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的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0 17:12: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儿童电影的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儿童电影的发展

篇(1)

1995年,作为中国生产儿童电影的龙头老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被撤并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使得中国儿童电影第一次尝到了被边缘化的苦涩滋味。10年后,依据2005年3月颁布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中国电影童牛奖被并入中国电影华表奖。这一事件虽早有先兆,但仍然让中国儿童电影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那么,中国儿童电影的过去和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它的未来又将有何走向呢?从童牛奖入手去分析中国儿童电影的这些相关问题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中国电影童牛奖自1985年至2004年已评选了12届,若加上并奖后的4届华表奖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则童牛奖至今已持续了26年。通过分析这些获奖儿童电影以及将进入新世纪后的童牛奖获奖作品与往届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儿童电影在新世纪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其审美特征、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都清晰可见。

童牛奖综述评析

中国电影童牛奖每两年评奖一次,至2001年改为每年一次,2005年并入华表奖并单列奖项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后,又改为两年评奖一次。由于优秀故事片奖最具代表性,因此我们便将研究对象设定于此。

(一)获奖情况、发行单位分析综述

童牛奖从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共评出优秀故事片奖36部,除第六届为2部、第十二届为4部外,其余均为每届三部。2005年并奖后,华表奖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至今也评出了四届,共13部获奖作品。2000年前的八届童牛奖优秀故事片奖共有23部获奖作品,2001年至今的童牛奖优秀故事片奖共有26部获奖作品,合计49部。在49部获奖作品中,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16部、上海电影制片厂7部、中国电影集团公司6部(其中合拍片5部)、北京电影制片厂3部(其中合拍片1部)、长春电影制片厂2部(其中合拍片1部)、福建电影制片厂2部、其他电影制作单位16部。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首先,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在儿童电影制作与生产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其并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开始,其生产规模就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其次,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取代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地位,在新世纪后的童牛奖中斩获颇丰,已俨然成为中国儿童电影的新任龙头。再次,上影、北影等制片厂依然保持强势,其他电影制片厂百花齐放。尤其是在近几届童牛奖中,天津、潇湘、深圳等电影制片厂和一些影视文化制作公司可谓风光无限。

(二)故事片类型分析综述

纵观童牛奖,可以发现获得优秀故事片奖的49部电影的故事类型是较为单一的。新世纪前的八届中除第四届的《霹雳贝贝》和《大气层消失》与第八届的《疯狂的兔子》属于科幻类外,其余均属于现实剧情类。在新世纪后的几届获奖作品中,除第十二届的《危险智能》和《寒号鸟》分别属于科幻类和音乐类外,其余也都是剧情类。可见,儿童电影故事类型的单一性并没有在新世纪发生大的变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国外,幻想类题材与现实题材的儿童电影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甚至幻想类的电影还要占据一定的优势,可以说,国外儿童电影的优势很有可能就在其无穷的想象力中。

儿童思维毕竟不同于成人,他们与现实生活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很多事情难以用完整的理性去思考,过多的现实剧情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过度教育,反而不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童牛奖作为政府奖,是带有一定的导向性的,如果剧情类的作品过多,一方面会对后来的电影制作者带来影响,另一方面还会使类型过于单一的中国儿童电影失去先天就具有“第四度空间”①思维,即幻想力的儿童的欢心。因此,作为童牛奖接班者的华表奖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应该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应该增加儿童电影故事类型的丰富性。

(三)剧本原创与改编综述

儿童电影剧本是原创或者改编,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在前八届童牛奖中,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剧本有《少年》《霹雳贝贝》《三毛从军记》《草房子》和《疯狂的兔子》共5部,其余均为原创剧本共18部,比例为0.28∶1。而在新世纪后的童牛奖中,由文学作品或音乐剧等形式改编的剧本有《危险智能》《寒号鸟》《没有音乐照样跳舞》《我要做好孩子》《90后的天堂》《男生贾里新传》《孩子那些事儿》共7部,其余为原创剧本共19部,比例为0.37∶1。

从上面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电影在剧本的选择上仍然以原创为主,但由其他形式改编得来的剧本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当然,剧本的原创性依旧是我们坚持的方向,而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优秀剧本也同样势在必行。就拿文学作品改编而言,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近半个世纪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已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那么,面对这么多的优秀资源,不充分进行利用就将是一种浪费。由张之路作品改编的《霹雳贝贝》、根据曹文轩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草房子》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因此,从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中挑选适合的文本将其改编为电影,应该是中国儿童电影选择剧本的一种长效模式。

(四)接受情况综述

接受情况是指儿童电影在适龄人群中的接收反映情况,我们曾做出了一份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儿童电影的读者调查问卷,这个问卷共涉及自1976~2004年的儿童电影共293部、儿童动画电影199部和12部儿童科幻电影。同时,还设计了若干问题供受访者回答。这份问卷共发往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每省均为200份,最后,除贵州外,其余省份的问卷均按时按要求返回。问卷经过统计整理后,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那就是全国各地的儿童(小学和初中)对儿童电影的接受情况不容乐观,在、甘肃等省份的很多儿童观看儿童电影的数量竟然为零。尽管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的一些大城市中,这个情况略好,但仍然不尽如人意。令人意外的是,童牛奖尤其是近几届童牛奖获奖影片的接受情况反而要好得多。究其原因,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童牛奖作为儿童电影的政府最高奖,对地方选择观看具有导向性。二是2004年7月8日,广电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了100部优秀电影,其中少年儿童题材电影44部,而在这44部中有30部是童牛奖的获奖影片,这样的推荐力度自然会使童牛奖获奖影片在传播中占据天时。

儿童电影的困境与发展

上文对童牛奖尤其是近几届的童牛奖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仅仅只是中国儿童电影通过一个奖项所反映出来的表面问题,实际上,中国儿童电影存在的困境和导致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才是亟待解决和探究的。

(一)剧本创作

剧本是一部电影的生命线,而童牛奖获奖影片的剧本在故事类型上是十分单一的,究其根源就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分裂——成人创作、儿童接受”②。正如著名儿童文学家刘厚明说的那样:儿童文学与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它有些作品可以没有什么思想意义,光是幽默——益智与添趣③。因此,儿童电影的剧本并不一定非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说教题材,多一些幻想、多一些趣味会更受孩子们欢迎的。试想一下,成人制作拍摄出来的儿童电影如果得不到儿童的观赏,或观赏后逆反不接受,那么,再好的教育动机也会落空的。

同时,儿童电影剧本的来源仍有待开掘。比如在1996年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等组织联合举办的“96全国儿童电影、电视、动画剧本征集评奖”活动中,共征集到1 000多部集剧本,其中电影剧本178部,像在后来的童牛奖上斩获大奖的《驴嘎上电视》《我也有爸爸》等就是这次征集活动的成果。除此之外,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也是一条值得去继续探索的路子。

(二)发行体制

发行也一直是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拿童牛奖的几十部获奖影片来说,能与儿童观众见面的寥寥无几。其原因在于:一是中国儿童电影的发行量本就不大,再从中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公映是有困难的。二是中国儿童电影的拷贝发行都是依靠政府的政策性保护来进行的,所以长期下来中国儿童电影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同国外同类电影相比竞争力薄弱。三是儿童电影的经济效益低,与国内外“大片”的高效益诱惑相比,大多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选择是可想而知的。

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儿童电影的资金投入,电影局设立的少年儿童电影创作专项资金每年都在1 500万左右,但对于中国儿童电影来说依然是不够的。1 500万可以拍十几部儿童电影,但这只是拍一部“大片”所需资金的几分之一。这样悬殊的差距,让我们看到中国儿童电影在制作发行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仅靠国家的拨款还不足以使中国儿童电影得到长足发展。另外,我们可以将优秀儿童电影推向国际,面向国外放行。如由曹文轩儿童小说《草房子》改编的同名电影就将海外发行权转让给了法国公司Gébéka Films 和日本公司Herald Film Company ,得到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用海外市场的高效益来反哺国内儿童电影市场,这不失为中国儿童电影发行的好办法。

(三)接受反应

相对于剧本创作和发行体制而言,其应属于儿童电影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了。上面我们提到过,已经制作出来的儿童电影,绝大部分都无缘和小观众们见面,只是在某个地区或是学校进行了小范围的点映和放映,能够进行全国放映的很少。在这个困境中,一部分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另一部分阻力则是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学校给学生进行儿童电影包场,一方面是费用问题会带来乱收费等不良社会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又担心学生在观看电影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所以,学校自然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家长也主要是从收费和安全方面考虑反对学校包场看电影。对儿童而言,接受儿童电影的渠道单一和不畅是最突出的问题。其实,我们已经开发了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等场所放映儿童电影,同时,儿童电影放映进校园、电视电影等手段的运用也会扩大儿童观看电影的数量和覆盖面,只是这个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

当然,中国儿童电影的困境绝不仅仅是以上三点,比如说中国惟一的独立的儿童电影奖——童牛奖被撤并、中国儿童电影的文化含量普遍不高、儿童电影剧本创作队伍不够壮大等,都是摆在中国儿童电影人面前的必须竭尽全力才能翻越的高山。但是,中国儿童电影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尽管中国儿童电影从一开始就走着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而且今后的路依然不会平坦,但我们相信“二十一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也是中国儿童电影腾飞的世纪。

注释:

① 唐池子:《第四度空间的细节》,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篇(2)

有研究表明,1岁以前的婴幼儿就会对电视节目产生兴趣,尤其是反复播出的歌曲和广告。到了3岁以后,大多数已经能看懂儿童节目。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注重感觉、善于记忆,接受能力强,而声画并茂、短小精悍的电视广告正好符合儿童的这些性格特征,因此大多数儿童都比较喜欢观看电视广告并受到其影响。其实,儿童看电视的过程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丰富多样的电视广告凭借其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吸引着儿童,从一个侧面打开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这从他们可以随口背诵出的广告语,甚至会将广告词惟妙惟肖地应用到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来。

2、电视广告丰富儿童的情感和生活

许多优秀的电视广告会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多姿多彩的广告世界丰富儿童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奥妙全自动洗衣液广告当中姚晨和小男孩的“世界末日”到“世界乐日”的创造性演绎就给其他小朋友带来了欢乐。这则广告商业气息不是特别浓厚,它教育儿童要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以便于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模仿电视广告中小男孩的行动,开动脑筋就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重要的是还能带给其他人快乐。这些寓教于乐的电视广告是儿童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并且儿童有时也需要超脱现实中的情感和生活,在广告提供的幻想世界中尽情玩耍和游乐。

二、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电视广告助长儿童消费心理的盲目攀比

我们平时会经常看到一些以儿童充当模特的电视广告,这些广告由儿童表演,更容易使儿童产生模仿心理。其中旺仔牛奶有一则广告是这样的场景,妈妈带了两罐旺仔牛奶去学校看自己的儿子,广告中的儿子强调自己最爱旺仔牛奶并且幸福地喝着,而其他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虽然广告所要表现的只是品牌,但是儿童可能为了和广告中小男孩取得相同的“炫耀”效果,就会让父母模仿广告中母亲的举动,建议家长为自己购买旺仔品牌的牛奶或是希望他们也去学校为自己送礼物。显然,广告的诱导使儿童之间产生互相攀比的心理,他们害怕自己不如别人,经常会学习广告中儿童的选择来满足表面的虚荣。由此可见,电视广告借用其极强的心理冲击力吸引儿童,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甚至助长了儿童消费心理的盲目炫耀和攀比。

2、电视广告消磨儿童努力拼搏的人生价值观

篇(3)

( 一) 童话具有幻想性

幻想是童话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童话用来表现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幼儿童话就是一种由各种幻想所组成的艺术,它利用幻想这种奇妙的方式去表达真实生活。换句话说,也就是它所塑造的各种形象其实在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童话故事当中描写的主要是一些虚拟的事物,故事当中的一些人物都是想象出来的,故事当中所涉及的那些事情在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在童话故事所创造的那种世界里,牛羊会说话,人死能复生,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理,而且童话当中那些极具幻想的事物无不吸引着幼儿,使他们感到好奇、有趣。

( 二) 童话具有社会性

童话故事当中的很多事物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可能有些童话的内容夸大了真实生活,但是,童话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儿童所熟悉的,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形象。童话来源于真实生活,但是,在此基础上会对真实的形象进行演变,变成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社会的初级方式和途径之一,幼儿的许多知识都是从童话中获得的。比如: 儿童能从童话故事中学会勇敢,学会去辨别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等,这些价值观将会伴随其至成年,乃至影响其一生。

( 三) 童话具有虚构性、兴趣性

童话故事虽然表现的是真实生活,但却不是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是利用想象这一基本元素来展现的。比如: 童话故事当中所展现的可能是人,或是某种小动物,或是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种生物,但是在幼儿的心中,这些童话中的人物像极了我们,他们和我们一样会说话、会交流。幼儿可能会经常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一个人物,以此来实现自己所憧憬的梦想。此外,兴趣与好奇是儿童愿意读童话故事的又一重要因素,他们会随着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开怀大笑,充满了愉悦性。

二、童话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意义

( 一) 促进儿童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童话能将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通过拟人化变成各种有语言行动和思想性格的人物。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幼儿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这种富于幻想的童话故事肯定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而且,童话中的拟人手法也特别符合幼儿的生理特征,他们总能把一些小动物和花草想象成会说话的、有感情的人。通常,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幻想则是创造的开端。童话故事所营造的奇妙氛围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 二)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童话故事中的幻想、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能够增加儿童的快乐感受。与此同时,在幼儿阶段语言的发展最为迅速,幼儿除了喜欢听故事,还喜欢给别的儿童讲他们所喜欢的故事,而且通常讲的时候都是手舞足蹈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其不管是在思维水平还是在语言理解方面都有所提高。在讲故事时,他们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力争使他人听得明白,有的时候还需要用各种形象的语言去形容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这对他们语言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能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 三) 丰富儿童的知识

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十分有限的,而童话故事通过其拟人手法,向幼儿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世界,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增长了幼儿的见识。童话能把很多复杂的知识融入简洁、生动的故事之中,既能吸引儿童,又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容。儿童通过欣赏童话,能够获得初步的自然知识,还可以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来初步地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能够了解社会中的一些行为标准,促进其社会知识的增长。

( 四) 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不少儿童都表现出自私、缺乏爱心等行为,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于现代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儿童时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而童话对于儿童情感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童话故事中有很多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因此,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情绪往往是愉快而积极的。童话还能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由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使其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心里的一些迷惑,而童话故事则为其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的宣泄消极情绪的途径。

( 五) 培养儿童的美感

篇(4)

随着电影制作商加强对儿童电影内容的研究,使儿童电影的内容不断丰富多样化,引起广大儿童以及家长对电影的热爱和关注,使得儿童电影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推动儿童电影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儿童电影已经成为电影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脚步必然不会停止,只会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对影片内容、拍摄手法以及美国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儿童电影内容更加符合大众需求,提高儿童电影质量和观后效果。

一、美国儿童电影内容研究现状分析

(一)童话色彩浓郁,情节丰富多彩

美国儿童电影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作《哈利·波特》、《E.T.》以及《星球大战》等,将美国儿童电影推向一个发展。其电影故事内容具有浓郁的童话色彩,情节渲染恰到好处,给儿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哈利·波特》这个电影中,哈利骑着扫帚在空中飞翔,又突然变成隐形人,这些环节都深深的吸引了儿童的视线,充分抓住儿童成长过程中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电影中男主角哈利还会使用魔法,童话色彩浓郁,很多儿童观看这部电影时会感同身受地跟随哈利开始冒险之旅。并且体会哈利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变化,由一个胆小怯弱的小男孩变成一位坚强的救世英雄,通过哈利最终成功的电影结果设计,使儿童明白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力量,在成长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但是只要人的本性善良,最终总能克服困难。不仅如此,美国儿童电影在拍摄技巧上很注重情节渲染,以技巧吸引儿童的眼球,以故事教育儿童,但是儿童电影中永远喜欢以成人思想添加一些情感元素,这些不利于孩子情感发展,会导致儿童思想上的早熟以及对爱情追求的盲目,同时过多的和谐画面,不利于儿童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

(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以及风趣幽默的故事

美国电影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拍摄方针 ,在电影《冰河世纪》中,制片人发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采用幽默风趣的故事吸引儿童的眼球。儿童时期的思维是最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是空白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会使儿童产生记忆,并且在脑海中不断想象画面,在电影中观看到的情节最容易影响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会对电影中看到的事物进行模仿。目前美国儿童电影中使用高科技对电影情节的特效制作,造成故事情节的不寻常,会影响儿童对非比寻常的画面现象的模仿和想象,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认为人也是可以飞的。而电影《哈利·波特》则巧妙的运用儿童喜欢的事物以及风趣幽默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电影中哈利和另外两个玩伴之间的友谊发展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趣事,会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尊重和珍惜朋友,学会帮助朋友以及信任自己的好朋友。美国儿童电影在内容上善于抓住孩子发展的心理和生理规律,以吸引儿童眼球为基础,实现影片对儿童成长的教育作用。但是,美国儿童电影在内容上还缺乏新颖性,都是正面的宣传教育,不利于锻炼孩子承受能力以及面对磨难不畏惧的精神。因此,美国儿童电影内容的研究发展脚步仍需继续。

二、美国儿童电影内容未来研究方向

(一)增加电影的恐怖成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儿童电影在场景选取上可以更多地涉及学校、家庭以及自然,并且趣味处理这些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儿童对电影画面产生一种亲切感,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通过画面对家长以及学校教师行为进行展示,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家长和教师这个角色。此外,美国电影还可以添加一定的恐怖成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受到外界的刺激,电影中添加恐怖成分能有效的训练儿童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还能有效的培养儿童在成长中遇到问题和陌生事物不会害怕,并且敢于大胆的去尝试和捕捉,不仅要发挥电影对儿童道德教育的作用,还要培养孩子成长中的接受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儿童电影要坚持从儿童角度出发,编辑组要对儿童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才能制作出受欢迎的影片。既能迎合儿童的需求,也能获得家长对影片的认同,从而实现影片制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添加电影的游戏精神,不断丰富儿童电影的内容

随着现代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喜爱的事物。尤其是儿童阶段,他们本身就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儿童总是表现的很不安分和冲动,他们的行为总是带有挑战性和破坏性,儿童的这些心理和行为表现很难被家长理解和接受。因此美国儿童电影要正视儿童这种天性,在电影中大胆塑造顽童形象,以及一些斗智斗勇的画面,才能更好的吸引儿童的视线和注意力,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儿童获得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实现电影制作的经济价值。儿童影片最终目的是教育,但是游戏精神能更好的实现对儿童思想的引导,通过电影氛围的营造,让“电影画面”先和孩子“交”朋友,然后再对其进行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美国儿童电影既要吸引儿童的眼球,又要加强电影内容研究。电影制作商要明白电影播放的目的是为了正面教育儿童,通过正面的电影内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因此,美国儿童电影内容必然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还要适当的添加一些恐怖元素,可以有效的锻炼儿童心理抗压能力。在未来的内容研究上要坚持从儿童心理出发,尊重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合理的调整和设计儿童电影内容,推动电影事业发展走向一个新时期。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国外大量优秀的儿童电影作品被引入国内,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然而,由于儿童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的位置,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并不简单。以儿童电影字幕翻译为例,由于儿童的直观感知力强但理解力弱,翻译内容必须契合具体、生动的形象;由于儿童的知识面不宽,翻译内容必须更加通俗易懂。

一、儿童电影字幕的语言特点

电影字幕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片名、标识、片尾等说明性字幕,一类是对白、歌词等语言性字幕。电影字幕具有即逝性、同步性、辅等特点,儿童电影字幕一般以短句为主,并大量采用叠词和口语化的句子。因此,在翻译工作中,既要遵守儿童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又要结合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征。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主要包括口语化、趣味化和韵律化三个方面。

1.口语化

口语化指翻译讲究通俗易懂、生动具体。儿童电影字幕是与电影对白一一对应的,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很短,观众无暇思索。因此,译文必须简洁、直接、流畅。

2.趣味化

趣味化指翻译的内容能使儿童感到快乐。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教陈鹤琴教授认为“凡是使小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刻在小孩子的脑筋里”。翻译儿童电影字幕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并引起共鸣。

3.韵律化

韵律化指翻译的语言要有节奏感,儿童总是先对韵律和节奏感兴趣,韵律和节奏给儿童一种审美愉悦,能够激发他们的情绪,陈鹤琴教授也提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让儿童生活音乐化”。

二、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

儿童电影字幕的翻译属于儿童文学翻译和电影字幕翻译的一个交叉细分领域,其独特性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是后现代语境中对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策略的延伸。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Lowrence Venuti在专著《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明确提出并界定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后,翻译理论界和实践中关于归化与异化的讨论与运用开始越来越多。

归化翻译主要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读者。异化翻译主要再现原文的色彩,保留异域文化。基于前面论述儿童电影字幕的特征,笔者认为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应该在儿童容易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进行文化传播和教育,因此译者首先必须走进儿童的世界,了解儿童的思维和说话方式,尽量让电影字幕的译文充满纯真和童趣;其次,儿童电影字幕翻译应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处理好源语与译语文化差异问题,并适当地运用异化以拓宽儿童的知识面,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的运用

美国儿童电影《夏洛的网》(Charlotts’s Web)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的经典同名童话作品。电影讲述了弱者之间相互扶持的故事,除了爱、友谊之外,还有一份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眷恋。

1.归化策略在电影《夏洛的网》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例:――It is a runt.

――它是一只落脚猪。

Runt 是指发育不良的小动物,而落脚猪先天发育不良,体质弱,体重轻,因为猪群大小差异悬殊,抢不到食物或总是吃不够。本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翻译成落脚猪,与下文中Fern的父亲说“there’s 11 pigs and only 10 teats”形成契合。

2.异化策略在电影《夏洛的网》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例:――Hey! When did Fern get a pig?

Avery,it’s rude to point,give me that.

――嘿!芬恩什么时候有了只猪?

埃夫雷,指人很不礼貌,给我。

在西方礼仪中,说话时用手指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对这种行为的教育容易被国内儿童接受和理解。因此,在本句翻译中,采用异化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又向儿童介绍了西方的礼仪文化,增加了儿童的见识。

四、结语

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各有优点,两者相辅相成。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儿童电影字幕翻译中应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语言方面更多采用归化的策略,在涉及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时应更多采用异化的策略。从语言方面来看,儿童尚处于母语学习阶段,语言中“欧化”、“不顺”的成分容易造成干扰,不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从儿童心理方面来看,儿童思维尚未成熟,意志力相对薄弱,太多异质的文化因素会击溃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信心。然而,翻译毕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为了完成这一交际使命,儿童电影字幕中的异域文化因素应予以适当保留,但应以“易懂”、不引起误解为限,必要时可加注说明。

参考文献:

[1]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2]郭建中.归化与异化:道德态度与话语策略[J]. 中国翻译,2009.

篇(6)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和艺术模式往往更接近原始审美,观察原始的壁画和岩画,会发现原始人群对画面的描述也是简单而直观的,但实际上又是最淳朴和形象的理解。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似乎更幼稚和单一,他们似乎没有对审美的天赋和渴望,其实儿童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事物反射到了大脑,经过左半脑的指令和控制,发射到右半脑进行组织和领悟,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最后反应到动作上时往往都是朴素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内心深处有着共同的原始意象,在其背后又有着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正如精神病患者的梦揭示了他们个人童年的经历一样。①儿童的思维更接近于“通过现象而揭示本质”,本质的内容没有繁琐的构架也没有复杂的过程,只是一个单纯的内核。不难看出,儿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将其复杂化,而应该尽可能地精简和单一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一、“后儿童时代”的提出

21世纪初,在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掀起“后儿童时代”潮,其表现形式为“二十一岁的年龄,十二岁的心智”,其外在特征是“动作、表情、神态乃至思维方式的卡通化”,每个人都有回忆自我的意识,因为在没有自我权利的儿童时期被成人所操控,没有独立行使或思维的权利,所以在长成后才会觉得遗憾而从行为上来弥补自我的缺失,作为成人应该反思的是在儿童宝贵的幼年时期是否应该给予他们自身的权利,发展他们独特的思维和爱好,让其永远记得一去不返的时代给他们留下的深刻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后儿童时代”,怀疑这会不会变成“成人社会”。

儿童时代的缺失与成长是相背离的,在适当的年龄应有更多属于儿童的娱乐项目,儿童电影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这类影片的第一观众是儿童,相对非儿童观众来说,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看似单一,却比非儿童观众更具有跳跃性。非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化模式,而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却是流动的,可能因为一些非常细小的因素而毫不犹豫地改变,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捉摸性。非儿童观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电影创作者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的暗示和引导,而儿童观众则有可能对这种暗示与引导无动于衷,或者完全游离于电影创作者的意图之外。②儿童电影就应该是儿童作为主人公或主体的电影呈现,或者是儿童作为电影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对儿童造成极大影响的一类电影。“后儿童时代”就像是警钟在时时刻刻敲打着成人为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创造多一些属于他们生活的方式,以免长大后再来弥补心灵缺失。

二、域以外的儿童

很多儿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丰富性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起生存和安全为目的缺乏性动机更值得重视。儿童的自我实现不仅是理智的,而且带有浓厚的感彩,不仅是自我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③普遍的儿童都开始重视自我的时候才会得到成人的关注,作为每一个对儿童负责任的成年人来说,应把儿童的感知需求当成自我的感知需求,随时换位思考儿童的内心。儿童的心理或情绪会因为环境、心情、他人的影响而随时变化,成人在和儿童的接触过程当中应当留心观察儿童的需求。比如爱的情绪,它是儿童心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人总是以为儿童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儿童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日常事物中都倾注了自我的爱,因为此爱的感受使儿童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爱比较外露,虽然有时候也会在心底隐藏一段时间,但一旦外露就显得十分激动,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具有儿童特有的那种天真的神态。④

在中世纪,儿童这一定义是不存在的,并且儿童在中世纪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都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下,人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关注的对象,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百姓生活劳苦所迫,连儿童的衣服也是成人改小了再穿戴,更别说儿童精神上的需求了,儿童被严重地成人化,生活的任何细节都是在成人的操控下完成的,也从小变形成了成人化的模式,没有真正儿童的天性和习惯,此忽略儿童的做法被否认,社会逐渐开始重视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把其当成社会发展重要的前提,于是“儿童本位”提出可以看做是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相连在一起,它们都强调人性的自觉,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成人的主体意识与儿童的主体意识同等重要。⑤

三、“儿童本位”的提出以及解决办法

早期电影《水浇园丁》的短片,讲述的是一名调皮的儿童在花园里玩弄水管,最后浇在园丁身上,弄得园丁一身狼狈的简单故事。这是电影的雏形也是儿童电影的最早期的影像资料,成人看完只会去研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技术进步,但是在儿童看来会思考“为什么水管要浇到园丁呢?为什么园丁不跑呢?为什么小孩子要玩水管?”等问题。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让成人很难捕捉,如何从“儿童本位”出发去探究儿童电影需要走的路以及如何拍摄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影,使得儿童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早期中国儿童电影出了很大一批优秀的影片,如《泉水叮咚》《小铃铛》《鸡毛信》《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等,这些影片中儿童是绝对的重要角色,呈现出的是成人与儿童在道德原则取向、生活态度、目标定位、信仰选择等观念方面的基本趋同,这种趋同是以成人与儿童思考内容相接近为基础的。

当代的儿童心理更为复杂,被社会过早感染以至于早熟等,但是儿童的本真是存在的,那么电影工作者应真正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从儿童的福祉出发,重视儿童的利益,也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健全发展,会为儿童筑起坚固的校舍等能为其提供最安全又最能得到教益的环境。“儿童本位”论为很多研究儿童心理的学者们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只是相较于成人幼稚一些,但是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重视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电影中有儿童的呈现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只是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要强行加入成人的思维贯彻在儿童电影中,不要将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背离。儿童的内心世界里没有成人世界那么多忧愁和烦恼,他们从现实生活和幻想世界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到满足。欢乐是他们的主旋律、主要思维定式。⑥

四、儿童思维界定下的电影

我们对“儿童”下不了最完整和权威的定义,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估量现代儿童的能力和潜力,只能不断地去探索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自身的能力去弥补儿童的不足,帮助儿童获得他们所缺少的能力并把这些特性变成个人的性格特点。

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往往是以单线叙事为基准,简单描写一个故事并且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按照从一而终或者是定向思维的模式进行的。儿童会以自我的思维在电影一开场的时候就添加进自身的想象力,也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付诸在主人公的身上,实验表明儿童在一堆各种形状的玩具中,最终大部分会挑选圆形的玩具,这也说明在儿童看来最简单的形状也是最好的,那么在电影中圆形人物也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命运得到回归或重获自由等,同时叙事结构更应该是以单条线索为宜。

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在片中极少使用蒙太奇段落,多数是运用长镜头叙述,利用兄妹俩穿一双鞋子为叙述主线,简单地描述了兄妹情,而正是这样的简单才让亿万观众为之感动,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及成人,他们更接近原始人类的思维模式,简单且原始的套路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电影中不需要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像电影中“群像电影”“多线电影”以及“三段式叙事结构”这些成人易接受的电影叙事模式最好不用在儿童电影里的,导演不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感悟而强加在儿童艺术上。

儿童面对生活中的一件突发事件,在成人看来应该有各种可能或各种不同的结局,但在儿童看来,一种定向思维的控制使其会认为应该正义战胜了邪恶,丑的东西永远都无法和美的东西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儿童更加的具有基本美德,这个时候成人可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引导儿童进行事物的分析和道理的引申,避免儿童一直定向思维造成对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难掌握,研究表明,活动的影像的方式,比如电影媒介就更容易地使儿童自然地接受某种在现实中只能靠“说教”的思维方式。

关注孩子们独特的生存现状以及思维模式,发挥他们想象的空间,挖掘更多类型的儿童电影,让这个属于祖国未来花朵的影像世界发挥到极致,奉献给孩子们更多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影片。展望未来的中国国产儿童电影,在这个广大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值得关注的作品。

注释:

①③④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第32页,第58页。

② 《以社会调研的方式切近少年儿童――美国CTW工作方式介绍》。

⑤⑥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 狄德罗,主编.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辞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2]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 [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1998.

篇(7)

高校校园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而大力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贴近时代特征、体现高校育人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更能在完善学生人格修养和知识结构、丰富校园生活、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有效作用。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为例,着重探讨以电影艺术为载体的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电影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其最大作用莫过于对人类精神的美化。高校作为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其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时代密切相关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是“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学校整体面貌、水平、风格、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校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它应该传播和引领人类的先进文化。而作为引领人类先进文化的现代高校更应该有意识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且在特色和个性上下功夫,使文化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从而起到美化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作用。

建设高校校园的特色文化可以凝聚师生的人文精神。高校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传统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不断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就在于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师生都能感知到学校独特的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内化为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并体现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建设高校特色文化活动还可以促进师生的专业发展,使特色文化与特色专业相辅相成。当一所高校营造的特色文化氛围与学校所设专业相互补充、比较一致时。对培养广大师生的专业爱好和专业情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艺术为一体的电影和校园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最能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使人们拓展视野、砥砺意志,让人们快乐、思索、领悟,给校园文化增添亮色。如果电影以电影节的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固定下来,则更有利于“将代表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沿革及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质进行集中概括和展示,有利于校园文化在长期积淀中不断总结、改进、提高,实现自我升华。而校园文化进行节日的形式来表现,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节日中统一起来。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延续性。节日的时间有长短,节日的影响有大小,但无疑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便是呈现这种方式,并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一道靓丽风景。

二、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概况

自1986年浙江师范大学影评协会前身――电影美学会举办第一个电影周“中外优秀影片回顾”至今,电影节在浙江师范大学生根发芽、绽放奇葩,23年从未间断。每年12月的第一周,电影节在悉心筹备、精心组织中拉开帷幕,举行优秀电影展播(与贯穿全年的周末影院相互配合)、影评征文比赛、电影讲座(沙龙)、电影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旨在传播电影文化、普及电影知识、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

23年来,大学生电影节在探索中前行,逐渐形成“青春激情、学术品味、文化意识”的鲜明特色,在“推进电影教育、培养电影人才、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期坚守铸就了校内外的广泛影响,2007年浙江师范大学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浙江师范大学依托良好的儿童文化研究底蕴、优秀的儿童文学社团、知名的儿童文化研究基地和研究人员,努力打造的属于儿童电影的一片绿色天地――儿童电影节(因放映地点为儿童文化研究院――红楼,所以又名“红楼电影周”),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儿童电影节由儿童文学专业研究生及儿童文学社亲自策划,从选片、宣传到主持、讨论,采用灵活的播映方式,师生共同参与,集展播、研讨、讲座、征文比赛于一体,不但培养了一大批校内儿童电影爱好者,而且吸引了不少校外社区的家长和孩子前来观影。儿童电影节与大学生电影节、周末影院交相辉映,使浙江师范大学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化和品牌化,较好地发挥了电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

三、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电影节育人功能的实现过程

1 “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参与意识,点燃青春激情。

“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是大学生电影节的一贯宗旨。浙江师范大学电影节的整个流程和环节设置都尽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从组织者的大学生身份到观摩者的大学生观众群,从“学生为主,专家指导”式的选片到电影知识竞答、海报展、台词赛、游园会等系列活动,无不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要,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吸引大学生热情参与,在培养了大学生求知、生存、人际交往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点燃了电影节的青春激情。

2 通过电影沙龙、影评讲座、影评征文比赛等形式,普及电影知识,引导学生探索艺术真谛,彰显学术品位。

浙师大大学生电影节是大学生探索电影艺术这一学术冲动的产物,是当时校园里仅有的少数学生学术社团之一――“电影美学会”极力倡导下催生的一项校园文化活动。一颗种子已经成长为如今的参天大树。每年,与电影学术沙龙、讲座有关的场所,几乎都爆满,而且每年一届的影评征文大赛都能吸引很多大学生积极投稿。2008年12月第23届大学生电影节围绕谢晋导演的传奇电影,开展了谢晋电影艺术沙龙活动,邀请到了名师担任嘉宾,尽情畅谈了谢晋电影,以及当代大学生对待经典电影的态度。知识广博的大学生影迷们在游园活动中过五关斩六将,赢得了喝彩。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意义。其间热映了《画皮》、《梅兰芳》、《叶问》等新片大片,不但形成了一票难求的热潮,而且关于“陈凯歌电影”等具有艺术涵量的话题在讲座上、征文里都引起热议。

儿童电影节自成立之日起,电影讨论会便是电影展播后的必备环节。每次放映前,主持人都为观众简单介绍影片和电影人,突出电影看点和热点,有效及时地普及电影 知识。放映后,主持人则邀请爱好者们畅谈观后感。观众群中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大学生的理性质疑,以及学者专家们的睿智分析使儿童电影节独树一帜。其中关于“中国儿童电影生存”、“中外儿童电影比较”、“儿童电影镜头语言的表现力”、“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崛起”等具有学术品位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大学生对发展中国儿童电影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很多观影大学生表示,自己毕业论文主题的设计研究灵感主要都来自于这些精彩的交流,可谓获益匪浅。

2009年3月浙师大儿童文学社学分制班首次开课,于每个周末在红楼播放一部国内外优秀儿童电影,并邀请专业教授讲授相关的儿童文学与影视知识,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对儿童文学、儿童电影的兴趣,讨论中独具新意的观点也让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3 自中外经典影片、新片大片的视听盛宴中传达电影情怀,接受思想教育、濡染文化意识。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浙江师范大学始终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引领着大学生电影节。

从电影主题看,“回顾中外优秀影片”、“普及电影知识。传承电影文化,培养电影人才”、“快乐电影,快乐生活”等变化的主题饱含师大人对电影的情怀。2007年12月,第22届大学生电影节主题为“爱电影,爱生活”,安排了《投名状》等14部新片、经典片,而开幕首场电影是由浙师大2005届毕业生庞建参与编剧的电影《天下第二》。2008年12月第23届大学生电影节以“重温电影经典,感受大师魅力”为主题,为缅怀大师谢晋,免费播放了很多谢老的影片。让大学生感受老一辈电影人对电影的满腔热血和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

每年大学生电影节的影片选择都充分考虑到让大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受到思想教育。主旋律影片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第二课堂。国内外大片、新片让大学生迅速接触当下电影艺术,呼吸电影新空气,培养影视艺术欣赏的敏锐性。有艺术价值和艺术探索精神的艺术片一直深受大学生青睐,因为大学生群体最关注的是对影片本身的价值判断,体现的是对更广泛的文化意识的看法。当然,观看这些精心挑选的、健康积极的影片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少数大学生沉溺于暴力电影的倾向,教育大学生正确选择和区别电影文化信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电影节主题口号、会徽征集、黑板报、广告牌、海报制作、DV剧拍摄等丰富多彩的电影节系列活动,也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识活跃着校园文化氛围。

4 于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促进大学生专业成长。培养电影人才,提高人文素养。

1989年。我校把电影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电影学”、“中国新时期电影研究”等课程。从此,电影节和电影课程共同成长,推动电影教育深入开展。2005年,我校整合资源,借助外力,与天琪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在横店影视城创办了影视人才培训基地,并成功申报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获批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2008年,我校成立了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从课程、专业到院系,电影教育逐渐有了强大的支撑,热爱电影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电影节活动也有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后援团。

因为有了电影节,浙师大相继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导演、编剧、电影学者,如陈育新、何苏六、张光照、陈旭光、陆绍阳、陈晓云等。近年来,在电影精神的感召下,学校涌现出一批DV电影爱好者,并建立了学生DVS工作室,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作激情。

正是在这种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一批批热情洋溢而又具有深刻敏锐视角的大学生始终以文化先锋的身份和主人翁的姿态关注着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观评电影中得到提升,其中凸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成为电影节活动不断前进的动力。

篇(8)

动画电影的观影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和陪同他们的家长为主,虽然近年出现了一些以成人为消费目标而创作的动漫作品,但就国内院线而言,当前以未成年者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故事片少之又少,从数量、质量上都不足以吸引他们进入电影院。因此,从小在电视动画熏陶出来的观看习惯,使动画电影几乎成为唯一能够让未成年群体进入影院的电影类型,这个潜在的极其庞大的消费群体是近年中国动画电影投资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动画电影主要接受群体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片种来看,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建构更为迫切、更具有现实意义,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者对叙事伦理的认识不足,影响了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

一、叙事伦理对儿童动画电影的重要性

叙事作为一种必然需要创作主体介入的活动,天然地存在着伦理构建功能,“阅读理论提醒我们,叙述者展开劝说意在对读者的世界观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在伦理上绝不是中立的,而是或隐或显地引出一种对世界和读者的价值重估。在这种意义上,叙述以其对伦理判断的要求而从属于伦理领域。”1叙事以文本为中介,给受众呈现了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里可能发生的千姿百态的人生遭遇,这些叙事弥补丰富了受众人生经历的局限性,让人们在叙述者的引导下,观摩文本中人物的悲喜人生,将之汇集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中不断总结反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既有的人生经验、处世理念。电影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电影的银幕更像一面镜子,当观众坐在黑暗封闭的电影院里凝神关注银幕上呈现的影像时,仿佛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所说的处于婴儿时期的人,银幕中所呈现的人物故事情境如同镜像一般,延伸了观众的自我想象,观众随着银幕中人物经历或悲或喜,连带着想象秩序中自我的延伸,在这种情感的互动中,将自己与电影叙事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同构关系,“放映发生于一个封闭的空间,而待在里面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得到(或者根本不去认识),都像是被拴住、俘获或征服了”。2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其个性和对社会性认知在教育、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此阶段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3现实生活中的见闻直接构成了儿童的感性经验,作为儿童青睐的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动画片无疑是儿童获取感性经验的重要来源之一。当动画电影以影像形式与儿童相遇,动画电影中的人物经历、处理事情的方式就会与他们已然建构的经验冲突、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的个性发展、社会性认知的形成。因此,电影叙事伦理对儿童较之于成年人的影响更为深刻。动画电影是公认的具有“全家欢”功能的电影类型,虽然以儿童为主要观影对象,但儿童能否进电影院观影的决定权主要取决于为他们提供消费的成人。与电视动画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儿童可以在家里独自观看电视,而儿童观看动画电影是由成人陪同的。当成人在观看动画电影时感到故事乏味,或者意识到电影中所传递出的伦理价值观与自己对儿童的教育相悖时,观影的不适感会影响成人今后是否愿意继续承担儿童的这种娱乐消费。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一种电影类型是否能够良性发展,经济收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真人版电影与动画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观众对真人版的某一种类型电影厌弃之后,会有大量的其他电影类型供其选择,而动画电影本身就包括了爱情/伦理/奇幻/灾难等各种类型题材,不同题材的故事类型局限在“动画”这一类型之下,形成了动画电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殊状态。从动画电影的长久发展上考量,绝对不能像一些低口碑高票房的真人版电影那样,以非常态叙事搏人眼球,吸引话题炒作,以“赚一把就跑”的心态来操作动画电影的发行,否则会把一些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观影群体再次赶回电视机前,赶到进口动画电影那里。

二、被利用与滥用的传统文化叙事错位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构成包括外显的物质层面与内隐的精神层面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中国传统文化外显的物质层面纷繁驳杂、包罗万象:民风民俗、方言土语、服饰特色、地域生活方式、各种艺术创作等等,这些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特点的物质呈现,在日趋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景观,区隔了“地球村”同一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显示出有别于他国的差异化色彩。内隐的精神层面主要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儒家元典精神以“仁爱”为核心,提倡人们应当以君子的标准来修身修心,修身、齐家、济世是人们无论处于顺境逆境都要秉承的生活准则,只有不慕功名富贵、以强烈的责任感承担社会义务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社会的楷模;佛教文化提倡以“无我”的精神普度众生,奉行“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准则,看重善恶因缘的果报对众生六道轮回的影响,从因果报应角度提倡“众善奉行,众恶莫做”的行为规范;道家文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之“道”,以“无为”为准则修养身心,从而达到身心的绝对自由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外显内容相比,内隐的精神层面是中华民族能够历经数千年的波折依然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许多传统文化的物质呈现是以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为基础而产生的,在外显的物质层面之下包裹的是深邃幽远的精神内涵,表里相互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向来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资源宝库,其原因在于:首先,这些文化资源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依然广为传播没有断流,许多文化的内核已然内化为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其强盛的生命力使之具有天然的广告效应;其次,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认知潮流的感召下,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会使电影呈现出独特风格,从而满足观众奇观化的观赏兴趣,因此,电影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掘取人物和素材是长久以来的趋势。从早期引起世界关注的中国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到《宝莲灯》、2015年重燃中国动画电影信心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借助网络动漫的粉丝效应而制作的《万万没想到》等电影,情节构思的源头或一些动画形象的设置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经典名著或寓言故事,甚至美国也借中国传统文化之东风,拍摄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吸引观众已然成为当下诸多动画电影的构思方向。

对于儿童来说,动画电影中表现的传统文化物质层面便是对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银幕上传统人物形象、传统故事的传播,既是电影借用传统文化资源提高票房的利用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借用电影这个娱乐资源传播的过程,如果运用得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是,在众多动画电影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之名拍摄、宣传并引起观众观影兴趣的表象下,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热烈场面下的缺憾,这些电影所呈现的大多是传统文化的外显物质层面,对内隐的精神层面的内容触及不多,甚至有的动画电影只是简单罗列了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审美内涵与传统文化精神完全无关甚至相悖,对传统文化资源不走心的滥用现象比比皆是。从电影符号学角度来看,影像符号包括能指与所指,能指即这些在银幕上呈现的人物形象,所指是指这些人物所承载的意义。这些动画形象经由情节叙事而承载了一定的文化理念,观众对动画形象的接受,正是对其背后承载的文化理念的认识与认可的接受过程。当下的一些动画电影只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当作赚取票房的噱头,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认识的动力,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表现上苍白无力甚至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背道而驰。当前的一些中国动画电影,频繁出现传统人物形象,这些经典形象本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他们的名字本身就伴随着意蕴丰富的先文本而存在的,但是,一些动画电影中的传统人物形象只是一个个几乎没有意义的走马灯式的能指符号呈现,却没有形成具有所指意义的后文本。莎士比亚认为,在创作中哪怕一只麻雀的死,也自有天意。电影人物形象的设置应当能够推进故事发展,有益于主题的表现。而这种只是简单的传统文化人物单一的能指符号陈列,因为失去了本可以意义丰富的所指意义,除了能够在电影宣传时增加一点传统文化意蕴丰富的表象,受众在观影的接受环节只觉得动画形象的设置多余,毫无意义,儿童在观看时由于人物形象众多会不知所云,莫名其妙。这不仅表现出电影编导在叙事能力上的欠缺,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不求甚解的态度。当下中国的许多电影生产者,将传统文化当作电影随用随取、用之不竭的免费资源,既可套用现成的人物或故事展开拼贴、颠覆、解构,不必再费周章寻找素材,降低了编写故事的难度;又可借助这些广为人知的文化资源吸引潜在的巨大受众群,以传播传统文化的噱头唤起受众的文化情怀,降低了传播成本;还可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金字招牌,完全照搬传统人物、情节可说是传承传统文化,随便拼贴解构可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借此提升所拍摄作品的文化品位。而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无论是所谓的传承或反思,电影制作者自身就不求甚解,甚至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些文化资源真正的内涵价值。电影在消费传统文化资源时,创作者应当对传统文化予以充分的认知与尊重。电影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吸引受众、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途径,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无节制地滥用,仅仅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吸引受众的有效传播手段,而丝毫没有在故事构思、形象表现上做出了解传统文化的努力,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其文化精神的剥离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仅仅被作为娱乐化、消费化的对象,这既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消耗、对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解构毁坏,也是电影行业涸泽而渔的短视行径,在不断地打着传统文化情怀的幌子吸引受众观影赚取利益之后,过度的消费将引起受众的情怀疲劳,伤害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包括电影本身的发展。

三、文化理性与个体价值认知的叙事错位

理性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能力,人类借助理性的思维,才能够既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也不凭感性冲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判断、分析、综合、推理等方式理智客观地分析事物,调整自己的认知,确定行为规范;与理性相对的是反理性,反理性主张个人意志的自由,反对道德规范等对人类的约束,认同个人凭借感觉选择行为方向的合理性。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经过不同时代主流思想的改造扬弃,更注重的是个体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无论儒家对君子修身、齐家、济世的行为规范,还是佛家的“普度众生”、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的都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个人的需求欲望是次要的,甚至是多余的,特别是儒释文化,认为个体应当以群体利益为重,应当为了群体、他人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儒家的“舍生取义”、佛家的“以身饲虎”所表达的都是这种理念,凡是不符合这种文化规范的行为都被剔除在理法之外。而一些如“尊贤而容众,嘉善而不能”(《论语子张》)这样关注个体价值、容许生命千姿百态的传统元典精神被逐渐边缘化,逐渐流落于乡野之中,成为世俗化的民间认知。随着新时期国门的打开,各种文化思潮蜂拥而至,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对理性主义的解构,使中国人接触到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迥异的新的文化观念,意识到追求个体利益、个人幸福的合理性、合法性。然而,在反拨传统文化轻视个体利益的极端认知的同时,一些人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趋于对个体价值的无限认同,忽略了人作为社会群体、宇宙自然中的一员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创作角度而言,艺术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多元化价值选择,不同的文本伦理预设会涉及不同的文本主体,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叙事,由此会走向不同的价值体系,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不再单一狭隘,能够在一定的范围里对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观念予以理解。“小说之所以为小说,不在于它有能力对世界作出明晰、简洁的判断,相反,那些模糊、暧昧、昏暗、未明的区域,更值得小说家流连和着墨。对于小说而言,它要探究和追问的是存在之谜,是人类精神中那些永恒的难题。它所表现的,是永远存在着争议、处于两难境遇的生活。”4这种艺术创作理念正是保持艺术千姿百态、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也是能够吸引众多受众流连于艺术中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创作理念在创作动画电影时应当慎之又慎,作为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受众群体的电影类型,动画电影的故事叙述应当注意相对单纯的正向的价值观呈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儿童阶段是确立社会自我意识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个体会显著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5在观看动画电影时,动画形象的生动别致、情节叙事的超越现实性,会使儿童沉浸在娱乐的愉悦感当中,而电影中最容易唤起儿童情感认同的,必然是电影创作者浓墨重彩烘托出的主人公,作为电影叙事的中心人物,主人公处于情感组织的核心地位,整部电影的叙事,观众都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去观察、体验、理解,因此,电影中的主人公处于叙事伦理合法化的优势地位。在这种虚构的叙事情境中,儿童会更深地融入银幕的镜像当中,不由自主地与电影中的主人公一起欢乐和悲伤,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中应对困境的行为方式、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会被儿童不由自主地认同、模仿,内化为自我意识。

篇(9)

动画电影主要面向的观众是儿童,他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会留意到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并接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对儿童后天的音乐教育起到了铺垫作用。笔者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试析一下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里的音乐元素。

一、《麦兜响当当》中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

(一)广东童谣――《月光光》

广东童谣最早由内地流入香港,并发展成了现代歌曲,香港是发展广东童谣最活跃的阵地,这也正是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选用了《月光光》这首广东童谣的原因。在电影中,《月光光》被填入了新的歌词,伴奏配器运用了纯中国民族乐器,旋律明快优美,琅琅上口,而歌词又短小精悍赋予儿童容易接受的内容,正好与影片中小麦兜与妈妈坐轮船去武汉时的心情相呼应。《月光光》以新的形式在电影中出现,使小朋友观看后对这样风格的音乐有了最初的印象,甚至被一些小朋友效仿继而得到流传。

(二)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应用的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不是传统的曲艺表演和歌舞表演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而是进行了改变,是由扬琴作为主旋律的演奏,以锣、鼓为伴奏,其旋律欢悦明快,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电影中麦兜和妈妈到武汉闹市区小吃街时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这首曲子,能突出武汉这座城市的喧闹和繁华,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平静祥和的生活。在这里引用更加深了大家对安徽民歌的印象,特别对儿童,这样的旋律一旦响起,大家都会在脑中形成一种安乐祥和的城市生活的画面,也能使小朋友对音乐的魅力有所了解。

二、《麦兜响当当》中的西方音乐元素

(一)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

在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当时正风行“莫扎特效应”,麦太想通过后天的努力让麦兜把先天的不足给挤出去,让麦兜去大学恶补莫扎特,影片采用的是莫扎特的作品中最耳熟能详的《土耳其进行曲》的插部一,a小调主题。此段欢快明朗的钢琴独奏,与电影中的所谓“莫扎特效应”相呼应,同时与影片中让人捧腹大笑的画面联系在一起使影片拥有了更大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小观众对《土耳其进行曲》有最初步的认识,由此引发对西方浪漫主义古典音乐的启蒙。

(二)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麦兜是一个不聪明但是很上进善良的好孩子,整部电影的主题就是让家长对不聪明但上进的孩子给予鼓励,平等对待。在不同于《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风格之外,《丰收之歌》(丹麦民歌,是庄稼获得丰收后,农民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他们一起编创的民歌)更具有北欧人民的性格,他们热情勤奋,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欢呼雀跃,创作出贴近生活的音乐。影片中麦兜在武当山经历了成长开始认真学习太极时,《丰收之歌》以悠扬轻快的背景音乐的方式导入,贯穿了他学习的整个过程。麦兜虽然不聪明,但他克服各种困难,一直坚持到最后,毅力超过了比他聪明的小朋友,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是一种收获,而这时引用丰收之歌正好与麦兜的收获相符合。

三、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意义

(一)对儿童的影响

1.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电影中运用的童谣、安徽民歌,都用的恰到好处,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喜剧趣味性,而且对民族音乐的改编让成人都叹为观止。尤其是麦太去拍广告时根据安徽民歌《牧羊姑娘》的曲子重新填上了令人爆笑的歌词,加上滑稽的画面,让孩子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就能和音乐互动起来;在麦兜去大学接受补习莫扎特时,孩子们一定会对这些画面以及轻快的钢琴曲产生兴趣,远比单纯去听这些音乐有兴趣的多。

2.提高整体音乐素养。影片《麦兜响当当》抓住了动画片的配乐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认识这一特点,结合了中西方的元素,运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广东童谣《月光光》以及舒伯特的钢琴小曲《音乐瞬间》、莫扎特的《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等,使小朋友们在观影时不仅了解我们中国的音乐,同时也了解西方的音乐。如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在影片中被改编成了麦兜的主题歌《麦兜吃鸡》,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麦兜最爱吃他妈妈麦太做的“快快鸡”。当儿童对这首作品耳熟能详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把电影等儿童感兴趣的情节加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舒伯特和《音乐瞬间》就不难被学生记住了。

(二)对中国动画电影的作用

1.避免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我国过去动画电影音乐太过民族化,没有注意吸收国外动画电影音乐的优点,如电影《葫芦娃》、《三个和尚》等的音乐走向了全民族化的极端,后来中国动画电影又都仿照比较成功的美国迪士尼动画音乐的特点,使我们中国的动画电影音乐又走向了完全西式的另一个极端。而《麦兜响当当》的配乐不仅应用了我们中国本族的元素,还加入了西方的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西方民歌等等。这种中西方音乐结合的形式,也会为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避免会向全民族化和完全西方化的两极端发展。

2.有助于中国动画电影更好地走向全球化。一个动画片要想推向世界,其音乐元素是很重要的。动画电影音乐要在多元化发展中凸显出我们民族的个性,这样才能迎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中国动画电影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动画电影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里的音乐元素正符合多元化的发展,并凸显中国的民族元素,受到了电影界的一致好评,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

四、结语

在动画电影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电影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发展,避免其走向全民族化或全欧美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注重音乐多元化的教育,培养儿童对音乐独特的兴趣并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篇(10)

一、动画电影及电视动画的定义

 

要对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进行优势比较,就需要区分两者的定义。

 

动画电影,主要就是指以动画制作为主的,通过运用多种制作方式来制作的电影。其中,包括了剧场版电影和OVA(原创动画录影带)两种形式。从动画电影的取材上来说,很多都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从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的时间一般在60-90分钟最为常见。

 

电视动画,用我们所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指的是在电视频道上播映的动漫作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动画片。电视动画的取材内容上来说,很大部分都是根据小说、漫画中来延伸出来的。在电视动画领域上,日本电视动画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迅速。从时间上来看,以日本的电视动画为例,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一周一集,每一集时长从20到25分钟不等。另一种有少数情况采用每天播出,但时长一般为数分钟。

 

二、我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发展史

 

我国的电视动画历史源远流长,从1960年初到1980年的中期,我国在电视动画的出品种类上,要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且从内容上和艺术欣赏性来说,要远高于后期发展迅速的日本和美国。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早期的很多动画都是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电视动画的影响来制作。但自90年代起,我国动画逐步走向衰落,虽然现今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速,但充斥于中国动漫市场的大部分仍是日美动画。

 

《宝莲灯》作为我国第一部通过利用电脑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在1999年成功上映。此后中国动漫产业走进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动漫公司和动画产量持续增长,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涉及动画制作公司企业达到120多家,比20世纪80年代我国动漫制作企业数量增加了5倍。动画电影也愈发吸引眼球。

 

三、电视动画与动画电影的各自生存优势

 

(一)两种形式的分类

 

从类别分,电视动画分为单元剧和连续剧两类。单元剧的整部作品构架于同意背景之上,但各集之间联系甚少,部分作品的每一集可视为独立作品。此类艺术形式主要观众群体为少儿。

 

(二)两种形式的播放媒介

 

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从播放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播放时间长,而且需要的播放场地比较固定。需注意的是5周岁以下儿童对于电影院的视觉及听觉冲击力不具备反应条件,应尽量不去观看。

 

电视动画主要以电视为载体实现播放效果,且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家庭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故其冲击力远不及影院。其播放时间为每日固定时间,一般为下午五点至七点,正是儿童休闲娱乐的时间,适合观看。

 

(三)两者制作水平不同

 

动画电影在制作的时候,采用统一的时长标准。从制作手段来说,动画电影就是用动画的手段制作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要求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在角色造型上要注重三维的视觉特点,让观众可以在各个角度去观看;从音乐音效上,要求技术质量的同时,注重逼真的画面感和立体音效。动画影片的长度控制60-90分钟,与动画影片不同的是,电视动画是分集分阶段的。

 

四、发展前景

 

动画电影在迪士尼的几部动画大片成功上映后,受到了影迷的青睐,动画电影从此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美国在当时的动画电影市场具有很强的领导力,但现在提到动画电影,除美国迪士尼外,很多动漫企业都在制作独有的剧场版,观看度极高。且很多动漫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批粉丝,所以剧场版一旦上映,票房可观。

 

电视动画则除通过电视进行播放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在网络进行免费或适当收取一定费用观看来吸引更多儿童的关注。

 

五、结束语

 

上一篇: 公共管理的根本特点 下一篇: 统计学笔记整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