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12: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雷雨安全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5月11日(星期六)上午,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一中8名初二学生在东江边烧烤时,1名学生不慎落水,4名同学施救,造成5名学生溺亡。同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大盛镇林角村3名小学生到邵阳市邵阳县白仓镇新华村一水塘玩耍时溺亡。同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油田中学4名学生结伴到河东镇油田华裕河段游泳时溺亡。
5月12日下午,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沙河铺乡小学5名学生到沙河铺乡史河橡胶坝附近游泳时溺水,导致4名学生溺亡。同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2名小学生和1名初中学生在东兴区中山乡下河游泳时溺亡。
6月16日上午,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发生一起学生溺水死亡事件,4名儿童在村边附近的白河洗澡时,滑入深水区,4人全部死亡。
6月18日下午,家住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孙福集乡北庞村的一名22岁在青岛上大学的大学生返家后,中午和同学饮酒,而后到村后河里游泳时不幸溺亡。
6月18日,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新城办事处夏营村和武宅村两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商周高速转盘下一个修高速取土形成的坑内游泳时不幸溺亡。
6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土木工程2010级2班12名学生自行组织到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道下游野餐。野餐饮酒后,12名学生到河道边嬉水,1名学生不慎掉入河道中,其余11名学生组织救援,救援过程中又有5名学生相继落水。其中4名学生溺水死亡。
通报指出,短短两天时间内四省五地连续发生5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造成19名中小学生溺亡,令人十分痛心。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本着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为确保同学们的生命安全,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防溺水、防雷击”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一、 组织领导
组 长:杜双莲 校长
副组长:王 斌(常务副校长)胡海峰(副校长))
成 员:王 锋 江留根 刘小伟 魏福建 各班主任
二、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责任制,制定预案,检查梳理制度是否落实。
2、通过讲座、印发宣传资料、并利用宣传板、校园广播站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课,体育课等室外活动的安全管理。
4、每班出一期“夏季来临,预防雷击”的手抄报。比如雷雨天气时: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不要在室外游泳,室内洗澡;不要骑自行车;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要打线电话等。
5、完善校园安全提醒用语,树立学生安全规范行为宣传警示牌,时刻提醒学生把安全意识记心间。
6、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和出一期板报,引导学生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
7、通过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进一步加强与家长、村委会的沟通联系,共同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和游泳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8、加强对学校建筑物防雷及校园周边塘堰安全防护进行了检查,以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
9、逃生避险演练常态化。校长室指导,教导处全面负责,各班主任,相关负责老师参与,固定每周四不定时地开展一次逃生避险演练。让我校师生安全意识由理性上升到感性,强化掌握应急技能,从容面对夏季的雷雨等恶劣天气导致的突发事故的能力,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防技能。
“人才素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心理素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情操素质。用下图表示工程类人才素质这三方面结构。
市场对工程类大学生的,要求是由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多种知识结构、技能和心理结构的工程类人才。一般是具有两门以上专业知识,既懂技术又懂安全、经营管理,有广博知识,基础扎实的人才。这种工程类人才应具有三张通行证:第一张是职业性的,即具有较强实践技能与较高理论水平的统一;第二张通行证是学术性的,即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造诣的统一,工程专业技术和安全、经营能力的统一;第三张是关于职业道德的通行证,要求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统一,即严谨求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
2工程类大学生人才安全素质现状分析
从工程类大学生的三维结构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受到了极好的锻炼和考验,各方面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也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
(1)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与安全有关的)。安全知识指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能力方面指辨识危险源及防止事故能力。在工程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上,企业欢迎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但一些企业普遍感到,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外语、计算机的应用知识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知识,但工作适应能力差,如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有关的安全知识,缺乏基本的辨识危险源的能力,“三违”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安全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少,能力低,或专业知识局限于单一的本专业范围。
(2)观念、情操素质方面(与安全有关的)。安全观念指安全的生产生活观念,如“三不”观念(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人伤害)。从总体上看,工程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很好的,但是,其中主要缺乏安全观念、缺乏安全责任,如部分学生伤害他人和被他人伤害。
3工程类大学生所必备的安全知识、能力素质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分析。从它们之间关系来看,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矛盾统一体,只有使之辨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安全知识是安全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升华形成安全素质。安全素质的三个构成要素中,其中一项即为知识、能力,安全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知识更快地吸收、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工程类大学生所必备的安全知识、能力、素质。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和内涵后,才能建立合理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才能改进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工程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般来说,工程类大学生所需安全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安全经济学基本理论;事故及预防理论;安全投资理论;事故经济损失、计算事故损失理论;安全文化方面的知识。
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一般是:预防事故的决策和控制能力;辨析危险源的能力;协调安全投入与生产的能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安全经济效益分析技术;安全投资与成本分析的能力。
4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目的,明确规定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任务,一方面要把这种需要不断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将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另一方面,要重视个别学生的差异,尊重个性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个性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既是学生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目标;另一方面是个体目标。
(1)培养目标应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安全、舒适和健康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可持续的发展对于不断成长的受教育者来说,表现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表现为较低层次的教育和较高层次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表现为个体对环境认识的不断丰富,以及改造世界能力的逐步增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以使学生毕业走出大学校门以后,能够接受更多教育,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而获得全面发展。所以说,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而安全素质是基础素质。
(2)培养目标应重视培养生存能力,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学会生存”作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把自然引入培养目标而形成三维结构的一个要求。
(3)培养目标应重视弘扬人的主体价值,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过去由于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即培养目标的社会目标,强调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应有的素质,忽视了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即培养目标的个体目标,而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因而,应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弘扬人的主体价值,珍爱生命。
(4)培养目标应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段话发人深省,它在道出创新力对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深刻重要性的同时,亦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可以说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除要树立素质教育观等外,还要树立创新教育观。
此外,培养目标应淡化本学科意识,朝着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体现学生的安全素质的培养,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培养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需要,这有利于弘扬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及培养创新精神。
5我国工程专业安全素质培养模式的思路
未来的工程专业人才安全素质培养模式总的来说,应是“建立以安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在学习中引入必要的‘安全素质’竞争机制”。笔者仅从工程专业安全素质的培养模式的四个方而即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计划、非教学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体系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各高等学校工程专业都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逐渐优化,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课程规范、轻内容更新”的现象已得到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安全类课程太少,实践课没有自成体系,仍依附于某一理论课,表现出安全素质差的特点。选修课中专业课占绝大多数,且选修课比重偏低,全国平均选取修课比率仅为11%。这些不足直接牵制了课程结构的功能优化。
(2)在教学方式方面。目前,工程专业的安全课教育没有普及,只是作为全校选修(除安全类学生)。即使校选仍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班级是专科、本科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体化教学方式很少采用。总的来看,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陈旧,启发式教学方式的推行因难重重,知识的传递过程呈严重的单向性流动,很少注重学生安全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很少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安全问题的能力。讨论课、模拟课,参与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教学法方法采用很少。各种现代教学新技术如CAI、CAD、CAM在工程专业安全类课程中推广缓慢。实践教学弱化,这点对工程专业安全教育而言是较为迫切需要改进的。
(3)教学计划方面。各专业在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确定学生应具有的智能结构以后,应鼓励和允许学生形成不同的、适应本专业未来工作、生活需要的相应的安全素质。而目前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一方面安全选修课的数量、质量、结构、类型达不到学分制所要求的标准,影响学分制的效果;另一方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自由听课制度,学生必修课占的学时,精力太多,相应安全类选修课形同虚设,因而造成教学计划弹性较弱。
(4)教学方法。安全类课的教学方法应摒弃过去那利,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传统课堂讲学方式,工程专业人才安全素质的培养还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文件蓝本法、程序化教程法、“事故”处理游戏法。
(5)教学实习。工程专业安全类教学实习作为课堂教的重要补充形式,它对增强学生对安全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有积极意义。教学实习可采用经验传授法和指导法。
3、强化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4、看顾儿童要谨慎,泳池玩乐更畅心。
5、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6、安全驻心间,健康永相伴。
7、玩水失足千古恨,回头是岸等来生。
8、加强孩子监护,杜绝溺水发生。
“不放心”职工要重点培训。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操作动手能力差的安全“不放心”职工,要坚决果断地从岗位上撤下来进行重点培训,从根本上消除人的安全隐患。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决克服带“病”上岗的现象,杜绝追求不安全的生产效益的急功近利行为,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45-02
实验实训室是药学类高职学校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1],也是学校对学生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必备场所。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问题正在变得刻不容缓。
高职药学是一门直接与实际生产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的学科[2],学生在实验室中,既可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又可以以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创新性研究,为以后的深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实验室中药品、仪器设备等潜在危险因素的存在,要求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理措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如何将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开展实验实训安全教育的必要前提。
1 开展好全校范围的安全教育
营造全校范围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是学生在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中,接受安全教育的熏陶,提高安全素质。让“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理念以及“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的安全准则深入人心[3],该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1.1 将安全教育纳入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每一届学生新入校时必须进行的,我们在以往的校史教育、专业介绍、校纪校规教育等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加入了职业教育的部分。针对药学、生物制药、药物分析等不同专业的特点,以教研室为单位,给新生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讲座。通过讲座,既强调了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课的重要性,又突出了实验实训操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新生从入学第一次实验课开始,就要严格遵守实验实训室的要求,听从实验实训人员的讲解和指导,用心完成好每一次实验实训课程。
1.2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每年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所在年级、所学专业,既对实验实训室的共性的安全内容,又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开展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使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安全教育的主动学习中。并利用升旗仪式等对安全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引导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1.3 真正配合消防演习和疏散演练
配合学校保卫处,做好每学期的消防演习和疏散演练活动。做好实验实训室突发安全事故的模拟演练,以演习、演练为契机,认真检查实验室灭火器、黄沙等设备的完好程度,做好实验实训室紧急疏散的演习,提升实验实训场所的安全系数。
1.4 将安全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教育
每学期开学,都要利用班会课进行开学第一课教育,作为职业学校,安全教育是需要反复强调,三令五申的,故利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凸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 夯实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药学类高职的实验几乎涵盖了整个药物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其中不可避免要涉及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化学品,用水、用火、用电以及压力容器等的使用[3]。因此,作为高职校,学校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环节结合相应的知识点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及自我防护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提高自身的职业安全素养。例如,通过课程认识到哪些试剂有剧毒,哪些试剂或反应容易发生爆炸,高温高压反应如何操作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例如,《生物制药设备》课程的教师在讲授反应釜的时候,对一些压力反应,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虚拟操作平台模拟事故发生,告诉学生若反应釜出现温度、压力失控的情况,应立即关闭所有物料、蒸汽(或热水)进口阀,迅速开启防空阀、冷却水系统,观察温度压力变化,如温度压力仍不能控制,可以开启放料阀并通知所有岗位人员立即撤离[4]。
在过程性评价考核以及期中、期末的考核中,适量的引入安全操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内容。
3 落实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进入实验室进行首次操作前,要进行实验室简介和实验室平面分布的介绍。每次实验前,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是否预习过实验是否已明确所用药品的性质和操作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实验实训带教老师和实验员的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5],从“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应做到以下三点。
(1)做好演示实验,对于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认真做好实验的操作演示和讲解工作,对于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要充分考虑,妥善安排,对于容易引起事故的关键点要重点强调,反复提示。
(2)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规定的SOP进行操作,严格禁止学生在实验实训室内追逐打闹,不得随便串走,不准搬弄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对学生的着装等也要根据工种和企业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对于压片机、发酵罐等,要严格控制每个工位前的学生数[6]。
(3)仔细巡视,实验开始后,带教老师和实验员要合理分工,在实验实训场地内仔细巡视,一是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疑问;二是随时关注学生是否有产生事故的危险操作或误操作。有些工位更是不能有一点掉以轻心,例如混合制颗粒岗位,要随时关注学生,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人身伤害。同时,提醒学生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 强化实验室安全守则教育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安全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危险化学药品使用制度》《药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三废”处理措施暂行规定》《药学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了解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技巧。
综上所述,该校扎实推进,积极落实,确保了零事故的发生。“警惕安全在,麻痹事故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切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端正思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针对性的开展好实验室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实验实训场所的安全稳定运行,构建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 赵文武,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27-28.
[2] 何雅辉.职业中毒事故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8):511.
[3] 何晋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2-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深入,使学校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由此带来了校园及周边的消防、交通、治安等比较大的安全问题。从全国理工类高校来看,大学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大学生被抢劫、被伤害、被骗、被盗、被滋扰案件时有发生,给学校、学生、学生家长都带来不小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生活秩序,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固然与各种外部因素有关,但是理工类高校安全教育的模式更新不够快,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提高缓慢也是重要原因。学分制下,大学生处在更加松散的环境里,流动性和无序性进一步加大,这又增加了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因此,积极探索适应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将对理工类高校构建安全稳定的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公共安全形势分析
近年来,国内多所理工类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都以推行学分制作为切入点。实施学分制后,在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专长,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学分制的实施,也带来了学生管理的新问题:学分和课程的中心化使班级的地位和存在的可行性大大弱化,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学生日常活动会脱离班级活动的范围。班级对学生的约束力大大降低。另外,实施学分制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学生在校园外无序活动的机会增大,这无疑会引发各类安全问题。部分学生自制能力不够,难以做到学习刻苦勤奋,学习缺少自觉性,选了课程后,不认真去上课,上课时间逗留在宿舍上网、抽烟甚至到网吧去上网。当前,理工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理工类高校安全隐患点较多
由于在校学生人数多,实验室数量多,理工类高校承担的安全责任相对就比较大。现有的安全防范设施及技防措施已不能满足目前学生规模的要求。部分实验室存放有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部分教学科研设施及设备年久失修,电线线路、管线、管网老化。许多教学楼、宿舍楼的消防通道不能满足消防要求。
(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令人担忧
首先,安全防范意识差。以学生宿舍为例,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电脑、手机、现金、银行卡等贵重物品经常放在宿舍,很容易成为作案人员的目标。其次,学生缺乏必要的卫生安全意识。以吃饭为例,很多学生在明知存在地沟油、传染病等卫生隐患,仍有不少学生到校外周边的饭摊、饭馆就餐。其次,消防意识普遍缺乏。虽然宿舍实行智能控电后避免了电饭锅、热得快等的用电事故,但乱拉电线情况还比较严重;消防栓被学生恶意损坏,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应用;冬季,个别学生在宿舍使用酒精炉做饭,这些仍然是学生宿舍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隐患。此外,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不容乐观,因心理因素造成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三)学校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深入,校园周边进行商业开发,各种餐饮业、娱乐业在校园周边迅速兴起。高校周围的商业网点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和流动人口,给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四)高校安全服务体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都是学校的一个行政处室,行政上归属各高校管理,业务上归公安机关指导,没有行政执法权,可以接警,但不能惩罚,使高校保卫部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无法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保卫部门有力使不出,而真正的公安机关面对社会上错综复杂的案件,工作压力较大,对于学校发生的小偷小摸,无暇顾及,对学生们的求助,显得力不从心。
二、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及传统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的形式
1.专题讲座的安全教育模式。通常的专题讲座为:防盗、防火、防骗、防自然灾害的“四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通法规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等。
2.现场观摩教育模式。通过模拟危险场景演练,如组织学生进行灭火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掌握获得安全的本领,给学生增加安全防范的感性知识。
3.利用国家法定的一些节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的模式。组织大学生参加3.15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利用3月份的“全国安全教育月”开展创建安全和谐校园活动;利用12月份的“全国法制宣传月”在学生中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
4.现身说法的教育模式。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知道安全事故就潜伏在大家的周围,不要抱侥幸心理。
5.网络宣传教育模式。通过电子邮件、飞信、QQ群、手机短信等各种通讯传媒工具,将不同类型的安全案例发放给广大学生,通过温馨提示告诉学生在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防范。
(二)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生源状况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相对单调,涉及面窄,往往局限于防火、防盗、防骗、防自然灾害及交通安全等几个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等时下颇受关注的新内容则涉及太少。在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趋于智能化、高科技的今天,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已无法满足当今形势的发展需要。
2.安全教育形式不丰富,灌输教育多,参与互动少。一些高校安排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未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仅仅是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简单的给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内容缺乏创新,学生对此兴趣不高,教育效果不好。校园的宣传媒体在安全教育中作用发挥的亦不够,没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三、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教育模式的建议
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校的安全是全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形势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议理工类高校成立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学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大学生安全教育会议,分析本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研究制定教育的计划和方案并督促学院和学生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做到三个“纳入”即将安全工作纳入校园整体发展规划,将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管理,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发展计划。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
(一)“三进”教育模式
所谓“三进”模式即安全教育进课程、进班级、进宿舍,将校园安全教育辐射到班级和宿舍,积极营造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氛围。高校应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中,在新生进校时,就要将安全教育定为必修课,可编写规范的安全教育读本作为教材,安排专职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同时可聘请公安、消防、银行、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员,给学生授课。北京、上海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安全教育学分制了。有的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如清华大学将其纳入军训课程,首都经贸大学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笔者认为,安全教育课程可占到1-2个学分。各学院尤其是各分团委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安全教育月” 、“全国法制宣传月”等教育契机,针对本学院的学生安全教育的需求和现状,确定教育主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辅导员要通过班会、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在班级层面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要把安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大学生公寓,每个宿舍要选出安全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公寓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安全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宿舍安全员,将安全教育送进大学生宿舍。学校可研究制定宿舍安全员队伍建设及奖励办法。
(二)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模式
通过设计安全知识竞赛、逃生技能比赛、自救互救实战演练、安全宣传漫画设计比赛等主题,来加强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掌握安全本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安全意识与责任。社会实践可以包括各类安全突发性危机事件处置演练、组织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和检查,走出校园到消防、公安和交警等部门了解调研相关安全动态。实践环节的设置既可以纳入课堂教学任务中,也可借助学生会、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等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宣传教育。
(三)将安全知识融入专业课的教育模式
理工类高校的工科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应融入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和安全工程等方面的安全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应融入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内容。安全教育的融入,拓展延伸了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同时也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辐射面。
(四)网络教育模式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为课堂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平台,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通过这一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可以利用网络这一自主学习的平台,开设学生安全教育网页,把一些案例分析、教育视频、安全法规上传到网页,让学生在网上很便捷地就能接受教育。同时,通过微博来进行安全教育,创造互动的教育空间,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并为学生及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咨询服务,从而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四、结束语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以安全理念、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地工程。探索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新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真正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面对的安全教育形势更加复杂,这就要求理工类高校要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一种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向适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取得实效,真正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防范能力,使高校的校园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稳定,让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绪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1(8).
[2] 刘建清.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制约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
[3] 李玉淑.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2).
[4] 董刚.学分制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5] 吴红骏.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作者简介:
人数
日期
执教
班级
组班形式
自然班
周次
七
课次
20
内容
主题
投掷:走或跑几步垒球掷远5——(5)
基本内容II:小篮球10——(5)
重点
动作连贯、出手有力
难点
积极进取
学习
目标
1、形成正确投掷姿势,发展力量素质,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会运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
3、能乐于和伙伴一起积极探索、共同学练,养成互动、合作的习惯与方法
课序
时间
教学
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
二、
三
1’
3’
14’
课堂常规:
球操:
基本内容II:小篮球
运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
1
1
8-10
1
7-10
1
2‘30
5‘-6
中
中
教与学
(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认真听讲
教与学
(1)教师提出要求
(2)师生共同操练
要求:积极投入、活动充分
教与学
(1)示范:运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
(2)小组学练:模仿学练,寻找动作要领
掌握快速运球、投球的方法
(3)比赛1:看哪组用最短时间投中篮次数
最多
(4)交流:快速运球、投球的方法
散点
散点
小组
四
五
六
14
2’
1’
投掷:走或跑几步垒球掷远
放松
小结
下课
8-10
1
8-10
1
5‘-6
1
中
小
(5)小组学练:相互帮助、指正
(6)比赛2:看哪组用最短时间投中篮次
数最多
要求:
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教与学
(1)师述:今天你还能进步吗?能在“学习
单”中填上更好的成绩吗?
(2)交流:整个投掷过程中的关键动作
(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甩腕时刻、走或跑与投掷动作的衔接)
(3)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做到互帮互助,共
同提高
(4)第一次投掷:你能投到哪一个区域?
(5)师述:我们还有最后一次投掷机会,相
信同学们会有新的突破
(6)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做到互帮互助,共
同提高
(7)第二次投掷:你能投到哪一个区域?
(8)记录:把你今天最好成绩记录到
小组
A
B
C
D
︱
︱
︱
︱
︱
散点
散点
‘30
“学习
单”中去
(9)小结:五节课都有进步的同学有多少?
五节课有四次进步的同学有多少?五节课有三次进步的同学有多少?
要求:克服困难、勇攀高峰
教与学
(1)教师引导学生放松
(2)师生同练
要求:轻松快乐
教与学
(1)共同回顾(2)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场地
器材
垒球30只
学习单4份
篮球30只
安全
保障
1、准备活动充分
2、学生有保护自我与他人的意识
3、练习中及时作安全提示4、合理安排学生练习队形及学练方向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
45%左右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b)-0129-0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因冠状动脉收缩狭窄、冠状动脉内血栓、血管病变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胸部放射性疼痛、心悸、恶心、呕吐、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症状[1]。患者不定时出现疼痛症状,每次疼痛时间能达到30 min,部分患者夜间疼痛明显。严重心绞痛患者就会出现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所以尽早采用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避免发生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3]。本研究通过对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8~75岁,平均(53.8±2.5)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2±0.5)年。常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8岁,平均(51.6±3.7)岁;病程20 d~8年,平均(3.1±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心绞痛、恶心、呕吐、心悸、胸痛等,所有患者经心电图监测、血脂血糖检测、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排除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过敏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硝酸盐制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他汀类药物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同时,每隔2 d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检测,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记录检测结果。
治疗组采用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乐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30507)联合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TA8466)治疗。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规格为25 mg/片,每天1次,每次3片,在就餐结束前与食物一同嚼服,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坚持服用2周,症状有所缓解后用量改为每2天服用1次,每次1片,继续服用2周。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饭前服用,坚持服用4周。定期检测记录患者血脂、心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和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个月后,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相关检查,将治疗结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4]。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很少出现心绞痛现象。有效:患者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病情得到控制。无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病情加重的迹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出现3例药物不良反应,其中腹泻1例、胃肠道反应2例。常规组出现7例药物不良反应,其中腹痛2例、胃肠道反应2例、白细胞减少3例。同时治疗组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心绞痛复发1例、心肌梗死1例。常规组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心绞痛复发3例、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猝死1例。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比常规组少,疼痛持续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是一组内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疼痛持续时间比稳定型心绞痛要长,而且患者胸痛、心绞痛的程度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程度要深,病情恶化后就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患者在轻度劳动、休息时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的症状时,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抗心绞痛治疗。高龄心绞痛患者可以给予吸氧,避免心肌缺氧引起急性心肌梗死[5-9]。目前还未发现可以根治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最主要的措施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治疗和抗心肌缺血缺氧治疗。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容易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服用相关治疗药物,减少诱发冠心病的概率[10-11]。临床实践经验提示,硝酸盐制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可以控制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病死率和梗死发生情况,可以作为心绞痛治疗的常规药物。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具有抗血栓、镇痛的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抑制血小板在体内聚集,阻断血栓素生成,发挥抗血小板功效,减少再次冠状动脉栓塞的情况[12-15],从而起到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心肌梗死、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小剂量服用时不良反应较少,但是长期大量用药就会引起胃肠道反应,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此外还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皮肤过敏、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等。所以,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每日的用量维持在75 mg可以使药效得到最大发挥,而且此时的并发症较少[16-17]。长期服用患者剂量超过160 mg时,其毒副作用就会超过治疗效果,所以医生要根据患者实际症状控制用量,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对症处理。本品忌与水杨酸类药物联用,孕妇和儿童不宜使用。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既是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也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经肝脏代谢,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对自身正常血细胞没有影响。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一般使用1周就可以稳定机体正常血小板数量。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心肌梗死、中风、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引起的心血管病变等。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减少血管栓塞、减少心肌梗死、降低病死率、减少不良心脏并发症的作用。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紫癜、腹泻、腹痛、血尿、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结膜出血等,但是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主要是因为患者心绞痛症状严重或者氯吡格雷用量过大,所以医生要根据患者症状更改患者用量,一般服用氯吡格雷2周症状有所缓解时,就可以隔天服用氯吡格雷。对本品过敏和严重肝肾损伤患者禁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和华法令不宜与氯吡格雷联用,孕妇和儿童慎用。临床也常采用阿司匹林配合氯吡格雷使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长期临床治疗经验发现,在阿司匹林配合氯吡格雷使用时,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并不影响氯吡格雷通过二磷酸腺苷引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但是氯吡格雷会增强阿司匹林通过胶原蛋白质引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18-19]。两种药物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作用,长期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患者心绞痛情况,减少并发症。使用时要注意调节两种药物的用量,选择毒副作用小、疗效最好的剂量。
肖守忠[20]研究提示,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起到镇痛、抗血栓、减少心肌梗死和心脏不良事件的效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安全可靠,在合理剂量内不良反应较小。在本研究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治疗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常规组使用硝酸盐制剂、他汀类药物进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出现3例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其中腹泻1例、胃肠道反应2例,说明长期服用药物对肠道有轻微的刺激作用,患者要注意服用方法,阿司匹林在饭后服用,氯吡格雷在进食结束前与食物一起嚼服。常规组出现7例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其中腹痛2例、胃肠道反应2例、白细胞减少3例,说明常规药物发生胃肠道反应、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常规组出现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比常规组少,疼痛持续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结果提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患者心绞痛次数少、疼痛持续时间短的优点,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剑锋,李原玲,吴海林,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71-872.
[2] 顾永丽,于锋,葛卫红,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8):1402-1404.
[3] 刘冬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55,63.
[4] 黄健雄,刘晓凯.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1,22(24):2270-2271.
[5] 邓华.阿司匹林合用两种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1984-1987.
[6] 陈玲.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 5(12):53-54.
[7] 张锋.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6):84-85.
[8] 肖丽芬.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402-4403.
[9] 杜汾智.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571-572.
[10] 吴荣恒.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473-1474.
[11] 任楼生.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0):228-229.
[12] 孙魁,史沛霞,张培培,等.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081-1082.
[13] 德华,张莉.阿司匹林并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98例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3(5):560-562.
[14] 盘德辉.氯吡格雷、阿托伐他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hs-CRP及预后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3):325-327.
[15] 邵莹,崔卫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2):30-31.
[16] 马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6):1087-1088.
[17] 苑霞.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28-29.
[18] 刘刚.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5):46-47.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安全教育的概念
安全教育,主要是指遭遇突发性的事件、灾害性的事故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一种教育;当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危害时的自我保护、安全防卫的能力、健康心理的状态以及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
(二)安全教学的概念
安全教学是连接素质教育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纽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自身卫生习惯,形成其乐于遵守和维护公共卫生的道德思想,有助于幼儿提高卫生的意识,加强自我的保健能力,因此可以促进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多方面发展,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特性,为学生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二、研究过程
(一)访谈的过程与反馈情况
本文的幼教工作者们主要指的是幼儿园的园长以及幼儿教师。在笔者访谈的过程中,幼儿园园长们针对园所的安全教育问题表示了比较重视的态度,并且在这十二所幼儿园中多数园所的走廊墙壁上挂有相关的幼儿园安全规章制度。以下是访谈的片段:
安安幼儿园园长:每个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就是保证幼儿们的安全和健康,我们都知道幼儿们个个都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满是好奇,安全知识也有限,于是很多安全问题便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就是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保障幼儿们在园安全。所以我们园长们最担心最头痛的就是幼儿们的在园安全问题。
(二)观察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对幼儿园幼儿的观察中,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安全教育大多数都是以教师的说教这一种方法进行的。在幼儿下楼时,教师会提醒幼儿要按秩序下楼,不要乱跑,不要在楼梯上打闹。在幼儿做游戏的时候,教师会提醒幼儿们,不要拥挤,要按游戏的规则进行。在幼儿午休起床的时候,教师们会提醒要注意下床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急,不要摔到,避免踩到下铺小朋友的身体。在幼儿吃饭的时候,教师会提醒幼儿要慢慢吃,不要狼吞虎咽,不能挑食,要细嚼慢咽等等。这些所有的事情,教师们都一直在叮嘱,要求幼儿小心这个小心那个,但是其作用却并不是很明显。从下面的观察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我们幼儿园的一次游戏观察当中,“在室外活动的时候,玩的是接力球的小游戏,在等待的队伍里,一个小女孩拿出了自己带的一个小瓶子,里面有五颜六色的糖豆,因为她在老师的后面,老师没有察觉她的小动作,她还分给周围的小朋友吃,人多了被老师发现,老师暂时没收了小瓶子,对小女孩进行严厉的批评”。幼儿园教师一直强调不许带小玩具或者小食品来幼儿园,但是在实际的观察中笔者见到一个大班一天之中有6个幼儿带了自己的小玩具或者吃的东西,教师反复强调的事情却根本不起作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单调的反复对人的刺激会越来越小,同样,单纯的说教也容易使孩子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对教师的话不感兴趣,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三)案例分析
在我们幼儿园大班演习的一次以雷雨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当中,教育的目标是:懂得雷雨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了解雷雨的天气不可以做的一些危险的行为,知道在雷雨天如何安全避雨的方法。但是在对这个班的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调查时,当问到在雷雨天气时可以在树下避雨吗?100%的孩子都肯定的回答说是不可以,但是再接着问为什么不可以在树下避雨时,66.67%的幼儿都不知道原因,知道正确原因的幼儿有的是在书上看过,还有的是家长告诉的。有的幼儿甚至回答“雨点从树叶里会掉下来滴到头上,小朋友会感冒的”有的回答“下雨了要赶紧跑回家,回去晚了妈妈着急的”,因此说制定安全教育的目标一定要从细节开始,从浅到深慢慢的推进。不能让幼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案例也反映了老师在对于安全教育的目标上的模糊,是没有合理的将安全教育的目标传达给孩子的。这个也是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认清安全教育的目标。
三、研究结果分析及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果分析
1.对安全教学的概念模糊,2.安全教学的目标不统一,3.教学内容刻板跟着教材走。
(二)教育建议
1.教学目标定位明确,2.教学内容源于生活,3.实施方法借鉴生活,4.学习经验用于生活,5.编写使用生活化教材。
结语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可以说安全就是生命。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为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纲要也明确要求“改善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早期儿童事故频繁发生,不仅要重视加强儿童的关怀,它使我们意识到安全教育对儿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科学之友(B版).2014(01)
[2]宋秋容.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5(07)
[3]宋丽娟.浅淡幼儿安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4]徐改改.幼儿园安全教育出现隐患原因初探[J].成才之路.2014(04)
[5]马霞.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4)
[6]谢丰华.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5(01)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在此我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为保证学生能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平安返校。学校对端午节假期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今天下午放学以后,打扫好教室卫生,关好门窗,关闭电源,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文明离校。
二、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温习功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保持身心健康。
三、不得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摆阔气乱花钱。不得上网吧,游戏厅,台球室,录像厅等不适宜未成年活动的场所。
四、防溺水教育。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学校作出以下“六不”规定:
1.不准私自下河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五、关于外出:
国际疫情严峻,国内疫情尚未结束,风险依然存在,对于外出提出以下几点:
1、从即日起,不离本地。
2、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离开本地,要向班主任请假,向学校报备,做好个人防护。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学生或家长要向社区报备,并进行核酸检测。
3、本地活动,做好防护。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六、交通安全教育:
不私自外出,外出必须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七、汛期安全教育:
由于已经处于夏季,假期间经常有雷雨、暴雨,同学们不要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要注意行走安全,雷电暴雨来临时,不要外出。
八、饮食安全教育:
夏季天气热,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物和瓜果。
九、居家安全教育
加强用电、用气安全,注意防火。
十、外出游玩,要注意行为文明,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寻求正当途径处理。
十一、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能夜不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