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

篇(1)

【摘 要】为了探讨丘疹型荨麻疹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采取一年内所治疗的120 例丘疹型荨麻疹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包括60 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准确合理的比较。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分别对其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有37 例痊愈,14 例效果显著,7 例效果良好,总体97% 的患者效果显著;而对照组有10 例痊愈,7 例效果显著,16 例效果良好,总体55% 的患者效果显著;明显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合理的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康复的进度,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治疗的效果,减低病症的复发和加重,应当加大力度进行推广。

关键词 丘疹型;荨麻疹;护理体会

丘疹型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经常在儿童和青少年间传播,有时也会见于成人。由于该病的变异性十分强,目前临床上对于其发病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本文为了准确的探究能够治疗丘疹型荨麻疹的有效方法,对120 例患有丘疹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现得到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取一年内经过治疗的120 例丘疹型荨麻疹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的解析,而且必须保证这些患者都患有丘疹型荨麻疹,且所有患者不患有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等。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60 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随机所分的对照组中有男人35 例,女人25 例,年龄均在20 ~ 7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 岁;观察组中男人40 例,女人20 例,年龄均在18 ~ 68 岁,平均年龄为36.16 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每个方面都没有明显的不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本文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给患者注射或者服用一些消炎类的药品;而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法,具体采取的方法有:

(1)心理护理。患有丘疹型荨麻疹的患者通常情况下皮肤都十分的瘙痒,这种症状通常就会使得病人的情绪变得十分暴躁和烦恼,而且一旦患者产生类似的负面情绪,就会使病人的病情进一步恶化。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医院的护士应该经常与病人进行科学的谈话,能够与病人用心交流,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开导病人,让病人真正的放宽心,积极的去面对现状并积极的配合进行科学的治疗,缓解病人经常出现的暴躁急躁现象。

(2)饮食护理。首先就应该尽量不吃鱼和肉,不能吃对身体刺激性大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尤其应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病情,还能够对瘙痒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皮肤护理。临床上丘疹型荨麻疹这种病病情十分的复杂,反复性很强,很多的病人都不能够忍受那种锥心的瘙痒,会使得自己的正常作息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医院的护理人员应当时刻提醒病人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要让病人培养出强大的意志力,不要去抓破皮肤,要经常洗手,不要使伤口受到进一步的感染。患者还要遵循医生的安排按时用药,一旦出现感染要做紧急的处理。

(4)作息护理。为了能够使得病人有良好的睡眠,护理人员应当让病人服用某些止痒的药物。而且病人的病房应当时刻保持通风和清洁,保证病人有一个良好的作息环境,使得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一个质的提高。

(5)环境护理。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还应该时刻保证病人的病房干净卫生,要使病人的病房处于一个通风良好以及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要对病人的被褥等床上用品做定期的清洗,天气好的情况下还应当放在阳光下暴晒,防止有害细菌的滋生,保证病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来进行表示,用X2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进行表示,用t 检验。

2 结果

经过定期的护理之后,观察组病人中痊愈、显效以及有效的人数分别为37 例、14 例、7 例,总有效率为97%,而对照组中痊愈、显效以及有效的人数分别为10 例、7 例、16 例,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中的总有效率为97%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丘疹型荨麻疹的病情十分复杂,对这种病症的发病机理还不是很明确。现在针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其主要的方法还是利用药物进行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不会对患者进行过多的护理干预,这就会使得病人的病情复发或者感染,对病人的全面康复十分不利。因此现在在治疗丘疹型荨麻疹的过程中必须对病人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的护理干预,使得患者能够尽快的全面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 明显高于对照组55% 的总有效率,可以看出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干预护理后在治疗结果上有较好的效果,不但能够加强病人的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病人的感染率以及复发率,应当在今后的在临床实践上加大推广。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7月收治麻疹[1]患儿67例,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个月~12岁。多数患儿均有发热,体温38~40.7 ℃之间,发热高峰均在出疹的第2~3天,热程5~11天;均有较典型的皮疹,出疹顺序,口腔黏膜斑以及呼吸道卡他症状,67例患儿中,并发腹泻54例,支气管肺炎21例,心肌炎3例。经应用病毒唑抗病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均治愈。

护理:①心理护理。②隔离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隔离至疹后10天。麻疹传染性极强,要隔离麻疹患儿至皮疹完全消退为止。③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2℃,湿度50%~60%,保持安静,使患儿得到充分休息;患儿有畏光症状时,房间内光线应柔和,避免刺激眼睛。④皮肤护理:剪短指甲,防止抓伤。观察出疹时间、顺序、皮肤色泽皮疹出齐时间,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判断病情的转归。内衣应柔软,透气性好,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勿捂汗。⑤高热护理:发热是麻疹的主要症状,麻疹患儿体温可高达40.0℃以上,部分可并发高热惊厥。高温应采取降温措施,但不宜过分降温,体温骤降则影响皮疹透发,故应监测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向家属解释,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物理降温宜用温水浴,禁酒精浴,防止酒精对皮疹的刺激。药物降温可用布洛芬等,不宜用激素类。⑥饮食护理:患儿高热,不显性失水增加,消化能力差,饮食应予易消化,富有营养,多水分的流质、半流质为主,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因麻疹时维生素A需要量大,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果汁,随体温降低,病情好转,渐渐恢复正常饮食。

中医辨证论治[2]:①顺证治疗:初热期贵在透疹,以辛凉透发为主,忌用攻下,以防麻毒内陷,可用宣毒发表汤;见形期重在清热解毒,并佐透发,忌用大辛大热,以防助邪化火,伤其阴液,治以清解透表汤;疹没期,益气养阴,忌用大苦大寒,以防伤其肾气,可用沙参麦冬汤,若患儿四肢厥冷,可用温水擦浴。②逆证治疗:邪毒闭肺,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可用麻杏石甘汤,若痰多者,加鲜竹沥、天竺黄;热毒攻喉,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可用清咽下痰汤;邪陷心肝,治法清热凉血,熄风开窍,可用羚角钩藤汤合清营汤,若皮疹稠密,疹色紫暗,可加活血药。③其他疗法:对麻疹透发不畅者,可配合外治透疹法,可用浮萍草15g,西河柳30g,苏叶15g,芫荽15g,煎水蘸毛巾擦洗周身。

预防:凡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按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以8~12个月为宜。麻疹流行期间,不要带小儿去公共场所。对于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儿可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并隔离观察21天。

讨 论

麻疹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无合并症者需对症治疗,故合理的护理对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本组病人病发夏季,特别注重高热护理,把握体温与出疹的辨证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强调护理的重要性。

篇(3)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麻疹恢复期不带病毒。

2.传播途径 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以上可发病,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 冬春季为多,全年均可发生。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5岁,近年由于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青少年和成人发病已有上升。6个月内的婴儿由于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而很少发病,故接种麻疹疫苗从8个月开始。由于接种麻疹疫苗获得免疫力,使麻疹流行的强度减弱,造成发病年龄后移。近年来,出生2~3个月的婴儿发病逐渐上升,与其母体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有关。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免疫空白点亦造成局部麻疹流行甚至暴发流行。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后,在其内复制,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人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核一巨核细胞系统吞噬,并在此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出现高热和皮疹。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是一种全身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

【护理评估】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特别是在流行季节,又有与麻疹病人的接触史,要引起警惕;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出判断;了解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的帮助。

【主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麻疹病毒感染造成毒血症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皮疹,与皮肤血管受损有关。

3.有液体不足的危险 与发热及摄人量减少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 与并发支气管肺炎、喉炎有关。

5.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增加、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主要护理措施】

1.呼吸道隔离。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室温不可过高,18~20℃,湿度55%~60%,光线不宜过强,白天可拉上窗帘,注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2.卧床休息,特别是发热期,患者感疲乏无力,直至疹退咳止。

3.饮食一般无忌口,高热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流食及半流食,疹退后要供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动物的肝脏和胡萝卜,防止角膜混浊、软化、穿孔。多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以利毒素的排泄。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志和皮疹的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如肺炎、喉炎、脑炎等,如出疹不透要及时报告医生,加服“五粒回春丹”透疹。

5.高热护理,出疹期高热应以小剂量药物降温或温湿敷,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禁用冰枕、冷敷及乙醇擦浴。

6.注意口腔卫生,加强鼻、眼的护理,避免继发感染,婴儿多喂白开水,较大患儿用清水漱口。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及鼻痂,保持呼吸通畅。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的分泌物,保持清洁。日问可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夜间入睡时可涂红霉素眼药膏,防止眼睛继发感染。

【健康教育】

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众多的公共场所。冬春季节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3.保护易感人群对没有抵抗力的人群进行预防注射。

(1)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8个月初种,7岁复种,皮下注射0.2ml。易感儿接触麻疹病人后2天内接种疫苗有预防效果或可减轻病情。

(2)被动免疫:年幼体弱者接触病人后5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3ml,可防止发病,免疫有效期为3~8周。

4.做好家庭隔离麻疹患者如果没有并发症,可在家休息,一旦出现并发症或麻疹症状重者应住院治疗。

参 考 文 献

[1]GB 15983-1995.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995.

篇(4)

急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俗称“风疹块”,又称“鬼风疙瘩”,起病急,病情严重时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肠道引起黏膜水肿,并出现腹痛、腹泻,若累及喉头黏膜,则会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成功治愈了11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中男49例,女61例,年龄5~53岁,其中以20~29岁为主,有明显季节高峰,峰值在7~9月,大部分患者皮疹以风团为主,突起突消,但较易反复,无伴发其它器官的症状,13例伴有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2例有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急性荨麻疹有起病急、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扰乱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特别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应在患者入院初期,尽快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与患者多些言语上沟通,帮助患者适应医院及病房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人际关系,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疗过程中,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说明治疗、护理、饮食、生活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并对医护人员产生良好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今后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要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让亲人的关怀消除患者因全身大片丘疹、红斑影响美观而产生的自卑感。

2.寻找过敏原 应结合病人病史、生活环境、工作性质查找过敏原,如发现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必要时可服缓泻药物,以促进致敏物排泄,但如正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应在停药1周后,方可进行过敏原测试,我科采用吸入和食物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指导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以及有针对性专科脱敏治疗。

3.环境要求 病房光线应充足,整洁,室内保持通风、干燥,温湿度舒适,室温在20~22℃之间,湿度为50%~60%,避免潮湿过冷;无蚊虫,病室内禁放花卉,禁止家属及探视人员携带鲜花进行探视;指导患者家中少养猫、狗等宠物,因为猫、狗等宠物的毛、皮屑都可能引起人体过敏,是吸入性过敏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导病房保洁人员避免使用浓度过高、气味浓呛的消毒剂。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皮疹分布部位、颜色、大小、形状、瘙痒程度,以及意识、睡眠、二便等情况,尤其对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严密观察他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急性喉头水肿、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及上级领导处理,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5.皮肤护理 协助患者剪短指甲,避免患处瘙痒时搔抓皮肤引起表皮破损,让局部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加重皮疹程度。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穿化纤类及毛织品衣服,指导患者穿棉质透气衣服,保持干爽透气。止痒是减少搔抓和预防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应及时为患者选用有效外用药物,指导并协助患者外涂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皮疹严重时可加地塞米松注射液3~5支,皮康霜等。患者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不宜用热水烫洗,避免使用香皂、肥皂、沐浴露等一切化学合成用品,尽量不要接触橡胶、染发剂等化学物品。我科多选用日舒安洗液1∶1000兑温水代替洗澡水,用后不需要用清水冲洗,效果良好。对于自制力差的幼儿患者,为了防止搔抓,建议必要时戴上柔软宽大透气的棉手套。

6.饮食护理 鼓励多饮水,成人应禁饮酒、浓咖啡、浓茶,禁用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药物如吗啡、阿托品等,饮食宜清淡,注意卧床休息,避免疲劳及心情烦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或果汁等,如葡萄、番茄、芝麻、胡萝卜、黄瓜、香蕉、苹果和时令青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2],尽量避免使用鱼、虾、蟹、牛肉、羊肉及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忌食油炸、肥腻食物,因这些食品易生痰动火或聚湿生热,如果饮食上不加以注意,接触到食物、药物等诱发因素,常常使病情易反复。

7.腹型荨麻疹护理 若患者出现腹痛症状,应暂禁食禁水,注意卧床休息,保暖,必要时可按摩或热敷腹部,有腹泻症状患者注意保持会清洁卫生,擦拭时用质地柔软的纸制品,注意顺序应由前到后,动作轻柔,二便后用温水清洁肛周[3],周围可涂油保护,勤换内衣裤,注意观察腹痛出现时间、性质、程度,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肠道解痉药。

8.呼吸道症状抢救及护理 本组病例中出现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症状严重,属于急性荨麻疹严重并发症,医务人员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发现急性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现象时,应立即启动抢救应急预案,立即报告医生,让患者平卧,就地抢救,立即遵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有静脉通道,可选择静脉注射,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改善患者缺氧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急请麻醉科紧急插管,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及激素等药物治疗,做好心电监护,准确及时记录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变化,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一例有生命危险,顺利康复出院。

9.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的食物和药物,让患者牢记以后到医院就诊时要将可疑致敏药物告诉医生,在家庭生活中,应及时将衣柜中的被褥和衣物在烈日下暴晒,因久放在衣柜中很容易滋生螨虫和真菌,是引起荨麻疹的重要过敏原,并及时做过敏原检测,远离致敏源,同时服用抗过敏药物有头晕、嗜睡等副作用,用药后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司机及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应禁服 ,对高龄及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病患者,可在睡前服药,以减少意外发生,同时,上好床护栏,以免坠落及摔伤。

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荨麻疹患者逐渐增多,临床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应从心理、饮食、皮肤护理、家庭生活、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方面开展,使病人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了解疾病知识,掌握自我预防和自我护理方法,对病人身心健康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苗 玲.荨麻疹的病因及治疗[J].医学信息, 2011,24(7): 43034304.

篇(5)

家庭隔离是将病人安置在尽量避免与家中成员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环境中,无条件者可建立以床周围为单位的小面积隔离区,隔离的措施概括为四个分开,即:分开吃、分开住、分开用、分开洗。具体措施要弄清楚所患病的传播途径进行有效的隔离。

如果患的是消化道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等,隔离应以分开吃、分开用、分开洗为重点,病人不要和家里其他人合餐。吃剩下的食物不要给其他人吃。不能给小孩喂饭、喂奶,更不能让病人做饭,病人的洗漱用具、被褥、碗筷、水杯、脸盆、大小便等日常生活用品都要与其他人分开,单独使用保管洗刷消毒和放置,不是护理病人之必须。健康人尽量不要去接触病人或病人用过的东西。为了及时消毒可在病人床旁准备一盒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接触病人之后将双手放置在消毒液中浸泡5分钟,如无过氧乙酸,市场销售的84消毒液也可以,或用肥皂水反复彻底冲洗双手多遍。

篇(6)

近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各种造影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肾盂造影(IVP)又称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 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功能,而且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因其操作简便易行,诊断价值高,即使在CT、MRI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问世的今天,其在泌尿系疾病诊断方面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并且它的价格低廉。是目前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造影方法。在造影过程中有些病人虽过敏试验阴性,但仍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取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之间进行的静脉肾盂造影约1160例,其中男750例,女410例,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85岁。造影剂选用75%泛影葡胺.本组病例过敏试验均为阴性

1.2方法

患者平卧于检查床面上,摄腹部平片后,采用常规腹部加压法后,选择好适宜的静脉,将76%复方泛影葡胺40ML加地塞米松10mg,在4分钟内推注完成,注射后分别于7分钟,15分钟,30分钟摄片一张,必要时延时加拍。

1.3结果

1160例中,其中出现轻、中度不良反应者约170余例,约占15%,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过敏反应症状得以缓减或消失。出现严重过敏反应2例,约占0.1%,因抢救及时、措施得力,患者转危为安。

2护理体会

2.1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

2.1.1患者方面

病人体质与反应的发生及其程度有密切关系,除过敏体质外,病人的年龄、有无慢性病,职业乃至精神状况都有重要关系。此类病人基本上都是首次进行此项检查,对造影知识缺乏了解,加上陌生的环境,对静脉穿刺等医疗手段的恐怖,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病人处于紧张恐惧状态进行造影易加大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造影剂是引起反应的外因,而紧张恐惧心理是内因。有些病人渴望治疗,错误地认为有反应就不能做检查,不能检查就不能治疗,所以有反应也不说出来,抱有侥幸心理,延误了处理时间。静脉肾盂造影病人往往需要空腹,检查前晚口腹泻药,使大便次数多,晚上休息不好,可能引起心慌、脱水等不安全因素,也会加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2.1.2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经验不够丰富,没有严格掌握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有些护理人员对碘过敏的各种反应不熟悉,碘试前准备不充分,观察不仔细,询问病人结果时语言简单、不准确,导致病人不能准确表达,造成误判,即假阴性。另外人力资源不够,没有专人负责,往往是做完碘试后又忙于别的工作,15分钟后直接问病人结果,忽略了此间病人的反应。另外护患沟通不够,没有营造轻松安全的环境氛围,没有仔细交待注意事项,也会引发过敏反应。

2.1.3造影剂的选择

造影剂的种类、浓度、剂量、速度和注入部位与发生反应有关,通常采用的造影剂有两种:离子型(泛影葡胺、安其格那芬等)和非离子型(优维显、碘帕醇等)。前者价格低廉,但对肾功能有损害;后者具有水溶性和易扩散易吸收的特点,且副作用小,清晰度高,极少有过敏反应发生,但价格较贵。离子型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2.66‰,非离子型为3.13‰。同时剂量过大、浓度高、注射又过快,也会加重发生反应。

2.2过敏反应的种类及表现

2.2.1轻度副反应:潮红、、打喷嚏、头痛、恶心、轻度呕吐、轻度荨麻疹等。

2.2.2中度副反应:反复呕吐、较重之荨麻疹、面部水肿、轻度喉头水肿、轻度的支气管痉挛、出汗、心慌、轻度血压下降等。

2.2.3重度副反应:休克、惊厥、昏迷、重度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

2.3过敏反应的预防

2.3.1造影前

详细询问既往史、现病史及过敏史。对于过敏体质、有药物过敏史、甲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谨慎使用含碘造影剂。将造影剂加温至37℃或加生理盐水20ml以降低造影剂的粘度,减少微循环障碍,增强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性。严格掌握造影剂的总量,控制在1.5~2ml/kg,造影前向病人交待清楚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造影剂推注后可能有喉头、全身灼热感,这是药物引起的正常现象,嘱患者尽量放松身心。与病人签订造影同意书,减少医疗纠纷。

2.3.2造影时

造影中注射造影剂时嘱病人放松,营造愉快的检查氛围,尽量消除紧张情绪,注射时可与病人轻松交谈,转移注意力,同时也能观察病情变化。要求推注时先慢后快,常规40ml造影剂(成人)在4分钟内注射完。同时保留药品安瓶,备好急救药物。针对有过敏史、高危个体及婴儿等,一般采用非离子造影剂。

2.3.3造影后

造影后在旁守候,注意观察病人的身心反应。一般要让病人留察半小时后离开,防止副反应在此间发生,住院患者可回病房观察。嘱咐病人回去后多喝水,稀释体内药液,加快造影剂的随尿排泻。

2.4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般轻度过敏反应病人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打喷嚏、恶心、呕吐、心慌、皮疹、口渴等,出现这些症状若不再发展属较轻者,不需特殊护理。可以嘱病人缓慢有节律的深呼吸,以提高膈肌,降低腹压,解除胃痉挛,使身心放松,症状一般可以得到缓减,但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中度反应者,可出现出虚汗、心慌、呼吸困难、轻度的支气管痉挛、轻度血压下降等,立即停止用药,肌注异丙嗪25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使症状减轻,并立即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观察血压变化及生命体征,过敏症状缓减后护送病人到急诊科继续观察。

重度反应患者可出现重度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就地抢救。喉头水肿者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同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未脱离危险的患者不宜搬动。病情稳定后及时送ICU病房。

3综述

综上所述,泛影葡胺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含碘造影剂,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个别病人对碘剂产生过敏反应,只要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做好急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营造舒松愉快的检查环境,使静脉肾盂造影顺利完成,降低过敏反应发生几率,成功抢救过敏反应的病人。

参考文献

[1]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李成香静脉贤盂造影的护理体会,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1(1)

[3] 李贵双等,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碘过敏试验对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临床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中华医学影像技术,1999,15(9):700,921 哈尔滨医药,2005年第25卷第6期。

[4] 黄水平、卢春花、涂风兰 静脉肾盂造影过敏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实用临床医学,2005,6(1):54

[5]王君、魏婷婷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处理,《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

[6] 张杏蓉 476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21期。

[7] 宁静、王荣芳静脉肾盂造影呕吐反应的预防与处理,《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5月 第2卷 第5期。

篇(7)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3例,其中男23例,女性10例,年龄20~75岁,其中过敏性休克4例,晕针3例, 室息 2例,心脏急性发作4例,急性呼吸困难2例,高热惊厥6例,癫痫发作5例,出血7例。

    2  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方法

    过敏性休克4例患者用药前做皮试均为阴性。2例于给药后2 min内出现过敏症状,表现为: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测不到。1例于给药10 min后出现症状,首起皮肤红疹、瘙痒,继之喉头水肿,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血压为0。急救措施:立即停药,

    取休克卧位,保暖,遵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1 ml;给抗过敏药,如地塞米松1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密切观察病情,对病人体温、脉搏、血压、尿量作好病情动态观察记录,直至脱离危险期。

    晕针3例患者均处于饥饿状态,坐位方式输液。其中2例在反复穿刺过程中发生,1例为初次输液病人。临床均表现为头昏甚至瞬间昏倒、意识丧失、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细弱、血压偏低。急救措施:改坐位为平卧位,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给氧,指压人中、合谷穴,数分钟后病人自行缓解。

    高热惊厥6例患者均为3岁以下病儿,其中1例有既往高热惊厥史,5例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8.5 ℃以上。临床表现为突然头后仰、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固定、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紫绀、四肢抽搐。急救措施:立即给氧,指压人中、合谷穴,遵医嘱给予解热剂、解痉镇静剂,使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去口咽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联合降温。5例均在处理后3~5 min症状缓解。

    癫痫 5例患者,因突然摔倒在门诊大厅,随后出现强直性抽搐,两眼上翻,经询问家人病人间断性出现过伸舌、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或血痰、全身肌肉抽搐,伴颜面青紫等症状。急救措施:让病人就地平卧,解开衣领、衣扣,头偏向一侧,尽快将手帕或衣角置于病人口腔中,防止咬伤舌和颊部,然后立即用手车护送病人到急救部做相应处理[1-2]。

    3  护理体会

    加强动态巡视,强化对病情观察的意识,尤其是对该疾病关键的症状或当前突出的症状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先兆,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如过敏性休克病人一般最早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如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等;高热惊厥病人的先兆表现为翻眼、眼球固定或颤动、面部和肢体小抽等;晕针病人的早期表现为头昏眼花、心悸、恶心欲吐、四肢无力。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对医生采取救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紧急情况下护士应争分夺秒进行治疗及处理。同时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患者及家属也是必须的。可多向病人讲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知识,使病人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有全面的了解,并对极有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有充分的认识,能够识别病情突变的先兆表现,发生时的注意事项及简单处理方法[3]。

【参考文献】

篇(8)

引起争议的具体原因是,布莱尔夫人娘家的一名幼童患上了孤独症,一些医生和家长认为是注射了麻腮风三联疫苗造成的。据此,公众怀疑布莱尔怕自己的孩子出危险,而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开始,布莱尔夫妇对此质问一直保持沉默,这更引起了人们对麻腮风三联疫苗安全性的担忧。于是,怀疑的目光,不客气的质问,加之媒体凑热闹,使布莱尔终于沉不住气了,不得不站出来,火气十足地发表了上述声明。

麻腮风疫苗防病功不可没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婴幼儿中流行。正常婴幼儿接触病人后,绝大多数会被感染而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喷嚏、流涕、咳嗽、声嘶、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眼睑浮肿,也可有呕吐、腹泻的症状。轻型麻疹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黏膜斑不明显,皮疹少而色淡,并发症少。病情严重的麻疹,患者发热高达40摄氏度以上,早期出现大量紫蓝色融合性皮疹,呼吸、脉搏增快,发绀,常有谵妄、抽搐、昏迷的症状。疱疹性麻疹,其皮疹呈疱疹性,内含澄清液,周围有红晕,甚至呈融合性疱疹,患者发热高,症状重。麻疹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注意护理,保持室内清洁、温暖、通风,鼓励多饮水,吃易消化食物,保持眼、鼻、口的清洁。再就是根据其发热及并发症给予消炎、止咳、解热的药物。流行期间,托儿机构暂不接收患儿入托。易感儿应避免与麻疹患者接触。

篇(9)

2超负荷工作

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时间是连续的,通常8~16小时不等,她们所面对的病人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护士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长期的频繁倒班,生活无规律,疲劳得不到有效缓解;病人住院期间多数无人陪护,吃喝拉撒全靠护士,护理工作量加大,易引起颈肩腰腿疼,一旦出现意外事件,患者又会揪住不放,这些都是护士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质量。

3特殊工作环境

感染科需要使用大量化学消毒剂,它们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的危害已得到公认,护士长期接触消毒剂对身体造成易伤害;护士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感染的概率较大;护士接触病人的很多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防护服夏天闷热难以耐受,冬天笨重操作不便。78.9%的护士认为这是感染科护士所特有的压力源,不同与其他科的护士,这也是护士感到紧张、失眠、忧郁的原因。病人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在医院是弱势群体,地位低于其他科室人员;复杂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以及与其他科室人员的不和谐关系,均使护士感到身心疲惫;待遇不公,付出跟所得不成比例,保健福利得不到保证。

4对策

4.1严格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管理

护理病人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细则,使用化学消毒剂戴防护眼镜口罩隔离衣,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最大限度地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4.2合理安排班次

根据病人数量适当增减护理人员,特别是工作密集时段可以机动安排,晚上加班后次日尽量排休,将应急工作转化为常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有计划培养科室人员,做好“传、帮、带”,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按照卫生部标准配备护理人员[2]。

4.3加强护士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提高护士心理调试能力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积极采取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从容面对心里压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及时、自觉、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护士应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增加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使护理工作被理解,减轻心里压力。

篇(10)

[关键词]紫杉醇;乳腺癌;护理

紫杉醇是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并稳定微观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化疗药之一,紫杉醇临床毒副作用较为广泛,但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 1年1月收治经病理证实晚期乳腺癌40例,年龄42-76岁。40例均经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综合治疗,40例乳腺癌均行紫杉醇化疗,其中,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患者,KPS≥60分,血象及肝肾功能正常,无化疗禁忌。

1.2方法

化疗前12h和6h

服用地塞米松20mg用药前30min,用药时肌注盐酸异丙25mg和静注西咪替丁400mg配制好的液体须使用专用的带有过滤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滴注。按病人的体重和体表面积确定紫杉醇使用剂量。化疗前后常规使用止吐药。化疗期间每天早晚查房,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相应的护理,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

1.3结果

40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20例,过敏反应10例,胃肠道反应16例,引起心脏血管毒性反应14例。经过仔细观察、精心护理,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护理措施,40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化疗。

2护理

2.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中多数曾经过手术、化疗或放疗的打击,对各种治疗措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护理人员应根据年龄、职业不同进行心理护理,了解其各种顾虑及精神负担,关心同情患者,耐心疏导。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化疗的必要性及药物的毒副反应,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和处理对策,并使病人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使病人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2.2引起心血管毒性反应的护理

本组化疗后出现心脏毒性的有14例病人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房性早搏并房颤3例,室性早博4例,房性早博2例,偶发性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3例,右束支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2例:化疗前了解病人的病史,是否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用药前常规做心电图检查,护理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脉搏变化,如节律、速率及强弱。如出现频发性室早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遵循迅速处理,尽早控制”的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在开始滴注的前10分钟滴速宜慢,10~20滴/min,之后视情况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至少输3 h。在滴注过程中做好心电监护,一旦发生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抢救。应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加强巡视或专人护理,保持抢救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随时准备抢救,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和四肢冷暖情况,准确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及患者对胸部不适的位置、时间、放射部位的述说。紫杉醇的药理作用可引起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导致病人缺氧,因此,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进行紫杉醇治疗时应给予吸氧,一般采用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流量为2~1L/min,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对氧气的利用率,防止因缺氧而引起心律失常。

2.3骨髓抑制的护理

白细胞少于4×10(sup)9(/sup)/L遵医嘱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病房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d,避免外出,减少探视,严密监测体温,嘱患者注意休息及保暖:加强饮食营养,多食骨头汤、大枣、猪蹄等营养丰富的食物。血小板降低时应注意预防出血,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嘱患者少活动、慢活动,避免磕碰。定期复查血常规。

2.4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①化疗前给予止吐药预防恶心、呕吐的放生。如静点盐酸格拉司琼,肌注胃复安等。②饮食指导:化疗期间少食多餐,恶心、呕吐的患者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对于食欲下降的患者,做好营养搭配,宜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进食生冷、肥腻、刺激、产气食物如牛奶和碳酸饮料,以免加重胃肠道反应:严重呕吐者应给于静脉营养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腹泻、便秘等患者,要给予对症治疗,酌情进食少渣食物或增加纤维含量,多饮水。③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清洁湿润,每日饭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睡前及晨起用软毛刷清洁口腔,动作轻柔,避免口腔黏膜及牙龈的机械性损伤。本组16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均出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通过镇静止吐,适当的饮食,不良反应消失,均顺利完成化疗。

上一篇: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 下一篇: 教育培训学校管理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