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1: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考察学习使我们思想受到巨大冲击和启迪,学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浙闽两省经验、做法移植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进一步开创“二次创业”的新局面。我们要以发展经济为主旨,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线,当前要着力在全市营造一个氛围,形成四个热潮——
营造一个氛围:就是营造学浙江、学福建的浓厚氛围。我们将在市级班子初步学习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召开全市干部大会介绍两省经验,落实省委省政府学习浙闽的部署。向各基层单位、国有和民营企业、广大干部群众传达省里的考察报告。在学习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浙闽在加快发展中究竟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浙闽对照我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如何从实际出发借鉴浙闽经验;如何扩大与浙闽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市各新闻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浙闽发展情况和经验,报道各级各界、各行各业学习浙闽经验典型,发表有见地、有份量的言论。通过学习宣传,把浙闽经验消化到全市每个部门、单位和企业,贯彻到党政机关每个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推动××的各项工作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提高。
形成四个热潮: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热潮。我们与两省经济的差距,归根到底就在于思想解放的差距。省九次党代会后、特别是有芳书记视察××后,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初步在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民营经济、开展招商引资、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这次考察后,要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全市上下、党内党外工作的一条主线,贯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始终。结合学习贯彻“531”讲话,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在全市干部中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观念,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起来、精神振作起来,聚精会神抓发展,大胆改革促发展,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敢担风险支持发展。用发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用发展标准考核干部、衡量政绩,用发展检验一切工作。解放思想要有的放矢,把民营经济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扭转根深蒂固的“轻商”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育个体私营业者摆脱自卑心理障碍,增强加快发展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要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坚定实施“旅贸牵动”战略;摆脱靠单一所有制发展外经贸思想束缚,积极把民营经济推向出口创汇主战场;突破“互市”贸易狭隘意识,努力实现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第二,坚持调整结构、培育主体,形成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经济主体少、小、弱。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途径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扩大就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观念,认真学习两省经验、特别是温州经验,采取超常措施,从扩张数量和提高水平两个方面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多路并举,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的退出结合,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与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结合,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在实现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同时,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使他们逐步从小规模、作坊式生产和家族化管理向投资多元化、生产专业化、市场国际化方向发展。坚持“先发展后规范”。特别注意培养、扶持一批正泰、德力西、传化、银鹭式的无区域的民营企业,使之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注意引进个体私营老板,同时培养造就自己的个体私营老板。组织选派优秀青年到发达地区打工锻炼,在实践中增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才干,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要讨论以上问题,笔者以为有三点需要成为前提:一是,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家庭的儿子,民企也是儿子,而且都是亲儿子,决不是敌对的双方,理论上本不存在“进退”问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里边,肯定应当包括“社会主义民营经济”一说;三是,我们需要认真解读经济的本原――“经世济民”。
经济本来就姓“民”。
经济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的要素,也可以理解为与政治平行的一种概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手段,因为它本无唯一的定义,但发展经济的目的,却可以聚焦――那就是“经世济民”。
经济在价值论上体现的这个“民”,应当是为人民谋利而来,为改善民生而去。而经济在方法论上的这个“民”,则应当由“人民创造”而生。至于经济在性质上的这个“民”,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而不是有人理解的那种处于强势的“官经济”与处于弱势的“民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排除不了需要创造“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民本经济模式。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这期间,中国的民营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允许存在”到“适当发展”,从“允许适当发展”到成为“重要补充”,从“重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认识上的递进,不光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早已成为政府落地的政策。但为什么在今天,反而对民营经济彷徨了呢?
民营经济为资源、能源小省的浙江一跃成为经济大省作出了巨大贡献。毫无疑问,民营经济具有更强的“内生性”要素,更具有创业创新机理,它不但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而且在民营经济不断提高质量的过程中,对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大批“草根浙商”正逐渐成长为现代企业家。
在2007年12月27日举行的“全省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韩长赋强调指出,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制约发展的“瓶颈”和影响振兴的“短板”,采取具体有效措施,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深入破解,寻求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要着力研究解决好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发展的外向度。要针对吉林省发展的实际问题,把开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地推进开放,带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引进资金与引进人才理念并行、开放载体与开放平台建设共同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改善环境“两手抓”,大力提升发展的外向度。要扩大招商引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抓好开放载体和园区建设,用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把科教兴省战略具体化,做到“一个推进、两个加快、四个提高”,即: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把科教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动力度,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引进并用好人才,加强创新型、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调整优化结构,推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加快产业、产品、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推进所有制和区域结构调整,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提高质量效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手发展,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既是我们的差距所在,也是潜力和希望所在。要统筹城乡,发挥资源优势,突出项目建设,深化改革开放。要继续向县(市)放权,办好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要性
1、实现中原崛起要求构建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关乎全国约1/8人口的福祉。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河南省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实力以及中原文化的包容等,早已使其影响渗透到周边省份的相邻地区。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充分释放河南省的发展能量,在统一的框架下整合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潜力,真正形成我国中部地区的战略支撑和增长板块。
2、中部崛起要求构建中原经济区。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经济重心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国家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构建以河南省为主体、以中原城市群为牵引的中原经济区,是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有效途径。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南北方向狭长,六省的发展整合要求打造支撑平台。但是,目前中部各省的发展定位还不甚明晰,中部崛起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观念缺失、战略缺失等问题。构建中原经济区,倾力打造中部地区的战略支撑平台,是推动中部六省整合发展的重要环节。
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互动要求构建中原经济区。全国要形成东中西部互动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建立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特殊的区位优势使中原经济区完全可以发挥这一重要作用。中原地区拥有以铁路、公路为主的庞大的交通运输力量,形成了全国少有的交通区位优势。只有在中原经济区的组织框架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才能结为更为强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才能增强沿陇海经济带实力,发挥亚欧大陆桥的优势,扩大东中西部互动、交流与协作,保证对内对外开放;才能发挥郑州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培育形成郑汴洛工业走廊,壮大能源原材料、现代制造业、汽车等支柱产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才能提升沿京广经济带水平,培育并壮大沿京九经济带,进一步巩固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形成联南通北的通道。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举措
1、促进产业集聚。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专业园区为载体,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向城镇集中。提高集聚区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建立集聚区投融资、企业担保、土地整理等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产业集聚、积累、服务、激励四大机制;理顺集聚区管理体制,把产业集聚区发展成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城市。
2、壮大中心城市。把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城区经济,增强产业支撑,提高城市吸纳就业能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城际间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3、发展县域经济。围绕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把做大做强县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培育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以专业园区为载体,做大做强特色重点镇;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提升民营经济。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中原崛起、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重点,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民营经济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加快沧州市沿海强市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一、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沧州市县域经济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规模、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以2012年数据为例,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6.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02.4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4.5倍和1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1倍和103倍。第二,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全市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4亿元,比重达到78.5%。全市形成了6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56家,占全市的90.3%。第三,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达到501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25倍,涌现出青县小洋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1%。第四,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比2001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五,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4元,是2001年的2.57倍。
二、与先进地区相比,沧州市的县域经济还存在的差距
一是经济实力差距大。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位中,江苏江阴、昆山两个县级市生产总值过2000亿元,而我市唯一的全国百强县任丘市生产总值只有300多亿。
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福建晋江市,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但拥有劲霸、九牧王、七匹狼等一大批知名品牌达50多个。我市县域工业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与发达县存在巨大差距。
三是城镇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沧州市有8个县(市)城镇化率在40%以下,有两个县低于30%,县城功能、服务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是制约发展的资金、人才、科技等问题比较突出。县级投融资平台不健全,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三、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一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建设。沧州市已有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这些园区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平台,要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发挥其聚集作用。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做存量,又要做增量。鼓励企业通过战略重组、强强联合以及技术改造等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发展质量,打造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型优势骨干企业。
(二)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
一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用地指标、市场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融资等难题。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引导民营企业家瞄准本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努力做大企业,打响品牌,实现由“草根经济”向“大树经济”转变。三是努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鼓励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对自主创业人员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税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县之路
一是创新开放思路,丰富招商形式。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南资北移,不断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外来项目落地生根,推动县域经济扩张规模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注重招商质量和实效。着力引进一批立市兴县、对主导产业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要发挥毗邻京津优势,利用京津科研院所多和人才密集的优势,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积极引进一批产业转移和高科技项目。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
一是加快县城建设。县城建设得好,城区经济繁荣活跃,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促进城区规模扩张,而且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进而拉动全县经济发展,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业的吸纳能力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抓好一批中心镇建设。要根据城镇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定位,重点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镇、特色镇、产业镇。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共同发展。
(五)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一是要注重发挥低成本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尤其是低成本优势。结合沧州市实际,应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管道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也正契合了发展低成本优势的要求。二是要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不但要确保产品质量过关,还要争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要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培育全省甚至全国的“单打冠军”。三是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引领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加强配套协作,形成合理的企业群落和高效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鹿刚.产业集群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
[2]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玉海国.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状况分析[D].河北大学,2006.
[4]张元好,尹广娜,刘明.河北省产业集群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院报,2011年(2).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发展历程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恢复期(1978年一1987年)。民营经济从濒临灭绝到绽露头角,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主要是起步于集贸市场和零售、餐饮以及修理、手工加工等低层次社会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1988年一1997年)。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措施的出台,我区私营企业从有统计数字的1989年的47户,增加到1997年的360户,个体工商户由3703户,增加到7300户;第三阶段是二次创业期(1998年至今)。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我市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12319户,从业人员3.7万人;民营企业达3924户,从业人员9.8万人,注册资本12.5亿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了83倍、170倍和241倍。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正进入历史上一个全新的创业阶段。主要特点:
一是持续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壮大。近几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去年则高达30%,总资产已达136亿元;据统计,去年产值或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7家;涌现了**商厦、科汇电气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科技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
二是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约170.65亿元,同比增长29.7%;完成增加值72.42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总产值196.77亿元,同比增长29.07%。民营经济还吸纳了大量社会劳动力,成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仅从这次调查的民营企业看,累计安置下岗职工约11560人。
三是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区域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传统的商贸、餐饮服务业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稳步增长,第一产业成为发展新热点,新兴三产迅速崛起,特别是生物工程、电子技术、网络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外向型企业不断增多,已发展到69户,出口创汇企业51户,43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累计利用外资6.1亿元。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截止去年底,全区乡镇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8.07%。民营经济正加快向区域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区民营经济园区达到3个。
四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科技型民营企业109家,民办科研机构达到12家。许多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国际占据了领先地位。
五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有限责任公司占全区民营企业63.7%。民营企业共拥有注册商标408件,其中山东省著名商标8件。许多高科技人员、机关干部、国企员工、高校毕业生、回国创业人员纷纷加盟民营队伍,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从事民营经济的有大中专毕业生共1.5万人。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我区民营经济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地位很不相称。一是我市民营经济规模总量明显偏小,户均注册资本72.2万元,不到全省77.9万元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在税收等方面的贡献较小;二是大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很少,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低,设备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差。三是我区的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周边地区市场建设轰轰烈烈,交易异常火爆,对我区市场扩张造成了很大压力。四是思想不够解放,政策不够宽松,尚未形成发展民营经济的理想环境。通过对我区的分析和与先进地区的对比,充分感到,民营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财力的旺盛和群众的富裕,新一轮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地区间经济竞争的焦点。可以说,谁掌握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谁就取得了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二、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优势条件分析
我区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企业众多,资产存量大,工业基础雄厚,传统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其实现低成本扩张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我区地处鲁中,交通便利,城乡交错,工农相依,对点多面广的民营经济来讲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区专业市场众多,市场框架较为完善,具有强大的市场依托。我区民间资本丰厚,尤其是民间的闲置资金更多,民间投资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有优秀齐鲁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底蕴,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望强烈,具有发展民营经济的人文环境,为启动民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我区民营经济必将取得飞速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和催动下,进一步加快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是解放思想,把握导向,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紧把握舆论导向,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宣传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光彩业绩,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推动了全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措施,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准入、用水、用电、用地、用工、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民营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较好地履行了“规划、指导、协调、服务”职能,通过放宽准入、简化程序、缩小限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是实施园区发展战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推进民营经济产业集聚和效益提升。着眼于集聚产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规划、发展了一批民营工业园区,走出了一条“园区化、科技化、规模化、产链化”发展之路。卫固镇建设傅山工业园一年多来,依托当地发电、铁路运输、铁矿等产业优势,与之相关的企业急剧增多,产业及其产品关联度高、效益好,全镇的国民经济生产部值由建设前的几千万元到2002年的2个亿,2003年可达到8亿元,预计2005年可实现20亿元产值。园区建设推进了相关产业的集聚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四是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培育强势企业群体,促进民营经济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从产业、产品、规模、纳税等不同层面、不同类型,选择一批骨干企业,通过领导挂包,部门帮扶,政策、资金、人才、管理方面的得力扶持,培植了一批“高、精、新”产品和骨干企业。科汇电器、得意乳业、通乾房产等10余家企业的膨胀和发展,从整体上带动了民营经济发展数量的剧增,带动了发展质量的提高。
五是强化保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各级机关、各职能部门,完善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力度,通过组织全国高校高新技术洽谈会、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银企洽谈会等,实现对民营企业更高层次的服务;以“两公开一监督”为核心,通过制定并落实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ab角工作制、“一条龙”、“一站式”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了社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内部原因分析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残酷的形式下,能继续保持其迅猛速度,甚至通过买断或租赁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国营集体单位来扩张其规模,必有其成功之道。**天乐园娱乐有限公司在买断原天乐园商场后,利用其有利地理优势,转型向娱乐服务发展,现已是**地区乃至山东省娱乐业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目前,投资一亿余元的“双子座”综合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按照四星级规划和设计的酒店与客房,将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到底是何种因素促使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次调研的实地走访中我们找出了其中原因:
一是经营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大多数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的,并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运行机制,包括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特征。国营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机构臃肿、对市场缺乏快速反应能力,对政府“等靠要”等种种弊端在民营企业中很少见。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营企业在经营机制上的优势逐步得以显示。
二是低负债运营。民营企业在国营企业与乡镇集体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基本上未享受过政府优惠的扶持,可谓是“生于忧患”。正由于有这种忧患意识,企业在生产管理上更加注意成本、精打细算,在企业的发展上也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因此,多数企业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都比较好。我们调查的几家企业,都是靠自已积累滚动发展,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非常低,一般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是零负债。这为他们在宏观经济紧缩的形势仍然保持良好的运行质态打下了基础。
三是产权清晰、管理严格。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民营企业对此体会更为深刻,他们的规章制度体系与国有企业差不多,所不同的更加细致、全面,考核严格。由于产权明晰,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更有权威性,执行起来也更加严格、彻底。**得益乳业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突出抓好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依靠管理抓质量,依靠质量打市场,企业内部还设立了党支部、团支部,企业文化气息浓烈。严格的管理制度带来了丰厚的企业利润,公司连续三年营业额突破两千万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可观。
四是注意市场开拓。不少私营企业主原先是国家(集体)企业的销售科长或外贸业务人员,手上都撑握着固定的客户群,再根据客户需求办厂,完全是以销定产。他们不仅熟悉市场,在市场开拓上也不遗余力,各显神通。一些高科技企业培养了专职的高学历、懂专业、会公关的销售队伍,有的还在国外建立了销售网点。在注意市场开拓的同时,把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作为市场开拓的致胜法宝,把做好企业内部管理,降低运转成本作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从调研中发现的已经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就有12家,正在申请待认证的达20多家。这表明,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意识已有大幅度提高,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理念已逐渐成熟。
四、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是资金紧张状况虽有所缓解,但融资瓶颈尚未打开,资金困乏是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紧张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近两年,企业资金的紧张状况虽有所缓解,但融资瓶颈并未真正打开。调查中有90%以上的企业认为资金非常紧张。有69.5%的企业认为国家信贷政策对民企不平等;近78%的企业认为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30.5%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过高;有49.5%的企业认为手续繁杂,附加条件太多,办理时间过长,贻误商机。究其原因:一是民营企业规模小,小额放贷成本高,难以对银行形成吸引力;二是贷款抵押、担保难。初创时期的企业本来就没有抵押物,不管其绩效和潜力如何,都难以获取信贷支持;三是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民营企业大多处于创业阶段难以在短时间内甚至没有机会树立或表现自己的信誉,加之个别民营企业因失信影响到了整个民营企业群体的信誉形象,银行对民营企业产生惜贷、惧贷现象。
二是税赋相对偏重,使我区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双重征税、"低国民待遇"、税收优惠政策打折扣等。"双重征税"即民营企业除了交纳税率为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低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利润转增资本金或另行投资均可按投资额的40%得到所得税返还;国有企业享受技改贴息;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技术开发费以及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税等,这些优惠政策都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税收政策不优惠"主要表现在政府在培训补贴、技术创新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财政预算支持,在税收抵扣和减免、成本摊提等方面没有优惠政策,对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没有税费减免措施。民营企业认为,一是高税赋不利于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原始积累,抑制企业的发展;二是我区民营企业与广东、浙江等外省市的同类企业相比,税赋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使之竞争中处于劣势。湖田镇企业反映:广东一个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左右的企业,年定税缴纳税金20万元,仅相当于我市同类企业所缴税金的1/30;在很多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一些小企业开办三、五年不用纳税。如此悬殊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势必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的天壤之别,此外,民营企业对买发票必须先交税款或押金;出口退税政策不落实,退税款长期拖欠;年销售额不足180万元不能享受一般纳税人待遇等也反映十分强烈。
三是针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因素之一。民营企业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尤其需要在政策咨询、人才引进、法律援助、技术应用、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得到支持。我区目前还没有一家综合机构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缺少畅通的信息渠道为全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政策、人才、技术、产业、产品等实用的甚至是前沿信息。国有、集体企业的服务和信息提供由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组织机构予以保障,民营企业则不能。不少民营企业不知道有什么优惠政策,因而谈不上用足用活政策;不知道哪里有企业需要的人才,因而谈不上有目的地去寻求人才等等。信息滞后和信息缺失成为民营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有的民企反映,政府制定的很多优惠政策,民营企业都不掌握,希望政府部门发挥各类信息优势和公共服务渠道,多方面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信贷、市场信息、咨询、管理、技术人才和培训等各种服务。
四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部门服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三乱"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主反映:没有人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人就是收钱。每年来收费的部门有20多家,不管收费是否合理,一般是交了钱再说,以防得罪了这些有来头的部门;由于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对民营经济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比较突出,职能部门的执法权限划分不明确,重复执法,重复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不合理负担过重,上边许多好政策在基层难以落实到位,企业经营环境不够松。还有的民营企业反映劳动、人事部门还未把民营企业的用工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造成民营企业人员在人事档案、劳动保险、职称评定等方面管理缺位。许多政府部门的审批手续多而复杂,办事效率不高,在征地、办理许可证、用电、用气等方面不能为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上没有明确的服务部门等。
五是信用缺失、无序竞争、多头管理,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一些企业抱怨政府说话不算数,出台的政策、承诺的事项很多没有兑现。如新世界步行街、湖田工业园区等专项优惠政策基本上没有得到落实。这种现象尽管发生在一些特定环境、特殊地域,但政府信用的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同行业问部分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互相诋毁、竞相压价,使价值规律、竞争规律难以发挥作用,竞争秩序处于恶性循环态势。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市场运行中缺乏诚信制约机制,突出表现在不履行合同、互相拖欠债务的现象大量存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拖欠债务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濒于破产。无照、无证以及偷漏税费等非法行为的大量存在,相对削弱了对合法经营行为的保护力度。社会治安环境还不够好,有36%的企业希望进一步改善治安环境。
六是思想上的障碍,主要是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和社会偏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看法,观念有了很大变化,但“左”的思想和传统观念远没有根除。有的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是“私”字当头,搞个人发家,因而漠然置之,任其自生自灭。有的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争产品、争人才、争市场,会冲击公有制经济发展,因而心存疑虑。加之北方历来有“轻商”的传统,特别我区作为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一直在经济中占优势,所以一直没有形成从事民营经济的良好舆论氛围,不仅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经常表现出歧视民营经济的倾向,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也以到民营企业为耻。因此,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仍任重而道远。
除上述以外,地理区位的原因、开放程度的不同、文化传播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产业结构上的异同以及政府实施的政策,都将在其外部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制约发展的内部因素
在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管理家族化与专业化的矛盾、产权单一引发的产权关系中的矛盾、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文化素质与管理需求的矛盾,都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一是观念陈旧,管理模式滞后。许多民营企业观念有待转变,如对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有疑虑,不敢放手放胆经营。“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虽然部分企业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后,已经开始在在更高的层次上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大部分私营企业仍未破除私有者狭隘的观念。一是在产品生产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投资开发新品意识;二是在经营上满足于自给自足式的传统经营模式,满足于无债一身轻,害怕举债搞发展;三是在管理方式上习惯于家族式的夫妻店、父子坊等形式,排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上述弊端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企业家占26%,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企业缺乏会管理、懂技术的员工,高层次人才更缺。有68.7%的企业家对企业职工的素质不满意,民营企业中70%的从业人员只能应对简单劳动,管理领域、科技开发领域急需专业人才,但大部分不能适应。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是其优势之一。但民营企业大多都是家族性企业,大量使用的是家庭成员,致使许多平庸之人充赛重要部门,严重挫伤了外来人员的积极性,使外来员工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做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结果损失了大量的“千里马”。同时民营企业在对外招聘人才时,往往只是以高工资来吸引来人才,而对于保险、福利却只字不提,使得一些人才对民营企业感到无安全感,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再次民营企业用人的随意性很严重,以致人才大量浪费,使得民营企业多年来形不成人才优势。
三是资本、风险、决策管理三权集中,民营企业组织机制存在一定缺陷,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现阶段我市民营企业主要是家庭化管理模式,企业主不但有决策权,还都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民营企业始创阶段,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较高层次后,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理上的缺陷。
四是民营企业法制意识不够强,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不规范,如偷税逃税、制假造假、违规招工、用工,故意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货款和职工工资等问题。另外,帐顶帐、三角债、连环债等拖欠帐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损害了整个民营经济的形象。
五是民营企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缺乏创新意识,核心竞争力不够强。我市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只占26.9%,生产有特色产品的企业也相对较少,产品整体定位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流程落后,环保要求低,基础薄弱,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科研条件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弱,产业趋同比较严重,规模优势尚未形成,导致比较优势递减。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品牌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65%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在有独立品牌的企业中有89.6%的企业商标未进行注册。
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20__年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一年。这既对新一届女企业家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的女企业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新的舞台。女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进程中肩负重任,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全局,开拓进取,创业、创造、创新,在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中展示巾帼风采、再创新的业绩。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先导,也是女企业家成长成才的关键。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改革的深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开放的扩大,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的加快,拓宽了企业扩张的空间;能否抓住这些机遇,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我们要充分利用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开辟的解放思想的新空间,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创业创新创造的精神枷锁,坚决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坚决克服一切妨碍发展的习惯思维,正确认识面临的新情况,科学分析出现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趋势,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顺应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市委、市政府把加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全市兴起发展民营经济的新。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的女企业家,要充分认原创网站识到民营经济对推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市场繁荣、发展公益事业、提高妇女地位所作的重要贡献;要认清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投身发展实践,在妇女大创业的热潮中发挥好引领和帮带作用。
第二,进一步创造优势,加快发展。女企业家要善于抓住企业改制、政府支持等有利契机,不断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切实转变经营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生产力,品牌就是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力。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做出特色,创出品牌,提高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时把握国内外市场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加快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既善于向国外的优秀企业学习,又敢于与其比上下、争高低。要根据女性管理者的职业素质特点,着力培养理性思维的习惯、坚决果断的作风,掌握开放纳新的技巧,发扬善于合作的长处,坚持脚踏实地的风格,把女性特有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第三,进一步加强学习,勇于创新。要适应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强化终身学习观念,敏于求知,学以致用,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通晓经济、熟悉科技、精通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学习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国语言、熟悉世贸规则。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要自觉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增强发现市场、创造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运用资本、信息、科技、人才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要让创新成为自觉的追求,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胆略和创新的举措,积极投身创新的时代。
××年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一年。这既对新一届女企业家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的女企业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新的舞台。女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进程中肩负重任,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全局,开拓进取,创业、创造、创新,在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中展示巾帼风采、再创新的业绩。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先导,也是女企业家成长成才的关键。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改革的深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开放的扩大,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的加快,拓宽了企业扩张的空间;能否抓住这些机遇,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我们要充分利用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开辟的解放思想的新空间,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创业创新创造的精神枷锁,坚决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坚决克服一切妨碍发展的习惯思维,正确认识面临的新情况,科学分析出现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趋势,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顺应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市委、市政府把加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全市兴起发展民营经济的新。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的女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对推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市场繁荣、发展公益事业、提高妇女地位所作的重要贡献;要认清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投身发展实践,在妇女大创业的热潮中发挥好引领和帮带作用。
第二,进一步创造优势,加快发展。女企业家要善于抓住企业改制、政府支持等有利契机,不断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切实转变经营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生产力,品牌就是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力。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做出特色,创出品牌,提高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时把握国内外市场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加快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既善于向国外的优秀企业学习,又敢于与其比上下、争高低。要根据女性管理者的职业素质特点,着力培养理性思维的习惯、坚决果断的作风,掌握开放纳新的技巧,发扬善于合作的长处,坚持脚踏实地的风格,把女性特有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第三,进一步加强学习,勇于创新。要适应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强化终身学习观念,敏于求知,学以致用,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通晓经济、熟悉科技、精通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学习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国语言、熟悉世贸规则。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要自觉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增强发现市场、创造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运用资本、信息、科技、人才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要让创新成为自觉的追求,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胆略和创新的举措,积极投身创新的时代。
一、正确分析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三个“亮点”之一,不断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大力度,放手发展,全市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到去年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7.2万户,私营企业1.044万家,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33.4%;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103.8亿元,增长68%;2002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缴税金6.77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5.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21.47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158.4万人。
二是载体建设有了较快发展,民营企业集约化经营有了新的进展。全市初具规模的民营经济园区发展到99个,入园企业达到3000多家,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税5.1亿元,增长15%。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专业批发市场稳步发展,去年全市成交额过亿元的批发市场达到33处,成交额319.5亿元,其中批发城成交额280.8亿元,增长10.1%。
三是区域性特色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大批小商品大产业、小买卖大市场的民营企业群体。兰山、费县胶合板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同时带起了一个年成交额达35亿元的板材批发市场。莒南县大店镇民营经济园区砂轮、油石生产企业现已发展到503家,从业人员1.1万人,产量占全国同行业的近60%。郯城县黄山镇杞柳制品企业达到8500家,从业人员3.5万人,规模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沂水县沂水镇步鞋、油顶、小食品三大产业群体已初具规模,被中国老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布鞋城、中国油顶城和中国食品城。截至目前,我市初具规模的产业镇和专业村,已分别发展到83个和1689个,民营经济由散乱无序逐步向群体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四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去年,我市有8个项目列入全省民营经济百项重点技改项目,6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一半是民营企业。金锣集团的大豆低聚糖、鲁明化工的二甲醚等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投产,效益明显。罗欣药业、大陆药业、翔宇药业的制药车间gmp改造相继完成,并通过了专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定。
五是骨干企业快速膨胀,支撑带动作用明显。2002年,全市进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599家,实现销售收入249.4亿元,利税23.57亿元,分别增长23.62%和49.94%,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64个和22.5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增幅达68%,列全省第一位。纳税过百万元的民营企业190家,其中过千万元的19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广大民营业者努力开拓、艰苦创业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转变作风、扎实服务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市民营经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个别地方和部门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制订上思想不解放,落实上工作不到位,民营经济发展的门槛过高;有的部门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还不强,个别人甚至存在搞“三乱”、“吃拿卡要”等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对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理直气壮,但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问题上,则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二是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企业很少,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从个体私营企业户均总产值来看,我市为4.4万元,德州为4.81万元,济南为12.7万元,潍坊为6万元。三是我市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属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四是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利用外资及出口企业不多,不适应入世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创汇仅1.04亿元,不到全市出口总额的1/4。五是民营企业资金普遍短缺,融资渠道狭窄,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较为突出。六是各县区发展不平衡,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县区。七是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标准低、规模小、发展慢、进驻企业少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从全国、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看,许多地方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已经或正在掀起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热潮。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德州市为例,该市1995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是我市的52%,到2002年是我市的95.72%,今年1-2月份超过我市7.32%。他们之所以实现了快速发展,关键的一条就是放宽政策,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以年均45%以上的速度增长。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毫无理由安于现状、自我陶醉,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竞争意识,树立赶超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战略的眼光、实干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促进新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动起方方面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保持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二、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按照市委、市政府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奋战三年过千亿,打好基础翻三番”为基本立足点,以建设民营经济城为具体目标,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建设载体,培植骨干,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努力实现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主要预期发展目标是: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0%;民营企业户数增加30%,其中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0家以上;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5%和20%以上。
主要工作思路是:抓住一个关键,即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突出三个重点,即加快园区建设,培植骨干企业,发展特色经济;强化五项措施,即政策推动,外向带动,技术创新,扩大融资,深化改革,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紧紧抓住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这个关键
思想不解放、政策不到位、环境不宽松,是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最为突出的矛盾,必须把解放思想、优化环境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要坚决冲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教条主义的框框,坚持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牢固树立民营经济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观念,形成发展民营经济光荣的良好氛围。
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我们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这为全市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更多地转到比政策、比服务、比效率、比感情上来。必须审时度势,在继续抓好投资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大软环境建设的力度。
一是优化服务环境。各级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时刻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里。要结合政府“提速”工作,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把办事程序、办事依据、服务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工作纪律、投诉渠道等内容,向全社会特别是民营企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对民营经济岐视性的政策和文件,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落实民营经济国民待遇。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纳税人光荣的意识,自觉做到重商、亲商、扶商、护商,带着浓厚的感情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坚决杜绝“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衙门作风。
二是优化法制环境。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秉公办事。要切实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行政命令管理企业的陈旧模式,把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严格控制对民营企业的检查,禁止各类评比达标活动。要全面推行“一家查账、多家认可”的办法,防止多头管理、重复管理。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治理“三乱”,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凡对民营企业进行行政性收费的,必须严格执行《缴费项目卡》和收费许可证制度,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否则,民营企业有权拒缴并举报。对上述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从严查处。要依法加强对民营企业处罚的管理,除工商部门依法执行公务外,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扣留民营企业营业执照。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按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是优化社会环境。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同公有制单位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协商、评先树优等方面的权利。各级在评选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时,要将优秀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纳入视野,对有突出贡献的优先予以推荐。推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要占有一定比例,确保代表的广泛性。民营企业家要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多做贡献。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形象,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是优化民营经济平等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彻底消除对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的歧视性政策,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凡是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都允许民营企业进入。除一般性竞争性领域外,还要将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向民营企业开放。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等不法行为,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依法、规范、诚信经营,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突出三个重点
1.着力抓好民营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集约化发展。抓好园区载体建设,吸纳民营企业入园经营,有利于节约土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园区建设必须符合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与推进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规模。各县区要对现有的和拟建的园区进行科学整合,按照适当集中、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建设,防止一哄而起、四面开花,造成资源浪费。市里将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并规划发展一批市级工业园区。每个县重点培育1-2处园区,每个区重点发展3-5处园区,确需增加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市里批准。要高度重视批发城配套加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引导批发城经营大户投资兴办加工业,走“以贸带工、以工促贸、工贸结合”的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和改进民营经济园区的兴办方式,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兴办主体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骨干民营企业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投资兴建园区。园区建设要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市的优势条件和优惠政策,积极参与各种推介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我省沿海等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同时,市里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民营经济园区进行综合评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加挂市级园区的牌子,享受市级经济园区的优惠政策。
2.着力抓好民营企业大户的培植,促进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实践证明,民营骨干企业对于迅速膨胀民营经济规模,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次会上表彰的纳税二十强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占全市民营企业的11.75%和32.98%。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把培植民营企业大户作为民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培植一批名人、名企、名牌。一是对民营企业进行分类排队,把现有的优势骨干民营企业和目前规模不大、但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市委、市政府将在全市民营企业中组织开展“学金锣创强企,争当民营企业50强”活动,根据民营企业的销售收入、上缴税金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序,确定重点扶持的50强企业。各县区也要排出扶持的重点企业。二是帮助骨干民营企业制定好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贸、中小办、科技等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同时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论证,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避免战略决策出现失误。三是加大对重点骨干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市里确定的50强民营企业要在重点项目贷款贴息、推荐股票上市、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重组、向银行推介项目、争取国债和“双高一优”项目、企业形象宣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和服务。要建立50强民营企业与市政府“直通车”式的联系渠道,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可以直接向市政府反映,重大紧急问题也可以直接向市长反映,市政府将及时予以协调。同时,实施50强民营企业项目建设“绿灯工程”。对50强民营企业实施的重点技改项目,有关部门在办理有关手续、减免收费方面要大开绿灯。对个别地方的不法分子为项目施工非法设置障碍、强行垄断施工权、乱收管理费等行为,公安、建设等部门要严肃查处、严厉打击。
3.着力抓好区域性特色经济的培育,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适应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已被浙江、广东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实践充分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必须坚定不移、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引导和推动。各地要立足实际,开阔思路,发挥优势,加强引导,把人民群众致富奔康的强烈愿望和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力发展以产品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配套企业及中小企业为主体,“一县(区)一品”、“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集簇式发展的特色经济区和特色经济带。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我市发展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服装、食品、装饰面板、塑料制品、小五,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金、石材、蔬菜制品、草柳编等方面的加工基地,真正把建成名符其实的民营经济城。
(三)强化五项措施
1.认真研究制定政策,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措施。目前,各地都在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策的竞争。对于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少、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少的我市来说,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策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这次会上下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开展学金锣创强企、争当民营企业50强活动的决定》两个讨论稿。两个政策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原则;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三是根据省里的规定,对外地(德州、潍坊、济南)正在使用的政策可以直接采用的原则。这两个讨论稿,与以往相比有较高的含金量,希望大家会后认真研究,提出意见。会后,市里将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内外民营经济政策好、发展快的市地进行学习考察,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到外地考察的情况,及时出台正式文件。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政策。市直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与民营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部门,要认真制定实施细则,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够好,企业意见很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优惠政策,切实防止和克服政策执行的“中梗阻”现象。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监察力度,对本位主义严重、不落实政策、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要严肃查处。
2.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民营经济国际化步伐。我市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一直制约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这也说明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力很大。要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加快民营经济国际化步伐。一是要积极推进融资国际化,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要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易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优势,积极参加各种招商会、洽谈会,加强与外商合资合作。有条件的骨干民营企业,要加强与国外跨国公司的接触,积极争取与跨国公司合作。二是积极推进技术国际化,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要瞄准国际上同行业技术发展变化,适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力争骨干企业关键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确保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三是积极推进市场国际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要认真研究、及时掌握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适时开发生产市场俏销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兴办市场。外经贸等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荐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进出口权,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特定商品的出口配额。
3.推进民营经济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要引导民营企业强化市场意识,深入扎实地搞好市场调研,从市场集信息,向市场找项目。沂州水泥离子膜烧碱项目、翔龙集团炼铁项目、阜丰发酵味精项目、鲁明化工二甲醚项目等,都是在认真分析市场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的好项目,取得了很大成功。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在精选项目、慎选项目上下功夫,防止投资决策失误。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形式,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加强对各类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开发队伍,增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四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各级计划、经贸、科技等部门,要把民营企业提报的项目作为向上级争取的重点,力争有更多的民营企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重点项目。
一、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大力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区各级认真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民众自主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区民营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经营领域逐步扩大,结构层次明显提升,贡献份额不断提高,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经济增长点。至××××年底,全区共有各类民营企业家,完成销售收入亿元,从业人员超万人,分别占到全区的、和。可以说,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生力军,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富民强区和“两个率先”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基于民营经济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省、市都就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等地考察取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更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充分说明:各级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正在给予更多的关注,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联系我区的实际,我区的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并开始显露出较强的发展潜力。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一部分由上世纪年代乡镇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通过磨合、发展和扩张、提升,正在孕育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原有的工业主体产业在经历了市场经济洗礼后,通过自身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正在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三是随着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逐步交融发展,为民营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制约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人才、资金、政策等因素正在逐步改善,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上朝着更加宽松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是我们顺势而为的必然之作。在机遇面前,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加大力度,推进我区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确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调整和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和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加快经济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实施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民资外资“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继续重视抓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到更加突出地位,自觉确立起抓民营经济就是抓发展的强烈意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兴起全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加速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三点: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在建设“两个率先”新锡山中的地位作用。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强区经济、动力经济。加快建设“两个率先”新锡山,富民是难点、是关键、是根本。民营经济源于民众,植根本土,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最有条件成为创造民众财富、实现“两个率先”的生力军。因此,如果没有锡山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难以为“两个率先”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锡山就难以顺利实现“两个率先”新锡山的宏伟目标。二是要清醒认识到我区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存在的不足。我区在加速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民众的创业激情还没有充分激发,全民创业、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城市文化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型、龙头型、科技型、品牌型企业还不多,能够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企业还不多;企业结构层次还不高,名牌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外向开拓不足,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相对较弱;市场与产业互动的能力不强,除车辆行业外,还没有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交易市场,营销方式创新不够;创业环境还不够宽松,政府管理有待于加快创新。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三是要全力突破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思想、政策和体制瓶颈。要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观念,引导、激发我区的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在创业发展上敢为人先,在发展规模上做大做强,在经营效益上争创一流,敢于到国际市场比强弱,与世界知名企业争高低。要坚决纠正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牢固树立“服务为本”思想,变“与民争利”为“为民谋利”,努力营造有利于民众创业、民企成长的良好政策环境。要坚决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加快推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理顺关系,健全网络,形成健全、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二)突出抓好现有重量级、超规模、高水平民营企业的提升扩张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已经拥有了一批如红豆、兴达、众星等在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形象,支撑了一方的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突出重点、加强帮促,以现有重量级、超规模、高水平民营企业的扩张发展来提升全区民营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机制创新。要引导企业逐步打破产权封闭的模式,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快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重点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由单一化、个人化向多元化、社会化转变,组织形式由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股份制发展。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采取联合重组、相互参股等办法,做大做强。二是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发展。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鼓励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共建技术中心,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扩大与外资企业和世界著名品牌的配套协作,融入跨国公司生产、营销体系。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快“走出去”,不断扩大产品出口,开展境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要支持民营企业推进管理创新,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重点民营企业的帮促工作。要围绕树立一批“领跑型”企业、提升一批“优势型”企业、抓好一批“支撑型”企业、培育一批“后劲型”企业的发展要求,排队帮促,提升企业发展目标规划,明确新的发展定位。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机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帮助重点民营企业搞好扩张提升发展的规划实施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促其加快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尽快形成我区的支柱企业群体。
(三)充分激发“全民创业、家家致富”的社会活力。民众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要努力发扬锡山人民智慧勤劳、诚信务实、善办实业的优良传统,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全社会着力培育全民创业精神,树立“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时代意识,形成“崇尚创业、敢于创业、艰苦创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民众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解放出来,使千家万户的创业热情和冲动充分发挥出来。要大力培植民营经济发展主体,努力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一、二、三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形成全区民营经济竞相发展、各业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要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门槛,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改进服务方式,规范管理执法行为,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使企业轻装上阵。机关各部门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全力推行“首错告诫制”。要形成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加快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规定,严格执行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使民众放心投资,放胆经营,在全区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真正把我区建设成为民营经济的最佳成长发展区,使民营经济成为重要的发展后劲和增长主体。
(四)切实加大激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省、市、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不少民营企业反映,我们在政策支持和落实方面还存在差距。这里面既有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也有政策落实不力的问题,主要是有的部门不够主动,企业不够了解,落实没有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落实力度。最近,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的发展实际,区委、区政府将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更快发展的意见》及三个配套政策意见。区委、区政府出台这些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是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和服务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一视同仁的社会地位。主要是在五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二是加快构建公平竞争平台;三是切实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减少行政事业收费;四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财政扶持力度;五是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这些政策在制定出台前,区有关部门已经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协调工作,形成了一致认识。希望各职能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特别是要统一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带头落实政策,搞好服务。对与本部门有关的政策措施,一定要全面兑现,不打折扣;该放的权要坚决放下去,绝不允许擅自截留;政策规定放的要坚决放到位,绝不允许以政策之利谋取部门之私,以确保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企业,充分释放政策的巨大能量和积极效应。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职能部门自身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需要协商的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区委、区政府将对执行政策的情况加强督查,对落实不力的要公开批评,对的要追究责任。
(五)着力主攻区内外民资的引进投入。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全社会对民间投资的重视,国内民间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各级要紧紧抓住当前民资涌动的大好时机,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式,跨区域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民间资本,全力拓宽民资吸纳范围。一是积极推动本地民资的发展。要激活区内闲散资金,加快资本要素的集聚,培育壮大发展民营经济的根植动力。要鼓励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搞好产业延伸和合作,加快裂变扩张,组成以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为纽带的民营企业集团。二是做好区外民资的招商引资工作。要积极利用我区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地缘、区位和市场优势,进一步策划好、组织好针对民间资本的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要将眼光瞄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顺应区外大集团、大企业的转移扩张要求,积极做好民间资本对接服务,着力引进一批高质量的资金、技术和项目,扩张民营经济总量,提升发展层次。三是做好退城进园产业的承接工作。要加强与无锡市产业布局调整的承接,大力吸引无锡城区退二进三转移出来的企业到我区投资发展,同时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这部分企业的改组改造,用足用好国有、集体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使之成为民营经济新的培养基,为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固本强基的作用。
(六)加快推进各类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要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在开发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中发展的规划引导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通过提供各种便利举措和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集中建造或承租标准厂房,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密度,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增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发挥各类科技载体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锡山新材料基地、“”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筹建民营企业科技孵化园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申请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鼓励专家学者以科研成果、技术入股民营企业,或在民营企业兼职,逐步将我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民营经济创新创业基地。三是优化服务载体建设。要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规定》的“十不准”要求,即不准乱收费、不准乱罚款、不准乱摊派、不准乱检查、不准推诿扯皮、不准擅自设立行政许可事项、不准强迫实行招标投标、不准强迫、不准指定供应商、不准刁难报复企业。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七)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一是进一步强化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将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协调机构,以加强对全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和研究工作,把握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工作目标,并通过定期分析研究全区民营经济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工作措施。二是加强与有关行业的沟通、争取工作,提出改进和解决的建议和办法,发挥好政府职能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要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力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区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与重点民营企业挂钩联系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和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帮扶力度,希望区、镇二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落实好这一制度,切实发挥好帮扶作用。三是加快行业协会的发展。要发挥和完善行业协会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利益的功能。建立保障行业职能顺利实施的制度体系,确立行业协会地位,保障其机制的正常运转以及对成员企业的有效监督和自律。要制定鼓励行业协会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政策措施,明确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关系。要赋予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自治权,使之具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能力,真正成为民营企业自愿参加、组合的自律组织。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需要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像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协调一致,齐心协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努力使我区的民营经济发展不断兴起新的。
二、坚定信心,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二季度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紧紧围绕建设“两个率先”新锡山的总体目标,按照“全面开放、整体开发”的要求,抢抓先机,奋力开拓,全区经济发展“走势健康、开局良好”。预计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营业收入亿元,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工业投入亿元,增长;外贸供货额亿元,增长;自营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协议注册外资亿美元,增长;到位注册外资亿美元,增长;全部开票销售收入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一季度经济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经济协调增长。一季度全区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全部工业开票销售亿元,增长;工业用电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工业利税增长。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的支撑拉动作用继续增强,全区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到全区总量的;新材料与电子、精密机械与车辆、高特纺织与服装三大产业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区总量的。
二是招商强势推进。一季度全区新批外资企业家,其中超万美元项目个、超千万美元项目个,投资总额亿美元。目前,正在办理审批的外资项目个,其中投资总额超亿美元的项目个。内资引进取得了重大突破,总投资超亿元的清华同方、超亿元的东方国际轻纺城等一批重大内资项目落户锡山,这些项目的引进,将极大地优化和提升我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
三是商贸服务活跃。一季度克服粮油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保证了消费品市场的供求两旺。预计全区完成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市场集聚的洼地效应越趋明显,一季度东亭和东北塘通江两大道口商贸市场共完成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无锡大明不锈钢预计一季度可实现销售亿元,同比实现翻一番。重点市场建设积极启动,东方国际轻纺(服装)城、大明不锈钢市场二期、南方物流、宏普金属材料市场、鸿山家具城等重点市场将相继开工建设。
四是发展环境趋优。平稳实施了部分镇行政区划的调整,整合新的发展板块。继续推进锡山城区板块式改造建设,华夏路等骨干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积极推进东部片区的开发建设,锡东大道已完成主体工程的。城镇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深化,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工作全面启动,工商、税务登记整建制纳入区行政审批中心,初步建成“市场准入”一条龙审批新机制。
五是精神状态振奋。全区干部群众面对资源紧、政策严、要素缺的新形势,坚持加快发展信心不动摇,坚持全年目标不动摇和工作措施不动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思考并勇于破解各种难题,力争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全区上下呈现了心齐、气顺、劲足抓发展的生动工作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竞争发展的优势还不强。经济结构、产业层次和发展格局还不适应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水平还不高,竞争发展的优势还不强。二是要素制约矛盾突出。以电力、土地资源、原材料、货币信贷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要素的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同时,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将进一步增加企业成本尤其是地方财政支付压力。三是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征地拆迁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影响了建设和发展的进程。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在下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当然,我们也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继续向好。在一季度取得开门红的基础上,各级要立足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围绕加快扩大经济总量、加快提升经济集约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增强竞争能力和致富群众等工作重点,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把握全局、突破重点,确保上半年“双过半”。重点要切实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经济工作中确立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增强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总的是要求各级按照能快则快的发展要求,在保持现有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作为基层的领导同志,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要求,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深化发展思想,提高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契机,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振奋发展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开放、整体开发”战略,并联系各自的发展和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准确定位好各地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方向,科学把握和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使各方面的工作更具科学性,更体现长远性,更能确保可持续性。只要我们在这方面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发展动力就会更足,就一定会使我区的发展更加健康、活力更强,就一定会在更加长远的发展竞争中体现更强的优势和潜力。
(二)努力突破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充分提高现有企业的产出增量。政府的最大职能是服务,而目前服务的最大体现是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要素制约,抓好现生产,提高企业的产出增量。各镇、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这一新的发展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生产要素的供需矛盾。在用地方面,要在继续尽最大努力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加大现有土地资源的调整和整合,按照急需先用、择优供地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在用电方面,要加强和改进供电工作,抓紧做好厚桥变、东亭变、羊尖三房变、东区大坝变、健鼎变等电力设施的建设扩容,确保今年我区的重点变电设施按期建成使用;严格落实企业用电错峰管理,引导企业通过避峰用电、添置发电设备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弥补用电缺口。在原材料方面,要鼓励企业建立原材料基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原材料成本;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等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减少生产损耗,有效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波动带来的影响。在服务对象上,要重点帮助家规模型企业和家增量型企业做好生产要素的调度平衡工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要素条件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产出增量的潜能,以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确保“双过半”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招商引资攻势,不断提高内外资引进规模和水平。在下阶段招商引资工作上,我们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引进重大项目上的良好效应,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招商攻势。随着国家对土地管理政策的强化,开发区要适时调整开放开发的理念和思路,走内涵提升和环境优势致胜的开放开发新路子。要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高单位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密度,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在对外招商的重点方向、重点策略和力量组织上,要把重点放在特色产业的培育和集聚上,放在现代终端产品制造企业、高科技高产出企业的引进上,放在带动效应明显的大型市场的建设推进上,放在城市化环境的进一步美化优化上。要按照年度引进重点内外资项目的目标任务,抓紧落实主攻措施,使开发区不仅成为全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龙头,而且要成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和示范。二是组织好重点对外招商活动,推出新的发展载体和板块。要在做好并镇后续工作,重新规划定位重点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二季度区、镇将要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对外招商活动,托出发展载体,打响地方发展品牌,争取在镇级的对外开放水平上实现较大的突破,形成东西并进、联动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本月下旬,区里将组织赴温州、厦门两地举办投资说明会,各镇一方面要积极参与配合,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大做招商文章,扩大引资成效。三是主动加强与无锡市区工业企业的对接。要紧紧抓住无锡市区工业布局调整的有利契机,主动出击,加强与市区工业企业的接触,推出我区的发展优势,争取更多的市区工业企业转移到我区发展,从而较好地降低我区的招商成本,缩短产业集聚和经济扩张的周期。四是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服务工作。要切实抓好已签约外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资金到位,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引进以后的推进服务工作,特别是项目建设的前期服务工作。这是我们投资服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加快扩张经济总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各地要加强工作力量,强化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中有关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尽快发挥重点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促进作用。
(四)一着不让抓好后劲投入,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各级要继续深化抓投入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围绕全社会投入超百亿、工业投入超亿元的目标,认真排查既定投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通过抓项目开工促投入、抓民资引进促投入、抓企业的技改扩能促投入、抓工业园区的开发促投入等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力度。要精心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对超千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跟踪服务,促其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早竣工、早投产,尽快将项目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要按照建设无锡国际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区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布局集中化战略,依托骨干优势企业,优先发展新材料与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与车辆制造、高特纺织与服装加工等三大制造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努力成为无锡工业经济的特色板块和优势区域。要大力抓好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商贸园区和重点市场建设。要继续突出重点,加速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大力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工业设计水平和现代管理水平。要继续大力培育规模骨干企业,抓紧研究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排出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强、发展后劲足的优势骨干企业,进行重点规划、重点帮促、重点服务,着力提升全区规模企业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联合,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五)突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今年的道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全部确定,有的已经进入了紧张施工阶段。这些重点道路和基础设施项目竣工后,不仅将进一步推进“全面开放、整体开发”战略的加快实施,而且将使我区的发展格局、发展环境和城市化面貌产生较为明显的改观。各级要围绕“开发区要强起来,锡山城区要靓起来,东部片区开发要热起来”的目标,继续狠下决心,突破推进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环境建设。要抓紧搞好新型城镇组团建设规划,力争上半年完成。新设镇要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切实抓好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要抓紧建设项目的落实推进,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使在建、拟建项目能快启动的尽量快启动,能早竣工的尽量早竣工。区机关职能部门和所涉及的有关乡镇,都要围绕“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早日竣工”的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发扬雷厉风行、求真务实作风和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加快拆迁安置和施工进度,严格建设项目的“四制”,使这些工程在建成后成为展现我区发展成果和工作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具体目标如下:⒈加快锡东大道建设,确保年内全线通车;⒉全面展开开发区东区和安镇中组团工业园区的主要区间道路建设;⒊对条农村道路争取尽快开工建设。⒋搞好城区范围条道路的改造建设,其中华夏路、锡州路、学前东路、二泉路、学士路、隆亭路要力争在元旦前竣工通车,迎宾路、友谊路、柏庄路和条区间路要抓紧做好改造规划,适时启动,争取在春节前竣工通车。⒌年内完成锡山商贸中心、锡山市民休闲健身园的主体工程。⒍全面启动河道整治工程,今年要基本完成河道沟通工程,启动调水工程,建设好景观样板工程。⒎继续加快天一中学新校区的建设管理工作,确保月份实现招生目标。⒏加强对电力设施、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协调推进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有关部门要围绕工程推进要求,积极组织好资金的筹集和调度工作,抓紧做好经营土地的空间拓展、储备、规划、拆迁安置和土地指标的组织、协调,努力提高包装、经营水平,为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