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31: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业经济的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 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对国有企业在国家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的总结和肯定。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经济成分在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中。比如,从不同所有制工业资产的比重变化来看,1998年,国有资产占比达77%,2002年降为69%,2007年为51%,到2012年时,不足一半,为49%。而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又需要国有经济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如何在国有经济成分下降的情况下,提升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数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11年,熊彼得就指出金融中介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后来,King和Levine(1993)以80个国家1960年~1989年为样本分析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较为显著和稳健的正向关系。Rousseau和Wachtel(1998)对工业化时期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促进作用。我国在上世纪末以来,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探讨也比较多,谈儒勇(1999),周立、王子明(200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赵振全、薛丰慧(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但王晋斌(2007)的研究则并未证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武志(2010)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提出的新假说认为金融发展的内在质是由经济增长所引致。从这些文献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在逐渐深入,但这些文献重点在于从宏观上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上,而对不同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没有深入。金融危机以来,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凸现,并得到认可,政府在干预经济时需要国有经济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作用影响深远。国有工业经济作为我国公有经济的核心,在国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利用1999年~2011年西部十二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国有工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 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1. 国有工业经济发展变量。GDP是研究宏观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采用地区国有工业总产值来衡量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为了消除原始数据的异方差,本文将采用原始数据的对数形式予以代替。
2. 金融变量。金融变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非常多,常见的有金融相关比率(FIR)、麦氏指标M2/GDP。由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西部地区企业的间接融资比重大,而且金融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贷支持上,因此本文采用贷款余额占GDP之比作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测量指标,用FINit表示。二是金融支持水平。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企业为了扩展经营规模,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被长期占用的资金,因此要通过长期负债来筹集资金。事实上,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将贷款大部分贷给国企,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本文以长期负债占固定资产净值之比作为地区金融支持水平的测量指标,用SUPit表示。
3. 控制变量。影响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对一些主要变量进行控制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首先,生产的发展,既要有物质资本的投入,也要有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本文以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表示物质资本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MCit表示,以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来反映人力资本的影响,用HCit表示。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巨大,因此本文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额来反映政府行为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GOVit表示。对三组控制变量的数据取对数,以消除观测数据的异方差。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将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所有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1999年~2012年的统计年鉴,部分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
三、 模型选择与计量方法
本文选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面板数据模型根据系数向量和常数项是否为常数,分为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一般通过构造F统计量进行协方差分析来予以判断。
查F分布表,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由于F2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须先判断模型中变量的平稳性,以避免产生“伪回归”问题。面板单位根检验综合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特征,可以精确的判断单位根的存在情况。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看出,除金融发展变量FIN在Fisher-ADF检验时处于10%的置信水平,其他变量均在5%的置信水平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我们可以认为序列中不存在单位根,因此所有变量在水平状态下是平稳的。
四、 回归结果及分析
运用Eviews6.0,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从模型估计结果中看,模型的R2值为0.893 320,F检验通过了置信度为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估计效果整体上较好,因此,本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情况。
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IN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越好。因为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提高社会和企业的投资水平,帮助实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可能主要得益于宏观环境与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各银行金融机构响应国家号召,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公用事业建设的支持,在农村和城市电网改造、城市供排水、城乡通讯工程改造、城市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得到全面加强。同时,银行金融机构大力扶持和培育特色农业和经济林业,积极支持旅游文化企业,加大对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等项目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贷款投入。由此,伴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资金的投入,使得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在金融资产的“量”上得以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国有工业经济也随之增长。但是,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资源配置,重点将资源配置在东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结构单一,信贷规模难以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解释变量金融支持水平SUP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比较高,系数也较大,表明金融支持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更显著。因为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特别是工业企业大量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没有银行的支持,难以进行。由于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科技、人才、经营理念落后,使得西部地区难以通过市场方式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因此,西部地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从控制变量上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系数为正,但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推动国有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物质资本的影响较大,而人力资本的系数偏小,影响并不显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还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的贡献小,这与西部地区目前人力资本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理念落后是比较符合的。从系数上看,财政支持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本来西部大开发中,特别是初期,西部的发展是一种“强财政、弱金融”的局面,财政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出现负相关,可能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被进一步推向市场,国家对国有工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减弱有关。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针对金融发展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问题进行研究,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金融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金融信贷的直接支持作用,因此,在提升国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的过程中,本文根据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工业经济的新特征
1.1 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融合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以信息、金融、服务为主的产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大机器工业,而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下,那些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也在渐渐显露,所以新的管理创新方式应运而生,有的人称之为创业管理方式。创业管理需要重视信息,信息量的多少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获得信息的时间差和如何利用信息往往是极为重要的。人的能力是创业管理需要重视的,还要尽量多地考虑识别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但还要清楚地认识到一点,创业管理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完全摒弃,传统管理方式的优点也应该给予重视,并进行吸取。整个创业管理过程不但有机会的发现和提炼,还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利用。创业管理逐渐将传统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融入到其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也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越来越重视。在管理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改革就是传统管理和创业管理的融合。
1.2 工业经济的文化化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消费结构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变化,文化的需求量明显增大,进而渗透到了工业生产中,文化因素在工业中的各个环节比重越来越大。产品在外观设计上要与大众的审美理念相一致,产品外观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售后服务上也多本着“消费者是上帝”的原则,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服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工业制造业与文化企业的融合交流越来越多。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由老板控制员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管理。知识员工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老板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员工的各种文化因素的体现,进而融合到管理中。这样领导和员工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企业的对外关系中也有文化的渗透。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方式是控制所有的生产流程,但是现代社会中很多烦人跨国公司以“外包”的形式来进行操作,虚拟组织得到了极大发挥。企业间突破那种狭隘的对手观念,合作伙伴在它们之间生根发芽。
1.3 工业经济的信息化
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要想得到大量的市场信息,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方式,通过网络可以形成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供应,并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网络管理。如今的大型制造业不但有软件、数据库、无线通讯和在线信息服务,还会有信息内容产业的服务。信息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三网合一”的发展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经济对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工业制造业的每个环节中,还直接参与和经营一部分信息产业,实现了信息转化为商品的可能性。工业化在信息化的改变下有了很大的上升发展空间,不仅能够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培养更多需要的人才,还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企业成本,实现产业信息化。
2 工业经济的新型发展策略
2.1 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要制定好生产流程,进行科学的管理。生产属于循环经济中从资源到产品的过程,应遵循三个原则。(1)减量化: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2)标准化:设计中要采用标准设计。(3)清洁化: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而要实现这些,应以科学技术进步作为重要的基础,积极引起新技术,最大程度上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在产品科学的设计和制造下,循环经济才有可能得到顺利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循环经济达到顺利发展,科学的管理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1)政府应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城市的产业机构要科学合理,进而形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产业链。(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借此来规范循环经济,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对那些肆意污染环境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一方面要对污染企业的建设进行适当地限制,把好容易出现问题的源头,使新建项目免于成为限期治理项目。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好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划分好企事业单位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对现阶段执行的排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适当地提高收费标准。
2.2 加强技术创新
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这其中科学技术为重要的推动力,进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工业经济能够与环境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状态。首先,对技术创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经济要实现有效发展,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必要和关键因素。技术创新重要性的理念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入人心了,并且得到了重视,它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安全密不可分。创新是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大的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积极地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世界先进技术创新,更加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其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有一定的方法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技术得以进步,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加快研究、并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条例。(2)加强政府的行政合力和引导力度。(3)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4)建立区域特色经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5)进一步推进品牌培育和技术标准战略。(6)加快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鼓励探索技术创新模式,使企业能够与更多的大专院校展开交流与合作。(7)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3 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二)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来,我县大刀阔斧地对工业进行体制改革,破除了制约发展的体制,并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整合产业资源,培育壮大了能源、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群,培育形成了电力、机械、冶金、轻纺、医药、食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类别,奠定了我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所有制结构也得到了全面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马回电力股份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属国有或国有控股外,其余企业全部民营化,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41.2%,上升到2005年的88.2%。在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的同时,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在打破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后,实现了整体扭亏增盈,2005年实现利润411万元。
(三)优势支柱产业贡献明显。通过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资金、技术逐步向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集中,电力、冶金、机械、汽配、农产品加工和医药业等6个行业得到发展壮大。2005年,上述6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增加值4.15亿元,比2002年增长136.8%,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1.4%,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四)强优企业带动作用大。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涌现了一批贡献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2005年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5家,比2002年增加5家。
(五)工业技改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几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工业的技改投资力度,2003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0.88亿元,2004年达到0.98亿元,2005年达到1.25亿元。技改投资力度加大,使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突破性发展工业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蓬安县工业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不大,质量效益不高,与省内外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规模效益因素。我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家,在农产品加工、机械冶金、能源产业上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与遂宁大英县等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品牌效应因素。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思维,名优品牌开发意识不强;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较低,缺少专门的科研机构,科技进步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一批名优品牌作为支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融资瓶颈问题。部分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仍然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12月底,全县工业贷款余额为3.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560万元,但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8亿元资金额仍有较大差距,“融资难”现象依然存在。
(四)人才制约问题。近年来,我县人才数量与工业经济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企业用工仍相当困难,有的行业特别是冶金、缫丝、织绸和棉纺行业用工严重不足,海峡丝绸、泰兴织布等公司生产始终不能满负荷运转,影响了企业产量。
三、突破性发展工业的建议
蓬安县工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找准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观念发动、园区驱动、产业拉动、开放带动、环境推动这五个“轮子”作为引擎,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一)观念发动: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产业、突出抓工业”的理念,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业的合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省委张学忠书记在“工业强省”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富民兴川,不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点希望也没有。冷静审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我们要结合县委开展的“蓬安要发展,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活动,借鉴成都、遂宁、雅安等地突破性发展工业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思维谋划抓工业的举措,以全新的举措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一是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新理念催生新发展。大英县通过抓大项目培育产业,抓招商引资增大工业总量,工业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了30户,完成销售收入21.2亿元,实现工商税收1.1亿元,分别是建县时的11倍和40倍。两相比较,我们最大的差距,不在区位条件,不在资源基础,而在观念。因此,我们要发展工业,首先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突破惯性思维,以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以新的办法来抓落实难的问题,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跨越,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二是要树立“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近年来,我们突破发展空间的限制,找资源,借资源,放大电力能源充足的优势,引进了以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龙头的冶金业,培育形成了一大工业支柱。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坚定“无资源也要发展工业”的决心,整合资源,发挥产业、政策等优势,引进一批支撑有力、带动明显的新兴产业。三是要树立“强强联合兴产业”的理念。近几年,嘉宝公司坚持与重庆长安、铃木等公司强强联合,突破技术、市场“瓶颈”,取得了长足发展。要继续坚持“背靠大树、借力发展”方针,与外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形成一个“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合作、共谋大发展”的联合新格局,以此来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拉动: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1、稳步发展能源工业。把电力能源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发展,全力以赴加快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在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的基础上,确保明年上半年所有机组全面竣工投产发电;进一步加大对马电公司内部管理和技改扩能等工作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2、扩张农产品加工业。延伸生猪产业链,全力抓好良繁体系和饲养小区建设,加快齐祥公司、七环公司肉食品加工生产线建设,达到年宰杀加工生猪100万头的能力;加快巨农公司、天杰普华公司、齐祥公司饲料生产线建设和兴华药业公司兽药生产线扩建工程。延伸薯业产业链,搞好碧溪、徐家等葛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北京荷田薯类及重庆钰峰葛深加工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延伸纺织产业链,加强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启动金华纺织公司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扩大赛克斯、海峡丝绸和泰兴纺织生产加工规模。延伸水果产业链,搞好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加快可口爽公司的技改步伐和巨农公司水果气调保鲜库建设步伐。
3、提升机械冶金业。实施“挂大靠强,内引外联”战略,做大做强嘉宝公司;发挥天府公司品牌效应,加快变速器生产线建设,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航星钢铁公司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金鹰电化公司技改步伐,完善环保达标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开放带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1、依托项目抓招商。把项目工作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核心举措来抓,紧密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挖掘、包装和争取工作,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计划的“笼子”。要重点抓好齐祥食品公司饲料生产线技改、兴华药业GMP达标二期技改、嘉宝摩托车配件生产线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2、突出重点抓招商。要将每年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的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具体落实到县级领导、部门、乡镇和重点企业。各部门、乡镇要对照目标,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产业、项目上,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年度目标实现。
3、逗硬奖惩抓招商。以招商引资工作实绩论英雄,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严格逗硬考核。提高考核权重,招商引资工作占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60%。年终未完成任务的,采取经济手段直接惩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连续两年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则直接对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而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则按项目规模和性质,按实际到位资金的多少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园区驱动:狠抓载体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1、拓展规模扩大承载力。针对工业园区用地紧张的实际,将县城南端周河路两旁北起清溪桥、南至河舒镇的200公顷的土地规划为工业园区,全力打造“机械冶金制造园”和“轻纺食品化工园”两个园区,扩大产业聚集空间。在规划建设新的两个园区中,按照“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聚集、能量聚合”的要求,把园区建成县域经济带动区、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资金和人才密集区。
2、创新园区经营管理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成立蓬安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蓬安县工业发展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政企分开、面向市场、盘活存量、吸纳增量、营运并举、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路子,全力做好工业园区建设融资、招商引资等工作。灵活园区经营政策,敢于创新,对重大工业项目,在土地供应、税收奖励、费用减免、能源价格等方面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工业园区真正建成产业集群效益突出、带动作用强劲的经济核心区。
3、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已入驻园区的项目,要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协调服务、一套人马跟踪督办的办法,排除各种干扰和克服各种困难,加快建设进度,促使尽快建成投产。
(五)环境推动:强化环境保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制药设备等。同时,医药工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医药企业应留意政府在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新动向,尤其要把握好医药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现;政策性降价仍将持续;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都将发生更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医药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1.医药工业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是我国医药工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医药工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回顾我国医药工业近五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突出表现是:
1)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国家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投入近200亿元,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医药创新领域,通过产学研联盟等方式新建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五十多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2)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市场增长、技术进步、投资加大、兼并重组等力量的推动下,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1家增加到2010年的10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3家达到2010年的17家。医药大企业成为国家基本药物供应的主力军,有效保障了基本药物供应。
3)区域发展特色突出。东部沿海地区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加强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医药工业集聚区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4)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出口总额达到397亿美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3.5%。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化学原料药出口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物等传统优势品种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他汀类、普利类、沙坦类等特色原料药已成沙坦类等特色原料药已成为新的出口优势产品,具有国际市场主导权的品种日益增多。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医疗器械出口额稳步增长。
5)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中央与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得到加强,增加了实物储备的品种和数量,新增了特种药品和疫苗的生产能力储备,在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重大活动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医药工业存在的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研发投入低,高素质人才不足,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产品结构亟待升级,一些重大、多发性疾病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依赖进口,生物技术药物规模小,药物制剂发展水平低,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的问题依然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亟待加强。其突出表现为:
1)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全国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其中大型企业423家,只占总数的11.7%。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大多数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新药创新基础薄弱,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医药科技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1、甲硝唑等制剂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
3)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屡禁不止。加上生产领域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多数品种严重供大于求,流通秩序混乱,治理任务艰巨。
4)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性能较差。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数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而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需进口。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医疗卫生高质量的要求,产品返修率与停机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产品的可靠性不稳定。
5)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我国已是国际上原料药生产大国,但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大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制剂技术落后,制剂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
6)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出口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药及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而进口价格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的进出口模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
3.医药工业的发展分析
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从战术竞争,转为战略竞争,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低成本竞争常态化、长期化;二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现象更加明显;三是产业并购重组浪潮此起彼伏,不断。2008年医药商业销售增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低于工业增幅;两极分化加剧;出口盈利能力下降,但依然实现顺差;受降价政策影响,药品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两个终端销售依然活跃;农村药品市场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大型医药企业正在整合内外部资源,力图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确定市场领导地位;中型企业正在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争取滞后的管理水平能追赶发展速度,既不放弃机会做大,又要通过“做强”之后,解决企业的消化能力,进一步做大;而小企业则正在全力寻找出路,方式灵活,不拘一格,生存是主要目标,销售是主要手段。
具体来说,我们应抓住医药工业将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支柱产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回报低能耗的高新医药产业。即利用政策优势或曰政策机遇来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同时应利用农村“新农合”计划及人口老化、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增加引起的生活节奏加快等市场因素对健康需要的增加,即市场机遇来发展医药工业。应突出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生物医学行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2009 年 6 月,国家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事业;2010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医学产业(包括生物医疗服务)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首先。
生物制药(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兴起的,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制药技术。与传统化学药产业由大型药企所垄断不同,生物制药领域内的创业型企业借助技术优势异军突起,形成了以企业间联盟为主的独特产业格局。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虽然规模仍然较小,集中度较低,但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聚集了一批中小型企业,主要为其他大型药企提供研发服务。在生产环节,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结构不均衡,出现低端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药较少,产能过剩。下游流通销售是产业链相对薄弱的环节,就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这突出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二,增加监管制度力度;第三,增加金融投资的力度。
2)推进中药现代化。中药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加入世贸组织和天然药物需求的日益扩大,将为中药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机遇。由于中药产业基础较差,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部分中药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超标;中药工艺技术落后,不能对中药进行有效的提取、纯化;中成药制剂水平较落后,影响名优传统中成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控制方法和手段较落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发展之本。具体来说,应做好以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基因组合的研究证明,每个人之间都有个体差异,中医药的特点是个性化的、动态的,特别是复方中药,倡导对人体机能的整体平衡、综合调理等,不是简单的抄袭。二是制订中医药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材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规范,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和翻译规范化,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规范、国家药典和中药审评标准等,把中医药科学的内涵客观地表达出来。因为只有在规范和标准条件下研究、开发出来的产品才具有稳定性、可靠性。三是要积极改进中医药能够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行医方法。尽管中医采用独具特色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但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只靠感官。作为一门科学,如果需要被人广泛认识和掌握,能够在使用的基础上总结其规律,把经验转化为知识,进而上升为理论指导十分必要。
3)发展优势原料药。我国化学原料药有相当基础,是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2000年出口22.5亿美元,在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发展优势原料药,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在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的同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新的出口优势产品。克服主要依靠维生素C、扑热息痛等少数品种出口的状况,发展更多的高附加值出口品种。二是克服过分依靠北美、西欧两大市场的情况,努力开拓东欧、非洲、亚洲、拉美等广阔的国际市场三深入研究国际竞争对手,支持企业按国际惯例建立自主的国际营销网络,由供应中间商逐步转为直接供应用户。四是鼓励出口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以上措施,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争取到2005年,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大幅度提高,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是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能波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TheTheory offconomic Growth)--书中首先提出的。他把创新定义为一种生产函数的新设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中产生,经过技术获取(研究、开发、引进技术)、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的总称。
技术创新是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增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种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粗放型”,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入量的增长,或靠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不注重改进经营管理与科技进步。“集约型”是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等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而实现经济增长。迄今为止,浙江一直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依靠大量增加资源投入实现数量型为主的经济增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增长,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为主要内涵的技术创新活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实现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工业经济状况及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浙江工业经济状况分析
运用多个指标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常用方法。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对1992年制定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作了修订和完善,将纳入评价考核的指标调整为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7项指标。表1列出了1992年以来浙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总的来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92年的103.3上升到2005年的156.6,上升幅度为51.6%。
但是若深入分析,近10多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首先,这10多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各年度之间发生过几次波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出现下降,1998年才大体恢复到1993年的水平;最近两年由于宏观调控后一些过度扩张的行业亏损严重效益下降,整个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又有所回落。
其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上升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编制方法有一定关系。众所周知,标准值作为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对比基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指数的大小。而上述指数标准值,主要是考虑我国当时工业经济实际水平和一般标准确定的。7项指标标准值大体代表了我国“八五”后期的水平,这与现阶段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0元/人和产品销售率96%的标准值明显偏低。由于标准值偏低,客观上造成目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虚高。
再次,从1998年以来主要效益指标变化情况看(见表2),除了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之外,其他6项指标虽都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并不明显。2005年与1998年相比,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的47.6点中,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贡献就达33点,贡献份额达到69.3%,其他6项指标改善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的贡献率只有30%强。事实上,2005年与上世纪90年代末相比,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并无明显改善,2005年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产负债率都只勉强达到“八五”末期全国应达到的一般水平。
(二)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2007年电力供应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其它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会有所加大。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人“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磨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
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浙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除基础性研究仍由国家来组织外,其他领域应把企业作为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成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浙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特点,分层次建立创新体系。大企业和大集团成立国家级实验室和区域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育。
(二)确立企业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从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建立严格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目标集中于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着眼于长远利益,成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确保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三)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政府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构筑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如通过设立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拓宽技术创新资金的筹资渠道,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实行新产品开发税收减免优惠,增强重点企业的留利水平,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改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为政的体制,使之联结成一个整体来共同面对技术创新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研究、委托开发、成果转化、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形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如江苏省从1989年开始开展以校企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结合工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路,加速了科研成果商品化的速度,使双方都获益匪浅。
当前,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保持工业经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地控紧、能源趋紧、银根收紧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也要看到这次国家宏观调控力度适当,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有个滞后期,在此期间,大力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都将有力促进今后县域工业更快更好发展。同时,去年以来,各地工业投入有较大增加,这些投入存量的产出,将推动工业经济继续发展。下步,外贸出口有不少有利条件,外贸拉动力将趋于增强。为此,只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县域工业经济仍将持续发展。
二、积极引导,热情鼓励
对部分企业经营者出现的畏难、信心不足等思想情绪,要足够重视,正确疏导。运用多种形式,向他们讲清这次宏观调控的意图和本质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保有压,调整结构,重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讲清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各级政府应对经济环境偏紧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引导企业经营者认清形势,调整工作思路,在宏观调控中寻找发展机遇;帮助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开展挖潜改造,实现降本增效;鼓励企业经营者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增强信心,再求发展。
三、抓住机遇,优化结构
宏观调控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一次机遇,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订,按照“重点行业重点支持、一般行业一般支持、限制行业不予支持、禁止行业不予开办”的原则,把握“有保有压”的产业导向,加强引导、指导,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针对目前生产要素紧缺以及工业投资项目档次较低的状况,切实按照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谋划工业发展,综合运用技术、质量、安全、能耗、投资强度等准入标准来抑制低效率、低水平扩张。重点支持能耗低、产出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四、想方设法,缓解瓶颈
当前要把缓解生产要素紧缺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认真实施有序用电的各项措施,大力开展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工作,鼓励企业自备电源,落实燃油供应,努力减少限电对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要想方设法盘活存量和闲置土地,挖掘供地潜力,督促企业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征而未用的已供土地,要抓紧开发,无条件开发的要调剂给急需用地的企业;对优质大项目,要以解决农保田调整指标为重点,积极争取,力争早日供地。要进一步加强银企协调,落实优势企业、优质项目的信贷资金,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信用担保公司担保总量,扩大金融租赁业务,合理利用民间资金,努力缓解资金供需矛盾。
五、转变观念,改进管理
涪陵区依靠原有国营的工业基础,大胆的改革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夯实。数据资料表明,重庆直辖以后,涪陵经济发展进一步“硬化”,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997年工业产值为21.6亿元,2011年增长至310.7亿元,在重庆市所有区县中仅次于渝北区,排名第二。从占GDP的比重来看,涪陵区1997年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为38.8%,高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37.6%,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7%。2011年,涪陵区工业产值占GDP比重高达55.8%,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近16个百分点。从发展轨迹来看,1997~2003年,涪陵区工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占GDP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与全国工业经济比重基本保持一致。2003年以后,涪陵区工业经济迎来第二波高涨,这与全国工业经济比重下降的趋势相反,与重庆市工业经济实力整体走强的趋势保持一致,但高于重庆市平均发展水平。
(二)意识:观念变,思路决定出路
工业已经成为涪陵区发展的“引擎”,是全区经济的核心支撑,这与“工业强区”的观念意识是离不开的,涪陵区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兴则涪陵兴,工业强则涪陵强。“八五”以来,涪陵区工业先后实施“过亿超千”、“5135”、“三个一”工程和“工业涪陵”建设,工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涪陵区坚持“内培”与“外引”并举,继续深化重点发展战略,发展和催生了一批支撑力强的骨干企业。全区重点工业企业及预备队企业由2005年的14户增加到2010年的35户,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9.54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82.1%。相继有涪陵卷烟厂(重烟公司)、太极集团、建峰工业集团、中化涪陵化工公司、东升铝业等7户企业跻身重庆市工业50强之列,重点企业群体中已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技术中心,创建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涪陵榨菜”成功上市使全区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0户。到2011年,培育了100亿元级企业1户、80亿元级企业1户、40亿元级企业1户、30亿元级企业2户、20亿元级企业5户、10亿元级企业9户,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901.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775亿元。目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实现涪陵工业转型升级大发展,特作出实施“十百千万”工业强基工程的决定,这对涪陵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涪陵区与全国百强县工业经济的比较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与自己比,可知进步,与他人比,方知差距。涪陵区在过去十多年里,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工业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重庆市所有区县中,已经成为了佼佼者,但放眼全国来比,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下面以全国百强县作为参照,对比分析涪陵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了便于比较,分别从东、中、西部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全国百强县,它们分别是东部的江苏江阴市、福建晋江市、山东荣成市、浙江义乌市;中部地区的湖南长沙县、河南偃师市、山西河津市;西部地区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四川双流县、新疆库尔勒市。通过对比,涪陵区在人口规模和行政面积上与县域经济体相差无几,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2011年,涪陵区地区生产总值为557亿元,仅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江苏江阴市的1/4左右,但超过河南偃师市、山西河津市的总产值。10个全国百强县经济总产值的平均水平为798亿元,高出涪陵43.3%;2011年,涪陵区工业经济总产值为902亿元,不到江苏江阴市的1/5,但高于河南偃师市、山西河津市以及新疆库尔勒市,10个全国百强县的平均水平为1596亿元,高出涪陵区76.9%;涪陵区人均工业总产值为每万人8.2亿元,远远低于江苏江阴市的33.69亿元,但高于河南偃师市,全国百强县平均为17.62亿元,是涪陵区的2.1倍;涪陵区地均工业总产值为每平方公里0.31亿元,不到江苏江阴市5.52亿元的1/18,仅仅高于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和新疆库尔勒市,全国百强县的平均水平为1.45亿元,是涪陵区的4.7倍。由此可见,第一,涪陵区整体工业经济实力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明显;第二,涪陵区的工业经济密度很低,仅为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1.4%,这对于土地资源并不宽裕的涪陵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地均工业产值是涪陵未来工业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涪陵区工业经济的劳动力生产率偏低,不足全国百强县的一半,这是当前涪陵工业经济的主要劣势。从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工业经济仍然是其主旋律,工业经济强,则整体经济实力强,工业经济弱,则整体经济实力弱。从上述10个县域经济体的发展特征来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是以江苏江阴为代表的“苏南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产业结构以乡镇企业为主;经营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其工业经济主要从乡镇企业脱胎换骨而来。第二是以义乌为代表的“小商品生产———商贸”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小商品组成大市场、小城市进行大物流、小政府实施大服务,以产品生产支撑市场,不做纯中介性市场。第三是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代表“资源型产业开发”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推动资源深度开发、提高资源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对比之下,涪陵区工业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不同的道路,第一是它不同于江苏江阴的乡镇企业模式,涪陵区以“抓大放小、突出龙头”的发展模式起家,以原有国有企业作为家底,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引进大型企业,扩充工业经济实力。第二是它不同于以义乌为代表的小商品生产商贸模式,涪陵区知名工业产品“小商品少,大商品多”(如变压器、船舶制造等)、“生产制造多、商贸物流少”;第三是它不同于内蒙古准格尔旗资源开发型模式,涪陵区自然资源比较缺乏,依靠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工业极少。鉴于此,涪陵区工业发展模式注定不同于其他地区,如何在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背景下,促进涪陵区工业经济走出自己特色,更上一层楼,是当前地区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每个涪陵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涪陵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国外很多传统工业基地都经历过从辉煌到衰退的过程,有些又从衰退中振兴,有些至今还没有恢复过来。例如德国鲁尔区在19世纪50年代,以占全国的1.3%的面积,生产了德国40%工业产值,其支柱产业是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但20世纪60年代后,德国鲁尔区的工业经济优势逐步被其他地区所代替,鲁尔区的经济开始衰落,很快成了“没落的贵族”,其中既有资源依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它过于依赖原有的产业结构,没有及时进行调整。此外,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都遇到了类似情况,不过这些地区经过后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整治,如今又从衰退中恢复过来。而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我国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区域分割,产业类型趋同、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协调;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缺乏活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主导产业衰退,后续产业青黄不接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走向衰落,至今都没有恢复过来,如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呼声很大,但仍然是有“振”无“兴”。目前,涪陵的工业产值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大行业,第一是医药食品产业,如太极集团、葵花药业、华兰生物、三海兰陵,食品以烟草、饮料、酒类、榨菜等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如稻花香高档白酒、南方集团红酒、榨菜集团等;第二是装备制造产业,如亚东亚变压器、美心曲轴、钱江摩托车及配套件、越盛轧辊、国奥电梯、三爱海陵等;第三是材料产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水泥生产、钢铁薄板、铝型材(线材、线缆)等,如攀华万达薄板、欧尼克新型环保材料及房车、科王公司高压电瓷、剑涛铝业、东庆铝业、东发碳素等。第四是化工化纤产业,化工以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为重点,如华峰化工、龙海石化、建峰工业集团、中化涪陵化工、天原化工、蓬威石化等。第五是电子信息产业,如亚东亚、深圳特发、波士顿锂电池、上甲电子、科宝电缆、波士顿锂电池工业等。第六是能源产业,以太阳能电池、生物柴油、生物质能源为重点,如博奥江森车用蓄电池、水投集团、涪陵电力等。涪陵目前的这些支柱产业中传统产业居多,毋庸置疑,这些产业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支撑涪陵工业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每一个产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和历史使命,这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涪陵的工业发展不能死守现有的“家当”,必须要及时调整,培育潜在的支柱产业,积极促使产业不断优化。以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苏江阴县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江阴的乡镇企业就发展得十分迅速,以村为单位的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如华西村、长江村等成为全国代表性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周边地区的不断发展,江阴的工业经济优势不断弱化,江阴人发现,依据原有的模式,已经很难再有所发展,企业是很多,但是很零散,很难在与外面的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此时,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第一是对企业进行产业重组。以村为单位,组建企业集团。整合供应链,重组产能,对外竞争时,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厂,而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团。今天,江阴的很多村,本身就是集团公司了,长江、三房巷、倪家巷、华宏、华西、周西,等等。第二是国企改革。江阴作为一个经济大县,几个大型的国有企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企的机制已经不再适合市场的需要,而且这些企业还垄断了很多资源,限制了民企的发展,因此,国企改制被放到了很高的位置,如“红星”等大型国企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改制完成的;第三是产业升级。一些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产业逐渐转型。如纺织,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江阴的缫丝厂、纺丝厂还很多,但是纺织供应链下游的这些企业,附加值已经很低,只能赚到血汗钱,江阴政府及时作出了规划调整,企业要么做上游高附加值的产品,要么就进行产品转型。今天,这些缫丝厂在江阴已经销声绝迹,取而代之的是阳光、海澜之家、红豆、苏派这些品牌服装的巨头。21世纪以后,江阴又寻求规模经济向资本经济转型,目前江阴已经产生了32家上市公司,依然成为资本经济最发达的县域经济体。依据西方的发展规律,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经济必将向资本市场转移,在这一方面,江阴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让人不得不佩服。针对涪陵的工业经济现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其一是立足涪陵的农业资源优势,做强以榨菜为首,以特色种养殖、果蔬饮料、食用油等为辅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目前涪陵榨菜已成气候,在全国很多大中城市形成了销售网络,但涪陵其他的农业产业品牌还很缺乏,因此不妨借鉴和利用涪陵榨菜的品牌效应、销售渠道和发展模式,重点打造几个涪陵农产品加工行业,再造一两个农业品牌。第一是加大力度重点打造涪陵的葛根产业,抢先占领葛根保健品品牌高地;第二是打造涪陵黑猪养殖加工产业品牌,形成母猪繁殖,幼仔销售,黑猪肉、皮、毛加工等养殖产业链。其二是在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选择突破口,打造几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业,以点带面促进涪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涪陵区在人才、科技等方面并不具备与重庆市主城区相抗衡的实力和基础,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不可“一哄而上”,而是要循序渐进,找准一两个突破口,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技术高端人才,打出一个“拳头”,先在某些领域立足,再以点带面铺开。比如可以借助长江师范学院和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人才资源,同时引进国内外动漫产业的高端人才,重点打造涪陵动漫产业。其三是研究涪陵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或“再生”机制。面对区域之间激烈的工业经济竞争,不进则退,如不能在技术、生产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就不如及早退出,转向其他领域,尤其是传统的工业产业。材料产业、化工产业等是涪陵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这并不说明这些行业本身具有多么强大的竞争力。
涪陵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涪陵电力系统享受了国家的优惠政策,电力成本要低于周边一些地区,从而形成了一个原始的成本优势。因此,如涪陵化工、金属冶炼与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或是原料和销售渠道的创新,否则就要加紧研究退出机制,或是从常规产能的生产转向精细化生产,不然的话,迟早会面临危机。总体上,涪陵区目前的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享受规模经济的“红利”“涪陵制造”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支撑涪陵工业的发展。但死守这一点也不行,必须抓住时机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变“涪陵制造”为“涪陵创造”,避免走入工业经济陷阱,这样才能在区域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产业布局“合理化”
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爆发了南北战争,对韩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创伤,同时也促使韩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强国梦的重要途径就是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的发展战略就定位为“增长第一、出口第一”,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化。到1996年的时候,韩国工矿业产值已达到1300多亿美元,当时,韩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钢铁大国,世界第五大电子生产国,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造船大国。
进入新世纪,韩国工业的国际地位并未动摇。2004年,韩国工矿业产值达到1979亿美元。当年,粗钢产量为4752万吨,居世界第五位;汽车产量为347万辆,居世界第六位;新接造船订单量1631万标准货船吨数,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工业更是提升到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尤为迅速。
二、韩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
从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表现看,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20世纪60年代所经历的轻工业阶段。在贯彻落实第一跟第二个五年经济发展的计划时,韩国大力推进其轻功产品的加工、发展,对其自身所拥有的丰富廉价劳动力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当用进口产品代替自己生产的轻工业产品这一发展趋势饱和时,韩国及时将国内市场转向了国外,积极发展轻工业产品的出口业务,大力出口胶合板、纺织、服装等,同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为迅速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奠定基础。
其次,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所经历的重化工业阶段。见效快、投资少的轻工产品所具备的价格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已消失殆尽,韩国及时将其产业重心调整为重工、化工工业。在这段时间里,被韩国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包括化学合成纤维、钢铁、石化、机械、汽车、造船等,促使这一系列的产业得到了异常快速的发展进步。
最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所经历的后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韩国的突出表现是其国民经济比例中工业所占据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在韩国工业的内部,发展速度越来越缓慢的是其传统的工业,由于政府的培育、支持,新型工业发展很迅速,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等愈加受到韩国的关注,促使材料工程、生物化学、电子信息等工业尤其快速地持续发展。
三、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特点
第一,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发展来看,韩国的工业化速度堪称世界奇迹。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大约200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而韩国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及时。从60年代的轻工业到70、80年代的重工业,再到90年代以来的高科技产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韩国都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同时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及时地实现了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大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大企业集团是韩国工业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最高曾超过一半以上。在对外贸易中,大企业集团更是表现出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大的30家企业集团的年出口总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0%以上。
第四,产业区域分布集中。韩国工业主要集中在原首都圈和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在2000年地区制造业产值中,原首都圈占38.1%,东南沿海地区占28.1%,而西部的湖南地区仅占10.4%,光州只有1.6%。
四、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
韩国工业经济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其中,产业政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韩国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成功实施的制度原因是提炼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经验的关键途径。同时,产业政策是一国中央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主动干预产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政策的集合,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外贸及外汇等调控手段的一套政策体系。因此,借助“产业政策”这一分析工具,可以全面、系统地将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为我们进一步思考韩国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提供了一个深刻的逻辑框架。
(一)从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中看韩国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因此,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分析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
1.从产业结构政策中看经验
按照存在于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对一定阶段之内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揭示,同时分析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促使产业结构的顺利发展得到保障,最终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就是产业结构政策。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1-0003-03
“十一五”时期是哈巴河县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的五年,也是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五年。“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为“十二五”及后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 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一五”GDP年均增长12.7%,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53%。“十一五”末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7.33%,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工业占GDP的比重都在五成以上,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的23.46%提升到2010年的56.3%。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年均增长52.5%,工业经济拉动财政收入实现了“翻番”和“倍增”效应。
2 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哈巴河县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亿元,是“十五”末的7倍,年均增长36.53%,比全地区“十一五”年均37.48%的增长速度低0.95个百分点。5年当中,工业总产值以2010年的24.9亿列最高,工业增加值以2007年的16亿列最高,其中2006年首次突破10亿元,仅该年的工业增加值就是“十五”期间累计完成量的3.87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总量由2005年的24.14%提高到2010年的34.33%。这是哈巴河县工业经济自身特点的反应,也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体现,更是哈巴河县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证明。
3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股份制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哈巴河县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和政策,对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不合理结构进行大力调整,突出本县优势资源,加大对矿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力度,使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工业经济在改革调整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格局,2010年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增加值之比为6∶94。“十一五”末,全县股份制工业企业20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5.24%;实现工业增加值15.02亿元,占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9.54%。乡及乡以上工业中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1∶99变为2010年的0.1∶99.9,2010年重工业所占比重比2005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
4 矿业经济跨越式增长,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哈巴河县牢固树立起“矿业兴县”的理念,坚持“科学探矿”、“规模开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地质”战略,积极主动走出去,“靠大靠强,攀亲结友,嫁接改造,借力发展”,着力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步伐,合理整合矿产资源,逐步构建起了“大矿业”的发展格局,以矿产业的发展带动工业经济的全面提速,使整个县域经济得到快速
发展。
“十一五”矿产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矿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持续大幅提升,矿业经济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整体生产水平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全县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完成矿业增加值14.82亿元,比2005年的2.08亿元增加了12.74亿元,年均增加2.55亿元,以年均39.32%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矿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2.6%提高到2010年的55.3%;矿业占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2.58%提高到2010年的98.22%。
5 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哈巴河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历了辉煌、低谷和现在的再次发展阶段。目前制约矿业发展最关键、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矿产资源丰富和地质勘探投入不足、矿产资源不清的矛盾,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国家的地勘投入又先天不足,县内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不高,无法把矿产资源的优势尽快地发挥出来。
(2)工业企业行业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效益差距加大。由于行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到县域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分行业看,哈巴河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在6个行业大类中,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99%集中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中,利税总额排在末位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与其他行业的悬殊对比,也反映出哈巴河县工业经济脆弱的一面,一旦矿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将使全县经济受到巨大影响,2009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铜金属价格跌入最底谷,就是一个
实例。
(3)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哈巴河县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依靠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管理、提高竞争力等内在因素作用还不明显。除了采掘业企业外,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存在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经营者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单一、融资困难、职工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致使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脆弱、活力不足、竞争力弱、难以持续。
6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增储量、上规模、深加工”思路,大力发展以矿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的发展之路,带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增长。
(2)把地质勘探工作作为矿业开发的突破口,坚持走以勘探促开发、开发促发展的路子,按照“谁投资,谁勘查,谁开采,谁收益”和勘探成果有偿转让的方法,全力构建多元投资、多元决策、多元风险、多元收益的体制,形成勘探、开发、加工有机结合的机制。在地质勘探、规模开发、精深加工方面尽快取得重大突破,加快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3)近年来,哈巴河县坚定不移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吸收了一批大集团大企业投资兴县,参与资源的开发,有力推动了哈巴河县新型工业化发展。在资金上没有优势、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不高的状况下,我们要继续围绕本县矿产、农牧、旅游、水能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国家出台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重大机遇,把“争项目、促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以项目促进发展,借助外力做大做强本土企业,确保哈巴河县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同时,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市场需求,加大对工业企业扶持、引导、政策支持和帮助,走出一条适合哈巴河县企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蒋昕.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经济影响及原因分析[J].消费导刊,2009,(8).
目前,全市工业转型发展已初见成效,思想认识基本统一,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企业转型成功,带动示范作用显著。但从全市工业具体情况来看,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影响着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要实现跨越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必然选择。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全市通过先后实施“煤转电”、“煤转肥”战略,产业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也有一定的改善,但支柱产业单一,非煤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依然严峻。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3.3亿元,仅煤炭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2.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57%,电力、化工、冶铸等七大产业仅占28.43%。
全市产业布局不合理,集聚效应不明显的问题也依然存在。目前,全市的产业分布呈现“东重西轻”的格局。丹河流域资源环境超负荷。沁河流域产业基础薄弱,且建设项目布局分散,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利用率低,产业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十一五”时期,全市规划了15个工业园区,但目前仅巴公化工工业园、北留周村电化工业园等5个园区初步建成,而且这些园区尚无一个规范的管理机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产业关联度不高,各企业间相互关联度差,客观上直接减弱了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全市工业运行质量的必然选择
全市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供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通过数量型高速度扩张而形成的。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全市工业结构呈现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相对单一。多年来,全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不断扩大煤炭资源开采规模,提高煤炭直接外销比重来支撑的。尽管全市化工、冶炼、建材、天然气、电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因占比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偏低,致使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煤炭增则工业增,煤炭降则工业降的尴尬局面。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也是制约全市工业运行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装备制造业还是以生产铸管铸件以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尚未形成主(整)机装配龙头产品,制约了其发展势头。化工产业还是以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尿素为主,碳一化工、烯烃及精细化工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必然选择
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也已成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十一五”以来,随着节能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大批推广应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受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占比重较大等因素影响,节能降耗目标下降的幅度仍然较低,不达序时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目标为万元GDP能耗下降25%,而在2006―2009年4年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78%,完成进度的68.06%。全市节能潜力已呈现“边际递减”态势,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十分困难。特别是2010年1―4月份,全市钢铁、冶铸、电力、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32.43%,比去年同期提高28.59个百分点。电力、钢、铁、合成氨、铸管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9%、124.9%、73%、3.1%,22.5%,高耗能行业生产反弹,导致节能工作难度增大,节能降耗形势更加严峻。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难度。
二、加快晋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点要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一)注重科技创新,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
一要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以煤炭、电力、化工等支柱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做好企业与新产品计划、重点科研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国家、省科技项目的衔接,继续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联姻,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全市传统产业向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走“引进、创新、产业化”道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力量,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引导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滚动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加强有利于产业互补、层次提升的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引进发展,加快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板块和市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力量。
二要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建设信息平台与科技推介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
三要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兴市”战略。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区域知名度的主要途径。必须加大对企业创品牌的扶持力度,努力在煤炭、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和扶持一批知名品牌。加强质量、标准、企业管理等基础工作,加强专利申请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建立健全企业产品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企业品牌监测体系,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形象。
四要加强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引进人才机制,采取团队式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纳各类科技人才。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型人才开展创新项目研发。
(二)突出内激外引,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
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创新方法,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双轮驱动”,全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重点抓好“三个一批”:
一要加快招商引资,全力引进一批。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来抓,围绕重点核心项目、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坚持把引进创新型、科技型、低能耗的企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点。
二要激活民间投资,着力孵化一批。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工业,应该成为抓项目、增投入的着力点之一。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新尤其是创办工业企业的舆论氛围。要大力优化创业服务,为民间投资提供条件和帮助,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向工业项目,孕育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产业。
三要促进开放,创新出口一批。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引导企业从以量取胜、薄利多销向以质取胜、品牌制胜转型,鼓励企业创立出口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稳固低端市场,拓展中端市场,突破高端市场。
(三)创新发展模式,在推动工业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工业发展,既要重视当前发展,更要注重长远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能力。
一要构建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产业结构。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加快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先进技术装备促进节能降耗;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强制性政策措施,继续淘汰钢铁、水泥、电石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防止其死灰复燃。从严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
二要加强节能管理。推动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建立和完善企业能耗跟踪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能源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重点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引导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实现依靠管理节能增效。
三要强化节能改造。在煤炭、化工、电力、冶铸、焦化、建材六大重点耗能行业和50户重点耗能企业,继续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改造工程。要进一步完善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体系,搭建节能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对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加快节能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四要大力发展推动循环经济。以企业为基础,工业园区为平台,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围绕煤炭、化工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延伸五大产业链条(即煤转化产业链条,焦炉、高炉煤气产业链条,煤矸石、热电、新型建材产业链条,煤层气产业链条,煤化工尾气利用产业链条),构筑全市循环经济体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加强和不断扩大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种类和数量,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改造传统工艺,优化用能结构,使污染预防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
(四)全力挖潜增容,在优化发展平台上实现新突破
工业园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加快园区建设,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要抓规划,建设高标准的一流园区。在规划上要广开思路,科学把握,既借鉴外地经验又结合我市实际,把工业园区的规划定位上升到科学高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真正把工业园建设成为“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的全省一流的工业园区。
二要抓基础,搭招商引资平台。要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多元投入”的原则,积极探索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以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求做到地面设施齐全,地下管网配套,专业布局合理,逐步突破基础设施条件对园区发展的制约,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发展。
三要抓集中,助推工业经济集聚发展。要按照“产业集结、工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财政资金向园区倾斜,优质项目向园区安排,非煤产业向园区转移,引进项目向园区布局,切实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园区内要逐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主导产品为核心,上下游衔接的产品和大中小协调配套的企业群,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四要抓管理,进一步健全园区机构设置。为进一步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对已成型的北留周村、巴公、高平西部园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明确管委会的职责定位,科学地构筑精干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管理体系,为园内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致力集群培育,在提升特色产业层次上实现新突破
集群壮大实力,特色增强竞争力。产业集群由于其特有的产业共性和互补性,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做特”的原则,围绕传统产业,努力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一要通过加强引导行业来促动。涉企部门要在政策扶持、项目投入、协调服务上加强引导和指导,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引进优质项目,促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要通过扶持龙头来带动。龙头企业的带动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切实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帮扶力度,通过吸引外部资金、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促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上市融资,组织相关企业到资本运作先进的地区、企业参观学习,协助企业做好上市各项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