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7:08: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字媒体人才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艺术院校中,艺术创作与实践是和教学、科研同样重要的工作,也是艺术家彰显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展现艺术价值的创造性劳动。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重要艺术领域,尤其强调“团队”与“合作”的概念。在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与实践中,特别强调跨越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界限,通过“跨界”创作,形成合力出成果。就目前的实践来看,数字媒体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与录音专业、动画专业、艺术表演专业、设计专业、舞美专业等不同专业进行合作。所以教师在艺术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具备“跨界”培养人才的意识,积极探索与尝试最适合培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新时代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培养“跨界”人才的创新之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业界对“跨界”合作的迫切需求,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合作能力。这与复合式人才培养的观念有所不同,对中国学生“合作能力”这一软肋进行了加强,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环境下对于人才的更高要求。
“跨界”人才的内涵与外延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媒体环境,培养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跨界”人才,确立“跨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首先要厘清“跨界”人才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本文提出的“跨界”人才的概念与“复合”式人才有一定区别。“复合”式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即“一专多能”的人才。“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从理论出发,探索现有学科内部组合的可能性,从理论研究来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而“跨界”人才培养是在“复合”式人才的基础之上,培养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旨在从实践出发,按业界需求来培养“跨界”人才。
根据“跨界”人才的内涵,可以看出“跨界”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旧有的教学体系,超越现有学科的组合,按行业要求培养人才,尊重市场规律,从实践来推动人才培养的理论发展。培养实践中,需要根据社会行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基础技能培训,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求不同学科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跨界”人才还注重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团队式打造,发挥学生的跨界合作能力。“跨界”的一个重要外延就是“合作”,学生要想得到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源和帮助,就要学会团队间的协同合作。所以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为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和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内外培养“跨界”人才的现状与趋势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艺术和媒体环境,教育现代化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要求教育应该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和方法,更加注重人才全方位、多角度和跨学科的培养,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培养适应新时期生产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学科理论的整合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新型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近代历史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经历了四个阶段:模仿阶段(1949年—1965年)、严重倒退阶段(1966年—1976年)、建立发展阶段(1977年—1995年)、逐步完善阶段(1996年—今)。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单一式教学体系和复合式教学体系同时存在。
世界高等教育也把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模式作为最新的教育理念。如美国大学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的方法,称作“一个中心,三个结合”。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本文提出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跨界”人才模式是区别于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在培养方法和理念上也超越了旧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跨界”人才培养是在原来提出“复合”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培养视角全面转换、培养方法全面升级。“跨”是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跨”不仅要跨专业、跨学科、跨导师,还要跨团队、跨组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南京艺术学院开始实施,而且效果显著。
“跨界”人才培养的运营模式
南京艺术学院“跨界”人才模式的培养通过各教学要素的整合和优化,其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四种运行模式:
跨学科课程的授课模式。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行业的需求,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打通不同学院、不同系科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通过联合教学培养出宽口径、精专业的学生。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提出的l+2+1的教学模式,一年级是基础课程,通过这部分各系科通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宽”知识面,二三年级是专业课程,这由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根据一年的学习自主选择,这部分课程讲究专业的“深度”和“精度”,四年级以实践性课程为主,讲究实用性及与社会的接轨。
多学科互补的指导模式。通过成立跨学科的团队导师队伍,开展多学科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研究思路、方法,加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如短片制作的课程,除了影视专业学生外,可以进行多专业联合,所涉及专业如动画专业、摄影专业、录音专业等。
跨领域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跨空间多层面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立体的知识架构。
如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中,在制作剧情短片和实验短片的课程时,就要求学生要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录音专业的同学在具体的课程中也要求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的DV作品重新配音乐和音效,增加跨专业、跨课程的联合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跨院系合作的实践模式。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艺术学和其他学科如文学、理学、工学纵向比较,艺术学的学生要求有独特的学科气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艺术学横向比较,如美术、音乐、设计等专业,影视类专业更要求学生在从事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培养更多的团队意识。所以,打破院系的限制在艺术教学领域尤为重要,院系合作促进了各个专业之间的联合与互补,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具有合作与创新精神的优秀艺术人才。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在南京艺术学院的实践与成果
跨专业创作,交叉互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进行“跨界”,在艺术创作中利用跨专业的交叉互补,变单项优势为综合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合力。如传媒学院的动画、录音、广播电视编导(以下简称广编)专业在创作中利用各自优势,在艺术创作中相互支持,如在动画作品实践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在创作过程中协助完成剧本撰写、镜头剪辑和特效制作的工作;而录音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广编专业的优势,为原创音乐拍摄MV(音乐电视片);动画专业的学生又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对广编专业的影视作品进行三维特效的制作和润色等。在这样的交叉互补中,不同的专业在磨合中逐渐形成了合作优势。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通过不同专业的“跨界”创作,成果斐然。2009年2月,传媒学院动画系作品《孩子来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的《爱画电影》中播出,得到了业界的很大关注。该作品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奖,是传媒学院“跨界”创作的一项成果。这部动画片集中了动画、录音、广编不同专业师生的不懈努力,由录音系导师亲自创作和演奏原创音乐,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合力撰写剧本以及完成后期合成工作。惊悚剧情短片《出租车》中,由录音系范翎老师创作的音效荣获了2008年大学生短片盛典的“最佳音乐效果奖”;《那些花儿》(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导演奖),《大盘鸡》(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造型设计奖)的音乐和音效也都是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录音系创作的。
除了影视作品中的原创音乐外,广播电视艺术系和动画系也“跨界”为音乐作品“配画”,创作了众多的音乐电视作品:动画专业教师为庄曜老师创作的歌曲《花儿本是心上的话》创作的动画MV获首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音乐奖。
跨出校门,与业界“跨界”合作。除了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跨界”创作外,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在“开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跨出校门,与传媒业界和兄弟院校进行“跨界”创作。如传媒学院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完成的《血捍长空》60分钟的英文版,获得了乌克兰“共同的胜利”电影节三等奖,俄罗斯欧亚电视工作者协会的竞赛奖;传媒学院与江苏教育学院老师合作的实验音乐《鱼·渔·欲》获得北京电子音乐节三等奖等。这些“跨界”创作不仅增加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实践经验,也在业界和社会上为南京艺术学院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建立专业工作室,专业“跨界”教学。传媒学院正在尝试把“跨界”的团队创作推进到本科教学的体系中去,一方面注重各个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在课题设计中增加跨专业的合作内容,比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像实践I”的课题中,就要求学生要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录音专业的同学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的DV作品为素材,重新为其创作音乐和音效,增加跨专业的联合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另一方面,在各系科设立创作专业工作室。如在动画系建立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工作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立非线性编辑工作室。不同专业的高年级同学可以在工作室中组成项目创作团队,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和实践,这样既加强了团队意识、角色意识的培养,也让“跨界”创作能聚集更多、更强的合力,创作出凝结多专业创新思维的优秀成果。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现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环境,适合中国国情,也适合中国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推广价值。在艺术人才培养领域,“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初见成效,也有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我们希望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给“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提供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为2011年度江苏省省级教改课题《数字媒体艺术“跨界”人才培养研究》研究成果,批准号:JWXYYKJ12)
参考文献:
[1]刘子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J].福建艺术,2001(10).
[2]胡杰,冉学平,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J].试验技术与管理,2011(3).
[3]奚春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系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3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影视艺术类实验体系构建”(2014-gh-279),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高教研究项目“面向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2014GJYJ-B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毛文(1974―),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一、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科技依赖性
计算机图形技术为数字艺术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各类图形、图像和动画软件技术的应用,都属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算法和编程的集合是所有软件的核心,多媒体软件具有十分友好和人性化的界面,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自然、方便的设计环境,而复杂的算法都在“后台”运行。有人认为新媒体设计师不需要掌握计算机语言。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理由是目前的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水平还远未达到脱离编程的环境。例如,描述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或模拟自然景观需要计算机分形算法,需要进行自主开发,而普通的软件往往无法提供这些特殊的功能;又如Flash软件就需要设计师懂得ActionScript技能;网页设计师也必须掌握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网游设计师还得熟练掌握C++、VB或Java程序语言。显然,设计师不仅要能够熟练操作软件,还要能够运用程序设计来实现仅仅通过软件所无法实现的艺术效果。还有,新媒体艺术作品传播和网络、数据压缩与解压、媒体格式转换、虚拟现实技术等密切相关,这些知识无疑是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理论和技能。
相对于传统艺术对创作材料的依赖,数字媒体艺术对技术的依赖完全不一样,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示,需要网络设备,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要用到创作软件。基于此,数字媒体艺术家同时又需要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他们需要掌握运用软件的技巧。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新媒体艺术家不断地学习掌握利用更新、更强大的创作平台进行创作。
二、数字媒体艺术传播的媒体依赖性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数字艺术作品超远距离传输的主要平台。艺术家可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直观地推介他的艺术作品,迅速向全世界传播。另外,寻找发行或展示渠道、表演场所也都不再是难事。除此之外,数字音视频技术日趋成熟,人们在家里看电影大片、听流行音乐也成为现实。作曲家或音乐爱好者借助音乐软件,编辑创作乐曲,为自己喜欢的诗或者词谱曲,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同样,在网上,音乐检索、储存、播放、复制和下载都可以轻松地完成。现在,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它一般具备诸如上网聊天、在线音乐、网络游戏、电视节目接收等功能。技术发展积极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普及和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的媒体依赖性就是对各类传统、现代媒体的依赖性。信息时代,随处都是“数字信息”的身影,海量的经过数字化艺术处理后的图片、广告和影像作品,没有一刻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经过数字化编码的艺术内容借助各种媒体进入千家万户。因此,可以说数字艺术的表现形式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及其传播方式在作品的创作、展示和普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大众心理学、媒体技术学的研究范畴是大众传播学的关注重点,但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熟悉现代数字媒体运作方式、传播途径也非常必要。因此,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生知识结构中必须有媒体技术学的内容和应用传播学的内容。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短暂性和瞬时传播性
数字化的本性和电子信息传播的特征决定了许多网络艺术具有独特的瞬时传播性、短暂性、虚拟性和可下载性等几个特征。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这无疑也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对网络媒体的依赖。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扩散的艺术,因此它也就具备了其他艺术类别所不具备的传播广泛性、快捷性。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等借助现代传媒的大众文化相类似,具有商品的特征。“短暂”是当代大众文化产品的普遍特征,这一特征使多数大众文化产品失去了难以持久的魅力。网络的高效率传播,超大规模、快捷方便的复制技术使网络艺术得以更快捷、更广泛地向大众传播。被大规模复制的网络艺术作品,因网络的瞬时传播特性,沦为一次性消费的文化产品,其极易复制的特征降低了网络艺术品的原有艺术价值,而瞬时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艺术作品变得让人过目即忘。因此,许多网络艺术有“短暂性和瞬时传播性”的特点。
虽然网络艺术有着以上特性,但是不能因此忽略网络艺术特有的美学价值。和那些经典的传统艺术作品类似,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数字艺术作品也能够保存相当一段时期,甚至被各类博物馆所收藏。
四、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是新兴交叉学科,融艺术与科技为一体。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该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模块:艺术美学、工业设计、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能。这几个模块之中,尤其重要的是艺术教育。在目前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人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许多艺术家缺乏计算机编程的经验,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创作出大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反而是具有强大功能的软件及越来越人性化的交互界面设计帮助了他们。借助计算机创作软件的超强功能,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视觉语言的把握能力,同样在数字艺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那些只是拥有计算机编程知识和现代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若想取得较大的成就则非常困难。因此,要想进行数字艺术创作,仅仅熟练掌握几门创作软件技术是不够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属于一种高级的艺术创作活动。不重视设计语言的学习和设计思维的训练,软件技术只是一种高级工具而已。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属性,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人类学、社会学等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教育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注重发展跨学科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让师生同时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从学校有所收获,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之上,学习从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中解读作品的韵味,学会关注我们周围的世界,并积极地用我们掌握的艺术造型手段塑造周围的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迅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便依托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数字技术更加成熟,多媒体类的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主要通讯工具,数字媒体艺术进入全新的阶段并逐步形成势头强劲的产业。
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起步比国外晚了至少十年,但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混沌中发展的阶段。现在已形成动画、网络、数字设计等为主体形式,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产业链,涉足传播、信息、广告、通信、电子娱乐、网络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较庞大的产业队伍。据相关统计,我国数字媒体产业产值至2008年已经达到9000亿元,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
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本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正在成为市场中非常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新群体,吸引着大量的年轻工作者投入到数字媒体的设计工作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目录外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心专业学科,其交叉性强、应用领域广。因此目前,各相关学校都在积极申办该专业,截至2009年,全国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院校54所。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传播、艺术(设计)等学科相关知识以及在各个领域里的广泛应用,因此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大多都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有针对性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以体现本校专业特色。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人才缺口的巨大,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得以在全国高校普遍展开。
2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
面对新的数字时代的到来,一些院校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的同时,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国内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突出缺乏理论基础和创意启发。在制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偏重计算机操作,而忽视艺术美感培养和扎实的艺术理论知识。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集文理、艺术、技术综合型的学科,需要有相关学科的只是作为理论背景来进行艺术创作。而高校过分注重软件的学习,院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实际上就是大量数字媒体设计涉及的软件课程,美术理论课程只是蜻蜓点水带过。过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最后培养出只能成为一个复制现有数字媒体作品的技师,毫无自己想法和创意的学生。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极大的局限性。
2.2 专业师资和教材缺乏
许多高校在组建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团队时,都遇到很大的困难。由于数字媒体体专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专业教师接受的教育多数都是传统的美术教育或者传统的理科教育,部分教学者也是本身对“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情况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些也是成为制定一个合理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的障碍。国内根本没有对数字媒体的专业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了难题。也正因为学科年轻,国内与数字媒体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也十分缺乏,而教师也就只能就地取材,甄选一些较为符合要求的教学教材。
2.3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艺术性与技术叉很强的学科,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打破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根绝专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过于艺术过于理科都不行。教育方法上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素质,不断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尝试,让学生更加快更加好地接受知识。此外,还要有相应的新设备来作为强有力的保障。新思维、新创意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软件的层出不穷,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直接引来了一场数字艺术教育领域的革命。而高校现实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方法和理念以及技术设备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很好的解答而很难贯彻到教学中。
3 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思想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1)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2)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3)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4)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符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模式应该要分成两大模块,一块是艺术理论模块,一块是计算机软件模块。这两个模块既要互相有所区别,也要有所联系。艺术理论对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的培养是做出有内涵和深度作品的基础。所以在艺术理论在授课过程中,要多注重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教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和分析市场的多媒体作品,重点剖析作品制作过程。在制作数字媒体作品中,要更加注重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在数字媒体产品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数字媒体产品提出了越来越人性化的要求。设计者不能再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设计产品,更多时候需要站在用户的立场去设计产品。只有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产品才更加容易在短时间得到用户的信赖和支持。
再者是学生生源的改革。国内许多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招生中,只招收艺术生或者文科生。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所以需要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也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想法。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招生中,应该招收艺术、文、理科目的学生。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思考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开阔思维,产生更多富有创意的想法。
最后是学校多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国内有关数字媒体课程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将知识更好地教授给学生。对国外一些最新关于数字媒体的资料和教材,应及时地购买,以保证教学资料的品质。
传统的媒体产品逐渐地被数字媒体产品所替代,人们依靠数字化媒体更加及时、方便、快捷地获得大量的信息。数字化环境的形成,改变了并将更加深刻地影响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地关注市场的动向,与时俱进,只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案,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33-01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的专业学科,它在数字科技发展领域中独树一帜,被看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因其直接挂钩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而被广泛关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中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数字媒体技术结合文化转向社会消费品行业的重要过程。目前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在各个产业中均有立足之地,故这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技术与艺术的分裂 创新型数字媒体产业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数字影视、传媒、动画、特效、音频、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是由文化、艺术及技术的结合,其知识的更换速度迅速,对于媒体创作人员及教育人员提出了严酷的考验,跟不上时代潮就极容易落后。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有高端的数字媒体技术,又要对艺术有独到的领悟以及良好的艺术素质。这就要求保证学校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中的师资质量。目前我国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属于新兴专业、新兴课程,高校培养中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优秀教师,一般高校内的这门专业的教师直接任命计算机专业教师以及艺术专业教师各自授课,这就造成了该课程的分割,无法实现创新型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且课程较难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将计算机专业技术以及艺术传媒集于一体的学科,目前高校内教学普遍存在课程繁杂且课程之间缺少衔接而各自为政的缺陷,并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课程计算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内容涉及到多媒体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图像处理、游戏设计等,如要深入研究充分掌握这门技术,学生则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的教材设计完成教学时间均在三四年间,对于学生来说三四年间要掌握十几门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故平时的掌握的不过是技术的较浅显的部分。以上因素严重阻碍了培养高新复合型人才的进程,其根本原因是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更新高校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学校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其对人才的培养时间较长,且较专业化,整体素质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注重教师的讲解,而不注重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故应更新教育理念,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办学以学生为主,注重的师生间的互动,注重激活学生艺术潜在能力,开发学生心智,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开展相关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活动及比赛,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2.以实践为主办学 在课程的教学上应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有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在课堂上尽量拓展教学内容,举出一些较典型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将一些较大较复杂的项目分解成部分小段子放在课外完成,然后在可以堂内开展研讨会,不拘泥于课堂而注重课堂思维发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校内实践要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承接部分企业与公司的项目,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分成小组自主分工,查找相关资料,团队间互相配合完成项目,然后由学校、项目客户给出最终评价结果。这种以学生为主的项目承接,能积极调动学生热情,且能与社会接轨,了解客户及市场需要,及时得到教师点评,同学间互相交流共同创新,共同得到社会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另外,高校也要注重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应根据当地的文化发展,分析当地资源优势,实现适合本地各区域的各种特色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及产业的有效衔接,实现高校实践及实习基地建设对于高新复合型人才的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人生实践平台。这就要求高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对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社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不断的培养综合素质过关,创新能力卓越的应用型人才,才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与科学技术契合度很高的学科,它很好的结合了文化与艺术学科中的专业知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同时学习本学科的学生除了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求对艺术有一定的敏感度,长此以往既可以对我国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发扬,也可以增强其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为其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介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结合了科学、艺术、人文等多个专业学科知识,并在其课程中融入了现代数字技术,实现了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创新。一般来说,只要是经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或再创新的媒体文化,都可以认定为是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来对传统艺术进行优化创新,与其他的网络数字科技也存在一定的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出现,让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随着技术在艺术作品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数字艺术创作的图像也开始作为信息来传递,两者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新型学科,从学科的定位来看,就是要对艺术创作进行一个全新的颠覆。它包含了艺术基础、三维动画、数字影视等课程,涉及艺术、计算机、动画制作等领域。从高校教育来看,本学科的侧重点主要在于媒体艺术,并不是单一的数字媒体;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学习及实际运用是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软硬件”,将计算机技能作为基础工具,通过数字技术的手段来实现艺术的创作和创新,充分的体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课程的选择是具有科学性的。
二、高校在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面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类教师与艺术类教师各自为营
在人才的教育中,师资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从事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一学科的教师中,普遍为单一学科教师,例如,有些高校直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师调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去针对电脑操作及基础知识进行教学,然后再将艺术类专业的教师也调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针对艺术创作、创新方面进行教学,两种学科没有很好的融合前,教学的成果必定就是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过硬,或者是艺术创作能力强,但就是无法结合应用。不同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上都会有差异,如果教师之间平时也不进行沟通交流,学生是无法在此学科上取得很好成绩的。
2.学科理论指导体系不科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产生来源于社会对计算机、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更高需求,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正是因为新,各高校在课程的配置上大多存在杂乱现象,除了教学系统不专业,还有课程与课程之间严重脱节。如果继续维持现状,不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那么对人才的培养会更加有难度。一定要尽早的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学指导体系,实时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紧跟时展的步伐,让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中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教育也形成不小的规模,但还是缺少真正掌握此类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我国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产业也是一项不利因素。
3.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大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类别本就多样化,需要同时学习VB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动画及图形设计等,上述课程含金量较高,难度大是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例如其中的一个MAYA软件,要想完全吃透,必须花费3-5年的时间。另外在校生不可能只学习一门课程,如果想学好本专业,就必须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投入更大的精力,这样才能避免管中窥豹。
三、培养数字媒体专业性人才过程中的建议
1.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第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让学生的长处得以发挥;第二,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要趋于现代化,以未来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不断的对教育制度进行调整,合理的优化课程配置,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祖国的发展事业添砖加瓦。第三,对于其专业新生的培养方向,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潜力挖掘。同时还需要尊重其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其营造一个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个人特色、综合素质过关的创新性人才。
2.开展实训机制,加强学生校内的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改革,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在校园里筹建与地方企业共同的实训工作室。数字媒体艺术这一专业要求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要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实操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校方来提供便利条件。于是,一些高校就与校外的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具体内容为企业可以将一部分项目交由在校生在工作室完成。学生根据项目的特点及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分工、师生讨论等方式相互协助,最终完成项目。项目成果是否合格由项目所属企业进行评估确认。在国外,同样模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很成熟,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也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个环节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在和企业对接项目的过程中,也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环境。
3.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用以培养复合型人才
除了在校内的工作室中实践,还可以利用本地资源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优秀的人才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的结合本地区的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链条,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为区域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具体的做法是要与专业匹配的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教师定期到实习基地与基地的工程指导人员一起指导学生,达成交流成果。这种做法既能锻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学到的知识得以转化运用。为了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持续发展,一定要大力促成这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研发突破、人才资源共享。
四、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数字媒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各高校必须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我国未来的数字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13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以高速互联网、移动网络、数字广播电视、IPTV等为载体的数字媒体迅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批准设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至今已有100多所高校新办或改办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1]重庆大学软件学院立以软件工程为基础,结合数字媒体新技术,培养能胜任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数字媒体产品创作及编辑、数字内容传播、数字娱乐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发工作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作为数字媒体技术重要应用领域的游戏开发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国内从事动漫游戏自主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多,国产游戏份额越来越大,自主研发的力量越来越强,培养复合型游戏开发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游戏设计与开发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当前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基础,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2]国内很多高校在游戏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分析了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场对游戏软件人才的需求及能力素质模型。[3]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开设了多门游戏相关课程,并与公司企业合作,结合实训实习以及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游戏产业所需人才。
1 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游戏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字艺术基础、数字媒体技术基础。
1.1 数学基础
数学基础为游戏开发提供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理论和科学支撑,进行数字媒体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都需要大量的应用数学知识。游戏中的数字图形的表示、生成、处理,游戏中音频图像视频的处理,游戏的算法都离不开数学基础的支持。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
1.2计算机基础
游戏开发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才得以实现,因此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工具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具体课程包括:信息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1.3 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相结合,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软件产品的定义、设计、开发和维护。游戏作为一个产品包含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游戏程序的制作就是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也一样遵循软件产品从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升级一整套流程。所以作为基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学习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等课程。
1.4 数字艺术基础
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来源于理科类高考生,缺乏艺术相关基础。而游戏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相结合的产物。游戏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与剧情创作、美工设计、音频视频制作的人员协作。游戏软件开发自身也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了解媒体艺术领域知识,成为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安排了数字艺术导论、色彩与平面构成、数字摄影摄像、数字作品创意策划等课程。
1.5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
游戏开发作为数字媒体技术在应用上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的支撑。具体开设有数字媒体概论、数字化音视频技术、DirectX图形程序设计、网站策划与Web程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多媒体应用开发等课程。
1.6 游戏相关课程
游戏开发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所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游戏开发能力的培养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首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背景知识、技术基础,对以后在游戏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方法加以系统地讲解。开设的课程有数字动画与游戏设计、游戏引擎分析与设计、游戏中的人工智能。
2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并通过开放式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学科,分步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2.1 课程实验
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特定理论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实验。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中安排与课程同步的验证性实验。在专业基础实验室开展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等软件工程方面,及素描、速写、色彩等人文艺术方面的基础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获得绘画、摄影摄像、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游戏开发以及音视频后期编辑、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艺术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艺术赏析、绘图和绘画、形态构成基础、视觉传达设计等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理解能力。
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技术基础、Java程序设计等系列课程从浅入深完成学生基本程序能力的培养。
数字媒体前期制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字媒体与数字艺术、多媒体技术、平面设计与摄影摄像、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等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充分的认识,具备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应用能力。
动漫游戏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动画设计、动画制作、游戏概论等系列课程使学生掌握动漫游戏前期的设计与制作的基础概念和技术。
2.2 课程设计
要求学生采用特定的系列技术,运用已有的知识模拟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过程。采取团队实践的手段,遵循软件工程原则,是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中等规模的应用开发。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计算机绘图课程设计和数据库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依据项目的大小,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分组完成,培养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小项目开始锻炼,为以后走入职场打下基础。
另外加入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字媒体作品制作和数字娱乐软件开发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学生按照指定的实践教学计划要求选择课题,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学生必须提交书面设计文档,学生也参加对于课题完成质量的评价,并最终以小型报告的形式提交课题。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制作和数字娱乐软件的开发。
2.3 专业实训
实训环节着眼于,在未走出校门的情况下,在学院内部构造一个与在企业里实习相类似的工作环境,针对在校学生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的突出问题,设计制定了合理的实战训练过程。基于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项目,是用主流的开发环境,采用符合软件产业界标准的软件过程规范,进行半封闭式企业化管理,让学生能够切身经历一个完整游戏项目开发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训过程由软件企业具备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或学院教师指导,并带领学生在项目开发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实际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职业素质以及求职技巧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目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凸显自己的实力,能够使学生的毕业实习实现“零适应期”。
学生通过在实习基地或工程训练实验室中的实习活动体验游戏的制作工作,增加游戏作品创作和制作工程经验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专业实训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末或者学期开始,集中2-3周时间完成,具体安排见表1。
2.4 工程实践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工程实践主要是指在短期或较长期培训之后,学生在实习单位直接参与企业实际课题的研发,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部分学生到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完成,部分学生在国内外软件公司完成。工程实践可以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一同开展。
3 结论
游戏人才是兼具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须具有扎实的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编程开发经验,掌握游戏这种特殊产品的创作开发技能。相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游戏产业起步较晚,但正在迎头赶上。高等学校在进行科研创新的同时,也要密切联系社会,与相关行业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符合产业发展的游戏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2014年,国务院《决定》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民办高校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民办高校,必须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问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对产业依赖度极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具有实践性强、产学研结合的的特点,同时民办高校新专业普遍带有师资不足的缺陷,校企合作成为了构成专业和发展专业的重要途径。
丁永玲认为“校企联合办学”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育和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这些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用人需求往往带有独立性、特异性,从中探索系统化、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潜在问题
(1)专业方向定位模糊性与企业针对性强的矛盾
相对于其他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整体存在人才培养模式泛化的问题,由于其宽口径的特点,涉及的知识领域和范畴广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明确的倾向性。当前国内的数字媒体专业主要定位在游戏、动画、影像编辑、虚拟化数字设计几个方面,而企业提供的岗位则细化到某一软件的某一模块,涉猎过宽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无法细化和深入具体工作的缺陷在校企合作中凸显明显。
(2)校内教学考核方式与企业评价体系存在冲突。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从精英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渡,这不仅符合了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满足了社会人才需求。但作为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方式仍然具有普遍性、主动性、整体性的特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会呈现不同的接受结果,考核方式作为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不能够多维度的反映教学结果;企业管理则具有优先考虑经济效益的特点,全面接收管理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负面效应。高校有教无类的教学模式和企业择优录取的评价标准,在校企合作中产生了矛盾。
(3)行业技术更新加速和学校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艺术审美带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不会发生大的变革;而技术则呈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态势,软件作为学习的手段不断升级、更新,甚至一些新的软件的产生直接导致了某一软件、某项技术的消亡,这种更新形式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但由于高校和产业衔接不畅,新技术往往又伴随着高昂的成本,技术的升级只能止步不前;企业作为经济体则能更好的承担技术更新带来的经济问题,更快的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高校教学相对于企业,具有滞后性,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人力需求产生了矛盾,企业不得不投入额外的成本用于新技术人才的岗前培训。
(4)企业追求效益和高校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
校企合作的师资薪金问题是合作中的重要问题。由企业提供的企业师资往往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他们大多为企业中资深员工,对技术掌握熟练;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技术在高校中的传授者,他们又具有教师的身份。一旦驻入高校,企业中的项目没有时间完成,薪金必然受影响,作为教师的学时补贴往往无法和损失持平,其中的落差该由哪一方来埋单,成为了校企合作争论的焦点。
立足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这些潜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极大的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
二、解决校企合作模式问题的对策与分析
(1)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期机制,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在专业方向的划分上更具体、更明确,在学生数量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开出多个专业方向。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以企业需求为蓝本,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输出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紧密衔接。
(2)建立多维度考核方式,细化课程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以实践型考核机制为主,分为上机考核、个人成品答辩、分组实战答辩三种形式。三种考核方式均以任务驱动为主,上机考核需在规定时间内(不超过8学时)完成小型项目任务,根据项目要求设置采分点,由老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个人成品答辩完成时间为1-2周,教师提供多项中型项目任务,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其中一项任务进行选择,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答辩,答辩形式以教师对项目提问,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根据学生对项目的认知、理解、完成质量为标准进行给分;分组实战答辩是随机进行分组后,各组学生对同一项目任务进行制作,时间为2-3周,教师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完成分数等级的考核。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制定,均根据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制定。
(3)输出教师进入企业进修学习,引入企业技术
一方面,企业可以将新技术引入学校,派专门的师资对学生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学校也可输送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参观、访问、学习,提高教师技术水平,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的技术升级。
(4)企业提供助学贷款和带薪实习岗位,学生带薪实习工资分期还贷
企业向学生收取培训费用以支付企业教师的工资,学生可以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偿还,企业需向贷款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岗位,并承诺学生达到用人质量标准后转入正式并提高薪酬待遇。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一)嵌入式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理论课程由校内自有教师完成,实践课程由企业师资完成,在校内实验室配备不全的情况下,可以由学生进到企业中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在实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用人需求、岗位设置,尽早确立职业目标。这种合作模式主要运用于小型企业的合作中,这种企业往往资金少,项目小,项目间隙多,企业固定员工少。项目间隙中,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随着项目入手,对人力需求增大,前期培养的学生可以迅速进主工作项目,弥补人力缺失的问题,一旦项目结束,则可以继续利用空余时间继续进行实践教学。
(二)“三加一”培养模式
“三加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3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第四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集中进行专业训练,培养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第四年进入企业,带薪顶岗实习,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针对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能够适应企业大型的项目工程,有助于解决工期长、内容繁琐、需要反复修改的项目。由于该合作模式具有连续性、持久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
(三)工作室合作模式
该合作模式主要针对创业初期不具备办公场地和办公硬件设施的企业。将工作室设立在校内,学校免费提供带有设备的实验室,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人员对学生免费进行培训,工作室吸收优秀的学生作为兼职型员工,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偿为企业进行项目制作,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
总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企业的依赖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必然性,探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解决了师资问题、技术更新问题,更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民办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技术类高等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案例。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各国都因为过分强调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从而使得工程实践的教育趋于弱化,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大为降低。为此,欧美各国发起了“回归工程”的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CDIO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译为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实现应该依托于工程项目开发,以项目开发到实现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依托载体,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各种课程的一体化设置和有机联系掌握工程能力,CDIO理论也注重对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一、CDIO理论的实现过程
依托于CDIO理论构建的CDIO教学模式,从实现过程上看就分为构思-设计-实现-运行4个环节,这4个环节依托于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下图所示。
第一个环节即构思环节,主要要完成客户需求的定制,同时要考虑技术因素、企业战略因素和经营计划。
第二个环节即设计环节,主要完成计划设计、图纸设计、产品设计、过程设计、算法设计。
第三个环节即实现环节,主要实现从设计到产品的转换,对应于工程项目如硬件制造、软件撰写、性能测试
第四个环节即运行环节,主要使得产品、过程、系统达成用户的最终预期。
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这4个环节基本覆盖了一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也是CDIO教育模式依托的教学主线。CDIO模式依托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依托项目进行的这4个环节,定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对应于项目过程的实体。
二、CDIO教学模式的三个培养目标
CDIO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培养有3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多地依赖于背诵和记忆,这种方式对于知识的掌握是不深刻的。在CDIO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在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知识。
第二个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新产品的设计能力、新系统的建构能力、对领域发展的判断能力和集体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还要在CDIO的教学过程中,端正对于事业发展、工程问题解决的态度,做好进入职业岗位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三个目标,培养学生除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外的更深层次素质,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处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认识这一领域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个培养目标也是考虑对学生差异化的培养,使其不都是成为工程师,而是形色各异的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三、CDIO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CDIO教学模式配置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能够培养学生技术基础知识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理论素质的提高。
第二方面,是能够培养学生个人能力、技术素质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程实际推理能力的培养、工程实验能力的培养、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对应课程体系。
第三方面,是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内容,包括对应于培养学生领导素质、交流能力的内容。
CDIO教学模式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完成工程项目为目标,在推进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实践能力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CDIO模式一般分为构思环节、设计环节、实施环节、运行环节等。
根据CDIO模式的框架结构,同时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CDIO教学模式换份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项目总结4个环节。并依托合作企业选取实际的工程项目,或是模拟企业的实际项目,来构筑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CDIO载体。
1 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具体做法
2.1 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
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
“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 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2.3 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
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
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2—0078—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4.02.011
引言
随着我国动漫、多媒体、影视等数字媒体产业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导致媒体人才紧缺状况。根据国家权威机构的人才需求报告,在未来十年,我国多媒体、影视、动漫等数字媒体人才需求在100万左右。数字媒体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瓶颈。所以,各高校以及高职类院校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进行正规的高技术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各高校、高职类院校分别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以及全国14000左右的职业学校中,大多数已经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但就培养模式各有特色。本文重点探讨被社会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创新型“一体化”师资的培养模式。
一 培养目标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依托学校现有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国家、天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创立品牌的办学理念,制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本艺术素养和较高数字媒体开发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网络多媒体开发、数字视频及特效制作工作的“一体化”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经过四年学习后,学生熟练掌握虚拟仿真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影视特效制作技术、以及Web3D技术等,能够在职业教育中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或者从事实训类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二 “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职业院校对数字媒体师资需求而提出的,与职业教育发展对一体化数字媒体职教师资的需求是相适应的。“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培养职教师资为培养主体,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师范技术技能为驱动力,通过五个结合架构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培养体系实现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1 “一个主体”明确培养目标的特色化,是培养模式的根本
“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专业能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根本所在。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定位准确。对我校而言,办学特色是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全国培养“双证书”、“一体化”的高素质职教师资,所以,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定位从两方面考虑:
(1)为中等职业院校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专业培养师资。近五年来,高职类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量开设,导致教师的紧缺。据不完全统计,数字媒体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教师缺口在4万名左右,尤其缺少具有“双证书一体化”的职教师资。并且,大部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基本都是相关专业转型而来,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也急需发展和提升。所以,当前广大中、高职院校十分缺乏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丰富实践技能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职教师资。我校作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首当其冲担当起重任。
(2)立足于天津,服务于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和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天津,已建成了国家级动漫园。数字媒体产业的飞速发展,也造成了大量数字媒体人才缺口。据不完全统计,为了满足人才需求,天津市已有近100所中、高职院校和技工学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专业或课程,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数字媒体技术教师。因此,就具体情况显示:天津一方面需要大批数字媒体职教师资;另一方面也需要大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结合人才定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为主,以培养高级媒体应用人才为辅。“一体化”职教师资是培养目标的主导方向,专业特色是培养模式的根本所在。“一个主体”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取向:
(1)面向学校:从事于天津乃至全国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职业院校教学,能承接国家和省部级数字媒体技术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加强企业交流,了解当前新技术,做到与时俱进。
(2)面向社会:从事于动漫、影视、游戏开发等急需行业的研发工作,尤其是在教育类企业,能为各类学校开发机械、数控加工、建筑等专业的交互式仿真教学软件,体现我校学生具有职业教育领域高端培训课程的开发能力。
2 “两轮驱动”体现专业发展能力,是培养模式的灵魂
“两轮驱动”明确了数字媒体创新人才需具备的两种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师范技术能力,简称“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由培养目标确定,是培养模式的灵魂,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技能: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掌握虚拟仿真技术、数字动画开发技术、影视特效制作技术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相应的开发工具;并获得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中级)。
师范技能:掌握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本专业教育、教学的能力(师范类):
专业发展能力的实现主要通过设置合理化课程体系,由此,提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1)“两轮驱动”实现方案——架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考虑到我校数字媒体专业依附于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招生来源主要是理科生,逻辑思维较好,对技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媒体艺术感觉相对较差。为此,在设计课程时,从技术类、艺术类和教育类三方面考虑,实现技术、艺术和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在技术、艺术和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中,以技术为主,艺术和教育为辅,主要分为5类:艺术类、技术类、教育类、技术一艺术类、技术一教育类和技术一艺术一教育相结合的综合类,参见图2所示。
(2)“两轮驱动”的具体实现——课程知识结构
“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5类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内容交叉和重复。课程安排采用了课程链的方式,找出了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加强课程间的衔接和协调,获得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如图3所示,充分显现技术与艺术结合、学科与教育类课程相结合、学期内或学年内课程紧密耦合。
技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用于夯实各类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其目标是:具备较高计算机水平,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弥补理科生在艺术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掌握教学设计的基础知识。
技术与艺术课程结合是将计算机和艺术基础有机衔接起来,体现数字媒体专业的优势。技术与教育课程结合是用计算机方法对教育进行评价和测量。其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具备网络多媒体的开发、影视特效制作、游戏设计与制作以及各种数字媒体的开发能力。掌握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教学方法、技能。同时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书,实现“双证书”。
技术、艺术和教育的综合,是让学生走上讲台,使用所学的师范技能进行数字媒体课程的讲授,体现“一个主体”思想。其主要目标是从整体出发,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力和激发学习激情,独立制作完整的创新作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同时,充分发挥职教特长,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教师素养和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
3 “五个结合”是培养模式实施保障,是培养模式的基石,实现了“四个全程”不间断
“五个结合”是“一个主体、两轮驱动”实现保障。“五个结合”立足于实践、强调全程学习以“实践”为中心,以教学内容项目化、工作实施任务化和作品产品化为目的,将师范技能、专业技能、以及艺术鉴赏能力有机衔接,实现“四个全程”不间断,即师范能力不间断、专业技术能力不间断、技术艺术结合能力不间断、媒体作品开发不间断。
(1)课程和教学法相结合
由教师引导学生研究课程与方法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课程开发、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针对具体课程进行实践教学,并分析、探讨和反思讲授中遇到的问题。
(2)技术和艺术相结合
媒体作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艺术是美的体现,技术是作品的创作技能,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优秀媒体作品诞生的源泉。在校期间,重视艺术和技术课程的结合,合理安排开设时间,实现高质量创新作品量的增加。
(3)课程实验实训和工作坊实践创新相结合
好作品的产生需要长期实践积累丰富的素材和经验。实验实训课程由操作性实验和项目性实验组成。操作性实验是知识点练习,一人一组验证或实做一个作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项目性实验是以“工作坊”的形式展开的综合性实验,小组合作设计和开发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校一校结合
校一校结合是课程与教学法的补充,让学生走入职业院校走上讲台,由职校名师和学生结对子,一带一或一带多,让学生切实了解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目前,我校已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建立了联合培养的教育实习基地。
(5)校—企结合
“走进企业、开展校—企结合”是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所需专业技能的必经之路。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去”参与企业项目的启动、设计与开发,培养学生面向工作过程的技术能力。通常企业人员都有丰富的经验知识,“请进来”企业的工程师到校讲解数字媒体专业国内外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等核心问题,开拓学生视野。坐落于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区的国内最大的动漫产业园为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从事专业实习提供了绝佳的实习基地。
“五个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工作实施任务化和作品产品化。在实施过程中,引入CDIO思想和翻转课堂。
(1)基于CDIO思想授课形式
根据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讲授方法引入了CDIO思想。即依据CDIO工程理念,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专业课程创设了基于项目的教学情境。此方法体现“做中学”,在实践中讲解理论,在理论中解决实践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创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沟通和合作能力。伴随着整个项目的完成,学生还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同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
(2)翻转课堂优化课堂教学
数字媒体课程多以媒体制作和软件开发的实践课程为主,介于上课时间有限,学生难于较好掌握。鉴于此,整个教学采用了延长课堂时间的翻转课堂来加以知识补救。具体实现是课前教师对课程内容研究分析,划分成独立成章的小知识点。根据教学设计原理,录制多个大约长度为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课后学生学习微视频,对知识点巩固,并完成项目工作。
“五个结合”以完成作品为目的,实现“四个全程”不间断。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且能及时掌握前沿信息及市场动向,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将来走出校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确保学校专业教育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是实现“两轮驱动”的保障,是培养模式的基石。三“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
(1)“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培养模式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明确了人才定位,培养有特色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创新人才。
(2)“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培养模式更改了教学方法,强调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以优秀“作品”为驱动力,培养了学生艺术素养和技术运用和开发能力,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自身独特设计风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积极性。
(3)“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培养模式实现了大学、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联动提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环境和动力,强调了技术与艺术、具体课程与教学法研究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师范能力和媒体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 结论
职业院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大力发展,重在解决职教师资的缺口。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职业学校对一体化数字媒体职业教师的需求,提出了“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的数字媒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个主体”准确定位专业发展方向、是专业特色所在。“两轮驱动”定义人才的两种能力,确定了课程设置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五个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联动大学、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联合培养,强化实践环节。“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挖掘学生创新潜质,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专业技术能力,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的职业院校优秀师资,为其他院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望秀,谭敏生,汪风麟.地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3,(4):89-91.
[2]杨哲.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分析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