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12: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的基本思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首先,在抢救方面,作为一宗仍然具有一定活态性的宝贵民族文献遗产,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绝不能视为普通的档案文献征集收藏,而应遵照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来进行。整体性、原真性和多方参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清水江文书的多重价值和复杂性,档案征集模式已遭遇的困境,目前文书所处的濒危状态等客观因素决定了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必须有一个以文书传承社区的参与为基础的多重形态机制,在技术上必须有一整套符合国内外规范的技术措施。因此,针对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本课题从理论建构、技术规范、抢救保护实践行动示范点建设三个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层面上来做出解答。在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探讨政府与社会共谋架构下的清水江文书抢救模式与多重保护机制建构。在实践层面上,开展清水江文书分布形态的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村寨开展民间分布式抢救保护示范点建设的行动研究,为今后大规模的就地抢救保护树立样板。在技术层面上,根据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文献遗产抢救保护规范中的信息载体和所载信息并重的整理性保护原则,本课题将针对清水江文书物质载体的理化特性开展原件抢救保护技术措施及典藏技术规范的研究,以规避抢救保护过程中因不谙技术规范而造成的对珍贵文献遗产的破坏。
其次,在整理方面,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也必须充分考虑到清水江文书所具的民族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特征。整理工作必须将国内外通行的文献分类著录和整理规范与清水江文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题将通过对国内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台湾原住民文书等著名历史文书的分类著录整理规范标准的比较分析,以及与大英图书馆、法国远东研究院、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库等国际著名的历史文书保藏中心所持整理规范进行参比对照研究。为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确立国内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旦选择和确立了整理出版的体例和规范,我们就立即与黔东南州县各档案馆合作开展对各县馆藏契约文书的示范性精品选辑整理,为今后州县各地开展大规模的馆藏文书整理出版树立典范。同时,本课题还将对其他古碑刻和民间家谱,也开启系统的整理和辑注。在整理出版的样板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全面覆盖清水江文书集中分布的锦屏、天柱、黎平、剑河、三穗、岑巩、台江等县,而且也要求能够体现出清水江文书内涵中不同的文献类型。
最后,在研究方面,本课题在子课题的取向选择上的思路和策略,一方面要致力于清水江文书所含文化历史信息本体内涵的解析,另一方面也重视阐释其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国家和世界层面)的社会历史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清水江文书的各种价值及其实现渠道。我们认为,清水江文书中浩瀚的文字信息不是简单的历史事实堆积,而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制度及其系统演化的历史轨迹的反映。譬如,苗侗民族的契约型社会管理模式、混农林经营和木商贸易的经济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等等,都在清水江文书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清水江文书中所见的这些社会文化制度的历史变迁,则又集中地反映了明清以来民族区域多样性与国家一体化之间的互动,即一个区域和多个民族如何因着林木生产和流通而与国家体系和世界体系连为一体。因此,我们的研究不仅要努力挖掘清水江文书所蕴藏的民族文化深层内涵,而且要揭示这个区域民族文化系统对于中国国家建设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将不拘泥于任何一门学科或一种方法,而是博采各相关学科有效的方法,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区域特征归纳与民族文化特质分析相结合、实地踏勘观察与访谈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分析相结合、参与观察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现将本课题最主要的一些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应用范围简要介绍如下。
(一)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离不开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民间保藏量的摸底,地毯式普查,主要依靠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研究板块的子课题研究,必须对契约文书、碑刻、家谱进行准确解读。进行田野调查,可以避免因“闭门造车”“盲人摸象”“望文生义”而造成的对清水江文书的偏见和误读。田野调查不仅针对社区乡民,而且还要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档案机构、科研机构等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广泛的交流,集思广益。
(二)民族志深描法。只有深入苗族侗族村寨内部,回到清水江文书产生的历史场景,以一种局内人的视角来体会清水江文书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命运,才能真正地理解清水江文书的内涵,才可能客观描述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情境,同时也可以克服照搬现存西方理论范式或简单套用汉族地区的解释模式等弊端,避免随意移植现代学术话语,曲解和遮蔽历史真实。
(三)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广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是将清水江文书整理与徽州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及其他国内外文书整理进行比较研究,吸取文书分类著录整理方面的经验,确定规范与标准;二是将清水江文书中的民事习惯法和罗马法、日耳曼法进行比较法研究,揭示清水江文书的法治意义;三是进行现有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模式的比较,以便选择和确立合适的抢救保护模式;四是对同类清水江文书的解读,需要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以全面把握清水江文书的演变。
(四)文献考据方法。对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和研究,离不开文献考据方法。一是清水江契约文书的精确解读,需要对正史、方志、碑刻、家谱等资料的考据,去伪存真;二是对碑刻和家谱的辑注,需要各种文献的相互参证,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考据。
(五)统计分析方法。对清水江文书进行普查,摸清其民间分布形态,离不开统计分析方法。确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模式,设计出配置优化、高效组合的多重保护机制,需要引进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以便确定具有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对清水江文书物质载体理化性状各变量之间关系、民间分布模式和濒危状态等方面的深度研究,需要运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蒙特卡罗分析法、马尔克夫链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六)定性分析方法。由于“自然流失”和诸多不合理的人为因素的干扰,清水江文书保藏状态不够理想,大多处于濒危状态,许多信息是不完整、不连续的,无法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因此需要定性分析方法,以便全面地揭示问题的实质,把握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的动态过程和总体趋势。
(七)参与式评估。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模式的多重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就是多方参与的民间分布式抢救保护区和保护点的建设,因为民间保藏的清水江文书是我们抢救保护的重点。其实施的全过程,需要老百姓的参与体验并作出评估。必须让苗族、侗族人民对清水江文书抢救、整理工作有参与的热情,有被尊重的感受;持有契约文书的苗族、侗族农民,必须有参与评估权力,其评估意见,必须得到政府、学者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尊重。
(八)利益相关方分析。清水江文书的价值日益显现,利益相关方在不断扩大范围,利益冲突不断显现,需要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一是确立合适的抢救保护模式和多重保护机制,必须考量各方的利益预期,必须考量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二是考察清水江流域的林木商品市场,必须运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对各类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的利益预期和博弈进行全面分析。
(九)符号学与认知分析法。清水江文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苗族、侗族人民在学习汉文化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无文字的苗族、侗族人民,在书写汉字文书时,不可能不把自己的民族认知模式和独特符号,带进清水江文书中去,出现了“汉字记苗音”或“汉字记侗音”等文化“混声”现象,构成了清水江文书中的诸多“谜团”,成为精确解读文书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符号学与认知分析方法,为我们正确解读清水江文书提供方法论的保障。
三、本课题主要创新点
(一)整体性保护的策略选择。从地理区域上看,本课题的抢救保护方案,涵盖黔东南州的7个文书大县,几乎囊括了清水江文书民间分布保藏的核心地域,抢救保护范围具有全面性。从抢救保护的内容上看,本课题采取文书所含信息与文书物质载体并重的策略,对每份文书原件实施从内涵到外体的整体保护,与以往一些历史文献学那种注重信息而疏于载体保藏的抢救保护取向形成鲜明对比。从抢救保护的种类上看,不仅抢救保护纸质文书,而且抢救保护石质的碑刻;不仅抢救保护契约,也要抢救保护家谱等。
(二)民、官、学合作的紧密性。“民”主要是指民间的文书保藏者,“官”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档案部门),“学”则指的是学术机构与学者。本课题把村寨农户保藏清水江文书的“执着力”、凯里学院为主的学者团队的“智识力”,和州县政府的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三)抢救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本课题针对迁地集中收藏(公立博物馆/档案馆)模式,制定了典藏技术标准和规范;针对村寨生态博物馆原地典藏,制定了惠益共享、民主参与的民间保护模式,保证了村寨农户参与合作的持久积极性。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与凯里学院联合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廖少华为组长的竞标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州委发文给予该项目经费1:1匹配。还争取了分管清水江文书工作的副省长兼省“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谢庆生同志的支持,由他担任项目总顾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1专业背景 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对原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液中心和防疫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2012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01001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生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五年制与四年制对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前者是“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是检验医师,后者是“应用型检验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是检验技师;从培养要求出发,前者需“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后者需“掌握基础医学和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从实践教学环节出发,前者明确提出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而后者则未提及;从工作性质看,四年制毕业后可从事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而没有提及五年制的医学类实验室工作。因此,笔者理解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内涵为强化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弱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为适应专业设置调整后培养目标的变化,必须在原有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践。
1.2学校背景 广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创建于1989年,至今已有25年的办学历史,经过20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办学积淀,该专业已成为国家教育部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近年来,在国家协同创新教育科研理念的引领下,2013年广州医科大学检验系与起源于广州医科大学并一直与广医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方面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行业中规模和产值最大的领军企业——金域医学检验公司强强联合,成立了广州医科大学校内二级学院——金域检验学院,并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试点学院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国内首创了校企实质性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也为校企协同创新、联合育人的平台上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
2构建的思路
在满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多元化培养思路的基础上,本学院把重点放在对作为实施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载体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上。
2.1整体优化,构建“二级平台、六大课程群”的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是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合理排列、搭配后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学校“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按照培养目标,认真研究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学时、学分、重点、难点等要素及各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各类课程概括为“二级平台、六大课程群”,重构了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通识平台中自然科学类课程群主要包括高数、医用化学和物理、生物等课程,旨在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理论基础;人文社科类课程群包括思政课、人生智慧和评判性思维、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等课程,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 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以人文的精神关注科学的发展,在科学精神感召下实现人生的价值,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坚定执着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信息语言类课程群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计算机应用、图书馆利用等方法学课程,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创新创业类课程群主要是科研设计、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等课程,以个性化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平台构建中,围绕检验技师的培养定位,以突出技术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删去了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保留了内科学课程,专业课程群中除了设置与国内高校检验专业共有的传统专业课外,还设计了前沿技术课程,重在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接收新技术的能力。
图1 课程体系框架
2.2坚持特色,利用试点学院平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标杆课程。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否使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中是否具有“人无我有”的特色课程群。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试点学院,如何有效利用和整合校企双方的创新资源和企业特有的高、新、尖技术、设备平台,结合国际检验技术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打造特色专业课程群是应该首先认真思考的问题。金域公司是国内同时通过美国病理医师学院(CAP)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认证、认可学科最多的第三方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拥有一套完整、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临床基因组检测和理化检测的高端设备、技术人才。因此本学院从全面实验室质量管理和临床基因组检验技术等方向人手,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利用金域公司平台增设了《临床基因组检验技术》、《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室认证认可》、《临床质谱检验技术》等专业特色课程群,将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前瞻性地引入课堂,以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能够适应当前医学检验技术发展前沿的需要,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3突出技术,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五年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是简单的学制缩短,而是培养目标的根本转变,如何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体现这种转变,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本学院在完善既往以课堂实验教学、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为重心的“四位一体、全程不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构建从知识理解,到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性的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本科一、二年级主要以知识理解为主,从二年级开始,充分利用学校和金域公司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利用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企业资源,实施基于企业案例的启发式教育、基于“临床检验项目”的研究性教育和企业参与的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开展浸人式学习,实现学生从专业意识―专业经历―专业能力的多维阶梯式培养。在课堂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对基础性实验采取“带着走”,使学生掌握做实验的基本方法;综合性实验“看着走”,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操作能力;设计性实验“自己走”,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研究性实验。在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以突出能力培养为目标,继续加强既往以临床检验科各专业组为主的毕业实习训练,继续完善以毕业论文训练为载体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利用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与国际接轨的髙新技术平台,增设与国际化、区域化医学检验技术行业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实习,保证实践性课程和科研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以实现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无缝接轨。
3运行保障
课程体系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行保障措施,特别是对于金域检验学院这样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尚有许多路要走。
3.1制度保障 广州医科大学和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均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单位,广医检验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已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的规范管理体制;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最早是由广州医科大学创建的实体,双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情感。合作双方领导均高度重视,金域公司董事长梁耀铭先生亲自担任学院院长,并搭建了学院的组织架构,金域医学检验中心与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内高校开展了协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较为规范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全方位保障了课程体系探索的顺利进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62-02
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堂微课的时间一般在8~10分钟,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聚焦我们的教学内容,使之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成为学生喜欢、富有教学成效的优秀的微课作品呢?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一、客观分析,精心选题
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好、教学效果如何,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估,并梳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技能点,选取核心内容作为一节微课的教学焦点。比如“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基本技能操作系列微课属于实验演示类微课,我们可选择并制作成微课的教学内容有: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细菌涂片的制作、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细菌的四区划线法、药敏试验K-B法等,做到一节微课一个主题。
二、确定每节微课的教学目标
确定每节微课的教学目标一来让设计者明确每节微课的聚集点不偏离教学目标,二来可以让学习者迅速找准学习方向,我计划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基本技能操作系列微课设计成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以技能点的介绍为主,并融合与之匹配的知识点为辅的组合形式,比如以“革兰染色”这节微课为例,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革兰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适用范围。其中原理及适用范围微课的是知识点,而操作步骤则是微课的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的重点。
三、确定每节微课的教学环节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详略适当突出重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预先确定好微课的教学环节。我设计的微课环节分为四步走:①导入:微课的教学导入与传统教学没有多少区别,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但不能费时过长,当导入结束时,要用一句话点明学习目标。②授课: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最关键的一步,本系列微课主要包括实验原理的介绍、操作演示及要点提示等,但由于微课的时间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要更加用心谨慎,做到以学生为中心。③小结:每节微课要快要结束的时候要有一段简短、精练的回顾和小结,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强化焦点的作用,但是切记不要占用过多的时间。④教学小测:教学小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微课中加入适当的教学小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辅助资源的准备
1. 教学PPT的准备
PPT课件的制作是微课录制中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PPT课件不仅要美观大方,重点突出,还需条理清晰。PPT 课件一般包括封面页、目录页、过渡页、内容页、总结页和结束页。如果后期制作中采用教学视频抠像与PPT的录屏相合成的形式,那么预先需要将特定PPT页面内容调整至整个版面的左三分之二,在右边预留出人相放置的位置,如果不需要教师出境,单纯用录屏的方式呈现则无此要求。
2. 讲稿的准备
为了提高微课讲解的专业性和连贯性,需要提前准备好每页PPT对应的讲稿内容,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口头禅,并且需预先排练好讲解的节奏、语速、音调,以便提高实际录制的效率。此外讲稿以每页PPT为单位进行编写也便于后期编辑制作时添加字幕和标注之用。
3. 实验准备及拍摄
实践技能操作的录制是本系列微课的重点,需要事先构思的内容有实验环境的布置、实验物品的摆放、焦点动作的展示、画面的时长、景别、拍摄的角度等以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实践技能操作的录制不要一气呵成,要根据操作过程的不同分镜头分别进行摄像,如焦点动作的展示要采用特写拍摄,每拍摄完一个镜头,停下来回放检查,并为下一个镜头的拍摄调整好摄像机的相应位置、角度、参数。此外教师的着装、动作要准确规范,符合职业要求。
4. 制作课后复习材料
课后复习材料的形式有思考题、课后练习题、简单的思考题可以结合在PPT里展示数量一般不超过三题,数量较多的课后练习题可以生成二维码后粘贴在微课结尾处,方便学生用手机扫码后课后自主学习。
5. 开发课程脚本
开发微课脚本是微课制作的必备环节,微课脚本的作用是微课教学视频拍摄、制作过程中的指导书。通过阅读脚本能够让每个微课制作团队的成员明白自己在微课视频制作中的任务、要求和标准。脚本可以非常详尽,也可以简略写一些能够保证录制顺利进行的提示及技术要点备注,然后结合课件、讲稿进行录制。
五、微课的制作
当所有资源准备齐全就可以开始微课的制作,课件制作部分最好选择Powerpoint最新版本如PowerPoint2016,屏幕录制部分可以选择录屏大师软件、Camtasia Studio 8.0软件或PowerPoint2016自带的录屏功能。实验拍摄需准备的设备可以是高清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本系列微课采用的设备是佳能650D单反相机,同时还需准备的设备有三脚支架、补光灯、绿布、话筒等。后期编辑可以使用Camtasia Studio8.0 、Adobe Premiere Pro CS6、绘声绘影X8等视频编辑软件进行视频的编辑,字幕增加,配音合成,抠像处理,片头、片尾的制作等工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拍摄的部分,拍摄的光线要明亮,拍摄角度要照顾微课学习对象的观看习惯,特写镜头的拍摄在构图时要放在整体画面的中上部以免后期添加字幕时被覆盖,此外要计划好每个拍摄镜头的时长,以免镜头拍摄时长过短容纳不下相应的讲解内容。
六、微课的评价、修改及应用
当微课初步制作完成后,先进行自我评价,发现问题,修改完善,同时可以在小范围内选定试用对象,通过观察观看者的表情、倾听他们的意见,再次修改微课使之更加完善。最终制作完成的微课可以上传到微课制作者的微信、博客、土豆网、优酷网等公共平台上,也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或教育主管部门公共资源平台中进行管理,利用微课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复习,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评价、反馈的有效结合。
一节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制作出优秀的微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微课的规划、设计,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微课制作的效率,最终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逐渐成为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具备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需求,并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现状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的情况为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大环境,另一方面却是难以适应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发展需要的统编教材。因此,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不仅能作为课程的一种有力的补充,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成长,也可依托学科竞赛平台,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品牌课程。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典型的“草根”半模仿模式,基于流行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情境模式”,经过“实践―开发―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循环式设计。这样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处于更被动地位,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开发状态,缺乏激发学生问题的情境,缺少刺激学生兴趣的意境,课程生命力比较短暂。
对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理解
校本课程是发生在学校层面的、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内容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内部因素。高中信息技术主要分成三种课型:基础知识课、应用软件课、程序设计课。应用软件方面给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主要特征
(1)情境真实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无论是基本的符号学习还是技术模仿,都具有经验情境性。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学生一定的交互场合和沟通真实情境中。
(2)整体连续性
本课程立足于生活经验的情境,以问题为核心,注重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连续探究。
(3)学科整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非考试科目,但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现代信息社会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综合各学科载体知识形成研究课题,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情境中寻找学习素材,教育情境化、情境课题化,关注全体学生。
(4)地方特色性
本课程在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5)竞赛切入性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一般会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创设不同的比赛平台,让学生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融合创新意识,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总思路
1.以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为导向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侧重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需求,符合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打造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的现代化社会公民。
2.以真实的经验情境进行主题生成
本课程开发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引出主题,校园、社区、社会问题等都可以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引导,形成阶段性主题进行研究,从而带动系列化与序列化学习内容。
(1)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的随机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时,可通过整合各种学科知识,创设不同的校本课程课题。比如,兴趣社团类校本课程:摄影社、计算机作品创作协会、动漫社等;特长类校本课程: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三维)、网页制作等。
(2)基于学校地域特色的资源优势型主题
一般来说,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区、小环境。通过分析调查,会发现有很多资源与文化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来。比如,我校地处沙湾古镇,有众多的资源优势,课程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笔者以沙湾古镇资源优势开发为主题进行了设计(如下图)。
(3)基于完整情境的生活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生活情境,情境具有完整性与连续性,一个完整的生活情境就可形成一个校本课程主题。
(4)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高中生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好奇心强,能敏锐地抓住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过信息搜集和交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内心形成具有一定观点的立场。因此,可以从学生自身经验情境出发,设计开发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3.以真实问题为思维刺激进行课程组织
本课程的组织是以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组织课程的核心,提供众多学习机会让学生做选择和规划,提供给他们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展实用的、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策略
本课程按照“三阶段九任务式”进行,分别是第一阶段:情境交待―问题引入―讨论研究;第二阶段:练习提高―操作要点―上机实验;第三阶段:课后评价―要点总结―反思提高。其中每项任务可依据不同的主题活动而有所增减。
1.坚持以“表现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结合”为目标导向
本课程确立的主题目标在于引导、启发,使教育过程形成一种发散式的动作机制。本课程的目标呈现方式以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为主。因此,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中,要注意把握不同的经验情境侧重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体现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与预设性目标的统一(如下页表)。
2.坚持以“兴趣为先,资源为本”为课程内容
本课程应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发现兴趣―经验情境―刺激思维―个性成长”来设计课程内容,如可以选择微博问题、手机问题、动漫时尚问题等,进而开发成一个个主题。另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同样要以学校所处的资源条件作为主要依据,如我校所处的沙湾古镇的地域秀美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设置后都可成为开发和可利用的校本课程内容。
3.坚持以“经验情境―问题引入―探究实践”为设计主线
(1)挑起学生基础与情境生成的矛盾
在设计本课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特点创设问题,挑起兴趣经验与学习情境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发学习情境。
(2)激发经验问题与思维学习的情境
本课程设计要通过创设与现实情境一致或类似的情境,提供相关解决问题的线索和任务,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生成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引入时,除了考虑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应该考虑问题引发新问题的策略。
(3)形成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模式
本课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经验情境与问题引入后,接下来应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课程设计的第二阶段属于学生探究与实践过程,“练习提高”可以给出范例让学生进行延伸,如图像的处理介绍了一种方法,学生操作另外的方法等。“操作要点”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填写,如前后一些步骤、相似软件的迁移,或者给出一半要点学生完成另外一半要点。
4.倡导网络环境下多维度、多层次评价体系
本课程应基于网络环境,学生可直接在网络中对每个作品进行小组内与小组间进行评价,按照每个评价的系数,最后在教师评价上自动生成总评价。
5.打造“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与“学科竞赛突出”的品牌课程
本课程应通过不断地整合各学科知识,挖掘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例如,沙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我校近两年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践中,学生创作出各种体现岭南古镇文化气息和本地乡土韵味的作品,在不同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达80余项,增强了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提升了学科品牌课程。
参考文献:
[1]简子洋.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探究――以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0(06).
[2]刘艳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J].华章,2011(34).
[3]杨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发展,2011(08).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3-0020-05
委托一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与信息经济学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相融合,成为契约理论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委托一理论的核心议题就是设计一种激机制以使得人的行为既符合其自身的利益又满足委托人的利益要求。在高等学校中,实际上也存在一种典型的委托一关系:学校作为委托人,它需要聘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并支付相应的薪酬;而教师是人的角色,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难免会发生,以至于教育和科研质量受到影响。那么,如何建立健全激机制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显然是高校制度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委托一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高校教师薪酬激问题,以期为高校教师薪酬激机制的建立、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高校教师薪酬激博弈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4-0104-03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曾有学者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四个关键要素形象地比喻为“路、车、货、人”:网络基础设施是“路”,各种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和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是“车”,教育教学资源是“货”,而“人”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一个理想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应该是“路上有车,车上有货,货有人用”。
现阶段,高职院校相继建立起以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校园网来辅助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种活动,基本解决了“路”的问题。但是,硬件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育信息资源。因此以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建设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1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反思
许多高职院校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盲目购车,有车无货,货无精品”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造成资源建设投资比例失调。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投资比例不及硬件投资的1/4,“重硬轻软”现象严重;
二是资源质量不高,资源库利用率低。许多资源库容量表面上很大,但是质量不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师生对教育资源库的实际利用率低;
三是缺少良好的资源建设体系和运行机制,资源分类复杂、组织混乱;
四是缺少有效的资源管理手段,资源管理平台的兼容性不强、资源应用平台的实用性不高;
五是缺少有效的资源建设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难以发挥其在教学与科研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是各院校缺乏资源共享机制,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思路、建设途径和建设策略,逐步推进教育资源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层次化和完善化,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课题。
2 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内涵分析
本文主要从框架层面、功能层面、应用层面和支撑层面来分析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内涵。
2.1 框架层面
从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框架层面看,它是建立在硬件基础平台基础之上,通过运行相应的支撑体系,在资源应用平台的作用下完成教学、科研和管理所要求的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硬件基础平台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物质基础:资源功能体系是为辅助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种活动所必需提供的各种功能汇集;各种资源应用平台为资源应用的单方面要求提供支持;运行支撑体系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 功能层面
从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功能层面看,它主要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各种必需的功能。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本着经济、实用、兼容的原则,以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
(2)以校园网为依托,以“完善硬件、优化软件”为基本建设目标,通过搭建资源库中的软硬件具体项目为标志,实现师生教学观念的信息化。
(3)以建设更新网站网校、完善教学资源库为基本标志,将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信息化的内容和方式,融合到学科教学过程和学校管理中,初步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
2.3 应用层面
从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应用层面看,它包含各种应用和相应的应用软件,它与各学校的性质、发展的阶段和关注的重点有关。具体而言,一般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使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能够运行。如建立域名、电子邮件、FTP、网络安全、VOD视频点播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网络课件制作平台、网上在线考试和练习平台、网上辅导答疑平台、校园网络办公自动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2)建设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下整合各种媒体素材库、题库、案例库、教材库、课件库等,为教师备课、网络课程建设、网上辅导练习提供资源。
(3)建设网络精品课程,是指课堂教学的流媒体视频录像,或经过编辑的、声像图文并茂的、以知识点或知识单元为模块,以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或认知关系为线索构成的知识系统。网络课程的特点是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直接用于网上学习。
(4)开发教学网站,主要是指向优秀教师或教学小组开放一定的网络空间,下放一定的管理权限,使他们能够开设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库或学科教学网站,存放自己平时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数字讲义、研究论文、心得体会等,向全校教师开放,并定期进行更新、维护与管理,可进行互动式的网上辅助教学。
(5)数字化图书馆。各级各类图书期刊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数字化图书馆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2.4 支撑层面
从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支撑层面看,它主要包括为保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正常运行的各种保障机制。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资金保障。确定教育信息化的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纳入学校的财政预算,为硬件升级、软件维护和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经费预算。
(2)政策支持。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参与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更新和维护。
(3)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高效、稳定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队伍,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规划、建设、维护和更新的各个阶段培养和锻炼队伍,建立起“专职人员负责、兼职人员辅助、学生队伍补充”的层次化模式,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技术标准。在依据“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建用并重、逐步完善”原则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维护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可靠性、重用性、可扩展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在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方面,我们围绕“建网、建库、建队、建制”四项中心工作,从硬件环境建设、资源建设、资源库建设、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与制度建设、 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工作入手,探索一条满足自身需求、符合高职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3.1 建网
基本思路:采用“统一平台+统一门户+多应用系统”的建设模式,遵循网络基础层、网络基本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统一的个性化门户的四层次结构,搭建安全高效稳定的基础环境。
建设途径:(1)加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一卡通”系统;(2)增强和完善网络基础应用,进一步优化网络基础服务,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完成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系统等;(3)实现统一的校园管理系统(包括行政、人事、财务、科研、教务、设各、后勤等管理系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4)搭建校园社区服务架构并提供多种教学和生活服务。
3.2 建库
基本思路:依据“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建用并重、逐步完善”的原则,明确建设内容、确立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方案、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建设过程。按照“一宗旨、二条路、三机制,条块结合,科研项目驱动”的建设思路逐步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建设途径:(1)一宗旨:以“共建共享”为教育资源建设的目标宗旨。发动全校师生,以学科系统资源和专题资源库建设课题两种形式参与教育资源库建设,形成共同的教育资源,供师生共享。(2)二条路:利用采购资源与自建资源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一方面是继续集中采购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尽快充实我校教育资源素材库:另一方面是发动全校师生参与特色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建成学科、专题网站并逐步实现资源建设上的共建共用和共享。(3)三机制:在教育资源组织管理机制上,我们建立了“共享、互动、激励”三大机制。通过建立学科资源的统一平台、专题资源的统一访问入口、共享资源的“营运”积分机制等,贯彻教育资源的“共享是目标、共享是前提”的理念;通过教师互动、网络互动和师生互动来实现教育资源的互动;在激励机制方面,通过建立对研究子课题进行经费补助机制、资源建设评奖机制以及资源建设中的积分奖励机制来激励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4)条块结合:在建设教育资源的内容与形式上,采用学科资源这个“条”与专题资源这个“块”有机结合。(5)科研项目驱动:在实施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时,部分内容以科研课题项目的形式来开展。我院在“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课题中开展了“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通用专业网站建设”、“网络课程建设”、“专题教学互动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课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3.3 建队
把师资队伍转化为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人才队伍,是学院推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依托和主要力量。为此,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队伍,保证教育资源的开发、推广应用,教育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基本思路:按照“在编为主、聘用为辅、学生补充”的原则建设一支高效、稳定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队伍。
建设途径:(1)根据本单位的编制体制及人才配置情况,建立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使各系、部、教研室都有制作人才,都有技术骨干,做到人才队伍组织健全,层层不缺。(2)注重对教学资源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专业人员采取外送进修深造和鼓励在岗自学的形式进行提高,使之始终成为骨干力量以支撑教学资源建设。对大多数师资力量,应以短期培训为主,采取分批分期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形式,使之成为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本力量。(3)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和条件进行人才培养。一是在建网时,结合校园网建设施工,对网管人员进行先期或是同步培训:二是在建网之后,利用本校或就近建网较早的单位进行顶岗实习。(4)鼓励和支持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到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来。通过成立数码工作室、建立网页开发与维护小组、扩大网络维护与管理人员队伍、充实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人员等措施,建立一支“大三开发、大二维护、大一参与”的层次化学生队伍。
3.4 建制
基本思路:按照“保障安全、统一标准、完善制度”的基本思路,逐步构筑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体系的保障机制。
在近年来参加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舞水小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学们的很多小发明都非常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并获得了全国、全省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的奖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小“发明家”的作品吧!
防冻电线
龙彦如 严森
设计背景:2008年春节前夕,我国遭遇了50年罕见的全国大范围的冰冻灾害。这场灾害使我国遭受到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统计的。其中,由于冰冻使很多电力设施遭到破坏,造成全国大范围停水、停电,海、陆、空交通中断,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
项目目的:提供一种能预防冰冻灾害的电线(电缆)。
基本思路:在电线(电缆)金属芯的外部增加了包含有发热材料在内的发热层。当冰冻来临时,将发热层接通电源,利用电线(电缆)外层的发热导线所发之热将附在电线上的冰雪及时熔化,从而避免冰冻所带来的损害。
(该作品获得第29届湖南省科技创新大赛银奖)
(辅导老师:刘富荣 董小荣)
新型盲道
杨泽寰 邹杨
设计背景:一次,我们科技活动小组的几个成员与辅导员在街上走着,辅导员不经意地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谁知道这人行道上与别处不同的地方是做什么的吗?当时,我们几个都没答上来。辅导员告诉我们说这是专门方便盲人走的“盲道”。一路上,我们几个对盲道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发现现在的盲道设计并不是非常科学和人性化。于是就有了该发明的初步想法。
项目目的:为盲人提供一种能从盲道上获得更多信息的盲道,使盲人更方便地在盲道上行走。
基本思路:在盲道的转弯、停止、上下坡等处,分别用少量不同的信息(突起、语音等)来表示。这样,盲人就可以早一点知道路况了。我们针对各小组成员提出的不同的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并进一步完善、确定方案,做出模型让盲人试用,从而验证作品的性能及可靠性。
(该作品获得第30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
射击、射箭运动员专用太阳镜
钟典余
项目目的:为室外射击、射箭运动员提供一种可以适应任何天气、左右任意遮盖的太阳镜。
一、引言
地球物理测井是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之一。从我校物探专业办学以来,一直在本科生教学中开设本课程。该课程理论基础要求高,实践性强,且具有知识面较广,理论知识难度大等特点。从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近年来,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正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微课程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10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境。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和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如何在地球物理测井课程中学习和利用微课程,并有效开展该课程的微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们讲授该课程时思索和考虑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微课程的特点,确定了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建设的目标,并提出微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为该课程的微课程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二、建设目标的确立
通过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的建设,使受众在学习本课程之后,了解地球物理测井在地质勘探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测井方法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工作方法,并熟悉各种测井方法所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应用条件和地质效果,为从事地球物理测井的生产科研与管理工作打下必备的专业理论、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
同时,在微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该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要有明显提升,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要争取达到精品微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微课程的建设思路
(1)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参考,仔细分析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微课程的选题工作。结合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的授课学时和学生反馈的信息,确定地球物理测井发展简史、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以及视电阻率测井的基本原理等40个知识点开展微课程的建设工作。
(2)根据选题和教学要求,仔细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为微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准备教学素材,结合微课程知识点,充分运用图、形、声、像、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制作课件,配合讲授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辅助教师现场讲授。如在讲授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概念时,可结合视频资料进行教学;而在讲授三电极测井仪器框图及工作原理时,则可结合板书详细介绍该内容。
(4)教学实施与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注意镜头,充分利用PPT和激光笔等配合讲解,不照本宣科,讲解过程中,要做到通俗易懂,且有自己的见解。在介绍电测井、核测井和声波测井的应用等知识点时,可结合实际资料,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5)对已经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后期制作工作,在视频中增加具有矿大特色和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特色的LOGO等,并且需要注意版权的保护和维护。
(6)设计制作完成的微课程要经过专家组的评审和验收,并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试用。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并及时修改和完善该微课程,切实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建设的微课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成为对学生适用、好用和爱用的学习资源,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认识和建议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明确微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提出该课程微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景达,俞君.公安院校“微课程”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69-73.
[2]武晓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微课程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5(13):147-149.
1.制定教育科研计划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制定出课题的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就有了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规定了研究范围和目标,具体规划出整个研究步骤,研究者就能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研究。如果没有研究计划,盲目地凭感觉去瞎碰,绝对不可能获得科学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也不可能顺利进行。有的科研课题确定后便无声无息,或半途而废,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研究计划。
2.制定教育科研计划是使研究课题具体化的中心环节
研究课题必须具体化、可操作。如果对课题有不少想法,但是不知如何使课题具体化,使课题研究可操作。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是使课题具体化、操作化的中心环节和必要步骤。在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去实施具体研究。
3.制定教育科研计划是课题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如果说,设计蓝图、制定工程计划决定着一项工程的质量,那么一份教育科研计划也直接关系到一项课题研究的质量、研究价值乃至成败。有人说,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就等于完成了课题研究的一半。
4.制定教育科研计划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
有了课题研究计划,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对照计划检查 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按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也有了依据。
5.制定教育科研计划有利于协作研究:是保证明确研究人员职责范围、内部协调、工作同步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可以使教育科研奠定在目标明确、任务明确的基础上,使课题研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科研计划的基本结构
尽管教育科研的课题众多,所用的具体科研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课题研究计划的基本结构大体是一致的。
教育科研计划的基本结构是:
1.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2.研究的目的、意义;
3.研究内容的具体化表述;
4.研究的方法、途径;
5.研究对象和范围;
6.进展的步骤(阶段任务、目标)、进度;
7.成果的形式;
8.课题组成员分工;
当今世界经济环境下对资源共享及对其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方法、途径和思路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本着这一思想和抛砖引玉的精神,本文提出可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以及两者的综合效果上进行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效用理论、社会福利函数以及多目标评价方法,建立了体现上述基本思路的模型框架。而评价的结果也将有助于企业或其他组织充分了解自身目前所开展的资源共享活动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资源共享策略与方案。
一、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模式
通常意义的科技资源是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硬件要素及数据信息、制度和管理等软件要素。而共享则意味着所有参与个体实现共同拥有、共同使用、共同承担的状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科技资源的共享服务是一种以满足科技资源需求为基本动力,以科技资源的推送为基础,以实现科技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利益交换行为,其最终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满足科研活动主体的需求,进而服务于科技创新。因此对于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评价就应当立足于服务科技创新这一目标,通过对共享服务对科技创新的贡献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反馈和测算,并以此衡量出共享服务的效果,从而体现出“科技资源共享”的实质与目的。同时,只有从科技贡献率的角度来评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效果,才能真正地促使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提供者与管理者以推动科技创新的内在需求为立足点,提供更好的资源共享服务,进而加强科研活动与资源共享服务的联系。并与资源提供平台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由此可见,借助科技贡献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评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效果是一个有效和新颖的评价角度。
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评价维度
共享服务所支持的科研对象所发生的科研活动数量的增加,这种增加由单位时间科研成果的增加和与此有关的被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的增加来体现。另一方面,单位时间科研成果与共享服务所涉及到的资源的比率也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动数量的增加。单位时间内资源共享服务所支持的科研活动的投入产出比率,在实际统计过程中可借助单位时间内共享服务所支持的科研主体的人均科研产出来度量。一般来说,资源共享服务的效果与该度量指标是呈正相关的关系。单位时间内与资源共享服务活动有关的科研主体所发生的高质量的科研活动数量,这一维度的统计可通过资源共享服务所涉及到的各类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以及该数量相对应全体科研产出的占比来度量。共享服务的效果与该评价维度的相关指标呈正相关的关系。由于数据共享服务所依托的平台规模、服务群体、服务领域与范围的扩大,以及公众对平台及其服务能力认知的提升,平台对科技活动的数量、质量与效率的支持潜力将随之增强。这一维度的统计可以通过共享服务所依托的平台涉及到的注册会员、重要用户以及加盟单位数量的变化来衡量,与前述维度相似,这一维度也与共享服务效果呈正向相关的关系。上述的这些维度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效果的体现,是从不同角度对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效果的描述。在维度中能够体现出共享服务支撑下的科技活动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和长期科研支持潜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称之为要素。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贡献于科技发展的不同维度下,要素也不尽相同。通常,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具体化,这样就形成了指标(或称变量),由于在本文中是从定量的角度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所用到的指标均是可量化的,其结果以数值来反映。
三、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的建议
加强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和完善科技资源的内容与形式,从而从共享内容上提高了资源共享服务力度,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体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为导向,探索新型的服务创新模式,提高资源共享服务效率,推动科研活动与服务的深度融合,逐步深化科技资源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促使其潜在价值的发挥。构筑科学有效的资源共享服务机制和相应评价体系,以推动科技创新为主要目标,吸收并采纳那些已经成熟的服务评价方法,进而构建新型的基于服务视角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定量化分析系统,不断增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整体服务水平。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研究的这种利用科技贡献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评价科技资源的共享服务效果的方法,其各项要素指标并不能涵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各个方面。事实上,不同专业的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共享服务机制、共享领域、运营流程等,因此,只有准确把握和认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特征和规律,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做好共享服务效果的评价工作,而本文的工作就是在这个领域的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并希望以此能够更好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工作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尽管能够基本满足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与新时期产业的转型、提升和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些差距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些挑战客观上需要我国的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事实上,国家近年来正在逐步加大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以提升各行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因此,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目前一个新的科技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面对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科技发展的一些基础条件和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快科技发展,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资源共享的基础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