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篇(1)

        因此,新课程课堂要以结构和结构功能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教材要求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提倡创新,给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为目标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新的教材和课标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英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英语技能。

为此,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重新认识,这有助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新教材要求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兴趣的基础在于需要,对需要的满足就是成功,这种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即产生新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兴趣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这就是求知欲。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唤醒教育主体的自觉性,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为没有教育的主体自觉性,学生只能是一群被人驱赶的绵羊。因此,课堂活动正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资源共享,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学生能普遍动脑、动手、动口,这样学生就处于完全自觉的主体地位,他们是学习的主人翁,这就为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发展能力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深度。

篇(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34-02

本文作者将通过回顾英语课堂教学的过去,叙述现状,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来探讨课堂教学如何搞活,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轻松,紧凑的气氛中很好的完成课程。通过亲身的课堂实践推进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并让学生们切身的投入到学习中,体会学习,享受学习。最终会用英语,爱上英语。

一、英语课堂教学的过去式

(一)教师一言堂

以往的教学中,注重语法和知识点,而弱化了口语和实践的作用。因此,出现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拼命记。理论的巨人,实践的侏儒。

(二)学生只会动笔,羞于张口

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一直是拼命记笔记,背诵知识点,没有机会张口说英语,或是亲身实践所学。导致学生凡是都是“拿笔来”,学成了“哑巴英语”。

(三)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死气沉沉

以往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能否抓住考试,抓住考点的问题,换句话说注重的是考试,是分数,而不是学生是否有真正的理解英语,接受英语,会运用英语。在学生的眼里,英语不过是考试的工具,是美好前途或是家人希望的敲门砖,而并不是如母语一样的语言工具。

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新课程标准

这里着重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做法。

(一)教学方法:能不能维持学生的注重和兴趣,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否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时,要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What have you leaned from……?)

(2)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 why?)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Are there any other reasons? Could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就要求学生以短文形式改写,有些课文以短文形式出现,则要求他们以改编成对话形式,以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能力:从讲授的准确程度和严谨情况判断,教师的逻辑能力,从讲解时能否随机应变判断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及时调整能力。

(三)教学内容:是否精选了教材;是否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是否让学生明确了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实践中的落实——课堂活动学与玩

按照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要完全颠覆原有的传统而不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彻底的革新。变老师单一的讲授,学生单纯的接受为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自己找寻答案;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学习;变哑巴英语为外语母语话。

(一)课堂教学要整体设定

虽说,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要注重练习,注重口语,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随意化,就可以满天找题材。要形成一定的整体思想,统筹所授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

1、教学思想整体化

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整体教学是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所确定的。整体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所以要先明确思想。

2、教学方法整体化

对于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有统一而系统的想法。不能实行随机抽取的押宝做法。 要通过反复的推理,实践找出学生最容易接受,并能够最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有些课程适合讲解法,有些适合游戏法,有些适合任务型教学,有些适合情景型教学。应该因课而异。

3、教学内容整体化

教师对教授的课程内容要有整体的设定,形成系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如:八年级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在教授过程中就要考虑,应该介绍交通方式 询问学生本人如何到校询问第三者如何到校。这样,一步步让同学们形成有己及他的整体思路。

(二)具体实践中对学与玩的探讨

1、初步探讨

笔者曾做过关于新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学生的参与性和投入度的调查。使用传统的讲解法,只有30%-50%的学生作出反应,其他同学兴趣缺缺,并且,学习效果也不理想。笔者采用新教学法,即任务教学和情境教学法,这一次,80%-90%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乐趣。教学效果也很理想。

以下是笔者对所教授的班级部分同学的调查结果展示:

由此,笔者得出结论,学生们更能和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法,也就是喻教于玩中,学与玩并行,轻松学英语,快乐用英语。

2、再探“学与玩”

有了上面的认知,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这一次,笔者将任务型加入了小竞赛的元素,将同学们分成了两大组,进行比赛,看看那一组最先完成任务,得分最多为胜利的一方。笔者发现,这次同学们热情高涨。如:unit 4 中,在教授交通方式是,采用guessing game 的形势,让同学们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的提示,自己找出答案,为组争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并且,同学们印象深刻。很好地完成了学与玩的有效转化。

(1)A班成绩相对较好,笔者从中抽取各个成绩段的学生10名进行取样调查,由两次的测验成绩对比发现:

(2)B班成绩较弱,10名同学两次测验对比结果如下:

由此,笔者发现,新的教法更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形成独有风格

前两次的探索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于是笔者开始将各种游戏引入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仍以unit 4 为例,采用“接力问答”的小游戏,很好的复习了一般现在时人称和单三转换这一重点,并且也很好的掌握了新的句型,可谓一举两得。采用“我是小导演”的游戏让同学们自编自演对话,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又是一箭双雕。慢慢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四、未来英语教学中应坚持的精华

通过探索,笔者发现,理论教学和课堂活动有力结合,不仅让学生轻松学习英语,也可以让教师也享受这个快乐的英语之旅。因此,游戏法,任务法,情景法,竞赛法,都是可行并应该提倡和坚持的好的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英语得教授和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

未来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告别一言堂的时代,告别高分低能的时代,告别哑巴英语的时代。未来的英语课堂教学会迎来以轻松学习的心情,玩中有学,学中带玩的方式和多说多练多用的新纪元。

本文,作者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采用新教学法的利与仍沿用传统教学法的弊,通过回顾过去,展示现状和期待未来,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应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应辞旧迎新,多采用“学”“玩”结合的方式;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应迎来以轻松学习的心情,玩中有学,学中带玩的方式和多说多练多用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篇(3)

什么是探究?探究即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内涵:通过动手尝试、实践与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归纳与综合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性的规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实验、思考、验证等探究活动,组织好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探索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擦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概念的生成

教学案例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课前叫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矩形纸和小剪刀或小刀。开课伊始,我叫同学们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虚线剪下,打开后,叫同学们观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然后根据操作结果来探究菱形的特征。

评注:《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概括出菱形的特征,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让已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体验成为科学的结论,进而理解菱形的概念并从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形成探究创新的意识。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案例2:《日历中的规律》

探究性活动1:课前探究

问题①:日历的由来、日历的作用;问题②:月历表中的数字规律。

探究性活动2:学生探究成果交流

下图是2011年8月的月历:

问题①:日历中数字的排列方式中每一横行中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一竖列中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②:在这个月历表中,十字框出5个数,这5个数之间有哪些关系?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十字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这5个数的和能是45吗?能是54吗?若5个数的和是50则十字框中是哪5个数?

问题③:问在这个月历表中,用长方形框出9个数,这 9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对其他方框成立吗? 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月历都成立吗?如果九个数之和是90,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中的9个数吗?

探究性活动3:应用反思、拓展创新

将上述月历表改成将自然数1~1001按如图的方式排列成一个长方形阵列,用一个正方形框出9个数,这9个数之和能否等于:①2008 ②2025 ③2016 ④2034?若可能,求出框中最中间的数,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探究性活动4:课后探究

日历当中还有许多规律,等待着同学们课后去继续发现。如:(1)今天是12月6号,星期三,请问:①再过8天是星期几?②再过20天是星期几?③2012年12月31日是星期几?

(2)除闰年之外,公历年中的每年第一天总是同最后一天的星期数相同。

(3)只要公历不是闰年,1月1日是星期几;10月1日也是星期几;4月1日与7月1日、9月1日与12月1日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世纪的第一天都不会是星期三、五或星期天;每隔28年公历中的月、日、星期的日子就会重复一次。

......

评注:日历表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图表,日历的由来、日历表中数字规律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此执教者设计了一条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可行性的“任务链”,完成了“课前自主研究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学习――课后自主拓展学习”这一系列步骤。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共享资源,互助合作,从做中学,在学中用。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从封闭式的知识型变成开放式的智能型。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

三、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符合下述两条那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灌输的、死记硬背的:其一是合理联系;其二是实质联系。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要从新知识产生的过程设计问题,突出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学生原有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将公式简单地告诉学生;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等探究性活动得出结论,再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论证。

探究1:依次连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它是什么图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P128活动3)

探究2:依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探究3:依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探究4:依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探究5:依次连结什么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探究6:依次连结什么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探究7:依次连结什么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充分掌握四边形这一章所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强化沟通常见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等。使学生感悟出: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是什么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性质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它是通过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学生亲历探究才能进行概括,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案例5 :如图1,在ΔABC中,∠C=90°。在ΔABC外,分别以AB、BC、CA为边作正方形,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 。探索S 1,S 2,S 3之间的关系。

探究2:如图2,在ΔABC中,∠C=90°。在ΔABC外,分别以AB、BC、CA为边作正三角形,这三个正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探索S 1,S 2,S 3 之间的关系。

探究3:如图3,在ΔABC中,∠C=90°。在ΔABC外,分别以AB、BC、CA为直径作半圆,这三个半圆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探索S 1,S 2,S 3 之间的关系。

篇(4)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指的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不是单一个体的单独活动,而是两者的联合活动。师生互动,就是将教学活动中的两大主体联合成一个整体,让老师教得更有积极性,也让学生能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一个积极、有效的探究学习环境和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证。作为教学活动的一大主体——教师,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必要任务;而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大主体——学生,则有义务积极与老师一起营造有利于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

一、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活动的重要性

传统的初中教学活动从某一方面来说是比较单调乏味的,教师往往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会在意学生是否吸收,而学生则一味地接收,没有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没有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处于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就难以达到开发学生智力,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实情况和教学目的来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必需的。

初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数学学科在学生脑海中单调乏味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师生互动,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和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做数学学习的主人,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好处或是作用来看,师生互动是必要的。

二、初中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的原则

初中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的原则之一是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动地位,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交流,师生互动的目的就是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机械、盲目、被动的地位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有效率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较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发展创新精神。

初中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的原则之二是理解和接纳原则,在课堂上,师生首先要宽容、理解和相互尊重,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教师应该积极启发学生,努力开发课程资源,配合教学,相信学生具有洞察、组织教学的能力,只有师生呼应,才能共同推动教学环节的开展。还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完善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这是师生互动的关键。

三、初中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对策

1.过程启发式

过程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很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自己主动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的求知欲、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他们应用规律的能力。

2.问题研讨式

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进行师生互动,或在某一阶段进行教学讲解和讨论活动。师生互动应该有一个宽松、适合讨论的学习环境,老师尽量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换想法,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情境创设式

在数学教学师生互动环节中,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和小组协作得到答案,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总结

实践证明,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积极地进行师生互动,这样才能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将学生培养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茂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篇(5)

我国现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结构大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进程发展能较好地控制和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但有一个难以弥补的缺点,那就是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主动性思维的培养和激发.原本应该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在这种教学结构的支配下,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原本应该很活跃、很积极的教学氛围变成代办僵化的模样,这就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型的重要性

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型是集教材认知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和教师教学组织结构于一身的结构体系,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型较好地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师教学的组织结构这三个要素的组成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机械的简单凑合,而是彼此联系、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次,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最后,化学教学结构模型还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明确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虽然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存在价值.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同时,老师还应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全程跟踪并作出指导,对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促进教学任务的较好完成,提高课堂效率.

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结构的类型

化学课程教学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教师为重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重心的教学结构以及学教并重的双主教学结构.第一种教学结构主要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教学活动的配合者,被动的接受学习和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这种教学结构已逐渐被时代所淘汰.第二种教学结构主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配角的作用,这种教学结构是时展的产物,但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的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观察、探索和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种教学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学教并重,既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重视了教师主导作用,促使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结构是当今社会普遍倡导的一种教学结构.

四、新课改下化学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型

1.注入-接受型

注入-接受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重要方式,旨在强调教师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被动完成、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主张将知识装进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将应该掌握的知识死板硬套的记下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其提取出来加以应用,这是一种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的教学结构模型.例如,在讲解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关知识时,老师根据教材讲解了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讲解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由纤维素的结构推测了纤维素的性质,两节化学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显得没有精神,昏昏欲睡,学习效率显而易见.

2.启发-接受型

启发-接受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比起注入-接受型这一种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其主要强调化学教学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认为学生应该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型学习,这种化学教学模式虽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忽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学习自主度扩大,容易导致学生偏离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

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Goals

LI Yuqiao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emphasis on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level of understanding is not enough, and there will be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room objectiv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on the ba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eaching objective;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1 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1 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内涵

课堂教学目标通常是指教师与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与互动后想要达到的学习与发展的目的与结果。它是以国家基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为前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学科课程标准来制定的具体课堂教学活动后所要达到的教学或其他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目的规定。

1.2 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教学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指导性目标,才可以有序进行。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教育方针、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它指导着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落实具体的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种规划与指导,引领着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向,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 其次,课堂教学目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规范、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明确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而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另外,由于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师生课堂互动的具体实施结果的预期,因而可以给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课堂教学的效果的研究与测评提供切实的依据。

2 目前课堂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2.1 把教学内容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表现在具体的学科中是指学科中的概念、原理和问题,是学生在本学科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而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学习而达到的一种知识量、思想以及行为有所变化的结果,两者有联系但本质不同。如果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不分,那么教师只会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会为了增加知识量而死记硬背书本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死板并且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2.2 将知识的传递作为唯一教学目标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仍然以掌握更多知识为教学的价值追求。因此,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只关注知识的记忆、理解,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发展,造成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单一化、片面性。目前许多学生出现的类似“书呆子”、“心智不健全”的表现,主要是过分强调书本中概念与原理等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平衡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下,培养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在能力、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有所欠缺。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被忽视了,即忽视了教学最为重要的育人价值。

2.3 片面的关注阻碍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科学性、全面性直接决定或影响教学其他环节的实施。当前许多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时都表现为重视少数优秀学生缺乏对全体学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无论学习成绩的好与差,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都该得到老师的重视并与老师有一定的教学互动。而在现实中,老师们往往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有些老师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迅速实现往往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一般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且会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的实施,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3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改革趋势

3.1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综合性、人本性

课堂教学目标应该结合学科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应该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需要。如果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必然造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畸形发展,对教学目标、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地互动、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由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应该调动学生作为“人”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对学生实施全人教育。

3.2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应该促进学生整体性、创造性发展

整体性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方面。学生的真正发展不仅是智力的发展,应该是学生在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整体的发展。 因此,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体性体现在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做到关注结果和关注过程相结合,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相结合,行为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结合等。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进行界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创造性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与特点,教学应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接受并重视学生的不同意见与想法、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3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互动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自主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地位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与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方面,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目标以及不同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来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指引学生一起有目标地学习,同时教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需要。当课堂教学的认知领域目标以及预设性目标逐渐实现的同时,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目标也会随着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而实现。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课堂教学目标也应有生成目标,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在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促进生成性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新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B,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对语文教学重要性产生正确的认识,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意识、思想态度以及价值观,这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享受语文课堂,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驱使一个人进行某件事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比较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有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中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难以使学生从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2.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一般是以辅助教学为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手段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对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合理的运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低沉,在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中难以享受到乐趣,这会对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二、促使学生真正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享受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1.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课堂,并享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再由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享受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乐趣。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征和知识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现代诗教学的时候,可以使学生深情的朗读,学生要确保自己朗读的有感情,就需要充分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对没一句诗进行剖析,才能准确演绎出来。学生在这个演绎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通过这样的体验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乐趣,这对使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讲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观念和看法,在这个参与大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语文课堂中获得享受的感觉。

2.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篇(8)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都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下,语文课堂教学陷入了“费、差、慢、少”的困境中,形成了恶性循环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出台的语文课堂教学标准要求将情感体验融入到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自己、发展个性、熏陶情操、培养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获得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语文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以自学方式,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注重对于学生的情感教学,而情感教学则需要借助教师的启发、诱导、传感等手段,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萌芽和发展[1-2]。

旅游对于语文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通过旅游,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大气,感受到山涧溪流的潺潺与曲折,感受到峰顶云雾缭绕的梦幻与迷离,感受到地下岩洞的幽深与莫测,这些文章作者笔下所描述的画面,即使学生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如身临其境,并且在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可以加深对于既有语句的理解,获得更为奇妙的心灵共鸣。因而,旅游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较为丰富的素材量,以达到较佳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通常而言,语文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素材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算术,这是由语文教材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所决定的。因而,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和扩充语文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文教学内容。旅游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进行五彩池这一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尽管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获得自己对于五彩池的感性认知,但是当他们亲自来到五彩池中,看到碧蓝澄澈、多姿多彩、千姿万态、洁净异常的五彩池时,对作家所描述的文字就能够较好地理解了,同时也会感叹于汉字所蕴含的丰富魅力,由此增加对语文的强烈兴趣[3-4]。

其实,旅游对于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表现在其对于语文教材的诠释与丰富方面。语文课程所选用的教材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于诸多的汉字所堆砌的文章的理解力。由于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具有较为强烈的说明性、理解性、想象性,因而,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丰富的材料资源,对于所要讲述的语文文本进行诠释,因而,就十分考验一个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它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挑战。而借助旅游的方式,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词汇解释,例如,通过旅游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环境中体验到何为语文课本中所描述的壮丽的山峦。

三、旅游能够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旅游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这由于在旅游活动中,学生能够真正地看到所谓的奇峰异石、千回百折的曲径、清澈见底的溪水等等。因而,通过旅游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得较为感官的印象,从而加深了对文字语言的理解,继而能够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讲求的是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因而,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课堂提问,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较为合理的方向前进,以获得其所要求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要想达到较为满意的学习认知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与实践中找到一个桥梁和沟通的渠道,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这种、那种的因素限制,而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使得许多学生只能够在书本中找到一些关于某些历史、事件、事物的只言片语,而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它们。所谓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已经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并且也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然而一旦松懈,仍然会有失败的可能性。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一致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经常性的教学效果的检测,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和难点,以获得相对完整、可靠的课堂教学效果信息[5-6]。

四、旅游对于教师备课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在间接方面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所有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备课,制作出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计划,并按照课堂教学计划实施,就会取得既定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好备课环节的工作,重视备课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的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备课质量。

备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内容的再现,而是将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等都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主题的广泛性和应用逻辑的严谨性,都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难以掌控性。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备课的作用,以较为前瞻性的思维预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会遇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而及时地调整和完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旅游资源,发挥旅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才能够较好地获得语文课堂教学成绩。旅游对于语文备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真实再现性方面。由于语文备课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使用一定的参考数据或者文献资料,旁征博引,来获得较为准确而又详实的语文素材,而一些素材又缺乏相应的资料,例如对于月牙泉的研究,由于经费、科研力量所限,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权威性的数据资料,因而,在进行相关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会面临着备课资料缺乏、所用素材尚不完备等问题,因而,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讲解时,都会显得比较苍白无力,而如果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去月牙泉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自己思考月牙泉的河道历史改道过程,则会较容易理解和把握,进而加深学生对于这一命题的思考,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五、旅游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活动是基于一定的基础材料之上的教学活动,旁征博引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授课手段,也是加强学生认知和理解力的好方式。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和加强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才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面临着诸多的教学难点,例如,如何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如何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秩序、把握教学进度等,都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借助于旅游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在对于旅游活动和意义有效把握的基础之上,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于旅游这一桥梁,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旅游活动中,人们对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的理解和认知,与其对于文字的理解和认知,是不尽相同的,实体的感受和幻想的感受是不同的,因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其形成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获得对于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理性的认识,从而真正地实现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六、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融合了多方面、多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注重语文教学活动,形成对于语文学科的新认知,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语文成绩的提高,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形成对于现实事物的新认识的必然途径和环节,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新看法,是语文教学活动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景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2]陈露.提高学习兴趣,增添课堂魅力[J].考试周刊,2011(32).

[3]赖翠.激趣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8).

篇(9)

英语是初中教育中重要的科目之一,良好的英语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在教育改革政策的要求下,英语教师改变了原有的英语教学方式,加入了新鲜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效果差的问题,所以说为了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一)实践教学意识不足

从目前我国农村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看,农村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达到英语教学要求,老师将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单词的记忆和阅读文章的理解上,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经过一系列的实际调查发现,只有极小部分的老师安排了英语实践教学项目,大多数老师还停留在知识理解层次上,没有英语实践观点教学的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死板,致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理解英语知识,也不能真正的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英语教学设计缺乏自主性

英语教学设计的质量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英语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先模拟,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预先的教学设计为参考基准,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以及学生个人的状态对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以便于营造出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目前大多数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时,都缺乏一定的自主性,这固定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环节,无法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致使学生对英语实践环节的内容缺乏兴趣,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三)教师个人色彩过强

教育改革政策下的农村英语教学模式,重新定位了教师的角色,弱化了教师对整个英语教学课堂的控制能力,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很难摆脱主导课堂的角色,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的标准要求,都带有及其强烈的个人色彩,无形中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强制性,忽视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指导意义。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

(一)肯定英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农村英语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主导的位置,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没有自主思考和吸收消化知识的时间,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教师认识到了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不足,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在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老师应该充分肯定英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加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老师要注重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设计,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英语知识与角色人物的完美融合,避免角色滥用,角色扮演活动内容空洞乏味的现象发生。

(二)重视英语语言的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英语教师,还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改要求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课堂气氛的活跃,忽视了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英语教学的实质含义,将传播英语知识作为首要思考内容,比如在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之前,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就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调节学生语言运用部分与表演内容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整个学习小组评分,加强课堂内部之间的竞争,利用初中学生的好胜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实现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无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采取什么形式,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部分学生热情高涨,而另一部分学生漠不关心,除此之外学习小组内部永远采取同一种分工模式,也就是说尽管学生都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无法发挥出预期的效果。为了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该针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强调学生学习从兴趣出发的同时,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迫使学生去接触学习自己不擅长的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也从全面的角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我国农村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了解当下社会要求,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增加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充分理解英语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丰富英语教学设计的内容,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教学课堂内容,完善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提高我国农村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易梅娣. 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教育导刊,2010,02:85-87.

篇(1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正在深入探索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高职教育的研究目前大多侧重于常规课堂教学(以下统称课堂教学)。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有部分研究者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活动.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活动的一种延伸,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但是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在高职院校中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发挥出它所应有的强大活力和生机。

一、第二课堂活动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尽管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不同.人才培养方案各异,但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高职教育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一直是坚不可摧的。笔者无意否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层次不同,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学校教育中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不应也不能遮蔽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第二课堂的重要价值应该得到有效地彰显.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中尤其重要。

l、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了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学习是通过研究、实际经验和教学而获得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的变化过程.而人类学习是一种来自经验的在知识或行为上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接触新的信息或技能.通过储存系统、记忆和认知组织等进行保持,并进行强化实践。从而达到行为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当时也许在知识或行为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缺乏持久性,还需要一个过程来使之强化。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从知识到技能。从认知到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经历了高考拼搏被选拔升入高职的学生.面对繁多的教学课程和相对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课时)。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大量的消化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在高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课堂教学。

2、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目前高职院的学生或是高考中的失利者.或是来自中专,技校等。基础知识薄弱。整体水平较差。但他们同样希望掌握实用的技能。经过调查。有学者认为:“中国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改进教学的要求.20.4%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与初高中时代几乎没有差别.仅有17.6%的学生认为上课生动有趣:这说明高职教学工作。如何适应学生知识结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新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并体现自身特色.是中国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研究者多从课堂教学人手,然而,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在高职课堂教学上的实践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高职教育的期望与其自身学习水平形成的巨大反差以及教学理论和实践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一线高职教师在尴尬中艰难前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较差,课堂人数太多。大班上课等.这些都是制约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要求人数众多的高职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实现学习的过程。难度较大。心理学认为,超预期的难度会加剧人的挫败感。从而导致某种行为终止。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弥补缺陷和不足。促进学习行为的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第二课堂的独特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高职教育要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课堂教学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呈现和展示无疑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即使是学生到实训室、工作间、企业进行专业实训,也有一个讲解或演示的过程,而在专业理论课和基础课以及公共基础课中.更是离不开大量新信息的输入,时问有限,人数众多,大面积实践的有效性得不到真正保障。以最常见的小组讨论为例。并不是人人都能积极参加发言.很多学生只是觉得热闹轻松.小组讨论常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是沦为一种形式而已。而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水平等自由组合,时间充裕,气氛轻松.容易做到真正的习得。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正如有人所说:“我国高职教育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但在实践过程当中还没有找到比较有效的方式使之得以有效的贯彻和落实。”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坚不可摧的中心地位,其所承载的太多的注意。反而制约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步伐。重新审视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统筹第二课堂和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缺显得尤为迫切。

1、在学院层面上统筹第二课堂和课堂教学活动并进行科学管理。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但是绝大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一直处于边缘化、民间化的状态。除了少数有影响的考试、竞赛及大型活动由于学院参与了管理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之外.其余的大多由于缺乏明确的安排.疏于管理、得不到必要的指导而流于形式。这大大削弱了第二课堂应有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把一些有特色有影响的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院统一的教学管理中,并提前告知各个系部.便于各系部制定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设立院级层面的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教师,学院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能够吸引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学院要保障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这一点非常重要。据调查。在高职院校中,常常会由于经费问题而导致第二课堂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此外,要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宣传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通过学院层面的宣传,使人人都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2、以系部为中心。统筹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关系。建立系部层面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系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系部要根据具体情况,从活动项目、日期安排、人员配置等各方面出发.制定合理而详细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系部之间要有适当沟通,要兼顾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以防在时间和人员等方面发生冲突。设立系部层面的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鼓励教师参加到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之中,发挥教师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要引导优秀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发挥积极作用。以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为例。有人认为:“专门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组织协调好各种活动。同时在各个院系招收一部分英语能力突出、管理组织能力强、对此项活动热忱的学生组成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委员会……同时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挑选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骨干配合他们的工作.从而使各个班级都能够广泛地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嗍系都要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专人负责。每一项活动的展开情况应定期检查。科学评价并及时进行意见反馈。

上一篇: 大学劳动教育意义 下一篇: 劳动教育调研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