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纪委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31 23:37: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纪委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银行纪委

篇(1)

征收目的

――建立“危机自负”机制,防范未来金融危机风险;

――降低银行杠杆率,以立法形式改善金融监管体制;

――平复国内民众不满情绪,把纳税人的钱“要回来”;

――回收危机中政府援助资金,缓解财政赤字压力。

发展历程

早在2010年1月,美国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就在一系列危机原因调查中提出考虑向银行业开征特别税款。同年3月,德国政府也提出向本国银行征收每年约12亿欧元的银行危机税,各银行将根据自身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承担相应责任。5月下旬,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专员米歇尔・巴尼耶正式宣布,拟在2011年通过立法向银行业征税,建立“危机基金”。去年G20多伦多峰会上,“银行危机税”问题再度备受热议,美、英、法、德纷纷宣布拟出台相关政策。

各国动向

篇(2)

银行的业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那时的寺庙帮人们保管金银,由于发现人们长期不取用,所以就将部分用于借债,在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和公元前200年的罗马都出现了银钱商等类似于银行的机构,但是比较公认的现代商业银行发源与意大利,其在1171年成立了威尼斯银行,它主要从事的是存、放贷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在18世纪与19世纪期间,因为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也随之兴盛起来,并逐步壮大,发展成现在的国际性、多业务的现代商业银行。

纵观银行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银行危机一直贯穿着整个银行的发展史。苏同华(2000)将银行危机在不同时间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将银行危机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3世纪到16世纪初。在这个阶段银行业处于萌芽和初期发展阶段,银行危机出现的形式主要以贷款违约。那时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皇室和贵族,贷款目的主要以战争军费、皇室消费等为主。由于战争等带有不稳定因素,一旦失败,贷款无法收回。另外,由于皇室的权力凌驾于法律至上,所以皇室贷款的违约也是频频发生,导致银行因为收不回贷款而发生危机。第二阶段为1825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的危机产生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关性很大,同时银行自身经营的不规范性也会导致银行危机。在此时期的危机明显已经有国际化(不同国家银行体系相互传染)、跨行业(银行危机与股票市场危机、汇率危机相互影响)、周期性强等特点,同时各国银行安全网也都有所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挤兑成为危机的重要成因。危机的国际性、传染性加深,银行危机还会与经济危机联系更加密切。最后一个阶段是二战后至今。这段时期银行危机的新特点是从流动性危机转化为清偿性危机,银行自身资产出现问题替代外部挤提而成为危机发生的首要原因。

二、银行危机的定义

在银行发展的漫长的历史中,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银行危机,可以说我们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危机,因为其出现的原因与产生的后果等都各不相同,所以要想简略的为银行危机下定义,绝非易事。

很多学者从危机出现形式的角度来描述危机,以下就是各学者对银行危机形式的描述:

在短期中,对于准备金的需求太急迫,以至于取款要求不能同时满足。(Schwartz(1985))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存贷业务,储户将存款存入银行,在需要时取出,由于所有的储户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取出,故银行可以只留一部分以供有需要的储户取款,剩下的可以用于贷款。这就是准备金制度,这种制度是银行存在的条件。但是同时也会留下产生“挤提”的种子,因为一旦所有储户因为某种原因同一时间要求提款,银行的准备金必定不能满足所有储户的要求,故而可能产生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是这样一种状况:同一个借款者在其他情况下可以没有困难的借到款而处在这个状况下却不能以任何方法借到。即信贷紧缩或者信贷市场崩溃。(Manikow(1986))

因为负债结构和市场决定的资产价值不一致导致的资产抛售,导致资产价值进一步降低。如价格“泡沫”的破灭。(Minsky(1982))

银行资产价值的骤降,导致许多银行无力偿还债务,甚至破产。(联邦储备银行(1985))

综合上面通过危机爆发的形式描述的银行危机,我们可以得出银行危机实际上就是:银行内部问题或者外部问题导致银行的状况由正常转为不正常(经营恶化),甚而破产或者由政府接手。

三、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频频爆发的银行危机是否暗含着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是与银行本身的业务相生相伴的,还是因为银行所在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各个时代的学者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伍志文在“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一文中总结认为银行脆弱性最早由马克思提出,马克思认为银行一方面加快了私人资本转换为社会资本的进程,另一方面剥夺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分配资本的权力,从而本身就有脆弱性。在马克思看来,银行的脆弱性与生俱来,不能被消除,只能通过每十年一次的危机的爆发而使其趋于稳定。

关于银行脆弱性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学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后续我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再跟进。同时,研究还在继续,学者们不断加入新的理论,其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将行为金融学引入了银行的脆弱性研究,从而开始考虑“人性的脆弱性”。我认为这真正的抓住了“脆弱性”的本质,因为各种经济交易落实到最后都是人在操作,那么研究人性就能从根本上找出金融脆弱性的本质。

期待后续的研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卫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七期

[2]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3]伍志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12期

[4]苏同华,《银行危机论》,博士论文

[5]陈华,伍志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篇(3)

××年月日,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征费稽查处受省交通厅党组和省征稽局党委的委托,与中国农业银行××营业部正式签定了《代征养路费合同》。至此,××征稽处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厅、局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初战告捷,并将于二五年四月一日起,××公路养路费由省农业银行代征,××养路费征收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一、代征工作势在必行

每年的元月和月初、季首,车主为缴纳一辆车的养路费,排队等待几小时。整个征费厅人满为患,缴完费的车主只能从人缝中艰难地挤出。因交费停在路边的车辆由于堵塞道路,又被交警部门排障、处罚,车主怨气可想而知。投诉电话、批评信纷至而来,强烈要求解决缴费难问题的呼声此伏彼起。引发缴费难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市区域面积小,机动车辆饱有量大。现全市车辆饱有量已达××余辆,且每年仍以××余辆的速度递增,年征收养路费已达××亿元,较年前净增车辆近万辆,养路费增加××亿元,而由于客观因素影响,我们的养路费征收站点和人员配置仍基本保持原状,严重滞后于车辆的增长。我处现有个征稽所、个站点、养路费征收人员××名,人均年征收养路费××万元,管理车辆××余辆。即使我们的工作人员满负荷工作,中午不休息,延长下班时间,增设收费点,开发计算机征收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开展科技练兵活动,使平均收一笔养路费的时间由原来的分钟减少到一分半钟,仍难以满足车主缴费需求,更谈不上为车主服务。车主缴费难问题已经成为××市发展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直接影响了征稽部门乃至交通部门的社会形象。调整收费方式、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已势在必行。

二、银行代征的优越性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代征养路费具有很大的优势:

⒈银行网点多,遍布××市城乡,可最大限度的分流缴费车主,彻底解决缴费难的问题。

⒉银行系统有严密、规范的票据管理手段,养路费票据可纳入其票据管理范畴。银行方面具有良好的服务传统、服务手段广泛、措施到位,可为缴费车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⒊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可以为车主提供多种缴费方式,如电话缴费、网上缴费、自动划款等,使养路费征收实现现代化管理。

⒋银行代征养路费,我们可以节省新建征稽所、站及增加收费人员的较大投资。如××市新建一个收费点,初步测算,征地建房,或购房,增加收费人员每年需投入××万元。

⒌近几年来,由于针对金融系统的暴力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且手段日益凶残,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缴费人和征费单位的资金安全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我们。实现银行代征,可减少风险,并且最大程度地保护缴费人和收费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⒍银行代征,可以提高我们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征稽工作重点由征费转向稽查堵漏,增强管理力度,实现由车主单位被动型向主动型缴费的转变,让征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率先在××处试行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的工作,厅党组非常重视,要求征稽局和××处组织相关人员赴××征稽处考察学习××征稽处是全国首家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工作的征稽部门,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在考察过程中,××征稽处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后来在这项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征稽处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均为年开始使用的,其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完整性都已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要实现与银行联网代征养路费,就必须开发新的计算机征费网络系统。为了在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选择计算机征费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和做好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的其他工作,厅党组专门成立了以××副厅长任组长,××局长任副组长的“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工作领导小组”。还聘请了位业内专家组成评标小组,在征稽局纪委的严格监督下进行开标、评标,对××××、××××、××、××××等家技术力量雄厚且资质较高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就其计算机征费方案、研发力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认真评审,最终确定××××作为我们的合作单位,为我们开发《养路费征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

《养路费征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它的完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工作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在征稽管理过程中杜绝违规现象的程度如何。对此,我们多次组织精通征管业务的人员研究、讨论,力图将《养路费征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漏洞控制到最小。××××公司根据我们的要求,开发出了几近完美的《养路费征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确保了征费数据的安全性,提高了征费界面的可操控性,把内部重要数据的可操控性降低为零。征费数据和新车入户、车辆转出等重要征费业务专门设立数据管理中心作重控管理。

《养路费征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必须得到强有力的硬件、软件(计算机硬件设备、工具软件,即《养路费征收计算机管理系统》运行平台)技术支持,为此,必须寻找一家合适的工具软件供应商。再则,我们考虑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投入、工具软件的购买、系统建立后的运行成本、工作人员的培训、数据中心的设置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虽说有上级部门的拨款,但是怎样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花最少的钱把事情办好,成了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脑中的大事。经过反复思索和多次研究,我们选择了让银行来实现我们愿望的办法。即让银行承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费用和条专线年的租赁费用。作为回报,我处可将养路费资金在银行账户上沉淀××天,同时按笔数付给银行代征手续费。当然,我们还将银行的网点、管理、服务等作为我们主要的考查条件。最终,我们通过政府采购部门为我们指定的招标公司,以竞争性谈判的形式,选择了报价最低、售后服务较可靠的××公司作为我们的工具软件供应商;确定了由营业网点多、收取代征手续费较合理的农业银行××××营业部作为我们的合作银行,并且经过双方一段时间的磋商,在十分友好,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最终达成了共识,也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当然,在委托银行代征养路费工作的整个筹备过程中,我们与农业银行、征收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工具软件供应商等进行了多次谈判、反复修改合同初稿。个中的艰辛只有那些战斗在一线负责具体操作的同志和为此日夜操劳的领导知晓。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赘述,只把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大的框架展现给我们的征稽同仁,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篇(4)

文章编号:1003-4625 (2015)06-0022-06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是一个极端经济现象,在以往金融危机中较为鲜见。Ramos (1996)指出20世纪30年代末,银行被要求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增加准备金,银行做出的反应是以超出法定准备金的数量增加自愿性准备,出现了早期的流动性囤积现象。在此之后,随着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可以从货币市场融入短期资金,或者将非流动资产在资本市场变现获得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随之减少。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但凡金融危机爆发,金融机构总会陷入某种程度的流动性危机,其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措施无非是:(1)变卖非流动资产;(2)向货币市场借款;(3)自己囤积流动性。一般而言,只有前两大获取流动性的渠道受阻时,银行才会通过自身囤积流动性的方式来应对流动性危机。

从历次金融危机看,货币市场融资功能和资本市场变现功能对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尽管美国资本市场已经获得一定的发展,但货币市场发展还较为滞后,当资本市场遭受冲击时,银行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两大渠道补充流动性,只有通过自己囤积流动性来应对挤兑风险,这是大萧条时期出现了普遍的流动性囤积现象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货币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银行缓解自身流动性危机的渠道大为扩宽,一旦遭遇流动性危机,银行除了可以将非流动性资产在资本市场出售以外,还可以从货币市场获取融资来充实自身的流动性。由于这一时期尚未实施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流动性渠道存在一定的界限,尽管这一时期金融危机屡有发生,但对货币市场冲击有限,一旦资本市场遭受冲击,银行可以从货币市场补充流动性。因此,这一时期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伴着明显的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21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界限在逐步打破,一旦爆发金融危机,资产市场遭受的冲击会逐步传递至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这时,银行既难将非流动性资产在资本市场上低成本变现,也难以从货币市场获得流动性,只能依靠囤积流动性的方式来应对流动性危机。

尽管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过,但最近几年才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研究还较为鲜见,万志宏和曾刚(2012)最先在国内引入银行流动性囤积概念,介绍了美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囤积的现状,但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动因、演化过程及影响缺乏深入分析。由于本次金融危机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弄清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动因、演化过程及其对金融部门、实体经济部门造成的影响,对于货币当局在非常态下应对流动性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二、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形成的动因

本次金融危机的新特征是资产证券化市场崩溃波及至银行间市场,导致银行间市场资金冻结,银行间借款利率升至创纪录的历史水平,从银行间市场获得借款变得异常困难,客观上为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Strahan,2008;Brunnermeier, 2009)。Gorton (2010)认为当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遭受流动性冲击时,银行从外部获得流动性极度困难,而自身又面临严重的风险暴露,为了预防这些风险带来的冲击,银行大量增持流动性资产。当流动资产持有量超出正常范围时,就出现了流动性囤积行为。有很多证据表明次贷危机期间银行的确存在强化现金头寸的倾向(Ashcraft et al,201l;Acharya and Merrouche,2013)。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动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在的预防动机,银行担心未来获取流动性的能力遭受损害,提前做好预防流动性冲击的准备;二是投机动机,银行希望在危机期间大量低价收购金融资产,以获得高额收益(Gale and Yorulmazer,2013);三是对交易对手风险的担忧(Heider et al,2009),由于次级抵押支持证券面临广泛的风险暴露,银行担心持有次级贷款或其他风险资产头寸的交易对手出现违约风险,进而减少对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一)动因一:预防性动机

为了避免未来可能遭受的清算风险威胁,事先囤积一定的流动性是较为理性的选择(Allen and Gale, 2005)。从预防动机根源看,银行囤积流动性可以看成是其为规避清算风险而做出的一种合理反应。 Diamond and Rajan(2011)、Gale and Yorulmazer (2013)认为次贷危机期间,银行间市场因遭受严重冲击而出现了流动性短缺,银行难以从银行间市场获取急需的流动性,而自身又面临着较高的风险暴露时,囤积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被强行清算的风险。银行清算风险主要源于其表内(证券投资、贷款)、表外业务(贷款承诺)风险暴露的陡增,这是银行预防性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从证券投资业务看,较高的证券投资损失风险暴露会增大银行的清算风险。如果银行在将来必须以抛售的价格卖掉这些证券资产,意味着银行面临较高的证券投资损失风险暴露。为了避免此类风险暴露带来的威胁,银行不断将证券资产组合中的非流动资产调整为流动资产。其次,从传统的贷款业务看,较高的贷款损失风险暴露也会增大银行被清算的风险。次贷危机期间,经济前景不明朗增加了借款人信贷质量的不确定性,迫使银行不断将风险贷款调整为更安全、更具流动性的资产。再次,表外业务,尤其是未使用的贷款承诺也是银行增加流动性缓冲的决定因素,尽管贷款承诺是一种潜在的贷款需求,但在金融危机期间极有可能变成现实需求,从而也会加剧银行被清算的风险,这是银行流动性囤积产生的另一大因素。此外,银行规模大小、资本水平高低、核心存款多少等因素也会对其预防性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Laeven et al.(2014)认为规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有较大的影响,规模大的银行规模经济优势越明显,享受的“太大而不能倒”补贴越多,受到清算风险的威胁较小,从而主动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动机较小。Berger and Bouwman (2009)发现较高资本水平的小银行不易吸收风险,但较高资本水平的大银行能吸收风险,低资本水平的银行较高资本水平的银行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动机。Cornett et al(2011)认为资金来源越稳定的银行,其受到风险暴露的威胁越小,主动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动机越小。

(二)动因二:投机性动机

投机性动机源于部分银行存在的市场势力,这些银行希望利用市场势力低价收购金融资产以此获得高额收益。在正常情况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转移渠道能保证流动性在盈余银行与短缺银行间相互转移。但在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一般集中在少数几家拥有市场势力的银行手中,致使流动性短缺银行难以通过资金转移渠道获得流动性。从投机性动机产生的根源看,流动性盈余银行通过极端金融环境获得高额收益是其流动性囤积产生的内在原因。Acharya et a1.(2012)认为银行囤积流动性主要源于“掠夺行为”,其目的在于利用市场势力从交易对手方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抛售的资产,以此获得高额收益。Diamond and Rajan(2011)、Berrospide(2012)认为拥有市场势力的银行预计到未来资产价值贬值时,将会囤积大量流动性,因为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资产贬值所造成的损失,也可以通过多余流动性来收购廉价资产。从投机性动机产生的外部条件看,流动性紧缺银行必然存在的资产抛售行为又为流动性囤积提供了客观条件。Shleifer and Vishnv(1992),Allen and Cale(1994)发现银行的资产只对特定的金融机构有价值,其资产出售能力极其有限。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储户及借款者害怕银行经营失败,对流动性又有超常的需求,给流动性紧缺银行造成巨大压力,强迫这些银行快速出售资产,而潜在的资产购买者又十分有限,导致银行只能以抛售的价格出售资产。事实上,很多流动性受损的银行,尽管预测到将来被迫出售非流动性资产会出现严重损失,但出于收益的目的,很少有及时出售资产的主动性,尽管这种出售能够拯救银行。Diamond and Rajan(2011)发现流动性受损的银行可能变成非流动性寻求者(llliquidity Seekers),尽管及时出售资产可以增加流动性,从而避免后续的资产抛售,但这样做,银行将牺牲大量的收益(如果资产价值在未来恢复到以前水平),因此,银行管理者宁愿冒资产被抛售和清偿的风险继续持有非流动性资产。这样就给一些银行利用囤积流动性的方式在将来低价收购金融资产创造了条件。

(三)动因三:交易对手风险

除了自身风险暴露会影响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外,交易对手风险也可能影响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一般地,银行只拥有关于自身风险分布的私人信息,而难以获得交易对手风险的相关信息。当金融环境变得高度不确定时,这种不对称信息将进一步加剧交易对手风险,银行担心交易对手违约而减少向交易对手方提供贷款,转而自己囤积流动性。巴塞尔委员会将交易对手风险定义为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的义务而造成损失风险,包括展期风险、一般错向风险和特殊错向风险。首先,从展期风险看,银行在持续交易中可能面临因交易对手无法及时偿还借款而需要延期支付所带来的风险,为了规避此类风险,银行减少向交易对手提供贷款。Acharya and Skeie(2011)研究发现欧美国家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期间普遍持有资产支持证券等衍生金融资产,一旦这些资产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就会比其他类型资产表现出更高的展期风险,这是引发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重要因素。其次,从一般错向风险看,一般错向风险加剧也是银行流动囤积产生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由于各类金融资产在期限、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各类金融机构所持资产头寸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保证了即使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冲击,这些机构也能较为容易地出售资产,从而降低了这些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然而,随着资产证券化大范围推行,这种期限、流动性差异不复存在,导致各类金融机构所持资产头寸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一旦金融市场遭受冲击,这些金融机构在出售资产方面极度困难。Allen, Carletti and Cale(2009)研究发现当交易对手银行所持资产头寸高度相似时,交易对手银行的整体流动性风险较高,银行将停止向此类交易对手提供贷款。再次,从特殊错向风险看,资产证券化过程客观上造成了大量金融机构间接持有自己发行证券的局面,比如银行抵押贷款通过打包发行抵押支持证券,这些衍生证券在金融市场又被售回给原银行。这使得持有此类资产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与其违约概率高度正相关,一旦此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增加,其出现违约的概率极高。此外,交易对手风险也极易形成风险传染机制,致使局部的交易对手风险演变为全面的交易对手风险。Diamond and Rajan(2005)、Caballero and Simsek(2013)研究发现,个别银行经营失败所引发的违约风险可能通过银行间的资产负债网络传染给其他银行,致使整个银行业出现大面积的违约。

三、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演化过程

从理论上看,金融危机的演变可以分为初始期、爆发期、恶化期和结束期四个阶段。一般地,在爆发期阶段,只有少部分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而在恶化期阶段,将有更大部分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假定银行持有两类资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银行的经营动机仅为收益与风险的匹配。在初始期阶段,假定所有的银行均持有流动资产以作为其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在爆发期和恶化期阶段,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将非流动资产同流动资产进行交换以后获得流动性;在结束期阶段,银行风险得到了对冲,收益得以实现。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在初始期阶段,所有的银行均持有1单位资产和1单位现金,其投资组合可以表示为(asset,cash)=(l,1),现金可以即期消费,也可以转化为资产进行投资以获取收益。图1列出了银行流动性囤积演化过程。

初始期阶段,所有银行的投资组合都由1单位现金和1单位资产构成,银行可以选择立即消费现金,也可以留待将来使用。保留现金的银行称为流动性银行,即期消费的银行称为非流动性银行。假定有α(0≤α≤1)比例的银行选择即期消费,那么其第1期期初的投资组合为(1,0);1-α比例的银行选择持有流动性,其第1期期初的投资组合仍为(1,1)。

爆发期阶段,假定有θ1比例的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流动性银行用现金进行流动性清偿,其第1期期末的投资组合将变成l单位资产和0单位现金,即(1,0)。非流动性银行如果遭受流动性冲击,它们将出售部分资产以换取现金用于流动性清偿。假定非流动性银行将p,(可以看成现金的价格)单位的资产转化1单位现金并进行流动性清偿,那么,非流动性银行第1期期末的投资组合由l―p.单位资产和0单位现金构成,即(1-p1,0)。如果资产价格暴跌至1单位资产最多只能交换1单位现金,即资产价格1/p1≤l时,非流动性银行将面临破产。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非流动性银行不进行交易,其第1期期末的投资组合仍为(1,0)。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流动性银行在第1期末可以选择低价收购资产和继续持有现金,假定其中∞比例的银行选择收购资产,1单位现金可以收购p1单位的资产,其投资组合为(1+p1,0)。1一ω比例的银行继续持有现金,其投资组合仍为(1,1)。

在爆发期末期,即由爆发期向恶化期过渡阶段,银行间市场变成由三类银行构成的市场,即小型非流动性银行(第1期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非流动性银行)、大型非流动性银行(第1期未遭受流动性冲击,但进行了资产收购)和流动性囤积银行(第1期未遭受流动性冲击,但继续持有现金)。在此阶段,出现了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

恶化期阶段,有更多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假定θ2(θ2>θ1)比例的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小型非流动性银行如果遭受流动性冲击,它们只能将资产进行抛售获取现金并进行流动性清偿。由于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第2期资产价格将低于第1期,即1/p2

结束期阶段,所有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银行都进行了流动性清偿,所有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银行都进行了资产收购。从三类银行应对流动性冲击效果看,流动性囤积银行由于事先进行了预防性流动性囤积,可以以较小的损失应对冲击。从获得的潜在收益看,流动性囤积银行如果未遭受流动性冲击,其可以低价收购资产,获得高额的收益。在流动性囤积行为给执行此类策略的银行带来巨大收益的激励作用下,后续阶段还有更多银行继续保持此类策略,因此,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具有一定的惯性。万志宏和曾刚(2012)认为银行在经历了流动性危机后,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更为谨慎,在后期更可能延续前期流动性管理策略。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银行流动性囤积一般发生在金融危机的爆发期向恶化期过渡阶段,在后危机时期,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会延续下去。从实际情况看,美国银行业现金头寸变化趋势基本与理论上的分析相一致。2007年年底,美国整个银行业持有的现金为2941亿美元,基本同次贷危机前的2900亿美元持平,没有明显的囤积流动性的迹象,但到2008年10月,美国银行业现金持有达5765亿美元,出现了明显囤积流动性的现象,2009年年底,现金持有更是突破10000亿美元。从增长率看,次贷危机爆发的当年,美国整个银行业现金头寸增长不到1%,而2008年、2009年两年,其现金头寸增长分别达48.2%和131%,2008年正好是次贷危机由爆发期向恶化期过渡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美国银行业出现了大量增持现金头寸的现象。另外,从后危机时期美国银行业所持流动性趋势看,2010-2012这3年,美国银行业持有现金头寸分别增长了9.2%、12.9%和13%,这表明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结束而马上消失而是会再延续一段时间。

四、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产生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正常情况下,银行间市场所提供流动性支持是各大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金融危机期间,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会放大银行间市场遭受的流动性冲击,致使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调节功能丧失,进而对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另外,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导致中央银行大量流动性救援资金滞留在银行内部,造成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机制失效,增加了中央银行通过流动性救援工具促进实体经济复苏的难度。

(一)对金融市场形成了冲击放大效应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产生的安全投资转移效应(Flight-to-Quality Effect),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恶化,进而造成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弱化。安全投资转移效应既表现在跨市场的交易中,也表现在银行市场内部交易中。一般而言,资本市场交易的是非流动资产,其流动性和安全性较货币市场差,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资本市场将首当其冲。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为了避险,必将资金大量抽离,投人流动性和安全性更高的市场,导致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流向银行,进而造成资本市场流动性恶化。Catev,Schuermann, and Strahan (2009)研究发现次贷危机期间,有大量投资者将其资金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以保证其资金安全。Berrospide(2012)发现美国商业银行核心存款相对于金融危机前增长1.2%,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自资本市场。在银行市场内部资金转移中,流动性囤积银行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更具流动性,其应对流动性冲击能力更强,储户出于避险的考虑,将大量存款从非流动性囤积银行转向流动性囤积银行,导致存款大量向流动性囤积银行集中,造成货币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恶化。Catevand Strahan (2006)研究发现安全投资转移效应造成非核心存款向核心存款的转移。非核心存款以相同的速度从流动性囤积和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流出,再以核心存款的形式流向流动性囤积银行。在次贷危机前,流动性囤积银行的核心存款与非核心存款都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低。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大量存款转向流动性囤积银行。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产生的安全投资转移效应,导致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资金大量向流动性囤积银行集中,致使金融市场遭受的流动性冲击更为严重。

(二)对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

首先,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加剧了存款竞争,致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大幅增加。流动性囤积银行与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在面临信贷、证券损失风险暴露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流动性囤积银行由于其所持资产更具流动性,资金更为充裕,其信贷、证券损失风险暴露概率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小,储户更愿意将资金转入流动性囤积银行。随着2008年10月次贷危机的恶化,非流动性囤积银行为了保持其存款不减少,纷纷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Acharya and Mora (2011)发现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在危机期间核心存款并没有显著下降,但存款利率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非流动性银行为了吸引存款,不得不大幅增加存款利率。Pennacchi (2006)认为,在金融环境极度不确定情况下,投资者视流动性囤积银行为“安全的港湾”,对投资者和储户更具吸引力,相比之下,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存款。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提高存款利率必将导致各类银行为争夺存款展开激烈的竞争,致使存款利率不断上升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大幅增加。

其次,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会显著减少贷款数量,实体经济获取贷款融资支持的难度更大。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囤积银行相对于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减少了更多的贷款。Berrospide(2012)研究表明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囤积银行贷款的年度增长率下降了5.2%,从金融危机前的4.9%下降至金融危机期间的-0.3%,与此同时,非流动性囤积银行贷款年度增长率下降了2.2%,流动性囤积银行贷款下降幅度几乎是非流动性银行的3倍。流动性囤积银行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有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资本,且集聚了大量的存款,它们更有条件提供贷款,但出于自身的预防动机与投机性动机,它们宁愿把资金囤积起来而不用于发放贷款,致使贷款数量显著减少,实体经济获取融资更为困难。

(三)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阻滞作用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会造成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机制失效,致使大量中央银行救援资金滞留银行内部,延缓和弱化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救援行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银行间和信贷市场出现了流动性短缺,美联储通过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MMIFF)、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融资工具(AMI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PDCF)、定期证券借贷机制(TSLF)和临时流动性互换安排(TLSA)等多种非常态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部门提供流动性。通过这些工具,美联储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共向银行部门投入总计8200亿美元的流动性,然而,美联储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并没有经由银行贷款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而是被银行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囤积起来,2008年美国银行业超额存款准备金猛增7650亿美元,2009年又猛增3180亿美元。这表明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救援行动完全被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所抵消,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机制基本失效。

五、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篇(5)

政治课堂的空洞的说教似乎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时我们甚至会听到故意起哄的学生把价值观引向错误的方向。面对这一切,如何让学生对课堂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认同?如何让学生对政治课堂更有兴趣?如何真正做到增强政治课堂的实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掌握信息、分析意向、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已经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去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补充教材内容。

问卷调查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也有利于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种种问题。

比如:在上“交通法”这个内容时,我先设计了一个问卷,对学生自己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掌握交通法规知识的情况以及学生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一些真实想法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束后,我掌握了学生的普遍想法:大家认为所有人都在乱穿马路,我为什么要遵守呢?觉得行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没什么大不了。之后我又让学生分组上街进行问卷调查,第一组学生调查中学生有哪些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一般的行人有哪些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并尽量问清违反的原因是什么:第二组统计在某一路口一定时间内违反交通法规的百分比:第三组联系学校附近的交警大队,查询一些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后果的资料。三组学生在调查问卷活动结束后,进行了课堂反馈,这时他们不仅熟悉了交通法规,而且也正视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还更清晰地了解了违反交通法规的后果。经过分析讨论,学生表示无论是从建设文明城市提高自身素质,还是尊重生命的角度,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再如,在“挫折”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曾经碰到的挫折,以及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紧张、消极、烦躁等来加深学生对挫折含义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

二、激感、引导行为、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中年以后,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到一定的年龄时。我们都体验了父辈祖辈们的种种艰辛,我们会突然很理解他们当初的行为,于是便有了共同语言。教师教育学生也是希望他们能尽早的理解长辈们的苦心,懂得如何正确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行为和事件,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把握自己的行为。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和教师、家长产生共鸣,就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学生带到生活实践中去激发他们的情感,引导他们的行为。

比如:我在“尊敬父母”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充分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方法。课前我把学生分成4组,其中有2组分别让他们去模拟父母的种种生活,比如有模仿母亲怀孕体验孕妇感觉的,(让一位同学在一周内回到家里就负重,在腹部绑上重物,每天增加,就像母亲怀孕一样。);有和父母一起上班体验父母工作情况的;有在家和父母互换角色体验父母在家做家务服侍老人、孩子的……两组同学体验活动结束后,在课堂反馈时,发自内心的说:“做父母太不容易了!”“父母真伟大”“我很惭愧以前那样对待父母”。这些感慨不是虚假的,不是教师家长教他们这样说的。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学生通过体验活动,他们真的感到父母太辛苦了。

又如:在学习“环境状况”这一主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看看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环境问题,想一想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解决,并设计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将社会的鲜活材料请进了学校的小课堂,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统一。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感情的体验中学习。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三、突破书本、大胆创新、选择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作为教师,我们一般总是以书本的知识为主而进行教学:而作为学生,他们也总是围绕书本进行学习。但有时候书本并不能穷尽,甚至有时候书本的知识会与现实生活有矛盾,这时我们就要鼓励学生突破书本。大胆创新了。

比如,在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一课时,书本上介绍了几种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方法,其中包括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等。但是学生通过调查发现通过消协解决问题的消费者并不多,而且有时候似乎消协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个现实问题与书本上有很大的出,入,怎么办?于是我让学生广泛采访,收集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好方法,最后学生们真的找到了一些书上没有提到的方法,比如:打电话给电视台曝光等。这样一来既补充了书本的不足,也解决了现实问题。平时我在课堂上进行板书时,常常会增加一到两点,用省略号表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省略号代表什么,他们还可以自己总结出哪些是书本上没有的信息和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不迷信书本,大胆创新的精神。

篇(6)

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银行业整体市盈率(TTM)4.84倍,行业中公司市盈率(TTM)中值为5.08倍。整体市净率(MRQ)0.93倍,公司市净率(MRQ)中值为0.96倍,1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2家破净。这些不断拉响警报的数据,与中信银行“马上有钱”的逼空式行情,形成“硬币”的两面,提醒投资人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原来“危”中确实也蕴藏着“机”。

问题是,动态PE、PB均处于历史低位的银行股究竟是否值得投资?如果银行股未来能够保持过去的业绩高增长态势,那么,如今的低估正是机会所在;相反,如果银行不良资产风险进一步爆发,互联网金融大潮冲击愈演愈烈,那么,银行股始自去年开始的股价下跌过程,不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而且还将延绵不绝。而只有在新环境中,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勇于创新的银行,才会迎来真正的机会。

《投资者报》通过对银行业本身和相关政策变化的诸多亮点的梳理,帮助投资人解惑上述疑问,厘清马年银行业的变化趋势,从而在危中觅机。

“危”之一:

借债成本及不良贷款余额双双上升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尽管银行股股价和估值已经过度悲观,但市场似乎仍在等待压制股价的因素慢慢释放。原因不外乎一是市场对今年大量到期的信托产品及影子银行的违约风险的担忧仍在持续。由此对投资人信心产生打击;二则可能是投资人担忧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较快,导致银行在资产端的风险上升;再有就是目前更严格的监管姿态和更火爆的互联网金融浪潮冲击,尽管相对银行业来说体量不大却极吸引眼球,引发投资人对银行活期存款、客户双方面流失的担心。

来自垃圾债与不良贷款方面的数据似乎正在印证人们的这种担心。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5年期AA-与AAA级的银行间固定利率企业债(一般来说,AA-及以下评级债券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不推荐投资评级,通常称为垃圾债)收益率分别为8.35%和6.10%,率差升至225个基点,为2012年6月以来新高。在此之前,中国信用违约掉期指数2月7日上升13个基点至93,同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至年内最低点6.06。有专家称,中国风险企业借贷成本攀升至20个月来的新高,预示了中国未来可能发生首例境内债券违约的风险。

无独有偶,据银监会最新的2013年度监管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比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同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资产负债情况也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负债总额为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总额61万亿元,占比43%,同比增长9%;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25.3万亿元,占比18%,同比增长14%。

部分市场人士已将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危机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高达近10%的不良贷款率相比较。他们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据悉,银监会已向地方银监部门以及商业银行警示,2012年来暴露的钢贸贷款领域重复质押等违规业务模式,隐现被复制到煤炭、木材、水产贸易等领域的迹象。

市场人士和相关政府部门担心的焦点都集中指向同一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未来是否会大幅上升?如果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幅上升并形成大面积坏账,银行业将出现全行业亏损,那么目前的低市盈率、低估值也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危”之二:

利润增速下滑与互联网金融冲击

除了银行的资产质量,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样值得关注。因为投资不仅要受当前业绩影响,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预期等都会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从今年来看,短期资金偏紧、更加严格的监管、局部信用风险的可能暴露,都将成为压制银行股股价的原因。

《投资者报》整合的最新银行盈利数据表明,银行业利润高增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据银监会官网公布的数据,2005~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2011年银行业整体合计净利润占全球银行业比重近30%。而自2012年起,银行业总体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11年利润增速为36%,2012年为18%,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较2012年上半年增速下降9.47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2013年各类银行息差均持续下行,其中上市银行平均息差由2012年的2.68%连续下降至三季度的2.50%。银河证券一位长期研究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据他预测,受经济环境变化、利率市场化逐步改革、银行业收费逐步清晰等因素影响,2013年银行业盈利高增长态势难以再现,利润增速或将继续下降,进入“个位数”时代。

这位分析师称,相对息差与资产质量问题,“钱荒”与“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和迫切。据他分析,自去年6月银行爆出“钱荒”事件,此后这阴影就一直笼罩在市场,尤其是2013年年底至马年春节前的这一段时间,市场每有风吹草动,惜借和恐慌气氛就会迅速弥漫,银行间市场7天和14天回购利率更是“马上”飙升。“从微观角度讲,企业资金饥渴和企业债务隐患严重的格局决定了中短期‘钱荒’魅影难却。一方面,中国企业的资金需求依然旺盛。有数据称,中国2013年的贷款规模为1170亿美元,较2012年增幅为99%。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债务隐患也很严重。据《2013年中国500强企业报告》显示,中国500强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4%,远高于发达国家大企业50%~70%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微观层面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是很紧张的。”他如是说。

采访中不只一位专家对《投资者报》表示,要把“钱荒”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从银行业的头上移开,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流动性结构失衡的问题,就必须从宏观经济层面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发挥金融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作用。

如果说“钱荒”还只是悬在头顶的剑,那么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则已是实实在在从银行身上割肉。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当下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理财三大部分,而这三项也恰恰是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最突出表现在对客户的冲击上。互联网金融最可怕的优势就是其大数据、大网络的科技优势。有了金融大数据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就能够根据海量网民的搜索,捕捉大众用户的金融需求,以定制化产品深入80%的蓝海理财用户,隔绝客户与银行的联系。从这个层面来说,像余额宝这类产品已经部分卡住了银行资金来源的咽喉,切断、截流了相当一部分银行活期存款来源的渠道,正在动摇传统银行的基础和根本。网络信贷也必将分掉银行很大一部分信贷份额。

此外,银行五花八门的收费也被戴上了“紧箍咒”。国家发改委、银监会2月14日联合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新规,自今年8月1日起,有条件免收个人客户账户管理费、年费和养老金异地取款手续费,并降低部分收费标准。

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免收社会保险(放心保)经办机构和本行签约开立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含退休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银行异地(含银行柜台和ATM)取现手续费。对于银行客户账户中(不含信用卡)没有享受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至此,银行五花八门的各类收费,终于迎来了主管部门的重拳规范。

对于银行业利润增速的下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日前撰文指出,在利润增速下滑已成不争事实的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一定要积极转型,着力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应是当前银行转型战略的重要内容,但各个银行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实现市场细分、明确定位、错位发展。

孙立坚表示,银行要在这中间控制好高风险,比如说,银行不是简单地把资金贷给企业,而是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同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引导企业,结合金融机构自身擅长的风险管理经验为企业提供服务,让贷出去的产品质量提升,引导资金投放,才能在中间获得更高的业务回报。

“机”之一:

革新力量推动银行加速业务转型

就像硬币的两面,或许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时会发现,银行息差的收窄、利润增速的下滑以及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也正是传统银行业涅槃重生的拐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利空因素的倒逼下,中国的各家银行必须积极谋求业务转型,从根本上积极响应和参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提速进程。

尽管2013年的金融改革带来了存款端成本抬升,加速了行业分化,但今年银行业的变化趋势也因此而显山露水:首先,越来越多的银行将采取积极的姿态拥抱互联网技术与理念,诸如抢滩移动支付领域、借力平台优势发展线上业务、利用数据优势完善征信体系等加速综合化经营的步伐与政策将你追我赶,以提高自身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在由堵变疏的监管手段下,更多金融工具的推出将推动银行表外业务多元化发展,不但带来中间业务新的增长点,而且有助于银行经营理念从融资中介向交易中介转变,从信贷资产、利息收入为主向多元化资产、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并重的经营结构转变。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目前16家上市银行中绝大多数都在积极酝酿着调整政策的举措。它们的步调显示,2014 年,中国银行业势必不会再简单地继续依赖通道的价值,而是主动创造价值。无论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甚至是中小银行,都试图迎着新的监管思路和基调,加速自身的变革与转型,以便在新的变革周期中适者生存。

不可否认,未来银行业肯定还将存在,但惟有那些积极跟上科技进步和市场化机制的银行才会越来越好。事实上,这一点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事件所证实。

比如,近日有消息称,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欲揽地产、信托巨擘入怀,银行投行业务条线下的“金橙俱乐部”一举吸纳了40家信托公司成为会员。而去年12月,有5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入平安银行举办的地产金融俱乐部,其中包括万科、保利、碧桂园等全国一线房企。由此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平安与众房企签约或源于地产永续债。

据了解,地产永续债融资金额巨大,且可以专款专用,再加上项目的其他配套资金,将形成大额的资金沉淀,银行亦可获得相当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因此,早在平安银行地产事业部成立之初,就曾与平安大华基金与恒大地产合作发行50亿元的地产永续债。而目前5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成为平安银行金融俱乐部的会员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房企尝试这种融资手段。“现阶段平安的策略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做传统的房地产融资,另一方面银行事业部在尝试为房地产企业设计各类资管计划。”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总裁刘湣棠如是说。

国有大银行之一的工行也同样坐不住了。据统计,去年全年工商银行完成的电子银行交易额超过了380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近15%,累计办理业务超过470亿笔。目前,工行电子渠道完成的业务量在全部业务量中的占比已达到80%以上。

截至2013年末,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已达1.6亿,移动银行客户数超过1.3亿,50%以上的客户已有一半的业务依靠电子渠道办理,近30%的客户其80%以上的业务不再到网点来办理;短信银行累计服务客户已超过3000万,累计业务量超过9000万笔,微信银行业务量超过700万笔。此外,目前工行电话银行注册客户超过1亿户。工行历来以营业网点人多杂乱、服务态度逊于股份制银行而著称,电子系统客户的增加,或许将逐步改变工行在服务方面一直被人们诟病的不足之处。

从长期看,《投资者报》预计大数据时代会带来前所未有的银行经营方式变革。商业银行成功的关键包括平台、数据及风险管理。只有那些愿意打破旧有规章、牺牲短期利益、融合互联网发展的银行能战胜这些挑战。从这个层面来说,互联网金融不但不会破坏传统的银行业系统,相反会推动其转型并令金融业生态系统更趋多元化。

“机”之二:

“并购”与“挖潜”将相得益彰

2014年,或许将是中国的银行业“后市场化”的成长元年。

尽管银行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及金融服务三大职能,正受到非银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发起的、来自信息渠道产品三个方面的持续冲击。但显然,中国的诸多银行并不愿意坐以待毙,他们正在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应对办法。

据《投资者报》了解,除了业务创新,众多银行也正在学习“向外看”。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正在积极通过跨国并购看向东南亚、南非,以及南美洲等市场,以图寻找和开拓新的业务渠道与增长点。

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近年积极在海外开拓人民币离岸中心,因此,除了新兴市场国家外,未来欧洲也是中国的银行值得进一步重点关注并拓展的地区。随着伦敦的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卢森堡正成为另一个可选择发展业务的地点,如果能够在这些地方立足,对中国的银行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壮大国际版图的机会。

此前的2011年,普华永道环球就在《2050年的银行业》中预测,到2023年,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业市场。据此展望的话,未来十年,必然会有更多中国的银行到东南亚、南非,以及南美洲等新兴市场进行收购兼并,把握中国与这些国家贸易的商机。

除了积极“向外看”,“向下看”的也不少。《投资者报》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去年16家上市银行纷纷大力开拓小微金融业务,为各自的盈利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比如,工行2013年半年报显示,工行去年上半年突出加强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了供应链融资新模式,依托1300多家核心企业,总共为1万多家上下游小微客户提供了金融服务,实现了1:8的拉动效应;而建行报告则称,截至2013年6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7502亿元,客户数达77074户。

篇(7)

1、可能是当前网络出现了问题。可以首先检查一下网络,或者将手机网络切换到wifi试一试。

2、可能是软件自身问题。将软件卸载,然后再到应用商店中重新下载安装。

3、可能是手机问题,先将手机内存清理一下。如果此方法不可以实行,可以尝试关机重启。

4、可能是手机系统版本太低,可以将自己手机的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胃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胃的形态结构 胃大致位于腹腔左上方,与食管连接,可分为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幽门几个部分。贲门是胃的入口处,即胃与食管的连接处,在胃与食管的交接处有条齿状线,起着括约肌的作用,可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幽门是胃的出口,即胃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幽门对胃内容物的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慢性胃炎多发生在幽门或以此处为重,幽门螺旋杆菌也常寄生于此处。胃底部位于贲门左侧,是贲门以上的隆起部分。胃体部是胃腔最大的部分,介于贲门和幽门之间。

一般胃壁有4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黏膜层,人的胃黏膜表面着一层厚度为0.25~0.5 mm的黏液层。胃的表面上皮细胞还能分泌重碳酸盐,二者结合形成双重防护屏障,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发生疾病。

胃的生理功能

接受功能 食物经口腔、食管而进入胃内,如果胃的贲门功能障碍,食物可能难以顺利进入胃。

储存功能 胃是一个舒缩性很强的器官。当我们进食的食物进入胃内,胃壁随之扩展,以适应容纳食物的需要,这就是胃的储存功能。不仅如此,胃壁还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使胃内的压力与腹腔内的压力相等,当胃内容量增加到1 500 ml时,胃腔内的压力和胃壁的张力才有轻度的增高,这时就感到基本“吃饱”了。

分泌功能 胃液是由胃黏膜内不同细胞所分泌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有壁细胞分泌的消化液,主细胞(胃酶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黏膜表面黏液细胞、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幽门腺和胃底腺的黏液细胞所分泌的黏液等。

消化功能 在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共同作用下,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分解消化,而且还能杀灭食物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运输及排空功能 食物一旦进入胃内可刺激胃蠕动,起始于胃体上部,逐渐向幽门蠕动。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使食物形成半液状的食糜。食糜进入胃窦时,胃窦起排空作用,将食糜送入十二指肠。

急性胃炎的病因学

理化因素 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过于粗糙的食物、药物(特别是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

阿司匹林等药物还能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内黏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消弱,引起胃腔内氢离子逆扩散,导致黏膜固有层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理过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复亦受到影响。

生物因素 细菌及其毒素。常见致病菌为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毒素杆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较为常见。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摄入后发病更快。因病毒感染而引起本病者占少数。

其他 胃内异物或胃石、胃区放射治疗均可作为外源性刺激,导致本病。情绪波动、应激状态及体内各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可作为内源性刺激而致病。

病理改变 病变可为弥漫性,或仅限于胃窦部黏膜的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渗出物及黏液覆盖,可有点状出血和不同程度的糜烂。因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出现水肿、黏膜血管充血,偶有小的间质性出血,严重者黏膜下层水肿、充血。

急性胃炎的分类

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可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其胃黏膜病变主要为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渗出物,可伴有点状出血和轻度糜烂,本病发病多急骤,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因感染而致病者常伴有急性肠炎而有腹泻、脐周疼痛,重者可有发热、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本病病程较短,具有自限性。其治病原则主要为祛除病因、对症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又名急性出血性胃炎,常因服用乙酰水杨酸、保泰松、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因酗酒、严重创伤、大手术、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衰竭引起。

突然起病,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其发生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仅次于消化性溃疡出血。轻者仅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有呕血与黑便。出血随病情反复而呈间歇性发作。通常本病的病情较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虽然经过大量输血,血红蛋白较难升高。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1004004

据工信部2011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9.3亿。7月由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另外,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到不少学生由于对手机过度依赖而荒废学业的情况。为此,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手机成瘾行为的调研。

一、手机成瘾的界定

对于手机成瘾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屠斌斌、章俊龙等人将其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手机信息搜集成瘾三种类型[2]。韩登亮对手机成瘾的界定表述得比较完整,认为它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心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国外的学者更倾向于用问题性手机使用或手机依赖等术语来表示手机成瘾[34],Griffiths 认为手机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互动和非生化的行为成瘾[5]。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并结合访谈的情况,笔者将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定义为:由于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产生的依赖,伴随着这种依赖个体会出现强烈的心理体验(感觉时刻不能离开手机等)和某些行为的不适(幻听手机铃声、过量发送信息等)。

二、对手机成瘾现状的调研及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手机成瘾现状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分析,总体的平均数得分为1219,标准差S为27,根据统计学标准将总分大于M+S的组定义为高分组,将M-S的组定义为低分组,然后界定高分组的极为手机成瘾组,而低分组界定为非手机成瘾组。经过列联相关分析不同组的被试在手机使用状况上的差异。

总体上看,在性别方面,通过比较,成瘾组中女生所占的比例高于低分组中女生所占比例;在专业方面,成瘾组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的比例基本持平,而在非成瘾组中,理工科学生的比例大于文科学生。这些数据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而在年级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1.成瘾组的平均话费高于非成瘾组

2.成瘾组比非成瘾组对手机缺失的反应更为敏感一些

当手机不在身边时,成瘾组两个小时到半天出现不适反应的比例占31%,而非成瘾组只有9%;一周才有反应的非成瘾组有40%,远高于成瘾组的4%。成瘾组会在早期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适感,这主要针对的是成瘾组中的人际依赖倾向较为严重的,即成瘾包括的维度之一就是手机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电话多短信多会让一些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更为充实,而同时,这些在他们看来更能体现个人价值。而一旦一段时间内没有通过手机与其他人联系,他们便会产生不适感,这体现出他们自身力量的弱小,需要通过外界来证明自己,同时害怕孤独,时刻需要与周围建立联系才有确定感。

3.成瘾组比非成瘾组显示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

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如果某一天,你忘记带手机有什么感觉”时,非成瘾组的集中在选项“没什么感觉”上(占71%)。在戒断症状得分上,成瘾组的人是非成瘾组的两倍。成瘾组的人已经将手机内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因为它的缺失而影响心情,导致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等,进而影响到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反应出一系列的戒断综合症。手机的使用已经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那些可以不带手机的场合,成瘾组中大多数人还是将其随身携带,一方面是担心遗漏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将手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例如在洗澡时有些同学会用手机播放音乐,充分享用手机的各项功能。

三、手机成瘾的成因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选择手机成瘾量表分数较高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从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对手机如此依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二是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

(一)客观因素

1.手机自身的特点

第一,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调查数据看,目前大学生手机持有率为100%。第二,手机功能日趋丰富,在某些时候可以替代电脑的部分功能。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及相应的软件应用层出不穷,用户可以根据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手机的交流方式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具有匿名性、即时性的特点,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丰富,手机QQ、手机微信、手机微博等功能在改变着主流的交流模式,其新颖、时尚和便捷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2.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运营商优惠套餐的推出,人们的交往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10]。当周围的同学都使用如手机微信等新兴功能时,当事人会由被动适应到主动接受推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就容易陷入其中而成瘾。

3.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

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极大差别,更倾向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师生关系较为淡漠[11]。大学生摆脱了父母对自己的监控,对时间的支配有了更大的选择性,给使用手机以致成瘾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着教育的滞后性。

4.家庭教育模式的不当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会影响子女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在这些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当面对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适应障碍,包括引起学生手机成瘾的各种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

1.大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

大学生年龄处于18 至23岁之间,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大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手机这种新媒介时,能够产生兴趣,也很容易手机成瘾。

2.从众心理的影响

每一个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都会产生行为准则和标准,我们称为群体规范。当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使用手机的多种功能时,对手机和其各种功能的使用便成为学生相互交流的话题,甚至使用某特定功能的学生形成自组织。例如微博,一个群体里90%的人都互为粉丝,每天更新自己的信息,了解别人的信息,如果其他10%的人不顺从该群体的规则,就会被逐渐边缘化。群体中的大学生在群体压力下为了不被边缘化,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加自己在群体中的安全感,而不得不跟随大家使用手机的各种新鲜功能。

3.自我控制感的缺失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自我控制使个体能够为了理想的长远目标而抵御眼前快乐的诱惑或承受眼前的不愉快。自我控制感的缺失使某些学生沉溺于使用手机的快乐之中而无法自拔,无法承受为了认真学习而不使用手机所带来的眼前的不愉快,从而形成过度依赖。

4.满足某些心理需求

手机功能的丰富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首先,人际交往的需求。手机的短信、手机QQ、手机微博等功能能够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其次,自尊感的需求。智能手机可以下载大量游戏,手机游戏通关、高分带来的自尊感和成就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获得,使手机游戏玩家不断下载新的游戏,快速通关、刷新分数,获得满足感。再次,新鲜感的需求。大学生喜欢走在时尚的前列,追求刺激和挑战,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如下载大量游戏、手机QQ、手机微博、手机微信等新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新鲜感的需求。最后,及时获得信息的需求。现在的手机都有上网功能,大学生不一定非要坐在电脑前才能获得信息。手机的上网功能使信息的获取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满足了大学生及时获得信息的需求。

四、对手机成瘾行为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和健康地使用手机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和健康地使用手机。第一,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不要让手机影响自己原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第二,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技术,帮助“手机成瘾群体”调整心态,逐步摆脱手机成瘾的困境。第三,学校可以顺应时代需求,建立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因势利导,并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优势,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情感的交流,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削弱他们对手机的依赖[12]。

(二)家长要与子女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抵制手机成瘾 首先,手机成瘾是青年成长中的发展性问题,作为家长要能够正视它。其次,家长要尊重子女,平等沟通与交流。最后,父母要鼓励子女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另外,还应该主动和老师、班长或同学联系,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况,以便和子女及时沟通。

(三)大学生要自觉抵制手机成瘾

大学生主动抵制手机成瘾可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度,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努力学习,丰富课余生活,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用其他娱乐方式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让手机成为真正的工具。其次,与父母、老师、同学、室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将生活的中心从手机转移到现实生活真实的人际交往中。最后,大学生要自觉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四)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关爱 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是对网络管理的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基于此,应该不断加大立法,加强移动服务提供商(SP)的有效监管,从源头上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另外,手机运营商、网监等相关部门应该对信息及手机业务进行协同管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手机文化环境,减少消极因素和垃圾短信等对学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URGER J 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25126.

[2] 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2529.

[3] 罗玉华,黄彦萍,游敏惠.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226.

[4]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1216.

[5] GRIFFITHS M.“Internet addiction:Does it really exist?”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M].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1998:6175.

[6] TODA M,MENDEN K,KUBO K,et al.Cellular phone dependence tendency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J].Japanese Journal of Hygiene,2004(59):383386.

[7] HAN D L,QI Z P.A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mobile phone addition in colleague students[J].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2005(12):3438.

[8] 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123126.

[9] 熊婕,周宗奎,翟紫艳.大学生手机成瘾:量表的编制及初步研究[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 8,2010:167171.

篇(10)

流动性危机的内因

(一)银行体系存在内生的脆弱性,此次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危机是这种脆弱性的显现。但一个好的金融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规避这种脆弱性的出现与扩散。这一次的流动性危机,充分显现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也暴露出同业拆借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不成熟。

(二)同业拆借市场缺乏合作机制。竞争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也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构成市场机制的全部。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市场机制会存在多重均衡,市场参与者的非合作博弈会导致“坏的均衡”出现,而市场参与者的合作机制可以避免“坏的均衡”。这一次危机,就是在风险出现后,各银行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导致银行同业市场出现“坏的均衡”——流动性危机,这充分显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缺乏合作机制。缺乏合作、共渡难关的合作机制的市场机制,其结局就是容易出现流动性危机。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货币政策,特别是政策导向的转换,应该准确、清晰、顺利地传递到市场,以让市场作出正确的反映。2013年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政策的转化期,国务院重要领导、监管部门反复传递出货币政策的导向要从积极转向稳健,这一政策导向的信息向市场传递了三个月,但货币市场依然反应迟缓,部分银行甚至作出央行继续延续积极政策的错误判断。直至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决定,各家银行才确认货币政策发生了转向。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持续性误判,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还不完善。银行对自身流动性需求估计不足。从财政周期来看,每年4~7月是财政上缴的高峰期,5月由于是年度汇算清缴,银行体系此时资金压力最大。除此之外,7月初存款准备金补缴、银行分红和银行自身半年考核时点对同业存款的争夺加剧,给银行间流动性带来了负面冲击。部分银行对流动性需求预期不足,期限错配,导致了货币市场大幅波动。

(四)监管政策影响。一方面,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部分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加上银行半年度重要考核时点,银行存款端和理财端持续承压;另一方面,由于理财产品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的错配,需要商业银行不时地在货币市场筹集资金来偿还投资者,新旧理财产品交替之际会产生大量的流动性需求,按照以往的操作,商业银行丙类账户会和自营账户直接发生债券和回购关系,或者是通过第三方借入资金。但是5月1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关联交易有关事宜的公告》,进一步规定同一金融机构法人的所有债券账户之间不得进行债券交易,明确禁止银行表外理财和自营部门的内部关联交易以及过券行为,这使得银行以往应对流动性的常规途径不再畅通。5月5日外管局颁布了“汇发20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在6月底前根据外汇贷存比主动购汇补充头寸,头寸补充将收缩银行间资金约2000亿元。监管层一系列的举动压缩了金融杠杆,导致了资金链条紧张。

(五)央行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偏弱。按照过去几年的惯例,为应对5月末至6月初资金面紧张,央行一般会通过公开市场操纵、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2010年和2011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分别注入1800亿元和1700亿元的流动性,2012通过降准释放4000亿元流动性。由于经济增速放缓,通胀保持在较低水平,市场曾预计2013年央行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或进一步放松货币条件。然而,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容忍度的提高,并且有意维持稳定的货币政策,限制银行资产信贷扩张加速,压缩规范表外理财,促使银行更加谨慎地管理流动性结构。6月21日,央行启动短期流动性操作(SLO)进行了500亿元资金的投放。6月24日前后,央行为部分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六)业务结构性失调。近几年,M2的增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受到多项流动性指标的约束,例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超额备付金率等,整体流动性并不紧张。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金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总体来看,流动性并不算短缺。央行在6月25日新闻稿中提到,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要求。在流动性并不紧张的情况下出现严重利率波动和资金面紧张的现象,更多原因在于部分银行发展过于激进,同业业务及理财业务过度扩张,从而导致业务的结构失调。

流动性危机的传导

这次危机是银行体系的同业支付困难,局限于银行体系内部,没有恶化、传导扩散到银行客户,特别是居民储蓄客户领域,即同业间的拆放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没有传导到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储蓄市场——银行对储户的违约。这充分显示,此次危机尽管很严重,但却没有进一步恶化,未撼动银行体系的根基——社会对银行的信任。

事实上,银行危机往往就是从银行同业支付困难开始。随后,这种同业支付困难恶化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崩溃,少数银行在同业支付中耗尽流动性,对客户、尤其是居民储户出现支付困难。最后,少数银行对居民储户的无法兑付会迅速演化为全社会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崩溃,导致金融危机。

表面上看,危机是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足导致。但从根本上看,是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出现流动性剩余。而银行业将流动性剩余转化为金融资产,滞留于金融体系、转化为金融资产,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套利,并形成金融泡沫。在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危机的出现就意味着泡沫的破灭。

虽然这次危机局限于银行体系内部,没有恶化,传导至其他领域,显示我国银行体系仍然是稳健、健康的;但是,监管部门和各家银行仍然必须高度关注,防止同业支付困难的恶化,向其他领域传导、扩散。

流动性危机带来的机会

=本次危机的教训是深刻的,对于银行业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促进银行同业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完善货币市场的市场机制,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促进银行加快经营转型,强化风险偏好管理。本次危机显示,银行的风险偏好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银行的风险偏好应随机而动、因势利导。银行缺乏风险偏好的管理机制、不能有效的管理风险偏好,在面临政策导向转化、外部冲击时,很容易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判断,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在这次危机中,有的银行及时调整流动性风险偏好,储备了充裕的流动性;而有的银行并没有调险偏好,导致同业支付困难,并引发银行同业市场的流动性危机。这次危机,将促使银行业进一步深化转型、强化风险治理,建立风险偏好的决策机制和执行体系,构建更加稳健的经营机制。

(二)促进银行调整经营结构,面向优势产业配置资产。危机不仅仅戳破了滞留于银行体系内部的金融资产泡沫,而且显示“高杠杆、高错配、大缺口”的增长方式蕴含巨大的金融隐患,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将面临稳健的货币政策、7-8%的经济增速等新的环境,这将促进银行建立新的增长模式,改变投资行为和信贷行为、加快调整业务结构,将金融资源从金融资产、过剩产能中转移出来,投向具有更高生产率的实体经济,形成新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

(三)促进银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银行自身造成的,是银行业表内业务表外化取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类银行融资业务的快速增长、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平衡错位等因素聚集、叠加,耗费了大量的市场流动性所致。危机表现出金融机构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流动性风险中蕴含了大量的、未计量的信用风险,整个社会的信用风险水平会出现失控状态,极易滋生领域性、区域性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本质,其实是以市场机制约束银行,促使银行必须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力度和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既要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更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四)促进货币市场机制更臻完善,增强银行体系稳定。市场机制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远比资本、土地、劳动等实体资源更为重要。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配置货币资源、稳定银行体系的重要功能。危机暴露出货币市场的机制性问题,将促使监管部门和银行共同努力,在强化市场纪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对危机的同业合作和大银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符合国情的货币市场机制,夯实稳定银行体系的机制性基础。

(五)市场导向的监管策略更加凸显,迫使银行遵循市场规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监管部门采取“扶持金融机构就是稳定金融”的监管策略,成功的应对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但这次危机也显示,这种策略不仅不适合当前的发展需要,而且容易滋生金融风险隐患。危机过后,“重机构、轻市场”的监管策略将退出,“尊重市场规律、重视市场功能、强化行业自律”将逐步成为新的监管策略,即从监管角度更加注重金融体系功能的健全与完善、市场机制的成熟、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逼使银行尊重市场规则,接受货币市场机制的调节。

上一篇: 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下一篇: 小学数学师德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