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篇(1)

王海兴:字容川,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中华吟诵学会理事,北京吟诵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会员

陈复兴:浙江省磐安县教育局教科所研究员

记 者: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也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要求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那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是怎样的关系?

崔志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映衬的。“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样“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一种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终究会被时代所抛弃;一种传统文化如果不能融入到教育中,终将被遗忘而难以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历经大浪淘沙般沿袭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与创新,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是互为促进的。一方面,传统文化需要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方式表达出来,现代教育会促进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核心内涵等方面“升级”,促使传统文化充满现代气息;另一方面,现代教育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失去传统文化的根基,教育的“灵魂”将会游离,只剩下“工具”和“理性”的教育绝不是完整的教育。可以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是唇齿相依的。

王海兴: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对今天孩子德行才能的发展很有帮助,对发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很有帮助。因此,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比如,儒家文化的“诚信”“仁义”等,都应该是现代教育所应该立足和进一步发扬的。

从教学形式来看,传统教学中的很多方法与现代教育方式是不矛盾的。不论是古代私塾教学还是书院教学,都有一套非常成形的方法。这套方法经过多少代人的摸索和实践,不少内容很值得借鉴。今天提到古代私塾,很多人印象中就是戒尺等,这其实是现代人对古代教学方法的误解。古人学习文化极其重视因材施教,私塾老师教学生都是“一对一”的教学,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进度并不完全一致。再有,学生诵读经典的流程是点书、背诵、复背、开讲、复讲等等,有一连串的要求。这些方式对今天的教学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记 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您认为传统文化如何才能更好地与现代教育融合?

崔志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离不开两者的“相互逼近”。一是传统文化需要填空现代“元素”,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正是由于没能有效“嫁接”现代元素,最终销声匿迹。为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护“非遗”活动。从根本上说,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能“现代”表达,进而能与现代教育融合;二是现代教育需要“关照”传统文化,当前的教育似乎正在陷入技术与工具的漩涡,教育技术装备日益电子化、高科技,VR、AR等现代技术蜂拥而至,翻转课堂、移动式学习等使学习无处不在,现代教育正面临深刻的、史无前例的变革。但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始终是教育的根基。

王海兴: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分成三个大的层次,一是从民族精神“道”的层次来讲,中华书局最近在出版一套传统文化教材,选择的就是儒家经典中的孝悌、仁义礼智信勇等,这些是培养人的性格、品格的内容。二是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忽视古人认为是“术”的一些内容,比如,诗词、对联的教育,通过吟咏、品析乃至创作,可以让学生感受汉语文化的美。通^审美的提升,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个是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北京的京剧、安徽一些地方的黄梅戏等,结合地域特点,让学生感受地域特色,传承传统文化。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

陈复兴:作为一个中国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应该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它。中华民族向来有家国天下的情怀,“立德”“立功”“立言”被看作“三不朽”。如何“立德”?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修身)、“父母俱在,兄弟无故”(齐家)。如何“立功”?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王天下”(治国、平天下),这是更高一层的追求了。如何“立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著书立说当然是属于“立言”的范畴。其实为家人做出榜样,形成好的家风、家训,是一种更好的“立言”。

记 者:请您谈谈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些建议

篇(2)

关键字 广西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 开展现状 调查研究

广西地区是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首批试点地区,对广西地区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相关文献和报道进行了整理查阅,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将更好的保护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

一、广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开展现状

广西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法、文献查阅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广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开展状态良好。

(一)总体推广良向发展,但具体推广力不足

广西地区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活动,每年都会举办相应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赛。2010年11月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和体育局联合启动广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2012年又在广西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师范学校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民族传统的示范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而且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具多样性,但缺乏规范管理

广西地区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旨在引导大中小学校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大力推广,已经发掘和推广了多项具有广西地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包括壮族的板鞋和抛绣球,苗族的打草球、回族的摔跤以及其他各民族喜爱的大象拔河、打陀螺、踢毽球、武术、民族健身舞、健身操等项目。只是,目前体育教学中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仍然缺乏规范指导,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缺乏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导人员,而且极易造成体育项目的不均衡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量引进校园,但缺少规范教材

广西地区在2010年启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时便命名了14所中小学校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并成立了由广西民族大学和全区各示范学校组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际保护联盟。2011年又评选12所民族传统体育师范学校。在这样的大力推动下,多项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引进校园,极大地丰富了示范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但是,过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经过口口相传或者是练习经验的积累来传承和推广的,在全国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之前几乎没有有关民族传统教育的现成材料,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之后同样面临缺乏专业教材的问题。

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教育意义

从广西近两年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现状分析来看,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切实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也具有突出促进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丰富校园体育生活

体育教育一直是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增强体育教育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对于提升校园体育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项目比常规的项目更加贴近生活,形式又多种多样而且趣味性极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体育教学之中,将极大地丰富在体育教学内容。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将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中代代相传的极具民族代表性体育项目。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各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含了丰富自然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能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加深各民族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使学生在传统体育项目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保证青少年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

民族传统体育是过去的劳动人民为了特定的健身、祛病等健身目的而发明创造的活动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之中,能增强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有效健身时间得到保证,提升体育健身质量,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还可以应用于丰富课余活动,能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间娱乐中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是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对于青少年培养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都大有裨益。

(四)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各民族的先辈们经过一代代的经验总结,讲究形神兼顾、动静结合,又与德美结合,充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作用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良性发展建议

(一)规范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具体实施行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是广西第二届体育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广西教育厅和体育局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推广和宣传。大中小学都已充分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并在青少年学生中间掀起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热潮。如此更应顺应民意,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基层落实的力度。首先,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示范学校也要对的体育教学进行规范管理,比如,加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其次,体育教师也要增强对进校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具有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通俗浅显形式的教导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健身方法。

(二)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形成都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一个民族都积累了种类繁多、形象生动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扩大进校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和种类。另一方面是指对现有的进校园的民族传统项目进行规范整理和深入挖掘,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更加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题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言之有物,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三)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用性

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用性能让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项目与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快速融入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便于学生快速适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能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德育、体育以及美育方面的有效教育。

(四)做好经验总结工作

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中做好总结工作经验是为了给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提炼出比较科学有效的开展形式,为以后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进行有效参考,避免重复犯错,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活动。

四、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的理性思考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将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不仅是能够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文化,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健康发展,将各族学生培养成拥有民族自豪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启动[N].广西日报.2010.11.

[2] 卢羡婷.广西大力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2.03.

篇(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26-01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今天,很多地方戏曲普遍面临市场萎缩、后继乏人的窘境。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桂林地方戏曲现状和教育的现实状况,“就地方戏曲进校园”,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桂林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现状

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姿炫丽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剧、彩调、广西文场等地方戏曲、曲艺就发源于桂林。桂剧是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属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广西文场简称“文场”,是流行于广西桂北一带地区的清唱艺术,被称为曲艺百花园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桂林市积极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市区部分小学开设彩调、文场等地方艺术课,荔浦县在中小学中将广西文场作为音乐可教材来学唱;临桂县将彩调写入乡土教材。专业剧团派出专业老师在大、中、小学举办地方戏曲讲座,教授学生唱地方戏曲,把地方戏曲演出送进校园;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免费到中小学开展地方戏曲培训班;国家级传承人开展教师培训。文化部门积极搭建演出平台,在每年的“漓江之声”、“周末大家乐”等活动中开辟少儿专场供中小学生展示地方艺术;教育部门每年也举办艺术节和地方艺术展演,提供展示平台。

二、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桂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和支持,以致“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成效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成为一次性活动;作为“地方戏曲”重要实践载体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举步维艰。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桂林城乡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编制核定缺乏弹性,缺乏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引进无门”的前提下,抽选老师专门负责传承任务,难度极大。

(三)缺乏传承的长效机制。缺乏长效机制,难以形成持续推动力,“地方戏曲进校园”多呈“昙花一现”。

(四)缺乏统一的监控系统。对在学校中开展地方艺术传承,国家的相关政策弹性空间较大,教育部没有下达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目前各学校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大多出于被动或临时应对,缺少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挖掘等也没有得到统一安排和持续多方支持。

(五)部份学校、家长、教师对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认识不足,制约地方戏曲在学校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部份学校、家长、教师认为地方戏曲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陈旧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更没有必要保护,因而在采取消极应付或抵制的态度。

三、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路径探索

(一)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戏曲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对音乐教师进行地方戏曲的专项培训,找名家或到专业学校培训学习。其次学校应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地方戏曲教育研讨会,制定学校戏曲教学的发展规划。第三,与文化部门联合邀请专业演员来校兼职地方戏曲教学,或请传承人来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地方戏曲文化。

篇(4)

2006年5月30日,湖南省教育厅组织湖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赴衡阳师范学院进行湖南省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从而拉开了湖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序幕。六年来,除了部分国家级艺术院团来湖南高校演出外,湖南省教育厅还组织了湖南歌舞剧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等在全省部分学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具体形式为交响乐音乐、民族管弦音乐、地方戏曲和音乐剧。截至2011年底,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山西省话剧院等国家级院团来湖南高校演出25场,湖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演出交响音乐会68场,长沙湘剧院演出湘剧《酒村长》和《古画雄魂》各4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星河演出公司演出原创音乐剧《同一个月亮》和原创现代大型花鼓戏《五十二家别墅》各10场以及民族管弦音乐会30场。据不完全统计,湖南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组织演出团体到各学校演出158场,累计受众人数已达22万多人次。

活动注重优秀民族艺术的传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和深切认同;并且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演出形式不断丰富,受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活动效果显著增强。几乎所有的演出现场都“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二、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1)活动效果反馈与参与演员情况的调查

在2010年湖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星河演出公司在各高校巡演了花鼓戏《五十二家别墅》。本次调查研究主要是在这10场花鼓戏演出活动中进行,覆盖了湖南省内十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等。调查的形式采取纸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888份,有效率为88.8%;访谈60人次。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学生和参与演出的演员;对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演出效果的评价、聆听观看后的感受、对于花鼓戏的了解程度、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意义的认识、高雅艺术欣赏审美观念以及对艺术教育该如何开展的建议等。对参演人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演出的总体效果、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对自身的提高是否有所帮助以及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建议等。

调查的学生中对于“高雅艺术进校园”花鼓戏演出的总体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其中十分满意的占49%,比较满意为40%,满意率为89%。在演出中对表演者的态度感觉比较满意的占53%,对表演者的技艺满意的占49%;对演出中音响效果有待改进的占21%,对演出时间安排不满意占20.3%。调查的参演人员中有96%的认为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活动对专业技巧的提高有所帮助;56.4%的认为通过参与演出活动增加了他们的舞台经验,加强了合作意识;43.5%的认为通过演出活动对个人的心理素质有所加强,有12.9%的认为参与演出使他们的表演技巧有所提高。

(2)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星河演出公司演出的花鼓戏《五十二家别墅》的活动效果反馈与参与演员情况统计分析,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学生对高雅艺术进校园这种活动形式比较满意和喜爱,也非常希望能有机会经常接触高雅艺术。他们对于表演者的态度、技艺以及地方戏曲的选择都比较满意。每当演出结束,许多同学都表示:“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真没想到湖湘传统文化这么美。”并希望“这类活动能够走出形式化的套路,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促进我们向真、向善、向美,实现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是大部分演职人员对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演出非常感兴趣。通过参与排练和演出,不仅增加了他们的舞台经验,加强了心理素质与合作意识,而且提高了他们个人的表演技巧。同时,使参演人员加深了对湖南地方戏曲的了解,从实践中感受和领悟花鼓戏的艺术魅力,逐渐增强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并且培养了一批地方戏曲后备人才,为推动地方戏剧的迅速振兴与长久繁荣打下扎实基础。

三是高雅艺术活动对活跃和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以及促进人格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高雅艺术作品不仅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享受,也拉近了学生与高雅艺术的距离。当他们进行审美活动时,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和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面。通过欣赏高雅艺术作品和介绍创作背景、常识等,学生们既感受到了艺术世界的奥妙与乐趣,又获得不少关于艺术、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篇(5)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82-01

扎实组织推进"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努力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具有河南特色的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地方曲剧进校园的现状和教育的现实状况,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1.曲剧进校园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绲闹卮蠊毕"。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也是在文化领域践行中国梦,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1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脸谱艺术上。 戏曲脸谱是戏曲艺术中面部化妆表演一种独有的程式化方式,它的设计审美又体现在设色、图案等方面。在设色方面,戏曲脸谱大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色彩为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也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用以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特点等。这种指代的功能,把色彩象征作为手段,使人一眼便能辨别出善恶美丑、聪慧愚蠢。在图案设计方面,戏曲脸谱同样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在净角身上尤为突显。此外,戏曲演员身上穿着的服装同样能体现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服装上的花纹、图案同样色彩缤纷,美丽动人。它们与脸谱相辅相成,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使观众加深了对戏曲的理解与认识。

1.2 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在戏曲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这正体现出了戏曲的艺术特征之一――虚拟性。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便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渗透道家"虚无主义"的传神表演,突破了舞台对时空的限制,正是戏曲艺术的高明之处。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特点,能够让当代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育化有着积极影响。

2.曲剧进校园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汝州经济不甚发达。缺乏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和支持,以致"汝州曲剧进校园"实践成效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成为一次性活动;作为"地方戏曲"重要实践载体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举步维艰。

2.2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本地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编制核定缺乏弹性,缺乏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引进无门"的前提下,抽选老师专门负责传承任务,难度极大。

2.3 缺乏统一的监控系统。对在学校中开展地方艺术传承,国家的相关政策弹性空间较大,教育部没有下达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目前各学校开展"曲剧进校园"大多出于被动或临时应对,缺少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挖掘等也没有得到统一安排和持续多方支持。

2.4 部份学校、家长、教师对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认识不足,制约地方戏曲在学校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部份学校、家长、教师认为地方戏曲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陈旧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更没有必要保护,因而在采取消极应付或抵制的态度。

3.曲剧进校园进校园的探索思考

3.1 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戏曲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对音乐教师进行地方戏曲的专项培训,找名家或到专业学校培训学习。其次学校应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地方戏曲教育研讨会,制定学校戏曲教学的发展规划。第三,与文化部门联合邀请专业演员来校兼职地方戏曲教学,或请传承人来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地方戏曲文化。

3.2 多措并举,深化地方戏曲教学的措施。首先,要选编有代表性的、曲调优美动听和内容积极向上的作品, 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喜爱戏曲。其次,运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继承、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目的。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校园教学中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熏陶,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对了解唱段所表现的韵味和内容。第四,成立地方艺术演出队,组织部分学生成立演出队,到专业、业余剧团、到乡野戏台观看演出。第五、开设校园广播"戏曲名曲欣赏"栏目。让老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并熟悉地方戏曲的动人旋律,使校园的艺术文化氛围不断浓厚起来。

3.3 搭建展示舞台。学校可在校园艺术周中开设"曲剧知识竞赛"和"地方戏曲歌手比赛"等;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可举办地方戏曲展演、汇演等比赛活动,在各类节庆活动、演出中邀请学生参加演出,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平台。

4.总结

传承地方戏曲精粹,普及地方戏曲基本知识,推动中小学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戏曲,可以激发青少年爱乡、爱国的情感,当然,要让地方戏曲真正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所喜欢、接受并掌握,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需要政府的推动、社会的参与、家长的支持,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

篇(6)

某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将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引入了课堂。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吕剧教师,只能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外聘的民间艺人任教。孩子们倒是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非常喜欢。可是音乐教师却叫苦不迭,本来课时量就不大,现在又凭空增加了很多,而且还要现学现卖,况且这种戏曲唱腔的学习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任教,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学生来承担,就违反上级某些收费规定;如果由学校来负担,这确实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间,左右为难。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但没有教师和教材,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于是,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每换一种“文化特色”,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有资源,有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核,如果我们的工作有形无实,花拳绣腿,根本无法实现主席所提出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作为学校,首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按照学段或者年级段进行科学划分和设置,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流程。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计划,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最后,要定期邀请相关名家或学者(而非领导)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论证和指导,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向着定位更准确和方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案例四:评价滞后,关注度低

某校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评中,都把“传统文化”这门地方课程定为开卷甚至是“免测”科目。本地中小学使用这一套必修的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风土人情、民谣谚语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于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增强爱国情感,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是必修课程,可很多学校实行的却是“自修”甚至是“免修”,由于其不参与上级对学校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考察,因此,这门课程一直未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

篇(7)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武术文化”具有民族传统特色,植根于“礼仪之邦”的武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仁义”为内核的伦理思想,讲究“武德”的修养,培养的是讲理守信,德艺兼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诚信等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武术进校园对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

1.我国西部融各种文化为一体,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带,是我国早期文明最辉煌的地方之一,在中国中西部形成一道神秘而独特的文化风景。西部城市民风朴实,强悍尚武,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民间武术的地域性和局限性注定了在校园开展存在很多困难,而学校却是推广传统体育项目的最好阵地,在校园开展武术健身操恰恰是武术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切入点,对弘扬中华武术,倡导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思想道德培养、人格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是我国独有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体育教学都应和全民健身计划一样,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二、西部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部学校体育教学大部分存在很多问题,受经济、观念、场地、师资等原因的制约,除了部分城市学校开足了体育课外,很多学校和农村学校体育课 “稍息、立正、解散”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划,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善。

2013年8月,在湖北宜昌举办的首届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武术比赛中,教育部青少司传达了有关武术进学校的重要讲话,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两部委就武术进学校和体教结合未来的发展做了规划性的展望。对于经济强省来说,武术文化进校园已经在实施,也有很多经验可取,但对于西部城市来说,政策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是政策的落实和连贯不统一,武术传承意识淡薄,教学方法、教材落后,师资匮乏等等。

三、以武术操为切入点,构建和谐校园

武术文化进校园,以武术健身操为切入点,会极大地调动师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1.我们都知道,练习武术具有特别重视基本功、训练周期长、受派别和地域影响,短时间见效慢等特点,导致学生喜欢武术反而厌烦上武术课的现象出现,在学校开展武术健身操,可以改变这一现象的发生。

2.此次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创编的武术健身操,是首次将传统武术的基本功用广播体操形式相结合创编而成的。4套武术健身操《旭日东升》《雏鹰展翅》(小学)《英雄少年》《功夫青春》(中学),可以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练习,每套操的“形、意”分明。武术操动作均提炼自武术基本技法,简单易学,音乐动感强烈,充满了武术倡导的“精、气、神”。特别是每套操均以“抱拳礼”开始、结束,展现了中华民族典型的礼仪文化,简单的一个“抱拳礼”,会使学生从小受到“学拳先明礼,尚武先崇德”的武术文化熏陶。而《功夫青春》则采用既可单练,又能对练的编排结构,充分展示了武术运动中形态多样、攻防合理的运动特性,区别于广播操以横平竖直为主的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武术健身操的特色。

3.在西部学校硬件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大力开展武术健身操,可以和西部崇尚武德的民风相得益彰,容易被师生接受。武术操教学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在深化新课标实施下,可以逐步改变西部学校体育课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开展武术操教学,可以营造一个充满民族文化氛围的校园,通过武术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结,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建议

1.西部地区学校在制订体育课程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状况,要找出西部学生的特性和共性,尽量少制订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尽可能把体育游戏、武术、乒乓球、小足球、小篮球、田径基础项目和有氧耐力为主等课程内容安排进去。同时,既要安排体育心理、体育保健知识课程,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标,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部门、学校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标,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学校开展武术课要树立三维健康观,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两翼,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围绕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规范体育教师及武术专业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教育、体育部门要定期对体育教师业务水平进行培训、考核,更新知识结构,培养课程设计能力,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能力,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升西部体育教学的质量。

3.在武术健身操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打破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主导思想,以养成学生终身锻炼为目标,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武术操可作为大课间操的一种新的锻炼手段,与目前学校实行的广播操轮流锻炼,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

篇(8)

京剧应该选入中学音乐课本。京剧堪称中国文化之瑰宝,有着悠久的发展史,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传扬下去。戏曲因节奏较慢,故年轻人不大喜欢它。但从人文的角度看,学学其中的精彩片段,还是益处多多的,如《红灯记》,其唱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读起来很美。

――吉林磐石市明城中学 汪玉洋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艺术之一。它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具有丰富的内涵,很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如黑脸包公等。我认为,京剧不仅应被纳入音乐课堂,更应作为艺术专业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这样能使我们年轻人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

――吉林磐石市明城中学 窦一名

我觉得,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是件大好事。但不应“单一性”地推广京剧一个剧种。建议发挥各地的积极性,让各省、市、自治区来自定一些地方性更强的及更有优势的文化艺术剧种,这样,从全国来看,不就是一种“百花齐放”吗?

――天津市南开大学附中 张光辉

我们学生已经够苦的了,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音、体、美”已经不受重视,现在又加上了大家并不感兴趣的“京剧”,要学好,消化进去,很难。

――河北石家庄市一中 迎 迎

我个人认为,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现在许多学生连音乐简谱、五线谱都读不懂。再说了,流行音乐没有推广就流行了,这很值得深思。因此,京剧节奏必须加快,最好有些更新的剧目,或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编些剧目才好。

――河北石家庄市一中 任依蒙

对于戏剧,还是以“选修”的方式进校园为好,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学,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河北石家庄市一中 杨 杨

我认为戏曲进课堂,可以使学生知识面拓宽,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弘扬,也是一种美的陶冶。在POP流行风席卷而来时,人们似乎忘却了那天籁般的民族精华――五彩的脸谱,婉转激昂的唱腔。历史的舞台上一遍遍上演着悲欢离合,看戏品人生,让我们在课堂上学会品味人生,培养气质。

――河北石家庄市精英中学

安 婷

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戏剧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既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把京剧带入课堂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在欣赏经典的戏剧的同时,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河北石家庄市精英中学

初中部 陈 海

篇(9)

关键词:彝族文化;中小学校;调查思考

一、板底中小学概况

贵州威宁彝族自治县板底面积99.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50米。距威宁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有八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居住着彝、汉、苗、白、穿青等民族3238户14378人,彝族有9595人,占总人口的66.7%。板底乡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混杂而居的县镇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并且保留完整。

板底中学创建于1970年9月,目前,在校学生有404人,8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93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98平方米,图书18482册。现有专任教师44人,已评职20人,大专19人,本科24人,中师1人,学历合格率为97.3%。2006年4月,板底中学教师队参演的《撮泰吉》和《铃铛舞》应邀参加了毕节大方“国际杜鹃花节”;2007年3月,《铃铛舞》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毕节地区赛区的比赛,在威宁获得了“特等奖”的桂冠;2009年11月,《月琴演奏》和《铃铛舞》被邀参加了省彝学会第四届会议暨彝族年活动在我县举行的彝族年活动;2010年暑假《阿西里西》舞蹈队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板底中学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当作对外展示形象、宣传自己的最佳手段,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板底小学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47名(有3名被借用到乡政府),其中汉族12名,布依族1名,白族1名,苗族1名,土家族2名,彝族30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双语专业毕业13人,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974人,其中彝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4%。由板底小学师生排练表演舞蹈《阿西里西》曾荣获过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原生态类三等奖;2009年在威宁赛区荣获优秀奖并代表毕节地区参加全省半决赛。2010年代表威宁县参加云南楚雄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彝族文化展演”等等。目前板底小学在努力的打造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队,每个星期二、四下午两节课进行专项训练,把千人铃铛舞和学校的广播体操一起交叉播放形成具有彝族特色的课间活动。

二、板底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首次全面的提出文化的概念,即“文化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生活至今,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不管是饮食、住宅、服饰,还是婚丧嫁娶、文学艺术,都凝结着文明的火光、民族的烙印,并延续着消逝的历史,承载着生活的智慧,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全方位的注重本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肢体动作、视觉听觉等所蕴含着的文化符号以及负载的教育功能。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就是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就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度。让他们今后更好的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并使国家提出的在中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民族传统教育,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使素质教育在民族自治地方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提高,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文化、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另一个高度。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构建与完善由正规文化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文化教育课程所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让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板底中小学中彝族文化内容和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就是歌舞。中学主要是民歌对唱、《铃铛舞》、《撒麻舞》、傩戏《撮泰吉》;小学主要是《阿西里西》舞蹈、月琴合唱、千人《铃铛舞》,其实中小学传授的内容是重复的,只是在规模上有点变化。注重学校课程,忽略地方课程,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教育,所以这也其中一个客观原因。中学一个星期一次“民族文化兴趣爱好培训”,小学一个星期两次彝族歌舞培训,时间少内容单一这是板底中小学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不够,而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刻。

2、民族文化的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对板底中小学进行调研时, 普遍反映缺乏民族文化教学师资的问题。目前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创作的师资主要是:学校教师相互推荐,或者聘请当地本土专家和民间艺人。其实民族文化除了音乐、舞蹈之外还有文学、宗教、习俗、剪纸、刺绣、雕刻、体育、戏剧等许多内容, 如此全能的教师的确缺乏。在校彝族教占师全校教师的16%,在校的彝族教师几乎是70年代出生的,并且都是理科教师,缺乏活力。

板底小学全校18个班级974人,在编教师45人(但实际在岗教师仅有29人)。板底小学有29个彝族老师占全校在编教师的62%,但是年龄结构老龄化1950年――1979出生的有12个,占彝族教师的41%;80年代出生的几乎是小学语文专业(或者汉族语言文学)专业和小学数学(或者综合理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三个音乐专业的老师,但是舞蹈、体育、美术就没有专业的老师。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又不懂教学,有的甚至连汉语都表达不清楚;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理论体系的当地学者,虽然能承担某些课程内容的讲授,但是学校又没有经费聘请,依赖外地专家更不可能。只有让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出去学习、培训 ,才能更进一步的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由此可知:目前板底中小学教学师资匮乏,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更是严重的缺乏,彝族文化进入板底中小学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是计划阶段。双语教师的匮乏也已成为制约板底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瓶颈”,解决师资问题迫在眉睫。教学处于表象, 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3、与彝族相关的书籍、教材、音像、设备等的缺乏

目前配发的只有彝语文1-3年级教材(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才发现板底小学都没有用彝语文教材,双语老师的在编人数是15个,但是实际教学中彝语只作为一种教学语言的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文字一直没有用。也就是说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的这6册书没有在教室里“流通”。为什么有教材不用呢?这个教材适合板底小学的学生吗?这些问题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解答。目前板底小学招收了“双语学前示范班”,但是用的教材也是普通学前班用的教材,“双语学前示范班”的目的就是让农村孩子从牧童转向学生;从母语转向汉语;从山地撒野转向学校规矩的一个转型过渡期。目前板底中小学的学生中几乎不懂彝文,课内外读物中没有彝族文学作品,更不用说是彝文字的文学作品。在课间十分也不播放彝族音乐,也不跳彝族舞蹈,学校的音像都是为过节、演出所用,板底小学只有几把破旧的月琴,彝族传统体育器材和乐器也没有。

4、经费紧缺

板底中小学的校师生对民族文化始终是情有独钟,并极力宣扬的,但资金紧缺问题困扰和限制了更深层次的活动,无法经常下乡搜集整理、排练更多深藏在民间的歌舞、文献、器乐等,更无法记录一些珍贵的现场,无法把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儿童文学等编印成册,广泛传播。据笔者调研时发现板底小学经常聘用本土专家进行教学,尤其是民间歌舞和手工艺这个部分的特长土专家,但是每个月就只有600元人民币的代课费。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600元上面,所以只要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跳槽”了。板底中学每年用在民族文化活动上面的经费不到1000元,多余的经费谁出?一般是谁排练,谁带队就谁出。一个中学老师的工资一个月就2000左右,还要养家糊口。谁还愿意多次来排练和带队?板底小学虽然有民族宗教局给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双语教师的专项经费,但是那个经费就几千元,请两个老师还不够开支。目前板底小学组织了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对,一千对铃铛就要3万元,一千把月琴要15万,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三、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和建议

1、“撮泰吉”的传承和创新:

“撮泰吉”彝语的音译,在20世纪80年代由罗德显和杨全忠搜集、整理、翻译出来的。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演变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撮泰吉”作为原始戏剧――古傩戏,它具有纪实性的特征用抽象的或者表意性动作,表现先民的农耕活动、迁徙发展、民族融合、繁衍生育、图腾禁忌等过程,为人类学、民族学和戏剧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部古老的傩戏可以开发成儿童游戏,“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火种 。”[2]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撮泰吉”作为彝族古老的傩戏是当地传统文化背景的戏剧,由于“撮泰吉”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这使富有情趣的傩戏能有效引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尤其是里面人们用沙哑的声音说话,牛耕地等情节都是儿童喜欢模仿的情节。戏剧诱导儿童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和学习,并在游戏中轻松完成教师的各项要求,有效实现增强体质、发展心智以及促进合作交往等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既能较好地满足儿童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熏陶,从而激发儿童对本民族生活乃至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儿童心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2、搜集整理民间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源于彝族地区,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彝族文学是一个彝族人民共同的财富,也是彝族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有诗歌、史诗、叙事诗、儿童文学、故事等。尤其是故事,它贯穿着真善美假丑恶、勤劳勇敢、懦弱懒惰、诚实正义、狡诈蛮横等,是一个时代彝族人民心声的写照。例如:洪水滔天、机智人物、直格阿鲁、物始记略等都叙述彝族的起源、迁徙、造物、生活、生存、斗争的过程。

把彝族民间文学引进校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儿童文学部分更是必须的。它可以塑造少年儿童的品行,认识自我、与人相处、融入社会等。儿童文学是儿童素质教育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愉悦儿童的心情,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和创作灵感,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从而提高儿童审美观。目前板底中小学课外读物稀缺,彝族文学这部分几乎没有,彝族文化进校园,彝族文学必不可少。

3、挖掘传统体育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少年儿童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沉迷在电视和电脑面前,连打篮球和踢足球都上网“踢打”,不愿意去户外实战运动。体育是一种古老的强身、教育手段,对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少年儿童的健身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改善心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更能培养少年儿童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热爱集体,尊重他人,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等优良道德品质。体育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即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彝族传统体育运动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的活动。板底一带的传统体育主要有:赛马、荡秋千、打磨秋、打鸡、跳脚、摔跤、掰手劲、扭扁担、短跑、举重等。彝族的传统体育是以娱乐为主,比赛为次,目的还是娱乐性的锻炼。目前在板底中小学体育课只开设国家教学内容,而没有把彝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希望板底中小学引进这方面的师资,对彝族体育进行开发运用,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5、彝族服饰及刺绣

彝族的服饰种类繁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彝族服饰有300多种款式。

板底彝族服饰属于乌蒙型服饰,经过几次演变后现在的服饰就有传统型和现代型相结合、凉山型和乌蒙型相结合的特点,最有特色的是“输必孜”的宇宙观。贵州彝族古代服装和四川凉山的差不多,女性都穿百褶裙,解放后才才改穿裤子的。成年男子都穿左耳、前面留有如角状的结髻,衣短袖长,大裤脚、腰系蓝裙。成年女子分发为二,髻如盘大,耳戴大环、长衣大领,袖裙细摺无数,边角有很多花纹图案(太阳、星星、月亮、太极图形、几何图形),刺绣都是特别的精细的,很多图案和符号至今都是无法解释其所代表的含义。服饰有贵贱之分,主色有青蓝,花纹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彝族工艺美术除了服饰之外还有漆器、银饰、纸剪、蜡染、刺绣等等

对待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除了政府部门建立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投入资金抢救性发掘、整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起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意识,通过基础教育美术教育教学实现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形成大家的对民族手工 艺文化保护的普遍共识这样才能传承民族工艺。

四、小结

彝族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要在青少年的心里埋下“民族/族群”的种子,传承本民族/族群优秀的文化,首先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发。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使它无可选择地承担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任务。通过学校教育渠道来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彝族文化进校园,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仅局限在唱歌和跳舞上面。除了板底彝族文化之外我们还可以引进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彝族文化,比如云南的“阿细跳月”、阿诗玛文化;四川的“达体舞”、服饰、漆器;广西的铜鼓舞等。从教育和传承的角度把彝族文化做大做强,民族文化进校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他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之外,当地人民要大量大胆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并申请为物质文化遗产。(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基金项目:2011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1158,并以此文感谢板底中小学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篇(10)

关键词:宁夏“花儿”;传统音乐;“花儿”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花儿”这种艺术形式是回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回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保存下来的口头“文明遗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夏“花儿”,与许多其他的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无人继

承,濒临失传的尴尬。因此,在“花儿”研究学者武宇林博士的建议与倡导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自 2007 年起,在银川地区的部分中小学和“花儿”流传地区的部分回族学校实施

了“花儿进校园”活动。

自活动开办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有20多所学校开设 “花儿”课①。虽然对于刚起步的“花儿进校园”活动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字。但是,对于宁夏千余所中小学,以及其他各类高校来说,

这又是一个十分渺小的数字。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笔者认为,需要“活态传承”与“博物馆”式传承双管齐下。在“博物馆”式尽可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同时,还要坚持口耳相传的“活态

传承”。即要求“花儿”的原生态性得到良好的保护,不能因为政府的干预而导致原生态民歌走向“学院化”道路。力求有专人用文字、视频、音像等方式对民间未被记录的民歌进行收录、整理,尽可

能的保存其原汁原味。与此同时,传承人要寻找自己的接班人,以及对正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中小学学生们进行知识普及。

在传承过程中,首先要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材料,包括书面材料,视频材料,音频材料等;其次是需要有教唱“花儿”的老师。只有教材没有老师,学生只能干瞪眼、看“天书”;只有老师没有教材,

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教师与教材缺一不可。

笔者从没有开设“花儿”课程的学校中了解到,之所以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设“花儿”课程,大致可分为两个原因:一是部分学校的老师很想为学生们带来有关“花儿”的新知识,但是校方领导却认为这

些不是国家规定教材,课程开设与否都无关紧要,重心是在基础必修课程的完成,并且对“花儿”教学活动的相关事宜不提供任何的资金支持。包括教师自我知识的补充和提升,以及使用课本的来源。

二是部分学校无论是领导阶层还是一线教师,都对“花儿”这门传统艺术不感兴趣。基于此,即便是学生对“花儿”知识很感兴趣,想了解“花儿”的相关知识,也无法从学校的课程及老师的讲授中获

得。

在宁夏,山区和川区均有学校开展“花儿”进校园活动,但笔者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于银川地区的两所学校: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一小,是17所“宁夏回族‘花儿’传承基地”之一。自挂牌以来,学校中对于“花儿”教学的相关事宜主要是由杨娟和康冬青两位老师负责。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直接教学方面,

都是由这两位老师负责。她们并不是专业的“花儿”歌手,却对“花儿”有着一腔热情。两位老师都是有着十几年音乐课程教学经验的优秀老师,其中康冬青老师参加过2007年7月举办的“宁夏回族自治

区骨干音乐教师‘花儿’培训班”。学校是将“花儿”教学混在日常音乐教学中,一个月随机开展一至两节“花儿”课。尽管如此,课程的反响还是十分不错的。为了让学生们更易于理解,老师们编写

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校本教材。由于“花儿”民歌使用宁夏方言演唱,有调门高、情歌内容等特点,老师们在编写教材时,专门搜集了一些音域较窄、歌词具有童真童趣、学生易于理解、旋律朗朗上

口的歌曲。在2010年,学校举办了校园“花儿”艺术节,活动期间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围绕着宁夏“花儿”开展的,包括器乐、舞蹈、合唱等,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了解“花儿”知识。

银川市回民中学初级中学,全校共设32个班级,“花儿”课已开设了三年。最初开设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后来由于课程设置等相关问题,在笔者调查时,仅对初一学生开设“花儿”课程。教授“花

儿”的唐祥老师是地地道道的“花儿”歌手,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是“花儿”领域的专业人士。“花儿”课在课程设置并没有与学校的音乐课混在一起,它是独立的。每

两周一节,全年共完成20个课时。学校设有专门的花儿教室,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视、音响、投影、DVD机、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室的墙壁上,贴有“花儿”歌词和“花儿”知识的展板,

以及近年来区内外有关“花儿”的大型活动的海报,其中不乏唐祥老师演出的海报。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可以参照自己手中的校本教材,更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聆听、模仿及学习。学校现在

所采用的教材从《花儿综艺》中节选的,这本书是由北方民族大学武宇林教授带队,韩宏、唐祥、张爱琴三位老师共同编写的,不仅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大量乐谱收录其中。但由于学校安排的课

时较少、书中内容较多,唐老师等人又新编一部名为《花儿的浅释与赏析》的教程,之后会投入使用。

面对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花儿”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花儿”教学中的师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花儿”教师还是十分欠缺的,有的音乐老师自己并不喜欢“花儿”,或者是对“花儿”不感兴趣,便不会对“花儿”知识进行额外的了

解和学习,更不会对学生进行“花儿”知识的教授和传播。而民间艺人或是“花儿”歌手,由于种种原因,也不能经常给学生们进行专业指导和知识普及。

第二,“花儿”教学中的资料问题。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的“花儿”教材都是各学校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各校之间的教材并不统一。在小学升入初中后,“花儿”课程没有衔接。或者在学习

的过程中,所学曲目有所不同,但是在歌曲的难度及演唱方法上并没有良好的衔接。由于并不是银川市各学校统一开设“花儿”课,所以有些小学时期学过的同学们,升入初中后,就没有机会再学习,

久而久之,对于之前学过的内容就不记得多少了。

第三,学校领导不支持。对于一些学校的音乐老师来说,“花儿”教学有心无力。没有了学校的资金支持,教师无法为自己“充电”,更无法对学生进行“充电”,“花儿”教学活动寸步难行。知识传

承的成果不会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们日积月累的努力,更需要校方领导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第四,相关部门缺乏推广力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部门和各类媒体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将“花儿”教学列入正常的音乐课教学的范畴中,对“花儿”艺术

的推广和普及无疑是最快及最合理的方式。给学生教授“花儿”知识,并不是为了培养出大批的“花儿”歌手,而是为了传统文化不在我们手中消失。对于媒体来说,需要给 “花儿”传承人、“花儿”

学者以及“花儿”歌手更多的关注,给老百姓一个了解“花儿”的途径。

“花儿”教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疑是最为合理的途径,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了解家乡的本土音乐,既学习知识,又陶冶情操,何乐而不为呢?对于目前的教学情况,笔

者有一下两点意见:

第一,贵在坚持。在“花儿”进课堂活动开展的伊始,无论是从教育系统的领导还是各学校内的负责人,又或是各方媒体,由于关注度极高,因此对于投入的精力和资金相对来说力度较大。

正如“罗马并不是一日建成的一样”,“花儿”的教学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各方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原本聘请民间“花儿”歌手教学生唱原汁原味的“花儿”课,变成了学校老师自行教学,使学生学习到的“花儿”大打折扣。

第二,加强对“花儿”教师的培训工作。由于大部分的“花儿”教师都是专职音乐教师而非“花儿”歌手。在这些教师当中,有些参加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的教师培训,有些只是凭借自己对“花儿”的喜爱,自行收集材料、钻研学习,而后再进行“花儿”的教学传承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演唱技能及教学方法,对有需求的老师敞开大门,让“花儿”学者、“花儿”传承人来提高音乐教师们的“花儿”专业技能。

将“花儿”这种原生态的艺术带入课堂,并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创和独创,但这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科学地传承模式。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他们在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方面是极强的。当面对文化传承时,家乡每一个人肩上的责任都是等同且责无旁贷,这种责任是需要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同学们通过对“花儿”艺术的学习,不仅对“花儿”产生了热爱,更提高了对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希望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花儿”教师们,能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奉献出宝贵的知识财富,将“花儿”艺术在校园中传承下去。我相信,只要坚持到底,宁夏“花儿”定会在校园中绽放出最美的花儿。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下一篇: 德育途径与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