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1 17:18: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

篇(1)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是被灌输的器皿,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而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教师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下面笔者将就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改革下的语文课堂的三大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师生关系的转变,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朋友关系

1、将师生间的“你我”关系置换成了“我们”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师生交流的规格水平是影响学生主体性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才是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师主动改变角色意识,把与学生的“你我”关系置换成了我们”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形式,教师由“独唱”转为“伴奏”

组织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争。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充当引导着和辅助者的角色。

(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辅助者,要注重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主体教学”模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自发性学习过渡。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提问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并指导学生无疑处生疑,产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欲望,在教师的引导和帮扶下,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转变,出现了教师、学生、自我等不同的评价方式。这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保证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参与评价。课堂上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教师评价。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重视运用富有感彩的语言,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与进步;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情感;重视对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或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评价。

2、学生互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并教会学生如何互相评价。

3、自我评价。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即:(1)从服从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评价;(2)从重视行为结果的评价发展到重视行为动机乃至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3)从偏向评价他人发展到评价自己;(4)从片面性的评价发展到全面地进行评价。只要遵循评价发展的规律,就一定能使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二、教学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也不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按“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实施教学:

(一)乐学新知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游戏、范读、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

(二)自读质疑

自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学生根据目标或教师导读整体感知课文,初步认识文章结构,并自觉针对重点词句加以圈点批注,把握文章重点词句及相互联系,记录自学思考的初步结论。教师在给予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的同时,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培养,为好生提供一些加强的自学任务,为差生提供达标的辅助台阶。

(三)细读研讨

在自读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给于引导,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并主动积累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信心和独立思考、学会倾听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注意问题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体现语文课的特点

有些教师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取代朗读,课堂上听不见琅琅的读书声。而《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读达到对语言的理解、品味和积累,获得情感的熏陶。

篇(2)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关注儿童的生长规律,追求童真、童趣、童心、童性,但事实并非如此,但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在内容的选择上却呈现一些与儿童化不相符合的“成人化”倾向,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语文教学中的成人化倾向

1.重知识传输,使童趣缺失。教科书是小学语文知识呈现的文本,但如果传授的知识容量过大,会让儿童湮没于题海之中,让其不堪重负,使儿童沦为接受知识的工具。过于重视知识,忽略了情感渗透,忽视了人文内涵。知识至上的阅读方式也放大知识工具性,淹没了课文包含的童趣。

2.重理智理性,使童情淡薄。儿童的理性带有一定的感性色彩,而理智理性应建立在尊重儿童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而如果过于强调“成人化”的理性,势必导致童性变得愈来愈淡薄。

3.重空洞说教,使童心早熟。童心有其独特的认知规律,儿童的认知以具体、形象、直观的复合型思维为主。如果我们刻意打破这个次序,以“成人化”的说教“催熟”果实,会催生“老态龙钟”的儿童。

4.重规矩纪律,使童性脆弱。儿童的自然天性,包括向往自由、追求快乐、萌生好奇、喜好模仿。立规矩本无可厚非,但应建立在对儿童的生长保护的基础上,应以儿童能接受的方式出现,可以寓于儿童故事之中,可以寓于童言童语之中。

二、小学语文去“成人化”的思考

1.树立去“成人化”的理念。教师要摒弃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成人化”,让语文教学回归儿童化。

(1)坚持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教育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承认儿童的价值体现,教育方式以“寓教于乐”为主,针对不同学段的儿童采取不同的策略,低年级儿童年龄尚小,将猜字谜等游戏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中年级学生的可逐步减少游戏活动,选择一些富有童真童情的文本,彰显游戏的快乐精神,高年级学生应引导学生向维持学生的持久动力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让儿童能快乐地成长。

(2)符合儿童人性要求。语文教学要遵循儿童的人性规律,指引学生求真、扬善、尚美。如在《最后的姿势》教学中,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指出:“当我们面对危难时,应该……”这种空洞的说教完全违背了儿童的发展天性,教者改变教学策略,创设游戏情境,让三名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有一个玻璃瓶、三个线吊小球、一杯水,瓶口只能容许一只经过,老师逐渐向瓶中加水,要求学生在没有加满水时,尽快把小球从瓶中拉出来,如水没过小球则表示生命结束,其他学生静观游戏。在第一次实验中,学生争着球从瓶中拉出来,结果谁都没能在短时间内拉出来。后来学生有秩序的拉出小球,实验成功。教者适时提出问题:“你的眼睛看到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教者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危难关头,要镇静自若。

2.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1)尊重儿童的情感。语文教学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融入自己的情感,与儿童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我”途径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去解释文本。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自读古诗,想一想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引发儿童合理想象:“我”病重不久将离开人世,可中原仍战乱不断,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看不到中原统一,我死不瞑目啊。

(2)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在不同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智慧品质呈现出的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以儿童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教者在分析文本时,要引导学生将感性的情与理性的析结合起来,才能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学习中,从洪教头以“流配的犯人”、“依草附木”、“冒称武师”、“骗吃骗喝”数落林冲,感受到林教头的狂妄、无礼、骄横。

(3)解放儿童的自然天性。语文教学要尊重儿童自由的天性,让他们无拘无束自由在生活。这里的自由有情思自由、思维自由、意志自由、言语自由、生活自由等等,不囿于成人,不顺应成人。教师在教学中力求人文化,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内心的交流,而避免将语文文本“政治化”、“道德化”。如在《莫泊桑拜师》一文学习中,教者引领学生揣摩词句,体悟情感,教者提出问题:“你觉得莫泊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勤奋好学)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有学生找出由于作品写不好而“焦急万分”,也有学生从“一进门”中看出他求知若渴,还有学生从“一天……两天……天天”中也读出了踏踏实实求学。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摒弃以自己的想法替代学生的思考,要改变“成人化”教学的倾向,要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童趣、童情、童性与童心。

篇(3)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语文课程是具有素质教育的意义。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育目标是多元的结构体系,包括语文智育目标、语文德育目标、语文美育目标等。教育部早在2007年就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且将其列为公共必修课,这是国家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信号。教育部之所以明确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根源在于当前大学生语文水平普遍不高。

就高职院校来说,针对衡阳市高职院校,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现有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共发放196份调查问卷,回收196份。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跨学科”的学科现状。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导向感,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各高职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导致“跨学科”成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是内容拼凑、缺乏系统性的教材现状。当前所使用的教材大多由现代汉语、阅读、应用文写作等内容为主,前后章节内容独立成章,没有递进性,缺乏知识的系统性。

三是教师教学任务重的现状。公共基础课部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中,每名专任教师年均课时543节,且都为理论教学课,教学任务相对较重。

四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调查显示:67%的学生对学学语文兴趣不高,同时46%的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目的不明,呈现消极应对心态。

一、针对“跨学科”教学现状对策

教育的发展要切合时代脉搏。当前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就业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摆在各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一趋势,担负着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大胆突破,重新组合,按照学科交叉的思想、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走学科综合化的道路,把大学语文改造成以拓展学生视野、承传中国文化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语文课程。因此,借鉴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㈠将专业学习与应用文写作相结合,组编各专业实用应用文写作教材。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为例,目前在旅游专业开设《导游语文》,在护理专业开设《医务应用文》课程,实现专业与写作相结合,教学效果较好。其它传统的优势专业也要研究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加大“跨学科”的研究力度。

㈡在学院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试行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为例,在2014年立项开发了《艺术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茶艺与茶文化》、《校本文化源流》等一批素质拓展特色课程建设项目,部分课程已经开班授课。这是语文教学“跨文化”教学的试水,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要将此类课程固定化,并将做成学院文化教学的一个品牌。

㈢运用团学工作平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为例,《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特色素质教育课程正式开班授课;茶艺表演队积极参加各类茶文化展示活动,参与推广课程的学生人数超2000人;3000多名学生参加“孔子学堂”晨读活动;与衡东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结成友好单位,定期邀请中国剪纸、刻纸艺术传人现场教学。这些对接“第一课堂”的文化育人方式要项目化,要传承下去。

二、针对教材内容拼凑、缺乏系统性现状对策

教材对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式具有导向作用和制约作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结构与内容编排方式对学生系统知识的建构不利,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不利。针对这种现状,探索一条以建构大语文观的新思路,突出整合化的特点;突出知识板块由割裂走向融汇、由学科隔离走向沟通,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发展,适应学生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需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高职大学语文在为专业服务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目的;这是当前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针对教师人员较少、教学任务重现状对策

㈠提升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亲和力”,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影像等手段创设情景,不断变换学生视觉、听觉等刺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兴趣,列举学生身边的例子,结合课程内容运用“体态语言”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㈡开展“中文实习生进课堂教育计划”。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为例,借鉴该院《艺术鉴赏》课程无偿引进衡阳师院音乐系专业实习生33人,承担该院2014级全体新生的课程教学与艺术活动指导工作的好的做法,可从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师范类院校中文教育专业学生中选取优秀实习生承担高职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操作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

㈢全面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丰富教师业余活动。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为例,该院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教研室工作条件改善与教师茶歇项目,建立语文专业教研室,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老师们在学校没有办公地点的问题;同时,跟随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启动大学语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计划,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教师之间在教研室可以进行深入探讨,寻求最优教学方式。

四、针对高职学生学学语文现状对策

㈠教师教学因以提高学生学学语文兴趣为出发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没有大学英语那样的三、四、六级考试,甚至不被纳入学校考试科目(通常是考查课),这些被一些人认为是走入困境的种种不利。作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趣味性教学,达到让学生对每次语文课都很期待的效果。

㈡引导学生练好自己的“笔力”。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也有重要作用。《大学语文》应重在培养大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养成好学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读各种各样的书,使自己成为“杂家”; 引导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引导学生经常看报纸或杂志;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坚持不懈。引导学生善思,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开动脑筋,事事留心,培养学生锐利的眼力。引导学生勤写,结合工作需要和自觉动笔,经常动笔;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主动揽活干;引导学生多做读书笔记,坚持写日记。

㈢引导好学生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训练,重在平时的点滴积累。要引导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在校内推广普通话,不管是在课堂、宿舍和食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都要尽量使用普通话。要引导学生多练习,经常朗读一些经典读本,学会用普通话的语音去思考。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普通话培训,给他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㈣拓宽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和参与面。大学生应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语文中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不应一味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他们学习的重点在于拓展和提高。学校要引导学生以班会的形式举办读书小组、辩论赛、话剧、对联等语文活动;在学校举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中要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当前处于边缘化的现状到大学语文的复兴,作为高校教师,探索之路还很漫长。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充分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投入情感,不断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就能够保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扭转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邢宇皓.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02-13

[2]吕福源.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而奋斗.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12-14

[3]祝敏鸿.大学语文定位之反思. 咸宁学院学报[J].2008-11-22

篇(4)

一直以来,人们对在英语教学中发展文化意识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交际。事实上,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的误解。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课程也开始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科目之一,那么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课程改革的这几年里,有不少院校开始增设小学英语专业。教师是新课程的实践者,这就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核心理念的同时,既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又要发展文化意识。

发展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1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发展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逐步发展“文化意识”,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认知与理解的观念。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了解西方文化,能激起学习兴趣,进而爱学英语、学好英语。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发展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必要的,使其能够在将来的实践中将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结合起来,帮助小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1.2 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发展文化意识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1994年开始实施的《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标志着教师专业化进人实际操作阶段。正确理解教师专业化,把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明确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为小学英语专业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英语教师专业化的知识结构中,专业的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文化知识。因此,在对小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时要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发展其文化意识。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文化意识 2.1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文化意识的发展。

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利用原有教材资源,精心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开放性延伸。案例:①教材: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 9 "Holi-days and Festivals" o②学习对象: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09级小学英语教育班。③设计思路: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本单元的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西方节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图片或鲜明直观的多媒体画面,通过对“Spring Festival’,与“Thanksgiving’,这两个节日的庆祝方式、食物、服装等方面的对比来开展语言教学。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发展文化意识。

2.2在英语活动中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在开展英语活动时,教师可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以烘托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最终实现预定目标。例如,开展Halloween(万圣节)的活动,这是西方既有趣又盛大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之一。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做各种各样的面具及南瓜灯,扮演节日里的邻居们和索要糖果的孩子们,进行一场万圣节表演。通过诸如此类的英语活动,学生们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增长见识,而且会对英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及其风俗习惯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可了解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2.3借助教材,融人文化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根据教材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进度的安排,适当地融人文化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直接把英语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英语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直接编成教学内容,介绍这一文化中的习俗、风土人情、有趣故事等。在选择文化内容时,可以关注与小学英语内容相呼应的素材,这样能为他们将来的教学提供材料。

2.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对英语文化产生兴趣。

篇(5)

小学语文教学是每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习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素质的融合通过语文的学习,可有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我们的语言,了解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了解到我们发展和传承的汉语言文学。但是由于英语等外来语种的侵入和我们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问题,使得小学汉语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需求,同时落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会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才能改变现在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才能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语文教材的功能包括,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并且小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和人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对于刚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太过难于理解,书中很多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去理解和接受的,因此导致学生的思想出现混乱,不利于其成长。因此,小学语文课本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学习关于友情、诚信、善良等做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材内容,通过学习更多与之相关的文章,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一个诚实并且注重友谊的孩子。文章的选取也要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有意义的童话故事和文章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更可以通过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语文类教材的代表作品《神童诗 》、《千家诗》、《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我国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不仅可有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更可以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

第二、小学语文授课方式的改革。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的停留在学生跟着老师读书理解的阶段,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语文教学和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密切相关,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不利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改变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有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通过开展诗朗诵、书法小比赛、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这种授课方式除了会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不至于让优美的诗歌和书法在历史长河中消失。

篇(6)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的小学教育问题主要是语文的教学问题,无论是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还是非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都存在,语文教学历时非常多但效果却特别差,这不得不令人担忧和惊奇。现今国际文化广泛交流,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理应受到重视。我们应该探究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并致力去解决。

一、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国民族区域的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语文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它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一直以来小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都跟不上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发展,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2、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资源匮乏。民族地区的环境相对大城市来说十分恶劣,就拿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来说,地域偏僻,条件艰苦,很多老师不愿来到下面工作教学,再加上工资待遇也不理想,这就造成了民族地区从事小学老师严重缺乏的现象,不单单是语文老师数量少,其他的亦是如此。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怎么可能会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呢?这样就注定影响制约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甚至是影响整个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

3、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开展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民族区域的教学理念限制着小学语文的教学,导致不能及时的更新变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新课标的执行步履维艰。一直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前进,更别提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了。

二、民族地区小学高效的语文学科教学课堂的可操作性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它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针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不受重视的现象,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要足够了解,认清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努力改善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落后状况。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便满足当代新课标的实际需求。尤其是针对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正确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弥补他们概念上的不足,并且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做到因地施教,因材施教。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不断的挖掘教材内涵,注重对小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不断改革寻找适合民族区域地方色彩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以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努力积极推行新课标的广泛实行。如:曹冲称象等。等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挑战一下主人公,看学生自己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意见或者办法等。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前人的观点,而是不断的鼓励学生挑战书本。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发展着,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大胆的进行质疑,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加强师资问题的大力解决,以教学实效为目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质量。师资问题是当前影响制约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目前我国也相当的关注和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更多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大学生走入民族地区为广大的民族区域的小学生服务,例如:“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硕士”计划等等。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素质提升实质就是民族区域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设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阵地就是课堂,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以实效性为课堂目标,及时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保证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实现,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三、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已经实施,按照新课标要求,不断地改革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明确教师指导者和促进者的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教材内含,提高教学实效性,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确保语文教学的高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民族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革新进程逐渐加快,儿童文学教学逐渐受到了现今的教育部门的重视。基于此,目前我国各大小学对于儿童文学的重视也逐渐加强,儿童文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如此,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许多的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不够重视、教师们没有把握儿童文学的特点等等。因此,现今的小学教学部门和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投入精力和物力去解决儿童文学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不够重视现今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是比较传统的,他们的语文教学理念是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较深的。基于此,他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考试知识点的传授上的,对于儿童文学教学是没有投入精力去研究的。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枯燥的,这种教学方式是对拥有极其活跃的思维能力的小学生们的摧残。因此,重视儿童文学教学寻找契合小学生们的儿童文学教学方式是相当有必要的。2.教师们的儿童文学素养欠缺儿童文学作品选段是小学语文教学教材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要拥有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然而现今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的儿童文学素养是欠缺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师们缺乏儿童文学的阅读量,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时候难以与教材产生共鸣,自然也无法对学生们进行知识传授。3.没有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其他的文学类型不同,儿童文学作品是拥有着自身独有的美学特征的。这种美学特征是纯真自然的,是不掺杂任何利益的。但是现今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缺乏理解的。他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从而使儿童文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下降。在具体的儿童文学教学中,许多的教师们会不自觉的代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文学作品,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中一部分真善美的特质丧失。除此之外,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们甚至会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去解构儿童文学,让儿童文学教学充满工具性,失去了纯真自然的味道,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导致儿童文学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对策分析

1.教师们应当要重视儿童文学教学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要认识到时代变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一成不变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是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重视儿童文学教学是现今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要多多地阅读国内外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小王子》《城南旧事》等等,要让自身的视野得到开阔,儿童文学审美情趣得到加强。除此之外,小学教学管理部门也要重视提升教师们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聘请专家入校对小学语文教师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进而充分的提高他们儿童文学教学方法。2.要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与其他的文学作品不同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纯真、自然、淳朴等等,这些美学特征对于处于懵懂阶段的小学生们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它们可以让小学生们拥有正确的看待事物的眼光,可以让它们的想象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因此,教师们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要做到换位思考要将自身的思维方式和阅读理念与小学生们相通,教师们也可以积极地和小学生们交流,要从他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中寻找到契合他们的儿童文学教学方式。3.要重视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想要让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教师们就应当要注重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小学生们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会让教师们儿童文学教学事半功倍。在具体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首先教师们应当要了解学生们的阅读倾向,教师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解。其次,当教师们了解到他们的阅读倾向之后,就可以给他们推荐契合他们心理的儿童文学作品了。最后,教师们可以采用让学生们撰写读后感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们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进而寻找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现今我国的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是相当重视的。然而当前许多的小学学校的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并不高,因此寻找契合当前时代的儿童文学教学方式是相当重要的,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要投入精力和物力去开辟新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2]杨璟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13).

[3]张仁美.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J].才智,2017(22).

[4]姜艳.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7(16).

[5]徐玲.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读书文摘,2017(04).

篇(8)

一、激励教育的基本论述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指导,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合理运用激励教育的理念和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为以后高难度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励教育得到了教育发展部门的极大认可,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教学者能够明确教学主体,不断完善教学细节,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彼此共同发展和进步。激励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积累总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语文所涉及到的内容要点比较全面,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对新生事物进行深入认识和了解的过程,激励教育模式的运用能够从发展的角度上来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通过不同方式的奖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水平。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从而带给他们学习方面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多鼓励引导学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激励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因此,需要教师投入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去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多数教师都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综合水平,这种方式阻止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的建立,尤其是那些基础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久而久之就让这些学生产生了“我不行”“我不会”的学习心理,其实,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这样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可能力。

激励学研究表明“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于自我的语文学习的认可,从认可的角度来不断的提升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将这样的兴趣建立起来了才能够促进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语文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奠定坚实的语文自信力。激励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不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作品中的人物或情景,还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即使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教师也要宽容对待,不要嘲笑、呵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方案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说出来,而许多教师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如何鼓励学生在课上主动学习成为教师面临的问题,教师应该反思为何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与同学侃侃而谈,欢声笑语,是否是在课堂上教师过于严肃,从学生课上与课下的行为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课堂上的环境让学生沉默了,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改变课堂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在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时,首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园丁,应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学生在尊敬教师的同时,教师应该同样尊重学生,若教师真心对待,相信学生肯定能够感受得到,进而在课堂上敢于面对老师。然后,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掌握主动权。

(一)师生互动,活跃气氛。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掌握主动权,而不是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课下或听或不听的状态,教师也不要盲目学习西方教育方式,要结合实际改变教育方式,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这门科目,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任务,把自己融入语文教学中,然后把学生带进语文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活跃气氛。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把单一接收变成双向反馈,让学生反应理解的程度,让教师掌握学生接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增加师生互动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小活动,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创设一些小活动,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增加师生了解,改进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使用,不仅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和具体的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还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建立起兴趣,从而促进其对于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激励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阶段,需要有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加入到激励教学的队伍中来,促进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学的使用频率,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立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 华夏教师,2015,11.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等都发生巨大变化,小学语文的基础地位更加明显。语文的共识性与特殊性决定语文必须要重视保持其内在的人文内涵。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的深层次性与复杂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成为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保证语文的人文内涵的前提下,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的课程形态不明确,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大都采用逐字逐句的讲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普遍存在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又让语文教师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很大帮助。但是,这种讲授方式只是采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并不能让学生从中真正学习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内容。与发达国家的语言教学相比,我国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就非常明显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阅读课文与讲解课文,最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能够获得认识语言的能力与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语文的课程形态不明确,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2、小学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造成理解和表达失当

语言是交流和表达的手段,也是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要工具,并且能够促使学生运用语言认知事物并将事物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自主阅读,忽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严重失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

语言来自于实践,必将再用于实践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是语文的特点决定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对于语文实践活动却置若罔闻。随着社会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语言教学开始注重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忽视实践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1、明确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认识语言与应用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中要明确语文教学部仅仅是进行课文的讲读,不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最终学习目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学习的内容,并以此进行语言的认识与语言的应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明确语文课程真正的形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挥语文真正的作用。

2、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阅读与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与应用,感悟与积累是进行阅读的基础,都是为学生的表达服务的。从阅读开始学习写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以写作促进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药积极寻求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确定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以及语文表达的特点确定的。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有效的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与分析事物,用词造句,文章构思的方法。用写作促进表达就是让学生根据要求就西宁写作,并由教师进行评价,学生按照教师的反馈,再进行相关的阅读。总之,阅读、包括写作在内的表达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理解与表达的错误。

3、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心与主动性

小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与认识水平,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并且还能够充分体现语文的特点与性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改革与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首先,语文实践活动要合理确定内容,并采用合适的形式,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可以进行课本剧,开展故事会与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符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把握时机,对活动进行精心安排,保证活动的时间。例如,可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比赛与辩论会等活动,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语文学习。最后,语文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必然的。但是改革中要重视语文的特性以及语文的人文内涵。全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认识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教师在教学语言上的灵活运用,对语文教学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把握住小学语文的特性,对教学语言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包括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以及课堂教学范围,主动去调整语言组织方式,设计语调等等,从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使小学语文迈入素质化、科学化、全面化的良性轨道。

一、生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注意语言选择的精确性与准确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影响与决定学生的语言习惯与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理特点,有目的性地组织与选用语言,突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愉悦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歇后语、谜语、俗语等等穿插其中,凸显教学语言的多样性,还可以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根据音乐的起伏与变化调整语言、语调等等,带领学生进入语文作品的意境之中,更为真切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这对于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作品分析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性

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形式,小学语文无论是在内容上,教学目标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带有一种情感与情绪,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中的情感与情绪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为此,为了突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作用力,教师要有效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使小学语文教学语言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有所调整,有所改革,并呈现出或是激昂、激进,或是低沉、无奈,或是欢快、向上的情感取向,既给予学生更为新鲜、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心灵感悟。比如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会作者对于祖国的依恋,对于侵略者无声的抗议,对于人民的同情,对于现状无力改变的无奈等等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教师首先必须酝酿情绪,并通过减慢与加快语速、加重语句的读音,调整声音的音量等等方式,全面、真实、立体地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用心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获得一种心灵上的震动。

三、科学性

科学性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规范化、准确化的重要标准。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尤其是在语音、语调、语调等等方面,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挨紧 (āi ),挨饿受冻(ái),白皑皑(ái)),投奔(bèn),蓓蕾(bèi lěi),当(本)年(dàng),逮老鼠(dǎi )等等极易读错声调,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用语,遇到拿不定读音的字词,要在查阅地点之后再进行相关教学,从而既有效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差错,同时也有效纠正了学生的印度问题,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针对性

与其它高年级语文教学不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必须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语言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教学语言,切不可一味使用艰涩难懂、复杂深奥的词语,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要选择小学生能够听懂、理解的词汇并不是说绝对不能使用相对较有难度的词语,在完成某些词语、成语的教学后,教师要有意识地有这些词语造句,为学生创设语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这些生词、成语的使用方式与真实意义,让学生在不断理解与消化这些词语时增强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以典范性、科学性、可接纳性和生动性指导教学语言的选取,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槌龇⒌悖确定、筛选、调整教学语言,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主动性,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并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小学语文素质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艳.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205.

[2]孔宪梅.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A]. 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

上一篇: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 下一篇: 旅游管理行业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