,正如互联网的创建者们所言,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1]正是由于网络基础架构的开放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激发着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网络应用技术。而每一种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会形成一个由网络技术媒介与相应的用户群体以及信息内容组成的微观信息系统,这些微观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德育场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新的场域也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这个新的技术革新浪潮时代,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前瞻意识,把握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主动地发挥每一种新的技术力量的进步因素和教育价值,实现对技术应用的积极引导和网络教育场域的主动营造,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正确的策略选择。

前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上,就是要充分把握网络建设与技术应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提升网络实践水平,促进其思想意识的健康成长。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初期,校园网络建设快速发展,万维网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迅速吸引住大学生们的眼球,网上冲浪、信息漫游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网络行为;而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在推动青年开阔视野、拓展素质的同时,也造成西方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大量涌入,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健康成长。德育的前瞻性原则要求学校教育者在推进校园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大力建设网络“软环境”,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来吸引大学生,把大学生凝聚在互联网上的阵地周围。当时以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等为代表的高校网站建设体现出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主动探索。

2000年前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以BBS、网络论坛等技术形式为代表的人际互动技术在大学生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类网络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互动功能强大,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效果。大学生们逐渐在人际交流和休闲娱乐等网络行为上形成了对校园BBS的依赖。面对这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影响,前瞻性原则要求教育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深入认识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网络群体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实现对大学生的网络群体发展的有效引导。在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深入到校园BBS、网络论坛等网络社区,参加到网络群体的交往活动和网络社区的管理工作中,并通过网上网下的配合来达到对于网络群体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管理和规范,实现对于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近年来,随着以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维客(wiki)、流媒体(BT)、社会网络(SNS)、网摘(RSS)、博采(blogmark)、标签(Tag)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蓬勃发展,网络环境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个性化传播”的新阶段,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格局,网络社群也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点所辐射出的私有的人际网络之发展趋势。[2]目前,这些新兴的个性化网络技术在青年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高校的教师、辅导员也开始尝试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网站用于教学研究和思想教育工作。基于个性化网络技术的德育实践刚刚起步,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要求教育者始终要保持激流勇进、勇于实践的精神,顺应网络创新的潮流,深入网络生活的实践,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坚持德育的前瞻性原则,做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权,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主导力。

五、渗透性原则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是与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网络文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选择意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升,民主参与的行为更为活跃;在思维方式方面,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共享性使得主体自身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得以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反映出信息时代条件下人的实践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并进而在精神状态上呈现出自主、自立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活跃、理性的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正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和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显著变化,使得德育工作者必须把渗透性原则摆在十分重要的显著位置。

网络德育的渗透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性教育之中。网络德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并形成观点,从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个工作中,要运用“价值认识的形成依赖于相关真理”这一基本规律,把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在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要积极通过丰富多样的知识性信息、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等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努力让知识性信息或知识性认识的和传播服务于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任何生硬直白、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只会引发大学生的反感,导致网络阵地吸引力的丧失。

其次,注重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渗透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正是大学生文化生活需求的反映。作为应对社会大众文化冲击、在网络空间保持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一种“防卫性反应”,大学生们有着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网上营造自己的精神文化空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许多高校,大学生们正是在校园网络上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这块承载着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网络空间中。

再次,注重把价值观念渗透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之中。技术是蕴涵价值的,技术的价值性包含在其知识、方法、程序及其结果之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互联网的出现本身就是开放、创新、共享、平等价值的体现,如开放的技术架构、公开的软件代码以及自由创新和获取信息等。具体到每一种网络技术,都有其教育价值可以挖掘和应用。如P2P技术推动了以信息的即时交互为载体的社会交往网络的发展,用户在交换信息资源的同时,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进而衍生出配套的管理规则和交互礼仪,对公共资源有贡献的用户会得到尊敬和拥戴。针对此类技术应用的内在价值,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开发出用于学生集体学习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公共软件,不但在大学生网络实践中弘扬利他主义精神,而且是加强集体建设、加强集体主体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网络德育是一个在实践中被日益推到前台的重大课题,在新时期网络德育实践中探讨和总结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网络德育的自觉性、科学性,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

篇(2)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原则;方法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一个诚信丧失的社会,不仅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很难建立起来,而且,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将面临倾覆和崩塌的危险。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学校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要想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新道德,就必须在学校中倡导并实践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其实施应遵循下列原则与方法:

一、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个体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时时刻刻受到他们所接触的成人社会的影响,而成人社会的价值取向又是社会文化传统积淀的结果。在此我们举一个相关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依据和重点的不同。西方文化既重视行为结果的意义,又重视行为过程的正当性;而中国文化更关注行为结果,忽视或不关注行为过程和获取结果手段的道德意义。因此,要改变或根除儿童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必须从根本上纠正只重行为结果无视行为过程正当性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标准。在儿童的诚信教育中,教育者应当采用进步健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孩子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二、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儿童诚信的发展属道德发展范畴,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能否得到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时,勿需向他们讲过多的大道理,关键是帮助他们养成说实话、不撒谎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待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者要善于创造诚实守信的风气,并用事例向孩子讲明,“诚信”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孩子会重视人际间的协调并有努力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在这一时期,教育者要对孩子表现出的诚信行为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知道诚信对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具价值。到了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孩子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行事原则,他们有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倾向。在这一阶段,要引导他们既要重视行为结果,又要重视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学会全面分析和评价社会上人们的行为。

三、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

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儿童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儿童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儿童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家长相比,教师对于个体诚信观念和行为发展的作用更大一些。如果教师的行为具有欺骗性,那么一些学生会认为整个社会是颇具欺诈性的不公正的社会,日后他们会把相应的欺诈行为“回报”给社会。因此要在学校树立诚信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学校特别是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四、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

只有当个体直接面临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和冲突,并切实解决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时,个体的诚信才能得到真实性发展。一般而言,当个体直接面临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矛盾和冲突时,往往要经历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心理过程:对诚信情境或事件的感知——情感关注与参与——诚信价值判断(辨认事件的诚信与否以及卷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责任意识与明确态度——诚信行为抉择——诚信行为的实现与坚持。每个阶段都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可能。如果是肯定的,就前进到下一阶段,否则过程中断。个体诚信选择的心理过程有时瞬间就能完成,但在复杂条件下,将延伸较长时间并伴随着激烈的思想冲突和困难的选择。个体诚信行为的发生,以个体诚信行为动机与行为代价和报偿的权衡结果为基础;以个体诚信发展的现有水平与社会对其诚信水平期望之间的矛盾为动力。

在诚信教育中,教育者要合理运用学生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诚信情境。对于那些选择诚信行为,主动放弃既得利益的个体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为了获得某种行为结果而放弃行为过程合理性的带有欺骗性质的个体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和纠正。教育者还要以个体诚信发展水平为基础,精心选择和设计含有诚信冲突和矛盾的情境,以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诚信水平的提高。因为只有当个体目前的诚信水平与客观的道德环境和诚信要求处于某种矛盾的状态,只有当这种矛盾状态和总体环境条件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时,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论语》 翻译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一 《论语》的文本性质

《论语》是对孔子言与行的记录,文体类型属语录体。孔子对弟子提出的众多问题的解答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被称为“东方圣经”,可见其对东方世界的影响之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足见其有别于《圣经》,《论语》并不只是教人修身养性以完善自我,而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而最终“平天下”。易中天先生曾在《百家讲坛》栏目之“我读经典”中概述“孔子的理想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可以说《论语》是一部治世经略。对儒家思想的社会作用,庞德在《大学》译序中作了如下评述:儒家原则历经考验,是唯一有效的协调社会的精神力量,如果要建立和平的世界新秩序,就必须学习儒家思想,不奉行儒家原则,王朝便衰亡,世界便混乱丛生。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这是一个礼制崩溃、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孔子的理想是要恢复周礼以匡天下。因此,对《论语》的理解与阐释不应脱离这一历史大背景。可以说,儒学是一种政治伦理哲学,而作为儒家思想主要载体的《论语》自然属于哲学书籍。如果只是把《论语》看作是孔子对弟子们的道德说教,那就大大矮化了《论语》,由此对《论语》的理解也就难以说是恰当。而在此基础上的《论语》翻译也必定不能正确反映《论语》的内涵。

二 《论语》翻译的原则

原作的文本性质不同,翻译时就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对文本类型与翻译的关系做出过如下论述:文章根据各自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章,……表达功能的核心是作者或话语发出者的思想,他通过这些话去表达情感,是不管反应如何的;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章……核心是(语言)外部情况,关于某个主题的事实、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还有一种功能是呼唤功能,其核心是读者或听者。这是一种号召读者或听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的功能。根据这一观点,《论语》兼顾表达功能与呼唤功能。因此,翻译《论语》时就要“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学术性”可减低译者主体性的干预程度,保证译本的严肃性及翻译的准确性;“通俗性”则能够保证译本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但是如果译本的“学术性”远高于“通俗性”,则译本不易被更多读者所接受,翻译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如果译本的“通俗性”大大高于“学术性”,则原作易被通俗化而丧失其哲学性质,成为一般意义上的道德伦理说教。下面以理雅各、庞德、斯林哲兰德三人的译本为例来说明: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第十二》)

理译:

“Yen Yuan asked about perfect virtue.The Master said,“To subdue one’s 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is perfect virtue.If a man can for one day subdue him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all under heaven will ascribe perfect virtue to him. Is the practice of perfect virtue from a man himself,or it from others?”

庞译:

“Yen Yuan asked about full manhood.He said:Support oneself and return to the rites,that makes a man.If a man can be adequate to himself for one day and return to the rites,the empire would come home to its manhood.The business of manhood sprouts from oneself,how can it sprout from others?”

斯译:

“The Master said,“Restraining yourself and returning to the rites(keji fuli 克己复礼) constitutes Goodness. If for one day you managed to restrain yourself and return to the rites,in this way you could lead the entire world back to Goodness. The key to achieving Goodness lies within yourself――how could it come from others?”

通过比较以上三种译文可知:理译为相当正式的书面语体,用词典雅、考究,语义上忠实于原文,但译文更适合受过良好教育者阅读。庞译则文体、语言都比较通俗,更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但有释义之嫌,学术性不够,不利于读者正确理解《论语》的性质;斯译在文体、语言、语义忠实性方面介于理译与庞译之间,既保存了《论语》的哲学文本性质,又使译作通畅易懂。因此,“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是翻译《论语》应遵循的原则。

三 《论语》翻译的方法

《论语》翻译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对其文本性质及文体风格的把握,其次便是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虽说《论语》是语录体,但是其文本性质决定了译文的遣词造句要正式、格调应严肃。同时,鉴于《论语》翻译的目的,即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翻译时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以及基于“异化”策略之上的以直译为主的翻译方法。通俗地说,“异化”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成分以帮助读者了解异域文化。因此,翻译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时选词要得当,可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直译+适当注释或增词

如果译入语中有对应词就将其直接译出,并采用少量注释或增词来点明该文化负载词在不同语境中意义有别。译文中初次出现时可稍作注释,以后再次出现时就可根据其所处章节的不同而译出相应的意义,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的“君子”意为“品格高尚之人、有美德之人”。无疑理雅各将其译为“a man of complete virtue”是恰当的。

2 直译辅之以首字母大写

此译法既简洁又说明该词为特殊词汇,提示读者应注意该词的含义。例如可将“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中的“忠”、“恕”译为“Loyalty”和“Consideration”。

3 音译辅之以首字母大写+适当注释或增词

如果译入语中没有对应词,可直接用汉语拼音译出,首字母需大写。另外可增加少量解释说明的字词。例如可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译为“Tao,the way of things done”。

4 直译辅之以汉语拼音+汉字

此译法的运用有一个前提,即同一文化负载词在不同章节中意义基本不变时。例如根据斯林哲兰德的译法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礼”译成“ritual(Li,礼)”,“仁”译为“benevolence(Ren,仁)”。

5 将词义概略化

也就是将某些文化负载词根据其含义译成意义宽泛的普通词。如“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中的“士”意为具有“读书人”的刚毅精神的“从政者”,翻译时可译为“scholarly officials”。

四 结语

《论语》是对孔子言与行的记录,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论语》虽是语录体,却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这一性质决定了翻译《论语》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翻译时宜采用以直译、音译为主的翻译方法,且选词要正式、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论语》的哲学文本性质,又能较好地再现《论语》的语意内涵。

参考文献:

[1] 魏望东:《跨世纪〈论语〉三译本的多视角研究》,《中国翻译》,2005年第3期。

篇(4)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祖国的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包括听和说,书面语言包括读和写。听和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自内而外的吸收,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仅对听说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听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1激励性原则。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研究表明,对小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初练口语表达,学生往往语无伦次。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教师都应多鼓励。因为成功的满足可以激发上进心和自尊心。

1.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语言训练中,除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外,尽可能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多听、多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听说训练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定要避免只让少数能说、会说的学生“表演”,而大多数学生成为“观众”的现象。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听说训练的实践中。

1.4反馈性原则。儿童心理学表明,当小学生活动的时候,同时也就把注意指向了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听说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要及时作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听说内容,这个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说能力。

1.5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低年级学生要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说的习惯;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中年级学生要达到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理解内容;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级学生要达到能听懂别人的讲话,理解主要内容,能口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2.听说训练的基本方法

2.1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学《西门豹》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我把事件线索简要板书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复述提纲,联想课文内容,想象西门豹智惩巫婆、官绅的情景,有感情地将这个过程讲出来。

2.2以兴趣活动创设情境,强化口语表达训练。我按照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每月进行一次大型语文兴趣活动,如举行“朗读大赛”“小主持人大赛”“祖国各地风景游”“新年话新意”等活动,同学们纷纷感到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在欢乐的氛围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3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巩固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是运用。于是我注重带领同学们参加校外演出,上电视台主持节目,布置采访话题(如:“每天看电视对少年儿童是有益还是有弊?”“双休日你在做什么?”“说句心里话”等)在学生当中展开采访讨论,活动课上把自己调查分析的情况汇报给大家。

2.4鼓励比赛竞争,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我班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口语表达汇报“大比武”。孩子们好胜心强,参赛前必作精心准备,优秀节目云集,正是互相交流的好时机。通过比赛,同学们会发现自己语言表达上的缺点,及时纠正。

2.5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平日师生接触交谈,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规范,用词的准确,为学生做好示范,而且要及时发现学生口语表达的毛病,随时纠正。

2.6激趣法。第八册语文教材中,有一道听说训练题——说自己做过的某个小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用具、材料、注意事项。为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条理叙述,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实验——“怎样使小船游到盆中央”。实验材料摆放在讲桌上,我先请学生说说实验前有什么准备工作。(桌子上放着两盆水,都不很满,其中一盆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船,此外,桌上还放着盐、糖、面粉少许)然后我又提出:“在不借助手、棍拨弄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使小船游到中央呢?”同学们思维很活跃,纷纷猜测分别放糖、盐、面粉试试,我请学生上台操作,别人观察他的动作、实验过程、结果,再连成几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下来。在放了糖等物以后,小船依然毫无反应时,有人建议往盆子里倒水试试。这次实验过程、结果也请学生仔细看,看后说说。果然,小船在盆里巡游一圈后停留在水中央。我告诉学生这是水表面有张力的缘故。有趣的实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自参与的试验表述出来,同学们兴趣盎然。

2.7看图练说法。例如教学看图学文《小足球赛》时,先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弄清图意,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说话要求准确,用词恰当,并说出自己联想到的小足球赛紧张、精彩的场面。

篇(5)

现用的初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是由文字系统、图象系统、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图象形式多样,数量大,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据统计,新教材中有各种地理图象800多幅。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配以示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图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课本封面配以卫星图片。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象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图象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1.认识规律原则

图象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图象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2.实际性原则

图象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3.思想性原则

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图象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象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 ,寓意深刻,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中的图象要认真研究,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智育、德育功能,融会贯通。这样,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图象教学常常采取以下方式:

图文结合。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图象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象。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象),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图引文。教科书中安排的“读图回答问题”栏目,以图夺人,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最佳状态,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适当补充、绘制板图,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图替文。教材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象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三个箭头,分别表示人口由农村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点。

读图训练。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提示规律和成因。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读图目的。

(2)认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

(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

(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

(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例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应以地图为骨架,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找到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三条等降水量线。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填图、绘图训练。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篇(6)

1.引言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煤田类型多样,开采煤层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不同的矿区情况和不同的企业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时我国煤炭生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煤矿生产指标的优劣,除了受到自然资源条件限制外,更决定于所采用的采煤方法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只有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才能提高矿井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采煤方法的选择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 采煤方法的选择

2.1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采煤工作是煤矿井下生产的中心环节。采煤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影响着矿井的生产安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因此,要根据矿山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采煤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安全生产的原则。

安全是头等大事,生产必须保障安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对采煤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井下安全,对于所选择的采煤方法,应仔细检查采煤工艺的各个工序和采煤系统的各生产环节,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第二,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评价采煤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合同一煤矿具体条件的采煤方法有多种,但每种采煤方法的经济指标却有所是不相同,甚至是非常悬殊的。因此要确定合理的经济方案,需要保证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采煤工作面单产高、劳动效率高、材料消耗少、煤炭质量好、保证较低的成本。

第三,煤炭采出率高。

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煤炭损失,提高煤炭采出率,是国家对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政策。在选择采煤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减少煤炭损失、减少井下火灾、保持和延长采煤工作面和采区的开采期限、降低掘进率等指标。

2.2各种采煤方法比较及适用条件分析

第一,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

该方法对开采煤层所采用的采煤工艺进行回采,第一分层回采后,下分层在垮落的岩石下进行回采。该采煤方法适用于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可有效缓解倾斜及倾斜厚煤层开采时的顶板支护和采空区问题。

第二,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普采面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是指普采面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一般位于机体靠近输送机平巷一端,这样可缩短工作面下切口的长度,使煤流尽量不通过机体下方。该采煤工艺对于中厚煤层而言,多采用∞字形割煤,可以克服工作面一端无立柱控顶时空过长和工作量不均衡等缺点;对于采高1.5米以下的薄煤层,多采用单向割煤。

第三,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

目前我国单一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主要有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采煤工艺方法。炮采的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普采则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综采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简称,将破、装、运、支、处这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机械化,因此,综采是目前最先进最普遍的采煤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其生产过程大体如下:采煤机落煤与装煤、输送机运煤、自移式液压支架前移、推移输送机至新位置、采空区顶板强行放顶。由于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现代化作业的大规模生产,而其生产是连续性的高技术,高产高效的。

第四,倾斜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其不同之处主要是采煤工作面布置及回采方向。对于仰斜工作面,由于倾角而产生的采空区方向的分力,使顶板的悬臂岩层向采空区方向移动,使顶板受拉力作用。该采煤方法主要适用于:倾角在12度以下的煤层;若对工作面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则可扩展到12度-17度得煤层;煤层倾角在20度的煤层,只有极少数的矿井才应用;对于倾斜和斜交断层较多且能划分为规则分带的区域,也可采用该方法。

第五,放顶煤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底部布置采高为2-3米的长壁工作面,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顶煤破碎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放出。它主要适用于煤层厚度在6-10米,煤的坚固性系数小于3米,且倾角不宜太大的煤层。放顶煤开采新技术在经济效益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使采煤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放顶煤开采新技术对工作面采场围岩的破坏范围大,回采率低,瓦斯涌出量加大,出现了自然发火严重、煤尘超标等技术和安全问题。

3. 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各类采煤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满足采煤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在选择和设计采煤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因素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3.1地质因素

直接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煤层倾角,它是影响采煤方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会影响到采煤工作面的落煤方法、运煤方式等,还会影响航道的布置、通风等各种参数。

第二,煤层厚度,对于不同的煤层厚度,应选择不同的开采方法,薄及中厚煤层通常为一次采全厚,厚及特厚煤层可以采用分层开采的方法,另外煤层厚度还会影响到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选择。

第三,煤层及围岩特征,煤层的软硬度及结构特征、围岩的稳定性等都直接影响到采煤方法的选择,并会影响到采区中的各种参数。

第四,煤层的地质构造情况也是选择采煤方法的重要指标,对于条件稳定的煤层,宜选用综采,埋藏条件不稳定的,则适合使用普采,在选在采煤方法之前,应该充分的掌握开采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情况。

第五,煤层的含水性和自燃情况,若含水量大,在采煤之前应布置排水系统,同时根据煤的自燃性确定是否进行防火灌浆等措施,这些因素在选择采煤方法时都应予以充分的考虑,以保证安全性。

3.2技术水平因素

采煤方法的选择受到煤矿技术水平的限制,特别是装备水平和生产中的设备供应等条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也在不断的创新,例如放顶煤采煤法、一次采全厚采煤法等在最近十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高效益、高安全性的采煤方法。

3.3经济因素

篇(7)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一般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最早源于联邦德国Vorsorge法则①,该法则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避免环境破坏。

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的空气清洁法就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纳入其中,它赋予德国政策的制定者在缺乏科学确定性,但又担心出现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时,可采取风险预防措施的权利。联邦德国在处理酸雨、全球变暖和北海污染的问题上就经常引用该原则以证明其所采取的强硬政策的合法性,并在当时大大地促进了德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确立和发展。风险预防原则被提出后,首先在国际环境法逐渐得到了肯定和采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预防原则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保护环境的国际条约、协议和宣言中。较早使用风险预防原则表述的国际文件是1982年《世界自然》,而在1987年第二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中则明确提出了风险预防原则,即:“为了防止北海遭受危险的物质可能带来的损害,预防的方法是必要的,它可以要求即使在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也要采取行动控制这一类物质的排放。”[1]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确立和传播风险预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该议定书在当时对于氟氯氢化物与臭氧层破坏的关联上并没有确切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仍然规定:缔约方“决定为保护臭氧层,采取预先防范性措施,平衡地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释放总量”。

20世纪90年代是风险预防原则全面发展和落实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被更多的国家理解并接受,其适用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并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就指出:1990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几乎都采纳了风险预防原则。[2]其中值得一提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该会议通过的《里约宣言》对风险预防原则的确认具有里程碑意义。《里约宣言》第15条专门规定:“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同时,作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两个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也都把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原则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条第3款规定:“各缔约方应当采取预先防范措施,预测、防止或尽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解其不利影响。当存在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的威胁时,不应当以科学上没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这类措施,同时考虑到应付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应当讲求成本效益,确保以尽可能最低的费用获得全球效益。”《生物多样性公约》也在序言中指出:

“注意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时,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定论为理由,而推迟采取旨在避免或尽量减轻此种威胁的措施。”

2000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从序言到具体条款都始终贯穿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其序言中明确提出将转基因生物体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律保护,建立在风险防范法律原则基础之上。该议定书的序言第四段重申了《里约宣言》的第十五项原则,正文第1条规定“本议定书的目标是依循《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所订立的预先防范办法,协助确保在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领域内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并特别侧重越境转移问题。”

综上所述,预先防范原则自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扩展到包括了保护臭氧层、气候变化、有毒有害废物处理、防止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生物安全等环境保护的所有领域,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风险预防原则在各国国内法中的确立和发展。国际环境法所确立的风险预防原则反映了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共识,对于指导各国环境法的制定和修订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一些环境保护法律比较先进的国家已在其国内法中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加以采纳,用以防范环境风险。例如,在宪法层次上,2005年2月法国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认可了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基本法层次上,加拿大1999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前言中规定“……加拿大政府承诺执行风险预防原则,一旦出现严重的危险或不可逆转的破坏,缺乏完全科学确定性,不得以延迟节省成本措施为理由来预防环境退化,”明确地把风险预防和污染者付费、污染预防、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并列地规定为环境法的4个基本原则。法国1998年制定的《环境法典》在第110条第1款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指出“根据这一原则,不允许以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知识因而无把握为借口延误时机,在费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对可能给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无法避免的可预见灾害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3]在环境单行法律、法规的层次上,德国《化学物质与化学品法》、丹麦《化学物质与化学品法》、瑞典《化学品法令》与《化学物质排放法令》多处规定了预防的准则,并把预防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要求融入到所有条文之中。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启动时点:遇有无法接受的危险。适用风险预防原则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这种环境风险所带来的威胁达到何种程度时才予以适用。对于风险预防原则启动时点有着不同的规定,有的规定的启动条件较为严格,如《里约宣言》规定的是“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公约》则规定“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有的规定的启动条件较为宽松,如199年《巴马科公约》的规定是“可能对人类或者环境导致危害”;2000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规定的是“潜在不利影响”。虽然这些条款规定的标准有所差异,但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包含了承载价值的语言,表达了对可接受损害程度的道德判断。

威胁的严重、重大、不可逆转的具体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以上列举的环境法律文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实际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发展的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世界各国对环境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环境标准的制定上肯定存在差异,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各国对环境风险威胁的严重性程度的判断,制定一个统一的严重性标准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预防原则”的启动时点规定为“道德上无法接受的损害”,它包括“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或健康的损害;严重和有效地无法挽回的损害;对当代或后代不公平的损害;未有充分地考虑那些受影响者的人权而实施的损害。”这为各国的立法者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参考。

(二)科学的不确定性。这是指没有充分确实的科学证据。

证明某种行为与危险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说明当科学上对损害的因果关系、规模、可能性和性质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时,“预防原则”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科学不确定性是风险预防原则区别于以往的环境保护原则的最明显的特点。大部分国际环境条约和各国的国内法都要求不需等到有确定的科学证据,但是至少也应该有合理的根据,这说明风险预防原则不是基于人们的对风险的焦虑认识或情感原因,而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旨在指导人们面临潜在的巨大环境风险时作出明智的决定。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只能建立在充分的科学依据之上,即某种形式科学分析是必需的,而若仅仅是幻想或凭空推想不能引发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4]

(三)成本与效益的评估。风险预防原则的这个要素是指其适用应当在总体的社会、经济影响上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为了避免因适用风险预防原则而付出过高的社会代价,国际社会采纳了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运用比例原则评估风险预防措施是否符合相称性:一项依据风险预防原则而采取的措施,不但要有制定的必要性,同时需要具有法理上与经济成本上的合理性,并且要使风险预防措施与风险管理之间具有适当的联系。[5]

(四)适当的预防措施的采用。预防措施应当与所选定的保护级别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大小相对应,即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常用的预防措施包括:禁止性措施、暂停或延缓性措施、使用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寻找替代方法和进一步研究并搜集更多信息等。

三、关于我国环境法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思考

(一)我国国内法中尚未确立风险预防原则因为时代的局限,作为我国环境基本法的1989年《环境保护法》仅规定了适用于环境损害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没有规定和体现风险预防原则。有学者认为我国环境法中现有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已经包含了风险预防原则的精神,没有必要再专门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确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解释是不妥当的。因为从立法的时间来看,《环境保护法》是早在1989年就获得通过,而当时风险预防原则还根本没有传入我国,因此,《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意图中不可能含有对该原则的考虑。此外,从立法内容上看,风险预防原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预防为主”的原则是不同的两个原则,认为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显然是不科学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只在少数环境领域实施了风险预防原则,如《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45条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控制作出了规定,除此之外,风险预防原则在其他环境领域是缺乏立法规范的。

(二)我国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必要性分析1.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防范日益严重的环境风险的客观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只注重经济增长,忽略环境保护,而这种经济增长是以大量消耗、破坏环境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我国的环境危机也空前加剧了,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目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一些急功近利的项目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对社会构成了巨大威胁。[6]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环境风险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环境法对于含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尚缺乏规制,但是这类特殊的环境风险一旦发生,将会使我们付出很大代价。

2.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我国环境保护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历史性转变的新阶段,而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新需求。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如果能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话,将对于整个环境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虽然我国已加入了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生物多样性公约》,但从国内立法的态度上看,我国在对待风险预防原则问题上是比较谨慎的,还未将其确定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能与我国在对外关系中有关该问题的立场相一致,并给世界各国树立一个有信必守、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应在国内法上积极承认风险预防原则并予以贯彻。

(三)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建议1.在环境基本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基本原则的地位。从国际环境条约和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来看,规定风险预防原则,对于预防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损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立法机关正在开展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工作,我们应利用这个时机在我国环境基本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并以其指导环境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只有把风险预防原则上升为环境基本法所确认的基本准则,才能使其发挥协调其他环境立法、指导环境司法和环境执法的作用,才能使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全面构筑起一道道预防重大环境风险的制度防线。

2.在重要环境保护领域积极落实风险预防原则。风险预防原则主要涉及到人类、动植物健康领域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法律法规中应加入与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规定或具体制度,例如我国应当在规范转基因生物、危险化学品专门性法律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

3.建立健全与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法律制度。风险预防原则的真正实现,除了确立其基本原则的地位,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机制和法律制度的配合。目前,我国法律中已经包含了部分与风险预防原则相关的法律制度,如清洁生产制度、标签制度、许可证制度和一定程度的风险性活动实施者责任制度等,但这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笔者建议应增强清洁生产制度的强制执行效力,增加风险性活动实施者的有关保证责任和监测过程中的经济责任的规定,建立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注:

①Vorsorge在德语中意为“事先的考虑和担忧”。

参考文献:

[1][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美]托马斯·伯根索尔和肖恩·D·墨菲,著。黎作恒,译。国际公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中词、短语、句子乃至篇章的组织规则,也是个人能够顺利与他人进行交往的重要前提。它存在于语言中,也贯穿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们从未忽视过。但,因为语法自身又具有一定的晦涩性和难懂性,所以它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语法规则才能进行交际。所以,不论在语言的教学还是学习或使用的过程中,语法都有着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语法,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不能简单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汉语语法。语法有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之分。教学语法也称为规范语法,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它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式方法。理论语法也称为专家语法,它是对语法问题进行的专门探索和研究,揭示语言中尚未被认识或认识不够充分的语法规则。教学语法说的是“道”,是客观的存在;语法教学讲的是“术”,是教学中具体的策略与方法。教学语法是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法,目的在于传递给学生一种语言规范,是语法教学的内容。而语法教学是独立的教学过程,是如何传递这种语法规范的策略和方法。正如崔希亮所说“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为了教语言,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语法,两者目标不同。”所以,我们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使学生掌握语法规范的过程。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

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需从两方面加以讨论:一是语法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什么位置;二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教学阶段语法教学应放在什么地位。对此,众学者观点不一。陆俭明认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要抓好语音教学、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而不是语法教学。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更不能直接给学生大讲语法规则。要尽量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多说、多写。如果在语法上过分‘斤斤计较’,就容易打击学生说汉语、写汉语的积极性”他认为“在三四年级阶段,学生对汉语已经有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可适当加大语法教学的份量,略为系统地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用汉语语法知识。”同时也强调:“无论一二年级阶段,还是三四年级阶段,都要注意怎么讲的问题。”现代学者认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是重要的,学习语法对学习一种语言的作用是很大的。但语法教学不应占据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应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应树立正确的第二语言语法教学观, 语法教学决不仅限于语言的结构形式及其规则的教学,语法教学的内容还应包括语言形式的表义功能,语言形式运用的条件和限制,乃至语言形式使用方面的文化规约。不应大讲语法,更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应让学生多接触语言事实。

因此,语法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毋庸置疑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语法教学也必须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语法固然重要,语法教学却不应过于强调。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第二语言语法教学观,将语法教学融入语音、词汇、文化等教学环节,适度适量并且有针对性,有阶段性地进行。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一) 遵循规范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语言。而对外汉语教学是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目的是达到汉语的国际推广。所以,教学的过程必须以普通话规范作为语言标准,遵循正确的语法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准确的实现汉语言和以汉语言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 精讲多练

“精讲多练”是语言教学必须贯彻的原则,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反复、有效的练习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化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其中“精讲”要求教师所讲的内容精挑细选,“多练”要求在讲和练的时间比例上,讲要少练要多要全面,不能有遗漏。所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讲的一定讲,不该讲的一定不讲”“自己少讲”将时间留给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量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 深入浅出

语法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它一直都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一谈到语法,就感到十分的晦涩难懂,甚至因此失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要作浅化和简化处理。除了将语法知识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外,还要使之感性化、条理化、公式化和图文化,让看似复杂、抽象的语法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接受。

(四) 注重实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使用汉语这项语言技能,而不是让他成为一名语言学家。我们进行语法教学,是为了使外国人更加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掌握汉语语法的规律,以便正确灵活地进行交际。所以,我们的语法教学必须从实用性出发,不过于纠缠于深奥,晦涩的语法点上。要以最快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为原则,教授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教学对象不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也有别于传统母语语法教学。一般对外汉语课堂和语法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法是: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认知法等。但因为课堂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所以也并无特定的模式和方法。我们要坚持“教无定法”的观念,从实际出发,因教施材。

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忌于直接讲语法。可以采用直接教学法,通过不断操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法。或是采用翻译法,把语法点直接翻译成学生的母语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到了中高级阶段,可以采取认知法,利用句子替换的形式,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来学习新知识。或是用对比法,通过母语的正迁移来促进知识点的掌握。在具体语法知识点的教学上,在介绍方位词时,可以利用地图来形象生动展示各个方位词所代表的意思。介绍动词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介绍主谓宾时,可以用简单的S、O、V等进行表示。而虚词是一项比较难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练习,通过语感的培养来达到虚词学习的目的。

在此需要说的一点是:对外汉语课堂虽不提倡使用术语进行教学,但我们可以有选择、有控制的使用术语。将主谓宾、动、名、数等常见术语引入课堂会使得教学活动过程更加简单明了。而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语法点,则需要我们借鉴传统母语语法教学模式。

最后,汉语是一种形态变化少,语法规则复杂的语言系统。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生动、活泼、有趣的对外汉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齐沪扬.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赵金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篇(9)

一、网络组网原则

针对校园网特点,组建校园网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与现实性

大型校园网络系统处理的信息量十分庞大,要求计算机网络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而且随着教学科研任务的增加,系统面临的任务愈来愈艰巨。所以,设计的网络在技术上必须体现高度先进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将保证处理数据的高效性,保证系统工作的灵活性,保证网络的可靠性,使系统扩展和维护变得简单。在网络构架、硬件设备、传输速率、协议选择、安全控制和虚拟网划分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校园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在考虑系统先进性的同时,需要考虑实效、兼顾现实,建设不仅先进而且合适的系统。如果处于规划阶段或基础建设阶段,建议实施分期建设方法,根据目前需要建设第一期工程,但需要为以后建设提供一定的可扩展空间。

2.系统与软件的可靠性

在校园网络系统设计中,很重要一点就是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突变时,怎样使系统保持正常工作,或者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是设计校园网络系统时必须考虑的。设计时出于可靠性考虑,可以充分减少或消除因意外或事故造成的网络中断。从网络线路的冗余备份及信息数据的多种备份等方面保证校园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3.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

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设计网络时,将从内部访问控制和外部防火墙两方面保证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系统还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系统保密性建设。

4.易管理与维护

大型校园网络系统的节点数目大,分布范围广,通信介质多种多样,采用的网络技术较先进,尤其引入交换式网络和虚拟网之后,网络管理任务加重。如何有效管理好网络运行,是否充分有效利用网络的系统资源等问题就摆在面前。用图形化管理界面和简洁操作方式及合理的网络规划策略,可以提供强大网络管理功能,使网络日常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简便和高效。

5.扩展性

随着教学科研快速发展,校园网络系统为了适应这个变化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考虑现有网络的平滑过渡,使学校现有陈旧设备尽量保持较好的利用价值;选用产品应具有最佳性价比,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网络需考虑到扩充性。如果学校规模在不断扩大,用户数在持续增加,要求网络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无论是网络硬件还是系统软件,都可以方便地扩充和升级。上述系统设计原则将自始至终贯穿整个系统设计和实现。

二、网络的结构分层

设计一个大型校园网络,首先需要划分层次,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接入层是为网络用户提供接入点。典型接入层设备就是接入层交换机。接入层大多用的都是二层交换机,采用10Mbps或100Mbps带宽将用户接入网络。采用100Mbps或1000Mbps的链路接入汇聚交换机。为了保证链路的冗余和增加连接带宽,可以与多个汇聚同时连接。汇聚层位于核心层和接入层之间,一般采用的是三层交换机。校园内一般楼宇较多且比较分散,所以会把整个网络分割成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将本区域内的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到该汇聚层的交换机上。汇聚层可以分担核心层的一些工作,减少接入层对核心层的压力。校园网络一般采用的都是三层网络,各楼宇中的布线系统通过光纤接入到汇聚层的交换机上,而汇聚层的交换机设备再通过光纤连接到核心层的交换机上。这样就以核心层为中心组成一个大型星型网络。核心层是网络中的最高层,使用的是高端交换机。负责为整个大型校园网提供快速交换,需要非常高的网络吞吐量,要有很高的可用性和冗余性。核心层的交换机一般位于网络中心机房,并用网络化方式管理设备及服务器。这些设备的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恒温恒湿的无尘环境。它的出口网络是从IPS运营商处的专线接入,为整个校园网提供Internet网络接入。

篇(10)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bring is not onl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people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spiritual home. Modern to lay more emphasis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high quality pursue, more and more cities will landscape put on the day. Nowadays,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civilization both bec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Garden plants i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materials,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garden green will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garden plants. Art and science in both the green plant configuration can will plant green function and ornamental value common expression comes out. This paper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garden; Landscaping; The plant disposi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植物给园林景观增加了生气。用植物创造出的景观美化了园林,也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要想使园林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和更高的艺术水平,就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安排园林植物。只有综合考虑和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生态特点和生长习性才能够做到合理而科学地配置植物。

一、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定义

植物配置就是按照不同植物的功能、生物学特性,按照美学原理在特定的空间中对活体的植物和其他的物种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组合和布局,从而创造出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植物的配置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配置不同数量的植物和同一类型的植物时,要考虑到选择哪些种类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平面构图与立体构图之间的配合,不同色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搭配,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形态差别。最后,还要考虑到建造园林所追求的美学风格,注重意境的表现。

(二)将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进行配合时,要根据植物对种植位置和生存环境的要求、还要考虑到在园林设计中对某种植物所发挥的功能的要求。而植物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植物的配置是否与园林的整体风格相协调等问题也需要给予关注。

二、植物配置的原则

(一)美学原则

1.对比和衬托的原则

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娇媚,有的清雅;有的色彩浓烈,有的色泽淡漠。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给园林的设计者提供了创造空间。设计者可以通过高低错落、花叶相间、色彩对比来创造艺术魅力。

2.多层次的景别

多层次的植物配置能够避免景观的单调。从乔木到灌木再到花卉,呈现出的是空间纵向距离的多层次,而将花期不同、花色各异的植物进行搭配则显示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一般来说,背景的树木高度要高于前景树木,而前后植物之间的色彩和色调往往是有着极大的差异,这样就增强了对比效果。

3.动静结合的搭配方式

园林植物的搭配既不能过度呆板,也不能出现过度的视觉冲突。各种植物都有着各自的形态特征,风格过于统一,就会流于呆板,而风格差别过大则会破坏视觉平衡。因此,应该注意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各要素之间张弛有度的配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的变化。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

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包括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源等。每一类植物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态习性,也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因地制宜地种植乔木,灌木,花卉和藤本植物,将不同种类的植物配置成一个相互协调而且层次分明、物种丰富的生态群落,能够使不同的特性的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构成一个稳定、和谐而富于艺术感的景观生态系统。

(二)季节性原则

园林建设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生命气象应该成为园林设计者的追求。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植物进行搭配,将春天的生意盎然,夏天的碧树成荫,秋天的硕果累累和冬天的银装素裹巧妙地融合在小小的园林中,让观赏者一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总之,在不同的季节园林中应该有应时的植物。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设园林是为了给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一切都是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园林绿色植物的配置应该首先考虑到人的需求。

同样的园林,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解读。人们对园林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其能否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和感情需要。植物的配置必须要符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身心发展的需求。

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例如,在儿童经常光顾的公共场所不种植带刺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也不栽种有毒的植物,以免儿童误食,造成伤害。

(四)体现文化性的原则

配置得宜的园林植物,不仅能够美化景观,而且能够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将象征者某种高贵的品格或者有着历史气息的植物进行搭配,能够使整个植物搭配的品味得到提升。代表着某个历史人物或者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能够呈现出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园林中搭配文字也是一种提升园林文化内涵的方式。文字的加入能够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与园林的优美景致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城市园林的人文内涵。

园林建设中,需要运用到具有现代感的科学知识和艺术技巧,园林的建设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从这一个方面说,园林应该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体现。

(五)功能性原则

不同性质的园林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的起到纪念性作用,有的用于休闲娱乐,有的用于美化社区。对不同园林的功能要求,影响了园林绿化的特点:在历史纪念性的场合,要保持其色调的庄重感,多运用古朴的植物和长寿的树木来进行装点;园林中的道路两旁要种植树冠高大,生长状况健康的树木,这样才能起到隔离噪音、吸附尘土和遮阴的功用;社区游乐园则要选择色彩明丽、姿态优美、无毒、无刺的植物,进行自然的配置,体现出活泼向上的生活气息。

(六)节约原则

园林的建设应该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也应尊重自然规律,不应该只追求植物物种的名贵而不顾经济效益。因此,园林建设在节约原则指导下,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快的建设速度和最短的回报周期,实现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植物配置的方法

(一)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花植物能够装点园林景色,给观者赏心悦目的感受。观叶植物则是通过其多姿多彩的叶子吸引者众多的观赏者。银杏树的换灿灿的叶子、红端木鲜红的枝条,松树有力的针叶,无不带给人以美的享受。除了观花植物,观叶植物在形态、颜色、色调等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加以配合,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能够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

(二)疏密有致

在设计园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植株的大小,按照它们日后能够占据的空间来确定相互之间的距离,选择合理的栽种密度。为了使植物群落能够尽快成型,可以适增加植物的密度,但是增加密度应该以不影响植株能够得到的阳光、空气、水、营养为前提,否则植被群落的生长就会受到不良影响,不利园林建设计划的实行。

不能减少植物应该获得的阳光、空气、水分,但也应该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任何植物的栽种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活率,因此还应该及时进行移植、补植。

(三)与建筑相协调

除了植被,园林中还有另一种类型的构成元素,那就是建筑。建筑物的形态是固定的,而植物的形态则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时节,植物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变与不变的景致相映成趣。植物与建筑区相互映衬、相互搭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趣味。

总结: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过程,融合了设计人员的奇思妙想也带着深深的文化印痕。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过程中,遵循环保、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等原则,将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创造出一个容经济性、知识性、历史性、文化性的高水平的园林。

参考文献:

[1]刘志国、张晓玉.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J].内蒙古林业,2011(02)

上一篇: 资产证券化的优点 下一篇: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