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篇(1)

“中国水都”——丹江口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建设粤西经济强市

浅析社会保障税的性质

地区产业转型失败的原因及建议

积极探索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作用

打造最具投资活力的中国科技城

建设和谐宜居的中等城市

第三部分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初探

第四部分现代服务型城管转型问题研究

第五部分城市排行榜及部分城市数据

第六部分全国及七大区域图

第七部分城市文化产业专题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绍兴:寻找着力点,增强推动力

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徐州市文化发展现状

营口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岳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概要

坡头区新农村建设特点突出

积极探索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评价体系编制及调整说明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些思考

浅谈信息化会计系统环境下的内部审计

浅析新会计准则影响下的企业绩效评价

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纳税筹划与财务风险控制

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重视虚拟经济发展迎接资本市场开放的新挑战

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论实质课税原则及其在中国的确立和适用

浅析知识经济对现行财务报告的冲击与创新

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

仙界展翠迎来宾——访湖南省张家界市市长胡伯俊

常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及主要措施

成都:发掘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博旅游产业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平衡计分卡的运用

专题一: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研究

专题二:城市群基本概念界定及发展经验梳理

第三节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

以创新思路推进麻阳经济跨越发展

做大猕猴桃产业——陕西省眉县县长张乃卫访谈

洛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篇(2)

在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村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市场化方式把本地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的系列经济活动。

一、湖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农村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湖南省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和特色化发展等方面有了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市场存在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扶持不够以及产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一)农村文化资源丰富,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

1.发展优势初步形成。湖南历史源远流长,多年来湖湘劳动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沉淀、积聚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据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纳入名录的湖南省民间音乐有三项、民间舞蹈有七项、传统戏剧有十项,另外还有三项曲艺、八项民间美术、五项传统手工艺和技艺、三项民俗以及两项传统体育。这些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市场空间和前景。特别是一些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如长沙湘绣、益阳竹编、花瑶挑花、土家族织锦、雅石、根雕等,有的已经进入市场、形成产业,有的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2.大多数特色资源缺乏应有的挖掘和保护。湖南省农村地区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积淀,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地方政府重视不足,文化资源助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充分、文化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尤其是一些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二)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非常缺乏

从农村文化产业化阶段观察,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文化艺术内容、形式的创新,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与营销、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人才这个核心要素。由于湖南省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以及本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局限等原因,农村文化产业人才比较缺乏,具体原因是:第一,目前湖南省农村学历构成的主体结构为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其中初中学历占最高比例,其次是小学程度,中专及高中学历仅占20%左右,基本上没有高学历从业者,本土人才十分缺乏;第二,农村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与湖南省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收入偏低,难以吸引外来人才,尤其是懂文化、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三,湖南省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的扶持缺乏长效机制。

(三)资金投入不足

近几年,湖南省各级政府围绕三馆一站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现已建成乡村文化站2246个,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硬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由于湖南省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文化体育和传媒投入与公共财政投入占比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对农村地区文化产业的投入更少,而且在投向上,一是倾向于农村文化事业投入,致使农村文化产业投入不足;二是重面子、轻里子,很多文化设施使用率不高、实用性差,效果不好。文化场馆、设施由于人员供养问题、资金问题,导致场馆建成后缺乏后续管理,既缺乏观众,也缺少人力物力进行维护,造成公共文化实施利用率低。

二、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

一是因地制宜,各地要选择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本土优势、适合产业化的特色资源加以重点扶持,尽可能地将特色资源与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进行融合;二是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

(二)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品牌

对于一些有市场的特色优势文化产品,应将地方特色、民族元素与现代数字技术、传播技术以及自媒体相结合,丰富文化产品品类及表现形式,做大做强文化品牌。

三、促进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选准政策支持对象

政策支持要精准发力,财政支出政策必须针对农村文化产业链中发展滞后的重要环节、助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引领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等着力支持;税收政策短期内侧重于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转企改制、转型升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鼓励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领域的捐赠等,中长期应在促进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1.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支持力度,切实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加大对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的民间传人和能人的补贴力度,不仅有利于本地特色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而且可以通过鼓励民间传人传、帮、带,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与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文化艺术类高校的合作提升本地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吸引优秀的外来文化产业人才。

2.加大文化产业各类平台建设,夯实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载体。各级政府应正视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资金、技术问题,重视农村文化产业通用技术平台、传播平台、招商平台、人才培养与引进平台,逐步消除发展瓶颈。

(二)创新支持方式

从支持手段看,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共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运用某类政策时也要注重政策手段的适用性和实施效果。对文化人才可以采取财政补贴鼓励其创作和创新,对文化项目则可以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以支持,对于某些重点平台建设就应该加大财政投入。从支持方式看,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根据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和文化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创新财政和金融支持方式,如根据农村文化企业规模小、资产少的特点,创新融资方式,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特别是税收政策

在初期可以以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后则可以以此促进其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为长沙民政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玉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 周建军.论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途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

篇(3)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42

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农村开展的文化产业获得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使现代化发展成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普遍共享,从而稳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综合质量的提升。

1 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基础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关键要素,目前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收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重于文化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财政资金的投入仍然用于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对于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相对较弱。由于资金支持不足,导致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维护不充分,新型的文化建设设施也无法有效引进,对于文化产业在农村范围内的推动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

1.2 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较为贫乏

受气候的影响,吉林省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因此群众在冬天时很少走出门外进行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等,多为在家“猫冬”,而平时除了农务繁忙时,他们普遍选择的娱乐方式为打麻将、喝酒甚至赌博等,都是不够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贫乏的一个表现和后果。其他表现还包括农村书社中可供借阅的图书较少,且多为陈旧书籍,以及农村中公共放映的电影较老,无法吸引农村年轻观众的目光等。

1.3 农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一直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制度,但是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效果仍然较差。一是由于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等的约束,认为孩子读书没有什么作用,应该安心在家帮忙务农耕地;二是即使家长有教育观念,却缺乏教育资金,无法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会导致农村孩子文化教育的缺失,而接受过教育的孩子又很少留在农村做文化建设,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1.4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较为匮乏

从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储备来看,人才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在农村,几乎没有针对专业型人才专门开展的文化产业的规划,基本都由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兼职,因此对于文化生活的引导与建设就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责任感。同时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逐渐严重,很多经典民俗技艺由于缺乏保护与继承,也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2 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仅仅会造福于农村当地,对于整个省的综合实力提升都大有裨益,因此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农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要注重科学发展的贯彻实施,并协调带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全省规划的战略地位上,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发展资源。

2.2 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

要想切实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首要任务就是筹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是无法完全运转文化产业链条的,因此要丰富资金获得渠道,拓宽民间资金吸引途径,以民间资本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可利用社会资金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生态园体验项目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企业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对偏远落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捐助等。

2.3 提高文化产业建设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

文化产业建设者不仅包括领头负责人,还包括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能否获得有效提升,取决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大力引进优秀的文化建设人才,以更加新颖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思想带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还要利用各种方式推动农村教育建设,以文化熏陶感染农民群众,并引领农民群众参与贡献文化事业,形成良性循环。

2.4 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有所转变,必须创新农村文化开展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农村群众的目光,引导其更好地参与其中。吉林省优秀的民间文化技艺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生活开展的核心要素,例如二人转、剪纸、泥塑等,由此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遗产传承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建设农家乐旅游基地等。

3 结语

通过分析吉林省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文化事业在农村范围的发展与深化,必须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提高相关工作者的专业胜任能力并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逐渐带动提升吉林省农村文化综合水平,并以此推进农村经济生活c政治生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建柱.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18-123+129.

[2]刘丽娟.促进吉林省影视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09):115-118.

篇(4)

文化创作生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是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将文化产品质量提到更高一层,这样才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农村不断地建设,社会结构也不断进行转变,传统的农村文化产业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限开发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建设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充分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指导。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篇(5)

四川省委、省政府强推“文化强省”发展战略,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已成为主要的途径。四川如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性,均等化?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且听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的解答。

问:四川是如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性均等化的呢?

答:目前,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由单一重视硬件建设转向软硬件并重。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不少地方缺乏配套资金,文化设施从建设之初就不达标,有地方还没有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四川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实现从领导重视到制度保障的转变,从单向投入向政府系统投入的转变。文化投入从最需要、最落后的地方破局,加大扶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差异,缩小数字鸿沟。坚持公共文化发展思路,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

问: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影响着一方的发展高度和深度。那么,四川省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答:四川文化紧紧抓牢灾后重建机遇,完成文化产业投资15.5亿元。加大整合力度,加快转化速度,推动优势文化项目与优秀文化资源的对接,提高文化旅游发展的潜力,使灾区富集的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积极推动政府的文化管理创新,遵循文化产品生产和市场供给的规律,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提升四川特色和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次,四川通过灾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集聚与重组,培育了一大批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依托名城古镇的休闲娱乐、依托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品生产项目等。 另外,四川大力扶持新型业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壮大。

篇(6)

从国家对公益文化产业发展的改革方针来看,资源投入与服务改善是其中两项重要的指导思想,而这两方面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乡村广播电视具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文化性与市场性,为适应未来越来越显著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必须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运行机制上,借鉴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经验,创新体制,面向市场,以大众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化运营。乡村广播电视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公益性与经济型。乡村广播电视是国家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信息传播媒介,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与国家政策性,同时其必须保证足够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良性循环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

2内容多元化

从目前我国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来看,乡村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是“三农”。因此,其服务内容也应该满足“三农”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主。在这个政策的引导下,乡村广播电视节目应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特征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以多元化的节目形式满足“三农”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与沿承的根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形态。因此,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构架多元化的乡村广播电视节目,为“三农”提供更好的需求服务。

3乡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路径选择

乡村广播电视业的长效发展是乡村广播电视业服务市场以及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努力创造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广播电视的发展应体现出三种基本属性,即公益性、经济性与文化性,因此在长效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应突出这三个属性的特色。

3.1公益性发展之路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处于基础层级的乡村广播电视组织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广播电视台的组织属性不明晰,运营混乱,无法准确理清公益性与经济型之间的均衡关系。多数乡村广播电视台的运营资本缺口较大,财政拨款不足,同时市场经营收益有限,导致乡村广播电视台长期处于多困难经营状态,这不利于公益性的发展。因此,从文化产业公益性属性的视角出发,必须对乡村广播电视的组织属性进行界定,要么政府投入来实现公益性发展,要么放权给电视台,改革节目形式,以经济带动公益的模式促进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公益之路发展。

3.2市场产业化发展之路

市场产业化石按照目前乡村电视台所属的行政区划分而成立的广播电视台全面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完成广播电视台的整合重组,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质量,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一举两得。依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实现广播电视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融合,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适应农村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乡村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目前较为实际、较为有效的发展路径之一。

篇(7)

河南省委书记在2010年调研时强调:“文化是根,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根、发展之根;文化是魂,是民族之魂、人类之魂、发展之魂;文化是力,是时展、人类进步的推动力、凝聚力、提升力;文化是效,不但产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产生社会效益、社会效应、社会结果”。

一、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全省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23.31亿元,增速15.1%。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2%,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自2004年以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绩,2005年到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长率12.5、2.7、2.5、3.4、4.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3.9、4.2、3、4.8、4个百分点。(2)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2008到2009三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核心层增加值从2007年的90.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28.5亿元,所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8.9%增长到2009年的20.6%;层增加值由2007年的34.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8.64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更是由7.1%增长到14.2%;而相关层增加值也由355.1亿元增长到406.2亿元。(3)文化消费支出日益增长。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30.2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2%,恩格尔系数为3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523.7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0%,恩格尔系数为37.2%。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为1137.16元,比上年增长8.4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0.49%,而农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250.47,占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6.8%。2004-2010年六年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增长了63.72%,年均增长率为8.56%;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摄像机数增加了3.52架、每百户拥有电脑数增加了34.89台,均较2004年增长2倍之多。(4)重点行业发展迅速。第一,新闻出版业。2010年,河南省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机构达到15319个,较2009年增加了425个,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也较2009年增长了15%;出版各类图书4876种,较2009年增加了96种,图书总印数较2009年增长了2.04%;出版物销售金额更是较之2009年增长了33.77%。第二,广播影视行业。截至2010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共有从业人员43280人,较2009年增加了1094人,资产总额较2009年增长了9.6亿元。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8座,公共广播节目套数150套,电视台18座,公共电视节目套数166套。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2010年达到了97.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4%。有线电视用户725.14万户,入户率24.3%。第三,文化事业。201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全。公共图书馆数量142个,图书总藏量1837.2万份,较2009年增长了6.54%,博物馆数量2010年为111个,而2004年仅为76个。城镇公园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从2004年仅有的4978公顷增加到了2010年的9296公顷,增长了近一倍之多。第四,旅游产业。2011年,河南省新增四个5A级景区,5A景区总数达到7个,与浙江并列第二。据统计,2010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294.9亿元,而2004年仅为560亿元;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河南省境外旅客人次数也日益攀升,从2004年的45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46.84万人,增长率为226.3%。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

(1)文化产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仍需完善。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年攀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发展缓慢,2004年以来,一直徘徊在3.0%到3.2%之间,这与《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到2020年达到7%左右还有很大差距。就产业结构来说,2007年、2008年、2009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为18.9:7.1:74、19.4:12.9:67.7、20.6:14.2:65.2,核心层所占的比例较2007增长了1.7个百分点,层增长了一倍,而相关层虽由2007年的74%下降到65.2%,所占产业结构1/3的比例仍然偏高。(2)文化投入比重不足。2004年到2009年,文化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0.36%、0.33%、0.28%、0.29%、0.34%、0.32%,而全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0.4%、0.39%、0.39%、0.4%、0.4%、0.39%。人均事业费方面2004年到2009年,河南省在全国排名分别为31、31、31、31、30、30,连续数年排名全国倒数第一。文化产业投入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3)文化产业人才不足。2004到2009年,河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率分别为1.5%、2.1%、2.2%、2.2%、1.6%、1.7%。据统计,这一比率在美国为4.7%、英国为7.7%、加拿大为3.9%。相较之下,河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严重偏低,与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要达到21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2.9%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人才在结构也存在着失衡的状况,2007、2008、2009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分别为23.9:24.9:51.2、26.7:16.5:56.8、24.51:16.51:62.38,文化人才在相关层中的比例均超过了50%。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还存在着缺乏高层次、高技能、影响大的领军人才,图书馆、博物馆、曲艺、戏剧、美术、书法等方面的人才青黄不接、城市文化人才高于农村文化人才、文化事业人才多于文化企业人才的现象。(4)文化消费结构发展滞后。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2007年到2009年,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6012元、19181元、20597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6%、34.8%、34.2%,2010年,在人均生产总值24446元,恩格尔系数为33%的条件下,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仅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0.49%。

三、河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创造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兴行业。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结构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现代文化产业贡献的增加值份额偏小的现状,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新兴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产业和传媒业。(3)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大项目带动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我省文化产业,提高产业的效益和效率,必须通过具体载体来落实,即吸引、整合、筛选出一批大项目,充分预留产业聚集的空间,形成以大集团、大项目及产业基地为龙头,带动中小型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组织体系。(4)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要充分发挥河南省教育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扩大培养、培训规模,优化专业结构;二是要积极引进境外、省外优秀人才,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用人机制的改革,增强对文化人才的吸引力;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5)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筹资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重大文化精品的生产和文化产业基地、重大基础文化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芳凝.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1:39(4)

篇(8)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被定义为一类新兴朝阳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推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也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产业文化的优势,提出当前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发展福建文化的相应对策。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描述

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精神经济、体验经济等研究极大地呼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国家制定福建省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意味着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表明福建省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标准的理论范畴,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同。结合文化产业的消费层面、产业属性与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联系,本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市场化方式,从事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和服务的活动,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以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为动力而发展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专利、商标、注册权等的开发能够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这就是说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产业链功能和文化溢出效应,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文化产业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特征也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创意产业,其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知识;文化产业又是一个高收入弹性产业,必须要有较扎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拓展性,要求文化也应当实施对外开放。

二、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成效

对当前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立足于报纸杂志、广播影视音像业、出版发行业、旅游观光业、演出娱乐业、在线资讯业、工艺美术业、会展业、竞技体育和教育培训业等分析。

(一)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福建省新闻出版发行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08年我省共出版各类图书10,319多种,图书124,383万份;2004~2008年期刊出版种数为176种,出版总印数3,450万册,出版总印张数133,385千印张。图书报刊的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报刊出版种数59种,出版总印数103,791万份,比1999年出版种数49种增加了10种,出版总印数比1999年64,195万份增加了39,596万份,为福建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影视、广播、音像业建设效果显著。2008年福建省拥有各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系统数221,818座,广播电台10余家、电视台数10家,“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的完成,使全省2/3以上乡镇有有线电视联网并逐步实现向宽带网发展;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2008年全省广播节目86套,电视节目37套,与上年持平,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4套和11套。2004年成立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这是由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和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等20家实体单位联合组成,同时又是一个以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报刊出版和互联网站宣传为主业兼营科技开发、影视艺术、广告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新闻传媒集团,它的成立标志着福建省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文化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三)文艺演出事业发展较快。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福建省文艺演出事业发展主要体现在: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0个,公共图书馆85个,剧场、影剧院76个,群众艺术馆10个,博物馆89个,文化馆78个,乡镇文化站1,090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约1.48万场,观众11,022万人次,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应,实现收入约2.97亿元人民币。

(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指引下,福建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发展。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政策表明要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和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确定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进入标准和程序,降低文化产业的进入门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产业总量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50亿元,占GDP的3.2%;产业集群和溢出效益持续显现,目前全省已培育建设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3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三、福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拥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是海西效应。海西成为国家战略,得到广泛认同和关注,得到中央机关和各部委的大力支持,这就有利于文化产业资金的筹集。另外,福建周边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西等地也主动融入海西,这对提高海西凝聚力、提升海西文化产业品牌总体形象,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就为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二是政策效应。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来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并实施《文化强省纲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对海西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东岸效应。福建省与广东省相邻,同时与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省份交通便利,而这些地方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底蕴,多样性和丰富性都不如福建,而文化的趋同性和互补性又与福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只要海西开发出比较成熟的文化旅游产品,经过包装和推介,是能够大量吸引这些省份旅客的,这就为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提供客源基础。从华侨方面来看,福建是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福建籍华侨和祖籍福建的外籍华人800万人旅居世界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华侨、外籍华人总数的1/3。这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或喜庆,都要返乡探亲、寻根,为福建保持了源源不断的境外客源市场。

四是品牌效应。在文化建设方面,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以及寿山石雕、乌龙茶艺等开始走出福建,在世界和全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世界客家祖地、世界闽商大会、晋江世界同乡会、世界朱子后裔大会及进香、祭祖等一批民间大型宗亲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在两岸民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较大的品牌号召力。

四、福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大,人们的文化产业意识薄弱。2010年5月25日,根据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指出,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差距,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497元,是农村居民59.6元的8.3倍。从分布上看,我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闽东、闽西、闽北等地相对滞后。相比于上海、广东、北京等一些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省市,我省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文化产业意识与规划意识滞后,思想解放程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产业认识上观念落后,文化产业意识薄弱,极大地阻滞了福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文化多样性不够突出。从产业组织来看,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够明显,2009年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7%,居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24位;产业链不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群体没有很好地形成,缺乏特色鲜明和效益良好的大型文化项目的带动;产业多样性不够突出,发展主要是靠传统的报刊、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发展,一些新兴创意文化、动漫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是缺乏科技人才,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科技人才是创造文化创业产业的重要源泉之一,福建文化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且滞后于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这是制约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福建的文化市场目前呈现经营单位众多、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市场发育不健全的问题,使得福建的文化产业总体上缺乏竞争优势。

五、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福建文化产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一是要着力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福建城乡文化差距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乡村居民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意识淡薄。因此,首先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力度,解放人们的思想,转变人们的观念;其次,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投入,制定和实施新的产业政策,发展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路,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地区,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地区的饮食和优秀民间民俗文化,加强文化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发展乡村观光、绿色旅游业等。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

二是发展文化多样性,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扩大文化产业规模。结合福建历史文化资源和福建优秀民间文化,挖掘诸如歌仔戏、高甲戏、莆仙戏、闽剧、南音、提线木偶和闽西革命老区等历史和民间文化题材,实施和策划具有民间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发展文化多样性,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主要向农业行业的延伸发展,因地制宜地建设闽北高山茶叶园区;另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向工业、房地产、餐饮业和娱乐等行业的延伸发展,形成福州三坊七巷、闽西革命老区红色土地文化产业基地,市区百里长廊福建民间艺术品走廊,闽西“干”、闽北、闽南等风味小吃一条街等一批新型文化产业模块。

三是依托教育,培养科技型人才队伍。众所周知,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学和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科技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政府层面,应当认识到人才问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长久之需,应当适当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一方面依托福建大学城教育资源,重点培养高校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产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完善好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职科技人才培训提高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本身层面,也要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大胆创新。人才策略层面,要积极引进,尤其是负责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应该努力创设和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人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广阔的平台。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等.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9)

[10]李赞,刘毅.大芬模式:中国油画产业基地[ED/OL]..

[11]北京建设文化产业园区[ED/OL].http://.cn/ch-shenao/newbj/171.htm.

[12]重点功能区-琉璃厂文化园区[ED/OL].http://.cn/market/cstj/403276.htm.

[13]辽河文化产业园园区简介[ED/OL].

[14]苗长虹,樊杰,张文忠.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一个综合区位分析框架[J].地理研究,2002,21(1):125-132.

[15]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人文地理,2004,19(4):68-75.

篇(10)

中图分类号:F2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86-02

引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作为“拉动效应”明显的“朝阳产业”,已逐步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1]。目前,钱明霞[2](2011)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张仁寿[3](2011)引入DEA模型检验了广东等13个省市的文化产业绩效,郭国峰[4](2009)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模拟了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作用路径等。但上述研究对象都还未涉及革命老区,对老区文化产业评价研究还缺乏科学定量的依据。由于革命老区文化产业数据较少,传统的综合指数法、因子分析和DEA模型等并不适合;同时,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对权重的确定主观性太强,因此,本文引入突变级数法来评价革命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于突变理论的静态综合评价

突变理论主要由结构稳定的拓扑概念发展而来的,将突变理论中突变模型衍生出来的突变级数法可应用于多准则决策问题。利用突变级数法对目标的综合评价时,首先是对评价总目标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然后再利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由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计算,最后归一为一个参数,即求出总的隶属函数,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二、 四川革命老区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不仅如此,衡量地区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还要全面考虑所属区域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力度[7]。

根据上述文化产业特征,兼顾数据可获取性及突变级数法评价要求,将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作为一级指标,将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及文化产业社会保障作为二级指标,选取物态型文化产业、劳务性文化产业、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固定投资,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和医疗卫生8个指标为三级指标,构建四川革命老区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基层指标的选取

三级评价指标的得分由下一层的若干基层指标决定。根据影响四川省革命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选定的基层指标如下。物态型文化产业: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广播电视有线传播;劳务型文化产业:艺术表演与公益体育;收入水平:职工人均工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农村人均消费与城镇人均消费;固定投资:建筑工程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公路总里程、等级公路总里程、旅客周转量与货物周转量;邮电通信:邮电主营业务收入、固定电话使用情况及移动电话使用情况;医疗卫生: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

三、实证分析

考虑到指标的可获取性,按照现有四川省行政区域划分标准,选取了达州、雅安和巴中等7个老区分布密集的典型市县进行评价。按照上述基层指标的选取,选择它们在2007—2011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等)。

1.样本数据标准化

考虑到指标量纲差异,根据突变级数法的特点和要求,采用bij=对所有的原始基层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对基层指标求其平均数作为每个三级指标的得分。这里,aij是每个指标原始值,amax和amin是取每个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而bij表示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2.四川革命老区文化产业静态综合评价

参考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四川革命老区在2007—2011年的文化产业综合值,见表1。

结语

作为一种基于状态分析的静态趋势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突变级数法按照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文化产业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减少了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能够更科学、更准确、更简便地解决四川省革命老区文化产业评价决策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学义,董靖,于泽.我国文化产业投入的促动效应研究——兼论文化产业的经济支柱性地位[J].管理现代化,2012,(1):12-14.

上一篇: 工业安全市场规模 下一篇: 工程管理类合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