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方针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方针的特点

篇(1)

一、“90后”大学生身心总体特点

(一)“90后”大学生普遍思想早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创造性强

“9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一个网络普及,信息丰富,教育民主化程度高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新观点,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权威、主流观点敢于质疑,经常求新、求变,不甘于被动的接受教条式灌输,更倾向于通过自身实践和感知来接受或否定已有结论。

(二)个性独立,自信张扬与脆弱敏感的特质同时并存

“90后”大学生的个性独立表现在自我选择性很强,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90后”大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发展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追求个性独立,时尚、潮流等成为他们共同的符号。但在张扬着个性的同时,在呵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升学考试、就业压力、贫富分化、人际交往等现实问题面前也表现出脆弱敏感的一面。

(三)“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大学生缺乏责任感与团队合作意识

自我主体意识强烈是“90后”大学生较为明显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自我崇尚和对自身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由于“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呵护下成长,大多数人都是物质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的价值观。非常在意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求形式上的公平、自由、民主,却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应的义务以及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很少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对于过分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团队忠诚度和协作精神则明显有所欠缺。

二、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内在局限性

由于受到传统苏式教学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教师“教”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一些高校体育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教学与训练,而不看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启发、引导和培养。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能够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却缺乏应有的灵活变通和创新,无法体现出时代特点和趋势;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整齐划一、规范有序,每个环节都强调统一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学组织形式僵化,严重抑制了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逃避心态。这类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90后”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与探索成为当务之急。

三、有针对性开展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的研究

(一)注重运动技能、锻炼习惯及意志品质的综合培养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就无法从锻炼中获得乐趣,也就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更加谈不上在此过程中对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培养。相反,如果大学生们掌握了一定运动基本技能和技巧后,就会在灵活运用各项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和热忱参与进来,逐步养成自觉运动和主动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不断的坚持与提高中培养出坚定的意志品质。

(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注重个性化发展需要

“90后”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应有意识开设他们感兴趣的体育知识和运动项目的选修课,在赋予学生更大选课自由度的同时,鼓励学生针对个人的兴趣爱好、体能和技能基础等实际情况,自主学习,通过选择最佳的练习内容和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使自身特长和兴趣得到充分发展,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当前的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希望通过教学中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热情,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的技术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常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进行体育运动理论课程的传授中,借助以多媒体视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资讯平台和网络平台,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改革,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为“90后”大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来,真正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模式。

(四)改进考试和评价体系,变单一的结果导向为过程导向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运动理论和生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现在的体育考试制度还存在着很多形式主义的弊端。改进体育课程的考试方法和评价体系,成为当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打破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变单一结果导向的考核方法为过程导向的考核方法,以学生切实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为主旨,弱化死记硬背的要求,使考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对过程的一种总结和梳理。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Z2011431)。

篇(2)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⑥。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是指“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是指“某一门课实施之后学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说,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总体到细节的关系。

注释:

①傅梅芳.论教育目标的科学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6-9.

②刘铁芳.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9.

③张迎春,汪忠.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⑤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篇(3)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篇(4)

审美素养作为人类文明素养的内核,关系着社会综合素质发展的趋向。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中,审美教育能够对他们的未来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加强美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民族素质是指该民族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具备的群体品格。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而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则常常聚象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从当前我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发展需要来看,审美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相比之下,文明素养的发展滞后了,唯利是图、丑恶不分、信念缺乏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发展。只有重视审美教育,才能在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历史发展面前塑造出一代具有较高素质的完美人格,才能彻底消灭以假乱真、以恶抑善、以丑为美的奇怪现象,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战略目标。

二、加强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美育是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在国务院的几个五年计划报告中都有明确的说明。德育是通过说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智育是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使人获得有关世界万物的知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体育是锻炼人的体魄,增强人的保持的;而美育则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可见,美育与其它各育之间只存在联系性而不具有可取代性。所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既要发挥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的优势,又要确保各育的独立性地位,美育也不例外。

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指导整个教育活动的航标,能否全面贯彻,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不能有任何的偏废。然而,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这些犯罪者当中的大多数都是由于接触黄色下流的书刊和音像出版物而误入歧途的。此外,在许多学校,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衣着怪异、描眉点唇的稚嫩身影,可以听到一些绮艳轻荡的流行歌曲。那些青少年们,耳濡目染着一片灰色和黄色、香风和迷雾之中,深受其害而不知,滑向颓靡而不省,甚至错把靠偷漏税或“走穴”而成为富翁的大亨、大款、大腕们当作偶像崇拜。仅此一端,就足以说明部分青少年感受美、鉴别美、欣赏美、追求美的格调是相对低下的。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从实际出发,使美育能够沿着科学、严整、系统、有序的路子前进,以迅速补上教育方针实践中“疲软”了的美育这一块。

三、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和完善其它各育。

首先,美育可以补充和完善德育。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与审美情感,道德理想与审美理想在很多情况下是统一的,“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另一方面,美育有助手道德教育的实现。因为人的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发源于内心指令的,而美育是通过对内心情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外在他律(道德规范)转化而为内在自律(自觉的命令)的一种活动,它可以使人的一切道德行为趋于善。所以,充分利用美育这一特点,对抓好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无疑会有帮助作用的。

其次,美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创造才能的发挥。科学史上有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点。爱因斯垣说:”我的科学成就,有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麦克斯韦由对称的形式美的研究,纠正了法拉第的电磁理论。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的提出,就是由于受了他家乡巴伐利亚民歌《和谐曲》的启示的缘故。爱迪生的许多发明创造,在一定程度都和他母亲早年领他郊游和给他朗读文学名著有关。这都说明,审美教育是激发人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美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容低估的。

再次,美育对体育也有促进作用。一方面,美育使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后,转换一下兴奋中心,解除由紧张而引起的疲劳,使身心得到调节,从而促进人体健康。另一方面,美育可以塑造人健美的形体。坚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锻炼和训练,能使人的形体变得和谐和健美。此外,美育还可以促进体育技艺的提高和体育道德的完善。当然,美育还可以用来指导劳动技术教育,它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身心愉快,动作协调,顺利地完成劳动任务,还能提高劳动效率,使劳动产品精美优良。认识了美育对其它各育的作用,也就把握了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篇(5)

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校长应树立全新的观念,并切实做到观念的转变,摆脱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和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改革型的校长,成为校园和谐的带头人。这就要求小学校长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务实开拓的进取精神:善于创新,更新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来办学,使校长的自我形象永远充满活力。(2)要有高尚的品格:尊重教师人格,知人善任,爱惜人才,唯贤是举,善解人意,使师生产生敬爱感。(3)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凡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必须率先做到而且要模范地去做;校长说话必须慎重,肓必行,行必果,切忌许愿不兑现。(4)要处事公正、公平:校长处理事情必须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小学校长才能肩负起管理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任务,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搞上去,提高本校的质量,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最终把自己造就成为一名既有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又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教育管理专家。

二、要依法治教,树立法规意识。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它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同其他方针法规一样,教育方针法规也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办学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能力。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进行依法治教,能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教育教学和教改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校长树立坚定的方针法规意识,是以法治教的需要,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校长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体现自己坚定的方针法规意识。在宏观上,要始终把握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办学方向,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管理目标,来决策和部署自己的管理工作。在微观上, 即在具体的日常实际工作中, 自觉用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来规范、调控、检查和评价全部的管理活动。

三、要依法办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教育法”是我们办学的法律依据,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师生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篇(6)

这里特按不破不立的道理,先讲环节上的否定:

①事情的起点是谎言。不错,罗森塔尔的动机不坏,这谎言是所谓善意的谎言,无恶性后果,但谎言是一种缺失。古来两军对垒,兵不厌诈。但教育不需动谎,可以说真。真比谎更有力。

②少了因材施教。教育的功能归根结蒂是人的个性解放。人才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因此对人在进行共性教育时,少不了个性教育,即因材施教。但那个所谓“最有前途者”名单给予老师的影响是一种共性。名单上没有学生的各个情况,它并不提示老师因材施教。反而 杜绝了因材施教的可能。

③一次性作为。罗森塔尔的做法,为谎言所制约。事后的情况表明,仅此一次:他本人没有连续以这谎言进行再试验;也无任何另一人,循其轨迹,在任何另一所学校复制这种试验。可见原命题、原做法总体上不能照搬照用。

尽管如此,对罗森塔尔效应的基本精神还应加以肯定,应感知它引出的结果是非常可贵的,因此有必要能动地在改进中积极运用。要点是:

1.聚焦暗示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本身就是暗示作用。

理解暗示作用,罗森塔尔效应才能自觉运用。你不了解它,当然就不能驾驭它。什么是暗示作用呢?简单地说,含蓄的语言或示意所起的作用,就是暗示作用。广义地说,语言、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作某种事情的作用也叫暗示作用。它与启发式教学关系紧密。按教师的特定职责来讲,暗示相反于强制,有别于明白昭示。教师要善于暗示,充分发挥暗示作用。言传身教,都可以发挥暗示作用。强调地讲,不知发挥教育暗示作用的老师,就不能称为称职老师。不用说,老师的教育活动多明白昭示,即对学生径直讲明问题,这与暗示作用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不加排斥。

2.以鼓励增强信心

罗森塔尔穿透人心的慧眼,自信那具有暗示意义的“最有前途者”名单,可以鼓励老师勤教善教,能够鼓励学生巧学勤学。显得暗示通过鼓励而起作用,鼓励是暗示的灵魂。这衍生多方面作用,最肯定的是给予教与学双方信心。教、学与作事―样,气可鼓而不可泄,信心常决定成败。因此教师务必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学生的信心是志向, 是力量,是追求,是高度。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学生获得任何成绩,都与老师给予爱戴、鼓励自己获得信心分不开。无论罗森塔尔对老师对学生起了怎样大的作用,学生无论有了多么大的进步,最终都在于学生受到鼓励,得以自重、自觉、自勉与自强,在不断增强信心中进步。

3.再求真实与具体

罗森塔尔名单给予老师的作用,产生教育的共性作用。凡是名单的人,得到的际遇是一样的。这有必要,但不够。应再求真实与具体,以因材施教充实之。这里可引进翁格玛丽效应,就是说,老师真的将学生一个一个具体地放在心上,逐一分析并掌握其学习基础,分别确定其高而可达的要求及根据(主要是学生自身亮点),撇开谎言,用真言真情真事作暗示,将爱心与期望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鼓励与自信,自觉去追求与实现自己应达的高度(当然也可对学生直说其事,只要能使学生受到鼓励与获得自信就行)。这与罗森塔尔的谎言试验只用过一次不同,可以连续使用,使学生不断进步。可见在罗森塔尔效应中,吸纳翁格玛丽效应作因材施教,更多地以更具体的暗示作用作用于学生,将显著地提高教育效能。

4.延伸应用于各类教育

罗森塔尔这次心理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重要特点是天真、单纯、幼稚,易于接受“权威的人”影响。所以罗森塔尔名单上的人物易于进步。但教育中暗示与鼓励具普遍意义,适用于各类各级教育。教师总要热爱、鼓励并寄期望于学生,教学少不了暗示。但教育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具体对象不同,暗示与鼓励的内容与方法亦应不同。这是一种艺术,简单看待是不行的。作为教师,作为教学的艺术应用,应有不同对象的特异性。重要的是教育者备艺德,即师德,以优而更优的心境,对学生言传身教,甚至身教重于言教,以师者应有的形象,赢得学生的敬重;让学生感受老师对其热爱、鼓励、推动上进的诚意,为学生乐意接受教育确立前提。同时教师积极构建快乐教学氛围,以自然、机巧的方式进行暗示,以亲切、准确、鲜明、生动并且是少而精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茅塞顿开。可以说这是教学的一种机巧和完美。

5.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

篇(7)

我国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对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均应服从、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任何教学都具有阶段性。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总是反映我国社会对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讲解、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态度,形成对周围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点,并对其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培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工作作风以及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今中外的各级各类教学,总是要利用教学的教育性实施德育。

二、就教学大纲的要求而言,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教学本身就具有德育这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教委颁布的现行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都明确规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课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任务,在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我国古代教学就提倡“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想教育。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担任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因素。教师还应努力改进和健全政治课知识的教学体系,积极地建立本学科的德育教育体系,并以灌输、熏陶、感染的方式,贯穿到政治科的全部教学活动中去,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渗透思想、品德和国情教育,牢牢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

三、要真正做到德育首要位置的落实,必须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工夫

篇(8)

可以这样认为,要提高教育质量,一要提高教育水平,二要改进实际效果,关键是要提高培养对象的质量。标准则是看教育目的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一般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它的队伍建设得怎么样,二是它的设施建设得怎么样,三是它的文化建设得怎么样。主要是通过文化建设,特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使得队伍和设施都能得到科学配置,都能提高效率,都能发挥效能,都能提高效益,都能实现预期效果。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聚精会神,还需要开阔视野、创新思维。

改进学校教育最终落实在教育要素的优化上。一般来讲,要看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反馈、教育研究是否得到了科学优化,特别是要素整合优化是否做到了位。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达到则要看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是否得到落实。

第一,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目的和宗旨。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有社会本位要求,也有个体本位要求。教育目的是否达到,要看我们培养的人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

第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不仅有目标、有标准,还有实施的途径和评价的方法。除了对学前教育提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外,对其他类型教育也提出了完整的要求。

一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二要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方面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篇(9)

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世纪末,经历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美国,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飞跃式进步。1850―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1880―1914年重工业产值增长了5倍左右,轻工业产值增长了3倍左右。美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悄然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势必影响美国教育的变革以期适应社会变革。实用主义教育对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也沾染上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痕迹。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简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

杜威指出,教育活动是由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交互协作的教学活动过程。在此活动过程中,活动的主体为儿童,而不以教师为中心。“儿童是积极的有机体,能够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和选择,但教师并不是对儿童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而是有责任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引导,当儿童遇到问题时,教师应给儿童以必要的指导,交给他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1]。教师主要作为引导者、启发者、辅助者的身份,引领学习主体――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生活习惯;学生是主导者,发挥主体能动性。

2.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聆听教师的讲解、记忆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此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常常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容易抹杀学生的好奇心,遏制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做为基础,学为升华。在做中获得经验,由于经验具有不稳定性、可变化性,只有通过行动检验的经验才能成为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将经过检验的经验内化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杜威设计了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第一,教师为学习者准备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情境,同时给予一些暗示,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二,使学习者获得足够的学习资料,以便让学习者能够应付情境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第三,使学习者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学习者将这些假设进行整理和排序,并使其井然有序;第五,学习者通过实际应用以检验相关假设。”[2]通过上述五个步骤,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在实践中检验经验,最终获得值得信赖的学识。

3.“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本质论

一切教育都是个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无意识地开展起来。从古至今,人类祖先将许多生活经验与技巧通过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方式传递给今人。教育成为连接人类社会生活的纽带,因此杜威通过引入生长的生物学观点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借此希望教育者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对待儿童,“认识到生活就是生长,这就使我们能避免所谓把儿童期理想化,这种事情实际上无非是懒散的放浪”[3],最终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的终身学习目标[4]。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要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活动既能够适合儿童学习的要求又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样的学校有可能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这就是一个根本的事实,而且,以此为起点,继续不断地和有组织地出现各种教学活动”[5]。儿童通过各种直接生活实践活动学习,提高儿童学习的活力、动力与乐趣,发展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品操守。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的生产关系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国内的工商业获得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春天。新的生产结构和新的社会结构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借鉴日本、欧美的教育模式,变革教育的实践丰富起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紧追时代脉搏,融合传入国内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彰显出服务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趋向。

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方针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后,经由、黄炎培、陶行知等人竭力推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1917年以后职业教育思想甚嚣尘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转为潜流。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案》中提倡教育的七条标准:“第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第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第三,谋个性之发展;第四,注意国民经济力;第五,注意生活教育;第六,使教育易于普及;第七,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七条标准中明显地蕴含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烙印。

国家层面虽未出台具体的艺术设计教育方针,但是艺术教育实践者们都有或多或少地对于设计教育方针的阐述,从他们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窥探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民国时期的很多专家学者侧重于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分析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美术史家与艺术教育家姜丹书也曾著文《美术与工商业》(1939)、《美术与衣的工业》(1941年)等文,认为我国以往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之一就是工商业与美术分离,而二者的结合,‘此他人之经济侵略所由来而所由胜之重要原因也!’他还将工商业看成国家经济之命脉,而将美术看成工商业之命脉,称赞‘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成立,主张加强艺术教育,发展‘工业美术’和‘商业美术’,‘所望工商界与美术界今后更能彻底合作,以共同挽救国家经济之命脉’”[6]。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国家独立、国富民强成为时代的强音,发展经济成为摆脱积贫积弱境况的法宝。中国教育界将其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方针政策。新的生活经验的改变、全新生活结构的出现,迫使人们在教育领域进行变革,将近代化、现代化的生产目的引入教育领域,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变革工艺美术教育方针。

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做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上。学生的实践是基础,学生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知识,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检验该知识是否具备合理性。艺术设计是一种带有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需要学生的艺术技艺实践,并且在技能性训练过程中因个体性的差异,如性格、气质、文化涵养等得出差异化的认识、彰显出个体性的特色。如果没有实践空谈理论,艺术设计教育界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员。林文铮在《本校艺术教育大纲》中指出:“学生选修系别是以素描的优劣为标准。最高等的进绘画系或其他各系,优等的进雕塑系或图案系,中等只得进图案系。”以素描技法的优劣选拔学生中,蕴含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杭州国立艺专教师陶元庆先生提出了“便化”的教学法。“学图案不比普通学绘画一样,学绘画,那是看到了什么便‘依样画葫芦’的,至于图案必须先把实际的事物采了来,经过一番的思想,然后把它便化――不是变化――成一幅美观的趣味的图案,注重的是色彩天河,调子的鲜明,画画上趣味的浓厚,尤其是便化时是不能失去原物的特征的”[7]。学习图案需要在对照客观物象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怀,对其进行夸张、变形、简化等艺术处理手法,最后创作出具备设计师自我审美理想的设计作品。

当学生从做中学的设计技法、设计思维之后,设计教育界的实践者们进一步引申出项目教学法。杭州国立艺专图案系的师生们,如刘既漂、雷圭元、李寄僧等人积极参与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展览展示陈列设计。李寄僧回忆参与西湖博览会的设计工作时说:“不但对大会有所贡献,而且自己在实践中取得不少经验,认识到工艺美术在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8]从当时学生李寄僧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做中学;将自己的产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生活,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教育经验,进一步升华为教学材料。

结语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二十世纪初期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等观念,对设计教育的方针、教学方法等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以国富民强为口号的社会实际、积贫积弱的生活境况,确定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于经济的教育方针;技能性训练的学科特性使其更多地从实践中入手,经过“便化”的教学法,进入到服务社会的项目教学法。总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还有多方面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姜文闵,译.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9.

[2]赵祥麟,王承绪,译.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98.

[3][4][5]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1977:157,157,42.

篇(10)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1996年,此项工作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其中,全面实施的有17个省、市,占67%。在全面实施和部分地区实施的省、市中,最早的开始于1979年,至1996年平均实施年限为6、7年。实施考试第一年学生人数每省平均数为11.73万人,覆盖面为34.1%;至1996年,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每省平均数为40.0万人,覆盖面为84.6%;至1996年,累计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约1870.4万人,占初中毕业参加升学考试学生总人数的73.3%。

调查显示,凡是能全面实施的地区,都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支持,思想比较统一。(2)具备一定的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交通较为便利。(3)组织管理工作得力,考务工作规范,各业务部门相互协作,团结一致。

二、关于考试体育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经过多年努力,考试体育已逐步成为各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

1.全面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了学生体质。

有关省、市(60%)对高一级学校新生身体素质和机能的调查表明,考试体育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为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考试体育已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考试体育实施后,其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考试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凡是实行考试体育的地区和学校,即使在紧张的复习考试期间,也不会擅自停止体育课,学生也会抽出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体育用品脱销的情况。

3.考试体育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同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在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大环境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倍受注目,这就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都来关心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良好气氛。考试体育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被社会理解、认可和接受。1993年广东省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97%的各界人士赞成考试体育。

4.改善了学校体育条件。

考试体育使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一定提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学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得到普遍改善。1992年浙江省湖州市用于改善体育器材的经费达21.5万元。

三、关于考试体育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考试体育的顺利进行,各省、市分别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整套符合各省、市实际,易于操作,可量化,且较为科学严密的考试体育办法已基本建立,考试体育已初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1.凡实施考试体育的省、市在当地行政领导的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教育系统内部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了系统的考试体育实施、管理和监督办法。各地在考试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均有体卫、基教、职教、招办、纪检、监察乃至公安武警等部门参与。

2.为保证考试体育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成绩,提高考试的信度,各地均在考前进行了严格的业务培训和考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3.在项目选择方面,各地遵循的原则是:(1)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项目。(2)可量化、易于操作的项目。(3)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环节,如耐力素质差、心血管机能弱等特点。这大大增强了考试体育的适应性、针对性和规范化程度。

4.对于有残疾和有病的学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都制定了相当的免考、缓考及补考办法。对于免考学生分别给予40~50%的补偿分。

5.为保证考试体育的权威性、严肃性,各地严密考场制度,严肃考场纪律,严格监督检查,基本杜绝了考场作弊事件的发生。同时,正是考场制度的完善,在发生个别作弊事件时都能及时发现,迅速处理,不留后患。

6.针对考试体育初期个别地区存在的安全、运动损伤问题,各地采取了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保健指导,严密体检制度,严格把关等措施,消除了隐患。

总的来看,考试体育的考务工作是严肃的,认真的,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信度较高。在组织管理方面,尤其是考场监督方面各地都采用了联合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各地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四、关于考试体育的科学化

为了进一步巩固考试体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各地教育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提高了考试体育科学化程度,使可行性与科学性紧密结合。

1.各项考试项目标准的制定以《体育教学大纲》、《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结合各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使考试标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针对性。

2.仅仅把考试作为一种杠杆,以推动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如遵循“不追求考试本身的测试作用,而重视因考试带来的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以提高的‘滞后效应’”的原则,各地将考试标准定在“只要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就能得到较高分”这一基点,用统计控制方法,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好成绩。调查表明,就整体而言,得考试体育总分59%以下的仅占学生总数的6.3%,得总分60~70%的占29.9%,得总分75~89%的占37.6%,得总分90~100%的占28.2%。学生成绩优良率达65.8%。

3.各地对“考试体育会不会影响文化成绩”这一专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1)考试是公平的,评分标准是恰当的,且相对较低。(2)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大脑积极休息,对文化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锻炼对于身体素质和机能提高相对容易,因此,考试体育是一项一举两得的举措。

4.由于严格控制考试体育总分比例,并用统计方法进行有效控制,调查显示,在总体上不会对文化尖子产生影响。内蒙古、湖南的调查表明,文化尖子在总体上比其他学生的平均体育成绩要高,加上考试项目难度小,分值低,其对升学的影响微乎其微;山东省的一项调查表明,略受影响的文化尖子比例在0.4%以下。

5.在考虑项目的确定方面,各地考试到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特点,经过研究,各地都设有可供选择的项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优势。同时,针对男、女学生考试项目不同的特点,各地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调整评分尺度和给分比值,使男、女生得分相对平衡。

6.调查显示,体育考试总分平均为37.3分。总体来说,各地对于目前总分水平都表示满意,总分的确定结合了各地的实际情况。调查表明,如果分数太低(低于30分),不足以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不足以引起学生、家长、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不利于考试体育工作的开展;如果总分太高(高于60分),作为一种新的考试制度,除个别地区外,不利于社会认同,易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局面,同时,由于考试体育具有组织工作复杂、难度大、易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制约等特点,分数定得太高,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高,致使考试不尽公平。

一些地方提出可以在目前总分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提高(46.1分),其主要出发点在于加大考试力度,进一步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提高各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个意见值得考虑,但必须通过实验尝试。

7.针对考试体育工作中部分地区出现“应试现象——考什么练什么,干扰正常体育教学”的倾向,一些地区(24%)采取了建立题库,考前(1—3月)随机抽题的办法,此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调查显示,这个做法得到了近一半(47%)省、市的认同。

8.为最大限度保证考试体育的可信度,避免人力测量可能带来的误差,一些地区自行开发了许多测量器具用于考试。如沈阳市的考试工作,采用光电仪器测速、电脑计次的方法进行耐力、仰卧起坐项目的测试,给考试体育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消除了一部分人对此项工作的疑虑。

五、关于考试体育目前面临的困难

1.目前对于考试体育工作在认识上不尽一致,特别是一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不予支持,挫伤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2.考试系统内部业务部门不能协调一致,在实施考试体育工作的一些地方(23.5%),学生体育成绩不能全部纳入各类招生学校录取总分,造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落实中不能保证对学生要求的一致性,造成学生可以择校而轻视体育。

3.由于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考试体育工作在一些地区的推广。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气候、地理的影响,如南方地区的每年考试时间正值梅雨季节,加之考生分散,给组织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4.国家教委对考试体育工作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在目前全国试行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统一基本要求,以免部分地区观望、等待。

六、建议

1.对一项日趋完善,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均已达到一定水平,且在实践中卓有成效的考试制度,国家教委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推进,国家教委应在近期出台更有力度的实施措施和管理办法,以便在政策上引导考试体育工作向健康方向发展,同时,消除一些地区工作中的消极等待现象。

2.调查反映,1995年1月柳斌同志关于考试体育工作应“停止考还是不考的争论,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考试制度的方法上,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的意见在一些地区、某些部门工作中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国家教委要加强宣传力度。同时,国家教委,要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利用多种媒介、各种机会大力宣传考试体育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以取得社会、家庭、学校各界人士的理解。

上一篇: 护理服务前景 下一篇: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