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12: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素质训练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口语教学,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英语听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营造语言环境、对话情境,提高学生能力,使英语学习适应新的考核方式要求,从传统教学中单纯注重书面表达向实践运用、交互方面发展,从而使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发展、个人素质发展、语言运用发展三方面的要求。
二、口语课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这一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听和说两个方面能力培养与训练。提出这一课题研究,主要宗旨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听、说两方面结合实际能力的训练,从根本上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于初中的口语教学模式。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让教师学会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教师。
2. 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说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不断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最终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分层备课
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有人把它比作一朝分娩的“十月怀胎”,也有人把它喻为建筑大厦前的“蓝图设计”。既然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家庭影响层次有别,教师备课就不能按照一种模式,只备一个教案,其余问题全靠“临场发挥”。若是如此,分层教学就失去实际意义。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的教案进行分层备课:
1、“一大多小”教案。即一个大教案,2-3个小教案。大教案针对一般学生而言,小教案针对个别学生(A层学生、B层学生、C层学生)而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多备一些个别学生参与的活动。备课时,大教案应照顾B组学生:让他们学习生词掌握“四会”单词,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单词做游戏,回答关于阅读理解的yes 和no和较容易的“wh”questions,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语法知识点。小教案则让C组的同学在指导下上台表演做游戏,能用“Yes/No”questions回答;而让A组织同学上台表演做游戏,并设问一些难的“wh”questions让阿A组的其他同学回答,这样既训练了他们的交际和表演能力,又提高了学习兴趣。这样的备课,既能抓住大多数B层的同学,又顾及了个别A层学生和C层学生,给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
2、“多元一体”教案。这种教案形式上只有一个,但一个教案之中隐含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教案。与“一大多小”教案相比,这种教案能够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易于长期坚持施行。
(二) 分层上课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做到以下三个兼顾:
1.目标兼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每节课都制定出A、B、C、D四个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充分把握自己的学习主动权。A层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当地较浅显的口语练习。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B层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为主,使学生在听说方面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课外内容让他们拓展知识面。C层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不仅在口语而且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高。适当地让他们参加一些演讲比赛等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2.讲述兼顾。教师讲解课文兼顾C组学生,提高A组学生,带动B组学生。
3.提问兼顾。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性的教学行为。教学中要做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一个问题根据其难易程度分出A、B、C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问题问不同程度的同学,这样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较为正确的回答。
(三)分层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A层面的学生而言,除了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口语困难的症结,还要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分析,教会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而对B层和C层面的学生来说,要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如浅显的英语原著对话等,不断扩大他们的口语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听力及语法知识和词汇量,提高自学能力。
(四)分层作业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分类为A、B、C三个层次。有的作业较难分层时,也可布置相同作业,但批改指导不同;对待C组学生的作业,应尽量做到全批全改,多采用适合其学习状况、性格特征的激励性评语;也可采用“以优带差”的方法,让B组和C组的学生给A组学生讲体会、谈方法,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答疑难。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分数及升学的压力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本应表现出的自主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合理模式进行变革,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效课堂,从而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一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普遍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应试教育的阴影作祟。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有部分自认为教书应考有法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
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容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面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下中考指挥棒误导
应试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应试教育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但它的智育目标是片面的、狭隘的。在应试教育“圈养式”“封闭式”模式的培养下,学生几乎成为“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观天,个性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唯标准答案是从,进入思维定势状态,在处理问题时也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这无疑是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显然是不能适应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二)学校、社会强势的“应试”评价标准
学校不敢放弃对中考升学率和平均分的追求。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升学率和平均分视为学校的生命线,而素质教育就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家长对分数的高要求是导致高效课堂标准被扭曲的重要因素。学生考试成绩和考入的学校往往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如果有哪位语文教师摒弃应试教育的要求,大搞素质教育,“不务正业”地去提高看不见摸不着所谓学生的语文素养,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影响升学前景,必定遭到家长们的反对。面对学校和家长的质疑、反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又有多少教师能够坚持立场,义无反顾地开展素质教育呢?
三、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教师要善于总结规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以减轻负担
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例如比较法,有些基础知识单纯的靠死记硬背学生会觉得很吃力,而且时间久了也容易忘记,但如果把它们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异同就能够很好的记忆。比如“爆发”和“暴发”,“包含”和“包涵”,“辽阔”“寥廓”,“情谊”“情意”“情义”这些词都是同音异意词可以对比记忆它们在用法上的区别。新课改背景下,很多学校都编制了“学案”,“学案”的编制就要求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主,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教给学生。学生如何学就成为了教学重心,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角,教师的作用体现在设计教学环节中的指导、启发、提示、点拨。
(二)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在初一年段开展书法比赛,激励他们规范的书写;开展“成语接龙”活动,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等等。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介吸收新事物,学习新词语,比如“给力”,“菜鸟”,“拼客”,“房奴”,“卡奴”,“驴友”等新词,要理解其意思,以便帮助学生阅读和交流。
(三)择其精要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
以初一第三单元学习重点为例。阅读主要是:认识记叙的要素还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写作主要是:运用记叙的要素写作以及学写实用文:家书。聆听主要是:掌握记叙话语中的记叙要素;综合训练:辨明说话者所交代的重要资讯。说话主要是:学习叙事时清楚地交代记叙要素;综合训练:准确地表达意思。基础知识:认识标点符号,感叹号,认识句式,疑问句和反问句,运用词汇,课文词汇。文化方面主要是认识中国人重视孝亲的文化。品德情意主要是体味家庭之爱。
(四)要有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
教师的教学不只是体现在是否严格地实施教案教学,也体现在是否能根据现场学生的反馈状况,具体的教学情境,迅速作出反应,确定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一道,合作完成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合作完成的,教师不只是在“教”,也是在“唤起”,在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唤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但任何复杂的事物总有客观存在的规律,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看待课堂时要有总体、整体、动态、复杂的观念,教师需要做到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左顾教学评价,右盼课堂气氛,时刻不忘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属于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农村初中英语日常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导致听力教学不被重视,学生听力能力较低,影响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形成。
一、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1.课前备课不充分
农村英语教师只有做好备课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英语教材内容,确保教学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但是,在如今的教W中,存在一些教师不能真正做到认真备课,教案不够完整规范;或者是不同教师的教学完全相同,存在抄袭情况。
2.听力的教学缺乏重视
在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此种课堂教学过于沉闷枯燥,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英语兴趣的形成。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讲解教材内容,很少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听力练习。
3.听力材料的不规范
一些英语教师备课比较充分,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英语听力材料的最大效果,课堂听力训练也缺乏针对性,随意找一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听力材料比较难,此种对付的听力训练,在逐渐打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最终会放弃英语学习。
4.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听力方法
很多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教师也对听力训练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听力方法,很多学生对听力训练感到困惑,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在面对英语听力时,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二、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对策
1.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英语教师能否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学生提升听力水平的根本因素。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展开听力教学,并且注重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以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保证教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2.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
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对听力训练提高重视程度,将听力训练与教材内容做到有效结合,展开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此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对话练习,掌握介绍人物时常用的词汇和惯用语,可以在实践生活中熟练运用。首先,教师需要准备好听力材料,利用听力训练来强化学生对新单词的记忆;而学生需要准备自己家人的照片。在课堂开始时,学生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以此为新课教学做铺垫。在听力练习之后,学生能够巩固对家庭成员的记忆,并且通过听力,引出“Is this...?”的句型。同时,给予学生足够时间练习句型Is this...?掌握对话中人称代词的用法,最终完成课堂教学。将听力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做到有效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3.科学选择英语听力材料
在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必须保证英语听力材料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听力的提升。听力教材尽可能地在听说教材中选取,在听完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课外教材,但是需要保证难易程度适合学生听力实际情况;同
时,加强对学生听力训练的反复和重复训练,直到学生真正听懂为止。此外,英语听力材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初中学生成长的内容。对于日常英语资料的选择,需要确保其用词的简单性、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单词的多样性等等,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展开听力练习。
4.培养学生听力技巧
在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听力方面的技巧。听力技巧主要是由理解技巧和语音技巧两方面组成。理解技巧也就是理解和预测听力材料方面的技巧;语音技巧则是要求学生掌握重音、弱读以及连音等方面技巧。同时,学生需要具备快速浏览听力问题的能力,以此在听英语材料时抓住更多信息,更加容易理解听力材料;并且学生需要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整段材料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记忆,在回答问题时可以有效结合问题和材料中的信息,以此了解材料中心内容。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完善教学手段,确保听力材料的有效性,而学生需要掌握教师传授的听力技巧,加强自身听力训练,从而共同推动农村英语教学的发展。
语文教学在根本上是语言表达的教学,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其根本意义所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再好的才华和想法失去了这座桥梁就无法让别人接收到。所以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个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当今社会竞争与日加剧,在人才济济的大市场之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语也常常遭遇暗礁,此时能更好地表达自我主张,让市场看到自身闪光点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表达能力的优劣取决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先天因素即有部分人群由于基因、生活环境等原因先天具备优于普通水平的表达能力。后天因素则是通过人为的训练和培养,加强个人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1]。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个方面。新时代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更均衡,表达能力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加强训练是必要之举。
二、提升表达能力的措施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的教育模式都偏向于“填鸭式”,对分数、结果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个人能力的培养、过程成长的重视程度。因此,离校毕业生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成为教育与社会的矛盾点,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创造表达环境,克服心理怯退。中国的课堂历来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是一般扮演着沉默的接受者的形象。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缺少对学生表达自我的鼓励。学生也在这种惯性接收的学习模式中逐渐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意识和信心。善于做题却怯于表达在学生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学生对于表达自我存在心理障碍。但语文实际上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只有勤于表达才能得到质的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多营造讨论和表达的氛围,让学生们逐渐习惯表达,克服内心的胆怯和恐惧。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更好的班级氛围和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中增重表达部分。基于对考试分数的追求,初中语文教学在内容设计上一项比较单调。这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该愈加认识到社会的形势,意识到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把这种需求融入到自身的执教过程中去。丰富教案,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水平线,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不能简单依赖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不能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多样性。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方向,但不能以完成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教学为唯一目标,这会让教学过于流程化和结果化。在教案设计上增重互动和表达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是更好的教学内容方向。例如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专题辩论,既能让学生各抒己见、深入挖掘不同的支持论点,将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高度融合,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丰富大家的视角[2]。
正文:
中学语文阅读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有利于智力开发。读书越多,脑子越活,观察、判断、推理以及想象能力就不断加强,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感知过程,通过阅读,获得了知识与经验,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是智力的基础。同时,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基本过程的训练,是思维方法的训练,这都属于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智力的核心。”①随着信息社会信息的急剧增长与更新速度的加快,我们不但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尽最大可能的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一教学领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块尽可能广阔的天地。本文所指的阅读课,即指课程化了的课外内容的阅读课,一般在图书馆、阅览室完成。在中学教学实际中,这类阅读课该怎么上、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该怎么评估测控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优才班的语文教学,作为本校教学特色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思考如何利用好阅读课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与文化视野,开发提升其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尚需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目前各方面形成的共识是,优才班学生课外内容的阅读时间与阅读量应该有充分的保证。因为这些学生的先天条件确实优于普通学生,在等量等强度的正常教学任务下,不应该将他们限制在应试任务中,而应将阅读课作为充分发挥他们才智与能力优胜性的舞台,因为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从教育的功能来看,受教育者应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有知识的人;第二层次,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会思考分析的人;第三层次,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人。”②因此教师势必要将阅读课上成真正拓展个性的课程,而不是简单的累积一些知识就可以了事的。优才班的阅读课理应成为创新教育的重镇,其作用应该是无可替代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操作。
阅读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开设上极大的随意性,即开设者在没有主导思想的指引下,便仓促上阵、盲目施教,最终以散漫无边、放任自流的“阅读”替代掩盖了作为“课”的严密有序的本质。这种误区如果在优才班的教学中不加以妥善解决的话,那阅读课这块阵地就形同虚设,它至多只是给学生提供了45分钟的休闲时间而已,根本起不到教学教学应有的目的。
阅读课既然是课,就应该有课程实施的指导文本——教案。教案的出现,是施教者教学理念的具体化、措施化,是对一堂完整的课的过程与环节进行组织与引导的“实施手册”,也是阅读课真正有序化、计划化的体现。很难设想,没有教案的阅读课,教师与学生会真正有目的、有序列地参与进去。缺失教案预备的阅读课是无法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的。要在优才班实施有价值、能达成具体目标的阅读课,就必须编制出详细严密而又灵活开放的特殊教案。
确立阅读课必须有教案是第一步,要使优才班的阅读课真正步入正规化,还必须使这种教案系列化,形成独特的教案体系,实际也就是形成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系列。由于阅读课不等于简单的课外阅读与课外作业,而是切切实实的课堂教学,因此它应该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换句话说,它必须有一个既定的依托——课本知识。这不但体现了语文“课”的目的,也是防止阅读课无序化、散漫化的有力保证。当然,“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而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缺一便无法提高和飞升。”③
但阅读课毕竟和一般的语文课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阅读课上,学生的主体性占据了更为显著的地位,这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和学习自主性的天地,它有着其他类型的课所不能相比的轻松愉悦;它更强调自己动手、各取所需。因此,怎样在既强调学生做主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呢?这就需要预先构思编撰精密的教案系列。我觉得把这种教案系列称为“小专题阅读训练系列”则显得更为明确、直观。
什么是“小专题阅读训练系列”?这应该是在设计优才班阅读课教案时,不把它作为普通的知识传授教案来处理,它与一般教案的不同点可以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 它既需依托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总体走向,又要大胆向外拓展延伸。
因为课本上的内容、知识量不仅狭窄,而且相当一部分已显陈旧老化,不适宜于优才班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以阅读课形式引入大量新颖丰富的语文资料,充分融入课本知识的体系中去,将对学生的成长起极大的作用。
第二、 它不是统一固定的,而是开放变化的,所谓随时而进、随需而立。
课外的语文资料、信息是无穷无尽的,固定化、模式化的教案是与之相背离的。应该使阅读课教案建立成一个与外部信息及内部学生需求互动的体系,这是此类型教案的真正生命力所在。
第三、 教案与教案之间应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不必讲求太过严密的逻辑性。
它以相对独立的小专题形式出现,每一小专题均依托教材、融汇课外,完成一个预定的语文学习目标。这个目标的完成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达成,目标与目标之间、专题与专题之间、教案与教案之间应该是相互穿行的,形成滚动前进的教学方式。在本校“三注重”(注重学法、注重情感、注重创造)教学模式中,这点是可以得到理论上的有力支撑的。
明确了以上特点,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征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优才班的阅读教案系列应由两个版块构成:
叙述类阅读教学
论述类阅读教学
本校优才班学生入学时年龄处于一般儿童的小学后阶段与初中起始阶段之间,心理因素、能力因素诸方面均体现出典型的儿童机制,这是不因其智商因素而改变的,这在他们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上体现得犹为明显。因此,少年班初始阶段的阅读课应定位于培养学生通过自主的、有选择的阅读,建构起较为健全、活泼的叙述能力,因为这是整个人类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石。在“叙述类” 这个大版块中,应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依次设立诸如“写景类阅读专项”、“对话类阅读专项”、“叙事类阅读专项”乃至“传记类阅读专项”等近十个小专题,包括传统的“四大名著”等的阅读任务都可以依据这个序列的阅读来完成。当然,如前所述,这些小专题之间是可以参差进行、交叉前进的。这是优才班学生在第一学年应完成的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能力的构建齐备,在第二学年应引导这些学生超越同龄学生,凭借其理解、记忆、推理等先天优势,迅速向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靠近(请注意,是靠近、趋向而不是完全等同)。因此,在第二学年的阅读专题教案中,应充分体现“论述类”的比重与地位,但同时仍应维持一定水平的“叙事类”阅读指导。所谓的“论述类”阅读不应再停留在简单的对叙说描写的领会与掌握上,而应通过诸如“论述类阅读专项”、“科技类阅读专项”及报章杂志相关资料的精选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严密、精致、高于逻辑力量的语文综合能力。
通过这两个过程的转移,滚动式地进行十余种相对独立的阅读专项,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心智的健全与提高。而这样形成的阅读教案,又可以成为优才班教学指导、目标达成的依据与措施,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极有价值得组成部分,但同时这也对学校信息与资料的搜集丰富工作、教师的与时俱进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就目前的实施情况看,从理论到操作过程还大有探讨、丰富的地方,这将是一个长期性、开放性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导学达标减负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包括:四个阶段,共七个环节。既“四段七环”。一、导学阶段,包括:揭示学习目标和导拨自学要点;二、探究解疑阶段,包括:学生自学探究和师生讨论解疑;三、反馈矫正阶段,包括:检查自学效果和反馈矫正提升;四、应用评价阶段,即当堂达标训练。
二、理论基础基本原理
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课堂评价方式,是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事关重要。“导学达标减负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以新课程标准理论为基础,遵循下列基本原理。
1 任务驱动,激发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任务驱动”能激发人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导学达标减负高效”课堂教学各环节正是遵循这一原理导入并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问题的驱动下,反馈矫正、释疑提升;在问题的驱动下,完成达标测试。
2 三维目标 相辅相成
“导学达标减负高效”教学过程中,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突出了“精”和“通”两个字。看学生是否把握了知识点;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迁移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过程与方法上要强调了“自主”两个字。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显示了,个“润”字。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情感体会,科学体验,人生体验。
3 导学达标 贯穿始终
布垆坶认为:有效地教学始终于明确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导学达标减负高效”教学活动从目标导学开始,到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学习达到,最后老师根据目标进行达标训练结束。教学目标贯穿始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始终、反馈矫正贯穿始终、教师的期待和学生的成功欲望贯穿成始终。
4 减负高效 走向和谐
“导学达标减负高效”教学中:“导学达标”是教学过程和策略。“减负高效”是目的。我们认为当前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已经严重的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困扰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减负”势在必行。我们力争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达到“导学达标”与“减负高效”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三、基本原则
“导学达标 减负高效”课堂教学中体现了6种基本原:导学达标减负高效原则;合作教育、公平竞争原则:面向全体、分层发展原则、精讲活练、当堂达标原则、交流互动、激励、灵活原则;
四、教学保障
为使“导学达标 减负高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我靠上抓、具体抓,采取了下列具体措施:
1 设定了教案模版,规范教学行为,避免教学的“随机性和走回头路”。
为了与课程改革同步,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我们大刀阔斧地进行教案撰写改革。原来的教案老师们书写教案多数是简单的教学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的罗列,内容上流于形式的多,应付检查的多,复制别人的多,实用性差。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新的和课堂教学改革同步、有利于促进改革的教案书写模板,模板分为“教学任务分析”、“课前准备”、“教学流程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后记”五部分,而“教学过程设计”对突出“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和“设计意图”三个方面的设计,让教案为教学活动而设计,教案的内容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关注学习活动的组织,关注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关注课后的反思。为了推动教案改革的实施,我们印发了学习材料,强化了集体备课,确保备课不流于形式,真正备出问题,备出实质,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标,新的教案编写体例使教学的方向性更明确了,实用性更强了。现在我们老师撰写的教案多数是便于操作的体例经典。教案改革是成功的,教案改革是我们全面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基础。
3 制定了集体备课规程,促进了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规程分为备课组、备课程序、管理措施等八个方面,其中集体备课流程为:个人备课形成初案-集中说课 共同研讨-解决问题 达成共识-形成统案 网上共享-结合实际 形成个案-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 理论提升。
4 各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摸索经验,我提出了学习的分组原则: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内部进行兵救兵和问题探究提供了条件,而组间同质义为全班各小组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另外也消除了固质分组带来的被歧视感和逆反心理。学习小组一般由四人组成,学习优秀的担任第一组长,中上游的担任第二组长,学困生担任第一发言人,中游生担任第二发言人。组长负责组织课堂讨论,检查帮助本组其他两个同学的课堂学习。为保证合作学习能顺利进行,我们还进行了专业培训。
五、反思与展望
一、写课题(Topic)和课型(Lesson Type)
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讲课时要首先告诉学生,并写在黑板上。因此要写得准确。课型是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初中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课(New 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 Lesson)、复习课(Revision Lesson)、语音课(Phonetic Lesson)、听力课(Listening Lesson)、听说课(Aural-Oral Lesson)、阅读课(Reading Lesson)、语法课(Grammar Lesson)等。不同的课型应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或方法,只有确定了课型,才能选择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二、写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
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素质教育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3~4个目标为宜。
三、写教学的重点(Main/focal Points)、难点(Difficult Points)和关键点(Key Points)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素质教学关键是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四、写教具(Teaching Tool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录音机、教材录音带、教学挂图、卡片、实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练习题、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五、写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写教学过程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写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即教学任务是什么要写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有
些教师采用"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即:准备阶段(自由交流、复习检查)、讲练阶段(导入课程、分层操练)和发展阶段(巩固发展、布置作业)。
2、 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写好知识点,教师使用教案时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写好所用时间,能使教师从容掌握教学速度,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3、 写教师活动。不仅要写教师"教什么",还要写出教师"怎样教",即写清楚教师要教的内容,写出讲授这些内容的方法。写出课堂用语和各环节的过渡语。课堂用语要求简练、口语化,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听得懂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要自然流畅。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
4、 写学生活动。写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特别是怎样学应写清楚。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活动写成听、读、思考、操练、做题等。
六、写课堂训练题(Exercises)
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题和达标题要写在教案中。写清出示这些题的办法,如用小黑板、看刻印材料或学生已有材料等。写出这些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七、写课堂小结(Summing-up on Teaching)
每次见习下来每个同学都要写见习心得,提醒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的感想,从而有什么启发,为接下来的实习做好准备。
还有教师师范技能方面的努力。粉笔字和普通话的训练。在上个学期末,我们学院以每个班级的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微格试讲,从研读教材到编写教案,最后是课堂试讲,由小组成员进行点评,老师个别指导。整个微格试讲训练穿插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微格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试讲训练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试讲视频作为评分作业。上个学期实习选校结束后,我们随即投入到实习队的准备工作中去,与实习学校取得联系,确定实习教材,明确整个实习流程,拟定实习前准备工作的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05-01
新课程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有好的教学设计,要想设计好一堂好的教学设计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
所有的教师都会写教案,但不一定都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它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要敢于创新,大胆设计。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理论,对不同课型进行设计,要勇于打破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探索。更多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教学设计要围绕着本课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能训练要相互结合。在训练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做出如何最有效的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正确方法、养成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从一节课中有所收获的整体设计。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设计要注重集体备课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堂好的历史教学设计,需要各个步骤都很完善,要想每堂课都这样设计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我县在进修学校的倡导下,举办了双备双上,集体备课活动。在县所属地几个区域性教研基地全面展开此项活动,我亲自参加了所在教研基地的教研活动。
1、形成自己思想的第一教案-----“个案”
基地的老师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集体备课前,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备好个人的第一教案,来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意义,对于个案的形成,每一位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本册,本章节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此设计三维目标,设计突破重点、难点和方法,思考是不是设计了切合实际的、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点、是不是设计了合理的习题、板书、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形成了自己教学思想的个案。
然后指定一名教师讲课其他教师听课。课后大家进行研课,反思对知识的准备和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现新型的学习方式。
2、在交流碰撞中形成群体思想的集体教案----“共案”
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再进行第二次备课
在有融注思想的个案下,集体备课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体备课时,讨论,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形成具有集体智慧的达成共识的共享教案-----集体教案。集体备课是在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互动的气氛中,由集体成员的有效协作而产生的智慧交流碰撞的升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不忽视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学生命的载体,是教学质量的生命,集体备课实现了相互切磋、互相启迪、相互提升。从重点的确立,突破的方法,新课的导入,目标的达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制作等,每个环节都经过集体的反复讨论、修改、产生完整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集团效应”的作用。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在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更能使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相互倾注,在碰撞交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观念。
三、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新课改实施中,需要我们从理性和指挥层面去研究课堂。让学生在合作、参与、对话、创新中得到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创新与创造。再好的教学设计也要针对学生在上课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调整。体现了以人(学生)为本的思想,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的课要渗透,“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的思想,要把把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评价一堂课的好不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随学校、教师、学科、教材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叶澜教授提倡一堂好课应该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要想做好这“五实”,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中更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
我校与首都体育学院进行合作,该院派学生到我校实习,我校部分体育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教学指导。这种合作已经进行多年,我校准备与该院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如教学、训练和科研等方面。
在业余训练方面,各位教练员利用课余和双休日时间进行训练。高中男篮在200X年8月获得北京青少年锦标赛男子组冠军。200X年12月我校承办了北京市振兴中华杯武术比赛,我校武术队第七次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田径队克服场地困难,200X年4月参加海淀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男高组100米冠军,并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男初获得跳远冠军,团体总分在我区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