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18: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条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改变,这是发展观理论质的飞跃。这种科学发展观,从哲学高度说,它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发展中人与物的关系,坚持了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从实践角度说,它科学回答和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是以物为本位,还是以人为本位的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路径选择。因此,我们说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所在、价值所在。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人”,实则是“民”,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社会发展的本位。这是历史唯物论的必然结论,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这也是我们党在全国的范围内开展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据祝福恩文)
伟大新觉醒的思想空间
1978年以来的30年,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历史上少有的高速发展。西方思想界、战略界、舆论界的一些朋友,把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现象称之为“世纪之谜”。而要破解这个“世纪之谜”,还需要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际经验中,从中国人在这个历史新时期的伟大新觉醒的深刻内涵中,来获得理解。我认为,这个深刻内涵的首要核心,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其广阔复杂而又意义极其重大的、新的“诸子百家”的局面。这一次“诸子百家”的焦点,是当代世界向何处去,其中也包括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最近30年中国人的伟大新觉醒所展现出来的,同人类文明相融会而又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理念,正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发展,为我们不断提供着新的精神财富。
面对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上半叶世界新的转折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我们无非有这几种选择:一种是妄自尊大,脱离经济全球化,关起门来搞现代化。这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又一种是妄自菲薄,甘当附庸,完全依附外国,依附西方。这种办法也是屡试屡败。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全新的战略道路。1978年以来的30年实践证明,这也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据郑必坚文)
干部制度改革趋势
展望未来,干部制度改革无疑将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方向发展。今后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则要转到选择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方式创新,难点则要转向扩大干部工作的有效民主,这对于干部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干部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选择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要有多维视角,要从多路径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是时展趋势的要求,要在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化的进程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密切相关,要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过程中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等。总之,要用系统的思维来把握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趋势。(据李烈满文)
对中国政治模式的巨大优势要有自信
奥运会举办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力、无可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万众一心的社会认同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我国的政治体制是超越西方政治制度和中国传统体制之上的现代国家制度,具有旺盛的活力和明显的优势。
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首先要从迷信西式民主的窠臼中摆脱出来。客观地说,中西政治体制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总体上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借鉴西方政治制度中一些体现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形式和做法,特别是在权力监督和制约方面。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破除对西方体制的迷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模式,而应立足于本国国情并遵循现代市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要求,构建既适合自己又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政治发展模式。要立足现实,看到中国政治模式的巨大优势,树立自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据梅宁华文)
执政党急需怎样的转变?
我国的政治体制,包括党政领导体制和机制,孕育和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权力过分集中是原有体制的“总病根”。
今天重提和强调执政党建设问题,包括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问题,应当弄清楚,急需“转变”的主要是什么?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主要不在于“地位的转变”(因为这种转变实际上早已实现了),而在于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理论的转变以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转变。这就是说,今天我们研究和探讨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乃至整个执政党建设问题,着眼点和着重点,应该放在思想观念和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上,注重理论创新,建立一套系统的执政(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从革命(党)体制到执政(党)体制的转变。(据王贵秀文)
避免经济危机:
(一)必须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出思路、作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发展得快与慢、好与差,往往与领导班子的思路是否正确、决策是否科学密切相关。领导班子作决策,要把顺应发展潮流与遵循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中央的精神、上级的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有机结合,使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听真话,察实情,真正弄清楚全局性的问题是什么,本地区本单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掌握科学决策的发言权与主动权,坚决改掉靠经验办事、拍脑门决策的习气,使各项决策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一是确立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根本目的是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二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永续发展。四是丰富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思想。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46-02
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在其专著中多次予以了论述。通过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查阅和梳理发现,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着详尽的论述。综合其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个人需求的多方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整个人类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1]。此外,马克思还在不同的语境中提到过人的“多方面的需求”或“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并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普遍性看成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1]。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需要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基本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和潜力。其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劳动者片面发展的状况,特别强调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地发展。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自然共同体”中,人与人相互依赖,个性不突出;在“经济共同体”中,表现为物的依赖性,个性遭到压抑和束缚。只有在“联合体”中,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每个人才会成为自由发展而各具特性的人。此外,马克思还把人分为“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的过程[1],即与社会关系相适应、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的个人逐步代替与社会关系不相适应、没有自主性、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个人。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个性的发展。
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和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既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想,同时又是消灭现存不合理现状的现实运动。因此,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历史条件。对此,马克思有大量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由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只有以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得到解决。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才能在摆脱贫困状态,并在基本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自由个性的发展。其次,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3] ,只有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才能使人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文化娱乐、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等活动,挖掘和培养人的情趣、爱好及能力。
(二)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条件和工人相分离,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也就造成“劳动内容对工人本身的异己性”。在这里,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工人,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被动性。此外,消灭不合理的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分工的片面性、强迫性,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被动性。旧式分工使劳动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被划分到一定的活动范围,使人长期固守某一种职业,每一个人都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部分,他们在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的同时而偏废了其他方面,从而使人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把私有制的消灭和旧式分工的消除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根本条件。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育。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将使工人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同时,他还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 因此,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三、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对中国高校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总结历史经验,从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为中国高校当前如何更好的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关心和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马克思曾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人们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摆脱贫困状态的时候,才能从简单的求生存的需要转向求发展的需要,也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各种各样有利于发展自身能力的活动。因而,要想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必须关心学生,并努力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产生,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家庭条件的窘迫使其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质条件都得不到应有保障,每天除了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焦头烂额外,别无他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物有所保的前提下安心的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高校应时刻关注和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条件。
(二)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
在马克思的眼里,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需要的发展。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的发展是随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而不断发展的,当人们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而当人们的正常需求无法得以实现时,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败感”和“落魄感”,进而精神委靡,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动力,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高校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创造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具体说来,高校教师和领导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高度关注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并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去满足或实现学生的各种正当需求和合理需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当今时代,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还应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帮手。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通向社会的桥梁,通过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阵地在培养和锤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教育是社会传递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教育方面实行的都是大一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培养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被压抑,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对此,当前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个性发展,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大力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中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和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对此,新时期我们应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教育事业,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实现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平衡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发展是最基本的范畴之一。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调整,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把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对马克思一个多世纪以前所热切呼唤的“新人”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实际体现和创新。
一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由来已久。但无论是我国古代“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重民思想,还是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都是试图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则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出发,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经过考察分析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现实存在的活的生命体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些欲望和需求又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来实现的。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个人的发展是人类在不断拓展自身活动范围的基础上,为物质生产的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一个时代的人有怎样的社会存在,他也就获得了不同于另一个时代的人的本性或人的本质。如同改变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自然正在改变以自然为存在对象的人自己一样,改变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社会,本身即意味着改变以社会为存在对象的人。因此,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它并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造成市民社会自我分裂和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活动的异化。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实现人的解放,最根本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改变财产的占有方式,其核心是改变人的生存方式,恢复人的本质活动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本性。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观印证着新的哲学精神和实践原则——人的发展唯有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价值体系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马克思又将人的发展放在了社会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他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发展时期,其中商品经济是人类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必然走向自由的中间环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生产系统,经济力量是超自然的人的力量。这时,人虽然不再是自然必然性的奴隶,从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人相对于自然的独立性,可是,继而人又成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奴隶。人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经济动物”,都呈现出被某种外部力量奴役的特性——物役性。这个发现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马克思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生产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互相依赖关系,另一方面它们在发展中存在着矛盾不平衡关系,即商品经济和人的发展的“二律背反”状态。马克思以自由为价值导向的人类发展观,揭示了“物役性”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区域性的血缘群体中,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依赖于血缘关系的。而这种人和人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威严统治和绝对服从的关系。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商品经济的兴起,打破了前一社会形态的封闭状态,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它有效地激发了人潜藏在物质欲望中的生命力,扬弃了那种阻碍和抑制个性发展的“人的依赖关系”。人类进入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人不再是血缘等级中的“精神动物”,先前的人对人的“统治和从属”现在代之以各具自由身份的人对所缔契约的共守;法律取消了等级特权,从政治形式上认可了每个人的平等地位。从对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能力的提升方面来说,这种“物役陸”要比对“人的依赖性”进步得多。然而追逐更多财富的强烈动机,就有可能使人萌生出冲破一切制约的欲望;垄断财富所造成的金钱万能的魔力的诱惑,抵消了人的一切最美好的精神情趣。而人如何挣脱“物役性”桎梏就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
商品意识是现代文明意识生长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既是社会性存在又具有精神性存在的特性,使得一批敏锐的思想家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从文化上寻求物质发展与人类自身完善之间的合理平衡上。马克思的“新人”观就为人类摆脱“物役性”文化困惑提供了一条根本出路:从文化理念上寻找商品意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更新,从而为人成为“新人”提供“意义”的凭借和价值标准。
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对自身发展的意向、要求和评价,人的理想、人格特质和伦理道德,归根到底是为市场经济所制约,并受相应的商品意识影响。然而,“文明”的真实含义并不是对人的自然欲望的一味满足,而是对“自然本性”中种种“非人性”因素以及文化中非人性倾向的疏导和改造。社会实践内容包括商品生产流通和人类精神生活等。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意识主要反映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和要求,人被设定为“经济人”,其全部活动背后所潜藏的动机都只是为了利益,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人文精神则反映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它把人设定为“道德人”、“完整人”,其全部活动都蕴涵着对生存意义、精神家园和价值目标、理想信念的追求和憧憬。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不仅是两个不同的精神范畴,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它们都深深扎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折射出市场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即以物和金钱为鹄的,还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二者的矛盾和对立使社会具有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两种对立的舆论导向和两种对立的行为规范与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社会自身的矛盾,将不同性质的力量施加到同一个人身上,使人的精神生活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恼之中。如果说人类第一次是从“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那么如今人类有必要实行第二次解放,即从“物”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而马克思的“新人”观则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性要求。
“新人”观是在马克思的以自由为价值导向的人类实践发展观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始终反对在抽象的理想中设计人的前景,而是要立足于社会物质条件,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去考虑问题。“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收到大工业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种新人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这种新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自由王国”中的“自由的人”。如前所述,人类目前整体上面临着严峻的精神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既需要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智慧和潜力;另一方面又需要社会各成员的协作行动。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世上唯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意识来决定和创造对象世界的存在物。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扩大和丰富,马克思所憧憬的“真正的自由王国”将会愈加富有生命力。那时候,“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短必要劳动的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压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的自觉的意识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明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之一。
因此,马克思所热切呼唤的“新人”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一文化价值理想深深植根于对人的辩证发展的自觉把握与切实体认上。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人的发展历程必须经过群体人、个体人与社会人三种形态。如果说人在群体主义时期,人依靠自然纽带组成共同体,在能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去处理同自然界的关系,那么,当人已经从大自然的限制与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时,一些人却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企图统治和控制他人。因此。要摆脱“物役性”的精神困惑,必须依赖人的觉醒,使人成为历史过程的自觉参加者,成为社会化的个人。这种“新人”与受制于“控制消费的官僚社会”的“经济人”截然不同,他完全摆脱了以占有财富为人生宗旨的“物欲”的束缚;同时又与只重精神而轻财富,重义轻利的“道德人”完全不同,这种“新人”力争把“道德人”理念中体现的终极意义的价值合理地落实于俗世中,而不使其因空灵而无法实现。这种“新人”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理想,是在更高层面重建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人类与社会协调促进、全面发展的人。
三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最高理想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突出发展旨在实现两个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环境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人类能动创造的主体能力不断生成、进步、展现并由片面的人向“新人”跃迁的过程,是人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其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以一种动态的形式揭示了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谓全面发展,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致力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必须使得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地区以及社会各个领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在这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和有序的制度文化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想和人力资源。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同马克思的“新人”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3-0045-04
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的司法判决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形式主义化的倾向和表现。形式主义虽然在表面上看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好像内在地蕴含了法律至上的崇高理念,但由于在很多语境中过分地坚持形式主义的理念导致了背离法律精神的现象,而对法律精神的背离恰恰是与法律至上之法律理念相左。法律的运行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化的操作过程,而是充满着复杂性,简单的法律形式主义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势,更难以把握各种社会情势中所包含的法律精神。司法审判绝对不是存在于一个真空当中,各种看似法律之外的因素都可以构成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如果把司法审判看作一个系统,那么系统内外的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缠绕的,这一缠绕的事实使得我们在司法审判中更应该走向判决的整体性发展进路。但是这些整体性因素必须具备合理性的思想内核,而这一合理性的思想内核就是当代中国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所总结生成的科学发展观理论。
一、判决的整体性: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克服
关于判决的整体性对于中国人而言一点都不陌生,在中国传统社会,司法判决从来都不是一个严格按照法典的规定进行判决的过程,而是受到了当时的儒家观念、社会情势乃至民心的影响,这种现象自然和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是内在相通的。在法律和道德、民心、社会情势之间,法律的选择绝不是唯一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属于当时社会条件要求的意识形态,比如“德主刑辅”“敬天保民”,这些观念绝对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弥漫在政治法律的运行之中,并且结合得非常内在。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你只要看看历史上的判词,就会自然发现大量的判决中往往很少谈法律问题,甚至根本就不涉及法律问题,而是径直取自道德的理由对案件进行判决。
但是,随着中国近代以来向西方的学习,法律形式主义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市场,并且在某些领域具有主导性地位,尽管在实践中往往并不是如此。中国部门法的研究者多数属于以法律形式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法条主义者,他们在根本上忽略了法律之外的各种因素对于判决的整体性影响。而在司法判决实践中,这种法条主义是相当普遍的,具体主要体现在判决书的制作中。我们知道,中国当下的判决书基本上采取的是三段论的逻辑结构,这种结构恰恰是法律形式主义的表现。虽然在判决的复杂过程中,法官往往会将各种因素和情势都考虑到对于案件的整体性权衡中,但这一点在中国的判决书中是无法表现自身的。法律形式主义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局限性,尤其在中国当下的司法判决中更应该反思法律形式主义的局限性。
首先,法律形式主义是一种机械主义的思维,想当然地认定只要依据法律文本中的规定就一定能够合理地解决社会各种问题。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有一种理论思潮叫做概念法学,他们认为只要把法律和事实输入到机器之中,机器运作的结果就自然会得出正确的司法结论,但这在法律实践中逐步被西方法律理论和实践所抛弃,在20世纪曾涌现出一大批批判形式主义法学的理论思潮。在山东的淄博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那里的法院首次在中国搞起了计算机判案,这种现象和西方的法律形式主义思潮在思维方式上都是一样的,根本忽略了法律中运行的各种实质性要素。其次,法律形式主义有一种天然的理性自信,也可以说是理性的狂妄。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力是万能的,万能的理性可以正确地制定适用于社会各个方面的优良的法典,然后再根据法典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然而虽然笛卡尔给了人们理性的确信,但休谟却马上将其了,休谟让我们看到了理性的有限性,而康德则求其中间,但毕竟是支持了有限理性的理论观点。即便我们从常识的角度去理解,理性无限也仅仅成为了一种乌托邦,而丧失了任何理论和现实的合理性。法律形式主义无视人自身,也无视社会现实本身,从一种抽象的前提妄图推导出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前提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判决的整体性理论是一种实际的理论,它珍视现实生活本身的规律性,要求法官从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出发思考一切问题,而不是从一个抽象的前提出发并用这一前提剪裁现实生活。霍姆斯大法官曾经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一般原则并不绝对具体情形。其实何止一般原则不能解决具体情形的问题?任何普遍的规则、原则都无法决定具体的情形,也无法在任何情况下对现实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即便人们可能在某个原则方面在理论上达成共识,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在特殊的状态下对问题的处理达成一致意见,“人们在某个原则上达成协议与他们在特定情形下的分歧同时并存是一种普遍的法律和政治现象。”[1]普遍并不能包括具体,任何具体都是丰富多彩的,具体中具有普遍所无法涵盖的多样性特质。如果认为有了一个普遍的原则或规则,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那就是一种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判决的整体性理论就是对这种教条主义思维方式的反对,它以现实的生活世界为存在依托,将各种可能影响判决结论的因素都加以考虑,并同时进行合理性整合,从而得出合理的判决结论。
但是,依据判决的整体性理论对于影响司法结论之各因素的考量并不是对各个因素毫无原则的平等对待,而必须贯彻一种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在中国当代判决之整体性理论的把握中,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整合价值。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彻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采取的是统筹合理的发展方略。应该说,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思想内涵正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实践的合理性要求,是指导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理论。这种理论自然也可以被应用到司法审判当中,不仅法院的行政工作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法院的审判实践也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的审判所涉及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学发展观正是这些领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如果这些领域出现了问题,需要法院加以解决,那么法院就自然应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法官而言,他不可能仅仅考虑法律问题,仅仅把法律当圣经的法官不是一个好的法官,法律之外的因素是法官不得不考虑的,但法官考虑这些因素的时候不能随意考虑,必须有一个合理性的尺度和理念,而这个理念就是科学发展观。
二、判决整体性理论的表现与科学发展观
判决的整体性理论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反对,它所表达的是对社会整体性情势的考量,缺乏了整体性的判决理论往往会丧失自身的现实合理性。科学发展观恰恰是现实生活中引发的合理性要求,反映生活的合理性自然就要求与科学发展观保持一致,并在司法审判的实践中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西方国家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叫法,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也是他们所具备的,比如以人为本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而恰恰是西方的传统,而可持续发展最早也是见于西方理论家的阐释,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具体理念则在西方国家并不比中国落后,而他们贯彻和实践的可能恰恰比中国要好。我们叫做科学发展观的东西在西方往往被称之为公共理念,从古希腊就一致存在的对于社会整体性的一种关怀。因此我们说,叫法虽然不同,但其指向却是一致的。
德沃金曾经明确地提出过整体性的法律解释理论,“我们有两种关于政治整体性的原则:一种是立法原则,它要求立法者设法使整套法律在道德方面取得一致;一种是审判原则,它启示我们尽可能将法律理解为在道德方面是一致的。”[2]德沃金主要探讨的是司法审判领域中的法律解释的整体性理论,其所注重的是一种协调的精神。“整体性使政治需要和个人需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这种连续性既有表述价值,也有实际价值,因为它促进了笔者刚才提到的具体实际利益的有机变化格调。但当公民们对哪一种正义的规划事实上包含在社会的明确政治决定之中的意见不一致时,这种表述价值像它的实际价值那样或许会被耗尽。因为当人们诚心诚意地力图彼此以符合由政治整体性制约的社会普遍成员身份的方式相待,并认为各自都在作出这种努力时,甚至当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对整体性要求意见不一时,这种表述价值就得到证实。那么政治义务就不仅仅是政治哲学家经常表示的人人都要服从的社会中互不相关的政治决定。它成为一种更具有争议的观点。每个公民最终为了自己而有责任把忠于一种原则的规划视为对他所处的社会的规划的认同。”[3]与德沃金的这种理论相适应,他认为法律不是一种单纯的规则体系,那是实证主义的看法,而实际上法律除了规则之外还有原则和政策,而这种原则和政策在判决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判决的整体性理论的合理性。
德沃金曾经谈到一个判例,亨宁森是一位汽车消费者,他到布洛姆菲尔德汽车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但合同上写明汽车公司仅对汽车零部件的瑕疵具有维修义务,并不承担因零部件瑕疵给汽车使用人造成的任何伤害。在亨宁森出了问题之后,亨宁森要求汽车公司承担医疗费和其他费用,并且法官支持了亨宁森的意见。这好像与合同不一致,于是法院需要给出理由。这里仅分析其中的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我们必须牢记下述基本原则:在不存在诈骗的情况下,在签定合同之前不愿意先就合同的内容作正确理解的一方,日后并不能够因此而减轻自己在合同的内容上的责任”[4]。第二个理由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通的必需品,其使用人对于驾驶人、乘客和公众都充满了危险,因此,汽车制造厂在与它有关的汽车构造、商品宣传和销售方面都负有特殊的责任。所以,法院必须深入检查购买合同,以保护消费者和公共利益公平对待。”[5]第一个理由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则,第二个理由则是政策,原则和政策同时为亨宁森的胜诉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受理案件的法官是教条主义的法官,亨宁森肯定要败诉。我们看到,美国法律也不是一个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真空,社会合理化的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案件的结论。
而在亨宁森案件中,笔者觉得实际上有着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的地方,比如刚才谈到的第二个理由,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人的生命的尊重的体现,也可以作出同科学发展观类似的解释。合同就是私法,按照通常的理解其本身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法官在这里却没有依据合同进行裁决,而是作出了与合同约定完全相反的判决结论。这里拿出的就是公共政策,一种对于社会整体性的考虑,这里不仅考虑了人的生命权,并且考虑到了如果让汽车公司胜诉必将不利于所有的汽车公司提升汽车质量,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而这种发展必然贯穿着人的价值理念。“这就是那些主张所谓‘清楚的和现实的危险’的检验标准或者某些其他形式的‘保持平衡’的人的立场。”[6]
当然,笔者这里并不是要单纯地为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辩护,而是要洞察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在中西法律文化中的相通性。既然都是人类的司法事业,那么其所面临的现实必然就是相似的,而其解决问题采取的策略也就自然具有相似性了。
在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中国自身的背景,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对于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具有更大的指导价值。基层法院直接面对老百姓的生活,市民生活中的琐事往往更多地聚焦在基层法院,由于“琐事”关系民生,所以往往比一些大案要案对于司法认同的获得更为重要。石家庄市裕华区法院就受理过很多这样的案件,而对这些案件往往不能采取法律教条主义的思路加以解决,否则不仅难以获得当事人的信服,而且也难以取得良好的社会认同。石家庄市裕华区法院曾经受理过这样的一个案件,有一位妇女结婚后一直居住在娘家,并按其父亲遗嘱继承了一份房产及其所属宅基地,并且也是其所居住的村庄的村民,但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村委会把这个妇女的房子拆迁后却没有给予补偿,当然也没有兑换成楼房。法院针对这个案件,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而决不能单纯从法律条文出发,在判决书写作中也不能只写法条,而忽略对于这个案件所包含的妇女权利保护、传统习惯的地位、政治性影响乃至道德主张的考量,只有把这些因素合理地进行整合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司法审判中,把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加以考量,其本身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判决思路,这种意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精神旨趣。在这里对于该妇女的权利保护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而对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考量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协调精神。
科学发展观与判决的整体性理论是一致的,也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构成了当代中国判决整体性理论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在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批评,认为法律应该远离政治,但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司法的政治性意向是司法行为难以逃离的一种宿命,无论中西,概莫能外。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政治化的决定转化为法律的理由,从而使其在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下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认同。当前,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础之上我国又提出了人民法院的指导思想,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这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审判领域中的深化和发展,对于指导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判决具有总体性的指导价值,这在根本上是与本文中所强调的判决的整体性理论相契合的,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三、判决书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司法判决的整体性理论不仅应该成为法官认真研究和学习的一个基本司法理论,并且必须在司法中获得良好的现实展现,这就是要在对案件进行整体性分析之后将判决的整体性理论的思想贯彻到判决书中。
尽管中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判决中的整体性思路都是存在的。首先我们看看古代中国的判决书的整体性。古代法官在判决的时候从来都不是单纯地从抽象的法条出发对案件进行判决,而是考虑了众多的具备实践合理性基础的因素,比如情理、道德、礼教、习惯等,所有这些都并不包含在法条之中,但从整体性上看,法条只有与这些因素对接才能够具备现实的合理性,这或许就是传统中国实质理性的法律运行规律的体现。这样的判决书可以说不胜枚举。古代法官绝非法条主义者,甚至在判决中会突破法律的限制,而从情理、社会情势出发做出判决。作为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我们从传统司法判决中解读到的不是对法典的背离,恰恰是对法律缺失的弥补,甚至是对法律的创造性贡献。
这是对单纯法条思路的反对,如果仅从法典出发则可能是另外一种结论,这在这个判词中是很明显的。社会的整体性永远不可能逃离古代法官的心理世界,正是因为这样古代法官在超越法条追求整体性的过程中才可能达到一种合理化的状态。
西方的判决书也具有整体性的基本架构,很多法官也不从单纯的法条出发判决,而是追求整体性的思路。前面在谈到德沃金的整体性思想时所谈的亨宁森案件就是这样的一个范例,另外德沃金还谈到过帕尔默继承案,说的是帕尔默的爷爷在遗嘱中给他留下了很多财产,但是忽然某天他爷爷给帕尔默娶了个小奶奶,这下帕尔默很着急,于是就把他爷爷害了。问题是帕尔默能不能继承他爷爷的财产。针对这样的案件,有的人认为帕尔默应该继承他爷爷的财产,这种主张所根据的就是爷爷的遗嘱,可看作是法条主义。另派法官则认为帕尔默不应该继承他爷爷的财产,他们找到了一个叫做原则的东西,这个原则就是“任何人不能从自己的过错行为中获利”。这个原则并没有写在法律当中,它是通过对法律的整体性解释创造的一个原则,而这个原则本身就体现了整体性。当然,这和德沃金的道德整体性理论主张是一致的。
当前中国的司法判决书基本上是形式主义的,它是由一个三段论的逻辑结构构成,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组成部分。应该说,三段论推理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被确认为正确的推理形式,只要前提正确,那么结论就一定正确。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三段论推理是形式化的,而司法判决是充满着实质性内容的。中国当代的判决书缺乏实质性分析,我们只是在列举了事实之后,就径直说根据哪一条法律获得怎样的结论,那么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对结论产生影响,如果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司法结论,那么这些因素是否具有正当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当前的判决书都没有给出一个恰当的分析和论证。所以我们说,当代中国的判决书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判决书,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判决的整体性理论没有内在的关联。
当代中国的判决书是以往历史条件下的教条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模式,与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精神还有很大的距离。人民法院的指导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既然人民法院的指导思想中不仅有宪法法律至上,而且还有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至上,而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至上就是要求司法审判工作要具有一种整体性的思维路向,关怀大局,具有一种总揽性的全局观念。无论是党的事业至上还是人民利益至上抑或是宪法法律至上,它们都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人民是法院指导思想的灵魂。这里的人民就是最大的整体性,判决书必须能够满足这一最大的整体性要求,不仅用法律条文,而且要用与人民利益保持一致的社会情理、道德价值、政策理念对判决书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从而使得判决书能够不仅把“法”说清楚,而且把“理”也说清楚。
对于法院而言,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落实到法院的日常行政事务中,并且也要落实到业务工作中,整体性司法判决理论是法院工作的业务性理论,它必须直接在判决书当中获得对象化表现,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判决书中所折射的理论内涵。但是科学发展观在司法判决书中的体现和表达,不适宜直接出现科学发展观的字样,否则会有一种司法依附于政治的感觉。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一种符合法律精神的话语方式,以期达到与整个人类法治文明对话的、具备合理性内核的司法文化。
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转化为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寄托于法官。这样法官的素质就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主体性因素,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法官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M].金朝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5.
[2][3]【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58,170-171.
[4][5][6]【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2,42,47.
The Integrality of Judgment: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Liu Jingwang
情感培育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的兴趣、态度、信心、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英语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情感培育是打开师生感情,启动英语学习兴趣的总开关。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英语情感培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其他因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以期达到有序、和谐的发展。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更好的将情感应用到课堂中去,从而产生浓郁的学习氛围,进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使其在情感中学好英语,形成一个共同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因此将情感培育始终贯穿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情感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本文从爱心倾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沟通,优化课堂氛围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就情感培育教学如何融入到初中英语课堂的问题做了探索。
一、爱心倾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要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不仅要靠知识的内在力量影响学生,还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力量去感染学生。要想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或者兄弟姐妹那样,同样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敬重你。关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教师善于发现并恰当利用好学生的某方面优势或特长,对于后进生,这些学生可能性格内向,上课精力不集中,更应该关注和鼓励他们,并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学习的先导,如果没有兴趣,从何谈起认真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和谐、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进一步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剂, 而平等、理解、合作是和谐关系的基石。
二、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感因素。信心是每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象征,信心是每个人发挥内在潜能、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潜在动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让他们信心十足,这样他们就会抱有积极地态度去学好英语。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教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严重地阻滞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挫伤了他们英语学习的信心和激情,因此教师要懂得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一条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学生的内在感受和求知欲望的强弱,从而激发、挖掘、调动学生的内心需求。因此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应该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适时的评价和认可,及时给予赞赏、鼓励,继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对于暂时成绩差的学生,应该运用情感教育,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要被抛弃的危险,而是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安慰,让他们感觉到一定能行,从而消除他们自暴自弃的悲观心理。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维持自尊心。
三、加强沟通,优化课堂氛围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想这些形象在课堂上表达的淋漓尽致,主要靠教学中使用的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通过教师教学言语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感情。教师在课堂中要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对于面部表情和目光表情等这些非言语表情等也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许多研究表明,教学中师生目光的接触也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就会越发的调动激情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我们要重视师生中沟通,优化课堂气氛,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率,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吸收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效果。通过师生的情感培育,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必然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为学生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知情感培育在英语教学中重要作用和意义,以情优教,致力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英语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涛.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J]. 中学英语教学参考. 1999年Z1期
[2] 刘列斌.影响英语词汇学习的情感因素及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07期
[3] 刘电芝.学习策略(一)[J].学科教育. 1997年01期
[4] 刘德清.学习策略(十一)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J].学科教育. 1997年11期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与核心,旅游景区在建设过程中,要以服务为中心,面向广大群众,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旅游景区,夯实建设基础。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与时俱进,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的制定与实施,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贯彻其中,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旅游景区建设工作中的一切活动,因地制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其应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一、提升意识,创新思路
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很多旅游景区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很多旅游景区在建设过程中也都积攒了很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在我国旅游景区中,仍然有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比较陈旧,看待新生事物时仍然用传统眼光,解决问题时也缺乏合理性与针对性,欠缺紧迫感与危机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旅游景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将思政政治工作的应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建设旅游景区的过程中,需要与景区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从而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起到统一员工思想、凝聚员工力量、鼓舞员工士气的作用[1]。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到新的开展方向,因地制宜的开展才能保证工作的可持续性;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确立新的工作定位,打破原有思想的桎梏,建立起全方位的工作格局;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能够有充足的预判能力,找到新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开展。
在新形势下,旅游景区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工作难度更大,任务也更加艰巨,所以,在建设旅游景区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法,要以景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发展与创新,但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还要继承,让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转变观念,扩充内容
旅游景区要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机制。首先,要正反两面抓。不仅要树立模范与榜样,对员工进行正面的灌输与开导,起到激励作用,还需要抓住反面教材,对员工进行警示与教育,以起到告诫作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教育目的[2]。其次,要即时与超前相结合。如果发现有潜在问题,需要进行及时教育与引导,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下,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具有前瞻性,能够对员工的思想倾向进行大体上的分析与把握,从而提前预测到一些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超前教育,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再次,要共同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旅游景区员工存在的很多认识层面与思想方面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产生的,与实际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解决思想层面上的问题,而忽略实际问题,就会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相脱离,很难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最后,走出传统思想的束缚。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旅游景区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处于感性认识中,一部分还倾向于用经济做工作,这使得很多旅游景区的建设停滞不前[3]。因此,旅游景区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倾向于对人进行研究,将行为科学渗透到工作中去,加之心理学与行政管理等相关学科,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综合性,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三、健全机制,强化队伍
旅游景区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阵地建设,做到纵向上的相互结合,实现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专门的人员或队伍,对旅游景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负责组织、检查、协调、监督等工作,并定期对一段时间内的宣传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协调景区内各方面的力量,构建起完善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实现旅游景区内部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与建设。在规划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但还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落实,协调好旅游景区的短期建设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使旅游景区的建设更加富有系统化[4]。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进行分解,将每一项任务与每一个目标都进行细化与量化,在实现任务与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具体、明确。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行考核与评比,在这个过程中,旅游景区可以强化定量化的思政工作考评与监督,并将其当做年底考核的主要依据,与奖金和评优挂钩,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效果。强化旅游景区中思政队伍的建设,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为思政队伍创造一个有利于工作开展的环境,并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以此激励思政队伍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以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找到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旅游景区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开创出文明景区的新局面,夯实旅游景区的建设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旅游景区需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以此来夯实旅游景区的建设根本,通过提升思想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健全思想机制的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文明景区的开创与精品旅游园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柏槐.论旅游统筹全域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以汶川县地震灾后重建发展文化旅游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1,(4):157-162.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6―0134―05
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略占全国人口的10%,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集中了53个少数民族和80%的少数民族人口,土地面积更是占到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的96%以上。本世纪初,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中央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西部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开发同时也是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因此,如何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化特性,结合现代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探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方略,势必成为当前西部开发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高等教育取得可喜成绩
首先,民族高等院校数量增加,教学规模逐步扩大。据统计,1950年,全国民族高等院校仅有4所,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1285人,占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比例为1.4%,到2003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共有普通高校116所,在校生56.7万人,普通高校共有少数民族在校生69.76万人,占到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的6.5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有些民族还有了研究生、博士生,维吾尔、回、朝鲜、纳西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生人数已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民族学院(大学)和普通高校民族班相辅相成,构成了广阔地域上的民族高等教育网络,充分适应了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各级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民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日趋丰富多样,学科体系逐渐成型。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民族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干部培训、单一文科、文理兼备到多学科综合办学等发展阶段后,目前共设有文、理、农、工、医、师、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本专科专业100余种。一些具有民族地方特色,以及以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如民族语言学方面的藏、蒙古、壮、苗、傣、景颇、独龙、侗、拉祜、彝等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不仅为国内独创,在国际上也居于一流。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民族高等院校积极进行专业拓展和改造,又因地制宜地开设了不少有益于民族地区建设的新专业。
第三,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上,经过50多年的摸索,民族高等教育形成了招生、教学、管理等一整套措施和方法,并随着国家的发展、随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充实、提高。在办学层次方面,从建国初期的文化政治补习班到后来逐渐增设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人才培养不断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二)当前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导致民族高等教育先天资源不足
一是资金严重不足。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民族高等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1年为例,西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贵州、新疆、宁夏三省(区)的教育经费总投入尚不及北京或上海一地。资金不足造成民族高等院校数量较少且规模较小,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较差,严重制约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二是人才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高等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民族高等院校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骨干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奇缺,另一方面,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大学毕业生普遍不愿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现有人才纷纷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三是基础教育落后。高等教育是立足于基础教育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民族地区受历史条件影响,受教育人数少、文化程度低,极大制约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民族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良性接轨,将是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2、民族高等教育的适应性问题突出
首先,是专业设置的适应性问题,现在不少院校的专业设置严重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较少,尤其是适应民族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门类少,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回到民族地区之后,无用武之地,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由于大量文科类专业的重复设置,使民族学生的就业渠道狭窄。其次,是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适应性问题,教学课程内容及方式不考虑民族学生的个性差异、文化传统,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三,是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适应性问题。民族院校多民族相聚一堂的校园生活,容易强化单一民族的民族意识,容易把民族地区某些落后的“等、靠、要”思想、狭隘的宗教意识以及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学校来。
3、教育形式发展滞后
尽管民族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应该看到,这种进步主要来自于学历教育,与之相对应的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表明民族高等教育的观念依然陈旧,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也束缚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向前进步。
二、西部开发给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一)西部开发为民族高等教育赋予了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西部开发,最关键的是人才开发,是民族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开发。总理在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上强调,推进西部大开发,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落实人才开发任务。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还不到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要改变目前人才匮乏的局面,必须从根本上增强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促进人才开发。而在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方面,民族高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民族院校大都位于民族地区,开发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民族高等教育从事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第二,民族高等教育是少数民族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各民族院校可以借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效益,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民族高等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西部开发为民族高等教育科研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这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高等学校的科技人才和力量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 主力军,西部地区的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生力军之一。西部开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开垦、大开荒,而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基础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科学、文化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没有大量的智力投入,没有全面的科学规划,是不可能的,而智力投入和科学规划,没有民族高等教育的参与,也是不可能的。数以百计的民族学院和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一支庞大的优秀的专家队伍。他们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服务于民族地区,对民族地区有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为少数民族服务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积累,民族高等院校已基本具有学科齐、基础厚、队伍强、设备全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地缘条件,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通过参与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流失及治理、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调研和考察,为西部开发提供智力服务。西部开发还使民族高等院校能紧紧抓住科研工作与西部开发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加快应用项目研究,转让科研成果,参加民族地区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为西部开发提供适合地方实际、能够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开发项目,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总之,西部开发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科研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应用空间。
(三)西部开发使民族高等教育得以不断强化自我发展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也是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开发,应该包括对西部民族高等教育潜力的开发,对民族高等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西部开发,重在开发西部的自我造血功能,使西部的发展成为良性的发展。西部开发需要的大批人才,固然需要全国的支援,但从长远来看,大量的人才则需要西部自己来培养。民族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越强,对西部大开发输送的人才就会越多;民族高等教育输送人才越多,其自身发展的能力也越强。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正是新世纪到来之际,也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来临之时,知识、信息、人才越来越成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促使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高等教育。中央各有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都把发展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西部地区的民族高等院校应抓住西部开发的良好时机,乘势而上,在发挥自身优势前提下,大胆探索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寻求自身最佳发展道路,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面向西部开发的几点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建设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战略,西部开发要坚持科学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有综合性发展目标。综合性发展目标应包括在一定时期内民族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学校的学术地位;为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服务的成效和所处的战略地位;民族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制定综合性发展目标,有利于克服民族高等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有利于民族高等学校长远目标的实现。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改造和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校自我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上。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国家宏观管理与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相结合的体制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校基本建设,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为西部开发服务的能力,对民族高等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坚持科学发展观,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形成优势,办出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高等教育要面向社会,参与竞争,要增强服务效果,惟一的出路是要科学定位,形成优势,办出特色。要靠优势立足社会,靠特色在竞争中取胜。
坚持科学发展观,民族高等教育要从整个西部开发全局考虑,不仅要处理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使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向前发展。
(二)坚持民族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考察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特点,通过对其特性分析,在世纪轮换之际,民族高等教育也将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模式。但是,这种选择的视角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元性的,即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民族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包括:(1)教育类型多元化。包括正规民族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等。逐步建立包括不同学制、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各种教育形式,而又互相衔接、互相贯通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2)教育层次多元化。除正规的预科、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之外,还应有非学历的专门培训、在职培训,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3)教学形式多元化。包括全日制、半日制、夜校、工读交替、函授以及自学辅导等。(4)课程体系多元化。包括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教学实践、选修课程。课程结构也要逐渐趋向综合化和交叉化。(5)培养目标全面化。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各类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6)办学形式多元化。民族院校可以是私立或公立的,也可以是民办的,还可以中外联合办学。(7)经费来源多元化。民族高等教育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要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力争从企业、民间团体、个人、外资等多种渠道争取教育发展资金,并形成多元化有效使用教育资金的机制。(8)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民族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一级人才的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直接参与民族地区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的重要力量。
(三)民族高等教育要走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民族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现代化革命,每一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都要协调处理好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来说,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含义,既包括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民族化相结合,又包括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与本民族民族化相结合的问题。
因为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我们的美术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差异区别对待。学生眼中的世界、想象力及其描绘的水平、绘画的技巧,不可能与成年人一样,更不能与美术家相提并论,学生之间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灵活的授课方法,加强他们对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把视觉的直观影像与丰富的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结合起来,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把学生绘画技巧与提高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结合起来。在提高审美情趣、转变教学观念方面,笔者试谈以下几点。
1.人类社会、大自然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美,只要是一个留心的人会发现处处是美境,这需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观察生活中的美。对艺术作品来说,其中的美,一部分人就领会不到。例如,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动听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同样如果没有欣赏美的眼睛,也不会领略美术作品的奥妙。
2.在学习美术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要善于接触各种美术作品,开阔视野,提高美术修养。不接触美术作品,不注重向老师学习,向社会上各个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不深入社会生活,不注重多方面知识的培养,要想提高美术专业水平,培养审美能力,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有优秀美术作品发表,更谈不上创作艺术作品,要多动脑、动眼、动手,三者结合缺一不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深入生活开动脑筋,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3.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一环。美术教学有独特的特点,学生要想在绘画艺术中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必须具备坚实的素质基础,包括扎实的生活知识、文化修养、绘画知识、审美能力,以及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想、科学发展观念。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洞察周围新事物,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作为一项愉悦身心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任务负担来完成,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沉醉于创作美术作品的整个过程,当成一种愉悦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美术绘画的意境,切实转变那种教学不注重联系生活、不注重其他知识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现代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知识相互融合,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效果也不同。在美育教学中,笔者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美术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中从学生兴趣及特点出发,探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环境气氛渲染法。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情趣非常重要,教室内要布置合理,把学生的作品及一些名家作品挂在墙上,可以一部分是色彩静物,另一部分是素描作品或其他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这种强烈的艺术氛围中产生一种想画画的欲望。对于素描、色彩画,可以到室外写生,学生换一种环境写生,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特别想描绘大自然的心情,也可以在室内摆上实物作画。
2.注意授课的技巧。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动脑动手,不能进行填鸭式教学,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对比式教学、分类教学、互助教学等方式,让学习成为一种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素质的身心愉悦的活动。要善于应用现代传媒手段,积极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注重教学的技巧应用,采取灵活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方式、方法,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不断推动教学技巧的科学发展。
3.贵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活动中去,要感受乐趣,把学习过程当成一种趣味活动,而不能被动地去学知识,要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上雕塑课,一些学生就可能想起儿童时代“捏小泥人“的快乐生活,一定会产生亲切感,也可以把与美术有关的生活素材速写下来,作为创作的生活源泉,把学习美术课作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再现,浓厚的兴趣产生后,学习美术专业就成为一种很自觉的行为。通过对美术专家学者、艺术大师的研究,逐渐领会艺术发展的艰难历程,进一步树立科学成才观念,端正态度,打牢学习基础,从而更加巩固学习兴趣,达到持之以恒,长久发展。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念,正确把握主客观条件,增强美术教学效果和质量
美术创作是一种展示内心世界、内心灵魂的高级、复杂的精神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条件的影响,美术创作的成功发展离不开这些条件,广义地讲,条件就是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多因素。
1.要充分把握好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就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外部条件,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人物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任何人也逃脱不了时代的轨迹,其作品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其社会背景、自然环境、历史进程的影子,外部条件的存在是客观存在、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的客观现实。具体地讲,首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感觉不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老师在授课时应该考虑客观条件影响,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为学生进行知识辅导,也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有关知识学习,讲明绘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过程,而是知识积累的结晶成果。其次,社会时代背景对美术创作影响较深,政治、经济、哲学等各种客观条件都影响美术创作,当然也影响美术教学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应考虑这些条件,而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再创作,要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美术生活。再次,要正确把握一些具体的条件。所谓具体条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环境及客观事实条件,最为现实的物质技术条件或手段,是实实在在的一些事物。
2.美术创作受主观因素即主观条件更为直接的影响。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在哲学上讲是矛盾的两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客观条件是物质基础,主观条件是发展动力,只有充分发挥主观条件,积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激发人的潜能动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首先,身心健康和天赋才情对美术创作有重要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美术创作提供其他的条件。不健全、不完善的心理素质,很难想象会创造出人人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健全的身体、良好的心理是美术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客观条件和最根本要求。否则,新颖的观念和丰富的创作灵感将无从谈起。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这样一个思想:真正成为一位美术人才,良好的身心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一个人的先天才情及后天的知识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积累都对美术创作产生直接影响,美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情感的流露则是主观能动性的显现。其次,个人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对美术创作有较深的影响,要把教学过程作为传授艺术修养和绘画思想、技巧的过程,让学生领悟教师的内心情思,让绘画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交流、思想交流的过程,这样学习效果将大大加强,美术创作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过程,要融进自己思想、灵感,要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拥有独特的艺术体验,一幅好作品就产生了。
四、创造意境,注重探究发展和想象
1.美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美术创作是人的高级思维及想象活动的客观反映,是人类智慧的呈现过程,是一种愉悦的精神活动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智力活动,是人类在同大自然的融合、斗争、社会实践中所展现出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和过程。不要把绘画当成一种苦差役来完成,要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心理:我的绘画作品太美了!把绘画当成一种趣味活动,是大自然美、社会美、心灵美的重要展现,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绘画时充分展现自己的情感,这样的美术作品才能达到情境并茂的效果。
2.创造意境需要探究发挥,进行深入美术实践活动,要善于观察、分析、总结周围的环境、人物,为绘画创作做好准备,要在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观察、分析、总结各种事物的变化及关系,努力研究,比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从中掌握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中的发展规律,掌握实质的核心的特征和特点,抓住本质,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从生活中“领悟”出意境和美的感受,为创造作品提供最为基本的素材,例如:笔者在教学生画《我的童年》一幅画时,为了使学生了解童年的趣事,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苦涩的童年,有快乐的童年,有幸福的童年。最后,一幅幅《我的童年》展现在同学面前,在回忆当中激发他们创作的情感和欲望,活跃其思维和想象力。让大家讨论发言,激发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们共同探究美术绘画的内涵,调动其想象力和发散思维,一旦学生脑海中出现美的画面,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即将产生。
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授课的时效性和新颖感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指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课、学习情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离不开网络和计算机,我们应充分、科学地利用这些先进的条件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加省时、省力和有效,努力完成各种教学和创作活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很快,在美术教学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课件,把一些不易直观性展示的知识,清楚地展示给学生,可以弥补现有条件的不足,把古代、现代及国内外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开拓视野、体验美的感受。另外绘画的技巧及其他一些知识都可以运用多媒体传授给学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同时有利于美术创作的发挥。
2.多媒体中可以运用一些语言、图画、音像技术,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产生创作欲望,激发创作灵感,并有助于德育的培养。创作欲望、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而学生的生活阅历往往有限,从根本上讲缺乏创作的原始材料,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深入生活,不断扩大学习知识、接触生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途径和条件,包括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便捷地了解和掌握一些生活常识,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和欲望。好的美术作品包括深刻的思想内容,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道德修养和积极的思想传输给大家,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建立起正确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有利于保持美术创作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讲评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组合体,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心思,其想象力、创造力、思想情感贯穿其中,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再创。优秀作品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发展作用的结果。对好的作品的评价,要结合时代背景,既考虑客观条件,也要考虑主观条件,既着眼历史,也要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把握好规律,抓住具有生命潜力的本质的一面,放在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分析。为此,评价作品要把握以下几点。
1.辩证客观地看待作品的好坏。一个好的作品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现实时代背景,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因为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要把作品放在社会环境中比照,是比较现实客观的评价。作品的好坏受不同人的审美观念、思想水平、文化内涵的影响,受主客观条件制约,没有绝对优劣之分,一幅不成功的美术作品其中也有可以欣赏和借鉴之处,讲评作品要多一些表扬,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同时对存在的不足要恳切地指出,要适当引导,辩证客观地看待作品。
2.要以发展眼光看待作品的成熟度。绘画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种创作活动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作为一名美术专业学习者,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美术家都经历了复杂的社会生活经历,对生活真谛的理解、对艺术技巧的熟练掌握是作品不断成熟发展的客观条件,作品现在不够成熟,存在缺陷,不等于将来不成熟,所以不要机械地、静止地评判美术作品的成熟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作品、评判作品,要抓住科学发展这一本质要求。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蕴含着创新艺术,在评价学生绘画作品时,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创作风格,看其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前瞻性。
总之,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在新的历史条件、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科学发展,开拓创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深入研究教学规律,探讨新的教学思路,努力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效果,促进学生美育发展,培养新时代美术专业人才,是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目标。美术教学科学发展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仍然需要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和艰苦的探索,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事业的科学发展乃至于我们国家美育教学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