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流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院护理流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医院护理流程

篇(1)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in the Surgical Care of Primary Hospitals/ZHU Jie-qun,LIU Zi-y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3):076-07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explore an innovative optimized model after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in the surgical care quality management in primary hospital.Method:70 cases given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and 70 cases without given that were collected in the surgery department of primary hospital , and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in statistics.Result: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given the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out given the car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Quality of care service; Patients’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Fogang county,Fogang 5116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49

在基层医院,合同护士较多,流动性大,护理队伍不稳定,给本院护理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护理工作繁重和琐碎,部分工作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而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对于基层医院护理方面的必要性,体现在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

创新优化流程护理是指通过调动全科人员的积极性,结合科室实际制订和完善实施方案,从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服务流程、护理文书书写、护士绩效考核等方面,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强化护理管理职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以最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的创新护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2-7月于本院外科应用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制度前的70名患者的护理资料,其中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7.87±7.29)岁;以及收集2010年8月-2011年1月于应用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制度后的70名患者的护理资料,其中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8.25±9.46)岁。优化流程护理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创新优化流程护理方法

篇(2)

手术室输血是根据术中患者病情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是根据术中失血情况进行输注,预防低血容性休克的发生。

近年来在国内时有输血事故发生,而手术室是输血差错事故的高发区。差错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各种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致。我院均采用成分输血,常用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近年来,我科开展了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安全输血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9月—2009年12月对1550例病人进行了术中输血,男840例,女710例;60岁以上550例,18~60岁780例,3~18岁220例。全麻820例,腰硬联合麻醉475例,臂丛麻醉255例。输红细胞悬液及血浆1550例,其中加输冷沉淀及血小板55例。

2护理程序步骤

2.1评估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1],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手术室输血的特点;手术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情、既往有无输血史、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估计出血量;了解成分输血的基本知识,包括:成分血的种类、保存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

2.2诊断在评估的基础上,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列出护理诊断,这是护理程序中关键的一步[2]。如对反复多次输血、术中可能大量输血或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可下“潜在输血反应”的护理诊断;对高龄病人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可下“潜在心衰”的护理诊断等。

2.3计划制定手术室输血制度。根据病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液成分类别等制定护理计划。如病人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心功能不好时,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滴速应控制在30滴/min以内;如术中失血迅速、抗休克时,必要时需行加压输血;如术中失血较多,需及时补充血小板或冷沉淀,预防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免加重术中出血;如病人需输血小板或冷沉淀时,临床领取后应立即输注,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为宜,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尽可能不将手术室输血带离手术室。

2.4实施护士实施护理计划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针对不同病人及手术创伤大小的不同特点给予。

2.4.1输血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常规进行术前护理查房,特别对于未行全麻的病人更需要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以免影响其在术中生命体征的改变。

2.4.2输血前的准备咨询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术中可能需要输血量及成分,及时观察引流量及纱布数量,统计术中出血量,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时间长时,要求对术中领取尚未输注的血液进行科学的保存,红细胞悬液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小板保存条件为24℃~26℃;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保存。

2.4.3认真查对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2]。在这一点上,手术室输血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术中输血常因核对制度未能很好执行,而容易引起严重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常因手术在紧张进行中,台上手术医生未能给予监督,此时的护士更应注意查对所输血液的血型及成分,核对不可以走形式,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入手术室常规进行对病人的确认,输血前应仔细查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等3遍,取血人在血库查对1遍,入手术室时取血人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输血或加血者查对1遍。注意观察血袋是否完好,血液有无异物或凝聚,如有异常时及时联系血库,并给予更换。

2.4.4必须使用一次性带有标准过滤网的输血器同一输血器在连续使用5h以上时,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上粘着沉淀,不仅影响输注速度,还可能导致细菌繁殖、细胞破坏,故须更换。输注红细胞时,输血器莫菲管液面应取2/3为宜,因滴管内血液的滴落高度越小,红细胞受到的冲击及摩擦力越小,红细胞损失量越小。输注浓缩血小板前要轻摇血袋,输注过程中应经常轻摇,但忌拍打摇荡[3]。

2.4.5手术室输血反应手术室输血反应均为急性输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前15min发生,所以开始输注前15min滴速要慢,每分钟约2ml,输血总量不超过30ml,如果输血15min无反应,可按医嘱输入。手术室输血反应常见有过敏性反应、急性心衰、急性溶血性反应等。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输血,及时进行相应治疗。避免术中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以免不能及时判断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较大量库存血后,需及时应用葡萄糖酸钙,预防低钙血症发生,避免加重术中出血。

2.4.6注意观察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在输血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如检查滴速,观察输注是否顺畅,如果病人为清醒状态,需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密切观察尿量及尿色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皮肤有无输血所致皮疹,观察血压、脉搏有无异常改变等。

2.4.7临床上常有输血器穿破血袋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将血袋还输口提起呈垂直状或水平状,扭开还输口帽,把输血器针头缓慢旋转刺入血袋还输口。如发现穿破现象,可用血管钳在穿破点上方钳住,防止漏血,然后重新选择另一管,严格消毒后再穿刺。

2.4.8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督促麻醉医师及时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尽可能在手术室里将所领取血液输毕,避免转运病房途中发生输血器内血液凝聚、输血反应等意外。避免病房里再次核对,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2.5评价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护理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预防手术室输血中医疗差错的发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达到预期护理目标。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步骤,其目的是评价效果。通过评价,护士可以总结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使护理工作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手术室输血是一个环节复杂、参与人员多的一项工作。从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从血库的发出到临床输血之间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以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护士的行为更是保证血液从血库发出到输给患者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护士必须重视各环节的护理,不断加强对成分输血知识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化输血医学发展的需要。

3结果

我科把护理程序应用于术中输血,本组1550例病人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确保了手术室病人的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73-02

引言

手术中的感染问题是一项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问题,为了避免发生术中感染问题,在手术前由护理人员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是十分重要的一项预防措施?当前各医院手术室使用预防抗菌药物已经十分普遍,手术室护士完成这一任务也逐渐成为常态,我院也在2013年年底总结并实施了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执行流程?现将该流程实施前后的执行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选择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9例患者是在我院的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之前执行的抗菌药物,有80例患者是在我院的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之后进行的抗菌药物护理?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

1.2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的内容概述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执行包括三个时间点的分析:首先是在切皮前的30min;其次是在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执行情况;最后是指手术出血量超过1500ml的执行情况?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执行在没有相关的流程规范管理时,可能会没有医嘱或者不明确医嘱而无法执行;抗菌药物需要进行过敏性测试,测试结果不明确造成的无法执行;没有所需的抗菌药物或者抗菌药物的批号不对,无法进行预防感染的执行;由于进入手术室之前,病房护理人员执行过感染预防而无需手术室护士再执行?对于以上执行中的问题,在处理上主要是要和临床医生和手术医生进行再确认;与病房护士进行协调沟通;与药房进行联系查询;通过内部联网查询相关执行情况?

在实施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后,手术室护士要明确执行的具体流程的目的和具体的流程和标准,同时也要向手术室护士强调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性?本院在实施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前,集中组织了对手术室护士的指导和培训,对执行预防用药进行了指导?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

2.1 预防用抗菌药物执行合格率 按照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的规范要求对159例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该159例患者中有79例患者是在我院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管理执行前进行的手术,还有80例患者是在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管理执行后进行的手术,针对两组患者抗菌药物执行结果情况对比,从用药时间以及合格率上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一所示?

2.2 对手术室护士的药物执行工作的影响 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管理的实施对于手术室护士执行流程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意义,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也有利于促使手术室护士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预防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执行知识和要求?

3?讨论

对于实施手术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已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和实践证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关于手术室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各类新型抗菌药物新品种的出现,和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都使得对手术室护士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手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抗菌药物执行,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部位可能发生感染的几率,也有利于患者更快的康复,提早出院,降低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3.1 基层医院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的预防感染用药知识

对于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关乎患者手术中以及术后的感染预防,当前大多数的医院都有预防用抗菌药物执行,但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病房执行,手术室护士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执行认识不够充分,包括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应用以及不良反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多缺乏了解,在手术室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也不常见,有执行的也不规范?近年来对手术室护士的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有了新的要求,对手术室护士的培训也有加强,当前我院关于预防用抗菌药物执行已经基本由手术室护士来完成,并且执行情况越来越良好?

我院组织手术室护士学习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等各类规范和文件,使手术室护士在抗菌药物执行方面的流程知识和药理知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还组织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抗菌素药物执行的知识学习,对于手术室护士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3.2 加强手术室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

实施手术的患者需要按照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管理的要求进行预防感染的执行,作为手术室护士要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就通过病例进行医嘱的详细查看,对抗菌药物的信息进行收集,包括是否有过敏或者其他注意事项,对于存在不明事项的,手术室护士一定要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待取得明确?准确的信息后再执行相关的药物?手术室护士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完抗菌药物后,也要与病房的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告知?联系和追踪药物反应情况,以分析药物执行情况的好坏?还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室护士还要在进行患者交接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对于患者感受的不适以及身体感受进行分析判断,在接病人时要用手术推车,无论是否能够行走的病人都不能让患者自己走进手术室,避免发生迟发型过敏等造成意外?

3.3 加强预防用抗菌药物执行的流程执行

手术室护士要准备手术中的多种类药物和设备,还承担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的工作,因此术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一定要有详细周全的工作计划才能保证手术前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手术前进行预防用抗菌药物执行十分重要,因此一定要纳入到术前准备的工作计划中,同时还要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执行进行规范的流程管理?包括执行抗菌药物的医嘱?执行时间?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等都要予以明确?

基层医院实施手术室护士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流程管理对于强化感染预防和完善执行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强化手术室护士执行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流程管理,保障手术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

篇(4)

关键词:护理管理;流程再造;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6-02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医院管理流程方法上已经开始加以重视并研究新的管理方法,不仅在中国,国际上也逐渐关注护理领域下管理方式,在1990年,美国公司提出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法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流程再造,顾名思义,就是指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及创造更大的价值,对流程进行重整改造。这一管理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思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篇章。

1 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简介

在日益变化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专业分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顾客竞争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如何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怎样做才可以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满足病人的需要,使得医院及护理管理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流程再造管理方法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流程再造管理思想是适应于现代管理体系的创新管理思想,它是对原有工作流程或者组织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行重新构造,通过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以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为中心,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就行重新改造。流程再造的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由于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意外事故,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和经济效益。

2 流程再造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2.1 流程再造管理意识欠缺:

因流程再造管理方法是将原有的工作流程就行整合改造,它是对传统管理理念及工作方式的一种挑战。为此,有些护理者习惯于惯有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对新的管理方法有强烈的抵触心理;二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容易在新的管理方法下被淘汰,他们宁愿选择墨守成规,也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

2.2 护理者综合职业素质欠缺:

目前大部分的护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专注于单一的工作任务,而忽视了其他工作技能的加强,在流程再造管理方法下的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不懂新的工作流程而经常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2.3 领导者与护理者沟通欠缺:

在流程再造护理管理工作的执行过程中,由于领导者与护理者之间的沟通不畅,而导致护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时常发生。例如,当发现工作流程中出现问题后,上级领导与护士长、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不畅,导致流程再造管理的工作出现严重的漏洞。

3 强化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整个医护人员的流程再造管理意识:

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方法若要顺利进行,首先要加强整个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上级领导应建立一个特定的组织机构用于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灌输他们新的管理理念,让所有的医院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管理课程培训中,树立新的管理意识,打破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观念,客服惰性思维,对流程再造管理意识有个全新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同时,要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不仅局限于上下级的沟通,而且包括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不足,及时发现问题,主动适应流程再造护理管理方法,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3.2 加强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

提升护理品质和医院竞争力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强化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首先要重视流程再造业务流程的培训,例如,病人出入院流程、医嘱处理流程、人力物力的管理流程等。这些培训可以使护理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换为更科学的管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提升了护理品质而且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又比如,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秩序为排班制,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加强交接班的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交接班管理方法是进行护理管理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轮班排班方面的培训考核,使医护人员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进行接交班,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人性化服务,避免护理工作出现脱节的现象,保证护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提高其工作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同时,医院在进行排班过程中,要注意医护人员年龄、个性及能力的协调搭配。强化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可以集中医护人员的精力,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使医护人员更加专注的完成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品质。

3.3 强化领导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

在流程再造管理过程中,由于有些护理人员的个人执行能力和理解力偏差,会导致流程再造管理的工作不到位,因此,要强化领导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如每周组织一次会议,及时反馈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打破传统的服务格局,建立流畅的护理流程服务,使护理工作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从以上出现的问题不难看出,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不仅是护理者的责任,而是医院所有领导及整个医院的职责所在。因此,不仅要强化护理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工作,而且要加强整个医护人员的职业能力,

4 结语

以病人为中心的流程再造护理管理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思想,它是将病人需求做为护理服务工作的重心,这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不仅使得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更加的满意,而且大大提高了医院护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在护理管理流程中,首先要加强各护理者的流程再造管理意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不适宜的管理流程并加以改进。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不仅是每位护理者的职责,而且也是医院乃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篇(5)

护理流程再造;护理质量;实施;评价

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像一个精致的连环扣,时刻贯穿在医院及护理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在临床实践中,护理工作流程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对于服务群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仅医疗体制、护理模式需要探索及转变,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需要不断增加,流程管理也被纳入了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自2006年12月,我院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护理流程再造,取得了满意效果。通过流程再造,进一步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了流程再造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1 护理流程再造的概念

1.1 护理流程再造是对原有工作流程的薄弱和隐患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对不完善的工作流程实施重建;通过对原工作环节进行整合、重组、删减等,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过程。

1.2 护理流程再造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医院经营理念和服务宗旨,在就诊、住院流程等方面,简化各项护理工作流程的同时,对必需环节进行持续改进、不断细化,实施阶段的流程再造。

1.3 学习阶段 成立护理流程管理小组,根据医院性质及具体情况进行缺口分析,确定需要优化的工作流程。各科室将护理部统一发放的有关护理流程再造的信息,包括概念、理念、意义装订成册,固定放置,护士定期或不定期阅读学习,加深对护理流程再造的理解和认识。

1.4 重新设计阶段 各个班次根据各自工作范围,首先对原有流程进行分析,列出原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不合理服务流程,增加新服务项目,取消多余环节等,重新设计护理流程。流程初步设计后,经过全科护士讨论,最后形成新的护理流程。然后据此设计出新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标准。

1.5 实施阶段 护理流程再造实施阶段是关键。将制定的各种护理流程以“鱼骨图”方式打印成册,各班护士先将自己职责范围内流程掌握应用,如办公护士掌握出入院患者流程、护理文书处理流程;治疗护士掌握各种注射流程、药物配制流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程、抢救仪器保管使用流程;专科护士掌握各种常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危重患者抢救流程,患者健康教育流程;三班护士掌握患者床头交接班流程、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应急预案流程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护士要掌握本科室全部流程,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 护理流程再造的效果评价

2.1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顺利完成护理流程变更,实施无缝隙管理,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率。建立风险事件呈报流程与制度,分析风险事件及安全隐患报告,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有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

2.2 提高了护理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将质量管理从环节上理顺,用流程管理替代结果管理,明确职责,规范了行为,使管理条理化、规范化,通过护理流程再造有助于建立新的护理文化,改变了长期以来护理工作的被动局面,主动寻找工作中的不足,提升了护士自我品质,激励了护士的创新思维,进行大胆的再造与创新。

2.3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流程的优化再造使护理工作各项流程设计合理,标识清楚,理清了护士的工作思路,同时使转科护士、新护士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各项工作细节,缩短磨合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6)

流程优化最早是由DrMichael.hammer提出来的,是指对传统的医院管理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流程隐蔽在臃肿的组织结构背后,流程运作复杂、效率低下、患者抱怨等问题层出不穷,整个组织形成了“圆桶效应”。为了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以及解决医院传统管理模式下所出现的问题,必须对完善对医院的管理进行重整,完善现有的工作流程,如节约医院的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护理管理培养的流程优化研究,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服务水平,保持医院的竞争优势。

二、流程优化在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规划及设计

医院在确定对护理管理人才进行流程优化前,应该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对护理管理型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在制定流程优化的具体目标时,有计划地按目标进行变革,不断完善计划、合理调整步骤,建立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流程,以确保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流程的建立采用起点到目标终点的措施,为了保证流程的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应对每一步骤制定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此外,应建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流程体系和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估体系,对培养出来的人才进行不定期的考核。

(二)流程的建立与实施

1、流程的建立。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流程优化的建立,首先要根据不同级别的护理管理人才制定不同综合素质的标准体系,如可划分护士长、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主管等,按照其所职责和权限划分为的责任中心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责任中心部门或者个人进行相应的奖惩。其次,护理部制定出各级责任中心部门的护理管理人才共性化的培养方案,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学生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选择合适的课题,并与导师进行商量,最终确定实践课题。2、流程的实施。学生在进入了一年期的导师制、带课题挂职培养过程。首先,在1-3月,全面了解所在病区的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文献整理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选择问卷调查对象等工作,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为科研实践课题的后续的研究打下良好的调查基础。接着,在4-6月,导师对学生进行护理管理工作的现场讲解,并带领学生参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要求学生写出参加临床管理工作感悟。在7-9月,进行角色扮演,成果反馈,导师应事先安排好角色扮演方案。以根据各自角色定位分别主持病人公休座谈会、护理小组会议、管理查房和护士长会议,以及突况的紧急处理等角色的扮演。无论是扮演何种角色的同学,应该认真对待,在扮演时,能够大胆沟通,充分运用到导师所教的技巧。第10-11月,导师安排学生进行现场的模拟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各种护理业务和突发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模拟,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按照评分标准打分,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相应的奖励。最后,在第12个月,学生根据在前11个月的科研调查和实地锻炼,写出科研论文和挂职总结,导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的考核评分,选出合格的护理管理人才。最后,建立后备护理管理人才库。

(三)监督评估阶段

在实施完护理管理人才的评定流程后,建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流程体系,不断地改进管理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流程。再者,医院应建立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估体系,对培养出来的人才进行不定期的考核,针对学员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指出,并辅导其进行改正,以及管理学员将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不断地修正护理管理人才的流程体系。

(四)效果

经流程优化培养后的护理管理人才,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应对紧急情况应对方面都得到了本质性的提高。对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流程优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学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方式下的一种修正,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实际应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优化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流程的相关策略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流程,形成规范化的护理管理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合理安排护理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职责结构等,根据科室患者等的特点合理地安排护理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以及对科室机型合理地布局,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再者,简化患者的就诊流程,安排专职的护理人才,以及各科室应加强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器材和护理人员的浪费。此外,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通过不定期地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或者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其进行培训,最终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规范护理流程,用科学的方法绘制流程图,并找出其存在的漏洞,及时地进行优化。

(二)建立优质的护理管理人才梯队

建立优质的护理管理人才梯队,首先要对护理管理人才进行选拔,并树立明确的梯队培养目标。接着,编制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工作权限、协调高校和绩效考核等部分。再者,构建护理管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有效的培养对策。此外,以岗位和人员层面的培训需求为依据,制定培训计划于课程设计,制定护理管理人员的长、中、短期的管理培训计划和课程。最后,并加强对护理管理人才能力和技术进行高层次的培训,如安排一批护理管理人才前往海外信息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能等。

(三)加强流程优化的信息化建设

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流程优化,应充分发挥相信技术的优势,促进护理流程更加优化。这要求对护理管理人才在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引领、掌握能力的要求较为严格。比如可以建立电子门诊信息系统,患者可通过挂号机选择医师,并根据LED屏幕显示的次序就诊灯。相关的护理人员应熟悉这些流程,通过引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就诊。医院可以定期地对一些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能方面的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另外,医院可以定时召开关于护理管理人才的座谈会,对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进行交流。此外,医院可以每半年制定一次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流程优化应用比赛,设置一些奖项,来激发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的热情,优化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流程体系。

篇(7)

为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性质很强的行业,其目标应该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位病人在医院都能得到充分的照顾,在病房管理方面,全面流程管理是以服务病人为中心,全面地关注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流程方案,精心细致地照顾病人,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对病房进行全面流程管理的核心是以流程为导向进行科学管理,以活动为导向进行流程管理。其优点是将科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业务流程重组与全面质量管理相互渗透、溶为一体,由于流程的逻辑性、可变性和可分解性, 使各项护理工作衔接更加紧密,。

1全面流程管理的内涵

1.1全面流程管理的内容

全面流程管理是以流程与医院具体活动为主导的病房管理模式,医院根据各类病房的实际操作方式的不同,制订出病房各项护理的工作流程,医院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均依照医院制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质量,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服务意思,全面流程可以分为静态的流程结构和动态的流程结构,动静结合,全面细致地照顾病人,这也是在减轻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少重复照顾或遗忘病人的情况。

1.2静态流程结构

所谓静态流程结构是指对已经制定好的流程步骤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分清主次,重点强调关键环节的实施,避免出现忙中出错,或者死板僵化地进行护理工作,比如在儿童病房接手术后的儿童病人时,病房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没哟参与手术的过程,对手术中的儿童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的并不多,因此需要儿童病房的护士与手术麻醉科人员当面交接,且掌握详细,全面,清晰的状况,观察要仔细,记录需及时;患病儿童由于年纪较小,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较弱,在经历手术后,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况,如心跳呼吸骤停等,这时需要护士果断地进入抢救流程,立即进行抢救,并同时呼叫医生,给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照顾。

1.3动态流程结构

动态流程结构是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和护理职能的要求决定的,这个相对比较灵活,出于病人的实际身体条件和病情考虑,适当地增加或者较少某些环节,避免不必要的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儿童病房的管理中,儿童心性未定,在病痛的折磨之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遭受了较大的摧残,而且父母心情焦虑,看到自己孩子的状况更加着急,为了安慰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护士可以增加巡视的密度,缩短观察的时间,及时了解患病儿童的病情发展;或者在患病儿童手术之前,针对术前患病家属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更多的告知和关爱,应增加术前访视流程,既鼓励儿童患者,也安慰病人家属。

2具体的推行方法

2.1做好实施前的准备

全面流程管理在医院实施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都不甚了解,因此,做好管理方案实施前的准备尤为重要;在宣传方面,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宣传力度,突出全面流程管理对医护人员的好处和要求,激发医护人员的热情;在流程制定方面,符合医院的实际状况减少某些形象工程类的流程,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流程方案,而且流程的制定应以服务病人为中心,尽可能考虑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实际要求。

2.2先试点,在推广

改革不是简单的替换就完成任务,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因此,作为医院病房管理的大事件,全面流程的推广需要先积累经验,在某一个部门或科室先行试点,虽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在试点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有普遍性的,在小范围的试点工作,利于医院管理层更加记录试点数据,解决一些突况,同时也不会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在取得一些宝贵经验之后,再有利于全面流程管理在医院全范围的实施。

2.3建立检查机制

在全面流程管理方案推广和实施过程中,针对医院护理人员不太熟悉流程的情况,医院应当组织力量,深入到每个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对于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或者遗忘等情况,应及时提醒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全面流程管理是能够被熟练掌握的。

3结语

全面流程管理是在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大限度地加快医院整体的运转速度,使医院的各项工作更加调理清晰,权责明确,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以病人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及时调配人力资源,扩大护理人员之间协作,保证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加细致,优质的服务,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苗蕾.“护士长绿叶信箱”在病房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07).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56-01

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护理部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及具体部署,根据我院特色,选定内科病区为“示范病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进一步改进新病人入院流程,作为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切入点,至2010年8~10月份施行200例病人以来,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改进前比较,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我院是一所刚升级的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恰逢医院新大楼启用,新医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但就诊流程又对每个病人而言很陌生。经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住院病人对入院流程反响较大。而入院流程又是医院为住院患者提供的第一个流程,也是患者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一感觉,更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关键环节。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患者入院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院护理部自2010年8月份起决定在内科“示范病区”改进病人入院流程,由病区护士主动到门诊接病人入病房,让病人在医院优美的环境中能够更方便、快捷得到治疗和护理。

2 方法

2.1设立方便快捷的入院流程 创造方便快捷的入院流程目的是给患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护士的贴心服务,让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从而能很好的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制定流程前我们深入科室收集资料,并站在病人的角度想,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从接待患者的护士自我介绍、医院环境介绍、住院手续办理、病人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资料整理,制定如下入院流程。

2.1.1 护士接到门诊医生有病人入院通知后(携带轮椅或平车)到门诊接病人,面带微笑的说:“××主任或医生,您好!我是××病区护士×××,来接新住院病人,请问是哪位?”“××您好!我是××病区护士,我叫××,现在由我接您到我们病区住院。”(协助患者坐上轮椅并帮助携带好随身物品)。

2.1.2 护士陪同或用轮椅推着患者到护士站(途中护士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沿途科室所在,熟悉环境)。

2.1.3 护送病人至床边并安置舒适,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平均耗时15±5分钟。

2.1.4 护士告知家属持入院通知单乘电梯至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并嘱患者及家属保存好交费收据,以备出院时使用。(如无家属或老年家属由护士协助办理)。

2.2 临床应用

2.2.1培训

首先是对全科室人员进行再造流程的学习和讨论,取得门诊和病房医生的积极支持和鼎力配合,护理部根据新入院流程组织护士进行演练,重点强调贴心服务:面带微笑、语言表达技巧、病人安全、时间控制等。

2.2.2 合理实施

护理部定期和不定期对护士进行跟踪检查,现场点评。护士长召开护士会,明确入院流程,强调入院流程中介绍形式不拘一格,充分发挥每一位护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对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患者进行入院介绍。在改进入院流程的3个月以来,护理部对每天入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跟班抽查,使入院流程真正做到“写我们要做的,做我们所写的,记录我们所做的,检查其结果,纠正其不足” [1]。

3 结果

我院原入院流程是门诊医生开出住院通知单病人及家属携带随身用品到住院处窗押金办手续护士站进病房,因环境布局因素、病人因素、其他部门窗口因素等耗时较长,平均需 30±10分钟,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不便,给入院后护患沟通、主动配合治疗等存留隐患。。改进后流程,护士在陪同患者到病区的路途中,就开始自我介绍及入院介绍,为行动不便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轮椅或平车)。护士在接待患者入院时就建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使患者减轻陌生感,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为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改进后流程平均耗时15±5分钟,比改进前节约15±5分钟。病区护士的工作也得到了合理的安排,为病人入院后及时治疗做好准备。让病人真正体验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病人满意度有原来的95%上升到98%(2%主要是住院费用问题)。

4 结论

流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合理科学的流程对医院的管理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流程不是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而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流程更多是是从执行的角度把个人或组织确定的目标去执行到位。具体医疗情境中,则流程主要体现为医务人员如何为客户提供门诊或住院治疗手续、给予何种治疗、何种护理、由谁去做、什么时候做及结果等。” [2]

本文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入院流程,能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加强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让病人真正体验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进入院流程,对住院病人负荷量不是太大,护理人员相对充足的基层医院来说,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值得推广应用。

篇(9)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继续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确保工作质量,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一)两所县级医院要遵照试点先行、不断总结、稳步推进原则。全县二级医院至少有50%病房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逐步增加试点病房数量。

二)争取年创建3个市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和5个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并努力创建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和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三、主要措施

一)积累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稳步推进。各医院要认真总结年试点工作的经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循序渐近、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二)积极参加以对口支援形式开展的示范工程活动。全县二级医院要到市级医院开展现场观摩和培训。推动各医院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加强指导。改革护理模式,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建设,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推广。

三)强化护理模式。全面实施小组责任制或个人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平均包干床位不超过8人,每个责任护士包干一定数量的患者。包干床位中有危重患者的床位数可适当减少。包干患者相对固定,护士根据患者护理级别、自理能力完成护理工作。限制家属探陪及自聘护工数量,保持病区管理有序,条件成熟的病房可实施免陪或陪而不护。

四)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现护士满负荷工作。将护士的工作绩效、临床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表现与其收入分配、晋升、任职相挂钩。有条件的医院要建立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示范病区的床护比不低于1:0.4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助理护士按组分配。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排班。确保应急需要和调配,及时满足病人需要,保证护理安全。

五)优化护理流程。改进和细化工作流程。加强细节管理,把制度、标准、职责、规范等融汇贯穿到流程中去。使护士工作具有执行力和操作性。有条件的医院要充分发挥医院信息技术平台优势,对流程的薄弱环节进行整合、创新。执行表格式护理文书,改进医嘱处理流程、排班和交班流程、物品领用流程,缩减不必要的环节,重建完整和高效的新流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

六)深化护理内涵。要依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制定医院护理工作评价标准。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科护理技术服务。从整体护理责任制入手,健全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整合护理各项任务,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正确处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的关系,专科护士可作为临床护理小组责任组长,负责专科护理内涵质量的现场督导。

七)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同工同酬,提高一线护士福利待遇。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护士工作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八)公示护理服务标准。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结合病房实际。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实。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

九)及时报送信息。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信息月报制度。同时,指派专人按时报送信息。各医疗机构要及时向局医政股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好的做法和工作成效要通过简报等形式及时进行总结,以供相互学习。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县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各医院要从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充分认识到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升医院品牌形象的高度,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篇(10)

为了响应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号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1年起开始创建优质护理工程,从多方面入手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对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而言,由于收治患者特殊,护理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改善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一步。就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对ICU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病房共有21张床位,护理人员54名,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29.20±4.60)岁;大专9名,本科45名;护士13名,护师30名,主管护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

1.2基础护理流程优化方法

(1)强化ICU护士的基础护理意识:基础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主干部分,做好基础护理服务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大前提。要求全科护士包括工勤人员都必须重视基础护理,开展以基础护理为主体的学术讲座,对全体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集体学习卫生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护理对象及护理目标,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思想。基础护理是确保患者诊疗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护士观察病情的良好途径,在基础护理过程中护士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且护士能够通过基础护理来体现对患者的关怀和重视,体现人文精神。基础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护士学会换位思考,充分体会患者的痛苦,理解患者的需求,明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

(2)优化排班流程:合理的排班能够为护士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又能确保工作质量。ICU班次调整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围绕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予充足的护理服务。以往的排班安排中,存在大夜班护士工作量大、休息时间少、体力消耗巨大的情况,这导致护士很难有充足精力来保质保量的做好基础服务,而基础护理不到位则会直接导致患者、家属的不满,进而引发纠纷,在调查中ICU护士也充分反应了排班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针对排班情况进行了优化。首先将晨间护理由以往的大夜班护士负责改为了大夜班护士和白班护士共同负责,减轻了大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其次将白班工作时间提前半小时,确保白班护士能够及时参与到晨间护理中来,大夜班护士和白班护士的共同执行也确保了基础护理能够进行双人查对,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其次,在排班的具体安排中,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对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了充分的评估,确保各个班次都能够实现高年资、低年资护士的有机结合,实现能力互补,既克服了人力不足的问题,又确保了基础护理质量。

(3)优化工作流程:要求以往各班次的护士根据自身工作内容,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原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由管理层进行审核,重新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在流程初步设计完成后,在全体护理会议上进行讨论,集思广益进行修改,初步拟定完成后在临床试用一个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进一步调整流程,最终制定成册,要求所有ICU护士都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来执行,尤其对于新护士要强调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如ICU组长工作流程:①查阅ICU护理记录及患者情况。②根据患者病情及本小组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本次工作分配。③认真听取交接班记录并提出指导意见。④进行床头交接,了解夜间患者的情况,检查患者的皮肤、及各类管道。⑤和夜班护士共同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擦浴,并整理好床单元。⑥更换氧气湿化瓶,需要雾化治疗的患者配置雾化液。⑦遵医嘱进行气压治疗和多频振动治疗。⑧协助白班护士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⑨进行转科患者及外出检查患者的安排。⑩协助办公及治疗护士工作。瑏瑡检查治疗车内药械并补充。除此之外,还要强调每周的工作重点,例如周一整理病房、周二检查管道标识等。

(4)加强各级人员培训:在强调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要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流程的培训,确保所有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流程。做好新护士的入科培训工作,将基础护理流程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强调,确保每个新护士在上岗前都能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护理意识,在入科后由带教老师负责进行流程的说明和指导,确保在上岗前能够熟练按照流程进行护理。每个护理班组要安排资深护师负责指导工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护士长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基础护理工作,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感染和激励护士,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热情和动力。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分析该阶段中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优秀的护士提出表扬,进一步激发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热情。

1.3评价方法

分别抽取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前后的ICU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优化前ICU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4.18%,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2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2.50%。优化后ICU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1.41%,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2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7.78%。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护士的专业能力得以体现,能够更好的服务患者,科学的工作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差错。通过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强化了护士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同时也加强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确保护士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做出应对措施。

3.2减少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有效避免了护理操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了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的研制执行,避免了患者交叉感染,从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3.3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的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往往代表了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通过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大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双人查对的制度也体现了对患者安全的重视,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4结语

优化基础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ICU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ICU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590-592.

[2]蒯莉.优化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2,31(24):117-118.

上一篇: 数据通信市场 下一篇: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